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三百”的背后

“百分之三百”的背后

一、“三个百分之百”的背后(论文文献综述)

刘慕頔[1](2021)在《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研究 ——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剩余索取权理论为基础,采用案例研究法,研究拥有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选取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本文的案例研究地,并对景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且开发较为成熟的金坑大寨、壮界寨、田头寨、新寨、黄洛瑶寨、古壮寨和平安寨共七个村寨的寨民进行实地访谈,共访谈202人。在案例研究中,本文从七个村寨、红瑶和壮族以及八个民族文化旅游产品项目三个方面分别展开,对广西龙脊梯田景区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的剩余索取权持有情况、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情况以及拥有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剩余索取权理论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如下结果:一方面,广西龙脊梯田景区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有剩余索取权,因此才会参与开发和保护;另一方面,拥有不同的剩余索取权对广西龙脊梯田景区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情况不同。因此,本文研究结论:拥有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有影响,且获得剩余索取权类型数量不同影响亦不同。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广西龙脊梯田景区及其他民族地区在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中,赋予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剩余索取权,从而加大民族地区的旅游竞争优势,加快民族旅游经济发展,实现民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商健华[2](2021)在《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需求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家、跨组织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相应地,企业和研究人员也逐渐开始考虑,如何使文化异质、短期的团队快速运作起来,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这时,亲和需求便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本文将此背景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旨在探讨亲和需求的满足形式和对个人及团队的影响,以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选题动机在于以下两点:1)在跨文化团队中,为满足亲和需求而展开的互动会因个体和文化而异。然而,对于亲和信号和亲和需求影响的文化特异性,目前仍几乎没有系统的比较文化研究。2)此外,关于亲和需求的研究多集中在包括德国在内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在中国,亲和需求的相关研究寥寥无几。基于上述选题动机,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中国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信号是怎样的?2)亲和需求对中国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有什么影响?3)与德国或西方的现有理论基础相比,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有何不同?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总结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所体现的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在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这一特定群体身上所体现出的独特特点。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帮助外国友人更好地理解中国同事的亲和需求,从而促进其团队合作的顺利开展。为了达成上述研究目标,本研究应用了质性研究辅以量化研究的三角测量法。在前期准备阶段,本研究首先对Strohschneider等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之上,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并选择符合研究目的的研究对象。在数据收集阶段,首先组织10位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分两组进行团队合作实验,创造团队合作的环境;其次,在实验中、访谈前和访谈后分三轮对实验录像进行观察,择取符合研究目的的互动片段;最后,使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法收集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的相关信息。在数据分析阶段,本研究使用质性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写和分析。本文基于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的团队合作中所使用的亲和信号可分为言语、非言语、伴随言语和意动型信号等四大类,各大类之下又包含若干小类(见下表)。#122)亲和效应在中国日耳曼学生的团队合作中体现在个人感知、人际关系、团队凝聚力和实现工作目标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包含若干子类属(见下表)。#12通过将上述研究结果与现有理论基础进行比较,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的部分研究结果与现有理论基础相符。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使用的绝大多数亲和信号都与现有理论基础相符,例如微笑、笑、集体代词“我们”等。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感知到的亲和效应也大都与现有理论基础相符,例如缓解紧张、增强自信、增强团队凝聚力等。2)本研究的部分研究结果与现有理论基础相比体现出了显着差异。在亲和信号方面,本研究发现部分亲和信号具有更为细致的下分类属。例如,根据现有理论基础,微笑和笑被普遍认为是亲和信号,但是在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的团队合作中出现了掩饰尴尬的笑这一细分类属。部分受访者并不接受将这种笑划分为亲和信号。再如,根据现有理论基础,表达赞赏或认可的话语属于亲和信号。但本研究发现,在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的团队合作中敷衍的赞赏和认可并不能满足部分受访者的亲和需求,甚至还会给他们留下负面印象。类似的亲和信号还包括给出建议的下属分类给出不务实的建议,化解冲突的下属分类“和稀泥”等。此外,本研究还分析得出了现有理论基础中不曾包含的全新亲和信号。这些亲和信号包括可能性主观推断、昵称、语气、语速、音量、组织行为、谦让行为和闲聊等。最后,本研究发现某些亲和信号并不一定能够引发亲和感知。这些亲和信号包括集体代词“我们”、笑、抚摸、拥抱、缩短体距、目光交流、回答问题、化解冲突、组织行为和介绍新的团队成员等。在亲和效应方面,本研究发现亲和信号不仅能够提升团队工作效率,个别亲和信号也可能会降低工作效率,例如谦让行为对团队讨论的阻碍效果,这丰富了现有理论基础中亲和信号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此外,本研究总结得出了心理负担、促进互相了解、促进人际关系、指明改进方向、提升工作投入度、明确工作方向、维护和谐氛围和全面考虑问题等全新结论。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利用文化-个人-情景模型对研究结果和现有理论基础的不同之处加以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1)文化因素影响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首先,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民族文化促生了部分亲和信号。例如,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原则的影响,敷衍的赞赏和认可以及“和稀泥”等亲和信号应运而生;在面子原则的作用下,可能性主观推断被用来表达反对观点和批评;在谦让原则的主张下,团队成员会互相谦让,但这可能会导致团队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影响部分亲和信号的感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倡导下,包括微笑、笑和谦让行为等在内的交际信号在日常交际中频繁出现。部分受访者认为这些信号并不具备亲和信号的实质,而仅是在维护互动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使他们对这些信号持中性立场。其次,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受亚文化影响。本研究的受访者体现出两大集体特征,即年轻开放和熟知德国文化。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本研究发现了中国年轻一代的文化变迁。例如,“和稀泥”这一行为有效维护了团队氛围的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下应属于亲和信号。但受到德国文化务实原则的熏陶以及年轻一代文化变迁的影响,部分受访者认为“和稀泥”并不能从实质上解决冲突,因而不能视其为亲和信号;还有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德国会和亲友拥抱,但是在中国不会,这其中也蕴含了德国体触文化对中国年轻一代的影响。2)个人因素影响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例如,具有广泛社交范围的受访者对微笑、笑和目光交流等交际信号早已习以为常。这些信号仅能满足他的基础交际需求,而无法满足他的亲和需求。再如,部分受访者受性格影响而无法接受亲密的体触行为,拥抱等会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不适。3)情景因素影响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由于本研究以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的团队合作作为研究背景,部分亲和信号被受访者视为这一具体情境中达成团队目标的必备环节。这些信号包括集体代词“我们”、询问个人感受、征求个人观点、回答问题和介绍新成员等。部分受访者认为,上述信号仅服务于团队工作,而并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心理层面的影响。所以,他们并不认为上述信号属于亲和信号。总的来说,受文化、个人和情景的三重影响,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体现出了多样复杂的特点。当前,跨文化团队在企业和组织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但我国鲜有关于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的研究。所以,本文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将来跨文化团队中亲和互动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加深国外友人对中国同事亲和需求的理解。

