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系统高分辨率连续处理——川北原油勘探新突破

FOCUS系统高分辨率连续处理——川北原油勘探新突破

一、FOCUS系统高分辨连片处理——实现四川盆地北区原油勘探新突破(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杰[1](2021)在《川东南奥陶系桐梓组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差异化保存机理》文中研究表明四川盆地是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盆地内油气资源丰富,已在震旦系-中三叠统海相层系中发现了一系列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近年来,寒武系龙王庙组、沧浪铺组与洗象池群碳酸盐岩不断取得新发现与新突破,有力揭示了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领域的广阔勘探前景。目前,四川盆地奥陶系油气勘探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但前期研究发现,奥陶系桐梓组碳酸盐岩油气显示良好,尤其是川东南地区桐梓组白云岩厚度较大,存在滩相发育区,具备形成优质储集层的基础条件。然而,针对川东南地区桐梓组的总体研究程度低,油气地质条件有待明确,寻找优质储层是实现其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针对川东南地区桐梓组碳酸盐岩,以“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差异化保存”为主线,综合运用碳酸盐岩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充分利用野外露头资料,以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流体包裹体、碳氧锶同位素与常微量元素测试等手段为主要方法,从沉积特征、储集空间与成岩作用特征分析着手,在沉积-成岩体系下重点剖析了旋回性沉积作用、溶蚀作用与白云石化作用对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详细讨论了孔洞缝胶结(充填)物流体性质与成因,建立了储集空间演化模式,明确了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差异化保存机理,查明了相关控制因素,并提出了桐梓组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表明:(1)桐梓组岩性复杂,通过岩石微相分析,将桐梓组划分为29种岩石微相;以微相组合作为指相标志,对沉积环境进行了解释,认为桐梓组发育泻湖、潮坪、混积潮坪、浅滩、滩间海与台内洼地等6种沉积环境,具有泻湖-潮坪、泻湖-浅滩-潮坪、台内洼地-泻湖-潮坪(浅滩)、台内洼地-滩间海-浅滩、滩间海-浅滩-潮坪、浅滩-泻湖与浅滩-滩间海-台内洼地等7种典型的沉积序列组合。(2)桐梓组发育2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和1个三级层序上升半旋回,三级层序格架内沉积环境经历了开阔台地(SQ1TST)→局限台地(SQ1HST~SQ2HST)→开阔台地(SQ3TST)的旋回性演化。明确了桐梓组相带分布规律,建立了“洼湖相承、滩坪交互、浅滩成带”的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指出围绕台内洼地和泻湖,以潮坪环境为主,浅滩与潮坪交互叠置发育,台内浅滩主要分布在利川-石柱-武隆-南川-习水-古蔺一带。(3)桐梓组发育晶间孔/晶间溶孔、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窗格孔/膏模孔、溶孔、溶洞、成岩缝、构造缝和溶蚀缝等多种类型储集空间。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构造破裂作用、烃类充注对储集空间的形成与演化起到建设性作用;压实和压溶作用、埋藏胶结作用、过度白云石化作用与重结晶作用造成储集空间遭到破坏。晶间孔、晶间溶孔、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溶孔与溶洞是桐梓组主要的有效储集空间,裂缝发育频率相对较低,且多数被充填,储集性能相对偏差。(4)桐梓组发育同生期、早成岩期、埋藏期和表生期溶蚀作用。同生期-早成岩期溶蚀作用分别受高频层序、三-四级层序相关的相对海平面下降所驱动,主要对局限台地浅滩和潮坪沉积物进行溶蚀改造,形成的多类型溶蚀孔洞是桐梓组储集空间的主要来源。埋藏期溶蚀作用与有机质生烃、TSR反应形成的酸性流体以及深部热液相关,主要表现为对先存储集空间的继承和调整,不造成储集空间的显着净增加。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发生时间晚、规模小,形成的储集空间不具备油气储集意义。(5)桐梓组白云岩/石类型多样,发育泥晶白云岩(Dol-1)、粉晶白云岩(Dol-2)、粉细晶白云岩(Dol-3)、(残余)颗粒白云岩(Dol-4)和灰岩基质中的粉-细晶白云石(Dol-5)等5种类型基质白云岩/石,以及粉-细晶白云石(Cd-1)和异形白云石(Cd-2)等2种类型白云石胶结(充填)物。依据白云岩/石结构特征、晶体类型与地球化学参数,认为基质白云岩/石流体性质相似,白云石化流体来源于同期海水,其中Dol-1~Dol-4形成于蒸发浓缩-渗透回流白云石化过程,Dol-5是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结合流体包裹体数据,认为Cd-1与Cd-2成岩流体为桐梓组地层内部封存的海源流体,形成于正常的地层埋藏增温过程,未受到异常热事件的影响。(6)桐梓组储集空间的形成取决于旋回性沉积作用、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与构造作用。旋回性沉积作用是储集空间发育的基础,决定岩石组分和结构与有利沉积相带,控制早期溶蚀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的范围与强度;溶蚀作用是储集空间形成的重要机理,同生期-早成岩期溶蚀作用是储集空间发育的关键因素;白云石化作用对于改善晶粒碳酸盐岩储集性能具有积极意义;构造作用形成的多期次裂缝,是储集空间发生改造或优化的重要条件。储集空间的差异化保存取决于埋藏胶结作用强度、白云石化作用程度与烃类充注程度。埋藏胶结作用形成的胶结(充填)物,是导致储集空间受到破坏的重要原因;白云石化有效抑制了后期胶结作用,增强了岩石抗压实压溶能力,是早期储集空间保存的关键因素;烃类充注有利于先存储集空间的保存,决定了储集空间的最终有效发育程度。(7)桐梓组碳酸盐岩孔渗条件总体较差,但受建设性成岩作用改造可发育相对高孔、高渗的储集层段,勘探前景总体可观。川东南地区桐梓组勘探目标应立足于局限台地浅滩和潮坪沉积,I类有利区位于古蔺-赤水-綦江-习水一带,II类有利区位于涪陵-石柱-南川一带。

