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分离:风景名胜区管理制度的探索

主体分离:风景名胜区管理制度的探索

一、主体分离: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夏文清[1](2021)在《新沂市马陵山风景区的政府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

景莉萍[2](2021)在《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国国家公园是以保护人与自然共同作用形成的“第二自然”为目标而设立的保护区,国家公园内有大量乡村与城镇的居民社区,人类活动频繁,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矛盾突出,这与中国自然保护地困境相似。英国对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的探索起源于上世纪中叶,到现在已拥有刚性管制与柔性引导结合的建设开发管控体制,长久的实践提炼出强制、激励、协商结合的建设管控理念。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自成一派、发展成熟,可为中国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过程中合理处理社区住宅管控问题带来新思路。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形成了管理规划、核心战略、开发管理政策和设计指南为主的规划政策体系,管理规划制定了国家公园的发展愿景,核心战略是为实现发展愿景制定的,开发管理政策是核心战略的补充,设计指南提供住宅建筑设计指引。为协调多方利益,英国国家公园的管控主体针对国家公园管理事务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结合高度的公众参与,建立了合作紧密的管控主体网络。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相关的规划许可制度与建筑控制制度针对住宅建设形成了严格的管制和约束。英国对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制定了强制管制结合柔性引导的管控政策,一方面强制划定允许开发建设的区域和类型,缩窄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以满足当地居民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制定设计指南实现渐进、柔性的管控。景观特征评估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英国诞生,逐渐占据了景观评估中的核心地位。该方法通过景观特征分类、描述和决策两个独立的阶段,以整体区域为评估对象,表现出价值中立、景观特征提取多样化、公众参与程度高等特点,在英国国家公园系统、完备的住宅建设管控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通过景观特征评估方法对国家公园的土地进行了评估,景观特征评估的结果形成规划管理分区的雏形,还为国家公园发展战略及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对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产生了深度影响。本论文对英国国家公园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如何实现住宅建设管控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借鉴英国经验,为解决我国自然保护地住宅管控过程中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过度开发等问题,对比了两国自然保护地住宅建设管控的背景,分析了英国经验的可借鉴性,从资源评估方法、设计导则文件制定、政策工具箱制定、自然保护地传统风貌保护、社区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制度建议。

刘亚洲[3](2020)在《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借此契机,旅游业得以高速发展。风景名胜区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经济效益占据我国旅游景区的半壁江山,是我国旅游事业的核心要素。然而,相较于住宿餐饮和交通运输等旅游业的其他要素,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水平已经严重滞后,主要表现为:执行力差,规划发展不足,政企不分,可持续发展意识不足等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一困境,就要构建一个合理高效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Y风景名胜区作为众多风景名胜区的一员,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同时,本身的管理问题也很多,作为业内的一个标杆性风景名胜区,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因此,本文选取Y风景名胜区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管理模式的优化。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对Y风景名胜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座谈的基础上,对Y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模式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借鉴国内外风景名胜区和现代旅游企业管理模式,为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创新提出优化建议,助推Y风景名胜区实现转型升级、二次创业,并为地方风景名胜区或类似旅游公司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研究发现:(1)国内外景区管理经验中可借鉴内容包括:明晰产权,分明职责,融资渠道多元化、与时俱进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完善的监管体系。(2)Y风景名胜区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管理目标失衡、管理机制效率低下、旅游产品发展模式单一、缺乏配套法律法规等问题,主要原因是产权不够明晰、重开发轻保护造成管理失衡、监管不力、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以及人才缺乏。(3)从宏观层面,Y风景名胜区应形成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五维”管理目标;从中观层面,Y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应形成单一独立集权的管理关系;从微观层面,Y旅游发展公司应以上市为目标,进行以产权为核心的改革,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保障层面,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监督体系建设等。从而对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进行全面优化,并为类似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研究理论添砖加瓦,在实践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张进[4](2020)在《安徽临淮岗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徽临淮岗水利风景区依托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兴建,具有得天独厚的工程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先后获得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称号。然而,景区没有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17年被安徽省景评委严重警告和限期整改。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源主要还是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造成的。