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那么近,那么远

敦煌,那么近,那么远

一、敦煌,如此近却又如此远(论文文献综述)

高磊[1](2020)在《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文中研究表明神话,是诗歌产生的源头。神话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拓展了诗歌的取材范围。诸多诗人受到神话独特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借鉴和吸收神话因素进行创作,使诗歌与神话完美融合。唐诗中大量的神话典故,既起到了保存神话的作用,又增加了诗歌的浪漫效果。唐人将神话故事、神话意象、神话思维与诗歌融为一体,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境界。本论文选取唐诗中的日月神话为研究对象,分八章进行研究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神话。唐诗中的日神,既有“耀灵”“东君”“朱明”“大明”之名,又有“日灵”“阳灵”“灵晖”和“郁仪”之称。唐人应制诗中常以日喻唐皇,又与“捧日”典故融合,表达效忠、侍奉、守护君王之心。《淮南子·天文训》描绘了日行轨迹及行至之处的称谓,唐诗中常见的有“旸谷”“咸池”“扶桑”“蟠木”等日出之所和“崦嵫”“虞渊”“桑榆”等日入之处。唐诗中的“若木”有两种含义,既是东方扶桑,又是西极若木。此外,《淮南子》记述的“朏晨”“正中”“晡时”“高舂”“下舂”等日行各时段之称谓,唐诗中亦可见之,且多用其本义,表示时间。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神话。唐人将以“日乌”为诗歌意象,既以咏日,又以咏乌,或将二者融合,亦或以之代指太阳。因《淮南子》等古籍有“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乌尽死”的记载,又产生了“羿射九日”的神话。古籍中的“羿”形象,可归纳为三种:“实有的历史人物”“箭靶’式人物”和“神话人物”。神话之羿所为之事,与历史之羿有密切联系。唐诗中的“羿”亦不离以上三种形象。羿射九日,落入大海,是为沃焦,又称尾闾、归塘。这些意象也在唐诗中出现,用以表达不同的诗意。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羲和与驭日神话。“羲和”在古籍中有“日母”“历官”“日御”三义。三者之间互有关联,反映了神话的历史化和神话自身的演变。而“日御”之义是唐代羲和神话的主流。唐人将羲和神话意象与车、轮、鞭、辔、鞅等车马驾意象两两融合,并将“羲和驭日”典故引申化用为多种诗意表达。唐诗中的“羲和”及其相关意象,既代指太阳亦转指岁时,寄寓了时间的昼夜不停和转瞬即逝,抒发了诗人们对暮年的感喟和因时光易逝而引起的人生之叹,表达了对功成名就的追求和突破生命限制的愿望。“日车”“六龙”除了其中所含有的时间寓意之外,“日车”又衬托物之高、险,“六龙”又有“天子之驾六马”和“《易》乾卦的六爻”等义。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夸父逐日和鲁阳挥戈却日神话,二则神话本身寄寓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但唐诗在化用二典时却不独从神话本身的抗争寓意出发,而是结合诗人自身的理解,进行多种解读。夸父逐日的神话本身有“远大抱负”“不自量力”等多重寓意,唐人从不同的角度化用于诗中,表达了诸多不同的情感。鲁阳却日神话在唐诗中用作咏戈之典、咏军阵之典、咏日之典,既以之状军威之盛,又寄寓了人有回天之力和希望能驻景留时之意。而在李白《日出入行》诗中,却否定了鲁阳的“回天之力”,展现了诗人合于大道的自然观和宇宙观。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嫦娥与奔月神话。嫦娥又作恒娥、常娥、姮娥,其窃不死药而奔月的故事谓之奔月神话。目前可知的秦简《归妹》卦辞、《文选》引《归藏》《淮南子》等文献中均有奔月神话的相关记载,故事情节在东汉张衡《灵宪》的记载中已然完备。嫦娥的形象经文学作品的流传与修饰逐渐鲜活起来。唐人将嫦娥奔月神话中长生不死、孀居孤苦、去而无返三大主题蕴含诗中,用以抒情言志。这些诗中的嫦娥是女神的形象,并升华成为美人意象。嫦娥不仅用来比喻美人和衬托美好事物,其作为月亮的代称也在诗中出现。唐人对于嫦娥窃药之事又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阐发,表现出多种态度。第六章是论述了唐诗中“蟾蜍”与食月诗歌。因为古人对月之轮廓无光之处的直观认识和蟾蜍的寓意,以及嫦娥奔月化为蟾蜍的神话等原因,古人认为月中有蟾蜍。故而把月蚀之时的月亮残缺,想象成因蟾蜍啮食所致,谓之“蟾蜍食月”。月有后宫群臣的寓意,故而唐诗中的食月诗常作为诗人抒发政治感慨的工具。卢仝歌行体《月蚀诗》是这方面诗歌的代表作,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诗中有一定数量的涉蟾蜍诗,多以“蟾蜍”代指月亮。第七章是对唐诗中“月兔”进行文化阐释。《楚辞·天问》“顾菟在腹”,王逸以“月中顾望之兔”释之,月兔神话由此而生。唐人涉月诗中常言及月兔,称之为“顾兔”“玄兔”“白兔”“玉兔”“阴兔”“金兔”等。“顾菟”之义,学术界有“月兔说”“蟾蜍说”“蟾兔说”“月虎说”四说。在唐诗中,有“月兔”“蟾蜍”两种释义。“玄兔”之称,解释了月中兔的来源,亦即“阴影说”。“白兔”寓意长寿,故唐人化用“白兔捣药”的神话入诗,借之抒情言志。“玉兔”既是“白兔”的喻称和美称,又暗指其为天上之兔。而且“玉兔”“阴兔”“金兔”之称与阴阳五行学说有一定的关联。因兔代指月,故唐诗以“兔轮”“兔钩”“兔影”“兔辉”来写月,以“乌飞兔走”形容时光流逝。唐诗中月兔的不同称谓,是我国传统文化多样化的沉淀,从中亦可窥探月兔神话的起源。第八章是对唐诗“月桂”的意象及其寓意进行探析。《淮南子》记载“月中有桂树”,《安天论》又有“月中仙人桂树”之说。唐代时产生的“吴刚伐桂”和“月落桂子”进一步丰富了月桂神话。唐人化用月中桂树的典故,以写月、咏桂、誉美人、赞贤达,或以“桂”代指月亮。又将月中桂的神话意象与科举寓意结合,使之成为了功名的象征。唐诗尤其是中晚唐诗歌以月桂喻功名者甚多,而且因“蟾宫”之说而衍生出“蟾宫折桂”的熟语。月中桂树以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情感内涵为唐人喜用,以表达对功名的追求。

