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饮料开发利用初探

微生态饮料开发利用初探

一、微生态饮料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小轻[1](2021)在《食源性干酪乳杆菌NA-2抑菌特性及其胞外多糖功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乳酸菌是常见的益生菌,具有抑制病原菌、调节肠道菌群、免疫和抗肿瘤等活性。乳酸菌分泌的胞外多糖也是具有多种功能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其功能活性有抗病原菌生物膜、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发酵蔬菜是一种酸性发酵食品,富含丰富的乳酸菌。本论文选择了东北传统的发酵蔬菜(酸菜)作为原材料,筛选出了一株新的产胞外多糖的乳酸杆菌,在评价了该乳酸杆菌的一些生理活性后,提取了该菌的胞外多糖,并对其物化性质、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做了一系列研究。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菌落一般具有“拉丝”和“粘液”两种表型。本研究依据菌落表型特征从酸菜中发现了一株具有“粘液”表型的产胞外多糖乳酸杆菌。经过16S r DNA测序、进化分析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确定该乳酸杆菌为干酪乳杆菌,并命名为干酪乳杆菌NA-2(Lactobacillus casei NA-2)。由体外耐酸耐胆盐评价结果可知,L.casei NA-2在p H为2~4的培养条件下,培养2 h时,存活率可达70%,且培养4 h后存活率仍高于50%,在含有0.03%~0.3%胆盐的培养基中培养2 h后,存活率可达90%,培养4 h时,存活率依然高达70%,具有较好的耐酸耐胆盐特性。将L.casei NA-2与蜡样芽孢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24 h,结果表明,在L.casei NA-2生长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四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的存活率均低于0.5%,甚至在共培养48 h后已检测不到某些存活的病原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共培养体系中的出现了L.casei NA-2和病原菌粘附在一起的现象。进一步将L.casei NA-2和四种病原菌等量混合后的菌液与Caco-2细胞共同培养,发现L.casei NA-2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四种病原菌粘附Caco-2细胞,最高抑制率可达50%。本研究通过热水提取和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了附着在L.casei NA-2表面的胞外多糖,用TCA除去蛋白质后,进一步对所得L.casei NA-2胞外多糖进行了初步的结构分析。经红外光谱分析测定,可知该L.casei NA-2胞外多糖样品具有羟基和C-H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通过苯酚硫酸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L.casei NA-2胞外多糖的总糖和蛋白含量分别为88%和0.28%;经硫酸酸解,TLC和HPLC测定,得出该胞外多糖是由鼠李糖、甘露糖和葡萄糖三种单糖组成的杂多糖,且三种单糖的摩尔比为24.3:1.0:42.9;采用HPLC测定L.casei NA-2胞外多糖分子量,可知其主要是由6.4×105 Da、2.0×105 Da和1.4×104Da三种分子量的多糖组成的混合物。通过荧光显色分析了L.casei NA-2胞外多糖抗生物膜活性,结果表明L.casei NA-2胞外多糖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蜡样芽孢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和分散四种病原菌已形成的生物膜,与L.casei NA-2抑制病原菌生长结果呈正相关。体外抗氧化的实验结果表明,L.casei NA-2胞外多糖具有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且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显着高于抗坏血酸。L.casei NA-2胞外多糖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后,发现其至少可以通过调节NF-κB和JNK信号通路,上调细胞中ROS和TNF-α的产量,激活细胞免疫;L.casei NA-2胞外多糖与LPS叠加诱导细胞后,细胞中i NOS表达量降低,NO产量减少,表现出潜在的抗炎功能。

刘慧敏[2](2021)在《乳酸菌嘌呤降解菌株的筛选、基因组特征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高尿酸血症是由于人体摄入过多嘌呤或嘌呤代谢紊乱使血液中尿酸含量升高而引起的一类慢性临床综合征,发展到一定程度引发痛风,高血压、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目前预防高尿酸血症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控制饮食中高嘌呤食物摄入,这种方法往往导致人体营养素失衡,同时使人们因无法享受食物带来的愉悦感,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乳酸菌是一类可发酵糖类并产生乳酸的革兰氏阳性菌,研究显示乳酸菌在预防缓解高尿酸血症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在构建高尿酸血症人群专用食品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然而由于菌株属性不同,其降解特性和应用效果各有差异。本研究以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和环境样品为原料,从中分离乳酸菌,研究其体外降解食物中的嘌呤特征,并通过基因组序列分析筛选嘌呤高效降解菌株的DNA标志物,旨在可为高尿酸血症人群控制嘌呤摄入、建立专用益生菌食品提供新型菌株。(1)利用MRS传统培养分离结合DNA指纹图谱分型、16S rDNA测序鉴定等技术,从发酵食品和环境样品中分离获得69株乳酸菌。针对MRS平板分离菌落,应用(GTG)5和ERIC-PCR引物建立了 PCR扩增体系,并利用DNA指纹图谱分型去除重复菌落。结果获得40种指纹图谱模式;对不同指纹图谱菌株进行16S rDNA测序鉴定,结果获得24种菌株,13株植物乳杆菌;8株鼠李糖乳杆菌;5株副干酪乳杆菌;5株发酵乳杆菌;5株乳酸乳球菌;4株乳酸乳球菌亚种;5株格式乳球菌;3株干酪乳杆菌;1株短乳杆菌;2株嗜酸乳杆菌;3株乳酸片球菌;2株耐久肠球菌;1株台湾乳杆菌;1株类布氏乳杆菌;2株食二酸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1株屎肠球菌;1株布氏乳杆菌;1株棒状乳杆菌;1株德氏乳杆菌;1株德氏乳杆菌亚种;1株戊糖片球菌;1株德式乳杆菌亚种;1株假肠膜明串珠菌。菌株革兰氏染色形态结果与分子鉴定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基于MRS平板分离-(GTG)5和ERIC-PCR去除重复-16S rDNA测序的分离鉴定体系是一种快速、廉价的乳酸菌菌株分离方法。(2)建立了嘌呤HPLC检测方法及乳酸菌体外嘌呤降解模型,对乳酸菌分离株的嘌呤降解能力进行测定。结果筛选获得1株具有高效降解鸟嘌呤能力的鼠李糖乳杆菌YZULr026,也具有降解次黄嘌呤和黄嘌呤能力。在嘌呤降解模型中,鼠李糖乳杆菌YZULr026对鸟嘌呤、黄次嘌呤和黄嘌呤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7.85%、12.17%和23.14%。37℃条件下,YZULr026能在2h内将20μg/mL的鸟嘌呤降解85%以上;但是经热灭活处理的菌株YZULr026降解嘌呤的能力较弱,将20 μg/mL的鸟嘌呤降解25%;YZULr026的破壁产物的上清和沉淀均显示了较高效降解嘌呤的能力。耐酸和胆汁酸盐能力试验结果显示YZULr026在pH 2的酸性条件下作用6 h后,活菌数由7.69 1g CFU/mL降至3.5 lg CFU/mL,在pH 3和pH4的条件下活菌数无下降趋势;胆盐浓度为0.5%的条件下作用6 h,活菌数由7.69 1g CFU/mL降至4.11 lg CFU/mL;表明YZULr026具有较好的耐酸和胆汁酸盐能力。(3)对乳酸菌分离株进行了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及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获得1株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屎肠球菌(命名为SR937),结果显示SR937细胞代谢物和细胞内容物均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37.67%和27.7%;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屎肠球菌SR937的代谢物和内容物能够清除42.97%、67.27%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89.61%和45.5%的DPPH自由基,在测试菌株中SR937总抗氧化能力最强,为进一步构建高尿酸血症人群专用菌株益生菌制剂提供了新型菌株。(4)测定了 6株嘌呤降解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结果显示6个菌株基因编码数在1988-3269之间,平均长度在840.39-878.53 bp之间,编码区域占基因组全长的83.36-87.15%之间,基因区域的(G+C)含量为43.29-53.4%之间,编码基因长度分布在1000 bp以内。发酵乳杆菌LBF1-1参与GO功能注释的基因最多,占所有基因的78.99%,其次是乳酸片球菌QH-TP1-03,占所有基因的78.67%;COG功能注释到新陈代谢的基因数量在586-944之间;KEGG功能注释到新陈代谢的基因数量,在649-965之间。比较基因组学结果显示鼠李糖乳杆菌YZULr026、LV-1的Gene264(编码α-半乳糖苷酶)、植物乳杆菌LBP3-2的Gene2231(编码原噬菌体蛋白)、发酵乳杆菌LBF1-1的Gene1888(编码螺旋-转螺旋转录调节因子)、类布氏乳杆菌6004的Gene2456(编码假设性蛋白)、乳酸片球菌QH-TP1-03的Gene1910(编码假设性蛋白)的序列具有多样性,其中鼠李糖乳杆菌YZULr026的Gene264与其他鼠李糖乳杆菌菌株的同源性在39-99%之间;表明YZULr026是一株新的菌株,Gene264序列可以作为潜在的新型核酸标志物。(5)研究了鼠李糖乳杆菌YZULr026制备黄瓜酸奶的发酵工艺。以感官评分、活菌数以及pH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鼠李糖乳杆菌YZULr026发酵黄瓜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9 h,添加5%的白砂糖,接种5%的乳酸菌。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黄瓜酸奶感官符合评价标准,产品乳酸菌活菌总数为1.57×108 CFU/mL,pH值为4.35,蛋白质含量为2.95%,脂肪含量为3.38%,总固形物为12.1%,微生物指标符合相关标准,为进一步以酸奶为载体构建基于YZULr026菌株的降尿酸专用食品奠定基础。

周双[3](2020)在《婴儿肠源乳酸菌对小鼠肠道免疫功能和菌群的影响》文中认为乳酸菌可调节人或动物肠道内环境生态菌群平衡,改善机体免疫保护能力,促进炎症修复,还能提高机体营养代谢,促进营养成分转化吸收,改善食品风味,其作为保健食品添加剂的开发被广泛关注。但乳酸菌的来源和生物学特性对乳酸菌发挥其作用效果有重要影响。本试验从健康婴儿粪便中筛选抗异性能好、对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调节效果优良的乳酸菌,为保健益生菌种质资源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试验结果如下:1.利用乳酸菌常规分离鉴定方法和16S rDNA分子生物检测技术从健康婴儿粪便种筛选出3株婴儿肠源乳酸菌菌株(LE-3、LE-7、LE-9)。2.pH3.0酸性条件下粪肠球菌LE-3、LE-7、LE-9存活率分别为80.57%、84.73%、87.67%;经0.3%胆盐处理后,存活率仍在60%以上;3株粪肠球菌均能抑菌大肠杆菌生长,但仅LE-7可抑制沙门氏菌,抑菌圈直径达14.43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没有抑菌作用。3.3株粪肠球菌最佳培养条件为,以MRS液体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糊精、牛肉膏、红薯汁分别作为培养基碳源、氮源、增菌物质,经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设计乳酸菌LE-3、LE-7、LE-9发酵最优结果分别为3.5%、3.5%、3.6%(糊精)、1.8%、1.8%、2.0%(牛肉膏)、12.6%、12.6%、14%(红薯汁)。4.通过评价3株粪肠球菌对小鼠体重、脏器指数、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效果,证实3株乳酸菌可以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肠道有益菌丰度和菌群物种多样性。5.3株乳酸菌可提高健康小鼠肠道中IgG、SIgA分泌水平,增加抗炎因子(IL-2、IL-4、IFN-γ)水平,降低促炎因子含量,表明3株粪肠球菌对小鼠肠道免疫功有调控作用。综上所述,利用常规分离鉴定方法和16S rDNA分子生物检测技术从健康婴儿粪便筛选出3株婴儿肠源粪肠球菌(LE-3、LE-7、LE-9),其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适应酸性和胆盐环境优良生物特性,能调节肠道菌群和提高肠道免疫功能,同时优化了其培养条件,为人类保健微生态制剂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王珊珊[4](2020)在《细菌纤维素制备及其对肥胖小鼠生理机能和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由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工作习惯等改变导致的肥胖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肥胖发生的根本原因与能量摄入和消耗之间不平衡有关,调整饮食结构是实现肥胖预防或治疗的有效手段。膳食纤维素是人类饮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稳定肠道屏障与功能、维持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平衡肠道营养吸收及废物排泄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整比例增加膳食纤维素的摄入已成为预防肥胖发生或改善肥胖及其并发症的重要研究课题,备受关注的膳食纤维素主要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素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素。可溶性膳食纤维素具有较好的发酵特性,可产生与肥胖调控相关的多种短链脂肪酸,如乙酸盐、丙酸盐、丁酸盐、乳酸盐、琥珀酸盐等,但过度发酵存在致癌风险。