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系统演化及其动力机制

自然资源系统演化及其动力机制

一、自然资源系统的演化及其动力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马恩朴,蔡建明,郭华,林静,廖柳文,韩燕[1](2021)在《城市化背景下食物系统耦合研究的理论框架及优先方向》文中研究说明受城市化、地域功能分化、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交通网络快速扩展等因素影响,区域之间资源要素的流动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人类与地理环境互动模式的网络化就要求地理学研究采取全程耦合范式,即将区域内部、区域与周边区域、以及非邻接区域之间的人地互动同时纳入考虑。食物系统作为衔接乡村与城市、以及产地与全球消费市场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是开展人地系统近远程耦合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论证理论研究内在依据及外在条件的基础上,将食物系统的构成要素与远程耦合框架相结合,建立"城市化驱动下食物系统近远程耦合的理论框架"并论述该理论框架的具体内涵。以拓展理论框架中的前沿领域为基本导向并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本文进一步明确了食物系统耦合研究的基本问题和4个亟待突破的优先研究方向。其中,基本问题是食物域的格局特征、时空演化及其动力机制。4个优先方向则包括:耦合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供应链网络人地互动研究;食物系统近远程耦合效应及其调控策略研究;基于食物系统的城乡融合与长效脱贫机制研究;以及面向公共卫生安全的食物系统跨区域、多层次治理研究。本文最后设计了食物系统耦合研究的一般技术路径,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的案例实证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思路参考。

刘美豆[2](2021)在《发达地区乡村韧性演进及动力机制 ——以扬中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兰兰[3](2021)在《泰国产业结构的时空演进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纷纷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泰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与世界各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相适应,但由于产业发展的历程、经济发展基础的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泰国产业结构的时空演进以及产业结构转换的驱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选题、方法,并梳理了产业结构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二部分界定了产业结构、时空演进、机制的相关概念,并阐述了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理论、增长极理论、产业空间结构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以及其在本文的运用;第三部分是泰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从泰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演进、泰国整体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泰国产业发展的内部结构演进等方面,揭示泰国产业结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第四部分是泰国产业结构的空间演化,运用空间自相关、全局Moran′s I和局部关联G*、Moran散点图分析、LISA集聚图分析等方法对泰国产业结构进行了全局以及局部热点分析,研究了泰国产业发展整体空间演进以及各府的产业结构空间变化情况;第五部分是泰国产业结构时空演进的驱动机制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首先采用定性方法对泰国产业结构演进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然后运用最优组合赋权、灰色聚类分析和D-S证据理论对泰国产业结构演进的驱动机制进行了阶段性分析;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建议,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研究展望。通过研究发现:第一,泰国的产业结构总体呈现“三二一”特征。由于受国内外环境影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工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就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第二产业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发展形态较为单一,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发展迅速且在产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第二,泰国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泰国工业、服务业发展以曼谷及其周边地区作为中心轴,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同时各区域中发展较快的某一产业又会形成一个或多个增长极,进而辐射带动各地区的发展。第三,泰国产业结构空间发展不平衡且具有高度集聚性。产业高度集聚在曼谷及其周边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大。第四,泰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因子是创新驱动因子。从长远来看,泰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依然是创新驱动因子。

周扬,黄晗,刘彦随[4](2020)在《中国村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村庄是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开展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落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解析村庄系统演进生命周期规律的基础上,系统集成村庄点位、地理环境、地理区位、交通条件、社会经济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缓冲区分析、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Ripley’s K函数等方法,刻画了中国村庄空间分布特征,识别了村庄空间分异的影响因子,揭示了中国村庄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①村庄的演进遵循形成、发展、稳定、衰退与振兴的"生命周期"规律,其演进受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经济要素共同影响,不同地区村庄演进的速度、强度、方向和结果各异。②中国村庄分布密度为0.35个/km2,整体上呈现"南多北少、南聚北散"、"东多西少、东聚西散"的特征,以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等地区村庄分布最为密集。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南半壁村庄密度显着高于西北半壁。③全国省、县、乡级尺度上村庄核密度值的莫兰指数分别为0.58、0.86、0.91,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各省内村庄空间分布呈倒"U"型分布模式,不同省份村庄空间分布模式差异明显。④中国村庄分布格局是地理环境、区位条件、社会经济要素交互耦合作用的结果。在坡度6°~8°、海拔0~200 m、降雨量1100~1200 mm、年均温15~19℃、人为土和栽培植被等条件下村庄分布较为集聚,且村庄沿道路与河流聚集分布特征明显,在沿道路和河流100~300 m缓冲区内村庄密度最大,随缓冲距离增加村庄密度逐渐降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亟待系统开展乡村衰退成因与动力机制解析、衰退乡村地理空间识别与地域类型划分、乡村振兴可行途径与地域模式研究。

