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农经网电子政务系统

遵义农经网电子政务系统

一、遵义市农经网电子政务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滕稳稳[1](2017)在《贵州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贵州作为多民族地区的贫困大省,致贫原因复杂,扶贫难度大。其实,解决贫困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主题之一,不仅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个政治问题。自2014年我国实施电商精准扶贫战略以来,不管是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还是实践操作经验,都是相对不足。基于此,在国家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略下,本文研究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电商扶贫模式富有意义。全文共六章,除第一章绪论和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外,其他四章分别为相关研究理论基础、现状审视、博弈分析、模式设计选择。首先,界定相关概念及阐述相关理论;其次,通过对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电商扶贫现状分析,诊断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实地考察,论证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电商扶贫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电商扶贫的内在机理,深入地论证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电商扶贫诸利益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农户)之间的关系;最后,研究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电商扶贫模式设计选择,并提出相关对策。研究发现:电商扶贫对农户有节支增收的作用,可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知识的引导和培训,加强农村信息化普及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制,建立完善电商工作评价体系;加快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做好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服务工作,并加快农村电商转型升级;同时,也要加大农村电商消费理念和培养农户用户习惯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深入推进民族地区农村电商扶贫发展,创新农村电商扶贫模式,建立民族地区农村电商扶贫长效机制。

谢念[2](2015)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力提升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更好地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力提升,本研究以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的贵州省为例切入对此问题的思考,并主要采用传播学、区域传播学等相关学科视角,以及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区域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对此问题进行了客观审视。包括贵州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事关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现代化建设“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软实力,区域传播力的提升,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将为此一发展提供舆论等方面的重要支撑。在传统传播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相较于东、中部地区,贵州等西部地区的区域传播力处于弱势地位。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西部地区区域传播力的提升,既面临更大挑战,也迎来了新起点上的极大机遇。因而,将西部省份区域传播力置于互联网背景下展开研究,分析现状、查找问题与原因,提出战胜挑战、抓住机遇、实现有效提升的对策,体现了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影响力。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在绪论,主要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思路及相关理论背景进行阐释,以便为后续研究夯实基础。在第一章,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力进行解构。经过认真审视区域与区域传播、传播力与区域传播力,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力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区域传播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认为,品牌要素等是衡量区域传播力的主要标准。在第二章,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贵州区域传播力的现状进行考察。经过对贵州在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状况,区域大众传媒发展状况等的认真分析,以及互联网背景下贵州区域品牌传播,贵州传媒及其品牌所处的市场环境、传媒品牌的建构状况等的详细考察,认为,目前贵州的区域传播力虽然较以往有很大提升,但总体仍表现为发展层次低、核心竞争力偏弱等特征。在第三章,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贵州区域传播力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经过深入分析,认为,传媒品牌建构不够、互联网新媒体发展不充分、区域传播系统资源整合不足,以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尚待加强等,是制约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主要问题,并从媒介生态学等学术视角出发,提出,区域传播力生态系统失衡导致的经济、文化、传媒及其他有关因素,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第四章,主要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贵州区域传播力的提升策略。经过深入探讨,认为,可以通过强化互联网背景下区域传播力建设战略规划、深化贵州区域品牌的“微传播”、推动有贵州特色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优化整合区域传播力系统要素资源,以及建构区域传媒品牌的核心价值等措施,实现在互联网背景下贵州区域传播力的快速、有效提升。在各个部分之间,始终围绕互联网背景下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这个研究的主线,对相关各种现象予以认真审视,对相关各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以求对问题实质有较为清晰的了解,进而促使问题的解决。总之,本研究力图把对互联网背景下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研究放在更为完整的社会建构中进行,并试图对其实质及可取性路径进行客观论证,期待关于贵州区域传播力的美好想象能够通过实际行动变成可以触摸的现实。

