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金匮要略》,“脉象蛇,腹胀人欲解”

解析《金匮要略》,“脉象蛇,腹胀人欲解”

一、《金匮要略》“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析疑(论文文献综述)

窦豆[1](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柳心[2](2020)在《从《金匮要略》痉病篇浅议小儿急惊风发病基础》文中认为目的整理分析《金匮要略·痉病》篇的古籍文献,讨论小儿急惊风的发病基础。方法通过本篇对痉病的症状描述与发病特征辨析出文中痉病的内涵,并与惊风做概念辨析。对痉病病因、脉象、治疗、预后等条文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小儿惊风病的发病基础。结果明确了痉与惊风的概念辨析,分析了《金匮要略·痉病》中的相关条文,总结了小儿急惊风的发病基础。结论本文中的痉指代高热惊厥,其与惊风的内涵有交叉,小儿急惊风与其类似,但不能完全将痉等同于惊风。从痉病发生的多角度来看津液不足贯穿始终,在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儿在津液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急惊风。想提前预防小儿发生急惊风,平时应以健脾胃生津液为治疗原则。

徐衎[3](2019)在《宋以前医籍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文中认为目的探明宋以前《金匮要略》的流传演变及相关作者生平。辑录宋以前(含宋代)医籍所载《金匮要略》佚文,并加以考释研究。方法依据宋以前医籍与史志书目记载,考察《金匮要略》的流传演变及作者生平。研读现存宋以前医籍,辑录其中所载《金匮要略》佚文,并参考《伤寒论》《诸病源候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等书,对所辑佚文进行考释研究。结果现存《金匮要略》的主要内容源自王叔和编次的《张仲景方论》36卷。此书是将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与仲景弟子卫泛、杜度所集《张仲景方》合编,予以扩充调整而成,约成书于建安二十年(215)至正始十年(249)之间。《张仲景方论》在东晋末年至南朝刘宋年间(396-473)离析为《张仲景评病要方》《张仲景辨伤寒》《张仲景杂方》《张仲景方》《张仲景疗妇人方》5种着作,成为后世所传各种仲景医书之基础。《名医录》所载仲景生平出自《张仲景方·序》,此序是王叔和《张仲景方论·序》之遗存。今本《伤寒论·序》亦源自《张仲景方论·序》。仲景弟子卫泛、杜度于建安二十年(215)至正始十年(249)之间编集《张仲景方》,其主要内容是杜度所获“仲景禁方”。《肘后备急方》所载《张仲景诸要方》并非葛洪原引之书,“张仲景诸要”5字是后人所添;《外台秘要方》所引《张仲景伤寒论》18卷是《张仲景辨伤寒》10卷与《张仲景杂方》8卷的合编本;《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所引《金匮玉函方》是《金匮要略》的母本《金匮玉函要略方》之祖本,且北宋初年编撰《太平圣惠方》时参考过此书;《医方类聚》所引《五脏论》全文即《崇文总目》所载《张仲景五脏论》,而不仅仅是其中的“医人”部分;《幼幼新书》所引《金匮要略》与吴迁本存在一致,可证吴迁本作为现存惟一小字本的可靠性。《针灸甲乙经》载有《金匮要略》佚文1条,可解《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篇第7、8条之惑;《肘后备急方》载有《金匮要略》佚文2条,提示肾气丸具有“祛风冷,补虚劳”之方义,与《金匮要略》从风邪论治虚劳的思想一致;《诸病源候论》载有《金匮要略》佚文2条,阐述妇人转胞、大便难等证的机理,可补《金匮要略》原文之不足;《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金匮要略》佚文6条,其中3条出自《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证治总例》中“上医相色,中医听声,下医诊脉”的内容悉出自扁鹊医籍,提示其作者为扁鹊学派医家;《外台秘要方》载有《金匮要略》佚文4条,另有存疑佚文1条。其中提出治久疟而胁下有痞者不可攻其痞,须“先其时发汗”,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元和纪用经》载有《金匮要略》佚文1条,可与《养生要集》引仲景之文互参;《医心方》载有《金匮要略》佚文20条,另有存疑佚文25条。其方剂出自《张仲景方》,可补《金匮要略》之不足,如治三十年咳大枣丸、治脾胃水桑根白皮汤、治消核肿黄芪贴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有《金匮要略》佚文12条,其中用五苓散治“冬时寒嗽如疟状”,对临床颇有启发,青木香丸、调气方、猪肚黄连丸等方亦别具新意;《本草衍义》载有《金匮要略》佚文2条,其中指出治中风名方小续命汤出自仲景,又载五苓散有止泻之功,即《伤寒论》“治利四法”中利小便法之实例;《圣济总录》载有《金匮要略》佚文1条,出自《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对比二者可知今本《证治总例》的文字有误;《幼幼新书》载有《金匮要略》佚文2条,论小儿疮疹之防治,其文转引自宋代医书《疹痘论》;《针灸资生经》载有《金匮要略》佚文3条,《妇人大全良方》载有《金匮要略》佚文1条,悉出自《张仲景五脏论》,其中关于“五劳七伤六极”的论述可补《金匮要略》之不足。《脉经》卷8、9以外未标记“仲景”的条文中,保存有《金匮要略》佚文。《小品方》明确参考了《张仲景杂方》8卷,同时保存有转引自其他医籍的仲景内容。《范汪方》《养生要集》《古今录验方》《医门秘录》《太平圣惠方》等书在编撰之时参考了不同于今本《金匮要略》的仲景着作。结论王叔和《张仲景方论》是后世所有仲景医书之祖本,应确立此书在仲景医书流传史上的重要地位。宋以前医籍所载《金匮要略》佚文多出自《张仲景方》《张仲景伤寒论》《张仲景五脏论》《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金匮玉函方》等着作,可补《金匮要略》之不足。《脉经》《范汪方》《养生要集》《小品方》《古今录验方》《医门秘录》《太平圣惠方》等书对研究《金匮要略》佚文有重要参考价值。

