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模式改进的新思路

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模式改进的新思路

一、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模式改进的新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党海燕[1](2021)在《基于STEAM项目学习理念的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世界各国进入了新一轮的人才竞争,各国都出台了新战略以应对新技术产业革命。其中,由美国领先发起的STEAM教育取得了显着成果,各国也在跟进寻求适合本国发展的STEAM教育模式。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进行的如火如荼。2017年,颁布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中国版STEAM首次做出明确定义,即为“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我国科学教育界倾向于将STEAM作为一种以真实问题解决为目标,项目式学习为途径的策略。基于此笔者将STEAM项目学习理念尝试应用于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首先,本论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深入剖析STEAM项目式学习理念的特点和内涵,明确STEAM项目学习理念要素,结合国内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现状,设计出适应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框架及教学评价模式。并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下实施,经过一段时间的项目学习,按照教学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分析,结合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STEAM项目学习理念下的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其次,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STEAM项目学习理念的科学探究活动能以生活问题为载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STEAM项目学习理念下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3)STEAM项目学习理念下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多元化评价有助于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形成;(4)STEAM项目学习理念下科学探究活动的创新研究为科学课程的改革提供新思路。最后,通过本次的研究对科学课程以及STEAM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

张红妍[2](2021)在《设计思维视域下大学生协作问题解决能力教学模式与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核心素养是全世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其中一项非常关键的技能就是协作问题解决(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CPS,后文简称为CPS)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强调合作与探究学习,但学生的CPS能力提升效果和培养模式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如何改革教学模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CPS能力已成为研究热点。设计思维作为一种多元化、创新型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核心理念与CPS能力评价标准高度契合。本研究从设计思维的视角出发,将设计思维引入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CPS能力为目标来重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基于设计思维的教学活动模型及策略体系,并选择“实践技能类”课程内容进行了模式和策略的实证研究。研究采用基于设计的范式,主要运用了准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的方法。采用准实验研究法验证基于设计思维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CPS能力是否与传统教学中学生的CPS能力有显着区别。同时,在实验班的教学活动中开展三轮行动研究,目的在于更好的优化教学模式和策略。最后通过调查问卷、文本分析、学生作品分析等方式分析学习者协作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情况,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并结合学生课堂满意度调查以及访谈,验证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为提升大学生CPS能力提供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设计思维的教学模式可以用于培养大学生的CPS能力。文章包括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讲述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简述了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罗列了CPS能力、设计思维研究现状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其对本研究的启示;第三章是研究设计,对设计思维视域下大学生CPS能力培养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结合设计思维的EDIPT模式设计了新的教学模式;第四章是研究过程的实施,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践技能类课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证研究,对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三轮迭代实验修改优化了新的教学模式;第五章是研究的数据分析,因CPS能力较为复杂,故采用对质性数据量化分析的方法来测量。通过学生作品、小组讨论文本、学生访谈、问卷调查前后测结果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第六章研究总结,提出优化策略,对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反思,也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想法。本研究构建了设计思维视域下大学生CPS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与相关策略,并进行了实践与效果验证,发现学习者在团队协作能力、问题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作品成绩均有所提升,学习者的协作问题解决行为更加显着。

黄肖杰[3](2021)在《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 ——以“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为例》文中指出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培养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然而不少高校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仅停留在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层面上,未能深入到计算思维的问题解决方式方法的培养上来。笔者针对目前如何将计算机知识与计算思维培养有效融合的问题,试图构建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并应用于实践加以解决,以期为指导教师开展计算思维教学实践提供教学参考,为计算思维培养模式研究注入新的动力。本研究主要运用了实验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模式构建:分析了可视化编程的特点、计算思维培养模式的结构要素和大学计算思维课程体系,构建了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包含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培养内容、教学培养实施和课程培养评价四方面;并且基于计算思维相关内容研究以及已有计算思维教学模式和模型的启示,并在混合式学习理论、“做中学”理论、体验式游戏学习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对该模式的四方面进行详细解析。(2)模式应用:以该模式为指导开设了“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计算思维线上课程;选取了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选学“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的132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该模式的指导下,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线上教学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3)模式应用效果评价:采用调查和成绩综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过程性、总结性数据进行了收集,从大学生的创造力、算法思维、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协作思维五个方面对学习者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学习者的创造力、算法思维、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和协作思维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并且学生的课程评价和学习满意度较好,这说明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计算思维学习的热情。

吴小秋[4](2021)在《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四次工业革命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正在呈现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特色型大学积极推进“金课”建设是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要、立足培养具有完整的科学基础知识、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的新型工程人才。为探寻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的有效路径,本文首先以建构主义理论、产教融合理论以及OBE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对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金课”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了三所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课程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课程建设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发现了目前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通过对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为代表的五所高校课程建设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借鉴其课程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评价确保具有挑战性、致力于培养“金师”队伍和优化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先进的课程建设经验,然后针对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建设中存在问题,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方面探索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路径。最后依据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原则要求,提出从科教融合—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产教融合—走出传统课堂、线上线下融合—多元一体化学习平台和主动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课程调整机制四个方面推进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并从质量评价标准、质量管控体系和质量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构建课程质量保障机制,以期为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的深入发展保驾护航。

