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

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单凯[1](2021)在《回输正常小鼠针刺后血清外泌体(Acu-ex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作用规律及机制的初步探索》文中认为目的:探索正常小鼠针刺后血清外泌体(Acupunctuer-exosome,Acu-exo)腹腔注射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及其起效的可能靶标,为针灸基础研究转化及中医治未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研究内容一电针足三里预处理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观察研究本实验重复2次,第一次实验,将32只正常KM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组,每组16只。电针预处理以针灸针(0.25×13 mm)刺入足三里穴(3-5mm),电针参数为:频率10Hz,疏密波,时间15min,强度为5。电针结束后即刻将小鼠放入装有30g钠石灰的250m L广口瓶中,造成缺氧环境,以小鼠生存时间为观察指标。对照组不针刺仅进行缺氧模型复制。第二次实验,将30只正常KM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组,每组15只。其余操作同第一次实验。研究内容二Acu-ex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作用规律的研究1.正常小鼠电针足三里穴不同天数后Acu-exo的提取与鉴定将32只正常KM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E0)、电针1天组(E1)、电针4天组(E4)及电针7天组(E7),每组8只,频次:1次/1天,参数同前。各组针刺后眼球取血,运用Exo Quick法于血清中提取Acu-exo,通过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对外泌体大小及形态、标志物进行鉴定。2.注射溶剂PBS、DMS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观察研究将18只正常KM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PBS组、DMSO组,每组6只。PBS组运用无菌PBS(0.1m L/10g)对正常小鼠进行腹腔注射,于0.5h后,复制缺氧模型;DMSO组运用DMSO(浓度为0.2%,0.1m L/10g)对正常小鼠腹腔注射,于1.25h后复制缺氧模型,以小鼠生存时间为观察指标。3.回输Acu-ex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观察研究将50只正常KM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回输E0外泌体组、回输E1外泌体组、回输E4外泌体组、回输E7外泌体组,每组10只,回输的各组外泌体,即实验1中提取E0、E1、E4、E7的外泌体,各组进行Acu-exo(4mg/kg,0.1ml/10g)腹腔注射,0.5h后,复制缺氧模型,以小鼠生存时间为观察指标。4.拮抗循环外泌体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观察研究将40只正常KM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组、电针+DMSO组、电针+GW4869组,每组10只。电针组进行电针干预,电针预处理以针灸针(0.25×13 mm)刺入足三里穴(3-5mm),电针参数为:频率10Hz,疏密波,时间15min,强度为5。电针+DMSO组、电针+GW4869组分别进行腹腔注射DMSO(浓度为0.2%,0.1m L/10g)及GW4869(使用外泌体拮抗剂GW4869溶解于DMSO中,3mg/m L,0.1m L/10g),1小时后,将小鼠进行电针预处理,电针参数同前。电针干预后即刻复制缺氧模型,以小鼠生存时间为观察指标。研究内容三Acu-exo提高缺氧生存时间作用机制的复杂网络分析运用非靶标定量蛋白组学技术(Label Free)测量对照组与正常针刺组提取血清外泌体所运载蛋白的种类和含量,筛选组间变化倍数大于1.5,p<0.05的针刺显着差异蛋白,将筛选出的263个正常针刺显着差异蛋白作为源数据,将显着差异蛋白运用Uniport蛋白数据库进行基因转换和HGNC人类基因组数据库进行基因映射为人类基因。运用OMIM数据库、Dis Ge NET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中筛选出与缺氧相关的人类基因,取两者交集筛选出共有靶标基因。再运用DAVID数据库对共有的靶标进行KEGG通路和GO功能数据库的建立,通过Gephi软件等构建显着差异靶标-KEGG通路网络连入图、显着差异靶标-KEGG通路网络连出图、显着差异靶标-GO功能网络连出图、气泡图,联合应用连入度、连出度等数据挖掘算法,筛选针刺后提取血清外泌体(Acu-exo)耐缺氧效应的可能作用靶标。结果:1.电针预处理可以提高缺氧小鼠的生存时间电针预处理后进行缺氧模型复制,重复2次实验,第一次实验,空白对照组生存时间:32.61±2.96min;电针组生存时间:50.84±3.89min。第二次实验,空白对照组生存时间:37.73±4.00min;电针组生存时间:50.35±6.35min,重复两次实验结果相似,电针组较对照组的生存时间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外泌体的形态、大小及标志物符合细胞外囊泡协会鉴定的要求和标准将空白对照组(E0)、电针1天组(E1)、电针4天组(E4)、电针7天组(E7)提取的Acu-exo进行BCA蛋白浓度测定,E0、E1、E4和E7组的蛋白浓度为9.19mg/m L,11.22mg/m L,10.74mg/m L,15.69mg/m L。透射电镜检测显示,外泌体直径≥30,≤200nm,其中血清外泌体均呈圆形、类圆形囊泡的形状,或单个分布,或聚集成群。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发现E0、E1、E4和E7各组检测报告表明MODE曲线线性流畅,提示含有杂质少,粒径峰值分别为67.6nm、103.3nm、72.4nm和137.9nm,粒径峰值与理论外泌体尺寸值(30-200nm)相符。利用SDS-PAGE电泳分析E7组外泌体蛋白谱有条带,电泳显示蛋白条带CD63、CD9、Tsg101和Clanexin符合标准,提示提取外泌体未受杂蛋白干扰,纯化效果佳。3.溶剂PBS、0.2%DMSO对电针提高缺氧小鼠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空白对照组生存时间:33.25±2.38min;PBS组生存时间:34.22±3.19min;DMSO组生存时间:37.55±5.69min。对照组、PBS组、DMSO组缺氧小鼠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4.腹腔回输Acu-exo可提高耐缺氧小鼠的生存时间空白对照组生存时间:33.29±2.84min;回输E0外泌体组生存时间:34.99±3.59min;回输E1外泌体组生存时间:38.00±4.22min;回输E4外泌体组生存时间:39.59±3.77min;回输E7外泌体组生存时间:40.94±2.70min。回输E1外泌体组、回输E4外泌体组、回输E7外泌体组的耐缺氧时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空白对照组与回输E0外泌体组的耐缺氧时间相比没有显着提高,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回输E1外泌体组、回输E4外泌体组、回输E7外泌体组对小鼠耐缺氧时间有一定上升趋势。5.GW4869拮抗循环外泌体降低了电针提高耐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疗效空白对照组生存时间:29.88±2.35min;电针组生存时间:46.23±4.99min;电针+DMSO组生存时间:46.97±4.76min;电针+GW4869组生存时间:31.41±3.36min;针刺组与电针+GW4869组生存时间相比有显着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电针组小鼠的耐缺氧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电针+GW4869组小鼠的耐缺氧时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6.Acu-exo运载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小板反应素-1(THBS1)、凝血因子II(F2)可能是针刺耐缺氧的有效靶标正常电针组与对照组血清外泌体显着差异蛋白映射人类基因有221个,OMIM数据库、Dis Ge NET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中与缺氧相关人类基因有6104个,共有基因有114个;复杂网络分析发现针刺后提取血清外泌体运载与缺氧相关的可能起效靶标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小板反应素-1(THBS1)、凝血因子II(F2)为主。结论:1.Acu-exo可提高缺氧小鼠的生存时间,存在一定的量效规律。2.外泌体在电针提高缺氧小鼠生存时间中发挥重要作用。3.外泌体运载的EGFR、THBS1、F2可能是电针抗缺氧的起效靶标物质。

