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爱心的人帮助穷人

一个有爱心的人帮助穷人

一、扶贫帮困的贴心人(论文文献综述)

穆希琳[1](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曾佳梦[2](2020)在《A集团高速公路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提升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企业的社会责任随之提升,企业在经济、环境、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日益增强。同时,职工、政府、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也非常关注。很多企业也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和被关注度的提升,开始思考如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他们从单纯关注企业经济效益转变为关注企业形象声誉及可持续发展。A集团成立于2008年,是四川省国资委旗下的特大型国企,下属的高速公路公司沿线利益相关者众多、影响面宽广、影响时间长远,因此,履行社会责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坚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三重底线等相关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进行调查分析研究。通过对A集团高速公路公司基本情况和履行社会责任现状进行阐述,随后诊断分析了其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对职工的社会责任履行不足、与利益相关者缺乏有效沟通、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社会公益活动单薄。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社会责任机制不健全、对企业社会责任认识不深、企业社会责任沟通机制缺乏、企业社会责任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进而提出A集团高速公路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做好职工关怀保障、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社会公益事业。最后,本文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要焕成,初桂英,王铭懿[3](2018)在《工会在扶贫帮困中的新作为》文中提出新形势下,着力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职工群众面临的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切实在助推脱贫攻坚上有新作为,在助推工会工作上有新成效,在助推依法维权上有新突破,不仅有利于职工素质的提高,更能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要使工会成为职工的"贴心人",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使工会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服务职工、密切党群联系、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

王小娟[4](2016)在《新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初探》文中提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和民生建设的宏大工程。本文旨在通过对新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载体“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简称“访惠聚”)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分析“访惠聚”工作在基层开展的具体情况、取得的经验与成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从而积极探索“访惠聚”工作在实践中具有的重要价值。本文主要由引言和正文两部分构成,引言主要从选题研究的背景、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正文主要从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新疆开展“访惠聚”工作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该部分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共五代领导集体的群众观、党的治疆理论方面阐述理论依据;“三期叠加”严峻形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阐述现实依据,探究“访惠聚”工作组深入基层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新疆“访惠聚”工作任务的实施及其特点。该部分第一个层次是介绍“访惠聚”工作的基本情况;第二个层次是“访惠聚”工作的主要任务及其实施;第三个层次是“访惠聚”工作的特点。这部分从总体上展开对这项工作运行、具体实施及其特点的阐述。第三部分:新疆“访惠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该部分从人员分配、文化阵地建设、惠民政策、基层基础建设以及制度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究可供借鉴的建议。第四部分:新疆“访惠聚”工作的重要价值。第一层次论述“访惠聚”工作的理论价值;第二层次从加强了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提高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推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疆篇方面阐述实践价值。整篇文章的思路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过程,是认识论与实践论的有机统一。“访惠聚”工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宗教和谐的重大治本之策,在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价值。

蒋玲[5](2014)在《以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推进工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阐述实施"五大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五大主题"实践活动机制和制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工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李新平[6](2013)在《峰峰集团工会干部争做职工“娘家人”》文中认为"双节"将至,峰峰集团工会以"温暖过冬、服务回迁、和谐共建"为主题,组织工会干部、扶贫帮困贴心人服务队开展服务职工,帮扶群众,争做职工群众"娘家人"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单位工会干部、360余支贴心人服务队积极行动起来,以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为动力,竞相争做职工群众的"娘家人"、"贴心人",掀起了服务职工群众的热潮。摸清底数,重点走访。各级工会组织以冲刺全年任

刘永军[7](2013)在《扶贫帮困的贴心人——记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通顺公司掘进区工会主席张志国》文中研究指明一提起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通顺公司掘进区工会主席张志国,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张志国从2012年担任工会主席以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把工会大家庭"职工之家"建设的有声有色,把职工的冷暖挂在心上,他用真诚和满腔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被扶贫帮困职工称为信得过的贴心人。

