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近视中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研究进展

病理性近视中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研究进展

一、病理性近视眼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魏文斌,董力[1](2021)在《重视病理性近视眼的眼底并发症 提升病理性近视眼综合防治水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病理性近视眼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造成了沉重的社会负担。人们对病理性近视眼认识普遍不足,常将病理性近视眼和高度近视眼相混淆,未充分认识到病理性近视眼不只是一类屈光不正性疾病,更是一类可致盲的眼底疾病。病理性近视眼眼底并发症是导致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后巩膜葡萄肿、黄斑退行性病变以及继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均与眼轴长度密切相关,可终身进展,且治疗手段有限。当下近视眼防控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病理性近视眼是近视眼防控中的重点和难点,全社会都应重视病理性近视眼眼底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大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共同呵护国民眼健康。(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01-405)

闵亚兰[2](2021)在《单纯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眼底形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中老年单纯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黄斑区形态结构的不同,探讨高度近视向病理性近视进展的形态学变化。为临床提供可参考指标。方法:收集高度近视患者40例74眼,年龄大于40岁,等效球镜度小于-6.00D,眼轴长度大于26 mm。按META-PM研究将高度近视眼分成单纯高度近视眼组和病理性近视眼组。对比两组黄斑部ETDRS区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脉络膜、巩膜厚度及后巩膜形态特征。结果:本研究中单纯高度近视组29眼,病理性近视组45眼。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病理性近视组比单纯高度近视组的屈光度更大、眼轴(AL)更长、最佳矫正视力(BCVA)更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5,t=-5.57,t=6.21,均为P<0.01)。与单纯高度近视眼相比,病理性近视眼各区域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区域神经纤维层厚度、巩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巩膜葡萄形态的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中老年单纯高度近视相比,病理性近视眼屈光度更高、眼轴更长、最佳矫正视力下降,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变薄。神经纤维层厚度、巩膜厚度变化不大,眼轴长度、脉络膜厚度可成为高度近视临床进展可观察指标。

王贺[3](2021)在《高度近视视网膜脉络膜微循环的改变》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高度近视视网膜脉络膜微循环改变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40例(61眼)。选取同期查体的正视眼志愿者35例41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被试者均进行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测量、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测量,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观察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superficial retinal vascular density,SRVD)、深层视网膜血管密度(deep retinal vascular density,DRVD),黄斑区全层、内层、外层视网膜厚度(retinal thickness,R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脉络膜毛细血管层无血流面积(signalvoids)的变化。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高度近视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在年龄和性别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的眼轴长度和等效球镜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高度近视组黄斑区浅层与深层视网膜血管密度均显着低于对照组(F=18.092,p<0.05);高度近视组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302,p<0.05;r=-0.354,p<0.05),与近视程度呈负相关(r=-0.335,p<0.05;r=-0.322,p<0.05);高度近视组的视网膜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188,p<0.05);高度近视组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呈显着正相关(r=0.543,p<0.05;r=0.535,p<0.05)。高度近视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F=2.757,p<0.05),且SFCT分别与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年龄具有相关性(r=-0.499,p<0.05;r=-0.567,p<0.05;r=-0.575,p<0.05)。高度近视组与对照组FAZ面积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9.329,p=0.728);高度近视组的FAZ面积与年龄、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等参数均不具有相关性(r=-0.048,p=0.711;r=0.151,p=0.246;r=0.063,p=0.632)。高度近视组与对照组脉络膜毛细血管层无血流面积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0.420,p=0.428)。脉络膜毛细血管层无血流面积与眼轴长度和SFCT均不具有相关性(r=0.008,p=0.952;r=0.093,p=0.478)。结论:1.高度近视眼的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与视网膜厚度均明显低于正视眼,且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与视网膜厚度呈正相关,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2.高度近视眼的SFCT显着薄于正视眼,且与近视程度和年龄均呈负相关。3.高度近视眼与正视眼FAZ面积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无血流面积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高度近视眼FAZ面积与年龄、轴长、等效球镜度等参数均不具有相关性;同样,高度近视眼的脉络膜毛细血管层无血流面积与眼轴长和SFCT也不具有相关性。

