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

略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

一、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论略(论文文献综述)

武超[1](2021)在《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同文学研究者关于文学批评的定义或许会有些许差异,但学界普遍认为的文学批评活动,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批评主体、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批评对象、批评方法、批评主体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这其中,批评主体身份主要与批评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批评者所遵照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主要与当时时代大背景下的文学思潮、文学观念密不可分;批评对象是批评活动的焦点;批评方法是批评活动的外在具体表现;而表达批评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则是批评活动的最终目的。以上各部分之间都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按照这样的逻辑理解,所谓文学批评转型就是指构成文学批评活动的上述要素均发生实质性变化的过程。本论文的选题为“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研究”,是立足于清末民国历史变革时期的特殊社会文化背景,将此期文学批评之一的骈文批评作为研究重点。清末民国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学发展的总结期,而且也是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不仅骈文批评的主体身份发生了改变,由传统封建儒士变为了现代知识分子,而且作为骈文批评转型核心动力的“文学”观念,其内涵和外延也在古与今、中与西的错综交织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变化,这也直接导致了骈文批评转型几种不同的路径选择。在具体的骈文批评转型过程中,此期出现的大量骈文研究类论着除了在批评形式、批评媒介等外部形态上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外,而且在批评框架、批评内容等内部体系构建上呈现出现代性的特征。当然,清末民国骈文批评的转型对当代骈文研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以上思路,本文拟在介绍清末民国特殊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从骈文批评主体、文学观念变革下的骈文批评、骈文批评的外部形态、骈文批评的内部体系构建以及转型对当代骈文研究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对骈文批评的转型进行一番综合研究。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章为绪论。考虑到清末民国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期而且也是文学发展的转型期,所以论文首先拟对清末民国骈文研究的整体现状进行一番综述和总结,并针对研究现状的成绩和不足提出自己的思考,另外对本论文的研究范围进行一个时间界定。第二章为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背景。骈文批评在清末民国发生转型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当时的主、客观因素促成的。清末以来的西学东渐思潮以及白话文运动,一方面加速了中国传统文体——骈文的衰落;另一方面也推动了骈文整理与总结活动的开展。而且,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此期骈文批评的主体身份也发生了转换,由传统的封建儒士转变为受过新式学堂教育或者具有留洋经历的新型知识分子。这些新型知识分子认识到了骈文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因而在继承传统文学批评成果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文学理论知识对骈文进行了一番整理和总结。这不仅直接导致二三十年代骈文整理和研究活动的兴盛,而且间接促成了骈文批评的转型。第三章为“文学”观念的变革与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路径,主要从清末民国“文学”观念变革的角度出发,对此期“文学”观念演进下骈文批评转型不同的路径选择进行梳理和论述。文学观念作为骈文批评发展的核心动力,它的变革会直接导致不同时期持不同“文学”观念的批评者对待骈文的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从骈文批评形成的六朝开始一直到清末,骈文批评一直围绕传统文章学观念展开;到了清末民国,“文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古与今、中与西错综交织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变化,这也直接导致了骈文批评转型几种不同的路径选择。以刘师培、章太炎、黄侃等人为代表的学者仍旧希望通过挖掘传统文学资源来构建中国式“文学”观,因而他们在尝试过程中不仅对骈文这一典型的传统文体进行了重新阐释,而且赋予了其新的意义和价值。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白话文倡导者则试图构建白话文学观,他们主张将由文言文构成的古代文学彻底摒弃,因此作为文言文学典型代表的骈文无疑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但是这种做法也遭到了一些新文化运动内部成员的质疑和反对。当然,清末民国中国文学观念的演进与西方“纯文学”观念的引入是密不可分的。西方“纯文学”观念引入的初期,因其强调文学审美的属性与讲求语言之美属性的骈文“不谋而合”,所以谢无量等人直接将受西方“纯文学”观念而形成的“美文”概念与骈文进行对接阐释。此外,也有像李详、孙德谦等人继续着旧的批评模式而有所发展。到了二三十年代,随着中国现代意义上文学观念的逐步确立,学者对于骈文的整理和总结也呈现出现代性特征,这也标志着骈文批评现代化的开启。第四章为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外部形态表现,主要对骈文批评的外部形态转型进行研究。清末民国“文学”观念的逐步现代化,不仅促成了骈文批评现代化的开启,而且在具体的批评活动中,其批评的外部形态也从传统注重直觉感悟的文话、选本、评点式批评向着逻辑清晰、结构严谨、论证充分的论着式批评发展。当然,骈文批评外部形态的转型不仅包括骈文研究论着的产生,而且诸如文话、选本这两种传统批评形式借助高校骈文讲义和新式骈文选本实现“旧瓶装新酒”式的转换过程。此外,这一时期报刊的出现不仅直接促成了骈文专题论文的产生,而且极大开拓了骈文批评的公共领域。第五章为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内部体系构建,是在第四章骈文批评外部形态分析的基础上由表及里地深入研究,着重探讨民国骈文批评如何在体系构建上向现代逐步转型。清末民国以前的传统骈文批评多侧重于在选本、文话中对骈文具体体裁进行单独且零散的总结,并没有形成宏观且系统的骈文批评体系。民国以来出现了大量的骈文作法、骈文概论类着作以及骈文专题式论文,虽然这些论着作者并没有明确提出构建骈文批评体系的口号,但却在客观上做着骈文批评体系现代性构建的努力。他们不仅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逐步确立了骈文批评的框架,而且使得骈文批评的内容逐步理论化和科学化。这不仅是骈文批评在民国转型成功的标志,而且也对现代骈文批评的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六章为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意义。骈文批评的转型对当代骈文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清末民国骈文批评的转型为当代骈文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一大批骈文研究者的努力,不仅使骈文研究独立为一门专深的学问,而且其形成的多维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式为当代骈文研究指明了路径。另一方面,清末民国先辈学者在骈文批评转型路径方面所做出的探索,对我们当下骈文研究极具借鉴和启发意义,他们的经验表明“贯通古今,融会中西”才应该是我们当下骈文研究的恰当选择。