王柳婷[5](2020)在《“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产业更新迭代更加频繁,迫切需要一批具有更强适应能力的“新工科”人才,这对于高校的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培育核心素养恰好是对“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的积极回应。核心素养作为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涵盖了新形势下工程人才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对于学生应对未来不确定的风险和挑战具有长远的价值。因此,研究“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及其培育是当今高等工程教育领域不可回避的时代主题。本科层次的“新工科”人才是未来工程领域发展的主体,因此本文聚焦“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首先,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OBE教育理念、“大工程观”教育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详细阐释了新工科、核心素养、“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框架制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依据,构建了适合我国现实需要的“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框架。该框架分为文化学习、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包括专业知识、基础知识、跨学科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国际视野九个基本要点。参照该核心素养框架,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目前“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状况展开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在社会参与维度上发展较好,而在文化学习和自主发展维度有所欠缺,尤其是跨学科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需要重点关注。接着进一步分析了学校教育在“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现实挑战,主要有: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师资水平不高、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有待加强五个方面。最后,笔者提出了“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和保障建设,主要有:转变高等工程教育理念;优化以核心素养为依据的课程体系;构建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营造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以及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曲平[6](2020)在《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文中提出教学需要创新,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我国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提倡从20世纪80年代起延续至今,教师教学中依旧存在未有效落实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意识淡漠、理念不足,创新素质欠缺等诸多问题,这使得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持续深入研究尤为必要。且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又是小学教学基础中的基础,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综合性教学内容与特点,这些也使得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相关研究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以创新教学为出发点,探究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政策、文献的梳理与分析,确定采用访谈法、课堂观察以及问卷调查法探究Q市M小学和J市D小学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首先,通过教师访谈,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现行的课堂教学方式;他们对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其认为的语文创新教学的应然;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实然;影响他们创新教学的因素;他们对未来语文教学中想要做出的创新努力以及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期望等。其次,通过课堂观察,进一步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他们是否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真正落实于实际的教学施行中。最后,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一方面,通过教师问卷再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教学动机、创新教学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具体的创新教学行为,以更全面地探析他们进行创新教学的影响因素、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以及他们对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学生问卷再更客观地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学生对其语文教师实际课堂创新教学表现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有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误解与不足;未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落实于教学实践;缺乏创新教学实效甚至未有教学创新等诸多问题。本研究进行相应的归因分析:一是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包括国家宏观方面教育教学政策与制度,教学改革与要求等与创新教学相关的具体教学指导;学校方面创新教学氛围的营造、条件的供给等的缺失;二是教师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欠缺;三是教学主体——学生,其个体差异、创新学习能动性方面的不足等,影响了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由此,本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优化策略与建议:一是国家宏观教学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更多的创新教学指导;二是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的环境氛围条件;三是教师多方面自主提升创新教学专业素质,优化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本研究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积极探索与重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完善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切实优化落实创新教学实践,营造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良好氛围;提升教师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的能力等,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李通晶[7](2020)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影视制作》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视频传播成为当下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就业市场对影视制作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教育技术学专业《影视制作》课程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影视语言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影视作品的拍摄制作方法,能够创作出完整的影视作品。但是,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影视制作》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作品创作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过程也只是简单地模仿操作,缺乏主动探索与创新,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基于此,笔者将创客教育理念引入教育技术学专业《影视制作》实践课程教学中,构建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影视制作》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首先,笔者通过查阅分析相关文献,明确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厘清创客教育与教育技术学专业《影视制作》课程教学的研究现状。然后,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影视制作》实践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接着,在分析已有创客教育理念指导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遵循主体性、实践性、反馈性和可操作性四个模式构建原则,初步构建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影视制作》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最后,笔者将这一教学模式应用到X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影视制作》实践课程教学中,通过三轮行动研究,不断修改完善这一教学模式,最终得到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影视制作》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张冀[8](2020)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强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视问题不足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深思理论内核的题中之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校园新型主流媒体之一,已经成为高校传播信息与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擅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牢牢把握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积极凭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鲜活载体,深入发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科技有机融合,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在新时代彰显吸引力、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由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问题、功能类型、问题成因、规范要求、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理论前提。