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神庙

蒋介石的神庙

一、蒋介石武庙求神签(论文文献综述)

王良慧[1](2022)在《台湾地区岳王信仰的源起、传播及岳飞形象的变迁》文中提出明代中期以后,闽粤移民在迁徙时常以岳飞为保护神,将岳王信仰带到台湾地区。晚清时期,《马关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将台湾地区割让给日本,岛上士绅通过兴建岳王庙、重建岳飞"战神"形象表达对日本殖民的反抗。二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管全岛,则以建庙的形式传递统战信号。综观数百年台湾地区的岳王信仰,它在全台各族人民的接受与重塑中,形成了与大陆不同的生活化、仪礼化与日常化特征,岳飞形象也发生了变迁。

李俊领[2](2022)在《1928—1929年孙良诚在泰安岱庙的施政及其困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8年5月,泰安成为山东省政府临时驻地,孙良诚任省府主席。其在任期间,选择性执行国民政府的相关政策,大幅拆改岱庙。孙良诚在该庙举行的诸种政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民众的抗日热情,但甚少顾及民生与民间信仰传统,且伴有省政府与省党务指导委员会的权力冲突。孙良诚对岱庙的改造与利用造成政治动员、古迹保护与民间信仰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得到一些新知识人赞同之时,也受到社会舆论的质疑与批评。1929年4月,孙良诚奉冯玉祥之命离鲁,岱庙的政治色彩随之骤减,而当地民间信仰习俗渐趋常态。这一时期岱庙遭劫的命运表明,孙良诚的施政既凸显其个人威权,也遭遇党政纠葛与派系纷争,终究未能实现区域性"善治"。

武佳杰[3](2021)在《冯骥才的文学创作与天津文化》文中研究指明冯骥才的文学创作与天津文化有密切的关联,天津文化影响了冯骥才的创作。冯骥才津味小说中清末民初的天津经济繁荣,人烟阜盛。在地域风貌上,天津的阔人、百姓和混混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安稳地生活,并制造了一系列的奇巧事、趣事、侠事和热闹事;天津的手工艺品、特色小吃和礼仪用品中有浓郁的地域色彩,老城的寺庙宫观、商业街和店铺与租界中的教堂各自展现着天津的地域特色。清末民初时期,天津的地域性格非常鲜明,天津人的生活态度积极从容,行为方式恰当妥帖,有着既重利也重义的价值观。冯骥才作品中当代天津的地域风貌和地域性格相比于清末民初时期有了很大改变。他通过作品传达出的天津情感是复杂的。在地域风貌方面,冯骥才对天津生活方式的眷恋一如既往;对于天津的手工艺品,冯骥才痛心于杨柳青年画的消亡,也欣慰于天后宫剪纸的兴起;冯骥才赞叹老天津的文化底蕴,因而对天津文化景观的毁灭感到痛惜和愤懑。在地域性格方面,他欣赏天津人的机智幽默、自尊自爱和正常尺度内的争强好胜,厌恶天津人的凶残毒辣和虚荣善妒。清末民初以后,天津的地域性格被渐渐弱化,冯骥才因此非常感伤。天津文化对冯骥才的创作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天津文化塑造了冯骥才的性格,也影响了冯骥才的几次创作转向。天津文化对冯骥才津味小说的题材选择、内容选择、文体风格都产生了影响。天津文化还促使冯骥才将一部分伤痕文学、现实题材小说的背景安排在了天津,也促使冯骥才对口述实录体文学进行了文体创新。在冯骥才的散文创作中,天津文化影响了冯骥才抒情散文和游记写作对象的选择。冯骥才的作品是当代天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天津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冯骥才的津味小说开启了天津地域文学的先河,并且在写作方式上有自己的独特性。冯骥才伤痕文学的创作使天津文学没有在伤痕文学中缺席。他的文化随笔和游记创作为天津文学注入了新的内容。他的口述实录体文学和游记还为天津文学添加了新的创作形式。冯骥才的文学作品获得的成就提高了天津文学的地位,也促进了天津文学的传播。

