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越冬地渔业生物资源动态特征及群落结构

渤海越冬地渔业生物资源动态特征及群落结构

一、渤海越冬场渔业生物资源量和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刘坤[1](2021)在《舟山群岛东侧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生态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迎[2](2021)在《天津近海底拖网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健康评价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津海岸带地处渤海西岸,有广阔的海岸环境容量,丰富的渔业资源,是我国鱼、虾、蟹、贝的重要养殖区,也是我国北方渔业的“产房”,以甲壳动物为代表的无脊椎动物对天津近海渔业资源的贡献十分巨大。然而受围填海工程、滥捕滥捞等人类活动影响,鱼、虾、贝类的产卵场和栖息场所遭到破坏,传统经济无脊椎动物像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等已基本形不成渔汛,渔业经济正受到较严重的冲击。因此本文以2018、2019和2020年天津近海无脊椎动物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历史调查资料,对天津近海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健康评价进行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本次调查共鉴定无脊椎动物43种,其中2018年23种、2019年34种、2020年鉴定无脊椎动物36种,主要类群以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主,种类数年际差异显着(P<0.05);主要生态类群以常年定居性类群为主,海域以暖温性种类口虾蛄、火枪乌贼等占绝对优势;资源尾数和资源生物量在年际间差异显着(P<0.05),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与历史资料相比,常栖性种类变化不大,洄游性种类有所减少;优势种结构发生了改变;天津近海无脊椎动物资源目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资源有明显衰退的迹象,但近年来天津近海无脊椎动物资源的恢复情况有所好转。通过对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无脊椎动物群落可划分为2个区域组群,且区域分布特征明显;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表现出物种丰富度高,个体分布均匀的特征。与历史资料相比,天津近海无脊椎动物群落物种由丰富度高,个体分布不均匀转变为物种丰富度高,个体分布均匀的特征,无脊椎动物物种群落结构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资源的恢复。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AM模型对天津近海无脊椎动物资源量与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发现,GAM模型较GLM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无脊椎动物资源量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响应机制,在环境因素温度、溶解氧、p H和氧化还原电位、盐度和条件因素月份、经度、纬度的综合作用下,只有温度是影响无脊椎动物资源量的主要因素,这与目前天津近海无脊椎动物优势种的适温特征有很大的关系。运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法(ABC曲线)和海洋生物指数模型(AMBI和M-AMBI)对天津近海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生物扰动等级和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发现,相较于ABC曲线的单一扰动情况展示,AMBI和M-AMBI指数有着更好地适用性。且各指数显示的结果有着相同的趋势,依据上述原则,再结合资源量及多样性的结果,可知2018、2019和2020年天津近海无脊椎动物物种群落处于轻微扰动至未扰动的情况,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良至优的状况,虽然生态组组成差异较小,但2020年较2018和2019年耐污染EG IV第二级机会种有所增长,且近年来资源量恢复趋势明显,无脊椎动物物种群落较稳定,维持着一个良好的态势。

