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网络新闻盘点

2000年网络新闻盘点

一、盘点2000年网络新闻业(论文文献综述)

张涛甫,易若彤[1](2021)在《变革与重塑:新闻学研究的转向和未来》文中研究表明面对传播学和其他强势学科的挤压,中国的新闻学始终在危机感和焦虑感中生存,同时努力弥补理论基础薄弱的缺陷。近五年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截面。这期间高速发展的传媒业态变革刺激了新闻学的发展,助推其主体性自觉。本文对2016年-2020年新闻学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梳理,从新闻业态、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学科转向五个剖面进行爬梳检视,意在发现近五年新闻学研究的面上变化,聚焦一些核心面向和议题,进行理论聚合和分拣,盘点新闻学研究成果,并对新闻学的一些重要论题作出反思。

李丹[2](2020)在《后真相时代的新闻真实研究 ——以2015-2019年的反转新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新闻传播学领域,“新闻真实”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几乎贯穿了整个学科的发展主线。在“重情绪,轻事实”的后真相时代,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赋予了普通人接近与使用媒体的权利,新闻传播达到前所未有的广泛程度与便捷程度;但与此同时也颠覆了大众传媒时代的新闻真实理论,其内涵、实现方式、追求本质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可以说,后真相时代,新闻真实问题正变得复杂,需要给予新的思考与探究。本研究以后真相时代的典型新闻现象——反转新闻为例,基于内容分析法与个案研究法,解读后真相时代的新闻真实嬗变,思考适应新闻真实嬗变的对策。本研究以2015-2019年五年时间国内权威媒体盘点的“年度反转新闻”为研究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从首发特征、反转特征与内容特征三个方面分析反转新闻的传播特征;通过对2018年“王凤雅小朋友之死”事件的个案研究,分析反转新闻在“发生——发展——反转——沉淀”不同阶段的不同传播特点。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在后真相时代,新闻真实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表现为:新闻“事实”外延扩大,新闻真实是通过碎片化传播实现,认知真实成为新闻真实的追求以及真实的实现是社会诉求的反映。为此,新闻媒体机构需增强自身议程设置能力,网友需明确自身传播角色,网络媒体平台也应承担相应责任,通过这三方面的配合适应新闻真实的嬗变,从而有助于向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信息服务。

王红[3](2020)在《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媒介环境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从调查报道发展现状切入,试图探讨调查报道衰落的深层次原因及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发展的对策。通过对调查报道衰落现状的梳理,总结、发掘造成其衰落的原因,进一步归纳整理其相应的发展对策。在相关文献整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最近几年“自媒体”“多媒体”“媒体融合”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但对融媒体时代的调查报道研究极少。因此,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融媒体时代的调查报道上,通过分析其在融媒体环境下的衰落原因,进而提出其发展对策。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报道与融媒体时代”中,首先对调查报道相关概念进行回顾,梳理从国外到本土化的发展历程,并从业界和学界两个角度进行总结。第二部分“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现状”中,主要从传统媒体衰落实况、调查记者现状、重大事件中调查报道的缺席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概括。第三部分主要总结了“调查报道衰落原因”,包括政治环境方面、传播渠道方面、受众市场变化等。第四部分,总结了融媒体时代的调查报道发展对策。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仍然有充足的的发展空间,需要媒介机构要做好宏观战略规划,也需要媒体记者职业素养的提升。最后,文章总结得出,传统调查报道的衰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社会进步、行业发展的表现。对于调查报道甚至于传统媒体而言,融媒体时代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媒体只有不断优化自身,做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从而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朱贝[4](2020)在《媒体“黄金时代”:文本、意义与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新闻业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许多颠覆性的变化。伴随着转型期而来的是传统媒体机构存在的正当性基础受到冲击,身处其中的媒体人不免产生了迷茫感和无力感,企图就媒体“黄金时代”进行探讨以寻求现今困境的解答。“黄金时代”作为重要的话语策略开始被媒体人频繁使用,成为新闻业转型或危机话语实践的组成部分,除了媒体人之外,泽利泽、李红涛、白红义等国内外学者也开始将媒体“黄金时代”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值得注意的是“黄金时代”文本在使用和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多重指代和意义泛化等诸多问题。本文对收集到的“黄金时代”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发现“黄金时代”不仅仅作为话语中的常规性修辞存在,更是媒体人面对着特定的历史节点勾连过去、未来与当下而展开的话语实践。