方云翔[5](2020)在《都市区外围城市南昌县城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城市之间联系愈加密切,广泛的区域协同成为新的趋势。目前我国都市区发展迅速,都市区外围城市日益成为城市化最为活跃的地区,其空间发展呈现出独特的特征与问题。外围城市在满足区域内部自发的发展诉求和都市区内以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功能重塑与空间重构要求之间如何平衡,在融入都市区建构中找准自身发展方向是其城市重要的发展动力,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和都市区整体实力的提升也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基于都市区发展的背景,探讨都市区外围城市空间发展的特征、问题及其优化策略。通过对江西南昌县县城的空间发展历程分析,总结其空间扩展特点和发展现状特征,认为目前南昌县城存在空间破碎、内部联系薄弱、功能分散、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实际从功能、产业、生态、中心体系等提出南昌县城空间发展的优化策略,以促进南昌县城自身及都市区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内容包括:1.都市区外围城市空间发展相关理论。梳理总结了都市区外围城市的相关概念、都市区发展的阶段及其动力机制、外围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外围城市的空间发展特征。2.南昌县县城空间演变特征。通过对南昌县空间拓展历程、功能演变历程及结构演变历程的深入分析,总结南昌县城空间发展的阶段特征、发展规律及动力因素。3.南昌县城空间发展现状特征与问题。基于数据统计、现状调查、图面分析及定量测算,从现状功能结构、交通网络及中心体系三个方面总结出南昌县城空间发展的现状特征与问题。4.南昌县空间优化思路与具体策略。结合南昌县现实的发展条件,提出南昌县城空间发展优化的思路,谋划各方面的空间优化路径,为南昌县城发展建设及一般外围城市提供参考借鉴。通过这种研究模式,总结出一套适合都市区外围城市空间发展的优化策略,为此类城市在空间发展上提供具体思路,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杨阳[6](2020)在《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及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从微观角度来看,有利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集聚,整合社会资源、创造就业机会、改善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的发展水平。从中观角度来看,城镇化是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实现一国繁荣富强不可或缺的战略决策。从宏观角度来看,城镇化是自然历史发展选择的结果,是当今世界竞相发展的普遍潮流与趋势,甚至可以讲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关乎着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2014年,我国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这一规划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打破传统城镇化发展思路,意味着未来中国要走的城镇化道路不仅注重“物质财富”而且注重“人文精神”。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一年,因此全国各地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城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牢牢把握发展机会、准确预判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发展难题。江西省自古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其发展也深受国家的重视,但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其工业化的起步较晚、进程较慢、产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所以相较于全国城镇化的平均水平,江西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属中等偏下。对此,江西省格外重视城镇化建设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动力机制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从中找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和制定针对性的意见与发展策略,从而为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本省的力量。本文在查阅及整理分析大量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江西省1 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搜集2006—2017年这12年各个地级市各项指标数据,从人口就业、经济发展、土地空间、环境绿化、公共服务、生活方式和城乡统筹七个方面,采用熵值法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再根据熵值法得出的结果,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对江西省及1 1个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以质量评价的结果作为因变量,构建内源、外向、政府和市场四类驱动因素为自变量,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再对其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得出各类驱动机制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作用的大小。最终实证结果得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的结果得出,(1)从时间角度来看,从2006年到2017年,无论是江西省整体新型城镇化水平还是各个地级市新型城镇化水平都是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2016年之后,整体水平超过50%,发展水平最低的地级市也超30%,发展水平最高的地级市甚至达到85%,足见,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日俱增。