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地质奇观

太白山地质奇观

一、太白山的地质奇观(论文文献综述)

黄丽媛[1](2019)在《基于游客角度的美国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评估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公园内蕴含着丰富的自然、人文、动植物资源,展现了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独特魅力,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保育功能。对我国来说,建设国家公园有利于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和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而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有助于重构和整合我国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有效保护我国生态文明,促进生态旅游、国民经济、社会文化的协同发展。国际上,国家公园发展已久,但在我国还处于新兴阶段。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国家公园概念并建立国家公园的国家,其国家公园体系完善,发展经验丰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本文基于旅游者的视角,以2016年美国国家公园游客评论作为样本数据,遵循样本收集-词频统计-高频特征词及网络语义分析-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分析的设计步骤,以美国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评论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在2016年开展的游客调查卡计划,该计划主要调查了游客对国家公园内部设施、服务和娱乐机会的总体质量的满意度,以及游客对国家公园重要性的理解。经过筛选得到52家国家公园评论数据,运用WordCounter网站进行词频分析,得到高频特征词,用ROST得到网络语义图,接着运用扎根理论法中的前两级编码,对样本数据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得出美国国家公园具有美学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未来价值、学习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治疗价值、生命可持续价值、经济价值、内在价值、游憩价值、国家价值共计13种社会价值。结合美国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评估分析结果,对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提出建议。文本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有第一、二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包括国家公园概念,国家公园研究进展,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及内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分析问题):由第三、四章构成。遵循数据收集-词频统计-高频特征词及网络语义分析-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结果分析的设计步骤,以美国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进行文本研究。结合网络语义分析图,并分析各国家公园游客评论中“自然”、“历史”两词所占的比重,将美国国家公园分为自然型、历史型两类。按照研究结果,对美国自然型、历史型国家公园作对比分析,并将52家国家公园的结果进行汇总,作总体分析。第三部分(解决问题):由第五、六章构成。结合第四章美国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的分析内容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建议,并梳理研究结论,对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作出讨论。分析结论:(1)自然型国家公园基本都具有美学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和内在价值,依据其自身条件,可能会拥有游憩、文化等价值。历史型国家公园基本都具有历史价值,也常常带有文化、美学等价值。两者各有重点,但是也互有交叉。(2)美国国家公园最主要的社会价值依次为美学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学习价值、游憩价值、历史价值、未来价值、内在价值、国家价值、生命可持续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治疗价值的出现次数只有前者的一半不到,经济价值则鲜少出现。(3)与之前学者研究得出的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类型相比,国家公园多出了国家价值。(4)在游客评论中,美学价值、未来价值、生命可持续价值所占比重排名较前,且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5)当国家公园距离城市群比较近时,节假日会有游客来到国家公园释放压力,舒缓身心,因此评论出现精神价值的概率会大大提升。(6)大部分美国国家公园具有“荒野”性质,因此国家公园有历史价值时,不一定同时会有文化价值,但是如果国家公园具备文化价值,那往往也会出现历史价值。(7)除拥有康养功效自然资源的国家公园会有强烈的治疗价值外,游客去国家公园主要是为了观光和进行户外游憩活动,对治疗方面的需求比较少。(8)美国国家公园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当代及子孙后代保护生态、历史的完整性,为精神、科研、教育、游憩等活动提供依托,并不提倡国家公园的经济开发。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本文对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提出5点建议:(1)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2)弘扬当地文化价值;(3)打造科普教育基地;(4)提升国家公园的公益性;(5)注重游憩价值的开发。

党双忍[2](2019)在《“秦岭四宝”新说》文中研究指明一旦提及"秦岭四宝",人们自然便会联想到: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其实,秦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人们熟知的"秦岭四宝",只是秦岭森林中的四种国宝级的动物,也只能算得上是秦岭宝库边角上的"一丁点"小精灵、小宝贝而已!我们不妨就称其为狭义的"秦岭四宝"吧!地球创造了无数地质奇观、地理奇迹和生态秘密。世界之名山大川,就是地球创造奇迹一种。放眼全球,俯瞰世界,多数世界大河被多国分享,一个国家很难完整拥有一条世界大河。世界排名第一第二的大河,尼罗河抑或亚马逊河,皆是多国分享

