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黄河尾河改道意义及黄河三角洲演变趋势

1996年黄河尾河改道意义及黄河三角洲演变趋势

一、黄河尾闾河道1996年改道的意义及黄河三角洲演化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刘清兰[1](2021)在《1976年以来黄河尾闾河道冲淤演变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河口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带,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河口河道是陆源物质进入三角洲的直接通道,不仅构成了三角洲地貌的基本骨架,在三角洲海岸地貌演变、河口泥沙输运、滨海湿地的维持与恢复中也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黄河以水少沙多、流路改道频繁闻名,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入海水沙情势发生显着变化,深刻影响着河口三角洲与尾闾河道的水沙过程及地貌演变。系统研究黄河尾闾河道的时空演变特征,有利于深入了解黄河河口流路演变规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为河口流路稳定治理、三角洲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黄河口现行清水沟河道为研究对象,通过1976-2017年实测河道断面高程数据及遥感影像资料,建立基于曲线正交网格的长时序河道DEM,并结合河床形态和来水来沙条件变化,综合研究黄河尾闾河道的冲淤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76年黄河尾闾改道清水沟以来,尾闾河道经历了复杂的冲淤过程。根据冲淤特性及冲淤速率变化,其冲淤演变可以分为4个阶段:1976-1978年是剧烈淤积期,1978-1985年为剧烈冲刷期,1985-2001年为冲淤交替期,2001-2017年为集中冲刷期。从季节尺度来看,尾闾河道在汛期主要表现为冲刷,非汛期主要表现为淤积,这种规律在2002年调水调沙以后表现得更加明显。(2)根据清水沟流路的平面形态演变、断面形态调整和平滩河槽形态参数变化过程,1976-2017年清水沟河床形态的演变可以分为4个阶段:Ⅰ(1976-1979年)淤滩塑槽阶段,河道在滩地上淤出主槽,断面面积减小,河宽缩窄,宽深比减小;Ⅱ(1979-1985年)下切展宽阶段,主槽形成,河道在冲刷下切的同时伴有横向展宽,断面面积增加,宽深比减小,河道输运能力增加;Ⅲ(1985-2001年)淤积萎缩阶段,河道淤积,断面面积减小,河宽缩窄,宽深比波动大;VI(2001-2017年):冲刷下切阶段,河宽基本不变,断面面积增加,宽深比减小,河道过流能力得到提升,但这种下切趋势随时间增加有所减缓。(3)河道阶段性冲淤特性主要取决于来水来沙条件和水沙搭配情况,来水量越大,来沙系数越小,河道越容易发生冲刷,反之则发生淤积;在年际尺度上,河道冲淤与各水沙参数之间均没有明显的定量关系,说明影响河道年际冲淤的因素更加复杂,不仅受当年水沙条件影响,还可能与前期水沙条件的累积效应有关。(4)2002年调水调沙的实施改变了黄河尾闾水沙的年内分配,造成了尾闾河道的显着冲刷,河道过流能力显着提升。但冲刷速率在不断减小,根据冲刷速率可以分为3个阶段:快速冲刷阶段(2002-2005年),冲刷减慢阶段(2006-2014年)和缓慢淤积阶段(2015-2017年)。其中,2002-2005年快速冲刷阶段的冲刷量占总冲刷量的80%,而2006年以后尾闾河道冲刷效果减弱,河道冲淤交替,河床侵蚀下切速率减缓。冲刷效率最大值出现在2002年,达6.67 kg/m3,之后急剧下降。说明调水调沙对尾闾河道冲淤演变的影响是不可持续的,河床通过自身形态调整已经适应了现有的来水来沙条件。(5)河口淤积延伸与出汊改道导致的河流基准面变化对黄河尾闾河道演变有着重要影响。河口淤积延伸造成尾闾河道的侵蚀基准面抬高,加上河道经过多年的冲刷,河床平均高程下降,纵比降减小,导致调水调沙后期尾闾冲刷效率的减小甚至淤积,河道纵比降减小,增加了尾闾近口段的不稳定性。人工改汊会降低了尾闾的侵蚀基准面,造成河道的溯源冲刷,但这种影响持续的时间不长。

姬泓宇[2](2021)在《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地貌动态变化与演变机制》文中指出河口三角洲是陆海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带,人口分布稠密,物种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同时河口三角洲也是极其敏感的动态地貌单元,其动力地貌格局在外部环境变化下易发生显着转换。尤其在近年来人类活动的高度干预下,入海泥沙通量锐减,河口水沙输运和泥沙源汇过程受到强烈影响,三角洲普遍面临蚀退危机。以高淤积速率闻名的黄河三角洲,在近年来由于入海水沙情势的改变已成为侵蚀速率最快的三角洲之一。黄河三角洲的蚀退直接关系到区域土地资源的利用,海岸工程防护的稳定和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为维持黄河三角洲地貌和生态可持续,迫切需要揭示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地貌格局的调整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典型地貌单元在河流水沙和海洋动力耦合作用下的演化机理。本文以黄河三角洲行河流路、现行河口及其邻近海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三角洲地貌演变过程对入海水沙情势变化响应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黄河三角洲“河流—河口”水沙输运耦合模型,探究黄河口近岸水流和细颗粒泥沙输运扩散过程,量化新入海水沙情势下泥沙在尾闾河道、现行河口和外海的源汇通量,分析黄河口潮汐动力和泥沙沉积行为对来流量变化的敏感响应。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黄河入海水沙的多尺度特征和新入海水沙情势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具有显着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且年代际尺度的周期性变化强于年际尺度变化。入海径流量具有10yr,16yr和21yr的年代际振荡特点,泥沙通量具有4yr,6yr和20yr的周期性变化。受强烈的人类活动干预,河流入海水沙通量锐减,在1975年后入海水沙通量的周期性振荡减弱。根据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突变特征和流域内调水调沙开始实施的时间,将黄河从清水沟流路入海以来的水沙年代际尺度变化分为三个阶段:人类活动干预早期(1976-1985年),人类活动高度干预期(1986-2001年)和新入海水沙情势期(2002-2016年)。黄河新入海水沙情势以2002年起调水调沙的实施为主要特点,入海水沙通量由“水少沙多”向“枯水少沙”转变,伴随水沙关系趋于协调,入海泥沙颗粒粗化,悬沙浓度显着降低。黄河7-10月的自然汛期被调水调沙20天左右的“人造洪峰”取代,洪峰和沙峰较自然流态下均明显减小,且入海泥沙通量较径流量季节性差异更显着。(2)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尾闾河道和现行河口的地貌演变规律黄河调水调沙实施前,在季节尺度上三角洲尾闾河道主要表现为洪季淤积,枯季冲刷;调水调沙实施以来,蚀积状态发生转换,河床表现为枯季淤积,洪季冲刷。流域尺度的水沙调控措施使来水来沙关系得到改善,尾闾河段平滩面积和过水能力增大,河道萎缩态势得到缓解,发生由泥沙“汇”到“源”的转型。同时,在清8出汊后由于上游来沙量的减小,尾闾向海延伸速率减缓。清8出汊后现行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地貌演化过程受新入海水沙情势的直接影响,并呈现显着的空间差异性。现行河口近年来总体呈淤积态势,平均淤积速率达0.15 m/yr。根据现行河口水下地貌冲淤演变特征可划分为中速淤积(1996-2002年),快速淤积(2002-2007年),缓速淤积(2007-2015年)和快速侵蚀(2015-2016年)。现行河口的冲淤演变过程与年际尺度的入海水沙量变化、黄河调水调沙的实施和口门出汊过程密切相关,41.42 Mt/yr-62.26 Mt/yr的上游来沙可维持现行河口的冲淤平衡。反观孤东海域由于缺乏泥沙补给而面临持续侵蚀,近岸海床以平均0.1 m/yr的速率持续侵蚀。(3)黄河三角洲近岸水沙输运特征与利津以下泥沙源汇过程的量化建立基于TELEMAC的黄河三角洲“河流—河口”水沙输运耦合模型,模型网格覆盖黄河三角洲尾闾河道、河口、整个渤海和部分黄海海域。经模型率定和验证,水动力和悬沙浓度的计算值与实际观测值吻合较好,悬沙浓度的空间分布与遥感影像反演结果基本一致。模型结果显示,渤海和黄河口近岸潮汐属于弱潮和混合潮类型,且潮流表现为与岸线平行的往复流特征。余流和泥沙余通量分布显示,黄河入海水沙离开口门后迅速转为东南向输运,至清水沟老河口和莱州湾北部海域后转为离岸输运至渤海中部。黄河口发育反向潮流切变锋,由三角洲北部向南部、由近岸向远岸传播。由北向南发育传播的整个历时约为3-4 h,且在现行河口外切变锋的发育历时内落外涨型(IEOF)长于内涨外落型(IFOE)。自黄河调水调沙实施以来,尾闾河床沉积物总侵蚀量约为利津站泥沙通量的8.6%,成为黄河入海泥沙的重要组成。通过地形资料计算,约60.5%的入海泥沙直接参与现行河口三角洲的塑造;通过模型计算常态下各典型断面泥沙余通量比例,占入海泥沙总通量28.40%的泥沙向莱州湾方向输运,5.88%和5.22%的泥沙分别向东和向北输运至外海。(4)径流量变化对河口近岸潮汐动力和沉积中心影响基于流域水沙调控措施下黄河入海流量在年际间显着波动的特点,探究径流量变化对黄河口近岸潮汐动力和细颗粒泥沙沉积行为的影响。随着径流量的增大,各分潮振幅在河道和潮间带减小明显,在外海分潮振幅变化较小。O1、K1和M2是黄河口近岸分潮振幅随径流量变化最大的分潮。此外,随着入海流量的增大,潮流切变锋内外侧水流流速差增大,锋面宽度减小,迫使切变锋位置向海延伸,切变锋剪切强度辐聚。切变锋在近岸的发育对泥沙捕获效应明显,使河流来沙不易直接扩散至外海;同时强劲的沿岸潮流也限制了细颗粒泥沙向外海的直接输运,而使大部分悬沙有沿岸净向南输运的趋势。潮流切变锋的发育亦对泥沙输运和沉积中心动态具有显着影响。当入海流量增大时,河口高含沙羽状流扩散范围和输沙率增大。小流量时泥沙易在现行河口东汊口门落淤,大流量时泥沙落淤范围扩大至从北汊口门到东汊口门以南,且沉积中心向海移动。

