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derful Link MP3随身听

Wonderful Link MP3随身听

一、精彩链接之MP3随身听(论文文献综述)

蔡雨彤[1](2020)在《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残障人士的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台湾地区因《图书馆法》与《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公共图书馆对于残障读者服务更加关注。目前我国台湾地区有关残障人士权益的法律法规较为完善,力求为残障人士寻求自由、平等的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的传播者,有义务提供信息以及服务给残障人士,以满足其基本的信息需求,从而缩小与普通人之间的信息鸿沟。《公共图书馆宣言》表明:每个人都不应受到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是社会地位的限制,能够平等的使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权益。如今我国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在残障读者服务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无障碍环境基本考虑到了残障人士的需求,提供人性化的无障碍服务与设施,推广特殊数字资源,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进步。本文主要采用网页调查法与文献调查法在对我国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现状进行了概述的基础上,对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进行分析与评价,总结出其中杰出之处以及不足之处,在结合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提出发展残障读者服务的思考,以期为我国大陆地区公共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

范雨竹[2](2019)在《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研究》文中指出自人类诞生起,声音就承载着传递信息、交流沟通、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的功能。随着声音复制技术的诞生,声音突破时间、空间局限,变得可复制、可存储、可远距离大范围传播。有声出版物产生后,突破了传统的口耳相传,阅读也不再仅有视觉阅读的单一形式,人与声音符号之间的互动交流,开创了有声出版物发展的新形式。本文旨在剖析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过程,分析作为知识传播的有声出版物的发展特征及其在演变过程中对人与社会产生的影响,揭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及逻辑,探究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新路径。本文按照“载体技术→出版主体→功能迭新→演变动因→发展逻辑→理性探究”的框架,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论述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首先,依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时间顺序,即机械技术时期、模拟技术时期和数字技术时期,剖析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出版主体及有声出版物教育功能的演变过程,对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究与归纳、总结和比较,呈现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历史图景与规律特征。其次,结合教育技术学和媒介环境学相关理论,依照“技术——环境——影响”的动态关系逻辑思路,分析有声出版物演变过程中技术、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缘由。在教育技术视角下,从人的多维感知入手,探究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的新路径。全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过程探究;第四章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第五章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传播视角分析;第六章建构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的新路径。第一章我国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演变。本章以声音复制、传播技术为核心,阐述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演变的过程和特征,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影响。从留声机诞生起,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记录、贮存和传输声音成为可能,声音信息不再依赖于人和人面对面的传递,而是借助科学技术呈现出可记录、可复制、可传播的新样态,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使用经历了从小众化到大众化再到个性化的变化过程。第二章我国有声出版物特征与出版主体的转型。我国有声出版物的出版主体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型,转型后的出版商和出版人为有声出版物的生产带来海量的扩容,有声出版物形态丰富。在现代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支持下,有声出版主体开发和利用声音资源,将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有声出版物资源整合,形成一个集语言、文学、教育、科学为一体的、生动有趣的开放型阅读环境,让阅读者能够更加主动地探索阅读兴趣,提高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第三章我国有声出版物功能的迭新。从机械技术时期单一的音乐戏曲类有声出版物给人们带来的娱乐教育功能,到模拟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的丰富对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带来的推动,再到数字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的海量收听及收听途径的多元化、个性化,全方位满足了人的教育发展需求。