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核心是创新——关于中国诺贝尔奖的思考

科研的核心是创新——关于中国诺贝尔奖的思考

一、科学研究的核心是创新──关于中国诺贝尔奖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赵淼[2](2021)在《当代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诺贝尔科学奖大国经验的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朱芬[3](2021)在《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造就人类社会发展与福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背离问题。面对科技发展的双重效应,科技哲学领域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溯源和追问。对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文精神反思亦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以萨顿、斯诺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深刻意识到,科学危机的本质在于陷入工具理性的陷阱,消除其社会根源的现实出路在于给科学一种“向善”的导引和约束。而这一点不可能由科学自身来完成,需要充分发挥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作用和功能。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有助于揭示科学的人文蕴含和人性意义,增强研究者对人文学科的价值认同,加深和促进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普通大众对科学“增进人类福祉”这一崇高使命的理解。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已发展成为科技大国,但国家和人民对于有家国情怀、有温度、顶天立地的科学家的需求没有变化。特别是在当下,随着科技向善、人是目的等主流价值观在各种组织的兴起,科学家人文精神研究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与使命。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扎根理论、对比分析等质性和量化手段,以420位杰出科学家传记和127位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的访谈为分析素材,基于科学家内部视角窥探和提炼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作用,力图揭示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丰盈影响因素,打破公众对科学家单一的刻板印象,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多元路径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简要分析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呈现和描述当前中国科学家整体的精神面貌及国内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背景,指出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既是一种时代需求,也有其现实必要性。其次,对与研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基于国际上代表性学术观点,将科学家人文精神界定为认识层面的人文学科素养、态度层面的科学道德良知和价值层面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第三,对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纯粹的求知和探索动机以及促进人类福祉的普世情怀。同时研究还分析了人文精神在拓宽认知边界、启迪灵性思维、净化创造心境以及唤醒道德良知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第四,在文化和时代语境的双重考量下,进一步挖掘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执着不懈的求索精神、团结合作的协同精神以及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并进一步从动力推进、道德约束、境界提升和价值导引四个方面探析了其内在机制。第五,重新思考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基于两次实证分析结果,研究从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科学社会功能中的人性、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三个方面论证了“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的基本观点,并深入分析了其在丰富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无用”之用。同时,基于科学家人文精神作用受到客观条件制约以及人文与科学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分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促进科技创新的有限性。并探讨了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家应当如何在追求科学进步和促进人类福祉之间保持平衡和张力。最后,通过辩证分析涵养中国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现实环境,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研究的创新在于通过综合实证分析和理论思辨方法,从具体微观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提炼并剖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价值。研究的核心结论是: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在丰盈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的同时,帮助科学家跳出旧有范式制约、辩证把握科学的本质规定,从而引导和启发科学家从负责任角度为人类活动提出睿智而中肯的建议。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深远的影响,它使科学家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上位思考也直接关系着科学发现与创造的能力。同时研究也指出应恰如其分地认识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有限性。只有充分认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促进人类福祉上的相通性和一致性,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促进科技与社会的实质进步与发展。

刘倩[4](2021)在《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充分反映科技发展和学科发展前沿,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如今,生物学研究正蓬勃发展,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为使学生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探索将生物学前沿知识融入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切入点。生物学科研成果应用于生物学教学中,能筑牢学生生物学理论基础,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赋予课堂生命力和时代性,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然而,生物学前沿知识种类繁杂、体系庞大,且涉及的理论深奥复杂,一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将前沿知识有效应用于教学困难重重。因此,本研究以探究生物学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有效策略作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梳理教科书和高考试题涉及的前沿知识,基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前沿知识融入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前沿知识教学面临的问题,构建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原则和策略。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生物学前沿知识教学”的研究进展,并将“生物学前沿知识”的概念界定为生物学领域最新取得的研究成果或正在进行的研究热点。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相关教学内容、呈现栏目、呈现方式和反映学科核心素养几方面梳理人教版五册高中生物学教科书涵盖的学科前沿知识,并统计了2016-2020年高考生物学试题涉及的学科前沿知识。明确高中教学和高考对前沿知识的要求,侧面印证前沿知识对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必要性。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从学生对前沿知识的了解情况、学习现状和学习态度三个维度了解生物学前沿知识的教学现状,采用课堂观察法对一线生物学教师的常态课堂进行观察,分析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面临的困难。为改善教学现状,提出生物学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原则和策略,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节为例,设计学科前沿知识教学案例在实践中的应用,并邀请两名一线教师评课,进行案例分析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物学教师对生物学前沿知识融入生物学教学均持积极态度,部分教师会主动搜集生物学前沿知识,并将前沿知识通过新课导入、习题巩固等方式融入教学。