钱月[4](2018)在《《伤寒论本义》与《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训诂研究》文中指出魏荔彤是清代康雍时期着名的医学家、理学家、易学家。官至江常镇诸道观察使,为官之余,专心着述。其存世医学着作有《伤寒论本义》十八卷与《金匮要略方论本义》二十二卷。此为魏氏积累学医数十年之心得撰写而成,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注释颇为详尽,且独到精辟,对仲景无字潜意之处,多有锐意发挥,为训诂仲景学说之佳作。目的本文通过对魏荔彤《伤寒论本义》与《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及相关文献的深入研究和探讨,系统、全面地分析总结魏氏中医训诂成就,丰富中医文献学内容,并为后世临床应用仲景思想提供借鉴。方法运用文献学、训诂学、历史学、对比分析、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搜集、整理古今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全面研读魏荔彤现存医学着作《伤寒论本义》与《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及相关参考资料,提炼魏氏学术思想,分析魏荔彤中医训诂特点及成就。结果论文主体分为八章,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章,从历史学的角度总结清代儒学对中医学的影响,概述医学注释类文献的社会背景;整理魏氏的家学渊源与文化底蕴对其学术思想的影响。梳理魏荔彤的生平与政绩。第二章,整理魏氏《伤寒论本义》与《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的概要及版本流传,且简要介绍其易学注释类着作《大易通解》、文学着作《怀舫集》及其他着作。第三章,总结魏氏的学术渊源与论述依据。阐述《周易》、佛道经典、程朱理学、《内》《难》经典及各代医学注家对魏氏注疏的影响。第四章~第七章,论述魏氏《伤寒论本义》与《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的学术思想、训诂内容、着述特点,对《本义》的具体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分析。第八章,总结《本义》的影响与不足,分析魏氏学术贡献对后世的作用。结论第一,魏荔彤少读儒书,精通中医、周易、佛道经典,同时也颇受清初理学的影响,其用儒释道等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解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与其他医家的不同之处。第二,魏氏的主要学术思想是伤寒六经理论“表里”、“升降”和“寒热虚实”。第三,魏氏《伤寒论本义》的训诂内容主要有:重调篇次、援引《周易》、融汇佛道、贯通全文、广参各家。第四,魏氏《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的训诂内容主要有:训释字词,阐明医理;探求命名,推究立论;溯本求源,引经证义;取象比类,妙解原文;参透儒书,联系理学;理法方药,论述详细。第五,魏氏博学广识,才华横溢,因此《本义》的着述颇具文采。并且,由于魏氏曾入仕为官,故《本义》中略带有政治色彩。第六,魏氏《本义》得到后世医家的肯定,在国内及日本汉方医家的着作中多有引用,影响深远且广泛。