刘兴旺[3](2012)在《贵州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以2010年贵州大旱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公共突发事件相互交织,呈多发、频发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为此,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高政府与民间的应急管理能力,是党和政府必须要面对的现实课题。本文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以贵州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为研究对象,以干旱灾害为切入口,从贵州的灾害应急传统与国内外危机管理理论内涵入手,通过对2010年西南特大干旱中贵州省应急管理机制案例的研究,分析了贵州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为建立和完善贵州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提供重要启示和借鉴。本文从五个章节展开研究:第一章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方法及意义等。第二章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入手,对危机、危机管理、以及应急管理机制等概念与特征进行界定,为本文的研究做好理论铺垫。第三章结合贵州省情,应用文献研究方法,梳理了贵州省自然灾害管理传统,总结出贵州省各个时期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的特点以及演变机理。第四章在2010年西南特大干旱灾害背景下,从预警、响应处理、恢复重建三个过程机制入手,分析了贵州省各级政府与民间的应急管理情况,发现由于忧患意识薄弱,应急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经济发展落后,应急法律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导致贵州预警机制建设不足、响应处理机制不完善、恢复重建机制也存在诸多问题。第五章结合贵州的现实情况,提出完善贵州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的政策建议。1.完善全面整合型应急管理机制;2.强化生态理念,坚持经济建设;3.全面审视,健全应急管理法律体系;4.加强危机文化建设等。本文的创新之处,1.梳理与总结了贵州省的应急管理传统,并以此结论分析了当前贵州省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2.应用案例研究方法,从文化、制度、经济以及法制四个角度深入分析了造成贵州省应急管理机制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本文的不足之处,1.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以获取第一手资料,仅通过互联网、报纸、图书馆以及少量访谈等途径获取的资料难免不完备。2.仅通过对2010年西南特大干旱灾害中贵州各级政府与民间的应急管理现状的研究,得出的结论,难免缺乏普遍性。另外,本文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用得比较少。

贵州农村信息化建设规划课题组,陈建中[4](2010)在《推进贵州省农村信息化的思考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实施农村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创新思考。欲推进贵州省农村信息化,应针对贵州省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规划,制定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推进方案。从"第一公里"平台整合建设到"最后一公里"多渠道提供信息服务,从建立长效机制到人员队伍建设,对贵州农村信息化推进思路、实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5](2009)在《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督促检查2009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重大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黔府办发[2009]21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机遇,省委、省政府坚持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为主线,把抓机遇、扩内需、打基础、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确定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

夏冬梅[6](2009)在《贵州省电子政务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政府改革和服务能力提升都把推进电子政务作为重要的有效工具。电子政务不仅是政府治理国家的有效途径,而且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竞争力要素,并且正在引发一场持久的全球性政府改造运动。电子政务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龙头。“政府先行,带动信息化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同时,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是我国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选择。贵州省电子政务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和明显的成效,但在电子政务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制约着电子政务的更广泛应用。本文结合有关电子政务的基础理论及国际、国内电子政务实践的新发展,在充分总结贵州省电子政务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贵州省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阐述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然后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提出了贵州省进一步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路和对策。研究结果可为贵州省公共管理部门认清全省电子政务建设现状提供客观的依据,从而能对政府宏观决策产生积极影响,对贵州省电子政务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7](2008)在《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督促检查2008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重大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黔府办发[2008]20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有关中央在黔单位:2008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

王逊[8](2007)在《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基于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信息化的经验》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随着信息技术及应用的高速发展,整个世界也在发生迅速、广泛、深刻的变化。许多国家都在以推动信息技术应用这一国家发展战略来进一步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标志。在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且差距较大,区域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资源和人才方面,也体现在人们普遍获取、分析、应用信息的能力上。信息化进程作为影响地区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发展差距对各地区的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并且严重影响着现代化进程以及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和国家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当前,大力发展信息化是欠发达地区面临的一项迫切课题,是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打破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顺序发展的常规,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状况下优先发展信息业,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提高本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本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从对全球化背景下信息化发展趋势的阐述、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发展的对比分析、提出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的迫切性三个方面,对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的背景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以一个具体的欠发达地区——贵州省为例,通过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信息化发展总体情况的分析,提出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第四部分从经济、政策、制度因素等五个方面,对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面临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为实例,从建设背景、制约因素、经验及其成效几方面,阐述了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第六部分提出总体设想,并基于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加快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

杨习勇[9](2007)在《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几个现实问题——第13期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培训班第四小组研讨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按照培训安排,第13期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培训班第四小组17名学员紧紧围绕《信息化建设》杂志2007年第10期"电子政务在贵州"系统报道的四篇文章——"贵阳以信息化打造新农村"、"遵义政府网站集群而居"、"六盘水数字凉都的实践与探索"、"凯里远程教育在苗乡"展开了研讨。