陈勇[3](2020)在《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文中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无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抑或是在当今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其对内和对外政策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对世界局势和相关国家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因而都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各国了解中国政策方针和治国理念的一个重要渠道,是翻译成外语的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的准确度、对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对政治的敏感性等因素会影响外国人士对中国领导人着作的理解,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对华态度。中国领导人着作对外翻译已有近百年历史,对这些翻译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评价其得失、效果,有助于改进当今和今后政治文献外译的质量,取得理想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以《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部领导人着作及其英译本为研究语料,探索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轨迹,发现这种翻译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为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鉴于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能深刻揭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且与翻译规范(研究)在学术理念、研究视野、研究路径等方面高度契合,本研究借用其学术理念和分析框架,提出了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以便有效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深入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受社会因素制约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改造图里(Toury)等学者关于翻译规范的分类从而将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分为操作规范和社会规范,并借鉴费尔克劳(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通过对标题、比喻、词语和注释四个方面的英译方法进行充分描写,发现其规律性,以此为基础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第二,从机构、外交、伦理和意识形态四个方面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分析社会因素对政治文献翻译产生影响的具体方式;第三,分析上述翻译规范所形成的总体秩序,主要包括:规范的层次结构,即每部译作及其所处时代中并存的主流规范、过时规范和先锋规范;规范的约束力,即当规范发生冲突时哪些规范约束力强哪些弱,以及从总体上来讲原语规范和目的语规范哪个约束力更强;“正确”观念,即当时的“正确”翻译的标准;此外,还分析层次结构、约束力和“正确”观念在三部着作英译中的变迁过程。通过微观的文本分析、宏观的社会背景分析以及中观的影响机制分析,本研究发现:第一,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所有规范中,国家利益伦理的约束力强于其它任何翻译规范。第二,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约束力难以做到百分之百,总有少数例外情况。第三,随着时代发展,原语规范在领导人着作英译中有逐渐减弱之势,但均强于目的语规范。第四,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层次结构是动态的,“正确”观念也随之变化,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第一,理论创新:提出了翻译规范秩序这一概念和翻译规范研究的话语分析框架;第二,观点创新:国家利益伦理具有最强约束力;第三,视角创新:挖掘出了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点,提出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视角。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检验并充实翻译规范理论,将其研究范围从文学翻译扩大到政治翻译;应用价值在于,为今后的领导人着作翻译提供有益借鉴,为中共中央编译局等中央文献翻译单位提供参考。

张天宇[4](2020)在《辛克莱《100%:爱国者的故事》中日译介研究》文中提出《100%:爱国者的故事》(100%:The Story of a Patriot),是美国左翼作家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流浪汉彼得·加地(Peter Gudge)作为美利坚市(American City)政府的密探,潜入“赤党”(“Red”)内部打探情报的故事。小说延续了辛克莱作品中一贯带有的揭露黑幕的特点,揭露了美国政府和资本家残害无产阶级的罪恶行径,并真实再现了世界产业工人联合会(I.W.W.)的发展状况及其受到的种种非难,呈现出一种“虚构的真实”。《100%:爱国者的故事》于1920年在美国出版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英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纷纷将其引介,在此背景下日译本及中译本相继诞生。辛克莱作为美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揭黑幕运动代表人物,对其社会活动、文艺理论以及《屠场》等代表作品的研究,从来不乏其人,但对于《100%:爱国者的故事》的文本分析及其传播过程的研究却较为少见。本文以《100%:爱国者的故事》的中日译介为研究对象,运用萨义德的旅行理论,对《100%:爱国者的故事》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路径进行探究,在此过程中重点探索小说原版和日译本的生成及传播与中译本的诞生所具有的关联性,以及《100%:爱国者的故事》译本的诞生在其各自历史脉络中生发出的重要意义。本文以中译本作为落脚点,追本溯源,将《100%:爱国者的故事》文本旅行的脉络分为三阶段,进行递进式阐述。首先,笔者在时代背景下对辛克莱其人其创作进行介绍,并将《100%:爱国者的故事》还原到其创作背景——一战前后的美国社会中进行分析,凸显文本的独特性及其现实意义。这些是《100%:爱国者的故事》的文本旅行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其次,笔者试图寻找《100%:爱国者的故事》能够被译介到日本的原因之所在,在此过程中笔者对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100%:爱国者的故事》在日本共发行了两版译本并多次再版,笔者对日译本版本的流变过程进行介绍,突出了译本相对于原作具有的埃斯卡皮所称的“创造性叛逆”的特点,并对《100%:爱国者的故事》日译本问世之后日本文坛对辛克莱作品的关注以及在此影响下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发展中出现的转变进行简要分析。最后,笔者对在美国左翼文学和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影响下出现的中国革命文学论争进行梳理,辛克莱的文艺理论正是在此过程中作为一种外部的理论资源进入了中国。笔者试图回归革命文学的历史语境中,从译者角度出发,探索《100%:爱国者的故事》译介入中国的动因及其在“中国之旅”发生的流变,并且试图挖掘包括《100%:爱国者的故事》在内的辛克莱作品译介热潮对译者陶晶孙的文学活动和对中国文坛起到的影响。本文认为,日本与美国面临着同样的阶级矛盾,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这是《100%:爱国者的故事》进入日本的契机,其日译本的出版与中译本的诞生又在无产阶级文学发展过程中一脉相承。《100%:爱国者的故事》作为辛克莱首部被翻译到日本的作品,开启了日本文坛的辛克莱时代,风靡一时的辛克莱作品的译介热潮不仅影响了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走向,也使当时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接触到了辛克莱的文艺思想,将其作为理论武器纳入革命文学的话语中,催生了中国的辛克莱作品译介热潮。也正是在此浪潮中,陶晶孙翻译了《100%:爱国者的故事》。《100%:爱国者的故事》由美国途径英国和日本到达中国,其译本经过译入语文化的熏染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叛逆,在不同语境中生发出新的意义。