任雨馨[4](2020)在《OCTA在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抗VEGF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病理性近视是目前导致患者失明的三大疾病之一,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患者出现中心暗点、视力下降或者视物变形等,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是当前病理性近视继发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一线治疗方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是一种新的无创检查,可以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位置及大小,不论其有无活性。本临床研究旨在应用OCTA观察抗VEGF药物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效果,了解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自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于我院就诊并行抗VEGF治疗的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患者共19人21眼,在患者术前、术后分别予光学相干成像(OCT)和OCTA检查,对比治疗前、治疗后(随访结束时)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脉络膜的厚度,黄斑区视网膜的浅层及深层的血流密度,黄斑无血管区的面积的变化,以此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名患者21例患眼,其中男性10人12眼,女性9人9眼,平均年龄52.57±17.73岁(17-83岁),平均随访时间7.05±4.24个月(2-20个月)。平均注射次数1.77±0.69次,其中7眼注射1次,11眼注射2次,3眼注射3次。抗VEGF药物的选择是与患者共同商议后决定的,8人注射雷珠单抗,4人注射阿柏西普,8人注射康柏西普,1人注射2次雷珠单抗后换为康柏西普。患者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初始为1.05±0.58logMAR,随访结束时上升至0.59±0.44logMAR,p<0.001,其中 16 眼(76%)视力有提升,3 眼(14%)视力保持稳定,2眼(10%)视力稍有下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由治疗前的284.75±24.14μm下降至263.87±31.53μm,p<0.05。未治疗时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132.63±24.25μm,治疗后为132.33±23.39μm,p>0.05,前后无明显变化。黄斑中心无血管区面积治疗前为0.268±0.108mm2,治疗后为0.266±0.094mm2,p>0.05,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前视网膜浅层血流密度为40.98±7.43%,治疗后为39.42±10.2%,p>0.05;视网膜深层血流密度治疗前为40.40±6.75%,治疗后为37.49±10.14%,p>0.05,稍有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抗VEGF药物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安全有效的,OCTA可以直观、立体的反应新生血管所在位置、大小、黄斑区的血流参数等信息,清楚地反应患者眼底情况,帮助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是一项便捷有效的检查方式。

王若诗[5](2020)在《高度近视患者黄斑病变特征、分型及其与视网膜劈裂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眼底彩照结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t tomography,OCT)观察高度近视患者黄斑病变的特征及分型,研究高度近视眼底特征、分型及与视网膜劈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2015~2017年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16例(174眼)高度近视患者被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接受了一般眼科检查、最佳矫正视力检查、眼轴测量、屈光度测量、眼底照相和OCT扫描检查。黄斑病变特征及其分型采用Ohno-Matsui报道的分型,依据45度眼底彩色照片由两名医师协商判断,视网膜劈裂的范围及分型依据OCT结果进行判断和记录。对于视力、眼轴,年龄等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不同分型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Fisher’s精确概率法),相关性检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16例高度近视患者(174眼)平均年龄54.0±14.1岁,共有男性37例(53眼),女性79例(121眼),屈光度在-6.0D~-26.0D,平均眼轴长度为28.68±1.81mm。根据眼底彩照图像特征可分为5型:C0无近视退行性改变型10眼(8%),C1豹纹状眼底型74眼(60%),C2弥漫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型36眼(29%),C3片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型25眼(20%),C4黄斑萎缩型29眼(23%)。其中C1型眼底病变最常见,有较好的视力和相对较小的屈光度及眼轴。这些高度近视患眼中70眼(40.2%)合并视网膜劈裂,根据OCT图像可以分为S0:正常无劈裂的104眼(60%),S1:中心凹以外的黄斑劈裂38眼(22%),S2:仅仅累及中心凹的黄斑劈裂6眼(3%),S3:累及中心凹和部分中心凹外,但未累及全黄斑区的黄斑劈裂8眼(5%),S4:累及整个后极部的黄斑劈裂18眼(10%),其中S1型最多见。视网膜劈裂在C4型黄斑病变发生率最高(65.52%)。眼轴长度和年龄与黄斑病变分型及视网膜劈裂有显着相关性(P<0.001)。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合并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37眼(52.9%),常出现在眼底病变早期;合并视网膜表面膜的43眼(61.4%),常出现在眼底病变晚期,同时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和黄斑病变分型与视网膜表面膜有显着相关性(r=0.480,P<0.001)。结论:1、高度近视眼常见C1型豹纹状眼底病变,单纯C1型眼底病变较其他类型眼底病变者,视力相对更好、屈光度较低、眼轴长度相对较短。2、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和视网膜劈裂都与眼轴长度和年龄正相关,C0型到C4型黄斑病变呈现退行性病变逐级递进的表现。3、黄斑萎缩型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合并发生视网膜劈裂的可能大,以S1型黄斑中心凹外的局部视网膜劈裂多见,但视网膜劈裂分型不直接反映眼底退行性病变程度。4、视网膜表面膜是重要的高度近视退行性病变,是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常出现在眼底病变的中晚期。

