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刘允涛,刘悦[1](2021)在《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的存废争议与转型升级》文中提出全面调查剖析了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的存废争议问题,提出将原计算机公共课转型升级,开设两门计算机公共课,一门课程为新计算机应用基础,侧重技能培养;另一个课程为《人工智能通识课》,侧重智能知识的普及,技能和智能并驾齐驱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双课程体系,适应当前的高职学生状况。课程的前途完全取决于学生的需求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韩一平[2](2020)在《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以山西省S技工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就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也在逐渐加快,对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也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也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主力和主体。中职学校所开设的各个专业课程建设的情况决定着它是否能够最终完成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系统地分析中职课程建设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合理的、有效的、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促进中职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都是十分有利且必要的。本论文主要聚焦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领域,围绕课程建设这一核心问题,以与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相关的各类研究以及国家相关的职业教育指导文件和政策为理论依据,结合山西省S技工学校这一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实际案例,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分别对课程建设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释,并进一步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建设提出合理的策略和建议。本研究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具体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六个部分,是全文的提炼和总括。第二部分是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课程建设的相关理论概述,具体包括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发展观、课程建设理论、课程学习理论三个方面的内容,为本论文的分析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第三部分是山西省S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建设现状,具体分为学校的基本概况、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结构体系、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具体分析、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四个方面展开详细叙述。第四部分是该校就业导向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其中主要问题包括课程设置尚待完善、理论化的倾向有待改善、课程评价体系仍不健全以及其他辅助资源相对不足四个方面的内容,而主要原因包括内、外两个方面。第五部分是改善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建设的若干策略,具体包括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方案;改革现有课程内容,增加校本课程;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程评价标准,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全面改善教学条件;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重视校企联合,建立沟通反馈机制等七个方面的建议。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3](2020)在《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全球激烈的竞争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培养学术能力高以及创新能力强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于中蒙两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以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课程论和教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在设置、实施以及管理方面的异同。在SWOT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课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相互学习借鉴的建议。由于两国教育管理体制不同,蒙古教育社会化程度越来越深,蒙古国强调的是硕士教育的过渡性和职业性,而中国强调的是学术性,因此蒙古国的课程价值取向以社会为主,而中国以学科为主。同时,蒙古国教育学课程设置的优点是课程设置比较灵活,重视方法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以及重视课程设置的社会价值取向,然而其课程设置过于灵活影响了培养质量。中国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优点则是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程,建立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然而,选修课的数量和类型还不够丰富;课程内容陈旧;有些课程与本科课程没有合理的联系;课程内容不够实用;教育学课程没有人文学科课程。总之,基于中国的经验或者说优点,建议蒙古国在改进课程方面,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师课程实施办法三个方面出发,具体而言,需要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要强调实践教育,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改进教师课程实施办法,同时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正确合理进行课程评价;而就中国而言,基于蒙古国的有点与经验,需要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科学性,注重跨学科的设置,合理调整课程结构,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以及改进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并且优化课程目标与评价。总之,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可以借鉴对方优秀的经验,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杜方方[5](2019)在《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及课程设置研究》文中指出在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类型呈现出多样性,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呈现出复杂化。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行业人才发展的新生力量,推动着体育学科的发展,而高质量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要完善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来保证。然而,由于吉林省一些学科的硕士学位开设年代相对较晚、培养经验不丰富,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还存在专业设置不完善、研究方向陈旧、课程分类不明确、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为了更好的完善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本文针对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及课程设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探寻体育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目前存在的问题,为解决相关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吉林体育学院为调查对象,对吉林省体育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培养目标入手,整体分析了专业设置、研究方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实践,结论如下:1、在培养目标中,体育学的培养目标描述模糊、笼统;在能力的培养上,目标规划不全面。体育硕士培养目标缺乏对二级学科目标的细致规划,目标定位不系统,缺乏可测量化的语言。2、在培养要求上,对具体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缺乏清晰、具体,可操作化的规划且学科之间的培养要求大同小异,区别不明显。3、在专业设置上,有些院校的专业开设不足;在研究方向上,二级学科之间出现交叉混合、规划不统一、因人而设,因人而定的现象。4、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四所院校体育学和体育硕士的课程分类上都存在分类不统一、结构杂乱的现象。学时、学分的分配不统一,存在专业课比重大,选修课比重小,分配比重失衡的现象。5、在课程设置上,体育学过度倾向“专业化”的课程设置,缺乏综合化、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另外,还存在专业不同,开设课程相同的现象。体育硕士中,有关学术前沿的课程、研究方法之类的课程设置较少,对于选修课没有依据专业进行分科设置,缺乏进一步整合、凝练。6、在教学实践方面,教学实践不系统,实习监管、考核环节薄弱,实践效果较差。