蒋超[3](2020)在《黄河口动力地貌过程及其对河流输入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河口处于河流与海洋交汇地带,在全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动态演变也直接反映了河海动力的此消彼长。河口拥有重要的航运价值、适宜的气候环境及平缓的地形特征,是世界范围内能源集聚、经济发达及人口密集的区域之一。基于河口重要的环境指示意义和社会经济价值,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区域。然而,近几十年来,在流域自然和人为过程的共同干预下,河流入海水沙过程已发生了显着变异,进而深刻影响着河口动力地貌过程。探讨新水沙情势下河口动力地貌过程及其对流域来水来沙量变化的响应特征显得极为迫切且尤为重要。黄河素以高含沙量闻名于世,其径流携带将大量泥沙源源不断地注入海洋动力环境较弱的河口滨海区,泥沙在河海动力相互作用下进行输运、扩散、沉降和再悬浮等过程。因此,黄河口不仅是入海泥沙沉积的绝佳场所,也为研究河口动力地貌过程及其对河流输入变化的响应提供了一个理想对象。基于1976-2018年长时间序列黄河入海水沙通量数据和多期黄河口表层沉积物采样、水文泥沙调查、卫星遥感影像及地形实测等资料,通过经验统计分析,本文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阐述了月际和年际尺度上黄河入海水沙过程,以及年输沙对径流年内分布的跨时间尺度响应;2)厘清了黄河口沉积物粒度特征、沉积动力环境及沉积物输移趋势的时空差异,以及研究区和子区域(现行、老河口)沉积动力特征对入海径流变化的响应;3)揭示了入海径流强度不同情势下黄河出汊河口水沙输运过程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径流动力变化的响应;4)探讨了黄河口年际和年代际地貌冲淤时空演变规律,以及在不同时间和跨时间尺度上河口冲淤体积与入海水沙通量的定量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入海水沙年内分布差异明显,年际波动和长期减少趋势显着,跨时间尺度响应突出黄河入海水沙过程呈现明显的年内分配差异,7-10月份为汛期,其他月份为非汛期,且汛期月输沙量较高于非汛期。径流量和输沙量月际变化强度均随时间呈同步减弱趋势,且输沙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性较径流量更强。月输沙量与径流量关系密切,随径流量呈幂函数增长,其中汛期月输沙量随径流量的增长率较高于非汛期。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均随时间呈显着的减小趋势,并伴有同步的年际波动,且输沙量在研究时期年际波动和减小趋势均较强于径流量。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周期性振荡较为相似,且振荡强度随时间逐渐减弱。年输沙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径流量,随径流量呈幂函数增长。当年径流量增大时,输沙量随径流量的增长率将增大。年输沙量不仅与年径流量密切相关,亦与径流在年内分配存在跨时间尺度联系。在年径流量较平稳时期,汛期径流量占全年比重越大,年输沙量将越大,且年输沙量随径流量的增长率亦越大。年输沙量不仅受汛期径流强烈影响,也与非汛期有所关联,但汛期径流量单位体积增长所引起年输沙量增长量要显着高于非汛期。在研究时期,流域来沙量年际波动主要受控于汛期径流量年际差异,而受非汛期影响较弱。(2)现行河口和老河口沉积动力特征差异显着,且现行河口对径流变化响应明显,而老河口较差。从黄河口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沉积动力环境及沉积物输移趋势时空变化规律来看,区域沉积动力特征空间分布差异显着,时间变化特征明显。空间分布差异大体表现为:现行河口和老河口沉积物组分含量、类型及粒度参数由岸向海的变化趋势均有所不同;现行河口和老河口沉积动力环境均较强,但现行河口相对较弱于老河口;现行河口和老河口沉积物分别呈东南向和东北向输运格局,输移汇聚中心位于现行河口与老河口交界处。时间变化特征大体表现为:现行河口和老河口沉积物组分含量、粒度参数、沉积动力环境及沉积物输移趋势等均随时间发生变化。总体上,现行河口沉积动力特征对入海径流变化响应明显,而老河口较差。研究区沉积动力特征对径流变化的整体响应很大程度取决于现行河口,表现为:当径流增强时,沉积物砂、粉砂含量及平均粒径有所增大,粘土含量、分选、偏态及峰态系数有所减小;沉积所处水动力环境有所增强;沉积物输移方向呈顺时针旋转,汇聚中心有所南移。(3)出汊河口水文动力和悬沙输运特征空间变化趋势明显,且部分特征受径流动力影响显着在入海径流较弱和较强情势下,出汊河口潮流均呈现往复流和不规则半日潮特征;涨、落潮时刻及潮周期平均流速和潮周期余流流速均随水深衰减;涨、落潮时刻及潮周期平均含沙量和单宽输沙率均随水深增大;近岸表、中及底层涨、落潮时刻及潮周期平均流速、含沙量和单宽输沙率及余流流速均较大于离岸。但随入海径流增强,出汊河口涨、落潮流和余流流向均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垂向各层涨、落潮时刻及潮周期平均流速和余流流速均有所增大,且涨潮时刻平均流速增长率低于落潮时刻;表层水体含沙量相对于中层和底层随时间波动有所增强;各层涨、落潮时刻及潮周期平均含沙量均有所增大,且离岸各层落潮时刻增长率均高于涨潮时刻;离岸水体含沙量受流速影响相对减弱;各层涨、落潮时刻及潮周期净输沙方向均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且平均单宽输沙率均有所增大,但潮周期增长率高于涨、落潮时刻。(4)年际和年代际地貌演变动态性强,空间分布规律明显,与流域水沙供应在不同时间和跨时间尺度上均密切相关黄河口年际和年代际地貌演变在长期过程中动态性较强,地形淤积/侵蚀区和陆地增长/蚀退区空间分布不断转变,净冲淤体积和造陆面积不断变化。年代际地貌演变淤积区主要出现在入海口附近,并随入海口位移呈现先东南向后西北向移动,其中强淤积区主要呈椭圆形分布在10 m等深线附近,椭圆长轴平行于等深线,短轴垂直于等深线。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河口岸线进退与地形冲淤均存在显着的正线性相关,指明年际和年代际尺度年均冲淤体积每增长1亿m3/yr将分别引起年均造陆面积增长5.87和7.69km2/yr。在年际尺度上,河口地貌冲淤演变与入海水沙通量关系密切,年径流量每增长1亿m3将引起年冲淤体积增长1.79×10-2亿m3;年输沙量每增长1亿kg将引起年冲淤体积增长6.12×10-4亿m3;维持河口侵蚀/淤积动态平衡的年径流量和输沙量临界值分别为102.79亿m3和1.98×103亿kg;清水沟较清8时期,年径流量单位体积增长所引起的年冲淤体积增长值更高,维持河口冲淤动态平衡的年径流量临界值更低。在年代际尺度上,河口动力地貌演变亦与流域来水来沙量显着相关,年均径流量每增长1亿m3/yr将引起年均冲淤体积增长1.69×10-2亿m3/yr;年均输沙量每增长1亿kg/yr将引起年均冲淤体积增长5.53×10-4亿m3/yr;维持河口冲淤动态平衡的年均径流量和输沙量临界值分别为89.35亿m3/yr和1.10×103亿kg/yr。河口年际冲淤过程不仅与年径流量有关,也与径流在年内分布存在跨时间尺度联系,其表现为:在年径流量较平稳时期,汛期径流量占全年比重越高,年冲淤体积将越大;汛期径流量单位体积增长所引起年冲淤体积增长量要明显高于非汛期;年际动力地貌演变长期变化过程主要受控于汛期径流量年际波动,而受非汛期影响较弱。综上,基于多源数据,本文系统阐述了黄河口动力地貌过程及其对河流输入变化的响应,从而加深了对黄河口沉积动力、水沙输运及地貌演变特征变化规律和驱动机制的认识,结果不仅有助于为黄河口地区海岸防灾减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对河口海岸学科的完善与发展具有理论意义。