有声出版物在信息传播、情感传递、思想交流、消除知识鸿沟,促进阅读效果,推动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终身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第四章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我国有声出版物的发展演变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声音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听觉文化的回归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些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技术上的优势和先进,使有声出版物的载体技术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征,这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声音的艺术表现以其强烈的情感性、伴随性和艺术可感性,激发了有声出版物的吸引力,使人与之交流互动;听觉文化的回归重塑人的听觉审美,想象空间的留白与耳语式的娓娓道来,让人重新回归部落化生活空间,享受“围炉谈话”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社会环境的变化、全民阅读氛围的兴起,推动了有声出版物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五章有声出版物演变的传播视角分析。本章依据教育技术学和媒介环境学的相关理论,以教育技术学关注的“媒体技术——学习环境——学习者”,结合媒介环境学所关注的“媒介技术——媒介环境——人与社会”为研究思路,从技术、环境、人三方面对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缘由进行探索。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声出版物媒介技术呈现出人性化趋势;有声出版物传播环境经历了从原生口语时期到次生口语时期,线下单向传播到线上双向传播的两次变化;有声出版物受众范围从精英式的少数人扩展到平民式的大众化,收听注意力和习惯随之变革。第六章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新路径。以教育技术学为视角,以人的听觉感知为基础,融合视觉感知及多感知感官系统,从媒体技术、阅读环境、阅读资源和有声出版物应用四个方面建构多维有声出版物发展新路径。在面对声音复制技术对有声出版物的冲击和声音符号对文本意义传递的干扰时,以“阅听合一”、“以听为读”的态度去面对,将声音、技术和文本彼此融合,相互促进。随着5G技术时代的来临,有声出版物将会更加深入各个场景,为阅读者带来更加智能化的阅读环境。本文认为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是在科学教育技术发展引领下的演变;阅读者需求和环境变化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从未来发展上看,多维有声出版物将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的新形式。

娄冬[3](2019)在《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音乐信息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和传递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及其相关文化事项。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信息,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是人类社会一种十分普遍的信息行为。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化,音乐信息也在不断的发展,从最原始的人体音乐信息,发展为纸质音乐信息,进入电子时代后,出现了模拟音乐信息,如今进入了数字音乐信息的时代。数字音乐信息用户是数字音乐信息的获取者、使用者和消费者,是数字音乐服务商和图书情报机构开展数字音乐信息服务的对象。对数字音乐信息用户的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可以弥补用户音乐信息行为研究的不足,完善音乐信息理论,拓宽和深化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内容;为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提供指导,提高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效率;为数字音乐服务商优化营销策略和服务方式提供指导,促进数字音乐产业发展;为图书情报机构数字音乐信息服务提供指导,优化图书情报机构音乐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国内外学者对音乐信息的概念、特点和类型,用户音乐信息需求和音乐信息获取、管理和社交行为都有一定的研究,但专门研究音乐信息基本理论和音乐信息行为的不多,缺乏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获取行为方式选择机制等的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缺少对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的全面系统调查分析和不同类型用户的比较分析。本文在综述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建立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模型,探明用户数字音乐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厘清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影响因素以及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选择机制,总结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的共性和在校学生、上班族和退休人员的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差异。全文共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用户数字音乐获取行为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从音乐信息基本理论、音乐信息需求、音乐信息行为等方面对国内外数字音乐信息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综述评析,提出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在界定音乐概念、信息概念和音乐信息概念的基础上,按音乐信息的内容性质和载体形式对音乐信息进行分类,探讨不同类型音乐信息的构成和特点,总结并阐述音乐信息的功能;界定信息行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构建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模型,并对模型中的三个关键要素——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行为对象和行为方式进行解析。第三章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进行研究。