理论分析是支撑论说的学理依据,本文分别对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等进行学理审思。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灌输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论、接受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重要论述,以及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予理论阐释。从理论高度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系统论证分析,彰显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与迫切性。媒介在不同时代都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载体,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媒体属性,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时代之需,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内容承载与技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者亟需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将其打造成价值引领、凝聚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二,功能形态。提炼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六种类型,即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开发功能、凝聚功能的类别得以展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多维度”地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推送服务、查询服务与咨询服务,实现教育双方的实时互动、平等互动与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潜能,促使大学生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关心国家、政党、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助推全体大学生对伟大中国、伟大民族、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凝聚大学生的政治共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现实依据。指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以省内126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系统梳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阵地样态与内容建设,了解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开通状况、定位介绍、栏目设置以及运营主体、运营人员、运营推送等情况,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事件进行系统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营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十分欠缺等问题,其高校缺乏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不足、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平台推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转化、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第四,对策建议。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交流为支点”的理念宗旨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中,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洞察大学生的价值诉求、明晰新时代的价值趋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道德教育为目标指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具体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强化政治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实施名师计划、发挥全员作用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所在;培育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提升学生信息鉴别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学生素养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创新推送类型、重视标题制作、构建话语内容、打造主流栏目的内容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点所在;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评估体制、协调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保障所在。此外,与本研究相结合,笔者创建并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以检验自己的分析或得到新的启发。作为附录,笔者把它放在最后,以作参考。

段炼[9](2020)在《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足球运动具有独特的全面育人功能,是学校体育工作中重要的育人手段和教学内容。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加强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事关长远,涉及基础,对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和中国足球运动科学发展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2015年1月教育部牵头成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动校园足球发展。2019年3月,教育部贯彻“足球从娃娃抓起”的理念,遴选建设3570所足球特色幼儿园,开展试点工作。如何科学的从娃娃抓起?相关学者根据教育部“幼儿园去小学化”的要求,根据《3-6岁儿童发展纲要》,构建了系列“幼儿足球适宜性游戏课程”。至此,我国校园足球运动的科学发展和足球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完整体系构建,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但这一初创体系仍存在缺少从幼儿-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一体化、全周期、系统化整体审视和对学龄层次间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等方面有效衔接的细节考量问题。尤其是缺少对最为关键的“幼小衔接”阶段6-7岁儿童——小学一、二年级足球课程开发、教学和活动设计与幼儿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有效衔接问题的科学审视。当前6-7岁儿童足球教学未能形成适宜性、系统性、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存在课程目标单一化,教学内容技术化,教学形式专业化,活动开展竞技化,教学评价体质化等问题,导致教师教学没有抓手、学生学习没兴趣,严重削弱了校园足球课程体系的全面育人功能,成为当前我国校园足球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探索能够实现有效衔接、协同联动和可持续发展的6-7岁儿童足球课程理论及及实践体系,成为当前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加强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校园足球打造成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奠基工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工程和新时代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探路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研究以系统构建与我国幼儿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有效衔接的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为研究目标与对象,以促进儿童“发展适宜性实践”与“适宜性游戏”为理念,以系统论、课程论、教学论、适宜性游戏理论以及青少年足球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6-7岁儿童足球课程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明确了该课程体系的转换路径选择,按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等指导性文件的目标要求,从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及评价体系4方面系统构建“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并进行该课程体系的实施与论证。以期实现对现有足球课程的系统升级,更新该年龄段儿童足球教学理念、明确课程目标、完善内容体系、拓展实施渠道、实施科学评价,实现有效“幼小衔接”,全面提升足球课程体系全面育人的系统功能。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遵循”立体化”转换与路径选择。一是将校园足球水平一阶段课程实施路径由原有仅向上支撑三、四年级足球课程的基础功能定位,转换为向下有效衔接“学前幼儿足球游戏”与向上支撑“小学三、四年级”课程教学的承上启下功能定位,拓展了路径长度;二是将校园足球的体育学科课程形式,转换为有效衔接学校、家庭及社会多方参与的一体化适宜性游戏课程形式,延展了课程实施路径的宽度;三是将重点体现校园足球课程掌握足球技术和提升运动素质的课程目标,转换为更加重视学生运动兴趣、品格提升、习惯养成的全面教育发展目标,提升了足球课程实施的教育价值。第二,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是以发展适宜性实践及适宜性游戏理论为理念引领,以足球为手段实现全面教育为目标,以组织开展高水平的“适宜性游戏”为课程内容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的规范化与保障的全面化为依托,以建立全方位、标准化课程评价体系为参照,有效衔接学前课程与小学课程、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适宜于我国小学6-7岁儿童学校足球课程开展的理论-实践要素反馈体系。第三,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由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及评价体系4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前两者以课程大纲、方案的创编为主要目标,强调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后两者则以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为目标,强调实施过程的科学性与评价方式的客观性、标准性。最终,在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统一于课程体系建构之中,在理论指导、实践应用、反馈调整的系统循环中,实现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的不断丰富与发展。第四,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目标、内容体系,是以该年龄阶段学习特征与适宜性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各种素质能力发展的渐进性变化和足球基本技术结构特征为主线,将各阶段课程学习标准有效融合到适宜性足球游戏的创新创编中,通过科学分类、难度梯度、功能定位、菜单式选取等方式,将新创编的游戏内容有序排列组合形成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的过程,具体表现为课程大纲、课程方案及每节课程教案三个层次。第五,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实施体系,包括实施过程和实施保障两方面内容。前者强调了教师在执教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中的规范性与标准性要求,包括课前设计准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调整三个环节;后者则从课程实施的环境氛围和保障入手,为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的有效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与实施路径,包括建立运动联盟、设置主题活动、学校-家庭-社区活动、社会资本参与、智能科技支持等多元形式。第六,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及效果评价三个环节,本研究通过构建成长激励性标准化的指标评估体系实现各环节的有效评估。目标评价的对象包括适宜性游戏创编与课程内容(大纲)创编两方面评价;过程评价的对象为教师或教练员的施教过程,包括施教准备、施教过程、施教效果和施教评价四方面评价;效果评价的对象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以及对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效益的综合性评估。