尤虎[5](2018)在《从“病证时体”四个维度解读张仲景临床思维及其应用》文中认为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曰:“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行医治病,贵在临床思维。《伤寒杂(卒)病论》(以下均称《伤寒杂病论》)作为中医经典着作,传承至今,其临床思维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本研究就是探索这个问题,并由此创立临床思维新理论。目的:本文从“病证时体”四个维度探讨基于《伤寒杂病论》的张仲景的临床思维,以此为基础创立临床思维新理论,以求领会和掌握仲景临床思维的精妙之处,并对中医经典文献的解读,历代名医临床思维的把握,专病专治专方的理解,以及中医临床有所指导与启迪。方法:本研究采用原着学习、文献检索、理论研究的方法,整理、分析、归纳《伤寒杂病论》中体现张仲景临床思维的相关内容。从“病证时体”四个维度探索其内涵,进一步提出中医临床思维新理论,并结合临床实际,揭示其具体应用。结果:通过“病证时体”四个维度对《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临床思维相关理论研究,明确了这四个维度对建立中医临床思维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中医四维疗法”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临床实际,揭示其具体应用。中医四维疗法的定义,是以病证时体四个维度,即病症、证机、时周、体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前提,将辨病、辨证、辨时、辨体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的一种临床诊疗新模式。该诊疗模式以辨病论治为前提,辨证论治为特色,辨时论治为参考,辨体论治为基础,突破了仅从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思维定势,拓展了中医临床思维,丰富了中医临床诊疗体系。中医四维疗法的核心,是以病证时体四个维度,即病症、证机、时周、体质为核心的中医诊疗体系,具体包括:病,即病症,属于疾病诊疗学范畴,内容是以借鉴疾病的现代医学诊疗思路(专病)而使用中医药方法治疗(专治),与特殊症状(专症)和临床综合征(方证)的特异性中医诊疗(专治)体系,突出的特点是专病(症、证)专方专药的特异性中医诊疗。证,即证机,属于病机辨证诊疗学范畴,内容是以首先辨识病位和病性为核心的病机,进而确定辨证论治的中医诊疗体系,突出的特点是辨证识机的非特异性中医诊疗。时,即时周,属于时间医学范畴,内容是以时间和周期为核心的中医诊疗体系,突出的特点是与时间和周期相关病症的中医诊疗与预测。体,即体质,属于体质医学范畴,内容是以体质辨识为核心的中医诊疗体系,突出的特点是与体质相关病症的中医诊疗与预防。结论:“病证时体”四个维度所揭示的基于《伤寒杂病论》的张仲景的临床思维,明确了《伤寒杂病论》研究对中医学研究的实际贡献和现实意义,是研究仲景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这有助于对中医经典文献的解读,加深对历代名医临床思维及专病、专治、专方的理解。中医诊治疾病通过参考这四个维度,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与治疗的有效率。

