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沙地牧场防风固沙屏障的小气候效应

裸沙地牧场防风固沙屏障的小气候效应

一、裸沙地牧草防风固沙屏障小气候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登,李玉帅,陈腾达,高方超,蒋佳琦,周岩[1](2020)在《紫花苜蓿在动物饲养与生态治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紫花苜蓿产草量高、营养丰富、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适应性强,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种植的优质饲草,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被誉为"牧草之王",近年来在动物饲养与生态改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紫花苜蓿在动物饲养与生态改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蒲琴[2](2017)在《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川西北沙化土地有机碳、氮及酶活性的变化研究》文中认为川西北高寒草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沼泽湿地,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母亲河最重要水源涵养地,是“中华水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过度放牧、风蚀等原因,川西北高寒草原局部地区沙漠化形势严峻,严重影响该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沙漠化治理亟待解决。生态修复是防止土地沙化扩张的重要方法,适宜的植被修复措施对沙化草地生态系统重建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有机碳、氮及酶活性是表征土壤质量及土壤生态环境的关键指标,探究不同生态修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特征有利于评价不同修复模式生态效果和了解沙化土地养分恢复机制,为进一步筛选出对土壤质量修复效果最佳的生态修复模式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因此,本文在川西北高寒沙化草地围栏禁牧布设沙障的基础上设置混播燕麦和草种(YMCD,硬杆仲彬草:Kengyiliarigidula、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nns、黑麦草:Loliumperenne、燕麦:Avenasativa—白燕1号)、撒播草种(RGCD,硬杆仲彬草:Kengyilia rigidula、垂穗披碱草:Elymusnutans、黑麦草:Loliumperenne)和自然恢复(WLCD)三种修复模式,并以未修复沙化草地(CK)为对照,研究了川西北高寒沙化草地生态修复3年后0~60cm 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全氮及氮组分、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如下:(1)生态修复3年后,不同修复模式下显着促进了植被群落盖度、高度和生物量恢复,呈现出YMCD>RGCD>WLCD>CK的趋势。与CK模式相比,YMCD、RGCD、WLCD模式植被盖度分别增加了 69.80%、44.20%、16.96%;株高增长了 19.35 cm、12.09 cm、2.31 cm;地上生物量增加了 9.87倍、6.32倍、1.94倍,地下生物量增加了 13.86 倍、9.58 倍、2.04 倍。(2)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生态修复模式可显着降低夏季地表午时温度、增加土壤含水量。生态修复3年后,YMCD、RGCD、WLCD模式夏季地表极端高温分别为23.0℃、28.4℃、39.5℃,显着低于CK(41.2℃);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为YMCD>RGCD>WLCD>CK,其中0~20 cm含水量差异达显着水平。与CK模式相比,0~20 cm 土层YMCD、RGCD模式土壤含水量分别增长了 2.10%、1.81%,差异达显着水平;WLCD模式提高了 0.79%,差异未达显着水平。土壤容重与pH值变化不显着,未达差异水平。(3)不同生态修复模式显着促进了总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组分恢复与积累,表现为YMCD>RGCD>WLCD,其中0~20 cm 土层变化幅度最大,且达显着差异水平。与CK模式相比,0~20 cm 土层YMCD 土壤有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可矿化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增加了 146.10%、92.05%、120.12%、83.47%、60.22%、111.09%。20~40 cm 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组分也达显着差异水平,40~60cm 土层除YMCD与CK模式达差异显着外,其余模式问差异均不显着。(4)三种生态修复模式下显着促进土壤氮素的积累,表现为YMCD>RGCD>WLCD,其中0~20 cm 土层变化最显着。与CK相比,0~20 cm 土层中YMCD模式土壤全氮、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可矿化氮、微生物量氮平均含量分别增加了 203.22%、112.97%、114.83%、151.12%、72.97%、119.37%。20~40 cm 土层土壤氮素组分达显着差异水平,但40~60 cm 土层未达差异显着水平。(5)与未修复沙化草地相比,三种生态修复模式均显着提高了酶活性,呈现YMCD>RGCD>WLCD的趋势。与CK相比,0~20 cm 土层中YMCD模式下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淀粉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蛋白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提高了89.93%、269.75%、58.60%、61.39%、53.01%、52.95%、179.25%。0~40 cm 土层土壤酶活性差异显着,但40~60 cm 土层三种修复模式间土壤酶活性差异不显着。综上所述,三种生态修复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组分、氮组分、酶活性均有所提高,其中围栏禁牧布设沙障混播燕麦和草种模式效果最显着。

石星[3](2015)在《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带间小气候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低覆盖度疏林和灌丛是干旱、半干旱区分布的最典型的天然植被,而低覆盖度行带式是能够完全固定流沙的一种植被格局,本文选取科尔沁沙地南缘行带式固沙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带间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以及降雨、土壤湿度等小气候的空间变化特征进行观测研究,对不同带间距行带式固沙林带间小气候进行同步定位观测,以揭示行带式造林模式下带间小气候特征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行带式固沙林的集群分布格局形成了林带降雨高截留和带间空地基本无截留的降雨捕获模式,这使得林带与林带间形成一个基本没有林冠截留的降雨完全补给带,相比较林带下的土壤,降雨入渗补给量可提高20%以上。行带式带间土壤含水量随距林带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在距离林带0-8m的距离范围为土壤水分的主要利用带,而距林带8m以外的地带为土壤水的渗漏补给带,其生长季储水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此外,通过对行带式带间风速的观测研究发现,当固沙林覆盖度降低到20%时左右时,行带式的防风效果并未明显下降,低覆盖度行带式具有良好的防风效果。因此,在满足固沙林防风固沙的基础上,降低固沙林的覆盖度,可以有效维持沙区的水分平衡,改善气候环境,促进带间自然植被的恢复。(2)在微观尺度上,植被的空间立体机构是影响光气候环境的关键因素,行带式作为一种带状分布格局,带间太阳辐射主要受林冠层遮荫作用而减小,东西走向林带辐射减弱主要集中在林带北侧0.5—1H范围内,随行带式带间距减小,太阳辐射透过林冠进入林地的太阳辐射越少。受林冠层遮荫庇护作用的影响,行带式固沙林带间空气温湿度及蒸发呈现规律的梯度变化趋势,气温和蒸发随距林带距离增加而不断增大,相对湿度随距林带距离不断增加而减小。(3)空气温湿度代表了地表水热状况,是影响植被生长发育重要的环境因素,同时近地层空气温湿度受地表植被的变化的影响。沙地造林后,由于植被立体空间格局的变化,局地小气候产生差异。研究发现,生长季,8m及12m行带式样地林带内气温高于25m样地及旷野,而相对湿度低于25m样地及旷野,林内外空气温湿度的差距到生长季末有缩小的趋势,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带间小气候更接近自然修复后的小气候环境。

