材料涂层非正交金属二面角反射器的后向散射

材料涂层非正交金属二面角反射器的后向散射

一、材料涂覆非正交金属二面角反射器的后向散射(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1](2019)在《动目标极化雷达特性精密测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雷达作为主要的电子信息装备已成为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雷达目标的极化散射特性蕴含了丰富的目标姿态、尺寸、形状、材料等物理特征信息,充分利用该信息可有力提升雷达目标检测、抗杂波/干扰、目标成像和分类识别的能力。雷达目标的极化散射特性是目标的固有属性,该特性可通过极化散射矩阵(Polarization Scattering Matrix,PSM)来表征。雷达对目标PSM的测量,标志着目标特性测量工作由标量测量阶段进入矢量测量阶段。在静态测量条件下,目标PSM可以通过微波暗室测量等手段准确获取。但是,实际雷达面临的观测对象通常都是动态和非合作的,对运动目标PSM的测量涉及雷达天线特性、扫描方式、目标检测、跟踪等诸多因素和环节,其测量精度不仅依赖于雷达系统的硬件性能指标,更依赖于极化测量信号/数据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如何在非合作条件下准确获取运动目标的极化散射特性,并加以有效利用,长期以来一直是极化雷达探测与目标识别等领域备受关注的基础问题。考虑到对运动目标极化特性的测量工作与极化雷达测量体制及其信号处理流程紧密相关,本文首先从极化测量体制出发,讨论在不同极化测量体制下,雷达精确获取运动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的方法。然后,基于运动目标回波特性设计适用于运动目标的极化测量模式和测量波形。在实际应用方面,着重关注雷达对弱小运动目标检测及其极化散射矩阵估计问题。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同时极化测量体制雷达系统内校准。针对雷达系统中诸如带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模拟器件的非线性失真对于极化雷达测量的影响,论文提出一种预失真处理与系统频率误差补偿相结合的内校准方法。该方法是对现有的极化雷达内校准方法的延续和扩展,除了综合考虑雷达系统发射、接收链路的非理想性之外,还以正负斜率线性调频信号为例,揭示了雷达发射的正交波形与系统中采样频率、中频等频率误差的耦合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误差模型和补偿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在对雷达系统实验平台(Ke Da-Accurate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 System,KD-APMS)进行预失真处理和频率误差补偿后,当系统发射正负斜率线性调频信号,不同极化通道的幅度平均误差可以控制在0.5d B以内,相位误差可小于1°。2、适用于运动目标的极化测量体制和测量波形设计。针对现有的极化测量体制和测量波形对运动目标极化特性测量存在的缺陷,论文设计了新的极化测量体制和测量波形。在分时极化测量体制方面,提出使用三极化测量体制来解耦目标运动对分时极化测量体制的影响,基于三极化测量体制的雷达系统能够在目标运动信息未知的情况下,实现对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的精确测量。当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大于10d B时,该测量体制获得的目标极化散射矩阵测量结果其平均极化相似系数高于0.9。在同时极化测量体制方面,设计了调幅线性调频波形。相较于传统的正负斜率线性调频波形,调幅线性调频波形采用同一极性的调频斜率,一方面从原理上避免了目标运动对雷达正交波形产生的“距离—多普勒耦合”效应;另一方面也可有效消除雷达系统频率误差对于正交波形的影响,实验表明,当SNR>12d B时,使用调幅线性调频波形的同时极化测量体制雷达对运动目标极化特性进行测量,其平均极化相似系数可保持在0.9以上。3、对弱小运动目标检测及其极化散射矩阵估计。论文沿袭传统的目标检测、速度估计、运动补偿的研究思路。在弱小运动目标检测方面,提出基于双极化雷达的运动目标检测前跟踪算法,在SNR>5d B,虚警概率为10-3的情况下,运动目标检测概率高于0.8。在速度估计和极化散射矩阵运动补偿方面,提出基于粒子滤波的运动目标极化散射矩阵估计方法,在达到相同运动补偿精度的情况下,粒子滤波方法的时间消耗仅为传统方法的30%,有效提高了雷达对弱小运动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的估计效率。此外,考虑到对雷达回波进行运动补偿本质上是对目标回波进行相位补偿,以提升回波数据SNR的过程。论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噪比增强方法—雷达回波数据脉冲筛选法。将雷达回波数据脉冲筛选法与三极化测量体制结合,能够在无需运动补偿的情况下实现对运动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的估计。实验表明,当SNR>5d B时,基于脉冲筛选的三极化测量体制雷达对运动目标极化散射矩阵进行估计,其平均极化相似系数高于0.9。与传统的运动补偿方法相比,脉冲筛选方法无需目标运动速度等先验信息,估计性能不受速度估计误差影响,因而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王永春[2](2017)在《隐身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隐身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研究、在雷达目标检测与识别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论文针对隐身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重点分析了目标涂覆雷达吸波材料的隐身和外形隐身的电磁散射特性。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雷达吸波材料的匹配特性和衰减特性,验证了使用材料反射系数分析对应雷达吸波材料雷达散射截面变化的可行性,计算并分析了吸波材料的厚度、层数、入射波频率的变化对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2.针对高频条件下电大尺寸涂覆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计算,实现了一种计算多层涂覆目标的算法。该算法能够快速且较为准确地计算电大尺寸复杂涂覆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与传统的基于物理光学法的方法相比较,考虑了边缘绕射场的贡献,提高了算法的准确度。将应用本文方法计算的结果与相应的实测数据比较,两者的结果吻合良好。对于超电大尺寸目标,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非常适用于工程预估。在本文算法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某型号驱逐舰、某护卫舰和某战斗舰涂覆雷达吸波材料的雷达散射截面,与未涂覆的舰船雷达散射截面比较,获得了良好的雷达散射截面缩减。3.开展了基于外形整形技术的舰船目标主体结构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特性和隐身优化设计研究。利用弹跳射线法计算了舰船上层建筑、桅杆系统和舰炮系统随方位角的雷达散射截面的变化,分析了舰船主要部件的隐身特性以及设计特点。选取舰船桅杆进行隐身性能评估和优化分析,给出能够减小雷达散射截面的桅杆设计方法。

