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很好,过几天就出院了”

“我感觉很好,过几天就出院了”

一、“我感觉状况很好,近日即可出院”(论文文献综述)

索静[1](2021)在《人生回顾疗法对养老机构老人孤独感的干预研究 ——以桂林市X养老机构人生回顾小组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人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和关心的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同高龄化、失能化、少子女化相伴随;同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问题相交织。因而,人民对国家养老服务体系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机构养老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机构养老作为国家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分支,近年来在医疗、颐养、护理、日常生活照顾等多方面均取得了较大幅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老人和家庭愿意选择机构养老。但是,就目前而言大部分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还是多为半自理和失能老人。自主活动水平低及疾病的折磨本就给老人年迈的身体带来极大的生理折磨,外加需要独自一人重新适应全新的养老院环境、缺乏亲人陪伴,对于机构养老的老人而言,则更易产生抛弃感,更易受到负向情绪及情感体验的影响。长此以往,如若老人不能及时在院内搭建令自己满意的人际关系网络,或是实际交往状态与预想有较大差距,便会产生孤独感,进而直接影响老人晚年生活质量。基于此,笔者将以机构老人孤独感为研究主题,以桂林市X养老机构内老人为研究对象。借助访谈法、量表法及观察法,以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指导,组建X养老机构内的人生回顾小组,并以此为平台,开展服务进而有效降低老人的孤独感。笔者最初在院内选取了25名认知情况正常的老人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并结合老人的孤独感量表及自尊量表得分情况综合对老人健康状况的考量,在他们完全自愿参与活动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6名服务对象为人生回顾小组的固定成员。而后,在对院内老人进行详尽的需求评估的基础上,结合过往学者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指导,从改变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着手,对孤独感进行操作化。笔者将操作化视角主要聚焦于社会因素和人格因素两个层面。客观社会因素层面,通过开展小组服务活动,增进老人外部支持,本研究主要聚焦老人的非正式支持网络,从提升朋辈群体支持、家庭支持和机构支持三个方面入手搭建令老人满意的院内支持网;主观人格因素层面,通过回顾人生各阶段的事件,帮助老人整合人生经历的同时,重拾自身的优势、看到自己的价值,进而提高自我评价,提升自尊水平。主客观两个维度结合操作,降低老人孤独感。在实务开展部分,笔者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作为人生回顾小组的理论依据,分为7次展开活动。每节活动结束后,进行及时的小节评估(过程评估)最后再进行结果评估。结果显示:(1)院内老人外部支持增强;(2)能够接纳如今的身体、生活状态,构建了更为积极的态度与形象;(3)自尊水平提高,负面情感体验防御能力增强;(4)孤独感水平得到明显的缓解。据此可以看出,人生回顾小组能够有效缓解老人的孤独感,且成效显着。最后,笔者就活动设计、问题介入层面、评估结果等多方面进行反思、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包海波[2](2021)在《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立足宗教人类学萨满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对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进行了综合性考察。通过对乌兰巴托市蒙古包区萨满教职业群体的社会生活及其信仰观念、领神出道、降神治疗、建立合作组织等信仰实践的立体呈现,探究了蒙古国当代社会转型中传统萨满教信仰的复兴、传承与调适过程。论文是一部关于萨满教当代转型发展的海外民族志研究,对于认识和分析传统信仰文化的当代适应问题具有理论启示。在现实层面,关注邻国包括宗教政策、宗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对维护中国的社会稳定、文化安全以及和平崛起均有深远意义。20世纪90年代,蒙古国推行了民主改革。激进式社会转型危机和放任型宗教自由化政策背景下,萨满教信仰在城市环境中得到了迅速复兴。本文在介绍了蒙古国萨满教复兴的社会文化和政策环境的前提下,首先详细梳理了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交融历史,交代了变迁中的萨满教世界观及核心神灵信仰体系。其次,笔者结合案例细致描述了城市蒙古区萨满候选人从“患病者”到“萨满治疗师”的出道过程。再次,介绍了萨满教职业群体基于蒙古国民众的疾病认知,试图以“祖先智慧”、“山水神灵性”和“腾格里气力”等信仰观念应对个人、群体及国家面临的全球化与现代化引发的新型社会问题的各类仪式活动。最后,揭示了蒙古国当代萨满教失范化和无序性复兴发展的综合特点,讨论了城市萨满教团体所采取的规范化措施及其相应功能。论文主要观点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国的复兴与民主改革后出现的社会危机以及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改革中传统生计方式遭到彻底改变,牧民不断迁移至乌兰巴托城市边缘的蒙古包区,导致城市中爆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城市生存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易变性和无序性,产生焦虑和不安感的人们开始将“危机”归咎于被遗忘的祖先和被抛弃的故乡诸神之惩罚。与此同时,与民主和自由思想一齐兴盛起来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下,蒙古国不少民众将国力强弱、民族认同感的聚散与萨满教信仰的兴衰相结合,呼吁对原生性信仰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另外,面对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在青年人中的迅速传播,一些藏传佛教信徒以及民族主义者因担心蒙古国民特质及文化风貌的西化而强调复兴蒙古传统信仰形态,为萨满教的复兴创造了机遇。第二、经济贫困和身患疾病是萨满领神出道以及民众信仰萨满教的最主要因素。首先,萨满教信仰观念和治疗仪式,使得一部分身患疾病、生活不顺者将自己苦难的现实生活与天命、山水神和祖灵“戏谑”等神圣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成为萨满,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治愈”,更拥有了神圣资本来平衡世俗生活。其次,萨满教治疗仪式结合了超自然信仰、巫术逻辑和蒙医疗法。萨满的治疗实践为信众不明原因的疼痛、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激发矛盾的反常状况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解释和疏解途径。最后,在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广大民众将当代蒙古国的国际地位低下、经济落后以及道德崩塌等社会“病痛”归因于对传统生计方式的抛弃和对祖先信仰习俗的遗忘。在宗教社会实践中,萨满教职业群体宣扬保护生态平衡,强调祖先记忆和民族独立,以应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所造成的社会失范。第三、随着萨满人数持续激增、萨满教治疗仪式的不断多样化,蒙古国萨满教的当代复兴和发展呈现出了混乱、无序的征兆。为了应对混乱局面,草根萨满和学者型萨满联合起来,建立萨满教团体,对各类萨满进行教学、考核和认证等工作。众多萨满教团体以萨满师徒的裙带关系为组织基础,缺乏相互协调,故而并未起到规范萨满教发展的社会作用。现阶段,这些萨满教团体逐渐发展成萨满共修和具有商业化运营性质的仪式展演平台。这些现象加剧了当代蒙古国萨满教整体发展的无序性,从而造成其社会文化功用难以提升、局限于服务底层民众的性质。