但总体来看,生物学前沿知识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广度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方式有一定局限性;前沿知识教学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联系不紧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科前沿知识教学应遵循的四条原则,即科学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关联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并沿课堂内、外两条路线提出了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策略:课堂内可以通过导入新课、知识拓展、深度学习、习题巩固四个环节融入前沿知识;课堂外可以采用发放前沿知识卡片、举办前沿知识科普讲座以及指导学生自主获取前沿知识三条路径。最后,通过教学实践表明了生物学前沿知识教学的可行性。本研究提出了生物学前沿知识教学的原则和策略,以期为教育工作者进行生物学前沿知识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彭拥军,刘冬旭[5](2021)在《世界着名实验室“盛产”诺贝尔奖得主的教育谱系》文中研究表明被誉为世界物理学圣地的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号称美国现代高科技摇篮的贝尔实验室和助推日本迈入诺贝尔奖获奖大国的物理学精英苗圃仁科研究室,都积极倡导原创性研究,其实验室的科学家不断斩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这些着名实验室特别注重用独特的教育方式实现学术传承和研究创新:首先,作为人才高峰的学术大师以高瞻远瞩的学术领导力和享誉国际的学术声望吸引已有一定学术影响或学术潜质的人才来实验室工作,构筑坚实的人才高地,并以此奠定人才高峰与人才高地良性互动的基础。其次,实验室自由愉悦的组织环境、风格不同的正式与非正式沙龙,共同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这种科研文化能够激发研究灵感,使实验室保持领先的优势地位。最后,老师对学生的研究引领和学术提携能有效实现学术传承,而大师们自觉的举贤让能有效地鼓励后学晚进努力超越前辈先进,实现良性的新陈代谢,使实验室充满生机与活力并始终走在科学研究的前沿。

田琳[6](2020)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一流大学(World-Class Universities,WCU)也被称为全球研究型大学(Global Research Univeristies),这些大学有公认的、区别于其他(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包括:(1)人才汇聚;(2)资源丰富;(3)全球参与;(4)国际声誉;(5)良好治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一流大学在提升一国国家软实力、增强一国国际竞争力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界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关注只增不减,但是,没有研究从对比分析和国际比较视角出发,通过实证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探索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鉴于大学功能既是大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大学实践的出发点,且世界一流大学有着不同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及特征,那么,对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探索能在加深人们对世界一流大学认识的同时,有助于充实学术理论,为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开辟新的视角。以结构功能主义为指导,采用混合研究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法系统探索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具体而言,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框架,本研究对比分析了43所世界一流大学和40所一般研究型大学四类官方文件的文本(校长寄语、使命宣言、愿景描述、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深入访谈了74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访者。然后,研究者向世界一流大学校领导和国际(学术)专家发放了网络问卷(N=118)以对上述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验证。本研究围绕四大研究问题展开:(1)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有何差异?(2)除三大基本功能外,世界一流大学有哪些特有功能?(3)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美、欧),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其功能上有何不同?(4)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在未来会有哪些变化?有哪些因素将会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存在差异。在科学研究功能上,两类大学的差异最为明显,两类大学在科学研究的类型、内容、层次和规模上不同;在人才培养功能上,两类大学在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方法和途径上差异较大;在社会服务功能上,两类大学最大的差异在于社会服务的范围不同。以上差异受到了大学的可用资源、理念、定位、视野等的影响,也与大学对不同外部需求的回应有关。(2)世界一流大学有区别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主要表现在服务全球共同利益和作为全球(研究型大学)榜样两个方面,其本质特征包括全球定位、全球贡献、全球影响和全球合作。以上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全球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本质特征及其全球性也被不断强化。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与其三大基本功能密切相关但又存在差异,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全局性和深远性、其实践途径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已超越了三大基本功能的范畴;特有功能/特殊使命是世界一流大学区别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特有的作用和特殊的使命。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之所以为世界一流大学所特有与其独特优势密切相关,包括全球责任、全球能力和全球声誉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定义为全球化使命(GLOBALIZING),即面对日趋复杂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增加的全球性挑战以及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世界一流大学凭借其全球责任、全球能力、全球声誉等独特优势,服务全球共同利益、作为全球(研究型大学)榜样,并持续强化其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本质特征,包括全球定位、全球贡献、全球影响、全球合作等。(3)中国、美国和欧洲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受到了历史文化、经费来源、国家/政治因素、国家发展水平和大学管理架构等的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并非“千校一面”,不同大学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结构特征,也因此在发挥各项功能上各有所长、有所差异。在发挥功能上的差异性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和多样性的体现,这些大学共同构成了全球学术网络中的顶尖大学并利用自己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引领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其所在国家以及全球社会做出贡献。(4)世界一流大学三大基本功能的未来变化将呈现为:基本功能的内涵将会不断丰富,在功能的发挥上会呈现多元化趋势并在某些方面进一步体现其国家和地区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未来变化将呈现为: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内涵将更加丰富,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将随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而被不断强化。但是,很难预测世界一流大学在未来是否会产生新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因素包括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全球化和国际化、全球性议题、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渐增的全球合作等。其中,前三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各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下,还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影响因素,如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包含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包括:(1)首次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区别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全球化使命;(2)系统揭示了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的差异;(3)首次探索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美、欧)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的差异,阐释了历史文化、经费来源、国家/政治因素、国家发展水平、大学管理架构等所带来的影响;(4)对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未来变化进行了预测并揭示了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全球化和国际化、全球性议题、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渐增的全球合作等对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虽然本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但本研究仍从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探讨了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因素,是较为系统、全面的有关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研究。