赵洁,赵杰[10](2007)在《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文中研究说明从农业信息化内涵、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两个阶段、"十一五"期间农业信息化工作重点及我国东西南北中部地区各代表省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四方面论述了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二、遵义市农经网电子政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遵义市农经网电子政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评述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贫困与反贫困
        (二)扶贫与精准扶贫
        (三)“互联网+”、农村电商、电商扶贫
    二、相关研究理论
        (一)赋权反贫困理论、收入再分配反贫困理论、可持续发展反贫困理论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非政府组织(NGO)理论
        (三)贫困的测度及标准
第三章 贵州农村电商扶贫现状及问题
    一、贵州农村贫困及电商扶贫现状及类型
        (一)贵州农村贫困现状
        (二)贵州农村贫困类型
        (三)贵州农村电商扶贫情况
        (四)贵州农村电商扶贫基本类型
    二、发展贵州农村电商扶贫的必要性
        (一)农村电商发展趋势要求
        (二)有助于拓宽产业扶贫销路
        (三)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定价能力
        (四)有利于调动贫困农户积极性
    三、贵州省印江县农村电商扶贫的田野调查
        (一)印江县政府农村电商扶贫工作现状
        (二)印江县电商企业参与电商扶贫现状
        (三)印江县农户参与电商扶贫现状
    四、贵州农村电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电商扶贫存在问题
        (二)企业电商扶贫存在问题
        (三)农户电商扶贫存在问题
第四章 农村电商扶贫博弈分析
    一、农村电商扶贫利益主体分析
        (一)地方政府
        (二)电商企业
        (三)农户
    二、农村电商扶贫诸利益主体博弈分析
        (一)现实假设
        (二)理论模型
        (三)结论分析
第五章 贵州农村电商扶贫模式与选择
    一、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贵州农村电商扶贫具体模式设计
        (一)政府+企业+现代农业+农户+电商
        (二)政府+企业+畜牧业+农户+电商
        (三)政府+企业+生态旅游业+农户+电商
        (四)政府+企业+手工业+农户+电商
        (五)政府+农户+传统小农产业+电商
    三、贵州农村电商扶贫模式路径选择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一)健全电商法律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
        (二)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政府电商扶贫绩效考核
        (三)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完善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
        (四)加强金融支持,解决企业农户创业资金问题
        (五)加大农村电商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农村电商高层次人才引进
        (六)树立农业产业品牌,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2)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力提升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关于区域传播学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贵州区域传播系统要素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创新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相关理论背景
        1.4.1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1.4.2 区域发展理论
    本章小结
2 互联网与区域传播力
    2.1 区域与区域传播
    2.2 传播力与区域传播力
        2.2.1 传播力与区域传播力
        2.2.2 品牌要素:区域传播力的主要衡量标准
    2.3 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力
        2.3.1 互联网与区域传播力的关系
        2.3.2 互联网对区域传播力的影响
        2.3.3 互联网对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推动作用
    本章小结
3 互联网背景下的贵州区域传播力现状
    3.1 贵州在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现状——以2014年为观察
        3.1.1 2014年贵州在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总体状况
        3.1.2 2014年贵州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上的信息传播状况
    3.2 贵州区域大众传媒发展现状
        3.2.1 贵州区域大众传媒发展总体现状
        3.2.2 贵州区域传统媒体发展现状
        3.2.3 贵州区域新媒体与融媒体发展现状
    3.3 贵州区域品牌传播及大众传媒品牌建构现状
        3.3.1 贵州区域品牌传播现状
        3.3.2 传媒市场竞争对传媒品牌重要性的凸显
        3.3.3 贵州区域大众传媒对自身品牌的建构
    本章小结
4 互联网背景下制约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问题及成因
    4.1 制约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主要问题
        4.1.1 区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关问题
        4.1.2 区域大众传媒品牌建构和融合发展相关问题
        4.1.3 区域传播系统要素资源整合相关问题
    4.2 制约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问题成因
