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李君如文集:邓小平理论研究》

阅读《李君如文集:邓小平理论研究》

一、读《李君如文集:邓小平理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君如[1](2019)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研究的山路上攀登——谈谈我的理论工作生涯》文中提出作为一名党的理论工作者,我感恩这个火红的改革开放年代。改革开放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生活,而且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关系到中国之命运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以及研究这些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的条件。我的专业理论研究工作,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研究工作,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起步,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推进的。

唐立平[2](2016)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文中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一刻也离不开哲学方法的指导。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学习和运用,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用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产生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以满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需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整体性视角,着眼于建党以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为理论和研究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形成发展、逻辑构成及其价值意义等进行系统研究,以揭示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掌握和运用方法论的基本规律及经验,为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一步发展做力所能及的尝试和探索。本文包括六个部分。其中,引言、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前提性研究,主要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产生的条件和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第三章是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探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总体结构、基本趋势及特征;第四章是价值性研究,主要围绕成功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所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研究。第五章是发展性研究,主要围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适用困境,进行原因分析,并思考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的可能路径。引言主要阐释和说明问题的缘起,对研究的背景、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介绍与评述,对研究框架、创新与不足之处作必要的说明,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概念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产生理论成果的方法论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改造中国的实践过程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所形成的方法理论体系”(2)。第一章主要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产生的条件。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理论之基;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文化之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践之源;西方近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方法论、主要流派的方法论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借鉴之镜。第二章侧重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各个阶段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方法演进及其特色等。第三章着重探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发展趋势、总体结构及其基本特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在时间向度、空间向度和本体向度分别具有向前发展、向上提升、向内探寻的基本趋势;其总体结构主要由具有哲学意义的一般方法、各实践领域的特殊方法及完成实际任务的具体方法基本维度构成;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特征主要从发展趋势、内容结构和功能价值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第四章重点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意义。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运用中的成就进行归纳,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成功运用的经验进行总结,即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和特点、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价值是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哲学基础,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予理论指导,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方法支撑。第五章主要探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一步发展的路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理论、实践和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运用全面联系的观点,从主体、客体和综合因素三个方面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围绕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一步发展,从理论路径、实践路径与制度路径三个层面进行探讨研究。

