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索引2002(编号:页)

学科索引2002(编号:页)

一、Subject Index2002(No:page)(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涛[1](2021)在《季羡林先生的学术发轫 对1935-1940年间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所选课程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依据留德学者季羡林(1911-2009,其中1935-1945年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回忆録、档案资料,将他"听课证明簿"中所记録的1935-1940年间在哥廷根大学十一个学期所选课程,与当时大学每一学期公布的《大学行政索引/课程目録》相比较,力图还原季羡林在哥廷根学习时的东方学知识体系的构成。从知识迁移史的角度来看,留学生在异域大学中的学习、生活,包括与国外学者之间的交往,是他们知识生成的原点,也是形成他们知识谱系的重要一步。对1935-1940年间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所选课程的重构,有助於系统考察20世纪上半叶东方学知识的迁移情况。

汪天雄[2](2021)在《在线用户评价驱动的产品形态进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是产品制造企业坚持的重要设计理念,因而缩小产品设计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差距始终是设计研究的重要目标。感性工学是一种能将用户需求通过科学手法映射为设计要素的技术。在感性工学的研究过程中有三点问题:第一、在产品感性意象空间的建构过程中,感性意象词汇的提取往往来源于杂志、手册或报告,因而没有全面反映消费者真实的情感需求,采集量较少。第二、在感性意象维度的提炼过程中通常采用调研结合因子分析与聚类算法进行降维,产生了数据更新慢、采集效率低的问题。第三、如何将产品的感性意象推导为设计要素,构建产品设计要素与用户感性意象之间的量化映射关系,提高训练与预测的准确度是感性工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传统感性工学所采用的线性与非线性模型所建立的映射关系模型通常误差较大,同时也缺乏对许多设计要素组成的产品整体形态耦合性进行分析。鉴于此,本研究结合感性工学理论与研究框架,运用文本挖掘与自然语言处理分析电商平台用户在线评价文本,并从中获取用户真实的感性需求信息,以更快捷、更高效的方式建构产品感性意象空间。通过采用回归型支持向量机建立设计要素与感性需求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构建产品形态意象的评价与预测模型。最后,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构建产品形态进化设计系统,生成满足用户偏好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案,为复杂产品形态设计的研究拓宽了理论边界,同时也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和时间,为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与思路方法,具有良好的产品设计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获取电动自行车产品网络在线用户评价文本。使用Python软件编写爬虫函数获取网络在线用户评论信息,基于淘宝与京东两大电商平台,选择评论数超过15条且产品形态符合新国标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产品进行评论爬取,一共选择48款电动自行车产品,共爬取由288510个字组成的评价文本;依据文本预处理规则去除与文本语意无强烈关联的停用词,并应用Jieba工具对评价文本执行分词处理。(2)采用文本挖掘准确分析用户感性意象需求。运用TF-IDF关键词提取方法分析在线用户评价中用户感性意象关键词,完成了 260个产品感性词汇的收集;综合焦点小组与KJ法,合并并简化成67个感性意象词汇;为识别其语意特征,对结果运用WordNet工具检索语意同义词与反义词形成语意网络;通过应用社会地位关系分析网络中具有代表性的感性语意词汇,构建出用户感性意象语意空间;为分析用户感性意象需求与情感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采用模糊Kano模型识别并分类用户需求,从中筛选出表现为兴奋型的感性意象需求,分别为“简约的”、“科技的”、“精致的”、“灵巧的”与“时尚”的感性意象需求。(3)建立基于用户情感偏好的产品意象评价模型。采用评价构造法调研出产品吸引用户的形态特征,获得542项产品形态要素,并通过KJ法合并相似要素,构建出产品形态小型数据集,获得28项产品形态设计要素;对产品样本进行语意差异法实验,基于回归型支持向量机建立产品形态要素与用户感性意象之间的映射关联关系,建立符合用户情感认知的产品多维感性意象评价模型;通过与传统BP神经网络算法误差结果的对比论证了所建立评价模型的优势,同时也对模型的精度与性能进行有效验证,从而辅助设计师准确进行市场定位。(4)产品形态进化生成与设计评价。基于所建构电动自行车产品形态数据集,对设计要素进行二进制编码;依据所分析出的用户重点感性诉求,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感性诉求的权重,以此调整产品个体适应度;以消费者感性偏好为评价目标,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建立产品意象形态进化设计系统,为有效避免用户在评价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所引起的个体适应度偏差,并降低用户疲劳程度,采用用户评价犹豫时间来改进个体适应度;利用基于回归型支持向量机的感性意象评价模型进行自动评价,进一步降低并缓解用户评价过程中产生的疲劳;对产品意象形态进化设计结果运用Rhino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同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产品设计方案的用户满意度进行检验;评价结果验证了本研究所构建的产品意象形态进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以用户感性意象语意空间的构建及产品意象形态进化设计为出发点,对满足用户偏好的产品形态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能有效指导企业进行产品形态的创新设计,辅助设计师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提升设计效率,对企业产品研发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与此同时,也对感性工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进行了有效补充与完善。

尤梓竹[3](2021)在《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一)》文中认为自甲骨文发现以来,众多甲骨文学者投入於甲骨文字的释读工作中,产生了丰富的成果。这些考释成果发布在各种各样的杂志报刊中,为了通盘了解甲骨文字的考释情况,以及学者对某一字形认识的发展和变化,学界曾多次整理总结甲骨文的考释成果。本论文即是在前(5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以往甲骨文考释所取得的成绩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汇集,以提要方式,用简洁的话语陈述诸家考释过程及成果。论文搜集的范围主要是1899年至2005年甲骨学在文字考释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参考《甲骨文字诂林》的体例进行编纂,基本按照《甲骨文字诂林》的顺序编排甲骨文字头,重新加以编号,并附以每一字头在《甲骨文字诂林》和《甲骨文字编》相应的编号。在每一字头下按照年代先後阐述各家观点。为便於检索字形,我们编制了甲骨文部首检字表、拼音检字表等索引。本论文为《甲骨文字考释提要》的第一部分,与贝梦娟《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二)相配套,主要收录《甲骨文字诂林》中编号为1-1889甲骨文字头的考释成果。