陈丛[6](2020)在《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诊治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观察及视力预后相关性分析目的观察和评估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PM)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影响视力预后和玻璃体腔注药次数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病理性近视CNV患者47例4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2例13只眼,女性35例36只眼。平均年龄(56.67±13.90)岁,平均屈光度(-13.64±3.92)D,平均眼轴长度(29.03±1.36)mm。患者均为首次治疗,采用1+PRN的治疗方案给予所有患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ml(含康柏西普0.5mg)治疗。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CT)。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记录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所有患眼随访时间超过24个月。观察患眼治疗后1、3、6、12、24个月BCVA、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CMT)、CNV面积、CNV渗漏面积变化及玻璃体腔注药次数;将治疗后24个月logMAR BCVA及总注射针数分别与各基线资料(屈光度、眼轴、PM分期、CNV位置、logMAR BCVA、CMT、CNV 面积、CNV 渗漏面积)进行 Person、Spearman 相关分析。结果在24个月随访期内,患眼第一年平均注射针数为3.51±1.54,第二年平均注射针数为0.57±1.02,总注射针数为4.08±1.75。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后1、3、6、12、24个月患眼BCVA明显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1、7.51、7.88、7.42、7.40;P=0.000、0.000、0.000、0.000、0.000)。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后1、3、6、12、24个月患眼CMT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0、4.58、3.53、3.12、3.81;P=0.000、0.000、0.001、0.003、0.000)。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后3、6、12、24个月患眼CNV面积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7、6.12、3.66、4.32;P=0.000、0.000、0.000、0.000)。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后3、6、12、24个月患眼CNV渗漏面积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5、7.83、7.44、7.56;P=0.000、0.000、0.000、0.00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24个月logMAR BCVA与基线屈光度、眼轴、PM分期、CNV位置、CMT、CNV面积无明显相关(P>0.05);与基线logMAR BCVA、CNV渗漏面积呈正相关(r=0.595、0.319;P=0.000、0.026)。总注射针数与基线屈光度、眼轴、PM分期、CNV位置、CNV面积无明显相关(P>0.05);与基线CMT、CNV 面积、CNV 渗漏面积呈正相关(r=0.297、0.440、0.433;P=0.038、0.002、0.002)。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眼部并发症以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CNV可以带来较好的视力获益和解剖形态获益,且安全、有效;末次随访BCVA与基线BCVA、CNV渗漏面积具有相关性,总注射针数与基线CMT、CNV面积、CNV渗漏面积具有相关性。第二章对比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观察目的比较不同给药方式对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PM)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检查确诊的PM-CNV 57例61只眼纳入研究。根据患者起始接受治疗方案分为1+PRN治疗组(A组)和3+PRN治疗组(B组),分别为27例31只眼、30例30只眼。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完成起始治疗后,再根据重复治疗标准进行按需治疗。平均随访时间30.8个月。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记录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以治疗后24个月为疗效判定时间点。对比观察两组患眼玻璃体腔注药次数和复发率,以及BCVA、CMT、屈光度、眼轴变化情况。结果基线统计数据中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治疗后24个月,A组与B组玻璃体腔注药次数分别为(3.94±1.88)、(4.83±1.7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29),完成起始治疗方案后,再治疗针数分别为(2.94±1.88)和(1.83±1.7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20)。CNV复发率分别为38.71%、13.33%差异有统计学差异(2=5.074,P=0.024)。