谢洲[6](2017)在《《脉经》脉学用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脉诊作为中医特色诊法其形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在历史进程之中历经发展与变革,留下了丰富的脉学文献资料。其中魏晋之际由王叔和所撰的《脉经》为现存首部脉学专着,标志着脉学成为独立的专门之学,在脉学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学术地位。目前相关研究中以脉学用语为对象的系统研究较少,本论文以《脉经》为核心资料,立足于现有学术成果,对《脉经》中脉学用语作系统的整理研讨,以期推进中医脉学史的研究,并对古医籍校注以及脉诊现代化研究有所助益。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脉经》成书背景、学术价值、流传概况并回顾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指出目前以传统脉学、《脉经》文本为对象的研究论着中缺乏针对脉学用语现象的系统调研,进一步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以《脉经》中的脉象类用语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穷尽式的搜罗聚类;归纳此类用语特点,考察用语来源、语义现象及历史沿革等;结合术语学理论分析《脉经》用语系统的构建及存在问题;对部分重点、疑难字词及特殊用语作针对性的深入调研;根据考证对现有相关校注及研究中出现的不足做出补正。第三部分以《脉经》中取脉方法类用语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记录诊脉位置的用语,梳理脉位用语发展历史;考察其中同名异指及异名同指现象;考证寸口脉诊法中寸、关、尺三者本义及概念沿革;提出并讨论因脉位改变产生的“概念移植”现象。另外,整理了与取脉指法相关的用语,这一类用语较早期文献略有发展,特别是表达按指轻重概念的用语使用增多。第四部分讨论脉学中的“阴”与“阳”,阴阳的概念在先秦时期进入传统哲学体系,又为中医学所吸纳作为理论构建的基础,并且形成了特色的三阴三阳学说。在脉学中“阴”“阳”可指代不同的脉象、脉位概念,三阴三阳在脉学内容中又衍化出不同的内涵。其中重点讨论了《脉经》中的三阴三阳时间脉。

