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背景下的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

现代文学背景下的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

一、现代派文学背景中的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思潮(论文文献综述)

蒋承勇[1](2021)在《“说不尽”的“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研究的十大问题》文中指出19世纪现实主义作为世界文学史上一种极为重要的文学思潮,是百余年来在我国文学领域传播最深入广泛,同时又争议最多的西方文学思潮,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颇多。诸如其跨学科意义上的与自然科学之关系,与"现代性"之关系,与理性精神之关系,与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之关系,与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及现代主义之关系,"写实"与"真实"内涵之深度阐释,审美价值之再发掘等,均是有待深入探讨和全面阐释的重大学术问题。可以说,关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及与之相关的文学现实主义理论问题的研究,有其"说不尽"的"无边性"。在"网络化—全球化"的新时代,我们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研究,阐发其本原性特质,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支撑。

刘菲菲[2](2020)在《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研究》文中认为人兽变形故事,是早期人类文学题材的重要类型。它表现了原始初民奇特丰富的想象力,承载着初民对生命的态度和独特的思维模式,是西方文学史的组成部分。在原始初民生活的年代,人兽变形是一种转换仪式,他们在集体中举行这种仪式,以期能使人和动物达成某种程度的相通。随着原始宗教的影响,人类社会中出现了变形神话,而西方变形文学和变形神话有着紧密联系。本文以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变形文学的发生发展进行分析,对西方人兽变形文学横切面和纵切面进行比较研究后,尝试从比较研究、神话原型研究、主题研究、叙事学和身体美学等角度切入,重点讨论20世纪变形文学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包括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以及方法等方面,主要是对西方变形文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做了简要梳理。通过了解学界对西方变形文学的研究成果,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目的,也对论题的方法论进行了思考。第一章:20世纪以前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探寻变形文学的成因,就要分析原始初民的思维特点,原始宗教中的变形仪式对变形神话的产生有直接影响,这些都是人兽变形文学的重要成因。而且,西方人兽变形文学在文学史的各个时期发展情况并不相同。古希腊罗马是变形文学的兴盛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变形文学。中世纪时期,由于基督教的地位和神权的威压,变形文学到了凋敝时期,基督教认为变形是一种异教徒的迷信行为,并对希腊神话和奥维德《变形记》都采取打压的手段。在文艺复兴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变形文学再次在温室中孕育并生长。但在古典主义和启蒙主义时期,理性盛行的年代,变形文学和非理性一起再次凋敝。第二章: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复兴。在20世纪非理性主义崛起,以及现代作家们对世界和人类敏锐观察中,变形文学的回归势不可挡,带着浓烈的复古色彩,在很多主题方面都能让人感知到某种集体记忆。20世纪变形文学渲染了独特的现代色彩,“变形”成为一种现代的“仪式”,也是现代的“神话”。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人变甲虫就是一个现代神话故事,是20世纪西方变形文学的开端,对整个20世纪的变形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章: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变”与“不变”。首先对各个时期的变形文学进行横切面的分析,发现20世纪的变形文学较之以前,在变形模式和特点、变形主题、叙事模式以及陌生化效果等方面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其次,在对各个时期的变形文学进行历时性分析后,可以发现,20世纪的变形文学也是和以前变形文学截然不同的,主要体现在变形过程、变形主题、叙事风格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第四章: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具有独特价值。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自身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审美方面来看,变形文学中人类身体的转化符合现代身体美学的特点,正是因为变形文学对身体的重视才使得这类文学具有时代色彩。此外,变形文学具有的动态美和生态美,反映了西方人的审美意识,以及整个西方在20世纪对美的新需要。从文化价值来看,它包含了20世纪西方人的生存困境、精神诉求和对人的出路的探求。结语部分是对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展望,它在20世纪并不是短暂的兴起,还有持续发展的空间。