宋莎莎[4](2020)在《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的沉积物粒度、核素分布及其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说明1855年黄河经华北平原改道注入渤海后形成了现代黄河三角洲,黄河以高水沙量与频繁改道为主要特征,河口地区受到河流与海洋动力的双重制约,因此冲淤变化尤为强烈。黄河口潮滩位于海陆交汇地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复杂的动力作用,沉积物通常记述了流域内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历史。本文以我国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附近的潮滩岩芯与表层(Y1、Y2、Y3与Y4)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经过实地观测、沉积物粒度、210Pb、137Cs与7Be的多因素分析,并根据黄河多年入海泥沙、岸线变迁以及黄河调水调沙事件,探讨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区域的核素分布、沉积特征及人与自然共同作用影响下的潮滩地貌动态演化。研究区沉积物粒度的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口潮滩沉积物主要为粉砂与粘土质粉砂,展现了长期淤积条件下粉砂淤泥质潮滩的沉积特征及其与黄河泥沙的一致性。不同沉积相的沉积物粒度存在差异,沉积物由潮间带——潮上带——陆上三角洲逐渐粗化,表明潮滩区域受到海洋动力与河流动力作用的分异。柱状样Y2、Y3与Y4均出现了沉积物明显变细或变粗的跃层,这种突变通常受到潮滩区域沉积环境演变、人类活动以及洪水、风暴潮等突发事件的影响。结合柱状样含水量与沉积物粒度,发现粘土含量与含水量呈正相关,表明潮滩区域的细颗粒物质主要来源于弱的水动力作用。柱状样Y4于深度48~50cm内出现红粘层,结合黄土高原区降雨量以及黄河入海水沙量,推测其对应于1998年的洪水事件,黄河携带黄土高原古土壤于此沉积后由于水动力作用的强烈变化形成了红(褐)色的粘土质粉砂。黄河三角洲潮滩区域因动力作用复杂、沉积环境多变,四个柱状样的210Pb活度均未呈现出理想的指数型分布,本文将这四个活度分布曲线划分为阶段式分布与事件影响型——混合式分布两种类型。黄河三角洲潮滩仅柱状样Y2、Y3与Y4测得137Cs信号,三者的137Cs活度均呈现不连续有峰的分布形式,根据其分布规律将其进一步细分为表层检测到(Y2、Y3)与表层未检测到(Y4)两种类型,体现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环境的差异。计算137Cs总面积活度值后,推测活度不连续原因在于研究区沉积物多经历沉积与侵蚀的交替作用。河口三角洲地区的核素以河流泥沙与海洋悬浮来源为主,因此137Cs分布与大气沉降规律存在差异,三者137Cs活度的最大蓄积峰分别对应于深度18cm、22cm与24cm处,并非为1963年,本文结合历年黄河入海水沙数据,推测最大蓄积峰对应于2003年的洪水与风暴潮事件,这也导致Y1处在20cm处出现210Pbex断层。根据137Cs的时标定年、Y3与Y4表层10cm内的210Pb定年以及Y4红粘层的事件沉积意义,分别计算出Y1处2003~2009年平均沉积速率为1.25cm/a;Y2处2003~2019年平均沉积速率为1.125cm/a;Y3处2003~2019年平均沉积速率为1.375 cm/a;Y4处1998~2003年平均沉积速率为5.8 cm/a,2003~2019年为1.5 cm/a。黄河三角洲北侧潮滩表层样的7Be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7Be的可测得深度为6mm,由潮间带——潮上带——陆上三角洲的7Be可测得深度逐渐变大,且均在0~2mm内达最大值。表层样Y4的7Be活度表现为指数形衰减,三者不同深度的7Be存在对应性,推断表层样Y2与Y3的7Be活度存在缺失。利用降雨量——7Be大气沉降公式估算了黄河三角洲区域的7Be大气沉降量,与表层样Y4的总面积活度值大致相等,远大于表层样Y2与Y3的7Be总面积活度值。因此推断样点Y4附近区域近期沉积环境稳定,并计算表层年均沉积速率为1.31cm/a。结合现场观测与历史资料,潮上带与高潮滩区域表层沉积物在风暴潮来临时分别经历风力吹蚀与海水侵蚀作用,且在近半年内整体呈现净侵蚀。黄河三角洲的潮滩发育受到人与自然的共同影响,本文根据Landsat历史数据提取了1984~2019年清水沟叶瓣的岸线变迁。1996年黄河改道清8汊以来,整体岸线向海迁移速率降低,尤其在2004~2019年内,岸线变化很小,大部分地区基本达到冲淤平衡,这与黄河流域实施的调水调沙密切相关。自2002年黄河实施调水调沙以来,水沙基本集中于一个月内入海,大大削减了流域内的洪峰与沙峰,黄河河床由原来的沉积变为冲刷。研究区沉积物粒度对黄河水沙变化也有所响应,柱状样Y2及Y3自调水调沙以来中值粒径增大,柱状样Y4的沉积物变化更为稳定。总体看来,黄河三角洲潮滩区域近期来地形地貌保持稳定并仍将继续保持平稳变化。