杨琼[2](2021)在《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历代医家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探讨伏邪学说的思想内涵;研究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内涵,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例,探讨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湿热伏邪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和血清生化代谢物特征;研究舌苔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病-证”间的相关性。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阅读古籍,整理文献,以时间为脉络,梳理历代医家“伏邪”学术观点,归纳“伏邪”的论点,总结“伏邪”的学术思想,探讨伏邪学说的内涵和意义。通过理论学习和文献分析,总结老师湿热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基本内容。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例,从理论角度探讨湿热伏邪的病因病机;从临床实践角度探讨湿热伏邪的诊疗思路。2试验研究: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第二部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的舌苔微生物菌群研究。2.1临床研究方法:按照疾病和证候诊断标准,纳入受试者共75例,其中试验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35例,对照组(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40例。采集受试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信息,中医证候要素量表、主要中医证候要素评分量表和脾胃湿热证舌诊信息量表;记录受试者血生化检测结果;留存并检测受试者血清样本中的胃动素、胃泌素、5-羟色胺、P物质、表皮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水平,构建受试者临床资料数据库,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2舌苔微生物菌群研究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受试者共38例,根据研究目的不同,本研究采取两组不同的分组方法。按照受试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分组: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组(GR)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FGR)。按照受试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和受试者中医证候分型分组: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组(SPWSR);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组(SPWXR);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组(FPWSR);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组(FPWXR)。通过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先对舌苔样本OTU聚类和物种注释,再分析舌苔菌群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物种?多样性分析、?多样性分析、物种组成成分;按照不同分组方案,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舌苔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舌苔微生物菌落间异同,最后对舌苔样本进行功能预测分析。结果1.理论研究结果:温病学起源于伏邪理论,伏邪学说的“伏寒化温”理论是温病学的最早的病因学理论,伏邪学说的“伏邪与新感”理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充实了温病学理论。伏邪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是在历代诸多医家不懈努力下逐渐形成的。伏邪学说也存在诸多争议如伏邪的病因之争、伏邪与新感之争、伏邪的部位之争等,这些不同的观点促进了伏邪学说的发展和成熟。湿热伏邪是一类具有湿邪和热邪双重属性的邪气,且有潜伏特性,感邪之后移时而发。湿热伏邪致病特点是起病隐匿、病程较长、病势缠绵、反复发作。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隐匿、伏藏、热郁、湿阻、耗气、伤阴、成瘀、酿毒、反复、缠绵的特点,符合中医湿热伏邪发病特点,幽门螺杆菌可以认为是一种湿热伏邪,可用湿热伏邪的扶正、祛邪、透邪的方法治疗。2.临床研究结果2.1中医证候要素研究结果:脾胃湿热证的中医症状临床特点以中焦脾胃为中心,病证可累及五脏六腑和四肢九窍,并且可出现矛盾性症状。湿热伏邪与非湿热伏邪所导致的脾胃湿热证在症状分布和常见症状一致,但症状程度更轻。“口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比较特异性的症状。舌苔是诊断脾胃湿热证的重要参考标准,脾胃湿热证受者试的舌苔颜色为浅黄色或深黄色,焦黄色较少;脾胃湿热证受试者的苔质为腻苔、厚苔,或两者同见;较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受试者中厚苔更多。2.2血生化研究结果:两组脾胃湿热证受试者血生化检验指标有所差异,试验组AST、ALT、TBIL、DBIL、IBIL和HCY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CHOL、TG、LDL-C、APO-B、LP(a)、UA和GLU血清水平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部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3血清代谢物研究结果:两组脾胃湿热证患者血清中GAS、MTL、SP、EGF和EGFR含量不同,试验组血清中的GAS、MTL、SP、EGF和EGFR血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舌苔微生态研究结果:3.1舌苔微生物菌群的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1)舌苔菌群Alpha多样性指数中的simpson指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组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两组舌苔样本间存在差异;舌苔样本在门、纲、目、科水平的主要菌落是相同的;两组在属水平和种水平的主要菌属组成之间存在差异。在考虑群落丰度的情况下,两组间舌苔样本在门和纲水平上相同,而在目、科、属和种水平上,两组舌苔样本菌落的平均相对丰度不同。(2)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两组志愿者舌苔微生物菌群的Alpha多样性指数是一致的,两组舌苔样本的优势菌种的丰度和构成比基本一致。两组舌苔在梭杆菌门和梭杆菌纲平均相对丰度有差异。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梭杆菌门和梭杆菌纲相对丰度下降。3.2舌苔微生物菌群的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舌苔微生物菌群的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受试者舌苔微生物菌落基本一致,且舌苔微生物菌落之间有进化关系,而通过unweighted-unifrac距离算法,对样本在OUT水平进行层级聚类,发现两样本的微生物菌落之间距离有近有远。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这三者之间PCoA不同,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物种组成成分分析和组间物种差异性分析结果:通过组内物种组成成分分析和组间物种差异比较,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舌苔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度在界、门、纲水平上是相同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差异物种是目水平上的微球菌目和巴氏杆菌目;在科水平上的微球菌科和巴氏杆菌科;在属水平上的罗斯氏菌属和嗜血杆菌属;在种水平上的副流感嗜血杆菌和微黄奈瑟氏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患者的舌苔菌落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物菌群中的有害菌增多。3.4舌苔微生物菌群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舌苔微生物功能主要集中在DNA的转录翻译、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能量生产和转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无机离子的运输和代谢,参与细胞膜的生产等功能。与脾胃湿热证有关的舌苔功能主要是DNA的转录翻译、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无机离子的运输和代谢,参与细胞膜的生产等功能。结论1.伏而后发的邪气均属于伏邪,伏邪虽是发病学概念,但可以用来阐释疾病的病因病机,其内容极其丰富,可用分类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2.湿热伏邪是一种特异性致病因素,可化燥伤阴,损络成瘀,酿瘀成毒。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湿热伏邪,可以应用湿热伏邪学说的治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3.湿热伏邪临床症状分布广泛,但症状程度更轻,“口臭”和“苔厚”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较为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可用来初步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4.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肝脏代谢和合成功能障碍,对糖脂代谢的影响不及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5.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舌苔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下降,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则影响舌苔微生物间相似性和物种进化关系;6.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舌苔微生物群落丰度下降,导致有益菌的减少和有害菌的增加。