王建新[2](2019)在《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全球经济和资源形势面临重大转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地质勘查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战略性矿产的兴起,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将不断拓展地质勘查的空间。新的形势对我国地质勘查工作提出巨大的挑战,同时为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也为内蒙古自治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阶段探索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更好的把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在参考借鉴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及国内的地质勘查形势、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等方面,围绕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路径及动力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新地勘经济体系”,新地勘经济体系是由地勘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是建立新地勘经济体系,包括地勘产业体系、绿色发展和对外地勘。地勘产业体系是建立行业化管理、专业化细分和企业化经营的地勘产业体系;企业化经营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打造实体经济就是组建地矿集团公司,地矿集团公司采取勘查开发一体化、大地质、地质跨界的战略。并论述了地质跨界战略实施是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衍生和实体经济的补充。建立了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是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实现创新驱动就是要创建高效的组织管控制度,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健全的地勘金融机制,充满活力的文化建设以及科技创新机制。以此为基本点构建了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为准则层,三级指标为方案层。实施转型升级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地勘新经济,地勘新经济就是在地质勘查业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基础上与新经济的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的结合体。

陈鹏[3](2016)在《火焰山地区二叠系梧桐沟组精细构造解释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勘探不断深入,山地复杂领域越来越成为工作的重点与热点。吐哈盆地火焰山地区二叠系稠油勘探属于典型的山地深层勘探,近两年在梧桐沟组钻探获得突破,再次掀起该区勘探热潮。然而该区勘探面临地表、地下双复杂地质条件。本文通过一体化研究思路,保证地震资料品质的基础上,以整体研究、整体认识为指导思想,开展全区油藏解剖。在精细构造解释技术支撑下,准确落实地层分布规律,刻画区域构造及断裂特征;利用各类储层预测技术精确落实储层分布,明确沉积储层展布特点;结合烃源岩和构造演化分析,研究确定稠油的成藏特点与模式。通过整体成藏解剖,本区二叠系成藏主控因素与断裂关系尤为密切,包括断裂与烃源岩、断裂与前缘有利砂体以及古构造形态的配置关系,可以说成藏断裂是关键,有利储层是必要因素。因此火焰山二叠系成藏受地层赋存、有利相带分布共同控制,发育断块、地层、岩性三种类型油藏,其中梧桐沟组一段以底水断块的构造油藏为主,梧桐沟组二、三段以地层岩性油藏为主。整体上该区油藏在生烃中心生成后,沿梧桐沟组一段大套砂砾岩运移,顺控藏断裂自北向南、由西向东调整,在梧桐沟组一、二、三段的岩性、断块以及地层圈闭中成藏,其中近源优质砂体是下步重点勘探目标方向。

王炳章,蔡俩[4](2011)在《石油物探在我国油气发现与发展中的作用——纪念《石油物探》创刊50年》文中指出《石油物探》期刊50年的茁壮成长,植根于新中国石油勘探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中国特色石油物探理论、方法、技术的不断进步,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物探人的聪明才智、探索追求、开拓创新和永不言败的科学精神。所以,回顾我国石油物探事业艰辛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开拓先行、保障资源接替和推进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追溯地球物理勘探在我国油气发现与发展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几尽磨灭的史实证明地球物理勘探是开拓我国石油工业的先行者、保障我国油气资源接替的主力军和推进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事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还原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真实历史功勋,是对《石油物探》创刊50年的最好纪念。

王江[5](2011)在《乌尔逊凹陷南部层序地层格架及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乌南地区位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箕状断陷南部,东部以近单斜的形式向巴彦山隆起过渡,西部与嵯岗隆起相连。从成藏条件看,乌南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有效烃源岩面积445km2,平均厚度365m,乌东斜坡带整体为一单斜,顺向断层发育,同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配合具有形成构造-岩性、岩性油气藏条件,成藏条件有利。本论文从乌尔逊断陷勘探的复杂性出发,立足乌南富油洼槽,重点围绕乌东斜坡带,以层序地层学、坡折带分析、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层序地层建立等时格架,应用3D地震解释、3D可视化、波形聚类和储层反演等技术对乌尔逊断陷的复杂构造、沉积特征、岩性体进行精细解释与刻画,总结断块-岩性、岩性油气藏发育特征、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明确了乌南地区油气富集规律,指出勘探主攻方向应由构造油藏向构造-岩性油藏转变,提出一套以层序地层学为基础,纵向细分层、横向精细对比的创新性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扇体刻画与储层精细预测的地质-地球物理联合技术系列。通过系统研究认为:(1)地震资料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和层拉平技术实现了三维可视化扇体的变地震时窗和小地震时窗等时刻画,解决了等时窗地震属性刻画的穿时问题,使刻画的地质体具有同时代的地质内涵;(2)通过“坡折带”划分和沉积条件分析,首次建立了乌南地区南屯组沉积、成藏模式,认为乌东斜坡带由三级坡折组成,沿二级坡折带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为最有利油气藏发育区,油源、有利相带以及沟通源岩与储层的运移通道三者间有利匹配是独立复杂生油小洼槽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关键;(3)乌东斜坡带是乌南地区主要的聚油单元,构造-岩性油藏是其主要的油藏类型,油气主要沿“湖泛面、不整合面、断面”分布,既具有“三面”控藏的特征;(4)乌南次凹油气主要通过纵向运移、侧向运移、复式输导三种运移模式由西向东运移,乌东斜坡带主要以侧向运移和复式输导为主;(5)通过对原盆地发育和叠加改造的分析研究,建立了乌南地区南屯组等层序发育期的古构造格架,认为乌东斜坡带南屯组沉积时期古构造面貌控制着盆地的沉积相带、主要物源体系;南屯组末期构造反转改造形成的古背斜控制着油气分布,即多期构造活动形成叠加改造的古地貌控制着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成果与勘探生产紧密结合,2008-2010年配合部署探井27口中13口获工业油气流,配合部署了17口评价井,整体提交4012.91×104t的石油探明储量,而且还具有剩余3000-4000万吨石油预测储量的潜力。