李鸽[7](2020)在《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文中认为随着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创新思维研究的重心发生了转移,视角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人们理解、探索和研究创新思维扩大了科学的维度和视野。对人的心-脑问题的研究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站在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前沿对创新思维展开研究是创新时代的重要问题。基于客观的立场在脑科学、心理学两个领域对创新思维发生机制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创新思维的产生、形成和运行规律,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和科学的认识。创新思维是人的脑生理和心理最佳状态的反映,它是由脑的自然本性所驱动,也需要心理的自觉性来表现。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在分子层面、突触层面、细胞层面和网络层面进行的局部运动和各层面之间紧密合作的系统运动体现了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逻辑规律。而创新思维的心理是在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协调作用下所体现的,其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逻辑规律。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创新思维潜力的个体,只有通过反思、调整自身的脑生理、心理才能建立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特征,实现自己独特的创造才能。结合脑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研究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机制是为了深化人们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解。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并不是自我封闭隔离的系统,也不是处在一种对外部世界的表征,它更多的指向于嵌入现实世界的行动。创新思维在发生之中蕴含着对世界可能性的思索,当创新思维自然、自觉的发生时,这种对未来可能性世界图景的构建早已镶嵌在创新思维的发生过程之中。若不站在人类自我生存的意义角度在创新思维的发生阶段去反思创新思维对未来世界的重构的意义,无异于自毁人类的未来与前途。人们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反思决定了创新思维的方向。可以说创新思维对改造世界的反思实际是人类对自我与客观相统一的真、善、美的价值理念的反思,因而有利于创新思维更加有效的发挥其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新思维以脑生理和心理的系统为基础,通过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重构,最终通向了一个自我实现的思维世界的重构之路。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机制让人的创新思维从自发走向了自觉,是自然秩序与心灵秩序的统一。创新思维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由意志,让人的创新思维从潜能走向现实,不仅完善了思维活动,创造了人类的自然世界和精神文化世界,也完善了人的自我世界。本文结合国内外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进行了探索,重点研究创新思维脑生理和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以及其系统机制对可能性世界的重构问题。全文共分为六个基本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追踪创新思维研究的历史发展走向和主要观点。从创新思维的历史发展视角梳理国内外研究前史和当代界定,深入考察了哲学、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领域对创新思维研究的新成就,力图从历史发展的路径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探索。从不同的历史阶段详细的研究了创新思维的脑机制和心理机制问题,并对创新思维研究的心理学主要流派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当前需要对脑生理和心理的研究来推动创新思维研究的发展。此外还论述了开展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创新思维的概念、特征和本质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从对创新思维相关和相混淆的概念的辨析中深刻论述了创新思维的开拓性、阶段性、综合性和可塑性的特征,提出了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和出新与超越的统一的实践智慧的核心本质。第三部分:论述了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借鉴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按照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在分子层次、突触层次、细胞层次和网络层次四个水平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呈现出一个关于创新思维的脑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图景。对不同层面的解释描绘了脑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复杂联系,体现了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活动是一个既存在局部精细加工,又存在各个组织之间紧密合作的复杂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思维在脑生理的研究上面临的困境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第四部分:探讨了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基于普通心理学的视角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个方面系统的对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提出了:创新思维作为一种个体心理活动是处在不稳定—稳定的连续统一体之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情绪情感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感性动力,意志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持续动力作用。心理过程是一个富于变化、不断建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是创新思维的形成中最不稳定的状态,但它也为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创新思维的心理状态中的注意力、灵感、心境和激情相对于心理过程较为稳定,但相对于心理特征具有灵活、动态的特点,因此心理状态是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创新思维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等,是心理活动最稳固的部分。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中表现出来的,反之也对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提供了动力,并赋予其独特的个体特征。第五部分:从心灵哲学视域中探索创新思维发生机制中的心-脑关系,进而从协同学的角度阐释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并论述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的自组织演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的内涵。第六部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主要对脑生理和心理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的重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的努力方向。以上几个部分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本研究的有机整体。