从整体上看,“黄金时代”文本在逻辑和标准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和认识分歧,尤其是在文本意指、表达场景等方面的变迁趋势较明显。文本意指上,“黄金时代”虽然都围绕着几乎无约束的媒体环境展开,表达的是对或自由平等或专业至上等职业理想境况的不懈追求,但实际上不同时期的文本均有其侧重点;表达场景上,“黄金时代”经历了从追忆记录标杆媒体辉煌时期到神话表达传统媒体兴盛时期,再到凝练概括媒体环境占优阶段的转变。这些转变主要受制于私人感性的表达模式、维度多元的评价标准和追捧崇拜的情感导向。“黄金时代”文本虽然凝练着媒体人高度认可的职业理念和媒体图景,但是其在社会期待、前景判断和职业理念上给当前媒体机构和职业媒体人存在的正当性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分析可见导致“黄金时代”话语出现和流行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行业整体的巨大变革、组织架构的重大调整和媒体人群体心态失衡。聚焦“黄金时代”文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媒体人阐释性文本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媒体人对于职业沉浮和新闻行业的认知和判断。从反思的角度出发,理清“黄金时代”文本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行业生态变迁以及媒体人职业心态变化,进而助力媒体行业良性发展。同时“黄金时代”文本作为自媒体时代私人表达走向了公共领域的缩影,对了解当前的私人文本大众化现象也有一定价值。

占林[5](2020)在《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 ——以《咬文嚼字》和“汉语盘点”的“十大网络用语”为例》文中提出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中最为流行的语言形式,它是网络言语社区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就目前的网络流行语研究而言,其研究视角多集中于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其研究重点有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分析、网络流行语的文化解读、网络流行语的规范问题等,但对网络流行语发展模式的讨论以及网络流行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有待深入。对历年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以及网络流行语的成因。网络新词语转化为网络流行语是一个博弈语用过程,利用语言经济学的博弈语用理论能够揭示网络流行语发展的一般规律。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语言经济学研究语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运用语言经济学的理论方法能够推动网络流行语发展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及成因,运用语言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言语社区理论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模式,并对网络流行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以《咬文嚼字》和“汉语盘点”的“十大网络用语”板块为语料来源,共选取176条网络流行语,分析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成因、来源、发展模式,同时利用数据进一步分析网络流行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介绍选题背景,介绍网络流行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现状,其次介绍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最后介绍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技术。第二章说明本研究所选取的网络流行语语料来源以及最终统计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及成因。第三章从言语社区理论出发,探讨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对网络流行语的来源进行分类,并根据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轨迹总结其发展模式。第四章利用博弈语用学理论,分析网络新词语转化为网络流行语的内在机制。第五章运用在线SPSS分析软件对网络流行语发展(因变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网民数量、网民年龄及性别(自变量)两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第六章总结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

岳强[6](2020)在《财新网“数字说”与《纽约时报》“The Upshot”数据新闻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人类信息存储量暴涨。数据新闻就在大数据应用与普及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处于转型期的传统媒体与迅速崛起的新媒体都在此报道形式中看到了发展机会,纷纷开始进行数据新闻实践探索。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数据新闻的研究现状,追溯了数据新闻的历史沿革。随后以中美两家媒体的数据新闻栏目——中国财新网的“数字说”与美国《纽约时报》的“The Upshot”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发布的经典作品介绍其发展历程,并将两个栏目发布的数据新闻作品作为样本进行对比,从而探析两者在数据新闻生产概况、数据来源、内容倾向和可视化手段等方面上的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并且对未来数据新闻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在经过对比两个栏目实践情况后发现,“数字说”和“The Upshot”的共同点体现在数据来源机构、选题类型、报道功能等方面,而差异性则集中体现在制作团队人员构成、数据开放程度、可视化形式等方面。“数字说”的团队构成以记者编辑和设计师为主,数据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在可视化方面倾向装饰性元素较多的信息图表设计风格;“The Upshot”制作团队人数众多,有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撰稿,其报道数据开放程度高,提供具体的数据来源信息和数据源文件,可视化形式上提倡高数据墨水比的理念。构成两者间差异的主要因素在于:(1)中美两国政治经济形势不同;(2)财新网与《纽约时报》媒体定位不同;(3)制作团队与专业人员素养不同;(4)数据开源理念不同;(5)可视化理念不同。综合两个栏目的数据新闻实践情况,得出数据新闻实践的启示有:(1)采用多元可视化形式,提升用户阅读体验。(2)提升数据素养,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3)扩展数据来源,尝试众包模式制作数据新闻。