张然[2](2020)在《“珞珈龙学”研究》文中认为《文心雕龙》研究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显学,自黄侃先生拉开了《文心雕龙》研究的现代序幕,一代代学者砥砺前行。现如今,《文心雕龙》研究被称为“龙学”,这项研究已经成果斐然、蔚为大观。武汉大学位于中国的中部,其前身是晚清名臣张之洞在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武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早的百年老校之一。《文心雕龙》与武汉大学的缘分,也已有百年历程。1914至1919年,黄侃先生于北京大学传授《文心雕龙》。1919年离开北大后,他将有关《文心雕龙》的课程带至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中华大学等高校,珞珈龙学由此开启。时至今日,已逾百年。黄侃、朱东润、刘永济、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李建中等多位先生的薪火相传,力保珞咖龙学历经风雨,仍龙脉不断。梳理珞珈龙学的百年历程,可分成三个阶段:阶段一,珞珈龙学初创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黄侃、朱东润、刘永济三位先生。黄先生是导夫先路之人,在学术研究和三尺讲坛上,均点燃了珞珈龙学的星星之火。朱先生接棒,以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贡献了精彩的“刘勰”一章,进一步强化了对义理阐释的重视。刘先生则是筑其重镇式的学者,《文心雕龙校释》一书成为“龙学”经典,由此奠定了珞珈龙学重义理阐释、重宏观研究的学派特质。这三位先生皆注重理论阐释,尤其关注刘勰的创作论思想,此研究倾向对路珈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后的俊贤们基本都沿着这一方向,不断深化、拓展。同时,对理论阐释重视的背后,也有着学者们借古鉴今的良苦用心,注重现实的研究品格开始逐渐显现。简言之,初创期的珞珈龙学之特点可以概括为:开始重视对义理的阐释,并从整体、全面的角度对《文心雕龙》做研究。阶段二,珞珈龙学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五位先生。刘绶松先生的学术蓬勃期遇上了政治运动的蓬勃期,他的“龙学”研究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时时处处都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刘勰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相关理论。虽然这种研究视角在无形中削弱了对《文心雕龙》审美思想的探讨,但却成为珞珈龙学现实品格的一种独特的表现。珞珈龙脉传至刘纲纪先生,刘先生凭借极高的理论水平,使珞珈龙学又上了一个高度。他以极强的逻辑性建构了刘勰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并将刘勰及《文心雕龙》定位为哲学家与哲学典籍,这一观点仍时常被后学征引。同时,其专着《刘勰》是较早在台出版的来自大陆的学术专着,是珞珈龙学扩大对外影响的一个范例。吴林伯先生则是珞珈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位大家,虽着作等身,但所获声名并不相称,这与其专着《<文心雕龙)义疏》《<文心雕龙>字义疏证》出版时间较晚有关,但吴先生真正做到了校注释义全面发展,又因国学基本功扎实,其“龙学”着述功力深厚,是“龙学”界亟待挖掘的一座宝藏。吴先生还指导过一篇硕士论文《<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此文的作者是易中天先生,他同刘纲纪先生一样也研究了《文心雕龙》的美学问题。这篇讨论《文心雕龙》美学问题的论文,历经多次修改后,出版了同名专着《<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是首部研究《文心雕龙》美学思想的专着。发展期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罗立乾先生,他同吴先生一样,在校注释义方面均有建树。他对刘永济先生及《文心雕龙校释》素有研究,其《新译文心雕龙》明显有《校释》的影子。罗先生还注重探讨《文心雕龙》的当下之用,在珞珈龙学现实品格方面,极具代表性。发展期的这几位代表人物,沿着初创期先贤们奠定的重义理、重宏观的研究方向,继承并光大了珞珈龙学的这种学统。无论是刘绶松先生被誉为“《文心雕龙》理论研究的奠基石”①的《<文心雕龙)初探》,还是刘纲纪、易中天两位先生在建构刘勰美学思想理论体系方面的努力,抑或是吴林伯先生对刘勰文学思想与其它典籍理论之间关系的厘清,以及罗立乾先生对《文心雕龙》理论精义当下之用的多番探讨,这些都彰显了珞珈学人对初创期先贤们理论品格的自觉追求,以及对刘勰文学思想古为今用的现实性考虑。概言之,发展期的珞珈龙学承接了初创期的研究方向与学术品格,在政治运动纷杂的历史时期没有放弃对刘勰及《文心雕龙》的研究,并想方设法从各种角度为刘勰及《文心雕龙》赋予“新生”,这也使得现实的品格一直流淌在珞珈龙学的血脉中,并成为其一大亮点。改革开放后,珞珈龙学的发展日益蓬勃。研究领域及方向日渐多元,理论着述都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这些都使珞珈龙学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现今珞珈龙学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忽视的“龙学”学派。阶段三,珞珈龙学拓新期(2001至2019年),这一时期的珞珈龙学成果不断,学人辈出,李建中先生是此期代表。他在《文心雕龙》文本的译注,理论的阐释与解读,刘勰的人格精神,“龙学”的学术史等多个研究领域,皆有涉猎。依靠以中西比较和古今对话的学术思路,他为新世纪的珞珈龙学不仅贡献了《文心雕龙讲演录》《文心雕龙导读》《龙学档案》等重要成果,还凭借“青春版《文心雕龙》”成功地完成了《文心雕龙》课程的教改。拓新期的其他珞珈学人同样在注重理论研究,强调现实针对性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对《文心雕龙》各种重要理论、观点、命题的探讨仍旧是主要的研究选题。尤其是珞珈讲坛上的老师善于把《文心雕龙》的理论研究与学科的学术动向相结合,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珞珈龙学整体发展情况良好、有序。尤其是2011年成功承办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年会后,珞珈龙学更是维持每年都有相关“龙学”着述发表的势头,而这也体现了珞珈龙学积极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合理的人员梯队建设。总体而言,新时期珞珈龙学的着述质量及学界认可度均较高,研究具有多学科、跨学科及多视角的特点,并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前辈学人及整个学派的研究成果。不过,发展至百年的该学派仍然没有出现可以比肩《文心雕龙校释》的经典之作,缺乏可以扛鼎的“龙学”专着。这是种遗憾,但更是对珞珈龙学的鞭策与期待。总之,珞珈龙学以20世纪初黄侃先生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讲坛上传授《文心雕龙》为发端,以刘永济先生在武汉大学讲授《文心雕龙》并将讲义集结成书,作为其学统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代表学人及作品有刘永济先生的《文心雕龙校释》、刘纲纪先生的《刘勰》、吴林伯先生的《<文心雕龙>义疏》、易中天先生的《<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罗立乾先生的《新译文心雕龙》以及李建中先生的《文心雕龙讲演录》等。该学派的主要特点在于注重对《文心雕龙》做整体性的研究,善于从义理阐释的角度去剖析刘勰的文学思想,突出学术研究的现实品格并着力与教学相结合。