张然[3](2016)在《相位调制表面的特性及其雷达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雷达系统在目标参数测量及抗干扰等方面的性能大幅提高,对战场高价值目标的生存能力构成极大威胁,研究新型干扰方法成为军事领域的迫切需求。作为新型雷达吸波材料,相位调制表面(Phase Switched Screen,简称PSS)可有效减缩雷达目标散射截面以实现目标隐身。考虑到PSS对入射信号的复杂调制效应与有源转发干扰中的调制方法有一定相似之处,故可将PSS应用于干扰领域,本文从以下三个层面对PSS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展开研究:理论层面:首先研究了PSS基本理论,从信号角度详细分析调制信号参数和入射信号形式对PSS回波特性的影响,从传输线等效电路角度对有源阻抗层三种状态下PSS的反射率、多层PSS的特性、电磁波斜入射下PSS的性能展开分析。仿真试验层面:以HFSS电磁软件为工具,深入研究了电磁波垂直和斜入射条件下PSS的反射性能,分析入射波极化方式、入射波角度等因素对PSS反射性能的影响。目前的研究手段无法求解PSS这类“动态”结构的雷达散射截面,考虑到PSS是一种建立于Salisbury屏(S屏)基础上的拓扑结构,文中分析了S屏的后向散射性能和基于S屏的新型二面角的电磁散射特性,分析结果对于研究PSS的散射特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最后,设计并制作基于领结型单元的PSS实验样品,开展暗室实验测试实验样品的反射性能。影响效应层面:首先开展了PSS回波对雷达基本信号处理的影响效应研究,其中包括PSS回波对雷达匹配滤波输出特性的影响和PSS多假目标对雷达CFAR检测性能的影响。随后,以PSS对雷达实施干扰为背景,研究PSS在干扰领域的应用。利用PSS实施角度欺骗,分析了PSS角度欺骗干扰方法及其回波对雷达测角性能的影响;利用PSS对雷达实施速度欺骗,研究PSS在雷达目标搜索和目标跟踪阶段的干扰方式及其回波对雷达测速性能的影响。通过本文研究发现,PSS回波对雷达系统产生的独特效应可用于对雷达实施干扰,干扰效果可以得到实时动态控制,这种采用无源干扰手段达到有源干扰效果的新型干扰手段在对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然,冯德军,徐乐涛[4](2016)在《基于Salisbury屏的二面角设计及其极化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Salisbury屏具有独特的电磁散射特性,通过巧妙的设计Salisbury屏可以实现雷达目标特征变换的效果。根据Salisbury屏的散射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二面角结构,从理论和仿真角度分析该新型二面角结构的电磁散射特性,分别给出张角为90°与60°的S屏二面角和金属二面角的雷达散射截面曲线,求解出多种入射角下的正交二面角结构的极化散射矩阵,进一步讨论了雷达工作频率、目标姿态等关键参数对Salisbury屏二面角极化特性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与普通金属二面角相比,Salisbury屏二面角的散射特性差异明显,在目标特征变换、电子对抗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周晓[5](2016)在《基于TD-FIT与TD-SBR的瞬态电磁场混合算法》文中研究指明现代通信电子设备频谱逐渐展宽,工作频率向更高频段拓展,实际工程中设备与平台的分析与设计涉及了大量的超电大尺寸、超宽带、以及复杂结构和复杂材质目标的近场电磁辐射或散射问题。传统的全波方法对计算机内存要求高,计算时间长,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程电磁计算的需要,目前高频渐进方法与全波方法的混合算法对解决这一难题具有更强优势。本文基于全时域多算法混合框架,研究了基于时域有限积分技术与时域弹跳射线法混合的瞬态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并用于分析设备与平台的系统电磁兼容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可以概括为:·基于物理光学,推导出时域远区电磁场的闭合表达式,将时域平面波入射理想导电平板的时域物理光学面积分退化为一维围线积分形式。特别地,当平板围线为多边形时,一维围线积分进一步退化为一闭合表达式。最终闭合表达式只需计算与多边形顶点相关的简单初等函数,而与频率或者时域脉冲宽度无关。因此,可实现时域物理光学的精确、快速计算。·把光束追踪技术引入到时域弹跳射线法中,解决目前时域弹跳射线法中遇到的“象散问题”,实现了更高精度的计算。通过“等效入射参考平面”技术,把多次弹跳后的散射问题等效为标准时域物理光学问题,并利用本文提出的时域物理光学闭合表达式实现了高效的电磁场计算。本文基于推导出的闭合表达式从理论上分析了瞬态脉冲电磁波初次照射或多次弹跳后到达观察方向的时域电磁场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元局部格林函数近似的时域物理光学快速近场计算公式,具有和本文提出的时域物理光学远场表达式同样简洁的闭合形式。并进一步把该闭合表达式融合到时域弹跳射线法框架中,实现其射线管时域物理光学积分的快速计算。并且提出了场-源距离自适应细分技术,实现了鲁棒性极高的时域弹跳射线法近场求解。·把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中基于Kirchhoff面积分的近场-近场外推技术引入到时域有限积分方法的近场计算中,相对于传统基于Stratton-Chu面积分的时域有限积分近场计算,每个场分量的外推计算完全独立于其他分量,更为适合镶嵌结构的Yee元胞。不同场分量的外推采用不同的外推表面,避免了场值插值带来的数值误差,近场计算具有更高的精度。场分量外推的独立特性也使近场计算更易于并行化。·提出了时域有限积分技术与时域弹跳射线法混合的电磁数值算法,基于本文实现的时域弹跳射线法、时域有限积分技术以及其高效近场求解技术,提出了全时域框架下全波方法和高频渐进方法结合的混合算法。本文推导了区域间瞬态电磁场电磁耦合计算的差分表达式,并采用“顺序传递”方法实现混合算法时域场值迭代。通过时域电磁场的因果特性分析,提出“堆栈平移”方法实现了计算机内存存储和耦合计算效率的最优化设计。

汪梦奇[6](2016)在《分时极化雷达系统及其实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低分辨率、单极化雷达无法提供更多、更精确的目标信息,现代高分辨率雷达技术结合目标极化信息提取技术的兴起为未来雷达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介绍了极化相关基础知识;采用数字化的方法实现了分时全极化宽带雷达系统,可实现发射、接收极化任意可变;使用频率步进技术实现了目标径向距离细节特征探测;提出了一种有源与无源相结合的极化校准方法;针对最近出现的简缩极化技术,分析了其实现原理并进行了仿真验证。针对目标极化特征测量的需求,论文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在中频阶段对多通道幅相进行补偿,结合多通道顺序旋转变极化天线,在空间中合成各种极化,并且幅相补偿方案实时可控,因此实现了任意极化的瞬时收发和帧间切换。针对提取目标距离细分辨特征的需求,论文采用了频率步进波形实现了目标高分辨一维成像,分析了其原理及抽取拼接算法。论文针对极化测量过程中存在的误差,提出了一种结合有源与无源相结合的校准方式,完成了误差矩阵的测量,经外场验证,校准方法对目标的极化散射矩阵起到了一定的校准作用。分时全极化雷达在测量动目标或者快起伏的目标时会出现散射矩阵元素去相关的现象,而且对于具备跟踪功能的雷达来说,双极化应用雷达仍然广泛,因此论文针对此需求研究了简缩极化技术,该技术通过单极化发射、双极化接收的方式,利用Souyris与Nord重构模型,获取目标的伪全极化散射信息,经过计算机仿真和外场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与实用性。

