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托夫勒:中国的三个预测和世界的四个新预测

学者托夫勒:中国的三个预测和世界的四个新预测

一、学者托夫勒:对中国三大预测和对世界四新预言(论文文献综述)

张霜[1](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赖燕茹[2](2016)在《科技政治学视角下的互联网研究》文中认为科技创新是全球格局演化的重要诱因,也是大国竞逐世界的重要筹码。从人类发展历史上来看,竞争存在与各个种族、民族和国家,在这个不断推动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上演着惊心动魄,但同时也把科技创新的非凡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从冷兵器战争时代到机械化全面应用战争而打破世界格局,从核武器让两个半球维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到世界两大军事力量的军备竞赛,都塑造了当今社会的世界格局。从瑞士长矛、德国铁路到美国曼哈顿工程,我们在历史深处窥见到了一个隐秘之手,那是拨动全球格局演化的科技之手,它在20世纪重新给世界带来了惊奇与躁动。如果说,在人类20世纪的天空中寻找一项最耀眼的科技创新,这一王冠非“互联网”莫属。1969年,在美国国防部资助下,全球第一个网络“阿帕网”问世。无论从经济、军事及政治等哪一个维度而言,这项具有时代意义的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世界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它就好像是一场蝴蝶效应而引发的的飓风。有社会学家称之为“后工业社会”也有未来学家称之为:正向我们迈开脚的信息时代。于是,我们看到,在这场变革的发源地——美国,它不仅用呼啸的导弹与飞机引领了一场信息化军事变革,它又借所谓的“自由”与“开放”试图在全球掀起一场信息化政治变革。显然,对于美国主导的这种军事霸权与政治霸权,其背后的支撑是“互联网”这一科技霸权。军事也是政治的继续,破解美国的霸权魔咒,亟需我们对互联网从科技政治学的视角进行全新审视。本文从科技政治学的视角出发,以作为一个科学技术体系的互联网技术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互联网早期的政治塑造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选择,以最能代表互联网全面扩张时期新安全观的美国网络安全战略为例,探讨了互联网技术发展成熟后对政治产生的重要影响,以此展现互联网与政治的互动关系。文章梳理了科学技术政治学的学科设置、学科发展及研究视域,对科学技术与政治权力转移的逻辑进行思考,以科技政治互动观展开本文的研究。本文发现,互联网技术体系在其诞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极易受到政治和社会因素影响,而随着其不断的生长,尤其是催生“信息革命”后趋于稳定发展,反过来又对政治结构和权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构建了一个权力上从根本上分散的世界。美国塑造全球信息政治霸权,实际上背离了互联网去中心化的本质。互联网的不断扩张意味着信息垄断将不复存在,美国的全球信息政治霸权受到挑战,权力的分享将成为世界格局重塑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我国应该将互联网治理提上日程,重视中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积极参与建立国际信息新秩序。在科技与政治紧密耦合的时代,本文将科技政治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美国互联网的研究之中,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与科技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而且也对我国参与互联网全球治理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荆孝民[3](2016)在《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是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国际的、跨文化教育的维度融入普通高中办学的愿景、课程、教学、师资、科研、德育、交流等学校教育教学各要素和具体过程之中,促进学校和师生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教育实践。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基础教育国际化办学实践迅速发展,大量国际课程被引入中国,普通高中在国际化教育实践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办学定位不准、办学理念不清晰、课程引进与整合不规范、教学内容不恰当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在引进国际课程的同时,普通高中自身在课程目标、管理、结构和实施等方面也受到挑战。如何将国际的、跨文化教育的维度融入教育实践,增强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规范性,促进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以西北地区一所普通高中国际化教育实践为行动研究对象,以跨文化教育理念为研究视角,追溯其办学发展历史,深入实践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重点对国际化教育实践中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支撑学校课程变革的诸要素,如理念与愿景、管理与组织、教师和学生、交流与合作等进行考察,力图通过发展现状、实践结果的梳理,运用跨文化教育的理念作为背景,审视、发现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和措施,以期为高中教育国际化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素材,并为跨文化教育理论在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学校教育是实施跨文化教育的载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有适合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科学地施教过程、师生共同发展的机制、开放合作的办学平台与环境等作为基础与保障。从这四个维度对高中教育国际化实践进行的分析和梳理来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对于改进课程与教学、增强学校办学实力、促进国际理解和跨文化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以及高中新课程改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或借鉴作用。同时也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比如对于高中国际部还需进一步准确定位、规范运行;课程整合与教学组织需进一步优化;对学生的多样需求和多元培养应给予更多关注;对于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中的跨文化教育应落到实处;要重视并利用好国际化办学对于普通高中长远发展与规划的积极影响,并发挥辐射与带动作用。最后集中对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改进对策进行了思考。新常态下教育政策的积极与正确作为是国际化办学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明晰的国际化教育理念与共识为引领,通过英语学科及各学科的变革与发展,坚守教育价值取向和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各项功能目标,达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张凤翠[4](2015)在《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人类社会飞速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类在享受发达的科技文明成果、丰富的物质产品、繁荣的文化资源的同时,展开了对大自然的征服、掠夺。这种对大自然的征服与掠夺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世界性难题,开始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过程中,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派成为其中的重要的思想成果。“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流派之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角,运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方法,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加拿大的本·阿格尔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正式提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并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近40年的学术生涯中,出版了10多部学术专着。在研究中他积极吸收左派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文化研究等批判性社会理论的激进因素,继承并且发扬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传统和精神,运用马克思的方法论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态危机取代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产生的直接根源在于过度生产和异化消费,所以他从异化消费入手,探寻了如何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出路。