        4.2.1 制约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经济因素
        4.2.2 制约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文化因素
        4.2.3 制约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媒介因素
        4.2.4 制约贵州区域传播力提升的其他因素
    本章小结
5 互联网背景下贵州区域传播力的提升策略
    5.1 强化互联网背景下区域传播力提升的战略规划
        5.1.1 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战略制定
        5.1.2 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平台(载体)建设
        5.1.3 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内容建设
        5.1.4 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渠道建设
        5.1.5 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体制机制建设
    5.2 用大数据讲好“多彩贵州”品牌故事
        5.2.1 “微传播”释放“多彩贵州”内涵
        5.2.2 “微创意”讲好“多彩贵州”故事
    5.3 打造媒体融合发展的“贵州景观”
        5.3.1 媒体融合
        5.3.2 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5.3.3 媒体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5.4 优化整合贵州区域传播力系统要素资源
        5.4.1 区域传播力系统要素资源整合的范围与内容
        5.4.2 区域传播力系统要素资源整合的策略
    5.5 在互联网背景下建构贵州区域大众传媒品牌
        5.5.1 区域大众传媒品牌建构的战略目标
        5.5.2 区域大众传媒品牌建构的路径
        5.5.3 区域大众传媒品牌的形象维护
        5.5.4 区域大众传媒品牌的形象延伸及价值拓展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贵州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以2010年贵州大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意义
        1.4.1 实践意义
        1.4.2 理论意义
2 基本理论概述
    2.1 危机理论概述
        2.1.1 危机的概念
        2.1.2 危机的特征
    2.2 危机管理理论概述
        2.2.1 危机管理概念
        2.2.2 危机管理的特征
    2.3 应急管理机制概述
        2.3.1 应急管理机制的概念
        2.3.2 应急管理机制的特征
        2.3.3 应急管理机制的内容
3 贵州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的历史传统
    3.1 贵州省情
        3.1.1 自然概况
        3.1.2 社会概况
    3.2 贵州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以旱灾为例
        3.2.1 第一阶段:零碎灾害管理阶段(1949年以前)
        3.2.2 第二阶段:单灾种灾害管理阶段(1949至2003年)
        3.2.3 第三阶段:综合灾害管理阶段(2003年以后)
        3.2.4 总结
4 2010年西南大旱中的贵州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4.1 2010年贵州大旱概况
        4.1.1 事件回放
        4.1.2 旱情的主要特点
        4.1.3 干旱灾害成因
    4.2 大旱中贵州应急管理机制状况
        4.2.1 预警机制状况
        4.2.2 响应处理机制状况
        4.2.3 恢复重建机制状况
    4.3 大旱中贵州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预警机制建设不足
        4.3.2 响应处理机制不完善
        4.3.3 恢复重建机制存在的问题多
    4.4 原因分析
        4.4.1 应急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4.4.2 经济发展落后
        4.4.3 应急法律体系不健全
        4.4.4 忧患意识薄弱
5 完善贵州省应急管理机制的设想和建议
    5.1 完善全面整合型应急管理机制
        5.1.1 建立政府内部的网络化协调对接机制
        5.1.2 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无缝隙对接机制
        5.1.3 建立政府与企业间的应急联盟
    5.2 强化生态理念,坚持经济建设
        5.2.1 以生态理念、环保理念指导经济社会发展
        5.2.2 支持与发展生态产业经济
        5.2.3 建立健全综合灾害保险制度
    5.3 全面审视,健全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5.3.1 整合应急管理立法机构
        5.3.2 制定应急管理基本法
        5.3.3 清理冲突的法律法规,完善应急法律体系
        5.3.4 强化执法,做到有法必依
    5.4 加强危机文化建设
        5.4.1 系统地构建贵州省核心危机文化理念
        5.4.2 加大建设危机教育设施
        5.4.3 完善危机教育培训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推进贵州省农村信息化的思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推进信息化, 创新三农问题解决方案
二、 推进农村信息化主要困难分析
    (一) 信息化意识弱, 缺乏内在需求动力
    (二) 农民收入水平低, 政府支持能力弱
    (三) 文化素质不高, 新技术传播过程慢
    (四) 居住分散,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难
三、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总体思考及实施策略
    (一) 农村信息化的总体设计
    (二) 分步实施的推进策略
四、几个关键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 长效运行机制建设
    (二) 整合资源建设综合信息平台
    (三) 信息服务队伍建设
    (四) 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
    (五) 以评估引领、促进信息化进程
五、结束语