(2)从空间角度来看,各区域各城市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呈东北高、西南低,南北高,中间低的发展趋势。就推动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来看,内源动力在推动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起最关键的作用,政府动力次之,市场机制第三,外向动力作用最弱。综合江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结果与影响其发展质量的动力机制评价结果来看,要使今后江西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又快又好,要解决的就是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以及市场动力机制和外向动力机制弱的问题。因此,就针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协调,提出统筹中小城镇,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这一做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城市涓滴效应,以点带面、以强扶弱,缩小整体发展差距,促进整个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健康发展;针对动力机制中市场动力机制动力不足、效能有限,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此做法主要是用来唤醒市场活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大中小企业的作用,带动经济发展;针对外向动力机制作用力微弱的问题,提出加强对外合作,提高外贸水平的对策建议,这一建议主要为了增强对外的贸易联系度,加强外向动力机制的效能,从而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更加健康高效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黄嘉瑜[7](2020)在《周边格局中的中国 ——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重心不断向东转移,全球利益格局持续向板块网络结构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经过改革开放后持续多年发展,中国发展模式越来越成为了广大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崛起的典范,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重大方面越来越被世界关注。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赢得越来越多国家认可。中国在国家治理、国际关系、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全新理念,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周边甚至是全球众多国家。在全球利益格局向“板块网络”结构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立足于中国在区域内快速崛起的事实,着重研究‘中国是否成为了周边格局中的“中心”国家?’这一重大问题。首先,本文在理论上对相关概念及其界定标准进行了梳理,这是本文得以展开的理论基础。第一,厘清“中心”国家和“边缘”国家各自的内涵,从理论上证明是否存在着“边缘”国家成为“中心”国家的可能性?第二,“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究竟是处于什么样的关系,“中心”国家对“边缘”国家的影响如何——是只有负面的,还是也存在着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同样,随着全球利益格局向“板块网络”结构转化,区域格局中的“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是否也同样适用上述分析?第三,为说明中国在周边格局中是否成为“中心”国家,也需要明确“周边格局”这一概念。“周边”究竟包括了哪些国家?只有合理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从理论上解决“中国是否成为了周边格局中‘中心’国家”这一问题。其次,结合经典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中国和平发展的事实,得出“中国在周边格局中正在实现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的结论。中国经济在周边格局中的影响力不断加深,一方面中国经济总量在周边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中国不断融入区域价值链并对其进行重塑;地缘通道方面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地缘通道网络;中国成为了周边贸易的中心,中国成为周边国家越来越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双边贸易的地理结构趋向平衡,并且在与周边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依赖逐渐增加;在国际金融方面,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扮演着周边地区金融稳定器的角色,同时中国发起和倡议的国际金融组织在周边地区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中国形成了以周边地区为重点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相对应地中国也逐渐成为了周边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中心。但在另一方面,与传统“中心”国家相比,中国尚存一定的差距,中国并没有完全实现在周边格局中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在周边格局中中国仍然处于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中,但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兼顾承担相应的区域责任,为周边国家提供相应的区域公共产品,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责、权、利意识也更为清晰,也更加重视多边规则,供给区域公共产品是中国在周边格局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重要标志,在这方面已有一些颇值关注的典型案例。最后,中国在周边格局中实现从“边缘”向“中心”跨越的过程中,取得了超越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成绩,但背后同样交织着更加复杂的矛盾,其中既有周边国家给中国的压力,也有周边国家背后的全球性大国给中国制造的外部压力。大国压力与周边压力相互交织,促使中国不仅要处理好和周边国家间的双边关系,更要从全球层面来经略周边。“一带一路”倡议旨在破解中国当前周边外交面临的困局,以确保中国在周边格局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节奏。