A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3、6、12、24个月平均 BCVA 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3、6、12、24个月平均CMT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B 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3、6、12、24个月平均BCVA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 1、3、6、12、24 个月平均 CMT 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治疗后两组平均BCVA在1、3、6、12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334、P=0.351、P=0.601、P=0.079),在 24 个月两组 LogMAR BCVA 分别为(0.58±0.39)、(0.34±0.21),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2),治疗后两组平均CMT在1、3、6、12、24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457、P=0.871、P=0.505、P=0.333、P=0.79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眼部并发症以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不同给药方式对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PM-CNV均安全、有效,均能有效提高BCVA、降低CMT;3+PRN 比 1+PRN总注射针数更多,但再治疗针数和复发率更低,2年随访视力更佳且视力提高更多。

查琴[7](2020)在《53例高度近视合并CNV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53例高度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高度近视CNV发生的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临床上确诊为双眼高度近视伴单眼或双眼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眼别、眼轴、SFCT),分析近视CNV患者年龄分组情况、性别及眼别构成,同时对单眼CNV患者进行自身左右眼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了解患者两眼在眼轴及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差异,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53例CNV患者,其中男10例,女43例,50岁年龄段人数最多(28.3%);CNV以单眼发生为主,占到89%;单眼CNV的高度近视患者CNV眼眼轴较对侧眼眼轴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CNV眼与对侧眼在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差值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发生CNV年龄峰值在50岁年龄段,女性患病人数多于男性,双眼高度近视单眼CNV者,CNV的发生有可能首先发生于眼轴较长眼,双眼脉络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但CNV眼较对侧眼还是偏薄,高度近视CNV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长的眼轴及薄的脉络膜有关。

葛自鹏[8](2019)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近视性黄斑病变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视性黄斑病变是病理性近视的常见眼底特征,包括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地图样萎缩、玻璃体膜(Bruch’s膜)破裂(漆裂纹)、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RPE和神经上皮下出血、Fuchs斑、黄斑劈裂、黄斑裂孔和黄斑前膜形成。而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定义与分类在国际上存在诸多争议。近视性黄斑病变往往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随着病理性近视在东亚人群中逐年递增,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近视性黄斑病变在豹纹状眼底阶段往后发展速度加快,其治疗和控制方法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一个难题。后巩膜加固术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有效手术方式,其延缓高度近视进展的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而后巩膜加固术对近视性黄斑病变进展的控制效果,因近视性黄斑病变分类及分级尚无定论,目前未有更直观的结果。近期,Jorge Ruiz-Medrano提出新的ATN分级系统,使观察后巩膜加固术后近视性黄斑病变的进展及术前术后的效果对比更加简洁方便。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近视性黄斑病变患者后巩膜加固术后的ATN分级变化以及屈光度、眼轴长度、视野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化,探讨后巩膜加固术的手术效果。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双眼诊断为近视性黄斑病变仅单眼行后巩膜加固术的患者,选择其中资料完整的病例,共计92例92眼。单眼行后巩膜加固术,对侧眼未选择手术治疗,佩戴眼镜或RGP,其中男37例,女55例。年龄在18岁68岁。观察其术后2周、3月、6月、1年及以上的临床效果,超过1年时间后每年定期随访1次。入组资料末次随访时间范围在25年。平均随访时间3.42±0.87年。根据患者术前眼底照相、OCT结果,必要时行的FFA+ICGA检查结果,进行ATN分级。术前术眼屈光度、眼轴长度、最佳矫正视力、视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别为(-17.07±4.21)D、(30.24±1.69)mm、0.52(0.60)logMAR、(-12.37±5.56)dB、(58.11±37.04)μm;对侧眼屈光度、眼轴长度、最佳矫正视力、视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别为(-16.98±3.86)D、(30.21±1.65)mm、0.52(0.52)logMAR、(-11.92±4.90)dB、(59.86±32.94)μm。随访观察末次随访时间术眼及对侧眼ATN分级、屈光度、眼轴长度、最佳矫正视力、视野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化,评估手术效果,对近视性黄斑病变的进展模式及后巩膜加固术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每组测量数据均行Kolmogorov-Smirnov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实验数据以((?)