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北乐洪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滇东北乐洪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一、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论文文献综述)

朱永清,余红平,李帅,江国文,张所云[1](2021)在《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床铜矿物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提出乐红铅锌矿矿床是川滇黔MVT型铅锌矿代表性铅锌矿床之一。近年来,矿床深部新发现了铜矿化体。本文通过镜下观察、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探讨铜矿与铅锌矿成因关系,以期揭示铜矿物质来源。证据表明,铜矿物与铅锌矿物具有明显的同期共生关系和相似的成矿物质来源,是同一成矿热液体系不同阶段演化的产物,对MVT型铅锌矿床铜矿物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周鑫[2](2021)在《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与勘查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材料,云南省是有色金属大省,其中的铅锌矿占比很大,随着社会工农业不断的发展,铅锌矿需求越来越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为缓解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对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加强研究,同时对成矿条件好的地区进行勘查布局。云南省铅锌矿资源规模庞大,大致分布于滇东北的巧家、鲁甸、彝良、会泽,滇西的兰坪、腾冲、保山一带,滇西南的澜沧、芦子园一带,滇东南的文山、蒙自等地。当前云南地区已发现的铅锌矿资源储量中的80%都集中于以上几个矿产地。本论文系统的资料收集,较好地阐述了云南省主要铅锌矿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及区域成矿要素、成矿模式等,同时,总结了云南省铅锌矿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并对铅锌资源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划分了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类型,主要有滇东北会泽及毛坪碳酸盐岩型铅锌矿、滇西兰坪金顶砂砾岩型铅锌矿、滇西南澜沧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芦子园矽卡岩型铅锌矿、滇东南都龙矽卡岩型铅锌矿,以及其他类型的铅锌矿等。云南省铅锌资源前景相对较好,铅矿静态保障年限小于5年,动态保障程度为10-20年,锌矿静态保障年限小于5年,动态保障程度为5-15年。云南省主要的铅锌矿产勘查布局地段是:(1)滇东北会泽及毛坪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及周缘、(2)滇西兰坪金顶砂砾岩型铅锌矿及周缘、(3)滇西腾冲一带矽卡岩型铅锌矿、(4)滇西保山及周缘矽卡岩、碳酸盐岩型铅锌矿、(5)滇西南芦子园-班老一带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6)滇西南澜沧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及周缘、(7)滇东南都龙矽卡岩型铅锌矿及周缘。对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勘查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赵冻,韩润生,王加昇,张小培,崔峻豪,李孜腾[3](2020)在《滇东北矿集区小河铅锌矿床构造解析及其控矿模式》文中认为小河铅锌矿是滇东北铅锌矿集区内少数几个由北西向主断裂控制的典型铅锌矿床之一,矿化蚀变的空间展布严格受构造控制。为查明其区内构造对矿化蚀变的控制作用特征,通过不同中段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岩相学填图,对不同方向构造进行筛分,并对不同中段不同矿(化)体特征和蚀变特征开展了系统的剖析,结果表明:小河铅锌矿床矿化蚀变的岩石组成、类型及结构等相对简单,围岩蚀变以热液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硅化和黄铁矿化为主;矿化主要为闪锌矿化、方铅矿化;该区构造组合形迹反映矿区内存在6期构造体系,分别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早—中期、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期、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期;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成矿流体沿区内北西向张性—张扭性构造发生大规模运移,在断裂上盘及与之配套的次级断裂、构造破碎带、节理裂隙等构造有利部位成矿,并依次形成以断裂为中心且平面上呈带状展布的矿化蚀变分带:矿化边缘带(Ⅰ)→矿化过渡带(Ⅱ)→矿化中心带(Ⅲ)。最终建立了小河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模式。研究成果对同类矿床及川滇黔接壤区的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黄跃[4](2020)在《滇东北乐马厂矿集区铅锌银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东北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区上扬子陆块康滇基底断隆带与扬子陆块南部碳酸盐台地二个四级构造单元内。是扬子地块西南缘之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小江深断裂东侧滇东北坳陷盆地南部,展布于SN向小江深断裂带、NW向紫云-垭都深断裂带及NE向弥勒-师宗深断裂带所围成的“三角区”内,毗邻龙门山造山带、南盘江-右江增生弧型冲褶带及哀牢山墨江绿春造山带,因多阶段多期次构造叠加复合强烈、地质环境多变和成矿动力学机制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不仅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富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而且造就了世界罕见的特高品位的大型-超大型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在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具有典型性。本论文通过对前人地质成果资料的归纳、类比,尤其是对近年实施的矿产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所获成果资料的再认识,充分挖掘提取找矿有用信息,并结合典型矿床的现场调查、相关样品的系统分析,阐述了乐马厂矿集区内铅锌银矿成矿规律,建立了成矿与找矿模式,初步圈定了找矿有利靶区,为目前及今后找矿指出了方向。通过在研究区龙头山幅开展1:50000矿产地质专项调查,充分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典型矿床类比研究,通过重点追索,确定区内铅锌银矿含矿地层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dn)、泥盆系中统曲靖组(D2q),岩性为白云岩建造,其围岩蚀变与典型火德红铅锌矿、茂租铅锌矿相似,具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蚀变;铅锌银矿床产于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带旁侧含矿地层中。结合区域铅锌矿产出特点,研究区内铅锌矿受地层、岩性、岩相、构造控制,矿产均分布于含矿地层白云岩层间破碎带中,矿体产出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或陡倾。通过对区域及区内铅锌银等矿床成矿规律的总结,认为区内构造经历了多期次叠加改造,铅锌银矿的形成与地层、构造、岩性、岩相关系密切,是多种成矿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区内主要矿产为铅锌、银。铅锌银矿产出层位与区域上一致,且与化探异常吻合较好。根据产出位置及特征,可分三个铅锌(银)矿带,即西部谓姑复式背斜区、中部龙头山背斜、乐马厂断裂带、东部火德红一带。根据前期已有成果,结合本次工作取得的成果和认识综合分析,在龙头山幅范围内初步圈出铅锌找矿远景区4个,即谓姑铅锌银铜找矿远景区、乐马厂银铅锌找矿远景区、火德红铅锌煤找矿远景区、乐红铅锌找矿远景区(Ⅵ),划分出铅锌、铜、银找矿靶区2处,均为B级靶区。即蒋家湾铅锌银找矿靶区(B类)、曹家渡-文家坪银铜多金属找矿靶区(B类)。研究区典型矿床(点)找矿潜力分析及成矿预测研究表明,乐马厂铅锌银矿集区深部找矿潜力较大,具备寻找中-大型矿床的基本条件。浅表以寻找构造蚀变破碎岩热液型、陡脉状断裂型为主,深部以寻找中低温热液型、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为主,指明了该区今后的找矿方向和主攻类型。