梁淇淋[8](2020)在《诺贝尔奖教学内容对培养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高中生物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因此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梳理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基础上,挖掘其契合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典型性与所蕴含的教学价值,提出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以期在教学实践中为教师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借鉴。本研究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PBL教学模式、HPS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整理了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直接呈现的和隐含的诺贝尔奖内容,分析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对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概念理解,培养学生生命观念;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学习科学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讨论社会性科学议题,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在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开阔教师专业视野、引导教师聚焦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以问卷调查了中学生对诺贝尔奖的关注度以及教师利用教材中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现状。调查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分析了不同中学的教师以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现状。应用案例研究法选取教材中诺贝尔奖的三个内容作为案例进行了教学案例设计。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诺贝尔奖内容了解不够,主要渠道是网络、杂志等,缺乏主动学习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意识。很多教师忽略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认为讲解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少部分教师能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每节课之中,仍有很多教师未从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统计分析不同中学教师以诺贝尔奖内容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现状,省级示范与市级示范中学相比在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了解、对教材中诺贝尔奖内容的认知、对教材中的和教材相关诺贝尔奖内容处理方式的四个维度上差异不显着(p>0.05)。与普通中学教师相比,示范学校教师对核心素养和诺贝尔奖内容的了解更加深入,对教材相关的诺贝尔奖内容的教学方法更合适,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了3种教学策略:对于适合学生探究学习的诺贝尔奖内容主要采取情境创设、问题串、任务驱动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和诺贝尔奖内容划分教学任务,课堂上以诺贝尔奖内容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以问题串引导学生完成课前预设的教学任务,最终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契合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诺贝尔奖内容采取引入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策略,课前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在课前根据教学任务查阅资料、制作PPT、选出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学生代表讲解,教师适当引导与补充,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讨论,最终逐项完成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补充课本知识的诺贝尔奖内容采取引导性自主学习策略,课前教师发放阅读资料,提出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自学阅读资料,完成思考题,课堂上学生交流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教师适时展示练习题,学生巩固练习。最后选择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根据三种教学策略设计了三个教学案例。

贺晨旭[9](2020)在《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诺贝尔奖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标志我国进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阶段。“新课标”定义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诺贝尔奖是当代科学界的最高奖项,促进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科学的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文学、生理学或医学、和平、经济学六个奖项,代表着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三大自然科学的发展脉络及最新研究成果。每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都引领生物学的发展,对培育高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本文在人本主义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主要开展两方面研究:一是理论研究,即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进行研究。二是实践研究:首先采用文本分析法挖掘诺贝尔奖的生物学教学价值、归纳汇总生物课本中涉及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及化学奖的章节,其次使用问卷调查法确定研究对象,接着运用实验研究法开展教学实践,即在实验组开展融入诺贝尔相关内容的教学,在对照组依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最后使用统计分析法处理数据,结合访谈结果形成结论。关于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方面平均分依次相差1.44、1.84、0.32、0.40,P值分别为0.049、0.014、0.639、0.361,生命观念、科学思维P值小于0.05,存在显着性差异;科学探究、社会责任P值大于0.05,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此外,实验组在生命观念第4题,科学思维第6题、第7题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10%以上,甚至超过20%;在社会责任第14题和第15题高于对照组10%以上。关于访谈结果:对学习成绩提高的学生围绕学习成绩提高原因、诺贝尔奖教学对学习成绩及其他方面有何帮助三方面进行访谈,得出:诺贝尔奖教学增加了学习乐趣,提高了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形成了归纳总结、假说演绎等科学思维;促进学生形成了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及正确的科学观。综上,作者认为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恰当地融入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相关内容,对培育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在课堂中合理利用诺贝尔奖研究成果能丰富学生的生物学概念,完善学生的生物学基本结构体系,促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融入诺贝尔奖研究过程能培养学生归纳与总结,假说与演绎等科学思维;除此之外,讲述诺贝尔奖的研究意义及其相关实践应用,还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社会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为社会奉献的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的形成。

胡碧洋[10](2020)在《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评价研究 ——基于主要世界大学排名内容分析的视角》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经过“211工程”、“985工程”、“省部共建大学”、“2011计划”等政策的大力发展,我国高水平大学进步显着,2015年伊始,我国大学开始进入追求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的“双一流”建设阶段。“双一流”建设工程旨在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使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我国高水平大学储能发力,力求能够跻身世界高水平大学行列并得到全球认可,这就需要我国高水平大学充分把握近二十年蓬勃发展的世界大学排名活动。21世纪以来,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和THE世界大学排名等排名相继出现,为高水平大学的界定提供了相对清晰和共通的标准,即位于排名前列的大学就是公认的世界高水平大学。这为思考和评价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方向、建设策略和建设成效提供了相对客观、可观察和可借鉴的路径。但是,我国大学在追求提升大学的世界排名过程中,出现了观念上和理解中的盲目现象与极端现象,脱离国情,唯世界大学排名马首是瞻,甚至仅仅以某个或某些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个别或部分指标为标准,构思和实践高水平大学建设。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我国,各种世界大学排名是引进的新事物,我们实际上缺少对世界大学排名全面的、科学的、历史的理解。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前列的国外着名大学,确实是举世公认的世界高水平大学,学习、借鉴和追赶这些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迫切心态,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我们对世界大学排名的理解和实践。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大学排名这一评价工具、如何正确认识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如何制定我国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长期的有效的发展战略,成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厘清大学排名的沿革、性质、运用原则和主要世界大学排名工具的指标体系与内在共性价值取向,明确大学排名的工具性价值。