白剑平[4](2013)在《若尔盖高寒草地沙化治理区的生态恢复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地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最频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与响应,在应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问题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已成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恢复生态学和相关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随着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格局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其格局的改变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固碳等服务功能。它不仅影响了温室气体含量、全球物质循环,还改变了大气化学性质及过程,对区域及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通过采集若尔盖县199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等五个沙化草地治理区的植物样本(地上、地下生物)和土壤样本(0~20cm),对若尔盖高寒草地沙化治理区的生态系统恢复过程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分析,以空间结构代替时间序列,运用多种方法验证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情况,探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若尔盖高寒草地沙化治理区在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驱动力机制。以期为若尔盖高寒草地的沙化治理成效提供基础数据,为高寒草地的土地沙化治理与我国气候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若尔盖高寒草地沙化治理区在生态工程治理进程中,逐渐恢复了植物群落的生态演替,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其中植被群落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治理区植物种类由2种增加到17种,逐渐接近放牧区的23种;植被盖度与两个对照样地相比为“沙化地<治理区<放牧区”,且优势种的盖度最大为45%;植物群落密度变化很大,最小为239ind/m2,最大为757ind/m2,表现出随着治理时间的增加而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同时植物的恢复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并随着治理时间的增加而得到持续的改善。在植被和土壤的共同作用下,治理区草地生态系统得到不断恢复。(2)根据实地考察和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了若尔盖高寒沙化治理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为植物初级物质生产功能、水土保持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固碳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功能对治理区生态恢复的贡献率最大,变化也最为明显,表现出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均匀度等指标的波动性大,变化较为复杂,植物生物量逐年增加;其次,植物初级物质生产功能恢复显着,贡献率仅次于生物多样性功能,表现出植物初级物质生产力随着治理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其中植物生物量最大为2386g/m2,远高于无治理沙化区的149g/m2;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生态治理技术,治理区的保水改土、植被和土壤的碳含量得到了改善,但由于生态治理是长期的过程,水土保持功能和固碳功能的改善进程相对缓慢,对生态恢复的贡献率也最低。(3)分析得出治理区生态恢复的驱动力为:生态技术、经济发展、人口文化、载畜水平等因素,其中以生态技术和经济发展对治理区生态恢复的影响最大,表现出对治理区生态恢复的影响水平极高,是治理区的最重要驱动力因素;其次是人口结构和文化教育对生态恢复的影响,是治理区重要的驱动力因素;牧民的载畜水平对生态恢复的影响很大,表现出牧民对草地资源的利用对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影响。

邢存旺[5](2013)在《黄羊滩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的研究》文中提出人工防风固沙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决定其生态功能持续发挥的重要前题。论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市黄羊滩沙地不同类型人工固沙林(草)为研究对象,界定了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定义和内涵,并构建起人工固沙林稳定性评价体系。分别树种、年龄和配置模式,选取了22个有代表性的林分(草地)进行了标准地调查。针对人工固沙林营造目的和特点,利用固定标准地实测数据,采取隶属度和层次分析法等数学方法,对人工固沙林的生物学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和功能稳定性,及其综合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该地区主要植被类型稳定类型进行了划分,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经营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学稳定性通过树种组成、林分生长量、林下更新种类组成、林地草本盖度、林分郁闭度5项指标组成的生物学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林分生物学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由柠条、沙地柏、樟子松、沙枣、侧柏、白榆、沙地柏、黄柳、新疆杨和紫穗槐等10个树种营造的纯林和混交林,其生物学稳定性达到中度以上水平;小叶杨、刺槐和小美旱杨等3个树种林分处于中度生物学稳定状态;由差巴嘎蒿和沙打旺营造人工草地,处于较低生物学稳定状态。(2)抵抗力稳定性通过落叶指数、感病指数组成的抵抗力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林分抵抗力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沙枣、樟子松、柠条、侧柏、紫穗槐、沙地柏、差巴嘎蒿等营建的纯林与混交林,干旱胁迫期间未发生落叶指数较低,未发生病虫害,表现出高度抵抗力稳定性;白榆和黄柳纯林,在干旱胁迫期间表现为较高落叶指数,有轻度病虫害,抵抗力稳定性中度;杨树、刺槐林,在干旱胁迫期间虽然病虫害感染轻度,但落叶指数较高,甚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植株死亡,抵抗力稳定性最低。(3)由地表输沙量、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量、机械组成等土壤物理性质和N、P、K、有机质含量等化学性质及其林内温湿度等小气候效益指标构成的林分功能稳定性评价指标对林分功能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小叶杨×刺槐林、白榆林、侧柏林以及柠条林功能稳定性最高;功能稳定性较差的林分有小叶杨、刺槐和小美旱杨。(4)对林分生物学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功能性稳定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稳定性较高的林分依次是,柠条林、樟子松林、沙地柏林、沙地柏×紫穗槐林、侧柏林、樟子松×紫穗槐林、榆树林、沙枣林;柠条×差巴嘎蒿林、白榆林、黄柳林、新疆杨纯林四种人工林呈现出中度稳定性;综合稳定性最低的人工植被,排序为小美旱杨>小叶杨与刺槐混交林>小叶杨与杏树混交林>刺槐林>差巴嘎蒿>沙打旺。