刘良[7](2014)在《雷达宽角无源反射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宽角无源反射器是作为靶标,解决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无法在较宽的散射方向图半功率波瓣0.5或3dB角度满足雷达最小可检测功率问题。与平板、角反射器相比,拓展了散射方向图;与金属球相比具有尺寸小、重量轻、RCS大、制作成本低的优点。本文概括了电磁散射特性,引用复杂目标在电磁计算过程中的步骤,提出高低频混合方法计算复杂目标的RCS;通过四象限角反射器的分析,总结了宽角反射器应具有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分析了复杂目标相互作用,考虑各散射中心产生的局部RCS和分布对复杂目标整体散射的影响,建立宽角无源反射器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宽角模型,不仅增加RCS值,而且散射方向图在较宽角度内,RCS平稳变化,达到了宽角设计要求。本文在宽角无源反射器的设计分析中,做了以下几方面主要工作:1.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电磁散射问题求解和用于伪装的阵列反射器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了电磁散射特性,包括频率、极化和散射方向图等。2.由于角反射器(阵)在时域、频域和空域上与海上实际目标对雷达的响应没有显着差异,本文选择三角形角反射器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把基于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的电磁仿真软件HFSS(全称High FrequencyStructure Simulator,高频结构仿真器)作为研究的工具,通过具体算例证明了低频有限元算法计算电磁散射问题的应用范围,并且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3.建立角反射器阵模型,对模型的散射方向图采用HFSS仿真分析,其散射方向图在水平和俯仰方位上得到一定的方向图角度拓展,雷达散射截面波动范围小于3dB,满足反射器宽角的设计要求。4.在复杂目标在电磁计算过程中,提出高低频混合方法计算角反射器阵的RCS,给出采用高低频混合算法的主要步骤并提出计算公式,并对公式的适用性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证明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赵俊娟[8](2012)在《构造形变监测中人工角反射器的RCS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地震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国家,地震监测和预报是国家防震减灾的核心工作。地壳在地震发生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形,从而构成一个地壳形变场。对易发生地震的构造区域进行形变测量,是近年来预测地震的重要手段。CR-InSAR (Corner Reflect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技术能以毫米级的精度获取地表形变信息。通过在断层等易发生地震的形变重点监测区域架设一定数量尺寸和规格严格统一的人工角反射器,CR-InSAR可实现大面积、长期性的连续高精度形变监测。关于CR-InSAR技术,过往的研究多侧重于基于CR稳定点的形变量提取算法的改进,而对人工角反射器本身的散射特性不做过多分析。事实上,系统地研究人工角反射器的散射特点,模拟反映人工角反射器散射特点的雷达散射截面(RCS)曲线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RCS分析的结果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角反射器类型;指导如何在野外架设角反射器(主要包括方位角和入射角);人工角反射器达到最大RCS值时有利于其在SAR影像上的识别,提高形变监测的精度。鉴于这些认识,论文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RCS的模拟方法和实验验证研究上。论文系统阐述了常用的RCS预估方法,在比较了各种方法优缺点基础上,结合人工角反射器的物理特征,选择了物理光学法(PO)计算模拟人工角反射器的RCS变化曲线。应用于CR-InSAR的人工角反射器属于电大尺寸目标,采用高频近似算法-物理光学法对常用的几种人工角反射器(二面角、三角锥形三面角、矩形锥体三面角和正方形三面角)进行了RCS曲线模拟,分析了RCS值在不同尺寸、形状和角度下的变化规律。人工角反射器在制作、加工和布设和野外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难免会产生形状的变化,影响自身的散射性能。利用PO算法,论文讨论了角度偏差、不平整度误差和打孔误差引起的RCS缩减情况。对于可能引发较大RCS缩减的物理性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关。京西北试验区位于首都圈内,地表干涉条件较好且有着稳定的形变速率。在该试验场内前后分期架设了34个角反射器,获取了多景ASAR影像。通过对影像上不同类型角反射器、同类型不同尺寸角反射器、相同角反射器不同时期的后向散射强度统计分析,论文验证了RCS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这为今后的科学布设人工角反射器试验场提供了理论指导。

蒋赞勤[9](2012)在《海面与介质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研究》文中提出复杂地海环境中的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研究在目标识别、微波遥感、海面监测、拦截技术、雷达成像、制导和预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军用和民用意义。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三维导体目标与介质海面的复合电磁散射问题。利用等效边缘电磁流方法计算了导体正方体、组合体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利用基尔霍夫近似计算了一维、二维粗糙海面的散射场,将互易性定理和等效边缘电磁流方法相结合研究了目标与海面的耦合场。计算了立方体与二维海面复合后向RCS,数值分析了目标尺寸、入射角、海面风速等对复合场的影响;给出了组合体和一维海面的复合散射结果,并与实验测量结果比较,两者吻合很好。2.讨论了两个特殊函数Maliuzhinets函数和复宗量Fresnel函数,并给出了数值计算结果。在精确阻抗边界条件下,分析了阻抗劈的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了半平面阻抗劈和直角阻抗劈在任意极化平面波斜入射下的Malizuhients电磁散射解。3.采用物理光学法分析了二面角结构的电磁散射特性,详细阐述了二面角计算中涉及到的11种散射分量。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值计算了不同夹角的导体二面角对应的后向散射截面;通过引入反射系数,计算了涂覆介质二面角的后向散射截面。4.利用迭代物理光学法(IPO)处理海面与目标间形成的类似角反射器结构。将IPO的基本公式转化为线性方程组形式,通过引入高阶电流项,分析了多次散射。考虑到海面与目标间的遮挡效应,采用Z-Buffer方法进行消隐处理,实现了海面与目标间多次散射问题的数值计算。