二是,以全球认可度较高的QS、THE、ARWU世界大学排名指标数据为依据,探求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世界高水平大学间的差距。三是,对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五所世界高水平大学进行个案研究,深入剖析其发展历程及个性特色,以及世界高水平大学所呈现的共性要素,以求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更为丰富详实的信息和启示。通过上述研究工作,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世界大学排名作为判定大学发展状态和水平的工具,具有自身产生的背景、内容、性质和取向,无论是大学抑或是国家,借鉴或运用世界大学排名,应该清晰把握世界大学排名工具的这些要素,基于自身实际加以参考或借鉴,而不是简单地、不假思索地直接搬用。第二,尽管不同的世界大学排名各有其背景、内容、性质和取向,但都包容了若干重要的共同要素。基于这些共同要素可以看到,近五年来,我国高水平大学尤其是其中的顶尖高水平大学,经过一系列建设工程,都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科学研究领域的进步更是明显,这提升了我国高水平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位置。第三,基于世界大学排名的共性要素,我国高水平大学在冲击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面临挑战。国内高水平大学建设水平呈现明显不平衡状态,其间差距显着甚至呈现扩大趋势。第四,三大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前位的世界高水平大学在建设过程中呈现了一些基本的共性,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其二,高度重视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其三,高度重视高质量的办学过程。世界大学排名的各项数据分析和世界高水平大学成长的路径,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丰富和具体的价值信息和经验启示,针对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现状和面临困境,本研究提出如下发展建议:第一,关注学科规划布局,有效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第二,优化科学研究激励机制,鼓励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第三,坚守文化本位,孕育和厚培高质量人才成长的氛围和环境。第四,提高国际化水平,深化和丰富学术交流。第五,逐步优化生师比和师职比,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此外,高水平大学所在地方政府应当高度重视高水平大学建设,尤其是在资源配置和生态氛围建设方面,选择实际路径,推行有效举措,促进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

二、科学研究的核心是创新──关于中国诺贝尔奖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研究的核心是创新──关于中国诺贝尔奖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级实验室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2.2 文献研究综述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协同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2.3.4 数据挖掘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1.1 萌芽起步阶段
        3.1.2 集中建设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2.1 快速起步阶段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3.2.3 重整复苏阶段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3.3.3 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案例选取原则
        4.1.3 资料获取
        4.1.4 分析框架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4.3.5 林肯实验室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4.4.6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5.1.6 小结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5.2.4 小结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5.3.4 小结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人文精神关乎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价值向度
        1.1.3 当代中国急需塑造科学人才的人文精神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研究
        1.2.2人文浸润与科学成就的相关性分析
        1.2.3 人文精神助力科学活动的机理探索
        1.2.4 缺乏结合科学实践的微观实证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丰富对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学理性认识
        1.3.2 更深层次理解和推进科技与社会发展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径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径
        1.4.3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概念厘清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科学家与杰出科学家
        2.1.2 人文与人文精神
        2.1.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2.2 代表性观点
        2.2.1 科学家的人文学养
        2.2.2 科学家的道德良知
        2.2.3 科学家的人类关怀
    2.3 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 人论
        2.3.2 萨顿: 科学人文主义
        2.3.3 劳斯: 科学是一种文化
第3章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3.1 基于传记内容的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探索
        3.1.1 杰出科学家的选定
        3.1.2 以学术评传和自传为研究素材
        3.1.3 研究范式的考量
        3.1.4 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的研究结果
        3.2.1 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
        3.2.2 纯粹的求知探索动机
        3.2.3 增进人类福祉的宇宙情怀
    3.3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3.3.1 拓宽认知疆域
        3.3.2 启迪灵性思维
        3.3.3 激发创造动能
        3.3.4 引领价值追求
    3.4 讨论: 人文艺术熏陶让科学家更优秀?
第4章 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4.1 基于访谈文本的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探析
        4.1.1 青年科技精英的选取
        4.1.2 以Wiley人物专访为分析文本
        4.1.3 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内涵的研究结果
        4.2.1 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4.2.2 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
        4.2.3 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4.2.4 跨界互动的协作精神
        4.2.5 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
    4.3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4.3.1 动力推进
        4.3.2 道德约束
        4.3.3 境界提升
        4.3.4 价值引导
    4.4 讨论
        4.4.1 中国人文的“为道”与西方人文的“为学”
        4.4.2 科学家镜像评价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反差
第5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审思
    5.1 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
        5.1.1 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
        5.1.2 科学社会职能中的人性
        5.1.3 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
        5.1.4 出发点与落脚点:人
    5.2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
        5.2.1 让科学家“高出”自己
        5.2.2 增进科学活动的上位思考和德性考量
        5.2.3 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5.2.4 推动人类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
    5.3 科学家人文精神积极作用的有限性
        5.3.1 科学家人文精神价值的发挥受到历史与境的影响
        5.3.2 认识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3.3 方法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4 为学还是为道?当代科学家应当具备怎样的人文精神?
