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胰胆管造影联合常规扫描对胆道手术后良恶性病变鉴别的意义

MR胰胆管造影联合常规扫描对胆道手术后良恶性病变鉴别的意义

一、MR胰胆管成像加常规扫描在鉴别胆道术后病变良恶性上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卢晶,尚柳彤,李天然,刘靖,雷振星,刘昱含,席佳[1](2021)在《膈肌导航与相位导航在MRCP 3D成像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在MR 3D-SPACE可变翻转角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中运用膈肌导航与相位导航两种技术进行扫描,比较其成像质量,探讨两种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临床考虑胆道系统疾病的患者分别采用膈肌导航与相位导航3D-SPACE序列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将采集到的影像利用siemens 3D软件进行MIP(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重建,比较两种技术图像质量评分、对正常解剖结构的显示能力、对胆囊及胆管结石的检出率并进行分析。将MRCP图像分为呼吸配合组和呼吸配合不佳组,比较两种技术图像质量优良率有无差异。结果采用相位导航的图像质量高于膈肌导航,图像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呼吸不配合时,相位导航的图像优良率显着高于膈肌导航(P<0.05)。两种导航技术均能较好显示肝内一级胆管、肝外胆管中上段和胆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肝内二级胆管,肝外胆管下段,胰管的显示,相位导航明显优于膈肌导航(P<0.05),对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结石的检出率分别为97%、 98%。结论相位导航能明显消除呼吸运动伪影,解剖细节更清晰,对于肝内二级胆管,肝外胆管下段,胰管的显示较优于膈肌导航,对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检出率较膈肌导航高;因此相位导航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临床扫描可推广使用。

许逸超,徐正道,张家会,孙张明,陈建新,胡翼江,季妍廷[2](2021)在《三维屏气梯度-自旋回波序列在MR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三维屏气梯度-自旋回波(3D BH-GRASE)序列在MR胰胆管成像(MRC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59名临床疑有胰胆管疾病患者,采用3D BH-GRASE和三维呼吸触发快速自旋回波(3D RT-TSE)两个序列进行MRCP成像。所得图像由3名医师对图像整体质量及胰胆管不同解剖部位显示情况进行主观评分,记录扫描时间,并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对比率(CR)及对比噪声比(CNR)。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个序列的扫描时间,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主观评分和SNR、CR和CNR。结果 3D BH-GRASE序列扫描时间为16.4 s,3D RT-TSE为(258.6±42.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73,P<0.001),扫描时间缩短94%。图像整体质量评分3D BH-GRASE优于3D RT-TSE(Z=-6.595,P<0.001);两个序列显示胆总管上、中、下段和左、右肝管的1、2级分支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 BH-GRASE序列图像显示胆囊底、体、颈、管各部评分均高于3D RT-TSE(P<0.001);而3D RT-TSE显示主胰管近、中、远段各部评分均高于3D BH-GRASE序列(P<0.05)。两个序列图像SNR差别无统计学意义(Z=0.403,P=0.687),3D RT-TSE序列的CR和CNR均优于3D BH-GRASE序列(Z=6.215,P<0.001;Z=3.046,P=0.002)。结论在MRCP检查中合理应用3D BH-GRASE序列,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缩短扫描时间,提高检查效率。