白洁,徐光星[7](2014)在《《金匮要略心典》论痉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清代医家尤怡所着《金匮要略心典》对痉病成因、脉证等的见解。[方法]通过对《金匮要略心典》的仔细研读、思考,并参考历代医家对相关条文的注释,分析阐释尤氏论痉的独到精妙之处。[结果]尤氏将痉病之因概况为2类,即重感寒湿、亡血竭气,并最终导致脱液伤津,筋脉失于濡养;尤氏论痉之脉,见解独到,尤以注释《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篇中第3条、第7条、第8条的原文脉证为佳,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尤氏论痉,强调痉病有其本证,不可与太阳病混为一谈。[结论]尤氏《金匮要略心典》关于痉病的阐述精辟独到,为后人学习《金匮要略》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白洁,徐光星[8](2014)在《《金匮要略心典》论痉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清代医家尤怡所着《金匮要略心典》对痊病成因、脉证等的见解。[方法]通过对《金匮要略心典》的仔细研读、思考,并参考历代医家对相关条文的注释,分析阐释尤氏论痉的独到精妙之处。[结果]尤氏将痉病之因分为三类,即脱液伤津、重感寒湿、亡血竭气,并全面地阐释了痉病产生的病机;尤氏论痉之脉,见解独到,尤以注释《金匮要略·痊湿喝病篇》中第3条、第7条、第8条原文脉证为佳,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强调痉病有其本证,不可与太阳病混为一谈。[结论]尤氏《金匮要略心典》关于痉病的阐述精辟独到,为后人学习《金匮要略》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孟永亮[9](2014)在《北宋校正医书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宋校正医书局是仁宗嘉佑二年(1057)由官府设置的临时性医籍整理机构,12年间编校医籍11部,使这些医籍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直至今天。它为保存和传承古代医学文献,及促进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中医学术界对其全面系统的研究甚少。本论文采用历史文献学、目录学、考据学等研究方法,同时应用统计学手段,全面考察了校正医书局13位成员的生平事迹,并对校正医书局所校11部医籍的校语注文进行了系统整理与分析,力求厘清这一机构的历史面貌。这项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医知识与古籍文本在北宋的传承和变迁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对当今中医古籍整理亦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校正医书局的成立背景、前后过程、组成成员、主要成就、不同评价及主要结论等六个方面来论述。1.校正医书局的成立背景校正医书局是在北宋前期社会和医学两大背景下产生的。北宋政府“右文崇儒”之政策从主观上为医学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而战争和疫灾又从客观上使北宋政府更多地关注军民的医疗和健康;北宋前期较强的财政实力为校刊医籍提供了经济保障;印刷、造纸及制墨等技术不断完善,从技术上有力地支持着医籍的大规模刊印;科举制度的改革、官私学校的兴盛、读书时尚的形成、校书传承的延续等因素又加速了人们对知识规范的渴望和书籍整理的需求。此外,宋初四朝的医籍整理,又积累了许多校书经验,为校正医书局大规模校书奠定了基础。2.校正医书局的前后过程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在枢密使韩琦的建议下,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编校、刊印为目的的临时性机构,初隶属于编修院。该机构从诏选校正医书官、制定编校计划、确定编校原则、布置编校任务等均有一套严格的工作流程。通过史料分析,校正医书官不在校正医书局编校书籍,而在自己家里校书;医书校正机构之名称当为“校正医书所”而非“校正医书局”。神宗熙宁二年(1069)校正医书之机构罢散,校正医书之事徒太学(国子监),校正医书局存在时间共计12年。3.校正医书局的组成成员校正医书局成员由两部分组成,一为提举校正医书局,由京朝官兼任;韩琦、范镇、钱象先等3位官员先后提任提举校正医书局一职;韩琦从国民健康、国防安全的角度建言置局校正医书,功劳最着。从仁宗嘉佑二年(1057)首任提举校正医书,至嘉佑八年(1063),任职6年;范镇于嘉佑八年(1063)接任,至英宗治平三年(1066)止,任职3年;钱象先从治平三年(1066)接任,推测最晚于神宗熙宁二年(1069)卸任,任职3年;他们三人虽非医官,但在任职期间,精心组织,积极参校,成绩卓着。二为校正医书官,由馆阁官员、知医儒臣、翰林医官构成。掌禹锡、林亿、张洞、苏颂为馆阁官员,高保衡、孙奇、孙兆、陈检为知医儒臣,秦宗古、朱有章为翰林医官。在10位校正医书官中,林亿、高保衡、孙奇参校医籍时间最长,参校医籍最多。儒臣在北宋医书编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校正医书局的主要成就12年间,校正医书局全面系统整理了《嘉佑补注本草》、《本草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备急千金要方》、《金匮要略方》、《千金翼方》、《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脉经》、《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方》等11部医籍,使这些医籍结束了手工传抄的历史,并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直至今天;此外,还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医籍校勘原则、方法和程式,为后世医籍校勘树立了典范。5.对校正医书局的不同评价古今中外学者对校正医书局所取得的成就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也有一些学者对校正医书局的校书方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校正医书局的评价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客观、公正。6.主要结论(1)校正医书局的产生并非偶然,它是北宋前期政治、经济、科技、文教、医学等因素综合发展的产物。其中,与仁宗朝校书重心的转移有极大的关系。(2)校正医书局的设立与韩琦的建议有着直接的关系;校正医书官在自己家里校书,不在校正医书局办公;校正医书机构之名称当为“校正医书所”而非“校正医书局”。(3)在校正医书局成员中,提举一职负责组织、协调及详定工作;儒臣在北宋医书校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医官之外,参校者均在书序后署名。(4)校正医书局原计划整理8部医书,最终编校了11部;其中《灵枢》、《太素》、《广济》三书,目前未见校刊记载;《本草图经》、《千金翼方》、“仲景三书”及《脉经》等6部医籍,未在原计划中,后纳入校正范围。(5)校正医书局这种以儒臣、医官等不同专业背景成员相结合的校书组织和校书模式,在当今中医古籍整理中值得学习和借鉴。

陈萌,张冬梅[10](2013)在《《金匮要略》三处错排原文解析》文中研究表明针对《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篇1处、痰饮咳嗽病篇2处因错排而误读的条文展开了讨论,紧扣痉病、痰饮病的形成机制,考证了中医学对这两种疾病认识的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就痉病汗后脉证、留饮分部脉证、由寒化饮脉理的解读与相关原文的编排提出了个人见解。

二、《金匮要略》“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析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匮要略》“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析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七节 上篇总结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4 小结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节 下篇总结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第三节 结果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2 生物信息分析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4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五节 附篇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从《金匮要略》痉病篇浅议小儿急惊风发病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 痉病与惊风概念辨析
2 痉病的病因病机、脉象与治疗
    2.1 病因
    2.2 发病机理
    2.3 脉象表现
    2.4 关于痉病的治疗
3 小结