刘栋[3](2021)在《黄骅港海域渔业资源和浮游动、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解黄骅港海域渔业资源和浮游动、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分别于2014年和2018年对该海域进行渔业资源和浮游动、植物年度调查,利用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聚类分析、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分析该海域生物的种类组成、资源密度指数和优势种等群落结构特点。结果显示:(1)2014年黄骅港海域渔业资源的种类数(49种)略高于2018年(46种),渔业资源优势种表现为小型化和低值化特征。从适温性来看,2014年和2018年鱼类均以暖温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为主;从栖息水层来看,以大陆架浅水底层和大陆架浅水中上层为主。(2)两次年度调查均发现黄骅港海域渔业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存在季节性差异。ABC曲线表明,2018年比2014年黄骅港海域的渔业资源群落结构更加稳定。甲壳类和虾虎鱼类等的生物量变化是群落结构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由聚类分析可知,2014年和2018年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组成相似度均在40%以上,说明调查年份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渔业资源的季节性变化是造成黄骅港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3)2014年黄骅港海域共采集到浮游植物3门32属82种,其中夏季检出种类最多,为2门25属50种,秋季次之,为2门14属40种,冬季为1门18属34种,春季最低为3门14属24种,均以硅藻为主,甲藻和蓝藻相对较少;浮游植物丰度季节表现为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冬、春较低;四航次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较低,秋季优势种仅为笔尖根管藻(Rhizosolenia alata),春夏冬均为多种浮游植物共存,不同季节优势种演替明显;冗余分析显示,影响冬季浮游植物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溶解氧、温度和磷酸盐,春季则是温度和盐度,夏季转变为溶解氧和盐度,秋季盐度、温度和溶解氧为主要影响因素。(4)2014年黄骅港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8类64种,其中春季种类最多,为7类41种;其次是夏季8类35种;秋、冬种数分别是7类23种和4类12种,腔肠动物和浮游幼体占据主导地位。该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四季演替现象,秋季优势种仅为夜光虫(Noctiluca miliaris),其他季节均为多种浮游动物共存,且秋季物种多样性最低。聚类分析显示,2014年黄骅港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在35%相似度水平可划分为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四大类群,群落季节差异显着。冗余分析显示,不同浮游动物对温盐和营养盐的反应不同是造成群落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对黄骅港海域渔业资源和浮游动、植物等开展综合调查,以期为黄骅港海域海洋工程的开发与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也为今后渤海湾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胥延钊[4](2021)在《渤海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渤海是重要渔业经济种类的产卵场和索饵场,也是我国海洋渔业生产的重要渔场之一,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渤海渔业资源从开发利用不足的阶段逐步恶化到过度捕捞的阶段,渔业资源大幅衰退,并且随着沿岸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渤海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渤海生态系统健康受到威胁。渤海渔业生物群落在捕捞压力与环境变化双重胁迫下势必会产生相应的变动,因此对渤海的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为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本文基于渤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对渤海渔业生物群落优势种、资源量、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探究了渔业种类优势种、相对丰度、相对生物量以及资源经济价值的季节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基于2017年8月渤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对渤海渔业生物群落优势种、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夏季渔业资源种类73种,其中鱼类44种、重要经济无脊椎动物29种;优势种为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鳀(Engraulis japonicu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渤海渔业种类相对生物量为87.62kg/h,其中鱼类相对生物量为55.27kg/h,重要经济无脊椎动物相对生物量为32.35kg/h。其中,莱州湾渔业种类相对生物量为89.53kg/h,其中鱼类相对生物量为55.40kg/h,重要经济无脊椎动物相对生物量为39.10kg/h;辽东湾渔业种类相对生物量为87.29kg/h,其中鱼类相对生物量为57.67kg/h,重要经济无脊椎动物相对生物量为29.61kg/h;渤海中部渔业种类相对生物量为76.77kg/h,其中鱼类相对生物量为51.99kg/h,重要经济无脊椎动物相对生物量为24.78kg/h。渤海渔业种类资源、鱼类资源、重要经济无脊椎动物资源均主要分布在莱州湾北部、渤海湾口辽东湾西南部。渤海渔业种类的Marg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为5.1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1.79,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42;在渤海不同海区中,渤海中部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和相对生物量均明显低于辽东湾与莱州湾。莱州湾与辽东湾在和多样性指数方面,还是在鱼类、重要经济无脊椎动物的相对生物量方面,差距均不大。基于2015–2016年5个月份的渤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渔业资源结构的季节变动。结果显示,渤海全年优势种变化范围3–6种(IRI>500),口虾蛄为4个月份的优势种。渔业种类相对丰度方面,最小值为2015年5月的451尾/h,最大值为2015年8月的11472尾/h。5个月之间的相对丰度呈现先增长后降低再增长的趋势,增长率分别为409.75%、398.67%、-95.63%和129.79%;相对生物量方面,最小值为2015年5月的2.34kg/h,最大值为2015年8月的39.61 kg/h。5个月之间的相对生物量呈现先增长后降低再增长的趋势,与相对丰度的趋势一致,增长率分别为770.43%、94.78%、–90.14%和27.32%。整体上,从春季到冬季,优势种类数量、渔获物丰度和生物量以及资源经济价值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对5个月渤海渔业生物站位组内相似性和组间差异性贡献率较大的共有种进行分析发现,,组内相似性贡献率超过10%的共有种类有口虾蛄、鳀、日本枪乌贼、矛尾复虾虎鱼;组间差异性贡献率超过10%的共有种类有口虾蛄、鳀、日本枪乌贼、矛尾虾虎鱼。贡献率较大的组内相似种和组间差异种种类差别不大,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可能是上述5种鱼类相对资源量分布变化所致。

胡芷君[5](2020)在《渤海伏季休渔制度效果评估及其对鳀种群动态的影响》文中指出渤海作为我国多种经济鱼类的产卵场、育幼场和索饵场,曾被誉为“黄渤海渔业摇篮”。20世纪80年代以来,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等导致渤海渔业资源衰退,出现营养级下降、个体小型化、低质化等问题。为解决渔业资源衰退等问题,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渔业管理和养护措施。其中,伏季休渔制度是迄今为止影响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施行最彻底的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制度,对其实施效果的科学评估有利于今后伏季休渔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本研究利用1992-2015年渤海资源调查数据,结合1979-2018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资料,比较分析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以来,渤海捕捞产量、渔业资源量、主要渔业种类资源量及生长特性等的变化;同时以鳀(Engrauli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17年渤海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渤海鳀资源丰度的时空动态和生长特征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渤海伏季休渔制度实施效果评估:1995-1998年渤海实施伏季休渔制度初期,捕捞产量增加了43.76%,并在1999年达到最大值162.25万吨;1999年以后多次延长休渔时间,捕捞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08年以后基本稳定在100万吨。基于渤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4年渤海资源量在急剧下降后有所回升,如2014年夏季资源量均高于1998-2004年,2014年秋季比2004年增加了2.88%,但低于1998年同期。鳀、银鲳(Pampus argenteu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等经济种类在2014-2015年春秋季资源量均高于2004-2010年同期,但总体低于1992-1993年同期水平。经过休渔期内数月的休养生息,渔业资源普遍提高,1998和2004年的秋季总体资源量比春季分别增加了321.69%和13.79%,2004年5-10月黄鲫(Setipinna taty)、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银鲳等资源量均增加了5倍以上,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黄鲫在2014年夏秋季长度(肛长、叉长)分别增加了73.13%和20.23%。除了渔业资源量和个体大小的增加,伏季休渔制度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降低作业成本、资源恢复带来的经济补偿、完善捕捞作业结构、提高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等。但是资源衰退、个体小型化等趋势尚未见实质性好转。渤海鳀种群动态:2017年5-7月鳀资源丰度和出现频率逐月增加,总体增加8.7%。春夏季是鳀的产卵和索饵期,空间分布由6月的秦皇岛外海、莱州湾逐渐向渤海中部和辽东湾扩大。10月资源丰度大幅下降,部分群体已游出渤海,剩余的大多分布于莱州湾口。2017年休渔期延长了1个月,而2014、2016-2017年10月鳀资源丰度连续下降,下降幅度达93.92%,但总体高于1998年资源丰度水平,其资源分布重心的纬度变化与18-19℃等温线平均纬度变化趋势一致,呈现先北移后南移的趋势。从生长特征来看,2017年6-10月鳀平均叉长和体重均呈连续下降趋势,叉长频率密度分布由单峰型变为多峰型,符合其群体生长变化规律,但是2016年8-11月平均叉长增加、平均体重下降。2016和2017年叉长-体重关系的参数b值范围分别在3.07-3.12和2.86-3.32,二者同样呈相反的季节变化趋势,其影响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肥满度是反映鱼类的生长和能量收支情况的重要指标,2016和2017年夏秋季肥满度均呈下降趋势,以6月最高为117.41%,与其所处生长阶段和饵料条件有关。