邱丹[3](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研究表明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何换生[4](2020)在《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择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与学术流派的重要力量——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为研究对象。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存续时间横跨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长达20余年,它的诞生、出现和形成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中涌现出前后承继的优秀批评家,以自觉的批评意识、先锋的批评观念和卓越的批评实践在中国文学研究和批评领域形成了“群聚效应”和“领袖风范”,堪称“批评中的批评”。本文由“绪论”、“上编”、“下编”与“结语”构成。“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缘起与内涵,阐释批评与学派概念的流变,标示研究的方法与旨趣。“上编”“群体的崛起”对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生成的人文背景、历史境遇、代际划分、流派特征等进行考察。时代精神、社会心理、思想氛围、学术风尚、地理条件、出版传播等“合力”以及现代大学制度与导师制度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发生与兴起。批评意识的自觉、人学维度的贯穿、批评艺术的掘进、公共关怀的介入、魏晋风度的赓续等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主要特征。“下编”“内部的风景”以许子东、王晓明、李劼、胡河清四位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方法、批评风格和批评建树的批评家为个案展开论述,系统研究他们的批评观念、批评对象、批评模式与批评文体。许子东从“作家印象”到“小说结构”,王晓明从“文化心理”到“人文精神”,李劼从“人学谱系”到“历史描述”,胡河清从“传统符码”到“全息现实”,成为各自的主要批评方式与批评实绩。“结语”在“上编”、“下编”的基础上,评估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成就和学术地位,揭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文化价值和当下启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活动构成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合法性进行了证明;体现了当代文学批评的个性化与艺术化特征的统一;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经典化”做出了独特贡献;对后来的批评形成了召唤效应。同时,辨析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理论误区与批评缺陷;指认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流散和终结;拓展批评家及其时代关联、文学批评前景等话题;反思当下批评流派匮乏和群体断层的原因,将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研究推向纵深之境。本文肯定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和地位,期待新的批评学派的出现和文学批评的复兴。

陈守湖[5](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研究表明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刘霞云[6](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指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谢燕红[7](2016)在《以现代化为名 ——“新时期”前期文学空间与主体的生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任务特别艰巨特别复杂的历史进程。在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关头,所有领域都被一个中心吸附,都简约成为一个领域服务的功能——都是民族独立解放的工具。民族独立解放裹挟一切,或者说民族总动员,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随着民族独立解放任务的达成,社会各领域的自性必然呈现,并且必然或迟或早走上现代化道路。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领域何时并如何突破被裹挟的路径依赖,自觉寻找、获得自性,并且一步步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就是一个可以观察的进程。文学也不例外。1976年文革的结束,一方面是拨乱反正,一方面是新的进程的开启。在文学艺术领域,拨乱反正便是恢复十七年体制;新的进程的开启,便是告别革命现代性而代之以现代化的现代性。这个过程内部充满了张力。十七年体制内部原本就是具有张力的,文学艺术的自性追求是一种抑制不住的趋势。从依附于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进程,到被制度地整合进社会教化民众的阶层,作为工具存在的为革命的文学(即工农兵文学)转而依附于现代化(四个现代化),成为为现代化服务的工具,这是一个小小的松绑。“新时期”文学前期,在现代化话语的加持下,文学领域的自性追求获得了某种合法性。但是,文艺通过为现代化服务而弃绝为革命服务的特殊路径,既是进步,也是留着辫子的进步(仍然是作为工具存在),需要观察的是如何在引入现代派(正是以现代化的名义)的过程中,文艺找到自性(不再作为工具,不再依附于国家政治)的过程。现代派文学的引入是文学获得自性的特殊路径,而这种特殊的获得自性的方式,也给文学带来了潜在的问题。本文认为,“新时期”前期,在现代化意识形态下,国家执政对文艺政策进行了调整,在四项基本原则不容违反的内在规约下,对自由(重申双百方针和尊重艺术规律)的承诺,使文学获得了一定的空间,却又是一个有限弹性空间。以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所说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的概念作为参照系,从结构的、形态学的视野观察,则1985年之后的中国文学的基本结构、基本形态其实并未发生本质的变化:近四十年之中国文学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独立空间是通过各方面力量的自我约束、自我限制为条件达致的;因以退一步为条件,中国文学的所谓自主、主体、自由是以某种缺失、缺席、缺位为前提的。