丁斯甘[4](2021)在《《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文中提出《通报》(T’oung Pao)创刊于1890年,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汉学刊物,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与书评,具有很高的汉学研究价值。期刊如实反映出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沙畹、伯希和等法国着名汉学家的治学策略,是法国汉学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梳理期刊1890-1944年的论文、书评、纪事信息,对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作整体认识的尝试。文章首先重建《通报》的总体办刊背景,包括期刊19世纪法国在华活动、19世纪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出版技术的更新、交通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逐一分析《通报》与其前身《远东杂志》的承接关系、《通报》的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期刊主编对《通报》办刊的影响、《通报》的发行情况、撰稿人群体等基本情况。从研究领域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主题索引”为依据,整理《通报》自1890-1944年的各类文章,证明《通报》对汉学各领域都有涉猎,每个领域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专业汉学不断深入又相互隔绝的特点。从研究地区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地区索引”为依据,可以发现《通报》尤为关注西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考察与研究,刊载的文章多以文献释读为主,通过文献进而深入其他研究领域,与法国汉学发展趋势一致。《通报》积极引入了西方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考古学、碑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汉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专业汉学正如《通报》所显示的一样,研究涉及汉学领域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了全新发展,法国专业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并对20世纪后期的国际汉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积极使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碑铭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汉学领域,积极与中国学界交往,学术自觉性不断加强,充分体现出沙畹、伯希和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重点梳理沙畹与伯希和的文章、书评为法国汉学研究理清学术思路、推动法国汉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胡裕岭[5](2020)在《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与分歧(1904-1949)》文中认为社会的变革离不开科学技术革命,法律的发展亦如此。当下的中美贸易战也再次告诉我们,谁掌握了核心基础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更多的经济贸易和法律规则的话语权。科学技术不仅事关经济利益、政治变革,而且事关民族兴亡、文化存续。反观中国近代法律大变革的历史,是时,既有国体衰败,列强侵扰,传统频遭质疑,政改瞬息万变,又有实业兴邦,人权浪潮,租界法权失落,西学持续涌入。1904年香港警察开始使用英国亨利制指纹分析法押印指纹,1905年,青岛巡捕局开始使用德国汉堡式指纹分析法查证犯罪嫌疑人,1918年夏全印赴上海公共租界学习亨利制指纹分析法……然而对这一时期指纹证据技术的系统性梳理尚处空白。温故而知新,述往事而思来者。考证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技术分歧、本土探索等,不仅可丰富近代法律的研究,而且可为当下司法改革挖掘本土资源。本文以指纹证据技术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为研究对象,选取1904年至1949年为研究时间段,通过一系列史料考据和问题探讨,试图厘清中国指纹证据技术的历史发展脉络,考证指纹证据技术的早期实践和应用情况,阐释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路径和发展动因,分析指纹证据技术标准的争议与分歧,反思指纹证据技术引入发展与分歧视角下的检警关系、科学技术与司法关系等问题,以求补正指纹证据技术学术史上的部分漏误,探索证据科学发展规律以及为当下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和司法改革尤其是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挖掘本土资源,提供些许镜鉴。中国为何要引入指纹证据技术这门“西学”?法制的冲突首先是文化的冲突。指纹证据技术这门西学在清末时期引入中国并非易事。帝制中国晚期,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和天朝大国之说,已让士大夫阶层陷入对传统文化的盲目自信。他们视传统制度和经验为正统,稍有抵触者即视为异端。但随着西学东渐,西学在中国不断传播,传统经验已暴露出诸多不能自圆其说的科学性问题。直至康熙三年“历法狱案”爆发,表面上是历法较量,实则是中学与西学的话语权之争。然而如何看待和引入较为科学的西学,同时扞卫传统政体,统治者必须为其寻得合理的文化解释。“西法中源”,西方先进的历法和数学源自中华传统文明的学说首先为这一问题的回答拾得文化自信,但很快就在逻辑上不攻自破,既没有看到科学发展的普遍性,也未能解释为何西学在当时更先进于中学。直到鸦片战争再一次将“中弱夷强”的现实问题随着炮火摆在统治者面前。“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固有政治文化传统“体”不变的前提下,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用”的学说登上历史舞台。尽管存在洋务派的“补救”论和维新派的“会通”论等多种解释,但它一样没有回答“西学”何以领先“中学”何以落后的原因,甚至掩盖了体制上的弊病。1898年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号召“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主张“博采西学”。“西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展。警察制度、检察官侦查机制等一系列近代刑事司法制度开始引入并建立起来,指纹证据技术自此被“名正言顺”地引入中国。在当时西方指纹证据技术何以领先于中国?中华文明或是世界上最早将手印或指纹印痕应用于证据领域的文明地区之一。从现有的中西方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是最早将手印纳入证据体系的国家。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大量民间契约中以按捺手印为凭证的方法,这些凭证往往成为案件诉讼过程中的关键证据。按捺手印为凭证,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又称“下手书”“画指券”“画指节”“手摩”等。据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周代,而且在指纹纹线特征的识别与鉴定领域十分发达,曾被应用于司法个案。这种方法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领先地位,辐射影响极其深远。但中国古代对指纹的认识经验判断大于科学分析,始终未能成为一种科学,甚至存在经久失传的现象。如在清代曾有文献认为“画十字”与按捺指纹同义。直至19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人类对指纹的科学认知。指纹证据技术便在近代皮纹学、解剖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高尔顿——亨利、武塞蒂赫等不同的指纹分类系统。指纹人各不同、终身不变的特性,使之得以应用到证据科学领域。阿根廷、印度、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纷纷将指纹正式纳入到证据体系中。受特殊的历史环境影响,指纹证据技术在中国的实践几乎与世界同步。据史料记载,至迟自1904年始,指纹证据技术在青岛、上海、香港等地区的侦查活动中得以实践。而且随着《字林西报(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大陆报(The China Press)》等近代报刊报道,指纹证据技术为国人所知并逐渐在中国萌芽兴起。中国是通过何种方式引入和推广指纹证据技术的?没有证据科学支撑的法律制度难以实现其司法价值。清末民初政府虽然先后效仿日本等国家建立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但当拷讯技术逐步废除,一时间失去证据科学的支撑,司法效能极其低下,司法官员互相推诿,甚至出现派员学习西方催眠术以资审案的闹剧。从中可见当时对西学证据科学的渴望。世界指纹证据技术应用的第一人、武塞蒂赫指纹分类系统的发明者胡安·武塞蒂赫访华传学,留学生归国以及租界地区的早期实践为统治者提供了指纹证据技术这门科学。民初司法部与内务部掀起在全国范围内学习传授指纹证据技术的热潮。政府通过开办指纹传习所、讲习所,在警校办设指纹专科、开设指纹课程,派遣惠洪、夏全印等赴租界学习,派遣留学生先后赴日本、奥地利、德国、美国学习指纹证据技术等方式引入和推广指纹证据技术。同时,夏勤、伍冰壶、张元枚等个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凭借一己之力为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和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经过政府、社会和个人多方面的努力,指纹证据技术短短几年在中国得以实践,并几乎与日本、英国、美国等先进国家保持相当水平,且涌现出一大批指纹专家。司法部先后颁布《办理指纹须知》《试办指纹法令》作为指导手册以将其固定、统一下来,全面推广。上海、南京、天津、汉口、北平、重庆、青岛、汉口等城市警察部门先后建立起指纹专门机构。指纹证据技术的应用取得较大成效,在各地破获多起案件。何种指纹证据技术最为适合中国国情?民国政府尤为重视指纹证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在司法领域三令五申鼓励和支持该技术的推广,而且还曾将指纹证据技术应用于身份证件识别等领域。教育部甚至通令全国各国立大学、私立大学、省教育厅酌设指纹学科。指纹证据技术的知识甚至还出现在高考试题中。然而,中央政令不行、国家内政不一的政治环境在给了各地得以分别实践世界不同指纹证据技术的同时,也给发挥指纹证据技术功能、实现跨区域犯罪侦查协作带来重大障碍。指纹证据技术不仅在各省市存在地域之差,而且同一省市的监狱部门与警察部门所应用的技术标准也是五花八门。根据1935年的史料统计,在全国19个提供指纹办理情况的警察部门中,所采用的指纹技术标准有英国亨利制、德国汉堡式、法国爱蒙培尔制、阿根廷武塞蒂赫制以及中华式等多种,而且其中亨利制也有英式和夏全印式之分;汉堡式还有德式、日式之分。通过分析不同种指纹分析的初步(基本)、二步(附属)和三步(次附属)分析方法,可以发现武塞蒂赫制最为简单,基本分析仅有四大类,但难以应对较大的指纹样本量,因而有附属分析又分十六种,难免前者过于简单,后者又过于复杂。汉堡式与亨利制指纹分类基本相同,在斗形纹的区分上有所差别。在编码技术上,武塞蒂赫制依然最为简单,但查找起来每次至少要找出五个号码,而亨利制第一步仅需确定计数或不计数即可。如果到第二步继续查找,武塞蒂赫制恐怕要找出二十五个号码,而亨利制仅四个号左右即可查出。相比之下汉堡式则也非常简单,仅需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即可,但本质上与亨利制并无较大差异。分析发现,中华式并没有根据中国人的指纹特点加以本土化,而是将亨利制和爱蒙培尔制加以综合,甚至存在许多错误。1933年民国政府开启了指纹证据技术标准的统一之路,发现并决定以中国人指纹之特性定立指纹技术标准。然而技术的分歧与争议远远超过了技术探讨本身。分歧的背后却是师承关系、学源背景等力量的交织角逐。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政部通令警察部门采用亨利制标准,但并未与司法部达成一致意见。至1949年,指纹证据技术标准未能实现实质统一。透过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和分歧我们可以反思哪些问题和经验教训?回顾与反思1905年至1949年指纹证据技术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可以看出其盲目性、重复性、世界性和依赖性的发展特征。从本文第一章西学引入文化解释的局限性中亦可以分析出其对指纹证据技术引之不谓来由、发展不问现实和争议流于人事的问题影响。同时,政治需求、学科教育、职业团体以及个人作用都对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和分歧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民国指纹证据技术诸多未竟之路也给我们当下带来些许启示。如指纹鉴定标准的统一应尽早确立,且应以国人指纹特征为依据;指纹鉴定标准的确立应有司法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共同组织专家委员会开展。除此之外,在指纹证据技术推广中,如何看待学历制教育与在职培训的利弊对当今警察教育乃至其他职业教育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历史镜鉴意义。短期的在职培训能够顺应技术与知识拿来主义之需,不仅见效快成本低,而且能够快速顺应社会的发展变革,但从根不上不能解决技术与知识的研发问题。然而学历教育完成了这一问题吗?似乎还值得更多地反思。透视指纹证据技术标准的分歧纷争,不仅可以窥见民国时期检警关系之变化以及侦查权力的扩张与异化,而且更可以从中探析科学和司法的关系,可以为指纹鉴定标准和采信规则的确立、证据科学与证据法学的发展以及司法改革中中国特色法治路径话语权的探索提供些思路。