程恰[7](2020)在《数据新闻的交互性传播研究 ——以新华网数据新闻为例》文中提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海量数据,推动了各个产业的变革。当数据照亮了新闻行业,意味着以数据为核心的新闻传播生态形成。数据新闻作为一种现实世界的数据提炼和视觉表征,依靠计算机为辅助手段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借助一系列基于屏幕的交互手段实现新闻生产和报道,颠覆了传统新闻模式,为新闻行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媒介赋权的大环境下,受众地位普遍提高,一场关于媒介话语的传播变革正在进行,以往单向的传播模式不再适用,交互性传播成为数据新闻业的未来趋势和方向,如何更好地利用数据新闻交互性的特点进行有效传播,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数据新闻的相关实践中,作为“中国数据新闻的开拓者”,新华网数据新闻栏目无论是从专业性还是影响力来讲,都堪称业界权威,能够代表国内数据新闻生产的先进水平。因此,本文选取新华网数据新闻栏目作为研究案例,选择该栏目自2017年2月9日起到2020年2月9日近三年的交互式数据新闻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全样本分析法对其交互方式、生产模式和交互程度进行了详细统计和分析,以对数据新闻的交互现状进行整体的把握。此外,本文采用评估量表和访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数据新闻交互性传播的效果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基于用户体验的视角评估了当前传播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数据新闻交互性传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实践参考。在对数据新闻交互性传播现状和传播效果的深入研究后发现,相较于传统新闻和无交互设计的数据新闻而言,交互式数据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更优越的传播效果,且这种交互性的传播方式为新闻领域的内容载体、信息形式带来了创新性转变,同时也对受众的行动贯彻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时效性弱、交互层次低、应用滞后和受众思维不强等问题,鉴于此,本文从内容、形式、技术和用户参与四个不同维度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提供优质内容、完善互动体系、利用技术优势和建立深层联系的优化策略。如此,数据新闻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带领受众进入全新的交互时代。

叶伊婧[8](2020)在《《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的记者形象研究(2000年-2019年)》文中提出记者的媒介形象主要依靠记者自己的采写报道来塑造,在记者节期间,媒体的聚光灯集中到了记者身上,这样一个充满纪念、庆祝、思考的热点时刻,是记者塑造自身媒介形象的良好契机。然而以往关于记者节话语中的记者形象研究并不多,而2019年恰好是官方确立的第20个记者节,20年的时间足以进行回顾和总结,这成为研究这一问题的良好机会。本研究将“记者”界定为广义上的、在新闻战线上开展各项传播工作的新闻工作者(如编辑、主持人等)。以《人民日报》为研究材料,本文将其在2000—2019年记者节期间发表的所有相关内容包括新闻报道、评论、讲话稿等都纳入研究范围,试图厘清下列问题:记者节话语中呈现出什么样的记者形象;20年来是否发生过变化;记者形象是怎样呈现的、有什么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本研究采用量化和质化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分析。首先对筛选出的有效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借助jieba、wordcloud对样本进行总体的和分年度的分词处理、词频统计及可视化处理。最后,本研究将所有样本导入Nvivo12.0质性分析软件中,借助多次的编码和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本研究将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样本的基本量化分析。第二部分论述了样本中呈现出的具体记者形象,主要从记者的角色定位、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三个维度来归纳呈现出的正面形象,从职业道德、采访作风两方面来归纳呈现出的负面形象,并进一步比较了正、负面形象的在样本中的表征差异。第三部分分析记者形象的历时性特征。研究发现,20年来的记者形象有其“变与不变”,“变”指的是几个特殊年份下记者形象的变动,主要体现在2001年、2003年、2008年、2011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中;“不变”则指的是记者形象一以贯之的特征,如始终具有政治性色彩、始终肩负重大责任与使命、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等。第四部分是记者形象的呈现归因分析。现实社会中各方力量对记者形象的塑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其在《人民日报》中的呈现情况,因此,笔者从政治、市场、技术、行业、个人等角度分别分析了记者正、负面形象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呈现出的记者形象是媒体有选择地进行建构,因此在最后还简要分析了这样建构的意图和意义。