文豪[3](2020)在《雏凤清于老凤声 ——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心雕龙》有云:“评者,平理,”即评价、裁判;“论者,伦也”,即阐发道理。”同样是《文心雕龙》,其《神思》篇提到:“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刘勰不会想到,《文心雕龙》中提到的“评论”与一千多年后出现的将时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梦想变为现实的“电视”结合,诞生了一种名为“电视批评”的新鲜事物。中国电视事业只有短短60年发展历史。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电视作品文化取向的多元共生,艺术质量的日渐成熟,历经产业化转向的中国电视行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电视传播内容的不断完善和丰富,为本国电视批评展示了广阔空间,推动着本国电视批评全面快速发展。与电视批评创作实践一片繁荣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下本国电视批评理论研究成果的缺失与匮乏。当前,本国电视批评理论研究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对基础理论的挖掘与完善,二是缺乏对现实的有力回应。前者导致整个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看似繁茂却主干单薄,看似高耸云天却根基不稳;后者导致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日渐脱离,无论是理论的创生还是增殖,都因其既无法改善电视批评的生态环境也无法纠正电视批评的错误创作导向而根本不为电视从业人员所重视。电视文艺批评虽是电视批评的细小分支,但前者却是当下中国电视批评理论研究最受学界关注的部分。放眼全球,唯有中国电视名正言顺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承担着传播信息之外的宣传舆论作用和教育引导功能。因此,以电视文艺为研究对象的中国电视文艺批评最能体现电视批评者的学术品德和价值追求,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的美学情趣和文化立场,具有最鲜明的民族特色。长期以来,国内电视学者并未意识到中国电视文艺批评实际上分别从古典文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及西方电视研究学术成果处汲取理论滋养。部分学者只重视西方学术成果,却忽视了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古典文论中的某些思维成果同样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批评主体的创作。不仅如此,部分研究者更轻忽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对电视文艺批评创作主体道德修养的严格约束。正是由于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疏远和漠视,导致当前电视文艺批评创作实践中屡屡出现与核心价值相背离的错误倾向。因此,厘清并重申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的三大理论来源,既是建构全新的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的必要举措,又是解决电视文艺批评创作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正本清源后,本国电视文艺批评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或将从此跨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曹顺庆,欧婧[4](2019)在《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与转换的反思》文中认为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历经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转折和巨大进步,也为我国当代文学与文论话语研究开启了发展的新征程。新时期四十年的中国文论话语建构。在拨乱反正、思想解放的社会环境下,迅速开展新方法、新观念的探讨,大规模引进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时至今日学界已然形成了多元共生的文论学科建构,新时期中国文论四十年的建设历程,是向西方学习、吸纳文论方

刘金波[5](2018)在《继承与创新:中国古代文论何以言说——兼评《体:中国文论元关键词解诠》》文中指出文学观念的革新与文学理论的发展,说到底是思维模式的变革和言说方式的发展。中国古代文论何以言说的关键性问题怎么解决,中国文论界已经提出诸多富有远见卓识的见解。其中"文备众体"之说在概念、规律与方法上形成独具理论特色、入思方式和言说方式的话语体系。在重塑中国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的本土传统,构建独具特色和风格的中国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的话语体系,需要揭橥"文备众体"的深层内涵,厘清其入思规律,创造性总结其言说方式。中国古代文论言说之"体"这一元关键词具有一体三式的概念,即体势(叙事与抒情)、体貌(哲理与诗性)、体味(继承与创新);一体三味的规律,即"尊体""破体""原体"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体三说的言说方式,即解决"为何说""说什么""怎么说"三个方面的重大问题。