黄梓栋[6](2020)在《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不断扩大,成为集收藏、研究、展览、教育和休闲娱乐于一身的多元文化场所。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代表着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更是衡量一个社会文化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十几年来,我国各地的博物馆建设持续升温,无论是场馆的建设数量、规模,抑或是场馆的服务性能、展览品质等,都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过程。而随着当代博物馆职能的不断扩大,公共空间作为公众能够到达并参与的部分,承担了除展览以外的大部分功能活动。有研究指出,公共空间塑造的好坏与否,是观众愿不愿意周而复始地前往博物馆进行活动的关键……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在博物馆空间构成中的作用越发重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由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主要特征出发,确定了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中观众行为模式的调研与分析,结合相关文献阅读,基于空间的适宜可用性属性,梳理出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不同组成部分的描述因子。继而引入空间句法理论,通过空间句法理论的合适参数量化空间模式的描述因子。并以广东省博物馆作为模拟分析的实际案例,提出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空间句法设计策略。希望通过空间句法这一辅助分析策略,为设计师提供实时的设计反馈,使得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设计能更加高效、有依据地进行,作为对传统设计方法的一点小小补充。本文一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通过对博物馆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和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重要性以及主要特征的阐述,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等,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做了梳理;第二章主要通过对当代博物馆的起源、公共空间的定义和公共空间主要特征的梳理,确定了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研究思路;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的可行性。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基于观众行为模式与空间的适宜可用性属性,初步得出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不同组成部分的空间定位描述性因子;第四章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引进空间句法理论对相关的空间定位描述因子进行量化;第五章是基于空间句法对描述因子的量化分析,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对当代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不同组成部分分别提出空间句法的设计策略;第六章则为本文的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碍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的研究尚浅。对于空间句法的学习时间更是短暂,导致文章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错误,还望读者的见谅与批评指正,笔者一定虚心接受,努力改正……

顾若言[7](2020)在《《新中国出土墓志》编辑特色研究》文中认为出土墓志文献整理是古籍整理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编辑出版价值。当前墓志集录成果丰硕,质量却参差不齐,反映出相关出版物在内容选择及编辑规范等方面的不足。丛书《新中国出土墓志》作为中国文物研究所、故宫博物院等单位联合出版的大型墓志整理图书,是古籍整理的典范之作。本文以丛书《新中国出土墓志》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古籍整理与训诂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其江苏地区分卷情况,旁及它卷,梳理丛书的编辑出版过程,深入探究丛书编辑特色,去粗取精,以期对规范出土墓志整理有所裨益。全文研究内容主要有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出土墓志文献整理出版概况进行梳理。从出版载体入手,分别阐述墓志整理在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方面的具体情况,并探讨了当前墓志整理出版“选题厚古薄今、内容缺乏规范”之现状及原因。第二部分对《新中国出土墓志》编辑出版价值进行研究。结合丛书编辑背景与出版情况,以江苏地区分卷为例,探讨了丛书在学术研究、文物抢救与保护等方面的编辑出版价值。第三部分研究《新中国出土墓志》编辑内容与编辑形式特色。运用图书编辑知识,通过分析丛书的选题定位、编辑理念、编辑队伍建设等环节来还原丛书选题策划过程,再通过内容选择、索引编制、装帧设计等方面进一步重现编辑活动,综合挖掘丛书编辑特色。第四部分探讨出土墓志文献整理规范。结合《新中国出土墓志》编辑优点与同类墓志图书编辑情况,博采众长,遵循古籍整理指导思想,针对墓志特点,从定名、释文用字处理、标点等方面讨论出土墓志文献整理规范欠缺之问题。第五部分分析《新中国出土墓志》存在的编校问题。运用编辑学知识、古籍整理校勘方法与训诂学理论,对江苏地区分卷的释字及标点等疏误进行校勘,分类举例并给出相应的补正意见,以更好地完善墓志文献的编校工作。总体上看,丛书《新中国出土墓志》编辑理念清晰,编辑活动各环节皆特色鲜明,注重编校质量的同时也将墓志材料的保护落到实处,为出土文献的编辑出版提供了良好范本。