王玲[3](2021)在《双硫仑联合铜通过调控应激反应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生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胃癌对人类生命和经济造成严重负担。化学治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然而胃癌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及不耐受副作用等原因,导致其预后不佳。开发新的化疗药物成为胃癌研究的热点。双硫仑作为一种临床用戒酒药,在癌症中表现出广谱的抗肿瘤作用。双硫仑与铜联合可以增强其抗肿瘤能力。因此,为了给胃癌的治疗提供更多可选择的药物,我们研究双硫仑联合铜对胃癌细胞的作用,同时探讨其效应机制。方法:在体外细胞实验中,以胃癌细胞株MKN-45细胞和BGC-823细胞为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双硫仑联合铜对MKN-45细胞和BGC-823细胞的毒性和增殖活力作用;使用Transwell和细胞划痕实验研究双硫仑联合铜对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效应;使用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凋亡染色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研究双硫仑联合铜对MKN-45细胞和BGC-823细胞的凋亡作用;采用透射电镜、免疫印迹、瞬时转染和慢病毒稳定转染等多种方法从结构、分子和蛋白水平研究双硫仑联合铜对MKN-45细胞和BGC-823细胞的自噬作用;使用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P21、P53、γ-H2AX、Fzd7、β-catenin、C-myc、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使用Seahorse XF24分析仪检测细胞中氧耗率和细胞外酸化率,研究双硫仑联合铜通过调节应激反应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对MKN-45细胞和BGC-823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在体内研究中,以雄性Balb/C裸鼠为动物模型,使用MKN-45细胞建立胃癌的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研究肿瘤体积大小,对肿瘤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并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Ki67的表达,研究双硫仑联合铜对胃癌细胞体内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记录裸鼠的体重,研究双硫仑联合铜在体内的毒副作用;通过Tunel凋亡染色及免疫组化(Beclin1、LC3、P53、γ-H2AX、Fzd7、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研究双硫仑联合铜抑制胃癌细胞体内生长的作用机制。结果:双硫仑联合铜抑制MKN-45细胞和BGC-823胃癌细胞的体外增殖活力和侵袭迁移能力,存在时间-剂量依赖性;双硫仑联合铜也可以在体内抑制胃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率为48.24%)和增殖(Ki67的表达降低),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在体外,双硫仑联合铜可以诱导MKN-45细胞和BGC-823细胞发生凋亡,调控线粒体凋亡途径中的BCL2和BAX蛋白;在体内,双硫仑联合铜可以诱导凋亡,Tunel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移植瘤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增加。双硫仑联合铜可以在体外诱导MKN-45细胞和BGC-823细胞发生自噬和自噬流,在电镜下可以观察到自噬体,在蛋白水平上调Beclin 1和LC3的表达;通过瞬时转染GFP-LC3和稳定转染m RFP-GFP-LC3分别构建表达GFP-LC3和m RFP-GFP-LC3的胃癌细胞,双硫仑联合铜可以上调MKN-45细胞和BGC-823细胞中GFP-LC3和m RFP-GFP-LC3的表达。双硫仑联合铜可以增加活性氧、抑制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在蛋白水平上调P53、P21和γ-H2AX的表达,下调β-catenin、Cyclin D1、C-myc、Fzd7的表达。结论:双硫仑联合铜具有抑制胃癌细胞生长、迁移及侵袭的能力,可以诱导胃癌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通过调控应激反应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且在体内无明显毒性作用。双硫仑有潜力成为治疗胃癌的抗肿瘤药物。

黄泽平[4](2021)在《基于淋巴结比率的胃癌预后模型构建及免疫检查点VTCN1在胃癌靶向治疗和癌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全球重要的卫生健康问题,尤其在中国大陆,发病率和死亡率远高于其他国家,占全球发病率的近一半。癌症转移一直被认为是GC患者术后复发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准确的GC分期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预后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提出了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临床分期和预后分层系统,也是当前临床中最常用的预后分层办法。由于目前AJCC的N分期仅仅是基于淋巴结数量进行分期,加之手术医生的技术、病理医生的读片经验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情况影响着所检查淋巴结的数量,从而导致10-25%的GC患者被错误分级。淋巴结比率(Lymph node ratio,LNR)是转移性区域淋巴结数与所检查的淋巴结计数之比。LNR近期被报导与包括GC在内的多种肿瘤预后相关。基于LNR的GC分期系统已被证实比第七版AJCC分期系统能更好地预测生存。但LNR是否能为第八版AJCC分期系统提供更多的预后预测信息,尚未有研究阐明。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疗法和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使肿瘤学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是肿瘤持续免疫的监测指标,较高的TILs水平的患者通常有较好的预后。肿瘤的免疫治疗一直基于此认知来调整针对T细胞的策略,特别是所谓的免疫检查点封锁和过继性T细胞治疗。目前,利用单克隆抗体阻断免疫调节途径,以增强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肿瘤治疗。研究GC的发病机理发现大约有三分之一的GC患者具有染色体不稳定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的异常激活的特征。目前,在携带有HER-2扩增或HER-2蛋白过度表达的GC患者中,抗HER-2抗体曲妥珠单抗联合细胞毒性药物化学治疗成为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法。尽管曲妥珠单抗的使用延长了HER-2阳性GC患者的生存期,但其五年生存率依然较低。因此,有必要持续致力于寻求更优的治疗方法,以期延长GC患者的生存期。新近发现,在HER-2阳性的晚期GC患者中,联合使用抗PD-1抗体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抗HER-2曲妥珠单抗及化学治疗的效果更为显着。但抗HER-2治疗与免疫治疗的协同机制尚未明确。本文拟探讨HER-2阳性GC的免疫微环境特点及免疫逃逸机制,进而为进一步开发及优化抗HER-2治疗及免疫治疗联合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肿瘤微环境中属于B7家族的T细胞共抑制分子,已被认为是多种实体肿瘤的主要免疫抑制机制。抑制PD-1/PD-L1通路的抗体在各种实体恶性肿瘤中产生持久的临床应答反应,但它似乎只对GC的一部分患者有益。研究发现绝大部分的免疫检查点在HER-2阳性GC中的表达成下调趋势,可能与HER-2阳性GC中免疫浸润下调有关,而介导抑制型信号的免疫检查点VTCN1则上调,提示VTCN1可能参与介导了HER-2阳性GC的冷肿瘤表型。VTCN1属于B7家族的一员,也是一种T细胞共抑制分子,它在免疫细胞中的过表达,可能通过各种机制降低TILs活性或数量来阻断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迄今为止,研究证明VTCN1的表达与许多临床病理参数有关,例如肿瘤大小,原发性肿瘤分类,TNM恶性肿瘤评分和总体生存率。VTCN1还直接与肿瘤负担增加,新血管形成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VTCN1在恶性疾病患者中作为免疫反应的负调节剂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很少有报道揭示原发性肿瘤中VTCN1表达与GC患者肿瘤性质之间的关系。最近,有研究报道用抗PD-L1抗体的癌症疗法可延长特定种类癌症的寿命,而并非所有的癌症患者都会对这些药物产生反应。PD-L1只在某些人类癌症中表达,而VTCN1在更广泛的肿瘤中表达。因此,考虑到VTCN1在人癌中比PD-L1更为广泛的表达以及VTCN1调节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机制,我们怀疑VTCN1可能被用作潜在的癌症治疗靶标。在本课题中,我们拟通过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GC人群队列资料,来评价LNR对GC第八版AJCC分期的价值,以期建立基于LNR的新AJCC(LNR-based AJC,r AJCC)分期体系。然后,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GC队列数据的差异分析,探讨HER-2阳性GC的免疫微环境特点及免疫逃逸机制,进而为进一步开发及优化抗HER-2治疗及免疫治疗联合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最后,评估免疫检查点VTCN1在GC中的表达,并探讨VTCN1的表达与G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此外,通过动物实验等多种实验探讨VTCN1在GC进程中的重要机制。以期为HER-2阳性GC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寻找新的潜在的癌症治疗靶标。