刘杨[5](2020)在《滇东北小河铅锌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文中提出滇东北小河铅锌矿床位于昭通市巧家县小河镇,是滇东北矿集区内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铅锌矿床之一。本文以小河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地质背景与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针对矿区主要矿体,开展了金属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C-O-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分析矿床成因机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确定了小河铅锌矿含矿岩系岩石类型、矿化类型和蚀变分带规律。划分了细晶白云岩、砂质细晶白云岩、硅质细晶白云岩、硅质岩等含矿岩系,含矿岩系受强烈构造活动改造而广泛出现动力变质并伴随热液蚀变现象;按矿体产出部位及产状可以划分为接触带型、断裂带型和破碎带型三种矿体赋存类型;小河铅锌矿蚀变规律,在横向上沿矿体倾向自筇竹寺组黑色炭质泥岩、粉砂岩向灯影组地层依次出现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硅化-闪锌矿-方铅矿化带、硅化-黄铁矿化-闪锌矿化、硅化-闪锌矿化-黄铁矿-弱方铅矿化、硅化-弱白云石化蚀变,在纵向上蚀变带严格受断裂控制并呈上宽下窄的特点。(2)闪锌矿在热液硫化物阶段中可划分为两期,由早到晚闪锌矿颜色由红褐色变为浅黄色。早阶段的闪锌矿中富集Fe,贫Zn、Ge和Cd,晚阶段与之相反。闪锌矿Zn/Cd值为129~575(平均值238),指示矿床属于中温热液矿床。闪锌矿中Cd与Zn呈现正相关,Cd与Fe为负相关关系,可能表明研究区内的Cd主要是以类质同象替代Fe元素赋存与闪锌矿中的。(3)热液白云岩和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范围分别为δ13CV-PDB为-3.6‰~-1.5‰(平均值:-2.56‰),δ18OV-SMOW为7.7‰~20.1‰(平均值:17.26‰),表明流体中的C、O主要来源于地层围岩,即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金属硫化物的S同位素δ34S值为6.3‰~30.3‰(平均值:22.45‰),表明硫化物中S主要来源于海相硫酸盐热化学还原的产物。C-O-S同位素特征表明该矿床的成矿物质具有壳源特征,主要来源于变质基底和灯影组地层。(4)根据小河铅锌矿赋矿岩体矿化白云岩、硅质条带白云岩和碎裂白云岩微量元素结果显示,三者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组成。含矿岩体中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较低;亲铁元素中Ni最为富集,V、Co、Mn相对亏损。赋矿岩体中存在Ce负异常,显示沉积成岩时处于还原环境中,Sr/Cu比值都在5左右,反映出晚震旦系沉积时期,成岩气候可能介于湿润与干旱之间。含矿岩体的Sr/Ba>1,说明其为正常的海相沉积,受陆源物质影响较小,沉积环境可能为封闭的还原条件下的浅海环境。除泥岩的稀土ΣREE较高为,其他围岩(断层角砾岩、白云岩、矿化白云岩)稀土ΣREE较低,均表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但稀土元素的分异差别较大,其与矿化程度没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部分矿化白云岩样品具较为异常的稀土分布模式,可能受到了热液作用和构造运动的共同影响。(5)综合研究表明小河铅锌矿成因模式为:印支晚期,扬子板块西南缘与周边地体发生造山事件,形成大量强烈的逆冲推覆构造和冲断褶皱,产生深大断裂,引起区域性大规模流体运移,来自深部变质基底的含矿热液,使其沿深大断裂或次一级断裂向上运移到灯影组层间破碎带内,与围岩反应,并与含有机质和还原硫的盆地卤水混合,产生金属硫化物的沉淀,从而形成了矿化蚀变分带和矿体。