童曙[3](201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演进逻辑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上有关”中国模式“的讨论与研究成为了一个逐渐升温的热门话题,然而,基于夹杂着某种政治意图而对我国制度体系存在某种固有的偏见,抑或是由于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基本国情的足够了解,某些国际人士乃至国内学者常常回避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性与现实性进而从孤立片面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的政治发展。在他们的微观眼界里,中国的政治发展是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民主的内涵似乎只有穿上西方话语体系的外衣,再添加多党制、三权分立这样的装饰品,才能体现出其内在的价值并被大众所认同。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代领导人都强调要在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于政治体制的改革也是持比较审慎的态度,采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缓慢进行。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未来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不仅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也攸关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更关乎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切身利益。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第一次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崭新命题,并在随后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内涵、根本原则、基本目标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这一论述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共产党人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一次深刻总结与梳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规律、如何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演进逻辑、如何深刻认识这条道路的必然性与真理性,就成为当前我们势必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正是顺应这一思路,从八个大的方面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演进逻辑进行解析:第一章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轨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轨迹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92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社会思想的根本转变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阶段。第二阶段是1992-200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主要以建立高效能力政府为目标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为要求。第三阶段是2002年至今,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以人为本的政治发展模式取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发展模式。第二章主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从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制度框架(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的自治制度)、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模式(共产党主导的渐进式发展模式)、发展目标(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根本目标)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这五个方面只是从比较宏观的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出初步的界定与概述性的描述。第三章主要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动力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何以可能?其内在的动力基础是什么?这一章从六个方面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外部动力(全球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内部动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政治动力(中国共产党获取执政认同感的基础)、文化动力(传统人本主义思想与当代以人为本思想的主观要求)、社会动力(社会组织的兴起与公民民主意识的提高)。第四章主要是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是对30多年来我党探索中国政治发展模式实践的总结与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秩序优先的渐进式改革模式,二是寓政治体制改革于经济体制改革之中的政治发展模式,三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上下相结合的复合型民主推进模式,四是以中国特色为主、以吸收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为辅。第五章主要是研究与分析我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的价值取向。任何发展道路都遵循着一定的价值目标,这些价值目标决定着这条道路的前途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稳定压倒一切”作为政治发展的基本前提,二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作为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三是通过发展党内民主使集体领导体制不断发展与完善,四是畅通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培育公民民主意识与参政议政能力,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第六章主要是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成就。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维护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二是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三是提升了公民政治参与能力,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四是充分发挥我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制度优势,有效应对了各种政治与经济危机。五是执政党治国兴邦能力的不断提升。第七章主要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困境。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一是传统政治思想文化根深蒂固,阻碍了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二是强政府、弱社会的权力格局难以根本转变,强政府、强社会的权力格局难以快速形成,三是某些地方权力资本化现象导致民众政治信任危机,四是中国民主化进程规模与层级有限,难以深入到政治体系的核心系统。第八章主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未来展望,即对我国政治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与建议,当然文中基本观点与我党提出的一些政策主张比较吻合,有些看法与建议则只是一己之见,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嫌。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未来趋势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建立“强政府、强社会”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二是以深化权力运行体制改革为手段,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与人民民主的发展,三是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改革党内选举制度与监督制度为重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四是健全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化,五是政治发展与思想文化发展相结合,培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政治系统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其内部环境由特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人文氛围等各种因素组成,分析一国的政治发展必须全面综合的考虑各种内外因素,本文正是立足于中国的基本政治生态深入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内在演进逻辑,从中发现在政治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自己一些独到的见解与看法,有些观点囿于自身学识的浅薄难免会显得有失偏颇,但终究希冀能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而坚信这条道路的必然性与真理性。

陆春[4](2013)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中国以屈辱的方式迈进了近代。此后,帝国主义国家的大举侵略和中国政府的软弱应对使得中国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与发展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性任务。能否解决这两大历史性任务,检验着中国社会的各种政治势力,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在中国社会中立足,成为他们是否具有合法性的试金石。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曾经用不同的方式试图救民于苦难之中,挽救国家的命运,但都先后失败,无力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崭新的发展前景,从而也确立了自己在国家中的合法性地位,成为国家和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立志于长期执政的政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执政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遭遇过挫折,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用自己执政的辉煌成就证明了自己长期执政的合法性。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的历史新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继续团结带领中华民族前进,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用自己坚实的行动和能力证明自己能够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证明自己继续长期执政的合法性。本文以中国共产党追求长期执政为出发点,以寻求长期执政的合法性为主题,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程和执政的合法性进行了考察,得出了如下结论: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赢得长期执政的地位,能够赢得长期执政的合法性。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组成。引言主要说明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新意和研究方法。论文第一章试图阐述合法性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演进过程,对相关的合法性理论作了简要的阐述、分析,总结它们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进行第二章的研究做好理论基础。论文第二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过程,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论文第三章研究了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执政合法性的历史过程,论述中国共产党对长期执政的合法性的重视以及如何构建长期执政的合法性。论文第四章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上总结巩固执政合法性的经验,试图挖掘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合法性的规律。论文第五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当今执政的现状,在分析现状和长期执政面临的合法性挑战的基础上,阐述中国共产党在今后的执政活动中如何做才能够赢得继续执政的地位,赢得长期执政的合法性。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得出了论文的结论: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赢得长期执政的地位,能够赢得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团结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贺磊磊[5](2012)在《邓小平富民强国思想历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邓小平富民强国思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和旅法留苏时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邓小平产生了工业救国的理想,到法国后亲身感受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转变为一名共产党员,确立了社会主义救国救民的理想。从1927年回到中国,到1952年调入中央,邓小平四任大区书记,两任中央秘书长,主要任务是干革命。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才能为解放生产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创造前提和条件。邓小平在指挥战争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经济战线的工作。特别是太行山时期邓小平形成了许多改善民众生活,发展生产的思想。这些思想不可避免的带有战争的痕迹,但却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时期,富民强国思想形成的源头之一。从1952年开始,邓小平逐步成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之一,邓小平坚持“八大”以来的正确路线,提出今后,要从国家现实和群众需要出发,抓主要任务,搞建设。在这一时期,虽然受到了左的干扰,邓小平坚持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实事求是,将社会主义同国家现实和群众意愿联系起来,特别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富民强国思想初露端倪。1977年邓小平复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在新时期将“富民强国”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从战略目标、政治方向和发展动力等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富民强国道路。他确立了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民富国强;规定了中国富民强国的前进方向和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规划了实现富民强国的战略步骤是“三步走”;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民富国强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是实现富民强国的动力;邓小平新时期富民强国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将富民强国同坚持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构成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核心部分。这是邓小平富民强国思想的最终形成阶段。国强为民富开创条件,富民才能强国,邓小平总是将富民和强国联系起来,强调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性;总是将富强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强调马克思最重视发展生产力。