材料与方法:1、收集SEER数据库2004年至2013年间诊断为非转移性GC且行手术切除的患者的数据,同时收集了2012年12月至2014年7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被诊断为非转移性GC并进行了D2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的数据。采用Kalpan-Meier法比较按第八版AJCC分期系统各个分期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用多元Cox回归分析分期系统之间的关联。调整基线协变量包括年龄、性别、人种、诊断年份、婚姻状态、SEER区域、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和肿瘤分级后,计算出风险比(Hazard ratios,HRs)。采用递归分割方法确定LNR的最佳临界点,并设计了基于LNR的rN分期,用相应的rN分期取代第八版AJCC N分期。之后根据改良后的分期系统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重新分组,采用一致性指数对两个分期系统进行比较,通过卡方检验评估预后的同质性,并采用分层生存分析评估rN分期与第八版AJCC的每个N分期对预后的影响。2、利用TCGA数据库中GC患者的转录组数据,首先对HER-2阳性vs.阴性组的差异表达分析,寻找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基于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按HER-2阳性vs.HER-2阴性组的表达量倍数差异以及经Benjamini-Hochberg法校正的差异表达分析的P值为条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其次,根据两组表达量倍数的差异,从低至高对基因进行排列,进一步进行基因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基于经Benjamini-Hochberg法校正的差异表达分析的P值为条件,筛选在HER-2阳性组显着上调/下调的通路。然后,基于Bindea等人鉴定的CD8+T细胞标签,使用单样本GSEA方法,对GC患者的转录组数据进行HER-2阳性vs.阴性组的CD8+T细胞丰度定量对比,并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潜在的影响CD8T细胞浸润的免疫趋化因子。最后,利用Thorsson等人汇总的常见免疫检查点的基因列表,与前面筛查出的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筛选在HER-2阳性GC中表达显着上调的、介导抑制型信号的、有潜力作为干预靶点的免疫检查点。3、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80名符合条件的G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其对应的GC组织和癌旁对照组织的石蜡标本,评估VTCN1在GC组织和癌旁对照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G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实验检测GC细胞系(MKN-45,HGC-27,KATO-Ⅲ和MGC-803)和人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1中VTCN1 m RNA的表达。制备靶向人VTCN1基因的sh RNA(sh-VTCN1)和阴性对照sh RNA(sh-NC)并筛选有效靶点。用有效sh-VTCN1或sh-NC转染MGC-803和KATO-Ⅲ细胞。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Ed 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VTCN1抑制对MGC-803和KATO-Ⅲ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VTCN1抑制对MGC-803和KATO-Ⅲ细胞转移的影响。所有实验均重复三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来检测组织中VTCN1的表达情况。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实验检查相关蛋白质在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建立裸鼠皮下异种移植模型评估VTCN1表达对体内GC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能力。通过WB实验探讨VTCN1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以及其涉及的AKT/PI3K/m TOR信号通路。结果:1、SEER数据库中GC患者5年OS为42.2%(95%CI=41.2-43.2%),中位LNR值为0.1(四位分位数间距0-0.4)。采用递归分割方法识别的LNR截点为0.03、0.08、0.3和0.7。根据LNR截点定义rN分期,得到5个rN分期,其中rN0期、rN1期、rN2期、rN3a期和rN3b期分别对应的5年OS分别为64.4%、54.1%、37.9%、19.1%和5.9%(P<0.01)。每个rN分期的预后差异明显(所有两两比较的P<0.001)。rN分期及基于此重新分组的r AJCC分期系统的判别能力和预后同质性均优于第八版AJCC分期。其中纳入了12037例ⅢA期(第8版AJCC)患者,并根据所提出的r AJCC分期进一步分为r IIA期、r IIB期、r ⅢA期、r ⅢB期和r ⅢC期五个亚组。被归类为r IIA期的患者与被归类为r ⅢC期的患者的5年OS存在差异(66.7%vs 5.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GC患者5年OS为65.7%(95%CI=63.1-73.5%),中位LNR值为0.2(四位分位数间距0-0.5)。根据SEER数据库得到的LNR截点定义rN分期,rN0期、rN1期、rN2期、rN3a期和rN3b期对应的5年OS率分别为71.9%、56.6%、52.3%、34.3%和33.1%(log-rank检验P<0.01)。基于rN分期的r AJCC分期各分期患者的5年OS分别为84.6%(r IA期)、77.4%(r IB期)、43.8%(r IIA期)、71.1%(r IIB期)、37.4%(r ⅢA期)、56.3%(r ⅢB期)和27.4%(r ⅢC期)(log-rank检验P<0.001)。而rN分期和r AJCC分期的判别能力和预后同质性均优于第八版AJCC分期。2、通过TCGA共纳入417例具有转录组数据的GC患者,根据其HER-2状态进行分组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HER-2阳性vs.阴性组的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到996个在HER-2阳性组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1220个在HER-2阳性组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GSEA分析发现干扰素alpha通路、干扰素gamma通路、IL-2 STAT5通路、IL-6 JAK STAT3通路、TNF-alpha通路、炎症反应通路等免疫相关通路在HER-2阳性组显着下调。免疫浸润分析发现,CD8+T细胞丰度在HER-2阳性组显着下降。进一步整合趋化因子的差异表达信息与CD8+T细胞的浸润丰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CCL19、XCL2、CXCL13等多个免疫趋化因子的表达量与CD8+T细胞丰度呈显着的正相关,且其表达量在HER-2阳性组显着下调。此外,考虑到HER-2状态对GC患者的免疫微环境特征有显着相关性,我们进一步探索常见免疫检查点的表达水平与HER-2状态的关联性。分析发现绝大部分的免疫检查点在HER-2阳性GC中的表达成下调趋势,而免疫抑制功能的免疫检查点VTCN1的表达量在HER-2阳性组差异上调。3、VTCN1蛋白在GC组织中的表达显着强于癌旁对照组织,其阳性率为77.5%(62/80)。VTCN1表达与GC患者T分期(P<0.001),淋巴结转移(P<0.001),TNM分期(P=0.001)和远处转移(P=0.011)显着相关。VTCN1高表达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着低于VTCN1低表达的患者(P=0.008)。Cox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HR=1.74,95%CI=1.07-2.82,P=0.025),TNM分期(HR=2.91,95%CI=1.19-7.10,P=0.019)和VTCN1表达(HR=2.54,95%CI=1.04-6.21,P=0.041)是G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GES-1细胞相比,GC细胞系MKN-45,HGC-27,KATO-Ⅲ和MGC-803中VTCN1的表达明显上调,选择高表达VTCN1的MGC-803和KATO-Ⅲ细胞用于进一步分析,用sh-VTCN1和非靶向sh-NC转染MGC-803和KATO-Ⅲ细胞。CCK-8增殖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Ed U细胞增殖实验均表明,VTCN1的下调可显着抑制GC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证明VTCN1的高表达促进了G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敲除VTCN1可以显着抑制体内MGC-823肿瘤细胞的生长,敲除VTCN1会显着降低MGC-803细胞形成的肿瘤中Ki67染色的阳性率。此外,WB实验表明VTCN1可以调节GC细胞中的AKT/PI3K/m TOR途径。为了研究PI3K信号通路对GC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用p-PI3K抑制剂3-MA处理MGC-803和KATO-Ⅲ细胞,并发现VTCN1调节GC细胞EMT部分依赖于AKT/PI3K/m TOR信号通路。结论:1、与第8版AJCC分期相比,新的r AJCC分期系统在GC患者中具有预后优势,可能成为临床实践中有效的工具。2、HER-2阳性GC呈抑制性免疫微环境,抗HER-2治疗可能通过上调CD8+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浸润丰度的机制增强抗PD-1治疗的抗肿瘤效应,靶向免疫检查点VTCN1的治疗策略值得在HER-2阳性GC中进一步探索。3、VTCN1在GC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上调,其表达与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远处转移显着相关。VTCN1表达是G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VTCN1敲减会抑制GC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EMT的变化。在机制上,VTCN1调节GC细胞EMT部分依赖于AKT/PI3K/m TOR信号通路。VTCN1可能被用作GC潜在的治疗靶标。