徐新[3](2020)在《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总体预后及诊治方式的评估》文中认为目的: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位置特殊,根治性切除术是唯一可能治愈手段,而术前评估肝脏功能、对病理分化程度的预判十分必要。目前借助影像检查对于HC手术患者术后远期预测少见报道,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方式对于HC有一定缺陷。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此次纳入影像因素回顾性分析HC根治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利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技术评价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并对于肝功能及体外胆道引流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利用钆贝葡胺(gadobenate dimeglumine,Gd-BOPTA)增强磁共振扫描对HC患者进行肿瘤病理分化程度评价,并对肝功能进行评估。方法:(1)搜集2009-2013年HC行根治术患者89例,根据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phy,MRCP)胆管扩张程度分组,统计患者一般情况及相关病理资料。比较肝功能化验项目及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在不同胆道扩张程度组间差异性;分析不同胆管扩张程度组间患者一般情况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差异性;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2)搜集2017~2019年HC根治术治疗患者37例及HC体外胆道引流治疗患者56例,再搜集30例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全部受试者进行常规及多b值扩散加权MRI扫描。多b值扩散加权序列扫描采用平面回波成像序列(echo-planar imaging,EPI)。测量健康志愿者肝实质、HC患者肿瘤及肝实质的IVIM相关参数(ADCfast、ADCslow及f)值;分析HC患者胆道扩张程度;测量HC患者体外胆道引流治疗前后的肝实质IVIM参数值;分析所有被检者的肝功能化验结果、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值。评价IVIM参数数据采集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评价肿瘤不同ROI测量方法的数据采集稳定性;比较健康对照组与HC患者的肿瘤外肝实质IVIM参数值的差异性;分析HC患者肿瘤部分IVIM参数值与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HC肿瘤外肝实质IVIM参数值与肝功能化验项目的相关性;分析胆道扩张程度及MELD评分与HC肝实质IVIM参数的相关性;比较HC患者体外胆道引流前后肝实质的IVIM参数值;比较引流前肝功能化验项目与引流效果相关性以及引流前后IVIM参数变化值与引流后TBil水平相关性。(3)对于37例HC患者进行Gd-BOPTA增强扫描,采用轴位屏气快速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加权序列(liver acp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 flex,LAVA-Flex)。测量并计算肿瘤及肝实质肝胆期强化率(contrast enhancement ratio,CER),记录肿瘤的神经受累情况及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比较肿瘤部分CER与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比较不同胆道扩张程度下肿瘤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组间各个强化期相CER的差异;分析肝胆期肝实质CER值与肝功能的相关性;比较肿瘤免疫组化指标不同结果和神经浸润与否与肝胆期CER的相关性。结果:(1)重度胆道扩张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LT)、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adase,GGT)及CA19-9水平显着高于轻中度胆道扩张组;胆道扩张程度与Bismuth-Corlette分型、肿瘤分期独立相关;肿瘤病理分化程度和胆道扩张程度是五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独立影响因素;肿瘤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和胆道扩张程度是三年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独立影响因素。(2)肝实质ADCslow的测量一致性最好;最大平面勾勒法测量肿瘤的参数值比多次样本法可重复性高;ADCslow值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相关性最好;不同胆道扩张程度及不同MELD评分水平时HC患者肝实质的ADCfast值有显着差异性;TBil水平和MELD评分与HC患者肝实质ADCfast值的相关性最高;引流前TBil水平及MELD评分水平与引流效果有相关性,ADCfast变化值与引流后TBil下降水平相关,引流后TBil≤50μmol/l和50≥TBil≥85μmol/l两组患者肝实质ADCfast变化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根据四种强化方式分组比较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情况,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不同肿瘤病理分化程度组间肝胆期CER值有统计学差异;肿瘤Ki-67阴性组与阳性组间肝胆期CER值有统计学意义;重度胆道扩张患者肿瘤病理分化程度组间肝胆期CER值差异性小于轻、中度胆道扩张患者;HC患者TBil、AST、ALB值与MELD评分和肝胆期肝实质CER值有明显相关性,TBil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胆道扩张程度的影像学评价对于HC根治术的预后有预测价值。(2)IVIM技术中ADCslow值可以反映HC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且不受胆道扩张的影响;HC患者肝实质的ADCfast值可以反映部分肝功能,但ADCfast值与胆管扩张程度及MELD评分水平相关;肝实质的ADCfast变化值对于HC体外引流的治疗效果有评估价值。(3)Gd-BOPTA增强扫描的肝胆期CER值反映HC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而胆道扩张程度重时可以影响其相关性;肝胆期肿瘤的CER值与部分肿瘤免疫组化标记物结果有相关性,可以反映肿瘤的侵袭性;肝实质的CER值可以反映HC患者肝功能,TBil是HC患者肝实质肝胆期CER值的独立影响因素。