肖文文,熊小兵[6](2018)在《对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文中指出在当前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转型的教育背景下,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过程必须充分体现出"应用""技术"的鲜明特征,将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意义,然后对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策略,希望能够为培养应用技术型大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农丽丽,陈玫,邓湘玲[7](2018)在《引入系统工程理论优化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系统模型构建,运用教学模型从"调研—优化教学模式—课程实践—阶段性反思—调整实施"等步骤优化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调研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前提,教材开发及资源库建设是教学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合理的评价标准是教学的关键,转变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黄锦敬,王军民[8](2018)在《以计算机学科竞赛促进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改革》文中研究说明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如何改革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很多高校思考的问题。文章介绍了计算机学科竞赛及其形式,论述了计算机学科竞赛对促进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的作用,并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为例,介绍了计算机学科竞赛在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中取得的效果。实践结果表明,计算机学科竞赛能促进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改革,效果显着。

刘艳丽[9](2018)在《公共课如何促进高职专业人才的培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对高职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的提高,更要强调作为高职生应具有的全面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态度。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多数可以通过公共课程实践锻炼。文章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课程现状出发,提出应重视公共课程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课程实例,就公共课程如何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措施。

周春花,王仕勋[10](2018)在《服务专业需求的高职公共计算机课改的构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础和保障。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主要教学课程,对于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现阶段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基于服务专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探究了基于服务专业需求的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具体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现状,解决实际问题,使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能够满足于专业需求,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专业素养。

二、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的存废争议与转型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的存废争议调查
    1.1 取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由《人工智能导论》取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1.2 直接取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开设,并不增加任何的计算机或信息技术的课程
    1.3 保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原有内容,小篇幅增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1.4 保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原有内容,大篇幅增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1.5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框架不变,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难度
    1.6 计算机应用基础变成网课开设,增开《人工智能导论》作为全校公共课
    1.7 开设两门计算机公共课,新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人工智能通识课》
2 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的存废争议分析
    2.1 由《人工智导论课》或《人工智通识课》取代计算机公共课的观点争议最大
    2.2 直接取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开设,并不增加任何的计算机或信息技术课程的做法错误明显
    2.3 保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原有内容,小篇幅增加“新一代信息技术”内容的改革力度太小
    2.4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框架不变,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难度的做法不能与时俱进
    2.5 计算机应用基础变成网课开设,增开《人工智能导论》作为全校公共课的做法使计算机实训课形同虚设
    2.6 技能和智能并重、高职计算机双公共课程并行的做法目前高职阶段可行和科学的
3 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的转型升级
    3.1 将原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难度提高,由学生自愿选择在机房上课或网课自练
    3.2增开人工智能通识课(或人工智能导论)
    3.3实践证明转型升级后的新计算机公共课效果明显提升。