张文韬[5](2019)在《舌诊的研究模式与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古代、近代文献梳理和现代文献数据统计,分析舌诊的研究内容及模式,为大数据时代下舌诊现代化研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1.古代、近代文献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以“九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规划项目成果中华医典为数据来源,以“舌”“舌上”“舌质”“舌胎”“舌苔”等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目录进行检索,选取相应舌诊专着、专论资料分类为舌质与舌苔两个版块,基于现代中医诊断学教学内容,围绕舌象原文描述、病因病机、病势、病位展开讨论与分析。2.现代文献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使用文献调查法与文献计量分析法。以“舌质”“舌态”“舌苔”等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CNKI建库至2018年国内公开发表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方法、模式分析。结果:1.古代、近代文献研究共纳入舌质、舌苔相关文献共19部。舌象与病因病机关系密切,后世医家多对于舌象进行了继承性发挥。舌质病位从脏腑论多责之于心、脾、小肠、肺、大肠、脑、心包络。舌苔病位从脏腑论多责之于胃、肺、肾,从经络论多责之于肝经、肺经、脾经、胃经、肾经。死候多见于舌质的无神,舌卷黑或舌卷而囊缩,舌苔则表现为蓝苔以及紫苔中心伴青或带灰黑。2.现代文献研究纳入舌质相关441篇、舌苔相关369篇舌苔文献,从文献年度发表频数、文献来源数据库、文献所属单位名称、收录文献期刊、关键词频次、被引用频次、获得基金支持、研究内容8个维度,经纬分明地进行舌诊文献分析。研究表明,舌诊研究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舌质相关研究近年内略有回落;地域分布以广州、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对其研究较多;总体受基金支持的文献相对较少;最高文献被引次数为131次,但平均被引用次数少,甚至多数文献未被引用;中医杂志收录相关舌诊研究最多;从研究内容来看,目前研究方向多为舌质、舌苔的临床观察研究、微观化研究以及信息化研究,其中,以信息化研究为主要发展方向。结论:古代、近代文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以《黄帝内经》为基础,后世医家对于舌象诊断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医舌诊得以传承的根本原因;通过舌质、舌苔颜色等变化反映出脏腑、经络病位归属可用于指导现代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现代文献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舌诊的现代化研究仍存在巨大空间。未来可以中医类高校为基础,借助现代科学仪器,融合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等,全面揭示中医舌诊原理科学性及其客观性。2.加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力度,遵循舌诊客观化研究趋势,通过研究舌诊与胃炎、肝硬化、肝炎、肿瘤、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相关性,论证舌象与疾病、人体各系统间的内在关联,为舌诊客观化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推动精准性智能化舌诊系统以及仪器的研发。

杨攀靖[6](2017)在《不同中药有效成分构成的新复方制剂(HTCM)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认为第一部分中药新复方制剂(HTCM)的筛选目的:探讨中药新复方制剂的不同有效成分对人肺癌、肝癌、乳腺癌及人正常肝细胞的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课题组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利用现代药学技术,制备出75%乙醇中药新复方制剂提取物RX-2(R1-2、R2-2、R3-2、R4-2、R5-2、R6-2、R7-2、R8-2、R9-2)和95%乙醇中药新复方制剂提取物RX-3(R1-3、R2-3、R3-3、R4-3、R5-3、R6-3、R7-3、R8-3、R9-3)。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H460、Calu-1、SMMC-7721、Bel-7402、HepG2、L02、MCF-7、T47D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RX-2、RX-3(终浓度分别为0.45mg/ml、0.3mg/ml、0.2mg/ml、0.13mg/ml、0.089mg/ml、0.059mg/ml)干预72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RX-2、RX-3对9种细胞的增值影响。计算出各IC50值。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X-2和RX-3分别对9种不同细胞株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在RX-2中,肝癌SMMC-7721细胞对R4-2最敏感(其IC50值为0.077mg/ml),且R4-2作用于L02细胞的IC50值为0.176mg/ml;在RX-3中,肝癌SMMC-7721细胞对R2-3最敏感(其IC50值为0.037mg/ml),且R2-3作用于L02细胞的IC50值为0.168mg/ml。R2-3对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更强,但两者对L02的毒性相差不大,故选择R2-3作为进一步实验的药物。结论:(1)中药新复方制剂RX-2、RX-3具有抑制A549、H460、Calu-1、SMMC-7721、Bel-7402、HepG2、L02、MCF-7、T47D细胞的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2)R2-3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但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毒性较低,故将其作为下一步实验的药物。第二部分R2-3对裸鼠SMMC-7721细胞皮下瘤的抗肿瘤活性目的:在肝癌SMMC-7721细胞裸鼠皮下瘤模型上探索R2-3对皮下瘤生长的影响作用,以及其对裸鼠肝脏、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SMMC-7721裸鼠皮下瘤模型,在接种后第7天,选取皮下瘤体积约50mm3的裸鼠,按实验方案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低浓度组(100mg/kg每天给药)、中浓度组(200mg/kg每天给药)、高浓度组(400mg/kg隔天给药)。采用灌胃给药,共给药18天。每两天测量瘤径和瘤重,计算瘤体积(tumor volume,TV)、相对肿瘤体积(relative tumor volume,RTV)、相对肿瘤增殖率T/C(%),以检测对SMMC-7721裸鼠皮下瘤生长的影响。连续给药18天,次日将裸鼠断头取血,检测其肝肾功能;剥取瘤块,称重;并取肝、肾等脏器制成HE染色石蜡切片。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中,随着肿瘤体积的逐渐增大,裸鼠活动量减少,饮食饮水无明显变化。给药18天后,对照组中裸鼠瘤块平均体积达202.67±39.55 mm3,瘤重为0.107±0.004 g。低浓度组中裸鼠瘤块平均体积达90.33±29.74 mm3,抑瘤率为73.56%;瘤重为0.035±0.007 g,抑瘤率为67.3%。中浓度组中裸鼠瘤块平均体积达54.33±6.03 mm3,抑瘤率为98.23%;瘤重为0.018±0.007g,抑瘤率为83.2%。高浓度组中裸鼠瘤块平均体积达70.33±30.11 mm3,抑瘤率为88.89%;瘤重为0.027±0.014 g,抑瘤率为74.8%。中浓度组与低浓度组相比,其抑瘤率明显升高。中浓度组与高浓度组相比,其抑瘤率升高。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在给药第10天后相对肿瘤增殖率即<60%,低浓度组在给药第12天后相对肿瘤增殖率即<60%。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肝脏切片中可见大片炎症细胞浸润及肝细胞水肿,给药组中肝脏细胞未见特殊形态学改变;对照组和给药组的肾脏切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对照组裸鼠血液中ALT、AST值(分别为2127 U/L、2766 U/L)明显高于低浓度组(分别为215.9 U/L、347.4 U/L)、中浓度组(分别为314.7 U/L、542.5U/L)、高浓度组(分别为137.4 U/L、398.5 U/L)。但在对照组和给药组中Urea、Crea值无明显差异。结论:(1)R2-3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裸鼠皮下瘤的生长,呈现出较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2)总给药剂量相同时,每天给药比隔天给药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强;(3)R2-3在短期内对荷瘤裸鼠模型无肝肾功毒副作用,安全性较好。第三部分R2-3抗肝癌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目的:初步探讨R2-3抗肝癌作用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肝癌SMMC-7721、Bel-7402细胞及L02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R2-3(终浓度为0.12 mg/ml、0.09 mg/ml、0.06 mg/ml)干预72h,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其抗肝癌作用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在R2-3作用于SMMC-7721细胞时G1期细胞较阴性对照组增多,且给药浓度越高,增高越多;S期、G2期细胞减少。但在Bel-7402组、L02组中G1期、S期、G2期的细胞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凋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推测R2-3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其细胞周期于G1期有关;R2-3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无关;