本文以旅游管理学、产权经济学以及公共产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主要理论工具,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临淮岗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弊端,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比较中外不同类型景区的管理模式,从中得到先进的管理启示,并据此建构符合景区实际的管理体制,为景区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对临淮岗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拓展了水利风景区的研究领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相关研究内容,为理顺和创新类似水利风景区的体制机制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也为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今后的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由于现有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导致临淮岗水利风景区存在多头管理、运行机制不畅,产权不清、发展经营受限,规划落后、规划体系不完备,投入有限、发展动力不足,人才缺乏、管理质效不高等现实问题,只有推进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科学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景区方能走出目前的现实困境,并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发展旅游、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此,本文提出优化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一是构建独立统一的权威管理机构,建立以水工程管理单位为主导的管理体制及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利益共享机制。二是实行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与监督权相分离和制衡的制度。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完善规划体系,突出规划特色。四是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景区多元投入机制。五是加快专业人才引进,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加强人才交流培养合作,建立专业化人才培养机制。

张天健[5](2020)在《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综合行政执法,是指为解决原先行政主体之间存在的职能交叉、责任主体不明以及职能分散等问题,将行政权配置进行一定地调整,最终由某一独立的新的行政主体来行使调整前交叉或者分散的执法权。在全国部分城市陆续开展关于综合行政执法的改革之后,2004年,泰山风景名胜区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关于综合行政执法的改革,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和艰辛探索,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多头执法、职能交叉、效力低下等问题,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有了很大改善,泰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也极大地推动了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但在十多年的改革探索进程中,由于缺乏具体的顶层设计指导和现成的模式借鉴,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和难题。如何深刻领会和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冲破一切阻碍改革的藩篱,积累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经验,不仅迫在眉睫,而且意义重大。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泰山风景名胜区十多年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历程,运用先进的公共管理理论剖析改革中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为风景名胜区进一步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本文在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结合泰山风景名胜区十多年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情况,明确了风景名胜区进行综合行政执法的价值所在,采用历史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对泰山风景名胜区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进行分析,又借鉴黄山风景区、蜀南竹海风景区和瘦西湖风景区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的经验,进而提出泰山风景名胜区进一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具体对策。论文内容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通过介绍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综合行政执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为论述泰山风景名胜区十多年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历程做基础。第二部分对综合行政执法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初步构建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无缝隙政府理论和大部制理论为基础的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理论框架。第三部分通过实地调查,描述泰山风景名胜区十多年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程,总结了泰山风景名胜区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取得的成效。第四部分通过历史回顾和现实关照,全面梳理了泰山风景名胜区在进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总结归纳黄山、蜀南竹海和瘦西湖三个风景名胜区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取得的的成果和经验,提炼出对泰山风景名胜区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有益启示。并在第六部分提出了泰山风景名胜区进一步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相应对策。论文最后对泰山风景名胜区十多年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情况作出整体性的总结,对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成果进行了展望。

刘琳婕[6](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于萍萍[7](2019)在《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城市无序蔓延、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城镇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在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稳定增长和发展的同时,又实现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为城市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本生态安全格局,是当前城市建设和城乡规划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自然保护地作为全球和世界各国自然保护战略的核心,也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自然保护管理工具,对于协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缓解快速城市化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实现更系统和有效的自然保护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意义。国外自然保护地的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国内虽然保护地建设工作起步较早,但对于自然保护地的研究和应用实践仍然处于初期阶段。理论研究方面。