冯笑[8](2013)在《服务科学发展 共建幸福“万年”》文中研究说明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万年矿工会按照创建更具活力、更高水平全国红旗工会目标要求,以"十更、十好"为标准,全力推进"五大"主题实践活动,对标先进,创先争优,全力服务企业发展,真情维护服务职工,建设出幸福、和谐、美丽的新万年。"安全生产班组行",服务发展彰显新作为以"管理创新、降本增效、夺旗争星"为主题,"保赛比增"劳动竞赛贯穿全年。工会组织宣传造势,激发斗志,弘扬先进,组织为创水平班组、区队庆功贺喜36次,演出28场,送奖品5300余份;建立了劳动竞赛"英雄榜",各单位奋勇争先"夺旗争星",劳动竞赛成效显着,促进了全矿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获得冀中能源"夺旗争星"竞赛4项荣誉;峰峰集团"夺旗争星"35面红旗、18个明星。

贾长发[9](2012)在《发挥工会优势用心做好新形势下的扶贫帮困工作》文中认为近年来,天津市物资贸易学校工会在集团工会的直接领导和重视支持下,本着"努力去做只能做到称职,用心去做才能做的更好"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维护职能,充分发挥工会优势,通过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全方位实施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构建和完善工会帮扶体系,开拓基本途径、完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保障措施,用心做好新形势下的扶贫帮困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和谐稳定。

王文静,李爱民[10](2012)在《沉下身子走基层 特色活动惠民生 峰峰集团工会六大活动再展全国红旗工会风采》文中指出全国企业工会工作红旗单位,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工会在去年创新打造"一体两室"群众工作新特色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根据全总"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和河北省总"工会干部与职工群众交朋友"工作部署,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以"真情暖人心,满意在基层"为主题的"六大特色"活动,进一步深化了群众工作室建设,充分展示了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全国红旗工会风采。一是"转变作风走基层、争做职工贴心人"。坚持把工会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基层和一线,把工会组织的新作为体现在基层和一线,集团公司工会和二级单位工会领导每人至少联系3个基层单位、5名职工和2个困难职工家庭,每季至少为基层或职工群众办2件实事:集团公司

二、扶贫帮困的贴心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扶贫帮困的贴心人(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工会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1.2.3 互助互济
        1.2.4 工会互助制度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1.3.3 论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现实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国内文献回顾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2.2 国外文献回顾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2.3.1 学术贡献
        2.3.2 研究局限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A集团高速公路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访谈法
        1.3.4 数据分析法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2.1.1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2.1.2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2.1.3 国际权威组织的观点
    2.2 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三重底线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集团高速公路公司基本概况
    3.1 A集团基本情况
        3.1.1 集团简介
        3.1.2 组织架构
    3.2 A集团高速公路公司概况
    3.3 A集团高速公路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必要性分析
        3.3.1 顺应时代发展
        3.3.2 市场竞争倒逼
        3.3.3 利益相关者诉求
        3.3.4 企业长远发展需要
第四章 A集团高速公路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问卷调查分析
        4.1.1 调查问卷设计
        4.1.2 调查样本确定
        4.1.3 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
        4.1.4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4.1.5 调查问卷描述性分析
    4.2 访谈调研分析
        4.2.1 访谈提纲设计
        4.2.2 访谈样本确定
        4.2.3 访谈调研分析
    4.3 A集团高速公路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
        4.3.1 安全生产方面
        4.3.2 建设质量方面
        4.3.3 环境保护方面
        4.3.4 企地关系方面
        4.3.5 职工权益方面
        4.3.6 社会公益方面
    4.4 A集团高速公路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企业社会责任机制不健全
        4.4.2 对企业社会责任认识不深
        4.4.3 社会责任沟通机制缺乏
        4.4.4 企业社会责任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集团高速公路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对策
    5.1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5.1.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5.1.2 培育全员社会责任意识
    5.2 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5.2.1 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5.2.2 成立社会责任组织管理机构
        5.2.3 建立利益相关者沟通机制
        5.2.4 建立信息披露机制
        5.2.5 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5.3 做好职工关怀保障
        5.3.1 优化薪酬激励机制
        5.3.2 助力职工成长成才
        5.3.3 精心打造“家”文化
    5.4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5.4.1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5.4.2 提高环境保护能力
        5.4.3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5.5 推进社会公益事业
        5.5.1 打造公益活动品牌
        5.5.2 搭建公益活动平台
        5.5.3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性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工会在扶贫帮困中的新作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以人为本, 精准帮扶
3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拓宽扶贫帮困领域
4 新时期, 新作为
    4.1 重视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4.2 工会活动促进企业职工文化建设
    4.3 着力提升工会公信力
    4.4 突出群众广泛参与
    4.5 积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5 结束语

