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酝酿改革

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酝酿改革

一、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酝酿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成畅[1](2020)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文中指出持续经营假设是关于会计主体状态的基本假设,它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是持续的,并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经营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是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倘若企业的经营难以为继,则以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此时若仍错误地以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整体会因存在广泛而严重的错报而不再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因此,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的适当性以及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发表审计意见至关重要。近年来,世界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经济运行过程中不确定性风险增加,企业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作为反映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中潜藏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有效防范风险日益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不仅时刻牵动着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心,更与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休戚相关,与社会财富和资源的保值增值息息相关。身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注册会计师,通过发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及时地向市场各方传递关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风险的预警信号,以提醒投资者充分地关注风险,则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即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明确指出企业运用持续经营假设不适当或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一种“非标”意见。确保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充分的信息含量和质量,以及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发挥应有的警示作用,对维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保障我国经济长久稳定健康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新证券法)正式审议通过。新证券法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将企业发行股票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规定改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并改革退市制度,取消暂停上市的规定,大幅提高持续经营能力受限企业的退市效率,推进退市常态化。新证券法的这些举措进一步凸显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资本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研究也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提高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质量,不断加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预警功能和决策价值,世界主要的审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在为制定更高质量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而不懈努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形式、信息含量、审计师与持续经营相关的责任等都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推动着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的演进。美国审计准则(Statements on Auditing Standards,SAS)中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先后历经了SAS No.34、SAS No.59、SAS No.126和SAS No.132等多个时期,在持续经营相关责任的界定、审计师责任的强化、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出具等方面作出诸多改进,并推动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制度的建立。在美国之后,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开始致力于制定高质量的、利于国际趋同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并通过“明晰项目”和国际审计报告改革等诸多重大举措持续地推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的变革。我国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从首次发布至今历经4次修订。从最初参照美国的SAS No.59,到2006年基本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ISA 570实质性趋同,再到2016年汲取国际审计报告改革的成果、继续保持与国际审计准则全面趋同,我国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朝着弥合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差距的目标不断迈进。尤其是2016年12月发布的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标志着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发展历程中最重大的制度变革,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预警功能和决策价值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不断演进与变革的历史背景下,本文首先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演进的主要过程进行了梳理,厘清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相关制度的发展脉络及最新发展动向,并对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症结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其次,本文对我国近年来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情况及审计意见的出具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整理与分析,评述了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实施的总体成效以及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总体面貌;最后,本文实证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机制及路径,分别从市场反应、债务融资和企业盈余管理的角度研究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层的风险传导效应,全面地考察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预警作用及决策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为我国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背景下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提供经验证据。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首先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1)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公布日前后1天、前后2天以及前后5天的时间窗口内,以累计超额收益(CAR)衡量的市场反应显着为负,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显着的负反应。(2)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市场反应显着为负的结论存在短期效应。在上市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的第4天,超额收益(AR)的均值即开始显示为正,且累计超额收益(CAR)在前后10天的时间窗口内并不显着。这意味着在我国证券市场,部分投资者“炒壳”动机强烈。在投机的驱动下,一些本该由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出具而可能导致股价持续下跌直至退市的公司却并未得到应有的看低。(3)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具有异质性。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几种不同类型中,市场对于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的负反应最为强烈,表明我国投资者能够识别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是风险警示程度最强、预警价值最高的一类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然而,未有证据表明市场能够显着区分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和持续经营保留意见的差别,反映出我国投资者对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认知水平仍有待提升。(4)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全面实施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负反应显着增强,表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对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作出重大变革的举措显着地提升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之于投资者的风险警示作用,起到了应有的实施效果。本文接着实证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相比,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债权人具有额外的预警作用及决策价值。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企业,其次年债务规模比被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的企业多减少17.62%,次年债务成本比被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的企业多增加9.47%,表明债权人能够识别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和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在风险警示程度上的差异。(2)不同类型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的负面影响最为强烈。(3)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全面实施显着地加强了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之于债权人的风险警示作用,进一步表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对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作出重大变革达到了应有的实施效果。本文最后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管理层的风险传导效应。研究发现:(1)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出具后,企业管理层会迫于市场压力和保全职位的压力,加大后期盈余管理的程度。(2)企业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盈余管理隐性化程度显着提升,表明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管理层更加倾向于实施真实盈余管理。(3)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机制会因企业性质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效应。作为一种“非标”审计意见,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发挥了一定的监督机制,而对民营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却具有显着的强化与促进作用,反映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的内在监督效能与其之于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传导机制之间存在力量的博弈。(4)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管理层花费大量时间及精力进行盈余操纵,而非在改善真实的经营绩效上下苦工,这会进一步损害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降低企业的生存几率。因此,除市场反应和债务融资外,从盈余管理的角度也能够建立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企业破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文本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最新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全面揭示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机理及预警价值,证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能够通过对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自身的风险传导机制实现资本市场治理功能,帮助市场加速淘汰落后的产能和生产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不断完善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环境、持续地加强并最大限度地释放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风险防范和资本市场退出机制中的作用是我国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的现实需求,也是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健康、高效发展的内在要求。

周华[2](2019)在《《企业会计准则》出台:从会计准则建设启动到行业会计制度发布》文中认为中国会计学会率先倡导制定会计准则,财政部会计司主导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企业会计准则》中所提出的谨慎性原则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这对于完善会计立法具有重要意义,但该讨论并未能推动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各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同特点及不同管理要求,财政部分别制定了13个全国性、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及相关财务制度。我国会计改革从此走上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证券市场上公认会计原则的道路。

郭玉凡[3](2019)在《业审融合在医疗行业反商业贿赂中的应用研究 ——以XH医院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医疗行业商业贿赂事件频发,给社会发展带来恶劣影响。国家出台一系列宏观政策仍无法缓解医疗行业商业贿赂泛滥的现象。2017年11月曝光的B公司向XH医院医生实施贿赂案件,再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到医疗行业商业贿赂丑闻上来。因此发起医疗行业反商业贿赂斗争势在必行。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分析,内部审计将在反商业贿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构建业审融合模式,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改善医院目前运营现状,提升内部审计监督的覆盖面与针对性,促进医疗业务规范,从而起到遏制医疗行业商业贿赂的作用。本文以XH医院商业贿赂案件为例,将内部审计反商业贿赂的研究对象从医药购销领域背后的医药企业转向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医院,从医院角度分析诱发商业贿赂的原因,应用业审融合来突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在反商业贿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本文描述医疗行业商业贿赂以及国家宏观治理举措成效不佳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改善医院内部审计监督质量来遏制行业内屡禁不止的商业贿赂;之后,论文阐述业审融合模式的理论基础,据文献研究总结业审融合的内涵、特点和与传统审计模式相比的优势,以突出业审融合的必要性,并对业审融合的实现途径进行模式构建:分别从组织顶层设计维度、系统开发维度、参与式审计维度和持续性监控维度展开;然后,本文回顾商业贿赂案件发生始末,对此次商业贿赂案件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对案件曝光后的整改措施进行评述,以现状缺陷再次呼应业审融合反商业贿赂的必要性;最后,论文在模式构建的四个维度与案例缺陷分析的基础上,从XH医院角度出发,提出业审融合模式在医疗行业反商业贿赂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医院顶层设计、审计系统建设、开展参与式审计、优化内部审计工作和完善审计过程以达到持续性评估效果等途径,以深化对业审融合的研究。本文研究结论主要具有两方面价值:一方面,本文对业审融合的应用研究为医疗行业反商业贿赂提供新思路,有助于降低商业贿赂危害,促进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改善民生。另一方面,本文通过业审融合将内部审计与医疗行业反商业贿赂关联起来,使内部审计在医疗行业背景中的作用呈现得更加清晰具体,迎合当今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扭转内部审计在医疗行业呈现边缘化的态势,强化业审融合的可操作性。