运用扎根理论与方法,选取30名音乐信息用户,对其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深度访谈,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的访谈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归纳出用户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的7个动机、影响用户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的6个个人因素和3个环境因素、以及影响用户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转化为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的4个数字音乐信息因素,建立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模型,并从理论上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第四章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阐述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构成的基础上,通过两轮专家咨询调查确定影响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26个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再通过第三轮专家咨询调查和解释结构模型确定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得到1个一级因素、13个二级因素、4个三级因素和8个四级因素,建立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模型;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影响因素层级关系进行解释,并对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及其选择机制进行研究。在阐述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构成的基础上,通过情报学理论推导和对数字音乐平台的网络观察确定用户数字音乐信息平台的10个基本品质要素和25个附加品质要素;通过用户调查和KANO模型方法运算确定用户对数字音乐信息平台各项要素的品质要求,得出3项兴奋型品质要素、5项期望型品质要素、5项必备型品质要素、20项无差异型品质要素、2项反向型品质要素;分析不同类型品质要素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选择的影响;并就用户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获取行为习惯、他人的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和推荐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选择的影响进行探讨。第六章对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共性与差异进行调查分析。以前几章得到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数字音乐用户的实际,采用问卷调查和SPSS数据统计的方法,对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通过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形式,向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知识背景和工作状态的人群发放问卷,调查用户数字音乐信息的获取行为动机、获取行为对象、获取行为方式三个方面的情况。总结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的共性,比较分析在校学生、上班族、退休人员的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差异。第七章为总结与展望。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进行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蒋晓丽,朱亚希[4](2018)在《数字音乐移动聆听行为的现实图景、生成动因与社会文化意涵》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后现代语境下特有的一种听觉消费与传播行为,数字音乐移动聆听构筑起了当代公共空间中一道移动的"声音景观"。本文从媒介、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对数字音乐移动聆听的生成动因进行考察后发现,技术始终是影响音乐聆听形式的重要变量。借由移动聆听,一方面,人们构建起主观隔离空间,避免了社会交往的"陌生化";另一方面,人们消费其符号意义,实现了生活风格的自我展示。该行为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涵:既整合了多重感官经验,又带有鲜明的"移动私人化"实践属性;不仅有助于用户实现对"时间一空间"与"体验-情感"的双重控制,也有利于打破传统时代以大众媒介机构和唱片公司为主导的音乐消费秩序,重塑用户个性化与定制化的听觉体验。

郭缨[5](2018)在《移动传播时代听觉回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工业社会形成以影像为中心呈现的景观格局,视觉以前所未有的爆发力量成为感官主宰,引导人类生存方式逐渐视像化,人类感官平衡逐渐消解。感官失衡触发听觉失聪、嗅觉失灵,引致文化紊乱、认知出偏。尤其是听觉能力的人为钝化和屏蔽,严重影响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向度和维度。上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就发现了这种趋势,并呼喊“重回听觉”,希望引发人们对听觉问题的关注。麦克卢汉认为:重回部落时代,人们经历的最大变革是从眼睛到耳朵的过渡,即声觉空间的回归。20世纪后半期,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兴起“听觉转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同样呼唤听觉回归以改善文化失衡现状。然而,麦克卢汉的声音和“听觉转向”的出现并未形成应然回响。视觉至上继续从生活场景向文化现象穿透,世界被高度视觉化,视觉文化形成对人的“围困”,造成人类认知体系陷入严重路径依赖,形成“单向度的人”。打破视觉霸权地位,恢复人类感官平衡迫在眉睫。媒介技术与文化形态息息相关。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勃发引领人类进入移动传播时代,移动化以颠覆性力量重构了社会传播结构和传播逻辑、改变了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移动智能技术广泛嵌入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为探讨听觉回归和媒介感官平衡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窗口。基于这一时代背景,论文提出了如下问题:在移动传播时代,媒介感官失衡的传播现状是否有所改变,听觉媒体是否实现了回归,如何实现回归,以及新型听觉传播方式在人和社会之间产生了怎样的互动模式和互动关系。媒介环境学为回答上述命题提供了基础性理论支撑,即将媒介视为一种环境,关注技术、符号、信息等如何对人、社会和文化产生影响,以及强调媒介嵌入社会生活的影响。本文以“媒介即环境”为理论框架,以听觉回归的“必要性——可能性——回归路径”为主要脉络,以移动听觉媒体为观照对象,以日常生活中移动听觉媒体与人的互动为重点,通过运用深度访谈法、焦点小组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试图探析破除视觉霸权、解析听觉回归的紧要性和可能性。经对历史和现实的立体考察,论文提出了以下发现:在移动传播环境中,听觉媒体呈现出从形态、类型到使用方式、使用习惯等方面的新特征,移动性变革促使听觉媒体从终端、产品、空间、场景四个维度形成听觉回归的技术路线和生态系统。在新型“感知——符号”环境中,个体创造力被激活、身份和价值被唤醒,个人与媒体间的关系被重新定义。进一步深入访谈和分析发现,移动听觉媒体以参与形成日常生活中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城市(地方)关系的方式形成独特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其陪伴功能、交往功能和连接功能被有效强化,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稠密。听觉正以多元化方式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点滴之中,使麦克卢汉所谓“重回部落时代”的生活和交往方式逐渐实现。在媒介技术推动下,移动听觉媒体广泛普及和使用比率全面上升,人类的听觉正在被重新激活和唤醒,听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全新延展,一个更具开放性、参与性、陪伴性和个性化的声觉文化正在强力消解对视觉及其效果的迷恋。伴随着听觉回归和人类倾听能力的复苏,一个感官均衡的“全觉体验”时代正在来临。