叶陈菲[3](2019)在《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入口景观设计研究 ——以杭州市建德灵栖景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景名胜区的入口空间作为整个风景名胜区的开端,受到景区管理者和相关人士的关注。目前,许多风景名胜区的入口空间出现了功能缺失,与景区形象地不符等问题。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因其独特的景观资源成为旅游热门的地方,因此,其景区入口的建设也成了当下不可忽视的课题。本文针对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入口景观设计进行研究,研究进程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阶段,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对喀斯特地貌和风景名胜区入口建设有了整体的认识,并对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的特征和建设进行阐述,分析了风景名胜区入口的空间属性、构成要素和构建目标,从游客使用行为和心理特征角度,对景区入口建设提出建议。第二阶段,通过对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入口案例的研究,并对笔者所在地周边的景区进行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得出了景区入口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指出现在存在的问题。第三阶段,将理论用于建德灵栖洞入口景观的设计实践,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研,从整体空间布局和具体景观要素方面入手,有效地改善了现存在的林相造景、水生态和空间组织方面的问题,提升了灵栖景区入口景观形象,恢复灵栖景区活力,突出了灵栖景区的特色。文章通过研究论证,总结出对研究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入口的设计理论,为相关的研究和实际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陈明曼[4](2018)在《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特色小镇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指出,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都已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步入了新时代。特色小镇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产物,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自然形成结果,是适应性造就出的新模式。它旨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搭建地方充分协调发展的平台、推动传统小城镇转型升级和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自2016年7月以来,住建部已公布两批共计403个特色小镇,体育总局公布96个运动休闲小镇,林业局、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也纷纷提出建设森林小镇、农业互联网小镇、工业文化特色小镇、中医药文化小镇。各省公布省级特色小镇累计近1000个。此外,阿里巴巴、腾讯、碧桂园、恒大等各大企业也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到建设特色小镇的大潮之中。随着特色小镇实践的迅速扩大,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很多诸如认识不足、流于形式、同质化等不可持续问题,这对特色小镇的本质和演化规律研究提出了急迫的需求。特色小镇作为新生事物,其建设与发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镇的简单拼凑和粗放发展,需要更加成熟系统的方法论来指导。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强调了系统中的个体能通过刺激-反应模型主动调整自身的行为状态,适应外部变化,以争取自身最大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它从自适应的新角度打开了系统可持续研究的新空间。与传统的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解的静态算法相比,该理论有机地把微观和宏观联系起来,能更好的认识事物的演化规律。综上,本研究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视角研究特色小镇系统的演化问题,探讨系统本质,揭示其演化规律,是一项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探究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特色小镇系统。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判定特色小镇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指出特色标识和特色主体是特色小镇系统研究的必然起点。通过三百余个国内外特色小镇案例和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初步识别出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特色标识和特色主体。在此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进一步建立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目标体系。同时,详细剖析10个国内外典型特色小镇的自然演进过程,研究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通过相关文献梳理,构建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可持续建设的维度及结构。并简析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供需动态平衡过程。通过上述研究,初步构建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特色小镇系统目标、结构、功能与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框架,建立起在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研究特色小镇系统演化的学术框架和语境。其次,分析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特色小镇演化过程。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演化是一个围绕特色标识和特色主体发展的自适应演化过程。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运用刺激-反应模型、竞争与信用分派机制等,探讨系统自适应演化的机理。再结合该理论的微观与宏观逻辑关系,探究特色小镇系统自适应演化的层次,即微观基本主体-中观动力-宏观演化,并深入剖析各层次属性、作用与结构。引入适应度景观和NK模型,构建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NK景观模型,探究其不同演化阶段的特征与规律。总结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自适应演化的主要特性和核心机制。再次,研究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自适应演化的三个核心机制:适应性学习机制、分岔与突变机制以及涌现机制。在适应性学习机制上,探讨系统自适应学习的原因,分析系统主体的适应性学习过程和层次,运用数学建模初步构建主体自适应学习的动力模型等。在分岔与突变机制上,探讨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逐级分岔与突变,构建基于加权熵的系统分岔与突变的尖点模型,深入探讨系统分岔与突变的流形与条件。在涌现机制上,主要探讨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涌现的现象、产生条件与机制、结构与层次涌现以及涌现的效应,提出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一般演化路径。通过核心演化机制的研究,旨在探寻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如何自适应发展、何时分岔与突变、涌现出怎样的结构与层次等一系列演化问题,从而进一步揭示出特色小镇从微观到宏观自适应演化的内在规律。最后,通过茅台特色小镇的案例研究,验证本研究所提结论的合理性。总结出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建议。