游智越[5](2020)在《清代苏北黄河入海口滩地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黄河泥沙含量巨大,入海口滩地为黄水入海受潮水顶托沉积而成,具有不断向外延伸的特点。自黄河南泛夺淮以降,由于泥沙沉积,滩地淤生,苏北黄河入海口经历了一段陆地持续向海发育的演变过程。其中清代是黄河口三角洲向海发育的高速发展期,海口迅速东移,滩地大规模淤生,这为清代进行大规模的海口滩地开发活动奠定了生态基础。海口滩地繁茂生长的芦苇,是重要的河工物料。而滩地经脱盐、开垦等亦可逐渐向熟田演化,为人类繁衍生息提供珍贵的耕地资源。清代国家与民众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滩地开发活动。清初总河靳辅大举治河的同时,即已开始重视入海口滩地开发。康熙三十八年,更是设立苇荡营作为管理黄河口苇滩开发的专门机构,这是黄河口生态环境与清政府河工大政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苇荡营的滩地开发实践,呈现出云梯关外环境变迁、国家政策、苇荡营滩地开发与民众开垦活动诸因素间的动态互动关系。苇荡营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是为治河工程服务,其采割苇柴与民众的垦荒活动都是对海口特殊生态的有效利用,人类活动与生态呈现一种动态的适应共存。而芦苇养护与垦种活动,又对黄河出水产生不利影响。随着海口淤垫,黄河入海口出水环境恶化,人类活动与生态间的平衡被打破,冲突加剧,最终随着黄河北徙区域生态社会发生巨变。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看,雍正九年新设阜宁县,是黄河海口滩地淤生发育与人类开发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明后期到清初,黄河口已经淤生了大片滩地,其中部分经漫长的发育过程逐渐满足垦种条件,并形成了适合人类久居的土地。而一直到咸丰五年黄河改道前,清代苏北黄河口始终呈现持续淤生滩地的生态特征,这意味着不断从海里生成新的土地。在此生态基础上,清代苇荡营与阜宁县民众的滩地开发活动,共同推动了黄河海口地方社会的形成与发展。黄河口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清代该地区土地具有强烈的发育性,滩地的持续淤生使得该地区新增了大片土地资源。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清政府通过苇荡营采割苇柴的形式进行滩地开发,为治河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物料保障;另一方面,滩地逐渐发育成为肥沃的耕地资源,海口滩地垦殖活动亦随之而逐渐发展,土地增广,人口繁衍,并进而推动地方社会的发展。黄河海口滩地生态演化与滩地开发共同构成该区域政区创设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机制。清代黄河入海口滩地开发优先服务于清代河政,包括海口治理与河工物料,开发过程以国家为主导。其次,入海口滩地开发亦推动区域社会发展。土地是重要的基础性生产资料,黄河入海口提供了大量的新生土地资源,对民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土地面积的增长,人口的汇聚,推动了陆地疆域的向海发展。滩地开发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生态在冲突与调和中曲折发展的动态过程。

于小娟[6](2019)在《黄河三角洲潮沟的时空演变及其对典型湿地景观格局动态的影响》文中认为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和森林、海洋并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它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更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湿地可以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能够有效防止土壤沙化;另一方面,湿地能够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还能提供旅游资源。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潮沟广泛分布其中,是内陆水与海洋水进行物质交换、传递信息的中介。本文以遥感影像为数据支撑,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RS和GIS技术,借助ENVI、ArcGIS及Canoco等软件,结合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了 1989-2016年期间黄河三角洲湿地潮沟及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了潮沟发育对典型湿地景观类型空间分布格局的作用,揭示了多重胁迫对黄河三角洲景观类型的影响。在目视解译出1989-2016年潮沟空间分布基础上,通过计算潮沟空间分布、形态、网状结构等指标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湿地20多年来潮沟发育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潮沟总数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总长度则处于增加与减少不断波动变化的过程;潮沟频数相对较小,潮沟密度基本呈减小与增大波动变化的过程;潮沟发育的弯曲度较小,潮沟发育较为稳定,潮沟发育演化具有分形特征,但潮沟的网络连通性整体上较低。相对于黄河三角洲北部,黄河三角洲南部潮沟发育相对较好,但其潮沟之间的网络连通性相对较差。根据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的特点,将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划分为芦苇、碱蓬、光滩、互花米草和其它五种类型,并借助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分析黄河三角洲湿地20多年来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呈增加与减少不断波动变化的过程,景观破碎化日益严重,形状结构趋于简单。光滩面积所占比例一直最大,碱蓬最小,芦苇和碱蓬面积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与光滩基本相反,处于先减少后增加的过程。光滩的斑块密度最大,碱蓬的斑块密度最小,即光滩的破碎化程度是最高的,碱蓬的破碎化程度则最低。芦苇、碱蓬和光滩的斑块形状及结构都较为简单。以黄河三角洲典型景观分类为基础,探究潮沟发育、道路修建和径流量对其变动的影响。在过去几十年中,黄河三角洲地区道路长度增加趋势明显,而黄河径流量(利津站)呈明显下降趋势;潮沟发育程度越高,湿地景观面积则越大;黄河径流量越高,湿地景观面积则越小。道路对黄河三角洲景观破碎化程度影响最大,道路修建活动越强,则景观破碎化程度越高;潮沟和道路对芦苇和碱蓬面积所占比例均呈负效应,径流量对其则呈正效应。道路修建对芦苇和光滩的形状结构影响较大,且为正影响。借助冗余分析方法,探究潮沟发育各指标对黄河三角洲典型景观类型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潮沟长度与整体景观面积、潮沟分维值与芦苇周长-面积分形指数、潮沟频数与光滩周长-面积分形指数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潮沟数量、长度及分维值与碱蓬的面积占比、破碎化程度及周长-面积分形指数具有负相关关系;潮沟数量、长度与芦苇的破碎化程度和面积占比也呈较大的负相关关系;潮沟密度对于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程度是最小的,潮沟数量是对黄河三角洲景观格局贡献最强的潮沟指标。

牟虹宇[7](2019)在《波生流对黄河三角洲地形演变的影响数值模拟》文中提出本文应用潮流方程、考虑了辐射应力的动量方程与波能方程耦合,建立了同时考虑了波浪和潮流影响的水动力模型,并采用ADI格式对其进行离散求解,然后利用Soulsby输沙率公式建立了泥沙输移模型。并利用地形演变方程进行对地貌变化进行模拟。为了研究单独水动力对黄河三角洲地形的影响,采用1996年黄河三角洲实测水深数据作为模拟地形,取有黄河三角洲实测波浪、径流、潮流、风成余流入射边界条件模拟了黄河三角洲自1996年改汊后在单独波浪、径流和潮流和余流的作用下,其流场和地形演变特征。为了研究加入波生流后的耦合水动力对黄河三角洲地形演变的影响,仍以1996年地形为算例,取前一部分内容的波浪、径流和潮流入射条件,探究波浪和径流、波浪和潮流耦合作用时流场特征和地形演变规律并将结果与前文中单独水动力结果作对比,探究波生流的贡献。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在人工改汊前后的地形演变规律,依据1990年年黄河三角洲实测水深建立计算模型,并根据1986年的河口来水来沙资料通过加权设定边界径流流速和悬沙浓度,模拟1990至1999年黄河三角洲流场和地形演变,结果表明波生流是迎浪侧海岸侵蚀的主要原因,径流量和悬沙浓度决定了河口的冲淤形态,潮流对老河口以南区域冲刷作用强烈,对北部海岸侵蚀起促进作用。