徐强[2](2019)在《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东北地区的佛教龛窟,其凿刻时代自南北朝一直延续至清末、民国时期,但以隋唐之时所凿龛窟及造像最为集中和精彩。也可以这样说,以广元、巴中为中心的川北地区,实际上集中了从南北朝晚期直至盛唐之时最为精美的一批佛教造像。这一造像“传统”,不但在川北地区得以延续,还扩展到了今达州、广安和南充等三市之地域,在盛唐以后直至晚唐五代的很长历史时期中,先后涌现出大量小规模的佛教龛窟及造像,从而形成了川东北地区贯穿于整个隋唐时期的开龛造像风潮。在川东北地区的隋唐佛教龛窟中,各龛窟的规模大小是有很大差异的,各龛窟的“地位”高低也是极其悬殊的。就整个川东北地区而言,在绝大多数时候,无论是在专家学者眼中还是在普通游客的知识视域之中,广元皇泽寺、千佛崖摩崖造像,以及巴中南龛摩崖造像,毫无疑问是知名度最高的。此外,广元观音岩(也叫五佛岩)摩崖造像,通江千佛崖摩崖造像,以及巴中北龛、西龛、东龛及水宁寺等处的摩崖造像,也因规模较大、成片分布而较早、较多进入研究者的考察范围,并已有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和出版。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将这类龛窟称作“中心龛窟”,这既是基于其在从古至今的交通网络中的重要地位,更是着眼于其在历史流变中对周围龛窟凿刻的强烈“辐射”作用。大体上而言,中心龛窟往往是成片分布的规模较大的龛窟群,或若干个在位置上紧邻的龛窟“小群”共同组成的一个“大群”。且龛窟之间往往还多有相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性,恰恰就是中心龛窟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的一种展现(1)。它们多已进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多份有关的调查报告以及较多的研究成果已经公布。与之相对的,本文称之为零散龛窟。其主要特征在于,龛窟规模都很小,但总的数量则较多,在川东北地区的乡野山间零散分布,真正构成了一条大致呈南北走向的“佛教走廊”。但有关这些龛窟的报道或资料,或者仅为最初步之调查,或者还根本未被测量以及编号。其研究成果基本为零,很多基本问题都尚未解决,故而本文写作中的很多资料是第一次公布,很多排年、考辨工作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本文着重完成以下几方面的任务:第一,在前期所进行的长达几年的大量实地踏勘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已刊发的川东北部分零散隋唐佛教龛窟的调查简报,基本摸清川东北地区隋唐零散佛教龛窟的家底。首先简要介绍其基本现状,然后从造像题记、造像细部比较等方面出发,确定龛窟的准确凿刻时间(或大致的凿刻年代),并就各处龛窟富于特色的龛窟形制、造像题材、造像布局及题记内容等问题展开考辨,最终尝试解决以下若干问题:零散龛窟在形制、题材等方面的来源,零散龛窟如何与其所处的地域社会互动,零散龛窟如何反映供养群体的信仰世界,零散龛窟如何对后续凿刻的龛窟施加影响等等。第二,在确定零散佛教龛窟诸要素的基础上,将零散龛窟与中心龛窟置于相反相成的关系之中,分辨同异,总结特征,抓住根本,确定性质。既明确中心龛窟与零散龛窟始终“各行其道”,亦看出中心龛窟与零散龛窟相互交汇——这两种存在状态的并行不悖,才共同构成真正的隋唐川东北佛教龛窟凿刻图景,以及这一区域佛教信众的信仰图景。第三,针对川东北地区零散隋唐佛教龛窟中的突出问题,如对人形化“天龙八部”造像题材的特别钟爱,如小型、微型龛窟中大量存在“二(像)佛并立”造像布局的特殊现象,本文结合大量造像实例进行了专题研讨。第四,对川东北地区零散隋唐佛教龛窟中若干富于整体性、完整性的造像龛窟群,如达州浪洋寺摩崖造像、广元金印山摩崖造像,本文对其进行了综合研究,既展现其前后相续的发展进程,还溯源探流以揭示其来龙去脉,更着意挖掘其内部蕴藏的信仰主题。同时,对具有争议性的一些话题,如广安冲相寺是否为“定光佛道场”,也进行了专题考辨。第五,受川东北地区隋唐佛教龛窟中大量密教题材造像(在广元观音岩、千佛崖等处尤多)的影响,本文推而广之,延伸探索,对四川(尤其是西蜀)密教与两宋画论的关系,亦专文予以探究。