±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配对符号秩和检验,实验数据以M(QR)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屈光度(等效球镜度)变化术眼:末次随访屈光度(-17.26±3.99)D与术前(-17.07±4.2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4,P=0.224)。对侧眼:末次随访屈光度(-18.96±3.93)D与术前(-16.98±3.8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83,P=0.000)。本组屈光度继续进展。2.眼轴变化术眼:末次随访眼轴长度(30.42±1.72)mm与术前(30.24±1.69)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0,P=0.000)。本组术后眼轴长度较术前延长(0.18±0.26)mm。对侧眼:末次随访眼轴长度(31.00±1.74)mm与术前(30.21±1.6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78,P=0.000)。本组术后眼轴长度较术前延长(0.79±0.41)mm,与术眼的进展(0.18±0.26)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94,P=0.000)。3.最佳矫正视力变化术眼: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0.60(0.60)logMAR与术前0.52(0.60)logM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08,P=0.071)。对侧眼: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0.70(0.48)logMAR与术前0.52(0.52)logM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07,P=0.000)。本组最佳矫正视力继续下降。4.视野变化(MD值)术眼:末次随访视野(-12.94±5.29)dB与术前(-12.37±5.56)d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6,P=0.221)。对侧眼:末次随访视野(-13.39±4.63)dB与术前(-11.92±4.90)d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7,P=0.000)。本组视野缺损进一步增加。5.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化术眼:末次随访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55.95±36.61)μm与术前(58.11±37.04)μm比较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2,P=0.064)。对侧眼:末次随访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48.31±28.13)μm与术前(59.86±32.94)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6,P=0.000),本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减少。6.ATN分级变化萎缩性近视性黄斑病变(A):术眼:A2(弥漫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期64眼共14眼进展,其中12眼表现为萎缩范围扩大;2眼进展为A3(斑片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期;A3期19眼中8眼表现为斑片状萎缩扩大或融合;A4(黄斑萎缩)期1眼表现为黄斑萎缩范围扩大。对侧眼:A2(弥漫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期68眼共35眼眼底特征表现为进展,其中26眼表现为萎缩范围扩大;9眼进展为A3(斑片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期,另有33眼无明显进展。A3(斑片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期17眼中共11眼表现为进展,其中,10眼表现为斑片状萎缩区域扩大或融合,1眼进展为A4(黄斑萎缩),6眼无明显进展;A4(黄斑萎缩)期7眼中2眼表现为黄斑萎缩范围扩大。术眼萎缩性近视性黄斑病变(A)进展率25.00%明显低于对侧眼52.17%(χ2=15.394,P=0.000)。牵引性近视性黄斑病变(T):术眼:44只表现为视网膜劈裂(T1T3)的术眼术后发现2眼表现为视网膜劈裂腔扩大,1眼进展为T5(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期,32眼表现为视网膜劈裂腔消失,表现为T0(无黄斑劈裂),9眼表现为视网膜劈裂腔减小。对侧眼:56只T0眼4只眼进展为新发视网膜劈裂,3眼由T3期(黄斑中心凹全层劈裂)进展至T5(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9眼表现为视网膜劈裂腔的扩大。术眼牵引性近视性黄斑病变(T)进展率3.26%明显低于对侧眼17.39%(χ2=10.889,P=0.001)。新生血管性近视性黄斑病变(N)术眼:术后2眼表现新发漆裂纹(N1),1眼术前伴漆裂纹(N1)进展为近视性CNV(N2a)。2眼漆裂纹增多或增宽。对侧眼:64只N0(无近视性CNV)眼中5眼表现为新发漆裂纹,由N0进展至N1期,2眼进展为近视性CNV(N2a)。15只N1眼6眼表现为漆裂纹增多,2眼进展至近视性CNV(N2a)。术眼新生血管性近视性黄斑病变(N)进展率5.43%明显低于对侧眼16.30%(χ2=6.438,P=0.011)。结论1.后巩膜加固术是控制近视性黄斑病变进展的有效手段。2.后巩膜加固术对稳定近视性黄斑病变的视野及脉络膜厚度有效。

刘向红[9](2019)在《应用三维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究病理性近视眼底病变与眼球形态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病理性近视眼眼球形态在三维磁共振成像(Three Dimension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3D-MRI)中的分型、不同类型的病理性近视眼底病变在相应眼球形态中的发生率,以及眼球形态的分布与年龄、眼轴长度、屈光度、眼底病变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为观察性研究,将病理性近视患者58例(104只眼)按年龄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按眼轴长度分为<29 mm组和≥29 mm组,按屈光度分为-6.00≤D<-12.00 D组、-12.00≤D<-18.00 D组及≥-18.00 D组,将病理性近视眼底病变分为脉络膜新生血管组、黄斑劈裂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组及单纯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屈光度、散瞳检查眼底、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磁共振眼眶扫描检查。观察各组别中不同眼球形态的发生率及差异。结果:根据临床经验和三维磁共振成像结果,将病理性近视眼球形态分为椭圆形(14只眼)、锥形(26只眼)、扭曲形(36只眼)、桶形(28只眼)。