赵阳[6](2012)在《集二铁路防风固沙植物防护措施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集二铁路防风固沙植物防护措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测试和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该防护措施对主要生态环境要素造成的影响。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总结了集二线沙害表现形式,主要有路基风蚀、线路沙埋和道床积沙三种,而以线路沙埋危害最为严重;分析了路基、路堑的积沙机理,得出了积沙危害大小顺序为:路基(3~6m)>路基(>6m)>路堑(3~6m)>路堑(>6m)>路堑(<3m)>路基(<3m)。进行了集二线积沙危害的分级,分为特级沙害、一级沙害、二级沙害、三级沙害。2、集二线沙害综合治理工程的造林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了优良水平。防护林取得显着的护路保畅通效果,防护体系的建设是成功的。3、林带结构科学合理,以草为主、草灌乔结合窄带多带的林带结构有效地发挥了自然植被的防护作用。已初步形成了由封育带、阻沙带、固沙带、防护林带组成的“四带一体”的铁路防沙治沙体系。实测结果表明,防护体系可以消弱风速80%4、集二铁路防护林建设成功的关键技术是滴灌造林技术。采用滴灌技术造林,4年后樟子松的保存率达到75%,家榆达到93.10%,沙枣达到80.25%,柠条达到92.2%。家榆、柠条的造林保存率比对照区分别提高了19.1%和33.2%。5、集二铁路防护林体系中,荒漠化草原、沙地和草原化荒漠三种立地类型上林木生长状况有差异。荒漠化草原立地区造林保存率为:家榆>柠条>樟子松>沙枣;沙地造林保存率为:柠条>家榆>沙枣>樟子松;草原化荒漠造林保存率为家榆>柠条>沙枣>山杏>樟子松。

钟秀娟[7](2010)在《新疆于田县秋季不同下垫面小气候特征对比研究及其生态意义》文中指出本文利用HOBO小气候观测仪对新疆于田县沙漠、戈壁、交错带、绿洲低(棉花地)、绿洲高(玉米地)5种下垫面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地温及蒸发等小气候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且对所得观测数据做了以下分析:(1)对比分析了各小气候因子在不同下垫面下的时序变化及垂直变化差异,并通过方差分析就各小气候因素在不同下垫面下差异水平的显着性做了进一步探讨。(2)就5个下垫面中较复杂的交错带做了单独讨论,分析了交错带晴天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地温及蒸发等小气候因子的变化特征,并对交错带不同小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做了研究。从以上分析得出结果:(1)由沙漠到绿洲高(玉米地),于田县不同下垫面的小气候特征参数呈现出梯度式递增或递减的趋势,气温、风速、地温及蒸发力逐渐减小,相对湿度逐渐增加,其中,沙漠、戈壁与交错带三下垫面的小气候因子特征值及变化趋势相似,并与绿洲低(棉花地)、绿洲高(玉米地)小气候因子相差较大。例如戈壁与交错带气温相差0.98℃,而与绿洲低却相差3.78℃;戈壁平均风速比交错带(1.55m/s)仅高出0.28m/s,却是绿洲低的4倍。5下垫面各小气候因子联系紧密,相互影响,并且由于受到外界大气候环境的影响,各因子的时序变化及垂直变化特征相似。(2)不同下垫面下气温、湿度、风速、地温、蒸发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进一步比较,戈壁、沙漠、交错带三者相互差异性基本不显着,且与绿洲高、绿洲低分别呈显着差异水平,显着差异水平P值由沙漠到交错带逐渐降低。绿洲高与绿洲低差异不显着。(3)绿洲荒漠交错带秋季晴天近地层空气温湿度变化呈相反趋势。气温的垂直变化表现为白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夜晚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对比交错带近地层大气温度变化与地表温度变化,前者要比后者缓慢得多。而在0-40cm深度内,地温随土层加深,变化幅度越来越小,0-15cm变化明显,20-40cm变化趋势基本呈直线。近地层风速在白天最高值可达5.28m/s,而晚间最低值仅为0.25m/s。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在绿洲荒漠过渡上主要以上升气流为主。风速的垂直变化表现为随高度增加明显递增。(4)秋季交错带气温、地温、相对湿度关系密切,前两者呈极显着相关水平(R气地=0.89),且与相对湿度均呈极显着负相关(R气湿=-0.984 R地湿=-0.989)。蒸发受三者影响很大,均表现出极显着相关性。

张金鹏[8](2010)在《呼伦贝尔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模式效果评价及动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沙化草地治理是呼伦贝尔地区近年来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研究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野外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手段,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呼伦贝尔地区沙化草地人工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为切入点,重点开展了有关该地区三种不同恢复技术恢复效果比较、不同恢复年限最适技术恢复效果评价和最适恢复模式植被群落种间生态位体积和生态位重叠等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在呼伦贝尔沙化草地上采取不同恢复措施后,植被群落结构发生规律性变化:强沙生植物和季节性一年生植物逐渐退出群落,多年生植物在群落中逐渐占据优势地位;植被群落平均高度、平均盖度、地上生物量及地下生物量较未采取恢复措施的对照样地均有增加;土壤理化和养分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比较三种不同恢复模式后,可知采用围封条件下布设草方格沙障并进行人工播种(冰草+羊柴+小叶锦鸡儿+小麦)恢复模式的恢复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模式,是最适合呼伦贝尔地区沙化草地治理的人工植被恢复技术模式。(2)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围封条件下布设草方格沙障并进行人工播种(冰草+羊柴+小叶锦鸡儿+小麦)模式的植被群落盖度、平均高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等呈显着增加的趋势,人工建群植物冰草和羊柴在群落中优势地位明显,土壤理化性质进一步得到改善,群落生存环境逐渐好转,一些已经消退的多年生植物重新侵入群落,季节性一年生植物逐渐退出群落,形成以冰草、羊柴等人工建植多年生植物为主,大针茅、糙隐子草等自然恢复多年生植物为辅的稳定共存的人工-天然植被群落结构。(3)对于不同恢复年限人工播种建植群落物种生态位体积及生态位重叠的研究表明:人工固沙植物冰草(Agropyron pectinatum (Bieb.)Beauv)的平均生态位体积在时间尺度上,呈持续增加趋势,是改良沙化草地的优良草种;小麦(Triticum aestivuml L.)与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冰草与羊柴(Hedysarum laeve Maxim.)生态位重叠值为0.9213和0.7512,在演替过程中具较强的竞争作用。自然恢复植物与人工播种植物间,多数生态位重叠值不高。自然恢复多年生植物大针茅(Stipa grandis P.Smirn.)、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 (Trin.) Keng)等逐渐出现,表明该地区植被群落结构向稳定共存方向发展。

王翔宇[9](2010)在《不同配置格局沙蒿灌丛防风阻沙效果研究》文中指出植被的防风蚀问题早已为学术界所关注,但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覆盖度对土壤风蚀的影响方面,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较低的植被覆盖度不能完全固定流沙和阻止风沙流的形成。然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水分条件的限制,植被的覆盖度不会很高。为达到防护效益最大并持续经营的目标,在保证林分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条件下,植被必须具有空间上布局的合理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有必要对植被的配置结构进行研究,即通过合理配置,使植物在低覆盖度的情况下,既可减少水分的竞争,又达到防治土壤风蚀的效果。本文以毛乌素沙地常见植物种沙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单株沙蒿周围流场的分布及输沙率的研究,分析其防治土壤风蚀机理。通过对不同盖度天然分布随机式沙蒿、不同盖度模拟均匀式沙蒿、不同水平配置行带式沙蒿的观测研究,对不同配置格局下风速、粗糙度、近地表输沙率等因子进行分析,从量化的角度探讨了不同水平配置格局沙蒿的防风阻沙效果及对土壤风蚀的防治机理。并通过风洞模拟实验,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配置行带式沙蒿的防风效果。结果如下:(1)当风沙流流经单株沙蒿时,风速在其侧面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在植株后形成减速区,背风面1H处风速减小程度最大,此后风速逐渐增大。风沙流在植株前后发生沉积,而在植株两侧发生轻微风蚀。单株沙蒿的防护距离在5-7H。天然灌草植被即是通过若干单一灌丛的集合效应而增强了其固沙机能,随着植被的生长从而逐渐控制了流沙运动。(2)通过对不同盖度天然随机式分布沙蒿样地的观测发现,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大,起沙风速呈指数函数增大,粗糙度和摩阻速率分别呈幂函数和线性函数增加。