张致森[6](2012)在《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研究(1954-195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不断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与民主形式。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以及西方代议制和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国情,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有效形式,在国家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是宪法规定的执政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又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决策系统的中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因此,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主轴,其发展变化影响并决定着国家其他各种关系运行。所以,研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的关系,还原当时二者关系的互动历史,对进一步丰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共产党追求人民民主为主线,以寻求实现人民民主有效形式为主题,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考察,得出了至少以下结论:第一,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是政治与法治关系;第二,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是权力分配关系;第三,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发展变化受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法治重视程度的影响。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其中正文分为六章。绪论主要说明了论文选题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创新、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分别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过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互动关系进行总体考察,认识和把握了当时全国人大发展概况和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互动关系的特征,进而归纳出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实质以及影响二者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第一章简单梳理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政权机关关系的演展轨迹,考察了在局部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三次对处理与政权机关关系的探索过程,基本上厘清了中国共产党与政权机关关系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运行状况,为认识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确立过程作了铺垫。第二章详细考察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过程,梳理了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确立经过。第三章介绍了全国人大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全国人大是一个政治主体,同时又是一个政治系统,而且还是整个中国社会大系统中一个子系统,因此它的发展运行受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双重影响。第四章从法律制度规定和实际运行两方面上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之间关系进行了考察。本章分别从立法、决定国家重大事项、选举任免以及监督活动等四个方面较详细考察了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之间关系的互动情况,试着尽可能“还原”当时二者关系的互动原状。第五章从宏观上考察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发展变化过程。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向,一种是正常的发展,一种是非正常的发展。并对两种发展趋向原因进行了较深入分析。第六章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进行了总结。通过归纳,本章认为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实际上是政治与法治关系、是权力分配关系,同时二者关系发展变化受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法制重视程度的影响。结语部分主要是对今后中共中央如何理性构建与全国人大关系进行了展望。

鲁法芹,周慧如[7](2008)在《理论研究综述应力求客观准确——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研究综述与刘建武先生商榷》文中指出构建横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要正确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与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二要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问题。龚育之和赵曜两位先生是"始于毛,成于邓"说法的赞同者、阐发者和发展者。

孙武安[8](2008)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文中提出分析学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同视角,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含义、体系和历史地位,认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简要地概括为"两大任务、两次结合、两条道路、两次飞跃、两大成果"。

朱启友[9](2006)在《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若干问题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自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正式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之后,对它的研究渐成一个热点。研究重点集中在四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内涵和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党的指导思想的关系。

本刊[10](2005)在《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访李君如教授》文中研究说明李君如 ,1 947年生 ,祖籍浙江宁波 ,出生于上海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新编科学社会主义教材首席专家。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等职。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会长等职。长期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个人专着有《毛泽东与近代中国》、《毛泽东与当代中国》、《毛泽东与毛泽东后的当代中国》、《李君如文集 :邓小平理论研究》、《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新认识》等 ,主编和合写专着十几部 ,还参与主编了五卷本《邓小平理论研究文库》、两卷本《走进改革开放新阶段》等大型文集、资料集 ,主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着的三卷本《中国共产党历史图志》的编写工作。发表论文和各类文章数百篇 ,其中《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邓小平的管理思想与领导艺术》(合着 )等论文获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毛泽东研究三部曲”在 1 998年荣获第 1 1届中国图书奖。