李方,李楠[7](2015)在《消化系肿瘤内镜下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胃肠道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恶性肿瘤前列,早期诊断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近年来,内镜下分子成像在肿瘤诊断方面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逐渐探明,研究者利用荧光标志分子探针,靶向结合于消化系肿瘤中的分子靶点,使得在内镜下实时对消化系肿瘤进行分子诊断成为可能,同时对肿瘤的靶向治疗也可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就消化系肿瘤内镜下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程卫杰,程继东,荆绪斌[8](2012)在《AMPK与消化系肿瘤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激活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可通过调节胆固醇代谢、脂肪酸合成及蛋白质合成,影响消化系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进而促进消化系肿瘤细胞周期停滞.活化的AMPK可激活caspase-9进而诱导消化系肿瘤细胞凋亡;AMPK还与消化系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及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本文拟对AMPK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张芸,赵晶,杜雅菊[9](2011)在《VEGF与消化系肿瘤关系的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消化系肿瘤在人类恶性肿瘤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新生血管形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肿瘤细胞能否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最具特征性的血管新生调节因子,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关系密切,已成为肿瘤诊断、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治疗以及预后判断的研究热点.本文就VEGF与消化系肿瘤关系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陈军[10](2007)在《p27抑制激素抵抗前列腺癌PC3细胞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1941年Huggins等的开拓性工作证明,经双侧睾丸切除后,80%患有转移性或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病人,在生化检查及临床表现两方面均可获得明显的改善,其中10%的病人存活10年以上,另10%在6个月内死亡,大部分病人在经历18~24个月后,原来为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HDPC),最终成为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HRPC)。前列腺癌一旦发展到激素抵抗阶段是一个非常令人棘手的问题,尽管各国用大量的投入进行研究但收效甚微,目前临床上对HRPC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要对HRPC的治疗有所突破,必须对其发病的分子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27主要与cyclin结合而发挥对CDK2-cyclinE的抑制作用。p27对CDK的抑制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p27能抑制已结合到cyclin上并被激活的CDK活性;另一方面p27也可以抑制CDK的激活过程,最终抑制细胞周期从G1期向S期的转变,故目前认为其是一个肿瘤抑制因子。在前列腺癌中,大多数数据显示随着前列腺癌分级和分期的提高,p27的表达呈进行性下降。在正常前列腺组织和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中,p27表达在基线水平;但在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株中,p27则失表达。研究发现:外源性恢复前列腺癌细胞株中p27基因的表达,可引起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期,并引起细胞凋亡增加。以上结果说明p27与前列腺癌进展、由激素依赖向激素抵抗转化存在联系,其可能成为治疗HRPC的理想靶点。EGFR在上皮、间质、神经源性组织中都有表达,其在调节正常细胞的增生、生长和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许多实体肿瘤有EGFR的高表达或异常表达。EGFR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肿瘤侵袭、转移及凋亡的被抑制有关。其可能机制有:①EGFR的高表达引起下游信号传导的增强;②突变型EGFR或配体表达的增加导致EGFR的持续活化;③自分泌环的作用增强;④受体下调机制的破坏;⑤异常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等。对EGFR生成的检测有助于判断肿瘤预后,应用抗EGFR生成治疗可能会为肿瘤治疗带来进步。前列腺癌一般会出现几种生长因子和它们的受体过表达,其中包括EGF和EGFR。EGFR在前列腺癌的生长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雄激素撤退过程中它使前列腺组织对EGF家族的生长促进作用变得十分敏感。EGFR信号级联和HRPC的发生之间的可能联系仍然在调查之中,但一些研究结果强烈显示二者存在密切联系。例如,EGFR在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比在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强。旁分泌激活向自分泌激活转化可能导致肿瘤向雄激素独立转态进展。研究显示EGFR信号级联可以在缺乏雄激素的环境下激活雄激素受体。有研究结果显示EGF和其它生长因子可能激活选择性的信号级联,从而介导前列腺癌细胞的雄激素不依懒性生长。这些结果强烈暗示:抑制EGFR信号级联可能成为治疗HRPC的理想方法。随着前列腺癌进展、由激素依赖向激素抵抗状态转化过程中,p27的表达渐渐下降,但EGF及EGFR的表达却逐步升高,我们疑问这二者是否存在着一定联系呢?国内外文献尚无相关报道,我们拟对此问题做进一步探讨。第一部分人类p27基因全长读码框(ORF)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研究目的】为了使PC3细胞恢复p27基因的表达,对p27的功能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我们构建了p27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及其报告基因载体。利用这套载体可以使不表达p27基因的PC3细胞获得再表达,并可以对p27基因进行转染效率分析与定位。【材料与方法】PubMed查阅p27基因ORF序列,设计引物并合成。从人类正常前列腺组织内提取RNA,然后用RT-PCR方法扩增出全长p27基因,并将其克隆到T载体。并进一步以T载体为模板,把p27基因克隆到真核细胞高效表达的pcDNA3.1(-)载体。在构建此载体过程中,我们把HA-Tag片断连接在设计引物上,构建了带HA-Tag的p27基因。这样有利于我们进行鉴别外源性P27表达的和HA纯化。为了对p27基因进行定位研究与转染效率测定,我们把p27ORF构建到pEGFP-N1中。【结果】我们成功地构建了人类p27基因全长真核表达质粒载体及其报告基因质粒载体,构建后得到了测序证实。利用该套质粒系统,我们可以恢复PC3细胞p27基因的表达、进行p27基因定位分析、转染效率的检测和HA的标签纯化。从而可以对p27的功能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结论】(1)我们成功构建了p27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载体及其报告基因质粒载体;(2)该套质粒系统最大特点是给p27基因带上了像标签一样的HA-Tag,这样我们可以轻松鉴别实验中p27表达来自外源性还是细胞内在固有。这大大增加了本实验的科学性和严密性。第二部分p27在PC3细胞中的基本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研究目的】为了了解p27在PC3细胞中的基本生物学功能,我们进行了p27基因定位研究,并对P27影响PC3细胞的增殖、有丝分裂间期、凋亡细胞比例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材料与方法】我们将pEGFP-p27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PC3细胞,转染后24小时收集细胞并用激光共聚焦方法对p27基因进行定位。