(4)新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新疆“访惠聚”工作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一)新疆“访惠聚”工作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理论支撑
        2.中共五代领导集体的群众观是直接理论来源
        3.党的治疆理论、治疆战略是工作指针
    (二)新疆“访惠聚”工作的现实依据
        1.应对“三期”叠加严峻形势的重要举措
        2.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
        3.推进与全国同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
二、新疆“访惠聚”工作的实施及其特点
    (一)“访惠聚”工作的基本情况
        1.“访惠聚”工作的内涵与目标
        2.“访惠聚”工作组工作与纪律要求
        3.“访惠聚”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4.“访惠聚”工作的工作机制
    (二)新疆“访惠聚”工作的主要任务及其实施
        1.践行群众路线,扎扎实实访民情
        2.深化“去极端化”,促进宗教和谐
        3.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厚植文化优势
        4.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5.以民为本,助民惠民改善民生
        6.创新社会管理,治密群防群治安全网
    (三)新疆“访惠聚”工作的特点
        1.“访惠聚”工作具有时代性
        2.“访惠聚”工作具有广泛性
        3.“访惠聚”工作具有创新性
        4.“访惠聚”工作具有实践性
三、新疆“访惠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新疆“访惠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访惠聚”工作存在人员分配不适当的现象
        2.“访惠聚”工作存在文化阵地在人员、管理、利用率方面的现实问题
        3.“访惠聚”工作过分重视物质帮扶,导致农民缺乏能动性
        4.“访惠聚”工作中存在基层建设在人、财、作风方面的薄弱环节
        5.“访惠聚”工作结束后面临后续发展如何保障的问题
    (二)加强新疆“访惠聚”工作的建议
        1.优化成员结构,助推“访惠聚”工作有效开展
        2.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凸显“访惠聚”工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3.经济扶贫先行,促成“访惠聚”工作精神扶贫
        4.建强基层,深化“访惠聚”工作破解人、财、作风建设问题
        5.立足长远,推进“访惠聚”工作建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四、新疆“访惠聚”工作的重要价值
    (一)新疆“访惠聚”工作的理论价值
        1.“访惠聚”工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2.“访惠聚”工作充实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内涵
        3.“访惠聚”工作升华了党的治疆战略的总体布局
    (二)新疆“访惠聚”工作的实践价值
        1.“访惠聚”工作加强了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
        2.“访惠聚”工作提高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3.“访惠聚”工作推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疆篇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论文清单
致谢