方兴[3](2019)在《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东因为其灵山秀异和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岭南地区佛学、道学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广东传统寺观园林是最能体现岭南玄学和思想文化特征的宝贵遗产。以人工要素为构景主体和以自然山水为构景主体是中国古典寺观园林的两大造园体系,而在多民系共荣和海洋文化的孕育下,广东寺观在两大体系基础上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造园理念和手法,其中寺观对自然地貌的运用和空间布局的大胆创新堪称一种典范。广东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最突出的“症结”在于:一方面存世的园林和文字性资料很少,且其中以零散的文章和建筑学科角度的论着居多,而运用跨学科的系统方法,涵盖掇山理水、植物造景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可谓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学界前辈及后续学者虽然缺乏统一认识,但大致对广东地区其它各类型园林的总体风格特征作过一些总结,例如私家园林的“随意性”“兼容性”“地方性”、州府园林的“民间性”“简朴性”“谪意性”等,但未见广东寺观园林特征的论及。因此,系统地研究广东寺观园林的风格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如传统寺观园林的选址、环境地貌利用、建筑和园林空间布局和造景手法等,是填补广东园林学科上述研究空缺的重要任务。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地图解读、横向对比等方法对广东传统寺观的园林化历史发展和空间营造等问题进行研究。追溯汉朝到清朝这一历史时间段广东禅宗佛学思想和南方道学文化的发展历史,探析两种思想文化的广东寺观园林化的影响,建立起广东传统寺观环境利用和空间营造研究的背景平台。阐述广东寺观园林造园理念的形成、演变历程的和发展环境,横向对比了广东自身佛寺和道观之间的异同、还有与广东寺观渊源颇深的北方皇家寺庙园林、江南及日本禅宗园林、西南及闽南宫观三者在思想、布点和格局方面与广东寺观园林的对比。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发展分期并归纳其发展特点,进而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广东寺观与地貌环境的关系,围绕寺观的选址,对六种地貌的总体造园特征做了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空间类型、空间组合形式和空间布局特点。最后通过结合具体园林造园案例提出广东寺观造园的手法借鉴,包括寺观名山全局控制的宏观环境控制手法、寺观建筑构图比例处理手法、庭院空间的世俗化理景手法、以及通过咏吟题景来提升园林意境和文化韵味的艺术手法等。相信,本论文对广东历史文脉的传承和现代园林的设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和现实指导意义。

张荆欣[4](2019)在《《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发展,语篇层面的研究日渐丰富,语篇研究的角度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语篇分析的范围既包括语篇结构与社会语境的关系,又包括社会心理表征,把认知和社会结合起来,建立语言与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联系;语篇分析的对象涵盖了口语和书面语形式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话语,具体内容涉及评价、元话语、语类、身份建构与传播、话语的社会语境、语言与权势的关系等语篇研究领域,对纪录片解说词的全方位研究逐渐拉开序幕。本文以“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主题的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的解说词为文本,在语篇研究的框架下,从分析解说词语篇的交际结构入手,对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进行系统分析,阐释解说词语篇交际主体如何在特定的语境之下,以交际意图为核心,实现其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让世界深入了解多姿多彩的中国、文明进步的中国这一重要使命;同时,通过分析语篇在语言层面展现出的语音、词汇、句法等各个层面的修辞特征,进一步分析该解说词如何通过语言手段营造出强大的规训力量,用以阐释该主题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扩大中国影响。对纪录片解说词的语篇语言学思考是对《河西走廊》及相关主题纪录片研究的一次尝试,本研究主要关注纪录片想要表达的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具体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研究的绪论。本章介绍了选题依据、纪录片语料来源、研究对象、研究综述、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等。综述部分主要包括国内外语篇研究概况和纪录片解说词研究概况两部分,语篇研究概况部分介绍了语篇语言学的历史发展情况、语篇研究的角度及方法,以及语篇研究的现状。通过对纪录片解说词特别是对《河西走廊》解说词研究的综述,了解到对该纪录片甚至是这一领域的语言学研究尤其是语篇语言学研究相对较弱,对于解说词篇章要素及篇章结构的语篇分析体现本文的研究价值。第二部分为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交际结构研究。本章首先界定解说词语篇的故事化叙述属性,然后对其交际结构进行分析。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言语交际行为研究的社会功能角度。言语交际中发话者总是带着某种交际意图,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同时实施三种言语行为,除话语本身的字面意义外,言语表达的,即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才是言语行为研究中关注的重点。在言语交际的双向过程中,交际意图是言语行为的核心,也是言语交际产生的依据。交际意图、交际主体、交际语境三个因素构成了语篇的交际结构。本章从纪录片的题材与传播意向、创作主体意向的表达等方面分析了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交际结构,解说词言语交际特征及类型。第三部分为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与语境研究。语境分析是语篇分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发话者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对语境的运用和操纵来达到其交际意图,语境可以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前者直接作用于语篇的生成,而文化语境则间接地影响语篇的建构。语篇的情景语境涵盖多种场景,既可以指具体的上下文、也可以是语言使用的场景等,它往往存在于语篇内部。文化语境是语篇赖以生存的大语境,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文化也制约着语言的生成与发展。本章结合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语境特征因素,根据语篇中时空语境的分布特征对情景语境加以分析,探讨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对语篇生成的促进作用。对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具体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发话者选择性地利用语境来引导受话者理解发话者的语用意图,还为接下来语篇分析打下基础。第四部分为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语言策略研究。由于纪录片和观众之间是单向性的会话关系,纪录片解说词根本意图是解释画面内容并向观众传达信息,但是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者即发话者并不能从观众即受话者那里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随时修改、改变策略,因此,这就需要发话者在创作解说词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语言手段,选取恰当的策略来实现其意图,主要采取修辞策略完成传递信息解释画面的意图,采用主观化表达策略强化“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这一主观化意图。本章结合具体例句,从语篇的修辞策略及语篇话语权力表达两个方面分析解说词语篇使用的语言策略。第五部分为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研究。仅仅依靠话语间关系来衡量语篇是否连贯是有局限性的,语篇的连贯与语篇言语行为的实现、语篇的形成模式、话语发出者的目的、计划和意图紧密相关。首先对现有的涉及“衔接与连贯”的分析与研究加以概括总结,结合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形式与语篇交际结构,归纳出适合该纪录片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解的理论方法,通过具体示例对解说词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表达加以描述和分析,重点在于呈现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由非语言手段形成的衔接与连贯表达。第六部分为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篇章推进结构研究。连贯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对语篇连贯性及语篇完整性的考察还可以从语篇的功能角度入手。对语篇谋篇功能的探讨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谋篇功能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有关语篇的主位结构及信息结构的探讨对语篇的谋篇功能有重要的解释作用。语篇主位结构中的主位及述位两个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关联的,对主位-述位的表达,以及对主位推进模式的阐述关注的是话语表达的内容与意义,也就是“信息”,而不是形式,对语篇层次结构中句间语义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结构中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的分布情况以及两种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章从《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中主位推进结构和信息结构两方面探讨解说词语篇中篇章推进结构对语篇连贯性和完整性的促进作用。第七部分为纪录片《河西走廊》篇章叙事研究。随着纪录片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纪录片的艺术创作逐渐走上了“故事化”的发展道路。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纪录片《河西走廊》播出三年多的时间里,豆瓣评分不降反升。这样一部大气恢弘的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其成功之处离不开解说词故事化的叙事表达。作为纪录片语言的载体之一,解说词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章从该纪录片《河西走廊》的创作结构、编码特征、叙事语言等方面分析其故事化叙事的成功之处。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通过对《河西走廊》语篇交际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中,交际主体如何在语境的作用之下完成故事化的讲述,实现其弘扬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的交际意图。