第一章至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首先从理论上阐明了周边格局中中国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可能性;其次,结合中国在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发展现实,得出了“中国在周边格局中正在实现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的结论;然后,中国不仅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在周边“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中承担起相应的区域责任;最后,梳理了中国从“边缘”走向“中心”过程中遇到的困局及破解。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根据本文前四章的分析得出了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陆保一[8](2020)在《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关系及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旅游产业系统与旅游环境系统是区域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间互为关联的耦合共生关系不仅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旅游产业作为综合性与关联性较强的“朝阳产业”,通过带动住宿、餐饮、商贸、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为改善旅游地相关环境要素的发展提供重要动力;而旅游环境作为包含社会、经济、生态、服务等诸多环境要素的复杂系统,其相关要素的优化升级能够丰富旅游有效供给并逐步改善游客的旅游体验,为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云南省边境地区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促进旅游产业及相关环境要素健康发展是其务实参与国家沿边开发开放战略的重要实践内容,因而在推动区域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其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内在动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增加优质旅游供给,探寻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路径,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47)的支持下,以位于云南省边境地区的八个市州为研究案例,在对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进展、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耦合作用机理等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基于2007—2017年的相关数据及调研资料,从量化角度细致分析了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其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的分维度发展现状,并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熵值—功效评价法、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耦合协调度模型、重心耦合模型、灰色预测分析等多种模型与方法,对其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发展态势、协调发展趋势预测进行综合探究,结合障碍度模型与地理探测器系统剖析其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并根据其分析结果提出相应优化策略。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方面:1)2007—2017年,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总体发展形势向好,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其绝对差异均表现为逐步拉大,相对差异均表现为渐趋缩小,其各自发展结构均较为合理,相关发展要素在区域内集中适当;2)旅游产业系统发展的极化态势较为显着,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式空间结构,旅游环境系统发展总体形成了红河—文山、德宏—保山两大高值集聚区,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为双核布局态势。2、在两大系统重心耦合测评结果方面,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的发展重心在研究期内均位于普洱市境内,且二者重心在研究初期与研究末期的空间距离均呈现为渐趋缩短,均衡化发展态势明显,但二者重心的迁移方向却明显相异,其中旅游产业系统重心总体表现为向西北方向迁移,偏移速度渐趋减慢,旅游环境系统重心总体表现为向东北方向迁移,偏移速度逐渐加速,这与相关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聚集过程关系密切。受两大系统发展重心迁移方向和偏移速度的综合影响,二者间的空间耦合性相对较弱。3、在两大系统耦合协调程度方面:1)2007—2017年,云南省边境地区两大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渐趋提升,绝对差异在渐趋扩大,相对差异在渐趋缩小,其耦合协调度在边境地区内部结构相对合理、集中适当;2)两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格局与其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具有较好的地域耦合性,高度及较高协调层级市州呈现多极核分布态势,一般协调层级的市州则主要表现为“趋同俱乐部”分布态势;3)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特征较弱,相关旅游要素流在边境地区内部的扩散与渗透规模相对较小,但随着时间演化,耦合协调度的总体空间异质性在渐趋缩小;4)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路径依赖和空间锁定特征相对不明显,局部空间结构的稳定性也在持续降低。4、在两大系统协调发展趋势预测方面,2018—2022年,云南省边境地区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仍会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且呈现出渐趋加速增长的特征,其空间格局将会相对稳定,“核心—边缘”式的空间结构特征仍较为显着,耦合协调度在边境地区内部的空间发展差异未有明显改善。5、在两大系统耦合发展动力机制方面,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受到多种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不同驱动力间存在较强的交互驱动效应,主要包括经济发展驱动力、资源禀赋驱动力、区域交通驱动力、旅游需求驱动力、旅游设施驱动力、城镇化驱动力、市场规模驱动力、人才支撑驱动力等,而政策调控力度、对外开放程度、科技信息化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因素目前则主要发挥阻滞作用,正向驱动效应尚不明显。6、提出了统筹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一带、三圈、四廊、六轴)、加强边境地区旅游环境相关要素建设(经济、生态、社会、服务)、合理开展政策调控,提升旅游对外开放水平、强化旅游科技成果运用,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推动边境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优化策略。

