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酸电解合成的改进

乙醛酸电解合成的改进

一、电解合成乙醛酸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林殿朝[1](2020)在《乙醛酸电化学脱羧构建C(=O)-C(sp2)、C(=O)-N键反应的研究》文中认为电有机合成利用电子这一“清洁”的试剂替代传统的氧化剂或者还原剂,有效减少了常规合成方法中化学试剂所产生的废物,是一种公认的绿色合成手段。电有机合成技术可分为直接电合成和间接电合成:前者通过反应底物或者中间体在电极上直接得失电子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后者则是利用电催化剂在电极上发生电子转移生成稳定的中间体,进而对反应物质进行氧化还原。由于电有机合成条件温和,选择性高,绿色可持续,因此,近几年来,电有机合成技术已经成为有机合成领域的一大热点,利用电有机合成手段发展起来的新反应和新合成策略层出不穷。利用羧酸进行脱羧偶联反应来构建新的化学键是有机合成中一种常见的策略。作为一个“古老的”经典电化学反应,Kolbe电解脱羧反应自19世纪被发现至今依旧热门。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利用电化学手段进行脱羧偶联反应已经成为了构建碳-碳、碳-杂键的一种重要方法。乙醛酸是一种常见的C2羧酸。然而,利用乙醛酸作为C1合成子的脱羧偶联报道并不常见,利用电化学手段对乙醛酸进行脱羧的反应甚至未见报道。本文利用电化学技术,首次报道了对乙醛酸进行电化学脱羧偶联反应,实现了C(=O)-C(sp2)和C(=O)-N化学键的构建。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二章研究了乙醛酸与吲哚类化合物在胺催化下进行电化学脱羧偶联构建C(=O)-C(sp2)化学键的方法。该反应中使用二甲胺或者苯胺作为双功能催化剂,既降低了脱羧能垒,同时活化了甲酰基。当使用二甲胺作为催化剂时,催化剂负载量低至1 mol%。该反应底物适用范围广,对于贫电子和富电子的吲哚环都适用,且无论是N-取代吲哚还是NH-吲哚都能顺利进行反应。机理实验显示,反应首先由乙醛酸与胺催化剂缩合生成亚胺酸中间体,在脱羧后与吲哚底物发生反应最终生成产物。该方法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单,为合成3-甲酰基吲哚类化合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第三章研究了乙醛酸与胺类化合物进行电化学脱羧偶联构建C(=O)-N化学键的方法。反应使用Cu(OAc)2?H2O作电催化剂,NiCl2?6H2O作为Lewis酸,碳酸铯作为碱,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官能团兼容性强。机理实验表明,反应首先由胺与乙醛酸缩合生成亚胺酸中间体,随后经历Hofer-Moest脱羧生成碳正离子,最后在水的作用下生成甲酰胺产物。

刘芳芳[2](2019)在《乙醇酸甲酯制乙醛酸催化剂及工艺路线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对乙醇酸甲酯合成乙醛酸的催化剂及工艺路线进行了研究。该合成路线采用Fe-Co二元氧化物作催化剂,乙醇酸甲酯经催化氧化得到乙醛酸甲酯,再经水解得到乙醛酸。考察了催化剂的组成、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及催化反应条件对乙醇酸甲酯合成乙醛酸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Fe/Co摩尔比对Fe-Co二元氧化物催化剂物化性能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组分Co3O4和Fe2O3相比,Fe-Co二元氧化物比表面积大,还原性好,表面酸性和吸附氧量更大。随着Fe/Co摩尔比的增加,催化剂的表面Co3+/Co2+原子比、氧缺陷含量及表面酸性位数量呈“火山型”的变化趋势。乙醇酸甲酯的转化率和乙醛酸的选择性随着Fe/Co摩尔比增加也呈现出“火山型”变化趋势,当Fe/Co为12/8时转化率和选择性达到最大值。2.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急剧减小、还原的温度向高温区移动、表面酸性位和Co3+/Co2+原子比以及表面氧缺陷的量也逐渐减小。在200 oC、1 atm、空速为1740 h-1的反应条件下,300 oC处理后的Fe12Co8对乙醇酸甲酯的转化率是48%,600 oC处理后的Fe12Co8对乙醇酸甲酯的转化率仅有10%。3.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升高反应温度提高乙醇酸甲酯的转化率,但温度过高乙醇酸甲酯被过度氧化为CO2。随着Fe/Co摩尔比的增加,催化剂出现过度氧化的临界温度降低(从Fe1Co8的230 oC降至Fe16Co8的205 oC)。乙醇酸甲酯的转化率随氧气与乙醇酸甲酯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加,当摩尔比达到1.0后保持稳定。在最佳(220 oC、1atm,空速为1740 h-1)的反应条件下,Fe12Co8催化剂对乙醇酸甲酯的转化率为76%,乙醛酸的选择性为70%,乙醛酸甲酯的选择性为30%,则乙醛酸的收率为53.2%。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Fe-Co二元氧化物催化剂的作用下,乙醇酸甲酯被氧化为乙醛酸甲酯,并进一步水解为乙醛酸,该合成工艺路线可行且绿色环保。

王萌[3](2018)在《乙二醛双氧水萃取氧化制备乙醛酸研究》文中认为乙醛酸(Glyoxylicacid,GA)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传统乙醛酸生产方法主要是乙二醛硝酸氧化法,该方法由于环境污染、选择性低和产品纯度等问题严重影响其推广应用。本研究通过建立乙二醛双氧水氧化萃取体系制备乙醛酸来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对乙二醛双氧水氧化制乙醛酸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乙二醛浓度、氧化气氛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通N2的时候,乙二醛的转化率略高,但N2保护条件下,乙醛酸选择性明显提高。随着反应时间延长,乙二醛转化率不断提高,但乙醛酸的选择性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乙二醛浓度的影响表现为存在适宜的浓度值,即在乙二醛浓度为30%,乙醛酸的选择性达到最高,同时乙二醛的转化率也较高。其次,通过向该反应体系中加入三辛胺萃取剂,研究萃取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考察了萃取剂、萃取剂浓度以及稀释剂对萃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醛酸在以正辛醇为稀释剂的三辛胺萃取剂中的分配系数高于原料乙二醛和副产物草酸、甲酸、乙醇酸,反应180min时,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由不添加萃取剂时的75.37%和56.07%提高到79.61%和67.52%。当增大萃取剂的浓度时,乙二醛转化率和乙醛酸选择性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在三辛胺与正辛醇的体积比为1:1.5时,乙二醛转化率和选择性达到最高,分别为87.05%和71.21%。不同的稀释剂对萃取反应影响不同,稀释剂对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正辛醇>甲基异丁基酮>四氯化碳>正己烷。最后,对萃取相中的乙醛酸进行了洗涤、反萃和分离纯化,得出了适宜的反萃取和纯化条件为:用25wt%乙醛酸溶液将实验所得的反应液进行萃洗,再用水进行反萃,将反萃后的溶液进行浓缩得到质量浓度为75%的乙醛酸浓缩液,在5℃下加入向结晶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01%的晶种和质量浓度为75%乙醛酸浓缩液,转速设为100r/min,控制温度每小时下降5℃,降温的终点温度为-5℃,在此条件下保温2h,氮气保护下洗涤过滤晶体并在20℃下真空干燥10h,可以得到纯度在98wt%以上的固体乙醛酸。由此,得出结论,通过向乙二醛双氧水氧化制乙醛酸反应体系中添加萃取剂,反应生成的乙醛酸迅速进入有机相,不但能提高乙二醛转化率,而且能提高乙醛酸选择性,对改善传统的乙二醛硝酸氧化法制乙醛酸具有重要意义。