赵冻,韩润生,任涛,王加昇,吴海枝,张小培,崔峻豪[6](2018)在《滇东北乐红大型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乐红铅锌矿床是扬子地块西南缘滇东北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中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对该矿床不同成矿阶段闪锌矿、石英、重晶石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显微激光拉曼探针等测试,阐述了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特征,并探讨了其成矿过程。研究发现,该矿床流体包裹体主要包括4类:Ⅰ类气相、Ⅱ类水溶液相(由Ⅱa型-富液相气液两相、Ⅱb型-富气相气液两相、Ⅱc型纯液相组成)、Ⅲ类含CO2三相(VCO2+LCO+LHO)及Ⅳ类含子矿物(L+V+S)包裹体。结果显示,重晶石阶段的均一温度为240.3319.3℃,w(NaCleq)为2.242%120.73%,表现出中高温-中低盐度流体性质;白云石-黄铁矿-石英阶段具有中-高温(219.8310.1℃),中盐度(w(NaCleq)为7.02%17.61%)特征;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阶段,包括S1闪锌矿具有中温(217.8292.2℃)-中盐度(w(NaCleq)为8.81%16.71%)性质;S2闪锌矿具有中低温(180.2241.3℃)-中盐度(w(NaCleq)为7.73%18.47%)性质;S3闪锌矿具有中低温(140.4227.4℃)-中低等盐度(w(NaCleq)为0.35%19.21%)的流体性质,通过该阶段中含CO2三相包裹体测试,估算成矿压力和成矿深度分别为4574.9 MPa(平均58.2 MPa)、1.72.8 km。方解石阶段均一温度为165.3℃,中等盐度,w(NaCleq)为11.28%,表现出低温-中等盐度的特征。不同成矿阶段的包裹体温度大致反映了该矿床成矿流体从早阶段至晚阶段,呈现中高温、中低盐度→中温、中等盐度→中低温、中低盐度的演化过程;早期高温-低盐度深部流体在热动力和构造应力驱动下大规模运移,受断裂构造影响发生减压沸腾作用,同时与大气降水发生混合,成矿流体物化性质陡变引起铅锌硫化物等的沉淀,并最终形成矿床。该研究为揭示矿床流体性质、演化及矿床成因提供了证据,深化了"构造-流体‘贯入’成矿"模型,亦对深化矿床成矿机制与指导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崔峻豪,韩润生,王加昇,任涛,吴永涛,赵冻[7](2018)在《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床构造成生发展及其控矿作用》文中研究指明乐红矿床是近些年来新发现的分布于川-滇-黔接壤区滇东北矿集区的大型铅锌矿床之一,矿体产出严格受构造控制。通过对矿区断裂、褶皱构造的系统解析,将断裂构造岩分为碎粒岩、碎斑岩、碎裂岩及构造角砾岩4类。通过不同方向断裂、褶皱构造筛分,反映矿区内存在4种构造组合,代表5期构造体系,分别对应于加里东期-前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期、燕山晚期及喜马拉雅期。在此基础上,通过矿区褶皱和断裂控矿特征分析,认为NE向巧家-莲峰斜冲走滑断裂、乐马厂斜冲走滑断裂控制乐红矿区所在的巧家-金阳-永善构造带,NW向乐红断裂与成矿关系密切,是该矿床的导矿构造;乐红断裂和配套次级褶皱(包包上向斜和金家沟背斜)是矿床的配矿构造;构造活动引起的次级断裂破碎带、节理裂隙带及拖曳褶皱中层间断裂带是矿床的容矿构造。最终建立了乐红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模式,为该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黔西北矿集区铅锌找矿提供了重要启示。