当地的警戒线盖度为41.5%-49.4%,土壤侵蚀的临界植被盖度为60%,即当天然随机式分布沙蒿盖度达到60%时,可基本控制地表风蚀。(3)控制地表风蚀方面,盖度50%是均匀式沙蒿的一个临界点。当均匀式分布沙蒿盖度在0-50%之间变化时,近地表风速逐渐降低,防风效能逐渐增强,地表粗糙度逐渐增大,近地表输沙率逐渐减小;当均匀式沙蒿盖度在50%-70%之间变化时,防风效能、地表粗糙度、近地表输沙率等并无显着不同。说明当均匀式沙蒿盖度达到50%时,可基本控制地表风蚀。(4)通过对不同行数人工模拟沙蒿灌丛观测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行数的增加增加了防护的范围,同时增强了各处的防护作用,对地表起到稳定的保护作用,但不是行数越多越好,三行配置防护效应较两行配置优势不明显,建议在实际设置中尽量选择两行的配置,两行配置的防护距离在7-10H。(5)同样为两行配置沙蒿灌丛,1H、2H、3H三种行距配置对1~7H段的防护效应差异不明显,均能较好的控制地表风蚀,降低风速;行距3H的配置能延缓7-12H段防护效应的衰减,但是行间部分地表会发生风蚀现象。实际营造中,应选用行距1H的配置,以防止行间出现风蚀。(6)对于两行一带的行带式配置沙蒿灌丛,带距4H、6H、8H、10H、12H配置下,带间的平均防风效能分别为61.2%、53.3%、45.4%、38.5%、29.2%,带间部分地表发生风蚀,随着带距的加大,风蚀地表面积加大,当带距加大到12H时,带间风蚀面积与堆积面积相当;带后阻沙效果明显,且随着距离的加大,阻沙效果逐渐减弱。4H、6H、8H、10H、12H带距的配置在带后7H处可分别降低输沙38.92%、35.24%、38.62%、39.69%、43.51%。(7)通过对不同行带式配置沙蒿进行风洞模拟实验观测,进一步验证了野外的结论。建议如下:在人工植被的建设中选用沙蒿时,应选择“两行一带”的多带式配置,考虑到沙区水分不足,沙蒿的带距应在8H-10H之间。此时防风阻沙效果较佳,又不至于过度消耗水分,引起沙蒿过早衰败死亡。

杨越[10](2010)在《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与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宁夏盐池县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北方农牧交错区。近年来大范围的植被恢复对于遏制土地退化、改善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作用。植被恢复的过程对盐池县景观动态与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探讨其变化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采用遥感影像与地面调查相结合,运用现代“3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原理,从宏观尺度对盐池县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景观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野外试验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恢复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土壤学、水文学等相关理论,以退化生态系统区域尺度植被种类、群落结构、土壤质量、水分水文效应、风蚀防治效应等为切入点,系统研究盐池县不同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并建立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植被恢复过程进行生态效应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地利用/覆被发生较大变化。从1999~2009年以来不同时段中,农地一直呈现递减趋势,由占全县面积的21.78%减小到18.49%,减少22180.19 hm2;林地一直呈现增长趋势,从占全县面积的9.79%增加到13.08%,增加22179.6 hm2,其增长的来源均主要为草地,其次为农地;居民及建设用地从占全县面积的1.28%增加到4.20%,增加19708.12 hm2;未利用地在1999年以后开始大幅度减少,主要为流动沙地的减少,其减少的部分主要转化为林地和草地。(2)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中景观动态产生变化。类型水平上,不同时期土地利用Ⅰ级分类的平均斑块面积(MPS)排序是草地>农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居民建设用地,土地利用Ⅱ级分类中高盖度草地与低盖度草地的MPS随时段的变化幅度较大,其他类型的变化不明显;斑块面积变异系数(PSCV)变化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离散程度逐渐减小;各类型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LPI)明显高出其它类型,体现草地的基质作用;有林地的LPI在不断升高,而旱地和疏林地的LPI却在降低,表明生态建设取得良好成果。景观水平上,盐池县1999~2003年景观的破碎度加大,景观异质性增加,2003~2009年的景观破碎度降低,景观异质性减弱;最大斑块指数(LPI)和变异系数(PSCV)均呈较小幅度波动;不同时期景观的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AWMSI)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AWMPFD)的差异性较小,说明斑块形状的规则性及斑块边缘复杂程度变化较小。景观多样性(SHDI)、均匀度(SHEI)呈现细微波动,但整体平稳增长,表明近10年景观面积在不同类型之间的分配相对均匀,景观的异质性增加。聚集度(CONTAG)逐年下降和散布与并列指数(IJI)逐年上升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景观中各种类型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出现均衡化。(3)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显着。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数量逐渐增加,物种丰富度逐渐提高,群落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也都比农地有所提高,群落生态效应明显。植物根系的穿插作用使土壤物理性质得以改善,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入渗性能增强;土壤颗粒组成也发生一定的改变,土壤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聚体逐渐增加,土壤的抗蚀性逐渐增强。不同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养分状况有明显的改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及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化明显。不同植被类型根系分布深度及密度的差异使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不同,因此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植被冠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削弱了雨滴对土壤的溅蚀,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截留作用表现各异。枯落物层是拦截降水的重要环节,研究中所选立地类型以灌木草本为主,枯落物层容水量相对较小。植被恢复对风速和下垫面性质产生一定影响,风蚀防治作用明显。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物种群落特征,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水分、水文等生态因子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不同生态因子间的相关程度不同。(4)盐池县不同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指数均处在(0.4-0.6)之间,评价等级为中级。不同立地类型的生态效应指数(EEI)的大小排序为:天然草地>退耕还林地>人工封育草地>撂荒地>固定沙地>农地。植被恢复过程在群落效应、土壤物理效应、土壤化学效应、水文水分效应以及风蚀防治效应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盐池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土地荒漠化的逆转。因此,结合盐池县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等方面条件,因地制宜的推进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是盐池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裸沙地牧草防风固沙屏障小气候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裸沙地牧草防风固沙屏障小气候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紫花苜蓿在动物饲养与生态治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动物饲养