郭侃[5](2018)在《《穆天子传》文本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穆天子传》为西晋初年出土於汲县战国古墓中的竹简,是汲冢竹书中至今唯一被完整保存下来的。本文即以《穆天子传》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近年新见的出土文献及研究观点,对《穆天子传》文本作重新整理。正文分上、下两编。上编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穆天子传》校释”是对《穆天子传》原文进行重新整理、校注,主要内容是标注目前笔者所见各版本间的文字异同,收集前人的校释成果,最後以“案语”的形式陈述笔者自己的研究观点,包括一些直接隶定文字的释读,一些语辞的训诂。第二部分“《穆天子传》中所见地名集释”是将前人考证的“穆王巡行地点”论着、研究文章做搜集整理,析出观点,最後依然以“案语”的形式陈述笔者自己的研究观点。第三部分“《穆天子传》中所见氏族名、人名集释”是将前人考证的“《穆天子传》中所见氏族名、人名”论着、文章做搜集整理,析出观点。下编共分两章,皆为《穆天子传》的相关问题研究。由於此前已有大量关於《穆天子传》的研究性文章,且各家所执观点均可备为一说,因此本文不对旧有观点作过多纠缠,仅将校释偶拾整理成文。第一章为“《穆天子传》真伪及其成书时间、性质考辨”,笔者以此前研究者未曾关注过的汲冢竹书被发掘的历史背景作为切入点,阐明《穆天子传》不可能是伪书的理由;笔者运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以“古籍目录学”的相关着作讨论了《穆天子传》的性质为何。第二章“《穆天子传》明清版本述评”的主要内容是,笔者将在整理过程中使用到的明清时期版本作一系统评介,为今後研究者查阅各《穆天子传》版本以提供便利。正文之外,文末另有附录七篇。附录一包括诸家所考“穆王巡行地图”三十余套,意在以直观的视角展示诸家所考穆王巡行所到之处为今之何地,此内容亦是不同於前人整理《穆天子传》的创新点之一。附录二为《穆天子传汇校集释》勘误记,此书虽为《穆天子传》研究的集大成者,但囿於特殊的出版印刷时期,难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地问题。勘误记指出其中一些问题,以方便读者对此书更好地运用。附录三为“《穆天子传》原文复原”,由於《穆天子传》文本中缺文较多、各版本间在文字使用上亦有差异,因此笔者结合整理过程中提出的一些观点,试将《穆天子传》作一定文,望对此後研究者有所帮助。附录四为“《穆天子传》序跋选录”,笔者将序跋搜集合1,以观前人校注《穆天子传》的背景、过程,以便此後研究者更了解《穆天子传》的校注文本。附录五、六、七为三篇研究性文章,是笔者在整理过程中的一些不尽成熟的想法。

田小维[6](2018)在《17-18世纪韩国和日本的朱子学辞书比较研究 ——以韩国《语录解》和日本《语录译义》为例》文中研究表明15-16世纪以来,朱子学在东亚的发展进入繁盛时期,各家朱子学派、学院纷纷成立,讲学之风盛行,各类朱子学阐释性着作争相出现,包括研究、译注、辞书等。韩国《语录解》和日本《语录译义》就是随着朱子学的兴起而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朱子学辞书,分别由朝鲜李朝时期和日本江户时代的学者所编写,其中均收录了大量来自宋儒语录中的汉语口语俗语词,是韩国和日本学习朱子学及近代汉语口语的重要工具书。作为外国学者编撰的汉语口语俗语词辞书,《语录解》和《语录译义》不仅反映了汉语文字、词汇在汉字文化圈的传播和变异,而且反映了朱子文化在东亚的传播和接受情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语录解》和《语录译义》的研究尚且不足,特别是《语录译义》在国内还未出现相关研究成果,基于此,本文在国外特别是日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数据统计等多种方法,对辞书中的词汇、释义、汉字、语音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挖掘其文献学、汉语史和文化传播方面的价值。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语录解》和《语录译义》两种文本进行详细介绍,指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概述;第二章是词汇研究,主要从收词、释义和注音方面进行比较,然后选取部分常用词进行分析,探究其口语性特征;第三章为文字研究部分,主要运用列表形式对两种辞书中的汉字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收字情况、俗字类型和特征,分析韩国和日本的汉字特点及差异,揭示汉字在韩国日本的传播和变异情况;第四章写从朱子学辞书看朱子学在东亚的传播和接受,主要从《语录解》和《语录译义》的文献特点分析朱子学在韩国和日本接受和传播的差异,进而分析朱子学在东亚的传播和接受情况;第五章总结,通过对文献特点和朱子学传播情况的分析,得出韩日辞书的传承关系,以及总结本文研究对象所揭示的价值。

江雨蒙[7](2018)在《现代女性陶艺家作品的审美特点初探》文中指出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千年的历史,而在当代,女性陶艺创作者的人数正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标志着现代女性在陶瓷领域的影响正逐步扩大。现代女性陶艺家这一特殊的群体,正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在现代社会中崭露头角,凭借独特的审美视角以及多样的创作风格刷新着人们对于美的认知。她们既有传统性别视角中女性的独特审美倾向,也有新时代中逐渐呈现的对都市女性生活状态的关注和探讨。本文综合大量历史艺术文献资料,阐释了现代女性陶艺家这一群体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既有历史文化环境的积淀,也有时代政治背景的影响。随后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女性陶艺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从题材、器型和工艺的创新三个角度,深入探究现代女性陶艺家作品中的创作特点和审美共性,着重探讨了女性陶艺家具有独创性的几类陶艺作品,如多种材料结合创作的陶艺花卉等。最后,尝试对女性陶艺家共通的审美特点进行归纳分析,提炼出现代女性陶艺家群体所共有的审美倾向。