潘安[5](2019)在《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巴山地处我国大陆南北分界带,位于秦巴造山带南麓,扬子地台北缘,四川盆地与秦岭造山带的过渡部位。同时是研究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动植物分异、陆内造山运动、南北方过渡地带岩溶喀斯特地质景观的天然场所,大巴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条件造就了该区域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大巴山中段的弧形构造是中国褶皱山系的典型代表。大巴山中西段属亚热带大陆山地季风气候,受地质构造、地壳运动、气候和水文的控制,呈现多样的地貌类型和丰富的地质景观,地质景观资源禀赋异常。然而,研究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GDP仅为全国的2/5,属于欠发达地区,是我国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组成部分,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研究区城市化率远低于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湖北省、甘肃省以及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优势与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形成鲜明对比。如何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研究的出发点。本研究以地质学、地貌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统计学、分类学等理论,对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行分类、控制因素分析、成因分析以及特征分析,探究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的开发方向和保护策略。本研究是第四纪地质学在地质景观研究方向上的应用和实践。研究区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与其所处大巴山中西段冲断褶皱带、川东北前陆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区域的构造条件为研究区地质景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大地构造环境。通过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研究区丰富的地质景观特征与其所处逆冲推覆构造带、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川东北前陆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构造总体经历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印支运动造成的海相沉积转为内陆湖相沉积,中三叠世末期秦岭造山运动造成的古陆台升—逆冲推覆—构造滑脱变形,侏罗世中期—白垩世早期祁连山—秦岭区域陆内造山隆起,造成在平面上形成首尾相接、连续的“巴山弧”构造,以及晚始新世喜马拉雅运动造成研究区持续掀斜抬升。在新构造运动背景下,最终形成了大巴山中段独特的北西—南东走向平行展布和西段近东西走向的褶皱山、断层、丘陵、谷间盆地等丰富多样的地质景观类型。大巴山中段北部山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南部山体呈南西凸出的弧形展布,大巴山西段呈现近东西向展布,与区域构造形迹吻合,显示其具有成因关系。叠加流水、生物、风力、气候等外动力条件作用下,发育形成了丰富的水体景观和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2)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为四个景观体系,即大巴山弧形构造景观体系、米仓山-汉南基底褶皱隆起景观体系、川北前陆丘陵景观体系、汉江流水冲积断陷盆地景观体系。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行3级分类,即2个大类,3个亚类和5个地质景观类型,一级大类中,将研究区地质景观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大类(I)、外动力地质作用(Ⅱ)景观大类;二级亚类中,内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大类主要包括:地壳运动作用景观亚类(Ⅰ-1),外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主要为气候、流水作用景观(Ⅱ-2)、古生物沉积作用景观(Ⅱ-3);三级景观类型中,将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一步细分为地质构造形迹、地质剖面景观、地貌景观、流水地貌景观和古生物景观5个地质景观类型。从研究区地质景观控制因素以及作用过程等方面,对研究区5个地质景观类型的典型代表进行详细分析。(3)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评价大巴山中西段101个地质景观点结论为:五级景观区5个,四级景观区13个,三级景观区8个,二级景观区35个,一级景观区40个。地质构造山岳景观是研究区导向性景观资源,其中大巴山地质公园、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诺水河景区、光雾山景区等5个地质景观点具有国际级影响力。(4)以地质景观资源为基础推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研究区地质景观资源的科研体验、养生休闲、绿色健康、生态方面的优势,可以采用生态优先、协调开发、“旅游+科技”、立体开发以及多点多极发展的开发模式,助力研究区扶贫攻坚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5)以申报建设“大巴山国家公园”为策略推动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保护。合理划定“大巴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切实推动研究区地质景观资源保护。

陈元元[6](2018)在《旅游景区最佳停车规模配置及停车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旅游景区已成为我国国民周末休闲娱乐或短期度假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机动化的发展,游客多样化出行需求,原有旅游景区的交通设施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大量的交通需求。作为旅游景区重要的支撑性基础设施,旅游景区停车场直接影响到景区的交通服务能力和游客的出游体验。因此,有必要对景区停车规模供给和停车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旅游交通系统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具体分析了我国旅游交通所呈现的“三维矛盾”,为旅游景区客流需求预测和最佳停车规模配置做了必要的铺垫。其次,首次将Bass模型应用于旅游景区客流需求预测,根据旅游景区市场扩散特点对Bass模型的参数进行改进,在影响扩散变量的口碑因子中考虑了网络口碑因素,并认为旅游景区最大市场潜量是可变的。在验证改进参数的Bass模型适用于旅游景区市场扩散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扩散变量分析,分别得出创新系数与营销因子、模仿系数与口碑因子之间的线性函数关系,从而合理预测出旅游景区的客流量。此外,旅游管理者可以根据景区所处的旅游地生命周期位置,动态管理景区的盈利能力。在停车需求预测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景区最佳停车供给模型,结合最优化理论,根据景区停车场选址是否已定,分为有约束型和无约束型两种模型。在对停车供给效益最大化内涵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停车者步行距离和年均投资成本作为优化目标。通过分析其与停车规模供给的函数关系,建立模型的目标函数,并结合景区实际情况,确立了约束条件,分别建立基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约束型最佳停车供给模型和无约束型最佳停车供给模型。然后,主要针对我国旅游景区停车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一系列对策和措施宏观的指导景区的停车管理问题,为解决实际停车问题提供参考,提高景区停车服务水平。最后,以太白山景区为例,将改进参数的Bass模型应用于太白山景区未来年的客流需求预测,并根据最佳停车供给模型对太白山景区的停车供给规模进行最佳配置,并对太白山景区停车管理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朱文杰[7](2017)在《啊! 太白山》文中研究说明太白山之名,空灵而圣洁,《灵异记》记载:"金星之精,坠于终南圭峰之西,其精化白石若美玉,时有紫气覆之,故名。"在秦岭山脉千山万峰的绝世巍然中,太白山以"六月积雪"的奇幻和"离天三百尺"的标高,独领风骚。太白极顶的拔仙台,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为三界仰望的姜子牙封神的所在。一部《封神榜》神话了中国,更是神话了太白山。姜子牙封了那么多的神,拔了那么多的仙,可以说,中国近一半的神与仙都是从太白山走出的。所以当你走近太白山,就仿佛走进了缥缈的仙宫瑶池一般。