在肥胖干预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素具备可溶性膳食纤维素的诸多功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不过,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素对肥胖的干预尚缺乏肥胖发生前和肥胖发生后的长期对比实验,尤其缺乏肠道微生物群落随时间变化的演替规律及其与肥胖的关系研究,这些微生物是否也可通过分泌某些代谢物干预肥胖进程尚不清楚。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选用纯度高、吸水能力强的细菌纤维素作为不可溶膳食纤维素研究材料,基于细菌纤维素合成周期长、产率低、膳食功效未见系统研究的背景,提出以下研究思路:筛选高产细菌纤维素菌株,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与功能基因注释,分析其合成细菌纤维素的分子机制。通过发酵动力学特征和碳源转化分析,探讨菌株利用不同碳源合成细菌纤维素的能力及其代谢通路,批量制备细菌纤维素。构建不同饮食结构,通过生理生化分析、组织切片观察、肥胖及炎症相关基因的q PCR分析和肠道微生物群落分析,系统考察小鼠肥胖发生及膳食纤维素调控的生理-肠道微生物耦合机制。构建肥胖模型小鼠,在生理生化、组织切片、基因扩增、肠道微生物群落和粪便代谢物等多层次、多角度系统研究细菌纤维素干预对肥胖缓解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结果如下:一、根据产纤维素细菌的微生物学特性,利用HS培养基获得了1株产细菌纤维素菌株,分析了细菌纤维素的理化特性和合成机制。获得的产纤维素细菌菌株W1与K.europaeus进化关系最为接近,其合成的纤维素空间网络发达,以片层结构纵向堆叠。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直径大多数为40-60 nm,在2θ=14.5°、16.6°和22.7°处存在3个典型晶体衍射峰,分别对应(110)、(110)和(200)晶面,在2900、2300、1426、1335、1314、1160、1108、1054、1030和900 cm-1等光谱波长附近检测到多个与O-H、C-H、H-O-H、C-O-C、C-O-H、C-C、C-O和β-糖苷键相关的红外吸收峰,说明菌株W1合成的细菌纤维素以I型为主。全基因组测序与基因注释表明,菌株W1包含2条合成细菌纤维素的基因操纵子和多个参与葡萄糖转化和细菌纤维素合成调控的游离基因。与葡萄糖转化、纤维素合成和纤维素合成调控相关的基因分别为glk、pgm和UPG2,bcs A、bcs B、bcs C、bcs D、bcs X和bcx Y以及cmcax、ccp Ax和bglx A。二、探讨了菌株产细菌纤维素的动力学过程及利用不同碳源底物合成细菌纤维素的效率和转化路径,并批量制备了细菌纤维素。菌株W1在HS培养基中呈不典型的S型曲线生长,细菌纤维素产量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二者呈显着正相关(r2=0.88,p<0.001);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迅速降低,残留葡萄糖浓度与细菌纤维素产量呈显着负相关(r2=0.96,p<0.001)。菌株可有效利用果糖、葡萄糖、甘油和甘露醇产纤维素膜,最高产率和转化率分别为1.529 g L-1和7.65%,对乙酸、乙醇、乳糖和蔗糖利用能力较差。以上述各种物质为碳源底物均可合成细菌纤维素膜,纳米纤维素平均直径为40-50 nm。由底物果糖、葡萄糖、甘油和甘露醇合成的细菌纤维素在2θ=14.5°、16.6°和22.7°处存在3个典型的晶体衍射峰,晶面距离(d)相同,表观晶粒度(ACS)差异显着,晶体指数(CI)为0.64-0.89。不同碳源物质合成的细菌纤维素具有相似的官能团,以I型结晶纤维为主。KEGG注释表明,仅葡萄糖、果糖、甘露醇和甘油等4种碳源存在典型的细菌纤维素合成通路。根据HS培养基和菌株生长特性,搭建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细菌纤维素批量制备平台。三、系统研究了细菌纤维素干预对小鼠肥胖发生的生理-肠道微生物耦合调控机制。经不同饲料配比喂养小鼠9周后,高脂组(H)诱导小鼠的体重、肝脏和脂肪组织重量、血清GLU、TG、TC和LDL-C以及肝脏TG和TC浓度均最高,血清HDL-C浓度最低。细菌纤维素(HBC)干预组小鼠体重比H组低14%,肝脏和附睾脂重量显着降低(1.54 vs.1.87 g,p<0.01;1.63 vs.2.21 g,p<0.01),普通纤维素(HHF)干预组介于二者之间。HBC组血清GLU、TG、TC、HLD-C和LDL-C浓度与H组差值分别为32%(p<0.01)、20%(p<0.001)、18%(p<0.01)、14%(p<0.05)和32%(p<0.01),HHF组介于二者之间。肝脏TG和TC浓度变化趋势与血清相同。组织切片观察表明,高脂饮食导致肝细胞变大、脂肪变性,肝小叶、肝索、肝血窦等结构破坏,并使回肠绒毛缩短、肠碱性磷酸酶复合物(IAP)消失。膳食纤维素干预使肝脏细胞结构恢复正常,肝巨噬细胞减少,脂滴少见,回肠结构和IAP含量也恢复正常。q PCR分析表明,H组肝脏脂肪酸合成基因Srebp-1c和Fas分别上调了7.7和5.9倍,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合成基因Occludin和ZO-1分别下调了58%和57%,肿瘤炎症因子TNF-α和白介素细胞因子IL-1β、IL-6分别上调8.4、5.2和3.0倍。细菌纤维素和普通纤维素干预均对上述基因表达的变化有显着影响,前者影响大于后者,可能与其较高的纯度和独特的结构特性有关。物种多样性分析显示,高脂饮食使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可观测OTUs从817±115降至675±18(p<0.01),细菌纤维素干预使其恢复至779±19(p<0.05),普通纤维素干预效果介于二者之间。测序深度指数Good’s coverage在H组最高,Chao1指数和谱系多样性指数最低,膳食纤维素干预后的变化趋势与可观测OTUs相同。物种注释结果表明,各组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均最高,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次之。高脂饮食会显着提高有害肠道菌群厚壁菌门(F)和变形菌门(P)比例并降低有益肠道菌群拟杆菌门(B)比例((F+P)/B,2.09±0.34 vs.5.00±0.47,p<0.0001),细菌纤维素和普通纤维素干预均可降低该比值(3.32±0.21,p<0.01;2.57±0.82,p<0.001)。基于门、纲、目、科、属和OTUs水平的综合分析显示,厚壁菌门毛螺菌科NK4A136菌群(OTUs 1108、1294)、劳特氏菌属(OTU 1645)、粪球菌属1号菌群(OTU 1919)和未知属未知菌群(OTUs 1109、1115、1168、1600、1611、1888)、Hungateiclostridiaceae菌科瘤胃梭菌属(OTUs 1116、1206、1251)和优杆菌科优杆菌属产粪甾醇真细菌(OTU 1114)、变形菌门螺杆菌属(OTU 1330)和脱硫弧菌属(OTU 6)以及拟杆菌门拟杆菌科拟杆菌属(OTU 238)和未知属S24-7菌群(OTU1000)可能是介导肥胖发生的肠道有害菌;拟杆菌门拟普雷沃氏菌属(OTU 180)、普雷沃氏菌属UCG-001菌群(OTU 227)和未知属S24-7菌群(OTUs 221、234、403、766)以及厚壁菌门毛螺菌科未知属未知菌群(OTUs 1636、1638)和未知属NK4A136菌群(OTU 1861)可能是参与肥胖缓解的肠道有益菌。四、构建了小鼠肥胖模型,从生理生化、肠道微生物群落和粪便代谢物方面系统探讨了细菌纤维素对肥胖小鼠的干预治疗作用。在6周干预周期内,对照组(C)小鼠体重未见显着性增加,H组小鼠体重持续增加,HBC组介于二者之间,说明细菌纤维素干预可显着减缓肥胖进程。细菌纤维素干预可使小鼠肝重从2.33±0.34降至1.79±0.22 g(p<0.01),但附睾脂和肾周脂变化不显着。H组和HBC组小鼠血清GLU浓度分别为8.8和5.2 mmol L-1,差异显着(p<0.0001),血清TG、TC和HDL-C以及肝脏TG和TC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同。高脂诱导下,小鼠肝细胞和结构破坏,巨噬细胞显着增加,出现脂肪堆积现象,同时,小鼠回肠绒毛变短、IAP复合物消失。细菌纤维素干预有助于肝脏细胞和结构恢复正常,巨噬细胞和脂肪堆积减少,回肠绒毛结构和IAP复合物恢复效果也较显着。q PCR分析表明,细菌纤维素干预能够较好地抑制小鼠肝脏Srebp-1c和Fas基因的上调(4.5 vs.2.1倍和4.1 vs.1.5倍,p<0.0001)。同时,细菌纤维素干预显着提高了Occludin(p<0.01)和ZO-1基因表达量(p<0.05)并显着降低了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量(p<0.0001)。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C组OTUs为643±74,显着高于H组(443±27,p<0.0001),HBC组干预效果不显着(486±24)。高脂饮食会显着提高Good’s coverage指数并显着降低Chao1指数、谱系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细菌纤维素干预仅对谱系多样性指数产生显着效果(p<0.05)。各组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V)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较高,原相对丰度较低的脱铁杆菌门(D)、螺旋体菌门(S)、软壁菌门(T)等发生了显着的变化。高脂饮食导致拟杆菌门显着下调并使放线菌门显着上调((F+P+A)/(B+V),4.82±1.23 vs.2.93±0.77,p<0.01);细菌纤维素干预使放线菌门大幅降低(p<0.0001)并使疣微菌门大幅增加(4.7 vs.16%,p<0.01)。基于门、纲、目、科、属和OTUs水平的综合分析显示,放线菌门红蝽杆菌科UCG-002菌群(OTU 443),厚壁菌门丹毒丝菌科未知属(OTU 63)和Faecalibaculum菌属(OTU 5)、毛螺菌科未知属(OTUs 516、751、767)、劳特氏菌属(OTU 755)、优杆菌属(OTU 929)、消化球菌科(OTU 34)、Romboutsia菌属(OTU 957)和Intestinimonas菌属(OTU 476),拟杆菌门拟杆菌属(OTU 93)以及变形菌门脱硫弧菌属(OTU 4)和螺杆菌属(OTU 750)细菌可能是介导肥胖发生的肠道有害菌;拟杆菌门拟杆菌属(OTUs 137、165)、未知属S24-7菌群(OTU 96)、Odoribacter菌属(OTU 195)和普雷沃氏菌属Ga6A1菌群(OTU193),厚壁菌门的毛螺菌科NK4A136菌群(OTU 456)、未知菌群(OTUs 462、778)、瘤胃梭菌属(OTUs 459、591)和Intestinimonas菌属(OTU 461)以及疣微菌门Akkermansia菌属(OTU 445)可能是参与肥胖缓解的肠道有益菌。除毛螺菌科未知属、劳特氏菌属、优杆菌属、拟杆菌属、脱硫弧菌属、螺杆菌属、未知属S24-7菌群、普雷沃氏菌属和NK4A136菌群外,其余菌群在实验起点和终点时可能发生了显着的群落演替。代谢组学分析发现,胆汁酸(牛磺鹅去氧胆酸)在HBC组中呈上调趋势(阴离子模式:2.19倍,p=0.083),与H组比差异显着(阳离子模式:3.13倍,p=0.033;阴离子模式:3.14倍,p=0.022)。胆汁酸(甘氨熊脱氧胆酸)在HBC组中显着下调(阴离子模式:0.32倍,p=0.012)。琥珀酸在HBC组呈下调趋势(阴离子模式:0.33倍,p=0.015),HBC组与H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0.12倍,p=0.034)。谷氨酰胺在H组显着上调(阴离子模式:1.92倍,p=0.048),HBC组中呈进一步上调趋势,二者无统计学差异。L-瓜氨酸在H组显着上调2.5倍(阴离子模式,p=0.026),细菌纤维素干预后出现了显着下调(0.44倍,p=0.02)。褪黑素在H组和HBC组均呈下调趋势(阳离子模式,H组:0.017倍,p=0.42;HBC组:0.017倍,p=0.046),二者之间无显着差异。胆汁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的变化可能与红蝽杆菌有关,琥珀酸的变化可能与拟杆菌和Odoribacter菌属等有关,其他物质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尚不明确。结论:成功筛选到1株产细菌纤维素菌株K.europaeus W1,其合成的细菌纤维素空间网络发达,纤维素含典型的XRD衍射峰和FTIR官能团吸收峰,以I型纤维素为主,细菌纤维素的合成由2条bcs操纵子调控完成。菌株W1的生长与细菌纤维素合成符合I型发酵模型,以葡萄糖、果糖、甘露醇和甘油为碳源底物时细菌纤维素产率较高,KEGG注释获得了相关转化和合成通路信息。发酵动力学奠定了塑料托盘法培养可批量制备细菌纤维素的基础,结合菌株碳源利用特性,实现了细菌纤维素的批量制备。细菌纤维素添加对肥胖发生前的干预和肥胖发生后的干预治疗影响显着,主要体现在体重、肝脏和脂肪质量减轻、脂肪酸合成和炎症因子表达下调和肠屏障功能基因上调、肠道有害菌群相对丰度下降和有益菌群升高以及与肠道微生物相关的代谢物变化如胆汁酸增加、琥珀酸减少、谷氨酰胺增加和L-瓜氨酸减少等方面。小鼠肠道微生物在长期高脂饮食干预下会发生显着的群落演替现象。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与小鼠生理机能和肠道微生态平衡可能相关的关键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产物的信息,可为细菌纤维素作为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肥胖发生、发展和干预治疗的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

贾志飞[5](2020)在《决明子低聚糖的制备及其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决明子(Semen Cassiae)又名马蹄子、草决明,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obtusifoliaL.)或小决明(C.tora L.)的成熟种子经秋季采收晒干、除杂而制成。决明子性微寒,味苦、甘、咸,入肝、肾、大肠经,以其具有明目之功而名之,具有润肠通便、清肝明目的功效,是国家卫健委首批公示的药食同源名录之一。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可治疗多种眼疾,主要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疼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决明子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均有种植或野生,但是目.前对决明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中的蒽醌类、萘并-吡喃-酮类、蛋白质及多糖等物质,对其中的低聚糖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低聚糖因具有增殖双歧杆菌的作用而素有“双歧因子”之称,随着人们对肠道健康的关注日益提高,低聚糖的作用也备受瞩目,因此本文以决明子低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决明子中低聚糖的提取、分离、组分分析,以及对双歧杆菌的增殖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决明子低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水浴法对决明子中的低聚糖进行提取,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及料液比等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决明子低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得到决明子低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00 min,料液比1:25(g/mL),乙醇浓度22%,得率为11.151mg/g。(2)通过500 Da、1000 Da及2000 Da三种规格的透析袋对决明子低聚糖进行组分分离,得到的三种低聚糖组分分别命名为COSA、COSB及COSC。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对三种组分进行分子量测定,得到三种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分别为405、965和2399。经离子色谱仪检测,决明子低聚糖的单糖组成为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和鼠李糖,并以半乳糖和葡萄糖为主要组成。结合红外光谱分析,可知决明子低聚糖主要是由α-D-吡喃半乳糖和α-D-吡喃葡萄糖组成。(3)以青春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为实验对象进行增殖实验,通过测定OD值、pH值、发酵液中的短链脂肪酸等指标可以得出,决明子低聚糖三种组分对双歧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效果,其中以组分COSA的增殖效果最为优异,同时在三种双歧杆菌中,以青春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最优。(4)通过体外模拟胃肠道环境的实验可知,低聚糖在不同碳源中对双歧杆菌胃肠道环境耐受性的影响较为显着,同时,在pH为3.0的酸环境中及在牛胆酸钠添加量为0.3%的模拟胆汁盐中,双歧杆菌的存活率最高。在模拟胃液和肠液实验中,相对于其它碳源,决明子低聚糖对提升双歧杆菌存活率的影响最为显着。