冯光[8](2018)在《敦煌莫高窟乐舞形象研究 ——以护法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敦煌莫高窟建窟上至北朝,下至元代。千年不断凿窟造像成就了今天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内众多形象主要分为天乐、俗乐两大类,天乐中有很大一部分包含了护法神。以敦煌莫高窟中护法神在舞蹈中的研究挖掘为最终目的,研究者首先对护法神在佛教中的职能和由来进行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护法神进行介绍,目的在于分清护法神的种类、彼此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所用法器道具;为了更好的对护法神在舞蹈中的运用挖掘,研究者不光从以往的对称美学角度出发和从直观视觉上所感触到的“乐舞不分”、“动静结合”的美学特征以外,还从造型艺术具有的美学特征以及纵观莫高窟内护法神的外在造型、内在气质特点总结出曲线之美和阳刚之美的特点;在理清护法神的职能和由来、护法神的分类以及所具有的美学特征的基础上,从护法神的手型、体态、法器的角度分析护法神在敦煌男子舞蹈中的运用,最后引发研究者对敦煌男子舞蹈未来发展的思考。敦煌舞蹈作为一个新兴流派,男女同步发展尤为重要。莫高窟内能够提供敦煌男子舞蹈研究对象的主要是早期的乐舞形象和莫高窟内贯穿始末的护法神。敦煌舞蹈的目的是弘扬中华文化,护法神作为敦煌舞蹈男性形象的研究对象也是如此,也理应是不断完善探索挖掘。任重而道远!

张阿嫱,郑新钰[9](2017)在《文化互通 魅力敦煌》文中研究说明9月20日,世界目光再次聚焦敦煌。这一天,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2016年9月,首届敦煌文博会成功举办。开幕之际,习近平主席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敦煌的历史地位和

刘畅[10](2017)在《论徐小斌小说创作的魔性与神性》文中研究表明徐小斌是一位具有魔性与神性的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始终保持着一种先锋的状态,她从历史、宗教、文化多维度的反思世界的灰度与人的存在困惑,始终在努力表达着对生命中浪漫与美的不懈追求。徐小斌的小说创作显示出魔性的底色与神性的精神思索相融会贯通的特点,她的小说对现实的关照超越了现实之上,带有寓言式的意义,并引向了悲剧式的美与力量,整体上彰显出别具一格又深沉睿智的文学品质,在当代女作家的创作中产生了独特的贡献与意义。她的创作是多面性、智性与诗性的融合,她奇诡的想象与独特的创新使得她的小说创作如同语言与思维逻辑的游戏,打破二元对立的边界从而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呈现为一种更广义与深厚的女性主义叙事立场。本篇论文将运用文化批评的方法,同时运用一些后现代主义理论,如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精神分析与心理学的有关内容,以及叙事学、叙事伦理的相关知识,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之上,结合个人的文学阅读体验,以徐小斌小说创作中的魔性与神性为切入点,结合其作品中有关女性存在的困境、宗教与梦境的想象及精神的建构,以及作者的叙事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对徐小斌的文学创作进行总体性、综合性的批评研究,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题为“镜像之城”中的女性困境,探讨徐小斌小说中展现出的对于女性的存在困境、女性如何实现个体生命价值,及人性的真相等问题的思考。作家自己置身于女性历史之中,作为女作家在政治、道义两个层面对女性命运以精神在场的方式切实思考。第二部分题为宗教与梦幻的独特想象,宗教是徐小斌精神在场的确证力量,神秘的书写,既是对人性的验证,也是作者探索女性存在意义的体现。本章有一个从神秘宗教文化的思考到精神疗法的指认的过程,考察作者本人对女性灵魂的救赎、身心的安放、潜意识心理及信仰等生存的终极价值的哲学思考。第三部分题为“多维的历史想象与话语建构”,主要从叙事角度切入徐小斌的文学创作。通过新历史主义的叙事策略、女性身体欲望的言说及对苦难的超越的叙事伦理三个方面,展现徐小斌多维的、独特的叙事方法与叙事策略。

二、敦煌,如此近却又如此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敦煌,如此近却又如此远(论文提纲范文)