王彦泽[8](2017)在《秦岭山地景区暴雨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山地景区凭借着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旅游产业持续保持增长势头,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也正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落差以及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山地景区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暴雨及其次生灾害潜在风险,且其旅游产品的安全问题将涉及到越来越庞大的人群。作为地理学、旅游学和灾害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推进区域科学发展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景区的暴雨防灾减灾能力评价肩负着多重使命。因此,本文选取秦岭的四个典型景区作为研究对象,以暴雨灾害作为切入点,构建山地景区暴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山地景区暴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为景区及当地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以暴雨灾害作为切入点,构建山地景区暴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三级指标体系,从而更加科学全面地评估山地景区暴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2)将相似权法和未确知测度模型相结合,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和综合测度矩阵,将防灾减灾能力按等级赋值,将测度矩阵与防灾减灾能力等级矩阵相乘,量化各景区的暴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3)基于暴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得分,评价各景区以及秦岭南北、东西暴雨防灾减灾能力的差异,给出秦岭山地景区暴雨灾害防治对策及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指标按权重由大到小为: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灾后恢复与更新维护能力>灾害管理能力。在山地景区,预防对于暴雨灾害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景区要不断提升暴雨监测预警的能力和质量;防灾工程设施等硬实力相对于灾害管理能力软实力来说对暴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贡献值更大,景区在暴雨灾害防治工作中,要以防灾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景区的防灾基础设施,提升景区防灾工程设施硬实力。同时要适当兼顾景区灾害管理能力的建设,科学高效的灾害管理能力能够让防减灾工作有序、有组织的进行,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将灾后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2)各景区按照暴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综合得分从大到小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华阳古镇景区>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导致暴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地形上,太白山和翠华山以山岳为主,金丝峡以峡谷为主,华阳古镇则是山岳加河谷滩地,导致它们遭受暴雨危险的程度不同。②资金投入上,各景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尤其是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不同,导致景区防灾基础设施的质量不同。③灾害管理体制上,太白山景区的灾害管理体制有别于其他景区,成立了独立于景区的灾害防治管理处,有更专业的技术团队开展景区的灾害机理和防治研究工作。④研究结果表明,监测预警能力的权重最大,而各景区监测预警能力的差异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暴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差异。⑤暴雨危险性程度上,由气象历史资料可知,各景区发生暴雨的次数和暴雨级别差异较大。(3)秦岭南北两侧暴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差异较大,而东西两侧基本持平。秦岭北侧的暴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要高于秦岭南侧,且相差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①秦岭南北两侧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南侧降水量要比北坡多,且暴雨次数也多于北侧。②秦岭北侧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秦岭南侧,地方政府对景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差别很大,这直接影响到景区防灾基础设施的建设。③秦岭南北两侧的旅游业发展不均衡,北侧依托于西安旅游名城,旅游业收入和水平都高于秦岭南侧,基础设施建设也优于南侧。而秦岭东部和西部的暴雨防灾减灾能力则基本持平,差异性很小。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改进了传统的未确知测度模型,使其能够用于暴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

卢珊,侯建波,吴耀武[9](2016)在《浅析央视科教频道《山水长安》节目的叙事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教类的电视节目,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地理·中国》栏目,就是一档以自然地理内容定位的高层次、成规模的电视栏目。目前,对于电视节目的研究多集中于娱乐栏目,并借用叙事学等理论展开多角度研究,但却缺乏对科普节目的关注,更少有学者采用叙事学的方法来研究科教类节目。基于这样的现状,笔者以叙事学理论为基础来研究