王芳[6](2011)在《菏泽地区煤成气储层沉积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沉积学、煤成气地质学、层序地层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在系统搜集整理菏泽地区野外露头资料、钻孔岩芯资料、测井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菏泽地区晚古生代和新生代沉积体系特征,重点研究晚古生代沉积体系特征,识别出四种沉积体系:潮坪沉积体系、障壁-泻湖沉积体系、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河流-湖泊复合沉积体系,并研究了各沉积体系的构成,即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在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研究区山西组分流河道砂体和石盒子组河道沉积砂体具备成为煤成气储集体的条件。研究了菏泽地区煤成气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的类型与特点、成岩作用、物性特征及空间展布。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4种:即粒间孔隙、粒内孔隙、微孔隙和裂隙,成岩作用是储集空间的主要影响因素。龙固镇西部山西组砂岩储层厚度最大,龙固北部区域下石盒子组砂岩储层厚度最大,南赵楼东南方向龙固镇东北方向靠近田桥断裂区域上石盒子组砂岩储层厚度最大,因此可以推测这些区域煤成气储层发育较好。

王权[7](2010)在《二连盆地含油断陷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区带与成藏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连盆地为中生代小型断陷湖盆群,具有物源多而近、快速堆积和沉积相带变化快的沉积特点,有利于岩性油藏的形成。近年来,随着岩性油藏研究与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岩性油藏年度上交储量已经占到上交储量的70%以上。因此,深化开展二连盆地含油断凹岩性油藏形成条件、沉积砂体控制因素、岩性油藏形成机制与富集因素研究,对该盆地以及相类似盆地的岩性油藏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依托大量的地质、三维地震、沉积储层和有机地球化学等基础资料,按照“沉积控砂体—圈闭控油藏—主元控富集”的研究思路,拟定了“不同区带(块)成藏对比、沉积砂体形成条件分析、岩性油藏成藏机制与富集主控因素研究”的研究技术路线。通过系统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在对二连盆地5个含油断凹不同区带(块)成藏条件进行了详细对比,在此基础上,针对断凹内岩性油藏的发育特点,厘定了洼槽区的概念,界定了范围,包括传统构造单元划分中的陡坡带翼部、洼槽带、缓坡带中低部位;并指出洼槽区处于弱构造发育区,优质烃源岩发育、沉积储集砂体与烃源岩呈包裹或互层接触关系,为一个从源岩到岩性圈闭的完整成藏单元。2、对该盆地典型凹陷开展了沉积砂体形成条件研究,对不同区带的物源口、古沟谷和坡折带进行了分析,提出古地貌决定沉积体系分布、古沟谷决定沉积砂体运载路径、坡折带控制沉积砂体叠合关系,“物源—路径—坡折”三元共同控制沉积砂体的分布。将二连盆地坡折带划分为两类七种,沉积砂体的叠合方式受不同坡折带形态控制。3、在岩性油藏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12个已发现岩性油藏进行了剖析,从圈闭形成、油气运移成藏与保存条件等方面探讨了岩性油藏成藏机制。研究表明,洼槽区具有岩性圈闭时间形成早、油气以一次运移或短距离二次运移为主,油气充注—成藏早,岩性油藏后期保存条件好等有利的成藏机制,并建立了四种典型的岩性油藏成藏模式。4、综合以上沉积砂体分布、成藏机制研究等新认识,明确提出二连盆地断凹岩性油藏形成富集受“五因素”控制,分别是油气资源丰富的主洼槽区、源内或近源成藏组合关系、有利构造-岩相带、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和一定规模的有利储集砂体。在具有多洼槽(区)的断凹,要开展五种因素的系统分析;在明确断凹主生油洼槽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后三种因素研究。

马永生,蔡勋育,郭旭升,郭彤楼,赵培荣[8](2010)在《普光气田的发现》文中研究指明勘探思路、地质认识与勘探技术的创新带来了普光气田的发现。通过对宣汉达县地区勘探历程的解剖,分析了普光地区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勘探思路的形成过程,阐述了深层超深层优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模式等主要地质新认识,及复杂碳酸盐岩综合储层预测的技术思路。普光气田的发现,带动了川东北地区元坝、河坝及四川盆地深层勘探的发展,为"川气东送"工程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夏国朝[9](2010)在《枣园复杂断块低流度油藏特征及稳产措施研究》文中指出复杂断块低流度油藏特征及稳产措施研究在油田开发阶段虽有涉及,但还不普及,没有形成成熟的技术系列,特别是对低流度油藏的构造、储层、流体、剩余油分布及稳产措施等方面研究还不系统,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满足目前油田开发阶段的需求。论文本着科研服务于生产的宗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以黄骅坳陷的枣园油田为例,进行了此项研究工作。此次针对枣园油田油藏流度低、构造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油田存在水驱控制程度低、层间层内矛盾突出、储量动用程度差、递减幅度大、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清和稳产期短等开发矛盾的情况,从油层微构造、油藏流度、单砂体流动单元和剩余油分布等环节,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通过应用精细地震解释技术结合单井资料研究了油层微构造;在理论联系实际基础上,对油藏流度重新进行了分类,揭示了油井的产能与流度的线性关系;并在油组、小层和单砂体精细划分对比基础上,深入开展单砂体流动单元的研究,解剖四种不同类型的流动单元与生产的各种关系。