蔡豪哲[6](2020)在《中国亚热带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以兴化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2017年9月(夏季)、2017年11月(秋季)、2018年3月(冬季)、2018年5月(春季)四个航次游泳动物底拖网调查。通过研究兴化湾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型、优势种和重要种、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群落稳定性,以了解该海域游泳动物群落与资源概况,以期为进一步摸清亚热带海域游泳动物的资源状况提供基础研究以及为兴化湾海域工程建设、资源利用与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次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127种,隶属于21目64科98属。按季节分析,春季捕获游泳动物51种,夏季79种,秋季37种,冬季50种。按类别分析,鱼类共79种,甲壳类共43种,头足类共5种。按照分类分析,鲈形目种类数最多,共37种;其次为鲽形目、鲱形目、鲉形目各8种;再其次为鳗鲡目4种。按照生物量组成分析,鱼类占总生物量的59.95%,甲壳类占总生物量的38.09%,头足类占总生物量的1.96%。按照尾数组成分析,鱼类占总尾数的17.84%,甲壳类占总尾数的81.78%;头足类占总尾数的0.37%。兴化湾鱼类大多为浅水性鱼类,出现了较多的河口性鱼类,这与海域地理位置、水文因素相关。鱼类的种类组成与季节分布主要受鱼类洄游的影响。由于过度捕捞东海鯷科鱼类衰退的趋势在此海域同样存在。甲壳类多为东海经济种和常见种。此外,兴化湾湾口位置是各类游泳动物的产卵场和索饵场。全年优势种仅有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1种,其IRI值为2841,重要种有5种,分别为扁足异对虾(Atypopenaeus stenodactylus)、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断脊小口虾蛄(Oratosquillina interrupta)、真鲷(Pagrus major)和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IRI值依次为405、267、263、261、105。春季优势种有1种,为真鲷,其IRI值为5122;夏季优势种有2种,为细螯虾、扁足异对虾,其IRI值分别为6085、1955;秋季优势种有2种,为细螯虾、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其IRI值分别为3450、1277;冬季优势种有1种,为细螯虾,其IRI值为2906。兴化湾的优势种和重要种,多为地方性种类或者洄游性种类,优势种的季节更替与鱼类的洄游和虾类的繁殖有关,虾类优势种可能有由中型虾类向小型虾类衰退的趋势。鱼类生态类型分别从适温性、栖息水层进行划分。从适温性性来看,暖水性种数>暖温性种数>冷温性种数,暖水性46种,暖温性31种,冷温性2种。从栖息水层来看,底层鱼类有56种,近底层鱼类有12种,中上层鱼类有11种。甲壳类根据宋海棠、俞存根等人的研究,划分为广温低盐、广温广盐、高温高盐三大生态类群。兴化湾近岸海水形成的广温低盐的水系、外来的高温高盐水系、二者混合形成的广温广盐的水系,这三种水系决定了兴化湾游泳动物的生态特征。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MDS)结果显示,四个季节标序图均具有一定解释意义。聚类分析(CLUSTER)分析表明,春季在相似性25%的水平上可以分为三组,夏季在相似性30%水平上可以分为三组,秋季在相似性15%的水平上可以分为两组,冬季在相似性16%的水平上可以分为两组。ANOSIM分析表明,四个季节组间均差异显着。春季、秋季群落特征可能与物种丰富度以及站位水文条件有关,夏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受海水海水盐度影响较大,冬季可能与南日水道与兴化水道有关。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93~2.13,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50~0.71,夏季最高,秋季最低;种类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1.81~3.50,夏季最高,秋季最低。游泳动物平均生物量资源密度为113.51kg/km2,最高为12号站位(212.83 kg/km2),最低为3号站位(29.24 kg/km2);平均尾数资源密度为84.82×103 ind./km2,最高为4号站位(520.27×103 ind./km2),最低为7号站位(13.51×103 ind./km2)。四个季节的季节更替指数(AI)均在96以上,迁移指数(MI)夏季、冬季接近为0,表明兴化湾海域游泳动物物种迁入量和迁出量处于非动态平衡状态。ABC曲线结果显示,兴化湾海域游泳动物群落除冬季外均处于严重干扰状态,受干扰程度如下: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夏季受到的干扰强度较大可能是由于台风侵袭。