屈伟明,陈维顺,罗虹雨,金少纯,周红兵[4](2017)在《环扫超声内镜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环扫超声内镜(EUS)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US术前检查92例临床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EUS显示胆总管内强回声光团及后方声影诊断胆总管结石。所有病例术后均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最终取出结石为诊断标准,与EUS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评价EUS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 92例患者EUS诊断胆总管结石68例,其中2例经EST未见结石;24例未见结石中,经EST取出泥沙样结石1例;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为98.5%,特异度为92.0%,准确度为96.8%,阳性预测值为97.1%,阴性预测值为95.8%,约登指数90.5%。结论环扫超声内镜能够较准确地诊断胆总管结石,是一种相对无创有效检查方法,可以作为诊断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唐莉[5](2015)在《三种造影方式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优缺点对比》文中认为目的比较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腹部超声(TUS)、超声内镜(EUS)以及核磁共振(MRCP)三种造影方式各自的优缺点。方法对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120例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分别应用腹部超声、超声内镜及核磁共振方式进行确诊,同时对三种方式的特异性、敏感性、阴/阳性预测值及其诊断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磁共振造影法和超声内镜法与腹部超声法相比,在特异性、敏感性及阴/阳性预测值以及诊断准确性项目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在隐形预测值、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三点上统计学意义更为明显(P<0.01)。在诊断准确性与敏感性上,超声内镜明显优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胆总管结石这一作用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超声内镜两种方法明显优于腹部超声,而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超声内镜之间的比较中,超声内镜在造影方面更加优异,对胆道下段出现的微小结石的诊断更为精确。