陈杰[5](20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的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团结凝聚了被视为“一盘散沙”的人民群众,铸成了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铜墙铁壁”,汇聚了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历史证明,只要相信群众,相信党,中国无论什么事情都能做成。因此,从话语建构视角对群众工作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而窥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工作话语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三化”历史进程,就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包含三层意蕴:一是中国人民有了崭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二是中国诞生了“为民立命,为民谋利”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三是十月革命提供了依靠人民群众赢得革命胜利的范例。但这里的“新”,也不能忽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这样一个事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工作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跨界融合、创造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换言之,20世纪20年代国际国内特殊的时代语境孕育了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阐发之基,发轫之根。所谓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能融通党“为民立命、为民谋利”的思想主张、政治观点、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贯穿党的各领域各方面群众工作实践中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言说与转化的宏大话语有机系统。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具有意识形态性、社会建构性、内容开放性、党群互动性等特性,具备理论的建构与转化、文化的诠释与传承、价值的引导与认同等功能,呈现出政治话语、时代话语、理论话语、大众话语的表现类型,涵盖了话语间性、话语预设、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语境、话语交往等要素。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将思想付诸于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才能实现转化。这种“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就是掌握和运用理论的人民群众。只要实现了这种彻底的理论对群众的掌握,也就实现了“理论——群众——物质力量”的转化。那么,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践中实现理论掌握群众,群众运用理论的跨界融构呢?无疑,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就是阐释这一转化发展机制的重要注脚之一。话语体系受制于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又建构着新的社会结构。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绝不是单纯的理论叠加或话语重塑,而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内外特殊时代语境中孕育而出的知识、话语和信仰体系。它贯穿于“照着说”“接着说”“用着说”的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发展理路中,融构于俄式话语向中国话语转换发展的宏大叙事框架中,是党同群众沟通的符号系统,是党群和谐共生的动态系统,更是党对群众思想主导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体系。从此种意义上说,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价值意蕴在于始终恪守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政治话语,阐释着中国革命实践语境的理论话语,动员群众自觉行动的大众话语。同时,从争取革命胜利的政治问题、保障群众根本利益的民生问题、密切党群关系的存亡问题、事关国家民族发展的战略问题等方面对人民群众进行话语主题设置。从完善意识形态话语权主导机制,在保障群众物质利益基础上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制度认同促进群众的政治参与,区分群众工作对象而实现资源整合与社会认同,导引群众工作认知范式与话语系统,将群众“组织起来”走“延安道路”等方面实现人民群众对“理论”的路径认同,并将这种“理论”掌握群众后产生的“物质力量”纳入到中国共产党革命的“道义”范围和话语范式,化作人民群众支持革命与战争的持久力量。简言之,谁拥有了创造话语的权力和选择词汇并赋予其含义的权力,谁就可以向人民大众做出符合自身要求的解释和表达,继而拥有了控制大众思想的权力。这既是群众工作话语体系过程性与结构性统一的历史视野,也是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生成——存在”结构分析法解释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理论框架。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是一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同思共构的统一过程。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实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话语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创新发展的结果,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群众——物质力量”创造性转化的结果,更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历史发展的结果。从马克思主义“三化”宏大叙事视角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实践中积累形成了理论自信是前提、人民利益是基础、意识形态是关键、党组织建设是保证、党心民心是根本的基本经验,但也遭受了党内滋生的盲动主义、教条主义、个人崇拜等错误倾向的干扰,而产生了值得汲取的历史教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设必须要继承和发展“为民立命,为民谋利”核心价值,充分汲取和挖掘民主革命时期党在“理论——群众——物质力量”创造性转化过程中的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设在创新党的领导、坚守人民利益观、密切党群关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等方面提供以资借鉴的智慧、力量和价值。

向永芳[6](2019)在《《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历程及影响(1989-2018)》文中研究指明《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写就的第五部长篇小说,从1987年出版,截止到2012年,在日本共销售1500余万册,几乎6—7人就有一本,是日本销售总量最大的书籍。由此引发了“村上春树现象”(创作的小说几乎本本畅销)。我国于1989年由漓江出版社正式引进,仅仅是后来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期销售逾400万册,连续畅销18年之久,成为出版界的现象级产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出版轨迹及其影响的个案研究,探寻《挪威的森林》能在中国大陆长销不衰的原因以及带给我们的影响和启示,为后续的出版工作和出版事业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将1989年至2018年所有中国大陆《挪威的森林》的出版历程进行详细梳理;分析业界研究、社会舆论与历年出版的《挪威的森林》有何关联,社会对《挪威的森林》观念定位如何发生变化,研究哪些版本流传最广,受众评价最高。最终可以得知,《挪威的森林》的畅销主要还是两方面原因,内因上其扎实的文本内容是畅销的根本因素;外因上,本书贴合时代、作者持续引人关注、诺贝尔文学奖的呼声还有出版社的重点打造都功不可没。《挪威的森林》无论在学界、出版界还是社会上,都引发了巨大的热议和反响。究其根本是因为打破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对立。《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长销不衰给予了我们至少四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图书要有正确的市场定位,二是版权输出要立足本土化、打造全球化,三是纯文学作品应努力探索新的市场化途径,最后是对《挪威的森林》的继续开发和挖掘。这些内容可以使读者、其他研究人员对《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历程及出版效果有更完整地认知和更详细的了解,有助于后续新版《挪威的森林》的出版工作,也可以为其他同类作品提供参考,给予出版界一些启发。