(3)宋以前医籍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宋以前《金匮要略》流传演变及相关作者生平考
    (一) 定本《金匮要略》的成书与现存主要版本
    (二) 宋以前《金匮要略》流传考
    (三) 隋以前书目所载仲景医书关系考
    (四) 《张仲景方论》离析原因考
    (五) 《名医录》所载仲景生平出处考
    (六) 卫泛、杜度、王叔和生平考
二、宋以前医籍所引仲景医书三种考
    (一) 《肘后备急方》所引《张仲景诸要方》考
    (二) 《外台秘要方》所引《张仲景伤寒论》考
    (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所引《金匮玉函方》考
三、北宋校正医书局对《金匮要略》的辑佚工作
    (一) 定本《金匮要略》附方考
    (二) 定本《金匮要略》方证补注考
四、宋以前医籍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
    (一) 宋臣参考医籍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
        1. 《肘后备急方》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
        2. 《诸病源候论》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
        3. 《备急千金要方》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
        4. 《外台秘要方》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
    (二) 宋臣未参考医籍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
        1. 《针灸甲乙经》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
        2. 《元和纪用经》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
        3. 《医心方》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
        4.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
        5. 《本草衍义》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
        6. 《圣济总录》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
        7. 《幼幼新书》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
        8. 《针灸资生经》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
        9. 《妇人大全良方》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
五、研究《金匮要略》佚文应重视的几部医籍
    (一) 《脉经》所载《金匮要略》佚文举隅——兼释泻心汤与泻肺汤
    (二) 《小品方》《范汪方》《养生要集》《古今录验方》《医门秘录》《太平圣惠方》等书的参考价值
附考1: 《荆楚岁时记》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
附考2: 《医方类聚》所引《五脏论》考
附考3: 《幼幼新书》所引《金匮要略》考
附考4: 《伤寒论·序》作者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4)《伤寒论本义》与《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训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生平纪事研究
    2 学术思想背景研究
    3 学术特点研究
    4 训话研究
    5 学术发挥与影响研究
    6 其他研究
    7 综述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伤寒论本义》与《金匾要略方论本义》训话研究
    1 魏荔彤生平与时代
        1.1 时代背景
        1.2 家学渊源
        1.3 生平纪事
    2 魏荔彤主要着作
        2. 1《伤寒论本义》
        2.2 《金匾要略方论本义》
        2.3 《大易通解》
        2.4 《怀舫集》
        2.5 其他着作
    3 魏荔彤学术渊源
        3.1 《周易》思想
        3.2 程朱理学
        3.3 《内》《难》经典
        3.4 各家着述
    4 魏荔彤伤寒学术思想
        4.1 表里之义
        4.2 升降之义
        4.3 寒热虚实之义
    5 《伤寒论本义》训诂内容
        5.1 深思仲景,重调篇次
        5.2 援引《周易》,妙解伤寒
        5.3 融汇佛道,旁参史学
        5.4 贯通全文,前后互参
        5.5 广参医家,兼采众长
    6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训诂内容
        6.1 训释字词,阐明医理
        6.2 探求命名,推究立论
        6.3 溯本求源,引经证义
        6.4 取象比类,妙解原文
        6.5 参透儒书,联系理学
        6.6 理法方药,论述详细
    7 《伤寒论本义》与《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着述风格
        7.1 语句文采斐然
        7.2 政治色彩浓厚
        7.3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8 《伤寒论本义》与《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的影响与不足
        8.1 《本义》的影响
        8.2 《本义》的不足
        8.3 《本义》的评价
结语
    结论
    创新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后世医家引用魏荔彤原文集要
    附录1. 后世医家引用《伤寒论本义》原文
    附录2. 后世医家引用《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原文
致谢
简历