赵冻,韩润生,王加昇,任涛[8](2017)在《滇东北乐红大型铅锌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文中认为乐红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是滇东北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中的典型代表。通过不同中段典型矿化-蚀变样品中白云石、方解石、重晶石及闪锌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灰黑色白云岩、脉状-团块状白云石、斑团状-脉状重晶石、脉状方解石和各世代闪锌矿的∑REE均较低,均值分别为6.44×10-6、5.62×10-6、4.66×10-6和8.88×10-6,S1:1.12×10-6,S2:0.35×10-6,S3:2.75×10-6;δEu分别为0.72、0.80、68.27和0.65,S1:2.08,S2:3.78,S3:0.75;稀土配分模式为LREE富集-HREE亏损的右倾型。白云石、方解石和闪锌矿在REE配分模式、Eu和Ce异常及La/Ho-Y/Ho图解上的分布等均与未蚀变白云岩接近,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地层中的循环水;而早阶段重晶石稀土元素特征差别明显,可能与早期深部流体有关。综合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多源性,可能为源自于深部流体沿构造带运移至有利部位与碳酸盐岩地层中循环水发生混合。Eu、Ce异常特征表明,从成矿早阶段到成矿晚阶段,成矿过程经历了早期高温、氧化→成矿期中高温、弱还原→晚期中低温、还原的演化过程。

明添学,唐忠,包从法,王长兵,李永平,罗建宏[9](2017)在《滇东北乐红—茂租地区铅锌银多金属矿“三位一体”成矿特征及模型》文中研究表明乐红—茂租地区是滇东北铅锌矿化集中区之一,其矿化普遍、构造特征明显,构造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典型矿床综合研究表明,该区铅锌矿床成矿地质体为断裂与碎裂白云岩组合,成矿结构面主要有岩性界面和构造成矿结构面,在此基础上建立该区地质成矿模型;并提出以东坪铅锌矿为中心,北西向找矿应注重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与寒武系筇竹寺组粉砂质泥岩接触界面部位(茂租式);南东向找矿以产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北西向断裂破碎带为重点区域(乐红式)。