    1.1 营养价值
    1.2 饲养效果
2 生态改善
    2.1 修复重金属土壤
    2.2 改良盐碱地
    2.3 防风阻沙
    2.4 增强土壤肥力
3 问题与展望

(2)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川西北沙化土地有机碳、氮及酶活性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资助情况
1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草地沙化现状及修复措施
        1.2.2 生态修复对沙化土地植被特征的影响
        1.2.3 生态修复对沙化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2.4 生态修复对沙化土壤氮的影响
        1.2.5 生态修复对沙化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方案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
    2.4 土壤样品分析化验
        2.4.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2.4.2 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测定方法
        2.4.3 土壤氮组分测定方法
        2.4.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沙化土地植被变化特征
        3.1.1 地表植被盖度变化特征
        3.1.2 植被高度变化特征
        3.1.3 植被生物量变化特征
        3.1.4 讨论
        3.1.5 小结
    3.2 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沙化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3.2.1 地表午时温度变化特征
        3.2.2 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
        3.2.3 土壤容重变化特征
        3.2.4 土壤pH值变化特征
        3.2.5 讨论
        3.2.6 小结
    3.3 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沙化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3.3.1 土壤总有机碳变化特征
        3.3.2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变化特征
        3.3.3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变化特征
        3.3.4 土壤颗粒有机碳变化特征
        3.3.5 土壤可矿化碳变化特征
        3.3.6 土壤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
        3.3.7 讨论
        3.3.8 小结
    3.4 不同生态修复模式沙化土壤氮素变化特征
        3.4.1 土壤全氮变化特征
        3.4.2 土壤碱解氮变化特征
        3.4.3 土壤硝态氮变化特征
        3.4.4 土壤铵态氮变化特征
        3.4.5 土壤可矿化氮变化特征
        3.4.6 土壤微生物量氮变化特征
        3.4.7 讨论
        3.4.8 小结
    3.5 不同生态修复模式沙化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3.5.1 蔗糖酶活性变化特征
        3.5.2 淀粉酶活性变化特征
        3.5.3 纤维素酶活性变化特征
        3.5.4 多酚氧化酶酶活性变化特征
        3.5.5 脲酶活性变化特征
        3.5.6 蛋白酶活性变化特征
        3.5.7 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特征
        3.5.8 讨论
        3.5.9 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论文成果

(3)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带间小气候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的研究进展
        1.3.2 防护林小气候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条件
    2.3 水文特征
    2.4 地形地貌
    2.5 土壤状况
    2.6 植被状况
    2.7 社会经济状况
    2.8 试验地概况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布设与观测方法
        3.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行带式固沙林带间小气候空间分布特征
    4.1 行带式林带间降雨及土壤水分布特征
        4.1.1 行带式林带间降雨再分配特征
        4.1.2 行带式林带间土壤水分布特征
        4.1.3 行带式林带间土壤水对降雨的响应
    4.2 行带式林带间太阳辐射分布特征
        4.2.1 行带式林冠层遮荫变化特征
        4.2.2 带间太阳辐射分布及其与遮荫的关系
    4.3 行带式林带间气温分布特征
    4.4 行带式林带间相对湿度分布特征
    4.5 行带式林带间蒸发分布特征
    4.6 小结
5 不同带间距行带式带间小气候特征及效应
    5.1 不同带间距行带式固沙林带间太阳辐射
        5.1.1 太阳辐射日变化特征
        5.1.2 太阳辐射效应日变化特征
    5.2 不同带间距行带式固沙林带间风速风向
        5.2.1 防风效果
        5.2.2 风向
    5.3 不同带间距行带式固沙林带间空气温度
        5.3.1 气温日变化特征
        5.3.2 气温效应日变化特征
    5.4 不同带间距行带式固沙林带间相对湿度
        5.4.1 相对湿度日变化特征
        5.4.2 相对湿度效应日变化特征
    5.5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若尔盖高寒草地沙化治理区的生态恢复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恢复生态学研究概述
        1.1.1 恢复生态学研究现状
        1.1.2 退化草地生态重建技术研究现状
    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与分类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
    1.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域
    2.2 生态治理模式
        2.2.1 治理模式一
        2.2.2 治理模式二
        2.2.3 治理模式三
        2.2.4 治理模式四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3.1 植被调查及分析方法
        3.1.1 植被调查方法
        3.1.2 草地生物量样方实验测量
        3.1.3 植物多样性分析方法
    3.2 土壤测定及分析方法
        3.2.1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方法
        3.2.2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方法
    3.3 固碳能力变化分析方法
        3.3.1 碳含量计算公式
        3.3.2 土壤恢复指数计算公式
        3.3.3 固碳分析方法
    3.4 生态恢复驱动力分析方法
    3.5 研究路线
4 结果与讨论
    4.1 植物初级物质生产功能
        4.1.1 植物生物量变化分析
        4.1.2 植物初级物质生产功能相关分析
        4.1.3 植物初级物质生产功能变化分析
    4.2 水土保持功能
        4.2.1 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分析
        4.2.2 土壤化学性质变化分析
        4.2.3 土壤涵养水源相关分析
        4.2.4 土壤恢复指数变化分析
    4.3 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