(2)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以山西省S技工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中职学校
        1.3.2 计算机应用专业
        1.3.3 课程
        1.3.4 课程建设
        1.3.5 就业导向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
        1.6.1 研究内容
        1.6.2 主要创新
第二章 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课程建设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发展观
        2.1.1 就业导向职教课程发展观的思想基础
        2.1.2 就业导向职教课程发展观的四大核心要素
        2.1.3 “就业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协调机制
    2.2 课程建设理论
        2.2.1 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2.2 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2.2.3 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2.2.4 课程建设的防范误区
    2.3 学习理论基础
        2.3.1 杜威“从做中学”理论
        2.3.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3.3 多元智力理论
第三章 S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建设现状
    3.1 学校的基本概况
    3.2 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结构体系
        3.2.1 公共课程
        3.2.2 专业课程
        3.2.3 其他课程
    3.3 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具体分析
        3.3.1 公共课程分析
        3.3.2 专业课程分析
        3.3.3 其他课程分析
    3.4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
        3.4.1 该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就业方向
        3.4.2 该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
        3.4.3 该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招生趋势
        3.4.4 该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建设的实施效果
第四章 S技工学校就业导向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4.1 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4.1.1 课程设置尚待完善
        4.1.2 理论化的倾向有待改善
        4.1.3 课程评价体系仍不健全
        4.1.4 其他辅助资源相对不足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外部原因
        4.2.2 内部原因
第五章 改善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建设的若干策略
    5.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方案
    5.2 改革现有课程内容,增加校本课程
    5.3 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5.4 丰富课程评价标准,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5.5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全面改善教学条件
    5.6 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5.7 重视校企联合,建立沟通反馈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发展需借鉴国际经验
        (二)蒙古国提高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需要
        (三)个人的留学经历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教育学硕士
        (二)研究生课程
        (三)课程设置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文献来源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相关内容
        (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
        (三)蒙古国研究生教育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一、泰勒课程理论
    二、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三、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四、教学理论
第三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
    一、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理念比较
        (一)蒙古国课程理念
        (二)中国课程理念
    二、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原则比较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权力比较
    四、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比较
    五、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内容比较
    六、比较总结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第四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第五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评价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评价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一)课程目标比较
        (二)课程评价比较
第六章 中国与蒙古国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二)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三)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威胁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一)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三)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困境
第七章 借鉴中国经验,推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对策
    一、课程设置的改进
        (一)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
        (二)强调实践教育
        (三)优化课程内容
    二、课程实施的完善
        (一)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二)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
        (三)改进教师课程实施方法
    三、课程管理的改进
        (一)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
        (二)正确合理课程评价
第八章 借鉴蒙古国经验,推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策略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一)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
        (二)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三)注重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四)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五)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
        (六)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
    二、课程实施的改进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改进
        (二)课程实施的策略改进
        (三)注重课程实施的技能训练
    三、课程管理的优化
        (一)课程目标的优化
        (二)课程评价的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5)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及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方法
        3.2.5 逻辑分析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分析
        4.1.1 吉林省体育学科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分析
        4.1.2 吉林省体育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分析
    4.2 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分析
        4.2.1 吉林省体育学科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要求的分析
        4.2.2 吉林省体育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分析
    4.3 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的分析
        4.3.1 吉林省体育学科专业设置基本状况的分析
        4.3.2 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的分析
    4.4 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分析
        4.4.1 课程结构设置的分析
        4.4.2 课程内容设置的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对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发展和改革的意义
    2.1 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发展
    2.2 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意义
3. 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分析
    3.1 学生基础及专业差异较大
    3.2 计算机公共课存在理论与实验教学脱节现象
    3.3 教学模式单一, 不能因材施教
    3.4 教学内容陈旧、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3.5 计算机公共课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
    3.6 缺乏相应的现代化网络教学及互动学习平台
4. 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4.1 大力改革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培养自学能力
    4.3 根据专业特点, 调整教学内容, 实行分层次教学
    4.4 根据专业需求, 构建计算机公共课课程体系
    4.5 完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 发挥考核导向作用
    4.6 新建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演示教室, 营造讲练结合的环境
5. 结束语

(8)以计算机学科竞赛促进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及其形式
2 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改革的作用及地位
3 计算机学科竞赛对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
    ⑴计算机学科竞赛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公共课的学习兴趣。
    ⑵计算机学科竞赛能有效促进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⑶计算机学科竞赛成果从某一程序上能检验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
    ⑷计算机学科竞赛有效地促进计算机公共实践课程与其他专业融合。
    ⑸计算机学科竞赛有效促进计算机实践课教学内容变化及教学方式革新。
4 计算机设计大赛促进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
5 结束语

(9)公共课如何促进高职专业人才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共课开设现状
    (一) 国家政策重视公共课的开设
    (二) 高职院校调整公共课的开设
二、公共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 公共课程的开设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二) 公共课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 公共课促使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四) 公共课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五) 公共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支撑
三、公共课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
    (一) 确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修订课程标准
    (二) 开发培养人才方案所需项目教程
    (三) 深度研究和实践项目教学模式, 推动教学改革
    (四) 创建在线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五) 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质量
    (六) 建设“双师型”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四、结语

(10)服务专业需求的高职公共计算机课改的构思(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
    1.1 教学理念落后, 教学体制不完善
    1.2 学生对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重视程度不高
    1.3 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2 基于服务专业需求的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意义
    2.1 能够培养出大量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2.2 推动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育的发展
3 基于服务专业需求的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改革策略
    3.1 加强职业能力培养, 构建良好课程体系
    3.2 强化专业应用需求,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3.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改革教学方法
    3.4 加强专业问题的解决, 重视评价教学结果
4 结语

四、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的存废争议与转型升级[J]. 刘允涛,刘悦.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1(03)
  • [2]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以山西省S技工学校为例[D]. 韩一平. 山西大学, 2020(01)
  • [3]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D].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及课程设置研究[D]. 杜方方. 延边大学, 2019(01)
  • [6]对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 肖文文,熊小兵. 福建电脑, 2018(10)
  • [7]引入系统工程理论优化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实证研究[J]. 农丽丽,陈玫,邓湘玲. 广西教育, 2018(39)
  • [8]以计算机学科竞赛促进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改革[J]. 黄锦敬,王军民. 计算机时代, 2018(09)
  • [9]公共课如何促进高职专业人才的培养[J]. 刘艳丽. 河北职业教育, 2018(04)
  • [10]服务专业需求的高职公共计算机课改的构思[J]. 周春花,王仕勋. 饮食科学, 2018(04)

标签:;  ;  ;  ;  ;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