钱洋[4](2014)在《多孔二氧化钛膜电极的制备及其在有机电合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TiO2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与降解、光电催化、太阳能电池等诸多领域。功能材料的特性取决于其微观结构,纳米TiO2结构因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多的活性位点,能够大大提高其在有机合成中的效率,以及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光电转换率,很适应现在社会发展和工业生产的节奏。目前对TiO2纳米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多,发展前景不可估量。(1)制备多孔TiO2电极的影响因素多孔TiO2电极的制备方法有很多,主要区分在于电化学方法和非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中比较常见的是阳极氧化法,在诸多制备方法中,阳极氧化法因其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易于控制,所制备的纳米管阵列因高度有序的特征倍而受青睐。本文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多孔TiO2电极,并对电解液的组成、工作电压、氧化时间、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其中优化的阳极氧化制备TiO2纳米管电极的条件为:丙三醇和蒸馏水各50mL,无水Na2SO4(0.2 mol/L)2.84 g,NaF(0.5w.%)0.55 g,施加电压20 V,电解时间为1.5 h,电解温度为20℃,阳极和阴极间距为3cm,阴极材料为Pt电极,在上述条件下可制得自组织排列有序的TiO2纳米管电极。(2)多孔TiO2电极的电催化性能将制备好的电极进行循环伏安测试,表征其电化学还原性能,以1 mol/LH2SO4为空白对照组,在1 mol/L草酸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测试,并与TiO2膜电极对比,发现TiO2纳米管电极作为一种异相催化剂参与到草酸的还原反应过程中,而且草酸的电还原过程是一个快速的、不可逆的电还原反应。TiO2纳米管电极对草酸电还原生成乙醛酸的反应相比于TiO2膜电极有更强的电催化性能,这些都为TiO2纳米管电极在有机合成领域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多孔TiO2电极的电解性能采用制备的TiO2电极恒电流电解草酸制备乙醛酸,结果发现:在无隔膜电解槽中以TiO2纳米管电极为阴极,DSA为阳极,电解温度控制在20℃,电流密度为300 A/m2,电解时间为4h的条件下,电解不同浓度的草酸溶液得到的乙醛酸的浓度和还原收率都不相同,当草酸浓度为0.3 mol/L时,乙醛酸的还原收率最大为72.1%,电流效率随着草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草酸的转化率随草酸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颜飞[5](2013)在《Ti/TiO2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还原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电化学合成作为一种绿色的合成方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未来合成化学的一种发展趋势,受到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纳米TiO2膜电极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纳米结构电极材料,对有机化合物的电还原具有异相电催化作用。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发现,纳米TiO2膜电极对硝基苯、马来酸、草酸等有机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电催化还原性能。因此,纳米Ti02膜电极在有机电合成反应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技术创新性。本文采用阳极氧化法(电解液为1 mol/L的硫酸溶液,阳极为光亮Ti电极,阴极为DSA电极,氧化温度为45℃,氧化电压为20 V,氧化时间为2 h)制备了Ti/TiO2膜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恒电位阶跃等测试方法对制备的Ti/TiO2膜电极的表面形貌、表面元素及价态分布和电极的表面粗糙度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电极表面粗糙,出现了不规则的颗粒状,电极表面只含有Ti和O两种元素,且Ti以正四价形式存在,没有其他价态存在,说明在电极表面形成了TiO2膜。通过阳极氧化在光亮Ti电极上得到了高表面粗糙度的Ti/TiO2膜电极,增大了电极的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其电化学性能。通过循环伏安法、原位傅里叶红外光谱等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制备的膜电极在饱和草酸溶液中对草酸的电还原性能。结果表明:Ti/TiO2膜电极作为一种异相的催化剂参与到草酸的还原反应过程中,草酸的电还原过程是一个快速的、不可逆的电还原反应。通过将制备的Ti/TiO2膜电极在1 mol/L硫酸溶液和饱和草酸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测试,并且将电解后的Ti/TiO2膜电极进行XPS和SEM表征,研究了Ti/TiO2膜电极上草酸的电催化还原机理。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提出了草酸在Ti/TiO2膜电极上的反应机理,在这个机理中TiO2/Ti(OH)3氧化还原电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将制备的Ti/TiO2膜电极用于草酸的恒电流电解实验,将草酸电还原制备乙醛酸。结果表明:在无隔膜电解槽中以Ti/TiO2膜电极为阴极,DSA为阳极,电解温度为20℃,电流密度为300 A/m2,电解时间8 h条件下得到的乙醛酸的浓度和还原收率最高,分别为34.90gL和57.68%。Ti/TiO2膜电极作为阴极得到的乙醛酸的还原收率比阳极氧化之前的光亮Ti电极作为阴极得到的乙醛酸的还原收率提高了27.10%。