        4.3.1 植物群落基本特征变化分析
        4.3.2 植物群落多样性功能变化分析
    4.4 固碳功能
        4.4.1 固碳能力比较分析
        4.4.2 固碳功能变化分析
    4.5 生态恢复的驱动力分析
        4.5.1 主成分分析
        4.5.2 生态技术因素分析
        4.5.3 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4.5.4 人口文化因素分析
        4.5.5 载畜水平因素分析
5 研究结论
    5.1 植物初级物质生产功能变化
    5.2 水土保持功能变化
    5.3 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变化
    5.4 固碳功能变化
    5.5 生态恢复驱动力变化
    5.6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成果

(5)黄羊滩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1.2.1 稳定性的概念及其发展
        1.2.2 稳定性的机制
        1.2.3 稳定性的判定与测度指标
        1.2.4 人工植被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1.2.5 防风固沙人工植被研究进展
        1.2.6 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线路
2 研究地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
    2.6 植被
3 研究方法
    3.1 标准地的设置
    3.2 测树因子及群落学调查
    3.3 生物量的测定
    3.4 林木抗旱性相关指标测定
    3.5 林木病虫害调查
    3.6 林地输沙量及风沙流结构
    3.7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3.8 标空气温度(AT)与空气相对湿度(RH)的测定
    3.9 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计算
    3.10 稳定性评价
    3.11 权重的确定
4 人工固沙林稳定性认识与评价体系构建
    4.1 关于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基本问题的认识
        4.1.1 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的内涵与外延
        4.1.2 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的评价因子与测度指标
    4.2 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各指标因子的生态学含义
5 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的研究
    5.1 人工固沙林的生物学稳定性
        5.1.1 人工固沙林的林木保存率
        5.1.2 人工固沙林的生长状况
        5.1.3 人工固沙林的自然更新
        5.1.4 人工固沙林的防护期
        5.1.5 人工固沙林生物学稳定性的无权重评价
    5.2 人工固沙林的抵抗力稳定性
        5.2.1 树种的抗旱性
        5.2.2 树种的抗病虫害能力
        5.2.3 人工固沙林抵抗力稳定性的无权重评价
    5.3 人工固沙林的功能稳定性
        5.3.1 人工固沙林的固沙效益
        5.3.2 人工固沙林的土壤效应
        5.3.3 人工固沙林的小气候效应
        5.3.4 人工固沙林林内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5.3.5 人工固沙林功能稳定性的无权重评价
6 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综合评价与对策建议
    6.1 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综合评价
        6.1.1 指标体系
        6.1.2 权重的确定
        6.1.3 评价结果
    6.2 人工固沙林管理对策
        6.2.1 稳定型人工固沙林的管理
        6.2.2 中度稳定型人工固沙林的管理
        6.2.3 低度稳定型人工固沙林的管理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与发表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6)集二铁路防风固沙植物防护措施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评价依据
        1.4.3 评价基准
        1.4.4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2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土壤特征
    2.4 植被特征
    2.5 水资源特征
    2.6 野生动植物及矿产资源
3 集二铁路沙害及综合治理工程评价
    3.1 集二铁路沙害成因及治理对策
        3.1.1 铁路防护体系建设前沙害状况
        3.1.2 集二线沙害表现形式
        3.1.3 沙害形成成因
        3.1.4 铁路自身结构的障碍作用
        3.1.5 路基、路堑积沙机理分析
        3.1.6 集二铁路沿线积沙危害分级
        3.1.7 集二线沙害的特征
    3.2 集二线沙害的分布类型
    3.3 集二线沙害综合治理工程
    3.4 防护体系建设技术
        3.4.1 集二线沙害综合防治原则
        3.4.2 集二线沙害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4 植树造林与滴灌技术应用的评价
    4.1 造林树种选择
    4.2 林带结构与树种配置
        4.2.1 集二线干旱草原人工林带结构
        4.2.2 集二线半荒漠草原人工林带结构
        4.2.3 集二线沙漠地带人工林带结构
        4.2.4 集二线荒漠草原人工林带结构
    4.3 滴灌技术在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4.3.1 长距离管路滴灌系统及节水灌溉技术
        4.3.2 滴灌远程集中控制系统
    4.4 小结
5 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的评价
    5.1 人工林建设生态效益
        5.1.1 造林保存率调查
        5.1.2 不同配置下树种生长状况调查
    5.2 封育恢复天然植被效果
        5.2.1 三种类型样地植被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5.2.2 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的差异性
    5.3 小结
6. 防风固沙植物防护措施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
    6.1 治理工程典型地段的选择
    6.2. 观测指标及方法
        6.2.1 风速等气象数据采集与处理
        6.2.2 土样采集与处理
        6.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6.3 防护体系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
        6.3.1 防护体系概述
        6.3.2 防风效益分析
        6.3.3 对粗糙度的影响
        6.3.4 防护带内温湿度变化
        6.3.5 防护带内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6.4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问题探讨
    7.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公众参与
附录二、集二铁路沿线生态环境变化调查表
附件三、集二铁路线路图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新疆于田县秋季不同下垫面小气候特征对比研究及其生态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1.2 地形地貌概况
        2.1.3 水文地质
        2.1.4 植被土壤概况
        2.1.5 气候特征
        2.1.6 人口和民族
        2.1.7 社会经济状况
    2.2 数据的来源与数据的收集
        2.2.1 各小气候因素观测数据
        2.2.2 其它资料
第三章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设置
        3.1.2 小气候观测指标设置
        3.1.3 小气候数据分析方法
    3.2 研究条件