袁劲[6](2017)在《中国文化关键词“怨”的审美生成》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怨”既是基本的情感与观念,又作为一种贯通作者与读者审美心理的文体类型,进入文学家与文论家的视野。于前者而言,“怨”多被视为有害的、需要防止或远离的负面生存体验;就后者而论,“怨”又成为感人的、可供观赏品味的正向审美范畴。本文对中国文化关键词“怨”的考察,在时限上聚焦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在论域上重点追踪“怨”被文学和文论接纳的过程。先秦两汉思想家围绕着“怨情”与“怨思”的探讨,不但明确了问题(充分认识到“怨”的负面性与“生怨”之因),形成了议题(全面讨论如何“止怨”以及是否“可以怨”),而且提炼出一系列命题(如“用怨”“兴怨”与“诗可以怨”),为“怨”之审美生成奠基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文论家继承了“可以怨”一脉的思想资源,又通过对“怨美”与“怨体”的揭示,将“怨”从负面性的情感序列中释放出来,并最终升华为艺术化的审美体验。于“怨”字而言,这既是感情色彩转负为正的成功突围,又是整个“原生—沿生—再生”语义脉络中的重要转捩,还折射出中国文化史、文学史及文论史的诸多新变。本文按照这一思路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怨”的认知基础。中华先民对“怨”的理解与表达,主要保存在汉字的形音义关系和六经语用之中。就前者而言,通过小篆与古文的形体分析,可发现今见形声字“怨”的“辗转反侧”说和古文“从令从心”的“跪跽受命”说两类形义依据;借助声符“夗”及“夗字族”的勾连,可探得“冤”之不平与“蕴”而不发的音义来源;将“怨”置入“人—身心—心—心情”的文字谱系,亦可明晰“怨”与“恨”“怒”“悲”诸字的情感浓度与表达方式之别。以六经观之,《易》象思维、《礼》《乐》规范以及《诗》之言说和《书》《春秋》之记载,还共同奠定了“怨”字的思维基础和语用面向。第二章:“怨”观念的双向展开。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语境中,儒、道两家分别从群己关系与天人维度入手,为诸子论“怨”搭设起思维框架。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层次上,构建起一整套的论“怨”体系,并围绕着“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大舜之怨”并非“小弁之怨”两大主题,展开能否“怨”以及如何“怨”的讨论。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又通过人与天的对接另立新说,一方面解构了儒家的仁义理论,另一方面又保留了自然无为与诗性生存的智慧。第三章:“怨”观念的多元面向。轴心期思想家曾站在各自立场,充分讨论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不同语境中的“生怨”之因、“止怨”之道,以及“兴怨”之术。历经百家争鸣的思想激荡,“怨”所蕴藏的自然情感与观念建构之双重性在群与己、人与天、兼与别、法与情、令与心等诸子学说的不同视域,以及学派攻讦辩难的语境中得到充分彰显。尤其是法家“用怨”、兵家“兴怨”与儒家“诗可以怨”等命题,还共同构成迥异于“远怨”“不怨”“无怨”“除怨”的另类思维与言说。第四章:从“怨”到“诗可以怨”。借由“诗可以怨”的转换与推动,“怨”隐藏在负面生存体验这一“刻板印象”之下的正向审美价值逐渐彰显。若将“诗可以怨”命题三分为“诗”“可以”和“怨”,便会发现“怨”在感情色彩上的“转负为正”离不开“诗”的语境转换和“可以”的实践途径。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南北朝,“诗可以怨”一变为经学语境中的“怨刺上政”,再变为诗学话语内的“托诗以怨”,并通过“群”的串联引导一时之“怨”走向最终的“不怨”,将一般意义上的“怨”转入诗学“可以怨”的特定语境。至于“怨”的审美生成,还包括“怨”作为人之常情的正当性和因情感人的审美性两大环节:先是情感之“直”突破了伦理之“和”的约束,后又分化为阳刚之“直”与阴柔之“婉”两种风格。“直”为情感之真,“和”为伦理之善,“诗可以怨”阐释史中“直”与“和”的辩证关系,使得“怨”在真与善之外具备了美感——在“哀—怨—怒”的情感序列中,“直”之美向前进发为“怨怒”,“婉”之美则后退而成“哀怨”。第五章:以“怨”为美与因“怨”成体。汉魏以来,解释创作动机的“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日益成为共识,而当时的诗歌创作亦可概括为“叙情怨,述离居”。前者溯源而上,强调商周秦诗作中的“怨”因素;后者面向当下,表现为汉魏晋南北朝以“怨”为题创作的层出不穷。从用题解的形式追认“怨”之于文学发生的意义,到直接选取“怨”来为诗歌创作命名,正是以“怨”为美思潮兴起并日益繁荣的显着标志。文学史上以“怨”为美的现象还进入批评史的视野,最终落实为体裁与体貌意义上的因“怨”成体。“宫怨”“闺怨”“怨谱”“愤书”即为“怨”的专属文体。而借由品第批评、本事批评、摘句批评、选本批评的合力建构,作为审美风格的“哀怨”与“怨愤”已获得文论家的广泛认可,这也标志着以“怨”为美风尚的最终确立。

吴子林,陈浩文[7](2014)在《面向问题 综合创新——2013年度文艺学研究前沿问题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文学研究中,文艺学向来以"先锋"的姿态出现在理论前沿;在所谓"后理论"时代,2013年度的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从中国的实际问题出发,在有效"介入"现实世界,以及学术创造或突破上取得了一定实绩,显示了我国文艺学研究持续发展与创新的强劲态势。

霍俊国[8](2011)在《论朱志荣古代文论的现代性思想》文中认为朱志荣对古代文论现代性问题一方面进行了理论思索,其基本观点为:在全球化视野中以"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统一"的史识观念建构古代文论体系;另一方面则将理论思索付诸于实践。朱志荣关于古代文论现代性的思考和实践实质上是对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学和文论如何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前瞻性设计,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里程碑式的现实意义。