刘莉[6](2015)在《胰腺3-T DWI方法及IVIM DWI定量参数诊断胰腺实性病变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胰腺3-TDWI扫描技术及ADC测量方法研究第一部分胰腺3-TDWI扫描技术研究目的:对比研究屏气、呼吸触发及自由呼吸胰腺3-TDWI图像质量及ADC值,确定临床最优胰腺3-TDWI扫描技术。方法:前瞻性招募健康成年志愿者21例,行胰腺屏气、呼吸触发和自由呼吸三种技术的3-TDWI检查,b值为0和500 s/mm2。两名观察者利用4分法分别评估DWI图像中胰腺边界清晰度、图像变形及伪影,对三个序列每个b值对应的DWI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独立测量胰腺头、体及尾部的ADC值。比较三种技术的DWI图像质量得分及正常胰腺实质的ADC值。结果:屏气、呼吸触发及自由呼吸DWI图像质量在bo下得分无显着差异(P=0.103);在bsoo时,自由呼吸DWI图像质量得分显着低于屏气和呼吸触发DWI(P<0.001),而屏气与呼吸触发DWI图像质量得分之间无显着差异(P=0.212)。屏气和呼吸触发DWI测量的正常胰腺不同解剖部位ADC值有显着差异,胰尾部ADC值最低,而自由呼吸DWI所获得的胰腺各解剖部位ADC值无显着差异。结论:屏气及呼吸触发技术能够获得高质量胰腺3-T DWI图像,屏气DWI可提高胰腺ADC值测量的准确性。第二部分基于3-T DWI胰腺癌ADC值ROI测量方法研究目的:比较三种感兴趣区(ROI)方法测量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 ADC值差异,研究PDAC ADC值测量的最佳ROI方法,以提高鉴别胰腺癌与正常胰腺的诊断能力。方法:2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PDAC的患者行术前DWI检查,同时招募1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DWI序列为呼吸触发单次激发平面回波,b值为0和600s/mm2。两名观察者分别采用全体积法、单一层面法和肿瘤实性成分法三种方法独立测量胰腺癌肿瘤的ADC值,正常胰腺ADC值通过测量胰腺头、体和尾部胰腺实质ADC值的平均值获得。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三种方法的两观察者组间ADC测量的一致性。比较三种方法测得的PDAC的ADC值差异,采用ROC分析曲线比较三种方法测量的ADC值诊断PDAC性能。结果:采用全体积法、单一层面法和肿瘤实性成分法获得的胰腺癌ADC值组间测量的ICC分别为0.928、0.877和0.397;正常胰腺ADC值测量组间ICC为0.707。三种方法测得的PDAC的ADC值均显着低于正常胰腺,而实性成分法测得的肿瘤ADC值显着低于全体积法和单一层面法(P值均<0.001)。肿瘤实性成分法、单一层面法和全体积法测得的ADC值诊断PDA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9,0.791和0.735。结论:采取测量肿瘤实性成分的方法获得的ADC值较全体积法和单一层面法诊断PDAC的效能更高。第三部分ROI尺寸对ADC值影响及信号强度诊断胰腺癌价值研究目的:比较不同尺寸ROI测量胰腺导管腺癌(PDAC)ADC值的差异,对比研究信号强度(SI)及ADC诊断PDAC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病理证实的PDAC患者和18例胰腺正常志愿者的DWI(b值为0和600 s/mm2)数据。两名观察者分别采用大小两种尺寸的ROI测量肿瘤实性部分的ADC值,并测量b值为0和600 s/mm2的DWI图像的信号强度。采用相同方法测量正常胰腺的ADC值和SI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两观察者大小两种尺寸ROI测得的ADC和SI的一致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正常胰腺组织与PDAC组SI及ADC值差异,并通过ROC分析及曲线下面积(Az)的比较评估SI和ADC值诊断PDAC的效能。结果:不同尺寸ADC(肿瘤和正常胰腺)、不同b值SI(肿瘤和正常胰腺)的两观察者组间的ICC均高于0.950。不同尺寸ROI测得的SI及ADC的ICC均高于0.980。通过两种尺寸ROI测得的PDAC在DWIb600和DWIb0图像上的SI均显着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的SI,而ADC值均显着低于正常胰腺组织。ROC分析结果表明,DWI在b0和b600下的不同尺寸SI的Az均显着高于ADC。结论:不同尺寸ROI对正常胰腺及PDAC的SI及ADC值测量结果无显着影响。3-TDWI获得的SI较ADC值诊断PDAC价值更高。第二章基于IVIM DWI定量参数诊断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的价值研究第一部分成年正常胰腺IVIM DWI定量参数特征及其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比较成年正常胰腺多b值DWI基于单、双指数模型的定量参数在各解剖部位的差异,探究性别、年龄因素对各定量参数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招募健康成年志愿者57例(男性36例,女性21例,年龄21~68岁)行胰腺多b值DWI检查,b值分别为0、20、50、100、200、400、600、800及1000s/mm2,计算及测量每个志愿者胰腺头、体、尾部单指数模型参数ADCtotal、ADC20-1000及双指数模型参数ADCfast、ADCslow和f值,并计算每个胰腺各参数的平均值。采用Friedman检验比较胰腺各解剖部位的平均ADC20-1000、ADCtotal、ADCfast、ADCslow和f值的整体差异。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志愿者的年龄分布差异及各参数平均值差异;Spearman秩相关分析胰腺平均ADCtotatal、ADCfast、ADCslow和f值与患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胰腺头、体和尾部的平均ADC400、ADC600、ADC800、ADC1000、ADCtotal和f值存在显着差异,且胰尾部的参数值皆最低(P<0.05)。Friedman检验显示胰腺各解剖部位单指数ADC值均有从b20到b1000显着下降的趋势(P<0.001)。女性正常胰腺平均ADCtotal ((1.45±0.15)×10-3mm2/s)、ADCfast((13.17±4.91)×10-3mm2/s)、 ADCslow((0.88±0.18)×10-3mm2/s)和f(0.370±0.063)值皆低于男性正常胰腺平均值(分别为(1.55±0.17)、(15.77±7.83)、(0.91±0.15)×10-3mm2/s和(0.372±0.056)),但各定量参数两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皆>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成年正常胰腺平均ADCslow与年龄有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15、-0.340和-0.300;P值分别为0.017、0.010和0.023);f值与年龄无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0.048,P=0.725)。结论:胰腺不同解剖部位平均ADC400、ADC600、ADC800、ADC1000、ADCtotal和f值存在显着差异。成年正常胰腺平均ADCtotal、ADCfast、和ADCslow与性别无显着相关性,但随着年龄增长而显着减小。第二部分IVIM DWI信号强度及定量参数诊断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的价值研究目的:评估IVIM DWI信号强度(SI)及定量参数(ADCtotal、ADCslow、ADCfast及f)诊断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23例成年健康志愿者及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胰腺腺癌(PAC)66例,神经内分泌肿瘤(NET)13例,慢性胰腺炎(CP)6例。全部研究对象接受10个b值的3-T DWI检查,b值分别为0、25、50、75、100、150、200、400、600和800s/mmm2。两名观察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尺寸的ROI测量胰腺病变组织及正常胰腺头、体、尾三个部位在不同b值DWI的SI及多b值定量扩散参数。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两观察者间数据测量一致性。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正常胰腺组与PAC组间各b值DWI的SI及定量参数值的差异。正常胰腺与不同病理结果的胰腺病变间的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单因素ANOVA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SI及定量参数鉴别PAC与正常胰腺及不同病理类型胰腺病变的效能,并比较各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Az)差异。结果:SI及多b值定量参数的组间测量一致性系数ICC为0.847-0.991。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两种不同ROI尺寸测得的S1及ADCtotal值之间具有显着差异,而ADCslow、ADCfast及f值无显着统计学差异,但两组数据间的ICC均高于0.900。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除ADCfast外,其余各定量参数及不同b值DWI的SI在PAC与NP两组间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多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单因素ANOVA检验结果显示,SI及ADCtotal值在PAC、NET、CP和NP四组之间总体存在统计学差异。ROC分析表明各SIb鉴别PAC与NP的ROC曲线下面积(Az)均高于0.900,并显着高于ADCslow、ADCffast及f获得的Az。结论:ROI尺寸对正常胰腺及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的ADCtotal、ADCsiow、ADCfast及f值无显着影响。SI鉴别诊断常见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及正常胰腺较A DCslow、ADCfast及f更具价值。