王晓燕[8](2020)在《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自1958年出版,其后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历经作家雪克四次修改,为当代文学史留下五个版本,呈现了数十万字的异文语料,这是珍贵的文献资源。现有研究有很多重要的成果,绪论第一节分类描述了此类研究的价值。但与本文考察对象直接相关的版本研究存在待开发空间:其一,从版本研究的共同要求观察,《战斗的青春》同类研究的版本意识相对匮乏、版本指向比较模糊、版本依据时见错漏。其二,从红色经典版本变动的区别特征观察,《战斗的青春》同类研究相对忽略了政治修辞>艺术修辞的文献事实。本文拟对同类研究的不足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以《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为研究对象,采取线性对比的方式,依次将1958版/1960版、1960版/1961版、1961版/1962版、1962版/1978版进行对比,穷尽性地统计版本变动内容。依据后版相对于前版“重构了什么——怎样重构——为什么重构”的逻辑路径,立足五个版本的精细对勘,将其置于广义修辞学“两个主体(表达者—接受者)、三个层面(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人的精神建构)”的理论框架,考察《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的修辞重构特点、修辞成因及话语生态。以小说标题“战斗”关联的战争叙事、“青春”关涉的性爱叙事,以及统摄两者的阶级叙事为关注点,聚焦阶级叙事、战争叙事、性爱叙事等不同版本变动主题,参照版本增扩、删减、置换和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分析版本变动篇幅、变动趋势、修改意图等因素。研究发现:增扩主要分布在阶级叙事和战争叙事的修辞重构中,部分分散于性爱叙事的修辞重构;置换和删减在阶级、战争和性爱叙事的重构中分布相对平均;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相对集中在战争叙事中正反群像的形象重构以及性爱叙事中的角色位移和修辞重构。研究认为:《战斗的青春》版本修改本质上是特定意识形态规约下对前版本的一种修辞重构,是一个故事的不同讲法,重构了不同的文本呈现形式,隐含着人的存在方式的修辞信息。据此勾勒相应的叙事变动路径,综合语义分析和修辞考察,分析作家个人讲故事的方式和接受群体听故事的审美期待之间的缝隙,比如受接受者的阅读取向影响,不同版本中许凤三姐妹经历了[+牺牲]→[-牺牲]→[+牺牲]的修辞重构,这里有作家主动或被动的自我调适,个人与时代的互动、及其契合主流意识形态和文艺体制的修辞加工,从中挖掘文学想象和政治想象复杂纠葛中的历史文化信息,尝试将无序分布于不同版本的碎片信息转化为有序的再阐释资源。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战斗的青春》不同版本的修辞重构可能有同质性大于异质性的总体倾向,革命的纯粹性可能部分地遮盖人的复杂性,但那是时代需要的精神能量,是影响同时代人并激发后人追溯的红色基因。当年艺术之“我”融会于政治之“我”的文学生产和产品再加工,仍是考察红色经典版本重构待开发的话语场。希望本文区别于现有研究的分析,能够为修辞学—文学研究互相拓展跨界学术生产、构建更为开放的学科形象和学科生态,探索一种可能性。

石林[9](2020)在《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特征与检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信息化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应用的基础条件。教育信息化离不开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作为数字化学习资源类型之一的Flash动画是传递信息内容的重要媒体,更是一种重要的网络学习资源,其内容由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交互、动态效果等组成。因其强大的多媒体交互及表现能力,Flash动画被广泛应用于远程教学、精品课程网站、慕课平台等领域。网络上积累了海量的Flash动画资源,给动画需求者的检索带来了很多的干扰。学习者如何迅速精准地获取自己需要的Flash动画,是Flash动画搜索引擎需要解决的难题。目前的网络Flash动画检索一般是基于关键词、元数据特征或者网页上下文,检索准确率不理想。于是人们展开了对Flash动画内容特征的深入分析与研究。本研究的选题正是基于SWF格式的文件组织结构,对Flash动画的内容结构特征如场景结构特征、组成元素特征和画面情感特征等进行分析。论文依据Flash动画语义提取的四层框架(即元数据、组成元素、场景、语义层)分别研究了场景特征提取、组成元素特征提取、画面情感特征提取等多项关键技术。该研究的意义主要是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和网络自学习者以及Flash动画爱好者提供快速、精准的Flash动画搜索服务,从而提高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教育应用效率,充分发挥其教育特性。论文首先给出了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定义,分析并建立了Flash动画的内容结构特征描述模型;然后构建出场景结构模型,提出场景的分割算法以及场景特征的提取过程;再后,分析并完成了组成元素特征的提取;最后建立了Flash动画的情感分类模型,利用机器学习获得低层视觉特征(主要为颜色和纹理)到高层情感语义的映射关系,从而完成Flash动画的情感分类,并分别用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情感识别,分析不同学科、学段和教学类型的Flash动画画面情感特征的区别。论文的研究结果为最终将前期提取的场景特征、组成元素特征、情感特征存入索引数据库,建立基于内容的Flash动画检索系统,用于网络用户的Flash动画检索。基于此数据库,论文最后还通过实验,利用灰色关联法验证了Flash动画包含的各内容结构特征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的关联度。结果表明Flash动画中的动态效果特征与学习兴趣的关联度最高,在激发学习者兴趣、集中学习者注意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Flash动画中,对学习者学习兴趣唤起起关键作用的内容结构特征是不一样的。实验结果能够为Flash动画课件创作者在开发Flash动画课件时按照不同学段和学科进行视觉特征选择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前期研究者开发的网络动画爬取程序,本研究从网络上下载了大量Flash动画,从中筛选出教育特征明显、能辅助进行知识学习的4808个Flash动画学习资源作为本研究的样本库。参考教育理论和查阅文献,本文将这4808个样本按学科、学段来划分,并且提取的视觉场景、组成元素特征、情感特征都按照不同学段、不同学科进行分析,获得不同学段和学科的Flash动画的特征,为后期的Flash动画自动分类工作提供指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Flash动画的内容结构特征描述模型,并从学段、学科、教学类型三个维度分析了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特征;建立了场景结构模型,并提出了基于颜色直方图和边缘密度相结合的视觉场景分割算法;建立了情感分类模型,分别基于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卷积神经网络完成Flash动画的情感语义识别;分析了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特征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联度。