BAATARCHULUUN SOLONGOO(慈棱格)[10](2020)在《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相继进行课程改革,蒙古国课程改革不能孤立于世界课程改革之外。同样,化学课程也必须进行改革。蒙古国2013年的第十五次课程改革针对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本论文共有四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论述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本文第三章主要梳理了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历史上本文研究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研究了从第一次课程改革到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梳理了每一个课程改革的特殊和矛盾为了更好的理解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的课程改革中的一些要求,新思维、意义和价值。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中新思维的意义和价值。第四章蒙古国的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梳理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第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存在主要问题,第二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存在主要问题。第三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评价存在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蒙古国第十四次蒙古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容进行梳理包括也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存在主要问题课程目标不明确。第二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容偏“难”,要求偏“高,第二,蒙古国中小学采用是俄罗斯中小学教材,课程内容不太合适蒙古国教育及学生发展。第三方面第十次中学化学课程实施存在主要问题:一、教学方法单一,第四方面第十四次课程评价存在主要问题是没有提展的评价。第二个方面第十四次中小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容进行梳理包括也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存在主要问题没有将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二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容偏“难”,要求偏“高,二是教科书,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第三方面第十次中学化学课程实施存在主要问题:一、一是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面,二是缺乏多样性的化学课教学方法。第十四次课程评价存在主要问题是化学课程评价体系过随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主要研究了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泰勒课程理论。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分析了蒙古国第十五次的课程改革的主要追求,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研究:在课程目标上(丰富了课程目标内容,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程内容上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科结合,在课程实施上适合每一个孩子,运用科学技术,提高课程的连续性,实践和理论教学结合,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形成,周期评价,详细评价,确保评价结果与奖惩制度相联系。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对蒙古国第十五次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追求的在化学课程目标上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应用于实践,在化学课程内容上积极听取学生的教学建议,实现中学化学课本的趣味化全面化,在化学课程实施上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增加丰富多样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化学课程评价上提升对于化学课程评价的重视程度,严格制定化学课程评价体系制度。第四部分为论文第七章。第七章主要分析了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体现的新思维,主要体现为四方面。第一,课程目标中所提出的新思维—课程目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是重在创新"的学生能力、三是提高重在生活中"的学生能力第二,课程内容中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第三,课程实施中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建设分类化的教学思想、二是扩充复合化学教学内容、三是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四是强调教学的主导地位。第四,课程评价中所体现的新思维——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基于教学相关者的自我评价和外部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本论文对中学化学课程课程改革的要求来进行研讨,以蒙古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实情为研究的出发点,主要对中学化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模式改进的新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模式改进的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TEAM项目学习理念的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1.1.2 STEAM项目学习理念的发展
        1.1.3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现状及课程标准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理论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STEAM项目学习理念的研究现状
        2.1.2 国内STEAM项目学习理念的研究现状
        2.1.3 文献综述小结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多元智能理论
        2.2.3 社会文化发展理论
        2.2.4 有意义学习理论
        2.2.5 项目式学习理论
    2.3 相关概念界定
        2.3.1 STEAM相关概念
        2.3.2 项目式学习的内涵
        2.3.3 STEAM项目学习理念的内涵
第三章 STEAM项目学习理念下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
    3.1 STEAM项目学习理念下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特征及其意义
        3.1.1 STEAM项目学习理念运用到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必要性
        3.1.2 STEAM项目学习理念下小学科学活动探究的特点
        3.1.3 STEAM项目学习理念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3.2 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依据与理念及原则
        3.2.1 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依据
        3.2.2 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理念
        3.2.3 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原则
    3.3 STEAM项目学习理念下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框架设计
        3.3.1 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整体流程
        3.3.2 科学探究活动分析阶段
        3.3.3 科学探究活动设计阶段
第四章 教学案例设计
    4.1 STEAM项目学习理念下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
        4.1.1 学习对象的选取
        4.1.2 学习者分析
        4.1.3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内容的分析
        4.1.4 STEAM项目学习理念下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案例设计
    4.2 STEAM项目学习理念下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评价设计
        4.2.1 学生评价设计
        4.2.2 教师评价设计
第五章 教学案例设计实施及结果分析
    5.1 STEAM项目学习理念下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教学案例实施
        5.1.1 教学案例实施情况
        5.1.2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教学中的表现情况
    5.2 教学案例实施结果分析
        5.2.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5.2.2 学生自评结果分析
        5.2.3 教师评价结果分析
        5.2.4 学生访谈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设计思维视域下大学生协作问题解决能力教学模式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
        1.1.2 协作问题解决在目前课堂中的现状
        1.1.3 优化教学方式的发展需求
        1.1.4 基于设计思维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协作问题解决(CPS)能力
        2.1.1 协作问题解决(CPS)能力的概念
        2.1.2 协作问题解决(CPS)能力的评价研究
        2.1.3 协作问题解决(CPS)能力的研究现状
    2.2 设计思维
        2.2.1 设计思维的概念
        2.2.2 设计思维的模型与工具
        2.2.3 设计思维的研究现状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基于设计思维的协作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构建
    3.1 设计思维促进协作问题解决(CPS)能力培养理论分析
        3.1.1 大学生协作问题解决(CPS)能力培养目标分析
        3.1.2 设计思维促进协作问题解决能力(CPS)培养可行性分析
    3.2 基于设计思维的协作问题解决教学设计
        3.2.1 基于设计思维协作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构建
        3.2.2 基于设计思维协作问题解决教学流程设计
第4章 基于设计思维的协作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4.1 实证研究依托课程介绍
        4.1.1 课程介绍
        4.1.2 课程目标
        4.1.3 课程内容
        4.1.4 教学环境
    4.2 实证研究设计
        4.2.1 实验研究对象初始水平分析
        4.2.2 研究流程介绍
        4.2.3 实施过程介绍