戴冬旭[7](2020)在《南麂列岛东侧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2017年11月和2018年4月在南麂列岛东侧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所获数据,应用生物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多维标度排序(NMDS)、聚类分析、生态位宽度和点相关系数(Ф)等方法,对该海域渔业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物种多样性特征、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物种的时、空间变化、群落结构的演替情况、种间关系和生态联系。结果表明:(1)调查所得渔获物,通过分析共鉴定出南麂列岛东侧海域的渔业生物种类96种,隶属于17目49科73属。其中,春季生物种类有48种,隶属于15目33科43属;秋季生物种类为80种,隶属于15目39科60属。秋季物种数远高于春季,表现出较大差异性。优势种方面,两季均以鱼类为第一大优势种。春季包含鲐Scomber japonicus、红鳗虾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kumu和赤鼻棱鳀Thrissa kammakensis 7种;而秋季仅有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三疣梭子蟹、口虾蛄和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 4种。调查海域渔业生物的生物量和丰度,秋季与春季相比差异明显,且前者远高于后者。(2)该海域重量密度在春、秋季分别为244820.2g·km-2、1231080.9g·km-2,尾数密度分别为61557ind·km-2、126241ind·km-2。秋季调查海域的渔业生物资源密度远高于春季,尾数密度差值接近2倍。春季南麂列岛东侧海域的物种数量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靠近南麂列岛岛礁一侧的站位物种数量丰富,平均达到18种,同时在调查海域西南和西北方向物种数达到最大值,而最小值在11号站位,该站位远离南麂列岛,位于调查海域的东北角。秋季调查海域的物种数分布较均匀,各站位平均值有35种。(3)通过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春、秋季丰富度指数值分别为2.03和3.16,由此可见,春季的生物多样性低于秋季。在具体类群对比中,鱼类、甲壳类的生物多样性相较于头足类呈现更高数值。等级聚类分析显示,该海域的渔业生物出现明显的分类现象。我们利用二维标度排序可将南麂列岛东侧海域的渔业生物分为4个群组,各分组在种类组成上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与该海域历史资料比较,可以看出,随着海洋工程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的数量在减少,群落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显示,W统计数值在春季为0.045,秋季则是0.001。生物量曲线初始点与丰度初始点相比,春季丰度曲线初值高于生物量,而秋季两者初始点几乎重合。由此可见,春季渔业生物中以小型个体为主且它们的重量差异较小,秋季渔业生物的个体相较于春季更大。(4)海上生物采集利用底拖网操作在原定的12个站位逐个进行,我们将春季和秋季两个调查时节均出现的渔业生物进行比对和筛选,共得到30种主要渔业生物。其优势种有龙头鱼、三疣梭子蟹和口虾蛄3种,它们的生态位宽度较宽。采用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可以将主要渔业生物划分为3个类别,即广生态位种、中生态位种和狭生态位种。生态位重叠值分布区间为[0,0.98],说明物种对资源利用的相似性存在差异,生态位出现分化并伴随种间竞争现象。根据方差比率和W检验得出主要渔业生物间总体为显着正相关。?2检验结果显示,联结性显着的有76个种对(?2≥3.841),这与群落结构稳定性、物种共存现象存在一定关联。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比(PC)和点相关系数(Ф)检验结果表明,物种间联结性较强,总体表现为正相关关系。

娄巍立[8](2019)在《淮河安徽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生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是我国南北方的自然气候分界线,本研究以淮河安徽段为研究水域,于该水域分布的3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设置采样断面,开展水环境及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并收集影响渔业资源的主要人类活动现状。本研究结果如下:1、水环境及水生生物本底调查结果:(1)水质现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淮河安徽段总氮浓度均值为2.02 mg/L,氨氮浓度均值为0.21 mg/L,总磷浓度均值为0.21 mg/L,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均值为3.81 mg/L,叶绿素a浓度均值为12.71 mg/m3,水体透明度均值为30.28 cm。水体综合营养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水体呈轻度富营养化。(2)浮游生物:本研究共采集浮游植物8门165种,浮游植物物种数以绿藻门和硅藻门物种占优,优势种以指示水体中营养到富营养状态的种类为主,浮游植物密度均值为24.67×105 ind./L,生物量均值为0.76 mg/L;浮游动物146种,其中原生动物52种,轮虫39种,枝角类28种,桡足类27种,浮游动物密度均值为2154.41 ind./L,生物量均值为0.81 mg/L,整体上,浮游动物物种数和现存量均以小型浮游动物占优,利用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对水质的评价结果为中污染或重污染。(3)底栖动物:本研究共采集底栖动物3门79种,其中节肢动物门29种,环节动物门22种,软体动物门28种。底栖动物密度均值为204.30 ind./m2,生物量为66.03 g/m2,利用底栖动物Goodnight生物指数对水质的评价结果为中污染或重污染。(4)渔业资源:本研究共采集渔业生物66种,其中鱼类59种,甲壳类7种,分别隶属于9目17科50属。鲤形目鱼类物种数及渔获重量百分比均最高。鱼类群落生态优势度以常规经济鱼类占优,小型野杂鱼类优势度较低,其中IRI指数较高物种主要为鲤、翘嘴鲌、鲫、鲢、秀丽白虾、光泽黄颡鱼、日本沼虾。2、淮河安徽段涉水人类活动主要包括渔业捕捞,水产养殖,船舶通航,河道阻隔,工程建设等。(1)淮河安徽段人类活动包括:渔业捕捞,保护区内共发现7处捕捞网具,且存在非法捕捞现象;水产养殖,保护区内共发现4处养殖区域;船舶通航,保护区共涉及4个航道,分别为淮河干流航道、涡河航道、茨淮新河航道、浍河航道;工程建设,淮河干流共有21座桥梁、1座闸坝,保护区内共有15座桥梁、4处闸坝,涉及2个港区。(2)3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其周边水域内包括渔业捕捞、人工养殖、船舶通航以及工程建设在内的人类活动,对淮河的水域生态系统产生干扰,导致其出现了渔业资源量减少、物种多样性下降、水质恶化、栖息地破坏、产卵场和索饵场减少、生境破碎化等现象。(3)针对人类活动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类型,提出了全面禁捕、退渔转产,增殖放流,关键栖息地恢复,建设过鱼设施、重建洄游通道,污染物控制、绿色发展,码头整治、退返岸线,渔业生物救护、降低死亡率,动态监测、评估资源,以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促进淮河生态系统的绿色、健康地发展。