二、读《李君如文集:邓小平理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李君如文集:邓小平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研究的山路上攀登——谈谈我的理论工作生涯(论文提纲范文)

“幸存者”和“幸运儿”
时代让我成为一名专业理论工作者
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我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研究的第一步
研究邓小平理论使我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研究帮助我破解了党建理论研究中的难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研究帮助我深化了协商民主理论研究
在关注和研究“习近平之问”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研究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基本概念释义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产生的条件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理论之基
        1.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
        2.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文化之根
        1.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法思想
        2.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3.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观思想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践之源
        1.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总结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
        3.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借鉴之镜
        1.西方近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方法论思想
        2.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的方法论思想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形成时期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本形成的历史条件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本形成的演进及标志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本形成的特色方法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发展成熟时期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成熟的历史条件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成熟的演进及标志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成熟的特色方法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曲折发展时期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曲折发展的历史原因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曲折发展的方法演进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曲折发展的历史影响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继续推进时期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继续推进的历史条件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继续推进的历程及标志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继续推进的特色方法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总体结构及其特征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向度
        1.时间向度:始终追求向前发展的趋势
        2.空间向度:始终致力于向上提升的趋势
        3.本体向度:始终坚持向内探寻的趋势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总体结构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一般方法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特殊方法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具体方法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发展趋势上的特征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内容结构上的特征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功能价值上的特征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审视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成功运用取得的成就
        1.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2.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
        3.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成功运用的基本经验
        1.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
        2.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及特点
        3.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相结合
        4.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价值
        1.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哲学基础
        2.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予理论指导
        3.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方法支撑
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丰富发展的前瞻与探索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适用困境
        1.理论层面的问题
        2.实践层面的问题
        3.制度层面的问题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适用困境的成因分析
        1.主体方面的原因
        2.客体方面的原因
        3.综合方面的原因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丰富发展的路径探索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的理论路径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的实践路径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的制度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演进逻辑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论文创新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轨迹
    (一) 1978-1992年社会思想根本转变与政治体制全面启动的起始阶段
    (二) 1992年至2002年,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立高效政府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阶段
    (三) 2002年至今,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治发展模式逐步向以人为本的政治发展模式转变的过渡时期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
    (一)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
    (二) 制度框架: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基层群众的自治制度
    (三) 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四) 发展模式:执政党主导的渐进式政治发展模式
    (五) 发展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动力机制
    (一) 外部动力:全球民主化进程地推进
    (二) 内部动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三) 经济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四) 政治动力:执政党获取执政认同感的基础
    (五) 文化动力:传统民本思想与当代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在要求
    (六) 社会动力:社会组织的兴起与民众民主意识的提高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
    (一) 秩序优先的渐进式发展模式
    (二) 寓政治体制改革于经济体制改革之中的政治发展模式
    (三) 自上而下、自上而下和上下结合的复合式民主推进模式
    (四) 以中国特色为主、以借鉴发达国家政治文明成果为辅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价值取向
    (一) “稳定压倒一切”作为政治发展的基本前提
    (二)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作为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
    (三) 通过发展党内民主使集体领导体制不断完善与发展
    (四) 畅通公民政治参与与表达的渠道,培育公民民主意识与参政议政能力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成就
    (一) 维护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国家统一
    (二) 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 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程度,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四) 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制度优势,有效应对各种政治与经济危机
    (五) 执政党治国兴邦能力的提升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困境
    (一) 传统政治思想文化根深蒂固,阻碍了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二) 强政府、弱社会的权力格局难以根本改变,强政府、强社会的权力格局难以快速形成
    (三) 少数地方政府权力资本化趋势明显,导致民众政治信任危机
    (四) 普通公民政治化参与规模与层级有限,难以深入到政治体系的核心系统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未来展望
    (一)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建立“强政府、强社会”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
    (二) 以深化权力运行体制改革为手段,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与人民民主的发展
    (三) 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改革党内选举制度与监督制度为重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四) 健全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化
    (五) 政治发展与思想文化发展相结合,面向现代化新思想、新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 国外研究状况
        (二) 国内研究状况
        (三) 国内外研究评价
    三、 研究思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
        (二)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新意与研究难点
        (一) 研究的新意
        (二) 研究难点
第一章 合法性理论在中国的演进
    第一节 合法性理论在中国的实践
        一、 政治权力的来源
        二、 政治权力的运用方式
    第二节 合法性理论在中国实践的反思
        一、 天命论实践的反思
        二、 民本论实践的反思
        三、 民主论实践的反思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近代中国社会与中国共产党
        一、 近代中国社会
        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三、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
        一、 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
        二、 对中国革命规律和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
        三、 始终成为中国革命的先进性力量,取得人民的信仰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建国前长期执政的合法性问题的提出
        一、 民主建政才能具有执政合法性
        二、 民主执政才能赢得长期执政合法性
        三、 执好政才能保障长期执政合法性
    第二节 建国后长期执政的合法性问题的提出
        一、 1949-1956 年社会转型期执政合法性问题的提出