同理,1990年代以后的文学变化仍然是1985年变化的某种再现、变奏。因此,某种程度的共时形态观而不是历时的变迁观有利于我们祛除时间的魅惑,祛除进步的错觉、进化的魅惑,更多了解形态背后的规定性内容。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集中考察“新时期”前期文学如何借现代化之名艰难摆脱束缚,逐步找到自性的过程;通过这一时期文学上的论争、事件、译介等,探讨在“现代化共识”之下,在文学获致松绑的历史时期,文学有限空间与畸变主体是如何慢慢生成的。各章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重点探讨“新时期”前期,现代化共识的形成和现代化话语资源的建立。第二章主要探讨在现代化建设的背景平台上,执政党对文艺方针政策作出的新的承诺与规约。第三章以创作实践为例,探讨在文学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中心任务下,文学现代化要求的声张,即文学主体如何“借壳上市”。第四章以对《假如我是真的》等几个有争议的作品、电影剧本《苦恋》的批评为例,探讨“新时期”前期文学空间的生成过程中诸多力量的参与。第五章探讨文学如何借“现代派”的引入获得主体。在现代化的口号之下,“现代派”在形式上是可以借鉴的。这一特殊的形式与内容剥离的引进“现代派”的方式,客观上给艺术带来了一定的自主性,同时也给文学带来了潜在问题。

石冠辉[8](2016)在《马原先锋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中先锋小说潮流的开拓者,马原与其他先锋作家一道把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推向一个高潮,彻底扭转了当代文学的叙事观念。马原借鉴西方元小说经验,在创作中率先进行元小说文体实验,创作出先锋性十足的具有现代形式的小说作品,大大影响了其他先锋作家的创作。马原引领的艺术风格清晰的先锋小说潮流,是中国当代作家自我意识和文体意识的集中体现。马原小说颠覆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范式和理念,引起当代文学对于形式的关注,促进了文学审美的回归,使当代文学进入一个关注形式的美学时代。先锋作家马原的文学创作理念具有明显的技术论色彩,他把小说艺术表现技巧看作小说创作的头等大事,他的不少小说都是形式化鲜明、风格化独特的作品。但马原并没有止步于对文学形式的追求,他在进行文体实验的同时,也对存在意义等终极问题进行追问和探索,虽然这一探索并没有进行到底,并结出和叙事实验一样丰硕的果实,但却走向了一条神秘主义的途径。马原的先锋小说在主题内涵方面表现出浓厚的神秘主义倾向,这既是作家的一个写作策略,也是其世界观在新时期发生重大转折和精神迷茫的折射。马原是复杂的,他的小说是丰富的,虽然马原的作品数量不多,但他的创作折射了一个时代文学急剧变迁的图景。从现代性视角出发,以马原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本论文运用西方元小说理论分析马原小说文本,研究马原小说元小说叙事艺术的实践特征与原则,剖析其小说神秘主义精神走向的时代语境和哲学渊源。在此基础上,探讨马原先锋小说在艺术创作理念、写作姿态和文本表现等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困境,从创作角度研究先锋小说开拓者马原的文学创作和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本文共分九个部分。首先概述马原先锋小说发展、文学史地位及其作为本论文选题依据和意义,介绍马原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研究采取的论述方法和创新点。其次梳理本论文涉及的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等概念,分析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并探析马原先锋小说生成的时代文化语境和文学背景。现代性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种自发诉求,也是先锋小说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时期先锋小说的叙事转向,实际接续了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第三部分论述马原小说创作的演变过程:早期沿袭传统现实主义写作,但在主题与叙事技巧方面初步显示出现代小说的某种气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马原开始在小说中进行文体形式创新的密集实验,创作出一系列先锋性色彩浓厚的作品。马原作为先锋小说家的成长及其形象建构,其间包括个人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因素及其周围作家群体,文学刊物的推介,还有批评家群体的推波助澜等诸多影响因素。西方经典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非主流的道家文化和老庄思想成为马原先锋创作的主要精神资源。第四部分追溯中西方元小说概念及发展历史,分析元小说理论及其内涵,进一步研究西方元小说与马原小说的区别与联系、元小说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关系。依据美国文论家布莱恩·斯通希尔的元小说理论,结合马原小说文本,分析马原元小说艺术实践中的文本倾向(主题美学风格)。第五部分总结马原元小说文本实践的创新性特征,结合马原小说文本创作的实践与批评,探讨马原小说叙事理论。第六部分追溯神秘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渊源,探讨马原先锋小说神秘主义的哲学基础及其创作思想,研究马原小说神秘主义表征及其实践。第七部分剖析马原先锋小说实践过程中在作家创作观、写作立场、写作实践和文本表现方面的悖论,具体表现为文以载道和艺术至上,叙事实验与经验世界,精英立场与大众立场,可写文本与可读文本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和悖论贯穿马原创作的整个历程,既成就了马原作为一个先锋小说家的文学史地位,也导致作家无法超越形式,突破自身的困境。第八部分概括马原在文体实验、故事价值、第一人称叙述、形而上主题挖掘、创作影响和职业作家意识等方面对推进当代小说现代形式发展的具体贡献、文学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最后通过总体考察马原写作姿态、价值意义、精神现象以及作品整体风貌,总结马原小说对当代文学现代化进程的意义,研判一个时代的文学写作意义和现代性展开过程,为当下写作提供借鉴和参照。