刘大为[8](2019)在《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辽河三角洲是我国着名的河口三角洲,由辽河、大凌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沉积形成。辽河和大辽河是流域较大、物源多元的曲流河入海,大凌河是坡降较大、泥沙量大的辫状河入海,而辽河经盘锦入海的历史仅百余年,大凌河下游河道几百年来多次摆动,这种多条河流形成的三角洲较为罕见。加之该区海岸线变动十分明显,辽河、大凌河、大辽河等河流沉积物的时空分布以及近现代辽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史料文献、考古遗址、历史地图和遥感影像数据,恢复了四百年以来辽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变化和河道摆动过程。对大凌河、绕阳河、辽河和大辽河下游河口地区采集的21个浅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得到了大凌河和辽河水系的粘土矿物、碎屑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以粘土矿物组合特征构建了大凌河沉积物和辽河沉积物的混合模型,量化两个水系对辽河三角洲的沉积物贡献率。对辽河三角洲平原的28个钻孔进行了详细的岩性描述、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所构建的年代学框架,建立了三角洲的等时地层格架。将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沉积物空间关系、等时地层格架与海岸线变化、河流改道等地貌学分析结果相互印证,揭示辽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及沉积动力机理。强调了大凌河在现代辽河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将辽河三角洲正名为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总结了演化模式,为今后多河流三角洲演化提供研究思路。主要认识如下:(1)1600年,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海岸线大致位于四海屯村、文字官村、南圈河村、龙王村、南坨子盐滩、田庄台镇、白庙子一线。至1800年,大凌河口和大辽河口海岸线由于泥沙量大,向海推进较多,而西沙河等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较小,海岸线推进较慢。18001909年,由于辽河(双台子河)的形成,大凌河改道从盘锦湾入海,盘锦湾面积迅速缩小。19091956年,盘锦湾迅速淤积,海岸线向海推进约20km。建国之后,由于河流上游水库和拦水闸的修建,河流入海泥沙量减少,海岸线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工养殖、围海造田和海洋工程造成的。1600年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经历了6次大的改道。(2)大凌河沉积物粒度较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更粗。大凌河沉积物粘土矿物组合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含量与伊利石含量比值大于1,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该比值小于1。大凌河沉积物重矿物组合为绿帘石-磁铁矿-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大辽河为绿帘石-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辽河为钛铁矿-磁铁矿-绿帘石-石榴子石-普通角闪石,大凌河重矿物质量分数大于1%,辽河和大辽河不足0.1%。大凌河、辽河和大辽河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组成差别不大。(3)大凌河流域、辽河流域和大辽河流域均以物理风化为主,其中,大凌河流域物理风化最强,辽河次之,大辽河最弱。流域地表母岩和气候条件是影响沉积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粘土矿物在河口地区的物源继承性很好,将其作为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示踪标志,以混合模型建立了物源判别体系。(4)根据钻孔的岩性、粒度特征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划分出沉积相,结合年代学框架和物源判别体系,构建了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等时地层格架。根据沉积相变化、海岸线和河流位置以及不同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将四百年来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演化分为16001800年、18001909年、19091956年和1956年至今,共四个阶段。河流输沙量以及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是近现代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的主控因素。(5)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是由辫状河和曲流河等不同性质河流共同塑造的,二者的多期次三角洲叶瓣相互叠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多河流三角洲复合体。近百年来辽河的形成“掩盖”了大凌河对三角洲演化的贡献。多河流共同作用、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河流与海洋作用强弱转变是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多河流三角洲的演化模式。

凡姚申[9](2019)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床侵蚀过程及其动力机制》文中提出三角洲水土资源丰富集中,在增加潜在土地资源、港口航道建设、湿地旅游、资源开发、水产养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价值。然而,近年来受入海水沙减少、海岸带高强度开发建设和自然灾害天气频发等的影响,三角洲近岸海床演变日趋复杂化,原有的冲淤平衡受到破坏,侵蚀作用逐渐凸显。探明新情势下三角洲近岸海床侵蚀过程及其动力机制已成为学者、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以受河口流路、入海水沙、海洋动力和人为干预共同影响的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床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分析海床侵蚀和岸线蚀退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可靠性较高的动力地貌模型,从沉积动力、风暴潮作用等海床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出发,研究了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床持续侵蚀的动力机制。入海流路改道是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床侵蚀和岸线蚀退的诱因,改道后的废弃三角洲叶瓣(沙嘴)和东营港—孤东工程防护区近岸侵蚀强烈。工程防护区近岸海床侵蚀主要分布在距岸10 km内,且逐渐向岸发展,堤前海床不稳定性逐渐加剧,2015年84.20%的堤前海床处于强或极强不稳定状态。刁口河三角洲叶瓣岸线在河口废弃初期蚀退速率最快,1996年后岸线蚀退进入缓慢期;其近岸海床侵蚀强度随水深增加而逐渐减小,侵蚀临界深度从西向东逐渐增大,总体在6.514.5 m范围内。老清水沟沙嘴和老清8沙嘴岸线分别在1996和2007年开始逐渐向岸蚀退,2013年后两区域的岸线蚀退速率仍在300 m/yr以上。老清水沟沙嘴和老清8沙嘴近岸海床侵蚀均主要发生在10 m以浅海域,且前者侵蚀逐渐向岸发展,后者侵蚀中心逐渐向南偏移。从废弃河口海岸侵蚀程度与改道幅度之间的关系来看,改道后新发育河口对废弃河口有沉积物补给,但补给有限。为探讨补给限制因素,基于Delft3D模型系统建立黄河三角洲动力地貌模型,对该区域的水动力和泥沙物理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模型中考虑了实际底质分布和不同泥沙组分,并通过充分的水动力、悬沙验证和历史冲淤过程的后报检验保证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此模型,首先对影响沉积物物源输运的河口沉积动力进行了研究。经模型计算,发现潮流切变锋及其剪切强度的空间分布共同限制了海床侵蚀区沉积物物源的补给:切变锋整体呈“弯月状”,主要分布在现行河口至老清水沟河口近岸海域;切变锋北端近岸浅水区剪切强度大于远岸深水区,落潮期间偏北向扩散的泥沙大都被阻拦在近岸浅水区,远岸深水区的孤东近岸海床得不到泥沙补给;切变锋南端近岸浅水区剪切强度小于远岸深水区,涨潮期间偏南向扩散的泥沙可被输运到口门外海深水区,浅水区的老清水沟沙嘴近岸海床得不到泥沙补给。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床年际蚀积空间分布与海域切变锋分布高度相关:有切变锋分布的海域海床以淤积为主,没有切变锋的海域海床以侵蚀为主,切变锋外边界大致是海床冲淤转换带。这种长时间尺度河口地貌演化对短时间尺度河口沉积动力过程的响应,深刻影响了近岸海床蚀积空间格局。基于动力地貌模型,对轻风和风暴潮天气条件下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水动力、泥沙输运和海床冲淤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风暴潮期间:黄河现行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潮流切变锋被削弱,形态偏向垂直于海岸,低流速带基本消失,有利于物质扩散、输送;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水体输运速率普遍大于0.2 m3/s,是轻风天气条件下的2倍;黄河三角洲沿岸一带有效波高普遍超过1 m,东营港—孤东近岸海域有效波高达1.52 m,在波流联合作用下,较大的底部剪切应力引起近岸海床泥沙显着再悬浮。东营港—孤东近岸海域风暴潮期间的悬浮泥沙浓度(SSC)总体是轻风天气条件下的3倍,最高达2.5 kg/m3。风暴潮期间泥沙表现为离岸、整体向南输运。风暴潮条件下近岸海床冲淤变化强烈,侵蚀区面积是轻风条件下的近3倍,侵蚀体积约是轻风天气条件下的20倍。秋—冬—春季频发的偏北大风是海床持续侵蚀的主要动力源。综上,基于多源数据,采用数值模拟方式,系统研究了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床侵蚀过程及其动力机制,从而加深了对黄河三角洲地貌演变规律的认识,也为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学指导。