冯淑闲[9](2019)在《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变迁研究(2000-2018)》文中指出从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至今,记者节已经走过19个年头。“记者节”设立的意义除了保障记者的权益、凸显职业重要性外,它更为新闻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公共讨论平台,使其能够围绕新闻产品、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评判标准”和新闻“伦理”、“信念”等专业问题进行专业讨论,这不仅促进了新闻界共识的凝聚和新闻价值观的构建,还推进中国新闻业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日渐沦陷,记者的“权威性、神秘感甚至使命价值”被颠覆,传统媒体机构和职业媒体人存在的正当性基础遭受冲击,媒体人的价值观念、情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媒体人记者节言论表达是关注记者职业角色、规范和新闻理想的生动素材,本文对2000年记者节成立至今,共19个记者节的媒体人节日言论表达进行历时性研究,以发现从媒体黄金时代走来的媒体人在经历媒体融合、转型,到媒体寒冬的过程中,职业理念、媒体图景的变迁,并由此展现中国职业媒体人的职业沉浮及新闻行业发展轨迹。本研究对收集到的652个节日言论表达进行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从表层来看,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媒体人言论表达数量明显增多,而管理层、行业精英的依然是记者节话语的主要写作方,媒体人的关注话题从新闻本身逐渐延伸到媒体人生存、出路的问题。从中层来看,中国新闻人的记者节话语实践实际上就是“新闻理想话语”实践,新闻理想基于不同的媒体环境被不断地被调整和建构,总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07年新闻理想的象征式继承和意义赋予期;第二阶段2008——2012年突发事件报道加快“职业化”、“专业化”时期;到2013——2018年为媒体人价值困境和新闻使命感的重构期。媒体人在这三个阶段随着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媒介技术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理想”的构建策略,分别通过“继承/传承”新闻理想、揭发社会问题、介入社会监督,构建存在感、运用多种话语策略性地坚守固化的新闻理想等策略获得言说合法性、文化权威。然时易势迁,基于个体存在而阐发的“理想情怀”跟不上社会变迁,基于集体主义存在的理想形式——新闻使命感成为主流的新闻理想。

周盛楠[10](2019)在《社交媒体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全面普及,大大降低了虚假信息的传播成本。相比准确报道,假新闻和谣言在社交网络上却能触及更多的人群、渗透更深,并且传播更快。故而,“事实核查”信息的出现和兴起对打击不实信息、向公众传递事实真相起了重要作用。基于此背景,考虑到微博、微信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两大社交媒体平台。因此,本研究选择微博、微信这两大社交媒体平台,以包含“事实核查”信息的社交媒体账号在一定时间段内发布的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效果影响因素。通过文献梳理,并结合当下新媒体特性,界定了属于本研究的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三个层面及其测量指标体系,分别是受众接触关注度、受众反馈和再传播行为、受众认知及信任度,并提出了相关研究问题。最终,本研究以主题类型、呈现形式、原创与否、标题形态、信源、传播主体六个因素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受众接触关注度、受众反馈和再传播行为、受众认知及信任度三个层面的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探析。综合运用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对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受众接触、关注度的影响因素包括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标题风格、篇幅长度、受众的学历水平和社交媒体使用频率;受众反馈与再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标题风格和社交媒体使用频率;受众认知及信任度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交媒体使用频率、学历水平、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是否原创、信息来源、呈现形式、传播主体和链接广告。基于该研究结果,本研究在最后的对策建议上将从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内容设置和传播主体两个角度出发,并对个人社交媒体的使用进行讨论。内容设置上建议主题类型与公众日常高度相关、贴合网络热点,采用两三种呈现形式相结合,篇幅长度3-4屏为宜;传播主体上利用微博、微信平台聚合资源,建立专业事实核查队伍,增强传播力度。

二、盘点2000年网络新闻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盘点2000年网络新闻业(论文提纲范文)

(2)后真相时代的新闻真实研究 ——以2015-2019年的反转新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反转新闻的定义与研究梳理
        (二)新闻真实的定义与研究梳理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样本选择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传播特征分析
    第一节 “后真相时代”的定义与特点
    第二节 反转新闻的首发特征
    第三节 反转新闻的反转特征
    第四节 反转新闻的内容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传播过程分析
    第二节 传播结果思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后真相时代的新闻真实嬗变