薛敏珉[7](2018)在《纳米和生物界面结构及性能调控的分子物理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生产工艺精细化,器件不断微小化,界面的重要性就愈发显得突出。典型纳米与生物界面的结构和性能与众多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息息相关,是分子物理力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典型纳米界面如微纳流体器件研究由于其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离子溶液和各种固体界面的相互作用涉及到许多的物理化学现象和工艺过程,如腐蚀、润滑、多相催化,纳米粒子自组装和电化学等。而碳纳米材料结构多样,界面光滑疏水又易于修饰,为研究纳米界面离子液体的结构和行为提供了一个非常理想的环境。在纳米尺度下,这些液体在固体的界面往往有多种不同于体相的结构和有趣的性质。获得微纳尺度下水和离子液体同固态界面的分子结构图像和作用机理,对设计和发展海水淡化膜、仿生功能纳米通道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典型生物界面则以生物体中最普遍存在的两亲膜脂质组成的双分子层为代表。生物体内信号传递、物质输运等重要的过程与磷脂膜密不可分。人工合成的纳米物质可能对生命体表现出毒性,而另一方面,部分人工纳米分子则可以用于靶向药物输运、生物制药等来为人们服务。探索柔性生物界面的分子动力学行为对设计药物输运、生物成像、组分分析等工具具有重要意义,在生物医药、化学分析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单层石墨炔多孔材料彻底脱盐快速淡化海水的研究: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稀缺的重要途径,而碳纳米材料的快速发展有望提供完全不同于工业中传统方式的淡化手段。石墨炔(Graphyne)材料具有单层多孔的特征,是用于海水快速淡化的理想材料。我们通过系统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第一性原理模拟,验证提出采用石墨炔进行百分百脱盐快速淡化海水的全新方法。采用石墨炔进行海水淡化,获得淡水的水通量是传统方法的百倍之多;同时,α-石墨炔、β-石墨炔和石墨三炔均具有百分百阻隔包括钠、钾、镁、钙和氯等离子的作用。通过分析垂直材料界面的水分子密度分布和过孔溶液结构发现,孔中的水分子以单链形式传输。进一步采用伞形抽样获得平均力势,发现石墨炔的这种特性源自于它本身独特的多孔结构,离子通过这些孔必须要克服比水分子高得多的能垒。利用石墨炔过滤盐水为未来的海水淡化提供了一条独特而富有希望的途径。(2)二维固-液界面水结构的调控研究:界面水在纳米和生命体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媒介作用,甚至直接参与界面功能的调控。固体界面的几何特征和亲疏水特性决定了界面水的结构。在这里,我们通过系统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改变水分子同基底相互作用的Lennard-Jones势参数和水模型来研究界面水的结构。我们发现,疏水界面水滴接触角和亲水界面的表面水层结构均同水模型的选择有关。对TIP4P水模型,低温下在界面从疏水转变为亲水的过程中,水滴首先变为双层六元环水膜,进一步变为单层不规则水膜。对常用的经验势水模型在亲水界面结构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三点位水模型倾向于形成平面四方结构,包括亚稳态四方结构;而四、五点位模型形成无序结构,其局部存在四方和六方结构。这些结果说明界面水的结构对势参数和水模型的选择非常敏感,不同模型和参数对疏水相互作用的描述相对更加一致;三点位的水模型趋向于形成四方结构,四、五点位的模型比三点位的模型更易形成六方结构。(3)纳米尺度多维度受限水合离子结构与动力学性质研究:纳米尺度离子水合和许多生命过程紧密相关,例如膜通道蛋白的离子传导。同样,这些过程对于海水淡化,生物传感和能量转化等技术应用具有指导意义。然而,纳米尺度空间内的离子水合并没有被完全揭示,许多疑问还亟待解决。我们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多种纳米维度下受限空间对离子水合的影响,发现当特征长度不超过1.5 nm时,受限空间对水合离子结构有明显的调控,同时能减缓水合层内水分子的运动。这种现象的产生跟离子与约束壁面的相互作用以及约束壁面附近水分子的有序排列密不可分。对不同维度下水合离子的结构与动力学行为比较发现,水合离子在受限空间内自由度越低,受到的影响越大。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影响本质上同水合离子与壁垒接触的概率呈正相关。这些发现能够帮助功能微纳流器件的设计,同时也有助于人们对生命系统中相关过程的理解。(4)苯乙烯马来酸酐无定型共聚物提取纳米脂质盘的机制研究:膜蛋白的实验表征通常需要一个蛋白质溶解于溶剂的过程。近年来,苯乙烯-马来酸酐无定型共聚物(styrene-maleic acid copolymer,SMA)在膜蛋白表征中的应用使其受到广泛关注。这种无定型共聚物能够提取膜蛋白及其周围天然的磷脂双分子层环境,形成尺寸均匀分布的苯乙烯-马来酸酐纳米脂质盘(styrene-maleic acid lipid particle,SMALP),非常便于进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后续研究。该方法对膜蛋白及其周围环境的直接提取,保持了天然的磷脂环境,避免了蛋白质的聚合和变性。虽然近年SMALP的应用正在不断增加,但人们对于其背后的分子机制却仍然知之甚少。我们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揭开纳米脂质盘的形成机制及其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疏水特性使这种无定型共聚物能非常容易绑定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提高聚合物的浓度之后,绑定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的多条聚合物能够协同作用使磷脂膜产生缺陷,随时间演化为跨膜水孔。这些两亲共聚物能够嵌在这些孔的边缘,使得孔能不断扩展增大,从而完全解离磷脂膜。由于周期性边界条件限制未能得到最终形态的纳米盘,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混合物自组装过程表明纳米盘形态是最终的热力学稳定态。我们的研究结果阐明了纳米脂质盘的形成机制,为该方法在膜蛋白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共聚物结构设计与膜蛋白提取条件的参考。

刘醒龙[8](2018)在《黄冈秘卷》文中提出1凡事太巧,必有蹊跷,不是天赐,就是阴谋。一个刚刚上高中一年级的花季女孩,从未见过面,第一次交谈,便恶狠狠地表示,要变身为杀手,到我的老家黄冈寻仇。另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熟悉的,用从未有过的躁动,气急败坏地说,有人要打她,揪她的头发,要她的老命。如此天壤之别,又都带着某种戾气的话语,是通过电话传来的。第一个电话是朋友少川从北京打过来的,她没有说那些凶神恶煞的话,说那些话的女孩

郑玉贵[9](2017)在《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肯定否定的极性视角切入,运用结构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的相关问题做了较为全面地探讨。全文由十三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说明语料来源。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在宏观层面上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考察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本章首先探讨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的概念,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否定极性副词”,接着对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进行探讨,提出界定该类副词的三个重要标准进而框定出其范围与具体成员。最后分别根据该类副词成员在语法意义和对否定结构的依赖程度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进行类别划分,为进一步展开考察打下基础。第三章重点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在句法和语义方面表现出的共性和差异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句法特征方面,主要从其句法功能、修饰成分、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对否定词的选择限制以及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等方面进行描写和解释。在语义特征方面,重点对该类副词成员具有的极量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初步从极量角度探寻了该类副词倾向于与否定结构结合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在根据此类副词语法意义的分类基础上分别考察各类成员与含“不”“没(有)”“别”否定结构的分布组合情况。虽然同为否定极性副词甚或是内部的同一小类,其组合情况也并不完全一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第五章首先引介学界对情态的定义以及大致的分类,然后据此对各种否定结构可能包含的情态语义类型做分析,最后集中通过描写分析该类副词成员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进而考察否定极性副词内部各成员呈现出的情态语义特征。第六章详细描写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与肯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状况进而归纳出可共现的肯定结构具有的一些特征,并尝试解释一些肯定结构可以允准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使用的原因。最后对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七章到第十章是在微观层面上对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分别从程度类、时间类、范围类和语气类四类否定极性副词中各选取一个词语进行个案研究,分别是“丝毫”“始终”“一概”和“万万”。各章首先利用北大语料库对这4个副词的语例进行定量调查和分析,为它们能否成为否定极性副词成员进行定性。接下来根据语料从它们与否定结构的强制性程度、与否定词的组合位置、组合自由度以及间隔距离等角度考察分析它们作为否定极性词语所表现出来的极性特征。然后调查它们的语境分布状况,重点分析与否定结构搭配时表现出的各种句法格式特征和语法意义、与之共现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选择限制规律以及在句中表达的语用功能等进行考察。最后提出观点,认为这些副词的语境分布之所以受到限制是其自身的极量语义特征、强调的语用功能以及梯级逻辑等因素相互协调的结果。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是对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的否定极性副词进行对比研究。第十一章是在宏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分别从句法分布、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首先确立界定标准并框定出拟对比的汉日否定极性副词成员,然后分别从词语的构成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共现成分的类型差异、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量性特征以及该类副词的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考察,总结并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第十二章是在微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中的日语“决して”与汉语“并”和“决/绝”进行个案对比分析。它们在各自的语言中都是典型的否定极性副词且语义上具有相通性。本章分别从否定的类型归属、各自的语义背景及用于否定句的语法意义、否定量域、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等方面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处,总结彼此对应及不对应的状况并尝试解释原因。第十三章是结语。

陈启文[10](2017)在《袁隆平的世界》文中指出第一章人就像一粒种子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如同探悉一粒种子。一切早已不再是悬念,只是我接下来叙述的前提。这是一个命定为种子而生的人,一个命定要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通过一粒种子,可以追溯物种的起源。"万物的原则,起始于根基",这是古希腊数学家、