王柯萌[10](2019)在《调水调沙影响下的黄河入海水沙输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精细描述黄河入海水沙的扩散过程,本文基于适应岸线的正交曲线网格,利用Delft3D构建了包括现行河道尾闾河段在内的黄河口三维水沙数值模型。通过2011年调水调沙期间的大面站观测资料对河口区进行了验证,通过2013年4月的温带风暴潮对风暴潮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研究区的流场特征和盐度、悬沙分布。根据多个工况,首先分析了调水调沙对潮流-径流场和切变锋位置、强度、历时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切变锋控制下的黄河入海水沙输运机制。最后,考虑了异重流和温带风暴潮两种极端动力条件对黄河口的潜在影响。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黄河口存在地形和径流成因的两类切变锋,前者存在于口门右侧河口前缘的全水深范围内,后者仅在外海表层出现。径流量控制着径流成因锋面的空间尺度,并可增强地形成因锋面的强度和历时。切变锋通过阻隔跨锋面的物质扩散,维持着口门右侧条带状的水沙输运路径。口门左侧地形成因锋面的缺失,导致环形的潮均盐度、悬沙浓度等值线。(2)黄河口存在两个低盐中心。表层低盐中心位于口门东北侧外海,受羽状流和表层顺时针环流控制。底层淡水受地形成因切变锋面抑制,主要被局限在口门右侧的河口前缘,并沿岸线向东南-南扩散,形成底层低盐中心。外海表层的顺时针环流提供的平流通量对冲淡水扩散的贡献最高,近岸与径流-潮流相互作用、地形成因锋面有关的盐度-潮流相位差引起了相对强烈的潮泵通量。(3)黄河入海泥沙的扩散范围与径流强度呈正相关,且受絮凝、沉降作用的影响,远低于冲淡水。调水期的悬沙输运主要沿潮流主轴(长轴)与河道轴线(短轴),空间尺度不超过20 km、8 km,位于14 m等深线内。调沙期和非调水调沙期的入海悬沙被切变锋捕集,主要沉积在口门右侧的10 m以浅海域,悬沙输运基本被局限在地形成因锋面内侧,即使调沙期的悬沙浓度远高于调水期。潮泵通量的异常反映了三个悬沙沉降的典型区域,特别是地形成因锋面的内侧。(4)黄河口由羽状流向异重流转变的临界悬沙浓度为27±4 kg/m3,与已有实测资料吻合。异重流形成了“倒盐水楔”型低盐度、高含沙的底层水,其前端已在底层地形成因锋面外,切变锋对异重流的束缚作用降低。口门左侧的地形坡度较陡,有利于维持异重流的速度和运动距离。口门左、右两侧强异重流和强切变锋的竞争,使河口前缘的水沙分布规律趋于一致。“倒盐水楔”固有的不稳定性将导致异重流末期强烈的垂向混合过程,结合口门左侧较大的垂向剩余密度梯度,促进了孤东海域表层低盐水的形成。(5)作为我国北方温带风暴潮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黄河入海径流的方向与温带风暴潮期间具有显着优势的偏北风基本相反,风暴增水和表层风生流将使表层羽状流侵入外海的距离显着缩小,表层的水沙输运受到抑制。受口门左侧独特的岸线形态影响,表层风生流在造成孤东海域水体堆积的同时,也带来了部分入海水沙。因此,口门左侧的淤积速率在温带风暴潮期间将有所增强。

二、黄河尾闾河道1996年改道的意义及黄河三角洲演化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尾闾河道1996年改道的意义及黄河三角洲演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1976年以来黄河尾闾河道冲淤演变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导师意见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河口河道演变与三角洲地貌发育
        1.2.2 黄河三角洲地貌动态
        1.2.3 清水沟河道研究进展
        1.2.4 河道冲淤研究方法
        1.2.5 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来源
    2.1 黄河口自然地理概况
    2.2 清水沟河道概况
    2.3 资料来源
        2.3.1 遥感影像
        2.3.2 河道断面高程数据
        2.3.3 利津来水来沙资料
第三章 尾闾河道冲淤时空演变过程
    3.1 河道DEM构建
    3.2 尾闾河道冲淤时间变化
    3.3 尾闾河道冲淤的空间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尾闾河道河床形态调整
    4.1 河道平面形态演变
        4.1.1 1976-2000年河道平面形态演变
        4.1.2 2001-2017年河口河势变化
    4.2 河道典型断面形态调整
        4.2.1 1976-2000年河道断面形态变化
        4.2.2 2001-2017年河道断面形态变化
    4.3 平滩河槽形态特征变化
        4.3.1 断面滩槽划分和断面形态参数计算
        4.3.2 断面尺度平滩河槽形态变化
        4.3.3 河段尺度平滩河槽形态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河尾闾河道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来水来沙
        5.1.1 黄河口来水来沙变化
        5.1.2 河道阶段性冲淤特性与来水来沙的关系
        5.1.3 河道年际冲淤与来水来沙的关系
    5.2 调水调沙工程对尾闾河道冲淤演变的影响
        5.2.1 调水调沙工程对黄河入海水沙的影响
        5.2.2 尾闾河道冲淤对调水调沙的响应
    5.3 河口淤积延伸与改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地貌动态变化与演变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大河三角洲的地貌发育过程与转型
        1.2.1 三角洲的分类与发育
        1.2.2 人类活动驱动下的大河三角洲地貌转型及成因
    1.3 黄河三角洲动力地貌过程研究综述
        1.3.1 三角洲河道动态
        1.3.2 入海泥沙输运与沉积过程
        1.3.3 河口地貌演变与控制因素
        1.3.4 动力地貌模型
    1.4 尚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目标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黄河流域与黄河三角洲
    2.2 黄河口气象气候特征与动力沉积环境
        2.2.1 气温和降水
        2.2.2 潮汐与潮流
        2.2.3 风和波浪
        2.2.4 泥沙平均粒径及空间分布特征
        2.2.5 泥沙扩散与含沙量空间分布
    2.3 数据来源
    2.4 研究方法
        2.4.1 三角洲岸线解译
        2.4.2 水沙变化和冲淤演变计算
        2.4.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黄河入海水沙变化的多尺度特征与新情势
    3.1 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多尺度变化
    3.2 入海水沙通量的年代际与年际变化
    3.3 调水调沙与年内水沙分配变化
        3.3.1 调水调沙与来沙系数
        3.3.2 入海水沙的年内分配
    3.4 入海泥沙粒径与悬沙浓度变化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近期黄河尾闾河段及现行河口地貌演变过程
    4.1 近期黄河尾闾河段的地貌调整
        4.1.1 河床地貌变化规律
        4.1.2 尾闾河段泥沙源-汇通量
    4.2 水下三角洲地貌演变的响应
        4.2.1 现行河口地貌演变
        4.2.2 孤东海域地貌演变
        4.2.3 清8出汊以来影响三角洲地貌演变的陆向主控因素
    4.3 三角洲地貌系统的转换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河口水沙输运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5.1 模型控制方程
        5.1.1 水动力模块
        5.1.2 泥沙输运模块
    5.2 模型的建立
        5.2.1 水深地形来源及处理
        5.2.2 模型边界和网格
    5.3 模型验证
        5.3.1 水位验证
        5.3.2 流速流向验证
        5.3.3 悬沙浓度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水沙情势下黄河口近岸水动力及悬沙输运特征
    6.1 模型设置
    6.2 渤海潮汐特征
    6.3 黄河三角洲近岸水动力特征
        6.3.1 涨落潮及余流特征
        6.3.2 潮流切变锋的形成和发育
    6.4 泥沙输运特征
    6.5 新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泥沙输运通量与源-汇过程的量化
        6.5.1 尾闾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泥沙输运动态
        6.5.2 外海各典型断面悬沙输运通量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径流量变化对黄河口潮汐动力和泥沙输运的影响
    7.1 模型设置
    7.2 径流量变化对潮汐振幅的影响
    7.3 径流量变化对潮流切变锋动态的影响
    7.4 径流量变化对泥沙输运和沉积中心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和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黄河口动力地貌过程及其对河流输入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河口动力地貌过程研究进展
        1.2.1 流域来水来沙
        1.2.2 沉积动力特征
        1.2.3 水沙输运过程
        1.2.4 地貌冲淤演变
    1.3 黄河口相关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黄河流域概况
    2.2 黄河口概况
第三章 流域输沙对径流跨时间尺度响应
    3.1 数据和方法
    3.2 入海水沙月际变化
    3.3 入海水沙年际变化
    3.4 输沙对径流跨时间尺度的响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口沉积动力特征时空差异
    4.1 数据和方法
    4.2 沉积物粒度特征
        4.2.1 粒度空间分布特征
        4.2.2 粒度时空变化特征
    4.3 沉积动力环境
    4.4 沉积物粒径输移趋势
    4.5 沉积动力特征对径流变化的响应
        4.5.1 沉积物粒度特征对径流变化的响应
        4.5.2 沉积动力环境对径流变化的响应
        4.5.3 沉积物输移对径流变化的响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出汊河口水沙输运过程
    5.1 数据和方法
    5.2 低流量期水沙输运过程
        5.2.1 低流量期水文动力特征
        5.2.2 低流量期悬沙输移特征
    5.3 高流量期水沙输运过程
        5.3.1 高流量期水文动力特征
        5.3.2 高流量期悬沙输移特征
    5.4 水沙输运过程对径流变化的响应
        5.4.1 水文动力对径流变化的响应
        5.4.2 悬沙输移对径流变化的响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河口年际和年代际地貌演变
    6.1 数据和方法
    6.2 地貌演变时空分布规律
        6.2.1 年际演变
        6.2.2 年代际演变
    6.3 地貌演变对河流水沙输入的定量响应
        6.3.1 年际冲淤对水沙变化的响应
        6.3.2 年际冲淤对径流年内分布的响应
        6.3.3 年代际冲淤对水沙变化的响应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
致谢