喻守国[9](2011)在《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中国文论话语之争,聚焦于如何重建中国当代文论,衍生出本土化和西方化两种不同的入思方式,前者倡导中国文论民族特色之阐扬,主张藉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来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后者则主张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思想文化,以重建中国当代文论。前者钟情本土之玉,后者青睐他山之石。而要真正建立既具民族特色又能与异域文化对话的中国文论,则必须将上述两种思路结合起来,以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和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那么,如何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需要在文化、文心、文体三个不同层面,认真清理古代文论的理论资源和话语传统,深入探求中国文论的言说方式和意义生成方式。如何实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则需要在异质性、普适性和现代性的不同层面,精心辨析中西文论的内在差异,细致考量西方文论之中国化的可行性路径。按照这一思路,本文分三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资源”,分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国现当代文论三个方面对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资源进行梳理。文章认为:古代文论的理论地位是无可置疑的,对于中国文论话语重建来说,古代文论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因为它最纯正的保持了中国的文学传统。只有将古代文论资源充分利用并且融汇在中国文论中,才能使中国文学传统保持活力,不断发扬光大,也只有在强有力的、鲜活的传统支持下,中国文论才能在全球化趋势下拥有自己的声音并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古代文论具有在继承中转化的品质,能够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实现其当下之用。在文论重建中,立足于民族特色的同时,也要与西方在对话中实现交流、互补,丰富我们的文论体系。中西文论具有通约性使我们可能将西方文论作为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资源。对于中国文论话语重建来说,西方文论能拓宽学术视野,促使我们树立正确的心态;还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为我们提供一个观照中国文论资源的全新视角。对西方文论资源的利用,一是深入学习,结合文化背景理解异域理论的发展及内涵;二是为我所用,让西方理论融入到中国文论研究中来,激发本土资源。在20世纪初社会剧变的背景下,现当代文论脱离了中国文化语境,强调文学的功利目的性,导致中国文论诗性传统的断裂,但是现当代文论中也有传统的延续,现当代文论适应社会历史需要和文学创作的理论追求和实践能为当今文论话语重建提供借鉴。第二章“本土资源清理”,从文化、文心、文体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论中潜沉于民族文化内蕴、至今仍生生不息的言说方式、意义生成方式进行阐述。文章认为: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中国文论的“根”和“魂”,是中国文论话语的内核,深受两者影响并表现着“根”和“魂”的批评文体则是中国文论话语的外观。中国文论从一开始就生长在文化的母体之中,与文化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儒道释文化共同构成中国文学批评的思想文化背景。把“文”和“心”联系在一起,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普遍现象,这使得中国古代文论具有了艺术心理学价值,也因此影响了中国文论的物感说和诗性追求。中国文论文体包括体制、体式和体貌三大方面,批评文体的传承因其所具有的稳定性在古代文论转化和重建中有着特殊的价值。对文论文体的研究,一方面打开了新的学术途径,使古代文论因其不间断的特征更易于研究和实现现代转换,另一方面也是对现代学术界对中国文论“失语”焦虑症的疗救。第三章“外来资源考察”,从异质性、普适性、现代性几个方面对中西文论差异、是否能够对西方文论进行转化,以及对西方文论进行研究和借鉴的内容进行探讨。文章认为:中国与西方文论代表着不同的文明,在基本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和文论话语上是相异的,但是二者之间又存在同构性。认识到中西文论的异质同构,就能够根本改变唯西方马首是瞻的文化心态,并最大程度地尊重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个性。普适性就是文论中具有一般、普遍和整体性的知识。文论的普适性和文艺学的学科性质密切相关。作为一种多元的话语方式,现代性视角既是中国文论适应当前文学创作现状的必须,又为中国文论与世界的对话提供了一个途径,同时中国古代文论中存在着现代性的资源,本身具有现代性转向的要求。因此,对现代性的追求以及文论话语中现代性的实现,是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途径,也是中国文论发展的需要。结语“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途径”回顾了20世纪学者们在中西文论融合方面所做的努力,指出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途径是立足于民族文化之根,借鉴西方文论思维,回到文学文本。