薛妍[10](2014)在《秦岭北麓峪道型风景区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金龙峡隐逸文化主题风景区为例》文中提出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被称为“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它在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秦岭中央国家公园的广泛关注,依托秦岭北麓“72峪”形成的风景区旅游业蓬勃发展。但是很多风景区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也未对秦岭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挖掘,而盲目无序地开发建设,不仅对秦岭风景区的空间景观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使得风景区失去自身特色。目前,关于秦岭北麓地区的研究多集中在大秦岭的整体保护方面,而对风景区个体规划研究涉足较少,且多关注点集中在旅游开发方面,很少探讨如何展示大秦岭的景观特征,同时较少研究秦岭峪道型风景区空间景观文化主题的挖掘与营造。终南山隐逸文化作为秦岭文化类型的一种,再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终南山隐逸文化鲜有系统性的探索,隐逸文化的研究也多集中于人文层面,很少涉及到隐逸文化主题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层面。本文重点研究对象金龙峡风景区地处秦岭北麓“72峪”之一的曲峪,拥有发展隐逸文化主题的潜力和基础。金龙峡隐逸文化主题风景区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正是基于上述现状背景展开的。本文主要架构起两条研究脉络,即空间景观研究与文化主题研究,最后融合两条脉络,完成以隐逸文化为主题的空间景观设计框架。研究结构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解读金龙峡风景区所处秦岭、秦岭北麓“72峪”的环境背景,提出金龙峡风景区代表了秦岭文化类型的一种——隐逸文化,并可进行隐逸文化主题凝聚与提升;其次,深入研究金龙峡风景区隐逸文化,梳理总结终南山隐逸文化类型及隐逸景观类型,作为金龙峡风景区隐逸文化主题的扩展内容;第三,剖析金龙峡风景区空间景观构成的实体要素与软质要素,总结其空间景观特征,为凝聚隐逸文化主题提供内在基础条件;最后,分析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影响因素及设计原则,并通过隐逸景观意境营造、隐逸文化主题分区、隐逸空间景观结构、隐逸游赏活动规划、隐逸景观详细设计等方面进行以隐逸文化为主题的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框架构思。本文旨在为秦岭峪道型风景区的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目的在于展现并突出秦岭峪道型风景区空间景观特征,并通过空间景观文化主题的营造展现大秦岭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太白山的地质奇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白山的地质奇观(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游客角度的美国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评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现实意义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 国家公园研究
        1.1 国家公园的概念
        1.2 国家公园研究进展
    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内涵
        2.2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
        2.3 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研究
    3 研究述评
第三章 美国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的研究设计
    1 美国国家公园概况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流程
        2.1 数据收集
        2.2 数据分析流程
第四章 美国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评估分析
    1 高频特征词统计
    2 网络语义分析
    3 样本编码分析
        3.1 开放性编码
        3.2 主轴编码
    4 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评估分析
        4.1 各类国家公园对比分析
        4.2 国家公园汇总分析
第五章 美国国家公园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1 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
    2 弘扬当地文化价值
    3 打造科普教育基地
    4 提升国家公园的公益性
    5 注重游憩价值开发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1 研究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秦岭四宝”新说(论文提纲范文)

秦岭第一宝——水
秦岭第二宝——森林, 简称“林”
秦岭第三宝——文脉, 简称“文”。
秦岭第四宝——美景, 简称“景”。

(3)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入口景观设计研究 ——以杭州市建德灵栖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相关概念、内容及方法
        1.3.1 相关概念
        1.3.2 研究的内容
        1.3.3 研究的方法
    1.4 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风景名胜区入口空间属性与功能
        2.2.1 风景名胜区入口空间属性
        2.2.2 风景名胜区入口空间构成
        2.2.3 风景名胜区入口空间基本功能
    2.3 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景观特征
        2.3.1 景观资源的独特性
        2.3.2 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2.3.3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4 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游客心理特征
        2.4.1 游客主要使用行为
        2.4.2 游客心理行为特征
3 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入口设计案例研究
    3.1 研究方法与内容
        3.1.1 研究方法
        3.1.2 调查内容
    3.2 案例分析
        3.2.1 桂林七星景区
        3.2.2 桐庐瑶琳仙境
        3.2.3 金华双龙景区
    3.3 研究结果分析
    3.4 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现状问题
        3.4.1 景观特色不突出
        3.4.2 空间结构待优化
        3.4.3 设施设备待完善
4 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入口设计方法研究
    4.1 理论基础
        4.1.1 系统理论
        4.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4.1.3 景观美学理论
    4.2 设计原则
        4.2.1 整体性
        4.2.2 功能性
        4.2.3 特色性
    4.3 设计方法
        4.3.1 空间布局
        4.3.2 形象塑造
        4.3.3 交通组织
        4.3.4 服务管理
        4.3.5 植物景观
        4.3.6 水体设计
5 实例研究——建德灵栖景区入口景观设计
    5.1 建德灵栖洞景区概况
    5.2 建德灵栖洞现状调查分析
        5.2.1 入口空间布局
        5.2.2 入口景观要素
        5.2.3 游客组成与入口空间使用满意度调查
        5.2.4 小结
    5.3 灵栖洞入口景观整体设计
        5.3.1 突出“溶洞”景观特色,确立“仙境”主题
        5.3.2 优化入口空间,合理分区
    5.4 灵栖洞入口景观要素设计
        5.4.1 水系优化
        5.4.2 边坡防护
        5.4.3 建筑庭院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清单
附录一: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相关图纸
个人简介
致谢