陈婷[4](2020)在《南京“新”鸡鸣寺研究(1980s-2010s)》文中研究表明

焦丽琴[5](2020)在《太谷县古戏台调查与研究》文中提出古戏台是戏曲演出的载体,承载着传统戏曲的艺术形态和观演关系。它的形成与演变与当地的宗教文化和民俗风情息息相关,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宝贵的“固态的戏剧文化”。太谷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晋中盆地。明代,太谷有“商贾勤于贸易”的记载。清代,太谷有“小北京”“旱码头”“金太谷”的美誉,此时,太谷的商业已处于鼎盛时期,成为全国的金融、商业中心。优良的社会环境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当地的戏曲活动极其活跃。根据调查,太谷县不仅留存着数量较多的演剧场所,而且,许多商人兴建戏迷票社,创办戏班,培养戏曲名角,推动当地戏曲活动的繁荣发展。本文所搜集的42座古戏台多为清代遗构。繁荣的商业活动,特殊的环境,不仅使其存在数量较多的演剧场所,也使其戏台类型呈现出多样性,有神庙戏台、寺庙戏台、庭院与祠堂戏台。在建筑形制方面有其一致性、风格统一的特点,戏台多为硬山顶、卷棚顶,灰脊筒瓦或灰脊板瓦覆布。一般为三面观,面阔三间且明间大于次间。檐柱多为圆木柱,少数为方形沙石柱,柱础多为鼓镜础与素平础。戏台由隔扇将其分为前后台,为了增强戏台内部光线,多在后台设置两个窗户,及在前台两侧设置八字墙,起到拢音作用。然而,随着戏曲文化的衰落、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原因,古戏台的现存状况不容乐观,对其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十分必要。本文将根据太谷县行政区域划分,对明星镇、范村镇、胡村镇、阳邑乡、北洸乡、侯城乡、小白乡、水秀乡、任村乡、白塔区、北城区、南城区六乡三镇三个城区的42座古戏台进行田野调查,采用文物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对戏台形制、碑刻史料、舞台题记等进行分析,对神灵信仰和赛社祭祀等活动作相应研究,系统地记录并整理太谷县现存古戏台。同时,将当地的演出活动、戏曲剧种放置在晋商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以揭示出太谷县古戏台的真实状态及大致风貌,反映出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及风俗民情,以期为太谷县古戏台的保护与演剧活动的繁荣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并为山西古戏台研究填补空缺。