薛豫南[9](2020)在《基于循环经济的畜禽污染治理动力机制》文中提出畜禽养殖业是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既是保障我国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农业污染治理的主要领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行动之一。循环经济为实现畜禽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提供了可行性,但目前中国循环经济推行很大程度上是作为自上而下的行政目标推行的,如何实现循环经济模式运行的自发性,使其成为自下而上的环境管理工具,需要开展其动力机制的研究。本文从循环经济视角,分析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实现畜禽污染治理的重要动力,研究畜禽污染治理系统自发性运作的动力机制,揭示畜禽污染治理中的一些科学方案,具有本质性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从模式治污机理及治污主体间相互作用关系,对畜禽污染治理系统进行解析,以识别畜禽污染治理实现的动力。通过循环经济实现污染治理的机理分析,指出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效统一的有效污染治理方式;进一步解析畜禽污染治理相关主体行为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博弈关系,识别基于循环经济的畜禽污染治理动力点,提出建立政策—效益—主体模型,系统研究循环经济施行动力机制,是实现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的有效探索。(2)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国家层面出台的155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相关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政策工具分类、内容编码、频数统计等分析方式识别中国畜禽污染治理环境政策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中国畜禽污染治理政策体系演变特征大致符合环境政策演变的命令控制型主导、经济手段介入、自愿参与引导的三阶段特征。资源化是未来环境政策导向,而循环经济模式是资源化的有效载体,中国畜禽污染治理政策体系完善主要是为循环经济资源化实现畜禽污染治理自发性提供政策动力。而循环经济实现污染治理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实现,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政策设计才能发挥动力,经济激励型政策的完善是自愿参与引导政策发挥作用的关键。(3)基于参照模式,构建循环经济模式效益评价模型,对模式运行根本动力—效益评价,明确不同政策情境下模式施行的经济可行性和动力。以辽宁省规模养殖场为研究对象,通过生命周期评价与成本效益分析相结合,对省域层面循环经济模式效益开展研究,通过效益测算,增强对循环模式效益创造的认知;通过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及内部收益率,明晰基于不同效益评价的循环经济模式的经济可行性和吸引力。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不能通过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实现污染治理的经济可行,环境政策管理是循环模式经济可行的必然要求。循环经济模式综合效益这一全效益主要受资源化产品的价值、污染排放的成本即环境保税、碳减排环境效益影响。环境税、碳交易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循环能提高经济模式的经济可行性,但由于沼气工程初期投资较高,不同情境下的动态投资回收期均较长,模式经济吸引力较小,模式自主性施行的动力不足,需要政府不同程度的财政资金扶持。(4)从循环产业链的角度构建了企业、政府和消纳方三个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相关利益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循环产业链上行为博弈研究,探究循环模式稳定运行策略及其实现条件。研究表明,一定条件下,循环产业链上企业、政府和消纳方主体行为博弈的演化稳定策略主要有(不采取,不监管,不购买)、(不采取,监管,不购买)、(采取,不监管,不购买)和(采取,不监管,购买)四种纯策略组合。其中(采取,不监管,购买)演化稳定策略是最优策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稳定运行,实现畜禽污染治理。长期来看,循环经济主体实现污染治理目标的演化稳定策略条件实现,最终主要归结到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资源产品价格影响消纳方行为决策,进而影响养殖企业采取循环经济模式的条件;碳交易价格影响碳减排效益;模式建设、运行所涉及的原材料、设备等价格影响模式施行成本。

周晓穗[10](2020)在《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的变迁初探 ——以苏中南地区电商村的形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家信息化战略为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创造了机遇、提供了环境土壤,“互联网+”计划的持续推进带动了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这一背景下,“电商村”的应运而生在改变农村社区的同时,也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可能和路径。本文以苏中南地区电商村的典型样本为研究对象,在社区尺度上探讨“电子商务”这一新兴条件和特殊背景下,因“电商村”的形成和发展而给所在农村带来的社会、经济、空间布局等多重影响和改变,并据此进一步来思考我国农村城镇化未来的新动力和新路径。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础研究。基础研究部分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然后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背景研究。背景研究部分首先对电子商务、电商村、社区变迁等相关概念作出界定,然后分别针对我国电子商务和电商村的整体发展概况作一背景性描述;最后,遴选苏中南电商村的典型样本,建立起农村社区动态研究的总体思路,并为后文的实证分析提供认知背景和基本方向。第三部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主要对苏中南地区四类电商村典型样本的社会经济和空间布局变迁进行全面调研和分阶段的动态探讨。在社会经济方面,重点对其形成前后农村社区的人口构成、生活方式、经济结构和生产组织展开分阶段、分系统的动态探讨,以揭示电子商务给农村社区社会经济方面所带来的多重影响和改变。在空间布局方面,主要从用地结构、产业布局、公共设施、空间景观等系统入手,发掘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在空间布局方面的变化规律。第四部分:归纳和讨论。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总结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变迁的空间模式、动因机制以及大体趋势,并将电商村作为一种特色现象,来审视和思考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新可能和新动向。最后,本文总结认为:电商村的形成对农村人口、社会、经济、空间方面的城镇化有重大推动作用,自下而上地摸索和开拓了“互联网+”农村城镇化的道路,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内涵和理念。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变迁的空间布局模式主要有“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两者都是“生产要素集聚”在不同阶段或是不同状态下的差异化呈现。电商村的形成与演化是多元要素各施其用、协同发力的结果,动因机制具有多元综合性与时序演进性。电子商务作用下苏中南地区农村社区变迁的大体趋势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上层规划对农村行政边界壁垒的打破、流动要素对“新兴田园城市”的打造以及农村社区对自身多重属性的提质。论文正文部分约9万余字,图表总计131幅。