在以上专题研究基础上,用地质和油藏等方法综合分析低流度油藏剩余油潜力区,揭示剩余油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其主要集中在六个区带。通过部署新井、补孔、转注、分注等常规性措施来挖潜剩余油潜力,重点是采取“点弱面强,点动面稳,相控注水,单井吞吐”等针对性稳产措施,从全油田的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治理工作,为油田长期的稳产上产创造条件。本论文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突出的有:1、此次共发现六种油层微构造类型、数量52个。2、对油藏的流度重新进行了分类,共分为六类,使理论分类更加符合实际生产需求。3、结合油田开发的状况,开展了单砂体流动单元高精度的划分,共分为四类。4、应用地质分析、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等三种方法,综合研究了低流度油藏的剩余油富集区。枣园油田通过调整和实践后,可采储量大幅度增加,水驱开发效果明显改善,油田整体开发水平由三类上升到一类。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对该油田基本上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总结出一套复杂断块低流度油藏提高二次采收率方面较为适宜的稳产措施,为提高该类油藏开发水平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王泽明[10](2010)在《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识别研究 ——以苏里格气田为例》文中提出论文以苏里格致密气藏为研究对象,针对古生界具有低孔、低渗、埋藏深、厚度薄的河流相沉积砂体储层;储层厚度薄,岩性空间变化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岩性-地层圈闭类为主的气藏隐蔽性强;储层地球物理特征复杂,而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等难点。应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岩石物理学、储层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综合运用钻井、岩心、分析化验、测试、测井、地震资料等,开展层序地层、沉积微相、成岩作用与有效储层发育等研究,应用多种地震新技术新方法,以地质(钻井)标定测井,测井约束地震,地质、地震、测井相结合为纽带,开展远近道及叠后叠前地震资料对比分析研究,综合利用各类属性信息(包括地震反射结构、波形特征、反演信息)进行多属性分析,研究不同地震属性特征与储层及含气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其多元映射关系;进而分析有效储层的展布规律,预测相对高产富集区,优选钻探目标。形成一套苏里格致密气藏有效识别方法。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总结性认识:1.研究区山西组-石盒子组可分出四个长期旋回、十个中期旋回(相当于Ⅳ、Ⅴ级旋回、准层序);2.区块主力气层为盒8段和山1段,山2段也有一定的气层分布,其中盒8下段沉积体系为沼泽背景下的辫状河沉积,发育辫状河道、心滩、泛滥平原和河间湖泊四种沉积微相;山1、山2段主要为曲流河沉积体系。沉积微相及其水动力条件是控制有效储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沉积微相中的心滩、主河道及边滩等微相是有效砂体发育区。3.苏20区块盒8、山1段具有典型的煤系地层成岩作用特征。主要表现为压实作用强,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低,石英加大和高岭石普遍发育,孔隙类型以颗粒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为主。主要储集空间为溶蚀孔隙,其次为残余原生粒间孔及高岭石晶间微孔。喉道以弯曲片状和管束状喉道为主,片状喉道有一定量的出现。孔喉连通性差,基本以小孔-微细喉型为主;4.研究区盒8段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的特征。孔隙度分布范围在1.4%-13.8%之间,平均为7.69%,渗透率分布范围在0.0073-1.1088×10-3μm2,平均为0.33×10-3μm2。盒8下比盒8上具有更为有利的沉积条件和成岩条件,盒8下物性明显比盒8上物性好;5.研究区砂岩储层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成岩作用序列为:压实作用→早期粘土膜(绿泥石膜和蒙脱石膜)形成→石英次生加大→方解石沉淀→高岭石形成→方解石溶蚀→伊/蒙混层或绿/蒙混层→孔隙充填伊利石及绿泥石→第二期硅质胶结→天然气充注→凝灰质等易溶组份晚期溶蚀→方解石交代碎屑颗粒;6.研究区砂岩原始孔隙度为37%,经机械压实和化学压溶作用后孔隙度损失了26.24%,再经绿泥石、方解石、硅质等胶结物充填后孔隙度损失了7.76%,溶蚀作用使孔隙度增加了4.69%,现今保存的孔隙度平均值为7.69%;7.研究区主要成岩相类型:溶蚀成岩相、硅质胶结成岩相、蚀变致密成岩相、强压实致密成岩相。溶蚀成岩相主要分布在粗粒、且成因单元较厚的主河道砂岩;硅质胶结成岩相主要分布小型水道中;蚀变致密成岩相分布比较局限,对储层的影响不大,往往在大段砂岩中呈断续的物性夹层状分布。强压实致密成岩相多发育在河道或心滩顶部的细粒沉积以及漫滩中薄层砂体和泥岩层之中;8.以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参数为主,同时结合储层砂体分布的沉积和成岩相带。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四类,其中Ⅰ类、Ⅱ类为有效储层。苏20区块高效储层在岩石学上受粒度和矿物成分的控制,粒度和矿物成分又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最终是粒度起决定作用,仅砂岩中的粗砂岩才可形成有效储层;粒度、砂岩成因单元的大小和沉积序列特征控制了有效储层的分布,在普遍的低渗砂岩背景上寻找高效储层必须从沉积微相的界定入手。有效层分布与河道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9.为获取用于储层预测的高质量地震资料,要做好频率、信噪比、能量、静校正等方面的分析工作,处理流程中注意消除激发、接收和近地表的变化引起的振幅、能量、时差和频率的差异的处理。通过基于模型的噪声压制、地表一致性振幅和频率校正技术、静校正技术、保幅偏移技术、相位分解反褶积技术构成保幅处理的完整流程,可获取有效储层的地震预测的基础数据资料。10.盒8段、山1段在常规地震剖面上可划分四类地震微相,即强振幅、连续性好、中高频率(A类);中振幅、中-低频率,连续性差-中(B类);弱-中振幅、低频率,连续性差(C类);空白-弱振幅,低频率,连续性差(D类)。结合沉积相分析,波形特征平面展布上盒8段和山1段表现为:A类型漫滩沉积;D类型泛滥平原沉积;B、C两类分别代表心滩(或边滩)和河道沉积,平面上分布广,是有利砂体的分布区;11.近远道上地震叠加剖面上波形的对比分析,认为可划分4种波形变化类型。A类:远道地震剖面相对近道地震剖面,振幅明显增强,即“亮点型”;B类:振幅明显减弱,即“暗点型”;C类:同相轴发生明显的扭曲或连续性变差,为同相轴变化型;D类:基本无变化或变化不大,为无变化型。平面上盒8段和山1段波形变化图上A、B两种类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含气性的分布范围;12.地震属性分析显示,时间厚度、能量半衰、弧长、均方根振幅等属性能大体反映砂体的展布或有利富集区。13.AVO属性可以帮助有效储层的定量预测和储层参数估算。岩石物理参数入和μ值分布显示,工区北部值高于南部,高值背景的低值区位物性相对较好的储层分布区。综合多种地震信息认为:中振幅、中高振幅与主频比、中高弧长与主频比、低频、中高(P、G、泊松比、流体因子)、中低入和μ、低入/μ,远近到振幅差异大为有利油气聚集区。14.通过对苏20区块地震砂体预测、储层沉积相分析、储层有效厚度分布、及储层分类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优选苏20区块北部,及西南部作为下一步开发目标。