        5.4.1 当代科学发展的新特征——步入大科学时代
        5.4.2 大科学时代凸显科学家社会责任与伦理道德
        5.4.3 大科学时代科学家还需要“为科学而科学”吗?
        5.4.4 追求科学卓越和促进人类福祉在大科学时代不可偏废
第6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培育提升的现实环境及对策建议
    6.1 有利环境
        6.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
        6.1.2 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6.2 制约因素
        6.2.1 工具理性的蔓延张扬
        6.2.2 重理轻文的教育格局
        6.2.3 科技体制的内在缺陷
        6.2.4 科学家人性形象传播不足
    6.3 培育途径
        6.3.1 注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早期引导和激发
        6.3.2 重视科学后备人才伦理道德的贯通式培育
        6.3.3 变革教育模式中科学与人文的过度对立
        6.3.4 塑造科学家形象时坚持以人为本
    6.4 提升对策
        6.4.1 鼓励科学家的人文艺术浸润
        6.4.2 增强科学家科研的内在探索动机
        6.4.3 重视良好学术生态的营造与建设
        6.4.4 加大国家层面的呼吁与弘扬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第三章 高中生物学的前沿知识资源统计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前沿知识资源统计
    二、高考生物学试题涵盖的前沿知识统计
    三、生物学前沿知识的获取途径
第四章 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学科前沿知识学习的现状调查
    二、学科前沿知识教学的课堂观察
    三、调查结果讨论
第五章 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一、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原则
    二、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策略
第六章 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案例
    一、教学案例设计
    二、教学案例评价
    三、案例实施反思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前沿知识统计
附录2 生物学前沿知识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3 教学案例专家评审表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5)世界着名实验室“盛产”诺贝尔奖得主的教育谱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原创成果:成就研究圣地和诺奖“孵化器”的基石
    (一)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科学研究的圣地
    (二)美国贝尔实验室:现代高科技的摇篮
    (三)日本仁科研究室:物理学的精英苗圃
二、合作成长:促成人才高峰与人才高地良性互动的教育基点
    (一)形成聚集效应:促进人才高地与人才高峰在互动中的良性生长
    (二)催化研究灵感:实现大师高峰作用与人才“高原效应”的协同作用
三、传承中创新:实现科学研究继承与超越的看家法宝
    (一)学术传承:实验室作育菁莪谱系的脉动
    (二)学术超越:大师优良科研特质的赓续
四、世界着名实验室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培养引领团队发展的学术大师
    (二)营造激发团体研究灵感的学术氛围
    (三)树立以追求真理为志业的学术理想

(6)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清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研究型大学
        (二)世界一流大学
        (三)大学功能
        (四)大学的三大基本功能
    三、理论基础
        (一)结构功能主义概述
        (二)结构功能主义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
        (三)基于AGIL模型的大学功能分析框架
    四、研究问题与论文框架
        (一)研究问题
        (二)分析框架
        (三)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大学功能的历史演变
        (一)三大基本功能的演变过程
        (二)多视角的大学功能划分及演变过程
    二、现代大学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一)人才培养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二)科学研究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三)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四)现代大学的新功能或其他功能的内涵与表现
    三、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与使命
        (一)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
    四、大学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
        (一)科学技术对大学功能的影响
        (二)全球化对大学功能的影响
        (三)知识经济对大学功能的影响
    五、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一)文献资料法的数据来源
        (二)文献资料法的数据分析
    二、访谈法
        (一)访谈法的数据来源
        (二)访谈法的数据分析
    三、问卷调查法
        (一)问卷调查法的数据来源
        (二)问卷调查法的数据分析
第四章 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的差异
    一、两类大学人才培养功能差异的研究结果
        (一)文献资料法的研究结果
        (二)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三)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二、两类大学科学研究功能差异的研究结果
        (一)文献资料法的研究结果
        (二)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三)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三、两类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差异的研究结果
        (一)文献资料法的研究结果
        (二)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三)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四、两类大学三大基本功能差异的讨论
        (一)两类大学人才培养功能差异的讨论
        (二)两类大学科学研究功能差异的讨论
        (三)两类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差异的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
    一、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研究结果
        (一)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二)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二、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特征分析
        (一)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本质特征
        (二)全球化进程与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本质特征
    三、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内涵界定
        (一)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与基本功能的关系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源于其独特优势
        (三)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定义
        (四)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案例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的国家/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
    一、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研究结果
        (一)发挥人才培养功能的国家/地区差异
        (二)发挥科学研究功能的国家/地区差异
        (三)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国家/地区差异
        (四)发挥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国家/地区差异
    二、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
        (一)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
        (二)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
    三、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的讨论
        (一)历史文化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二)经费来源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三)国家/政治因素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四)国家发展水平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五)大学管理架构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未来变化及影响因素
    一、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预测的研究结果
        (一)世界一流大学基本功能的未来变化预测