黄梦仪[9](2019)在《基于Ecopath模型的大亚湾增殖种类生态容量评估》文中指出大亚湾是我国南海北部典型的半封闭性海湾,因其自然条件优越、饵料丰富,栖息的鱼类种类繁多,是多种经济鱼类无可替代的产卵场、育幼场和索饵场。本研究首先结合历年来大亚湾生态系统环境与资源状况,分析了大亚湾生态系统历年的变化状况;以大亚湾南部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大亚湾鱼类资源的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和资源量及其年际变化,分析大亚湾鱼类资源群落变化趋势,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6.5(EwE)软件构建大亚湾生态通道模型,分析大亚湾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能量流动过程,评估黑鲷、黄鳍鲷、黄斑篮子鱼、斑节对虾、三疣梭子蟹在大亚湾的生态容量,旨在优化大亚湾的增殖放流策略,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性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亚湾浮游植物种类丰富,1985年2012年大亚湾浮游植物种类数呈现显着的下降趋势,硅藻种类数占百分比总体上亦呈现下降趋势,而甲藻种类数占百分比总体上则呈现上升趋势。大亚湾浮游植物多样性先从1990年逐年下降,到2012年又呈上升状态。(2)大亚湾浮游动物桡足类种类数占总种类数的45.15%,优势种的更替十分明显,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历年均出现的优势种有中华哲水蚤、红纺锤水蚤、鸟喙尖头溞;1985年优势种有短尾类和长尾类幼体在往后调查中均不是优势种;从2007年开始夜光虫已成为大亚湾浮游动物优势种且优势地位显着。(3)历年大亚湾底栖动物种类数差异较大,总体上总物种数呈现上升趋势,软体动物种类数所占比例从1985年的67.97%下降到2016年的27%,相反,多毛类种类数则从10.94%上升到2013年的55.9%和2016年的396%。粗帝汶蛤自2004年均为大亚湾底栖动物优势种且优势地位显着,奇异稚齿虫自2013年后均为优势种,优势种叶须内卷齿蚕、丝鳃稚齿虫更替出现。大亚湾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整体上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4)大亚湾鱼类优势种自1985年到2015年发生了较明显的更替,上世纪优势种主要以裘氏小沙丁鱼、斑鰶、丽叶鰺、乳香鱼、前鳞鲻、真鲷、平鲷、鲳科、带鱼等体质量较大的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为主,除了斑鰶仍为优势种外,其他优势种均逐渐被二长棘鲷、鰏科、细线天竺鲷、小公鱼属等小型、经济价值较低的鱼类所取代。(5)4个航次共鉴定出鱼类物种113种,隶属10目49科81属,均属硬骨鱼纲,其中鲈形目种类数最多,共有25属64种,占总种类数的56.64%,次之为鲽形目共有5科9属12种,占种类数的10.62%,鳗鲡目6科7属9种,占种类数的7.96%,鲱形目和鮋形目均分别有7种,占种类数的6.19%,其他鱼类种类数较少。年平均鱼类资源质量密度为575.02kg/km2,年平均鱼类资源尾数密度为45735.39ind/km2,优势种为短吻鲾、二长棘鲷、黄鳍马面鲀、中线天竺鲷、勒氏短须石首鱼、细条天竺鱼和拟矛尾虾虎鱼,大亚湾鱼类多样性指数H’年平均值为2.48,均匀度指数J’年平均值为0.65,鱼类平均体质量为7.36g/尾。(6)大亚湾Ecopath模型共划分30个功能组,功能组的营养转化效率在0.090.975之间,生态系统的营养级(Trophic level)范围为13.95,黑鲷的营养级为3.50,营养转化效率较低,为0.291;黄鳍鲷的营养级为3.25,营养转化效率0.343;黄斑篮子鱼的营养级为2.38,营养转化效率0.0.285;斑节对虾的营养级为2.67,营养转化效率0.276;三疣梭子蟹的营养级为2.72,营养转化效率0.216。系统总转化效率为7.808%,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2.142,系统连接指数为0.310,系统杂食性指数为0.210,表明系统各营养级转化效率较低,能量未被充分利用;系统总转化效率低于10%,营养级I、II流向碎屑量占总流向碎屑量的98.08%,说明能量传递发生阻塞,具有增殖空间。经评估大亚湾黑鲷的生态容量为0.034 t/km2,黄鳍鲷的生态容量为0.084 t/km2,黄斑篮子鱼的生态容量为0.05 t/km2,斑节对虾的生态容量为1.48 t/km2,三疣梭子蟹的生态容量为0.88t/km2。结合黑鲷自然死亡系数、总死亡系数和残存率,计算得出当黑鲷在01龄时同时有捕食死亡和自然死亡时,建议放流尾数为309.58万尾;当黑鲷在01龄时只有自然死亡时,放流尾数为218.38万尾。