二、FOCUS系统高分辨连片处理——实现四川盆地北区原油勘探新突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OCUS系统高分辨连片处理——实现四川盆地北区原油勘探新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1)川东南奥陶系桐梓组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差异化保存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成因理论研究现状
        1.2.2 四川盆地奥陶系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概况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奥陶系地层划分对比
        2.2.2 奥陶系地层发育特征
    2.3 研究区构造演化
第3章 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化
    3.1 微相类型及组合特征
        3.1.1 微相类型
        3.1.2 微相组合与沉积环境
    3.2 层序地层特征
        3.2.1 层序界面特征
        3.2.2 层序构成特征
    3.3 层序格架内的沉积演化
    3.4 相带分布规律与沉积模式
        3.4.1 岩相古地理与相带分布特征
        3.4.2 沉积模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储集空间与成岩作用发育特征
    4.1 样品与实验方法
    4.2 储集空间类型
        4.2.1 组构选择性储集空间
        4.2.2 非组构选择性储集空间
    4.3 成岩作用类型
        4.3.1 建设性成岩作用
        4.3.2 破坏性成岩作用
        4.3.3 保持性成岩作用
    4.4 成岩阶段与演化序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储集空间的形成机理
    5.1 溶蚀作用发育特征
        5.1.1 同生期溶蚀作用
        5.1.2 早成岩期溶蚀作用
        5.1.3 埋藏期溶蚀作用
        5.1.4 表生期溶蚀作用
    5.2 溶蚀作用机制与储集空间的形成
    5.3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白云石化机理
        5.3.1 白云岩/石分类
        5.3.2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
        5.3.3 白云石化机理
    5.4 白云石化作用与储集空间的形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储集空间的差异化保存机理
    6.1 胶结(充填)物成因机理
        6.1.1 胶结(充填)物成岩流体性质
        6.1.2 胶结(充填)物成岩环境与成因机理
    6.2 储集空间的演化模式
    6.3 储集空间形成与差异化保存的控制因素
        6.3.1 旋回性沉积作用是储集空间发育的基础
        6.3.2 同生期-早成岩期溶蚀作用是储集空间发育的关键因素
        6.3.3 白云石化作用是早期储集空间保存的关键因素
        6.3.4 埋藏胶结作用是储集空间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6.3.5 烃类充注控制着储集空间的最终有效发育程度
        6.3.6 构造作用是储集空间发生改造或优化的重要条件
    6.4 油气勘探启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2)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存在的问题
        1.2.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2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和实现方式
    2.3 转型升级研究评价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1 国外地质勘查行业的管理体制
        2.4.2 国内研究现状
3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分析
    3.1 全球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3.2 国内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3.3 小结
4 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4.1 综述
    4.2 矿产资源
    4.3 地质矿产勘查
    4.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4.5 小结
5 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
    5.1 内蒙古地勘行业单位情况
    5.2 内蒙古地勘行业从业人员
    5.3 内蒙古地勘行业资产状况
    5.4 内蒙古地矿集团发展历程
    5.5 内蒙古地矿集团SWOT分析
    5.6 小结
6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
    6.1 转型升级发展模型构建
    6.2 深耕地勘产业体系
        6.2.1 行业化管理
        6.2.2 专业化细分
        6.2.3 企业化经营
    6.3 服务绿色矿业发展
    6.4 “走出去”拓宽地质市场
        6.4.1 海外发展方案
        6.4.2 境外投资架构
    6.5 小结
7 实现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动力
    7.1 发展动力指标构建
    7.2 构建新型组织管控制度
    7.3 激发人力资源潜能
    7.4 强化地勘金融管理
    7.5 探索科技创新途径
    7.6 小结
8 结论
    8.1 成果和认识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火焰山地区二叠系梧桐沟组精细构造解释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题目来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理论依据