本文通过对自然保护地的概念内涵和发展历程,IUCN保护地管理分类与管理目标,国外应用实践案例,国内建设现状与研究进展等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国外参照IUCN保护地分类体系构建本国保护地体系的实际经验,国内存在对自然保护地研究与应用缺乏的问题。以此为基础,针对自然保护地作为目前最有效的自然保护管理工具,在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省域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建议展开研究和探讨。广东省应用实践研究方面。本文基于自然保护地理论基础,回顾广东省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建设历程,总结自然保护地建设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理解自然保护地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产生的原因;评估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省域规划中的相关管理内容,分析自然保护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导向,针对广东省自然保护地规划建设管理,提出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制定省域规划层面针对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框架和管理内容等应用建议。并尝试基于对广东省现状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分类、管理目标、资源类型和特征的归纳分析,对应IUCN保护地分类体系,进行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的探索实践。本文为广东省在规划建设管理中引入更具体和广泛的管理工具——自然保护地,为实现有效的自然保护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尝试。

王汉奇[8](2019)在《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以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旅游业飞速发展,对GDP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而风景名胜区作为旅游业的关键要素,备受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多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探索风景名胜区发展道路,但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的诸多问题一直没有完全解决,多头管理、政企不分、管理效率低下、生态资源保护职能缺位等问题成为风景名胜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2017年10月,十九大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建设提出最新要求。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被写入十九大报告,可见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风景名胜区产权的角度,对国内不同类别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展开研究并加以借鉴;再从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模式演变历程着手,阐述当前三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经营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立足于风景名胜区各利益相关者,如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资源主管部门、风景名胜区经营企业、游客等多方面的利益需求及利益实现方式,梳理剖析三山风景名胜区利益相关者间存在的主要矛盾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三山风景名胜区利益相关者共同管理模式,让与风景名胜区利益相关的组织、团体、个人成为风景名胜区开发、运营、管理、保护的积极因子。权衡各利益相关者权益,以实现风景名胜区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建立完善共同管理模式创新保障体系,以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风景名胜区经营企业高度的责任意识、完备的监督体系,保障风景名胜区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吴淼[9](2019)在《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由于发展观念、增长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集中爆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城镇化无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城乡发展建设当中,如北京“绿色生态城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等。由此可见,如何协调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寻求先进的科学方法,优化城乡空间发展秩序,保护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将显得尤为必要,且也已成为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阵地。本文以西安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域城乡空间为实证研究地域,以“理论实践剖析(理论借鉴)——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问题梳理)——目标及模式确立(方法策略)——空间优化与技术制度创新保障(解决问题)”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系统复合法、定性分析、定量控制、动态评判等方法,对生态视角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优化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近年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发展之间关系研究的主流趋势,运用生态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导向下的西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展开研究,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乡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西安实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市城乡空间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方法、空间结构模式、技术创新等进行了系统性建构,对生态导向下转变西安市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修复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大体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共八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包含1、2章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并在生态视角下对城乡空间相关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国内外实践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了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第二部分为空间特征与问题审视,包含3、4章内容。首先,从时间的维度对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轨迹进行了历史探源,并从演进动力机制和演进整体特征对西安城乡空间发展演变规律做了归纳总结。其次,通过对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要素梳理和城乡生态建设现状的评价,辨识了西安城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生态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第三部分为理论运用与实践探索,包含5、6、7章内容。首先,立足于生态导向的新价值取向,重新整合和确立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和考评体系,制订了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和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并对西安城乡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次,基于城乡空间建设的系统方法与具体技术路径,在市域层面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在城区层面制订了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并在西安市实践基础上,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后评估研究。最后,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两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出发,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建设的支撑保障体系。