李晓炜,赵建民,刘辉,张华,侯西勇[10](2018)在《渤黄海渔业资源三场一通道现状、问题及优化管理政策》文中提出对多数海洋生物资源来说,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三场一通道)是年生活周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维持种群结构和数量有重要意义。位于渤黄海的三场一通道是多种渔业资源的重要栖息地,然而,近年来主要由于大规模围填海、海洋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经济开发、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导致渤黄海三场一通道功能降低、资源衰竭,因此,本文基于文献综述,对该区域三场一通道现状、历史变化进行梳理,分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基于此,建议从生态功能保护的角度对围填海活动进行控制,通过生态补偿手段进行污染治理,对三场一通道的关键区域进行生态恢复,增加产卵季黄河口冲淡水,等,以促进黄渤海三场一通道的可持续管理。

二、渤海越冬场渔业生物资源量和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渤海越冬场渔业生物资源量和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2)天津近海底拖网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健康评价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海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
        1.1.1 种类组成与生态特征
        1.1.2 优势种
        1.1.3 生物多样性
        1.1.4 群落结构的多元统计分析
        1.1.5 广义加性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
    1.2 海洋无脊椎动物群落健康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 丰度/生物量比较法(ABC曲线)
        1.2.2 海洋生物指数模型(AMBI、M-AMBI)
    1.3 国内外海洋无脊椎动物群落研究进展
    1.4 天津近海无脊椎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意义
    1.5 研究海域概况
第二章 天津近海无脊椎动物种类组成与资源量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站位及方法
        2.1.2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种类分类组成特征
        2.2.2 优势种组成
        2.2.3 资源量变化
    2.3 讨论
        2.3.1 种类组成
        2.3.2 优势种变化
        2.3.3 资源量变化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津近海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影响因子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调查站位及方法
        3.1.2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群落结构多样性
        3.2.2 群落结构多元统计
        3.2.3 GLM与 GAM模型分析
    3.3 讨论
        3.3.1 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
        3.3.2 群落结构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津近海无脊椎动物健康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调查站位及方法
        4.1.2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丰度/生物量ABC曲线变化
        4.2.2 海洋生物指数模型(AMBI、M-AMBI)变化
    4.3 讨论
        4.3.1 无脊椎动物健康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全文总结
    5.2 论文创新点
    5.3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黄骅港海域渔业资源和浮游动、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研究现状
        1.2.1 渔业资源
        1.2.2 浮游植物
        1.2.3 浮游动物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渔业资源
        2.1.2 浮游动、植物及环境因子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1 渔业资源
        2.2.2 环境因子
        2.2.3 浮游动、植物
第3章 结果
    3.1 渔业资源
        3.1.1 种类组成及优势种
        3.1.2 资源密度指数时空分布
        3.1.3 物种多样性
        3.1.4 聚类分析
        3.1.5 群落扰动ABC曲线分析
    3.2 环境因子
        3.2.1 温盐时空分布特征
        3.2.2 溶解氧和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
        3.2.3 Chla时空分布特征
    3.3 浮游植物
        3.3.1 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3.3.2 聚类分析
        3.3.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4 浮游动物
        3.4.1 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3.4.2 聚类分析
        3.4.3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第4章 讨论
    4.1 黄骅港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
        4.1.1 优势种及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
        4.1.2 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4.2 黄骅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4.2.1 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4.2.2 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4.3 黄骅港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4.3.1 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4.3.2 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结论
创新点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学术成果
致谢