潘文峰[9](2015)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和探讨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一、20世纪70年代末开启的社会转型对文学批评的影响。70年代以来的各种事件使威权意识形态面临紧迫的任务:必须自我调整并在一定程度上顺应民意才可能继续维持其威望或合法性。而威权意识形态在调整过程中需要一种新的美感和文学样式为之效力。在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表述上摒弃“文艺为政治服务”而倡导“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正是这种调整的结果。然而,文艺与政治的对立紧张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政治意识形态内部在文艺“路线”上的分歧使80年代前期的文学批评与理论建设几经波折。1984年底召开的“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强调“创作自由”和对党在文艺领导方面的“偏左”进行检讨,进一步推动了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此后,尽管仍面临政治的压力,但文学创作和批评理论走向多元化成了不可逆转的潮流。二、讲究政治实用的经典文论和传统批评范式不甘心被边缘化,仍试图利用各种造势(“伤痕文学”论争、“现代派”论争、“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等)掌控文学发展与批评理论建设的方向。三、人道主义思潮的回归对文学批评的影响。过去一个时期,尤其是“文革”的惨痛教训,使人道主义成为不可阻挡的思想潮流。立足于实现人的“本质”与“自由”是80年代文学理论批评建设的一个基点。“文学无为而治”、“文学主体性”、“文艺本体”、“纯文学”等批评理论的倡导,无不深含人道主义的情怀。以上三方面犬牙交错,深刻地影响了80年代文学批评的发展进程。绪论主要说明选题的研究范围、本论题已有的研究成果与不足以及本文的研究目标、路径和各章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第二章梳理“左翼”文艺理论批评发展及其一元化历程,以及70年代末以来威权意识形态对文艺政策的调整及由此引起的论争。了解“左翼”文艺批评理论发展及其一元化历程,是把握80年代文学批评论争的思想资源与目的的前提和基础。综观80年代一系列的文学批评论争,其实就是原有文学格局瓦解之后不同的文学观念及其话语权之间对峙与冲突的具体表征。其中,“革命”(或政治)的文学观和“人”的文学观之间的对峙与冲突最引人注目;而如果把这种冲突放在一个长时段的历史背景下观照,那么,其实质可以归结为:文学作为一种阶级与组织的“斗争武器”(为建立某种“规范与秩序”)和文学作为“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之间矛盾的历史延续。第三章论述80年代文学批评中两种范式的冲突与转换。从“五四”时期起,人性、人道主义、创作方法与形式往往成为了文坛聚讼的中心。在此后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们屡屡被当作一个非常严肃的政治话题来讨论。在“革命”文学批评理论的视域中,从大的方面来讲,持论“人性”、创作方法与形式的正确与否,不仅关乎文艺事业的成败,也关乎革命事业的成败;从小的方面去看,对待人性、人道主义、创作方法与形式的态度往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政治思想状况。其结果,不符合于“革命”要求的人性论、人道主义和创作方法不可避免地被视为“落后”或“反动”;不符合“革命”要求的“形式”则被贴上各种标签——现代派的形式主义、唯心主义、反现实主义等。80年代,以上这些“传统”观点逐渐失魅,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文学批评观念赢得社会共鸣。第四章主要探讨80年代文学批评中的关键词或流行术语——“文学批评标准”、“新方法”、“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主体性”、“文艺本体”、“纯文学”、“重写文学史”的历史背景、理论意义与理论盲点。第五章从“双百”的实施状况和思维特征两个方面来考察80年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局限。“双百”实践的历史语境,大致反映了一个时期学术发展与争鸣的“上限”。在80年代,“双百”实践的政治化和工具化倾向依然十分明显,这妨碍了“争鸣”的深度和广度,妨碍了文学批评理论的更新速度与创新力度;而一个时代批评的总体思维特征,则反映了其理论自觉的程度。80年代文学批评在递变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新的普遍的思维模式,即以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政治与文学、外部与内部、社会与个体作为思维逻辑,前者意味着保守落后,后者意味着现代和先进。这说明80年代文学批评在反思经典批评理论的过程中缺乏“自我批判”的自觉,仅是一种“体系内的批判”,不具有足够的“艺术总体性”的理论自觉。结语部分总结80年代文学批评的理论意义,指出其扭转了长期以来单纯追求文学与批评的经世致用倾向,开启“文学之为文学”及自身本质属性的全面探索。

王静斯[10](2015)在《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研究》文中指出论文采取史论结合,以史带论的方式,以80年代的主流期刊与杂志,诸如《外国文学报道》、《外国文学动态》、《文艺报》、《外国文学》等杂志中发表的关于现代派论争的文章为依托,通过生存哲学、美学追求、阶级意识、创作原则、形式探索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对80年代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博弈进行全面分析与阐释。一般来说,20世纪80年代,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这除旧布新的年代到处充满着论争,包括人道主义论争、文学主体性论争在内的诸多论争,为不同文学观念的对峙与碰撞提供了宽广的平台,无疑论争也成为了研究文学观念变革的绝佳切入口。通常而言,一种文学经由80年代的“祛政治化”的挣扎进入90年代的“消费文学”时代等常识性的认识为学界所普遍认同,同时对大多论争的理解也基本停留于变革与守成、现代与传统的二元对立之间。