宋小龙[10](2019)在《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我国提出建设国家公园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各地建设国家公园的序幕自此拉开。分区管理是国际上国家公园管理中普遍的通行做法,近些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公园分区管理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同时,国家启动了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国家公园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保护类型的最高级别,表明了科学的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十分重要。将主体功能区划思想应用到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分区实践的一次尝试,又是立足生态保护红线和保障宁夏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以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方法、实地调研法、综合指数法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根据DEM高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其它数据等情况,对各要素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加权和空间叠加确定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最终确定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类型,根据分区结果做了修正。依据不同的分区类型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分区管理方案。研究表明:(1)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建设在区位条件、生态条件、地质地貌条件和社会条件等方面优越,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遗址众多,原真性和完整性得以充分体现,符合国家公园建设的国家代表意义。根据价值评估和威胁评估得知,价值评估结果主要体现在:①具有重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②公园科普游憩价值极高;③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威胁评估结果主要体现在:①旅游开发对拟建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产生较大压力;②人类活动频繁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③重要文化遗址景观未得到有效保护。(2)参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公园的功能区划方法、步骤及划分结果,结合其典型案例,可以将国家公园功能区划的区划思路概括为:①确定公园区划范围;②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③确定功能区划结果;④区划结果的修正;⑤公园分区管理。区划范围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公园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划面积的确定;基于生态重要性构建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其中权重方法为AHP及专家打分法;将指标体系进行正负向标准化处理,利用叠加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结果。为保证国家公园的分区结果具有可操作性且符合实际情况,利用GIS和Photoshop进行修正和细分,其中重点考量NDVI指数、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公园功能价值功能亚区细分三个方面的修正。(3)根据总结的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方法和实地勘察结果,确定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压力、人文景观遗址和生态敏感性四个指标项,构建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按照生态重要性确定极重要区、重要区、较重要区和一般重要区4大功能区,相对应的区划结果为严格保护区(30%)、生态保育区(20%)、游憩展示区(14%)和传统利用区(36%),划分出18个功能亚区供参考。(4)为了国家公园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明确了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总体思路;其次,探讨了分区管理内容;再次,制定分区管理政策;最后,制定分区管控措施。

二、主体分离: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体分离: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政策要求
        1.1.2 我国自然保护地社区住宅建设管控的困境
        1.1.3 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管控方法的可借鉴性
    1.2 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案例研究法
        1.3.3 实证研究法
    1.4 研究现状评述
        1.4.1 自然保护地社区规划
        1.4.2 国家公园社区规划
    1.5 基本概念
        1.5.1 景观特征评估
        1.5.2 社区
        1.5.3 建设开发管控
        1.5.4 英国国家公园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体系与制度
    2.1 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的规划政策体系
        2.1.1 管理规划确立国家公园发展愿景
        2.1.2 核心战略是实现发展愿景的关键
        2.1.3 开发管理政策是核心战略的有效补充
        2.1.4 设计指南提供设计指引
    2.2 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的多元主体网络
        2.2.1 宏观尺度的管理主体
        2.2.2 具体政策的实施主体
        2.2.3 高度的公众参与
        2.2.4 管控权力架构
    2.3 与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相关的主要制度
        2.3.1 规划许可制度
        2.3.2 建筑控制制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政策
    3.1 住宅建设管控的基本原则
        3.1.1 保护优先的桑福德原则
        3.1.2 广泛调研住房情况,引导正当申请
        3.1.3 评估居住质量,减少质量问题导致的建设开发
        3.1.4 鼓励改造原有建筑,补充经济适用房缺口
    3.2 强制管制建设开发
        3.2.1 发布允许开发的居民点列表,局部地区划开发边界
        3.2.2 绝大多数区域限制商业开发,限制“第二住宅”
        3.2.3 优先改造利用旧建筑,限制允许新建住宅的条件
    3.3 严格的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