(4)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特色小镇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把握经济发展新时代的根本特征
        1.1.2 遵循城镇化发展新时代的客观规律
        1.1.3 适应小城镇新时代发展的战略要求
        1.1.4 切合新时代特色小镇政策发展要求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特色小镇的基本概念
        2.1.2 特色小镇演化的历史辨析
        2.1.3 复杂适应系统的内涵辨析
        2.1.4 相关概念的使用界定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关于小城镇发展问题的综述
        2.2.2 关于城市和地域系统演化的综述
        2.2.3 关于创新集群的综述
        2.2.4 关于特色小镇的综述
        2.2.5 研究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3.2 其他主要相关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特色小镇系统研究
    3.1 研究基础
        3.1.1 系统的判定
        3.1.2 系统复杂性的根源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3.2.2 案例的选择、收集及样本确定方法
        3.2.3 分析工具与应用
        3.2.4 信度与效度
    3.3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特色标识和特色主体
        3.3.1 国外特色小镇的特色标识与特色主体
        3.3.2 国内特色小镇的特色标识与特色主体
    3.4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目标、结构与功能
        3.4.1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目标
        3.4.2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结构
        3.4.3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功能
    3.5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可持续能力建设
        3.5.1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可持续能力的建设维度
        3.5.2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可持续能力的结构解构
    3.6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供需平衡过程
    3.7 本章小结
4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特色小镇演化过程研究
    4.1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生成机理
        4.1.1 主体适应性行为规则的产生
        4.1.2 主体行为规则的交叉机制
        4.1.3 等位积木的变异机制
        4.1.4 主体的自适应动态演化
    4.2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层次
        4.2.1 多层次演化结构
        4.2.2 微观基本主体:主体及主体一般行为规则
        4.2.3 中观动力:“原始张力-智慧弹力-聚合力量”交互作用
        4.2.4 宏观:混沌到有序-单核到集群-简单到复杂-混乱到再生
    4.3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模型
        4.3.1 适应性学习与适应性能力
        4.3.2 构建系统自适应演化的NK景观模型
        4.3.3 NK景观模型的应用分析
    4.4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主要过程
        4.4.1 萌芽产生期:“随机性游走”-从混沌到有序,再到单核
        4.4.2 成长期:“适应性游走”-从单核到集群
        4.4.3 成熟跃升期:“短跳”与“长跳”结合-从集群到复杂性再生
    4.5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主要特性和核心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核心机制研究
    5.1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适应性学习机制
        5.1.1 新奇的内涵与产生
        5.1.2 主体适应性学习的过程与层次
        5.1.3 主体适应性学习的动力和方式
    5.2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分岔与突变机制
        5.2.1 系统的分岔与突变
        5.2.2 系统分岔与突变的影响因子分析
        5.2.3 系统分岔与突变的加权熵模型
        5.2.4 系统分岔与突变的流形与条件分析
    5.3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涌现机制
        5.3.1 涌现现象与产生条件
        5.3.2 涌现的产生机制
        5.3.3 结构与层次的涌现
        5.3.4 涌现的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案例研究
    6.1 茅台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概况
        6.1.1 特色标识与特色主体
        6.1.2 系统自适应演化的综合情况
    6.2 茅台特色小镇的特色主体的自适应学习过程
        6.2.1 萌芽产生期:“随机性游走”-国酒茅台
        6.2.2 成长期:“适应性游走”-世界名酒
        6.2.3 成熟跃升期:“短跳”与“长跳”相结合-世界知名酒镇
    6.3 茅台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分岔与突变
    6.4 茅台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层次涌现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国外发达国家特色小镇的特色标识和特色主体
    B 国内特色小镇的特色主体和特色标识(正在实施建设的典型案例)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E 仁怀市茅台镇调研函与方案