邓彬[10](2011)在《合成孔径雷达微动目标指示(SAR/MMTI)研究》文中认为目标微动往往蕴含着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解译极为有利的特征和信息,同时也会造成目标SAR成像模糊等不利影响,且传统的SAR地面运动目标指示(SAR/GMTI)技术无法解决。本文以SAR复杂运动目标探测为背景,系统研究目标微动对SAR和SAR/GMTI的影响以及微动目标检测、参数估计和成像问题。第二章研究SAR微动目标与背景建模。建立了目标转动、振动、正弦运动和摆动四种微动模型,以及理想点、展布式、局域式和滑动型四种散射中心模型,提出了旋翼两种散射中心结构,建立了抛物面天线滑动型散射中心模型。给出了基于2D FFT的SAR背景回波快速生成方法适用的充要条件,提出了斜视匀直航迹、匀加速航迹和误差航迹SAR回波快速生成方法,解决了背景回波生成效率低的难题。提出了基于Legendre多项式展开的SAR成像新方法,具有相位近似误差小、适应斜视角大等优点。第三章研究目标微动对SAR和SAR/GMTI的影响。发现了反映目标各阶运动参数与相位误差关系的锯齿现象、小幅快速微动的距离徙动敏感性现象和微动目标PFA图像张角效应。提出了锯齿原理和广义成对回波原理,以此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不同微动类型、参数、目标个数、散射类型对不同成像算法和SAR极限方位分辨率的影响,揭示了微动目标SAR图像的八类典型特征。指出目标微动将严重恶化单通道SAR杂波抑制和目标检测性能,但对多通道杂波抑制方法影响较小。第四章研究杂波抑制和微动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回波广义似然比(GLRT)的SAR一般微动目标检测方法,从理论上推导了检测器性能。对于大幅微动,提出了基于分段检测积累和断续正弦曲线特征的微动目标检测方法,通过相干-非相干混合积累获得了高信噪比增益。对于小幅微动,提出了基于SAR图像鬼影特征的微动目标检测方法,将脉冲重复周期变换应用于鬼影检测,具有不受多倍周期误差影响等优势。此外还提出了基于偏置相位中心天线(DPCA)的双通道杂波抑制和微动目标检测方法,实现了杂波频带内的微动目标检测。上述算法同时具有一定的参数估计能力。第五章研究微动目标重新聚焦成像,包括微动目标距离徙动校正(RCMC)、匀速平动分量补偿、动静目标信号分离、微动目标多普勒解缠、中心频率估计和成像等问题。提出了SAR微动目标需要RCMC的准则,以及基于降带宽思想、相位补偿和多普勒域级联Keystone变换的RCMC方法。对于微动目标所在距离单元,基于正弦调频(SFM)信号特点提出了匀速平动分量补偿的Wigner-Hough变换方法。采用Chirplet分解方法实现了多普勒混叠下的微动-残余静止目标回波的分离。对于方位聚焦,提出了基于序列插值的多普勒解缠方法以恢复微动正弦相位和时频曲线,并采用能量均衡法估计SFM信号中心频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除微动的目标自聚焦成像和利用微动的目标逆Radon变换伪窄带成像方法,分析得出各向异性散射导致逆Radon变换成像结果只能反映散射系数平均值的结论。第六章研究了SAR微动目标检测-成像联合实现技术。首先提出了SAR目标检测-成像联合实现理论框架,包括正问题建模、初值估计/先验建模、逆问题求解三大部分。对任意运动任意散射目标SAR回波用第一类Fredholm方程建立正问题观测模型,对于微动目标又具体化为两种运动-散射混合模型——微动-点散射中心模型和微动-滑动型散射中心模型。接着详细分析了微动目标RCS、距离像、时频分布和二维像特性,发现了旋转抛物面天线SAR图像“蝴蝶结”特征,提出了参数初值估计方法,为逆问题优化求解算法快速全局收敛提供了保证。最后提出了从微动目标层析和参数估计角度对逆问题进行求解的思路,重点围绕参数估计提出了微动目标观测模型优化求解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实现了运动-散射参数联合估计。该框架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目标模型先验和目标特性,通过引入目标模型先验自动隐含了目标检测与成像,并具有集成运动补偿和对动静目标联合清晰成像的潜力。总之,本文在概念、模型、现象、原理、特征、思想和方法等方面对传统SAR/GMTI技术进行了推广,揭示了微动目标SAR图像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提出了一系列微动目标检测、成像方法和检测-成像联合实现理论框架,实现了微动目标成像和在SAR图像上的标注。取得的成果对于高分辨对地观测、精细化探测、SAR海量图像快速解译和干扰对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材料涂覆非正交金属二面角反射器的后向散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材料涂覆非正交金属二面角反射器的后向散射(论文提纲范文)

(1)动目标极化雷达特性精密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运动目标极化特性精密测量的科学内涵与挑战
        1.1.1 极化雷达精密测量的科学内涵
        1.1.2 目标运动给极化雷达精密测量带来的挑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极化雷达测量体制的发展
        1.2.2 极化雷达系统误差的测量与标校
        1.2.3 运动目标极化特性的测量方法
        1.2.4 弱小运动目标的检测及其极化散射矩阵估计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基于分时极化测量体制的运动目标散射矩阵测量技术
    2.1 引言
    2.2 分时极化测量体制雷达的信号模型
        2.2.1 传统雷达的信号模型
        2.2.2 分时极化测量体制雷达的信号模型
    2.3 分时极化测量体制雷达的测量误差模型
        2.3.1 雷达系统误差模型
        2.3.2 目标运动误差模型
    2.4 分时极化测量体制雷达测量误差的标校和补偿
        2.4.1 基于有源极化标校器的雷达系统误差标校
        2.4.2 雷达系统误差的简化模型
        2.4.3 基于三面角反射器的雷达系统误差标校
        2.4.4 目标运动误差补偿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同时极化测量体制的运动目标散射矩阵测量技术
    3.1 引言
    3.2 同时极化测量体制雷达信号模型
        3.2.1 基于匹配滤波形式的同时极化测量体制雷达信号模型
        3.2.2 基于去斜形式的同时极化测量体制雷达信号模型
    3.3 匹配滤波形式下同时极化测量体制雷达测量误差模型
        3.3.1 雷达波形预失真处理
        3.3.2 基带匹配滤波形式下雷达系统频率误差补偿模型
        3.3.3 中频匹配滤波形式下雷达系统频率误差补偿模型
    3.4 基于频率补偿的同时极化测量体制雷达校准实验
        3.4.1 基带匹配滤波形式
        3.4.2 中频匹配滤波形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针对运动目标的极化测量体制及测量波形设计
    4.1 引言
    4.2 雷达极化捷变器
        4.2.1 雷达极化捷变器/单接收系统
        4.2.2 雷达极化捷变器/双接收系统
    4.3 基于三极化测量体制的运动目标极化散射矩阵测量
        4.3.1 三极化测量体制雷达信号模型
        4.3.2 三极化雷达系统极化捷变器的设计
        4.3.3 基于三极化测量体制的运动目标极化散射矩阵测量
    4.4 基于调幅线性调频波形的运动目标极化散射矩阵测量
        4.4.1 调幅线性调频波形与信号处理流程
        4.4.2 基于调幅线性调频波形的同时极化测量体制雷达系统结构简化
        4.4.3 基于调幅线性调频波形的目标极化散射矩阵测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弱小运动目标的检测及其极化散射矩阵估计
    5.1 引言
    5.2 基于双极化雷达的运动目标检测前跟踪算法
        5.2.1 数学模型与算法流程
        5.2.2 似然比函数的计算
        5.2.3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5.3 基于粒子滤波的运动目标极化散射矩阵估计