(1)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路径
    三、研究回顾与展望
    四、研究对象的界定
第一章 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
    第一节 日神之名
    第二节 日出之处
    第三节 日入之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
    第一节 日乌意象:咏日与咏乌
    第二节 古籍所载“羿”之形象
    第三节 唐诗之“羿”及射日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诗中的羲和与驭日神话
    第一节 羲和神话起源及其演变
    第二节 唐诗中的“羲和”含义
    第三节 “羲和驭日”诗歌引申
    第四节 羲和驾驭:日车与六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诗中的逐日、却日神话
    第一节 唐诗中的夸父逐日神话
    第二节 唐诗中的鲁阳却日神话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诗中的嫦娥与奔月神话
    第一节 嫦娥奔月神话的形成
    第二节 唐诗中奔月神话主题
    第三节 嫦娥形象:美的化身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唐诗中的蟾蜍与食月诗歌
    第一节 月中有蟾蜍的观念来源
    第二节 唐代的“蟾蜍食月”诗
    第三节 《月蚀诗》的相关问题
    第四节 以“蟾蜍”代月的唐诗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唐诗中的月兔及文化内涵
    第一节 “顾兔”四说及唐诗释义
    第二节 “玄兔”及月兔来源诸说
    第三节 “白兔”及月中捣药神话
    第四节 “玉兔”诸称的多重内涵
    第五节 “兔”在诗中的借代情况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唐诗中的月桂意象与寓意
    第一节 月中桂树异名及源流
    第二节 月中桂树的诗歌意象
    第三节 月中桂树的功名寓意
    第四节 月宫传说及蟾宫折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调查、考辨与特征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调查、断代与考辨
        第一节 广元地区零散隋唐佛教龛窟调查、断代与考辨
        一 剑阁县石老坪摩崖造像
        二 剑阁县碗泉乡老君庙摩崖造像
        三 旺苍县古天坝摩崖造像
        四 旺苍县木门寺摩崖造像
        五 剑阁县天马山摩崖造像
        六 剑阁县碗泉乡佛爷岩摩崖造像
        七 剑阁县锦屏山摩崖造像
        八 苍溪县赵家坡摩崖造像
        九 剑阁县三清村摩崖造像
        十 广元利州区五佛寺摩崖造像
        十一 剑阁县东宝镇佛爷岩摩崖造像
        十二 剑阁县环梁子摩崖造像
        十三 广元利州区城关瘗藏坑出土造像
        十四 剑阁县新民摩崖造像
        十五 剑阁县计划村佛爷岩摩崖造像
        十六 剑阁县王家坡摩崖造像
        十七 苍溪县阳岳寺摩崖造像
        十八 旺苍县普济镇佛子崖石刻造像
        十九 旺苍县兴隆寺摩崖造像
        二十 旺苍县马家渡摩崖造像
        二十一 广元昭化区金印山佛尔岩摩崖造像
        二十二 广元昭化区夹渠摩崖造像
        二十三 广元利州区雪峰寺摩崖造像
        二十四 剑阁县中心水库摩崖造像
        二十五 剑阁县普安鹤鸣山摩崖造像
        第二节 巴中地区零散隋唐佛教龛窟调查、断代与考辨
        一 巴中沙溪摩崖造像
        二 巴中石门寺摩崖造像
        三 巴中三江龙门山摩崖造像
        四 巴中玉井佛尔岩摩崖造像
        五 巴中恩阳佛尔岩摩崖造像
        六 巴中恩阳麻石垭佛尔岩摩崖造像
        七 通江县佛尔岭摩崖造像
        八 通江县小新场(小新桥)遗址造像
        九 通江白乳溪摩崖造像
        第三节 达州地区零散隋唐佛教龛窟调查、断代与考辨
        一 万源市杜家湾摩崖造像
        二 宣汉县桥河摩崖造像
        三 宣汉县唐家坝摩崖造像
        四 宣汉县石龙摩崖造像
        五 宣汉县浪洋寺摩崖造像
        六 大竹县乌桥摩崖造像
        七 大竹明星村摩崖造像
        八 渠县梭罗碥摩崖造像
        第四节 广安地区零散隋唐佛教龛窟调查、断代与考辨
        一 岳池县东岩寺摩崖造像
        二 邻水县王家镇千佛岩摩崖造像
        三 邻水县梁板乡卧佛
        四 广安冲相寺摩崖造像
        第五节 南充地区零散隋唐佛教龛窟调查、断代与考辨
        一 南充高坪青居山摩崖造像
        二 南充嘉陵万山寺摩崖造像
        三 阆中市大像山摩崖造像
        四 南部县盘龙镇回龙山摩崖造像
        五 营山县太蓬山摩崖造像
        六 南充嘉陵钟家桥千佛岩摩崖造像
    第二章 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的性质与特征
        第一节 川东北地区的隋至初唐佛教造像
        第二节 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的性质
        第三节 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的特征
下篇 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专题研究
    第三章 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中的二佛并存造像
    第四章 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中的天龙八部造像
    第五章 广安冲相寺“定光佛道场”考
    第六章 达州浪洋寺摩崖造像综合研究
    第七章 广元金印山摩崖造像综合研究
    第八章 两宋画论与西蜀密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石刻考察工作照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我国寺观园林的古代研究
        1.2.2 我国寺观园林的近现代研究
        1.2.3 广东寺观园林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学科意义:填补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学术研究的不足
        1.4.2 理论意义:对广东传统寺观园林进行较深入研究,系统性地提出园林造景的理论脉络
        1.4.3 现实意义:提出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思路,指导园林研究和创作实践
    1.5 研究对象
        1.5.1 地域范围
        1.5.2 核心概念界定
    1.6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广东传统寺观造园的思想根源与评析
    2.1 根源性思想文化
        2.1.1 禅宗佛学——梵我合一、物我为一
        2.1.2 南方道学——自然无为、动合无形
    2.2 佛、道思想文化对寺观造园艺术的熏染
        2.2.1 禅宗“顿悟”下的佛寺造园艺术追求
        2.2.2 道学“无为”下的道观造园艺术追求
        2.2.3 佛、道思想对广东寺观园林的影响评述
    2.3 其他思想文化
        2.3.1 多民系文化——广府、客家、潮汕的寺观文化景观
        2.3.2 中西合璧文化——开放兼容的寺观营建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演进
    3.1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历史分期
        3.1.1 宗教建筑文化传入及起步时期(汉晋——北朝)
        3.1.2 佛盛道缓时期(隋唐——宋元)
        3.1.3 寺观鼎盛共举时期(明——清)
        3.1.4 寺观园林历史轨迹与分期评述
    3.2 寺观园林演进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3.2.1 寺观园林文化形成的基础自然因素——灵山秀异、物产奇瑰
        3.2.2 寺观园林发展推动的核心人文因素——安定包容、进取创新
    3.3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发展演变剖析
        3.3.1 寺观造园——世俗化的产物
        3.3.2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园艺术的演变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传统寺观的风景地貌特征与环境利用
    4.1 寺观选址的依据和风景地貌作用
        4.1.1 依仗风景地貌的寺观选址
        4.1.2 地貌特征下的广东寺观构景特色
    4.2 单形态地貌寺观特征与环境利用
        4.2.1 山间寺观
        4.2.2 崖壁洞窟寺观
        4.2.3 水畔寺观
        4.2.4 小山岗寺观
        4.2.5 平原平地寺观
    4.3 复合型地貌寺观特征与利用
        4.3.1 善用地貌特征,巧构功能景区
        4.3.2 突出景观中心,控制整体构图
        4.3.3 注重道路规划,强调竖向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景的空间格局
    5.1 广东寺观园林空间——园林化的景观空间
        5.1.1 空间类型及特征
        5.1.2 各空间的衔接组合方式
    5.2 前导空间
        5.2.1 景观功能与宗教功能兼具
        5.2.2 广东传统寺观前导空间的处理手法
    5.3 建筑空间
        5.3.1 崇拜空间的建筑形制特点
        5.3.2 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特点
        5.3.3 岭南气候下建筑组群园林化的成因和特点
    5.4 园林空间
        5.4.1 以小见大的园林空间意涵
        5.4.2 园林空间布局特点
        5.4.3 乡土植物对园林空间的影响
    5.5 空间格局对比
        5.5.1 广东佛寺与广东道观对比
        5.5.2 广东寺观园林与北方皇家寺庙园林对比
        5.5.3 广东寺观园林与江南、日本禅宗寺院园林对比
        5.5.4 广东寺观园林与西南、闽南宫庙园林对比
        5.5.5 四种寺观园林格局对比评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
    6.1 “小寺征大观”的宏观环境处理
        6.1.1 分层布置,抢占名山风景关键点
        6.1.2 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布局
    6.2 “人工和天韵合一”的建筑构图比例控制
        6.2.1 稳定和谐的建筑单体构图
        6.2.2 人工斧凿配合地形环境壮大重点建筑形象
    6.3 “雅致精巧”的世俗化庭院空间理景
        6.3.1 以池水补景,扩大庭院空间感
        6.3.2 以寺塔镇景,凸出庭院空间主从与重点
        6.3.3 以绿化点景,达“亦寺亦园”效果
    6.4 “辞中寄情,象外生景”的空间文化性提升
        6.4.1 用诗境说禅境
        6.4.2 额联刻石弘教题景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
    7.1 对传统园林遗产的保护
        7.1.1 传统园林保护的意义
        7.1.2 喜忧参半的广东传统园林保护现状
        7.1.3 保护策略思考
    7.2 对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
        7.2.1 多元开放文化特征的传承
        7.2.2 世俗性文化特征的传承
    7.3 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
        7.3.1 高品位的园林艺术风格
        7.3.2 多功能的园林发展方向
        7.3.3 强化城市园林生态建设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创新点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纪录片还是记录片?
        1.1.2 中国纪录片发展概况
        1.1.3 纪录片《河西走廊》简介
    1.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语篇研究概况
        1.3.1 国外语篇研究
        1.3.2 国内语篇研究
        1.3.3 纪录片解说词研究现状
        1.3.4 《河西走廊》解说词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
        1.4.1 学术价值
        1.4.2 应用价值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交际结构
    2.1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属性
    2.2 言语行为与交际结构
    2.3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语篇的交际结构
        2.3.1 纪录片题材与传播意向
        2.3.2 纪录片创作主体意向的表达
    2.4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意图性
        2.4.1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视角
        2.4.2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意图性与交际
    2.5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交际行为结构
        2.5.1 交际主体
        2.5.2 交际意向
        2.5.3 交际特征及类型
    2.6 小结
第3章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与语境
    3.1 语境研究概况
        3.1.1 语境的界定
        3.1.2 语境的分类
        3.1.3 语境的功能
        3.1.4 语境与语篇的关系
    3.2 情景语境
        3.2.1 交际参与者
        3.2.2 时空语境
    3.3 社会文化语境
    3.4 小结
第4章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语言策略
    4.1 修辞策略
        4.1.1 语音修辞策略
        4.1.2 词汇修辞策略
        4.1.3 句式选择策略
        4.1.4 语法变化策略
        4.1.5 辞格选用策略
    4.2 解说词话语权利表达策略
        4.2.1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转述
        4.2.2 助词“着”、“了”的大量使用
        4.2.3 主观性话语的运用
    4.3 小结
第5章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衔接与连贯
    5.1 衔接与连贯
        5.1.1 有关“衔接”
        5.1.2 有关“连贯”
    5.2 衔接与连贯
        5.2.1 国内外学者对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关系的研究
        5.2.2 本文对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关系的理解
    5.3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
        5.3.1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衔接手段
        5.3.2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连贯效果
    5.4 小结
第6章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篇章推进结构
    6.1 主位与述位
    6.2 主位推进模式
    6.3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中主位及主述推进模式
        6.3.1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中的主位
        6.3.2 主位推进和主位推进模式
    6.4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信息结构
    6.5 小结
第7章 《河西走廊》篇章叙事研究
    7.1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编码结构
        7.1.1 《河西走廊》解说词中的三幕式结构
        7.1.2 《河西走廊》解说词中的有机整体性表达
    7.2 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编码特征
        7.2.1 悬念式开头的运用
        7.2.2 《河西走廊》中的情景再现
    7.3 纪录片《河西走廊》的叙事语言
        7.3.1 镜头语言
        7.3.2 解说词与空镜头的衔接
    7.4 小结
第8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穆天子传》文本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穆天子传》研究的意义
    二、《穆天子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本文的结构
上编
    《穆天子传》校释
    《穆天子传》所见地名集释
    《穆天子传》所见氏族名、人名集释
下编
    第一章 《穆天子传》的真伪、成书时间与性质
        第一节《穆天子传》真伪考辨
        第二节《穆天子传》的成书时间与性质
    第二章 《穆天子传》明清注疏版本述评
        第一节明版《穆天子传》
        第二节清版《穆天子传》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诸家考“穆王巡行”地图合1
    附录二 《穆天子传汇校集释》校勘记
    附录三 《穆天子传》原文复原
    附录四 《穆天子传》序跋选录
    附录五 《穆天子传》之“穆王八骏”考
    附录六 《穆天子传》中的“草”字解
    附录七 《穆天子传》中的重文符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後记