温静静[6](2013)在《数字音乐网站中的音乐版权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科技发展已将人类社会推进移动互联网时代,全球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音乐产业的生存样态,音乐产业成为更多国家文化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音乐网站成为音乐传播和商业新平台。数字音乐产业成为美国国家版权产业的核心。音乐网站作为数字化音乐传播和消费的新媒介,是数字音乐商业活动的主要平台,是数字音乐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它承载了音乐文化经济活动领域中生产、传播、销售等服务内容;音乐、网络科技与版权法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都体现在音乐网站中的项目实践活动过程中。本文分为三章,从国内线上音乐产业即音乐网站统计、分类、分析出发,探究数字音乐网站的运营以及其中存在的音乐版权问题。第一章是音乐网站和版权问题概述。首先,对文中相关术语进行概念界定,从互联网、音乐产业、音乐网站、数字音乐、音乐着作权五个方面层层缩进;然后,呈现网络田野最终统计结果与分析,即音乐网站的分类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二章介绍音乐版权法的基本内容。首先,对国内外音乐版权问题研究进行综述;其次,讨论了音乐着作权法的基本内容;最后,介绍网络中的音乐版权的两项专有权利,即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网络中典型的音乐着作权侵权行为性质认定。第三章探讨数字音乐网站的运营及其中存在的音乐版权问题。首先,关于数字音乐网站的概述,包括数字音乐网站的范围界定,以及网络田野统计结果中的数字音乐网站分布情况;其次,探讨营利性(兼营)数字音乐网站的整体运营模式;接着,分析营利性(专营)数字音乐(在线试听、上传或下载)网站的盈利模式,探讨网络环境中数字音乐网站的整体生存困境;最后,引入音乐网站的创建实践来探讨其中的音乐版权问题。结语部分主要是结合全球数字音乐市场以及中国数字音乐版权产业现况,总结数字音乐发展之于国家版权产业的意义,并针对当前发展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研究者的进一步思考。

张宏伟[7](2011)在《基于QT的嵌入式MP3媒体播放器》文中指出目前,随着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个人消费类电子产品对多媒体应用需求的不断凸显,多媒体组件逐渐成为嵌入式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多媒体产品的娱乐功能与嵌入式系统的相互融合,并结合方便人机交互的图形界面,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个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设计中。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研究并实现了基于QT和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MP3播放器。本文首先介绍了MP3播放器的软硬件开发平台。详细分析了软件开发平台的建立,包括Bootloader引导装载程序、定制zImage内核映像文件、制作root根文件系统等。为使播放器拥有良好的操作界面,本次设计选择了挪威Trolltech公司的Qt/Embedded作为系统上层图形用户界面,并支持中文显示。以libmad后台音频解码库为基础,给出了MP3播放器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过程,所设计的播放器能够支持SD卡并提供完善的音量调节、快进快退、上一曲、下一曲切换、播放进度显示、模式选择等播放控制功能。并在分析并总结嵌入式设备驱动软件架构和Linux帧缓冲设备驱动结构的基础上,完成了基于Framebuffer的LCD驱动程序的编写。阐述了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MP3应用程序以及驱动程序移植的具体方法,进而成功实现了该媒体播放器到micro2440开发板的移植。

甘冲萍[8](2008)在《音乐播放产品设计的发展设想及可能性概念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满足,热衷于在消费中寻求快乐和娱乐体验。音乐作为人类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元素,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而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将音乐播放与工业产品结合发展出了一系列的音乐播放产品,并随着技术的革新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为人类的娱乐生活提供了时尚便利的道具。前两年造型时尚、小巧便携、可免费下载歌曲的MP3播放器的流行更是使音乐播放产品空前繁荣。但是在繁荣过后,主流音乐播放产品MP3播放器在造型和系统的设计上似乎走进了一个瓶颈,新产品和旧产品比起来只是固件上的更新和硬件的更迭,而没有内容和实质的跳跃,因此在同样具有便携性特点和音乐播放功能的音乐手机出现的时候,MP3原有的功能优势不再,市场继而被迅速挤压,地位收到空前的威胁。纵观音乐播放产品的发展史,每一次音乐播放产品的革新都是概念的突破或理念的创新的结果。如从收音机到唱片机实现了收听方式从“被动收听”到“自主选择”的变革,从唱片机到Walkman实现了固定到便携的飞跃。因此,如何在理念上、概念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找到音乐播放产品的新发展方向,适应消费者的新需求,是目前产品设计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简单回顾了音乐播放产品发展史,并分析了目前音乐播放产品现状,提出寻找新概念突破点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当前经济环境和社会群体环境的分析,以及目前音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从中总结出当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趋势;最后,根据总结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现有的一些音乐播放产品的引导,提出未来音乐播放产品的发展方向以及相应的一些概念设想。

快乐起飞[9](2008)在《耳朵准备好了吗——音乐达人的新玩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在现代人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数字时代,音乐的玩法也是多种多样。网络上你可以找到无穷无尽的音乐资源,电脑为DIY音乐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而手机、MP3机和CD机则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音乐……音乐,已经以不同的方式渗透到你的生活中,关于音乐的种种玩法,还是让我们通过三位音乐达人的描述来一探究竟吧。