在10只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患眼中,锥形和扭曲形各4只眼,占40.0%(4/10);2只眼为椭圆形,占20.0%(2/10)。8只眼黄斑劈裂患眼中,4只眼为扭曲形,占50.0%(4/8);4只眼为桶形,占50.0%(4/8)。6只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眼中,4只眼为桶形,占66.7%(4/6);2只眼为扭曲形,占33.3%(2/6)。80只单纯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患眼中,26只眼为扭曲形,占32.5%(26/80);22只眼为锥形,占27.5%(22/80);20只眼为桶形,占25.0%(20/80);12只眼为椭圆形,占15.0%(12/80)。4种眼球类型的分布差异在不同年龄组、不同眼轴组、不同屈光度组中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43,44.13,48.93;P<0.05),在不同病理性近视眼底病变组中无统计学意义(χ2=15.59,P>0.05)。结论:三维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全面直观地反映眼球的具体形态,病理性近视眼球形态与年龄、眼轴长度、屈光度相关,病理性近视眼底病变中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劈裂、单纯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的眼球形态偏向于扭曲形和锥形,而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偏向于桶形。

吕晓贝[10](2017)在《雷珠单抗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病理性近视一般指屈光度数高于-6.00D、眼轴长度大于26.5mm并伴眼底病变的屈光不正,眼球矢状轴变长为其病理解剖学基础,进而导致后巩膜葡萄肿、脉络膜视网膜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玻璃体浑浊、视网膜脱离等一系列并发症,造成视力严重损害。脉络膜新生血管是病理性近视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提示视力预后不良,尤其是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易导致黄斑出血,如不及时治疗,视力丧失的风险很高。后巩膜加固术可以控制近视发展,减缓眼轴增长,防止病理性近视眼底病变进展,有明确可靠的效果,是防治病理性近视进一步发展的一种积极措施。目前此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已被大多数学者接受,且根据不同的需要得到改进和简化,但对于已存在并发症如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患者,则治疗效果欠佳。雷珠单抗为近年新兴抗新生血管药物,对新生血管性疾病效果显着。然而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不同于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或病理性近视自身,单一的后巩膜加固术或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如雷珠单抗,具有不能有效的控制视力进一步下降、脉络膜新生血管复发等不足。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后巩膜加固术,可以在控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情况下,施行后巩膜加固术控制病理性近视的进一步加重,且减少了因术中刺激脉络膜新生血管引起的黄斑出血。目前国内外对此种联合手术方式报道很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雷珠单抗联合后巩膜加固术与单纯雷珠单抗治疗前后的视力、屈光度数、眼轴改变、雷珠单抗注射次数等,探讨其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效果。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雷珠单抗联合后巩膜加固术与单纯雷珠单抗治疗前后的视力、屈光度数、眼轴改变、雷珠单抗注射次数等,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效果。方法回顾行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眼科诊断为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40例40眼,其中20例20眼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后巩膜加固术为联合手术组,记为PL组,男性8例8眼,女性12例12眼,年龄18-62岁,平均(39.350±10.302)岁;另20例20眼单纯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记为L组,男性9例9眼,女性11例11眼,年龄19-59岁,平均(40.500±10.822)岁,两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4,P=0.733﹥0.05),性别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102,P=0.749﹥0.05)。术前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AL)、屈光度数(D)PL组分别为(1.510±0.310)LogMAR、(0.710±0.261)LogMAR、(30.537±2.269)mm、(-15.780±5.038)D,L组分别为(1.550±0.248)LogMAR、(0.760±0.209)LogMAR、(29.792±1.600)mm、(-14.200±2890)D,两组上述术前同一观察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51,P=0.654﹥0.05、Z=-0.835,P=0.429、t=1.200,P=0.238﹥0.05、Z=-1.098,P=0.277)。PL组行雷珠单抗0.05ml(0.5mg)玻璃体腔注射后5-7天行后巩膜加固术,L组单纯行雷珠单抗0.05ml(0.5mg)玻璃体腔注射;随访期采用按需治疗方案,随访观察2年时间。所有视力均已转换为LogMAR标准视力。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取检验标准均为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2年两组组内的UCVA、BCVA、AL、D值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两组组间上述各指标变化、雷珠单抗注射次数以及术前2组间年龄、UCVA、BCVA、AL、D值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的的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而对于其他非特异性并发症如术后高眼压、角膜上皮损伤、前房闪辉等则采用描述性分析,两组间性别的差异采用四格表的χ2检验、随访过程中黄斑出血的发生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两组组内各自术前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AL)、屈光度值(D)与术后2年时比较PL组术后2年的UCVA为(1.165±0.237)LogMAR,BCVA为(0.303±0.180)LogMAR,AL值为(30.639±2.210)mm,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30,P﹤0.05、Z=-3.729,P﹤0.05、t=-2.855,P﹤0.05)。