崔峻豪[10](2017)在《滇东北乐红—小河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模式及找矿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东北乐红-小河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分布于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的的大型铅锌矿床之一,矿体产出严格受构造控制。运用矿田地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的精测及构造控矿作用的研究,进行典型成矿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力学、构造岩、构造期次等特征的精细解析,重点进行构造形迹力学性质的鉴定和矿田构造体系的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控矿构造型式,确立成矿构造体系,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进而探讨了构造控矿作用机制,建立构造控矿模式,指出找矿勘查方向。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乐红-小河铅锌矿区构造发育,具有多期构造活动的特征,以近SN向的渭姑背斜为主的褶皱与NE向巧家-莲峰断裂、乐马厂断裂为矿区内高级别构造,控制了矿田的分布,而乐红断裂控制了矿床的展布,旁侧的拖曳褶皱以及次一级的断裂构造、层间断裂带断裂带控制了矿体(脉)的展布,反映了构造的分级控矿作用,构成了一套断裂-褶皱-节理成矿构造系统;2.通过构造形迹力学性质鉴定,认为该矿床自加里东期以来主压应力方向主要经历了近 EW→NE45°-50°→NW50°-60°→NE45°-50°→近EW→近SN 的转变过程,反映了 6期构造活动,形成了 4种构造组合。其中印支晚-燕山早期形成的NW向构造带构成了该矿床的成矿构造格架;3.构造对矿床(体)的控制作用明显,根据不同的矿体构造与矿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确定出3种矿化样式:1)靠近乐红断裂,矿体呈透镜状、块状;2)距断裂稍远的地段,矿体呈网脉状、团块状,产于穿层构造裂隙及层间断裂带中;3)远离断裂的地段,矿体呈脉状、侵染状产出,主要产于层间断裂带中;4.确定了乐红断裂与震旦系灯影组(Z2dn)中厚层状中粗晶白云岩蚀变体的组合为矿床的成矿地质体。并划分出3类主要成矿结构面:1)岩性界面成矿结构面(Si-Ca面);2)构造成矿结构面;3)物理化学成矿结构面,主要为Eh-pH成矿结构面;5.研究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建立了构造控矿模式和4条找矿标志,进一步提出乐红断裂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的蚀变体的接触地带、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与寒武系筇竹寺组砂岩的界面部位是该矿床有利的找矿地段,并指出6个找矿远景区。

二、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论文提纲范文)

(1)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床铜矿物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地质特征
    1.1 地层
    1.2 构造
    1.3 围岩蚀变
    1.4 矿体特征
    1.5 矿石特征
2 镜下鉴定及分析测试
    (1)黄铜矿:
    (2)辉铜矿
    (3)蓝辉铜矿
    (4)斑铜矿
    (5)黝铜矿
    (6)锌砷黝铜矿
    (7)铜蓝
    (8)孔雀石
3 讨论
    3.1 铜矿物地质意义
    3.2 铜矿物成因
4 结论

(2)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与勘查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铅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研究现状
        1.2.2 铅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研究现状
        1.2.3 铅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论文主要成果
第二章 国内外铅锌矿产资源概况
    2.1 世界铅锌矿产资源概况
    2.2 国内铅锌矿产资源概况
    2.3 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概况
        2.3.1 自然概况
        2.3.2 铅锌矿产资源基本概况
        2.3.3 铅锌矿产资源储量概况
    2.4 铅锌矿产资源需求预测
第三章 云南省主要铅锌矿床类型及成矿特征
    3.1 云南省主要铅锌矿分布特征
    3.2 云南省主要铅锌矿床类型及成矿特征
        3.2.1 碳酸盐岩型铅锌矿
        3.2.2 砂砾岩型铅锌矿
        3.2.3 火山岩型铅锌矿
        3.2.4 矽卡岩型铅锌矿
第四章 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
    4.1 云南省铅矿产资源保障程度
    4.2 云南省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
    4.3 铅锌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分析
第五章 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勘查布局
    5.1 矿业环境分析
        5.1.1 矿产资源整合
        5.1.2 云南地缘经济地位优势
    5.2 铅锌矿产资源勘查布局
        5.2.1 加大铅锌资源勘查力度意义重大
        5.2.2 勘查布局原则
        5.2.3 勘查布局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3)滇东北矿集区小河铅锌矿床构造解析及其控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
    1.1 矿物共生组合
        1.1.1 矿石矿物
        1.1.2 脉石矿物
        1.1.3 成矿阶段划分
    1.2 主要蚀变类型
        1.2.1 黄铁矿化
        1.2.2 白云石化及方解石化
        1.2.3 硅化
        1.2.4 褪色化
2 构造形迹组合及分级控矿规律
    2.1 褶皱力学性质
    2.2 断裂力学性质
        2.2.1 北西向断裂
        2.2.2 近南北向断裂
        2.2.3 北东向断裂
        2.2.4 近东西向断裂
    2.3 构造分级控矿规律
3 讨论
    3.1 成矿构造体系
    3.2 矿化蚀变分带规律
        3.2.1 矿化边缘带(Ⅰ)
        3.2.2 矿化过渡带(Ⅱ)
        3.2.3 矿化中心带(Ⅲ)
    3.3 构造控制矿化蚀变分带的产出
4 构造控矿模式
5 结论