贾云洁[4](2018)在《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8月31日修订通过的《预算法》,明确了审计机关对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职责授权,政府决算草案审计作为一个必经的程序,内嵌到预算管理过程中,本级决算审计得到完整授权,审计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得以提升。然而,授权并非意味着必然的供给。如何确保政府决算审计的有效开展?需要什么样的机制保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研究关注的焦点话题。梳理现有文献发现,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理论研究单薄,规范研究较多、实证分析偏少,且以实务操作研究为主,缺乏对决算审计发展演变规律的探讨,理论认知不统一、系统性研究匮乏。截至目前,既无博士硕士论文对决算审计的专题研究,也无决算审计的专着面世。现有决算审计理论研究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审计实践技术规范的建设,加上现行行政型审计体制的制约,严重阻碍了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的发展。基于现行研究的不足,本文期望在决算审计的发展变迁规律、供求偏差、审计体制改革、决算审计理论理念框架以及审计法规建设上有所突破。在基本概念界定和社会契约、委托代理、公共受托责任、国家治理、制度环境、制度变迁和路径依赖等理论基础的分析支撑之上,本文梳理了我国制度环境变迁下的决算审计授权沿革。研究发现:一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是影响决算审计授权变迁的动力来源,制度环境变化催生了决算审计需求的变化,由此形成不同阶段决算审计的功能定位及业务授权的变化;二是我国决算审计发展演变规律特征:由单纯的行政属性审计逐渐向政治属性审计转变;从单一“上审下”模式逐渐向“同级审”扩展;真实、效益目标逐渐被重视、信息供给维度更加丰富;审计业务模式逐渐同世界接轨;专业化发展是审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政治属性审计定位下的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其外部“应然”需求特征为:政治属性审计功能定位,高质量的信息供给,专业化、规范化的政府决算审计服务。而我国决算审计的现实供给状况如何?来自审计一线的反馈信息可为佐证。为此,本文选择了案例研究法,在统计分析公开的决算审计项目相关信息基础上,优选已开展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四个审计机关作为案例样本,进行深入调研访谈。通过访谈问卷及公开数据发现:样本单位政府决算审计探索起步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决算审计模式;在整合利用社会中介资源、业务流程管理、审计报告模式、审计法规体系同步建设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对其项目计划、审计方法模式、资源投入与整合、质量控制、审计意见发表、审计结果公开、审计法规依据、理论认知和审计体制保障等多个方面调查访谈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政府决算审计“实然”供给状况为:政治属性审计功能的发挥限受限,信息供给有限,缺乏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决算审计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造成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偏差的根源是什么?为此,本文在访谈问卷数据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分析造成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给偏差的根本原因:一是内置于一级政府的行政型审计体制与本级政府决算审计的政治属性授权存在冲突,出现了“下审上”、“内服务于外”的悖论,其实质影响是架空了政府决算审计的法律授权,政府决算审计业务开展缺乏有效的审计体制保障。二是理论概念框架研究滞后,政府决算审计的报表审计业务属性不明确,鉴证职能及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缺乏系统论证;审计目标层次缺乏区分、认知不统一;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概念界定不清晰,一致认可的审计意见类型和独立审计报告模式尚未形成。决算审计理论单薄,难以发挥实践指导力,更无法有效统领审计法规体系的建设。三是政府决算审计法规体系尚未建立,一者是政府决算审计授权、标准性法规尚未实现协同修订,再者是专门性法律规范体系尚未建立。审计法及实施条例修订工作还刚刚起步,国家审计准则缺乏有关决算审计的实质性指导条款,决算审计专业准则、指南等技术规范缺位,利用社会中介资源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分工和绩效考核制度也未能依据决算审计授权及时调整,这一系列审计法规建设的滞后,导致政府决算审计实践中无据可依,严重影响了政府决算审计实践的开展。西方国家是否有独立的政府决算审计?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过程?为了能从世界各国审计业务发展过程中,透视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吸收借鉴其成熟的实践经验,以更好地指导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的发展,本文研究了政府会计、审计改革起步较早的OECD国家的实践经验,综合比较、归纳其较为代表性的经验做法:OECD国家基本没有政府决算草案审计叫法和业务授权,与之相近的OECD国家大量开展的法定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业务,其是伴随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改革而同步确立的,且目前大多形成了成熟、规范的政府财务报表审计模式;随着为数不多的行政型审计体制向立法审计体制的改革变迁,OECD国家已形成独立性较强的审计保障体制;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法律授权模式包括统一授权和分开授权两种;OECD国家均具有较为完善的财务报告审计法律和准则体系,大量整合利用社会中介审计资源和技术,形成了严密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在对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偏差成因分析基础上,结合OECD国家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业务的经验做法,充分考虑我国制度环境的差异性,本文提出了我国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改进建议。第一,基于政治属性审计的功能定位,提高的审计独立性的和制衡能力、协同互补于国家治理体系整体改革设计、兼顾我国现实制度环境及机构编制精简原则,本文认为,我国审计体制重构宜采取强制性变迁路径,中长期的审计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国家审计委员会。设立中央和地方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主任由本级人大选举产生,副主任、委员由审计委员会主任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免;审计委员会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同级人大监督;其直接的上位权力是全国人大行使的最高国家权力,国家审计权与行政、司法、监察权处于同一位阶。将现行审计机关从政府机构中整体移出,成为与本级政府平级的、专司审计监督的国家机关,并考虑其与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有效衔接。业务上接受上级审计委员会的指导,向上一级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第二,建立逻辑一致的政府决算审计理论概念认知框架。政府决算审计具备报表审计业务属性,需要发表总体审计意见,对政府决算报表的信息鉴证,可以提高决算信息的可靠性。政府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指针对政府决算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编制是否合法、信息反映是否真实,发表审计意见;具体审计目标分为:业务和事项层的真实、完整、截止、准确和分类目标;账户余额层的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和准确目标;列报和披露层的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完整、准确、分类与可理解性目标。政府决算审计目标的实现,需准确界定政府决算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政府决算审计应对政府决算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发表积极式审计意见,提供合理保证,以提高信息预期使用者对政府决算报表的信赖程度。审计风险是指决算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审计后发表不当意见的可能性。建立风险导向决算审计方法模式,在全面了解政府及其环境基础上,评估政府决算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依据风险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风险应对措施,包括确定总体审计策略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建立融合简式报告优势和信息含量要求的决算审计报告模式。第三,建立政府决算审计法规体系。1.依据新预算法,协同修订政府决算审计授权与标准性法规。修订宪法中的审计体制设置条款;修订监督法,单列政府决算审计审查的内容重点,审计工作报告标题中单独提及决算草案审计;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增加并细化政府决算审计的条款;制定发布政府决算草案编制办法。2.构建决算审计专门法规体系。包括修订完善审计法及实施条例,明确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授权,补充增加决算审计的个性化条款;修订国家审计准则,将其归位于基本准则,建立专业的决算审计准则、指南等技术规范;完善利用社会中介资源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修订国家审计准则中利用外部人员参与审计的相关条款、明确利用方式及责任界定,修订出台利用社会中介资源开展审计的管理办法及其审计报告质量核查制度,建立同业质量复核制度;修订审计管辖权限分工规定,建立与审计署业务协同安排的地方共享税收入审计制度,创新审计机关分类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加大审计质量考核比重。