章波[10](2007)在《MP3网吧的渠道营销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MP3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3 player)市场的快速成长,其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丰厚的产品利润、较低的产业进入壁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厂家和商家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在2004年,国内MP3市场就已经聚集了数百个品牌,并各有其竞争优势和劣势。因此,如何使MP3产品进入竞争激烈复杂的国内市场并突围而出,成为深圳和高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和高科技)市场营销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应用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分析目前国内MP3产业的竞争格局,并分析深圳和高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的竞争力状况。同时对从国内网吧目前的经营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渠道的选择做好铺垫。接着重点论述深圳和高科技有限公司运用营销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通过SWOT分析、营销渠道分析和选择、目标市场人群分析等市场营销理论方法的运用,挖掘市场机会,并确定企业的国内营销市场战略。然后应用市场营销4P组合战略策划MP3网吧的渠道营销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讨论和实践电子商务在MP3网吧的渠道营销模式中的应用。最后对MP3网吧的渠道销售模式的进行总结和提炼,进一步提出发展MP3网吧的渠道营销模式的战略建议,以及讨论如何加强电子商务在MP3网吧的渠道营销模式中的应用。然后得出结论:深圳和高科技有限公司实施MP3网吧的渠道营销,对拓展国内市场取得了显着成效,达到了预期目标,该模式良好的管理实践和具体理论方法的运用值得在同行企业中推广。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市场营销管理理论方法是企业经营在激烈竞争环境中谋求生存发展中运用营销管理思想的重要科学方法和有力手段。

二、精彩链接之MP3随身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彩链接之MP3随身听(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残障人士的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概述
    第一节 残障读者的概念
    第二节 残障读者服务的起源
    第三节 残障读者服务的发展概况
    第四节 残障读者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现状
    第一节 残障读者的服务设施
    第二节 残障读者的服务项目
    第三节 残障读者的数字资源服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情况分析
    第一节 残障读者服务内容分析
    第二节 残障读者资源设备分析
    第三节 残障读者服务保障体系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情况评价
    第一节 残障读者服务的可取之处
    第二节 残障读者服务的不足之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的启示
    第一节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第二节 提供自由平等的信息服务
    第三节 完善无障碍环境设施
    第四节 开展多元化服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附录1 身心障碍者数字化图书资源利用办法
附录2 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节选)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第一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演变
    一、机械录制技术产生有声出版物
        (一)记录声音的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
        (二)声音录制技术的诞生:机械录音记录声音
        (三)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传入我国
    二、模拟录制技术促进有声出版物快速发展
        (一)传播声音的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
        (二)磁性录制技术的出现与声音传递优势
        (三)广播的普及与大众化使用
    三、数字录制技术加快有声出版物创新
        (一)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交融
        (二)数字录制技术的产生与声音的高保真突破
        (三)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个性化使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特征与出版主体的转型
    一、我国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的类型演变
        (一)外商为主,自主生产为辅的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
        (二)音像电子出版社交融成为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
        (三)数字出版行业与个体主体并行
    二、我国有声出版物的特征
        (一)唱片有声出版物的传播性
        (二)磁带有声出版物的产业性
        (三)数字有声出版物的新形态
    三、我国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的转型
        (一)技术促进有声出版物形态多样化
        (二)有声出版物的多样化开启出版主体的变化
        (三)阅读市场倒逼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革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教育功能的迭新
    一、机械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娱乐至上的教育功能
        (一)有声出版物以大量戏曲音乐的唱片为主
        (二)声音的艺术性决定了娱乐的普适性价值
    二、模拟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突出展现知识传播教育功能
        (一)教育类有声出版物的数量、种类占主要地位
        (二)教育类有声出版物知识传播的优势
    三、数字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的多元化教育功能
        (一)有声出版物内容全面发展
        (二)有声出版物娱乐、知识、审美融合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有声出版物的兴盛
        (一)有声出版物声音录存技术的发展
        (二)有声出版物传播介质的多样化、个性化
        (三)有声出版物内容的“数字化生存”
    二、声音的艺术性强化了有声阅读的吸引力
        (一)声音符号强烈的情感性
        (二)声音传播紧密的伴随性
        (三)有声出版物艺术的可感性