孙华雨[6](2011)在《乙醛酸电解合成技术概述》文中指出介绍了乙醛酸的用途和各种电合成方法以及乙醛酸电解合成技术的发展历程,并从降低能耗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角度总结了电解合成乙醛酸的技术改进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对乙醛酸电合成法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苏蕊[7](2011)在《乙二醛电氧化合成乙醛酸及产品分离》文中提出乙醛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中间体,在医药、农药、香料、造纸、日化产品等领域广泛应用,其下游产品附加值高,乙醛酸的应用前景非常看好。采用乙二醛电氧化法合成乙醛酸的工艺研究有很大的价值。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变电流氧化乙二醛合成乙醛酸,可以在很高的电流密度下达到很好的电解效果。当平均电流密度为1343 A·m-2时,乙二醛的转化率可达90.8%,乙醛酸选择性为89.9%,电流效率可达80.5%。电解液的主要组分为乙二醛、乙醛酸、草酸、盐酸。根据其离子体积、离子摩尔质量、电荷数的差别,采用电渗析法将上述四组分分步分离出来,实现原料的回收,得到一定纯度的乙醛酸产品。通过对电渗析电流密度、流速、温度、离子膜以及初始液浓度考察可知,当温度为30℃,流速为4.21 cm·s-1,以AHT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初期电流密度为628.7 A·m-2,当盐酸的通过率达到50%左右时,将电流密度调至456.6 A·m-2,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弱碱性离子膜AAV膜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当盐酸的迁移率为82.4%,乙醛酸的损失为5.6%,乙醛酸溶液中乙醛酸与盐酸的质量比为7.15。将电解和电渗析进行结合,当乙二醛的转化率为60%左右时,乙醛酸的选择性达到95.9%,电解液中草酸基本可以忽略,因此电渗析主要是分离原料乙二醛、盐酸和产物乙醛酸。经过实验发现,乙二醛在HSF膜下的扩散较为严重,但CMF膜对乙二醛的扩散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乙二醛与其他组分的分离。

蔡燕红[8](2009)在《改性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双极膜的制备及在电合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流延成型法,分别以FeCl3和戊二醛等对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聚丙烯酰胺(PAM)进行改性,制备了改性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双极膜,即mPAM/mCMC双极膜。对胶体进行黏度测定,并对双极膜运用FTIR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测定、热重分析、膜的溶胀度测定及离子交换容量测定、黏度测定等手段进行表征。在超声波槽中,以mPAM/mCMC双极膜为电槽隔膜,MnSO4-H2SO4为电解液,电生成纳米MnO2,继而以MnO2/Mn2+为氧化媒介电合成甘油醛。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进行表征,研究了电合成甘油醛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下电生成的MnO2不附着生长在电极上,而是以几十纳米到几微米的颗粒悬浮在溶液中,与甘油进行随后的化学反应,在电场的作用下,双极膜中水离解产生H+和OH-,生成的H+及时传输入阴极室中可补充电生成甘油醛时H+的消耗,槽电压稳定。以mPAM/mCMC双极膜为电槽隔膜时产率可达91.6%,电流效率为65.5%。以mPAM/mCMC双极膜作为电解槽隔膜,应用于双成对电合成乙醛酸体系。极大提高了电流效率。双极膜中水电离后生成的H+透过mCMC阳离子膜进入阴极室中,补充了草酸电还原成乙醛酸过程中H+的消耗;OH-透过mPAM阴离子膜进入阳极室中,与乙二醛电氧化成乙醛酸过程中产生的H+结合生成水,促使反应正向进行。以饱和草酸和0.1mol·L-1盐酸的混合液作阴极液,以10%乙二醛和KBr的混合液作阳极液,石墨为电极,电流密度为30 mA·cm-2,常温下电解,阴极电流效率最大可达80.4%,阳极电流效率最大可达75.9%,电解电压恒定在2.7 V左右。

黄雪红[9](2009)在《SBS基材接枝改性双极膜的制备及在电合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SBS)为基膜,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在SBS主链上引入羧基作为阳离子交换膜;引入叔胺基团,再季铵化后作阴离子交换膜。流延法制备SBS双极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膜的表面及断面形貌,IR分析结果表明:SBS接枝膜中含有-COOH、-CH2N(CH3)2官能团,SBS接枝膜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能力和亲水性。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在SBS主链上引入强酸基团—磺酸根,增强阳膜传导质子能力。第一种方法:SBS先磺化再与丙烯酸(AA)自由基接枝共聚。红外光谱、膜的含水率和溶胀度测定结果表明:SBS磺化时主链上碳碳双键参与反应,使SBS分子链间发生交联,提高了膜在水中的尺寸稳定性;第二种方法:SBS直接与AA和苯乙烯磺酸钠(StSO3Na)进行多元接枝共聚,所得的接枝共聚物SBS-g-(AA/StSO3Na)在水中的溶胀度大,影响了膜的机械强度。以含磺酸基团的SBS双极膜作电解槽隔膜成对电合成乙醛酸,饱和草酸和盐酸的混合液作阴极液,12%乙二醛和10%KBr的混合液作阳极液,石墨为阴极,二氧化铅为阳极。室温、电流密度为16 mA/cm2下,以BPM6(SBS直接磺化)为隔膜,阴极平均电流效率为79.2%,阳极平均电流效率为64.7%,电压恒定在3.2V左右。以BPM7为隔膜,阴极平均电流效率为78.2%,阳极平均电流效率为75.9%,电压恒定在3.4V左右。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提高SBS接枝膜在水中的尺寸稳定性,在SBS接枝共聚时,同时引入离子交换基团和三甲氧基硅烷基团,经三甲氧基硅烷进一步水解缩合反应生成硅氧交联网络,带离子交换基团的SBS链段嫁接在硅氧无机网络中,限制了SBS分子链在水中的活动空间,从而提高了膜的尺寸稳定和热稳定性。以SBSBPM10(SBS-g-(AA/StSO3Na-SiO2)/SBS-g-DMAEMA-SiO2)双极膜为电解槽的隔膜,阳极电氧化羟基新戊醛为羟基新戊酸,电解过程中,槽电压稳定,最大电流效率为69.8%,平均电流效率为53.8%,电解液中羟基新戊酸浓度为22.84mmol/L;阴极电还原生成丁二酸,平均电流效率为62.5%,丁二酸产率为64.1%。进一步将含硅氧交联网络的SBS双极膜应用在有机电合成中。以SBS BPM10双极膜为电解槽的隔膜,石墨为电极,阳极室以Ce3+/Ce4+为媒介间接电氧化2,3,4,5-四甲氧基甲苯为辅酶Q0。O2在阴极先还原成H2O2后,再与乙酸作用间接氧化3,4,5-三甲氧基甲苯为辅酶Q0。在室温、电流密度10 mA/cm2反应条件下电解3h,阴极平均电流效率可达58.4%,Q0的产率为40.2%。阳极平均电流效率可达48.2%,Q0的产率为48.0%。