用同样方法把pcDNA3.1-p27-HA-Tag转染至PC3细胞,在转染后24,48小时时间点收集细胞,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用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用AV+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比例;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用激光共聚焦方法对p27基因进行定位研究时发现:pEGFP-p27转染组绿色荧光蛋白定位于细胞核,而对照的pEGFP转染组绿色荧光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浆均有,说明p27基因定位于细胞核。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在转染pcDNA3.1-p27-HA-Tag的PC3细胞中,p27呈高表达。转染pcDNA3.1-p27-HA-Tag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时发现:在pcDNA3.1-p27-HA-Tag转染组中,bcl-2表达下降、bax和bad表达上升、caspase-3被激活和PARP劈裂片断表达升高。【结论】(1) p27基因定位于细胞核;(2) p27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在PC3细胞中获得高表达;(3) p27抑制PC3细胞生长,使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诱使PC3细胞凋亡增加;(4) p27基因转染组bcl-2表达下降、bax和bad表达升高、caspase-3激活和PARP劈裂片断表达增加。第三部分p27对EGFR及其信号途径影响的研究【研究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p27抗肿瘤作用是否与EGFR的表达水平及其信号级联有关,我们对EGFR的表达、PI3K/Akt,NF-κB,PLCγ和Raf-1/MEK/MAPK信号级联进行了分析研究。【材料与方法】我们使用pcDNA3.1-p27-HA-Tag对PC3细胞进行瞬时转染,以空质粒pcDNA3.1转染组为对照。在转染后24,48小时时间点收集细胞并行蛋白裂解,用western blot分析EGFR的表达变化。同时我们为了进一步分析p27对EGFR信号级联的影响,还分析了PI3K(p85)、Akt和p-Akt(S473)的表达。同时还对NF-κB,PLCγ和Raf-1/MEK/MAPK信号级联进行了分析研究。蛋白表达变化用Kodark光密度分析软件进行定量。【结果】我们用western blot分析发现:在转染后24,48小时时间点,p27基因转染组与对照组相比,EGFR表达明显下降,表达抑制率在50%以上。在对PI3K/Akt信号级联进行分析时发现:PI3K(p85)表达量在p27基因转染组明显下降;尽管Akt表达变化不明显,但p-Akt(S473)表达明显下降。NF-κB,PLCγ和Raf-1/MEK/MAPK信号级联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1) p27明显抑制EGFR表达;(2) P27抑制PI3K(p85)和p-Akt(S473)表达;(3) p27抑制PC3细胞与抑制EGFR/PI3K/Akt信号级联有联系。

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回输正常小鼠针刺后血清外泌体(Acu-ex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作用规律及机制的初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内容一 电针足三里预处理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观察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研究内容二 Acu-ex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作用规律的观察研究
    实验1 正常小鼠电针足三里穴不同天数后Acu-exo的提取与鉴定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实验2 注射溶剂PBS、DMS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观察研究
        1.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实验3 回输Acu-ex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观察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实验4 拮抗循环外泌体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观察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研究内容三 Acu-exo提高缺氧生存时间作用机制的复杂网络分析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外泌体在针刺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伏邪学说的理论探析
    1.伏邪学说源流探讨
    2.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内涵
    3 讨论
第二部分 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内涵及其在Hp感染中的应用
    1.湿热伏邪学说理论的起源
    2.湿热伏邪学说的基本内容
    3.湿热伏邪学说在Hp感染中的应用
    4 讨论
第三部分 Hp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及方法
    3.研究结果及分析
    4.讨论
第四部分 Hp感染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3.试验结果
    4.讨论
讨论和结论
    1.本研究总结
    2.创新点
    3.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综述 舌苔微生态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双硫仑联合铜通过调控应激反应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生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胃癌的研究进展
        1.1.1 胃癌的治疗现状
        1.1.2 应激反应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胃癌中的作用
    1.2 双硫仑的研究进展
        1.2.1 双硫仑的抗肿瘤作用
        1.2.2 双硫仑联合铜的抗肿瘤作用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第二章 双硫仑联合铜对人胃癌细胞的体外作用
    2.1 实验材料
        2.1.1 细胞株
        2.1.2 实验药物
        2.1.3 质粒
        2.1.4 实验试剂
        2.1.5 实验仪器
        2.1.6 实验相关抗体
        2.1.7 相关液体的配置及保存方式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CCK-8细胞增殖(活力)检测
        2.2.3 细胞克隆形成检测
        2.2.4 细胞划痕实验
        2.2.5 细胞Transwell迁移实验
        2.2.6 细胞凋亡检测
        2.2.7 细胞自噬检测
        2.2.8 活性氧的检测
        2.2.9 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自噬、DNA损伤修复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
        2.2.10 糖酵解和线粒体呼吸的检测
        2.2.11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双硫仑联合铜对胃癌细胞增殖活性的作用
        2.3.2 双硫仑联合铜抑制胃癌细胞克隆形成
        2.3.3 双硫仑联合铜对胃癌细胞划痕愈合能力的作用
        2.3.4 双硫仑联合铜对胃癌细胞中的侵袭效应
        2.3.5 双硫仑联合铜对胃癌细胞凋亡效应的调控
        2.3.6 双硫仑联合铜对胃癌细胞自噬的影响
        2.3.7 双硫仑联合铜对胃癌细胞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的影响
        2.3.8 双硫仑联合铜对胃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2.3.9 双硫仑联合铜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2.4 实验小结
第三章 双硫仑联合铜对人胃癌细胞的体内作用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相关仪器
        3.1.4 实验相关抗体
    3.2 实验方法
        3.2.1 胃癌皮下移植瘤的建立及药物干预
        3.2.2 苏木精-伊红染色
        3.2.3 Tunel染色
        3.2.4 免疫组化染色
        3.2.5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双硫仑联合铜对胃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效应
        3.3.2 双硫仑联合铜对胃癌皮下移植瘤凋亡和自噬效应
        3.3.3 双硫仑联合铜对裸鼠胃癌皮下移植瘤中应激反应与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
    3.4 实验小结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 缩略词简表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基于淋巴结比率的胃癌预后模型构建及免疫检查点VTCN1在胃癌靶向治疗和癌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基于淋巴结比率的胃癌预后评估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1 前言
    1.2 方法
        1.2.1 研究人群与数据收集
        1.2.2 统计分析
        1.2.3 数据分析
    1.3 结果
        1.3.1 SEER数据库的人群特征