        3.3.1 满足本地需求,建立紧密的本地联系
        3.3.2 限制建筑面积,保障住房可负担得起
        3.3.3 提供基本的工人住房,维护乡村企业发展
        3.3.4 以保护为第一要义,引导新建住宅选址
    3.4 制定设计指南,柔性引导
        3.4.1 一般性设计指南
        3.4.2 可持续设计指南
    3.5 特殊类型管控
        3.5.1 登录建筑保护
        3.5.2 保护区的特殊管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观特征评估方法与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
    4.1 景观特征评估的发展
    4.2 景观特征评估的特点
        4.2.1 整体区划式评估
        4.2.2 价值中立的评估
        4.2.3 景观特征提取多样化
        4.2.4 高度的公众参与
    4.3 景观特征评估的程序
        4.3.1 景观特征分类、描述阶段
        4.3.2 景观特征评估决策阶段
    4.4 峰区国家公园的景观特征评估
        4.4.1 峰区国家公园的景观特征描述
        4.4.2 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峰区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合英国经验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地住宅管控问题
    5.1 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策略的可借鉴性
        5.1.1 中英两国自然保护地目的与保护对象相似
        5.1.2 中国自然保护地长期的人类居住史与英国国家公园相似
    5.2 我国自然保护地住宅建设管控困境
        5.2.1 我国自然保护地的立法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
        5.2.2 民居聚落传统风貌遭到破坏
        5.2.3 部分自然保护地私搭乱建频繁
        5.2.4 社区管理机制与住宅管控机制不完善
    5.3 结合英国经验提出制度建议
        5.3.1 整合资源评估方法
        5.3.2 明晰土地权属,划定允许开发的区域
        5.3.3 强化多元共治,完善住宅建设管控机制
        5.3.4 制定自然保护地住宅设计导则
        5.3.5 柔性引导结合强制管制
        5.3.6 建立政策清单,加强执法力度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风景名胜区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2.1 风景名胜区
        2.1.1 风景名胜区概念
        2.1.2 我国风景名胜区现状
        2.1.3 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回顾
    2.2 理论基础
        2.2.1 产权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战略管理学理论
第三章 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的国内外比较分析
    3.1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分析
        3.1.1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分析
        3.1.2 日本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分析
    3.2 国内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分析
        3.2.1 “产权集中模式”分析
        3.2.2 “产权对内分离-政府主导下旅游公司经营”模式分析
        3.2.3 “产权对外分离-上市公司经营”模式分析
        3.2.4 “产权市场化分离--整体租赁经营”模式分析
    3.3 管理启示
第四章 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4.1 Y风景区名胜区概况
    4.2 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现状
        4.2.1 Y风景名胜区组织架构
        4.2.2 Y风景名胜区管理权力实质
    4.3 Y风景名胜区当前经营发展遇到的瓶颈
        4.3.1 景区建设停滞不前
        4.3.2 旅游管理水平下降
        4.3.3 市场开拓乏力
        4.3.4 旅游产品业态创新不足
    4.4 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4.4.1 内部管理决策僵化
        4.4.2 人才选用机制僵化
        4.4.3 薪酬制度僵化
        4.4.4 投资机制僵化
        4.4.5 监管保障乏力
第五章 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优化探索
    5.1 基于宏观层面的目标导向——明确“五维目标”
        5.1.1 生态环境保护为首要目标
        5.1.2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次要目标
    5.2 基于中观层面的“政企分开”——管理局管理模式优化
        5.2.1 理顺Y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X县的关系
        5.2.2 理顺Y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Y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关系
        5.2.3 理顺Y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有关部门的关系
    5.3 基于微观层面的Y旅游发展公司管理模式优化
        5.3.1 完善企业组织架构,实现五独立
        5.3.2 规范管理流程,实施有效内部控制
        5.3.3 增收节支,实现利润最大化
        5.3.4 制定明确发展目标,不断做大做强主业
    5.4 基于保障层面的政策措施
        5.4.1 人才保障
        5.4.2 标准规范保障
        5.4.3 监督体系保障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安徽临淮岗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水利工程
        2.1.2 水利风景资源
        2.1.3 水利风景区
        2.1.4 体制
        2.1.5 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临淮岗景区发展历程与管理体制变迁
    3.1 临淮岗水利风景区概况
    3.2 临淮岗水利风景区发展历程
        3.2.1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创建历程
        3.2.2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历程
    3.3 临淮岗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的变迁
        3.3.1 水利单位景区管理机构的沿革
        3.3.2 地方政府景区管理机构的设立
4 临淮岗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4.1 临淮岗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4.1.1 多头管理,运行机制不畅
        4.1.2 产权不清,发展经营受限
        4.1.3 规划落后,规划体系不完备
        4.1.4 投入有限,发展动力不足
        4.1.5 人才缺乏,管理质效不高
    4.2 临淮岗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条块分割导致各自为政现象突出
        4.2.2 水工程管理单位认识上存在偏差
        4.2.3 地方政府对发展旅游重视程度不够
        4.2.4 景区发展的制度政策环境不完善
5 国内外不同类型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5.1 国外国家公园的经验与启示
        5.1.1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类型比较
        5.1.2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机制的启示
    5.2 国内风景名胜区的经验与启示
        5.2.1 国内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比较