丁文姚[10](2020)在《我国科研工作者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数据引用是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中科研工作者普遍的信息行为,规范引用科学数据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和国家政策管理部门的持续关注,2018年国务院发布《科学数据管理方法》和国家标准《信息技术科学数据引用》(GB/T 35294-2017),为我国科学数据的引用实践与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作为重要的科学数据用户,科研工作者需要在学术成果表达中规范呈现、引用科学数据,以提高科学数据可见性、促进科学数据共享,从而有效发挥科学数据的科研价值并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从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结果出发,聚焦探究期刊论文中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旨在描述不同学科领域对科学数据的引用现状,揭示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特征与关联性,挖掘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差异。本研究结合《信息技术科学数据引用》(GB/T 35294-2017)从18个维度构建科学数据引用行为内容分析类目系统,并以此编制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的研究变量集;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抽取不同学科领域12种学术期刊的20172019年每年第一期论文,经调研771篇样本论文,通过人工编码方法从中识别4992条明确的科学数据引用并根据内容分析类目系统对引用片段进行多维度编码。针对编码数据,首先通过不同维度的类别数据频数统计分布揭示期刊论文中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特征,主要从引用标注方式、引用呈现形式、引用位置、引用标记标注位置、引用来源信息标注位置、数据来源标题、唯一标识符和解析地址八个方面反映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从创建时间、创建者、传播者、来源国家、形式和内容类型六个方面反映被引用科学数据的特征;随后通过卡方检验、对数线性模型、对应分析方法分析引用行为模式特征变量间的关联关系与影响效应,并揭示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差异。研究发现:总体上,科研工作者在期刊论文中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较为普遍,科学数据引用数量逐年提高,但不规范引用行为普遍存在;科研工作者对科学数据不同引用元素的标注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关于科学数据唯一标识符和解析地址的不规范引用尤为突出,主要与引用标注方式和科学数据的传播者类型相关;科研工作者的引用标注方式、引用标记标注位置与引用来源信息标注位置共同反映了有连带性的科学数据引用标注行为系列,目前呈现两种较为普遍的引用标注行为系列表现,分别为“引用之处使用标记&参考文献注明来源”和“无标记&引用之处直接说明来源”,两种表现模式中具体的引用标记位置和来源信息标注位置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搭配,同时,科学数据的创建者和传播者类型对科研工作者的引用标注行为系列表现具有显着影响作用。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具有差异:其一,科学数据引用程度存在差异,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对科学数据的引用量日益增加且高于总体平均水平,而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的科学数据引用数量较为稳定且低于平均水平;其二,科学数据类型的引用倾向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科学数据的创建时间、创建者和内容类型三个方面,自然科学与工程科技领域引用的科学数据时间跨度较长、类型丰富,较倾向引用个人或团队研究者形成的科学研究数据,社会科学领域引用的科学数据及时性较强,倾向引用组织机构创建的调查统计类科学数据,而人文学科领域较倾向引用形成时间久远的事实描述类科学数据;其三,科学数据引用来源信息的位置存在明显差异,自然科学与工程科技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基本在论文的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标注,社会科学领域中较多在论文正文内直接描述说明,人文学科领域中较多通过注释标注在页脚中,该差异主要受学科科研范式和固有引用标注习惯的影响;其四,科学数据的引用位置倾向具有较大差异,科学数据在不同学科科研活动中的引用功能存在一定差异。

二、Subject Index2002(No:pag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ubject Index2002(No:page)(论文提纲范文)

(2)在线用户评价驱动的产品形态进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情感体验研究
        1.2.2 情感测量研究现状
        1.2.3 感性工学理论与发展
        1.2.4 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现状
        1.2.5 交互式遗传算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组织结构
第2章 产品感性意象空间的建构
    2.1 产品形态意象与语意
        2.1.1 产品形态意象
        2.1.2 产品形态语意
    2.2 设计意图的表达
        2.2.1 设计编码
        2.2.2 设计解码
    2.3 互联网评价文本数据获取
        2.3.1 基于评价数据的消费者感性诉求分析
        2.3.2 文本获取与处理
    2.4 文本语意分析模型
        2.4.1 文本语意分析
        2.4.2 产品感性意象语意空间的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感性需求与产品设计要素映射关系模型建构方法
    3.1 在线用户评价的需求文本挖掘
    3.2 用户需求属性分类
        3.2.1 基于模糊Kano模型的用户需求属性分类
        3.2.2 模糊Kano模型的计算过程
    3.3 需求的重要度计算
        3.3.1 语义差异法
        3.3.2 模糊层次分析法
    3.4 映射关系模型建构
        3.4.1 回归型支持向量机
        3.4.2 神经网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文本挖掘的感性需求分析
    4.1 确定研究案例
        4.1.1 电动自行车产品发展现状
        4.1.2 电动自行车产品形态特征
    4.2 挑选实验样本
    4.3 感性意象空间的建构过程
        4.3.1 基于词频与KJ法的语意词汇提取与分组
        4.3.2 基于WordNet的感性意象空间建构
        4.3.3 感性意象词汇验证
    4.4 基于用户满意度分类需求属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构建基于用户情感偏好的产品意象评价模型
    5.1 产品感性意象偏好量化实验
    5.2 产品形态要素数据集的构建
        5.2.1 评价构造法
        5.2.2 实验过程与结果
    5.3 基于用户情感偏好的产品意象评价模型
        5.3.1 构建感性评价矩阵
        5.3.2 基于回归型支持向量机的产品意象评价模型
        5.3.3 模型性能的评估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基于BP神经网络建构预测模型
        5.4.2 支持向量回归与BP神经网络误差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品形态进化生成与设计评价
    6.1 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产品形态进化设计
        6.1.1 IGA的进化过程
        6.1.2 交叉与变异
        6.1.3 产品形态元素编码及染色体结构
        6.1.4 人口规模及初始化种群
    6.2 实例研究
        6.2.1 个体编码模式
        6.2.2 产品综合适应度计算
        6.2.3 交互式遗传算法系统的建构
        6.2.4 系统选择算法设定
        6.2.5 系统参数设置
        6.2.6 系统交互界面设计
    6.3 结果和讨论
    6.4 产品方案设计及评价
        6.4.1 方案设计
        6.4.2 设计方案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附录