然而这种“祛政治化”的艰难以及在二元对立之外的更多的可能性是论文关注的重点。论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主要阐述该选题的缘起、围绕1980年现代派论争所展开的研究综述,本文将研究成果主要划分为三类进行总结论述,指出了现代派论争研究的缺陷与不足。第二章,重点围绕概念的重新梳理与历史描述展开。该章将对与论文相关的概念进一步梳理,其中包括西方现代派、现代主义等基本概念的梳理,现代主义在西方与中国的历史沿革以及80年代现代派论争发生之前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派的论争阶段。第三章,围绕80年代现代派论争过程展开。本文将论争过程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1979—1982年的论争、1982—1985年的论争以及1988年之后的现代派与“伪现代派”的论争。正是论争的持续深入推动了1985年文学创作领域的变革,大量的具有现代派性质的作品得以发表并进入主流文学界。而1988“伪现代派”论争的出现则标志着论争开始进入到启蒙主义知识分子内部,由原来的文学摆脱政治的强制性进入到文学本体问题的探讨。第四章,主要阐释现代派文学发生的历史语境、思想语境、文学语境。同时,将80年代特有的时代背景、思想语境与文学论争相联系,将历史与理论相结合,力图回到“历史现场”,为更详细的展开具体理论问题的论争做好铺垫是本章的主要目的。第五章,从具体的理论问题展开论争的研究。该章围绕生存哲学这一理论问题,从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理性主义之间的对峙入手进行现代派论争的内部研究。首先,该章梳理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等非理性主义思潮与现代派文学之间的联系,非理性主义思潮传入中国的过程等,以此作为研究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理性主义对峙与纠葛的历史语境与理论基础。其次,该章探讨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峙,探究不同立场的学者在传统与现代、守成与变革之间的犹豫与徘徊。第六章,从美学原则这一具体理论问题展开研究。分别围绕历史上关于美学论争的重要问题、1980现代派论争中的美学原则的对峙以及美学原则经由现代派论争之后的多元并存的发展趋势论述。第七章,主要围绕阶级意识这一理论问题深入探讨。该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梳理20世纪阶级论压制人性论的重要问题,试图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式为80年代的现代派论争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峙研究打下基础。其次,围绕论争过程,通过大量的论争观点的分析从阶级性这一角度深入展开关于传统与现代、变革与守成的交锋与对峙。第八章,由创作原则角度切入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原则的对峙,主要从“真实观”问题以及现实主义“过时论”等论争焦点展开论述,探究论争背后所隐含的复杂关系。第九章,围绕文学传统中的形式主义的研究情况概述、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形式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峙以及形式主义的“终结”等三个章节展开。总的来说,通过整理大量的现代派论争资料,一些潜隐于二元对立背后的因素开始浮出水面。也就是说,在论争中,无论是支持现代派一方还是反对一方,其言语中都蕴含了诸多的深意与内涵。诸如支持者并非旗帜鲜明的支持,其中蕴含着或前进或后退的犹疑与徘徊,而反对者也在是否承担“落后者”的指责中小心的选择表达立场的方式。总之,在80年代的现代派论争场域中,在传统与现代、守成与变革之间演绎着一场不动声色却针锋相对的争斗。与一些“重返80年代”的研究者试图将80年代文学场域中文学与政治的对峙简单化、平面化不同,本文通过非理性主义与理性主义、审美与审丑等基本问题的对峙,试图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统-的方式,论述对峙背后的复杂纠葛以及对峙双方趋于合流的原因与意义。而此时无论是非理性主义、审丑主义,抑或是现代主义与资产阶级,它们为主流所接受的过程,或者叫做“突围”的过程都异常艰难,呈现出与80年代的文学与政治的“蜜月期”完成不同的图景。另外,经由论争之后,一些指向现代与后现代的因素也逐渐融入主流文学界并对文学界影响深远。同时论争对于打破现实主义僵化格局以及莫言、余华等作家的创作意义极大。

二、现代派文学背景中的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思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派文学背景中的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思潮(论文提纲范文)

(1)“说不尽”的“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研究的十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 现实主义”问题言说的语境与背景
下篇:现实主义研究之十大问题
    1.现实主义与自然科学
    2.现实主义与“现代性”
    3.现实主义与文学之理性精神
    4.现实主义“写实”传统与“模仿说”之演变
    5.现实主义“真实”观念之深层内涵
    6.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异同辨
    7.现实主义对浪漫主义之“反叛”中的传承
    8.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断裂”中的勾连
    9.现实主义审美价值之再发掘
    10.现实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关系之再阐释

(2)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世纪以前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以前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兴盛与凋敝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变形文学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变形文学