    第一节 新闻“事实”外延扩大
        一、传播者的情感与观点
        二、炒作事件
    第二节 碎片化传播实现新闻真实
        一、新闻信息的碎片化传播
        二、多元主体拼凑新闻真实
    第三节 认知真实成为新闻追求
    第四节 真实的实现伴随社会诉求的反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新闻真实嬗变的对策
    第一节 新闻媒体机构增强议程设置能力
        一、关注热点议题
        二、核实新闻真相
        三、平衡各方观点
    第二节 网友明确自身传播角色
        一、理性判断的接收者
        二、谨慎扩散的传播者
    第三节 网络媒体平台承担相应责任
        一、做好新闻信息的“把关人”
        二、给予优质内容更多权重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反转新闻案例实况(2015-2019年)
    表1“2015年年度十大反转新闻”概述
    表2“2016年年度十大反转新闻”概述
    表3“2017年年度十大反转新闻”概述
    表4“2018年年度十大反转新闻”概述
    表5“2019年年度十大反转新闻”概述
附录2 :内容分析编码表(2015-2019年)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媒介环境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调查报道与融媒体时代
    (一)调查报道概述
        1.调查报道的定义
        2.调查报道的价值
        3.调查报道本土化
    (二)融媒体时代概述
        1.融媒体时代的界定
        2.融媒体时代的特性
    (三)融媒体时代对调查报道提出的新要求
        1.全时段传播
        2.多功能性
        3.高度开放和交互性
二、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现状
    (一)调查报道载体转型期
        1.传统媒体衰落——调查版面呈现缩减趋势
        2.传统媒体转型的探索
    (二)调查记者流失
    (三)重大事件中调查报道缺失
        1.表现之一:“了望”式微
        2.表现之二:远离现场
        3.表现之三:逻辑推理缺失
三、调查报道衰落的原因
    (一)我国舆论环境发生变化
    (二)媒介技术发展的冲击
        1.媒体资源转移
        2.新闻“生产”与“传播”失衡
        3.报道素材更复杂
    (三)传播者与受众供需矛盾冲突
        1.长篇幅与碎片化信息需求
        2.单向传播与互动式与参与感
        3.受众高要求与职业素养短板
四、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发展对策
    (一)媒介机构注重培养融合报道思维
        1.与新媒介形式融合
        2.打磨有逻辑的碎片化文本
        3.适应自媒体受众
    (二)社会层面发挥积极作用
        1.强化“把关”功能正视听
        2.强化舆论监督的“建设性”
        3.强化议程设置功能提高参与度
    (三)人才层面建设高素质调查记者团队
        1.适应互联网思维
        2.补充人才、培养后备力量
        3.完善法规、健全监管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媒体“黄金时代”:文本、意义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源起
    1.2 研究意义
    1.3 关键概念
        1.3.1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1.3.2 黄金时代
        1.3.3 职业角色定位
        1.3.4 新闻理想
    1.4 研究方法
        1.4.1 方法选择
        1.4.2 样本的选择和界定
    1.5 研究设计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1.1 媒体人职业定位和职业认同研究
        2.1.2 记者阐释性文本研究
        2.1.3 怀旧话语中的“黄金时代”
    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2.1 媒体人职业角色定位研究
        2.2.2 记者阐释性文本研究
        2.2.3 怀旧话语中的“黄金时代”
    2.3 研究述评
3 “黄金时代”文本表达特征
    3.1 数量变化:节点特征明显
    3.2 作者身份:传统媒体人为主
    3.3 表达主题:从公开纪念到观点表达
    3.4 表达情绪:从褒扬曾经为主到贬低现实为主
4 “黄金时代”的文本意义
    4.1 文本意指:约束消失
        4.1.1 良好的记者个体成长空间
        4.1.2 没有过分僵化的组织机制
        4.1.3 和谐友好的行业外部环境
        4.1.4 职业理想境况的不懈追求
    4.2 意义表达场景演变
        4.2.1 2003 -2014 年:对标杆媒体辉煌时期的追忆记录
        4.2.2 2014 -2017 年:对传统媒体兴盛时期的神话表达
        4.2.3 2018 -2019 年:对媒体环境占优阶段的凝练概括
    4.3 意义变迁逻辑
        4.3.1 私人感性的表达模式
        4.3.2 维度多元的评价标准
        4.3.3 追捧崇拜的情感导向
5 “黄金时代”话语的社会影响
    5.1 “管中窥豹”,造成社会期待的丧失
    5.2 “以偏概全”,导致前景兴衰的误判
    5.3 “三人成虎”,引发价值理念的紊乱
6 “黄金时代”话语成因
    6.1 媒体行业巨大变革
    6.2 组织架构调整失利
    6.3 从业群体心态失衡
7 私人文本大众化的隐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 ——以《咬文嚼字》和“汉语盘点”的“十大网络用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网络流行语研究回顾
        1.1.2 语言经济学与网络流行语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理论基础与技术应用
        1.5.1 言语社区理论
        1.5.2 博弈语用论
        1.5.3 皮尔逊相关系数
        1.5.4 线性回归分析
第二章 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及成因