黄锦标[10](2009)在《SBS双极膜的制备及在有机电合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原料,经氯甲基化、季铵化合成季铵化SBS(QASBS),制备阴离子交换膜液。同时,使用98%的浓硫酸成功地磺化了SBS,并利用FT-TR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再对磺化SBS(SSBS)进行自由基接枝聚合改性,在主链上引入丙烯酸(AA)增加接枝聚合物的离子交换容量,将改性后的SSBS制作阳离子交换膜(记为SSBS-g-AA)。用流延法制备了QASBS/SSBS-g-AA双极膜(记为SBS BPM)。以SBS BPM作为电解槽隔膜,以饱和草酸和0.1mol·L-1盐酸的混合液作阴极液,以12%乙二醛和10%KBr的混合液作阳极液,Pb为阴极,石墨为阳极,在电流密度为15.8mA/cm2,20℃下电解4h,阴极的平均电流效率可达84.7%,阳极的平均电流效率可达75.8%,电解电压稳定在3.1V左右。在电场的作用下双极膜中水电离后生成的H+透过SSBS-g-AA阳离子膜进入阴极室,以补充草酸电还原生成乙醛酸过程中H+的消耗;OH透过QASBS阴离子膜进入阳极室,与乙二醛电氧化生成乙醛酸过程中产生的H+结合生成H2O,促进反应向正方向进行,从而增大了正向反应的速度。以SBS双极膜作为阴阳两室间的隔膜,石墨为阳极电极、铅为阴极电极,成对电解葡萄糖合成葡萄糖酸和山梨醇。双极膜中间层水电离生成的H+透过SSBS-g-AA阳离子膜进入阴极室中,与葡萄糖电还原山梨醇过程中产生的OH-结合生成H2O,促进反应的正向进行;而生成的OH-透过QASBS阴离子膜进入阳极室中,与葡萄糖电氧化生成葡萄糖酸过程中产生的H+结合生成H2O,从而促使反应正向进行。阴极液为0.3mol.L-1葡萄糖和0.3mol.L-1Na2SO4的混合液,阳极液为0.3mol.L-1葡萄糖和0.3mol.L-1KBr的混合液,在32.0A/m2的电流密度下电解90min,阴极平均电流效率为96.5%,阳极平均电流效率可达93.7%。

二、电解合成乙醛酸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解合成乙醛酸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乙醛酸电化学脱羧构建C(=O)-C(sp2)、C(=O)-N键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非电化学条件下羧酸脱羧构建C-C、C-N键研究现状
        1.2.1 非电化学条件下羧酸脱羧构建C-C键研究进展
        1.2.2 非电化学条件下羧酸脱羧构建C-N键研究进展
    1.3 电化学脱羧反应进展简介
        1.3.1 近年Kolbe反应进展简介
        1.3.2 近年non-Kolbe反应进展简介
        1.3.3 利用NHPI还原性活化酯电化学还原脱羧近年进展简介
        1.3.4 其他脱羧类型
    1.4 乙醛酸脱羧作为C1合成子的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乙醛酸与吲哚电化学脱羧偶联构建C(=O)-C(sp~2)键反应的研究
    2.1 引言
        2.1.1 3-甲酰基吲哚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2.1.2 课题的提出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药品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产物表征
        2.2.3 典型的实验操作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2 底物适用性研究
        2.3.3 机理验证实验
        2.3.4 反应机理
        2.3.5 谱图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乙醛酸与苯胺电化学脱羧偶联构建C(=O)-N键的反应研究
    3.1 引言
        3.1.1 N-甲酰化合成策略进展简介
        3.1.2 课题的提出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药品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产物表征
        3.2.3 典型的实验操作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3.3.2 底物适用性研究
        3.3.3 机理验证实验
        3.3.4 反应机理
        3.3.5 谱图数据
    3.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化合物谱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乙醇酸甲酯制乙醛酸催化剂及工艺路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乙醛酸的性质、用途
        1.2.1 乙醛酸的性质
        1.2.2 乙醛酸的用途
    1.3 乙醛酸的合成方法
        1.3.1 乙二醛硝酸氧化法
        1.3.2 乙二醛过氧化氢氧化法
        1.3.3 乙二醛空气氧化法
        1.3.4 马来酸臭氧氧化法
        1.3.5 草酸电解还原法
        1.3.6 乙醇酸混酸氧化法
        1.3.7 乙醇酸酶催化氧化法
        1.3.8 卤代酸水解法
        1.3.9 丙烯酸(酯)氧化法
    1.4 醇氧化催化剂
        1.4.1 钌(Ru)催化剂
        1.4.2 钯(Pd)催化剂
        1.4.3 铜(Cu)催化剂
        1.4.4 铁(Fe)催化剂
        1.4.5 钴(Co)催化剂
    1.5 乙醇酸甲酯法制备乙醛酸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气体
        2.1.3 实验仪器
    2.2 催化剂的制备
        2.2.1 固相合成法
    2.3 催化剂的表征
        2.3.1 热重差热分析(TG-DSC)
        2.3.2 等离子体耦合发射光谱(ICP-OES)
        2.3.3 氮气低温吸/脱附
        2.3.4 X射线晶体衍射(XRD)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2.3.6 H_2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2.3.7 O_2 程序升温脱附(O_2-TPD)
        2.3.8 NH_3 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2.4.1 实验装置
        2.4.2 催化剂活性测试步骤
第3章 产物分析
    3.1 液相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GC)
    3.2 液相产物的液相色谱分析(HPLC)
    3.3 气相产物分析