贾胜岭[3](2020)在《功能加忠诚理论指导下的环球网社会资讯类新闻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

闵翊[4](2020)在《单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探讨单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临床疗效及手术对下肢内翻畸形的矫正效果;探讨单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对患者膝关节结构的改变与意义;探讨单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伤二科行单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8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5例,年龄50~76岁,平均(65.7±7.2)岁,随访时间4~12月,平均(9.1±2.6)月。收集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以及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资料。应用行走时膝关节VAS评分、Lequesne指数及JKOM评分评价患者短期临床疗效;测量患者术后股胫角、下肢负重力线比率、关节线会聚角、胫骨平台后倾角、IS指数等指标的变化和术后胫骨平台至腓骨小头尖端距离;观察记录有无胫骨外侧合页骨折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研究结果:(1)临床疗效:膝关节行走时VAS评分由术前的(8.05±0.91)分降低为末次随访的(1.78±0.85)分,Lequesne指数由术前的(11.79±3.22)降低为末次随访的(3.53±1.84),JKOM评分由术前的(50.79±14.18)分降低为末次随访的(10.53±7.53)分。患者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Lequesne指数及JKOM评分较术前相比改善均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影像学指标:股胫角由术前的(180.66±3.64)°降低为术后的(170.79±2.01)°,下肢负重力线比率由术前的(25.77±14.07)%增加为术后的(63.58±2.84)%,关节线会聚角由术前的(3.63±1.17)°降低为术后的(2.64±0.88)°,胫骨平台后倾角由术前的(13.07±2.36)°减少为术后的(10.85±2.41)°。患者术后的股胫角、下肢负重力线比率、关节线会聚角及胫骨平台后倾角较术前相比改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S指数为(1.04±0.08)较术前(1.03±0.07)相比无明显变化(P=0.679),术后测得胫骨平台至腓骨小头尖端距离为(0.76±0.14)mm;(3)并发症发生情况:1例患者术中出现胫骨外侧合页骨折,予积极对症治疗,骨折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未发生切口感染、血肿、血栓、神经功能受损等并发症,术后未出现内固定系统断裂、松动等现象。结论:单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影像学结果表明患者的下肢负重力线与内翻畸形得到有效矫正,同时该术式对膝关节的结构影响较小,为日后关节置换手术胫骨端的截骨保留了骨量;单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围术期容易出现胫骨外侧合页骨折、手术切口渗出增加等并发症,应给予重视并积极应对。

付秀莹[5](2020)在《他乡》文中提出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不愿意回忆往事。比起往事,如果一定要,我更愿意谈论现在。现在,我的生活似乎不算太坏。至少表面上如此。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生活能够经得起深究,或者追问。那谁说过,难得糊涂。不是吗?上篇一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喝酒这件事的呢?好像是,来北京之后。帝都太大了,大到

鲍建丽[6](2018)在《《社区护理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设计《社区护理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路径,评价教学效果,为深化护理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方法:在某高校护理专业本科三年级护生中选取9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一个组为试验组,一个组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社区护理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改革前,对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调查,确保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教材、师资、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均相同的前提下,进行干预研究。教学改革后,比较两组护生期末理论总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对试验组护生发放《对分课堂教学方法效果评价表》及对实践教学带教老师及部分护生进行质性访谈,评价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教学改革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7,P=0.001)。在问卷的3个分维度中,每个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是自我管理能力(t=-2.395,P=0.019)、信息能力(t=-2.794,P=0.006)、学习合作能力(t=-2.417,P=0.018)。2.教学改革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2,P=0.004)。在问卷的7个维度中,有5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是寻找真理(t=-2.386,P=0.020)、开放思想(t=-2.257,P=0.026)、分析能力(t=-2.644,P=0.010)、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秩和检验z=-2.332,P=0.020)、求知欲(秩和检验z=-2.412,P=0.016);有2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是认知成熟度(t=-1.043,P=0.299)、系统化能力(秩和检验z=-0.608,P=0.543)。3.两组护生理论成绩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2,P=0.001)。4.《对分课堂教学方法效果评价表》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对该教学方法有较高的满意度评价。5.质性访谈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对该教学模式比较满意;实践课带教老师对试验组护生的总体评价要优于对照组。结论:1.研究结果表明在《社区护理学》中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2.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对护理专业课程的满意度。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使《社区护理学》课堂教学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系统性转变,为护理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路径。