(5)从“病证时体”四个维度解读张仲景临床思维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辨病思维
    1.1 病症分类
    1.2 病症命名
    1.3 病因诊断
    1.4 分级诊断
    1.5 鉴别诊断
    1.6 诊断比较
    1.7 辨病思维总结
第二章 辨证思维
    2.1 辨证词源
    2.2 病机要素
    2.3 辨识病位
    2.4 辨识病性
    2.5 辨证思维总结
第三章 辨时思维
    3.1 生理时序
    3.2 病理时序
    3.3 防治时序
    3.4 辨时思维总结
第四章 辨体思维
    4.1 体质分类
    4.2 体质与发病
    4.3 体质与脉症
    4.4 体质与辨证
    4.5 体质与传变
    4.6 体质与预后
    4.7 体质与治疗
    4.8 体质与方药
    4.9 辨体思维总结
第五章 四维法解读原文举例
    5.1 条文举例
    5.2 病症举例
    5.3 方证举例
第六章 中医四维疗法的创立
    6.1 相关概念
    6.2 疗法核心
    6.3 疗法优势
    6.4 疗法意义
    6.5 应用举例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脉经》脉学用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绪论
    1 《脉经》成书背景
        1.1 脉诊起源及古脉法
        1.2 《脉经》成书的时代背景
        1.3 王叔和其人其着
    2 《脉经》学术价值
        2.1 《脉经》的脉学成就
        2.2 《脉经》的文献学价值
    3 《脉经》文献流传
        3.1 《脉经》流传概况
        3.2 《脉经》版本系统
        3.3 《脉经》在其他医籍中的载录
    4 相关研究回顾
        4.1 《脉经》文献及理论研究
        4.2 《脉经》语言文字研究
        4.3 相关脉学文献研究
        4.4 总结
    5 研究内容、意义、方法及基本材料
        5.1 研究内容
        5.2 研究意义
        5.3 研究方法
        5.4 研究材料
第二部分 记录脉象的用语
    1 早期脉象类用语的概况
        1.1 脉象类用语的概念特征及基本类型
        1.2 早期医学文献中的“脉名”
        1.3 脉象表述的发展及缺陷
    2 《脉经》中的脉象类用语
        2.1 用语形式
        2.2 用语来源
        2.3 用语的同义(近义)与多义
        2.4 用语的语义变迁
        2.5 成组用语
    3 《脉经》规范化脉名体系的建立
        3.1 脉名选择的依据和方法
        3.2 脉名界定的方式
        3.3 脉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4 《脉经》脉象用语例探
第三部分 记录取脉方法的用语
    1 记录取脉部位的用语
        1.1 取脉部位的沿革及《脉经》中的相关用语
        1.2 同名异指与异名同指
        1.3 寸、关、尺专论
        1.4 脉学用语的“概念移植”
    2 记录取脉指法的用语
        2.1 文献中的基本情况
        2.2 《脉经》中的相关用语
第四部分 脉学用语中的“阴”与“阳”
    1 传统语境中的“阴阳”及其在中医文化中的延展
        1.1 “阴阳”溯源
        1.2 “阴阳”的哲学宇宙论及其与时空的联系
        1.3 中医学对“阴阳”的继承与发展
    2 《脉经》脉学条文中的“阴阳”
        2.1 “阴阳”与脉象性质
        2.2 “阴阳”与脉位前后
        2.3 “阴阳”与脉位浅深
        2.4 多因素混称的“阴阳”
    3 《脉经·扁鹊阴阳脉法》之三阴三阳脉
        3.1 日周期的三阴三阳脉
        3.2 年周期的三阴三阳脉
        3.3 《扁鹊阴阳脉法》三阴三阳内涵
        3.4 三阴三阳时间脉与四时脉的比较
        3.5 附: 其他类的三阴三阳脉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金匮要略心典》论痉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致痉之因
2 痉病之脉
3 关于“反恶寒”和“不恶寒”
4 结语