第4章 催化剂组成对Fe-Co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及活性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热重-差热分析
        4.3.2 催化剂的XRD分析
        4.3.3 催化剂的织构性质
        4.3.4 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4.3.5 催化剂的O_2-TPD分析
        4.3.6 催化剂的XPS分析
        4.3.7 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分析
        4.3.8 催化剂活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焙烧温度对Fe-Co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活性评价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催化剂XRD分析
        5.3.2 催化剂比表面(BET)分析
        5.3.3 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5.3.4 催化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5.3.5 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分析
        5.3.6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反应条件对乙醇酸甲酯制备乙醛酸的影响
    6.1 引言
    6.2 反应温度的影响
    6.3 氧气与乙醇酸甲酯摩尔比的影响
    6.4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
    6.5 催化反应机理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3)乙二醛双氧水萃取氧化制备乙醛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乙醛酸的性质
    1.3 乙醛酸的主要合成工艺
        1.3.1 乙二醛硝酸氧化法
        1.3.2 草酸电解合成法
        1.3.3 顺酐臭氧氧化法
        1.3.4 乙二醛电氧化法
        1.3.5 双氧水氧化法
    1.4 反应萃取研究进展
        1.4.1 萃取剂种类对反应萃取的影响
        1.4.2 萃取剂浓度对反应萃取的影响
        1.4.3 萃取相与反应相体积比对反应萃取的影响
        1.4.4 稀释剂种类对反应萃取的影响
    1.5 乙醛酸的纯化
        1.5.1 超临界CO_2 流体萃取
        1.5.2 乙醇半缩乙醛酸乙酯法
        1.5.3 混合溶剂萃取法
        1.5.4 其他分离方法
    1.6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1.1 实验所用药品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装置
    2.3 实验步骤
        2.3.1 乙二醛双氧水氧化反应步骤
        2.3.2 乙二醛双氧水萃取氧化反应步骤
    2.4 产物分析与检测
        2.4.1 产物定量分析
        2.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第3章 乙二醛双氧水萃取氧化制备乙醛酸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乙二醛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3.2.2 氧化气氛对反应的影响
        3.2.3 萃取剂对反应的影响
        3.2.4 稀释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
        3.2.5 萃取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乙醛酸反萃取与纯化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萃洗液组分对反萃取结果的影响
        4.2.2 反萃取剂对反萃取结果的影响
        4.2.3 浓缩液浓度对乙醛酸产品的纯度的影响
        4.2.4 结晶的初始温度对乙醛酸产品的纯度的影响
        4.2.5 降温的最终温度对乙醛酸产品的纯度的影响
        4.2.6 洗涤方式对乙醛酸产品的纯度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多孔二氧化钛膜电极的制备及其在有机电合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有机电化学合成
    1.2 TiO_2材料研究进展
        1.2.1 多孔Ti/TiO_2电极
        1.2.2 多孔Ti/TiO_2电极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1.2.3 多孔Ti/TiO_2薄膜电极的成膜机理
        1.2.4 自组织Ti/TiO_2纳米管电极的形成机理
    1.3 多孔Ti/TiO_2纳米电极微观形貌的影响因素
        1.3.1 电解液组成
        1.3.2 阳极氧化时间
        1.3.3 反应温度
        1.3.4 施加电压
    1.4 影响Ti/TiO_2电极电催化活性的因素
    1.5 多孔Ti/TiO_2电极的应用
        1.5.1 Ti/TiO_2电极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
        1.5.2 Ti/TiO_2电极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1.5.3 Ti/TiO_2纳米管材料应用于光分解水制氢
        1.5.4 TiO_2纳米管作为气敏传感器材料
        1.5.5 TiO_2纳米管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
        1.5.6 Ti/TiO_2电极材料在有机电化学领域的应用
    1.6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1.6.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1.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和方法
    2.1 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
        2.1.1 主要实验试剂
        2.1.2 主要实验设备
    2.2 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2.2.1 电极的制备
        2.2.2 电极的表征
    2.3 多孔Ti/TiO_2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2.4 多孔Ti/TiO_2电极在电解合成中的应用