杨志雷[6](2020)在《新乡市学龄期儿童替牙列龋病牙菌斑微生态特征初步探究》文中认为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索学龄期儿童替牙列龋病牙菌斑微生态特征,从菌斑菌群微生态角度深入探究学龄期儿童替牙列龋病发生过程中菌斑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学龄期儿童替牙列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依据。方法在新乡市卫辉县一乡村小学576名7-11岁学龄期儿童中进行龋病状态检查及问卷调查,筛选出36名高龋儿童(HC组)和10名无龋儿童(CF组)。在高龋组儿童采集无龋坏正常牙齿颊面菌斑(HCS)及龋洞菌斑(HCC),在无龋组儿童采集正常牙齿颊面菌斑。在实验室提取菌斑样本DNA,利用Illumina MiSeq焦磷酸测序平台对样本菌群16S rDNA的V3-V4基因高变区进行靶向扩增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对比分析样本菌斑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物种组成、物种间相互关系及功能代谢情况等微生态特征,进而对菌斑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探索。并对测序结果数据进行环境因素相关性分析(RDA分析),以探讨来自日常生活的口腔健康相关习惯对牙菌斑微生态特征的可能影响。统计学显着水平设置为α=0.05。结果在所有样本中共检测出代表了24个门、44个纲、116个目、186个科、367个属的643种微生物;HCC组菌斑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低于HCS组和CF组(P<0.05),且HCC组各物种间联系更为复杂、紧密,正向连接显着增加,负向连接减少;不同个体有不同的微生物组成,同一个体不同取样部位微生物组成亦不相同,链球菌属、放线菌属、欧陆森氏菌属、普氏菌属、普氏菌属2和普氏菌属7的含量在HCC组中相对较高(P<0.05);功能活动方面,HCC组中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高于HCS组和CF组;在日常生活影响因素中,碳酸饮料的摄入频率和睡前吃零食频率对菌斑微生物的组成结构存在显着影响(P<0.05),碳酸饮料或睡前零食的摄入频率越高,与龋病相关的微生物含量就越高,而与健康相关的微生物含量则越低,其促进了菌斑微生物的组成结构向龋齿发生方向转变。结论在本研究人群中,学龄期高龋儿童替牙列龋洞菌斑物种组成个体间差异性增大,龋病发生伴随着菌斑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降低,同时物种间协同作用增强,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活动增加、产酸能力增强,某些细菌如普氏菌属可能作为学龄期儿童替牙列龋病监测的标志物,碳酸饮料及睡前零食等日常饮食习惯与学龄期高龋儿童替牙列龋洞菌斑状态显着相关。

张连妹[7](2020)在《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制备工艺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具有疫苗作用的重组干酪乳杆菌进行产业化推广时,应改变乳酸菌的传统贮藏方式,形成活菌干粉制剂,并保证制剂的相关质量指标及贮藏稳定性,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功效。本论文以重组pLA-PoRV-VP7干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进行活菌干粉制品的工艺研究,通过优化的喷雾干燥技术与工艺和抗热保护剂的筛选与使用,制得了符合安全标准的活菌数高、存活率高的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首先,通过重组干酪乳杆菌的发酵过程研究,绘制其生长曲线,选择对数期菌数多的发酵液进行后续试验。之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乳清蛋白添加量、进风温度、给气量和进料速度等喷雾干燥工艺参数范围,并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工艺参数,制备得到喷雾干燥制剂。随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从13种物质中筛选7种作为抗热保护剂,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和爬坡试验确定了3种抗热保护剂形成的最佳复合保护剂,提高菌体的抗热性能,以提高喷雾干燥制备重组菌活菌制剂的活菌数和存活率。通过采用复合保护剂形成的工艺制备得到菌株的复方喷雾干燥制剂。最后考察两种不同的喷雾干燥制剂的主要质量指标、表面形态、贮藏稳定性、耐热性及在模拟体外消化液中重组菌的存活率情况。结果表明喷雾干燥过程中过量的乳清蛋白不能提高包被乳酸菌的存活率,进风温度、给气量和进料速度三个工艺参数相互影响喷雾干燥效果,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20%乳清蛋白、进风温度120℃、给气量75%、进料速度10 mL/min。胰蛋白胨、蔗糖、海藻糖、麦芽糊精、甘氨酸和甘油作为抗热保护剂在单因素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其中海藻糖与甘油对于菌体存活率具有显着影响(P<0.05),最终确定的复合保护剂为10%乳清蛋白+6%海藻糖+8 mL/L甘油。确定最佳贮藏条件为4℃真空保存,但即使在常温下贮藏5个月后,活菌数仍保存107 cfu/g以上,满足国家规定的最低日摄入量,证明采用本论文喷雾干燥工艺有效延长了菌体的贮藏时间。喷雾干燥制剂与复方喷雾干燥制剂的主要质量指标皆符合要求,在贮藏期内重组质粒稳定存在未丢失。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复方制剂形态更加圆整光滑。在热处理条件下和6 h体外模拟消化液中,与未包埋的游离重组菌对照,两种喷雾干燥制剂都提高了重组菌在不同温度下和模拟胃肠环境中的存活率,增强了菌体的耐热性和对模拟胃肠液的抵抗力,其中复方喷雾干燥制剂效果更佳。本论文优化的重组pLA-PoRV-VP7干酪乳杆菌的喷雾干燥制备工艺为:进风温度120℃、给气量75%、进料速度10 mL/min,10%乳清蛋白+6%海藻糖+8 mL/L甘油作为复合抗热保护剂。由此工艺制备的重组干酪乳杆菌干粉制品,具有高活菌数和高存活率,能有效抵抗外界不利环境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为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基础。

张温清[8](2020)在《芝麻香型白酒四甲基吡嗪形成及其高产TTMP酿造工艺研究》文中认为芝麻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十二大香型之一,其独特的酿造工艺造就了酒体的典型风格。四甲基吡嗪(TTMP)是芝麻香型白酒中重要的风味成分和功能因子,然而关于芝麻香型白酒中TTMP的形成及其相关酿造工艺的研究甚少。本文以安徽芝麻香型白酒典型代表宣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芝麻香型白酒中TTMP的形成及工艺改进措施、高产TTMP功能菌株的筛选及其功能菌液的制备、功能菌液对芝麻香型白酒原位酿造微生物及产品风味的影响、高产TTMP功能麸曲制备工艺和乙醇-水体系中TTMP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期初步揭示TTMP的形成机制,并为获得高产TTMP的最佳酿造工艺提供科学依据。(1)GC-MS和HPLC-MS/MS定性、定量分析,确定宣酒芝麻香型白酒中含有较高的TTMP,并以其传统生产工艺为模板,对芝麻香型白酒工业生产过程中TTMP的形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堆积发酵、固态发酵(酒精发酵)和蒸馏阶段糟醅中均有TTMP的产生;细菌麸曲中含有较高的TTMP;原酒在储存过程中不产生TTMP;高温有利于糟醅中TTMP的形成;适当提高糟醅温度和筛选高产TTMP功能菌生产麸曲是提高芝麻香型白酒中TTMP含量的工艺改进措施。(2)以蛋白酶和TTMP前体乙偶姻(ACT)为双筛选标记,结合高温灭活技术,在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中筛选到了一株高产TTMP的功能菌株,经生理生化、电镜分析与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XJB-104(以下简称XJB-104)。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得到XJB-104功能菌液发酵工艺:培养基含蔗糖60 g/L、酵母膏25 g/L、(NH4)2HPO4 30 g/L、Na H2PO4 17.5g/L,p H 7.0;接种量8%。双阶段控温发酵工艺验证XJB-104产TTMP的能力,40 h,TTMP产量11.43 g/L。XJB-104固态发酵麸曲培养基,TTMP产量202.54mg/kg,达到已报道出发菌株的较高水平。(3)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关键理化参数的变化、酿造微生物数量和结构的演替、风味物质的变化和终产品感官评价,研究了XJB-104功能菌装配起始发酵菌群对芝麻香型白酒自然发酵和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功能菌液接种后对芝麻香型白酒发酵关键理化参数和酿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显着;堆积发酵和酒精发酵前期,Bacillus是绝对的优势原核微生物,后期Lactobacillus呈主导优势;接种组起始发酵糟醅Bacillus相对丰度(88.47%)高于空白组(82.14%),且在后续的整个发酵过程中Bacillus的丰度也高于空白组;功能菌XJB-104接种强化后,显着提高了糟醅和原酒中TTMP的含量,分别为1.90 mg/kg和1.39 mg/L,较空白组分别提高了2714.29%和2316.67%,并提高了白酒的感官品质;功能菌XJB-104在自然酿造体系中仍然表现出高产TTMP的优良性状。另外,结合相关性分析对芝麻香型白酒TTMP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糟醅中TTMP含量与温度、Bacillus的丰度呈正相关;酿造过程中糟醅TTMP是由微生物(主要是芽孢杆菌)代谢产生,而非美拉德反应,并且高温对其形成有促进作用。(4)通过单因素和BBD响应面优化,得到XJB-104功能麸曲制备工艺:培养基含麸皮700 g,豆粕300 g,Na OH 1.85 g,水1.33 L;接种量8%;发酵时间71 h,麸曲中TTMP含量为607.58 mg/kg,约是初始产量的3倍。尝试丢糟(DGS)作为原料生产功能麸曲,DGS功能麸曲制备工艺:培养基含麸皮700 g,豆粕300g,DGS 367 g,Na OH 11.2 g,水1.2 L;接种量8%;发酵时间3.5 d,TTMP产量1.28×103mg/kg,约是初始产量的6.3倍,为目前报道的最高水平。(5)以DGS为原料,单因素试验对XJB-104产TTMP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产品纯化,40 h,TTMP产量3.18 g/L,纯化后的TTMP产品用于后续的动物实验。1 L发酵液可获得1.85 g纯化的TTMP产品,纯化得率58.18%;产品纯度>99%,主要杂质是三甲基吡嗪。以小鼠为研究对象,证实乙醇-水体系中的TTMP能够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并通过适度调节与肝损伤(ALT、AST、AKP和LDH)、抗氧化反应(T-SOD、CAT、MDA和GSH)和炎症应激(NF-κB、TNF-α、IL-1β、IL-6、MCP-1、i NOS和COX-2)有关的生化指标来发挥保肝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升肝脏组织抗氧化防御系统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李哲[9](2020)在《植物乳杆菌的微胶囊固定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乳杆菌是一种重要的肠道菌群微生物,对维持人类肠道微生态稳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植物乳杆菌对于环境胁迫极不耐受,温度、pH值、机械压迫和消化道等会降低植物乳杆菌的存活率。常规保护植物乳杆菌的固定化包埋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兼顾保障存活率与定点释放于一体,无法充分发挥其益生功能。本研究通过复配与多层包埋相结合的方法,达到保障植物乳杆菌高存活率,同时在模拟肠液中定点释放,延长菌体储藏时间。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从自然发酵的酸菜中分离出植物乳杆菌L1。(2)优化微胶囊的包埋方法,制备4种不同组合的微胶囊。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的复配方案为:大豆分离蛋白复配壁材微胶囊:大豆分离蛋白4.1%,海藻酸钠1.0%,丙三醇6.0%;乳清分离蛋白复配壁材微胶囊:乳清分离蛋白5.1%,海藻酸钠1.0%,丙三醇7.0%。最佳的多层包埋方案为:外层附着1.0%明胶,形成明胶-大豆分离蛋白多层微胶囊与明胶-乳清分离蛋白多层微胶囊。(3)对所制备的微胶囊进行表征,其中抗胁迫能力最强的为明胶-大豆分离蛋白多层微胶囊,其包埋率达到95.31%,抗冻干胁迫存活率达到96.24%,胃酸胁迫存活率达到92.43%,继续经历胆盐胁迫后存活率达到85.73%,在肠液中40 min完全崩解。微胶囊冻干后粒径范围不超过1.40 mm。(4)研制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冲调饮料,产品配方为:1.0%的微胶囊,10.0%豆奶粉,0.5%速溶茉莉花茶茶粉,2.5%低聚果糖,0.5%单甘脂。产品建议冲调方法为:冲调温度40℃下搅拌2 min。(5)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冲调饮料进行储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20℃下,粉剂中的植物乳杆菌L1存活状况最佳,84 d后产品的菌体存活率可达82.37%。