(9)北宋校正医书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1. 校正医书局的成立背景
    1.1 社会背景
        1.1.1 政治概况
        1.1.2 经济简况
        1.1.3 科技情况
        1.1.4 文教状况
    1.2 医学背景
        1.2.1 宋之前医籍整理简况
        1.2.2 宋初医籍整理状况
        1.2.3 北宋医学教育考试概况
    1.3 小结
2. 校正医书局的前后过程
    2.1 原因概述
    2.2 过程梳理
    2.3 流程考述
    2.4 名称考究
    2.5 费用探讨
    2.6 隶属分析
    2.7 小结
3. 校正医书局的组成成员
    3.1 提举校正医书局
        3.1.1 韩琦
        3.1.2 范镇
        3.1.3 钱象先
    3.2 校正医书官
        3.2.1 掌禹锡
        3.2.2 林亿
        3.2.3 张洞
        3.2.4 苏颂
        3.2.5 高保衡
        3.2.6 孙奇、孙兆
        3.2.7 陈检
        3.2.8 秦宗古 朱有章
    3.3 小结
4. 校正医书局的主要成就
    4.1 编校医籍的成就
        4.1.1 《嘉佑补注本草》
        4.1.2 《本草图经》
        4.1.3 《伤寒论》
        4.1.4 《金匮玉函经》
        4.1.5 《备急千金要方》
        4.1.6 《金匮要略方论》
        4.1.7 《千金翼方》
        4.1.8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4.1.9 《脉经》
        4.1.10 《黄帝针灸甲乙经》
        4.1.11 《外台秘要方》
    4.2 编校医籍的原则、方法及特点
        4.2.1 校勘依据
        4.2.2 校勘方法
        4.2.3 校勘内容
        4.2.4 校记书写
        4.2.5 校勘凡例
        4.2.6 序录撰写
        4.2.7 儒臣校书
    4.3 小结
5. 对校正医书局的不同评价
    5.1 对校正医书局的赞赏
    5.2 对校正医书局的批评
6. 主要结论
7. 参考书目及文献
8. 致谢
9. 个人简历
10. 附录
    10.1 校正医书局所校医籍序、后序、奏敕或进呈汇总
        10.1.1 《补注本草奏敕》、《嘉佑补注总叙》、《补注神农本草总序》、《本草后序》
        10.1.2 《图经本草奏敕》、《本草图经序》
        10.1.3 《伤寒论序》
        10.1.4 《校正金匮玉函经疏》
        10.1.5 《金匮要略方论序》
        10.1.6 《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后序》、《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序》、《后序》
        10.1.7 《校正千金翼方表》
        10.1.8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10.1.9 校定《脉经》进呈割子
        10.1.10 《新校正黄帝针灸甲乙经序》
        10.1.11 《校正唐王焘先生外台秘要方序》、《外台秘要》卷末“内降札子”
    10.2 校正医书局所校医籍注文统计
        10.2.1 《嘉佑补注本草》注文统计
        10.2.2 《伤寒论》注文统计
        10.2.3 《金匮玉函经》注文统计
        10.2.4 《金匮要略方论》注文统计
        10.2.5 《备急千金要方》注文统计
        10.2.6 《千金翼方》注文统计
        10.2.7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注文统计
        10.2.8 《脉经》注文统计
        10.2.9 《黄帝针灸甲乙经》注文统计
        10.2.10 《外台秘要方》注文统计
    10.3 《金匮要略方论》附方统计

四、《金匮要略》“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析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从《金匮要略》痉病篇浅议小儿急惊风发病基础[J]. 柳心.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28)
  • [3]宋以前医籍所载《金匮要略》佚文辑考[D]. 徐衎.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9(12)
  • [4]《伤寒论本义》与《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训诂研究[D]. 钱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5]从“病证时体”四个维度解读张仲景临床思维及其应用[D]. 尤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2)
  • [6]《脉经》脉学用语研究[D]. 谢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7]《金匮要略心典》论痉初探[J]. 白洁,徐光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6)
  • [8]《金匮要略心典》论痉初探[A]. 白洁,徐光星. 第二十三次全国医古文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4
  • [9]北宋校正医书局研究[D]. 孟永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10]《金匮要略》三处错排原文解析[J]. 陈萌,张冬梅. 国医论坛, 2013(01)

标签:;  ;  ;  ;  ;  

解析《金匮要略》,“脉象蛇,腹胀人欲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