    三、听觉文化的回归激发了有声出版物的活力
        (一)听觉回归的必然性
        (二)听觉审美的再度重塑
        (三)听觉空间的“重新部落化”
    四、社会环境的变化促进了有声出版物的发展
        (一)有声出版物的碎片化时间链接
        (二)全民阅读氛围的兴起
        (三)有声出版物的快速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声出版物演变的传播视角探究
    一、有声出版物演变的理论支点
        (一)从媒体技术、学习环境到学习者
        (二)从媒介技术、媒介环境到人与社会
    二、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人性化趋势
        (一)从人自身作为媒介到人使用外部媒介技术
        (二)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发展演变的人性化因素
    三、有声出版物传播环境的显着变化
        (一)从原生口语时期到次生口语时期的传播环境迭新
        (二)从线下单向传播到线上互动传播的传播环境变化
    四、有声出版物受众选择的认知变革
        (一)不同技术形态下有声出版物的认知变革
        (二)受众从仪式化收听到碎片化填补的认知转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新路径
    一、教育技术视角下的多维有声出版物
        (一)多维有声出版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多维有声出版物搭建优化的阅读环境
        (三)多维有声出版物资源的开发
        (四)多维有声出版物的实现路径是教育媒体的建立
    二、多维有声出版物的发展路径
        (一)建构单一的以听为读的有声出版物
        (二)建构交互的视听符号有声出版物
        (三)建构多重感官交织的多维度有声出版物
    三、数字时代有声出版物发展的挑战与变革
        (一)当前有声出版物面临的挑战
        (二)未来有声出版物发展演变的新格局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音乐信息基本理论的研究
        1.2.2 关于音乐信息需求的研究
        1.2.3 关于音乐信息行为的研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基本理论
    2.1 音乐信息理论
        2.1.1 音乐信息的概念
        2.1.2 音乐信息的类型
        2.1.3 音乐信息的功能
    2.2 信息行为理论
        2.2.1 信息获取行为
        2.2.2 信息管理行为
        2.2.3 信息利用行为
        2.2.4 信息交互行为
    2.3 数字音乐获取信息行为理论模型
        2.3.1 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2.3.2 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理论模型解释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
    3.1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设计
        3.1.1 研究方法的选取
        3.1.2 研究步骤
        3.1.3 样本选择与构成
        3.1.4 资料收集与整理
    3.2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模型构建
        3.2.1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的开放式编码
        3.2.2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的主轴编码
        3.2.3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的选择性编码
        3.2.4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模型
    3.3 用户数字音乐获取行为动机及其形成机理分析
        3.3.1 用户的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
        3.3.2 影响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的个人因素
        3.3.3 影响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的环境因素
        3.3.4 影响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转化为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的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及其影响因素
    4.1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构成
        4.1.1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内容
        4.1.2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形式
        4.1.3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质量
    4.2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
        4.2.1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的初步确定
        4.2.2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确定
        4.2.3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
    4.3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4.3.1 影响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表层因素分析
        4.3.2 影响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中层因素分析
        4.3.3 影响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深层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及其选择机制
    5.1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的构成
        5.1.1 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途径
        5.1.2 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方法
        5.1.3 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工具
    5.2 平台品质对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选择的影响
        5.2.1 数字音乐信息平台品质要素的确定
        5.2.2 基于KANO模型的用户数字音乐信息平台品质要求分类
        5.2.3 平台的不同品质要素对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选择的影响