徐薇[5](2018)在《中国政府环境审计研究》文中认为在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困境之中,公众的环境责任意识逐步觉醒。政府在全体社会成员的授权下承担合理使用生态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完善环境治理、追究环境责任和报告环境管理情况等公共受托环境责任。政府公共受托环境责任的存在催生了政府环境审计,这既是责任政府内生的逻辑结果,也是治理“政府失灵”的外部制度要求。中国的政府环境审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顶层设计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政府环境审计被赋予全新的定位和职能。为保障公民环境权益,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促进环境保护和治理,国家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对承担公共受托环境责任的对象履行受托责任的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检查、评价和鉴证,从而监督政府环境职能的履行,制约政府环境管理的权力,推动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提升国家环境治理的能力。中国的政府环境审计基础相对薄弱,在快速增长的现实需求之下,改革的推进亟需理论框架的新构和实务操作的创新。本研究以公共行政管理的视角,采用规范研究、比较研究和经验研究的方法,在审视政府环境审计的历史发展规律,分析中国政府环境审计实践和现实的矛盾问题,借鉴国外政府环境审计经验的基础上,新构政府环境审计的理论框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务创新路径。理论方面,政府审计本质的最新理论一“免疫系统论”为政府环境审计研究提供了引导。本研究依循这一理论,在政府审计理论总框架之下,探讨政府环境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框架构建、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实务方面,从理论框架的各基本要素出发,针对制约政府环境审计实务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改革和创新的目标、思路和途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通过中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历史演变、现状和特点,审视政府环境审计各关键要素和风险环节,可以发现,当前的政府环境审计理论研究不足,实务操作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双重影响,存在依据不足、职责不清、信息不畅、方式单一、技术乏力、专业能力欠缺等突出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政府环境审计职能的发挥。面临应对痼疾并顺应发展的双重压力,加之审计本质和审计动因的双重驱动,政府环境审计必须也必将走上革新之路。其次,政府环境审计的改革研究分为于理论和实务两个层面。首先从构建理论框架出发,这一框架需要体现政府审计理论的普遍性要求,并同时兼顾环境审计制度的特殊性。研究中创新地提出了研究逻辑起点“二元论”的观点,即以政府环境审计的本质和动因作为逻辑起点,立足于政府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本质,以公共受托环境责任为基础,结合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和需求,构建由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两部分组成的政府环境审计理论框架。基础理论以审计本质为基点,研究政府环境审计的理论依据、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应用理论围绕审计动因,探究审计需求、审计内容和审计技术。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实现良性互动,在理论中寻求指引、明确导向,从实务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理论与实务相互印证、相互检验、共同发展。最后,在新构的理论框架之下,政府环境审计实务层面的改革在国家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以及政府审计制度完善的背景下进行,新公共行政的理念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顶层设计为改革指明了方向和基调。本研究认为,政府环境审计制度改革应以政府审计体系本身为起点,运用新公共行政学理论,从政府环境审计理论框架中的审计规范、审计目标和审计控制入手逐步展开。研究提出了完善环境审计法律依据、拓展政府环境审计对象和内容、创新政府环境审计组织形式、改善政府环境审计管理流程和构建专业环境审计人才队伍等五个方面的实务改革目标和思路,并结合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重点研究提出了以上五个方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改革实施路径,旨在切实发挥政府环境审计职能,监督并推进政府受托公共环境责任的履行,有效提升国家环境治理能力。

乔炜[6](2012)在《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国际合作机制是国际社会解决冲突、协调关系的重要手段。本文之所以选择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作为研究的课题,一方面是基于跨境市场会计监管冲突问题亟需解决的现实状况,另一方面是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国际合作和境外上市相关工作的实践总结。经济的边界决定会计的边界,会计的边界影响并要求会计监管的边界与之相协调。跨境证券市场的发展使得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突破了国家界限,传统以国界作为会计监管界限的划分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跨境市场环境下,如果上市地(东道国)和所在国(母国)仍然坚持国家个体单独监管,那么一国的会计监管跨越国界就会产生监管冲突的问题。监管冲突是由于各国会计监管机构对跨境上市公司行使个体管辖权,导致个体监管的边界超出国界所带来的会计监管与国家管辖权的冲突。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的国际化客观上推动了会计监管的国际化进程。所谓会计监管国际化是指会计监管活动跨出国界,需要各国会计监管标准趋于一致以及执行相互协调的过程和状态。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已有126个国家或地区采用国际审计准则或将其作为制定本国(地区)准则的基础;截至2011年底,已有123个国家或地区采纳或接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监管标准逐步趋于一致更加凸显出在跨境会计监管执行中加强合作与协调的迫切需求。国际合作机制是调节国家间关系的一系列约束性的制度安排的总称。传统以国家个体为立足点的会计监管,难以单独应对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的财务信息质量风险,需要建立起有效的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维护国际市场秩序。毫无疑问,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监管标准是否一致、监管执行是否协调、跨境监管合作机制是否有效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完善跨境会计监管的有关制度体系,建立起有效的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2011年9月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指出,要“围绕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着力推动“上市公司国际板审计及跨境监管合作”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课题,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国际机制理论,深入分析了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演进和跨境会计监管的现实状况,基于国际合作机制的特征和变迁模式,结合跨境会计监管的特殊性,提出了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分析框架。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从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具体问题出发,对相关概念及冲突的原因做出剖析;对解决监管冲突的各种理论观点进行总结与评述;在国际机制理论基础上,提出构建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解决跨境会计监管冲突问题的研究框架。本文认为,会计监管与国家管辖权之间冲突的原因在于会计监管地域性与市场全球化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境会计监管冲突问题需要通过各国会计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依靠机制化的手段来解决。第二,对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演进做出考察,剖析了国际合作机制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特征、变迁模式以及多层次、多元化国际合作机制现状的原因,就典型的全球性国际合作组织的职能、架构和工作程序做出了分析,为下文跨境会计监管的现状分析以及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分析框架的构建奠定基础。本文认为,国际合作机制历史演进中形成了由大国导向向规则导向转变、由个体理性向集体理性转变、由相对权力向绝对收益转变的基本特征;在历史变迁中体现出四种模式,即经济进程、总体权力结构、具体权力结构和国际组织的变迁模式;在全球发展不均衡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国际合作机制的现状。第三,从标准与执行两个层面对跨境会计监管的现实状况做出分析。本文认为,跨境会计监管在标准统一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实践中将更多地依赖于执行层面的协调与合作;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执行方案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改善的方向在于相互合作基础上的制度约束;同时,跨境会计监管现实中的状况也体现出国际合作机制历史变迁中的转变特征和模式总结。第四,提出了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分析框架。本文比较了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与其他经济领域国际合作机制的共同及差异性特征;从全球、区域和国家个体三个层面归纳了构建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影响因素;总结了构建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分析框架,对多层次、多元化的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的构建。第五,基于分析框架的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境外上市的状况和特点,本文对中美跨境会计监管合作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同时从推动市场国际化、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和维护国家利益三个方面对我国在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构建过程中应采取的战略举措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实现了论据(会计监管与国际合作机制领域的大量分析案例)、论证(会计监管与国际合作机制理论相结合)与论点(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分析框架)等三个层面的创新。本文是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领域研究的初步尝试,希望这些研究创新和成果能够为这一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化打下基础。