黄超[7](2018)在《道德变迁视角下的裕固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研究 ——以裕固族自治县柳方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少数民族异地移民搬迁引起民族文化变迁的同时,也带来了民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对少数民族移民社区社会转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乡村社会转型理论,而且有利于移民社区的社会整合和社区发展。本研究从道德变迁的视角出发,以一个裕固族移民社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田野调查方法收集研究资料,通过深描和比较分析,呈现了裕固族移民生产方式转型带来的家庭、邻里、社区等群体和组织在结构、功能及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转型过程,从而整体性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移民社区社会转型过程,揭示了社会转型的机制。移民搬迁促使移民生计方式完成了“定居牧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转型,移民身份实现了“定居牧民-传统农民-现代农民”的转型,发展理念由“生存性发展”理念向“投资性发展”理念的转型。在发展转型的推动下,移民的家庭结构、功能、家庭成员关系中的道德规范发生变迁。移民家庭结构核心化速度加快,客观上形成了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的夫妻道德规范,家庭代际关系呈现出赡养负担减轻、抚养责任加重子代为重的特征,兄弟姐妹之间基于人情伦理的礼仪性互动依然存在,但互动过程中的利益考量成为影响兄弟姐妹关系的重要因素。移民搬迁使得移民邻里关系发生了转型。以人情化为主要特征的邻里道德规范进入移民社区之后,更多地呈现出利益性交换的特征。移民生计方式从牧业向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对灌溉系统的依赖,客观上要求成立新的邻里组织——方田,方田在移民社区建设、灌溉管理、组织生产、社区管理、娱乐整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运行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形成了以方田整体利益至上及对斤斤计较者排斥的组织伦理。在发展乡村经济和“项目制”背景下,移民社区基层组织的功能实现了由移民前主要承担税金收缴等“向上”的职能向“向下”的转型,村委会的职责除了日常管理服务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申请各种发展项目。在项目的申请和分配的实践中,社区公共道德从移民初期的机会均等的公平观向工具性公平观的变迁。在移民社区发展过程中,移民们为了实现相关家庭的利益,适时组织成立小群体,开展超越家庭、方田、社区组织、甚至是跨社区的利益争取和权益维护的实践,有选择地运用人情、亲戚、道德、法律等规范实现自我利益,移民社区的道德整合机制呈现出“混合性道德规范”的特征。从道德变迁的视角出发考察裕固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过程,发现从移民个体联结成群体和组织的社会联结纽带的性质来看,移民社区的社会结构由“人情性差序场”向“混合性差序场”转型;移民互动规范从“人情性道德规范”向“工具性道德规范”变迁;共同体的道德内涵从价值引导的工具转型为利益调整的工具。从裕固族移民的社区社会转型机制来看,发展转型是移民社区社会转型的外源性推动力量,移民主体在发展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是移民社区转型的内源性主导力量,市场力量和人口流动加速了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过程。

魏珂[8](2017)在《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文中指出身体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关注的热点。我国教育界对身体进行了探讨,认为教育的身体转向,有助于回归人的本真存在,实现对人的生命关怀。大学生是近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处于大变局中的近代大学生,在社会诸种力量影响下,他们身体的内与外、思想与行为等均在改变。本研究以身体为线索来探讨近代大学生身体的发展,将先前学界讨论教育问题的焦点从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等,转移到对教育主体的关注。研究视角的转移,意在从另一个新的、贴近“人”的角度观察受教育者的自我感知与成长,进而反思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认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教育应如何影响和塑造人。通过梳理关于1895至1937年间我国大学生的相关史料,考察他们的身体变迁史,进而探讨国家与学生身体的归属关系规律,揭示影响学生身体发展的教育因素。基于这种思路,本研究首先探讨与分析了近代大学生身体的发展与变化,然后提出近代大学生身体变迁呈现出的特点。对近代大学生的发展与变化,本研究从六个角度进行剖析:一、大学生身体如何从家庭之身转变为学校之身,进而成为国家之身;二、近代大学如何努力把学生身体纳入学校的时空规训之中及学生对规训的因应与抗争;三、大学如何对学生身体进行野蛮化和卫生化改造,以塑造学生强健的体格;四、近代大学生的身体由“修身”向“修形”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五、大学生爱情、生理的追求特征;最后,探讨在民族存亡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死选择。基于上述剖析,近代大学生身体与国家之间关系发展呈现出归属与背离的曲线,当国家危机严重时,身体的归属性开始变强,身体自主性变弱;当个人和国家矛盾加强时,身体自主性变强,归属性变弱。近代大学生的身体发展路线体现了其身体归属与身体自主间的统一与矛盾,大学生处身其间的应对与纠葛的历史是教育由“传统”而“现代”变化历程的一个具身化面向。与此同时,本研究认为近代大学生身体发展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特征:一、身体归属国家化。大学生身体与国家的强弱不可分割,进而救国紧密结合,故增加军训和有计划地体育训练,着重“增强国民体质”的卫生实践,是近代大学身体教育的基本特点。二、身体形塑外向化。与传统教育注重塑造学生个体内在的道德修养不同,近代教育强调“野蛮其体魄”,注重学生外在自然形体的改造;强调身体形塑和身体改造与社会改造、追求国家富强的关系。三、身体活动自由化。近代大学灵活的入学、转学和休学等制度,使得学生在校际、院际的流动有很大的自由度;大学生积极追求婚姻自由、性自由,和活动空间的自由。四、身体规训人性化。近代大学引进西方的大学管理制度,大学生管理包括时空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生活管理、学业管理。尤其是将学生的身体健康纳入管理范围,这是近代教育人性化的标志。五、身体表现多样化。近代大学生摒弃了传统社会读书人四平八稳的行事姿态,热心运动,参与革命,留学救国,其身姿活跃在社会各种场合。总之,近代中国大学生身体塑造适应了时代需要,但埋下了工具理性、轻视修心等伏笔。