    2.1 网络流行语的语料选择
    2.2 网络流行语语言特点分析
        2.2.1 网络流行语构造方式
        2.2.2 网络流行语语义变异
    2.3 网络流行语成因分析
        2.3.1 网络流行语形成的语言因素
        2.3.2 网络流行语形成的内部经济驱动
        2.3.3 网络流行语形成的社会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及其发展模式
    3.1 网络言语社区
    3.2 网络流行语来源分类
    3.3 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模式
        3.3.1 从网络新词语到网络流行语
        3.3.2 网络流行语的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交际中的博弈语用
    4.1 交际博弈的要素及网络交际博弈模型
    4.2 网络新词语的语义博弈
    4.3 网络新词语到网络流行语的博弈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和人口的联系
    5.1 网络流行语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5.2 网络流行语与各省网民数量的关系
    5.3 网络流行语与网民年龄分布及性别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及“汉语盘点”“十大网络用语”统计表
附录2 百度指数网站各网络流行语“搜索指数”趋势图(2011.01.01-2020.01.01)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财新网“数字说”与《纽约时报》“The Upshot”数据新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数据新闻概述
    1.1 数据新闻的定义
    1.2 数据新闻的源起
    1.3 数据可视化
第2章 财新网与《纽约时报》的数据新闻实践
    2.1 财新网的数据新闻实践
    2.2 《纽约时报》的数据新闻实践
第3章 “数字说”与“The Upshot”栏目数据新闻比较分析
    3.1 数据新闻生产环节
    3.2 数据来源
    3.3 数据新闻内容环节
    3.4 数据新闻可视化环节
第4 章“数字说”与“The Upshot”栏目数据新闻实践总结与分析
    4.1 两个栏目数据新闻实践的异同总结
    4.2 两个栏目差异原因分析
    4.3 数据新闻实践的启示
第5章 结语
    5.1 研究发现
    5.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数据新闻的交互性传播研究 ——以新华网数据新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一、有关数据新闻的研究
        二、有关交互性传播的研究
    第三节 主要内容与论文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设计
    第一节 数据新闻概述
        一、数据新闻的概念
        二、数据新闻的发展与变革
    第二节 交互性传播概述
        一、交互性传播概念
        二、交互性传播的衍进
        三、网络时代数据新闻传播的交互性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样本说明
        三、类目构建
        四、信度分析
第二章 新华网数据新闻的交互性传播分析
    第一节 数据新闻中的交互方式
        一、呈现方式
        二、调度方法
        三、功能类型
        四、使用情况
    第二节 数据新闻的生产模式
        一、数据收集
        二、意义关联
        三、屏幕联通
        四、交互叙事
    第三节 数据新闻的交互程度
        一、低级交互:依靠简单操作出现页面回应
        二、中级交互:用户根据预设路径自主选择
        三、高级交互:自由搜集信息完成特定目的
第三章 数据新闻的传播效果评估——基于用户体验的探索性研究
    第一节 研究模型和策略
        一、AIDMA效果层次模型分析
        二、研究策略和样本
    第二节 资料采集
        一、文本情景
        二、评估量表
        三、访谈问卷
    第三节 发现与分析
        一、关于“易用性”使用体验
        二、关于交互层级不同带来的效果差异
        三、关于整体传播效果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数据新闻交互性传播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第一节 数据新闻交互性传播的问题
        一、内容:深度不够,新闻价值有待提高
        二、形式:交互单一,信息形式繁琐复杂
        三、技术:应用滞后,技术程度参差不齐
        四、用户:权力有限,受众思维浮于表层
    第二节 数据新闻交互性传播的发展策略
        一、内容:回归新闻本位,提供优质内容
        二、形式:巧用视觉思维,完善互动体系
        三、技术:利用技术优势,促进移动端发展
        四、用户:建立深层联系,提升公众参与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交互式数据新闻的传播效果评估问卷表
附录B 易用性检验与效果评估原始数据表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8)《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的记者形象研究(2000年-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国内官方确立的记者节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记者形象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框架
第一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样本的量化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及构成
        二、样本分析方法
        三、样本分析指标
    第二节 样本数据分析
        一、样本体裁分析
        二、样本形式分析
        三、归属版面分析
        四、样本主题分析