        1.3.2 SEER数据库中不同淋巴结分期的预后预测效能
        1.3.3 SEER数据库中两个预后系统预测效能比较
        1.3.4 兰大二院GC队列的人群特征
        1.3.5 兰大二院数据库中不同淋巴结分期的预后预测效能
        1.3.6 兰大二院数据库中两个预后预测系统效能比较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部分 探索HER-2阳性GC的免疫微环境特点及免疫逃逸机制
    2.1 前言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
        2.3.1 HER-2 阳性GC中免疫相关的通路
        2.3.2 HER-2 阳性GC中免疫浸润与趋化因子的关系
        2.3.3 免疫检查点VTCN1在HER-2 阳性GC中的表达
    2.4 讨论
        2.4.1 HER-2 阳性GC靶向及免疫治疗
        2.4.2 肿瘤免疫分型与HER-2 阳性GC
        2.4.3 趋化因子与HER-2 阳性GC
        2.4.4 免疫检查点VTCN1与HER-2 阳性GC
    2.5 结论
第三部分 免疫检查点VTCN1在GC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患者和组织标本
        3.2.2 细胞培养
        3.2.3 慢病毒制备与转染
        3.2.4 qRT-PCR实验
        3.2.5 CCK-8 细胞增殖实验
        3.2.6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3.2.7 EdU细胞增殖实验
        3.2.8 细胞划痕实验
        3.2.9 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
        3.2.10 IHC实验
        3.2.11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
        3.2.12 裸鼠成瘤实验
        3.2.13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VTCN1在GC组织中的表达
        3.3.2 VTCN1 表达与G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
        3.3.3 VTCN1 表达对GC患者预后的影响
        3.3.4 VTCN1在GC细胞系中的表达
        3.3.5 VTCN1对GC细胞系增殖的影响
        3.3.6 VTCN1对GC细胞系转移的影响
        3.3.7 VTCN1 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
        3.3.8 VTCN1 调节GC细胞中的AKT/PI3K/mTOR途径
        3.3.9 VTCN1 调节EMT部分通过AKT/PI3K/mTOR途径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胃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舌诊的研究模式与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古代、近代文献研究
    1.资料收集与方法
    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
    4.研究结果
        4.1 中医望舌质文献研究
        4.2 中医望舌苔文献研究
    5.讨论
第二章 现代舌诊的研究方法、模式的分析
    1.资料收集与方法
    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
    4.统计结果
        4.1 舌质
        4.2 舌苔
    5.讨论
        5.1 舌诊现代化研究的维度分析
        5.2 现代研究存在问题
第三章 结论
第四章 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1.本研究的创新点
    2.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不同中药有效成分构成的新复方制剂(HTCM)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中药新复方制剂(HTCM)的筛选
    1.1 研究背景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与讨论
    1.4 结论
第二部分 R_(2-3) 对裸鼠SMMC-7721 细胞皮下瘤的抗肿瘤活性的探讨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结论
第三部分 R_(2-3)抗肝癌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和讨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主要英汉缩略词
致谢
姜黄素抗消化系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7)消化系肿瘤内镜下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消化内镜
2 标记荧光
3 分子探针
4 内镜下分子成像的研究
5 结论
背景资料
同行评议者
研发前沿
相关报道
创新盘点
应用要点
名词解释
同行评价

(8)AMPK与消化系肿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AMPK的结构
2 AMPK的激活
    2.1 AMP/ATP比值调节
    2.2 通过上游激酶激活
    2.3 其他激活物质
3 AMPK与消化系肿瘤生长、增殖
    3.1 胆固醇代谢途径
    3.2 脂肪酸合成代谢途径
    3.3 蛋白质合成
4 AMPK与消化系肿瘤的细胞周期
    4.1 细胞周期启动机制
    4.2 细胞周期监控机制
5 AMPK与消化系肿瘤的凋亡
6 AMPK与消化系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7 AMPK与新血管形成
8 结论
■背景资料
■同行评议者
■相关报道
■同行评价

(9)VEGF与消化系肿瘤关系的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VEGF概述
    1.1 VEGF特征
    1.2 VEGF受体
    1.3 VEGF功能
        1.3.1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1.3.2 增加血管通透性:
        1.3.3 促进血管支持物的生成:
        1.3.4 抑制肿瘤细胞凋亡:
2 VEGF与消化系肿瘤
    2.1 食管癌
    2.2 胃癌
    2.3 肝癌
    2.4 胰腺癌
    2.5 胆管癌
    2.6 结直肠癌
3 结论

(10)p27抑制激素抵抗前列腺癌PC3细胞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论文摘要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正文
    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 人类p27基因全长读码框(ORF)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前言
        技术路线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p27在PC3细胞中基本生物学功能研究
        前言
        技术路线
        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p27对EGFR的表达及其信号途径影响的研究
        前言
        技术路线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综述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系统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论文致谢

四、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回输正常小鼠针刺后血清外泌体(Acu-ex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作用规律及机制的初步探索[D]. 单凯.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D]. 杨琼.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双硫仑联合铜通过调控应激反应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生长[D]. 王玲. 兰州大学, 2021(09)
  • [4]基于淋巴结比率的胃癌预后模型构建及免疫检查点VTCN1在胃癌靶向治疗和癌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黄泽平. 兰州大学, 2021(09)
  • [5]舌诊的研究模式与策略分析[D]. 张文韬.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不同中药有效成分构成的新复方制剂(HTCM)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D]. 杨攀靖. 西南医科大学, 2017(05)
  • [7]消化系肿瘤内镜下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J]. 李方,李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5(33)
  • [8]AMPK与消化系肿瘤的研究进展[J]. 程卫杰,程继东,荆绪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2(04)
  • [9]VEGF与消化系肿瘤关系的研究新进展[J]. 张芸,赵晶,杜雅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1(26)
  • [10]p27抑制激素抵抗前列腺癌PC3细胞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研究[D]. 陈军. 浙江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