文浩[10](2010)在《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文中研究指明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接受美学的中国“旅行”已近30年。其间,它从西洋的“舶来品”逐步变成中国文艺学研究中独具个性的理论批评话语,并与中国问题对接,直接参与了中国新时期文论范式的转型。以往关于接受美学在中国接受历程的研究,有的学者关心接受史的全局,有的探究接受史的细部,不乏精炼之论和自觉意识。不过,比照接受美学在中国接受语境中的繁荣状况,中国学者对其接受史的研究总体来说相对滞后,还未深入到中西文论整体对话的层面。基于此,我们的选题借鉴萨义德“理论的旅行”模型提出“问题域研究模式”以“接受美学对当代中国文论建设作用何在?”为核心问题,首先探究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领域接受的整体行程。然后,在比较接受成果的丰富性和接受者问题意识的强度后,我们选取“重写文学史”、“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两大问题域,探析它们和接受美学交融碰撞的复杂关联,深度展示中国当下文论话语独立性和民族化的转型历程。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导论,探讨选题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选题中“接受美学”和“文艺学”等关键词的阐释、选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选题的来由和理论价值、接受史研究方法的运用和思考。第一编主要探讨接受美学在西方的兴起和在中国的理论“旅行”。接受美学是德国文学研究危机的必然产物。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美学和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这两大理论来源决定了接受美学的整体架构和理论倾向。接受美学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西方文论转向读者中心模式,但是它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局限也是明显的。从世界范围看,接受美学的传播是我们接受这一理论的历史背景。从中国范围看,接受美学在文艺学领域“旅行”的整体行程体现为三大阶段:译介、研究和运用。第二编研讨接受美学与重写文学史的历史关联。狭义的“重写文学史”讨论为中国学者冲破旧的文学史观念引进接受美学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近30年来,在广义的“重写文学史”学术思潮中,中国学者为了解决“文学史悖论”引入接受美学“重构”中国文学史景观,形成了中国化的文学接受史范式,实现了两大历史性转向:一是由政治标准凌驾于艺术(审美)标准的文学史范式逐渐转向审美和历史统一的文学史范式,其中读者的接受活动发挥关键的调节作用。二是由作家作品为重心的文学史阐释体系转向以文本和读者的交流关系为重心的文学史阐释体系。同时姚斯的原初理论在中国“异质语境”中也被日益改造补充,逐步“中国化”。文学史范式的转变反映了文学史理论的更新,彰显了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由工具性向自主化的转变。第三编主要围绕接受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之间的接受史关联展开。由于接受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的某些相似性、接受美学对“中国问题”的方法论价值和中国学者文化心态的两面性等诸多原因,接受美学能够介入“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议题。中国学者近30年不懈努力,在中西比较视域下借用接受美学对中国古代接受理论的诸多范畴命题进行了现代阐释,构成了一个历时性的序列,反映了中国古代接受理论逐步深化和日益自觉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在中西比较视域下中国学者逐步发现古代接受理论在文学要素的关系、接受活动特征和接受研究的思维方式、批评语体、接受主体、具体运作上的五大民族特征,并通过文化模子追踪法追溯五大特征背后的中西方文化根源。中国学人最终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交叉点上初步构建了富有东方文化韵味的接受理论体系,推进了中国当代文论的民族化进程。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一项实绩。第二编讨论的“中国文学接受史”(主要成绩在中国古代文学接受史领域)新范式同第三编讨论的“中国古代接受理论”联系紧密。前者对中国古代文学接受现象的研究和对文学接受规律、趋势的总结,为后者的现代阐释提供了理论素材。反过来,后者的研究成果富有理论性和思辨性,可以深化我们对前者(中国文学接受史)的把握。可见两者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深化。这样,论文第二编和第三编的内在联系就清晰可见。