孙建杰[6](2018)在《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变革与演剧生态为考察对象,结合丰富的史料,探讨了1840—1949年间河南地方戏发展与蜕变的时代背景、剧坛概况、发展态势与总体走向,并对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的班社、艺人、剧场、作家(作品)等做了考察。晚清民国(1840—1949)是河南地方戏取得大发展与大繁荣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的重要机遇期,更是河南地方戏自内而外,实现全面革新的一个历史时期。它既回荡着传统文化的流波,又在时代风气的渲染之下孕育着诸多新变。总的看来,这一百余年间河南地方戏的发展历程以1914年“时李之争”事件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期。1840—1914年间,河南地方戏发生、发展的主要地域是在乡间,与乡间生活、民俗文化结合极为紧密,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乡村时代;1914年之后,河南地方戏由农村逐步迁徙至城市,从只能游走于乡村陋野、搬演于庙会高台之上的杂伎游艺之作逐步演进为在商业化、专业剧场演出的独立的艺术样式。在城市之中发展、演进的河南地方戏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城市时代。自1840年以来社会形态、经济体制与时代思潮的变迁,构成了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与演进的时代背景,晚清以来的戏曲改良运动及在其影响下诞生的河南戏曲改良思潮与实践则成为河南地方戏发展的时代机遇。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戏曲被赋予启迪民智、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河南地方戏也由下里巴人一跃而为新时代文化的象征、救国治民的利器,得到河南社会各界的广泛推崇。自1907年以来出现的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樊粹庭引领的河南梆子革新实践这三次大的戏曲变革实践,扭转了时人对河南地方戏的偏见,形成了以观剧为时尚的社会思潮,重塑了20世纪上半叶河南社会的戏曲观念,在剧目、舞台、声腔等方面对河南地方戏做出了根本性的革新,全面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文化品格,并建立一种契合时代背景,符合城市民众审美需求的新的戏曲形式,为后世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与创新树立了典范。剧种的繁多与民俗演剧的兴盛则构成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剧坛的两大特点。基于河南悠久厚重的戏曲文化,地处天下之中、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和人情地理的丰富,这一时期在河南剧坛生存、繁衍了的各类剧种多达40余个,其中河南本土剧种30个,外来剧种至少有15个。它们在中州大地上争奇斗艳、碰撞融合、竞相斗胜,形成了河南剧坛诸腔杂陈、百花竞放的盛景。1949年前,河南居民十九业农,大多数地区仍笼罩于农耕文明的余晖之中,强大的农业基因、庞大的农村人口为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的兴盛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与充足的养分。确切地说,这一时期河南绝大多数演剧活动是发生在乡村之中的,而民俗演剧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演剧类型上看,都是这一时期演剧活动的绝对主体。一年四季,乡民或聚街头巷尾,或汇宗庙祠堂,或于场院村头,邀班做戏,吹拉弹唱,演唱歌舞和村坊小戏,娱神娱人兼而有之。春祈秋报、庙会演剧、节令演剧、崇圣演剧、集市演剧、行会演剧、喜丧演剧构成这一时期河南民俗演剧的主要内容。班社、剧场、艺人、作家(作品)作为河南地方戏的组成要素,是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演进与变革的主体与直接体现者。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班社在组织、运营上与全国其它地市、剧种的戏曲班社类似,大同小异,分科班(窝班)、江湖班、玩会班、龙虎班四种。20世纪20年代,冯玉祥两次督豫,在河南建立了由官方直接组织、管理的艺人培训机构,开启了河南官方培养戏曲艺人的先河。在它的影响下,一大批民间新式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于戏曲教育事业,出现一批以“学社”“剧社”“学校”“剧团”命名的新式戏曲人才培养机构。虽然这些机构未能完全抛弃旧式班社的陈规旧俗,但在培养模式、规章制度、训练方式等方面均有所变化,更加合理与科学,而且它们不拘泥于门户之见,积极吸纳京剧及其它兄弟剧种的艺术精髓,融汇于河南地方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良与革新之中,为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培养了大批人才。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剧场新旧兼收、中西并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极其丰富。既有经济便利,可就地搬演的临时性演剧场所,也有规模宏大、形制精美的专业剧场;既有模仿上海“新舞台”兴建的新式剧场,也有延续千年、遍布河南全境的古老戏楼。茶园剧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三十余年间迎来了自己最后的辉煌,它见证了以河南梆子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在城市的崛起。1909年落成的“丰乐园”剧场,标志着河南新式剧场的开端。1927年,冯玉祥主导兴建的“人民会场”,兼具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含义,它催生了河南大规模修建剧场的浪潮。由永安、永乐、国民等七家剧院形成的“相国寺梆戏文化圈”第一次使梆戏剧场在河南剧坛站住了脚,并获得长久而稳固的发展,为河南地方戏的深度变革创造了条件。樊粹庭主导的“豫声剧院”则成为河南新式剧场的集大成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49年,河南各地共有新式剧场有225所、茶园剧场26所,遍及河南各地区的中心城市,在较为偏远的乡村,更存在数目众多、难以统计的简易戏院。艺人始终是河南地方戏最为活跃的要素,它既是河南地方戏的传承者与守护者,又是河南地方戏的创造者,在饱受社会歧视的环境中,他们不仅保存了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火种,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艺术水平,更创造了曲剧、四平调等新的剧种。晚清民国是河南地方戏艺人大量涌现、名家辈出的一个历史时代,以“开封五云”为代表的一批艺人吹响了河南地方戏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号角,并为它在城市中的革新与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坤伶的复兴与崛起,则成为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最为值得关注的戏曲史现象之一,她们促进了河南地方戏唱腔风格的革新和审美范式的转变,加速了河南地方戏流派的融合,彻底改变了河南地方戏的行当体制。对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研究,向来是河南地方戏研究的难点,在樊粹庭之外,少有河南地方戏作家被提及。宽泛地说,河南地方戏现存传统剧目,都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与再创作,以此而论,它们都属于艺人创作的范围。在民间艺人之外,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从事于河南地方戏创作的文人,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或刻意隐藏行踪、或名声不显,所做剧本也大多散佚,极难对他们作出较为细致的描绘与综述。民国年间,又有樊粹庭、王镇南、蒋心惠等人相继投身于河南地方戏的创作,他们的作品代表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的最高成就,彰显了河南地方戏的高度与深度。本文挖掘、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36位河南地方戏作家及其作品,并对其中19位有较为详细资料者做了简单的考证和阐述,以补今日研究的缺憾。