        5.2.2 国内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启示
    5.3 国内水利风景区的经验和启示
        5.3.1 国内水利风景区发展历程
        5.3.2 国内水利风景区对标案例
        5.3.3 国内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启示
6 优化临淮岗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构建独立统一的权威管理机构
        6.1.1 建立以水工程管理单位为主导的管理体制
        6.1.2 建立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利益共享机制
    6.2 实行“四权”分离和制衡的制度
        6.2.1 明确景区资源的所有权
        6.2.2 探索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6.2.3 严格行使景区的监督权
    6.3 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6.3.1 强化规划引领,促进资源整合
        6.3.2 完善规划体系,推进规划实施
        6.3.3 突出规划特色,丰富景区内涵
    6.4 完善景区多元投入机制
        6.4.1 积极争取财政支持
        6.4.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6.4.3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6.5 建立专业化人才培养机制
        6.5.1 加快专业人才引进
        6.5.2 加大专业培训力度
        6.5.3 加强人才培养交流合作
7 结论、不足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临淮岗水利风景区管理现状感知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风景名胜区
        2.1.2 综合行政执法
        2.1.3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无缝隙政府理论
        2.2.3 大部制理论
3 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历程与成效
    3.1 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历程
        3.1.1 改革的缘由与依据
        3.1.2 改革试点的申报与批准
        3.1.3 改革的核心内容
        3.1.4 改革中的行政执法体制建设
    3.2 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成效
        3.2.1 多头执法、职能交叉问题得到部分解决
        3.2.2 行政执法能力显着提高
        3.2.3 行政执法队伍形象明显改善
        3.2.4 景区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
        3.2.5 促进了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
4 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存在的困境
    4.1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的权责划转问题突出
        4.1.1 划转标准不合理
        4.1.2 划转程序不规范
        4.1.3 划转的职责过多、权责不平衡
    4.2 综合行政执法中的部门配合和衔接不畅
        4.2.1 各部门配合协作力度不够
        4.2.2 外部的衔接不够流畅
    4.3 综合行政执法中的程序不规范
        4.3.1 行政检查程序的设计不完善
        4.3.2 行政相对人的听证和陈述申辩权未得到有效保障
        4.3.3 文书未严格按照法定程序送达
    4.4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社会公众参与严重不足
        4.4.1 社会公众参与的意识缺乏
        4.4.2 社会公众参与的渠道受阻
    4.5 综合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亟需完善
        4.5.1 缺乏对执法依据和执法程序的监督
        4.5.2 缺乏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监督
    4.6 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保障有待加强
        4.6.1 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4.6.2 队伍结构配置不优
        4.6.3 高科技执法手段运用存在短板
        4.6.4 缺乏完善有力的保障机制
5 我国典型的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及有益启示
    5.1 黄山风景区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5.1.1 黄山风景区“3+2”综合执法工作模式
        5.1.2 黄山风景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四项举措
    5.2 蜀南竹海风景区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5.2.1 合理构建行政执法体制
        5.2.2 合理集中行使处罚权
    5.3 瘦西湖风景区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5.3.1 明确行政执法主体
        5.3.2 适当合并原有职能部门
        5.3.3 完善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运行机制
    5.4 典型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经验对泰山景区的有益启示
        5.4.1 科学确定综合执法范围
        5.4.2 完善协调联动机制
        5.4.3 以服务发展理念统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6 深化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对策
    6.1 科学合理划转行政执法权责
        6.1.1 科学制定划转标准
        6.1.2 严格规范划转程序
        6.1.3 结合实际平衡职责
    6.2 健全综合行政执法协调配合机制
        6.2.1 加强执法机构职能部门配合协作的力度
        6.2.2 完善跨部门法协作机制
    6.3 严格规范综合行政执法程序
        6.3.1 增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的程序意识
        6.3.2 细化和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流程
        6.3.3 规范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
    6.4 促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的社会公众参与
        6.4.1 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意识
        6.4.2 拓宽社会公众参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渠道
    6.5 完善对综合行政执法权的监督机制
        6.5.1 完善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
        6.5.2 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使用细则
        6.5.3 构建对综合行政执法权的立体化监督体系
    6.6 加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和保障机制建设
        6.6.1 优化综合行政执法人员配置结构
        6.6.2 提高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6.6.3 加强对高科技执法手段的运用
        6.6.4 完善行政执法保障机制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6)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产生的城市问题
        1.1.2 国家层面的政策背景