第三章 多孔Ti/TiO_2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3.1 制备多孔Ti/TiO_2电极的最佳条件
        3.1.1 电解液的组成对Ti/TiO_2纳米管电极形貌的影响
        3.1.2 氧化时间对Ti/TiO_2纳米管电极形貌的影响
        3.1.3 氧化温度对Ti/TiO_2纳米管电极形貌的影响
        3.1.4 氧化电压对Ti/TiO_2纳米管电极形貌的影响
        3.1.5 小结
    3.2 Ti/TiO_2纳米管电极的制备
    3.3 多孔Ti/TiO2电极的制备
    3.4 Ti/TiO_2膜电极的制备
    3.5 XPS分析
    3.6 恒电位阶跃测试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孔Ti/TiO_2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4.1 Ti/TiO_2纳米管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4.1.1 循环伏安测试研究
        4.1.2 三种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的对比
    4.2 Ti/TiO_2纳米管电极在电解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4.2.1 电解合成丁二酸
        4.2.2 电解合成乙醛酸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Ti/TiO2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还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有机电合成简介
        1.1.1 有机电合成的发展
        1.1.2 有机电合成的特点
        1.1.3 有机电合成的原理
        1.1.4 有机电合成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
        1.1.5 有机电合成的发展前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Ti/TiO_2膜电极在有机电合成中的应用
        1.2.1 Ti/TiO_2膜电极的简介
        1.2.2 Ti/TiO_2膜电极的成膜机理
        1.2.3 Ti/TiO_2膜电极在有机电合成中的应用
    1.3 乙醛酸合成方法介绍
        1.3.1 草酸和乙醛酸的简介
        1.3.2 乙醛酸的合成方法比较
        1.3.3 草酸电合成乙醛酸的研究进展
        1.3.4 草酸电合成乙醛酸的发展趋势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1.4.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1.4.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和方法
    2.1 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
        2.1.1 实验设备
        2.1.2 化学试剂
    2.2 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2.2.1 电极的制备
        2.2.2 制备电极的表征
    2.3 Ti/TiO_2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2.3.1 循环伏安研究
        2.3.2 原位红外研究
    2.4 恒电流电解实验
        2.4.1 无隔膜电解槽中草酸恒电流电解实验
        2.4.2 产物分析
        2.4.3 草酸电解合成乙醛酸的性能评价公式
    2.5 草酸电还原合成乙醛酸的机理探讨
第三章 Ti/TiO_2膜电极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3.1 Ti/TiO_2膜电极的制备
        3.1.1 氧化电压对制备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1.2 氧化时间对制备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1.3 氧化温度对制备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1.4 电解液对制备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2 Ti/TiO_2膜电极的表征
        3.2.1 XPS分析
        3.2.2 SEM分析
        3.2.3 恒电位阶跃测试分析
    3.3 Ti/TiO_2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3.3.1 循环伏安测试研究
        3.3.2 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解草酸合成乙醛酸研究
    4.1 恒电流电解实验
        4.1.1 温度的影响
        4.1.2 电解时间的影响
        4.1.3 电流密度的影响
        4.1.4 电极材料的影响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草酸在Ti/TiO_2膜电极上电还原机理研究
    5.1 电解后Ti/TiO_2膜电极的表征
        5.1.1 电解后Ti/TiO_2膜电极的XPS分析
        5.1.2 电解后Ti/TiO_2膜电极的SEM分析
    5.2 Ti/TiO_2膜电极对草酸还原的机理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乙醛酸电解合成技术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乙醛酸应用范围及合成方法
    1.1 乙醛酸的用途
    1.2 乙醛酸的合成方法
        1.2.1 传统化学法
        1.2.2 电解合成法
2 乙醛酸电合成法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3 电解合成乙醛酸的技术改进
    3.1 提高产率和转化率
    3.2 降低能耗提高电流效率
    3.3 减少副反应提高反应选择性
    3.4 通过后处理程序降低杂质含量
4 国内乙醛酸电合成生产现状
    4.1 国内生产状况
    4.2 存在的问题
5 乙醛酸电解合成法的发展前景

(7)乙二醛电氧化合成乙醛酸及产品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乙醛酸的性质及应用
    1.2 乙醛酸的生产状况及市场
    1.3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乙醛酸的工业制备方法
        2.1.1 乙二醛氧化法
        2.1.2 顺酐臭氧氧化法
        2.1.3 草酸电解合成法
    2.2 乙二醛电解合成乙醛酸
    2.3 乙醛酸的纯化
        2.3.1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