高文学[7](2017)在《土地改革的政治现代化意义 ——基于冀鲁豫边区土地改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是把土地从封建剥削者手里转移到农民手里,将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解放出来,从而造成将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可能性。“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所以,土地改革不单是一场经济变革,它还涉及一场根本性的权力和地位的再分配,以及原先存在于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基本社会关系的重新安排。根本权力的“再分配”和社会关系的“重新安排”意味着土地改革是一个政治上“破旧立新”的过程,土地改革主要的成就是政治上的,概言之,土地改革促进了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冀鲁豫边区是解放战争时期全国最早开展土地改革的地区之一,在《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前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在战争环境下逐步开展的冀鲁豫边区土地改革对建国后新区的土地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其土地改革所显示出来的政治现代化意义也较为明显,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从“精英”到“大众”:土地改革使政治参与扩大化。传统政治体制下农村中的政治参与为“有恒产者有恒心”的土地精英占据,囿于对参与政治变革风险的恐惧,农民对政治参与是消极和冷漠的。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中,冀鲁豫边区的党组织通过以诉苦为内容的政治动员打开农村局面,发动和组织农民参与土改。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参加选举、民主监督、加入各种政治组织等方式,将疏离于政治的农村和农民空前的纳入到政治参与之中,实现政治参与主体由“精英”向“大众”的转变。土地改革造成的政治参与扩大化,激发了农民的政治意识,强化了他们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有力的支援了解放战争;农民的政治支持与参与,为新的政治体制的运行提供基层的动力,奠定农村政治现代化的基础。其二,从“天命”到“革命”:土地改革使政治文化世俗化。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以“君权神授”、“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为特征的“天命”思想是传统政治文化中桎梏农民的思想枷锁。在“天命”之下,农民认为一切苦难的根源在于“命苦”,而不是压迫人的旧制度。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改造旧文艺和旧艺人,拔除封建文化的堡垒,建立一支“文化的军队”;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和冬学,加强农民的思想文化教育,促进农民政治意识由“天命”向“革命”的转变。对传统政治文化的改造,造就了一个“革命化”的乡村,实现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有效社会化,重塑了农村的日常生活,改变乡村中的行为逻辑,也改变了农民的政治性格。其三,从“传统”到“现代”:土地改革使政治权威合理化。政治权威的合理化要求单一的、集权的、以现代政党为主体的政治权威,取代分散的、宗族的、宗教的政治权威。宗族和宗教权威是中国农村中权威的最主要的形式。土地改革没收分配地主、寺庙、祠堂的土地,以阶级取代血缘构筑共同体,瓦解传统宗族意识,取缔会门消灭农村中的宗教权力中心,消灭农村中以土地为基础的财富权威、以封建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宗族权威和巫祝迷信为基础的神学权威。中国共产党通过在农村中宣传和发展党、整党和公开农村支部,逐步在农村建立一元化的领导,确立了领导现代化所需要的单一的、集权的政治权威,实现政治权威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建立,为中国现代化确立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其四,从“无”到“有”:土地改革使基层政权科层化。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延伸和基石。“皇权不下县”是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下基层治理的主要特征,在农村只有保甲等自治组织而无基层政权,权力下沉乡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步骤。冀鲁豫边区的土地改革废除保甲制度,改造旧保甲人员,建立乡村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人民当家做主的基层政权,实现选举权这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建立较完善的司法工作,保障社会秩序和权力的运行,实现基层政权的从“无”到“有”,实现基层政治权力的运行由士绅化向科层化的转变。基层政权的科层化,标志着国家权力正式下沉到乡村,乡村真正的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动力之源。其五,从“压迫”到“解放”:土地改革造成了人的现代化最基本的条件。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现代化制度和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强调等级和差序的传统政治体制下,农民不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公民,而是受到旧制度压迫、旧思想束缚的臣民。土地改革废除剥削人的封建土地制度,将农民从旧制度的阶级压迫下解放出来;将农民从束缚人自由发展的封建旧道德和旧观念中解救出来;将农民从传统的社会分工摆脱出来,尤其是广大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参加革命,实现农民由“压迫”向“解放”的转变。人的解放赋予了现代制度以生命力的现代心理基础,农民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动力群体。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结束了近一百年的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正式地走上稳定的、持续的、有坚强领导核心的现代化之路,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现代化之路。