高磊[7](2011)在《服务导向型高校内部审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活动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按照内部审计的本质要求,它应该是一种内向型的服务性活动。然而,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制度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建立的,从其产生开始在职能定位上就强调监督性,忽视服务性,价值定位上外向性过强,内向性不足,是典型的“监督导向型”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被过分强化甚至异化,高校内部审计处于畸形运作状态并引发一系列问题,诸如内部审计管理体制让其失去“内部”的色彩,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模式不能保证其独立开展业务,业务类型单一,人力资源建设滞后,审计环境恶化、人际关系趋于紧张等,导致内部审计的服务性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如何解决高校内部审计面临的诸多困境,成为学校管理和内部审计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要求作为学校行政工作有机组成部分的高校内部审计必须以防范办学风险、提高办学效益、增加学校价值、协助学校各级受托责任人更好地履行受托责任为目的,广泛开展办学风险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营效益审计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审计咨询等新型内部审计业务类型,才能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进程中真正发挥作用。以上种种,必须依靠高校内部审计的转型来实现。高校内部审计实现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构建新型内部审计模式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内部审计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高校内部审计摆脱当前困境,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服务于学校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要实现这一转型,首先要求通过实地调查对当前高校内部审计现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识别出影响内部审计服务性职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及其根本原因;其次,要把握住国际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趋势,结合我国高校实际,转变内部审计理念,抛弃内部审计就是一种纯粹的监督活动的思维,在工作内容、工作视野、工作方式、价值取向、角色定位等方面实现转变;最后,应在服务导向理念的指导下,理顺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探索符合高校实际的内部审计运作模式,加快内部审计的职业化进程,改善内部审计环境,创新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式,让内部审计真正回归其“内向型”、“服务性”本质。

王芳[8](2009)在《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需求方与供给方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政府审计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政府审计质量则是政府审计工作的重心。开展政府审计质量研究,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审计工作水平、降低组织的代理成本和解除公共资源的受托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历程以及发生的重大事件表明,政府审计质量的提高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一方面,从政府审计的需求方来看,随着公众民主意识和监督意识的增强、人大对政府监督的加强,以及政府自身财政管理能力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公众、人大和政府部门均对政府审计产生强烈的需求,从而推动政府审计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从政府审计的供给方来看,随着政府审计机构的发展壮大,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显着增强,也提高了政府审计质量。然而,这只是基于表面现象的一种主观推断,其科学性还有待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首先运用代理成本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对政府审计需求的动因,以及审计需求方、审计供给方影响政府审计质量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在回顾政府审计的发展历程中,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审计需求方、审计供给方对政府审计工作的推动作用,以及当前我国政府审计质量水平的特点;再次,本文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以后,指出政府审计质量可以从程序审计质量指标和结果审计质量指标两个维度进行度量,其理论基础根植于哲学、法学和经济学中的程序观和结果观;最后,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本文认为政府审计的需求方应分为公众、人大和政府三个层次,并根据DeAngelo(1981b)关于审计质量的界定将影响审计供给方能力的因素划分为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并论述了两者对我国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在实证检验方面,本文采用全国各级政府审计机构参与“审计署和地方优秀审计项目评比”的政府审计项目,以及审计署特派办、审计署派出局、省级、地级和县级政府审计机构的审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多元回归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检验法和Mann-Whitney检验法,验证了所采用政府审计质量指标的恰当性,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检验了审计需求方和审计供给方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程序审计质量指标与结果审计质量指标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因此,当程序审计质量指标无法观察和取得时,结果审计质量指标可以作为恰当的政府审计质量度量指标;以结果审计质量指标为因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公众、人大和政府对政府审计需求越大,政府审计质量水平越高,并且公众、人大和政府的审计需求对不同层次政府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具有不同的影响。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基于不同政府审计体制下的审计独立性,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也对政府审计质量具有显着的影响。上述研究结果对于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具有一定的意义。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政府审计质量的界定和度量是政府审计质量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证明所采用的政府审计质量指标是恰当的,可以作为今后研究中政府审计质量的代理变量。关于政府审计需求影响政府审计质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政府审计需求与政府审计质量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关于政府审计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则进一步验证和补充了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审计部门在今后的政府审计工作中应该充分重视并采取措施激发公众、人大和政府对政府审计的需求,例如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增加政府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以推动政府审计质量的提高。同时,在当前政府审计体制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形势下,应该采取一些更为灵活的审计方式来提高政府审计的实质独立性,例如,实行“交叉审计”方式。此外,政府审计部门也应加强自身的建设和审计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从而推动政府审计工作的发展。

张俊芝[9](2010)在《我国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披露与独立技术审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控制矿业投资风险、培育健康的矿业资本市场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强制披露与独立技术审计制度建立必要性、理论依据,并对我国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披露及独立技术审计体系进行了框架设计。首先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采矿业相比于制造业来说长期负债水平偏高,流动负债水平偏低,说明我国需要进一步培育矿业资本市场,加大矿业企业上市融资力度,而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披露和独立技术审计制度的建立则是矿业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次通过对矿业上市融资技术信息披露必要性进行博弈分析,论证了我国建立矿业上市融资独立技术审计制度的必要性;最后对我国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披露制度及独立技术审计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系统论述了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披露的原则、内容、形式,矿业上市公司独立技术审计的方法、流程及审计主体资格制度等,为我国建立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披露及独立技术审计制度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实务操作框架。