        2.3.2 混合溶剂萃取法
        2.3.3 乙醇半缩乙醛酸乙酯法
        2.3.4 其他分离方法
    2.4 电渗析技术
        2.4.1 电渗析技术发展简述
        2.4.2 电渗析技术的应用现状
        2.4.3 电渗析技术在有机酸盐脱除方面的研究进展
第3章 实验分析方法的确定
    3.1 化学分析法定量分析原理
    3.2 化学法准确性分析
    3.3 离子色谱法
    3.4 分析过程
第4章 乙二醛电氧化合成乙醛酸
    4.1 实验部分
        4.1.1 电解原理
        4.1.2 电解装置
        4.1.3 实验所用试剂及仪器
        4.1.4 电解操作过程
        4.1.5 数据处理
    4.2 高转化率电解
        4.2.1 电解过程
        4.2.2 电解条件的改进
    4.3 低转化率电解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渗析法分离乙醛酸产品组分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原理
        5.1.2 实验装置
        5.1.3 实验操作步骤
        5.1.4 实验数据处理
    5.2 高转化率下的电渗析
        5.2.1 电渗析过程随时间的变化
        5.2.2 电流密度对电渗析的影响
        5.2.3 流速对电渗析的影响
        5.2.4 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5.2.5 离子膜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5.2.6 浓度对电渗析的影响
        5.2.7 小结
    5.3 弱碱性离子膜对电渗析的影响
        5.3.1 实验装置及溶液组成
        5.3.2 数据处理方法
        5.3.3 电渗析过程
        5.3.4 离子膜对电渗析的影响
        5.3.5 电流密度对电渗析的影响
        5.3.6 恒流-恒压对电渗析的影响
        5.3.7 小结
    5.4 低转化率下的进行电渗析
        5.4.1 ASV膜对电渗析影响
        5.4.2 AMV膜对电渗析的影响
        5.4.3 AHT膜对电渗析的影响
        5.4.4 乙二醛渗析测试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改性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双极膜的制备及在电合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1章 改性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双极膜的制备与表征
    1.1 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1.1.1 纤维素
        1.1.2 聚酰胺
    1.2 实验及测定
        1.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1.2.2 双极膜的制备
        1.2.3 双极膜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1.3 结果与讨论
        1.3.1 胶体测定
        1.3.2 膜的FTIR分析
        1.3.3 膜的扫描电镜测试分析
        1.3.4 膜的离子交换能力测定
        1.3.5 膜的热稳定性
        1.3.6 I-V工作曲线测定
        1.3.7 膜的溶胀性测定
    1.4 小结
第2章 双极膜在电氧化制备甘油醛中的应用
    2.1 甘油醛概述
        2.1.1 甘油醛的市场及应用
        2.1.2 甘油醛的合成工艺
    2.2 实验及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nO_2/Mn~(2+)电对可逆性的研究
        2.3.2 阳极I-V扫描曲线
        2.3.3 稳态极化曲线
        2.3.4 MnO_2粉体的XRD
        2.3.5 纳米MnO_2晶体透射电镜
        2.3.6 MnO_2/Mn_~(2+)电催化氧化制备甘油醛反应机理
        2.3.7 产物FTIR测试结果
    2.4 结论
第3章 双极膜在成对电解制备乙醛酸中的应用
    3.1 乙醛酸概述
        3.1.1 乙醛酸的性质及应用
        3.1.2 乙醛酸的合成工艺
    3.2 实验及测定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原理及装置
        3.2.3 乙醛酸的测定
    3.3 结果及讨论
        3.3.1 极化曲线的测定
        3.3.2 不同隔膜下阴极室合成乙醛酸
        3.3.3 表观电流密度的影响
        3.3.4 电解时间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SBS基材接枝改性双极膜的制备及在电合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1 离子交换膜简介
    2 有机-无机杂化膜
    3 双极膜
    4 有机电合成概况
    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SBS-g-AA/SBS-g-DMAEMA双极膜的制备
    1.1 引言
    1.2 实验部分
        1.2.1 试剂与仪器
        1.2.2 SBS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1.2.3 SBS接枝膜的表征
    1.3 结果与讨论
        1.3.1 FTIR分析
        1.3.2 SBS双极膜的表面形貌
        1.3.3 SBS BPM双极膜热分析
        1.3.4 SBS-g-AA膜的含水率及离子交换容量
        1.3.5 SBS-g-AA膜的H~+渗透性能测定
        1.3.6 SBS接枝膜机械性能
        1.3.7 SBS双极膜的溶胀度
        1.3.8 SBS双极膜的中间界面层水解离
        1.3.9 SBS BPM双极膜的阻抗行为
    1.4 结论
第二章 SSBS-g-AA/SBS-g-DMAEMA双极膜制备及在成对电合成乙醛酸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SBS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2.2.3 SBS接枝膜的表征
        2.2.4 成对电解制备乙醛酸的机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FTIR分析
        2.3.2 SBS BPM双极膜热分析
        2.3.3 SSBS-g-AA膜的含水率及离子交换容量
        2.3.4 SBS BPM双极膜的阻抗行为
        2.3.5 SBS双极膜的溶胀度
        2.3.6 SBS双极膜的表面形貌
        2.3.7 成对电合成乙醛酸
    2.4 结论