        五、高频词统计分析
第二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呈现的记者形象
    第一节 记者的角色定位: 集多重身份于一身
        一、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
        二、与时俱进的时代记录者
        三、社会进步的有力推动者
        四、公平正义的社会守望者
    第二节 恪守职业精神的新闻人
        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奋斗者
        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吃苦者
        三、胸怀天下、为民请命的服务者
        四、敬畏事实、追求客观的坚守者
    第三节 坚持并提升职业素养的新闻人
        一、政治素养: 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践行者
        二、业务素养: 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的进步者
    第四节 记者的负面形象: 职业道德失范,新闻实践浮躁
        一、职业道德沦丧,新闻操守堕落
        二、严重脱离群众,采访浮躁肤浅
    第五节 不同形象的表征方式: 正面形象被突出,负面形象被弱化
        一、突出角色模范
        二、弱化反面典型
第三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记者形象的变与不变
    第一节 变:特殊年份中的记者形象
        一、2001年、2003年:强调职业险境,突出“弱者”形象
        二、2008年: 领导人视角下的“宣传者”VS记者自身视角下的“责任人”
        三、2011年、2012年: 响应“走转改”,突出“基层服务者”的形象
        四、2014年: 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凸显“好记者”形象
        五、2016年: 强调记者的职责与使命,突出“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记者”形象
    第二节 不变: 20年来记者形象的整体特征
第四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记者形象的呈现归因
    第一节 《人民日报》记者正面形象的影响因素
        一、政治环境的长期塑造
        二、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更加注重服务受众
        三、技术发展的要求和推动
        四、新闻专业的引领与规范
        五、重塑记者队伍良好形象的行业需要
    第二节 《人民日报》记者负面形象的影响因素
        一、非法市场逐利下的负面滋生
        二、制度法规不完善导致一些记者逾越红线
        三、个人修养不足致使行为偏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9)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变迁研究(2000-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关键概念
        1.3.1 记者节
        1.3.2 职业角色定位
        1.3.3 身份认同
        1.3.4 新闻理想
        1.3.5 新闻专业主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样本的选择和界定
        1.4.2 样本的收集方法
        1.4.3 方法选择
    1.5 研究设计
2 国内外记者阐释性话语的研究
    2.1 国内记者的阐释性话语研究
        2.1.1 媒体人利用节日阐释身份认同
        2.1.2 媒体人利用节点性事件和特殊阶段阐释
        2.1.3 媒体的理念和行为告别阐释性文本
    2.2 国外记者的阐释性话语研究
        2.2.1 阐释社群和意义建构
        2.2.2 记者阐释性话语和新闻权威
    2.3 国内外记者角色定位研究
    2.4 研究述评:缺乏全局的、宏观的变迁研究
3 “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的内容特征
    3.1 文本基本特征
        3.1.1 数量变化趋势:节点特征明显
        3.1.2 发布主体特征:党媒占比超五成
        3.1.3 写作者身份特征:管理层、行业精英共同占比超三成
    3.2 文本内容的总体特征
        3.2.1 讨论焦点:从集体的“使命”到个体的“理想”交替
        3.2.2 讨论主题:以节日表达和角色规范为主到媒体转型讨论
        3.2.3 关注问题:从基础性的行业问题到媒体生存问题
4 中国“记者节”媒体人“新闻理想”的话语实践
    4.1 2000 ——2007 年:象征式“继承”和意义赋予期
        4.1.1 构建策略:象征式继承和传承
        4.1.2 新闻理想的内涵:集体主义的使命和基于个体存在的理想并存
        4.1.3 新闻伦理的构建和记者权益的意识觉醒
    4.2 2008 ——2012 年:突发事件报道加快“职业化”、“专业化”时期
        4.2.1 构建策略:揭发社会问题、介入社会监督,构建存在感
        4.2.2 新闻理想的内涵:突发事件报道下媒体人的“理想话语”
        4.2.3 新媒体带来全民记者的角色思考
    4.3 2013 ——2018 年:媒体人价值困境和新闻使命感的重构期
        4.3.1 新闻业的丑闻危机与媒体公信力的崩盘
        4.3.2 构建策略:多种话语策略性地坚守固化的新闻理想
        4.3.3 新闻理想的内涵:共识的再形成和新闻使命感的构建
5 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的再认识
    5.1 记者节“理想话语”的作用:“共识”的营造和个人身份认同构建
        5.1.1 构建个体的社会存在:抒情作为解决方案
        5.1.2 寻求群体的身份认同,凝聚机构内部的共识
        5.1.3 凝聚行业共识,构建职业共同体
        5.1.4 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发展
    5.2 影响中国新闻人“理想话语实践”因素
        5.2.1 宏观环境:政策改变和媒介技术发展决定新闻行业的大环境
        5.2.2 中观组织:架构调整影响记者的“存在方式”和“理想基点”