二、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论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论略(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 民国时期的清末骈文研究概况
        1.1.2 1980 年以后的清末、民国骈文研究概况
        1.1.3 台湾、香港地区的清末民国骈文研究概况
    1.2 论文的研究范围界定以及理论与现实意义
        1.2.1 论文的研究范围界定
        1.2.2 论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背景
    2.1 清末民国骈文文体的衰落
        2.1.1 西学东渐对传统骈文的冲击
        2.1.2 白话文运动对骈文地位的挑战
    2.2 清末民国骈文的整理与总结
        2.2.1 保存国学与清末民初骈文的整理
        2.2.2 民国中后期对骈文的回顾与总结
    2.3 西学东渐与骈文批评主体的转型
        2.3.1 骈文批评主体身份的转变
        2.3.2 新型骈文批评者的特点
3 “文学”观念的变革与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过程
    3.1 清末以前传统文章学观念下的骈文批评概述
        3.1.1 六朝至隋唐:作为一般文章形态下的骈文批评
        3.1.2 宋、元、明:作为专门文章体制的四六批评
        3.1.3 清代以来:骈散相对观念下的骈文批评
    3.2 建构中国式“文学”观的尝试与骈文批评
        3.2.1 刘师培“藻饰”文学观与骈文正宗论
        3.2.2 章太炎“泛文学”观与骈文的归属问题
        3.2.3 黄侃“文质兼备”文学观与骈散互融论
    3.3 “五四”白话文学观下的骈文批评
    3.4 西方“纯文学”观念的传入与骈文的嫁接阐释
        3.4.1 审美超功利文学观的传入与“美文”“实用文”的形成
        3.4.2 “美文”与骈文的嫁接阐释
        3.4.3 “美文”与骈文嫁接阐释的利弊得失
    3.5 主流“文学”观之外的传统式骈文批评
        3.5.1 李详的骈文批评
        3.5.2 传统式骈文批评的殿军之作《六朝丽指》
    3.6 现代文学观念的确立与骈文批评现代化的开启
        3.6.1 现代文学观念范畴下骈文的逐渐缺席
        3.6.2 骈文批评现代化的开启
4 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外部形态表现
    4.1 清末之前骈文批评的主要形态
        4.1.1 清末之前的骈文批评形态
        4.1.2 清末之前骈文批评的特点
    4.2 清末民国骈文批评的主要形态
        4.2.1 传统骈文批评形式的新生
        4.2.2 新式骈文批评形式的出现
    4.3 报刊与骈文批评形态的转型
        4.3.1 报刊与骈文批评专题论文的产生
        4.3.2 报刊与骈文批评公共领域的开拓
5 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内部体系构建
    5.1 民国以前传统骈文批评的内部形态
        5.1.1 六朝至唐代骈文批评的内部形态
        5.1.2 宋、元、明三朝骈文批评的内部形态
        5.1.3 清代骈文批评的内部形态
    5.2 民国骈文批评框架的逐步确立
        5.2.1 骈文作法类文本中骈文批评框架的初步构建
        5.2.2 骈文论着类文本中骈文批评框架的逐步确立
    5.3 民国骈文批评内容的理论化和科学化
        5.3.1 骈文发生原因的探讨
        5.3.2 骈文发展史的探讨
        5.3.3 骈文与其他文体关系的探讨
        5.3.4 其他方面的探讨
6 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意义
    6.1 为当代骈文研究奠定了基础
        6.1.1 使骈文研究独立成为一门专深的学问
        6.1.2 为当代骈文研究指明了路径
    6.2 为当代骈文研究提供了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珞珈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初创期的“珞珈龙学”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奠基
        一、珞珈龙学之诞生
        二、黄侃与珞珈龙学
        三、朱东润的“龙学”成果
    第二节 刘永济:珞珈龙学之功臣
        一、“龙学”专着之特点
        二、《文心雕龙校释》义理研究
        三、“龙学”对词学的影响
        四、“龙学”的中西比较思维
第二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上)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发展
        一、珞珈龙学之长成
        二、胡国瑞的“龙学”成果
    第二节 刘绶松对“龙学”的贡献
        一、高度强调政治性的学术研究思路
        二、论《文心雕龙》中的现实主义
        三、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阶级性”
        四、刘绶松“龙学”之特点
    第三节 刘纲纪的“龙学”成就
        一、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定位
        二、《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三、刘勰的人格精神、佛学思想与思维模式
        四、对刘勰生平事迹之考证
        五、与刘纲纪先生的商榷
    第四节 吴林伯:珞珈“龙学”的巨匠
        一、极富特点的“龙学”着作
        二、论《文心雕龙》诸命题
        三、论《文心雕龙》与其它典籍的关系
        四、吴林伯“龙学”治学方法
第三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下)
    第一节 易中天的“龙学”着作
        一、《文心雕龙》之文学本体论
        二、《文心雕龙》之创作规律论
        三、《文心雕龙》之审美理想论
        四、易中天对珞珈龙学的贡献
    第二节 罗立乾的“龙学”着述
        一、《新译文心雕龙》的“承”与“新”
        二、两大类“龙学”论文
        三、罗立乾对“龙学”的态度
第四章 拓新期的“珞珈龙学”
    第一节 新世纪的珞珈龙学
        一、论文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二、珞珈龙学之壮大
    第二节 李建中:传承“珞珈龙学”的薪火
        一、发现《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
        二、重释《文心雕龙》的关键词
        三、创生《文心雕龙》青春版
结语
    一、珞珈龙学的现实品格
    二、珞珈龙学的辐射效应
附录 “珞珈龙学”大事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雏凤清于老凤声 ——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批评”一词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从“诗文评”到文学批评
        一、蔚为大观的“诗文评”
        二、近代中国的文学批评
    第二节 西方学术体系中的文学批评
第二章 电视文艺批评的概念及特征
    第一节 电视文艺批评的内涵及相关概念
        一、电视文艺批评概念界定
        二、电视文艺批评与电视文艺评论
    第二节 电视文艺批评的学术品格
        一、价值导向与批判内核
        二、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
        三、理性思辨与理论指引
第三章 古典文论与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第一节 “文以载道”观与电视文艺批评
        一、“文以载道”观的发生及流变
        二、“文以载道”观与当代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第二节 古典文论范畴与电视文艺批评的会通与差异
        一、“比兴”说与电视文艺批评
        二、“文气”论与当代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三、“妙悟”说与感悟式批评对当代电视文艺批评的启示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中国化
        一、作为理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中国化进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视域下的电视文艺批评
        一、人民本位与时代意识
        二、中国精神与文化自信
第五章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第一节 研究样本简介
        一、样本构成
        二、文本介绍
    第二节 中西电视批评比较研究
        一、经验批评与理论深化
        二、遗失的文本与镜像
        三、通向何方:社会、时代与人心
结论
附录一 引用文献汇总
附录二 欲女、恶魔与天使: 苏琪·斯塔克豪斯故事中的性别代理意识及欲望阐释 Agnieszka Stasiewicz-Bieńkowska
附录三 美食大逃亡中的性别政治:韩国美食类综艺中的男性气质 李照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4)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与转换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期中国文论建设的困境
    1. 中国古代文论为什么要转换
    2. 用什么来“转换”
    3. 心态问题:没有文化自信
二、中国古代文论的古今通变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学术话语——“变异学”

(6)中国文化关键词“怨”的审美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之处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内容
第一章 情生心虑:“怨”的认知基础
    第一节 形音义中的“怨”字根柢
        一、“辗转反侧”与“跪跽受命”
        二、“冤”之不平与“蕴”而不发
        三、走出“怨—怒—恨”的互释
    第二节 六经中的“怨”字语用
        一、立象尽意与观乐识礼
        二、诗性言说与历史审视
第二章 儒道立说:“怨”观念的双向展开
    第一节 群与己:奠定基石的孔门论“怨”
        一、“个人—家—国—天下”之主线
        二、“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
        三、“大舜之怨”并非“小弁之怨”
    第二节 人与天:别开生面的老庄论“怨”
        一、老子之间与庄子之答
        二、“天怨”与“怨天”
        三、作为一剂泻药的《庄子》“疗怨”
第三章 诸子争鸣:“怨”观念的多元面向
    第一节 兼与别:墨子论“怨”
        一、“怨”与墨学要义
        二、“怨”与学派争鸣
        三、兼爱无怨:墨子的自信与空想
    第二节 法与情:法家论“怨”
        一、从“不应则责怨”到“私怨不入公门”
        二、从“不怨”到“闭祸在除怨”
        三、过秦反思:“怨而无言”与“民不敢怨”
    第三节 令与心:兵家论“怨”
        一、“跪跽受命”说的兵学解诠
        二、“守气”与“攻心”
        三、文史演绎:怨毒之于人甚矣哉
第四章 转负为正:从“怨”到“诗可以怨”
    第一节 “诗”的语境转换
        一、文本语境:小子、兴观群怨与《论语》
        二、经学语境:汉儒、怨刺上政与《诗序》
        三、诗学语境:诗人、托诗以怨与《诗品》
    第二节 “可以”的实践途径
        一、“诗”:“怨而不言”与“怨声载道”的缓冲带
        二、“群”:“怨”与“诗可以怨”的衔接处
    第三节 “怨”的审美生成
        一、正当性:“直”对“和”的突破
        二、审美性:“直”与“婉”的分流
第五章 妙契文心:以“怨”为美与因“怨”成体
    第一节 以“怨”为美的接受与创作
        一、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
        二、叙情怨,述离居
    第二节 因“怨”成体的提炼与认证
        一、“怨”的专属文体
        二、“怨”的文论认证
结语: “怨”之阐释的效力与魅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面向问题 综合创新——2013年度文艺学研究前沿问题论(论文提纲范文)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
古代文论研究及其反思
从西方到东方: 理论的旅行
美学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新媒介时代的文论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的可能路径