    5.3 影响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选择的其他因素
        5.3.1 用户自身因素的影响
        5.3.2 他人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共性与差异
    6.1 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
        6.1.1 我国用户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
        6.1.2 我国用户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的影响因素
        6.1.3 我国用户选择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原因
    6.2 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
        6.2.1 我国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风格流派
        6.2.2 我国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表现形式
        6.2.3 我国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语种
        6.2.4 我国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媒体形式
        6.2.5 我国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内在质量要求
        6.2.6 我国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外在质量要求
        6.2.7 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的影响因素
    6.3 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
        6.3.1 我国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基本途径
        6.3.2 我国用户使用数字音乐信息平台的类型
        6.3.3 我国用户使用的数字音乐信息专门音乐平台
        6.3.4 我国用户使用的数字音乐信息综合性音视频平台
        6.3.5 我国用户使用的数字音乐信息直播平台
        6.3.6 我国用户使用的数字音乐信息乐谱平台
        6.3.7 我国用户了解新数字音乐信息的方法
        6.3.8 我国用户搜索数字音乐信息的方法
        6.3.9 我国用户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常用工具
        6.3.10 我国用户选择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方式的原因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7.2 本研究的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动机访谈提纲
附录2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专家咨询第一轮问卷
附录3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专家咨询第二轮问卷
附录4 “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对象影响因素”专家咨询第三轮问卷
附录5 数字音乐信息平台品质要求调查问卷
附录6 我国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5)移动传播时代听觉回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提出
    1.2 核心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创新点与难点
2 媒介感官失衡与呼唤听觉回归
    2.1 倾听缺席:视觉至上引致感官失衡
    2.2 声达心通:以听觉扭转感官失衡现状
    2.3 立足当下:移动性重塑传播环境
    本章小结
3 媒介即环境:听觉回归的研究路径
    3.1 媒介环境学基本理念简述
    3.2 媒介环境学中的“涉听”论述
    3.3 “媒介即环境”的三个理解维度
    本章小结
4 听觉激活:作为感知—符号环境的听觉媒体
    4.1 作为感知环境的听觉媒体
    4.2 作为符号环境的听觉媒体
    4.3 听觉回归的基础:终端、产品、空间与场景
    本章小结
5 听觉浸润:作为社会环境的听觉媒体
    5.1 听觉陪伴:生活与情感世界的忠实朋友
    5.2 听觉社交:个人与他人沟通的桥梁
    5.3 听觉连接:丰富城市听觉体验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内容和发现
    6.2 未来展望
    6.3 贡献、局限与思考
附录1 图表索引
附录2 焦点小组访谈情况说明
附录3 深度访谈基本情况说明
    一、样本选择
    二、深度访谈提纲
    三、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6)数字音乐网站中的音乐版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背景与缘起
    二、本文研究对象、内容、目的及意义
    三、本文研究理论与方法
    四、网络田野
    五、论文结构示意图
    六、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章 数字音乐网站与版权问题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互联网
        二、音乐产业
        三、数字音乐网站
        四、数字音乐
        五、着作权
    第二节 网络田野调查与发现
        一、音乐网站分类
        二、音乐网站存在的问题
        三、数字音乐网站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音乐版权法基本内容
    第一节 音乐版权研究文献综述
        一、音乐版权研究文献综述
        二、网络环境中涉及的重要版权问题文献综述
        三、小结
    第二节 音乐版权
        一、音乐版权的概念
        二、音乐版权的客体
        三、音乐版权的主体
        四、音乐版权的内容
        五、权利保护期
        六、合理使用
        七、法定许可
    第三节 音乐网站与音乐版权
        一、网络环境中的音乐版权
        二、音乐网站中的版权侵权行为
第三章 数字音乐网站运营及其音乐版权问题
    第一节 数字音乐网站概述
        一、概述
        二、数字音乐网站类别及分布
    第二节 数字音乐网站运营
        一、数字音乐网站案例分析
        二、小结
    第三节 数字音乐网站盈利模式
        一、数字音乐(在线试听、上传或下载)网站分布解析
        二、数字音乐(在线试听、上传或下载)网站盈利模式分析
        三、数字音乐网站困局,亦或转机?
    第四节 音乐网站设计:如何避免版权权利人的指控?
        一、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网站设计方案
        二、与中国传统音乐学网站有关的版权法律问题
        三、小结
结语
    一、数字音乐市场现况
    二、2012中国国家版权产业大事记