        二、 社会主义条件下长期执政合法性问题的提出
        三、 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执政合法性问题的提出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合法性的经验
    第一节 三次局部执政时期党巩固执政合法性的经验
        一、 对政权性质的科学探索
        二、 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三、 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四、 围绕革命战争,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的各项事业建设
        五、 符合革命实际情况的执政党建设
    第二节 1949—1956 年社会转型期党巩固执政合法性的经验
        一、 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二、 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
        三、 实现工作重心的转变
        四、 对政权的科学认识
        五、 正确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向社会主义过渡
        六、 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七、 建设符合执政要求的执政党
    第三节 社会主义条件下党巩固执政合法性的经验
        一、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二、 正确把握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三、 大力开展经济建设
        四、 正确对待执政党建设的新任务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巩固执政合法性的经验
        一、 对国情的科学判断
        二、 加强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三、 全面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建设
        四、 推动国际和平事业
        五、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五章 对中国共产党今后长期执政的构思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现状分析
        一、 执政党自身状况
        二、 国内建设的成就
        三、 中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面临的合法性挑战
        一、 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实现党自身现代化
        二、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腐败
        三、 发展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挑战
        四、 搞活社会的同时不混乱
        五、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生活差距不扩大
        六、 坚持和平发展而不被西方熔化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问题
        一、 深化对政权的科学认识,增强人民认同
        二、 整顿干部队伍,坚决反对和惩治腐败
        三、 巩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
        四、 加强以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五、 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
        六、 正确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维护和促进民族大团结
        七、 妥善应对国际问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邓小平富民强国思想历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1904——192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国救民
    (一) 从爱国青年到共产主义者
    (二) 从“工业救国”到“社会主义救国”
    (三) 经过选择,邓小平确立了社会主义救国救民的理想
二、 1927——1952:在战争条件下,发展生产,适当改善民生
    (一) 一面打仗,一面搞经济建设,逐步成为独挡一面的地方大员
    (二) 发展生产,改善民生
    (三) 服务于战争,体现中央的政策是邓小平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思想的出发点
三、 1952——1966: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
    (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成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人之一
    (二) 面对国家现实和群众需要,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
    (三) 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从实际出发,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四、 1977——1992:实行改革开放,追求民富国强
    (一)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二) 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依靠科技进步,通过“三步走”实现富民强国
    (三)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富民强国思想体系逐步完善,走向成熟
五、 邓小平富民强国思想的启示和意义
    (一) 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行,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会奋斗
    (二) 实现富民强国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6)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研究(1954-195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核心概念界定
    三、 研究现状评述
    四、 创新之处和论文难点
    五、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局部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政权机关关系的演展轨迹
    第一节 苏维埃政权中的中国共产党与工农兵代表会议
        一、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二、 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工农兵代表会议关系的实践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中国共产党与参议会
        一、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二、 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参议会关系的实践
    第三节 人民民主政权中的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会议
        一、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二、 中国共产党处理与人民代表会议关系的实践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提出经过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设想的提出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共同纲领》规定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节 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过渡
        一、 人民政协的建立并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二、 人民代表会议代行地方各级人大职权
        三、 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国家政权机关关系的实践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
        一、 中国共产党提出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过
        二、 准备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三、 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第三章 全国人大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第一节 全国人大的组织结构
        一、 全国人大的内部组织结构
        二、 全国人大的外部组织结构
    第二节 全国人大的运行机制
        一、 全国人大运行机制的内涵
        二、 全国人大运行机制的特点
        三、 全国人大运行机制的原则
第四章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实际运作
    第一节 立法中的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
        一、 关于立法权
        二、 1954 年《宪法》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规定
        三、 立法程序
        四、 立法工作中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探讨
    第二节 决定权行使中的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
        一、 关于决定权
        二、 1954 年《宪法》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范围
        三、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权行使程序
        四、 行使决定权问题上的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的关系探讨
    第三节 选举任免中的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
        一、 关于选举任免权
        二、 选举活动
        三、 罢免活动
        四、 选举任免中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探讨
    第四节 监督工作中的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
        一、 关于监督权
        二、 1954 年《宪法》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权的规定
        三、 监督形式与程序
        四、 监督工作中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探讨
第五章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1957 年反右派斗争前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稳定发展
        一、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稳定发展
        二、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存在着非正常发展一面
    第二节 1957 年反右派斗争后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急剧变化
        一、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非正常发展
        二、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存在着良性发展一面
    第三节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两种发展趋向原因探析
        一、 反右派斗争的影响
        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强化了中国共产党以党代政领导体制
        三、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法制建设重视态度的影响
第六章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总体性思考
    第一节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是政治与法治关系
        一、 中共中央的领导和决策属于政治性活动
        二、 全国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属于法治活动
        三、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是政治与法治关系
    第二节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是权力分配关系
        一、 中共中央依法行使执政权
        二、 全国人大依法行使议决权与监督权
        三、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实质上是权力分配关系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重视民主法制建设是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 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扬民主是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良性发展的前提
        二、 中国共产党注意法制建设是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理论研究综述应力求客观准确——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研究综述与刘建武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
二、要正确理解和区别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起点问题