刘键[10](2010)在《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①。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国家为主导的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各行公司治理日趋完善,经营业绩不断攀升,在董事会的支持和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内部审计的职能与地位得到持续拓展与提升,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日益显现。21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所发生的一系列经济金融事件凸显公司治理在全球经济金融稳定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良好的公司治理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和全球投资者判断上市银行经营业绩和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志,而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情况亦是投资者判断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开展公司治理评价,既是内部审计推进公司战略,促进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发展能力必须实现的跨越,也是内部审计推进风险管理,促进内部控制系统高效运营的重要手段;既是全面展现商业银行治理水平,实现与各利益相关者有效沟通的必然选择,也是内部审计推进管理与服务创新,切实提升履职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国内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图景比较开篇,在阐释核心竞争力与公司治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履职能力提升的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内部审计开展公司治理评价对于促进商业银行组织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实现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通过文献综述,深入挖掘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契约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内涵,并从剖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和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入手,围绕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脆弱性、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特征,构建起以运行效率评价、IT治理评价、信息披露评价和履行社会责任评价为内容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论文最后从我国商业银行增长方式转变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出发,提出了未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开展公司治理评价需要持续关注的事项。本文注重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得到更好地结合,亦提供了一些评价的方法,为指导实践指明了方向。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论文在展示全球11家最具代表性的先进银行的公司治理图景的基础上,深入诠释了内部审计开展公司治理评价的内在优势与积极意义,并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外部相关者开展公司治理评价实践、内部审计契约和内部审计开展公司治理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为本文选择研究视角,.形成研究思路,确定研究内容与方法作好了铺垫。本研究认为,以内部审计的视角开展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其核心就是紧紧践行和拓展内部审计职能,以推动和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为工作目标,以开展运行效率评价、IT治理评价、信息披露评价和履行社会责任评价为实现途径,有效推动和促进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的持续提升。第二部分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的经济学分析。具体包括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的理论基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和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有效性等三方面内容。本文通过交易费用理论提出内部审计存在的根源,通过契约理论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审计的职能边界,通过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寻求公司治理评价的理论依据,并且认为开展公司治理评价,可以有效平衡商业银行各利益相关方的不对称信息,维系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相互制衡,促进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沟通,减少乃至避免低效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对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为例,结合我国的现状,揭示了银行业公司治理的脆弱性、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特征;对于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本文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从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高管层治理和监事会治理四个层面提出了有效治理的观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为评价体系的搭建,以及第3、4、5、6部分中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的研究作好了铺垫。第三部分为商业银行运行效率评价。效率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开展效率评价对现代商业银行应对竞争挑战,谋求竞争优势,抵御外部风险,提高经营绩效,实现最大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内部审计在公司各种委托代理关系与契约关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文中以中国工商银行为具体研究对象,以评价单元为载体,从技术效率、配置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等方面,分析了该行各产品单元、业务线条的组织架构、职责边界、决策规则和激励约束的情况,以及资源配置对公司利益的贡献情况,最后采用DEA分析法对该行境内一级(直属)分行效率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未来对该行持续评价需要关注的方向。第四部分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评价。公司治理是保证披露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是提升商业银行市场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它对缓解诚信危机,增强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内部审计的信息披露评价是商业银行内部调节机制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将为董事会制定治理政策提供依据,将有助于商业银行降低交易成本,建立契约上的事后解决机制,缩短商业银行自愿信息供给与投资者信息需求之间的期望差距,促进商业银行信息质量的改善。论文在深入剖析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内涵的基础上,就信息披露失真的原因、信息披露的时间特征与方式、信息披露与风险管理、信息披露与信息保密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中比较敏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合规披露,自愿披露,风险披露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资本结构与资本充足,信用、市场、操作和流动性风险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等方面揭示了我国现行法规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标准之间的差距;从资本结构与资本充足,信用、市场、操作、流动性及其他风险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会计和列示政策披露等方面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实际信息披露与国际水平的差距。第五部分为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评价。强化社会责任既是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国际竞争、融入国际市场的需要,也是各行提高竞争力和发展质量的需要。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化时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继价格竞争、质量竞争之后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志。本文认为,内部审计开展履行社会责任评价,就是着眼于推动利益相关者对履行社会责任的认知,着眼于推动商业银行良好治理环境的不断改善。论文从对股东、对员工、对客户、对同业和对社会公众五个方面提出了商业银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以社会效果、社会反应和企业效果为一级指标,构建起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A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了实证,从方法上实现了商业银行之间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排序与比较。第六部分为商业银行IT治理评价。信息与信息技术作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其所面临的风险、利益和机会使得IT治理成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最关键的内容。随着商业银行对信息系统依赖性的增强,IT治理对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IT治理评价是完善IT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对IT治理科学性与有效性的评估过程,就是内部审计为商业银行IT治理提供指导与服务的过程。本文在剖析我国商业银行IT治理现状与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分别就六种治理安排模式和五种IT治理关键决策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最佳组合进行了深入讨论,针对资产收益、净资产收益和收益增长三个不同的绩效目标讨论了IT治理的方法,提出了内部审计的关注要点。第七部分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有效性评价的动态优化。本文对何谓商业银行的有效公司治理进行了反思,认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根本理由在于效率而不在于制衡,制衡若偏离了效率也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公司治理的完善不仅仅是建立一种制衡的权力结构,还要建立有关银行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的制度性安排,并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内部审计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也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化。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在丰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活动的内涵方面。在研究对象上,本文以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评价作为研究对象,这有别于现有的以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法人的公司治理评价作为对象的研究,国内外直接的研究文献也较为稀少。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了重要的战略使命。公司治理的日益完善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运行效率,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增加公司价值。内部审计开展公司治理评价丰富了商业银行管理的内涵,有利于推动和促进商业银行治理水平的提高。在研究视角上,在现有关于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中,学者们均把实施评价的主体定位为外部监管机构或社会中介机构。因评价者仅站在商业银行的外部,而无法探知或感受商业银行内部的运转情况,故其评价结论的参考作用相对有限。本文以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评价主体,该主体作为银行内部的特殊契约,肩负从评价的角度推动组织提高运行效率,增加组织价值的使命,它深谙组织治理现状,故其评价结论对推进和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将会起到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本文将评价主体定位为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其评价的内容与过往类似的研究亦存在较多的差异。过往的研究因其评价主体不同,评价内容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和利益相关者等治理层面来评价,另一种是从治理环境、激励约束机制、监督评价机制来评价。本文利用内部审计本身所具有的地位优势,充分考虑商业银行治理活动与内部审计契约的特殊性,立足内部治理,关注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和IT治理的情况;兼顾外部治理,关注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上述四个方面基本涵盖了内部审计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全部关注,有助于提高评价结论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本文拓展了传统的研究思路,打破了关于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瓶颈,为推动上述研究注入了新的思想。在丰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活动内涵方面,本文力求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实践提供有效指导,故在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的选择上投入了较多的研究精力。本研究认为,遵循这样的研究思路开展的评价活动无论从报告内容还是从报告形成的过程都将有别于其他审计活动。公司治理评价是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作出的系列排序,其报告本身更偏重于研究性质,在内容上寻求的是公司经营管理表象后面的实质,报告形成过程较多地使用了数理统计和高级计量的方法,传统的现场审计确认的工作方式相对淡化。本文在数据采集、变量与比较标准的选择方面亦存在一些局限,并由此可能影响到局部或过程结论的准确性,但对本研究不构成实质性影响。

二、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酝酿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酝酿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论文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会计持续经营假设
        二、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三、企业持续经营危机
        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产权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受托责任理论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五、财务报告理论
        六、破产理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发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动因
        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经济后果
        三、文献评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背景
    第一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美国审计准则的视角
        一、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雏形:“受限于”审计意见
        二、SAS No.34 时期:增设“中间段”的“受限于”审计意见
        三、SAS No.59 时期:审计师责任与管理层责任日渐明晰
        四、后SAS No.59 时期: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遭受信任危机
        五、从SAS No.126到SAS No.132:审计期望差距不断弥合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变更:国际审计准则的视角
        一、国际审计报告改革:ISA570 作出重大修订
        二、改革背后的逻辑:回应持续经营问题,强化审计投入
    第三节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历史沿革和最新发展
        一、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首次发布:与SAS No.59 原则一致
        二、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首次修订:明确管理当局的责任
        三、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第二次修订:与国际审计准则全面趋同
        四、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第三次修订:强化审计师责任与管理层责任
        五、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重大变革: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单设段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现状及审计意见的描述性分析
    第一节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实施的总体情况
        一、2010-2016 年情况分析
        二、2017-2018 年新准则实施后的情况分析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描述性分析
        一、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
        二、持续经营保留意见
        三、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
    第三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预警价值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
    第一节 问题引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主回归分析
        三、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来自债务融资的证据
    第一节 问题引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主回归分析
        三、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风险传导效应——基于企业盈余管理的视角
    第一节 问题引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主回归分析
        三、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企业会计准则》出台:从会计准则建设启动到行业会计制度发布(论文提纲范文)