(5)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地质景观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大巴山地区地质景观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及实物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位置和范围
    2.2 地质概况
        2.2.1 构造分区
        2.2.2 构造演化
        2.2.3 地层
        2.2.4 第四纪地质
        2.2.5 大地构造运动
    2.3 地理条件
        2.3.1 地貌特征
        2.3.2 气候条件
        2.3.3 水文条件
        2.3.4 动植物资源概况
        2.3.5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
    3.1 地质景观分级
    3.2 地质景观分类原则
    3.3 地质景观分类
        3.3.1 地质构造景观类型
        3.3.2 地质剖面景观类型
        3.3.3 地貌景观类型
        3.3.4 水体景观类型
        3.3.5 古生物景观类型
    3.4 地质景观分布特征
第4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控制因素及成因分析
    4.1 地质景观控制研究意义
    4.2 地质景观控制因素分析
    4.3 地质景观控制因素作用过程
        4.3.1 内动力地质作用过程
        4.3.2 外动力地质作用过程
    4.4 地质景观成因分析
        4.4.1 构造控制分析
        4.4.2 空间控制分析
    4.5 代表性地质景观成因分析
        4.5.1 代表性地质构造景观成因分析
        4.5.2 代表性地质剖面景观成因分析
        4.5.3 代表性地貌景观成因分析
        4.5.4 代表性水体景观成因分析
        4.5.5 代表性古生物景观成因分析
第5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
    5.1 地质景观资源特征
    5.2 地质景观资源评价
        5.2.1 定性评价
        5.2.2 定量评价
    5.3 地质景观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5.3.1 开发现状
        5.3.2 开发问题
    5.4 地质景观开发模式及方向
        5.4.1 开发模式
        5.4.2 开发方向
    5.5 地质景观资源保护
        5.5.1 不良地质现象分析
        5.5.2 地质景观资源人为影响因素分析
        5.5.3 建议规划建设“大巴山国家公园”
        5.5.4 地质景观资源保护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旅游景区最佳停车规模配置及停车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旅游交通系统分析
    2.1 旅游交通系统构成
    2.2 旅游交通的特性
    2.3 旅游交通矛盾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旅游景区客流及停车需求预测
    3.1 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及量化分析
    3.2 .基于改进Bass模型的旅游景区客流预测
        3.2.1 即有旅游景区主要客流预测方法
        3.2.2 改进参数的Bass扩散模型
        3.2.3 基于改进参数的Bass模型的实例验证
        3.2.4 改进参数的Bass模型扩散变量分析
    3.3 停车需求预测
        3.3.1 停车设施的分类
        3.3.2 停车需求特性分析
        3.3.3 停车需求预测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游景区最佳停车供给规模研究
    4.1 最佳停车供给模型建立的思路
    4.2 约束型最优停车供给模型
        4.2.1 目标函数
        4.2.2 约束条件
        4.2.3 模型建立及求解
    4.3 无约束型最佳停车供给模型
        4.3.1 目标函数
        4.3.2 约束条件
        4.3.3 模型建立及求解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旅游景区停车管理
    5.1 停车管理概述
    5.2 旅游景区停车管理系统
        5.2.1 停车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5.2.2 停车管理系统的组成
    5.3 停车管理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例分析
    6.1 太白山旅游景区简介
    6.2 太白山交通需求与停车规模预测
        6.2.1 交通需求预测
        6.2.2 最优停车供给规模
    6.3 太白山景区的规划与管理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太白山问卷调查表格
    附录二 Bass模型计算旅游景区客流量代码
致谢

(8)秦岭山地景区暴雨防灾减灾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有待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相似权法
    2.2 未确知测度模型
    2.3 可视化表达与走访调研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对象遴选
    3.2 景区基本情况
    3.3 气候条件
    3.4 地质地貌
    3.5 暴雨强度及频率
    3.6 数据来源
第4章 秦岭山地景区暴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4.3 指标体系框架
    4.4 指标分析
第5章 秦岭山地景区暴雨防灾减灾能力评价
    5.1 秦岭山地景区暴雨防灾减灾能力的计算
        5.1.1 各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5.1.2 暴雨防灾减灾能力得分的计算
    5.2 秦岭山地景区暴雨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价分析
        5.2.1 一级指标能力评价与分析
        5.2.2 综合能力评价与分析
    5.3 秦岭南北山地景区暴雨防灾减灾能力差异性分析
    5.4 秦岭东西山地景区暴雨防灾减灾能力差异性分析
    5.5 秦岭山地景区暴雨灾害防治对策及建议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特色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浅析央视科教频道《山水长安》节目的叙事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科考为主线,科普地理知识
二、以长安的山水为主线,应用故事化的叙事技巧
三、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出发点,突出地理奇观