徐伟芳[10](2020)在《桑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7PJ-16对桑椹菌核病生防作用及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桑椹菌核病,又称白果病或白椹病,是一种侵染果桑的主要真菌性病害。根据病原菌种类以及染病桑果的病症差异,可将该病害分为肥大性桑椹菌核病、小粒性桑椹菌核病和缩小性桑椹菌核病。不同病原菌引起的桑椹菌核病侵染循环基本一致,该病在我国重庆、四川、浙江等地均有发生,染病桑果失去商品与食用价值,给果桑产业带来极大经济损失。由于该病传播速度快、蔓延范围广、危害程度大,导致其有效防控难度较大。目前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仍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但过量使用化学药剂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亦会威胁桑椹食用安全。利用植物内生菌进行桑椹菌核病的生物防控将有利于果桑产业的健康发展,亦可为其他桑树病害防控提供新策略。本实验室前期从健康桑树中寻获一株对桑椹菌核病具有生防潜能的内生芽孢杆菌7PJ-16(前期研究鉴定其为Bacillus tequilensis 7PJ-16)。为进一步探索该菌株的生防作用及机理,本研究首先通过动物安全性实验和侵染定植实验,评估Bacillus sp.7PJ-16的生防潜力;并在优化7PJ-16菌株产抑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的基础上,大量制备菌悬液和活性发酵上清液,检测其对病原菌生长、桑园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及田间防病与温室促生效果;进而基于对7PJ-16菌株的全基因组和互作转录组分析,挖掘并验证其发挥生防作用的功能基因,最终结合对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与促生相关物质的检测,系统揭示Bacillus sp.7PJ-16的生防机理。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潜力的评估利用目标菌株生物防治桑椹菌核病需确保其使用安全。本研究利用Bacillus sp.7PJ-16菌悬液与发酵上清液,通过灌胃与肌肉注射两种接种方式处理小鼠后,所有小鼠均生长良好,且与对照相比,处理组小鼠的体重变化、血液常规指标与脏器指数均无显着差异;将Bacillus sp.7PJ-16菌悬液与发酵上清液处理的桑叶饲养家蚕,均未引起家蚕中毒死亡,且各处理组家蚕的生长发育及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蚕茧经济指标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动物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Bacillus sp.7PJ-16菌悬液及其发酵上清液均不影响小鼠和家蚕的正常生长,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在宿主植物中有效定植将有利于生防菌更好地发挥防病促生作用。Bacillus sp.7PJ-16菌株具有较好的生物膜形成能力与运动性,这使其在植物体内具有较强的定植潜能。利用pGFP22质粒电转化7PJ-16菌株,成功获得与野生型7PJ-16菌株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差异、且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及氯霉素抗性标记的芽孢杆菌7PJ-16/gfp菌株。通过镜检观察浸根接种7PJ-16/gfp菌株的桑苗发现,接种1天后,该标记菌株在根尖、侧根、根毛等位点吸附和大量聚集,此时的菌体主要存在于根部侵染点的外表皮处;接种2-7天后,细菌逐渐向内表皮及维管组织中定植,在细胞内呈分散或聚集状分布;接种14-16天后,完成根部定植的菌体通过木质部导管向茎中迁徙,并于接种20天后,成功定植在叶片细胞间隙与叶脉中。进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含氯霉素平板上定量分析7PJ-16/gfp在桑树各组织器官内的消长动态。结果显示,标记菌株在浸根处理的桑苗根、茎、叶,以及田间单独喷菌处理的花(果)部位均具相同的动态变化规律,即先上升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显微观察及重分离实验结果表明,Bacillus sp.7PJ-16可在桑根、茎、叶和花(果)中实现成功定植。进一步利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在2015与2016年冬季、春季、秋季(共计六个季节),从四个果桑品种(川桑7637、长果桑、红果2号及新伦教)茎部中共分离获得608株内生细菌分离株。不同季节桑树内生菌种群分布结果显示,Bacillus spp.在连续两年各季节内生细菌中所占比例均在20%以上,尤以2016年冬季分离得到的芽孢杆菌最多,占该季节细菌总分离株的37.21%;同时Bacillus spp.的种群分布对宿主品种无明显偏好性,为多个品种果桑内生细菌的优势菌群。健康桑树内生细菌种群分布结果显示,Bacillus spp.能够长期以较高丰度稳定存在于不同品种的果桑体内。2.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为给后续室内抑菌和室外田间生防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本文利用单因素与正交实验优化Bacillus sp.7PJ-16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发酵优化结果显示,该菌株最佳培养基配方与发酵条件为:蛋白胨0.5%、硫酸铵0.75%、麦芽糖3%、Na2HPO4 0.3%、培养温度为30℃、初始pH值为7.5、接种量为4%、装瓶量为30%、发酵时间为120 h。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有利于抑菌活性物质的合成。利用优化培养基大量发酵Bacillus sp.7PJ-16,收获菌悬液和发酵上清液,检测其对病原菌生长和桑园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显示,7PJ-16菌悬液和发酵上清液均可明显抑制菌核萌发、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发育以及孢子活力等菌核病原菌生长过程;与清水对照相比,经生防菌处理的桑园土壤中放线菌门的细菌比例显着升高,厚壁菌门中芽孢杆菌属的丰度亦有上升趋势,且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接种生防菌的土壤菌群结构更加稳定。连续两年的田间生防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菌悬液和不同稀释倍数发酵上清液均能不同程度防控桑椹菌核病的发生,其中施用3次1.0×109 CFU/mL菌悬液处理组的田间防效最高(90.84%),其防效甚至稍优于化学农药处理组(90.52%),且该处理组对桑果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催熟作用。温室浸种和盆栽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菌悬液和不同稀释倍数发酵上清液对桑种萌芽和桑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1.0×106CFU/mL的菌悬液和100倍稀释的发酵上清液能显着提升桑种发芽势和发芽率,且其对桑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均能起到促进作用。3.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Bacillus sp.7PJ-16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基因组是由一条大小4.2 M的环形染色体以及两个内生质粒构成。基于芽孢杆菌近缘物种系统进化树分析,将前期鉴定为特基拉芽孢杆菌的7PJ-16菌株重新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更名为B.subtilis 7PJ-16。基因功能注释和次生代谢产物预测结果显示,7PJ-16菌株基因组中包含6个与抑菌物质合成相关的基因簇以及19个与促生物质合成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与表面活性素、丰原素、铁载体、吲哚乙酸等生防相关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有关,同时该菌株基因组中亦发现21个与侵染定植过程(生物膜形成、运动性)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挖掘生防相关基因及阐明B.subtilis 7PJ-16菌株与菌核病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PZ-2、Scleromitrula shiraiana SXSG-5)之间的互作过程,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共培养过程中的生防细菌与病原真菌分别进行原核和真核转录组分析。通过分析原核转录组数据发现,病原菌生长导致拮抗细菌的鞭毛组装和驱性相关基因下调表达,但其诱导了丰原素、铁载体、溶杆菌素等多种生防代谢物合成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在真核转录组中,经拮抗细菌生物胁迫后,病原真菌的抗氧化酶相关基因多数表达上调,而其细胞壁组分合成(e.g.,几丁质)、植物胞壁降解酶代谢(e.g.,果胶酶、纤维素酶)、黑色素合成等与致病力相关的基因显着表达下调。基于7PJ-16菌株组学研究中挖掘到的大量生防相关基因,本研究从该菌株基因组中成功筛选和克隆到13个关键生防基因,其中包含5个表面活性素合成相关的基因(srfAA、srfAB、srfAC、srfAD、sfp)、7个溶杆菌素合成相关的基因(bacA、bacB、bacC、bacD、bacE、bacF、bacG)以及1个丰原素合成相关的基因(fenE);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敲除与丰原素(fenE)和溶杆菌素(bacG)合成相关的两个生防基因,获得稳定转化子?FenE和?BacG,敲除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和抑菌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相关代谢物的分析与鉴定结合生防相关基因的分析与功能验证,为进一步揭示B.subtilis 7PJ-16产生的生防相关代谢物,本研究首先检测了其活性发酵上清液中代谢产物的理化性质。结果显示,该活性发酵上清液对高温、酸碱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对α-糜蛋白酶、胰蛋白酶不敏感,而对胃蛋白酶、蛋白酶K敏感。基于活性代谢物的理化性质,设计纯化策略,通过追踪抑菌活性,采用萃取、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离手段,从7PJ-16活性发酵上清液中分离纯化获得环二肽cycle(Pro-Phe)等6个单体III小分子物质;并利用酸沉淀与甲醇抽提相结合的方法,从7PJ-16发酵液中获得具有强烈抑菌活性的脂肽粗提物,经HPLC半制备分离后,质谱鉴定结果表明,该活性组分中包含表面活性素和丰原素两种脂肽抗生素,这与前文功能基因分析验证的结果一致。此外,7PJ-16菌株还可产生铁载体、植物外源激素吲哚乙酸和赤霉素等促生相关物质。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基因组、转录组、基因功能的分析验证及代谢物等层面,明确了拮抗作用与促生作用是桑树内生B.subtilis 7PJ-16对桑椹菌核病具有生防作用的主要机制。该菌株安全性能高,定植能力强,可通过产生表面活性素、丰原素、二肽小分子物质(环二肽和溶杆菌素)等多种抗生素来抑制桑椹菌核病原菌生长,进而在田间成功防控菌核病的发生与危害,且该菌株可通过产生植物激素、铁载体等促进桑种萌发和桑幼苗生长,从而来提升宿主系统抗性间接减少病害发生。论文研究取得的相关结果为桑椹菌核病生物防治奠定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亦可为其他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二、微生态饮料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态饮料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食源性干酪乳杆菌NA-2抑菌特性及其胞外多糖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益生菌简介
    1.2 乳酸菌
        1.2.1 乳酸菌定义及分类
        1.2.2 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
        1.2.3 益生乳酸菌的功能活性
        1.2.4 益生乳酸菌的应用
    1.3 多糖简介
        1.3.1 微生物多糖
    1.4 乳酸菌胞外多糖研究现状
        1.4.1 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
        1.4.2 乳酸菌胞外多糖定义及分类
        1.4.3 胞外多糖生物合成途径
        1.4.4 影响胞外多糖产量的因素
        1.4.5 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
        1.4.6 胞外多糖的功能特性及应用
    1.5 传统发酵东北酸菜研究进展
        1.5.1 酸菜简介
        1.5.2 东北酸菜的微生态系统及其发酵过程
        1.5.3 东北酸菜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产胞外多糖乳酸杆菌的筛选和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2 样品处理
        2.3.3 乳酸杆菌的分离纯化
        2.3.4 乳酸杆菌的16S rDNA鉴定
        2.3.5 产胞外多糖乳酸杆菌的鉴定和进化分析
        2.3.6 乳酸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乳酸杆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2.4.2 产胞外多糖乳酸杆菌的鉴定
        2.4.3 L.casei NA-2进化分析
        2.4.4 L.casei NA-2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L.casei NA-2特性及抑菌功效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L.casei NA-2耐酸特性评价
        3.3.2 L.casei NA-2耐受高浓度胆盐特性评价
        3.3.3 L.casei NA-2与病原菌共培养
        3.3.4 L.casei NA-2抑制病原菌粘附Caco-2细胞
    3.4 结果与分析
        3.4.1 L.casei NA-2耐酸结果
        3.4.2 L.casei NA-2耐受高浓度胆盐结果