    3.3 研究内容
    3.4 数据统计方法
        3.4.1 方差分析
        3.4.2 相关分析
    3.5 技术路线图
第四章 不同下垫面小气候特征对比分析研究
    4.1 气温的变化特征
        4.1.1 不同下垫面下气温的时序变化差异
        4.1.2 不同下垫面下气温的垂直差异
        4.1.3 不同下垫面下气温的方差分析
    4.2 大气相对湿度的变化
        4.2.1 不同下垫面下相对湿度的时序变化差异
        4.2.2 不同下垫面下相对湿度的垂直变化差异
        4.2.3 不同下垫面相对湿度的方差分析
    4.3 风速的变化特征
        4.3.1 不同下垫面下风速的时序变化差异
        4.3.2 不同下垫面下风速的垂直变化差异
        4.3.3 不同下垫面风速的方差分析
    4.4 各层地温的变化特征
        4.4.1 不同下垫面下地温的时序变化差异
        4.4.2 不同下垫面下地温的垂直变化差异
        4.4.3 不同下垫面下地温的极值比较
        4.4.4 不同下垫面地温的方差分析
    4.5 蒸发的时序变化特征
        4.5.1 不同下垫面下蒸发的日变化及昼夜变化比较
        4.5.2 不同下垫面蒸发的方差分析
第五章 绿洲荒漠交错带秋季晴天各小气候要素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
    5.1 空气温湿度变化特征
    5.2 土壤温度的变化特征
    5.3 风速
    5.4 蒸发
    5.5 不同小气侯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5.5.1 气温、相对湿度、风速、蒸发、地温之间的相关分析
        5.5.2 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地面温度(0cm,最高及最低温度)及空气温度间的相关性分析
第六章 研究于田县小气候的生态意义及建议
    6.1 于田县不同下垫面小气候环境现状及其生态意义
    6.2 于田县可持续发展的讨论与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呼伦贝尔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模式效果评价及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草地沙化概念及成因研究进展
        1.2.1 草地沙化概念表述
        1.2.2 草地沙化的自然因素研究探讨
        1.2.3 草地沙化的人类因素研究探讨
    1.3 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模式研究进展
        1.3.1 草场围封恢复技术
        1.3.2 机械沙障恢复技术
        1.3.3 人工植被恢复技术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水文特征
    2.3 地貌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类型与分布特征
3 三种不同恢复技术模式效果评价
    3.1 引言
    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试验区设置及研究方法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恢复模式植被群落特征比较
        3.3.2 不同恢复模式土壤理化特征比较
    3.4 小结
        3.4.1 不同恢复模式植被群落特征比较
        3.4.2 不同恢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4 最适模式恢复效果动态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试验区设置及研究方法
        4.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恢复年限植被群落特征变化
        4.3.2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理化特征变化
    4.4 小结
        4.4.1 不同恢复年限植被群落特征变化
        4.4.2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5 最适技术模式恢复机制探讨
    5.1 引言
    5.2 研究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试验区设置及研究方法
        5.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种的总生态位体积变化
        5.3.2 种的平均生态位体积变化
        5.3.3 不同恢复年限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值变化
    5.4 小结
6 结论、讨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不同配置格局沙蒿灌丛防风阻沙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土壤风蚀研究现状
        1.3.1 土壤风蚀方面
        1.3.2 植被防治土壤风蚀方面
    1.4 沙蒿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气候与气象
        2.1.3 水文地质
        2.1.4 地形地貌
        2.1.5 土壤状况
        2.1.6 植被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人口经济状况
        2.2.2 土地利用状况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风速观测
        3.3.2 瞬时风速观测
        3.3.3 输沙率观测
        3.3.4 风洞实验
        3.3.5 粗糙度计算
        3.3.6 风速廓线计算
        3.3.7 防风效能测定
        3.3.8 疏透度测定
4 裸沙地风沙物理学参数研究
    4.1 起沙风速
    4.2 粗糙度
    4.3 风沙流结构
        4.3.1 总输沙率与风速的关系
        4.3.2 各高度层输沙率与风速的关系
        4.3.3 风沙流结构特征
        4.3.4 上、中、下各层输沙率与总输沙率的关系
    4.4 小结
5.随机式分布沙蒿灌丛防治土壤风蚀效果
    5.1 沙蒿单株的绕流及阻沙效果
        5.1.1 典型单株沙蒿的绕流研究
    5.2 天然沙蒿防治土壤风蚀机理
        5.2.1 样地选择及实验布设
        5.2.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
6.人工模拟均匀式分布沙蒿灌丛防风阻沙效果
    6.1 实验布设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防风效能
        6.2.2 粗糙度
        6.2.3 输沙率变化
        6.2.4 均匀式分布沙蒿灌丛土壤风蚀临界盖度的确定
    6.3 小结
7.人工模拟行带式分布沙蒿灌丛防风阻沙效果
    7.1 行数对沙蒿防风阻沙效果的影响
        7.1.1 实验布设
        7.1.2 结果与分析
    7.2 行距对沙蒿灌丛防风阻沙效果的影响
        7.2.1 实验布设
        7.2.2 结果与分析
    7.3 带距对沙蒿灌丛防风阻沙效果的影响
        7.3.1 实验布设
        7.3.2 结果分析
    7.4 不同配置格局沙蒿灌丛防风阻沙效果对比
        7.4.1 防风效能对比
        7.4.2 粗糙度对比
        7.4.3 输沙率对比
    7.5 小结
8 风洞模拟实验
    8.1 风洞简介
    8.2 实验设备及模型的建立
        8.2.1 实验设备
        8.2.2 实验材料
    8.3 结果分析
        8.3.1 无植被条件下初始风场分析
        8.3.2 行数对风场及粗糙度的影响
        8.3.3 行距对风场及粗糙度的影响
        8.3.4 带距对风场的影响
    8.4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与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1.2.1 植被恢复的概念及研究概况
        1.2.2 植被恢复的理论基础
        1.2.3 植被恢复技术措施
        1.2.4 植被恢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国内外沙漠(沙地)植被恢复研究概况
    1.4 植被恢复模式及生态功能研究
    1.5 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1.5.1 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定义