一、财政部会计司1988年启动会计准则建设工作
    (一)1984年:财政部提出会计改革的设想
    (二)1987年:中国会计学会酝酿成立会计改革研究组
    (三)1988年:财政部会计司起草《会计改革纲要(草案讨论稿)》
    (四)1988~1989年: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原则与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组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专题理论研讨会
    (五)1988年:财政部发布《对外承包企业会计制度》
    (六)1988~1990年:财政部会计司组建“会计准则课题组”并形成会计准则(草案)提纲(讨论稿)
二、财政部1991年发布《会计改革纲要(试行)》
    (一)财政部发布《会计改革纲要(试行)》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基本准则(草案)》的形成
三、1992年2月财政部召开第一次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
    (一)深圳市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企业会计准则(试行)》
    (二)我国主办的第一次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
    (三)财政部会计司开始推出“会计准则丛书”
四、1992年5月我国发布《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
五、1992年6月我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
六、1992年11月我国发布《企业会计准则》
七、谨慎性原则和资产减值会计浸入我国会计法规
八、13个行业会计制度的发布

(3)业审融合在医疗行业反商业贿赂中的应用研究 ——以XH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医疗行业商业贿赂现象泛滥
        1.1.2 国家整治措施与治理效果不理想
        1.1.3 内部审计是反商业贿赂“绝招”
        1.1.4 内部审计如何进行转型升级
    1.2 业审融合概念的源起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
    1.5 本文拟改进与创新之处
2.文献综述
    2.1 商业贿赂的治理
        2.1.1 治理商业贿赂的必要性
        2.1.2 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
        2.1.3 医疗行业治理商业贿赂的措施
    2.2 医疗行业内部审计的发展
        2.2.1 医疗行业内部审计现状
        2.2.2 医疗行业内部审计发展可借鉴之处
        2.2.3 内部审计反商业贿赂的探索
    2.3 业审融合的发展
        2.3.1 从“业财融合”到“业审融合”
        2.3.2 业审融合模式的应用
3.业审融合:理论基础与模式构建
    3.1 业审融合的理论基础
        3.1.1 价值链理论
        3.1.2 风险管理三道防线理论
        3.1.3 戴明质量管理法理论
    3.2 业审融合的内涵、特点及优势
        3.2.1 业审融合的内涵
        3.2.2 业审融合的特点
        3.2.3 业审融合的优势
    3.3 业审融合模式构建
        3.3.1 顶层设计维度
        3.3.2 系统开发维度
        3.3.3 参与式审计维度
        3.3.4 持续性监控维度
4.XH医院商业贿赂案例基本情况分析
    4.1 案例背景及简介
    4.2 案例成因分析
        4.2.1 医疗行业特殊性致使内部审计效力受限
        4.2.2 法律制度规定漏洞致使宏观举措无力
        4.2.3 药品流通市场漏洞致使内部审计被“隔离”
        4.2.4 内部审计边缘化致使“业审分离”
    4.3 XH医院整改情况
        4.3.1 执行国家医改政策,创建融合良好生态
        4.3.2 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提升独立性
        4.3.3 加强HRP系统建设,奠定业审融合基础
5.业审融合在XH医院反商业贿赂中的应用
    5.1 XH医院顶层设计优化配置打压商业贿赂
        5.1.1 机构设置
        5.1.2 工作机制
        5.1.3 医院管理
    5.2 XH医院建设审计系统平台及时发现商业贿赂
        5.2.1 升级目前系统基础
        5.2.2 审计信息系统建设
    5.3 XH医院开展参与式审计提高反商业贿赂意识
        5.3.1 业审互训机制
        5.3.2 增强人员灵活性
    5.4 XH医院优化内部审计工作遏制商业贿赂
        5.4.1 审计观念转型
        5.4.2 延伸审计范围
        5.4.3 审计数据分析
        5.4.4 审计调查评估
    5.5 XH医院打造内部审计闭环防范商业贿赂
        5.5.1 准备阶段
        5.5.2 实施阶段
        5.5.3 报告与后续阶段
6.研究结论、启示与局限性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4)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分析
    第一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概念界定
        一、政府决算和决算草案
        二、政府决算草案审计
        三、政府决算审计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风险基础审计模式
        一、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及要素
        二、风险基础审计含义及程序特征
    第三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基础
        一、契约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四、国家治理理论
        五、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理论
第二章 政府决算审计的历史变迁和当前需求特征
    第一节 审计监督缺位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专职审计监督职能机构被撤并取代
    第二节 未明确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行政属性审计功能定位
        三、未明确政府决算审计授权
        四、业务开展
    第三节 不完整的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行政属性主导的审计功能定位
        三、不完整的同级政府决算审计授权
        四、业务开展
    第四节 完整的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政治属性审计功能定位凸显
        三、完整的政府决算审计授权
        四、业务开展
    第五节 政府决算审计授权变迁规律和现实需求
        一、我国政府决算审计授权变迁规律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下的政府决算审计需求特征
第三章 政府决算审计供给现状——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研究的思路、目标和数据获取
        一、案例研究的思路方法
        二、案例研究的目标
        三、案例选择的原则
        四、数据获取与分析
    第二节 样本单位政府决算审计供给现状
        一、A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情况
        二、B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状况
        三、C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状况
        四、D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状况
    第三节 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偏差分析
        一、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给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存在较大偏差
第四章 我国政府决算草案审计供求偏差成因分析
    第一节 审计体制与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律授权悖论
        一、影响我国政府审计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环境
        二、政府审计中的多层级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
        三、决算审计类型与审计体制独立性保障的差异
        四、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律授权的悖论
        五、访谈结果基本印证本级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问题
    第二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研究支撑单薄
        一、理论研究缺位,难以发挥实践指导作用
        二、基本概念认知不统一,理论支撑单薄
        三、访谈结果印证决算审计理论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规体系尚未建立
        一、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授权、标准性法规协同建设不足
        二、专门性审计法规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
        三、访谈结果充分印证决算审计法规体系建设滞后问题
第五章 OECD国家政府决算(财务报告)审计实践
    第一节 政府财务报告改革及审计制度的发展
        一、各国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报告系统
        二、各国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及审计改革背景
        三、各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及其审计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审计体制及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授权模式
        一、各国国家审计体制设置变迁
        二、各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授权分工模式
    第三节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法规准则建设
        一、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审计法规准则建设
        二、美国政府财务审计法规准则建设
    第四节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资源、技术整合与质量控制
        一、各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中的资源整合
        二、各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中的技术整合
        三、各国政府财务报表审计质量控制做法
第六章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改进建议
    第一节 政府决算审计体制保障重构
        一、审计体制改革时机日趋成熟
        二、审计体制重构的定位、原则
        三、审计体制重构的路径选择
        四、审计体制重构的模式选择
    第二节 构架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概念框架
        一、构建政府决算审计目标层次
        二、明确重要性等概念框架及其运用
        三、构建政府决算审计报告模式
    第三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规体系构建
        一、协同建设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授权、标准性法规制度
        二、构建政府决算草案审计专门性法规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调查问卷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政府环境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公共受托环境责任
        (二) 政府审计
        (三) 政府环境审计
    三、研究综述
        (一) 政府环境审计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 政府环境审计的实务问题研究
        (三) 国内外政府环境审计的比较研究
        (四) 政府环境审计研究评述
第一章 政府环境审计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国外政府环境审计的历史演变
        一、国外政府环境审计的起源
        二、国外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
        三、国外政府环境审计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 中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历史演变
        一、中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政府环境审计发展的规律
第二章 中国政府环境审计实践与现实的矛盾问题
    第一节 当前中国政府环境审计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成效
        一、审计主体
        二、审计内容
        三、审计程序
        四、审计方式
    第二节 政府环境审计实践与外部环境的矛盾问题
        一、政府环境责任方面的问题
        二、环境法律规范方面的问题
        三、环境政策方面的问题
        四、环境信息数据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政府环境审计实践与内部机制的矛盾问题
        一、政府环境审计法律制度方面的问题
        二、政府环境审计对象和内容方面的问题
        三、政府环境审计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
        四、政府环境审计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
        五、政府环境审计结果运用方面的问题
        六、政府环境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方面的问题
第三章 国外政府环境审计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政府环境审计的经验
        一、环境审计对象和内容兼顾常规和新兴领域
        二、环境审计成果利用形式多样、利用率高
        三、环境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科学高效
        四、环境政策审计方式不断推陈出新
        五、环境审计法律规范体系较为完善
        六、重视环境审计的横向协作
    第二节 荷兰政府环境审计的经验
        一、环境审计机构独立性强
        二、环境审计法律体系完善合理
        三、率先探索了对环境政策本身有效性的审计
        四、环境审计队伍管理开放
    第三节 加拿大政府环境审计的经验
        一、环境审计监督主体多元化
        二、环境审计队伍专业化
        三、注重环境审计内容的创新
    第四节 欧盟环境审计的经验
        一、以互补审计和统一审计报告的组织方式在环境问题中开展联合审计
        二、环境政策绩效审计中注重宏观分析
    第五节 国外政府环境审计对中国的启示
        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开展政府环境审计的必备前提
        二、拓展审计范围和内容是政府环境审计的客观需求