        3.4.3 L.casei NA-2与病原菌共培养的实验结果
        3.4.4 L.casei NA-2抑制病原菌粘附Caco-2细胞的实验结果
    3.5 小结
第四章 L.casei NA-2胞外多糖提取及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L.casei NA-2胞外多糖的提取
        4.3.2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测定L.casei NA-2胞外多糖
        4.3.3 L.casei NA-2胞外多糖中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测定
        4.3.4 L.casei NA-2胞外多糖中单糖组分的测定
        4.3.5 L.casei NA-2胞外多糖分子量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L.casei NA-2胞外多糖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结果
        4.4.2 L.casei NA-2胞外多糖中总糖和蛋白质含量
        4.4.3 L.casei NA-2胞外多糖中单糖组分及其含量
        4.4.4 L.casei NA-2胞外多糖分子量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L.casei NA-2胞外多糖抗生物膜和抗氧化活性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荧光显微镜观察L.casei NA-2胞外多糖对病原菌生物膜的影响
        5.3.2 定量检测L.casei NA-2胞外多糖抗生物膜活性
        5.3.3 L.casei NA-2胞外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
    5.4 结果与讨论
        5.4.1 L.casei NA-2胞外多糖抑制病原菌生物膜形成
        5.4.2 L.casei NA-2胞外多糖分散病原菌生物膜活性测定
        5.4.3 L.casei NA-2胞外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
    5.5 小结
第六章 L.casei NA-2胞外多糖免疫调节和抗炎活性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细胞培养
        6.3.2 L.casei NA-2胞外多糖免疫活性测定
        6.3.3 L.casei NA-2胞外多糖对LPS诱导细胞的细胞活性和NO的影响
        6.3.4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iNOS、NF-κB p65和c-jun的蛋白表达量
    6.4 结果与讨论
        6.4.1 L.casei NA-2胞外多糖对细胞活性、NO、IL-6和TNF-α的影响
        6.4.2 L.casei NA-2胞外多糖对巨噬细胞产生ROS的影响
        6.4.3 L.casei NA-2胞外多糖对LPS诱导处理巨噬细胞的细胞活性和NO的影响
        6.4.4 L.casei NA-2胞外多糖诱导巨噬细胞中iNOS、NF-κB p65和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乳酸菌嘌呤降解菌株的筛选、基因组特征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1章 绪论
    1.1 乳酸菌研究进展
        1.1.1 乳酸菌概述
        1.1.2 乳酸菌功能研究进展
        1.1.3 乳酸菌分类研究进展
        1.1.4 乳酸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1.2 高尿酸血症
        1.2.1 嘌呤代谢与尿酸形成
        1.2.2 高尿酸血症及其流行状况
        1.2.3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1.3 乳酸菌对高尿酸血症的防治作用
    1.4 新型益生菌发酵食品的开发现状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乳酸菌分离鉴定
    2.1 材料与设备
        2.1.1 样品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4 培养基与溶剂的配制
    2.2 方法
        2.2.1 样品的采集
        2.2.2 乳酸菌活菌计数
        2.2.3 乳酸菌分离纯化
        2.2.4 乳酸菌初步鉴定
        2.2.5 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2.2.6 菌株REP-PCR指纹图谱扩增
        2.2.7 菌株ERIC-PCR指纹图谱扩增
        2.2.8 PCR指纹图谱稳定性试验
        2.2.9 菌株16S rDNA基因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10 16S rDNA扩增产物测序及分析
        2.2.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乳酸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结果
        2.3.2 REP-PCR指纹图谱扩增及其重复性
        2.3.3 乳酸菌分离株REP-PCR指纹图谱与分析
        2.3.4 ERIC-PCR标记的重复性
        2.3.5 89株乳酸菌分离株的ERIC-PCR扩增指纹图谱与分析
        2.3.6 菌株PCR扩增电泳图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乳酸菌嘌呤降解菌株的筛选
    3.1 材料与设备
        3.1.1 菌株及来源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4 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3.2 方法
        3.2.1 菌株复苏与培养
        3.2.2 嘌呤降解反应体系建立
        3.2.3 菌株嘌呤降解能力测定
        3.2.4 耐酸及胆汁酸盐能力测定
        3.2.5 时间对乳酸菌降解嘌呤的影响测定
        3.2.6 初始浓度对乳酸菌降解嘌呤的影响测定
        3.2.7 温度对乳酸菌嘌呤降解的影响测定
        3.2.8 细胞活性对乳酸菌嘌呤降解的影响测定
        3.2.9 乳酸菌菌体破壁产物对嘌呤降解能力测定
        3.2.10 乳酸菌在食品模型中的嘌呤减除效果测定
        3.2.11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乳酸菌嘌呤降解菌株的筛选结果
        3.3.2 菌株耐酸、耐胆汁酸盐能力测定结果
        3.3.3 时间对菌株嘌呤降解能力的影响
        3.3.4 嘌呤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
        3.3.5 温度对菌株降解鸟嘌呤能力的影响
        3.3.6 细胞活性对菌株降解鸟嘌呤能力的影响
        3.3.7 乳酸菌菌株破壁组分降解鸟嘌呤能力
        3.3.8 菌株在食品模型中的嘌呤减除效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乳酸菌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及抗氧化活性菌株筛选
    4.1 材料与设备
        4.1.1 菌株及来源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1.4 培养基及溶剂配制
    4.2 方法
        4.2.1 菌株复苏与培养
        4.2.2 菌体胞外产物与内容物的制备
        4.2.3 菌株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测定
        4.2.4 菌株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测定
        4.2.5 菌株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4.2.6 菌株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乳酸菌胞外产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4.3.2 菌株内容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4.3.3 菌株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
        4.3.4 菌株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
        4.3.5 菌株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乳酸菌降解嘌呤菌株基因组测定及分析
    5.1 材料与设备
        5.1.1 菌株来源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1.4 培养基及溶剂配制
    5.2 方法
        5.2.1 菌株DNA提取及全基因组测序
        5.2.2 Illumina文库构建及测序
        5.2.3 基因组组装
        5.2.4 基因组预测功能注释
        5.2.5 降嘌呤菌株特异性序列筛选与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基因组组装结果分析
        5.3.2 基因组预测与基因组圈图结果分析
        5.3.3 GO功能注释分类
        5.3.4 COG功能注释分类
        5.3.5 KEGG功能注释分类
        5.3.6 菌株序列的独特性
        5.3.7 鼠李糖乳杆菌YZULr026与LV-1基因组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降解嘌呤菌株发酵乳的研制
    6.1 材料与设备
        6.1.1 菌株来源
        6.1.2 主要试剂
        6.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6.1.4 培养基及溶剂配制
    6.2 方法
        6.2.1 酸奶发酵工艺流程
        6.2.2 操作要点
        6.2.3 单因素试验设计
        6.2.4 发酵温度的单因素试验
        6.2.5 发酵时间的单因素试验
        6.2.6 黄瓜汁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
        6.2.7 白砂糖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
        6.2.8 响应面试验
        6.2.9 验证试验
        6.2.10 感官评价方法
        6.2.11 产品质量测定
        6.2.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最适发酵温度的确定
        6.3.2 最适发酵时间的确定
        6.3.3 最适黄瓜汁添加量的确定
        6.3.4 最适白砂糖添加量的确定
        6.3.5 黄瓜酸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
        6.3.6 黄瓜酸奶的质量指标
    6.4 本章小结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婴儿肠源乳酸菌对小鼠肠道免疫功能和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母乳对肠道菌群影响
        1.1.1 婴儿母乳喂养的现状
        1.1.2 母乳喂养婴儿肠道菌群结构
        1.1.3 非母乳喂养婴儿肠道菌群结构
        1.1.4 婴儿肠道菌群结构与健康
    1.2 乳酸菌对肠道健康的调节作用
        1.2.1 乳酸菌概述
        1.2.2 乳酸菌生理特性及其种类
        1.2.3 乳酸菌益生功能
        1.2.4 婴儿肠道菌群构成
    1.3 乳酸菌在肠道保健方面应用情况
        1.3.1 乳酸菌在肠道保健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
        1.3.2 乳酸菌在具有保健功能食品加工研发方面的应用
        1.3.3 乳酸菌应用前景和局限性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婴儿肠源乳酸菌分离鉴定
    2.1 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乳酸菌分离纯化
        2.2.2 乳酸菌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菌落形态学特征
        2.3.2 生理生化鉴定
        2.3.3 乳酸菌16SrDNA基因测序鉴定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婴儿肠源乳酸菌肠道耐受性研究
    3.1 材料
        3.1.1 主要试剂
        3.1.2 仪器设备
    3.2 方法
        3.2.1 菌种活化
        3.2.2 乳酸菌抑菌活性测定
        3.2.3 乳酸菌耐酸能力测定
        3.2.4 乳酸菌耐胆盐能力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乳酸菌抑菌结果分析
        3.3.2 耐酸试验结果
        3.3.3 耐胆盐试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婴儿肠源乳酸菌培养基优化研究
    4.1 材料
        4.1.1 菌种
        4.1.2 主要试剂
        4.1.3 试验设备
    4.2 方法
        4.2.1 三株乳酸菌生长曲线绘制
        4.2.2 单因素试验
        4.2.3 响应面BOX-Behnken Design培养条件优化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乳酸菌生长曲线分析
        4.3.2 菌株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4.3.3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婴儿肠源乳酸菌对小鼠肠道菌群影响
    5.1 材料
        5.1.1 主要试剂
        5.1.2 仪器设备
    5.2 方法
        5.2.1 粪肠球菌菌液制备
        5.2.2 动物试验
        5.2.3 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测定
        5.2.4 采集小鼠肠道内容物