(4)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的沉积物粒度、核素分布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放射性核素研究
        1.2.1 ~(210)Pb年代学
        1.2.2 ~(137)Cs年代学
        1.2.3 ~7Be研究与现状
    1.3 淤泥质潮滩研究
        1.3.1 淤泥质潮滩沉积机制研究
        1.3.2 黄河三角洲潮滩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黄河流域
        2.1.1 地理概况
        2.1.2 流路变迁
        2.1.3 来水来沙
    2.2 黄河三角洲
        2.2.1 地形地貌
        2.2.2 海洋动力环境
        2.2.3 沉积物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实验方法
        3.2.1 沉积物粒度分析
        3.2.2 伽马放射性核素测量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沉积物粒度特征
        4.1.1 Y1站位的沉积物粒度特征
        4.1.2 Y2站位的沉积物粒度特征
        4.1.3 Y3站位的沉积物粒度特征
        4.1.4 Y4站位的沉积物粒度特征
    4.2 ~(210)Pb分布规律
        4.2.1 柱状样Y1的~(210)Pb分布
        4.2.2 柱状样Y2的~(210)Pb分布
        4.2.3 柱状样Y3的~(210)Pb分布
        4.2.4 柱状样Y4的~(210)Pb分布
    4.3 ~(137)Cs分布规律
        4.3.1 柱状样~(137)Cs的垂直分布
        4.3.2 柱状样的~(137)Cs面积活度
    4.4 ~7Be分布规律
        4.4.1 表层样的~7Be的垂直分布
        4.4.2 表层样的~7Be面积活度
第五章 讨论
    5.1 核素活度——深度曲线类型
        5.1.1 ~(210)Pbex活度——深度曲线
        5.1.2 ~(137)Cs活度——深度曲线
    5.2 黄河三角洲潮滩现代沉积速率
        5.2.1 黄河历年入海水沙及洪水事件
        5.2.2 黄河三角洲潮滩沉积速率及准确性讨论
    5.3 黄河三角洲潮滩沉积物记录的环境演变
        5.3.1 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及反映的环境演变
        5.3.2 黄河三角洲红粘层的的~(210)Pb、~(137)Cs指示及其形成机制
    5.4 黄河三角洲潮滩沉积地貌的动态演化
        5.4.1 风暴潮对黄河三角洲潮滩发育的影响
        5.4.2 黄河三角洲潮滩的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5)清代苏北黄河入海口滩地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黄河南泛夺淮以降入海口的发育及自然环境概况
    第一节 黄河南泛夺淮以降入海口的发育
    第二节 黄河入海口自然环境概况
    第三节 清代黄河入海口滩地开发概况
    小结
第二章 物料供应与滩地垦种:江南苇荡营的滩地开发实践
    第一节 “采割苇柴”与“慎重海疆”:康雍年间苇荡营设与复设的双重考虑
    第二节 “以重工料”:乾隆时期苇荡营物料供应职能的强化
    第三节 海口淤高:嘉道时期苇荡营滩地开发的困境与调适
    第四节 操防地方:晚清苇荡营的职能转换
    小结
第三章 滩地垦种:阜宁县的设置及其海口开发实践
    第一节 阜宁县建置沿革概况
    第二节 阜宁县滩地开发
    第三节 滩地开发与阜宁县社会发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黄河三角洲潮沟的时空演变及其对典型湿地景观格局动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案
    1.4 创新点
    1.5 小结
2 研究区选取与数据准备
    2.1 研究区选取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 地物信息提取及精度评价
    2.4 研究方法
    2.5 小结
3 黄河三角洲潮沟的时空演变过程
    3.1 潮沟的空间分布变化
    3.2 潮沟的数量和长度变化
    3.3 潮沟的形态特征变化
    3.4 潮沟网络连通性
    3.5 小结
4 黄河三角洲典型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4.1 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空间分布变化
    4.2 黄河三角洲景观类型的面积变化
    4.3 黄河三角洲湿地典型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4.4 小结
5 多重胁迫下潮沟对湿地景观动态的影响
    5.1 驱动力的选取
    5.2 主要驱动力分析
    5.3 潮沟发育指标对典型景观类型的影响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波生流对黄河三角洲地形演变的影响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河三角洲水动力及岸滩冲於演变的研究
        1.2.2 波生流的研究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潮流波生流和地形演化耦合计算模型
    2.1 水动力计算模型
        2.1.1 基本方程
        2.1.2 水流计算模型的数值离散
        2.1.3 波浪方程的数值离散
        2.1.4 边界条件
    2.2 泥沙输移计算模型
    2.3 地形演变计算模型
        2.3.1 地形演变基本方程
        2.3.2 地形演变方程的数值离散
    2.4 本章小结
3 黄河三角洲特征介绍
    3.1 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与等深线变化
    3.2 来水来沙分布
    3.3 波浪
    3.4 潮流
    3.5 余流
    3.6 风暴潮
    3.7 本章小结
4 计算模型验证
    4.1 水动力模型验证
        4.1.1 潮流计算结果验证
        4.1.2 波生流计算结果验证
    4.2 泥沙输移模型验证
    4.3 地形演变模型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单一水动力对黄河三角洲流场和地形演变的影响
    5.1 计算模型设置
    5.2 单独径流对流场和地形演变的影响
        5.2.1 径流流场
        5.2.2 地形演变
    5.3 单独波生流
        5.3.1 流场
    5.4 潮流和余流对流场和地形演变的影响
        5.4.1 潮流流场
        5.4.2 余流流场
        5.4.3 地形演变
    5.5 本章小结
6 水动力耦合对黄河三角洲流场和地形演变的影响
    6.1 波生流和径流的耦合
        6.1.1 流场
        6.1.2 地形演变
    6.2 波生流和潮流的耦合
        6.2.1 流场
        6.2.2 地形演变
    6.3 本章小结
7 黄河三角洲地形演变数值模拟
    7.1 黄河三角洲模拟流场
    7.2 黄河三角洲地形演变模拟结果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
        1.2.2 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1.2.3 辽河口地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工作量
    1.6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辽东湾概况
        2.1.1 气候特征
        2.1.2 水文特征
        2.1.3 海底地形地貌
        2.1.4 入海河流
        2.1.5 区域地质与地质构造
    2.2 辽河概况
        2.2.1 流域概况
        2.2.2 水系概况
        2.2.3 气候特征
        2.2.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2.2.5 地质特征
    2.3 大凌河流域概况
        2.3.1 流域概况
        2.3.2 水系概况
        2.3.3 气候特征
        2.3.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2.3.5 大凌河流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样品
        3.1.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钻孔沉积物样品
    3.2 研究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2 粘土矿物分析
        3.2.3 碎屑矿物分析
        3.2.4 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
        3.2.5 元素化学分析
        3.2.6 ~(210)Pb、~(137)Cs测年
    3.3 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河流表层沉积物特征
        4.1.1 河流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1.2 河流沉积物粒度特征
        4.1.3 河流沉积物碎屑矿物特征
        4.1.4 河流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 柱状样沉积物特征
        4.2.1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结果
        4.2.2 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
        4.2.3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2.4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
第五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海岸线和河流变迁
    5.1 明末(公元16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2 清中期(公元18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3 清末(公元1880~190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4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4.1 1926 年海岸线和河道
        5.4.2 1933 年海岸线和河道
        5.4.3 1936 年海岸线和河流
        5.4.4 1945 年海岸线和河道
    5.5 60年以来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6 小结
第六章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及物源示踪意义
    6.1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
        6.1.1 流域风化条件
        6.1.2 物源区母岩类型
    6.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沉积物的物源示踪
        6.2.1 河流沉积物粘土矿物示踪标记的稳定性
        6.2.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判别体系
    6.3 小结
第七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
    7.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年代学框架
    7.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沉积环境
        7.2.1 组合Ⅰ
        7.2.2 组合Ⅱ
        7.2.3 组合Ⅲ
        7.2.4 组合Ⅳ
    7.3 岩心中记录的海岸线和河流信息
        7.3.1 岩心中海岸线标志面的确定
        7.3.2 岩心记录的历史海岸线和河流位置
    7.4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
        7.4.1 阶段Ⅰ(1600~1800 年)
        7.4.2 阶段Ⅱ(1800~1909 年)
        7.4.3 阶段Ⅲ(1909~1956 年)
        7.4.4 阶段Ⅳ(1956 年至今)
    7.5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近现代演化的控制因素
        7.5.1 河流输沙量
        7.5.2 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
    7.6 小结
第八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及研究模式
    8.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
    8.2 多河流三角洲的研究模式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钻孔柱状图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活动