曾广丽[8](2015)在《宜昌佛教寺庙概览》文中研究说明宜昌佛教大体经历了兴盛,衰落,又兴盛的抛物线发展过程。1949年前,宜昌佛教秉承传统,香火旺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文革"时期,寺庙被人为损毁,佛教的传播一度终止。改革开放后,佛教又兴盛起来,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宜昌各县(市)的情况也大体如是,但又各有特征,今分叙之。佛教自汉唐时传入宜昌,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统计,宜昌共有寺庙庵阁189

严文志[9](2016)在《台湾妈祖碑碣与村庄社会之研究》文中提出台湾早期的移民者爲求平安渡台,常恭懐妈祖灵符、口占妈祖圣号,台湾随着移民的船迹所至,到处立庙崇祀,妈祖信仰的香火,在台湾已经绵延数百载。经过长久的歴史傅承,妈祖文化从大陆傅至台湾,台湾民众崇信妈祖文化的热诚,譲台湾妈祖文化信仰逹至沸点,这股热潮不但豊厚了台湾当地文化,更把祂带上国际舞台,妈祖文化无论在大陆、台湾,甚至在世界五大洲都有妈祖文化的信仰,本文藉由台湾妈祖相关碑碣文献之研究,了解台湾妈祖信仰文化之形成与发展,从妈祖碑碣的类型及内容进行分析,以此来观察台湾村庄社会的发展、权力运作情况与教化作用。

袁博[10](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二、蒋介石武庙求神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蒋介石武庙求神签(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地区岳王信仰的源起、传播及岳飞形象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地区岳王信仰的源起
二、台湾地区岳王信仰的历史
    (一)嘉义大潭精忠庙(见彩图1)
    (二)后壁茄苳旌忠庙
    (三)台南仁德岳王庙(见彩图5、图6、图7)
    (四)宜兰碧霞宫
    (五)屏东林边镇安宫
    (六)日月潭文武庙
    (七)大里文武庙
三、海峡两岸岳王信仰的异同
四、传统戏剧对台湾地区岳飞形象接受的影响
结 语

(2)1928—1929年孙良诚在泰安岱庙的施政及其困局(论文提纲范文)