        1.5.2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1.5.3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1.5.4 景观动态研究
    1.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进展
        1.6.1 LUCC信息数据的获取
        1.6.2 LUCC过程及驱动机制
        1.6.3 LUCC模型研究
    1.7 盐池县荒漠化与植被恢复研究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地形地貌
        2.1.4 水文地质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人口与经济状况
        2.2.2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2.3 盐池县生态建设及植被恢复模式
        2.3.1 盐池县生态建设概况
        2.3.2 盐池县植被建设模式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
        3.1.2 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
        3.1.3 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评价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3.4 拟解决关键问题
4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景观动态研究
    4.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4.1.1 遥感影像资料
        4.1.2 影像预处理
        4.1.3 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与合成
        4.1.4 遥感影像裁剪
    4.2 基于NDVI的植被覆盖度估算
        4.2.1 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
        4.2.2 植被覆盖等级划分
    4.3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4.3.1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体系的建立
        4.3.2 解译标志的确定
        4.3.3 遥感图像分类
        4.3.4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精度评估
    4.4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4.5 盐池县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4.5.1 景观特征指数的选取
        4.5.2 景观结构单元特征指数及生态学意义
        4.5.3 景观异质性指数及生态学意义
        4.5.4 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动态特征
    4.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4.6.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
        4.6.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自然因素
        4.6.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人文因素
    4.7 小结
5 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研究
    5.1 野外调查及试验设计
        5.1.1 标准地设置
        5.1.2 植被调查、试验及数据处理
        5.1.3 土壤调查、试验及数据处理
        5.1.4 风蚀防治效应测定
    5.2 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群落特征
        5.2.1 植被群落特征分析
        5.2.2 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5.3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特征
        5.3.1 土壤物理性质
        5.3.2 土壤化学性质
    5.4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5.5 植被恢复过程中水文效应
        5.5.1 植被冠层的截留量
        5.5.2 枯落物层的容水量
    5.6 植被恢复过程中风蚀防治效应
        5.6.1 不同植被恢复过程地表粗糙度
    5.7 植被恢复过程中各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5.7.1 群落多样性相关分析
        5.7.2 土壤物理性质相关分析
        5.7.3 土壤化学性质相关分析
        5.7.4 土壤水分及水文效应因子相关分析
        5.7.5 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物理性质之间相关性分析
        5.7.6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相关分析
        5.7.7 植被覆盖度与风蚀防治效应因子之间相关分析
    5.8 小结
6 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评价
    6.1 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评价指标和方法
        6.1.1 生态效应评价指标
        6.1.2 生态效应评价方法
    6.2 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评价
        6.2.1 单因素评价模型
        6.2.2 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
        6.2.3 生态效应评价结果
    6.3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问题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裸沙地牧草防风固沙屏障小气候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花苜蓿在动物饲养与生态治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 赵晓登,李玉帅,陈腾达,高方超,蒋佳琦,周岩. 安徽农学通报, 2020(08)
  • [2]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川西北沙化土地有机碳、氮及酶活性的变化研究[D]. 蒲琴.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3]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带间小气候特征[D]. 石星.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4]若尔盖高寒草地沙化治理区的生态恢复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D]. 白剑平.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5]黄羊滩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的研究[D]. 邢存旺.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
  • [6]集二铁路防风固沙植物防护措施对环境影响的评价[D]. 赵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12(05)
  • [7]新疆于田县秋季不同下垫面小气候特征对比研究及其生态意义[D]. 钟秀娟. 新疆大学, 2010(02)
  • [8]呼伦贝尔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模式效果评价及动态分析[D]. 张金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9]不同配置格局沙蒿灌丛防风阻沙效果研究[D]. 王翔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10]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与生态效应研究[D]. 杨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裸沙地牧场防风固沙屏障的小气候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