崔文俊[7](2014)在《MRCP联合高分辨率DWI对非结石性肝外胆管梗阻性病变定性诊断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胰胆管水成像(MRCP)联合高分辨率弥散加权成像(HR-DWI)对非结石性肝外胆道梗阻性病变定性诊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行上腹部MR检查的资料完整的43例非结石性肝外胆道梗阻病例,其中恶性肝外胆道梗阻病例25例,包括胆总管癌18例,壶腹癌3例,十二指肠乳头癌4例;良性肝外胆道梗阻18例,包括胆管炎15例、十二指肠乳头炎症3例;男:女=19:24;年龄61.53±12.54岁。扫描序列包括:轴位T2WI、MRCP及胆道梗阻端连续多层轴位STD-DWI序列(矩阵128×128、FOV=44x44cm2,S组)和轴位薄层HR-DWI序列(矩阵196×96、FOV=31x15.5cm2,H组),b值均为600s/mm2。两名腹部影像诊断医师在双盲情况下进行图像分析。主观分析包括:①根据胆管梗阻的MRCP影像学特征,参照Baron等诊断标准评判其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②两名观察者分别对STD-DWI序列(S组)、HR-DWI序列(H组)图像质量及病变的显示情况进4级评分,并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来评价两名观察者评分的一致性;对S、H两组评分使用卡方检验组间评分统计学差异;③两名观察者共同对单独MRCP序列(A组)、MRCP联合T2W(IB组)、MRCP联合STD-DW(IC组)、MRCP联合HR-DWI(D组)对病变良恶性进行3级评分判定,对四组评分分别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后使用ROC曲线分析四组对恶性梗阻病变诊断的AUC值、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客观评价包括:①计算两组DWI序列的图像分辨率;②两名观察者分别测量S、H两组梗阻端病变(a)、邻近正常胆管壁(b)的ADC值,应用ICC检验两名观察者测量值的一致性,对S、H两组所测a、b两处的ADC值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H组a、b两处所测得的ADC值对鉴别胆道梗阻端病变的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①MRCP良性梗阻征象13例,其诊断良性符合率(7/13,53.85%);MRCP恶性梗阻征象30例,其诊断恶性符合率(19/30,63.33%)。②两名观察者对STD-DWI的病灶显示评分分别为(3.20±0.56vs.3.23±0.61),值0.867;两名观察者对HR-DWI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81±0.39vs.3.79±0.41),值0.927;S、H两组评分卡方检验(Χ2=15.878,p=0.009)。③两名观察者共同对A、B、C、D四组扫描方案对肝外胆道梗阻端病灶定性进行3级评分,四组组间评分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P值<0.05。③两名观察者共同对A、B、C、D四组扫描方案对肝外胆道梗阻端病灶定性进行3级评分,评分结果分别为:2.49±0.51、2.47±0.67、2.47±0.67、2.42±0.82,AUC值分别为:0.681、0.811、0.854、0.944,准确率分别为:67.44%、79.07%、83.72%、97.62%,敏感度分别为:64.00%、80.00%、84.00%、100%,特异度分别为:72%、77.8%、83.3%、88.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6.19%、83.33%、87.50%、92.5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9.09%、73.68%、78.95%、100%;④S、H组的空间分辨率分别约为3.4,1.6(cm/pixel);⑤S组a、b部位两位观察者测量的ADC值(×10-3mm2/s)为:(1.81±0.51,2.02±0.46)vs.(1.87±0.61,2.04±0.47),H组a、b部位两位观察者测量的ADC值(×10-3mm2/s)为:(1.78±1.28,1.79±1.15)vs.(1.78±1.33,1.78±1.19),两名观察者所测的数据ICC值分别为0.996、0.998、0.970、0.943。S组良恶性梗阻部位a、b两处的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30,-1.404;P值0.184,0.160),H组良恶性梗阻部位a、b两处的ADC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7,-2.413;P值0.020,0.016)。H组a、b部位ADC值诊断恶性胆道梗阻的AUC值为(0.710:0.718)。结论:HR-DWI较STD-DWI图像分辨率高,对肝外胆道梗阻端病变显示更为清楚;MRCP联合HR-DWI序列大大提高对肝外胆管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HR-DWI的ADC值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一定帮助。