(4)渤海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群落的概念
    1.2 优势种组成
    1.3 生物多样性
    1.4 渔业生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区域概况
    1.6 渤海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第2章 渤海夏季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分析方法
        2.1.2.1 渔业生物群落优势种分析
        2.1.2.2 相对生物量与群落受干扰程度分析
        2.1.2.3 多样性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种类组成
        2.2.2 相对重要性分析
        2.2.3 相对生物量的空间分布
        2.2.4 物种多样性
        2.2.5 渔业种类的丰度与生物量占比
    2.3 讨论
        2.3.1 种类组成与优势种年际变化
        2.3.2 渤海不同海区群落多样性与相对生物量比较
第3章 渤海渔业生物资源结构季节变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分析方法
        3.1.2.1 渔业生物群落优势种分析
        3.1.2.2 相对生物量与相对丰度的计算
        3.1.2.3 群落多样性分析
        3.1.2.4 多元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物种组成的季节变化
        3.2.2 物种相对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3.2.3 物种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3.2.4 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3.2.5 单位数量个体重的季节变化
    3.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渤海伏季休渔制度效果评估及其对鳀种群动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国内外渔业资源研究及管理概况
        1.1.1 国外渔业资源研究
        1.1.2 国内渔业资源研究
    1.2 渤海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
    1.3 伏季休渔制度的发展历程
    1.4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渤海伏季休渔效果初步评估
    2.1 材料方法
        2.1.1 数据来源和分析
        2.1.2 资源量估计
        2.1.3 评估方法
    2.2 结果
        2.2.1 渤海捕捞产量变化
        2.2.2 资源量年际和季节变动
        2.2.3 主要渔业种类资源量变动
    2.3 讨论
        2.3.1 渤海渔业资源数量变动
        2.3.2 伏季休渔效果分析
        2.3.2.1 生态效益
        2.3.2.2 经济效益
        2.3.2.3 社会效益
第三章 渤海鳀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材料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资源丰度时空变动
        3.2.2 叉长、体重组成
        3.2.3 叉长-体重关系
        3.2.4 肥满度
    3.3 讨论
        3.3.1 种群动态与伏季休渔的关系
        3.3.2 种群动态与环境的关系
        3.3.3 资源变动与捕捞的关系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存在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6)中国亚热带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以兴化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1.1.1 气候
        1.1.2 地理概况
        1.1.3 发展现状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渔业发展现状
    1.4 目的及意义
        1.4.1 游泳动物定义及其研究意义
        1.4.2 本研究目的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调查区域
        2.1.2 调查方法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1 相对重要性指数
        2.2.2 生态类型
        2.2.3 群落结构的多元分析
        2.2.4 多样性指数
        2.2.5 扫海面积法
        2.2.6 ABC曲线
        2.2.7 季节更替指数(AI)与迁移指数(MI)
第三章 结果
    3.1 游泳动物种类及数量组成
        3.1.1 游泳动物春季种类及数量组成
        3.1.2 游泳动物夏季种类及数量组成
        3.1.3 游泳动物秋季种类及数量组成
        3.1.4 游泳动物冬季种类及数量组成
    3.2 游泳泳动物优势种与重要种
        3.2.1 游泳动物春季优势种与重要种
        3.2.2 游泳动物夏季优势种与重要种
        3.2.3 游泳动物秋季优势种与重要种
        3.2.4 游泳动物冬季优势种与重要种
    3.3 游泳动物生态类型
    3.4 游泳动物群落结构
        3.4.1 春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分组
        3.4.2 夏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分组
        3.4.3 秋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分组
        3.4.4 冬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分组
    3.5 游泳动物多样性
    3.6 游泳泳动物资源密度与分布
    3.7 ABC曲线
    3.8 季节更替指数与迁移指数
第四章 讨论
    4.1 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
    4.2 游泳动物优势种组成特征与变化
    4.3 游泳动物生态类型组成
    4.4 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4.5 游泳动物多样性分析
    4.6 游泳动物群落稳定性
    4.7 游泳动物资源密度构成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发表论文
    2.学术交流情况
致谢

(7)南麂列岛东侧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群落结构研究
        1.2.1 群落结构的概念
        1.2.2 生态位
        1.2.3 种间联结性
        1.2.4 国内外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研究状况
        1.2.5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及其东侧海域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南麂列岛及其东侧海域地理环境与水文条件概况
        1.4.1 地理环境概况
        1.4.2 水文条件概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方法
    2.2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2.2.1 种类组成
        2.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2.2.3 资源密度分析
        2.2.4 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
        2.2.5 群落结构分析
        2.2.6 物种多样性指数
        2.2.7 优势种测度
        2.2.8 主要渔业生物种类的选定
        2.2.9 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测定
第三章 渔业生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3.1 种类组成与优势种
        3.1.1 种类组成
        3.1.2 优势种
    3.2 数量分布
        3.2.1 渔业生物资源密度分布
        3.2.2 物种数的平面分布
    3.3 小结与讨论
        3.3.1 优势种分析
        3.3.2 种类数和平面分布特征
        3.3.3 数量时空分布
第四章 群落结构特征
    4.1 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4.1.1 聚类分析
    4.2 生物多样性特征
        4.2.1 生物多样性指数
    4.3 ABC曲线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4.4.1 群落结构分析
        4.4.2 丰度生物量曲线分析
第五章 主要渔业生物的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
    5.1 主要渔业生物种类
    5.2 生态位宽度
    5.3 生态位重叠
    5.4 主要渔业生物的总体相关性
    5.5 种间联结性
    5.6 讨论
        5.6.1 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特征
        5.6.2 种间联结性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种名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淮河安徽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生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淮河安徽段生态环境概况
        1.1.1 淮河安徽段自然条件概况
        1.1.2 淮河安徽段生态环境相关研究进展
    1.2 淮河安徽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概况
        1.2.1 淮河淮南段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1.2.2 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1.2.3 怀洪新河太湖新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1.3 人类活动对渔业生态的影响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淮河安徽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及水域生态环境现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点布设与采样时间
        2.1.2 样品采集
        2.1.3 研究方法
        2.1.4 数据分析与统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淮河淮南段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现状
        2.2.2 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现状
        2.2.3 怀洪新河太湖新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现状
    2.3 讨论
        2.3.1 水质现状
        2.3.2 浮游生物现状
        2.3.3 底栖动物现状
        2.3.4 渔业生物现状
第三章 淮河安徽段人类活动现状及其对渔业生态的影响
    3.1 人类活动现状
        3.1.1 渔业捕捞
        3.1.2 水产养殖
        3.1.3 船舶通航
        3.1.4 工程建设
    3.2 人类活动对渔业生态的影响分析
        3.2.1 渔业捕捞对渔业生态的影响
        3.2.2 水产养殖对渔业生态的影响
        3.2.3 船舶通航对渔业生态的影响
        3.2.4 工程建设对渔业生态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淮河淮南段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获物物种组成及分布
    附表2 淮河淮南段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植物物种组成
    附表3 淮河淮南段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动物物种组成
    附表4 淮河淮南段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底栖动物物种组成
    附表5 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调查渔获物组成
    附表6 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植物物种组成
    附表7 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动物物种组成
    附表8 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底栖动物物种组成
    附表9 怀洪新河太湖新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获物组成
    附表10 怀洪新河太湖新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植物物种组成
    附表11 怀洪新河太湖新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动物物种组成
    附表12 怀洪新河太湖新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底栖动物物种
致谢