(3)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说明
字头索引表
前言
甲骨文字考释提要
甲骨文着录文献
参考书目

(4)《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通报》创立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文化格局
        一、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活动
        二、19 世纪后期的实践性汉学家
    第二节 19 世纪法国本土的汉学格局与《通报》的创立
        一、19 世纪法国专业汉学机构和汉语教学
        二、《通报》的创立条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通报》概况
    第一节 《通报》的前身——《远东杂志》
        一、考狄的《远东杂志》概况
        二、《远东杂志》的文章梳理
        三、《远东杂志》与《通报》
    第二节 《通报》概况
        一、《通报》的关注范围
        二、《通报》的栏目设置
        三、《通报》的历任主编
        四、《通报》的发行情况
    第三节 《通报》的作者群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报》的内容(上)——《补充索引》中的主题研究
    第一节 《通报》目录索引中的研究主题分布
        一、《通报》目录索引
        二、《通报》的主题内容与研究领域分布
        三、《通报》汉学主题分类
    第二节 《通报》的文献学研究
        一、语言比较研究
        二、碑铭及各种考古材料的使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报》的内容(下)——《补充索引》的地区研究
    第一节 《通报》西域地区研究
        一、西域地区文章分类
        二、《通报》西域史地探险纪事
    第二节 《通报》的“Tibet”研究
        一、“Tibet”文章分类
        二、《通报》西藏探险纪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报》的发展与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汉学
    第一节 《通报》汉学地位的确立
        一、《通报》的撰稿人特征
        二、《通报》的汉学定位
        三、开放的汉学交流平台
        四、《通报》的影响力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
        一、专业汉学范围的专精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三、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持续加强的学术自觉
        四、法国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交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与分歧(190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价值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共识: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解释与基础
    第一节 指纹证据技术引入的文化解释
        一、西法中源
        二、中体西用
        三、博采西学
    第二节 指纹证据技术引入的制度准备
        一、警察制度建立
        二、检察官侦查权的创设
        三、刑事证据制度的法律探索
    第三节 指纹证据技术传播的教育基础
        一、留学制度
        二、警察学校与司法传习所
        三、翻译学术着作、创办警务杂志
第二章 萌芽:指纹证据技术的滥觞与早期实践
    第一节 中华文明或最早将手印纳入证据体系
        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纹印痕的文明地区之一
        二、中华文明最早将手印纳入证据体系
        三、中国古代手印证据应用的特征与局限
    第二节 指纹证据技术的科学发展起源于西方
        一、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
        二、指纹证据技术的诞生与应用
    第三节 西方指纹证据技术的传入与实践
        一、近代报刊的报道
        二、租界等地的实践
第三章 发展:指纹证据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考据
    第一节 指纹证据技术的曲折前页
        一、拷讯技术的存废之争
        二、学习催眠术
    第二节 指纹证据技术的传播途径
        一、发明者亲授
        二、官方办学
        三、遣员学租界
        四、派遣留学生
        五、国内与国际交流
        六、个人研究传播
    第三节 指纹证据技术的实践情况
        一、司法行政部门
        二、警察部门
        三、刑事案例考察
        四、指纹证据技术实践的问题
第四章 分歧:指纹证据技术的标准之争
    第一节 争议基础——各地实践差异
        一、标准不同实践受阻
        二、各地实践统计情况
    第二节 争议焦点——技术标准之差
        一、亨利制指纹分析法
        二、武塞蒂赫制指纹分析法
        三、汉堡式指纹分析法
        四、爱蒙培尔制指纹分析法
        五、中华式指纹分析法
        六、几种分析方法的评述
    第三节 争议背后——学说派系之争
        一、师承关系与学源背景
        二、人事关系
        三、着说情况
        四、地域差异
    第四节 指纹证据技术统一之努力
        一、技术标准的选择
        二、技术统一计划
        三、形式上的仓促统一
第五章 反思:指纹证据技术的发展镜鉴
    第一节 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一、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特点
        二、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的问题与文化因素
        三、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的其它因素
        四、民国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指纹证据技术的传承与培育方式
        一、学术研究规范对技术传承的影响
        二、技术培育方式的问题
    第三节 指纹证据技术视野下的检警关系
        一、检警指纹证据技术的并行发展
        二、技术分歧下侦查权的扩张与异化
    第四节 指纹证据技术视野下的科学与司法关系
        一、证据科学于司法的价值
        二、证据科学于司法的局限性
        三、司法于证据科学的采信
参考文献
译名索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博物馆的价值与意义
        1.1.1.1 博物馆作为文化的枢纽
        1.1.1.2 博物馆作为一种空间类型
        1.1.2 我国当代博物馆的发展状况
        1.1.2.1 我国掀起博物馆的建设热潮
        1.1.2.2 博物馆成为公众重要的文化休闲场所
        1.1.3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重要性与主要特征
        1.1.3.1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1.1.3.2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主要空间特征
        1.1.3.3 我国博物馆公共空间在新发展趋势下的滞后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1.3.1 关于时间范围界定
        1.3.2 博物馆的定义及分类
        1.3.2.1 关于博物馆的定义
        1.3.2.2 博物馆的分类
        1.3.3 关于当代博物馆的公共空间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博物馆的相关研究
        1.4.2 博物馆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1.4.3 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研究
        1.4.4 空间句法理论的相关研究
        1.4.5 相关的规范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抽象归纳分析法
        1.5.4 计算机辅助分析法
        1.5.5 综合分析法
    1.6 研究框架
    1.7 章节小结
第二章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发展演变及其主要特征
    2.1 博物馆的起源及发展演变简述
        2.1.1 国外博物馆的主要历史演变
        2.1.2 我国博物馆的主要历史演变
    2.2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定义与构成
        2.2.1
        2.2.1.1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定义
        2.2.1.2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构成
    2.3 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发展演变简述
    2.4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主要空间特征浅析
        2.4.1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多义性特征简述
        2.4.2 当代博物馆多义性公共空间的具体表征
        2.4.3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多义性的原因
    2.5 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研究思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观众行为模式解析与空间定位研究
    3.1 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的可行性
        3.1.1 行为是沟通人(机体)与空间的媒介
        3.1.2 空间的适宜可用性的概念
        3.1.3 行为模式与空间模式的关系
        3.1.4 行为模式观察对空间组织的指导意义
    3.2 关于行为模式、空间模式的相关概念
        3.2.1 关于行为与行为模式的概念区分
        3.2.2 空间模式的概念
        3.2.3 影响观众行为的因素
        3.2.4 使用对象的分析
        3.2.4.1 使用人群的界定
        3.2.4.2 观众的心理需求简析
        3.2.4.3 参观者的生理特征简析
        3.2.5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观众主要的行为模式
    3.3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观众行为模式的实际案例调研
        3.3.1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行为模式的调研方法概述
        3.3.2 调研对象概况
        3.3.2.1 调研对象一:广东省博物馆
        3.3.2.2 调研对象二:深圳博物馆
        3.3.3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行为模式调研结果及分析
        3.3.3.1 广东省博物馆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3.3.3.2 深圳博物馆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3.4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观众的行为模式与空间定位
        3.4.1 观众的行为模式解析
        3.4.1.1 步行行为模式解析
        3.4.1.2 坐憩行为模式
        3.4.1.3 驻足停留行为模式
        3.4.1.4 聚集行为模式
        3.4.2 基于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定位
        3.4.2.1 核心空间的空间定位
        3.4.2.2 交通空间的空间定位
        3.4.2.3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的空间定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句法量化分析
    4.1 基于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句法分析可行性
        4.1.1 空间句法相关理论层面的可行性
        4.1.2 空间句法理论作为基于行为模式的设计方法理论基础的可行性
        4.1.3 空间句法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佐证
    4.2 空间句法理论的相关概念简述
        4.2.1 空间句法的核心概念——组构
        4.2.2 空间句法下空间的主要图解方法
        4.2.3 空间句法的部分定量分析参数解读
    4.3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描述因子的句法描述参数解读
        4.3.1 可达性及其空间描述参数
        4.3.2 可交流性及其空间描述参数
        4.3.3 可憩性及其空间描述参数
        4.3.4 可理解性及其空间描述参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设计策略——以广东省博物馆为模拟分析案例
    5.1 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句法设计策略概述
    5.2 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句法解读列表
    5.3 方案初始阶段的整体空间布局句法设计策略
        5.3.1 代理机器人对方案整体空间布局的模拟分析
        5.3.2 实际案例的模拟分析(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
    5.4 核心空间的句法设计策略
        5.4.1 核心空间描述因子的句法衡量参数
        5.4.2 核心空间句法设计策略的实际案例研究(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
    5.5 交通空间的空间句法设计策略
        5.5.1 交通空间描述因子的句法衡量参数
        5.5.2 交通空间空间句法设计策略的实际案例模拟解析(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
    5.6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的空间句法设计策略
        5.6.1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描述因子的句法衡量参数
        5.6.2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句法设计策略的实际案例模拟解析(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6.1 研究的局限
    6.2 研究的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件