        5.3.1 基于粒子滤波的目标运动速度估计
        5.3.2 基于粒子滤波的运动目标极化散射矩阵估计
    5.4 雷达回波数据的脉冲筛选
        5.4.1 脉冲筛选的数学模型
        5.4.2 脉冲筛选方法与运动补偿方法的对比
    5.5 基于脉冲筛选的运动目标极化散射矩阵估计
        5.5.1 传统的分时极化测量体制
        5.5.2 三极化测量体制
        5.5.3 非正交极化测量体制
        5.5.4 性能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隐身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1.2.1 隐身舰船的发展
        1.2.2 隐身目标电磁散射计算算法研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安排
第二章 雷达目标RCS计算方法理论基础
    2.1 常用的RCS计算方法
        2.1.1 几何光学法
        2.1.2 物理光学法
        2.1.3 几何绕射理论
        2.1.4 物理绕射理论
    2.2 弹跳射线法
        2.2.1 射线管生成
        2.2.2 射线管的追踪更新
        2.2.3 远场积分
    2.3 数值结果及算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雷达吸波材料特性研究
    3.1 雷达吸波材料
    3.2 雷达吸波材料隐身机理分析
        3.2.1 雷达吸波材料损耗机理
        3.2.2 吸波材料的阻抗匹配特性与衰减条件
    3.3 吸波材料的参数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分析
        3.3.1 吸波材料厚度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3.3.2 多层涂覆的影响
        3.3.3 频率的变化对材料电磁参数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杂涂覆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研究
    4.1 涂覆吸波材料的散射特性分析
        4.1.1 涂覆吸波材料小面元的RCS计算
        4.1.2 涂覆目标棱边的绕射场计算
        4.1.3 计算实例
    4.2 舰船目标涂覆吸波材料的隐身分析
        4.2.1 算例 1-涂覆吸波材料的驱逐舰A
        4.2.2 算例 2-涂覆吸波材料的护卫舰B
        4.2.3 算例 3-涂覆吸波材料的战斗舰C
    4.3 涂覆吸波材料的目标散射频率特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外形整形技术的舰船RCS的研究
    5.1 舰船外形隐身概述
    5.2 舰船的结构隐身机理分析
    5.3 舰船主体的RCS分析
    5.4 舰船主要结构的电磁散射特性分析
        5.4.1 舰船上层建筑的散射特性分析
        5.4.2 舰船桅杆系统的散射特性分析
        5.4.3 舰炮系统的散射特性分析
    5.5 目标的隐身优化分析
        5.5.1 隐身性能评估指标
        5.5.2 桅杆隐身优化分析
        5.5.3 桅杆外形雷达隐身性能评估流程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相位调制表面的特性及其雷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源干扰技术
        1.2.2 无源干扰技术
        1.2.3 雷达隐身技术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位调制表面的基本理论
    2.1 单层相位调制表面的基本原理
    2.2 周期调制信号对PSS回波信号特性的影响
    2.3 入射信号对PSS回波信号特性的影响
        2.3.1 单频雷达信号
        2.3.2 线性调频雷达信号
    2.4 传输线等效电路模型分析
        2.4.1 有源阻抗层为纯电阻
        2.4.2 有源阻抗层为纯电抗
        2.4.3 有源阻抗层为普通阻抗
    2.5 多层相位调制表面的基本原理
    2.6 电磁波斜入射情况相位调制表面反射性能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相位调制表面和Salisbury屏电磁特性研究
    3.1 有限元法和HFSS仿真模型的建立
        3.1.1 HFSS软件简介
        3.1.2 平面周期结构仿真模型
    3.2 HFSS电磁仿真周期结构算例验证
        3.2.1 Salisbury屏反射性能分析
        3.2.2 “四腿”环形频率选择表面反射性能分析
    3.3 相位调制表面电磁特性的HFSS仿真分析
        3.3.1 相位调制表面的HFSS仿真模型
        3.3.2 电磁波垂直入射下相位调制表面反射性能分析
        3.3.3 电磁波斜入射下相位调制表面的反射性能分析
    3.4 Salisbury屏及Salisbury屏二面角电磁散射性能分析
        3.4.1 Salisbury屏电磁散射性能分析
        3.4.2 Salisbury屏二面角设计及其电磁散射特性分析
    3.5 相位调制表面反射性能实验验证
        3.5.1 实验样品和实验仪器
        3.5.2 实验场景与实验过程
        3.5.3 实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相位调制表面对雷达影响效应分析
    4.1 相位调制表面对匹配滤波性能的影响分析
        4.1.1 信号模型
        4.1.2 对匹配滤波影响理论分析
        4.1.3 对匹配滤波影响仿真分析
    4.2 相位调制表面对CFAR检测性能的影响分析
        4.2.1 CFAR检测代价
        4.2.2 对CFAR检测性能影响分析
    4.3 相位调制表面对测角性能的影响分析
        4.3.1 双点源干扰单脉冲雷达测角原理
        4.3.2 相位调制表面双点源角度欺骗干扰可行性分析
        4.3.3 相位调制表面双点源角度欺骗干扰仿真分析
        4.3.4 基于相位调制表面的误引干扰方法
    4.4 相位调制表面对测速性能的影响分析
        4.4.1 速度测量基本原理
        4.4.2 对速度测量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1.1 论文的主要工作
        5.1.2 论文研究成果
    5.2 后续工作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基于TD-FIT与TD-SBR的瞬态电磁场混合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专用术语的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时域电磁数值算法
        1.2.2 混合算法
        1.2.3 时域弹跳射线法
        1.2.4 近场测量与数值计算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贡献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时域电磁场的重要理论基础
        2.1.1 时域Maxwell方程
        2.1.2 时域波动方程
        2.1.3 时域电磁场的因果性