        1.1.3 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关键问题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自然保护地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2.1 自然保护地的概念与内涵
        2.1.1 自然保护地的定义
        2.1.2 世界自然保护地的发展历程
    2.2 IUCN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
        2.2.1 自然保护地的分类体系
        2.2.2 自然保护地的管理目标
    2.3 IUCN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的国际应用研究
        2.3.1 确定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
        2.3.2 指导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
    2.4 国内自然保护地研究综述
        2.4.1 自然保护地建设概况
        2.4.2 自然保护地研究进展
    2.5 小结
3.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建设历史研究
    3.1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建设历程阶段划分及特征
        3.1.1 1956 -1980:关注自然保护阶段
        3.1.2 1981 -2000:游憩功能兴起,自然保护加强阶段
        3.1.3 2001 至今:类型和功能多样化,自然保护完善阶段
        3.1.4 自然保护地建设归纳总结
    3.2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建设与政策演变情况
    3.3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建设的总体特征和问题分析
        3.3.1 自然保护地建设的总体特征分析
        3.3.2 自然保护地建设产生的问题分析
    3.4 小结
4.广东省自然保护地规划管理评估
    4.1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相关规划编制情况
        4.1.1 自然保护地相关规划管理概况
        4.1.2 省域规划编制情况
    4.2 自然保护地视角下的广东省域规划研究
        4.2.1 省域规划中自然保护地管理概述
        4.2.2 省域规划中自然保护地管理对比分析
        4.2.3 自然保护地视角下省域规划存在的问题
    4.3 小结
5.自然保护地在广东省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5.1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规划建设管理探索
        5.1.1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规划建设管理思路
        5.1.2 统一省域规划中自然保护地的管理要求和内容
    5.2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探索
        5.2.1 自然保护地的管理目标分析
        5.2.2 自然保护地的资源类型和特征分析
    5.3 基于管理目标的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
        5.3.1 自然保护地的分类原则
        5.3.2 自然保护地类型的判定方法
        5.3.3 与IUCN分类体系的对应关系
        5.3.4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
结语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不足与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广东省域规划中自然保护地相关内容
致谢
附件

(8)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以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与国内外研究回顾
        1.2.1 研究意义
        1.2.2 国内外研究回顾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相关概念界定
        2.1.1 风景名胜区
        2.1.2 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
    2.2 基础理论
        2.2.1 产权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3章 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演进及主要类别
    3.1 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演进
    3.2 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主要类别
第4章 三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4.1 三山风景名胜区综合概述
    4.2 三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变迁历程
        4.2.1 单纯的公园式管理阶段
        4.2.2 管理职能交叉阶段
        4.2.3 “管委会+产业集团”管理起步阶段
        4.2.4 全市旅游体制改革阶段
    4.3 三山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3.1 三山风景名胜区经营状况分析
        4.3.2 三山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4.3.3 三山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5章 我国不同类别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比较及其借鉴
    5.1 我国不同类别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比较
        5.1.1 杭州西湖管理模式
        5.1.2 湖南黄龙洞景区管理模式
        5.1.3 安徽黄山管理模式
    5.2 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的经验总结和借鉴
        5.2.1 “西湖模式”不能简单复制
        5.2.2 市场化是大趋势
        5.2.3 利益协调是重点
        5.2.4 政企不分是障碍
第6章 三山风景名胜区利益相关者共同管理模式构建
    6.1 三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构建的目标
        6.1.1 保证风景名胜区开发合理、保护有力
        6.1.2 协调风景名胜区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
    6.2 三山风景名胜区利益相关者共同管理模式构建总体思路
        6.2.1 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
        6.2.2 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6.3 利益相关者共同管理模式创新保障体系
        6.3.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6.3.2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6.3.3 全面构建监督体系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9)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2 系统生态学理论
        2.1.3 生态位理论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2.3 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
        2.3.1 国外实践
        2.3.2 国内实践
        2.3.3 发展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轨迹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3.1 城市起步:195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1.1 时代背景
        3.1.2 空间结构
        3.1.3 总体特征
    3.2 发展革新:198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2.1 时代背景