在此基础之上,他提出生态系统的有限性和人们追求增长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形成的“期望破灭的辩证法”必然引发社会变革,而摆脱生态危机的社会变革是通过分散化和非官僚化走向生态社会主义。总而言之,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其从生态学角度探讨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并对以后的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对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给予了充分展开和深入剖析,除了对阿格尔生态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分析,还对阿格尔和其它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凸显其理论渊源和理论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如下:ii绪论,作为本文研究的重要基础,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以及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从学术角度对目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文章分析了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工业文明进一步向前发展,这种发展带来了资本主义危机进一步加深,同时全球生态危机日趋严重。面对如此情况,资本主义国家生态运动和绿色政治逐渐发展,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生态学、系统论和未来学的发展成为其重要的学科背景,而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其重要的思想渊源。阐述本·阿格尔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本·阿格尔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并进一步论述其实质,异化消费是异化劳动的产物,是产生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根据社会发展形势,本·阿格尔用生态危机理论取代了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并进一步分析世界出现生态危机并越来越严重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指出:生态危机就是基于过度生产的“异化消费”的恶果,危机解决的可能性——“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在此基础之上对资本主义社会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刻地批判。政治上在对官僚政治与隐性政治的批判;在经济上对掠控支配自然的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方式的批判;在文化上对资本主义大众消费文化以及泛化的批判。论述本·阿格尔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本·阿格尔从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过程、特征以及实现设想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阿格尔生态社会主义产生过程:从理想中的生态社会主义,到民主对话的生态社会主义,最后乌托邦的和谐生态社会主义。并提出生态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全面解放的无异化,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从经济、政治和技术的角度分析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经济特征为实现稳态经济模式的生态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特征为非官僚化的社会主义生态政治,技术上的特征为个体自由实践的生态社会主义技术。他对如何对发达资本主义的重组从而建立一个生态性的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探索。在此基础之上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包括两个方面: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结合的必要性;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结合的具体方法。比较分析本·阿格尔和其它学者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异同。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学者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有对人类社会生态学问题的相同认知,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其异同点的分析分别从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关系、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问题探索进行比较。阿格尔提出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对比奥康纳、福斯特等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态危机的联系中展开对资本主义的系统批判。在解决危机途径上,进行马尔库塞所提出的解决途径及和阿格尔的解决路径的异同,福斯特所提出的解决途径及和阿格尔的解决途径的异同,在比较的基础之上得出阿格尔在整个生态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评价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具体阐述了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其合理性在于提出人真正需要在于创造性的劳动;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根本原因的合理分析;异化消费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贡献;重视阶级意识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的局限性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认识的片面性;社会改革的抽象人道主义性质;“零增长”稳态经济模式的乌托邦性质。最后归纳总结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意义,中国社会的矛盾与资本主义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研究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充分理解中国国情的基础之上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

钟伟[5](2013)在《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旅游经济研究的重要主题。国内外有关这一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者是否存在相互促进关系以及相关约束条件。一个较为普遍的共识是,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实质上主要体现在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规模影响。而有关旅游业发展对反映经济活力的增长速度和体现经济增长质量的国民福利的影响研究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造成对旅游业经济影响的认识长期拘泥于旅游业发展对增长规模影响的单一研究框架中,而有关旅游业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内部结构及传导机制的作用尚未有力的研究结论。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旅游业取得了巨大发展,旅游城市化成为国内旅游业发展得重要特征之一。这使得城市旅游经济研究迫切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持。一直以来,由于数据采样困难,有关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多是针对全国层面、省级层面或者单个城市,基于实证分析的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影响研究有待深入,特别是对城市经济内部结构影响以及传导机制的研究相对不足。遵循以上研究启示,本文采用一般均衡分析、对比分析以及经济计量等研究方法,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旅游业扩张带来的资源转移效应和收入效应及其对制造业的影响,探讨了旅游业对经济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结合区域经济学和旅游经济学相关知识,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估计方法测算了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的影响程度、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旅游业与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的关系,采用面板协整和回归方法分别研究了旅游业对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人力资本投入、制造业投入、制度质量以及科技创新等经济增长源泉的影响方向,回答了旅游业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作用。