王月鹏[9](2016)在《拆迁笔记》文中指出望庄最先被拆掉的,是村头的祠堂。望庄搬迁工作组已经进村两个月了,全村920户居民,大多数同意搬迁,但是没有一户搬走的。从远处望过去,望庄完好如初,看不出是一个正在拆迁的村子。村人待在村里,说再等一等,就是迟迟不肯搬走,不肯腾出房子,整个拆迁工作搞了两个月,一户也没拆掉。工作组决定先动手拆祠堂,从村里的公共资产破题。赵兴是在一个傍晚得知这个消息

刘佳[10](2015)在《复杂性视域中的高校资助政策运行分析》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教育政策不是反映某一个社会阶层的利益,而是对一个复杂的、异类的、多种成分的组合体做出反应,”①我国教育政策的研究者们不再满足于技术理性主义研究范式,研究转向解释和描述教育政策运行的复杂过程。20世纪中后期,“复杂性”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思想或视角进入人文社会科学的视域,从系统、科学、方法走向哲学范式层面,成为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复杂性范式也逐渐成为一股带有浓郁的系统性、整体性、自主性、关联性、涌现性和多样性气质的科学哲学思潮。教育政策研究运行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政策制定和执行不再是政府和专家的特权,文本、信息、资源等物质载体以及政策对象、政策执行者、政策利益无关方也都可以通过政策运行联接为充满动态、不确定和层次感的网络架构。复杂性分析框架为研究者提供了整体和复杂的观察视角,高校资助政策“行动者网络”本身也是一种系统构成,“学校”成为各种社会关系发生的交汇点,生成特定政策情境下的“场域”,“学校”既有位置和处所的含义,即围绕教育政策运行而发生的微观实践活动处所成为行动者产生社会关系的链接,即政策系统运行网络中的“必经之点”。高校资助政策运行过程是一个充满行动气质的资源分配、关系博弈和群体交互作用的过程,研究者借助系统论的视角,将政策运行看作一个高度复杂的、动态性的、非线性的具体行动系统,致力于探寻行动背后的关系构成,对政策权威作用下群体关系和社会互动有着真实和深刻的解读,通过政策系统内部各因素在运行过程中的言语、经验、价值、伦理及信念的交流和行为互动探寻政策运行规律之所在。在高校资助政策运行构成的“行动者”网络中,“行动者”不仅指行为人(actor),如政策执行者、政策对象,还包括文本、信息、资本等许多非人的物体(object)。人与非人因素之间不再是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他们一起进入政策运行系统,以一种相互附着的多样性性态共同构成人与制度、社会关系互动的政策面貌,政策制定者、执行者、政策对象、文本、信息、资源所构成的“行动者网络”在政策“场域”中得以表征。高校资助政策运行过程中,政策内部行动者的身份认同源自于政策伦理正义、政策行政高效和政策结果公平,政策系统内外的社会认同意味着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群际和谐、偏见弥合、利益均衡,由政策身份认同和政策社会认同引起的复杂社会行为会对政策目标的实现起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两种认同高度一致则会对政策运行效能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高校资助政策系统才能实现对内控制、对外开放的有序状态,反之则会引起政策系统的动荡、严重的甚至被破坏或取缔,两种认同共同构成资助政策优化或革新的系统动力。研究者从群体动力学的角度提出了高校资助政策运行系统的动力机制图式并描述了认同反馈的实现路径。复杂性视域中的高校资助政策分析深刻聚焦于多元关系主体的构成与互动,把科学主义的理性视角与人文主义的解释方法相结合,以混合研究方法描述政策研究的整体论进路,并采用行动者平等参与、深入现场、社会情境互动等理念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描述手法阐释高校资助政策运行的动态性、不确定性及复杂性。研究者在“学校”这一“必经之点”运用人类学的方式访谈、观察、记录,再结合哲学思辨式的建构式和实证主义的数字式,表现出浓郁的“描述、写实和分析”气质,从日常生活世界中凝练出政策运行的宏观规律,为政策研究者所进一步感知、洞察和意义构建。研究者深入剖析政策行动者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与作用机制并提出政策系统优化策略,为高校资助政策分析提供了一种颇具实践操作价值的理论范式。

二、“我感觉状况很好,近日即可出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感觉状况很好,近日即可出院”(论文提纲范文)

(1)人生回顾疗法对养老机构老人孤独感的干预研究 ——以桂林市X养老机构人生回顾小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回顾
        1.关于孤独感的研究
        2.关于自尊的研究
        3.关于人生回顾疗法的研究
        4.文献述评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1.孤独感
        2.人生回顾疗法
    (二)理论基础
        1.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三、X养老机构老人孤独感问题、原因及需求分析
    (一)X养老机构老人的孤独感现状
        1.X养老机构孤独感总体状况分析
        2.客观社会因素层面问题
        3.主观人格因素层面问题
    (二)X机构老人孤独感原因分析
        1.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2.外部支持的缺失
        3.身体健康状况
        4.否定自身价值且主动性不足
    (三)需求分析
        1.人际交往的需要
        2.情感陪伴的需要
        3.接受现如今身体情况及现实状况的需要
        4.提高自尊水平的需要
四、人生回顾小组介入机构老人孤独感问题的实务过程
    (一)小组方案设计
        1.组员基本概括
        2.小组工作介入目标
        3.小组活动整体设计
        4.可能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二)实务干预过程
        1.“破冰”之旅
        2.追忆童年趣事
        3.追忆青春时光
        4.追忆成年往事
        5.回顾老年生活
五、人生回顾小组介入机构老人孤独感的结果评估
    (一)组员满意度
    (二)服务目标达成情况
        1.组员支持网络的搭建
        2.悦纳自我且形象积极
        3.自尊水平提升
        4.服务对象孤独感缓解状况
六、总结、反思与建议
    (一)总结
        1.社工介入有助于解决院内老人孤独感的问题
        2.人生回顾小组对缓解机构老人孤独感的有效性
    (二)研究反思
        1.活动设计方面
        2.问题介入层面单一
        3.社工自身实务经验不足
        4.评估结果方面
        5.小组的可推广性
    (三)改进建议
        1.提升专业知识与实务能力
        2.引进养老服务机构专业社工人员
        3.注意次团体对回顾过程的干扰
        4.对机构老人孤独感问题的介入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UCLA孤独感自评量表
    附录3:SES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附录4:每节小组活动计划书
致谢