        2.1.4 时域电磁场的唯一性定理
        2.1.5 时域电磁场的存在性定理
        2.1.6 时域电磁场的面积分方程
    2.2 基于等效原理的混合算法
        2.2.1 惠更斯等效原理
        2.2.2 混合算法
    2.3 小结
第三章 时域弹跳射线法
    3.1 前言
    3.2 时域几何光学法
        3.2.1 单边傅里叶变换与解析函数
        3.2.2 频域几何光学场
        3.2.3 时域几何光学场
    3.3 时域物理光学法及其远场快速计算技术
        3.3.1 TD-PO远场闭合表达式
        3.3.2 TD-PO远场的时间特性
        3.3.3 数值算例和分析
    3.4 时域弹跳射线法及其实现
        3.4.1 光束追踪技术
        3.4.2 时域场值追踪
        3.4.3 时域散射场计算与时间特性分析
        3.4.4 数值算例和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TD-SBR快速近场计算技术
    4.1 前言
    4.2 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的最小范围
    4.3 场-源距离的面元局部点展开
    4.4 FD-PO快速近场计算
    4.5 TD-PO快速近场计算
    4.6 数值算例和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TD-FIT近场-近场外推技术
    5.1 前言
    5.2 时域有限积分技术
        5.2.1 基本特性和网格方程
        5.2.2 代数量和运算能力
        5.2.3 广义时域FIT模型
        5.2.4 源的引入
    5.3 基于KSIR的TD-FIT的近场-近场外推
        5.3.1 时域Kirchhoff积分
        5.3.2 TD-FIT的近场-近场外推
    5.4 数值算例和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TD-FIT与TD-SBR混合算法
    6.1 前言
    6.2 TD-FIT与TD-SBR混合算法基本思想
        6.2.1 电磁场量的贡献来源
        6.2.2 TD-FIT区和TD-SBR区的辐射源
        6.2.3 TD-FIT区和TD-SBR区的入射源
    6.3 混合算法的区域耦合
        6.3.1 混合算法辐射源的近场计算
        6.3.2 混合算法二次辐射源的引入
    6.4 混合算法时间步进与场值存储
        6.4.1 区域耦合的迭代与时间步进
        6.4.2 混合算法的场值存储
    6.5 数值算例和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7.2 后续工作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分时极化雷达系统及其实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高分辨雷达技术
        1.2.2 极化雷达
        1.2.3 极化校准技术
        1.2.4 简缩极化技术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雷达极化信息原理
    2.1 引言
    2.2 极化的基本概念
    2.3 极化的表示方式
        2.3.1 极化椭圆
        2.3.2 Jones矢量
        2.3.3 极化比
        2.3.4 相位描述子
        2.3.5 Stokes矢量及Poincare极化球
    2.4 极化散射矩阵
        2.4.1 Sinclair散射矩阵
        2.4.2 Mueller矩阵
        2.4.3 极化基变换
    2.5 本章总结
第3章 分时全极化宽带雷达系统技术
    3.1 引言
    3.2 分时全极化宽带雷达设计原理
        3.2.1 分时全极化设计原理
        3.2.2 步进频信号工作原理
    3.3 分时全极化宽带雷达系统实现方案
        3.3.1 发射极化合成方案
        3.3.2 接收极化处理流程实现方案
        3.3.3 步进频雷达系统实现方案
    3.4 试验数据分析
        3.4.1 发射极化合成数据分析
        3.4.2 接收极化合成数据分析
        3.4.3 外场试验数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典型定标体的极化校准技术
    4.1 引言
    4.2 误差分析及建模
        4.2.1 PSM测量方法
        4.2.2 误差分析
        4.2.3 误差模型
    4.3 基于典型定标体的校准方法
        4.3.1 误差矩阵测量方案
    4.4 试验数据分析
        4.4.1 幅度因子测量结果
        4.4.2 相位因子测量结果
        4.4.3 校准效果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简缩极化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简缩极化技术
        5.2.1 π/4 工作模式数据形式
        5.2.2 数据重构原理
        5.2.3 Souyris重构模型
        5.2.4 Nord重构模型
        5.2.5 伪全极化数据重构方法
    5.3 计算机仿真
        5.3.1 原理与方法
        5.3.2 参数说明
        5.3.3 数据分析
    5.4 外场试验验证
        5.4.1 试验方法
        5.4.2 试验数据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结束语
    6.1 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7)雷达宽角无源反射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无源反射器的发展
    1.3 无源反射器的研究动态
        1.3.1 电磁学求解方法
        1.3.2 阵列反射器的研究动态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 无源反射器目标特性
    2.1 无源反射器
        2.1.1 双面角反射器
        2.1.2 三面角反射器
        2.1.3 龙伯透镜反射器
    2.2 电磁散射特性
        2.2.1 RCS 的双站特性
        2.2.2 RCS 的频率特性
        2.2.3 RCS 的极化特性
        2.2.4 RCS 的闪烁特性
        2.2.5 散射方向图
    2.3 复杂目标电磁计算
        2.3.1 目标相互作用
        2.3.2 分析的基本步骤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频域电磁散射验证
    3.1 电磁仿真软件的选择
        3.1.1 HFSS 特点
        3.1.2 HFSS 实现流程
    3.2 电磁场有限元法
        3.2.1 电磁场边界条件
        3.2.2 电磁场问题有限元求解
    3.3 HFSS 典型算例
        3.3.1 金属球扫频验证分析
        3.3.2 金属平板极化验证分析
        3.3.3 二面角反射器验证分析
        3.3.4 三面角反射器验证分析
        3.3.5 计算结果分析及结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宽角无源反射器的研究