具体来看,论文主要分为八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研究框架以及论文创新之处;第二章是文献述评;首先从乘数效应、贸易效应、国民福利等角度分析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总结旅游业扩张促进经济增长假说以及产生的负面效应,如去工业化、荷兰病、挤出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其次,专门从研究方法角度梳理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再次,围绕旅游城市这一研究对象,梳理了相关研究视角,重点回顾了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最后,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对象上对上述文献进行了综合评述。第三章是城市旅游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分析;在介绍和界定相关概念基础上,探讨了旅游业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构建两个理论模型,采用一般均衡方法重点分析了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及其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并从国民福利角度分析了旅游业扩张的资源转移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影响,并着重阐述旅游业扩张与去工业化的内在机理;第四章是旅游业扩张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国内40个典型的旅游城市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估计方法测度了旅游业扩张对经济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的影响程度,并从乘数效应理论、资源诅咒理论以及政府主导等角度分别对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是基于城市不同类型的划分,测度和分析了旅游业扩张对不同类型城市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的影响,比较了城市差异与旅游业经济影响的关系。第六章是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传导的实证研究。在对相关变量进行面板协整检验的基础上,重点考察旅游业扩张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人力资本投入、制造业投入、对外开放程度、制度质量以及科技创新的内在关系,回答了研究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方式。第七章是对策建议,主要是依据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要合理认识旅游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从外部关系上,科学认识旅游业扩张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和负面效应,并指出新型工业化在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旅游业可能的“去工业化”效应如何防范。其次,从旅游业内部增长上,提出要走旅游业包容性增长方式,注重旅游业增长的前提条件、过程要素以及分配结果的包容。第八章研究结论和主要不足。本文主要研究结论简述如下:1.旅游业扩张总体上促进城市经济规模增长,但作用程度有限本文通过规范的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运用相关参数估计方法,得出旅游业扩张有利于城市经济规模的增长。具体而言,城市旅游业每增加1个点的产出,将带动城市经济总量增长0.171个点。进一步通过截距项参数估计发现包含旅游业、固定资产以及劳动力投入等综合因素对沿海发达城市的经济增长影响作用较大,而对中西部的城市作用程度较低。通过变系数参数估计方法发现,绝大多数城市的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是正面促进,但作用程度并不十分显着。2.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呈现U形作用的非线性关系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基础,构建包含旅游业、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投入、对外开放程度、制度质量、科技进步以及城市初始水平等因素的计量模型,通过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研究发现,旅游业对城市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表现为一次项系数显着为负,二次平方项系数显着为正的特点,说明旅游业扩张与城市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一种U形非线性关系,即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依据加入二次项的回归结果,计算出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率的大致拐点为旅游业专业化水平达到0.482。3.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旅游业扩张带来的经济影响不同通过对40个旅游城市进一步分类,实证研究发现旅游业扩张对旅游专业化上升型城市经济规模的贡献最为显着,平稳型城市次之,而下降型城市作用不明显;其次,旅游业扩张对大型城市和中小型城市经济增长规模带来的正面促进作用较为显着,而对于特大型城市表现的并不突出。而对于经济增长速度而言,旅游业对大型城市的作用更为不明显。第三,对于不同区位的城市,旅游业扩张均能促进经济规模的增加,但就增长速度而言,中西部城市旅游业表现出比东部更为显着的削弱作用。4.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作用表现出差异旅游业扩张有利于拉动固定资产投入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同时对城市对外开放也表现出显着地互补关系。通过对城市分类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回归发现,旅游业扩张在东部城市表现出更为显着地促进对外开放的作用。与此同时,旅游业扩张对制造业、人力资本、制度质量以及科技进步表现出不同程度地替代作用。实证结果证实了旅游业对制造业的挤出效应,也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模型推理的结论。而有关旅游业对人力资本和制度削弱的解释可以从“资源诅咒”等理论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释。

王茼萱[6](2012)在《手机电视内容开发及营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机电视是媒介融合的明星产品,作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切入口,手机电视在为人们带来便捷的移动信息生活和全新的媒介体验的同时,也为市场渐趋饱和的广电业和业务推陈出新日益乏力的电信业创造了新的市场机遇,还为广告商提供了全新的营销推广平台。随着国家工信部3G运营牌照的发放,中国迈进3G时代;手机电视的技术标准问题、政策管制等问题也逐渐得到解决;几年时间的市场探索也为手机电视运营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和用户群体。中国手机电视产业即将跨入高速发展时期。手机电视的独特性有很多方面值得研究,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手机电视的内容开发和市场营销上。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论述了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进而探讨了基于手机媒体的衍生新媒体形式——手机电视的定义、发展动因、媒介传播特性等问题。第三部分手机电视的内容开发,即从内容层面探讨了适合手机电视平台播出的节目内容和节目类型,又从形式层面提出了关于手机电视的制作、编播的建议。第四部分手机电视的市场营销,基于手机电视传媒产品二次售卖的特质,论文先从一次售卖的角度探索运营商可以采用哪些营销方式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又从二次售卖的角度分析了手机电视能够创新采用哪些广告形式赢得广告客户。希望这篇论文能够为手机电视未来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杨娟[7](2011)在《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介融合是当前全球传媒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在全球信息化大的产业背景下,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和终端等环节加速融合。在内容生产领域,新旧媒体互为补充、相互借力,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形式不断涌现,令人应接不暇。“全媒体”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命题在生产领域萌发,并迅速扩散到传媒运营的各个环节。以全媒体生产为路径探索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其价值不仅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传播变革,更是为日显困顿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论文定位于实现一个问题式的理论架构,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探讨。