(4)滇东北乐马厂矿集区铅锌银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区域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工作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1.5.1 完成工作量
        1.5.2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物探、化探、自然重砂、遥感等特征
        2.2.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2.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2.3 重砂异常特征
        2.2.4 区域遥感影像特征
    2.3 区域矿产概况
        2.3.1 铅锌矿
        2.3.2 银矿
第三章 研究区地物化遥及典型矿床特征
    3.1 研究区地质特征
        3.1.1 地层
        3.1.2 岩浆岩
        3.1.3 变质岩
        3.1.4 构造
    3.2 研究区岩(矿)石密度、磁性、电性特征
    3.3 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
        3.3.1 地球化学场特征
        3.3.2 化探异常
        3.3.3 异常评序、优选及评价
    3.4 研究区遥感特征
    3.5 研究区典型矿床特征
        3.5.1 本次新发现矿产地特征
        3.5.2 典型矿床特征
第四章 研究区控矿因素、成矿规律研究
    4.1 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4.1.1 控矿因素
        4.1.2 找矿标志
    4.2 成矿规律
        4.2.1 区域矿产时空特征
        4.2.2 区域成矿构造特征
        4.2.3 区域成矿地质特征
        4.2.4 区域成矿作用特征
第五章 铅锌银矿床的成因与成矿模式
    5.1 矿床成因
        5.1.1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1.2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5.1.3 成矿物质来源综述
    5.2 成矿模式
        5.2.1 研究区优势矿种及主要矿床类型
        5.2.2 “三位一体”成矿模式
第六章 研究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6.1 矿产预测类型
    6.2 预测资源量
        6.2.1 预测工作流程
        6.2.2 预测工作区的圈定
        6.2.3 最小预测区的优选
        6.2.4 资源量的估算
    6.3 找矿靶区优选及特征
        6.3.1 远景区
        6.3.2 找矿靶区
    6.4 资源潜力评价
        6.4.1 “云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
        6.4.2 “云南乌蒙山区优势矿产资源综合调查评价”成果
        6.4.3 研究区找矿潜力分析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A.1 作者简介
    A.2 参与生产科研项目
    A.3 发表论文

(5)滇东北小河铅锌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交通位置
    1.2 研究现状
        1.2.1 以往地质工作简述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选题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构造演化
    2.6 区域矿产
第三章 矿区及矿床地质
    3.1 小河铅锌矿区地质
        3.1.1 矿区地层
        3.1.2 矿区构造
        3.1.3 岩浆岩
    3.2 矿床地质
        3.2.1 矿体分布
        3.2.2 赋矿层位特征
        3.2.3 矿石组成
        3.2.4 矿石组构
        3.2.5 矿化蚀变
第四章 金属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
    4.1 样品采集
    4.2 闪锌矿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3 黄铁矿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4 方铅矿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C-O-S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
    5.1 分析测试方法
    5.2 C、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5.3 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第六章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6.1 微量元素分析
        1 样品采集
        2 分析测试方法
        3 分析测试结果
        4 微量元素特征
    6.2 稀土元素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矿床成因研究
    7.1 成矿物质来源
    7.2 成矿流体驱动
    7.3 成矿流体的运移通道
    7.4 赋矿空间
    7.5 成矿作用过程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6)滇东北乐红大型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床地质概况
2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显微测温
    3.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3.3 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
    3.4 成矿压力和成矿深度估算
4 讨论
    4.1 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
    4.2 成矿过程探讨
5 结论