    4.3 实验班教学实践过程
        4.3.1 第一轮迭代研究
        4.3.2 第二轮迭代研究
        4.3.3 第三轮迭代研究
        4.3.4 小结
    4.4 对照班教学实践过程
第5章 基于设计思维的协作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实践效果分析
    5.1 评价依据
    5.2 评价维度
        5.2.1 协作问题解决(CPS)能力矩阵
        5.2.2 作品分析
        5.2.3 “协作问题解决行为”文本编码与分析
        5.2.4 大学生协作问题解决(CPS)能力自评分析
        5.2.5 学生课程满意度分析
    5.3 数据分析
        5.3.1 协作问题解决(CPS)能力矩阵分析
        5.3.2 课程作品成绩分析
        5.3.3 协作问题解决(CPS)行为的滞后序列分析
        5.3.4 协作问题解决(CPS)能力自评问卷分析
        5.3.5 课堂满意度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总结
        6.1.1 提出了基于设计思维的教学模式
        6.1.2 提炼了基于设计思维的优化策略
        6.1.3 验证了教学模式及策略的有效性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A:实验班学生过程性数据案例罗列
    附件B:实验班作品制作学生反思记录案例
    附件C:大学生CPS能力前测
    附件D:大学生CPS能力后测
    附件E:CPS能力自评与互评
    附件F:学生作品评价
    附件G:访谈提纲
    附件H: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 ——以“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时代呼唤计算思维的培养
        1.1.2 高等教育的计算思维培养处于探索阶段
        1.1.3 可视化编程工具为计算思维培养提供新思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计算思维
        2.1.2 可视化编程
        2.1.3 计算思维培养模式
    2.2 研究现状
        2.2.1 计算思维相关研究
        2.2.2 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研究现状
        2.2.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混合式学习理论
    3.2 “做中学”理论
    3.3 体验式游戏学习理论
    3.4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3.5 情境学习理论
第四章 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构建
    4.1 模式构建概述
    4.2 相关理论对模式构建的指导
    4.3 已有计算思维教学模式和模型的启发
        4.3.1 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
        4.3.2 技术促进思维发展的计算思维教学程序
        4.3.3 基于“体验学习圈”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型
    4.4 模式构建
        4.4.1 课程培养目标
        4.4.2 课程培养内容
        4.4.3 教学培养实施
        4.4.4 课程培养评价
第五章 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应用
    5.1 “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培养目标
    5.2 “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培养内容
        5.2.1 课程大纲
        5.2.2 课程内容
        5.2.3 课程考核
    5.3 “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教学培养实施
        5.3.1 教学模型和学习流程
        5.3.2 实现条件
    5.4 “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培养评价
        5.4.1 评价内容及方法
        5.4.2 计算思维能力变化分析
        5.4.3 课程满意度调查分析
        5.4.4 课程期末成绩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行业特色型大学
        2.1.2 课程
        2.1.3 金课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产教融合理论
        2.2.3 OBE教育理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
        3.1.1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3.1.2 文本分析
        3.1.3 调查问卷分析
    3.2 课程建设成效
        3.2.1 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3.2.2 深化实践教学建设
        3.2.3 注重课堂教学
    3.3 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3.1 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3.3.2 课程内容落后于技术创新水平
        3.3.3 课程结构配置不够合理
        3.3.4 课程实施落实不够到位
        3.3.5 课程评价缺乏科学性
        3.3.6 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 国内外课程建设措施及特征
        3.4.1 以项目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与课程设计
        3.4.2 教学科研“无界化”
        3.4.3 推行“教学工厂”理念
        3.4.4 以学生为中心的产出导向教学理念
        3.4.5 注重设置跨学科专业和课程
        3.4.6 “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3.5 经验借鉴与启示
        3.5.1 课程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3.5.2 课程评价确保具有挑战性
        3.5.3 优化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
        3.5.4 致力于培养“金师”队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策略
    4.1 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要求
        4.1.1 “金课”建设高阶性要求
        4.1.2 “金课”建设创新性要求
        4.1.3 “金课”建设挑战度要求
    4.2 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有效途径
        4.2.1 科教融合--科研成果反哺教学
        4.2.2 产教融合--走出传统课堂
        4.2.3 线上线下融合--多元一体化学习平台
        4.2.4 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课程调整机制
    4.3 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保障机制
        4.3.1 坚持“金课”建设质量评价科学性
        4.3.2 健全“金课”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4.3.3 完善“金课”建设质量管理机制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5)“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着“新工科”建设
        1.1.2 高校“新工科”本科生培养面临新的挑战
        1.1.3 培育“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是高校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比较研究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6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工科
        2.1.2 核心素养
        2.1.3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
    2.2 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2.2.2 OBE教育理念
        2.2.3 “大工程观”教育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框架的建构
    3.1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框架建构的基本原则
        3.1.1 坚持以人为本
        3.1.2 追求质量卓越
        3.1.3 面向未来发展
        3.1.4 满足国际要求
    3.2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框架建构的主要依据
        3.2.1 基于国际核心素养框架建构的内在一致性
        3.2.2 基于新业态对未来工程人才的新要求
        3.2.3 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2.4 基于对教育本质的回归
    3.3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框架的基本内容
        3.3.1 “文化学习”指标体系
        3.3.2 “自主发展”指标体系
        3.3.3 “社会参与”指标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现状调查分析
    4.1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之调查设计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内容
        4.1.3 调查对象
        4.1.4 调查方法
        4.1.5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4.2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之结果分析
        4.2.1 总体情况分析
        4.2.2 差异情况分析
    4.3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之现实挑战
        4.3.1 课程体系不合理
        4.3.2 教学模式落后
        4.3.3 师资水平不高
        4.3.4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
        4.3.5 校园环境有待加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选择和保障建设
    5.1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选择
        5.1.1 转变高等工程教育理念
        5.1.2 优化以核心素养为依据的课程体系
        5.1.3 构建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
        5.1.4 营造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环境
    5.2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保障建设
        5.2.1 师资队伍建设
        5.2.2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5.2.3 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5.3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创新教学的要求
        2.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要求
        3.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紧迫性
        4.个人的研究兴趣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
    (二)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特点
        1.创造性
        2.研究性
        3.智慧性
        4.生成性
        5.民主性
    (三)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价值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的研究分析