    1.5 技术思路
    1.6 技术路线
    1.7 研究内容
    1.8 研究成果
第2章 火焰山地区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质背景
    2.3 勘探开发现状
第3章 构造综合解释
    3.1 地震资料综合评价
    3.2 层位标定及追踪
    3.3 断层解释及其特征
        3.3.1 断层解释思路
        3.3.2 断层解释技术
        3.3.3 断裂展布特征
    3.4 构造成图
    3.5 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第4章 沉积储层特征研究
    4.1 储层基本特征
    4.2 储层沉积特征
        4.2.1 单井相特征
        4.2.2 连井相特征
        4.2.3 地震相特征
        4.2.4 沉积相特征
    4.3 重点区储层预测
第五章 油藏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
    5.1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5.1.1 烃源条件
        5.1.2 储集层条件
        5.1.3 盖层条件
        5.1.4 圈闭条件
        5.1.5 运移条件
        5.1.6 保存条件
    5.2 油藏类型及特征
    5.3 油气成藏规律
    5.4 失利井原因分析
    5.5 有利目标优选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石油物探在我国油气发现与发展中的作用——纪念《石油物探》创刊5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开拓我国石油工业的先行者[1]
    1.1 初试锋芒
    1.2 突破松辽
    1.3 揭开华北
    1.4 逐波四海
        1.4.1 渤海
        1.4.2 北部湾
        1.4.3 南海北部
        1.4.4 东海
2 保障油气资源接替的主力军[2]
    2.1 决胜塔河[3]
    2.2 解剖塔中[4]
    2.3 攻陷库车[5]
3 勘探开发持续发展的推进器
    3.1 奏响川东北[6]
    3.2 再捷渤海湾[7]
    3.3 持续创辉煌
        3.3.1 创建百年油田[8]
        3.3.2 从胜利走向胜利[9]
4 结束语

(5)乌尔逊凹陷南部层序地层格架及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岩性油气藏理论基础--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技术研究进展及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地质认识及创新点
        1.5.1 取得的主要地质认识
        1.5.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石油地质概况与油气分布特征
    2.1 勘探概况
    2.2 石油地质概况
        2.2.1 构造单元划分及演化特征
        2.2.2 地层特征
        2.2.3 沉积特征
        2.2.4 烃源岩特征
        2.2.5 储层特征
        2.2.6 盖层特征
        2.2.7 生储盖组合特征
    2.3 油气分布特征
第3章 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特征
    3.1 层序划分的原则
    3.2 层序地层序列
    3.3 层序界面与层序结构特征
        3.3.1 全三维多曲线多信息分级层序对比
        3.3.2 层序界面与层序结构特征
    3.4 三级层序内的沉积体系域
        3.4.1 体系域划分
        3.4.2 南屯组层序地层单元的空间展布特征
    3.5 沉积体系的沉积构成和时空配置
        3.5.1 沉积体系和沉积相类型
        3.5.2 沉积体系发育特征
        3.5.3 层序与沉积体系的配置关系
    3.6 原型盆地的构造作用对沉积充填的控制
        3.6.1 构造演化与层序地层序列
        3.6.2 地层剥蚀厚度恢复
        3.6.3 原型盆地构造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第4章 层序构造格架精细解释与储层预测
    4.1 地震精细解释
        4.1.1 厘定地震-地层层序序列,建立等时地震解释格架
        4.1.2 厘清断裂发育期次和构造形成模式,确定断层三位一体的解释方法
        4.1.3 以层序地层学为理论依据实现构造精细解释
        4.1.4 构造变速成图
    4.2 断裂-构造特征
        4.2.1 区域构造格局
        4.2.2 构造样式及形成机制分析
        4.2.3 断裂特征
        4.2.4 构造沉积演化
        4.2.5 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4.3 储层预测
        4.3.1 地质结构研究,发现坡折带
        4.3.2 层序地层研究,确定有利储层体系域类型
        4.3.3 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刻画沉积扇体分布
        4.3.4 层序约束储层重构反演,精细描述有利储层分布
    4.4 同沉积断裂对砂岩储层的控制
        4.4.1 坡折带与沉积关系分析
        4.4.2 坡折带组合样式及控砂作用
        4.4.3 构造坡折带与岩性油气藏的关系
第5章 油气成藏规律及勘探区带评价
    5.1 油藏地质特征
        5.1.1 烃源岩发育特征
        5.1.2 油气成藏模式
    5.2 油气藏类型与层序格架的匹配关系
        5.2.1 油气藏类型
        5.2.2 与层序界面有关的油气藏类型
    5.3 油气藏的控制因素
        5.3.1 主力生油洼槽控制油气藏的分布范围
        5.3.2 多期断裂组合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
        5.3.3 不整合面、最大湖泛面、最小湖泛面控制着油气的纵向分布
        5.3.4 反转构造为油气成藏集聚提供了构造背景
        5.3.5 有利沉积相带是岩性油气藏赋存的主要场所
        5.3.6 古构造背景控相、控砂、控藏和控制油气集聚带的形成
    5.4 有利勘探区带和勘探领域评价
        5.4.1 乌东斜坡带
        5.4.2 中部洼槽带
        5.4.3 西部断阶带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地质认识上的进步
        6.1.2 技术方法上的创新
        6.1.3 勘探实践上的进展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菏泽地区煤成气储层沉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分析