文章以传播学、经济学、媒介经营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紧扣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脉搏,在诸多生产现场搜集大量一手资料,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较为系统的论证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及发展路径等要点,提出建设性的生产思路,展开问题式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依据问题。在我国三网融合新的产业政策和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高速发展的强大驱动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生产融合显得合理而必要。在媒介现实的生产中,传统媒体基于媒体之间传播特性的互补优势、受众和市场的现实需求、全媒体整合营销策略的优势、品牌延伸利益的最大化、价值链的优化等角度考量,日趋加速与新媒体在生产上融合渗透的步伐。本文的研究为媒介生产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在国内外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现状研究中,论文提出,鉴于各国传媒的发展背景不同,各个国家的媒介在生产领域的融合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中国现阶段媒介生产融合的主要特点为:空间区域上的多样性和差异化融合;时间上的渐进式动态发展、螺旋上升式融合;形态上的有限融合。在传统媒体实践的微观层面,我国的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生产融合先后经历了传统媒体网络版、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生产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目前正处在两者之间生产深度融合的品牌建立阶段。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广泛的定量调查基础上,了解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现状,掌握传媒集团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方面的具体生产情况,为在中国大框架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宏观视野和战略发展路径分析。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分析中,结合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的实践,通过大量的定量和定性调查研究,论文指出:由于中国传媒旧有体制的存在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传统媒体固有成见及新媒体自身生产不成熟,带来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的诸多问题和传媒从业人员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论文指出,传统媒体转型要观念先行,转变生产思路与理念比转换生产方式更重要;体制机制改革是传媒转型的关键因素;新媒体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决定融合力强弱的重要一环。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路径探析中,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的生产格局及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格局。接着,文章从微观角度对中国现阶段传统媒体全媒体实践的路径选择进行归类分析。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其影响力、资金、技术、资源储备因素不同,“全媒体生产”路径也不尽相同,但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决定了“全媒体”生产实践必定要在一个全国性的大框架下发展。论文进一步指出全媒体实践诸多环节的实现,在传媒内部是一个想象力、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凝聚力五力合力变奏的过程,这种合力构成了媒介的融合力,是传媒生产力能否提高的关键。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选取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为考察单位,进行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典型案例调查。深入剖析了三类主要发展路径:第一类在中央级别和极具品牌影响力的传媒中存在,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将品牌在新媒体业务中无限延伸和扩散;第二类在省级层面传媒中出现,以上海电视台为例:全媒体集群式的发展路径。第三类以地市级传媒集团为主,以烟台日报报业集团为例: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的发展路径。论文结合调查数据和调研情况,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对以上三大传媒生产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并对创建新闻中心之后的新闻生产进行深入思考。论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开放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人员技能、素质、观念的全面提高,是解决传媒生产现实问题的关键。而当前,在大部分传统媒体的改革以技术改进和平台建设为先导,“伤筋动骨”的体制改革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下,自中央级到地方级媒体的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大刀阔斧、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传媒改革,无疑从各个层面树立了中国传统传媒发展的标杆。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我国媒介生产融合进行研究。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置入产业融合大的系统框架内进行阐释和分析,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了我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路径,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支持。2、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传媒从业人员、传媒生产现状和传媒市场进行动态跟踪调研,探索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全媒体生产路径的阶段化生产模式和具体生产策略。3、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格局的变化,提出改变的是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人们对于内容需求的核心并没有改变,而生产融合旨在建立下一代内容的生产优势,下一代内容显示了与新技术具有超强黏性的基本特性。提出以受众为中心的生产成为今天传媒生产的核心概念。4、提出媒介融合力即生产力。强调传统媒体媒介生产融合的本质是:将生产要素置于更加广阔的坐标系中进行最优化选择,发展传媒生产力。5、首次对不同层级的传统媒体生产现状进行广泛调研,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提出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特点及不同层面传媒的生产融合模式。

熊妮[8](2010)在《日本“动漫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本动漫热潮席卷全球,以轻松娱乐的方式展示独特的文化魅力,还依靠庞大的产业链,引领时尚潮流,到如今,动漫受众遍布社会各层,倍受青年一代的青睐。借此,日本政府正是看到了动漫这种“文化软实力”的优势,从而推行“柔性外交政策”,希望以一种全新的外交方式来提升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尤其是针对在亚洲国家,“柔性外交”有助于减少摩擦。动漫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这种“润物无声”的功效,被日本政府充分利用到了外交上后,代表的就不只是一种时尚文化,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对重新塑造日本的国家形象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日本的动漫形象迎合了青少年这种追求新鲜事物张扬自己的个性,充满想象力,展示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那种更接近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如今,不论贫穷的非洲,还是保守的中东,都涌出了批因喜欢日本动漫而喜欢日本和日本人的孩子,这种印象正随着他们的成长将影响整个社会。归根结底,动漫外交也只是文化外交的一种,就目前日本的外交而论,解决外交问题靠文化远远不够,特别是亚洲外交,因为日本与邻国关系不和,不是文化交流不够,不解决政治问题,一味开展文化外交,是舍本逐末,很难起到大的作用。本文从动漫介绍开始,引出动漫外交概念,进而阐述日本的文化外交,最后总结归纳日本动漫外交所取得的成绩,再分析动漫外交存在的局限性,同时与文化软实力相结合,作为本文的理论依据,强调文化在当今国际社会竞争角逐中的重要性,得出国家要增大国际影响力,必须提高软实力的结论。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日本动漫和日本文化,从动漫的定义到发展历程,再讲述一下日本的职人文化,最后从日本文化展开,介绍三大特点:草根性、兼容并蓄和不断创新性。第二部分先介绍日本从战后一直持续到现在的文化外交,指出动漫外交是文化外交中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然后接下来是动漫外交以及日本政府推行动漫外交的原因,这部分的最后再举出一些日本政府扶植动漫外交的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第三部分先对动漫外交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随后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文章的最后引出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以日本动漫和文化软实力的结合强调文化竞争的重要性。