    三、小结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QT的嵌入式MP3媒体播放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嵌入式播放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嵌入式发展概述
        1.2.2 GUI发展概述
        1.2.3 嵌入式媒体播放器发展概述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系统整体构架设计
    2.1 嵌入式系统硬件开发平台
        2.1.1 S3C2440核心处理器
        2.1.2 外围电路设计介绍
    2.2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平台的搭建
        2.2.1 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
        2.2.2 系统内核的定制与编译
        2.2.3 制作文件系统
    2.3 串口控制台
    2.4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2.5 配置MADPLAY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MP3播放器设计实现
    3.1 MP3原理
        3.1.1 MP3文件结构
        3.1.2 libmad库函数
    3.2 嵌入式系统图形化界面的实现
        3.2.1 Qt/Embedded图形平台
        3.2.2 Qt/Embedded开发应用
    3.3 MP3应用程序的实现
        3.3.1 MP3文件打开功能
        3.3.2 计算文件长度
        3.3.3 MP3播放控制功能
        3.3.4 上下曲功能
        3.3.5 MP3音量调节功能
        3.3.6 播放进度和显示歌曲名等状态信息
        3.3.7 模式选择
    3.4 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
        3.4.1 驱动简介
        3.4.2 Linux设备驱动帧缓冲原理
        3.4.3 基于Framebuffer的LCD驱动程序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播放器的移植与功能实现
    4.1 配置LCD驱动
    4.2 操作系统的烧写
    4.3 NFS(网络文件系统)的配置和应用
    4.4 应用程序的移植
    4.5 开机自启动运行程序的实现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8)音乐播放产品设计的发展设想及可能性概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音乐播放产品的概念
    1.2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音乐播放产品发展过程及发展现状分析
    2.1 音乐播放产品的发展过程追忆
    2.2 音乐播放产品的发展现状
        2.2.1 主流音乐播放产品MP3处境困难
        2.2.2 视频功能的MP4正在进行时
        2.2.3 另类音乐播放产品兴起
        2.2.4 小结
第3章 音乐播放产品发展趋势的分析
    3.1 消费趋势对音乐播放产品发展趋势的影响
        3.1.1 消费的基本概念
        3.1.2 体验经济环境下的消费趋势
        3.1.3 “我时代”社会群体环境下的消费趋势
        3.1.4 当前消费趋势对未来音乐播放产品发展趋势的影响
    3.2 音乐产业环境对音乐播放产品发展的影响
        3.2.1 未来音乐产业的核心是数字音乐
        3.2.2 数字音乐的商业模式分析及其对音乐播放产品发展的启示
        3.2.3 网络音乐和草根娱乐盛行及其音乐播放产品发展的启示
    3.3 小结:音乐播放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走体验化之路
第4章 音乐播放产品体验化的可能性概念
    4.1 产品影响用户体验的几大因素分析
        4.1.1 产品的感官特征
        4.1.2 产品的使用性
        4.1.3 产品的功能性特征
    4.2 音乐播放产品感官特征的体验化
    4.3 音乐播放产品使用性特征的体验化
        4.3.1 操作方式新颖化、体验化
        4.3.2 界面设计动态化、游戏化
    4.4 音乐播放产品功能性的体验化
        4.4.1 可编辑制作音乐
        4.4.2 建立庞大的网络化音乐互动娱乐体系
        4.4.3 音乐与运动概念更进一步结合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MP3网吧的渠道营销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理论综述
    1.3 论文的逻辑框架
2 国内网吧现状及发展分析
    2.1 网吧存在的社会必然性
    2.2 国外网吧行业的经营模式
    2.3 国内网吧行业的现状
    2.4 国内网吧的经营模式
    2.5 国内网吧行业的发展趋势
3 国内MP3 产业的竞争格局分析
    3.1 产业内的竞争分析
    3.2 潜在新进入者的威胁
    3.3 替代品的威胁
    3.4 供应商议价能力
    3.5 购买者议价能力
    3.6 国内MP3 产业竞争格局分析综述
4 MP3 战略环境和市场营销战略制定
    4.1 深圳和高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现状
    4.2 和高科技国内市场战略环境SWTO 分析
    4.3 和高科技市场营销战略制定
5 MP3 网吧的渠道营销模式设计
    5.1 MP3 网吧的渠道营销模式框架
    5.2 MP3 网吧的渠道营销目标
    5.3 MP3 网吧的渠道营销策略
6 MP3 网吧的渠道营销模式总结和战略展望
    6.1 MP3 网吧的渠道营销模式总结
    6.2 MP3 网吧的渠道营销模式的战略展望
    6.3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精彩链接之MP3随身听(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残障人士的服务研究[D]. 蔡雨彤. 福建师范大学, 2020(02)
  • [2]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研究[D]. 范雨竹. 西南大学, 2019(05)
  • [3]用户数字音乐信息获取行为研究[D]. 娄冬.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数字音乐移动聆听行为的现实图景、生成动因与社会文化意涵[J]. 蒋晓丽,朱亚希.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8(03)
  • [5]移动传播时代听觉回归研究[D]. 郭缨.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6]数字音乐网站中的音乐版权问题研究[D]. 温静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7]基于QT的嵌入式MP3媒体播放器[D]. 张宏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8]音乐播放产品设计的发展设想及可能性概念的研究[D]. 甘冲萍. 同济大学, 2008(S1)
  • [9]耳朵准备好了吗——音乐达人的新玩法[J]. 快乐起飞. 电脑迷, 2008(03)
  • [10]MP3网吧的渠道营销模式研究[D]. 章波.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Wonderful Link MP3随身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