(8)论朱志荣古代文论的现代性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9)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资源
    第一节 古代文论与中国文论话语重建
        一、古代文论现代转化回顾
        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理论地位
        三、古代文论在继承中转换的品质
    第二节 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话语重建
        一、中西文论具有通约性
        二、西方文论对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作用
    第三节 现当代文论与中国文论话语重建
        一、20世纪中国文论传统的断裂与延续
        二、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现当代资源
第二章 本土资源清理
    第一节 文化
        一、儒家文化与中国文学批评
        二、道家文化与中国文学批评
        三、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批评
    第二节 文心
        一、文心与中国文论
        二、心物关系
        三、诗性追求
    第三节 文体
        一、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嬗变
        二、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延续与发展
第三章 外来资源考察
    第一节 异质性
        一、中西文论的异质性
        二、中西文论的同构性
        三、对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启示
    第二节 普适性
        一、不同文化间普适性追求的可能
        二、中外文论的普适性
    第三节 现代性
        一、现代性概述
        二、现代性与中国文论话语重建
结语: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途径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10)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选题中关键词的阐释
        第一节 论文选题归属
        第二节 关于"接受美学"和"文艺学"
    第二章 选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 选题研究的历史
        第二节 选题研究的横向分析
    第三章 选题的来由、理论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 选题的来由
        第二节 选题的写作目标、理论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 接受史研究方法的运用和思考
        第一节 总体方法
        第二节 具体分析方法
第一编 接受美学在西方的兴起和在中国的理论"旅行"
    第一章 接受美学概说
        第一节 接受美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节 接受美学的理论来源
        第三节 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贡献和局限
        第四节 接受美学的传播
    第二章 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旅行"的整体行程:译介、研究和运用
        第一节 西方文论在中国"旅行"的一般行程
        第二节 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旅行"的三阶段
第二编 接受美学与重写文学史
    第一章 接受美学和"重写文学史"的两种理解
        引子
        第一节 接受美学和狭义的"重写文学史"
        第二节 接受美学和广义的"重写文学史"
    第二章 从政治到审美和历史的统一:文学史范式的转向(一)
        第一节 接受美学和当代中国的"重写"话语体系
        第二节 "文学史悖论"和中国问题
        第三节 为文学接受史正名
        第四节 文学接受史范式中的读者主体地位
        第五节 中国学者眼中的文学接受现象的民族特性
    第三章 阐释重心的变化:文学史范式的转向(二)
        引子
        第一节 破旧立新的理论信号
        第二节 以"期待视野"重组文学史
        第三节 作家影响史研究
        第四节 共时性和历时性方法的运用
第三编 接受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引子
    第一章 简说"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议题的时限和理论背景
        第二节 何谓"转换"和怎样"转换"
    第二章 接受美学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可能性
        第一节 接受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的相似性
        第二节 接受美学有助于"中国问题"的解决
        第三节 中国学者的文化心态
    第三章 比较视域下中国古代接受理论范畴命题的现代阐释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先秦两汉的"诗言志"、"以意逆志"、"诗无达诂"和接受美学
        第三节 魏晋唐宋的"知音论"、"滋味"说、"品第"法、"意境"和接受美学
        第四节 元明清的王夫之诗学、金圣叹评点和接受美学
        第五节 中国古代接受理论其他范畴命题和接受美学
    第四章 比较视域下中国古代接受理论的民族特性
        引子
        第一节 从文学要素的关系看民族特性
        第二节 从接受活动特征和接受研究的思维方式看民族特性
        第三节 从批评语体看民族特性
        第四节 从接受主体看民族特性
        第五节 从接受理论架构的具体运作看民族特性
        第六节 中国接受理论和西方接受美学异同的文化根源
余论
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附录一: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对接受美学的接受
后记

四、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论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研究[D]. 武超. 辽宁大学, 2021(02)
  • [2]“珞珈龙学”研究[D]. 张然. 山东大学, 2020(11)
  • [3]雏凤清于老凤声 ——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D]. 文豪.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4]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与转换的反思[J]. 曹顺庆,欧婧. 文艺争鸣, 2019(01)
  • [5]继承与创新:中国古代文论何以言说——兼评《体:中国文论元关键词解诠》[J]. 刘金波.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6]中国文化关键词“怨”的审美生成[D]. 袁劲. 武汉大学, 2017(06)
  • [7]面向问题 综合创新——2013年度文艺学研究前沿问题论[J]. 吴子林,陈浩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8]论朱志荣古代文论的现代性思想[J]. 霍俊国.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 [9]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研究[D]. 喻守国. 武汉大学, 2011(05)
  • [10]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 文浩.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略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