(6)17-18世纪韩国和日本的朱子学辞书比较研究 ——以韩国《语录解》和日本《语录译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韩国《语录解》
        二、日本《语录译义》
    第二节 《语录解》和《语录译义》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汉语史价值
        二、文献学价值
        三、朱子学传播价值
    第三节 《语录解》和《语录译义》研究概况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第四节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材料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语录解》和《语录译义》词汇研究
    第一节 收词比较
    第二节 释义比较
        一、释义体例比较
        二、释义方式比较
        三、释义内容比较
    第三节 注音方法比较
        一、《语录解》注音方法
        二、《语录译义》注音方法
    第四节 共同收录的词汇
        一、单音词
        二、双音词
        三、三音节词
        四、四音节词
第三章《语录解》和《语录译义》文字研究
    第一节 韩国和日本汉字文化历史渊源
    第二节 《语录解》和《语录译义》的收字情况比较
        一、《语录解》的收字特点
        二、《语录译义》的收字特点
        三、收字比较
    第三节 《语录解》和《语录译义》俗字比较
        一、俗字的选取
        二、《语录解》和《语录译义》俗字数量比较
        三、《语录解》和《语录译义》俗字类型
        四、《语录解》和《语录译义》俗字特点比较
    第四节 《语录解》俗字释例
    第五节 《语录解》和《语录译义》中的异体、古体等汉字
        一、《语录解》中的异体字和古体字
        二、《语录译义》中的异体、古体等汉字
第四章 从《语录解》和《语录译义》看东亚朱子学的传播和接受
    第一节 《语录解》和《语录译义》的特点
        一、《语录解》的特点
        二、《语录译义》的特点
    第二节 韩日两国朱子学传播和接受的异同
        一、东亚朱子学传播和接受情况
        二、韩日两国朱子学传播和接受的异同
第五章 结语
    一、从文献角度看韩国、日本朱子学辞书的关系
    二、《语录解》和《语录译义》比较研究的价值
附录
    附录1 《语录解》和《语录译义》共同收录的词汇
    附录2 《语录解》俗字表
    附录3 《语录译义》俗字表
参考文献
致谢