        (二)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未来变化预测
    二、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
        (一)世界一流大学基本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
        (二)世界一流大学基本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程度
        (三)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
    三、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的讨论
        (一)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二)全球化和国际化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三)全球性议题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四)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五)渐增的全球合作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四、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一、论文的主要结论
        (一)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的差异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
        (三)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的国家/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
        (四)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未来变化及影响因素
    二、论文的创新性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资料法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2 受访者详细情况及代号(N=74)
附录3 中、英文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4 中、英文访谈提纲
附录5 问卷发放院校名单(N=112)
附录6 中、英文问卷
附录7 有关人才培养功能的编码情况
附录8 有关科学研究功能的编码情况
附录9 有关社会服务功能的编码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7)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小结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3.1 研究的创新点
        1.3.2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创新思维的概述
    2.1 创新思维的概念辨析
        2.1.1 创新与创造
        2.1.2 思维、精神、意识
        2.1.3 创造力与创新思维
        2.1.4 思维与创新思维
    2.2 创新思维的特征
        2.2.1 开拓性
        2.2.2 阶段性
        2.2.3 综合性
        2.2.4 可塑性
    2.3 创新思维的本质
        2.3.1 创新思维是一种实践智慧
        2.3.2 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
        2.3.3 创新思维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2.3.4 创新思维是出新与超越的统一
第三章 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
    3.1 分子层面:创新思维的驱动机制
        3.1.1 神经递质—创新思维的信息传递分子使者
        3.1.2 基因—创新思维的信息遗传载体
    3.2 突触层面:创新思维的信息决策中心
        3.2.1 电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3.2.2 化学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3.3 细胞层面:创新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功能单位
        3.3.1 神经元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核心细胞
        3.3.2 胶质细胞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支持细胞
    3.4 网络层面:创新思维的全脑整合区
        3.4.1 皮层的形态学特征与创新思维
        3.4.2 神经回路与创新思维
        3.4.3 皮层的表征区域与创新思维
        3.4.4 皮层区域联合系统与创新思维
        3.4.5 大脑左右半球与创新思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
    4.1 心理过程:创新思维形成层次
        4.1.1 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
        4.1.2 情绪情感是创新思维的感性驱动力
        4.1.3 意志是创新思维的持续驱动力
    4.2 心理状态: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
        4.2.1 注意是调控创新思维的关键
        4.2.2 灵感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4.2.3 积极的心境和激情是诱发创新思维发生的源泉
    4.3 心理特征:创新思维的动力层次
        4.3.1 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动能之源
        4.3.2 人格是创新思维的助燃之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理论来源与内涵
    5.1 从心灵哲学探索创新思维的心-脑复杂关系
        5.1.1 心理属性不存在论的激进观点
        5.1.2 心理属性的还原论观点
        5.1.3 心理属性的突现论观点
        5.1.4 解释主义的观点
    5.2 从协同学揭示创新思维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
        5.2.1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原理
        5.2.2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创新机制
    5.3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内涵
        5.3.1 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然发生基础
        5.3.2 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觉发生基础
        5.3.3 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共同的解释对象
        5.3.4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遵循自组织的演化规律
        5.3.5 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评价与展望
    6.1 通向重构之路的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
        6.1.1 对自然世界的重构
        6.1.2 对人文世界的重构
        6.1.3 对自我思维世界的重构
    6.2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未来展望
        6.2.1 加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6.2.2 实施创新思维的本土化的研究
        6.2.3 深化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的生命历程研究
        6.2.4 建构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6.2.5 强化哲学解释学维度的创新思维研究
        6.2.6 开展营养健康学与创新思维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8)诺贝尔奖教学内容对培养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核心素养培养研究现状
        1.2.2 国外核心素养培养研究现状
        1.2.3 诺贝尔奖内容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案例研究法
        1.4.4 数据处理
2.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素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和诺贝尔奖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
        2.1.2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2.1.3 诺贝尔奖
    2.2 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
        2.2.1 HPS教育理论
        2.2.2 PBL教学模式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 统计学方法
3.诺贝尔奖内容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3.1 诺贝尔奖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3.1.1 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直接呈现的诺贝尔奖内容
        3.1.2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隐含的诺贝尔奖内容
    3.2 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的教学价值
        3.2.1 对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
        3.2.2 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价值
4.中学生对诺贝尔奖关注度的问卷调查
    4.1 调查目的与对象
    4.2 调查问卷编制及内容
    4.3 问卷调查实施