    2.1 工作区范围和地理条件
    2.2 区域地质条件概况
    2.3 煤成气地质条件
    2.4 研究区煤炭开发状况
3 菏泽地区地层分布特征
    3.1 上古生界
    3.2 中生界
    3.3 古近系
    3.4 新近系
4 煤成气储层沉积相及沉积体系
    4.1 上古生界沉积体系
    4.2 新生界沉积体系
    4.3 石炭—二叠系储层层序划分
5 煤成气储层特征
    5.1 煤成气储层岩石学特点
    5.2 煤成气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与特点
    5.3 煤成气储层储集成岩作用
    5.4 储层物性特点
    5.5 煤成气储层空间分布
    5.6 煤成气生储盖组合
6 煤成气资源量估算
    6.1 计算方法
    6.2 参数选取
    6.3 计算结果
    6.4 煤成气资源成矿预测与勘查分区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二连盆地含油断陷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区带与成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
    1.2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地层层序
    2.3 基本油气成藏条件
    2.4 (地层)岩性油藏成藏条件与勘探现状
第3章 不同区带成藏条件对比分析
    3.1 断陷凹陷主要结构样式
    3.2 不同区带成藏条件对比分析
    3.3 洼槽区是岩性油藏的主要发育区
第4章 沉积砂体控制因素研究
    4.1 古地貌控制沉积体系分布
    4.2 古沟谷控制沉积砂体运载路径
    4.3 坡折带控制沉积砂体空间分布
第5章 洼槽区岩性油藏形成机制研究
    5.1 洼槽区岩性油藏形成机制研究
    5.2 洼槽区典型岩性油藏成藏模式
第6章 岩性油藏形成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6.1 油气资源丰富的主洼槽区
    6.2 源内或近源成藏组合关系
    6.3 有利构造—岩相带
    6.4 处于油气优势运移通道
    6.5 具有一定规模的有利储集砂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工作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普光气田的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发现历程
    2.1 艰难的起步
    2.2 总结、反思与调整
        2.2.1 前期勘探总结
        2.2.2 前期勘探的反思
        2.2.3 勘探思路的调整
    2.3 采用主要技术措施
        2.3.1 山区高分辨率采集、处理
        2.3.2 储层沉积相与地震相研究
        2.3.3 精细储层预测
    2.4 普光气田的发现与快速探明
    2.5 普光气田勘探成果的扩展
        2.5.1 通南巴含气构造
        2.5.2 元坝含气构造
3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3.1 长兴—飞仙关组礁滩相带模式
        3.1.1 长兴组白云岩地层归属
        3.1.2 “开江―梁平”陆棚
        3.1.3 建立礁滩相带模式
    3.2 深层—超深层优质储层发育的“三元控储”模式
    3.3 叠合―复合控藏模式
4 普光气田发现的几点启示
    4.1 成熟盆地油气勘探必须要有新思路
    4.2 理论创新和技术发展是油气勘探大发现的前提
    4.3 油气勘探无“禁区”

(9)枣园复杂断块低流度油藏特征及稳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杂断块研究现状
        1.2.2 三维地震资料构造精细解释
        1.2.3 低流度油藏研究现状
        1.2.4 储层研究现状
        1.2.5 剩余油研究现状
        1.2.6 存在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
        1.3.1 低流度油田特征研究
        1.3.2 油层微构造研究
        1.3.3 油藏流度分析
        1.3.4 储层特征研究
        1.3.5 低流度油藏开发潜力分析
        1.3.6 低流度油藏稳产措施研究
        1.3.7 研究工作的难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成果和认识
第2章 枣园低流度油田基本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构造背景
        2.1.2 沉积背景
    2.2 枣园油田地质特征
        2.2.1 储层特征
        2.2.2 沉积微相特征
        2.2.3 油藏温压系统与流体性质
        2.2.4 枣园油田油藏特点
    2.3 开发历程
    2.4 小结
第3章 油层微构造研究
    3.1 小层构造精细解释
        3.1.1 解释技术流程
        3.1.2 新老三维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3.1.3 井震结合精细层位标定
        3.1.4 断层精细解释
        3.1.5 构造解释成果
    3.2 枣园微构造研究
        3.2.1 微构造形成机制
        3.2.2 微构造成图步骤
        3.2.3 微构造类型
    3.3 微构造与现场生产的关系
        3.3.1 微构造影响油水运动机理分析
        3.3.2 枣园微构造与生产动态关系
    3.4 小结
第4章 油藏流度研究
    4.1 流度分类
        4.1.1 流度概念
        4.1.2 流度分类
        4.1.3 不同分类油藏间相互关系
        4.1.4 低流度油藏分析
    4.2 枣园油田低流度表现特征
    4.3 控制油藏流度因素
        4.3.1 主控因素
        4.3.2 间控因素
    4.4 油藏流度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变化
    4.5 提高油藏流度方法
    4.6 小结
第5章 单砂体流动单元研究
    5.1 单砂体流动单元划分
        5.1.1 流动单元研究思路
        5.1.2 小层流动单元划分
        5.1.3 单砂体流动单元划分
    5.2 单砂体流动单元与沉积微相关系
    5.3 单砂体流动单元与生产关系
        5.3.1 不同流动单元在生产中构成比例
        5.3.2 流动单元开采特征分析
        5.3.3 流动单元动用状况分析
        5.3.4 单砂体流动单元连井剖面应用
    5.4 小结
第6章 低流度油藏潜力分析
    6.1 利用地质分析法分析剩余油潜力
    6.2 应用油藏工程方法分析剩余油潜力
    6.3 应用油藏数模方法分析剩余油潜力
    6.4 小结
第7章 低流度油藏综合稳产措施
    7.1 常规性稳产措施
    7.2 针对性稳产措施
        7.2.1 相控注水、井网转换
        7.2.2 点弱面强、点动面稳