(7)现代女性陶艺家作品的审美特点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思路与方案
2 现代女性陶艺家群体
    2.1 现代女性陶艺家的定义
    2.2 现代女性陶艺家群体的发展阶段
3 现代女性陶艺家创作题材选择
    3.1 关注社会变化
    3.2 关注自然
    3.3 个人喜好
4 现代女性陶艺家作品的器型
    4.1 继承传统
    4.2 关注家庭
5 现代女性陶艺家作品的革新与审美的变革
    5.1 多种材料的结合
    5.2 陶瓷仿其他材料的尝试
    5.3 釉色的创新
6 现代女性陶艺家的审美特点
    6.1 本真
    6.2 母性
    6.3 浪漫
    6.4 唯美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敦煌莫高窟乐舞形象研究 ——以护法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专着类
        (二)论文类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田野调查法
    四、研究难点
    五、名词解释
第一章 护法神的由来与分类
    一、护法神概述
        (一)护法神在佛教中的职能
        (二)护法神的由来
    二、护法神的分类
        (一)天王
        1.隋唐天王特点
        (1)隋朝时期天王的特点
        (2)唐朝时期天王的特点
        2.天王形象的整理
        (1)敦煌藏经洞里的天王
        (2)汉传佛教中的天王
        3.天王手持法器
        (二)金刚
        1.金刚与天王的区别
        2.金刚所用的法器
        (1)金刚铃
        (2)剑
        (三)力士
        1.力士与天王、金刚的区别
        2.力士所用的法器
        (四)药叉
        1.药叉在古印度中的形象
        2.药叉在敦煌莫高窟内出现的时期
        3.药叉的特点
        (1)独有的外在特征
        (2)丰富的乐器道具
        (3)独特的头上佛光
        (4)舞蹈动势渊源流长
        4.药叉与天王、金刚、力士的区别
        (1)神位不同
        (2)外在特征不同
        (3)所持道具不同
第二章 护法神的美学特征
    一、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
    二、“乐舞不分”和“动静结合”的美学特征
    三、对称的美学特征
    四、曲线美学特征
    五、阳刚的美学特征
第三章 护法神在敦煌男子舞蹈中的运用
    一、护法神之间的个性和共性
    二、天王的运用
        (一)天王的手型
        (二)天王的舞蹈实例
    三、金刚的运用
        (一)金刚的手型
        (二)金刚的体态
        (三)金刚的舞蹈实例
    四、力士的运用
    五、药叉的运用
第四章 敦煌男子舞蹈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原型依托的挖掘与整理
    二、教材编着
    三、作品创作
        (一)纵向继承
        (二)横向吸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文化互通 魅力敦煌(论文提纲范文)

甘肃省委书记 林铎
弘扬丝路精神 推动文化繁荣
文化部部长 雒树刚
博采文明之长 促进全球治理
中宣部副部长、国新办副主任 崔玉英
贡献中国智慧 搭建互信桥梁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涛
促进文化传播 连接各国梦想
中国贸促会会长 姜增伟
讲好丝路故事 展示立体中国
希腊文化和体育部部长 莉蒂娅·科妮奥尔都
交流与合作更具深度和广度

(10)论徐小斌小说创作的魔性与神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三、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一章“镜像之城”中的女性困境
    一、分裂的魔女
    二、恶母复现:母性的阴影
    三、女性困境的突围(一)——逃离
    四、女性困境的突围(二)——救赎
    小结
第二章 宗教与梦幻的独特想象
    一、宗教文化想象与寓言式的意义
    二、梦境符码的设立
    三、神性的失落与心灵的坚守
    小结
第三章 多维的历史想象与话语建构
    一、性别想象与历史再生产
    二、身体书写与欲望叙事
    三、超越苦难与自我救赎的叙事伦理
    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敦煌,如此近却又如此远(论文参考文献)

  • [1]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D]. 高磊. 吉林大学, 2020(08)
  • [2]川东北零散隋唐佛教龛窟研究[D]. 徐强.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3]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D]. 方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4]《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研究[D]. 张荆欣. 吉林大学, 2019(10)
  • [5]《穆天子传》文本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 郭侃. 吉林大学, 2018(04)
  • [6]17-18世纪韩国和日本的朱子学辞书比较研究 ——以韩国《语录解》和日本《语录译义》为例[D]. 田小维. 厦门大学, 2018(07)
  • [7]现代女性陶艺家作品的审美特点初探[D]. 江雨蒙.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8(02)
  • [8]敦煌莫高窟乐舞形象研究 ——以护法神为例[D]. 冯光. 西北民族大学, 2018(04)
  • [9]文化互通 魅力敦煌[N]. 张阿嫱,郑新钰. 中国城市报, 2017
  • [10]论徐小斌小说创作的魔性与神性[D]. 刘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6)

标签:;  ;  ;  ;  

敦煌,那么近,那么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