        5.2.5 肠道内容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5.2.6 肠道内容物总基因组Real-time PCR
        5.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小鼠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分析
        5.3.2 粪肠球菌LE-3、LE-7、LE-9 对小鼠盲肠组织菌群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婴儿肠源乳酸菌对肠黏膜免疫功能影响
    6.1 材料
        6.1.1 试验材料
        6.1.2 主要试剂
        6.1.3 仪器设备
    6.2 方法
        6.2.1 乳酸菌菌液制备
        6.2.2 动物试验
        6.2.3 样品采集
        6.2.4 样品处理
        6.2.5 测定方法
        6.2.6 数据分析
    6.3 结果及分析
        6.3.1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变化
        6.3.2 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变化
        6.3.3 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变化
        6.3.4 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变化
        6.3.5 免疫球蛋白(IgG)含量的变化
        6.3.6 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变化
    6.4 讨论
    6.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4)细菌纤维素制备及其对肥胖小鼠生理机能和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肥胖及其危害
        1.1 肥胖的定义及其现状
        1.2 肥胖的危害
        1.2.1 心血管系统疾病
        1.2.2 呼吸系统疾病
        1.2.3 神经系统疾病
        1.2.4 肝肠系统疾病
        1.2.5 肾脏、泌尿系统疾病
        1.2.6 生殖系统疾病
        1.2.7 关节系统疾病
        1.2.8 其他疾病
    二、肥胖的发生机制
        2.1 能量平衡机制
        2.1.1 能量摄入介导的平衡机制
        2.1.2 能量消耗介导的平衡机制
        2.2 遗传调控机制
        2.2.1 单基因肥胖
        2.2.2 多基因肥胖
        2.2.3 环境-基因协同机制
        2.2.4 肥胖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2.3 肠道微生物调控机制
        2.4 压力诱导机制
        2.5 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
    三、肥胖的防治措施
        3.1 肥胖的治疗
        3.1.1 饮食调节
        3.1.1.1 食物与能量介导的调控
        3.1.1.2 膳食纤维素调控
        3.1.2 微生物干预
        3.1.3 运动减肥
        3.1.4 药物治疗
        3.1.5 手术治疗
        3.1.6 公共政策措施
        3.2 肥胖的预防
    四、细菌纤维素研究进展
        4.1 细菌纤维素的发现
        4.2 细菌纤维素的合成机制与影响因素
        4.2.1 产细菌纤维素菌种
        4.2.2 细菌纤维素的合成机制
        4.2.3 细菌纤维素的生物学意义
        4.2.4 细菌纤维素合成的影响因素
        4.2.5 细菌纤维素的性质
        4.3 细菌纤维素的应用
        4.3.1 细菌纤维素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4.3.2 细菌纤维素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4.3.3 细菌纤维素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五、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5.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细菌纤维素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产纤维素功能的全基因组分析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样品
        1.1.2 实验培养基
        1.1.3 主要试剂
        1.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 方法
        1.2.1 样品采集
        1.2.2 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1.2.3 细菌纤维素的纯化与表征
        1.2.3.1 SEM表征
        1.2.3.2 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表征
        1.2.4 细菌纤维素产生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功能注释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2.1 细菌纤维素产生菌的分离、鉴定
        2.1.1 菌株的菌落形态及微观形貌
        2.1.2 菌株W1 的分类学地位
        2.2 细菌纤维素的理化表征
        2.2.1 细菌纤维素的SEM表征
        2.2.2 细菌纤维素的XRD和 FTIR表征
        2.3 菌株W1 纤维素合成与调控机制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Komagataeibacter europaeus W1 产细菌纤维素的碳源优化及细菌纤维素的批量制备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菌种
        1.1.2 实验培养基
        1.1.3 主要试剂
        1.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 方法
        1.2.1 细菌纤维素发酵动力学的测定
        1.2.2 产细菌纤维素的碳源优化
        1.2.2.1 碳源优化实验
        1.2.2.2 细菌纤维素的纯化与产率计算
        1.2.2.3 细菌纤维素的表征
        1.2.3 碳源生物转化的信号通路分析
        1.2.4 细菌纤维素的批量制备
        1.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2.1 菌株生长、细菌纤维素合成和底物消耗动力学
        2.2 细菌纤维素产率、性能及碳源转化的代谢通路分析
        2.2.1 细菌纤维素产率
        2.2.1.1 纤维素膜的表观比较
        2.2.1.2 产量和转化率比较
        2.2.2 细菌纤维的SEM表征
        2.2.3 细菌纤维素的XRD表征
        2.2.4 细菌纤维素的FTIR表征
        2.2.5 不同碳源合成细菌纤维素的代谢通路分析
        2.3 细菌纤维素的批量制备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细菌纤维素干预下生理-肠道微生物耦合作用对小鼠肥胖发生的调控机制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样品
        1.1.2 实验动物
        1.1.3 实验饲料及配比
        1.1.4 实验材料
        1.1.5 主要试剂
        1.1.6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 方法
        1.2.1 小鼠的分组与喂养
        1.2.2 血液和肝脏生化检测
        1.2.3 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1.2.4 肝脏脂肪酸合成、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合成和附睾脂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
        1.2.4.1 总RNA提取与cDNA链的RT-PCR合成
        1.2.4.2 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1.2.5 肠道微生物群落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1.2.5.1 原始测序数据的拼接与质控
        1.2.5.2 OTUs的聚类分析
        1.2.5.3 α多样性分析
        1.2.5.3.1 测序深度评估和样本充分性分析
        1.2.5.3.2 α多样性指数
        1.2.5.3.3 OTU分布分析
        1.2.5.4 β多样性分析
        1.2.5.5 物种注释
        1.2.5.6 多元统计分析
        1.2.6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饲料喂养对小鼠体重和组织重量变化的影响
        2.2 不同饲料喂养对小鼠血清和肝脏生化变化的影响
        2.3 小鼠肝脏和回肠病理切片观察
        2.3.1 肝脏组织
        2.3.2 回肠组织
        2.4 不同饲料喂养对肝脏脂肪酸合成、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合成及附睾脂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2.4.1 肝脏脂肪酸合成基因
        2.4.2 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合成基因
        2.4.3 附睾脂炎症基因
        2.5 不同饲料喂养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调控作用
        2.5.1 OTUs聚类分析
        2.5.2 α多样性分析
        2.5.2.1 测序深度和样本充分性分析
        2.5.2.2 肠道微生物的α多样性指数
        2.5.2.3 OTU分布情况
        2.5.3 β多样性分析
        2.5.4 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2.5.4.1 基于微生物分类学的物种组成分析
        2.5.4.2 基于聚类的样本群落组成与差异分析
        2.5.5 多元统计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生理生化-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变化解析细菌纤维素对小鼠食源性肥胖的缓解作用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样品
        1.1.2 实验动物
        1.1.3 实验饲料
        1.1.4 实验材料
        1.1.5 主要试剂
        1.1.6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 方法
        1.2.1 肥胖模型小鼠的挑选、分组与喂养
        1.2.2 血液和肝脏生化检测
        1.2.3 肝脏和回肠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1.2.4 肝脏脂肪酸合成、回肠紧密连接蛋白合成和附睾脂炎症相关基因的q PCR分析
        1.2.5 肠道微生物群落的高通量分析
        1.2.6 小鼠粪便的代谢组学分析
        1.2.6.1 代谢物提取
        1.2.6.2 LC-MS/MS分析
        1.2.6.3 数据分析
        1.2.7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2.1 肥胖模型小鼠
        2.2 细菌纤维素干预下小鼠体重和组织重量的变化
        2.3 细菌纤维素干预对小鼠血清和肝脏生化的影响
        2.4 小鼠肝脏和回肠病理切片观察
        2.5 细菌纤维素干预对肝脏脂肪酸合成、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合成及附睾脂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2.6 细菌纤维素干预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调控作用
        2.6.1 OTUs聚类分析
        2.6.2 α多样性分析
        2.6.2.1 测序深度和样本充分性分析
        2.6.2.2 肠道微生物的α多样性指数
        2.6.2.3 OTU分布情况
        2.6.3 β多样性分析
        2.6.4 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2.6.4.1 基于微生物分类学的物种组成分析
        2.6.4.2 基于聚类的样本群落组成与差异分析
        2.6.5 多元统计分析
        2.7 小鼠粪便代谢物的组学解析
        2.7.1 数据可靠性分析
        2.7.2 代谢物分类和功能注释
        2.7.3 关键代谢物筛选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5.2.1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5.2.2 研究展望
附录1 缩写词英汉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决明子低聚糖的制备及其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决明子简介
    1.2 决明子的主要有效成分
        1.2.1 蒽醌类
        1.2.2 萘并-吡喃-酮类
        1.2.3 蛋白质及氨基酸类
        1.2.4 糖类
        1.2.5 微量元素
    1.3 决明子的主要生理活性
        1.3.1 清肝明目
        1.3.2 降血脂作用
        1.3.3 降血压作用
    1.4 决明子低聚糖的研究现状
    1.5 低聚糖的主要生理功能
        1.5.1 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环境
        1.5.2 生成营养物质,促进营养吸收
        1.5.3 降低血糖和胆固醇
        1.5.4 保护黏膜系统,调节机体免疫力
    1.6 低聚糖的提取方法