二、“三个百分之百”的背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个百分之百”的背后(论文提纲范文)

(1)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研究 ——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框架
    第一节 有关剩余索取权概念和类型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有关剩余索取权作用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有关文化资源概念、特征和分类的文献综述
    第四节 有关参与概念、类型和作用的文献综述
    第五节 有关红瑶和壮族文化资源特色的文献综述
    第六节 研究框架
第三章 个案研究
    第一节 案例选择的原因及调研基本情况
    第二节 广西龙脊梯田景区调查结果
    第三节 广西龙脊梯田景区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章 结论、建议、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第三节 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2)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需求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Einleitung
    1.1 Forschungsstand
    1.2 Fragestellung und Zielsetzung
    1.3 Fachliche Zuordnung
    1.4 Aufbau der Arbeit
2 Theoretische Grundlagen
    2.1 Team und Teamarbeit
        2.1.1 Team
        2.1.2 Teamarbeit
        2.1.3 Teamkohasion
    2.2 Affiliation
        2.2.1 Affiliationsbedurfnis
        2.2.2 Affiliationssignale
        2.2.3 Auswirkungen von Affiliation
        2.2.4 Affiliation vs. Guanxi
    2.3 Zwischenfazit
3 Methodik
    3.1 Auswahl der Forschungsmethode
    3.2 Vorbereitung
        3.2.1 Experiment
        3.2.2 Erstellung des Beobachtungsformulars
        3.2.3 Fragebogenerstellung
        3.2.4 Interview
    3.3 Datenerhebung
        3.3.1 Experimentdurchfuhrung
        3.3.2 Beobachtung
        3.3.3 Fragebogendurchfuhrung
        3.3.4 Interview
    3.4 Datenauswertung
        3.4.1 Ablaufmodell der qualitativen Inhaltsanalyse nach Kuckartz
        3.4.2 Anwendung des Ablaufmodells in der vorliegenden Forschung
    3.5 Reflexion uber das methodische Vorgehen
4 Darstellung der Forschungsergebnisse
    4.1 Affiliationssignale
        4.1.1 Verbale Affiliationssignale
        4.1.2 Nonverbale Affiliationssignale
        4.1.3 Paraverbale Affiliationssignale
        4.1.4 Konative Affiliationssignale
        4.1.5 Zwischenfazit
    4.2 Auswirkungen von Affiliation
        4.2.1 Subjektives Wohlbefinden
        4.2.2 Interpersonale Beziehung
        4.2.3 Teamkohasion
        4.2.4 Zielerreichung der Teamarbeit
5 Schlusswort
    5.1 Zusammenfassung der Ergebnisse
    5.2 Reflexion und Ausblick
Literaturverzeichnis
Anhang A Fragebogen
Anhang B Interviewleitfaden
Anhang C Transkript Befragte 1
Anhang D Transkript Befragte 2
Anhang E Transkript Befragte 3
Anhang F Transkript Befragte 4
Anhang G Transkript Befragte 5
Anhang H Transkript Befragte 6
Anhang I Transkript Befragte 7
Anhang J Transkript Befragter 8
Anhang K Transkript Befragter 9
Anhang L Transkript Befragte 10
Anhang M Kodierleitfaden
Anhang N Abzeichnungen des Affiliationsbedürfnisses