李建新[9](2010)在《城乡社会“断裂”与“人口逆淘汰”再思》文中研究表明"人口逆淘汰"问题在人口学研究中已有明确的结论,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仍有进一步思考的余地。在梳理人口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城乡社会"断裂"的社会学角度,对"人口逆淘汰"问题进行再分析、再思考。城乡人口素质差异等"社会统计事实"背后,是城乡社会"断裂"的现实。制度因素如户籍制度和教育健康资源占有与配置等结构因素深刻影响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范军[10](2008)在《古代图案在数字时代视觉设计中的再生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装饰图案艺术史,古代装饰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留给今天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古代装饰图案与各个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国社会和文化在近代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中,开始了一个剧变的历程。中国最终由封闭自守的状态融入到世界主流经济体系和文化体系中,但是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之间却产生了断层,中国古代装饰图案艺术也没有能够像西方那样通过近现代的一系列设计运动与当代设计艺术连接起来,而是与现代设计形成了难以克服的隔阂。幸运的是一个新的潮流已经展开,数字技术革命对当今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球化浪潮加剧了商业和文化的竞争,中国的视觉设计同样面临着参与全球性竞争的问题,而数字时代的视觉设计与古代图案具有某种共同的存在理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可能通过对自身传统的改造,弥补文化的断层,将中国自己的设计艺术的根基与当代设计艺术之间连接起来,从而使得中国视觉设计找到自主发展的道路和持久的动力。本文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来理解古代的图案艺术和当代视觉设计,判明它们各自所扮演的文化角色和承载的文化含义。从而找到古代图案对于今天的视觉设计的价值和在重新运用中需要做出调适的地方,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二、学者托夫勒:对中国三大预测和对世界四新预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者托夫勒:对中国三大预测和对世界四新预言(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科技政治学视角下的互联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科学技术政治学:理论与逻辑
    2.1 科学技术政治学的兴起及其研究视域
        2.1.1 STS的多元化转向
        2.1.2 科学技术政治学的兴起与发展
    2.2 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
        2.2.1 关于科技与政治的三种传统视角
        2.2.2 科技与政治的互动
    2.3 重大科学技术与权力转移
        2.3.1 铁路与德国陆权的崛起
        2.3.2 无线电与美国通信权力的崛起
        2.3.3 原子弹与美国霸权的确立
第三章 互联网技术构建中的政治塑造
    3.1 作为意识形态的互联网技术
        3.1.1 互联网预设价值
        3.1.2 互联网重塑权力
        3.1.3 互联网消解意识
    3.2 阿帕网诞生的政治介入
        3.2.1 冷战阴影下ARPA的建立
        3.2.2 核战背景下分布式网络应运而生
        3.2.3 核心技术人员与国防部关系紧密
    3.3 根服务器的国家控制
        3.3.1 互联网关键性技术的政治载荷
        3.3.2 根服务器初期的实际控制机构
        3.3.3 根服务器与域名系统的争夺
        3.3.4 美国政府的干涉和ICANN的创建
第四章 互联网技术的社会选择
    4.1 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关键性技术
        4.1.1 1960-1985:早期计算机网络
        4.1.2 1985-1995: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增长
        4.1.3 1995年至今:创造商业内容和应用
    4.2 美国INTERNET技术的兴起与启示
        4.2.1 INTERNET技术的崛起
        4.2.2 分组交换技术的启用
        4.2.3 TCP/IP协议的扩散
    4.3 欧洲网际互联的衰竭与教训——以法国CYCLADES为例
        4.3.1 促进CYCLADES项目上马的社会因素
        4.3.2 制约CYCLADES项目推进的社会因素
        4.3.3 决定CYCLADES项目下马的社会因素
第五章 互联网全球扩张时期的政治霸权:基于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考察
    5.1 从信息自由到适度控制:“9·11”之前的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
        5.1.1 早期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政策的酝酿
        5.1.2 克林顿政府防御为主适度控制的网络安全战略
        5.1.3 文本分析:PDD-63与《全球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
    5.2 强力控制: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国家网络安全战略
        5.2.1 “9·11”事件变革美国传统安全观
        5.2.2 小布什政府调整网络安全战略
        5.2.3 文本分析:《综合性国家网络安全倡议》
    5.3 灵巧塑造:奥巴马政府时期的网络安全战略
        5.3.1 奥巴马灵巧塑造战略的形成
        5.3.2 文本分析:2015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5.3.3 案例分析:社交网络在“阿拉伯之春”中的运用
第六章 互联网治理与国际信息新秩序的建立
    6.1 互联网全球治理的现状及困境
        6.1.1 网络霸权主义拓展
        6.1.2 信息恐怖主义频发
        6.1.3 全球“数字鸿沟”加深
        6.1.4 中美网络空间的分歧及其原因
    6.2 互联网全球治理困境的根源
        6.2.1 互联网的联接性与安全性的矛盾
        6.2.2 互联网“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的矛盾
        6.2.3 网络空间全球公域与国家主权独立的矛盾
    6.3 互联网全球治理的“中国进路”
        6.3.1 互联网全球治理的几种模式
        6.3.2 构设全球互联网“命运共同体”
        6.3.3 搭建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合作机制
        6.3.4 制定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的行为规范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面临的挑战
        3.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应有的价值取向
        4.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跨文化应然性
    (二)相关概念梳理及理论基础
        1.基础教育国际化
        2.课程国际化
        3.普通高中及其国际化教育实践
    (三)研究的理论视角——跨文化教育
        1.跨文化
        2.跨文化教育
        3.跨文化能力
        4.跨文化交流和学习
    (四)相关研究综述
        1.关键词检索文献情况分析
        2.有关跨文化教育的研究
        3.关于高中教育国际化的研究
    (五)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3.研究的方法
        4.本人的研究经历和兴趣
二、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理想与愿景
    (一)普通高中的国际化办学理想
        1.培养国际人才,实现高中升学多元化
        2.开展国际交流,增进国际理解教育
        3.提升高中办学质量和水平
    (二)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愿景的形成与确立
        1.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的基本状况
        2.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愿景的跨文化教育表达
    (三)小结