        三、19世纪的变形文学
        四、变形文学在特殊时期的凋敝
    第二节 人兽变形母题的成因
        一、初民独特的思维模式
        二、初民的动物崇拜心理
        三、仪式与原始宗教
    第三节 人兽变形神话的发展与意义
        一、变形神话的出现
        二、希腊神话的影响和传播
        三、奥维德《变形记》的影响和传播
        四、人兽变形神话的原型意义
第二章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复兴
    第一节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兴盛
        一、20世纪的西方人兽变形文学
        二、人兽变形文学与非理性主义
        三、人兽变形文学与作家的责任
    第二节 西方人兽变形文学与20世纪神话回归
        一、人兽变形文学与仪式
        二、人兽变形文学与神话
        三、人兽变形文学与变形童话
    第三节 卡夫卡《变形记》中“人变兽”母题的呈现
        一、人变甲虫与现代神话
        二、人变甲虫与社会排斥
        三、人变甲虫的原型体现与价值
第三章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变”与“不变”
    第一节 对20世纪以前人兽变形文学的传承
        一、相同的变形模式和特点
        二、相同的变形主题
        三、相同的叙事模式
        四、相同的陌生化效果
    第二节 对20世纪以前人兽变形文学的发展
        一、不同的变形过程与特点
        二、不同的变形主题
        三、不同的叙事风格
        四、不同的创作目的
    第三节 《母猪女郎》对20世纪“人变兽”母题的新发展
        一、对20世纪变形文学内容的新表现
        二、对20世纪变形文学主题的新探索
        三、不一样的“变形人”
第四章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独特价值
    第一节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审美价值
        一、人兽变形文学与身体美学
        二、人兽变形文学中的动态美与生态美
        三、“兽”与“丑”的审美表现
    第二节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文化价值
        一、生存困境与人性的失落
        二、现代人精神诉求的呈现
        三、现代人的出路与希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与内涵
    二、释名与回顾
    三、方法与旨趣
上编 群体的崛起
    第一章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发生
        第一节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传统的培育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文学风潮的策动
        第三节 华东师范大学作家群的激发
        第四节 批评传统和学科设置的影响
        第五节 出版、媒介与传播的襄助
        第六节 作为文化高地的上海的地域影响
        第七节 作为导师的钱谷融的型塑
    第二章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特征
        第一节 批评意识的自觉
        第二节 人学维度的贯穿
        第三节 批评艺术的掘进
        第四节 公共关怀的介入
        第五节 魏晋风度的赓续
下编 内部的风景
    第一章 许子东:从“作家印象”到“小说结构”
        第一节 作家印象批评
        第二节 当代文学并置研究
        第三节 一种小说的结构分析
    第二章 王晓明:从“文化心理”到“人文精神”
        第一节 文化心理批评
        第二节 重写文学史
        第三节 寻找人文精神
    第三章 李劼:从“人学谱系”到“历史描述”
        第一节 文学—人学的谱系
        第二节 双向同构
        第三节 文学史的描述与阐释
    第四章 胡河清:从“传统符码”到“全息现实”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视角
        第二节 当代文学的证验
        第三节 全息现实主义
结语
    一、成就与限度
    二、流散与嬗变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6)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以现代化为名 ——“新时期”前期文学空间与主体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新时期文学”作为问题
    二、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四、各章主要内容
第一章“新时期文学”的发生与现代化的重启
    一、历史过渡期的文学场
    二、从“革命现代性”转向“现代化建设”
第二章 文学空间的建构:现代化的承诺与规约
    一、国家文艺方针与政策的调整
    二、执政党的文学承诺与文学空间的拓展
    三、执政党的文学规约与文学空间的设界
第三章 为了现代化:创作者的现实选择与实践操作
    一、为“四个现代化”和个人创造精神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艺”
    三、“放”与“艺术规律”
第四章“现代化共识”下政治权力的冲动与自律
    一、“剧本创作座谈会”及围绕三个剧本的争论
    二、“《苦恋》事件”
    三、文学管理者的把关和创作者的自我审查
第五章 以现代化为名:“现代派”的引入与文学获得主体的特殊方式
    一、“现代派”的“暗中”出场
    二、认识价值加艺术的二元论
    三、徐迟的辩护:有“现代化”必有“现代派”
    四、高行健、冯骥才等人的策略:“中国的现代派”
    五、两种话语之间:“现代派”的中国境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8)马原先锋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时代语境与美学之源