第三章 含硅有机-无机SBS杂化双极膜制备及在电合成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SBS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3.2.3 SBS有机-无机杂化膜的表征
        3.2.4 成对电解制备经基新戊酸和丁二酸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TIR分析
        3.3.2 SBS有机-无机杂化膜的含水率及离子交换容量
        3.3.3 SBS杂化膜热分析
        3.3.4 SBS双极膜的表面形态
        3.3.5 SBS杂化膜的离子渗透性能
        3.3.6 SBS双极膜的阻抗行为
        3.3.7 SBS双极膜电槽中电生成羟基新戊酸和丁二酸
    3.4 结论
第四章 成对电解合成辅酶Q_0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标准溶液系列的配制
        4.2.3 实验原理及装置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阴极电化学合成Q_0
        4.3.2 阳极间接电解TMB生成Q_0反应
        4.3.3 产物辅酶Q_0的表征
    4.4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10)SBS双极膜的制备及在有机电合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1 双极膜的概述
    2 有机电合成概况
    3 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简介及意义
第一章 氯甲基化及季胺化SBS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1.1 前言
    1.2 实验部分
        1.2.1 主要实验原料
        1.2.2 SBS的氯甲基化反应
        1.2.3 SBS氯甲基化程度分析
        1.2.4 CMSBS膜的制备
        1.2.5 CMSBS膜的季铵化改性
        1.2.6 膜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第二章 磺化SBS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磺化SBS的合成
        2.2.3 磺化度的测定
        2.2.4 磺化SBS薄膜的制备
        2.2.5 膜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磺化反应条件的研究
        2.3.2 红外光谱分析
        2.3.3 磺化SBS膜的含水率及离子交换容量
        2.3.4 磺化SBS膜的溶胀度
        2.3.5 磺化SBS的接触角
        2.3.6 SBS膜的拉伸性能
        2.3.7 SBS膜的热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磺化SBS的改性及SBS双极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2.2 磺化SBS的改性
        3.2.3 SBS双极膜的制备
        3.2.4 膜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T-IR分析
        3.3.2 膜的热重分析
        3.3.3 SSBS-g-AA膜的离子交换容量
        3.3.4 SBS双极膜的的表面形态
        3.3.5 H+在SBS双极膜中的渗透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BS双极膜在成对电解制备乙醛酸的应用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4.2.2 实验原理及装置
        4.2.3 乙醛酸的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电解条件对电合成乙醛酸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BS双极膜在成对电合成葡萄糖酸及山梨醇中的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及测定
        5.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5.2.2 实验基本原理
        5.2.3 检测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电极材料的选取
        5.3.2 电解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5.3.3 电流密度的影响
        5.3.4 电解时间的影响
        5.3.5 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5.3.6 结果验证(平行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电解合成乙醛酸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乙醛酸电化学脱羧构建C(=O)-C(sp2)、C(=O)-N键反应的研究[D]. 林殿朝.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2]乙醇酸甲酯制乙醛酸催化剂及工艺路线的研究[D]. 刘芳芳.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
  • [3]乙二醛双氧水萃取氧化制备乙醛酸研究[D]. 王萌. 武汉工程大学, 2018(08)
  • [4]多孔二氧化钛膜电极的制备及其在有机电合成中的应用[D]. 钱洋.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5)
  • [5]Ti/TiO2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还原特性研究[D]. 颜飞.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2)
  • [6]乙醛酸电解合成技术概述[J]. 孙华雨.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1(12)
  • [7]乙二醛电氧化合成乙醛酸及产品分离[D]. 苏蕊.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
  • [8]改性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双极膜的制备及在电合成中的应用[D]. 蔡燕红. 福建师范大学, 2009(S1)
  • [9]SBS基材接枝改性双极膜的制备及在电合成中的应用[D]. 黄雪红. 福建师范大学, 2009(11)
  • [10]SBS双极膜的制备及在有机电合成中的应用[D]. 黄锦标. 福建师范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乙醛酸电解合成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