(7)《新中国出土墓志》编辑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述评
    二、选题依据及意义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出土墓志文献整理出版概况
    第一节 墓志文献出版情况
        一、纸质出版
        二、数字出版
    第二节 墓志文献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厚古薄今
        二、内容缺乏规范
第二章 《新中国出土墓志》编辑出版价值
    第一节 丛书出版情况
        一、第一期工程出版情况
        二、第二期工程出版情况
    第二节 对交叉学科研究的丰富与推动
        一、多角度展现墓志研究价值
        二、促进交叉学科的综合研究
    第三节 对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促进
        一、全国流散墓志亟待保护
        二、丛书对墓志的全面抢救
第三章 《新中国出土墓志》编辑内容与形式特色
    第一节 精准科学的选题策划
        一、图书选题原则
        二、图书编辑理念
        三、编辑队伍建设
    第二节 全面细致的墓志整理
        一、古今兼收
        二、细分地域
    第三节 方便实用的索引编制
        一、墓志图书的索引编制
        二、丛书实用的人名索引
    第四节 美观经济的装帧设计
        一、图版设计
        二、文字排版
第四章 出土墓志文献编辑规范思考
    第一节 定名规范
        一、首题定名
        二、简称定名
        三、定名方式的取舍
    第二节 释文用字规范
        一、繁简字录文问题
        二、其他文字处理问题
        三、特殊字形处理的具体方法
    第三节 标点规范
        一、志文标点
        二、铭文标点
第五章 《新中国出土墓志》编校问题举隅
    第一节 释字疏误
        一、误释
        二、可释未释
    第二节 标点疏误及其他
        一、句读不当
        二、其他编校问题
结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8)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重要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战斗的青春》:文本和版本研究(1959—2020)
        一、文本研究
        二、文本研究的一个特别类型:版本研究
    第二节 现有研究的局限
        一、文本研究不足
        二、版本研究缺失
    第三节 本文选题意义、拟探讨的问题、主要理论资源、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拟探讨的问题
        三、主要理论资源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战斗的青春》版本状况和相关说明
    第一节 雪克与《战斗的青春》及五个版本
        一、雪克与《战斗的青春》创作和修改
        二、《战斗的青春》版本依据和版本变动情况
    第二节 本文写作的相关问题说明
        一、版本变动数量统计规则和分类原则
        二、本文写作的相关说明
        (一)关于词语变动、句子变动、段落变动的界限区分
        (二)关于“增扩”“置换”“删减”混杂出现的归类
        (三)正文自述系统和引述系统
        (四)脚注和引例标注说明
        (五)符号说明
        (六)繁简字说明
第二章 《战斗的青春》阶级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重构更明确的阶级界限
        一、增扩[+阶级出身]
        二、增扩[+阶级界限]
    第二节 重构更强化的阶级对立
        一、置换[+隐忍 -抗争]→[-隐忍 +抗争]
        二、增扩和置换[+个人恩怨 -阶级仇恨]→[-个人恩怨 +阶级仇恨]
    第三节 重构阶级角色的话语空间
        一、删减反面角色话语权
        二、增扩阶级教谕话语
    小结
第三章 《战斗的青春》战争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英雄群像的修辞重构
        一、置换和删减英雄群像主体[-次要人物 +主要人物 -领导个体+领导集体]
        二、增删置换英雄群像生理形象[+雄化+正向强化]
        三、增扩和置换英雄群像精神成长[+忠诚+善言+读书]
        四、增扩和删减英雄群像行为特征[+警觉+善战-负向]
        五、增扩和置换英雄群像人际关系[+亲情+互助+感召力]
    第二节 反面群像的修辞重构
        一、增扩和置换反面群像形体样态[+动物化]
        二、增删置换反面群像生物本能[+攻击本能+食色本能]
        三、增扩和删减反面群像人际关系[+黑化]
    第三节 两个向度:重构文本修辞风格
        一、置换和增扩[+乐观性]
        二、置换和删减[-悲剧性]
    小结
第四章 《战斗的青春》性爱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修辞重构的性爱叙事:“不变”的规约和“变”的路径
        一、性爱分配“不变”的规约:语义分析和修辞策略
        二、性爱分配“变”的路径:语义分析和修辞重构
    第二节 许凤—胡文玉:角色关系与角色位移
        一、增扩许凤—革命者胡文玉[+革命]→[-性+爱]
        二、置换许凤—公开叛徒身份的胡文玉[-革命]→[-性+恨]
        三、增删置换许凤—未公开叛徒身份的胡文玉[-革命]→[-性-爱]
        四、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角色位移与文本建构
        五、参照对比:胡文玉—小鸾[+性-爱]程度浅→程度深
    第三节 许凤—李铁:性爱克制与修辞重构
        一、删减[-性爱之感]
        二、置换[+政治引导]
        三、参照对比:江丽—李铁[-性 +爱]→[-性 -爱]
    小结
结语 本文主要观点、创新点、主要不足
附录1 本文图表索引
附录2 版本比对汇总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特征与检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点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
    2.2 多媒体信息内容管理理论
    2.3 学习资源的语义分析
    2.4 元数据描述
    2.5 基于内容的信息检索技术
第三章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概述与内容结构特征描述模型
    3.1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分析
        3.1.1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特点
        3.1.2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分类
        3.1.3 网络Flash动画在互联网中的存在形式
        3.1.4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搜索
    3.2 网络Flash动画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2.1 网络Flash动画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3.2.2 网络Flash动画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属性分析
    3.3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样本集分析
    3.4 网络Flash动画的内容结构特征描述模型
第四章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场景特征分析
    4.1 网络Flash动画的文件结构
    4.2 网络Flash动画的场景结构模型
    4.3 逻辑场景分割
        4.3.1 逻辑场景
        4.3.2 逻辑场景分割
    4.4 视觉场景分割
        4.4.1 视觉场景
        4.4.2 视觉场景分割
    4.5 场景分割实验与场景特征分析
第五章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组成元素特征分析
    5.1 组成元素特征概述
    5.2 静态视觉特征提取
        5.2.1 静态视觉特征定义方式
        5.2.2 静态视觉特征提取方法
        5.2.3 静态视觉特征分析
    5.3 动态效果提取
        5.3.1 动态效果定义方式
        5.3.2 动态效果提取方法
        5.3.3 动态效果分析
    5.4 交互特征提取
        5.4.1 交互方式与交互特征
        5.4.2 交互定义方式
        5.4.3 交互特征提取
        5.4.4 交互特征分析
第六章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画面情感特征分析
    6.1 多媒体画面情感研究现状
    6.2 多媒体画面情感描述模型
        6.2.1 情感分类模型
        6.2.2 画面特征提取
    6.3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画面情感识别
        6.3.1 视觉特征数据预处理
        6.3.2 情感特征数据获取
        6.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情感识别
        6.3.4 基于SVM的学习过程情感识别
        6.3.5 基于CNN的情感识别
    6.4 实验结果综合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基于内容结构的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检索系统
    7.1 检索系统研究现状
    7.2 检索系统设计
        7.2.1 系统需求分析
        7.2.2 功能模块设计
        7.2.3 数据库设计
    7.3 检索系统实现
        7.3.1 环境要求
        7.3.2 模块实现
        7.3.3 检索界面
        7.3.4 系统测试
    7.4 检索系统的应用
        7.4.1 系统面向对象
        7.4.2 系统应用案例
        7.4.3 案例分析
第八章 Flash动画内容结构特征与学习兴趣关联度分析
    8.1 实验设计
    8.2 实验平台开发
    8.3 实验实施过程
    8.4 实验分析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论文工作总结
    9.2 工作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谢辞