    第一节 现代性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内涵
        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文学艺术
    第二节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新时期先锋小说潮流的勃兴
        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发展
        二、新时期先锋小说潮流的兴起
第二章 马原知识谱系、创作历程及其先锋作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作家知识谱系及其创作主体身份觉醒
        一、西方经典文学对马原的影响与接受
        二、作家创作主体身份觉醒
    第二节 马原小说创作概观
        一、初期写实主义的惯性写作
        二、中期密集性先锋文体实验
        三、中后期形式创新的焦虑与纠缠
    第三节 马原先锋作家形象建构
        一、先锋作家形象前史
        二、文学刊物的推介之功与批评家的权威性阐释
第三章 马原先锋小说叙事艺术实践
    第一节 西方元小说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
        一、西方元小说发展
        二、元小说与当代中国先锋小说
    第二节 马原元小说文体艺术实践及其风格
        一、叙述过程中叙述者角色的多元化“凸显”
        二、反传统、颠覆性元小说主题特征
        三、夸示、暧昧与游戏性语言风格
        四、空间叙事与无穷套的小说结构
        五、“抽象化”、“人为虚构化”和“幽灵化”人物形象
第四章 马原先锋小说创新及其叙事理论
    第一节 马原元小说文体创新性
        一、多重层次的复杂叙述结构
        二、“故事”讲述与“时间”主题的凸显
        三、超验的极致化美学
        四、极力渲染的“性”和“偶然性”主题
        五、“互文性”小说文本网络
    第二节 马原小说叙事理论及方法
        一、马原小说功能观及其“真实性”文学理念
        二、偏重“技术论”的小说叙事方法
第五章 马原先锋小说神秘主义精神内涵
    第一节 神秘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第二节 马原“泛神论”神秘主义哲学及其神秘主义创作取向
    第三节 马原先锋小说的神秘主义表征及实践
        一、西藏神秘自然、文化和生命的渲染与张扬
        二、玄机制造与梦幻叙事的叙述策略
第六章 马原先锋小说悖论与现代性困境
    第一节 创作观的矛盾:“艺术至上”与“文以载道”的悖论
    第二节“十字街头”:精英、个人化写作与大众写作的纠缠
    第三节“批评的提醒”:元小说文体实验与经验世界的悖论
    第四节 纠缠的文本:可写文本与可读文本的悖论
第七章 当代文学地图中的马原
    第一节 20世纪文学史“有马原的风景”
    第二节 马原现象成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文学政治本体论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
第二章 文学格局的变化与话语权的博弈
    第一节 “伤痕美感”论争
    第二节 从第四次文代会到“作协四大”
    第三节 “反自由化”与“自由化”
第三章 批评范式的冲突与转换
    第一节 “人”的文学观的再勃兴
        一 “人学”涌动:“阶级话语策略”的解构
        二 人性和人道主义的论争:“共性”与“个体”的回归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论争:从“革命”到“人文理想”
        一 “革命”的进化
        二 人文的回归
    第三节 “朦胧诗”及“三个崛起”的论争:价值取向的分歧
    第四节 “现代派”的论争:文学的另一种可能与“方向”的冲突
    第五节 “人本思想”的时代共鸣
第四章 理论批评的超越、拓展/盲点
    第一节 威权文艺批评标准的超越
    第二节 “方法”的突破
        一 “新方法热”
        二 “论阿Q的性格系统”
        三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
    第三节 性格组合论:“内宇宙”的探索
    第四节 “主体性”的双重“救赎”
        一 理论的救赎
        二 “主体”的救赎
    第五节 “艺术本体”/“纯文学”的虚与实
        一 理论背景
        二 “文艺本体”:悬空/意义
        三 “纯文学”的两面性
    第六节 “重写文学史”:偏狭中的行进
第五章 80年代文学批评的限度
    第一节 “双百”的历史困境
    第二节 “体系内批判”:二元对立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10)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第2章 概念梳理与历史描述
    2.1 对“现代派”、“西方现代派”、“现代主义”等概念梳理
    2.2 现代主义在西方的历史流变
        2.2.1 以《恶之花》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的开端
        2.2.2 现代主义在西方的三个发展阶段
    2.3 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流变
        2.3.1 现代主义在中国流变的过程
        2.3.2 现代主义在中国流变的特点
    2.4 “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前的现代派文学论争
        2.4.1 建国之前的现代派论争
        2.4.2 建国之后的现代派批判
第3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现代派论争
    3.1 论争的酝酿——大量的译介与引入
        3.1.1 译介的概况
        3.1.2 译介过程中的几个特征
    3.2 论争的高潮—“马克思主义现代派”与“初探”
        3.2.1 徐迟的《现代化与现代派》所涉及的问题
        3.2.2 高行健的《初探》以及“空战”
    3.3 论争的转折——现代派与“伪现代派”
        3.3.1 “伪现代派”论争的开始
        3.3.2 现代派与“伪现代派”论争的焦点