    4.1 三面角反射器的分析
        4.1.1 三面角反射器反射特性
        4.1.2 三面角反射器 RCS 计算
        4.1.3 三面角反射器散射方向图
    4.2 宽角无源反射器特点
    4.3 宽角反射器设计
        4.3.1 宽角反射器模型建立
        4.3.2 宽角反射器仿真分析
        4.3.3 误差来源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8)构造形变监测中人工角反射器的RCS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SAR技术概述
        1.1.1 InSAR技术
        1.1.2 D-InSAR技术
        1.1.3 PS-InSAR技术
        1.1.4 CR-InSAR技术
    1.2 人工角反射器在构造形变监测中的重要意义
        1.2.1 人工角反射器的概念、类型
        1.2.2 人工角反射器对雷达信号的散射特性
        1.2.3 人工角反射器架设的场地条件
        1.2.4 人工角反射器的应用现状
    1.3 人工角反射器RCS模拟计算的意义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雷达散射截面理论基础
    2.1 RCS的定义和分类
        2.1.1 RCS定义
        2.1.2 RCS分类
    2.2 常用RCS预估方法
        2.2.1 精确方法
        2.2.2 近似方法
        2.2.3 其他方法
        2.2.4 RCS预估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工角反射器的RCS模拟
    3.1 二面角反射器的RCS模拟分析
        3.1.1 二面角的几何示意图
        3.1.2 二面角反射器RCS的理论计算
        3.1.3 二面角角反射器RCS分析
    3.2 三面角反射器的RCS模拟分析
        3.2.1 三面角反射器RCS的理论基础
        3.2.2 三角锥形三面角反射器
        3.2.3 矩形锥体三面角反射器RCS计算
        3.2.4 正方形三面角反射器RCS计算
    3.3 人工角反射器的精确值和模拟值的比较
    3.4 人工角反射器RCS的误差分析
        3.4.1 矩形三面角反射器RCS缩减量分析
        3.4.2 角度误差对RCS的影响
        3.4.3 不平整度对RCS的影响
        3.4.4 打孔误差对RCS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CS分析识别影像的角反射器研究
    4.1 试验场人工角反射器
        4.1.1 京西北试验区
        4.1.2 人工角反射器制作
        4.1.3 人工角反射器的布设方案
    4.2 基于RCS值的角反射器安装
    4.3 影像上人工角反射器的散射特征
        4.3.1 人工角反射器的影像特征研究
        4.3.3 同一幅影像上同类型不同尺寸角反射器影像特征分析
        4.3.4 同一幅影像上不同类型角反射器影像特征分析
    4.4 实际角反射器的适用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9)海面与介质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目标的电磁散射
        §1.2.2 粗糙面的电磁散射
        §1.2.3 粗糙面与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贡献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框架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三维导体目标与介质海面的复合电磁散射
    §2.1 计算三维导体目标的等效边缘电磁流方法
        §2.1.1 等效边缘电磁流法的概念及其分类
        §2.1.2 等效边缘电磁流的总场综合分析法
        §2.1.3 数值计算结果
    §2.2 海面散射场的计算
        §2.2.1 一维海面的模拟及其散射场计算
        §2.2.2 二维海面的模拟及其散射场计算
    §2.3 耦合场和复合场的计算
        §2.3.1 耦合场的计算
        §2.3.2 复合场的计算
        §2.3.3 数值计算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阻抗劈的电磁散射特性研究
    §3.1 在精确阻抗边界条件下分析阻抗劈的电磁散射
        §3.1.1 阻抗劈简介
        §3.1.2 阻抗边界条件及精确阻抗边界条件
        §3.1.3 在精确阻抗边界条件下计算阻抗劈的电磁散射
    §3.2 Maliuzhinets函数和复宗量Fresnel函数
        §3.2.1 Maliuzhinets函数的计算
        §3.2.2 复宗量Fresnel函数的计算
    §3.3 平面波斜入射时阻抗劈的电磁散射
        §3.3.1 平面波斜入射时阻抗劈的散射场表达式
        §3.3.2 数值计算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面角的RCS计算
    §4.1 二面角结构的主要分析方法
        §4.1.1 二面角结构的散射机理
        §4.1.2 二面角结构的主要分析方法
    §4.2 二面角结构散射场的计算
        §4.2.1 利用物理光学法分析角形结构的RCS
        §4.2.2 11 种散射分量的表达形式
        §4.2.3 数值计算结果
    §4.3 涂覆介质二面角的电磁散射
        §4.3.1 反射系数
        §4.3.2 数值计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面与目标复合电磁散射的迭代物理光学法
    §5.1 海面与目标复合散射的二面角效应
    §5.2 迭代物理光学法
        §5.2.1 迭代物理光学法基本公式
        §5.2.2 迭代物理光学法的具体实现
        §5.2.3 数值计算结果
    §5.3 Z-Buffer方法对角反射器结构进行消隐
        §5.3.1 Z-Buffer方法
        §5.3.2 采用Z-Buffer方法对角反射器结构消隐
    §5.4 数值计算结果
    §5.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10)合成孔径雷达微动目标指示(SAR/MMTI)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SAR 地面运动目标指示(SAR/GMTI)
        1.2.1 SAR/GMTI 概念
        1.2.2 SAR/GMTI 历史与现状-系统/试验层面
        1.2.3 SAR/GMTI 历史与现状-理论/技术层面
        1.2.4 SAR/GMTI 发展趋势
    1.3 SAR 微动目标指示(SAR/MMTI)
        1.3.1 SAR/MMTI 概念
        1.3.2 SAR/MMTI 历史与现状-系统/试验层面
        1.3.3 SAR/MMTI 历史与现状-理论/技术层面
        1.3.4 SAR/MMTI 发展趋势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1.4.1 主要内容
        1.4.2 组织结构
        1.4.3 论文所用数据说明
第二章 SAR 微动目标与背景建模
    2.1 引言
    2.2 SAR 目标微动建模