        三、深入开展国际合作是政府环境审计的必然趋势
        四、专业化和多元化的人才队伍是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关键
第四章 中国政府环境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
    第一节 政府环境审计理论框架的新构
        一、确定政府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
        二、政府环境审计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政府环境审计理论框架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
        一、政府环境审计本质
        二、政府环境审计动因
        三、政府环境审计目标
        四、政府环境审计规范
        五、政府环境审计控制
第五章 中国政府环境审计实务的改革
    第一节 中国政府环境审计实务改革的背景
        一、国家行政体制改革中逐步引入并吸纳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观点
        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调整
    第二节 政府环境审计法规体系的改革
        一、政府环境审计法规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二、政府环境审计法规体系改革的实施路径
    第三节 政府环境审计对象和内容的改革
        一、政府环境审计内容和对象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二、政府环境审计内容对象改革创新的实施路径
    第四节 政府环境审计组织方式的改革
        一、政府环境审计组织方式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二、政府环境审计组织方式改革的实施路径
    第五节 政府环境审计流程管理的改革
        一、政府环境审计流程管理改革创新的目标和思路
        二、政府环境审计流程管理改革创新的实施路径
    第六节 政府环境审计专业队伍建设的改革
        一、政府环境审计专业队伍建设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二、政府环境审计专业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跨境会计监管标准方面的文献综述
        二、跨境市场监管机构合作方面的文献综述
        三、国际合作机制作用方面的文献综述
        四、相关研究文献的总结及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与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
第二章 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解决:理论解释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表象与根源
        一、跨境会计监管的相关概念
        二、跨境会计监管的标准与执行
        三、跨境会计监管与国家管辖权的冲突
        四、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具体表象
        五、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根源
    第二节 解决监管冲突的理论解释
        一、国际法视角的解决方案及评价
        二、经济学视角的解决方案及评价
        三、国际关系视角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 解决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方向:国际合作机制
        一、国际合作机制的相关概念
        二、国际合作机制的理论观点及分类
        三、国际合作机制的功能
        四、制度变迁对构建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理论支持
        五、会计监管与国际合作机制:本文的研究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演进及特征
        一、政治领域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演进
        二、经济领域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演进
        三、国际合作机制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国际合作机制的变迁分析
        一、国际合作机制的变迁模式
        二、国际合作机制变迁中的国家主权让渡
        三、多层次、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机制
    第三节 国际合作机制与全球性国际组织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二、典型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及其代表的国际合作机制
        三、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共同特征
        四、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差异特征
    第四节 以WTO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合作机制的诠释
        一、国际贸易合作机制经历了四种变迁模式
        二、WTO承接了部分的国家管辖权
        三、WTO与IMF、巴塞尔委员会的对比分析
        四、多层次、多元化的国际贸易合作机制
        五、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以WTO为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跨境会计监管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跨境会计监管标准的成果及不足
        一、国际会计准则的初步成果
        二、国际审计准则的初步成果
        三、其他领域国际组织的推动与成果
        四、跨境会计监管标准存在的不足
        五、标准趋同与执行等效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跨境会计监管执行中的美国方案及评价
        一、美国方案的产生背景及其监管政策
        二、美国方案的十年历程
        三、PCAOB联合检查协议的分析
        四、总结与评价
    第三节 跨境会计监管执行中的欧盟方案及评价
        一、欧盟方案的产生与发展
        二、独立审计监管机构国际论坛的成立
        三、总结与评价
    第四节 跨境会计监管的改善方向
        一、跨境会计监管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美国与欧盟方案所包含的机制化因素及其局限性
        三、改善的方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一个分析框架
    第一节 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比较特征
        一、共同性的特征
        二、差异性的特征
    第二节 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影响因素
        一、国家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
        二、区域层面的影响因素
        三、全球层面的影响因素
        四、其他领域国际合作机制的借鉴因素与互动
    第三节 构建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基本原则
        一、国际合作机制的普遍性原则
        二、会计监管的特殊性原则
        三、普遍性原则与特殊性原则的结合
    第四节 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尝试
        一、多层次、多元化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
        二、会计监管国际合作组织的构建
        三、跨境会计监管标准与执行问题的解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策建议
    第一节 现实状况及解决的思路
        一、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情况
        二、欧盟区域合作机制的有利因素
        三、内地与香港会计监管合作的有利因素
        四、中美跨境会计监管合作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第二节 下一步的政策建议
        一、推动国际化进程
        二、完善会计监管体系
        三、维护国家利益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服务导向型高校内部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内容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意义
一、服务导向型高校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一) 审计:受托经济责任下的权力控制机制
    (二) 内部审计:历史与展望
    (三) 高校内部审计:双重性质的审计行为
二、服务导向型高校内部审计的现实基础
    (一)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建立与发展历程
    (二)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
    (三) 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四) 高校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服务导向型高校内部审计的构建
    (一) 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现实选择
    (二) 服务导向型高校内部审计的涵义
    (三) 服务导向型高校内部审计的理念
    (四) 服务导向型高校内部审计的制度安排
    (五) 服务性职能与监督职能的内在统一性
结论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性
    (三)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需求方与供给方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政府审计质量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高质量政府审计需求的动因——代理成本视角
        2.1.2 审计需求方影响政府审计质量的路径分析——基于公共选择理论
        2.1.3 审计供给方提供高质量政府审计的动机分析——基于信号传递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审计需求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2.2.2 审计供给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2.2.3 审计环境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2.2.4 小结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府审计质量的制度背景
    3.1 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演进历程
        3.1.1 政府审计机构的产生——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需求推动
        3.1.2 政府审计工作的发展——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3.1.3 政府审计质量的提升——“人、法、技”建设与“审计风暴”
    3.2 我国政府审计的层次、对象及审计质量的特点
        3.2.1 政府审计的层次
        3.2.2 政府审计的对象
        3.2.3 政府审计质量的特点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政府审计质量的界定与度量
    4.1 审计质量的界定
        4.1.1 实务界的观点
        4.1.2 理论界的观点
        4.1.3 审计质量界定的理论依据——程序观和结果观
    4.2 审计质量的度量
        4.2.1 程序审计质量指标
        4.2.2 结果审计质量指标
        4.2.3 对上述指标的评价
    4.3 政府审计质量的度量指标
        4.3.1 美国政府审计质量控制和评价的经验及启示
        4.3.2 我国政府审计质量评价的现实依据——审计署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标准
        4.3.3 我国政府审计质量指标的恰当性检验—一项实证分析
        4.3.4 本文采用的政府审计质量指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府审计质量的案例分析
    5.1 案例 1一某油田200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项目
        5.1.1 审计项目的背景和简介
        5.1.2 程序审计质量对结果审计质量的影响
    5.2 案例 2——深圳市审计局的政府采购绩效审计项目
        5.2.1 项目背景和简介
        5.2.2 公众的关注、人大及政府领导的重视与政府审计质量
        5.2.3 充分的审计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与政府审计质量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政府审计的需求方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
    6.1 理论分析
        6.1.2 我国政府审计的需求方分析——基于公共受托责任和委托代理理论
        6.1.3 政府审计的需求方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
    6.2 假设的提出
        6.2.1 公众的审计需求与政府审计质量
        6.2.2 人大的审计需求与政府审计质量
        6.2.3 政府的审计需求与政府审计质量
    6.3 研究设计
        6.3.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6.3.2 代理变量的选择和模型的设定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6.4.2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6.4.3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政府审计的供给方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
    7.1 理论分析
    7.2 假设的提出
        7.2.1 审计独立性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
        7.2.2 专业胜任能力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
    7.3 研究设计
        7.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7.3.2 代理变量的选择和研究模型
    7.4 实证结果及分析
        7.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7.4.2 独立性影响政府审计质量的T检验
        7.4.3 专业胜任能力影响政府审计质量的T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
        7.4.4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8.1 研究结论和启示
        8.1.1 主要研究结论
        8.1.2 政策启示
    8.2 论文的创新之处
    8.3 论文的局限性
    8.4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1
附录 2