一、孙良诚治下的岱庙古迹拆改
二、岱庙中的政治动员及其派系纷争
三、岱庙施政的社会反应
四、余论

(3)冯骥才的文学创作与天津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三、冯骥才部分作品的文体定位及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思路
第一章 冯骥才津味小说中的天津形象
    第一节 冯骥才津味小说中天津的地域风貌
        一、安闲本分的生活方式
        二、奇诡独异的地域性事件
        三、别具匠心的民俗风物
        四、底蕴深厚的文化景观
    第二节 冯骥才小说中天津的地域性格
        一、积极从容的生活态度
        二、恰当妥帖的行为方式
        三、义利兼顾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 冯骥才作品中对天津的情感
    第一节 冯骥才作品中对天津地域风貌的情感
        一、对天津生活方式的眷恋
        二、对天津手工艺品代际更迭的欣慰
        三、对天津文化景观被毁的痛惜
    第二节 冯骥才作品中对天津地域性格的情感
        一、对天津地域性格的欣赏
        二、对天津劣性性格的厌弃
        三、对天津地域性格弱化的感伤
第三章 天津文化对冯骥才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天津地域性格对冯骥才的塑造
        一、受到天津文化影响的作家性格
        二、天津地域性格作用下的创作转向
    第二节 天津文化语境中的津味小说创作
        一、津味浓郁的小说题材
        二、津味浓郁的文体风格
    第三节 天津文化对冯骥才其他类型作品的影响
        一、体现天津文化的小说内容和口述实录体形式
        二、与天津文化密切相关的散文侧重点
第四章 冯骥才的创作对天津文学的意义
    第一节 冯骥才的津味小说创作对天津地域文学的意义
        一、推陈出新的文化视角
        二、匠心独运的呈现方式
    第二节 冯骥才其他类型作品对天津文学的价值
        一、一枝独秀的伤痕文学
        二、文化随笔和游记为天津散文注入新思想
        三、口述实录体文学和游记为天津文学添加新形式
    第三节 冯骥才及其创作对天津文学影响力的扩大
        一、提升天津文学的地位
        二、促进天津文学的文学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本论文涉及到的冯骥才相关着作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太谷县古戏台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太谷县历史地理与人文宗教
    第一节 太谷县历史地理
    第二节 太谷县人文宗教
第二章 侯城乡古戏台
    第一节 马定夫村胡爷庙戏台
    第二节 东庄村三官庙戏台
    第三节 新五科村三官庙戏台
    第四节 研泥村老爷庙戏台
    第五节 沟子村三官庙戏台
    第六节 大峪坪村龙王庙戏台
    第七节 里修村关帝庙戏台
    第八节 胡家庄关帝庙戏台
    第九节 胡家坪村石庙戏台
第三章 北洸乡古戏台
    第一节 后产村关帝庙戏台
    第二节 中咸阳村圣果寺戏台
    第三节 南咸阳村三官庙戏台
    第四节 西山底村关帝庙戏台
    第五节 曹家大院戏台
第四章 阳邑乡古戏台
    第一节 石家庄村三官庙戏台
    第二节 阳邑村净信寺戏台
    第三节 北杏林村关帝庙戏台
    第四节 新村妙觉寺戏台
第五章 小白乡古戏台
    第一节 西炉村关帝庙戏台
    第二节 白燕村关帝庙戏台
    第三节 东里村李靖庙戏台
第六章 白塔区与明星镇古戏台
    第一节 无边寺戏台
    第二节 孔家大院戏台
    第三节 朱家堡村关帝庙戏台
第七章 水秀乡古戏台
    第一节 东怀远村关帝庙戏台
    第二节 白村关帝庙戏台
    第三节 大王堡村文昌祠戏台
    第四节 武家堡村关帝庙戏台
第八章 范村镇古戏台
    第一节 西仉村三官庙戏台
    第二节 上安村关帝庙戏台
    第三节 石亩村三官庙戏台
    第四节 后庄村关帝庙戏台
    第五节 沿寨村龙王庙戏台
    第六节 下寨村三官庙戏台
    第七节 王公村真武庙过街戏台
    第八节 田受沟村关帝庙戏台
    第九节 南窑村三官庙戏台
    第十节 北田受村奶奶庙戏台
    第十一节 圆智寺戏台
第九章 胡村镇与任村乡古戏台
    第一节 西吾村关帝庙过街戏台
    第二节 王思村关帝庙戏台
    第三节 任村贾家祠堂“至诚宫”剧场
第十章 太谷县古戏台的建筑形制与演剧活动
    第一节 太谷县古戏台的建筑形制
    第二节 太谷县戏曲演出活动
    第三节 太谷商人与祁太秧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缘起与现状
    二、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三、本课题的目标与方法
第一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概述