术后2年D为(-15.913±4.596)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6,P=0.545﹥0.05)。L组术后2年的UCVA为(1.235±0.280)LogMAR,BCVA为(0.458±0.300)LogMAR,AL值为(30.749±1.539)mm,D为(-16.100±2.799)D,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66,P﹤0.05、Z=-3.470,P﹤0.05、t=-5.560,P﹤0.05、t=5.763,P﹤0.05)。2两组组间裸眼视力提高(ΔUCVA)、最佳矫正视力提高(ΔBCVA)、眼轴长度增长(ΔAL)、屈光度加深(ΔD)比较PL组与L组裸眼视力提高ΔUCVA分别为(0.345±0.226)LogMAR、(0.315±0.220)LogM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5,P=0.673﹥0.05);最佳矫正视力提高ΔBCVA分别为(0.408±0.248)LogMAR、(0.303±0.266)LogM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0,P=0.205﹥0.05),虽然两组在最佳矫正视力提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手术组有更好的提高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的趋势;眼球增长ΔAL分别为(0.102±0.159)mm、(0.957±0.769)mm,屈光度加深ΔD分别为(-0.138±0.998)D、(-1.950±1.49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15,P﹤0.05、Z=-3.667,P﹤0.05)。3雷珠单抗治疗次数2年随访期内,PL组20例20眼雷珠单抗总注射次数32次,平均(1.600±0.598)次;L组20例20眼雷珠单抗总注射次数为44次,平均(2.200±0.951)次,两组间注射次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96,P=0.036﹤0.05),表明雷珠单抗联合后巩膜加固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雷珠单抗的注射次数。4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PL组术后1周内1例1眼发生角膜上皮水肿合并角膜上皮损伤,5例5眼出现高眼压,3例3眼出现前房闪辉,共7例7眼发生上述并发症,发病率35%。术后2年内1例1眼出现黄斑出血,发生率为5%。L组术后2例2眼出现前房闪辉,发病率为10%;术后2年内出现2例2眼黄斑出血,发病率为10%。两组间黄斑出血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05)。两组均无晶状体损伤、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1.雷珠单抗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雷珠单抗的注射次数。2.雷珠单抗联合后巩膜加固术可减缓病理性近视的进展,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二、病理性近视眼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临床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病理性近视眼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单纯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眼底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入选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收集
        2.2.2 研究对象分组
        2.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两组HM临床特征比较
    3.2 两组 HM 视网膜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对较
    3.3 两组HM脉络膜厚度比较
    3.4 两组HM巩膜厚度比较
    3.5 后巩膜形态
第4章 讨论与展望
    4.1 视网膜部分
    4.2 脉络膜部分
        4.2.1 脉络膜厚度的影响因素
        4.2.2 脉络膜不同区域厚度比较
        4.2.3 脉络膜变化在近视进展中的作用
    4.3 巩膜部分
    4.4 后巩膜形态
    4.5 局限性
    4.6 展望
第5章 结论
    5.1 结果
    5.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Bruch 膜结构功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高度近视视网膜脉络膜微循环的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综述
        1.2.1 近视的研究历史及流行病学
        1.2.2 近视的脉络膜改变
        1.2.3 近视的视网膜改变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常规检查
        2.2.2 OCTA检查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高度近视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与人口统计学
    3.2 高度近视组与对照组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和视网膜厚度的比较
    3.3 高度近视组与对照组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比较
    3.4 高度近视组与对照组 FAZ 面积、脉络膜毛细血管层无血流面积的比较
    3.5 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相关因素的一般线性回归模型
第4章 讨论
    4.1 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与视网膜厚度改变的分析
    4.2 高度近视眼SFCT改变的分析
    4.3 高度近视眼FAZ面积改变的分析
    4.4 高度近视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层无血流面积改变的分析
    4.5 局限性与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OCTA在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抗VEGF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步骤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诊断与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高度近视患者黄斑病变特征、分型及其与视网膜劈裂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过程