(2)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问题意识
        一、选题缘由
        二、问题意识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先行研究
        一、民族学人类学的萨满教研究
        二、国内萨满教研究历程与特点
        三、聚焦蒙古国的萨满教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一、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二、田野工作介绍
        三、论文结构与内容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中萨满教复兴的文化政策环境
    第一节 蒙古国社会转型
        一、蒙古国生态人文概况
        二、社会转型与民众生计变迁
        三、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第二节 蒙古国城市生境
        一、亦城亦乡的蒙古包区居住环境
        二、蒙古包区的居民及其生活状况
        三、困境中居民对宗教解禁的呼吁
    第三节 蒙古国宗教政策与宗教复兴现状
        一、当代蒙古国宗教政策法规
        二、传统与非传统宗教发展现状
        三、蒙古国的宗教格局与萨满教复兴
第三章 萨满教观念体系的变迁与调适
    第一节 蒙古萨满教发展史
        一、大蒙古国至元朝时期的萨满分层
        二、明清时期的萨满教衰落与萨满分类
        三、蒙古人民共和国宗教肃清时期的“佛博一体”
        四、宗教解禁后蒙古国边区的萨满教遗存
    第二节 萨满教世界观的调适
        一、对三界宇宙观的新型解释
        二、灵性自然观的代际传承
        三、城市居民的灵魂观
    第三节 萨满教核心神灵信仰的传承
        一、不断丰富的腾格里信仰
        二、山神、水神与山水神
        三、驱使萨满领神的翁滚祖灵
第四章 萨满领神出道的过程及其调适策略
    第一节 作为神圣资本的萨满病
        一、萨满病与加入式梦境
        二、萨满师徒关系的缔结
        三、唤醒萨满特性与入迷的康复治疗
    第二节 体现圣俗身份转换的萨满服饰和法器
        一、萨满神服及其象征意涵
        二、脱魂与附体的工具:口弦琴和单面鼓
        三、进攻与防护的法器:神杖、铜镜及其他
    第三节 确立正统萨满身份的领神出道全过程
        一、确立萨满身份的初次公开领神
        二、获得社会认可的祭祀山水神仪式
        三、巩固萨满身份和强化族人信仰的祭灶仪式
第五章 萨满教治疗仪式类型及其功能调适
    第一节 地方性疾病认知
        一、大众疾病观
        二、医院条件与治疗缺陷
        三、萨满教的病因论
    第二节 平衡个体身心的祛污净化仪式
        一、亲历净化仪式
        二、治疗躯体性污染的仪式
        三、治疗心性污染的仪式
    第三节 调节个体与他者关系的治疗仪式
        一、缓解家庭矛盾的治疗仪式
        二、了结邻里恩怨的萨满教仪式
        三、破除萨满诅咒的降神仪式
    第四节 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禳灾祈福仪式
        一、向自然神祈福的祭祀圣湖仪式
        二、禳解新冠疫情的血祭大地仪式
        三、为国祈福的不儿罕山祭天仪式
第六章 应对与调适失范状态的萨满教社团
    第一节 当代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失范状态
        一、萨满教传承的失范性
        二、萨满教仪式与治疗实践的无序性
        三、萨满牵线“病人”的随意性
    第二节 萨满教社团及其创立
        一、萨满教组织的创立流程及发展现状
        二、学者与草根萨满合作创办的“灶火中心”
        三、统合萨满教组织的联合会及其创新型社会角色
    第三节 萨满教组织领导人物的互动与博弈
        一、共推的“典型”:国家大萨满边巴道尔吉
        二、萨满之父:奥德格日乐
        三、共谋与博弈的领导关系
    第四节 规范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团体性活动
        一、对萨满的教学、考核与认证
        二、组织恢复萨满教传统祭祀与祈福的习俗
        三、推动多元社会文化活动的萨满教组织
结论
    一、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传承与调适
    二、萨满教当代复兴与若干宗教社会问题
    三、蒙古国萨满教研究的学术启示
参考文献
西里尔体及畏兀儿体蒙古文字母的拉丁转写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4)单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病因和病机
        2. 中医治疗方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生物力学及胫骨高位截骨术手术原理
        2. 不同截骨方式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选择
        3.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评估指标
        2.3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术后一般情况
        3.2 临床疗效
        3.3 影像学指标
        3.4 典型病例
    4. 讨论
        4.1 OWHTO手术发展历程
        4.2 单平面OWHTO生物力学分析与截骨测量的改良
        4.3 单平面OWHTO适应证的选择
        4.4 单平面OWHTO的术前评估
        4.5 单平面OWHTO临床评估量表的选择
        4.6 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指标分析
        4.7 单平面OWHTO的手术并发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附录2 Lequesne指数
    附录3 日本膝关节骨关节炎功能评估量表(JKOM)
致谢
个人简介