        1.6.1 水浴提取法
        1.6.2 酶法提取技术
        1.6.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1.6.4 微波辅助提取法
        1.6.5 膜分离技术
    1.7 双歧杆菌的功能特性
        1.7.1 营养作用
        1.7.2 抗菌作用
        1.7.3 抗肿瘤作用
    1.8 论文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决明子低聚糖的提取及条件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决明子低聚糖的提取工艺流程
        2.3.2 活性炭脱色
        2.3.3 Sevag法脱蛋白
        2.3.4 低聚糖含量的测定
        2.3.5 单因素实验
        2.3.6 响应面优化实验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单因素实验
        2.4.2 响应面实验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决明子低聚糖的组分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决明子低聚糖的组分分离
        3.3.2 决明子低聚糖组分分子量的测定
        3.3.3 决明子低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3.3.4 决明子低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决明子低聚糖的分子量分析
        3.4.2 决明子低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3.4.3 决明子低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决明子低聚糖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培养基的配制
        4.3.2 双歧杆菌的厌氧培养
        4.3.3 益生指数PI的计算
        4.3.4 发酵液pH的测定
        4.3.5 决明子低聚糖的最适添加量
        4.3.6 决明子低聚糖不同组分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
        4.3.7 发酵液还原糖的测定
        4.3.8 有机酸代谢产物的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决明子低聚糖的益生指数PI
        4.4.2 决明子低聚糖最适添加量的确定
        4.4.3 决明子低聚糖不同组分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
        4.4.4 发酵液中还原糖的含量变化分析
        4.4.5 代谢产物有机酸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决明子低聚糖对提高双歧杆菌胃肠道环境耐受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双歧杆菌计数
        5.3.2 耐酸性试验
        5.3.3 模拟胆汁盐试验
        5.3.4 模拟胃液试验
        5.3.5 模拟肠液试验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耐酸性试验
        5.4.2 模拟胆汁盐试验
        5.4.3 模拟胃液和肠液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新乡市学龄期儿童替牙列龋病牙菌斑微生态特征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器械
        2.1.1 主要器械
        2.1.2 主要材料与试剂
    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3 样本量计算
    2.4 样本采集
    2.5 样本测序与分析
        2.5.1 DNA抽提和PCR扩增
        2.5.2 Illumina Miseq测序
        2.5.3 测序数据处理
    2.6 统计学分析
    2.7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情况
    3.2 样本菌群测序序列基本信息
    3.3 Alpha多样性
    3.4 微生物群落结构
    3.5 微生物群落组成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分析
    3.6 Network网络分析与功能预测
    3.7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龋病牙菌斑微生态研究进展
    1 龋病病因探索历程
    2 龋病牙菌斑微生态
        2.1 龋病牙菌斑微生态的组成
        2.2 龋病牙菌斑微生物组成
        2.2.1 乳牙列期龋病牙菌斑微生物组成
        2.2.2 替牙列期龋病牙菌斑微生物组成
        2.2.3 年轻恒牙列期龋病牙菌斑微生物组成
        2.2.4 成年人龋病牙菌斑微生物组成
        2.2.5 老年人龋病牙菌斑微生物组成
        2.3 龋病牙菌斑微生物的功能活动
        2.4 龋病牙菌斑的环境条件及其对菌斑微生物的影响
    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制备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1 文献综述
    1.1 益生干酪乳杆菌
        1.1.1 益生菌的定义及其功效
        1.1.2 乳酸菌类益生菌
        1.1.3 干酪乳杆菌及其益生功能
    1.2 基因工程菌
        1.2.1 基因工程的概念
        1.2.2 基因工程乳酸菌的安全性
        1.2.3 基因工程乳酸菌的应用
        1.2.4 重组pLA-PoRV-VP7 干酪乳杆菌
    1.3 益生菌制剂
        1.3.1 益生菌制剂的起源
        1.3.2 益生菌制剂的作用机制
        1.3.3 乳酸菌活菌制剂
    1.4 益生菌微胶囊技术
        1.4.1 微胶囊技术的概念
        1.4.2 喷雾干燥法
        1.4.3 喷雾干燥与抗热保护剂的结合及其应用
    1.5 猪轮状病毒
        1.5.1 猪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
    1.6 Plackett-Burman试验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制备工艺优化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抗热保护剂的确定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相关检测
        2.3.1 材料
        2.3.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制备工艺优化
        3.1.1 重组干酪乳杆菌生长曲线
        3.1.2 乳清蛋白添加量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3.1.3 进风温度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3.1.4 给气量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3.1.5 进料速度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3.1.6 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
    3.2 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抗热保护剂的筛选
        3.2.1 喷雾干燥抗热保护剂的初步筛选
        3.2.2 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筛选抗热保护剂
        3.2.3 爬坡试验确定保护剂复方
    3.3 不同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相关检测
        3.3.1 喷雾干燥制剂的质量检测
        3.3.2 复方喷雾干燥制剂的质量检测
        3.3.3 不同喷雾干燥制剂的扫描电镜下的形态观察
        3.3.4 不同贮藏条件对喷雾干燥制剂的影响
        3.3.5 复方喷雾干燥制剂的活菌数检测
        3.3.6 贮藏期内重组菌的质粒稳定性检测
        3.3.7 不同喷雾干燥制剂的热处理性质
        3.3.8 不同喷雾干燥制剂的体外消化性质分析
4 讨论
    4.1 喷雾干燥的相关工艺参数
    4.2 喷雾干燥过程中抗热保护剂的作用
    4.3 喷雾干燥制剂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4.4 制剂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芝麻香型白酒四甲基吡嗪形成及其高产TTMP酿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芝麻香型白酒
    1.2 芝麻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1.2.1 芝麻香型白酒生产的原辅料
        1.2.2 芝麻香型白酒的蒸馏设备
        1.2.3 芝麻香型白酒的发酵容器
        1.2.4 芝麻香型白酒的生产流程
    1.3 芝麻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1.3.1 芝麻香型白酒堆积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1.3.2 芝麻香型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1.4 芝麻香型白酒风味物质研究
    1.5 芝麻香型白酒中健康功能因子的研究
    1.6 芝麻香型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研究
        1.6.1 吡嗪类化合物
        1.6.2 四甲基吡嗪及其生产方式
        1.6.3 芝麻香型白酒中的TTMP
        1.6.4 芝麻香型白酒中TTMP研究存在的问题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芝麻香型白酒中TTMP的形成及其原因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试剂与耗材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材料和样品
        2.2.4 样品前处理与标样制备
        2.2.5 温度对糟醅中TTMP生成的影响
        2.2.6 样品中TTMP的定性分析方法
        2.2.7 样品中TTMP的定量分析方法
        2.2.8 酒样中氨态氮的测定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宣酒芝麻香型白酒中TTMP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2.3.2 芝麻香型白酒工业生产过程TTMP的形成
        2.3.3 提高芝麻香型白酒中TTMP含量的工艺改进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产TTMP功能菌的筛选及其功能菌液的制备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和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培养基
        3.2.4 高产TTMP功能芽孢杆菌的筛选
        3.2.5 菌株鉴定
        3.2.6 功能菌液的制备工艺
        3.2.7 分析方法
        3.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高产TTMP功能芽孢杆菌的筛选
        3.3.2 高产TTMP功能菌XJB-104 菌株鉴定
        3.3.3 功能菌液的制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能菌液对芝麻香型白酒原位酿造微生物及产品风味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菌株与培养基
        4.2.4 功能菌液的制备
        4.2.5 功能菌液用于芝麻香型白酒生产和样品收集
        4.2.6 理化分析
        4.2.7 样品中TTMP、EC和其它风味物质的测定
        4.2.8 微生物数量测定
        4.2.9 芝麻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结构分析
        4.2.10 感官分析
        4.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功能菌液对芝麻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关键理化参数的影响
        4.3.2 功能菌液对芝麻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酿造微生物菌群数量与结构的影响
        4.3.3 功能菌液对芝麻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TTMP含量的影响
        4.3.4 芝麻香型白酒感官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产TTMP功能麸曲制备工艺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菌株与培养基
        5.2.4 功能麸曲制备工艺
        5.2.5 功能麸曲中试试验
        5.2.6 分析方法
        5.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单因素优化功能麸曲制备工艺
        5.3.2 响应面法优化功能麸曲制备工艺
        5.3.3 DGS功能麸曲制备工艺
        5.3.4 DGS功能麸曲中试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TTMP发酵、纯化及其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2.3 菌株与培养基
        6.2.4 单因素优化TTMP发酵工艺
        6.2.5 双阶段控温TTMP发酵工艺优化
        6.2.6 TTMP产品纯化和纯度分析
        6.2.7 动物分组和实验设计
        6.2.8 分析方法
        6.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TTMP发酵工艺优化
        6.3.2 发酵液中TTMP纯化及其产品纯度分析