(9)我国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披露与独立技术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披露的研究现状
        1.2.2 矿业上市公司独立技术审计的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2 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披露与独立技术审计概述
    2.1 矿业融资结构与融资方式
        2.1.1 国际上矿业融资结构与融资方式概述
        2.1.2 我国矿业融资结构与方式的实证分析
        2.1.3 我国矿业上市融资趋势分析
    2.2 矿业上市公司的技术信息披露
        2.2.1 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强制披露制度
        2.2.2 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披露的监管框架
        2.2.3 矿业技术信息披露的形式与标准
    2.3 矿业上市公司的独立技术审计
        2.3.1 技术审计及矿业技术审计概述
        2.3.2 矿业上市公司的独立技术审计
        2.3.3 矿业融资中的独立技术审计与技术尽职调查的区别
3 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披露与独立技术审计理论基础
    3.1 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3.2 我国矿业上市公司独立技术审计动因分析
        3.2.1 受托技术责任是受托经济责任的拓展
        3.2.2 独立技术审计增进信息的价值
        3.2.3 独立技术审计是分担风险的一项服务
        3.2.4 冲突理论对技术审计动因的解释
4 我国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披露与独立技术审计博弈分析
    4.1 我国矿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其监管现状分析
        4.1.1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4.1.2 我国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4.1.3 从"天一科技事件"看我国矿业技术信息披露监管中的问题
    4.2 我国矿业技术信息披露必要性的博弈讨论
        4.2.1 战略式博弈和Nash均衡解
        4.2.2 模型的构建
        4.2.3 模型分析
        4.2.4 博弈分析
        4.2.5 结论和意见
5 我国矿业上市融资技术信息披露与独立技术审计体系研究
    5.1 我国矿业上市融资技术信息披露及独立技术审计制度总体设计
    5.2 我国矿业上市融资技术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5.2.1 矿业技术信息披露的原则
        5.2.2 矿业技术信息披露制度内容与形式
    5.3 矿业上市融资独立技术审计制度研究
        5.3.1 矿业上市融资独立技术审计体系构成
        5.3.2 独立技术审计主体资格制度设计
        5.3.3 独立技术审计流程设计
        5.3.4 独立技术审计证据收集与评价
        5.3.5 独立技术审计报告的内容与形式
6 我国矿业权信息强制披露及其审计实务研究
    6.1 我国矿业上市公司矿业权信息披露及其相关规定
        6.1.1 矿业权评估及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6.1.2 我国证券市场对矿业权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6.2 我国矿业上市公司矿业权独立技术审计实务研究
        6.2.1 建立矿业权独立技术审计制度的必要性
        6.2.2 矿业权独立技术审计重点内容
        6.2.3 矿业权信息独立技术审计的风险领域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10)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图景比较
        1.1.2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履职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基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
        1.3.2 基于外部相关者开展公司治理评价实践的研究
        1.3.3 基于内部审计契约的研究
        1.3.4 基于内部审计开展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局限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局限
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的经济学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交易费用理论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
        2.1.2 契约理论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
        2.1.3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
        2.1.4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与内部审计履职
    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2.2.1 脆弱性
        2.2.2 外部性
        2.2.3 信息不对称性
    2.3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3. 商业银行运行效率评价
    3.1 运行效率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3.2 商业银行运行效率评价的步骤
        3.2.1 划分评价单元
        3.2.2 选择评价要素
        3.2.3 确定评价标准
        3.2.4 实现效率排序
    3.3 效率释义与模型选择
    3.4 基于DEA的实证证据与分析
        3.4.1 样本选择与变量选择
        3.4.2 效率实证结果分析
        3.4.3 效率改进分析
        3.4.4 未来运行效率评价需要关注的方向
4.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评价
    4.1 信息披露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4.2 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分析
        4.2.1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4.2.2 信息披露失真的表现形式
        4.2.3 信息披露失真分析
    4.3 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分析
        4.3.1 信息披露的时间特征分析
        4.3.2 信息披露的方式分析
    4.4 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分析
    4.5 信息披露与风险管理
    4.6 信息披露与信息保密
    4.7 我国上市银行信息披露实证比较
5. 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评价
    5.1 商业银行面临的履行社会责任挑战
        5.1.1 经济全球化与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
        5.1.2 新技术应用与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
        5.1.3 综合化经营与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
    5.2 履行社会责任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5.3 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评价的内容
        5.3.1 基于SA8000的国际标准
        5.3.2 我国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评价的主要内容
    5.4 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构建
    5.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评价
    5.6 A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证分析
6. 商业银行IT治理评价
    6.1 IT治理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6.2 我国商业银行IT治理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6.2.1 我国商业银行IT治理现状
        6.2.2 我国商业银行IT治理所面临的挑战
    6.3 商业银行IT治理安排的有效性评价
    6.4 基于不同绩效目标的IT治理方法评价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酝酿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D]. 成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2]《企业会计准则》出台:从会计准则建设启动到行业会计制度发布[J]. 周华. 财会月刊, 2019(19)
  • [3]业审融合在医疗行业反商业贿赂中的应用研究 ——以XH医院为例[D]. 郭玉凡.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4]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研究[D]. 贾云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5]中国政府环境审计研究[D]. 徐薇. 云南大学, 2018(10)
  • [6]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研究[D]. 乔炜.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01)
  • [7]服务导向型高校内部审计研究[D]. 高磊. 浙江师范大学, 2011(05)
  • [8]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需求方与供给方视角的分析[D]. 王芳. 复旦大学, 2009(10)
  • [9]我国矿业上市公司技术信息披露与独立技术审计研究[D]. 张俊芝.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01)
  • [10]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研究[D]. 刘键.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酝酿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