(5)他乡(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一
    二
    三
    四
        彼此
    五
    六
    七
    八
        跌宕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下篇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谁起了反叛之心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三十三
        断章,或者浮云
        三十四
        亲爱的某

(6)《社区护理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立题背景
    2 研究现状
        2.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2.2 社区护理学教学现状
    3 研究目的
    4 研究意义
第一部分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概述及理论基础
    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1.1 产生背景
        1.2 概念界定
        1.3 .实施步骤
    2 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3 自主学习理论
        2.4 交往教学论
第二部分 《社区护理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1 《社区护理学》课程分析
        1.1 课程简介
        1.2 教材分析
        1.3 学情分析
    2 《社区护理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素
        2.1 学习目标设计
        2.2 学习内容设计
        2.3 学习策略设计
        2.4 学习过程设计
        2.5 学习评价设计
    3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实施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工具
        3.4 研究设计
        3.5 实施过程
        3.6 评价指标
        3.7 统计学方法
        3.8 质量控制
        3.9 伦理要求
        3.10 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结果
    1 两组护生基线资料比较
    2 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
        2.1 组间对照
        2.2 自身对照
    3 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
        3.1 组间对照
        3.2 自身对照
    4 两组护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5 教学改革后,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效果的评价
    6 教学改革后,试验组护生自评结果
    7 访谈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形成
    3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4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成绩
    5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对护理专业课程的满意度
结语
    1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本研究的局限性
    3 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道德变迁视角下的裕固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研究 ——以裕固族自治县柳方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乡村社会转型研究述评
        二、社会转型与道德变迁的人类学研究
        三、移民视角下的裕固族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基本概念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四、本文的架构
    第四节 田野点概述及资料收集过程
        一、田野点概述
        二、资料收集情况
第二章 裕固族移民搬迁与发展转型
    第一节 国家反贫困视野中的裕固族移民搬迁
        一、国家层面的“异地搬迁扶贫”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移民村
        三、发展话语构建:LH乡裕固族的移民动员
    第二节 裕固族移民的生计变迁
        一、移民前的生计方式:定居牧业
        二、移民初期的生计方式:传统农作物的种植
        三、订单农业后的生计方式:多元生计
    第三节 裕固族移民发展理念的转型及家庭收入差距的出现
        一、移民之前的发展理念:生存性发展理念
        二、移民初期的发展理念:生存性发展理念
        三、订单农业引进后的发展理念:投资性发展理念
        四、移民社区家庭收入差距的出现
第三章 裕固族移民家庭转型
    第一节 裕固族移民家庭结构的转型
        一、牧业生活时的家庭结构及规模
        二、移民社区的家庭类型及规模
        三、移民社区的家庭结构演变的趋势
    第二节 裕固族移民家庭夫妻关系中的道德变迁
        一、牧业时期家庭夫妻关系中的道德:男主女辅
        二、移民社区家庭夫妻关系中的道德:分工合作
        三、家庭夫妻关系中的道德变迁:分工更加明确
    第三节 裕固族移民家庭代际关系中的道德变迁
        一、牧业生活时期家庭代际关系中的道德
        二、移民家庭代际关系中的道德
        三、移民家庭代际关系中的道德变迁
        四、未来孝道受到的可能冲击
    第四节 裕固族移民兄弟姐妹关系中的道德的变迁
        一、牧业时期兄弟姐妹关系中的道德:礼仪性互动与父母赡养
        二、移民社区兄弟姐妹关系中的道德:互助及共同赡养父母
        三、老家与移民社区兄弟姐妹互动中的道德:礼仪性互动与父母赡养
        四、兄弟姐妹互动关系的边界:经济利益
第四章 裕固族移民邻里关系的转型
    第一节 裕固族移民邻里日常人际关系中的道德变迁
        一、邻里关系居住格局的变迁:分散居住-比邻而居
        二、邻里日常人际关系性质的转型:村民关系-邻里关系
        三、邻里日常人际关系中的道德变迁:人情性互动-工具性互动
    第二节 裕固族移民邻里关系的组织化:方田的形成及其运行
        一、新的生活需要方田和井长
        二、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井长
        三、井长的产生:从推选到抓阄
        四、方田制度:先定政策后执行
        五、监督井长:井灌小组
    第三节 方田的功能及整体性伦理观
        一、方田的功能
        二、方田组织伦理:整体利益至上
        三、被疏远的斤斤计较者:对违背方田整体利益者的惩罚
第五章 裕固族移民社区基层组织的转型
    第一节 裕固族移民村村委会职责转型的背景:项目制
        一、对户帮扶与移民社区生成
        二、政策项目与社区建设
        三、生活适应与生计发展项目
        四、项目支持与社区发展