    (一)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及内容
        3.研究工具
    (二)研究实施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分析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讨论
三、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问题
        1.教师对创新教学存在误解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不足
    (二)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与施行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1.教师对创新教学准备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2.教师对教学资源创新利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3.教师对教学内容创新设计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4.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运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5.教师对创新教学评价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三)教师对创新教学的施行存在问题
        1.教师重教轻学,缺乏实质创新
        2.创新流于形式,缺乏教学实效
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
        1.国家宏观教学要求的偏失
        2.学校创新氛围条件的薄弱
    (二)教师创新教学素养的欠缺
        1.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后
        2.教师自我教学反思的淡漠
        3.教师创新教学素质的缺乏
    (三)学生个体能动性的不足
        1.学生个性差异的束缚
        2.学生学习能动性的缺位
五、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一)国家宏观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创新教学指导
        1.创新教学内涵的正确清晰定位
        2.新课改与新教材的切实明晰指引
        3.教育考试制度的适时有效调整
    (二)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氛围条件
        1.创设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
        2.完善教学资源条件的供给
        3.改善教师评价与奖励体制
        4.减轻教与学的双重压力
    (三)教师自主创新提升,优化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
        1.增强创新教学意识及理念
        2.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素养
        3.生成具体的创新教学实践
        4.强化教师的学生主体意识
        5.加强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
        6.形成个性的教学艺术风格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 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三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四 教师调查问卷
致谢

(7)教育技术学专业《影视制作》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今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1.1.2 就业市场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1.1.3 创客教育理念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影视制作》实践课程教学提供新思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创客教育
        2.1.2 创客教育理念
        2.1.3 《影视制作》实践课程
        2.1.4 教学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做中学”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创新教育理论
    2.3 研究现状
        2.3.1 创客教育的相关研究
        2.3.2 教育技术学专业《影视制作》实践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
3 教育技术学专业《影视制作》实践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3.1 问卷设计与调查过程
        3.1.1 调查对象
        3.1.2 问卷设计
        3.1.3 问卷发放与回收
    3.2 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教育技术学专业《影视制作》实践课程教学现状总结
4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影视制作》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4.1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影视制作》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4.1.1 主体性原则
        4.1.2 实践性原则
        4.1.3 反馈性原则
        4.1.4 可操作性原则
    4.2 已有的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分析
        4.2.1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创客教学模式
        4.2.2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模式
        4.2.3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3ES”模式
    4.3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影视制作》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4.3.1 教学分析
        4.3.2 学习目标
        4.3.3 教学活动
        4.3.4 教学评价
        4.3.5 实现条件
5 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
    5.1 教学前期分析
        5.1.1 学习者分析
        5.1.2 教学内容分析
        5.1.3 教学环境分析
        5.1.4 分析指标确定
    5.2 第一轮行动研究——以“摄像机的使用与运动摄像”为例
        5.2.1 教学方案制定
        5.2.2 教学活动实施
        5.2.3 教学观察分析
        5.2.4 教学总结反思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以“摄影造型与构图”为例
        5.3.1 教学方案制定
        5.3.2 教学活动实施
        5.3.3 教学观察分析
        5.3.4 教学总结反思
    5.4 第三轮行动研究——以“影视编辑”为例
        5.4.1 教学方案制定
        5.4.2 教学活动实施
        5.4.3 教学观察分析
        5.4.4 教学总结反思
    5.5 完善教学模式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教育技术学专业《影视制作》实践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学生课堂表现记录表
    附录3 学生作品评价量表
    附录4 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1.1.1 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研究述评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预期创新
第2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探究
    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界定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阐释
        2.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分析
    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解析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理解
        2.2.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辨析
        2.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剖析
    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2.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支撑
        2.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
        2.3.4 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借鉴
    2.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价值
        2.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2.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2.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迫切性分析
第3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类别展现
    3.1 认知功能
        3.1.1 形式认知
        3.1.2 内容认知
        3.1.3 载体认知
    3.2 导向功能
        3.2.1 政治导向
        3.2.2 思想导向
        3.2.3 行为导向
    3.3 互动功能
        3.3.1 实时互动
        3.3.2 平等互动
        3.3.3 多元互动
    3.4 服务功能
        3.4.1 咨询服务
        3.4.2 查询服务
        3.4.3 推送服务
    3.5 开发功能
        3.5.1 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3.5.2 在线交流,激活创新精神
        3.5.3 思维训练,提升辩证素养
    3.6 凝聚功能
        3.6.1 传承优良传统,增进文化认同
        3.6.2 塑造执政形象,强化政党认同
        3.6.3 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认同
        3.6.4 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国家认同
第4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阵地样态
        4.1.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的普遍性
        4.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定位的多元化
        4.1.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的个性化
        4.1.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共通性
    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分析
        4.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类型的多样性
        4.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时政要点的差异性
    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成效
        4.3.1 实名主体与运营主体各显其能
        4.3.2 栏目设置与菜单设计有章可循
        4.3.3 先进典型与特色内容深受青睐
    4.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表现
        4.4.1 思政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