(9)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若干问题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内涵、特征研究
    (一) 关于概念。
    (二) 关于内涵。
    (三) 关于特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过程和科学体系研究
    (一) 关于形成发展过程。
        1、关于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划分。
        2、关于理论起点。
        3、关于理论、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二) 关于体系的内容、结构。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研究
    (一)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二) 关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
    (三)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党的指导思想关系的研究
五、几点思考
    (一)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二) 重点研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持、丰富和发展, 着眼于新的实践, 写出新篇章。
    (三) 找准着力点, 开辟新领域, 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四、读《李君如文集:邓小平理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研究的山路上攀登——谈谈我的理论工作生涯[J]. 李君如.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9(12)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D]. 唐立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演进逻辑探析[D]. 童曙.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4]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研究[D]. 陆春.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5]邓小平富民强国思想历史发展研究[D]. 贺磊磊. 延安大学, 2012(05)
  • [6]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研究(1954-1959)[D]. 张致森. 中共中央党校, 2012(02)
  • [7]理论研究综述应力求客观准确——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研究综述与刘建武先生商榷[J]. 鲁法芹,周慧如.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8(05)
  • [8]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J]. 孙武安. 保定学院学报, 2008(01)
  • [9]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 朱启友. 阴山学刊, 2006(02)
  • [10]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访李君如教授[J]. 本刊. 科学社会主义, 2005(01)

标签:;  ;  ;  ;  ;  

阅读《李君如文集:邓小平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