三、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课程与教学实践
    (一)国外引进课程
        1.课程国际化的内涵与要素
        2.引入我国高中的“国外课程”基本情况
        3.引入我国的部分“国外课程”的简介
    (二)西北师大附中的课程结构
        1.西北师大附中的生源构成、班级设置
        2.普通高中班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
        3.高中国际部课程实施
        4.高中国际部其他课程
    (三)课程的延伸与拓展
        1.研究性学习
        2.社团活动
        3.游学活动
        4.跨文化的主题交流、展示活动
        5.延展课程之跨文化思考
    (四)小结
四、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过程中的教学管理与组织
    (一)国际部
        1.国际部产生与发展
        2.国际部对高中国际化办学的作用和意义
    (二)国际化办学的项目与平台
        1.孔子课堂
        2.国际化办学的资源平台
    (三)国际化办学中的教学组织
        1.“学科备课组”与“班级科任组”的活力
        2.探索跨文化背景下“教”与“学”的联结形式
    (四)小结
五、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中的教师和学生发展
    (一)自主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实施跨文化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1.国际部教师的培养目标
        2.教师海外研修、培训
        3.教师的跨文化培训
    (三)多元评价让学生多样化发展
        1.多元化评价与另类测量
        2.多元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德育GPA与动态、过程评价
        4.不一样的班级与成长
    (四)跨文化视野下的国际班德育
        1.德育与跨文化意识培养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3.开好主题班会,打造班级文化
    (五)小结
六、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现实困境
        1.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规范性
        2.高中国际班办学的困境
        3.国际化与学校办学实际的统整
        4.办学现实的跨文化理性
    (二)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实践中的问题
        1.高中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定位问题
        2.普通高中国际部的问题
        3.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关注和教育学生的问题
        5.跨文化教育思想在普通高中其他学科的适用问题
        6.英语学科教学中应注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问题
        7.对于普通高中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影响力较弱问题
    (三)跨文化视野下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改进措施
        1.新常态下教育政策的积极作为与正确作为
        2.普通高中对于育人价值取向的坚持与坚守
        3.学校管理者应该形成明晰的理念与共识
        4.跨文化教育促进英语及各学科的变革与发展
        5.课程引进必须保障中国本土的文化与价值观
        6.课程整合中过程核心价值观的区别与把握
        7.高中教育国际化实践应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国际课程班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赴海外留学校友跨文化调查问卷
附录三:西北师大附中国际班学生海外大学升学指导课程大纲
附录四:西北师大附中School Profile 2016
附录五:一篇学生的对话
后记

(4)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
    2.1 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2.1.1 西方工业文明与全球生态的危机
        2.1.2 生态运动的兴起与绿色政治的发展
        2.1.3 对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思
    2.2 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论
        2.2.2 生态学、系统论、未来学的理论借鉴
        2.2.3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继承与发扬
第3章 本·阿格尔的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理论
    3.1 本·阿格尔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原因的探析
        3.1.1 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内在矛盾
        3.1.2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内在矛盾
        3.1.3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内在矛盾
    3.2 本·阿格尔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根源的揭示
        3.2.1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与经济危机的替代性
        3.2.2 生态危机:基于过度生产的“异化消费”的恶果
        3.2.3 危机解决的可能性——“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
    3.3 本·阿格尔生态视域下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
        3.3.1 宏观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3.3.2 对资本主义官僚政治与隐性政治的批判
        3.3.3 对掠控支配自然的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方式的批判
        3.3.4 对资本主义大众消费文化以及泛化的批判
第4章 本·阿格尔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构建
    4.1 本·阿格尔生态社会主义产生过程
        4.1.1 理想中的生态社会主义
        4.1.2 民主对话的生态社会主义
        4.1.3 乌托邦的和谐生态社会主义
    4.2 本·阿格尔生态社会主义的特征
        4.2.1 实现稳态经济模式的生态社会主义经济
        4.2.2 非官僚化的社会主义生态政治
        4.2.3 个体自由实践的生态社会主义技术
        4.2.4 生态社会主义的目标——无异化社会
    4.3 本·阿格尔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设想
        4.3.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结合的必要性
        4.3.2“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结合的具体方法
第5章 本·阿格尔和其它学者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比较
    5.1 本·阿格尔生态危机理论与其它生态危机理论的观点异同
        5.1.1 本·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
        5.1.2 本·阿格尔生态危机理论与奥康纳生态危机理论的差异
    5.2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问题的探索的异同
        5.2.1 关于资本主义体制固有的反生态本质问题的异同比较
        5.2.2 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生态危机的异同分析
    5.3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解决途径问题上的差异
        5.3.1 阿格尔的解决途径与福斯特所提出的解决途径的异同
        5.3.2 阿格尔的解决途径与马尔库塞所提出的解决途径的异同
第6章 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6.1 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
        6.1.1 提出人真正需要在于创造性的劳动
        6.1.2 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根本原因的合理分析
        6.1.3 异化消费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贡献
        6.1.4 重视阶级意识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6.2 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
        6.2.1 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认识的片面性
        6.2.2 社会改革的抽象人道主义性质