(3)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突破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领导人着作英译和出版过程
        2.1.1 《毛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2.1.2 《邓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2.1.3 《习谈》英译和出版过程
    2.2 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
        2.2.1 《毛选》英译研究
        2.2.2 《邓选》英译研究
        2.2.3 《习谈》英译研究
    2.3 话语视角下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对比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3.1 批评话语分析
    3.2 翻译规范
        3.2.1 翻译规范研究的源起
        3.2.2 翻译规范的分类和涵盖范围
    3.3 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契合之处
        3.3.1 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
        3.3.2 从语言到社会的研究视野
        3.3.3 权力关系
        3.3.4 意识形态
        3.3.5 历史性
        3.3.6 中介性
        3.3.7 阐释性
        3.3.8 小结:“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的理据
    3.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3.4.1 费尔克劳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
        3.4.2 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3.4.3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第四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
    4.1 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4.1.1 标题语义信息的翻译方法
        4.1.2 标题语法形式的处理策略
        4.1.3 总结: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4.2 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4.2.1 比喻简述
        4.2.2 本研究中比喻的界定标准和翻译方法
        4.2.3 比喻翻译方法统计和分析
        4.2.4 总结: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4.3 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4.3.1 共同词译法分类
        4.3.2 分析
        4.3.3 总结: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4.4 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4.4.1 《毛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4.4.2 《邓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4.4.3 《习谈》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4.4.4 三部着作注释英译方法对比与分析
        4.4.5 总结: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
    5.1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机构规范
        5.1.1 外文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5.1.2 中共中央编译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5.1.3 外文局和中共中央编译局机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5.2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外交规范
        5.2.1 毛泽东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毛选》英译的影响
        5.2.2 邓小平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邓选》英译的影响
        5.2.3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政策及其对《习谈》英译的影响
    5.3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伦理规范
        5.3.1 作为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爱国伦理
        5.3.2 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分析思路
        5.3.3 三部译作的翻译伦理分析
    5.4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意识形态规范
        5.4.1 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5.4.2 权力关系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5.4.3 翻译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翻译规范秩序的话语分析
    6.1 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及其变迁
        6.1.1 《毛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6.1.2 《邓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6.1.3 《习谈》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6.2 翻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6.2.1 三部着作标题英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6.2.2 “正确”观念及其变迁的社会动因分析
    6.3 翻译规范的约束力
        6.3.1 翻译规范约束力的非绝对性
        6.3.2 原语规范的减弱之势与相对于目的语规范的强势地位
        6.3.3 具有最强约束力的国家利益伦理
    6.4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两个“变”和两个“不变”
第七章 结论
    7.1 总结
    7.2 结论
    7.3 创新
    7.4 启示
    7.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辛克莱《100%:爱国者的故事》中日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状况简述
第一章 辛克莱与《100%:爱国者的故事》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下的辛克莱及其作品
        一、美国社会主义旗手辛克莱
        二、“揭发黑幕”:辛克莱作品的纪实性
    第二节 美国阶级斗争脉络中的《100%:爱国者的故事》
        一、《100%:爱国者的故事》的写作背景
        二、《100%:爱国者的故事》的独特性及现实意义
第二章 《100%:爱国者的故事》译介在日本
    第一节 《100%:爱国者的故事》在日本的受容
        一、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二、《100%:爱国者的故事》的译介契机
        三、《100%:爱国者的故事》日译本版本的流变
    第二节 日本文坛的“辛克莱时代”
        一、创造性叛逆:文化差异下的《100%:爱国者的故事》译本生成
        二、辛克莱作品译介热潮的兴起
        三、辛克莱作品冲击下的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动向
第三章 《100%:爱国者的故事》译介在中国
    第一节 由“批评家”到“文学家”——革命文学视域下的辛克莱
        一、革命文学诞生前夕的世界语境
        二、革命文学论争与辛克莱批评理论的介入
        三、革命文学语境下的的辛克莱及其作品
    第二节 《100%:爱国者的故事》的“中国之旅”
        一、《100%:爱国者的故事》中译本的诞生
        二、《100%:爱国者的故事》中译本的改动
        三、《100%:爱国者的故事》中译本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及创新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 话语体系的要义把握
    2.1 话语及话语体系的基本概述
        2.1.1 话语的内涵、特点及功能
        2.1.2 话语体系的内涵、特点及功能
    2.2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的原初语境及中国逻辑
        2.2.1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的原初语境
        2.2.2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的中国逻辑
    2.3 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概念厘定
        2.3.1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概念
        2.3.2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类型要素
        2.3.3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主要内涵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理论溯源
    3.1 理论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工作话语梳理
        3.1.1 马克思主义群众工作话语论述
        3.1.2 列宁主义群众工作话语论述
    3.2 历史借鉴: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滋养启示
        3.2.1 传统民本思想对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形成发展的滋养
        3.2.2 辛亥革命对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形成发展的启示
第4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历史发轫
    4.1 催生马克思主义话语传播并与群众实践结合的国内语境
        4.1.1 “五四”时期群众性运动的实践洗礼
        4.1.2 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传播与论战
    4.2 唤起中国人民觉醒并推动革命运动高涨的国外语境
        4.2.1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及人民群众的影响
        4.2.2 十月革命、共产国际对中国及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
第5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形成发展
    5.1 “照着说”——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移植与实践(1921.7-1927.7)
        5.1.1 “工人运动的怒涛”中俄式话语的全面植入
        5.1.2 “打倒列强除军阀”对俄式话语的适应性嬗变