    4.4 中学生对诺贝尔奖关注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4.4.1 中学生对诺贝尔奖的关注情况分析
        4.4.2 中学生对与生物相关的诺贝尔奖关注和了解情况分析
        4.4.3 中学生对诺贝尔奖的认知情况分析
    4.5 中学生对诺贝尔奖关注度调查中所反映的问题
5.利用教材中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5.1 利用教材中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5.1.1 调查目的
        5.1.2 调查对象
        5.1.3 编制调查问卷
        5.1.4 问卷的调查内容
        5.1.5 实施问卷调查
    5.2 利用教材中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5.2.1 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5.2.2 教师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了解情况的分析
        5.2.3 教师对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认知情况的分析
        5.2.4 教师对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处理方式分析
        5.2.5 教师对教材相关诺贝尔奖内容处理方式分析
    5.3 不同中学教师以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现状的统计分析
        5.3.1 省级示范和市级示范中学教师诺贝尔奖内容教学现状统计分析
        5.3.2 示范中学和城市普通中学教师诺贝尔奖内容教学现状统计分析
        5.3.3 示范中学和农村普通中学教师诺贝尔奖内容教学现状统计分析
    5.4 利用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现状调查中所凸显的问题
6.运用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6.1 情境创设、问题串、任务驱动教学策略
        6.1.1 情境创设、问题串、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6.1.2 情境创设、问题串、任务驱动教学策略的教学环节
    6.2 引入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策略
        6.2.1 引入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6.2.2 引入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策略的教学环节
    6.3 引导性自主学习策略
        6.3.1 引导性自主学习策略制定的依据
        6.3.2 引导性自主学习策略的教学环节
7.运用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
    7.1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例设计
    7.2 “基因工程技术的利与弊”课例设计
    7.3 “细胞癌变的原因”教学片段设计
8.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致谢

(9)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诺贝尔奖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核心素养国外研究现状
        1.2.2 核心素养国内研究现状
        1.2.3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国内研究现状
        1.2.4 诺贝尔奖与中学生物学教学结合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实验研究法
        1.4.4 访谈法
        1.4.5 统计分析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
        2.1.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2.1.3 诺贝尔奖
    2.2 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理论
        2.2.2 布鲁纳认知发现主义学习理论
        2.2.4 建构主义理论
第3章 诺贝尔奖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
    3.1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3.1.1 生命观念
        3.1.2 科学思维
        3.1.3 科学探究
        3.1.4 社会责任
    3.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的生物学教学价值
    3.3 高中生物课本中涉及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
第4章 实践研究数据分析
    4.1 学生问卷调查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4.1.3 调查结果
    4.2 学生访谈
        4.2.1 访谈对象
        4.2.2 访谈方式
        4.2.3 访谈结果
    4.3 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成绩
第5章 融入诺贝尔奖的教学案例与分析
    5.1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5.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5.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5.4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评价研究 ——基于主要世界大学排名内容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大学排名的主要研究
        二、国外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大学排名的主要研究
        三、已有研究评价
    第三节 研究构想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路径设计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大学排名
        二、高水平大学
    第二节 大学排名分析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第三章 世界大学排名沿革与实践
    第一节 大学排名的沿革
    第二节 大学排名的柏林原则
    第三节 主要世界大学排名工具及特征
        一、QS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
        二、THE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
        三、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指标体系
    第四节 大学排名分析的运用原则
第四章 我国高水平大学排名现状
    第一节 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沿革
    第二节 我国高水平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现状
    第三节 我国高水平大学在THE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现状
    第四节 我国高水平大学在ARWU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现状
第五章 我国与世界高水平大学间的比较
    第一节 我国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比较
    第二节 我国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在THE世界大学排名中的比较
    第三节 我国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在ARWU世界大学排名中的比较
    第四节 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共性与个性
        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三、高水平的人才培养
        四、高水平的国际化程度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我国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改进路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四、科学研究的核心是创新──关于中国诺贝尔奖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当代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诺贝尔科学奖大国经验的探究[D]. 赵淼.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3]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D]. 朱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策略研究[D]. 刘倩.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5]世界着名实验室“盛产”诺贝尔奖得主的教育谱系[J]. 彭拥军,刘冬旭.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1(01)
  • [6]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研究[D]. 田琳.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D]. 李鸽. 吉林大学, 2020(01)
  • [8]诺贝尔奖教学内容对培养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D]. 梁淇淋. 天水师范学院, 2020(12)
  • [9]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诺贝尔奖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 贺晨旭.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10]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评价研究 ——基于主要世界大学排名内容分析的视角[D]. 胡碧洋. 苏州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科研的核心是创新——关于中国诺贝尔奖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