        6.2.3“零增长”稳态经济模式的乌托邦性质
    6.3 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启示
        6.3.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3.2 培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
        6.3.3 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
        一、研究内容
        二、主要结构
    第四节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综述
        一、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
        二、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贸易效应
        三、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
        四、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方法
    第二节 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影响的研究综述
        一、城市旅游研究的主要视角分析
        二、旅游业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三、旅游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影响研究
    第三节 研究综合评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对象
第三章 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城市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内涵
        一、城市经济增长的内涵
        二、旅游业与旅游城市相关概念
    第二节 旅游业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增长
        一、旅游业集聚效应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二、旅游业辐射效应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影响的均衡分析
        一、旅游城市开放经济模型适用性分析
        二、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影响的方式
        三、旅游业扩张对国民福利效应的影响
    第四节 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均衡分析
        一、包含旅游业的三部门开放经济模型
        二、旅游业扩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三、旅游业扩张对空间结构的影响分析
        四、国民福利视角下旅游业集聚效应分析
        五、旅游业扩张对区域经济的综合影响
第四章 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面板数据估计实证方法
        一、面板数据估计的特征及优势
        二、面板数据模型形式设定
        三、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四、截距模型和系数模型判断
    第二节 旅游业与城市经济增长规模的实证分析
        一、包含旅游业要素的经济增长计量模型
        二、增长规模计量模型的检验与设定
        三、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增长规模的参数估计
        四、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估计结果分析
    第三节 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的实证分析
        一、旅游业与人均实际经济增长率的统计描述
        二、包含旅游业投入的经济增长率计量模型
        三、增长率计量模型的检验与判定
        四、旅游业扩张对城市增长率的参数估计
        五、旅游业扩张对城市增长率的结果分析
第五章 旅游业、城市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旅游业专业化趋势差异与城市经济增长
        一、基于旅游业专业化趋势的城市划分
        二、不同趋势的旅游业与经济增长规模的实证分析
        三、不同趋势的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率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旅游城市规模差异与经济增长分析
        一、基于人口规模的城市划分
        二、城市规模、旅游业扩张与经济增长规模
        三、城市规模、旅游业扩张与经济增长速度
    第三节 不同区位城市旅游业与城市经济增长
        一、基于区位差异的城市划分
        二、区位差异、旅游业扩张与城市经济增长规模
        三、区位差异、旅游业扩张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
第六章 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增长传导作用研究
    第一节 旅游业对城市经济传导作用的计量模型
        一、旅游业作用经济增长方式的模型构建
        二、旅游业与各传导变量的面板协整检验
        三、旅游业与各传导变量的面板参数估计
    第二节 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的正面传导作用
        一、旅游业扩张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二、旅游业扩张对城市对外开放的影响
    第三节 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的负面传导作用
        一、旅游业对城市制造业的影响分析
        二、旅游业扩张对城市人力资本的影响
        三、旅游业扩张对城市制度质量的影响
        四、旅游业扩张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分析
第七章 对策建议
    第一节 外部促进旅游业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一、评估旅游业功能促进其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二、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第二节 内部实施旅游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一、包容性增长是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势
        二、城市旅游经济的包容性增长路径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第一节 主要的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一、论文研究的不足
        二、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在读期间糊经历

(6)手机电视内容开发及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手机媒体与手机电视
    第一节 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
        一、 手机媒体的传播
        二、 移动智能终端时代的来临
    第二节 手机电视——基于手机终端革命的重要衍生新媒体
        一、 解读手机电视
        二、 手机电视发展动因
        三、 手机电视的发展进程、现状及前景
        四、 手机电视的传播特性
第三章 手机电视的内容开发
    第一节 手机电视节目内容的类型构成
        一、 新闻类节目
        二、 资讯类节目
        三、 娱乐类节目
        四、 体育类节日
        五、 个性化开发:用户自创内容
    第二节 作为文化生产的手机电视节目的制作与编播
        一、 手机电视的播出时间
        二、 合适就是好的:手机电视的节目时长
        三、 微缩电视的采编与制作
        四、 创新视野:手机电视节目的标题和页面
        五、 手机电视 cookies 文件的应用和搜索引擎的优化
第四章 手机电视的营销研究
    第一节 手机电视广告的市场营销策略
    第二节 手机电视的市场营销方式
        一、 用户中心的体验营销
        二、 威力巨大的病毒营销
        三、 科学主导的数据库营销
        四、 见效迅速的事件营销
    第三节 手机电视的广告运作
        一、 手机电视广告的投放优势
        二、 手机电视广告的形式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二、研究问题与目的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第一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依据分析
    第一节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产业驱动
        一、寓言: 带刺的玫瑰——三网融合
        二、三网融合初步指向——三屏合一
        三、三网融合最终指向——下一代内容
    第二节 数字化背景下的技术驱动
    第三节 媒介生产的现实需求
        一、媒介互补依据分析
        二、媒介受众依据分析
        三、媒介市场依据分析
        四、媒介品牌依据分析
        五、媒介价值链依据分析