刘军舰,李忠廉,张西波[8](2013)在《彩色超声与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诊断的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彩色超声(US)与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7年9月2011年6月天津市南开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可疑病例共135例,术前全部患者均经US和MRCP检查,回顾性研究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US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检出的灵敏度为74.3%,特异度为42.3%,准确率为68.1%;MRCP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检出灵敏度为93.6%,特异度为80.8%,准确率为91.1%;联合US与MRCP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检出的灵敏度为98.2%,特异度为96.2%,准确率为97.8%。结论MRCP无论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检出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率均高于US。MRCP在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诊断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优势。联合US和MRCP两种诊断方法可提高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诊断符合率。

郇丽[9](2013)在《腹部B超检查在健康体检中诊断无症状胆囊结石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腹部B超检查在健康体检中诊断无症状胆囊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体检患者1226例,所有检查者均禁食12小时,利用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选3.0~5.0MHz进行检查。结果:1226例体检人员中,检出50例无症状胆囊结石,检出率4.1%,其中男32例(64.0%),女18例(36.0%),男女之比1.78:1,年龄29~78岁,平均46.8岁。本组超声图像显现同心圆样结石8例,表现为中心强回声光斑,中间光点密度均匀,回声弱,显现为胆泥团样结石10例,主要表现为密度均匀,回声稍强,光点细小,显现为光点且密度一致,密度回声光团32例。50例患者中,Ⅰ型9例(18.0%),Ⅱ型16例(32.0%),Ⅲ型14例(28.0%),Ⅳ型10例(20.0%),各型之间的检出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腹部B超检查无症状胆囊结石的首选办法,具有无痛、无创等优点,值得把B超检查作为体检的常规项目。