        2.2.1 转动
        2.2.2 振动
        2.2.3 正弦运动
        2.2.4 摆动
        2.2.5 统一模型
    2.3 SAR 目标散射建模
        2.3.1 复RCS 与散射中心模型
        2.3.2 理想点散射中心模型
        2.3.3 展布式散射中心模型
        2.3.4 局域式散射中心模型
        2.3.5 滑动型散射中心模型
        2.3.6 SAR 微动目标回波模型
    2.4 SAR 背景建模与回波快速生成
        2.4.1 背景建模
        2.4.2 2D FFT 法回波快速生成的充要条件
        2.4.3 匀直航迹斜视SAR 回波快速生成
        2.4.4 匀加速航迹SAR 回波快速生成
        2.4.5 误差航迹SAR 回波快速生成
    2.5 SAR 背景成像—Legendre 多项式方法
        2.5.1 RDA 原理
        2.5.2 基于L-展开的RDA 新补偿因子推导
        2.5.3 仿真实验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AR 目标微动影响分析
    3.1 引言
    3.2 锯齿现象与成对回波现象及其数学原理
        3.2.1 锯齿原理
        3.2.2 广义成对回波原理
        3.2.3 原理适用条件
    3.3 目标微动对SAR 成像的影响
        3.3.1 不同微动类型对SAR 图像的影响
        3.3.2 不同微动参数对SAR 图像的影响
        3.3.3 不同目标个数对SAR 图像的影响
        3.3.4 不同散射类型对SAR 图像的影响
        3.3.5 目标微动对不同SAR 成像算法的影响
        3.3.6 目标微动对SAR 极限方位分辨率的影响
    3.4 目标微动对SAR/GMTI 及MTI 的影响
        3.4.1 目标微动对单多通道SAR/GMTI 的影响
        3.4.2 目标微动对MTI 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AR 微动目标检测
    4.1 引言
    4.2 基于回波广义似然比检验(GLRT)的微动目标检测
        4.2.1 SAR 微动目标方位回波模型
        4.2.2 GLRT 检测器流程
        4.2.3 GLRT 检测器性能
        4.2.4 GLRT 检测器计算复杂度
        4.2.5 仿真实验
    4.3 基于断续正弦曲线特征的微动目标检测
        4.3.1 距离像序列正弦曲线特征
        4.3.2 正弦曲线提取与检测流程
        4.3.3 性能分析
        4.3.4 仿真实验
    4.4 基于SAR 图像鬼影特征的微动目标检测
        4.4.1 PRI 变换[209]
        4.4.2 Fourier 变换与PRI 变换的结合
        4.4.3 性能分析
        4.4.4 仿真实验
    4.5 基于DPCA 的微动目标检测
        4.5.1 双通道SAR 回波模型
        4.5.2 微动目标检测的DPCA 法
        4.5.3 仿真实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AR 微动目标成像
    5.1 引言
    5.2 SAR 微动目标距离徙动校正方法
        5.2.1 微动目标RCMC 的必要性准则
        5.2.2 基于降带宽思想的微动目标RCMC
        5.2.3 基于相位补偿的微动目标RCMC
        5.2.4 基于多普勒域级联Keystone 变换的微动目标RCMC
    5.3 SAR 微动目标平动分量补偿的WHT 方法
        5.3.1 具有平动的目标回波模型
        5.3.2 信号特点分析
        5.3.3 平动分量估计的WHT 方法
        5.3.4 仿真实验
    5.4 SAR 微动目标多普勒混叠条件下的信号分离方法
        5.4.1 信号模型
        5.4.2 Chirplet 分解
        5.4.3 算法流程
        5.4.4 仿真实验
    5.5 SAR 微动目标多普勒解缠与成像方法
        5.5.1 多普勒混叠时的多普勒解缠
        5.5.2 补偿微动的目标自聚焦成像
        5.5.3 利用微动的目标伪窄带成像
        5.5.4 仿真实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AR 微动目标检测-成像联合实现
    6.1 引言
    6.2 检测-成像联合实现理论框架
        6.2.1 基本框架
        6.2.2 正问题建模
        6.2.3 初值估计与先验建模
        6.2.4 逆问题求解
    6.3 SAR 微动目标回波观测建模
        6.3.1 SAR 任意运动任意散射目标观测数据的Fredholm 方程
        6.3.2 Fredholm 方程矩阵化表示
        6.3.3 微动-点散射中心(微点)模型
        6.3.4 微动-滑动型散射中心(微滑)模型
    6.4 SAR 微动目标参数初值估计
        6.4.1 微点模型目标特性与初始参数估计
        6.4.2 微滑模型目标特性与初始参数估计
    6.5 SAR 微动目标参数优化求解
        6.5.1 MLE 优化
        6.5.2 实验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工作和创新点总结
    7.2 研究方法总结
    7.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俯仰和纵摇时距离模型近似的证明
附录B 小幅快速微动对RCMC 影响的证明
附录C 微动目标PFA 图像张角效应的证明

四、材料涂覆非正交金属二面角反射器的后向散射(论文参考文献)

  • [1]动目标极化雷达特性精密测量技术研究[D]. 李超.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2]隐身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研究[D]. 王永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4)
  • [3]相位调制表面的特性及其雷达效应研究[D]. 张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4]基于Salisbury屏的二面角设计及其极化特性分析[J]. 张然,冯德军,徐乐涛. 雷达学报, 2016(06)
  • [5]基于TD-FIT与TD-SBR的瞬态电磁场混合算法[D]. 周晓. 东南大学, 2016(01)
  • [6]分时极化雷达系统及其实现技术研究[D]. 汪梦奇.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8)
  • [7]雷达宽角无源反射器的研究与设计[D]. 刘良. 南昌航空大学, 2014(02)
  • [8]构造形变监测中人工角反射器的RCS模拟[D]. 赵俊娟. 上海大学, 2012(01)
  • [9]海面与介质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研究[D]. 蒋赞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03)
  • [10]合成孔径雷达微动目标指示(SAR/MMTI)研究[D]. 邓彬.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材料涂层非正交金属二面角反射器的后向散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