第二章 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外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一、美国——市场主导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二、英国——受众导向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三、日本——国家战略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第二节 国内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一、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基本特点
        二、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现状分析
第三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媒体固有的媒体成见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二、传统媒体条块分割的现状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三、跨地区——内容生产偏离本土化
        四、跨行业——资本运营放大化
        五、跨媒体——内部竞争的消弱
    第二节 媒介生产融合认识上的误区分析
        一、误区一: 新媒体不是媒体,新媒体生产只有资本运营
        二、误区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取代关系
        三、误区三: 生产需要融合,经营可以不融合
        四、误区四: 媒介生产"融合"与"专业化"是对立关系
第四章 全媒体愿景下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第一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一、中国媒介生产的全媒体化运作
        二、中国媒介的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第二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传统媒体全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二、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媒业的合力变奏
    第三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生产
        一、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生产
        二、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专业化生产
    第四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案例分析
        一、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模式分析
        二、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集群式生产分析
        三、中央电视台的传统媒体价值延伸生产模式分析
    第五节 全媒体运作下新闻中心式的新闻生产分析
        一、新闻产品同质化的可能性
        二、新闻产品客观性的损耗
        三、新闻产品关注度的两极化
        四、新闻中心式新闻生产的普适性
        五、新闻中心内部协调成本的增加
        六、传媒内部竞争的消弱
        七、全媒体运营能力的缺失
第五章 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状况调查分析
    一、调查说明
    二、主要调研数据分析
    三、本次调查的主要结论
第六章 本论文研究结论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限制与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三、结语
附录
    附录一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8)日本“动漫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日本动漫和日本文化的介绍
    第一节 动漫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第二节 动漫中的职人文化
    第三节 动漫承载了独特的日本文化
        一、日本动漫的草根性
        二、日本动漫文化的兼容并蓄
        三、日本动漫的不断创新
第二章 日本动漫外交和文化外交的介绍
    第一节 日本的文化外交
    第二节 日本的动漫外交
    第三节 日本政府推行动漫外交的原因
    第四节 日本政府对动漫外交的大力扶植
第三章 日本动漫外交的影响和局限性
    第一节 日本动漫外交的影响
    第二节 日本动漫外交的局限性
    第三节 文化外交和文化软实力
        一、文化外交和文化软实力的定义
        二、日本动漫外交与软实力的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城乡社会“断裂”与“人口逆淘汰”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人口素质差异
二、“人口逆淘汰”问题的兴起与争论
三、城乡社会“断裂”与“人口逆淘汰”问题再思考
    1.“人口逆淘汰”成立的条件
    2.城乡社会“断裂”现象
    3.“人口逆淘汰”问题再思
四、小结

(10)古代图案在数字时代视觉设计中的再生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对象
    1.2 论文研究方法
    1.3 论文篇章结构
第二章 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图案及社会历史背景
    2.1 史前·石器时代·原始氏族社会·部落联盟时代
        2.1.1 史前时代的原始氏族社会
        2.1.2 史前时代的图案
    2.2 原史·青铜时代·部落方国封国联盟共主时代
        2.2.1 夏代到西周的社会
        2.2.2 商周青铜纹样
    2.3 历史·铁器时代·儒法集权国家时代
        2.3.1 从东周诸侯到秦汉集权帝国
        2.3.2 从东周到秦汉时期的图案
    2.4 历史·铁器时代·士族政治和民族融合的时代
        2.4.1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代的历史背景
        2.4.2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代的图案
    2.5 历史·铁器时代·科举文官制帝国时代
        2.5.1 五代和宋的历史背景
        2.5.2 五代和宋的图案
第三章 中国古代装饰图案的流变与探讨
    3.1 中国古代图案的流变情况
        3.1.1 古代图案题材的流变
        3.1.2 古代图案表现风格的流变
        3.1.3 古代图案施用对象的变换和扩展
    3.2 古代图案流变的探讨
        3.2.1 图腾·意象——古代图案的具象本质
        3.2.2 古代图案与物的关系
第四章 中国古代图案与现代设计之间的隔阂
    4.1 中国社会和文化面对的变局
    4.2 中国古代图案与现代设计之间的隔阂
第五章 数字时代的社会文化和视觉设计艺术
    5.1 数字时代社会文化的一些特点
        5.1.1 产业经济与文化的结合和文化的产业化
        5.1.2 全球化和文化资本
    5.2 数字时代的视觉设计
        5.2.1 数字时代融合中的视觉设计
        5.2.2 新装饰主义·图像的战争
第六章 古代图案在数字时代视觉设计中的再生运用
    6.1 重生的机会·古代图案对于数字时代视觉设计的意义
        6.1.1 重生的机会
        6.1.2 古代图案对于数字时代视觉设计的意义
    6.2 古代图案的再生运用问题探讨
        6.2.1 对古代图案的传统文化意蕴的发扬传承和再阐释
        6.2.2 在数字时代视觉设计中对古代图案形式的再生重构
        6.2.3 在对古代图案的再生运用中求得装饰与物的平衡
    6.3 关于古代图案再生运用问题的建议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附录

四、学者托夫勒:对中国三大预测和对世界四新预言(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2]科技政治学视角下的互联网研究[D]. 赖燕茹.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3]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D]. 荆孝民.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4]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 张凤翠. 吉林大学, 2015(05)
  • [5]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 钟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6]手机电视内容开发及营销研究[D]. 王茼萱. 重庆工商大学, 2012(12)
  • [7]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 杨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8]日本“动漫外交”研究[D]. 熊妮.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9]城乡社会“断裂”与“人口逆淘汰”再思[J]. 李建新. 人口学刊, 2010(01)
  • [10]古代图案在数字时代视觉设计中的再生运用研究[D]. 范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学者托夫勒:中国的三个预测和世界的四个新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