        4.4.2 平台定位认知不准,思政栏目服务欠缺
        4.4.3 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政内容认同不高
    4.5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4.5.1 平台的运营缺乏思政教育观念
        4.5.2 学生对平台思政功能认知不足
        4.5.3 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
        4.5.4 平台推送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4.5.5 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思政功能
第5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
    5.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理念遵循
        5.1.1 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宗旨
        5.1.2 坚持“学生主体”的本位回归
        5.1.3 增强“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
    5.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指导原则
        5.2.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5.2.2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5.2.3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5.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遵循
        5.3.1 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
        5.3.2 洞察青年学生的价值诉求
        5.3.3 明晰因时而进的价值趋向
    5.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
        5.4.1 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5.4.2 以中华优秀道德涵养时代青年
        5.4.3 以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使命担当
第6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
    6.1 加强队伍建设:以专业的“微”力量提升水平
        6.1.1 强化政治素养
        6.1.2 加强业务学习
        6.1.3 实施名师计划
        6.1.4 发挥全员作用
    6.2 提升学生素养:以良好的“微”素养重塑自我
        6.2.1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6.2.2 培育学生意见领袖
        6.2.3 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6.2.4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
    6.3 加强内容建设:以丰富的“微”内容感召学生
        6.3.1 创新推送类型
        6.3.2 重视标题制作
        6.3.3 创新话语体系
        6.3.4 打造精品栏目
        6.3.5 把握推送时机
    6.4 健全保障机制:以完善的“微”机制引领发展
        6.4.1 强化领导机制
        6.4.2 规范管理机制
        6.4.3 优化评估机制
        6.4.4 健全协调机制
结论
附录
    一、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应用范例
        1.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构建
        2.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运营
        3.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展望
    二、省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情况汇总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适宜性游戏理论对我国6-7岁儿童(幼小衔接阶段)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1.1.2 实现3-5岁幼儿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完整性,满足幼小衔接的现实需求
        1.1.3 满足6-7岁儿童全面发展的迫切需求
        1.1.4 贯彻“足球从娃娃抓起”,推动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之需
    1.2 研究问题
        1.2.1 我国6-7岁儿童足球课程体系转换与路径选择
        1.2.2 构建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
        1.2.3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的实践成效验证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体育课程
        1.4.2 幼小衔接
        1.4.3 课程体系
        1.4.4 适宜性游戏
        1.4.5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8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小学体育课程相关研究
        2.1.1 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与发展观研究
        2.1.2 小学体育课程模式研究
        2.1.3 小学体育课程研发研究
        2.1.4 小学体育游戏与足球游戏研究
        2.1.5 小结
    2.2 儿童群体特征相关研究
        2.2.1 儿童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2.2.2 儿童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研究
        2.2.3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规律研究
        2.2.4 儿童认知过程研究
        2.2.5 儿童行为构建研究
        2.2.6 儿童人格形成及发展研究
        2.2.7 儿童智力、潜能开发研究
        2.2.8 儿童少年体育兴趣培养研究
        2.2.9 儿童性格形成及培养理论
        2.2.10 小学6-7岁儿童足球课程需求研究
        2.2.11 小结
    2.3 儿童足球运动发展相关研究
        2.3.1 儿童足球教学相关研究
        2.3.2 儿童足球课程相关研究
        2.3.3 儿童足球竞赛相关研究
        2.3.4 小结
    2.4 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与适宜性课程研究
        2.4.1 DAP理论思想起源、理论背景、核心主张
        2.4.2 DAP理论的课程观、教师观研究
        2.4.3 DAP理论对我国体育课程创编实施的启示
        2.4.4 小结
    2.5 研究评述
        2.5.1 研究的主要观点
        2.5.2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2.5.3 我国小学足球课程发展趋势
        2.5.4 创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三章 我国 6-7 岁儿童足球课程开展现状及中外对比分析
    3.1 我国小学足球课程现状分析
        3.1.1 课程要素调研分析
        3.1.2 课程调研方案设计
        3.1.3 课程调研结果与分析
        3.1.4 我国小学足球课程现状特征
    3.2 小学足球课程模式的分析框架
        3.2.1 “课程模式”概念分析
        3.2.2 比较教育理论模型分析
        3.2.3 足球课程模式分析框架的建立
    3.3 国外学校足球课程模式现状
        3.3.1 日本儿童足球课程模式
        3.3.2 德国儿童足球课程模式
        3.3.3 英国儿童足球课程模式
        3.3.4 中外6-7岁儿童足球课程模式比较分析
第四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整体设计
    4.1 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
        4.1.1 系统论:哲学基础
        4.1.2 课程论:课程设计模式基础
        4.1.3 适宜性游戏理论:课程理念基础
        4.1.4 儿童足球教学理论:教学论基础
        4.1.5 校园体育游戏创编理论:方法论基础
    4.2 课程设计的原则
        4.2.1 特异性
        4.2.2 系统性
    4.3 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
        4.3.1 促进儿童足球全面发展
        4.3.2 实现课程幼小衔接
        4.3.3 促进功能不断优化
    4.4 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与模式
        4.4.1 设计思路
        4.4.2 设计模式
    4.5 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4.5.1 课程体系的要素分析
        4.5.2 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
        4.5.3 课程体系的功能规划
第五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
    5.1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指导思想
        5.1.1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5.1.2 “适宜性游戏”理念
        5.1.3 “全面教育发展”理念
        5.1.4 “融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5.1.5 发展适宜性课程理念
    5.2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目标
        5.2.1 基本课程目标
        5.2.2 全面教育发展课程目标
        5.2.3 各阶段课程目标
    5.3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结构
        5.3.1 数量结构
        5.3.2 内容结构
        5.3.3 组织结构
        5.3.4 课程长期发展结构
    5.4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内容创编
        5.4.1 基本规律
        5.4.2 逻辑演变
        5.4.3 游戏分类与内容体系搭建
    5.5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与课程大纲创编
        5.5.1 课程创编的设计与调查
        5.5.2 游戏分类
        5.5.3 创编与组织实施
        5.5.4 新创编游戏的评估与甄选
        5.5.5 课程大纲创编
第六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实施体系
    6.1 课程实施的目标
        6.1.1 课程实施过程体系目标
        6.1.2 课程实施保障体系目标
    6.2 课程实施的原则
        6.2.1 游戏规则合理性原则
        6.2.2 趣味与安全性原则
        6.2.3 合理运用场地器材原则
        6.2.4 分组分队原则
        6.2.5 练习变形应用原则
    6.3 课程实施的阶段划分
        6.3.1 课前设计准备
        6.3.2 课程实施阶段
        6.3.3 课程评价调整阶段
    6.4 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及要求
        6.4.1 实施过程的方式方法及要求
        6.4.2 实施保障的方式方法及要求
    6.5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教学方法
        6.5.1 体育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6.5.2 适宜性教学方法的应用
    6.6 课程实施的步骤
        6.6.1 微观实施过程步骤
        6.6.2 宏观实施保障步骤
第七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
    7.1 适宜性课程评价理论分析