(5)以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推进工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明确实施“五大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五大主题”实践活动是探索创新国有企业工会发展道路的具体实践。
    1.2“五大主题”实践活动是“四会五家”建设的创新延展和有力支撑。
    1.3“五大主题”实践活动是强化对标管理、提升工会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1.4“五大主题”实践活动是实现更具活力、更高水平的全国红旗工会的重要保证。
    1.5“五大主题”实践活动是服务企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有力抓手。
2 健全完善“五大主题”实践活动机制和制度
    2.1 健全完善了台账管理运行机制。
    2.2 健全完善了定期检查督导机制。
    2.3 健全完善了相互观摩交流机制。
    2.4 健全完善了典型选树推广机制。
    2.5 健全完善了活动效果评估机制。
    2.6 健全完善了考核激励评选机制。
3 实施“五大主题“实践活动取得显着成效
    3.1 发挥优势保目标, 在推动企业发展上做出了新贡献。
    3.2 给力稳定促和谐, 在服务职工上彰显了新作为。
    3.3 探索铸魂新路子, 在工会文化建设上打造了新特色。
    3.4 务实创新抓在手, 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上打造了新亮点。
    3.5 对标观摩促提高, 在工作科学化管理上提升了新水平。

(8)服务科学发展 共建幸福“万年”(论文提纲范文)

“安全生产班组行”, 服务发展彰显新作为
“扶贫帮困万家行”, 服务职工建树新形象
“文化春风矿山行”, 职工文化展现新亮点
“创新务实岗位行”, 创新创造激发新活力
“跨越领先对标行”, 学赶先进提升新水平
“建功竞赛展现新作为”, 爱心帮扶职工建树新形象
团结鼓劲提升正能量, 繁荣文化打造新亮点
与时俱进, 创新务实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9)发挥工会优势用心做好新形势下的扶贫帮困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领导, 健全机制, 奠定扶贫帮困工作的良好基础
    1.强化组织领导。
    2.强化基础管理工作。
    3.筹措帮困资金。
    4.落实帮扶措施。
二、广开渠道, 力求实效, 全方位实施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
    1.救济帮扶暖人心。
    2.交友帮扶送关怀。
    3. 助学帮扶显真情。
三、构建和完善工会帮扶体系, 大力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具体目标
四、构建和完善工会帮扶体系, 大力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基本途径
    (一) 立足工会帮扶, 尽心竭力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
    (二) 开展社会互助, 努力为困难职工多办实事好事
五、构建和完善工会帮扶体系, 大力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主要内容
六、构建和完善工会帮扶体系, 大力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 领导重视, 多方配合, 全会参与, 形成合力
    (二) 加大对工会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 加强工会帮扶队伍的建设
    (三) 扩大送温暖基金 (帮困基金) 的规模, 夯实工会帮扶工作的资金基础, 要通过以下途径做好困难职工信息的收集和统计工作, 掌握其基本情况

(10)沉下身子走基层 特色活动惠民生 峰峰集团工会六大活动再展全国红旗工会风采(论文提纲范文)

一是“转变作风走基层、争做职工贴心人”。
二是实行“三三工作制”,服务基层见真情。
三是“扶贫帮困万家行”,关心关爱促和谐。
四是组建贴心人服务队,深入家庭搞服务。
五是举办“图书大集”,向职工赠送图书。
六是组建医疗志愿者小分队,为外埠职工送健康。

四、扶贫帮困的贴心人(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A集团高速公路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提升研究[D]. 曾佳梦.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3]工会在扶贫帮困中的新作为[J]. 要焕成,初桂英,王铭懿. 中外企业家, 2018(08)
  • [4]新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初探[D]. 王小娟. 新疆大学, 2016(12)
  • [5]以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推进工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蒋玲.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08)
  • [6]峰峰集团工会干部争做职工“娘家人”[J]. 李新平. 工会信息, 2013(23)
  • [7]扶贫帮困的贴心人——记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通顺公司掘进区工会主席张志国[J]. 刘永军. 当代矿工, 2013(07)
  • [8]服务科学发展 共建幸福“万年”[J]. 冯笑. 中国职工教育, 2013(09)
  • [9]发挥工会优势用心做好新形势下的扶贫帮困工作[J]. 贾长发.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2(10)
  • [10]沉下身子走基层 特色活动惠民生 峰峰集团工会六大活动再展全国红旗工会风采[J]. 王文静,李爱民. 工会信息, 2012(10)

标签:;  ;  ;  ;  ;  

一个有爱心的人帮助穷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