(9)基于Ecopath模型的大亚湾增殖种类生态容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概况
        1.1.1 渔业增殖放流的重要性
        1.1.2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的发展
        1.1.3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1.2 生态容量研究进展
        1.2.1 计算生态容量的一般方法
        1.2.2 Ecopath模型评估生态容量
    1.3 放流种类研究概况
        1.3.1 黑鲷
        1.3.2 黄鳍鲷
        1.3.3 黄斑篮子鱼
        1.3.4 斑节对虾
        1.3.5 三疣梭子蟹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4.1 拟解决科学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大亚湾生态群落及变化特征
    2.1 浮游植物
        2.1.1 种类组成及优势类群
        2.1.2 丰度及物种多样性
        2.1.3 生态类群与群落的划分
    2.2 浮游动物
        2.2.1 种类组成及优势类群
        2.2.2 资源量及物种多样性
    2.3 底栖生物
        2.3.1 种类组成及优势类群
        2.3.2 时空分布及物种多样性
    2.4 鱼类
        2.4.1 种类组成及优势类群
        2.4.2 鱼类群落结构变化
    2.5 讨论
        2.5.1 浮游生物群落变化
        2.5.2 底栖动物群落变化
    2.6 小结
第三章 大亚湾鱼类资源现状与鱼类多样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调查站位与样品采集
        3.1.2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种类组成及季节变化
        3.2.2 鱼类资源密度及其时空变化
        3.2.3 鱼类优势种
        3.2.4 鱼类物种多样性特征
    3.3 讨论
        3.3.1 大亚湾鱼类资源年际变化
        3.3.2 大亚湾鱼类资源优势种及多样性年际变化
        3.3.3 大亚湾增殖种类资源现状
第四章 大亚湾Ecopath模型的建立
    4.1 Ecopath模型的原理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功能组划分
        4.2.3 功能组生物学参数来源
        4.2.4 Ecopath模型的调试及生态容量估算
        4.2.5 营养级与系统参数指标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
        4.3.2 生态系统功能组间的关系与能量转化效率
        4.3.3 增殖种类生态容量评估
        4.3.4 大亚湾增殖前后生态系统特征对比
    4.4 讨论
        4.4.1 大亚湾生态系统特征
        4.4.2 黑鲷营养生态作用与混合营养关系
        4.4.3 建议黑鲷放流数量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渤黄海渔业资源三场一通道现状、问题及优化管理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渤黄海渔业资源三场一通道的现状与特征
    1.1 渤黄海主要渔业资源
    1.2 渤黄海三场一通道空间分布
        1.2.1 渤黄海三场一通道分布概况及影响因素
        1.2.2 渤黄海三场一通道分布实例及衰退趋势
2 渔业资源三场一通道衰退的主要表现
    2.1 产卵群体呈现小型化、低龄化、繁殖力下降的趋势
    2.2 渔业资源对产卵场温盐适应范围扩大、但产卵密集区范围缩小
    2.3 受精卵成活率降低、底层经济鱼类数量减少
    2.4 渔业资源营养级下降、食物网结构简单化
3 渔业资源三场一通道衰退的主要原因
    3.1 过度捕捞及渔业的“沿食物网向下捕捞”
    3.2 围填海侵占海洋生物资源栖息地
    3.3 工、农、生活污废水排入造成的水体污染
    3.4 气候变化
    3.5 生物入侵与水生态事件爆发
    3.6 河口水沙通量变化
4 渤黄海三场一通道保护和优化管理的政策建议
    4.1 围填海控制
    4.2 污染控制与治理
    4.3 保护和合理利用相结合
    4.4 生态恢复措施
    4.5 加强三场一通道的基础调查与科学研究
    4.6 针对生物入侵及赤潮“源头”进行监管与控制
    4.7 加强黄河水沙调控统筹管理, 增加产卵季黄河口冲淡水
    4.8 加大渔业科学管理的宣传和科普力度

四、渤海越冬场渔业生物资源量和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舟山群岛东侧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生态位研究[D]. 刘坤.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2]天津近海底拖网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健康评价的初步研究[D]. 张迎. 天津农学院, 2021(08)
  • [3]黄骅港海域渔业资源和浮游动、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D]. 刘栋.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4]渤海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D]. 胥延钊.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5]渤海伏季休渔制度效果评估及其对鳀种群动态的影响[D]. 胡芷君.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6]中国亚热带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以兴化湾为例[D]. 蔡豪哲.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7]南麂列岛东侧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研究[D]. 戴冬旭.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8]淮河安徽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生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D]. 娄巍立.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基于Ecopath模型的大亚湾增殖种类生态容量评估[D]. 黄梦仪.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10]渤黄海渔业资源三场一通道现状、问题及优化管理政策[J]. 李晓炜,赵建民,刘辉,张华,侯西勇. 海洋湖沼通报, 2018(05)

标签:;  ;  ;  

渤海越冬地渔业生物资源动态特征及群落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