        5.2.3 个人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社交媒体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定义和研究范围界定
        (一)社交媒体
        (二)“事实核查”
        (三)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
    三、文献综述
        (一)“事实核查”文献综述
        (二)科技传播文献综述
        (三)传播效果理论综述
        (四)社交媒体传播效果文献综述
        (五)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文献综述
    四、研究框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框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一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第一节 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界定
    第二节 内容样本选择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样本的选取
    第三节 类目的操作化定义与建构
        一、主题类型
        二、信息呈现形式
        三、信息原创与否
        四、标题句式
        五、信息来源
    第四节 数据分析方法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相关回归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受众接触关注度与反馈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主题类型
        二、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呈现形式
        三、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标题句式
        四、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是否原创
        五、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信源
        六、传播效果测量指标的数据统计
    第二节 微博微信平台影响因素分析
        一、微博平台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二、微信平台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阅读量和留言量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研究问题
        一、问卷内容设计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受调查者基本信息分析
        二、受众对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接触、关注度分析
        三、受众对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反馈与再传播分析
        四、受众对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认知及信任度分析
    第三节 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一、受众接触、关注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受众反馈与再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受众认知及信任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实践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实践建议与讨论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社交媒体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调研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盘点2000年网络新闻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变革与重塑:新闻学研究的转向和未来[J]. 张涛甫,易若彤. 当代传播, 2021(03)
  • [2]后真相时代的新闻真实研究 ——以2015-2019年的反转新闻为例[D]. 李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媒介环境适应性研究[D]. 王红. 河南大学, 2020(02)
  • [4]媒体“黄金时代”:文本、意义与影响[D]. 朱贝.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5]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 ——以《咬文嚼字》和“汉语盘点”的“十大网络用语”为例[D]. 占林. 广西大学, 2020(07)
  • [6]财新网“数字说”与《纽约时报》“The Upshot”数据新闻比较研究[D]. 岳强. 吉林大学, 2020(08)
  • [7]数据新闻的交互性传播研究 ——以新华网数据新闻为例[D]. 程恰. 郑州大学, 2020(02)
  • [8]《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的记者形象研究(2000年-2019年)[D]. 叶伊婧.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变迁研究(2000-2018)[D]. 冯淑闲.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10]社交媒体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D]. 周盛楠.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2000年网络新闻盘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