        6.3.3 TTMP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

(9)植物乳杆菌的微胶囊固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益生菌概述
        1.1.1 益生菌的定义与发展历史
        1.1.2 益生菌的研究现状
    1.2 植物乳杆菌概述
    1.3 微胶囊与常用壁材概述
        1.3.1 微胶囊包埋技术
        1.3.2 微胶囊常用壁材的缺陷
    1.4 常见的乳酸菌制品概述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1.7 研究的创新点
    1.8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包埋方法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1.1 材料
        2.1.1.2 试剂
        2.1.1.3 培养基
        2.1.1.4 仪器设备
        2.1.2 试验方法
        2.1.2.1 自然发酵酸菜的腌制
        2.1.2.2 菌种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2.1.2.3 菌悬液的制备
        2.1.2.4 优化蛋白改性条件
        2.1.2.5 复配壁材微胶囊的制备及壁材添加量优化
        2.1.2.6 多层微胶囊的制备及外层壁材添加量优化
        2.1.2.7 活菌计数
        2.1.2.8 微胶囊包埋率测定
        2.1.2.9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菌种的分离鉴定
        2.2.2 生长曲线的绘制
        2.2.3 蛋白改性条件对微胶囊的影响
        2.2.3.1 改性温度对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2.2.3.2 改性时间对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2.2.4 乳清分离蛋白复配壁材微胶囊的壁材配比优化
        2.2.4.1 乳清分离蛋白复配壁材微胶囊单一变量试验结果
        2.2.4.2 响应面优化乳清分离蛋白复配壁材微胶囊的壁材配比
        2.2.5 大豆分离蛋白复配壁材微胶囊的壁材添加量优化
        2.2.5.1 大豆分离蛋白复配壁材微胶囊单一变量试验结果
        2.2.5.2 响应面优化乳清分离蛋白复配壁材微胶囊的壁材配比
        2.2.6 多层壁材微胶囊的制备
        2.2.7 微胶囊胶囊包埋率测定
    2.3 讨论
        2.3.1 改性方法的选择对微胶囊的影响
        2.3.2 壁材对包埋率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植物乳杆菌微胶囊的表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1.1 材料
        3.1.1.2 试剂
        3.1.1.3 培养基
        3.1.1.4 人工消化液的制备
        3.1.1.5 仪器设备
        3.1.2 试验方法
        3.1.2.1 微胶囊耐冻干胁迫试验
        3.1.2.2 微胶囊粒径检测
        3.1.2.3 微胶囊耐上消化道胁迫试验
        3.1.2.4 模拟体外肠道释放试验
        3.1.2.5 微胶囊形态特征观察
        3.1.2.6 植物乳杆菌存活率的测定
        3.1.2.7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微胶囊耐冻干胁迫结果
        3.2.2 微胶囊的粒径范围
        3.2.3 微胶囊抗上消化道胁迫结果
        3.2.4 微胶囊肠道释放情况
        3.2.5 微胶囊各阶段形态特征变化
    3.3 讨论
        3.3.1 冷冻干燥
        3.3.2 微胶囊的物质通透性
        3.3.3 植物乳杆菌的消化道定植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冲调饮料的研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1.1 材料
        4.1.1.2 试剂
        4.1.1.3 培养基
        4.1.1.4 仪器设备
        4.1.2 试验方法
        4.1.2.1 微胶囊冲调饮料的制备
        4.1.2.2 冲调温度与时间对植物乳杆菌存活率的影响
        4.1.2.3 冲调温度与时间对产品的影响
        4.1.2.4 产品的储藏性能
        4.1.2.5 产品菌体存活率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冲调条件影响产品菌体存活率的测定
        4.2.2 冲调条件对产品的影响
        4.2.3 产品的储藏性能
        4.2.4 储藏期间产品感官性状变化情况
    4.3 讨论
        4.3.1 冲调条件对产品影响
        4.3.2 微胶囊包埋植物乳杆菌的保存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桑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7PJ-16对桑椹菌核病生防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桑椹菌核病的研究概况
        1.1.1 发生及危害
        1.1.2 病原菌的种类及侵染循环
        1.1.3 防治措施
    1.2 植物内生菌起源及其生物学作用
        1.2.1 植物内生菌的概念
        1.2.2 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与生物学功能
    1.3 芽孢杆菌的分布及对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
        1.3.1 芽孢杆菌的基本概况
        1.3.2 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机制
    1.4 微生物组学研究概况
        1.4.1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
        1.4.2 微生物转录组学研究
        1.4.3 芽孢杆菌组学研究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3 主要研究内容
        2.3.1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潜力的评估
        2.3.2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
        2.3.3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2.3.4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相关代谢物的分析与鉴定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潜力的评估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
        3.1.2 试验动物
        3.1.3 质粒、供试桑种与土壤
        3.1.4 桑树样本的采集
        3.1.5 主要培养基
        3.1.6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3.1.7 主要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3.2.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家蚕生长的影响
        3.2.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在桑树中的侵染定植特征
        3.2.4 健康桑树内生细菌的种群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3.3.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3.3.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在桑树中定植能力的分析
        3.3.4 内生芽孢杆菌在健康桑树中的种群分布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桑种和土壤
        4.1.2 培养基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发酵条件的优化
        4.2.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菌核病原菌生长和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4.2.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田间防病效果的检测
        4.2.4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温室促生效果的检测
        4.2.5 数据处理与统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产抑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的优化
        4.3.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菌核病原菌生长与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4.3.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田间防病效果的检测
        4.3.4 内生Bacillus sp.7PJ-16 温室促生效果的检测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菌株与质粒
        5.1.2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
        5.1.3 主要设备仪器
    5.2 主要方法
        5.2.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全基因组的解析
        5.2.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与菌核病病原菌的互作转录组研究
        5.2.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生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的全基因组解析
        5.3.2 内生B.subtilis7PJ-16 与菌核病病原菌的互作转录组研究
        5.3.3 内生B.subtilis7PJ-16 生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5.4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相关代谢物的分析与鉴定
    6.1 实验材料
        6.1.1 供试菌株
        6.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
        6.1.3 主要仪器设备
    6.2 实验方法
        6.2.1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上清液制备与理化性质检测
        6.2.2 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
        6.2.3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液中小分子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6.2.4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液中脂肽抗生素的分析与鉴定
        6.2.5 内生B.subtilis7PJ-16 促生相关物质的检测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上清液理化性质的检测
        6.3.2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6.3.3 内生B.subtilis7PJ-16 促生相关物质的检测
    6.4 小结与讨论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论文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课题
致谢

四、微生态饮料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食源性干酪乳杆菌NA-2抑菌特性及其胞外多糖功效研究[D]. 徐小轻.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乳酸菌嘌呤降解菌株的筛选、基因组特征及其应用研究[D]. 刘慧敏. 扬州大学, 2021
  • [3]婴儿肠源乳酸菌对小鼠肠道免疫功能和菌群的影响[D]. 周双.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4]细菌纤维素制备及其对肥胖小鼠生理机能和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D]. 王珊珊.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决明子低聚糖的制备及其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D]. 贾志飞.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4)
  • [6]新乡市学龄期儿童替牙列龋病牙菌斑微生态特征初步探究[D]. 杨志雷. 郑州大学, 2020(02)
  • [7]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制备工艺优化[D]. 张连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2)
  • [8]芝麻香型白酒四甲基吡嗪形成及其高产TTMP酿造工艺研究[D]. 张温清.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9]植物乳杆菌的微胶囊固定化研究[D]. 李哲.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10]桑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7PJ-16对桑椹菌核病生防作用及机理的研究[D]. 徐伟芳. 西南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微生态饮料开发利用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