        5.1.3 “农民运动‘好得很’”中国共产党群众观初步萌发
    5.2 “接着说”——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探索与转换(1927.8-1938.11)
        5.2.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苏维埃革命话语建构
        5.2.2 “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对中国革命实际的背离
        5.2.3 “发展群众创立新苏区”长征时期的话语调适
        5.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主导权的成功转化
    5.3 “用着说”——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再造与认同(1938.12—1949.9)
        5.3.1 “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话语实践
        5.3.2 “群众路线”话语的创造性表述
        5.3.3 “人民斗争的新高涨”迎接解放区群众工作话语新发展
        5.3.4 “第二条战线”开辟蒋管区群众工作话语新阵地
        5.3.5 “学会管理城市”面临城市群众工作话语新挑战
第6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 话语体系:价值、主题和路径
    6.1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价值意蕴
        6.1.1 恪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政治话语
        6.1.2 阐释中国革命实践语境的理论话语
        6.1.3 动员群众自觉行动实践的大众话语
    6.2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主题设置
        6.2.1 争取革命胜利的政治主题
        6.2.2 保障群众根本利益的民生主题
        6.2.3 密切政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存亡主题
        6.2.4 事关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战略主题
    6.3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认同路径
        6.3.1 强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嵌入及主导作用
        6.3.2 满足群众物质利益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6.3.3 注重制度建设以实现群众有效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
        6.3.4 区分不同阶级阶层群众的资源整合与社会认同
        6.3.5 以群众路线导引群众工作认知范式与话语系统
        6.3.6 将群众“组织起来”走“延安道路”
第7章 马克思主义“三化”进程中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经验、反思和启示
    7.1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经验
        7.1.1 坚定和笃信理论自信是前提
        7.1.2 实现和扞卫群众利益是基础
        7.1.3 创新和强化意识形态建设是关键
        7.1.4 建设和净化党政组织是保证
        7.1.5 凝聚和赢取党心民心是根本
    7.2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的历史反思
        7.2.1 话语体系模式化与群众工作中的盲动主义
        7.2.2 话语体系僵化与群众工作中的教条主义
        7.2.3 话语体系神圣化与群众工作中的个人崇拜
    7.3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的现实启示
        7.3.1 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群众工作中的创造性领导
        7.3.2 树立正确人民利益观是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合法性的根本所在
        7.3.3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本质在于永远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7.3.4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与政治认同的话语优势
        7.3.5 提升话语传播能力适时抢占群众工作意识形态制高点
        7.3.6 立足国情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以涵养群众工作话语体系
结语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6)《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历程及影响(1989-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挪威的森林》出版的基本情况
    2.1 《挪威的森林》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版
        2.1.1 《挪威的森林》的主要内容及创作背景
        2.1.2 《挪威的森林》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热潮
    2.2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版本变化比较
        2.2.1 1989年至2000年漓江出版社版《挪威的森林》
        2.2.2 2001年至201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版《挪威的森林》
        2.2.3 《挪威的森林》盗版猖獗
    2.3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内容变化比较
        2.3.1 林少华译本的内容变化比较
        2.3.2 其他非林译本的内容变化比较
第三章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畅销的内部因素
    3.1 在内容方面的高层次追求是畅销的根本原因
        3.1.1 主旨:死亡、自我、爱情、成长
        3.1.2 语言:轻快流畅
        3.1.3 人物:具有典型性
    3.2 翻译对《挪威的森林》畅销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3.2.1 《挪威的森林》在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3.2.2 “林译本”与“赖译本”之争
        3.2.3 “林家铺子”对《挪威的森林》的影响
第四章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畅销的外部因素
    4.1 《挪威的森林》畅销的编辑智慧与技巧
        4.1.1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定位转变
        4.1.2 装帧设计和宣传方式的“三阶段式”演变
        4.1.3 2000 年后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版权开发
    4.2 时代转型助力《挪威的森林》长销不衰
        4.2.1 思想解放塑造《挪威的森林》成为“性启蒙读物”
        4.2.2 消费升级塑造《挪威的森林》成为“小资读物”
        4.2.3 “精神还乡”塑造《挪威的森林》成为“成长读物”
    4.3 作者营销——村上春树的形象塑造
    4.4 诺贝尔文学奖所引发的话题性
    4.5 学界的持续关注助推畅销
第五章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影响及启示
    5.1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影响
        5.1.1 《挪威的森林》在学界的影响
        5.1.2 《挪威的森林》在出版界的影响
        5.1.3 《挪威的森林》在社会上的影响
    5.2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启示
        5.2.1 图书出版要有正确的市场定位
        5.2.2 版权输出要立足本土化、打造全球化
        5.2.3 纯文学作品应努力探索新的市场化途径
    5.3 对《挪威的森林》的持续开发和挖掘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纳米和生物界面结构及性能调控的分子物理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典型纳米材料与溶液界面研究进展
        1.2.1 纳米多孔材料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1.2.2 碳纳米材料界面的水和离子液体的结构及动力学行为
    1.3 典型生物界面与纳米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2.1 原子模型与粗粒模型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
        2.2.1 分子力场与势函数
        2.2.2 牛顿运动方程的数值求解
        2.2.3 非键相互作用与周期性边界条件
        2.2.4 拉伸分子动力学
        2.2.5 水模型
    2.3 系综理论及系综调节
        2.3.1 系综理论
        2.3.2 系综的压强控制
        2.3.3 系综的温度控制
    2.4 常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介绍
    2.5 第一性原理简介
第三章 单层石墨炔彻底脱盐快速淡化海水研究
    3.1 研究背景
        3.1.1 海水淡化方法研究的意义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和讨论
        3.3.1 水分子快速通过石墨炔孔
        3.3.2 石墨炔孔中水分子的结构
        3.3.3 石墨炔膜百分之百阻盐
        3.3.4 石墨炔的海水淡化性能与传统反渗透膜的比较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水模型及Lennard-Jones参数对二维界面水结构的影响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LJ势参数对结构的影响
        4.3.2 水模型对结构的影响
        4.3.3 带电基底和外电场对界面水结构的调控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纳尺度受限水合离子结构与动力学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建模与计算方法
    5.3 结果和讨论
        5.3.1 受限离子水合层的结构
        5.3.2 第一水合层内水分子的动力学特性
        5.3.3 受限的长程影响
        5.3.4 受限空间的自由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提取纳米脂质盘的分子机制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研究方法
        6.2.1 粗粒化SMA模型
        6.2.2 全原子模拟设置
        6.2.3 粗粒化模拟设置
        6.2.4 模型的局限性
    6.3 结果与讨论
        6.3.1 SMA无定型共聚物自发进入磷脂双分子层
        6.3.2 SMA共聚物在模拟中体现出很高的亲膜特性
        6.3.3 SMA共聚物的膜扰动行为与水孔的形成
        6.3.4 自组装验证纳米脂质盘的稳定性
        6.3.5 pH环境对SMA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6.3.6 磷脂酰基长度和饱和度对SMALP形成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内容和创新点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常见的磷脂分子