    第二节 裕固族移民村村委会职责的转型
        一、移民前村委会的主要职责
        二、订单农业之前村委会的责任:移民生活适应及脱贫
        三、订单农业后的村委会的主要责任:争取项目为主
    第三节 裕固族社区公共道德的变迁
        一、移民过程中项目分配道德:人情伦理
        二、移民初期项目分配道德:机会均等的公平观
        三、订单农业后项目分道德:工具性的公平观
第六章 家庭、方田、社区互动中的利益与道德
    第一节 裕固族移民社区项目竞争人情伦理
        一、移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地少了
        二、柳方村打井开地申请的多次尝试
        三、养殖小区一期项目的报名与分配
        四、养殖小区一期项目分配中的“关系”运作
    第二节 小群体项目争取中的人情伦理、方田组织伦理、社区公平观
        一、五户人家的林带
        二、林带中的利益:耕地
        三、管道铺设过程:小群体的行动
        四、林地管道铺设中的利益与人情伦理、方田组织伦理、社区公平观
    第三节 小群体维权实践中的法律、人情伦理及社区道德
        一、老家草场承包权问题的来源:从鸡肋到资金补贴
        二、移民争夺草场承包权的实践
        三、移民维权行动中的法律、人情伦理及社区道德
第七章 结论及讨论
    第一节 裕固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
        一、移民社区的发展转型
        二、移民家庭结构和功能的转型
        三、邻里关系的转型
        四、基层社区组织转型
        五、家庭、方田、社区互动机制的转型
    第二节 裕固族移民社区的道德变迁
        一、发展理念转型:“生存性发展理念-投资性发展理念”
        二、移民家庭道德的变迁
        三、邻里关系中的道德变迁
        四、移民社区公共道德的变迁:工具性公平观念的生成
        五、移民社区道德变迁的趋势:“人情性道德规范——工具性道德规范”
    第三节 裕固族移民社区社会转型与道德变迁的主导机制
        一、发展转型与社会转型
        二、利益主导与道德变迁
        三、国家、市场与社会转型
    第四节 讨论:少数民族移民社区社会转型的性质
        一、“差序格局”范式的再应用:从人伦主导到利益主导
        二、个体联结纽带的复杂性:利益与道德互构
        三、少数民族移民社区社会转型的多元属性:“混合性差序场”
    第五节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主要内容及提纲
附录(二) 访谈对象一栏表
附录(三) 移民社区村貌及居住格局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五、概念界定与理论参照
第一章 “国”与“家”:近代大学生出现及其身体归属
    第一节 近代大学生的群体及其身体概况
        一、近代大学生的出现和壮大
        二、近代大学生的地区、校际、院际分布
        三、近代大学生的性别和年龄
        四、近代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籍贯
    第二节 救亡图存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身体教育观变迁与实践
        一、近代中国的教育转型
        二、近代人才观中的身体
        三、中国近代大学身体教育实践概述
    第三节 国家化趋势下学生身体自由的日渐衰落:以拖尸为例
        一、新生下水:“拖尸”活动的对象与目的
        二、存废之争:“拖尸”引发的争论与结局
        三、“身体”与“文化”:“拖尸”活动的深层次分析
第二章 “内”与“外”:大学生身体活动的时空展演
    第一节 按部就班:近代大学的时间安排
        一、寒来暑往:校历的变迁
        二、从早到晚:每日的时间安排
    第二节 四角天空:出入限制
        一、出入有牌:请假证明
        二、私人重地:难进难出的宿舍
    第三节 威威讲堂:规矩的学生
        一、点名考勤:身在曹营心在汉
        二、难治之症:学生旷课缺课问题
        三、自修室:第二课室
第三章 “强”与“健”:大学生教育中身体保护新举措
    第一节 强身健体:近代大学生的体育与军训
        一、大学生体育强迫运动
        二、近代大学生的运动比赛
        三、严格的规训:近代大学生的军训
    第二节 保卫身体:近代大学生的卫生教育和疾病预防
        一、近代大学卫生教育和卫生措施
        二、学生卫生运动
        三、大学生个人卫生思想与习惯
    第三节 面对疾病:近代大学对学生疾病的关照
        一、多重压力下的大学生身体状况堪忧
        二、近代大学医疗制度建立和学生体检
        三、近代学生疾病的治疗及其感受
第四章 “神”与“形”:大学生身体形塑重心的转变
    第一节 礼与形:仪式中的大学生身体
        一、传统祭祀方式的流变
        二、为国为校:仪式和学生身体展演
    第二节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礼貌与姿态
        一、清末大学堂中传统礼仪的浸染及影响
        二、民国时期大学生礼仪规训
    第三节 展现自我:近代大学生服饰的流变
        一、化为一统:统一的制服
        二、追求美丽:个性化的服饰
    第四节 革命与自主:身体形象的改造
        一、革命从头开始:剪发的故事
        二、缠足与放胸:我的身体我做主
        三、看与被看:女学生身体裸露的革命
第五章 “爱”与“欲”:大学生的爱与性
    第一节 近代大学生的婚姻状况与爱情观念的变化
        一、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与现代自由恋爱的浸染
        二、近代大学生的婚姻调查数据
        三、近代大学生身体归属及其婚姻案例分析
        四、异性身体的魅力:大学生之自由求爱
    第二节 近代大学生的性行为
        一、大学生的性行为:从张竞生《性史》谈起
        二、各种性行为:《申报》中大学生的性爱世界
        三、学校对学生性行为的约束与学生的抵制
第六章 “生”与“死”:大学生的身体毁灭与干预
    第一节 英年早逝:近代大学生死亡的情况
        一、近代大学生早逝的数量和原因
        二、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突然死亡的应对
    第二节 魂归何处:近代大学自杀与干预
        一、近代大学生自杀概况统计
        二、自杀的原因分析
        三、自杀的结果、善后与干预
        四、自杀个案分析
    第三节 我以我血荐轩辕:为民族民主而死
        一、断指血书为哪般:五四运动中大学生的身体展演
        二、喋血三·一八
        三、救国岂止在口头:“九·一八”与“一·二八“爱国运动
    第四节 近代大学生的生死观
        一、人的身体是属于社会与国家的
        二、自杀是自己选择死亡的权利
        三、人应该追求生命的价值
        四、生死本轮回
结语
    一、从身体自主到人的解放
    二、中国近代大学生的身体特征
    三、大学生身体教育观实践的利弊及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10)复杂性视域中的高校资助政策运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复杂性视域中的高校资助政策运行
        (一) 我的研究经历:一个研究者的探索历程
        (二) 我的研究使命:高校资助政策的伦理追寻
    二、关键概念界定
        (一) 复杂性
        (二) 教育政策
        (三) 教育政策运行
        (四) 高校资助政策
    三、研究文献综述