(9)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床侵蚀过程及其动力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中国海岸侵蚀概要
    1.3 三角洲地貌演变研究进展
        1.3.1 三角洲发育及实例
        1.3.2 三角洲海岸侵蚀
        1.3.3 动力地貌模型
    1.4 黄河三角洲动力地貌与海岸侵蚀研究进展
        1.4.1 黄河三角洲近岸海洋动力沉积
        1.4.2 黄河三角洲地貌演变
        1.4.3 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
    1.5 尚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黄河三角洲地理位置
    2.2 黄河入海水沙新情势
    2.3 海洋动力环境
        2.3.1 潮汐与潮流
        2.3.2 余流
        2.3.3 波浪
    2.4 气象与气候条件
        2.4.1 气温与降水
        2.4.2 大风和寒潮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床侵蚀过程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3.1.1 水深地形数据与整理
        3.1.2 遥感数据与岸线提取
    3.2 黄河入海流路与三角洲侵蚀整体格局
        3.2.1 入海流路变迁与三角洲发育
        3.2.2 黄河陆上三角洲侵蚀
        3.2.3 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床侵蚀分布
    3.3 工程防护区海床侵蚀
        3.3.1 工程防护区海床侵蚀过程
        3.3.2 堤前海床不稳定性评估
    3.4 废弃河口近岸海床侵蚀
        3.4.1 废弃河口海岸岸线蚀退
        3.4.2 刁口河三角洲叶瓣近岸海床侵蚀
        3.4.3 老清水沟沙嘴近岸海床侵蚀
        3.4.4 老清8沙嘴近岸海床侵蚀
    3.5 废弃河口海岸侵蚀规律
    3.6 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动力地貌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4.1 模型介绍
        4.1.1 水动力模块
        4.1.2 波浪模块
        4.1.3 泥沙输运模块
        4.1.4 地形更新模块
    4.2 模型设置
        4.2.1 计算区域和网格
        4.2.2 风场和波浪
        4.2.3 泥沙参数和初始床面组成
    4.3 模型验证
        4.3.1 潮波和潮位验证
        4.3.2 流速和流向验证
        4.3.3 波浪和SSC验证
        4.3.4 风暴潮条件下的模型验证
    4.4 海床冲淤后报检验
    4.5 小结
第五章 黄河口潮流切变锋对蚀积空间差异的影响
    5.1 黄河口潮动力环境
        5.1.1 潮汐类型
        5.1.2 潮流椭圆
    5.2 黄河口切变锋特征
        5.2.1 切变锋运动过程
        5.2.2 切变锋分布与强度
    5.3 切变锋对入海物质扩散的影响
        5.3.1 切变锋对盐度的影响
        5.3.2 切变锋对泥沙输运的影响
    5.4 切变锋的地貌效应
    5.5 小结
第六章 风暴潮过程对海床侵蚀的动力作用
    6.1 2013年4月风暴潮过程复演
        6.1.1 计算设置
        6.1.2 风暴潮期间波浪场
    6.2 风暴潮期间的流场
        6.2.1 流场和水体输运
        6.2.2 潮流切变锋
    6.3 风暴潮期间泥沙过程
        6.3.1 风暴期间SSC分布
        6.3.2 泥沙输运特征
    6.4 风暴潮过程引起的海床侵蚀
        6.4.1 风暴潮期间海床冲淤变化
        6.4.2 风暴潮后的海床恢复
    6.5 大风发生频率
    6.6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调水调沙影响下的黄河入海水沙输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河口海岸水沙运动
        1.2.2 黄河三角洲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区域概况
        1.4.1 地理位置
        1.4.2 流路变迁
        1.4.3 气象与水文
        1.4.4 沉积物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1.1 大面观测站
        2.1.2 来水来沙
        2.1.3 潮汐
        2.1.4 风、波浪和增水过程
        2.1.5 水深地形
        2.1.6 岸线
    2.2 数值模型
        2.2.1 水动力
        2.2.2 波浪
        2.2.3 物质输运
    2.3 模型构建与验证
        2.3.1 参数设置
        2.3.2 模型验证
3 黄河口潮流-径流场
    3.1 流速分布
        3.1.1 高流速区
        3.1.2 潮流-径流共同作用
    3.2 余流场
    3.3 切变锋的时空变化特征
        3.3.1 锋面类型
        3.3.2 空间变化
        3.3.3 时间变化
        3.3.4 讨论
    3.4 小结
4 黄河口水沙输运机制
    4.1 冲淡水
        4.1.1 盐度分布特征
        4.1.2 冲淡水输运过程
    4.2 悬浮泥沙
        4.2.1 悬沙分布特征
        4.2.2 悬沙输运过程
    4.3 讨论
        4.3.1 切变锋的作用
        4.3.2 盐度与悬沙输运的异同点
    4.4 小结
5 极端动力条件
    5.1 异重流
        5.1.1 出现条件
        5.1.2 发育过程
        5.1.3 水沙输运机制
    5.2 温带风暴潮
        5.2.1 增水过程
        5.2.2 水沙输运机制
    5.3 小结
6 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四、黄河尾闾河道1996年改道的意义及黄河三角洲演化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1976年以来黄河尾闾河道冲淤演变及影响因素[D]. 刘清兰.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地貌动态变化与演变机制[D]. 姬泓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3]黄河口动力地貌过程及其对河流输入变化的响应[D]. 蒋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4]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的沉积物粒度、核素分布及其环境意义[D]. 宋莎莎. 南京大学, 2020(02)
  • [5]清代苏北黄河入海口滩地开发研究[D]. 游智越. 山东大学, 2020(12)
  • [6]黄河三角洲潮沟的时空演变及其对典型湿地景观格局动态的影响[D]. 于小娟.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7]波生流对黄河三角洲地形演变的影响数值模拟[D]. 牟虹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8]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D]. 刘大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床侵蚀过程及其动力机制[D]. 凡姚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10]调水调沙影响下的黄河入海水沙输运机制[D]. 王柯萌.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9(01)

标签:;  ;  ;  ;  ;  

1996年黄河尾河改道意义及黄河三角洲演变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