(6)贵州省电子政务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基本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基本方法
    1.4 论文基本结构
第二章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2.1 电子政务
        2.1.1 信息化
        2.1.2 信息通信技术
        2.1.3 电子政务
        2.1.4 电子政务的内容
    2.2 电子政务的起源与发展
        2.2.1 国际电子政务的起源与发展
        2.2.2 国内电子政务的起源与发展
        2.2.3 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2.2.4 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2.3 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2.3.1 国际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2.3.2 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贵州省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3.1 省级电子政务和国家电子政务的联系和区别
    3.2 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3.2.1 互联网发展
        3.2.2 电信网及广电网发展
        3.2.3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3.3 贵州省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3.3.1 组织机构和政策环境
        3.3.2 政府上网工程和门户网站建设
        3.3.3 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3.3.4 重点工程建设
        3.3.5 涉农电子政务建设
        3.3.6 电子政务应用与数据库建设
        3.3.7 资金投入
第四章 贵州省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互联互通不畅,资源难以共享
        4.1.2 网站建设传递信息的多,在线办事的少
        4.1.3 建设热情高,应用程度低
        4.1.4 发展不平衡,地区、部门间差距较大
        4.1.5 应急平台建设落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亟待提高
    4.2 主要原因分析
        4.2.1 外部原因
        4.2.2 内部原因
第五章 贵州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5.1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缩小数字鸿沟
    5.2 明确统一的电子政务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健全管理体制
    5.3 加强电子政务法制建设,推进法制化进程
    5.4 加大电子政务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人员素质
    5.5 加强电子政务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成功率
    5.6 构筑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加强政府自身信息化建设
    5.7 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加强效益分析
    5.8 加强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第六章 结语
    6.1 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基于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信息化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目的
    1.2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的研究背景
    2.1 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2.2 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发展的比较研究
    2.3 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的迫切性分析
        2.3.1 加速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必然选择
        2.3.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2.3.3 加强政府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2.3.4 促进社会和谐、使全民共享科技发展益处的需要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 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1.1 经济总量及增长情况
        3.1.2 财政收支情况
        3.1.3 三次产业发展情况
        3.1.4 固定资产投资
        3.1.5 对外贸易
        3.1.6 人口状况
        3.1.7 教育和科学技术
        3.1.8 人民生活
    3.2 贵州省信息化发展总体情况
        3.2.1 贵州省信息化发展现状
        3.2.2 贵州省与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情况对比分析
    3.3 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3.3.1 观念滞后,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3.3.2 资金短缺,制约信息化建设良性发展
        3.3.3 基础设施薄弱,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
        3.3.4 缺乏统一规划,信息资源需要整合
        3.3.5 应用服务针对性不强,缺乏特色
        3.3.6 管理体制不健全,忽视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
        3.3.7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3.3.8 信息安全还存在隐患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
    4.1 经济因素
        4.1.1 经济基础薄弱,投入资金有限
        4.1.2 初期建设可能遭遇阻力
    4.2 政策因素
        4.2.1 资金保障等的配套政策不健全
        4.2.2 缺乏统筹宏观指导和统一建设技术标准
        4.2.3 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激励措施不完善
    4.3 制度因素
        4.3.1 欠缺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
        4.3.2 协调配合困难,信息化建设参与度不高
    4.4 主观因素
        4.4.1 领导重视不够,观念转变有阻力
        4.4.2 信息化人员积极性不高
    4.5 法律因素
        4.5.1 安全保密与信息公开的矛盾冲突
        4.5.2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第五章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5.1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信息化建设情况
        5.1.1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信息化建设背景
        5.1.2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5.2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信息化建设经验
        5.2.1 转变观念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5.2.2 “一把手”重视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5.2.3 广泛参与是做好信息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5.2.4 克服惯性影响是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难点
        5.2.5 克服“两张皮”现象是必须把握的原则
        5.2.6 总体规划,先易后难,分步实施
        5.2.7 选好切入点是迅速取得成效的捷径
        5.2.8 硬件软件两手抓,注重管理制度的建设
        5.2.9 加强队伍建设,实现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
        5.2.10 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监督激励机制
    5.3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信息化建设成效
        5.3.1 工作质量和行政效率大幅提高
        5.3.2 依法行政,政务公开
        5.3.3 便捷服务,保障权益
        5.3.4 加强监督,有效制约
        5.3.5 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协调交流
第六章 加快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总体设想
    6.2 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对策建议
        6.2.1 加强领导,转变观念
        6.2.2 拓宽渠道,加大投入
        6.2.3 统一规划,整合资源
        6.2.4 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
        6.2.5 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6.2.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6.2.7 充分利用信息基础平台,创造信息化服务价值
结束语
附录 A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信息化内涵
二、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1. 分散起步, 逐渐集中发展阶段
    2. 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三、“十一五”期间农业信息化工作重点
四、我国东西南北中部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1. 以山东省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2. 以贵州省为代表的我国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3. 以广东省为代表的南部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4. 以黑龙江省为代表的我国北部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5. 以北京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

四、遵义市农经网电子政务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研究[D]. 滕稳稳. 贵州民族大学, 2017(01)
  • [2]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传播力提升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D]. 谢念. 武汉大学, 2015(03)
  • [3]贵州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以2010年贵州大旱为例[D]. 刘兴旺. 贵州财经大学, 2012(09)
  • [4]推进贵州省农村信息化的思考与对策[J]. 贵州农村信息化建设规划课题组,陈建中.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0(06)
  • [5]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督促检查2009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重大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通知[J].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9(04)
  • [6]贵州省电子政务建设研究[D]. 夏冬梅. 天津大学, 2009(S2)
  • [7]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督促检查2008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重大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通知[J].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8(05)
  • [8]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基于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信息化的经验[D]. 王逊. 天津大学, 2007(08)
  • [9]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几个现实问题——第13期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培训班第四小组研讨报告[J]. 杨习勇. 信息化建设, 2007(11)
  • [10]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J]. 赵洁,赵杰. 农业经济, 2007(08)

标签:;  ;  ;  ;  ;  

遵义农经网电子政务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