(9)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关注现代汉语否定现象的缘由
        1.1.2 将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作为研究对象的考虑
        1.1.3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考虑
    1.2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1.2.1 研究对象
        1.2.2 语料来源
    1.3 研究方法和意义
        1.3.1 研究方法
        1.3.1.1 描写和解释相结合
        1.3.1.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1.3.1.3 归纳和对比相结合
        1.3.1.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背景
        1.4.1 极性词语的梯级模型理论
        1.4.2 关联理论
        1.4.3 预设理论
        1.4.4 主观性与主观化
        1.4.5 标记理论
    1.5 相关研究动态
        1.5.1 否定极性词语相关研究概况
        1.5.1.1 国外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1.5.1.2 国内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1.5.2 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研究概况
        1.5.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类别
        1.5.2.2 微观层面的对比研究与历时考察
        1.5.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
    2.1 引言
    2.2 否定极性词语概念的提出
        2.2.1 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
        2.2.2 否定范畴与否定句的界定
        2.2.3 否定极性词语的类别
    2.3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界定
        2.3.1 否定极性副词的范围
        2.3.2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与判定标准
        2.3.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
        2.3.2.2 否定极性副词的判定标准
        2.3.3 与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的几点说明
    2.4 否定极性副词的分类
        2.4.1 按照语法意义的分类
        2.4.2 根据对否定性语境依赖程度的类别划分
        2.4.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2.4.2.2 非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2.4.3 根据与否定词组合自由度的类别划分
        2.4.3.1 自由组合类
        2.4.3.2 不自由组合类
        2.4.3.3 限制组合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及成因
    3.1 引言
    3.2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特征
        3.2.1 句法功能的单一性和附属性
        3.2.2 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
        3.2.3 对否定词的选择
        3.2.4 对句类的选择
        3.2.4.1 对陈述句的选择限制
        3.2.4.2 对感叹句的选择限制
        3.2.4.3 对祈使句的选择限制
        3.2.4.4 对疑问句的选择限制
    3.3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义特征
        3.3.1 语义弱化或虚化
        3.3.2 语义指向特征
        3.3.3 极量特征
    3.4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3.4.1 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形成机制
        3.4.1.1 自然语言的肯定与否定公理
        3.4.1.2 违背肯定与否定公理的语言现象
        3.4.1.3 关联标记模式对极量与肯否极性关系的解释
        3.4.2 非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与否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
        4.2.1 否定极性副词+不+VP
        4.2.2 否定极性副词+不+助动词+VP
        4.2.3 否定极性副词+V+不+X+(O)
        4.2.4 否定极性副词+不+AP
        4.2.5 否定极性副词+A+不+X
        4.2.6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4.3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
        4.3.1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VP
        4.3.2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AP
        4.3.3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NP
        4.3.4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
        4.4.1 时间类成员
        4.4.2 程度类成员与范围类成员
        4.4.3 语气类成员
        4.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否定结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考察
    5.1 引言
    5.2 情态的定义和类型
        5.2.1 情态的定义
        5.2.2 情态的类型
    5.3 否定结构的情态类型
        5.3.1 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5.3.2 不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5.4 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选择
        5.4.1 时间类成员
        5.4.2 程度及范围类成员
        5.4.3 语气类成员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与肯定结构的组合状况及语用功能分析
    6.1 引言
    6.2 与肯定结构组合的否定极性副词
        6.2.1 强否定极性副词
        6.2.2 弱否定极性副词
    6.3 可共现肯定结构的特征
        6.3.1 与隐性否定动词连用
        6.3.2 与隐性否定副词连用
        6.3.3 与隐性句否定表达共现
        6.3.4 与其他词形成固定搭配
        6.3.5 与非典型动词的连用
        6.3.6 语境中临时获得消极否定语义
        6.3.7 其他
    6.4 可用于肯定结构的原因
        6.4.1 语言的动态性
        6.4.2 语言使用的个性差异
        6.4.3 肯定结构与否定含义
    6.5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
        6.5.1 增强语气
        6.5.2 提高否定等级,凸显否定
        6.5.3 主观性功能
        6.5.4 反预期功能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丝毫”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7.1 引言
    7.2 “丝毫”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7.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7.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7.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7.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7.3 “丝毫”的句法特征
        7.3.1 “丝毫”的语法功能及词性探讨
        7.3.1.1 作状语的“丝毫”
        7.3.1.2 做定语的“丝毫”
        7.3.1.3 做宾语的“丝毫”
        7.3.2 副词“丝毫”的句法格式特征
        7.3.2.1 丝毫+否定动词+NP
        7.3.2.2 丝毫+否定副词+(助动词)+VP
        7.3.2.3 丝毫+V+否定词+C+(NP)
        7.3.2.4 否定词+助动词+丝毫+VP
        7.3.2.5 丝毫+否定词+AP
        7.3.2.6 丝毫+A+否定词+C
    7.4 “丝毫”的语用功能分析
        7.4.1 通过焦点表述加强否定语气
        7.4.2 通过强调“反预期信息”加强否定语气
        7.4.3 通过全量否定加强否定语气
        7.4.4 通过凸显主观性加强否定语气
    7.5 “丝毫”与否定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7.5.1 基于客观世界肯定否定公理的解释
        7.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7.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始终”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8.1 引言
    8.2 “始终”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8.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8.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8.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8.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8.3 “始终”的各层面分析
        8.3.1 “始终”的语义分析
        8.3.1.1 表主观长时
        8.3.1.2 表持续
        8.3.2 “始终”的句法分布
        8.3.2.1 “始终”位于主谓语之间
        8.3.2.2 “始终”位于句首
        8.3.2.3 “始终”与其他词的连用
    8.4 “始终”的语境分布状况
        8.4.1 “始终”与肯定结构共现分析
        8.4.1.1 “始终”与状态动词
        8.4.1.2 “始终”与动作动词
        8.4.1.3 “始终”与变化动词
        8.4.1.4 “始终”与形容词
        8.4.2 “始终”与否定结构共现分析
        8.4.2.1 “始终”+没(有)+(助动词)+VP∕AP
        8.4.2.2 “始终”+不+(助动词)+VP∕AP
        8.4.2.3 “始终”+V不 C
    8.5 “始终”的极性分布规律
        8.5.1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8.5.2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8.6 “始终”的语用功能分析
        8.6.1 主观评价
        8.6.2 客观描述
        8.6.3 焦点表述
        8.6.4 对预期的否定
        8.6.4.1 “始终”搭配肯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8.6.4.2 “始终”搭配否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8.7 “始终”极性特征隐现的语用认知阐释
        8.7.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8.7.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8.7.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
        8.7.3.1 “始终”的扩域和增强信息度的功能
        8.7.3.2 “始终”隐藏极性特征的原因
        8.7.3.3 “始终”显现极性特征的原因
    8.8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一概”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9.1 引言
    9.2 “一概”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9.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9.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9.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9.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9.3 “一概”的语境分布特征
        9.3.1 “一概”与显性否定表达共现
        9.3.1.1 格式“一概+否定词+VP”
        9.3.1.2 格式“一概+否定词+AP”
        9.3.1.3 格式“一概+其他+否定词+其他”
        9.3.1.4 格式“否定词+一概+VP”
        9.3.1.5 格式“否定词+其他+一概+VP”
        9.3.2 “一概”与隐性否定表达共现
        9.3.2.1 与词语否定表达共现
        9.3.2.2 与句否定表达共现
        9.3.3 “一概”与肯定表达共现
    9.4 与“一概”有关的语义问题
        9.4.1 否定量域
        9.4.1.1 全量否定
        9.4.1.2 部分否定
        9.4.2 “一概”的语义特征分析
        9.4.2.1 表统括整体
        9.4.2.2 表方式
        9.4.2.3 表定量
        9.4.3 语义特征对句法的制约
        9.4.3.1 “一概”不能离谓的定位特征
        9.4.3.2 “一概”不能直接被否定词否定
    9.5 “一概”的语用功能分析
        9.5.1 焦点表述
        9.5.2 凸显主观性
        9.5.2.1 主观评价
        9.5.2.2 主观视角和主观情感
        9.5.2.3 主观倾向
        9.5.3 突出强调反预期信息
        9.5.3.1 “一概”搭配否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9.5.3.2 “一概”搭配肯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9.6 “一概”与否定相亲和的允准动因
        9.6.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9.6.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9.6.3 主观增量
    9.7 本章小结
第十章 “万万”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10.1 引言
    10.2 “万万”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10.2.1 强制性否定极性副词
        10.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10.2.3 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10.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10.3 “万万”的语义分析
        10.3.1 副词“万万”的句类分布
        10.3.2 副词“万万”句的句式语义
        10.3.2.1 “万万”+不+(助动词)+VP
        10.3.2.2 “万万”+V不 C
        10.3.2.3 “万万”+没(有)+VP
        10.3.2.4 “万万”+没(有)+NP
        10.3.2.5 “万万”与其他否定词
        10.3.3 副词“万万”的语法意义
        10.3.3.1 “万万”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规律
        10.3.3.2 “万万”的语法化过程
        10.3.3.3 “万万”的语境分布演变
    10.4 副词“万万”的语用功能分析
        10.4.1 传信评价
        10.4.2 焦点表述
        10.4.3 凸显主观性
    10.5 “万万”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10.5.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10.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10.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10.6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对比分析
    11.1 引言
    11.2 相关研究概况
    11.3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构词方式
        11.3.1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及数量
        11.3.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构词方式
    11.4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特征
        11.4.1 否定极性副词的允准成分类型
        11.4.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分类
        11.4.2.1 极强否定极性副词
        11.4.2.2 强否定极性副词
        11.4.2.3 弱否定极性副词
    11.5 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对比
        11.5.1 与否定词的语序关系
        11.5.2 宽域型和窄域型否定极性副词
    11.6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量性特征
        11.6.1 极小量否定极性副词
        11.6.2 极大量否定极性副词
        11.6.3 极大量与极小量之间的流动关系
    11.7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对比分析
    12.1 引言
    1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否定类型
        12.2.1 汉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12.2.2 日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12.2.3 “并”“决/绝”的否定类型归属
        12.2.4 “决して”的否定类型归属
    12.3 从否定类型看“决して”与“并”“决/绝”
        12.3.1 作用于“语义否定”的“决して”与“决/绝”
        12.3.2 作用于“语用否定”的“决して”与“并”“决/绝”
        12.3.2.1 语境预设
        12.3.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义背景
    12.4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法意义
        12.4.1 “决して”的语法意义
        12.4.2 “决/绝”“并”的语法意义
    12.5 “决して”与“并”“决/绝”表达的否定含义
        12.5.1 完全否定
        12.5.2 部分否定
        12.5.2.1 “决して”与部分否定
        12.5.2.2 “并”与部分否定
    12.6 对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
        12.6.1 对形容词的选择与限制
        12.6.2 对句类的选择与限制
        12.6.3 与“预设否定”专用表达呼应的“决して”
    12.7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结语
    13.1 基本观点与结论
    13.2 本文的特点与创新
    13.3 今后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三个百分之百”的背后(论文参考文献)

  • [1]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研究 ——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D]. 刘慕頔.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需求实证研究[D]. 商健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3]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D]. 陈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12)
  • [4]辛克莱《100%:爱国者的故事》中日译介研究[D]. 张天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D]. 陈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6]《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历程及影响(1989-2018)[D]. 向永芳. 河北大学, 2019(08)
  • [7]纳米和生物界面结构及性能调控的分子物理力学研究[D]. 薛敏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
  • [8]黄冈秘卷[J]. 刘醒龙.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8(02)
  • [9]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D]. 郑玉贵.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10]袁隆平的世界[J]. 陈启文. 芙蓉, 2017(02)

标签:;  ;  ;  ;  ;  

“百分之三百”的背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