        7.1.1 构建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7.1.2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
    7.2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7.2.1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理论分析
        7.2.2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构成
第八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实施与论证
    8.1 课程实施方法
        8.1.1 试点课程基本安排
        8.1.2 试点课程评价方法
        8.1.3 试点课程评价模式
    8.2 课程实施效果实验论证
        8.2.1 实验方案
        8.2.2 实验步骤与方法
        8.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8.3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评价结果
        8.3.1 课程目标/内容评价
        8.3.2 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8.3.3 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8.4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的效益分析
        8.4.1 “课程体系”指标评估效益
        8.4.2 “课程体系”的系统建构效益
        8.4.3 适宜性课程理论理念贯彻执行效益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帮助蒙古国中学化学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二)研究者志趣所在
        (三)希望国外学者对蒙古国化学课程改革有更多认识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访谈法
        (3)历史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课程
        (二)化学课程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蒙古国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二)关于自然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二、21世纪以来中国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方面的研究
        (二)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资源改革方面的研究
        (三)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四)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
        (五)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方面的研究
        (六)关于中学化学课程目标改革方面的研究
        (七)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实验改革方面的研究
        (八)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实施改革方面的研究
        (九)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评价方面的研究
        (十)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趋向改革方面的研究
        (十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师改革方面的研究
第三章 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
    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历程
        第一阶段(从1921年到1940年)
        第二阶段(从1940年到1957年)
        第三阶段(从1958年到1975年)
        第四阶段(从1975年到1990年)
        第五阶段(从1990年到2003年)
        第六阶段(从2004年到2012年)
        第七阶段(从2013年至今)
第四章 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上的主要问题
        (1)政治与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
        (2)课程目标包括太多能力,大部学生不能达到
        (3)没有将“过程与方法”落到实处
        (二)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上的主要问题
        (1)内容偏“难”,要求偏“高”,学生忽视大量的知识
        (2)关注到了课程结构的形态,具体学科的形式和内容
        (三)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实施上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2)基于内容的教学方法
        (四)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评价上存在主要问题
        没有进展的评价
    二、化学课程改革中存在主要的问题
        (一)化学课程目标上问题
        没有将“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化学课程内容上问题
        (1)内容偏 “难” ,要求偏 “高”
        (2)教科书,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
        (三)化学课程实施上问题
        (1)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2)缺乏多样性的化学课教学方法
        (四)化学课程评价上问题
        化学课程评价体系过随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三、小结
第五章 蒙古国第十五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一)认知领域
        (二)情感领域
        (三)动作技能领域
    二、泰勒的课程理论
        (一)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1)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2)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
        (3)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二)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
        (1)“学习经验”一词的含义
        (三)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
        (1)“组织”是什么
        (四)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学习模式
        (2)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3)蒙古国基础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容侧重
        (二)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第六章 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一)在课程目标上
        (1)丰富了课程目标内容
        (2)将“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在课程内容上
        (1)学生学习科学探究
        (2)适合学习者的认知特征
    (三)在课程实施上
        (1)增加丰富多样丰富的教学形式
        (2)学习环境
        (3)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4)运用科学技术
        (5)提高课程的连续性
    (四)在课程评价上
        (1)新核心课程评价的类型和形式
        (2)拥有科学知识和理解
        (3)探索现象的必要性,热情和热情
第七章 蒙古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一、化学课程目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一)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重在创新"的学生能力
        (三)提高重在生活中"的学生能力
    二、化学课程内容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
    三、化学课程实施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一)建设分类化的教学思想
        (二)扩充复合化学教学内容
        (三)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
        (四)强调教学的主导地位
    四、化学课程评价中所体现的新思维
        (一)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
        (二)基于教学相关者的自我评价和外部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
    小结
第八章 推进对蒙古国化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提高蒙古国化学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更多文化程度高的人愿意做化学教师
    二、加强蒙古国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升蒙古国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增加蒙古国基础教育中学化学实验器材和设施配备,使学生机会动手进行化学实验
    四、老师的专业发展
    五、具备专业的准备和高素质的教师特点
        (一)公平
        (二)准备
        (三)个人接触
        (四)创造力
        (五)宽恕的
        (六)尊重
        (七)归属感
    六、为中学生创造更多到化学工厂进行参加的机会,做相关的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模式改进的新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TEAM项目学习理念的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与实践[D]. 党海燕.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设计思维视域下大学生协作问题解决能力教学模式与策略研究[D]. 张红妍.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3]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 ——以“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为例[D]. 黄肖杰. 兰州大学, 2021(12)
  • [4]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路径研究[D]. 吴小秋.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5]“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研究[D]. 王柳婷.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6]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D]. 曲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教育技术学专业《影视制作》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D]. 李通晶.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1)
  • [8]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D]. 张冀.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 段炼.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D]. BAATARCHULUUN SOLONGOO(慈棱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模式改进的新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