    第一节 河南戏曲发展的历史脉络
    第二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的分期
        一、乡村时代:1840—1914
        二、城市时代:1914—149
    第三节 河南戏曲改良运动的发展与实践
        一、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
        二、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
        三、河南梆子的革新实践
    第四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剧种考论
        一、地方史志所载剧种考
        二、报纸刊物所载剧种考
        三、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剧种的数量
第二章 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
    第一节 民俗演剧的类型与名目
    第二节 酬神演剧
        一、春祈秋报
        二、庙会演剧
        三、节令演剧
        四、崇圣演剧
    第三节 日常事务演剧
        一、集市演剧
        二、行会演剧
        三、喜丧演剧
第三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班社
    第一节 地方戏班社的历史与演进
        一、河南地方戏班社的发展历程
        二、民国以来河南地方戏班社的演变
    第二节 班社的类型
        一、科班
        二、江湖班
        三、玩会班
        四、龙虎班
    第三节 班社的成员与分工
    第四节 班社的经济
        一、戏班的经济收入
        二、戏班的分配方式
第四章 晚清民国河南乡村剧场
    第一节 画地做场
        一、画地做场的历史与现状
        二、画地做场与河南地方戏的关系
    第二节 高台剧场
        一、高台剧场的历史与发展
        二、高台剧场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第三节 戏楼
        一、河南戏楼的历史与类型
        二、戏楼的变迁与发展
第五章 晚清民国河南城市剧场
    第一节 河南地方戏与城市剧场
    第二节 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27
        一、传统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14年
        二、席棚茶园:1914——1927
        三、河南茶园剧场的特点与影响
    第三节 新式剧场:1927——1949
        一、“丰乐园”:新式剧场的发端
        二、“相国寺梆戏文化圈”与河南新式剧场的发展
    第四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河南其它地区的城市剧场
    第五节 官方意志与民间诉求:河南新式剧场兴盛之原因
第六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
    第一节 艺人与河南地方戏
        一、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数量蠡测
        二、名伶涌现的河南地方戏
        三、河南地方戏艺人的历史贡献
    第二节 “开封五云”与河南地方戏的演进
        一、“开封五云”辨析
        二、河南地方戏城市化的先驱
    第三节 坤伶与河南地方戏的新发展
        一、坤伶的复兴
        二、民国时期坤伶的崛起与发展
        三、坤伶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第七章 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钩沉
    第一节 民间艺人作家及其作品
    第二节 传统文人作家及其作品
    第三节 新式知识分子作家及其作品
    第四节 河南地方戏存目作家、作品简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附录一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本土剧种表
    附录二 晚清民国时期流入河南剧种表
    附录三 晚清民国河南民间常见演剧名目表
    附录四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戏曲班社统计表
    附录五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科班(窝班)统计表
    附录六 晚清民国河南新式剧场数量简论
    附录七 19 世纪末——1949 年河南剧场一览表