        3.2.2 空间结构
        3.2.3 总体特征
    3.3 空间重构:199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3.1 时代背景
        3.3.2 空间结构
        3.3.3 总体特征
    3.4 品质提升:2008 年以来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4.1 时代背景
        3.4.2 空间结构
        3.4.3 总体特征
    3.5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3.5.1 空间演进轨迹历程
        3.5.2 空间演进动力机制
        3.5.3 城乡空间演进整体特征
        3.5.4 城乡生态空间演进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
    4.1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格局
        4.1.1 生态要素梳理
        4.1.2 生态总体格局
    4.2 生态建设评价指标及方法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市域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4.2.3 “城区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4.3 市域城乡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影响机制
        4.3.1 生态敏感性评价
        4.3.2 生态承载力评价
        4.3.3 生态安全性评价
        4.3.4 市域生态问题
        4.3.5 生态影响机制
    4.4 城区生态建设评价及影响机制
        4.4.1 生态环境评价
        4.4.2 绿地建设评价
        4.4.3 生态建设问题
        4.4.4 生态影响机制
    4.5 本章小结
5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及结构模式
    5.1 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导向及阶段划分
        5.1.1 发展目标导向
        5.1.2 发展阶段划分
        5.1.3 发展考评体系
    5.2 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拟定
        5.2.1 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
        5.2.2 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5.3 城乡空间发展的结构模式选择
        5.3.1 结构模式基本特征
        5.3.2 典型结构模式比选
    5.4 本章小结
6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布局方法及策略
    6.1 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技术路径与方法
        6.1.1 既有的技术路径
        6.1.2 优化路径及方法
    6.2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
        6.2.1 划定生态分区,管控资源利用
        6.2.2 串点连线织网,构建生态网络
        6.2.3 控制城乡规模,优化城乡布局
        6.2.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6.3 城区空间规划布局优化策略
        6.3.1 控制城区人口,推动旧城更新
        6.3.2 优化空间结构,城市分区管控
        6.3.3 调整产业用地,疏解城区工业
        6.3.4 划定城市绿线,完善公园体系
        6.3.5 延续历史特色,建设遗址公园
        6.3.6 建设海绵城市,实现“柔性”治水
        6.3.7 加快绿道建设,完善交通体系
    6.4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后评估”
        6.4.1 情景分析法的适用性
        6.4.2 基于情景分析的优化方案“后评估”
        6.4.3 “后评估”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
    7.1 技术创新
        7.1.1 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
        7.1.2 明确生态空间规划层级及对象
        7.1.3 构建城乡生态空间规划导则
        7.1.4 加强相关规划体系的衔接
    7.2 体制创新
        7.2.1 建立生态控制线管控机制
        7.2.2 建立生态保护区补偿机制
        7.2.3 建立生态绩效评估审查机制
        7.2.4 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1.发表论文
    2.参编论着
    3.参与课题
    4.参与研究项目
附录
    附录Ⅰ 西安市生态评价基础数据及来源汇编
    附录Ⅱ 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附录Ⅲ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
    附录Ⅳ 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

(10)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辨析
    2.1 理论基础
    2.2 相关概念辨析
第三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建设条件分析
    3.1 基础条件分析
    3.2 主要价值和威胁评估
第四章 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方法研究
    4.1 区划思路与方法选择
    4.2 区划范围的确定
    4.3 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计算
    4.4 区划结果的修正与细分
第五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2 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5.3 区划范围的确定
    5.4 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
    5.5 确定分区结果
    5.6 分区结果修正与细分
第六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管理研究
    6.1 分区管理内容研究
    6.2 分区管理政策制定
    6.3 分区管控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主体分离: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沂市马陵山风景区的政府管理问题研究[D]. 夏文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机制研究[D]. 景莉萍.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 刘亚洲. 长安大学, 2020(06)
  • [4]安徽临淮岗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D]. 张进.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5]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张天健.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6]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7]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研究[D]. 于萍萍.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以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为例[D]. 王汉奇.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吴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D]. 宋小龙. 宁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主体分离:风景名胜区管理制度的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