(10)我国科研工作者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章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科研工作者
        2.1.2 科学数据
        2.1.3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
        2.1.4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
    2.2 科学数据引用相关研究综述
        2.2.1 科学数据引用的理论研究
        2.2.2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的实证调研
        2.2.3 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问题
        3.1.3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2.1 研究内容
        3.2.2 研究思路
        3.2.3 研究方法
    3.3 研究重点与难点
        3.3.1 研究重点
        3.3.2 研究难点
第4章 数据获取
    4.1 数据来源
    4.2 样本获取
        4.2.1 抽样方法
        4.2.2 抽样过程
    4.3 数据编码
第5章 科研工作者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特征
    5.1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研究变量集
    5.2 科学数据引用强度
        5.2.1 科学数据引用量
        5.2.2 科学数据篇均引用量
    5.3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
        5.3.1 科学数据引用标注方式
        5.3.2 科学数据引用呈现形式
        5.3.3 科学数据引用位置
        5.3.4 科学数据引用标记标注位置
        5.3.5 科学数据引用来源信息标注位置
        5.3.6 科学数据来源标题
        5.3.7 科学数据唯一标识符
        5.3.8 科学数据解析地址
    5.4 被引用科学数据特征
        5.4.1 科学数据创建时间
        5.4.2 科学数据创建者
        5.4.3 科学数据引用传播者
        5.4.4 科学数据来源国家
        5.4.5 科学数据类型
第6章 科研工作者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特征关联性
    6.1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特征变量相关性检验
    6.2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内在关联性
        6.2.1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内在关联假设
        6.2.2 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内在关联分析
    6.3 科学数据特征与引用行为特征的影响关联性
        6.3.1 科学数据特征与引用行为特征的影响关联假设
        6.3.2 科学数据特征对引用行为特征的影响关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差异
    7.1 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差异假设
    7.2 不同期刊科学数据唯一标识符的标注特征差异分析
    7.3 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对不同创建时间、创建者、传播者和内容类型科学数据的引用倾向差异分析
        7.3.1 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对单项特征科学数据的引用倾向差异
        7.3.2 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对交叉特征科学数据的引用倾向差异
    7.4 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数据引用来源信息标注位置差异分析
    7.5 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数据引用位置倾向差异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1.1 科研工作者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特征与关联性
        8.1.2 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差异
    8.2 研究启示
        8.2.1 提高科学数据引用行为规范性
        8.2.2 重点改善科学数据唯一标识符和解析地址的标注失范
        8.2.3 提高科学数据的可获取性,规划科学数据引用平台
    8.3 研究创新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卡方检验概率p值
    附录2 卡方检验Cramer’s V系数测定值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Subject Index2002(No:page)(论文参考文献)

  • [1]季羡林先生的学术发轫 对1935-1940年间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所选课程的考察[J]. 李雪涛. 中国文化, 2021(02)
  • [2]在线用户评价驱动的产品形态进化设计方法研究[D]. 汪天雄.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一)[D]. 尤梓竹. 吉林大学, 2021(01)
  • [4]《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D]. 丁斯甘. 兰州大学, 2021(09)
  • [5]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与分歧(1904-1949)[D]. 胡裕岭.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6]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黄梓栋. 深圳大学, 2020(10)
  • [7]《新中国出土墓志》编辑特色研究[D]. 顾若言.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D]. 王晓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特征与检索研究[D]. 石林.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我国科研工作者科学数据引用行为模式研究[D]. 丁文姚.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学科索引2002(编号: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