        7.2.3 注水吞吐开发
    7.3 稳产措施效果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识别研究 ——以苏里格气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零章 引言
    0.1 选题依据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0.2.1 致密砂岩气藏的概念
        0.2.2 国内外致密砂岩气藏的分布及勘探现状
        0.2.3 致密砂岩气藏特征及成因
        0.2.4 致密含气砂岩储层评价与有效储层识别
        0.2.5 苏里格气田储层识别研究现状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0.3.1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0.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0.4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工区概况
    1.2 区域构造划分及演化
        1.2.1 区域构造划分
        1.2.2 区域构造演化
    1.3 区域沉积背景及地层划分
        1.3.1 区域沉积背景
        1.3.2 区域地层划分
    1.4 烃源岩条件
    1.5 气藏基本特征
第二章 苏里格气田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2.1.1 层序地层划分
        2.1.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2.1.3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2.2 沉积特征及微相划分
        2.2.1 沉积相标志分析
        2.2.2 岩石相特征
        2.2.3 测井曲线特征
        2.2.4 沉积微相划分
        2.2.5 沉积微相特征
第三章 致密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成因与控制因素
    3.1 致密储层的特征
    3.2 沉积作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分析
        3.2.1 碎屑成分组成与储层的关系
        3.2.2 杂基含量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3.2.3 沉积微相类型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3.3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分析
        3.3.1 压实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3.3.2 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3.3.3 溶蚀及交代作用
        3.3.4 成岩演化模式
        3.3.5 成岩相
    3.4 有效储层分布特征
        3.4.1 储层评价及有效储层的确定
        3.4.2 有效砂体剖面展布特征
        3.4.3 有效储层平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 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4.1 储层测井解释
    4.2 储层地球物理参数分布特征
    4.3 成岩相的测井特征
    4.4 有效储层地震预测的可行性分析
第五章 有效储层的关键识别技术应用研究
    5.1 地震资料处理
        5.1.1 原始资料品质分析
        5.1.2 保持振幅处理及其关键技术
    5.2 波形分析及地震微相分析技术
        5.2.1 地震波形特征及其地质含义
        5.2.2 储层地震反射特征及地震微相分类
        5.2.3 盒8和山1段储层地震波形特征分析
    5.3 远近道地震反射对比分析及储层含气性预测
        5.3.1 盒8段远近道叠加波形变化特征
        5.3.2 山1段远近道叠加波形变化特征
    5.4 地震属性技术
        5.4.1 常用的叠后地震属性简介
        5.4.2 地震属性技术的工作程序
        5.4.3 研究区地震属性应用分析
    5.5 AVO反演
        5.5.1 AVO反演的基本原理
        5.5.2 AVO应用基础及条件分析
        5.5.3 AVO技术应用
    5.6 综合评价及目标选择
        5.6.1 综合评价
        5.6.2 井位部署建议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FOCUS系统高分辨连片处理——实现四川盆地北区原油勘探新突破(论文参考文献)

  • [1]川东南奥陶系桐梓组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差异化保存机理[D]. 李文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D]. 王建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火焰山地区二叠系梧桐沟组精细构造解释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D]. 陈鹏.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5)
  • [4]石油物探在我国油气发现与发展中的作用——纪念《石油物探》创刊50年[J]. 王炳章,蔡俩. 石油物探, 2011(06)
  • [5]乌尔逊凹陷南部层序地层格架及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D]. 王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6]菏泽地区煤成气储层沉积学研究[D]. 王芳. 山东科技大学, 2011(06)
  • [7]二连盆地含油断陷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区带与成藏机制研究[D]. 王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12)
  • [8]普光气田的发现[J]. 马永生,蔡勋育,郭旭升,郭彤楼,赵培荣. 中国工程科学, 2010(10)
  • [9]枣园复杂断块低流度油藏特征及稳产措施研究[D]. 夏国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6)
  • [10]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识别研究 ——以苏里格气田为例[D]. 王泽明. 中国地质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FOCUS系统高分辨率连续处理——川北原油勘探新突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