(7)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床构造成生发展及其控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矿区地质概况
2 构造形迹组合和构造体系厘定
    2.1 褶皱构造力学性质分析
    2.2 不同方向组断裂力学性质的系统鉴定
        2.2.1 NW向断裂
        2.2.2 NNW向断裂
        2.2.3 NE向断裂
        2.2.4 近SN向断裂
    2.3 断裂构造岩类型及其特征
    2.4 成矿构造体系
3 构造控矿特征
    3.1 褶皱构造控矿特征
    3.2 断裂构造控矿特征
        3.2.1 地质证据
        3.2.2 地球化学证据
        (1) Pb、Zn等元素异常特征
        (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 构造控矿规律与构造控矿模式
    4.1 构造控矿规律
    4.2 构造控矿模式
5 结论

(8)滇东北乐红大型铅锌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床地质概况
2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3 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4.2 Eu、Ce异常
5 结论

(9)滇东北乐红—茂租地区铅锌银多金属矿“三位一体”成矿特征及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基于“三位一体”成矿特征
    2.1 成矿地质体
    2.2 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
    2.3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3 结论与建议

(10)滇东北乐红—小河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模式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交通位置
    1.2 研究现状
        1.2.1 以往地质工作简述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科学问题及意义
        1.3.1 选题依据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区域地层
        2.1.3 区域构造
        2.1.4 区域岩浆岩
    2.2 区域地球物理
    2.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4 区域矿产
第三章 乐红-小河铅锌矿床特征
    3.1 矿区地质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2 矿床地质
        3.2.1 矿体形态及产状
        3.2.2 矿石特征
        3.2.3 成矿期、成矿阶段和矿物生成顺序
        3.2.4 蚀变特征
第四章 构造控矿特征
    4.1 褶皱构造特征
    4.2 不同方向断裂构造特征
        4.2.1 北西向断裂
        4.2.2 北东向断裂
        4.2.3 近南北向断裂
        4.2.4 北北西向断裂
    4.3 断裂构造岩类型及特征
    4.4 成矿构造系统
        4.4.1 褶皱构造系统
        4.4.2 断裂构造系统
    4.5 构造控矿特征
        4.5.1 褶皱构造控矿特征
        4.5.2 断裂构造控矿特征
第五章 构造控矿规律与构造控矿模式
    5.1 成矿构造体系
    5.2 构造分级控矿规律
    5.3 成矿结构面控矿规律
        5.3.0 岩性成矿结构面
        5.3.1 岩性界面成矿结构面控矿
        5.3.2 构造成矿结构面控矿
        5.3.3 物理化学成矿结构面控矿
        5.3.4 成矿结构面组合关系
    5.4 成矿构造与成矿的时空关系
        5.4.1 成矿地质体
        5.4.2 矿化样式
    5.5 构造控矿模式
第六章 找矿方向
    6.1 找矿标志
    6.2 找矿方向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目录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参加项目目录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四、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论文参考文献)

  • [1]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床铜矿物特征及地质意义[J]. 朱永清,余红平,李帅,江国文,张所云. 云南地质, 2021(04)
  • [2]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与勘查布局研究[D]. 周鑫.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滇东北矿集区小河铅锌矿床构造解析及其控矿模式[J]. 赵冻,韩润生,王加昇,张小培,崔峻豪,李孜腾. 地质力学学报, 2020(03)
  • [4]滇东北乐马厂矿集区铅锌银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D]. 黄跃.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5]滇东北小河铅锌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D]. 刘杨.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6]滇东北乐红大型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J]. 赵冻,韩润生,任涛,王加昇,吴海枝,张小培,崔峻豪. 矿床地质, 2018(05)
  • [7]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床构造成生发展及其控矿作用[J]. 崔峻豪,韩润生,王加昇,任涛,吴永涛,赵冻.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8(04)
  • [8]滇东北乐红大型铅锌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赵冻,韩润生,王加昇,任涛. 矿物学报, 2017(05)
  • [9]滇东北乐红—茂租地区铅锌银多金属矿“三位一体”成矿特征及模型[J]. 明添学,唐忠,包从法,王长兵,李永平,罗建宏. 矿产勘查, 2017(05)
  • [10]滇东北乐红—小河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模式及找矿方向[D]. 崔峻豪. 昆明理工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滇东北乐洪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