    2.1 研究对象
        2.1.1.纳入标准
        2.1.2.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横断面研究
        2.2.2 研究内容和资料收集
        2.2.3 仪器设备及具体测量方法
    2.3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人口学资料分析
    3.2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分型情况
    3.3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一般情况
    3.4 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形态观察
    3.5 高度近视黄斑区视网膜劈裂一般资料
    3.6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与视网膜劈裂的相关性研究
        3.6.1 视网膜劈裂与不同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分型的合并发生情况
        3.6.2 视网膜劈裂与三种附加病变
    3.7 视网膜劈裂与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关系
        3.7.1 视网膜劈裂与视网膜表面膜的关系
        3.7.2 视网膜劈裂与玻璃体后皮质的关系
    3.8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与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关系
        3.8.1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与视网膜表面膜的关系
        3.8.2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与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4.1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分型及特征
    4.2 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分布特点
    4.3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与视网膜劈裂的关系
    4.4 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与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关系
    4.5 结论
第五章 结束语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5.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6)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诊治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观察及视力预后相关性分析
    1.1 前言
    1.2 资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对比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观察
    2.1 前言
    2.2 资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53例高度近视合并CNV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内容与方法
    3.质量控制
    4.统计方法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8)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近视性黄斑病变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1 引言
2 资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近视性黄斑病变研究进展及治疗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应用三维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究病理性近视眼底病变与眼球形态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雷珠单抗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综述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病理性近视眼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临床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重视病理性近视眼的眼底并发症 提升病理性近视眼综合防治水平[J]. 魏文斌,董力. 中华眼科杂志, 2021(06)
  • [2]单纯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眼底形态学研究[D]. 闵亚兰. 南昌大学, 2021(01)
  • [3]高度近视视网膜脉络膜微循环的改变[D]. 王贺. 吉林大学, 2021(01)
  • [4]OCTA在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抗VEGF治疗中的应用[D]. 任雨馨. 山东大学, 2020(12)
  • [5]高度近视患者黄斑病变特征、分型及其与视网膜劈裂相关性的研究[D]. 王若诗.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诊治疗效分析[D]. 陈丛.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7]53例高度近视合并CNV临床特点分析[D]. 查琴.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8]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近视性黄斑病变的疗效观察[D]. 葛自鹏. 郑州大学, 2019(07)
  • [9]应用三维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究病理性近视眼底病变与眼球形态的关系[D]. 刘向红. 承德医学院, 2019(03)
  • [10]雷珠单抗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研究[D]. 吕晓贝. 郑州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病理性近视中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