        (一) 复杂性范式与教育政策研究
        (二) 政策科学和教育政策分析研究
        (三) 教育政策的伦理和价值研究
        (四) 教育政策的方法论研究
        (五) 高校资助政策研究
        (六) 混合方法研究
        (七) 行动者网络理论
    四、研究方法设计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思路
        (三) 技术路线
        (四) 分析策略
        (五) 研究场域
        (六) 研究者的角色优势与身份障碍
        (七) 研究对象的样本选择
第二章 政策文本模糊
    一、高校资助政策文本概念的模糊性
        (一) 书面概念的简单与政策现象的复杂
        (二) 文本层面的简单和理解层面的复杂
    二、高校资助政策要素理解的模糊性
        (一) 模糊思维和模糊数据
        (二) 模糊理解与模糊填写
    三、高校资助政策目标关系的模糊性
        (一) 政策效率实现与行动模糊
        (二) 政策价值冲突与标准模糊
    四、高校资助政策标准区分的模糊性
第三章 执行者差异
    一、高校资助政策的“双重功能”与“双重目标”
        (一) 政策“身份叠加”与“角色扮演”
        (二) 政策“执行者”与“育人者”
    二、高校资助政策的执行者构成和执行环境
        (一) 资助政策的执行者构成
        (二) 资助政策的执行环境
    三、高校资助政策执行风格的行动差异
        (一) 执行者目标导向差异
        (二) 执行者责任认知差异
        (三) 执行者能力倾向差异
        (四) 执行者的执行偏好差异
第四章 政策信息传导
    一、高校资助政策信息的传导通路与样态
        (一) 政策信息的意义与表征
        (二) 高校资助政策信息的传导方式
        (三) 高校资助政策信息异化的发生机理
    二、高校资助政策信息传导的复杂表征
        (一) “权威”:政策宣传的推进
        (二) “渲染”:媒体加工的适度
        (三) “变形”:信息转移中的失真
        (四) “公开”:信息求真的冲突
        (五) “隐匿”:隐私曝光的痛楚
        (六) “丰富”:信息沟通的主动
        (七) “拒绝”:信息核查的阻抗
第五章 政策资源分配
    一、高校资助政策资源分配的伦理诉求
    二、从分配正义到关系正义的伦理转向
    三、高校资助政策责任与自由裁量
    四、政策伦理敏感与行政作为
    五、弱势补偿与发展性资源
        (一) 贫困文化与社会性剥夺
        (二) 社会资本与政策“无形资源”
    六、两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资本重构
第六章 政策认同与优化
    一、高校资助政策系统运行目标——行动者认同
        (一) 行动者身份认同
        (二) 行动者社会认同
    二、高校资助政策运行系统的动力构成
        (一) Ⅰ理想模式(身份认同+、社会认同+):身份悦纳
        (二) Ⅱ、Ⅳ不稳定模式(身份认同-+、社会认同+-):身份拒斥或认同威胁
        (三) Ⅲ变革模式(身份认同-、社会认同-):认同危机
    三、高校资助政策认同反馈的实现路径
        (一) “过滤与加工”:政策执行者官方反馈
        (二) “沉默的大多数”:政策对象民意表达
        (三) “利益相关无关”者:独立“第三方”评估
    四、高校资助政策系统的优化策略
        (一) 摆脱简单线性思维,用系统复杂思维审视高校资助政策运行
        (二) 重视政策微观场域,提高学校作为系统自组织的自我治理能力
        (三) 调节资源分配机制,享受政策资源的权利和履行义务相挂构
        (四) 优化政策资源构成,重视“无形”发展性资源促进能力建设
        (五) 合理利用政策工具,政策信息传导实现开放性、引导性和尊重感
        (六) 增强资助政策认同,大力推动“第三方评估”政策监督体系建设
附录
    附录A: 相关文件
        A.1 《高等学校学生(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二○一四年六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科文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务司、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部分
        A.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
        A.3 《Y大学关于开展2014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
        A.4 《Y大关于开展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的通知》
    附录B: 质化研究相关材料(包括访谈资料、现场观察记录、工作日志、邮件等)
        B.1 以家庭经济困难生为对象的材料
        B.2 以政策执行者为对象的材料
        B.3 以地方民政部门为对象的材料
    附录C: 调查问卷系列
        C.1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效用评价和制度反思》课题组调研问卷(一)
        C.2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效用评价和制度反思》课题组调研问卷(二)
        C.3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效用评价和制度反思》课题组调研问卷(三)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完成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四、“我感觉状况很好,近日即可出院”(论文参考文献)

  • [1]人生回顾疗法对养老机构老人孤独感的干预研究 ——以桂林市X养老机构人生回顾小组为例[D]. 索静.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D]. 包海波. 兰州大学, 2021(09)
  • [3]功能加忠诚理论指导下的环球网社会资讯类新闻翻译实践报告[D]. 贾胜岭. 天津大学, 2020
  • [4]单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观察[D]. 闵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他乡[J]. 付秀莹.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2)
  • [6]《社区护理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鲍建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道德变迁视角下的裕固族移民社区的社会转型研究 ——以裕固族自治县柳方村为例[D]. 黄超. 兰州大学, 2018(10)
  • [8]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D]. 魏珂.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9]拆迁笔记[J]. 王月鹏.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6(01)
  • [10]复杂性视域中的高校资助政策运行分析[D]. 刘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4)

标签:;  ;  ;  

“我感觉很好,过几天就出院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