(10)秦岭北麓峪道型风景区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金龙峡隐逸文化主题风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秦岭的关注及保护发展现状
        1.1.2 秦岭北麓终南山隐逸文化关注
        1.1.3 “文化深层次开发”旅游需求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界定
        1.4.1 研究内容
        1.4.2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方法
2 秦岭地位与价值梳理
    2.1 秦岭历史演进研究
        2.1.1 秦岭地质起源探究
        2.1.2 秦岭地区历史演进
    2.2 秦岭地位与价值梳理
        2.2.1 自然生态价值——世界地质公园
        2.2.2 历史文化价值——世界文化名山
        2.2.3 景观美学价值——整体与个体美
    2.3 挖掘秦岭历史文化价值的意义
    2.4 小结
3 秦岭北麓峪道型风景区发展框架构想
    3.1 秦岭北麓峪道型风景区概况
        3.1.1 秦岭北麓“72 峪”概况
        3.1.2 秦岭北麓峪道型风景区概况
    3.2 秦岭北麓峪道型风景区景观特征分析
        3.2.1 自然景观特征
        3.2.2 人文景观特征
    3.3 秦岭北麓峪道型风景区文化类型分析
        3.3.1 宗教文化
        3.3.2 隐逸文化
        3.3.3 山水诗歌文化
        3.3.4 古栈道文化
        3.3.5 民俗文化
    3.4 秦岭北麓峪道型风景区发展框架构想
        3.4.1 秦岭北麓峪道型风景区存在问题
        3.4.2 秦岭相关规划与政策分析
        3.4.3 峪道型风景区发展框架构想
    3.5 小结
4 金龙峡风景区现状概括及隐逸文化研究
    4.1 金龙峡风景区现状概况
    4.2 终南山隐逸文化梳理
        4.2.1 隐逸文化类型分析
        4.2.2 隐逸文化内涵研究
        4.2.3 隐逸景观归类总结
        4.2.4 隐逸方式发展过程
    4.3 金龙峡风景区隐逸文化分析
        4.3.1 隐逸文化构成类型
        4.3.2 隐逸文化发展条件
        4.3.3 隐逸文化游客市场
        4.3.4 隐逸文化发展前景
    4.4 小结
5 金龙峡风景区空间景观特征
    5.1 现状景观资源
        5.1.1 风景区游览区现状
        5.1.2 风景资源分类分布
    5.2 空间景观构成要素
        5.2.1 实体要素
        5.2.2 软质要素
    5.3 峪道空间景观特征
        5.3.1 景观要素内在秩序
        5.3.2 峪道空间景观特征
    5.4 小结
6 金龙峡风景区空间景观影响因素及设计原则
    6.1 设计影响因素
        6.1.1 外部因素
        6.1.2 内部因素
        6.1.3 影响因素框架
    6.2 设计原则
        6.2.1 空间景观设计与隐逸文化相融合
        6.2.2 空间景观设计与景观环境相契合
        6.2.3 空间景观设计与交通区位相衔接
        6.2.4 空间景观设计与社会发展相吻合
    6.3 小结
7 金龙峡隐逸文化主题风景区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框架研究
    7.1 隐逸文化主题风景区总体规划
        7.1.1 总体规划思路
        7.1.2 总体规划方案
    7.2 隐逸文化思想对隐逸景观设计的启示
        7.2.1 强调自然之理
        7.2.2 营造意境之美
    7.3 以隐逸文化为主题的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借鉴
        7.3.1 杭州安缦法云酒店景观环境设计
        7.3.2 杭州莫干山裸心谷景观环境设计
        7.3.3 景观规划设计借鉴
    7.4 以隐逸文化为主题的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手法
        7.4.1 “雅”(写意)与“俗”(写实)结合
        7.4.2 “藏”与“露”结合
        7.4.3 “化整为零”与“化繁为简”结合
        7.4.4 “引导”与“暗示”结合
    7.5 以隐逸文化为主题的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框架
        7.5.1 隐逸景观意境营造
        7.5.2 隐逸文化主题分区
        7.5.3 隐逸空间景观结构
        7.5.4 隐逸游赏活动规划
        7.5.5 隐逸景观详细设计
    7.6 小结
8 结论
    8.1 论文研究的结论
    8.2 对未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一 秦岭北麓“72 峪”统计汇表
附录二 秦岭北麓“72 峪”自然景观特征统计表
附录三 秦岭北麓“72 峪”文化类型统计表
附录四 金龙峡风景区调查问卷
附录五 金龙峡风景区隐逸文化传说汇总
附录六 风景区比对表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与实践经历
    发表论文
    实践经历

四、太白山的地质奇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游客角度的美国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评估分析[D]. 黄丽媛.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3)
  • [2]“秦岭四宝”新说[J]. 党双忍. 西部大开发, 2019(01)
  • [3]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入口景观设计研究 ——以杭州市建德灵栖景区为例[D]. 叶陈菲.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6)
  • [4]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特色小镇演化研究[D]. 陈明曼. 重庆大学, 2018(04)
  • [5]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D]. 潘安.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旅游景区最佳停车规模配置及停车管理问题研究[D]. 陈元元. 长安大学, 2018(01)
  • [7]啊! 太白山[J]. 朱文杰. 视界观, 2017(04)
  • [8]秦岭山地景区暴雨防灾减灾能力评价[D]. 王彦泽.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9]浅析央视科教频道《山水长安》节目的叙事策略[J]. 卢珊,侯建波,吴耀武. 当代电视, 2016(01)
  • [10]秦岭北麓峪道型风景区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金龙峡隐逸文化主题风景区为例[D]. 薛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太白山地质奇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