    3.4 论争的终结——没有结局的结局
第4章 新时期现代派文学论争的时代语境
    4.1 新时期社会转型中的历史语境
        4.1.1 新时期历史语境的演进过程
        4.1.2 新时期历史语境的特征
    4.2 新时期的思想语境
        4.2.1 新时期思想语境中的当代西方思潮
        4.2.2 新时期思想语境的主要特征
    4.3 新时期的文学语境
第5章 生存哲学——传统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峙
    5.1 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与现代派文学
    5.2 非理性主义哲学的理论内涵
        5.2.1 弗洛伊德与尼采等对生命哲学的解读
        5.2.2 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
    5.3 非理性主义哲学传入中国的过程
        5.3.1 建国之前非理性主义哲学的译介
        5.3.2 “文革”期间的“内部读物”对非理性主义的译介
    5.4 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理性主义的对峙
        5.4.1 现代派论争中的非理性主义哲学
        5.4.2 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理性主义交融的可能性
第6章 美学原则冲突——审美主义与审丑主义
    6.1 溯源关于美学论争的重要问题
    6.2 1980年代的现代派论争中的美学冲突
        6.2.1 由“表现自我”引发的对峙
        6.2.2 审美还是审丑
    6.3 论争后美学原则的多元并存
第7章 阶级意识的对峙——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7.1 阶级与阶级意识
        7.1.1 “阶级”概念概述以及在中国的演变
        7.1.2 阶级论对人性论的压制
    7.2 “现代派”文学论争中的阶级意识对峙
        7.2.1 现代派论争中阶级意识的凸显
        7.2.2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峙的高潮
    7.3 现代派论争中阶级意识的淡化趋势
        7.3.1 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阶级意识的独特性
        7.3.2 80年代末阶级意识的淡化及影响
第8章 创作原则——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对峙
    8.1 探究现实主义原则主流位置的形成
        8.1.1 “以人民为本位”的现实主义
        8.1.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流位置
    8.2 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8.2.1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真实观”的差异
        8.2.2 “进化论”维度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博弈
    8.3 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论争的意义与“融合”的可能
        8.3.1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论争的意义
        8.3.2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合的可能
第9章 形式探索——于理性主义传统中突围的形式主义
    9.1 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形式主义”文艺思想概述
        9.1.1 文学批评角度中的“理性主义”与“形式主义”
        9.1.2 文学实践角度中的“理性主义”与“形式主义”
    9.2 形式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峙
        9.2.1 围绕“艺术探索”展开的对峙
        9.2.2 围绕“艺术技巧与民族问题”展开的对峙
    9.3 “形式主义”的“终结”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现代派文学背景中的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思潮(论文参考文献)

  • [1]“说不尽”的“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研究的十大问题[J]. 蒋承勇. 社会科学战线, 2021(10)
  • [2]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研究[D]. 刘菲菲.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2)
  • [3]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4]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D]. 何换生. 安徽大学, 2020(07)
  • [5]“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 [6]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7]以现代化为名 ——“新时期”前期文学空间与主体的生成[D]. 谢燕红. 苏州大学, 2016(08)
  • [8]马原先锋小说研究[D]. 石冠辉. 兰州大学, 2016(08)
  • [9]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研究[D]. 潘文峰. 南京大学, 2015(05)
  • [10]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研究[D]. 王静斯. 辽宁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现代文学背景下的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