范雷[10](2013)在《双源CT虚拟平扫技术在阻塞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通过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DSCT)对临床拟诊为阻塞性黄疸的病患行双能量扫描,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技术(VNC)在阻塞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方法选择自2012年4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检查的30例经临床诊断为阻塞性黄疸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475岁,平均57.9岁,口服对比剂前先行常规腹部平扫(CNC),然后口服阳性对比剂500ml,再用双能量扫描模式动脉期强化扫描,最后行常规门静脉期强化扫描,之后采用肝脏虚拟平扫后处理软件Liver VNC,经参数调整,对双能量强化图像进行处理,得到VNC图像,以常规平扫图像为金标准比较VNC图像在病灶检出中的准确性,并利用t检验对比分析图像信噪比(SNR),用轶和检验分析患者不同扫描方式接受的总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值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以常规平扫图像为标准,VNC图像病灶检出率100%,其中胆囊结石6例,胆总管结石5例,胆管肿瘤11例,壶腹部肿瘤3例,胰腺肿瘤5例,VNC组图像瘤可见度、诊断接受度低于CNC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CT值及信噪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VNC图像质量略有下降,但能满足诊断要求,在结石和肿瘤等病变检出中无明显差异,在剂量统计分析中虚拟组较常规组低,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2<0.05)。结论在阻塞性黄疸患者的CT病因诊断时,虚拟平扫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辐射剂量,且不影响结石和肿瘤等病变的检出,使其取代常规平扫成为可能。意义黄疸(jaundice)是指由于血浆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导致的皮肤、结膜和粘膜出现的橙黄色改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征象,其中阻塞性黄疸不仅对肝脏的形态和功能有很大影响,对除了肝脏之外的脏器也有巨大的影响,例如心血管、肾脏、胃肠道、胰腺等。虽然良性病因常占大多数,为胆石症、胆管炎症、寄生虫病、胆管憩室、先天性胆管异常、急性或慢性胰腺炎、手术后胆管狭窄、胆总管周围组织粘连等,但是恶性阻塞性黄疸往往起病隐匿,病因复杂,既可为原发于肝、胆、胰腺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如胆管癌、胆囊癌、胰头癌、肝细胞癌、壶腹周围癌等,也可以为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而来侵犯胆道,而且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对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大意义。在当前的临床工作中,阻塞性黄疸患者受检方法主要有B超、CT、MRCP、ERCP等,但B超诊断准确率较低,MRCP无法对病变周围血管情况做出评价,ERCP检查存在创伤性和风险性,可能发生并发症,CT扫描速度快,且可以获得任意平面的重建图像,对胆总管下段小病变的显示极为有利,对胆系疾患的诊断更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而且当前对阻黄患者过度检查、盲目检查时有发生,不但浪费了患者的时间,加重了患者的负担,而且增加了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虚拟平扫技术的应用使阻塞性黄疸的检查状况有了较大改善,虚拟平扫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节省扫描时间,减少了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且可以为临床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足够的帮助。

二、MR胰胆管成像加常规扫描在鉴别胆道术后病变良恶性上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R胰胆管成像加常规扫描在鉴别胆道术后病变良恶性上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膈肌导航与相位导航在MRCP 3D成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设备
    1.3 扫描方法及参数
    1.4 观察内容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图像质量
    2.2 正常解剖结构的显示能力
    2.3 各区域病变的检出能力
3 讨论

(3)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总体预后及诊治方式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HC术前胆道扩张程度MRCP评价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MRCP扫描技术
        1.1.3 图像分析
        1.1.4 随访资料采集
        1.1.5 观察项目及分析指标
        1.1.6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
        1.2.2 HC患者肝内胆管扩张程度与部分肝功能化验结果及血清CA19-9的关系
        1.2.3 HC患者胆道扩张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
        1.2.4 HC患者生存分析
    1.3 讨论
        1.3.1 胆道的分支系统
        1.3.2 HC胆道扩张特点
        1.3.3 MRCP对于胆道梗阻显示的优势
        1.3.4 HC患者肝内胆管扩张程度与生存率的相关性
        1.3.5 局限性
    1.4 小结
二、IVIM-DWI成像在HC诊治中的应用
    2.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MRI扫描方法
        2.1.3 图像分析
        2.1.4 肝功能生化指标
        2.1.5 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
        2.1.6 观察项目与分析目标
        2.1.7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HC患者的一般资料
        2.2.2 健康志愿者肝实质ADCfast、ADCslow及f值测量的可重复性及可靠性
        2.2.3 HC患者肿瘤部分的不同ROI测量方法对IVIM各参数测量稳定性比较
        2.2.4 HC肿瘤患者ADCfast、ADCslow及f值伪彩图的表现
        2.2.5 HC患者的病理结果
        2.2.6 HC患者肿瘤部分的IVIM参数值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
        2.2.7 术前患者不同胆道扩张程度下各IVIM参数值与HC患者肿瘤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
        2.2.8 测量HC非肿瘤区肝实质的ADCfast、ADCslow及f值,分别比较其与肝功能血生化及临床评分的相关性
        2.2.9 IVIM技术评价HC患者体外胆管引流治疗效果
    2.3 讨论
        2.3.1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原理
        2.3.2 肝脏磁共振IVIM扫描技术
        2.3.3 IVIM参数的可重复性评价
        2.3.4 IVIM技术在肝胆系统的应用
        2.3.5 IVIM扫描对于体外胆道引流效果的应用价值
        2.3.6 局限性
    2.4 小结
三、Gd-BOPTA增强扫描在HC诊断中的应用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MRI扫描技术
        3.1.3 图像分析
        3.1.4 手术病理结果
        3.1.5 观察项目及分析指标
        3.1.6 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
        3.2.1 患者相关临床生化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
        3.2.2 Gd-BOPTA强化表现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对照分析
        3.2.3 Gd-BOPTA增强肿瘤肝胆期强化率与病理学分化程度对照分析
        3.2.4 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神经受侵情况与肿瘤肝胆期CER值的相关性分析
        3.2.5 不同胆道扩张程度下肝胆期肿瘤强化率与相关病理分化程度相关性
        3.2.6 不同胆道扩张程度下肿瘤外肝实质各期平均信号强化率水平
        3.2.7 肿瘤外肝实质肝胆期CER值与肝功能生化检查的相关性
    3.3 讨论
        3.3.1 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Gd-BOPTA的增强特点
        3.3.2 HC的病理特点
        3.3.3 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Gd-BOPTA对于HC的增强特点
        3.3.4 Gd-BOPTA对于HC肝功能的评价价值
        3.3.5 局限性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共振功能性成像对肝脏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三种造影方式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优缺点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患者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TUS诊断胆总管结石情况
    2.2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胆总管结石情况
    2.3 EUS诊断胆总管结石情况
    2.4 三种方法对胆结石诊断情况比较
3. 讨论