(7)土地改革的政治现代化意义 ——基于冀鲁豫边区土地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0.1.1 选题的缘起
        0.1.2 选题的意义
    0.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0.2.1 国外关于土地改革的研究
        0.2.2 国内关于土地改革的研究
    0.3 表述逻辑与概念界定
        0.3.1 表述逻辑
        0.3.2 概念界定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0.4.1 研究方法
        0.4.2 创新之处
第1章 冀鲁豫边区土地改革的背景及概况
    1.1 冀鲁豫边区的发展沿革
        1.1.1 抗战爆发前的冀鲁豫边区
        1.1.2 平原烽火:冀鲁豫边区的抗日斗争
        1.1.3 解放战争前沿的冀鲁豫边区
    1.2 冀鲁豫边区的经济与政治概况
        1.2.1 土地改革前的农村租佃关系
        1.2.2 灾荒战乱频仍民不聊生
        1.2.3 土地改革前农村的政治概况
    1.3 冀鲁豫边区的土地改革
        1.3.1 通过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部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3.2 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3.3 土改复查与结束土改
第2章 从“精英”到“大众”:土地改革与政治参与的扩大化
    2.1 传统政治体制下政治参与的局限与突破
        2.1.1 以精英为主体的传统政治参与
        2.1.2 革命政治参与的去“精英化”
    2.2 土地改革与农村政治参与的扩大
        2.2.1 以诉苦打开局面的政治动员
        2.2.2 土地改革打破了农民政治参与的障碍
        2.2.3 土地改革创造了农民政治参与的途经
    2.3 土地改革中农民政治参与扩大的影响
        2.3.1 农民的政治参与有力的支援了解放战争
        2.3.2 土地改革实现农村社会的分化与高度整合
        2.3.3 农民政治参与奠定农村政治现代化的基础
第3章 从“天命”到“革命”:土地改革与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3.1 传统政治文化的“天命”色彩
    3.2 土地改革对传统政治文化的改造
        3.2.1 改造农村旧文艺建立“文化的军队”
        3.2.2 加强大众宣传掌握政治文化的领导权
        3.2.3 开展以冬学为主的思想文化教育
    3.3 土地改革对传统政治文化改造的影响
        3.3.1 “革命”重塑了农村的日常生活
        3.3.2 “革命”改变了农村中的行为逻辑
        3.3.3 “革命”重塑了农民的政治性格
第4章 从“传统”到“现代”:土地改革与政治权威的合理化
    4.1 现代化变迁中的传统政治权威
    4.2 土地改革对传统政治权威的“破”
        4.2.1 没收地主土地消灭农村中的财富权威
        4.2.2 取缔会门组织消灭农村中的宗教权威
        4.2.3 打击宗族势力消灭农村中的宗族权威
    4.3 土地改革与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立”
        4.3.1 在土地改革中宣传与发展党员
        4.3.2 整党: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的自我净化
        4.3.3 公开农村支部:中共从“幕后”走到“台前”
第5章 从“无”到“有”:土改与基层政权的科层化
    5.1 传统政治体制下基层治理的“制”与“治”
        5.2.1 废除保甲制与旧保甲人员的改造
        5.2.2 区乡人民代表大会的建立
        5.2.3 土地改革中的司法工作
    5.2 土地改革对基层政权科层化的影响
第6章 从“压迫”到“解放”:土地改革与人的现代化
    6.1 土地改革将农民从剥削压迫下解救出来
    6.2 土地改革将农民从旧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6.3 土地改革将农民从旧的社会分工中摆脱出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9)台湾妈祖碑碣与村庄社会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流程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 第一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妈祖文献 第二节
    台湾村庄社会发展文献 第二章
    从妈祖碑碣看其信仰—以中台湾笨港溪流域为中心 第一节
    笨港溪(北港溪)流域的开发史 第二节
    云林县主要妈祖庙 第三节
    嘉义县主要妈祖庙 第三章
    妈祖碑碣的角色与功能 第一节
    台湾妈祖碑碣的类型 第二节
    妈祖碑碣的公众事务性 第三节
    妈祖碑碣的教化功能 第四节
    妈祖碑碣的管理功能 第四章
    妈祖碑碣与台湾村庄社会发展 第一节
    从妈祖碑碣看台湾妈祖信仰之变迁 第二节
    从妈祖碑碣看妈祖与台湾社会经济 第三节
    从妈祖碑碣看台湾妈祖文化之仪式 第四节
    从妈祖碑碣看台湾妈祖文化之传播 第五章
    结论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10)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一、历代水官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四、历代水利专着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一、诸子论水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三、祈雨文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一、水与音乐
        二、水与绘画
        三、水与古典园林
        四、其它方面的“水”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一、晚清河政变化
        二、晚清漕运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二、民国水法规
    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四、派遣留学生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三、张謇倡导治淮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一、近代大禹崇拜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小结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小结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四、蒋介石武庙求神签(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地区岳王信仰的源起、传播及岳飞形象的变迁[J]. 王良慧. 文化遗产, 2022(01)
  • [2]1928—1929年孙良诚在泰安岱庙的施政及其困局[J]. 李俊领. 北方论丛, 2022(01)
  • [3]冯骥才的文学创作与天津文化[D]. 武佳杰.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4]南京“新”鸡鸣寺研究(1980s-2010s)[D]. 陈婷. 东南大学, 2020
  • [5]太谷县古戏台调查与研究[D]. 焦丽琴.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D]. 孙建杰. 河南大学, 2018(12)
  • [7]土地改革的政治现代化意义 ——基于冀鲁豫边区土地改革的研究[D]. 高文学. 湘潭大学, 2017(01)
  • [8]宜昌佛教寺庙概览[J]. 曾广丽. 三峡文化研究, 2015(00)
  • [9]台湾妈祖碑碣与村庄社会之研究[D]. 严文志.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10]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蒋介石的神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