(6)胰腺3-T DWI方法及IVIM DWI定量参数诊断胰腺实性病变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胰腺3-T DWI扫描技术及ADC测量方法研究
    第一部分 胰腺3-T DWI扫描技术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第二部分 基于3-T DWI胰腺癌ADC值ROI测量方法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第三部分 ROI尺寸对ADC值影响及信号强度诊断胰腺癌价值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第二章 IVIM DWI定量参数诊断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的价值研究
    第一部分 成年正常胰腺IVIM DWI定量参数特征及其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第二部分 IVIM DWI信号强度及定量参数诊断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的价值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7)MRCP联合高分辨率DWI对非结石性肝外胆管梗阻性病变定性诊断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彩色超声与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诊断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可疑患者的标准
    1.3 检查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9)腹部B超检查在健康体检中诊断无症状胆囊结石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10)双源CT虚拟平扫技术在阻塞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MR胰胆管成像加常规扫描在鉴别胆道术后病变良恶性上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膈肌导航与相位导航在MRCP 3D成像中的应用[J]. 卢晶,尚柳彤,李天然,刘靖,雷振星,刘昱含,席佳. 河北医药, 2021(17)
  • [2]三维屏气梯度-自旋回波序列在MR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J]. 许逸超,徐正道,张家会,孙张明,陈建新,胡翼江,季妍廷.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1(01)
  • [3]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总体预后及诊治方式的评估[D]. 徐新.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环扫超声内镜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J]. 屈伟明,陈维顺,罗虹雨,金少纯,周红兵. 中国医师杂志, 2017(01)
  • [5]三种造影方式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优缺点对比[J]. 唐莉.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04)
  • [6]胰腺3-T DWI方法及IVIM DWI定量参数诊断胰腺实性病变价值研究[D]. 刘莉. 第二军医大学, 2015(07)
  • [7]MRCP联合高分辨率DWI对非结石性肝外胆管梗阻性病变定性诊断的初步研究[D]. 崔文俊. 大连医科大学, 2014(01)
  • [8]彩色超声与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诊断的对比分析[J]. 刘军舰,李忠廉,张西波. 中国内镜杂志, 2013(07)
  • [9]腹部B超检查在健康体检中诊断无症状胆囊结石的应用价值[J]. 郇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09)
  • [10]双源CT虚拟平扫技术在阻塞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范雷. 泰山医学院, 2013(04)

标签:;  ;  ;  ;  ;  

MR胰胆管造影联合常规扫描对胆道手术后良恶性病变鉴别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