二、自然资源系统的演化及其动力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然资源系统的演化及其动力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化背景下食物系统耦合研究的理论框架及优先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食物系统近远程耦合理论的科学基础
    2.1 多向度联系特质是食物系统融入远程耦合框架的内在依据
    2.2 全球化与城市化是食物系统融入远程耦合框架的外在条件
3 城市化驱动下食物系统近远程耦合的理论框架
    3.1 食物系统近远程耦合理论框架的建立
    3.2 城市化驱动下食物系统近远程耦合的理论内涵
    3.3 食物系统近远程耦合理论框架的合理简化
4 食物系统耦合研究的优先方向和技术路径
    4.1 食物系统耦合研究的优先方向
        4.1.1 耦合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供应链网络人地互动研究
        4.1.2 食物系统近远程耦合效应及其调控策略研究
        4.1.3 基于食物系统的城乡融合与长效脱贫机制研究
        4.1.4 面向公共卫生安全的食物系统跨区域、多层次治理研究
    4.2 食物系统耦合研究的技术路径
5 结语

(3)泰国产业结构的时空演进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演进驱动机制的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关于泰国产业结构的研究综述
        1.2.4 国内外已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创新
        1.5.2 研究方法创新
第2章 研究区域、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区域
    2.2 核心概念
        2.2.1 产业结构
        2.2.2 时空演进
        2.2.3 机制
    2.3 理论基础
        2.3.1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理论
        2.3.2 增长极理论
        2.3.3 产业空间结构理论
        2.3.4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3.5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
        2.3.6 相关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第3章 泰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
    3.1 泰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演进
        3.1.1 泰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3.1.2 泰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概况
        3.1.3 泰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
    3.2 泰国整体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
        3.2.1 泰国三大产业比重呈现“三二一”特征
        3.2.2 泰国一三产业就业人数变化显着
        3.2.3 泰国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
    3.3 泰国产业发展的内部结构演进
        3.3.1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及其历史演进
        3.3.2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及其历史演进
        3.3.3 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及其变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泰国产业结构的空间演化
    4.1 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分异的分析方法
        4.1.1 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指标
        4.1.2 空间自相关
        4.1.3 局部关联G_i~*指数
    4.2 泰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全域空间特征
        4.2.1 研究区域和指标选取
        4.2.2 产业结构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
        4.2.3 基于三次产业占比的泰国各府产业结构演进分析
        4.2.4 泰国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全局相关性分析
    4.3 泰国产业结构局部空间演化
        4.3.1 Moran′s I局部分析
        4.3.2 热点区域的空间演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泰国产业结构时空演进的驱动机制研究
    5.1 泰国产业结构时空演进驱动因子解析
        5.1.1 “要素驱动”因子促进产业结构时空演进的机制
        5.1.2 “投资驱动”因子促进产业结构时空演进的机制
        5.1.3 “创新驱动”因子促进产业结构时空演进的机制
    5.2 研究方法
        5.2.1 最优组合赋权法
        5.2.2 灰色聚类法
        5.2.3 D-S证据理论
    5.3 实证分析
        5.3.1 变量设定
        5.3.2 数据来源
        5.3.3 基于证据理论的阶段性分析
        5.3.4 驱动机制综合分析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泰国产业结构总体呈现“三二一”特征
        6.1.2 泰国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
        6.1.3 泰国产业结构空间格局不平衡且具有高度集聚性
        6.1.4 泰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因子是创新驱动因子
    6.2 相关启示
        6.2.1 充分借助东盟经济共同体、“一带一路”区域发展优势
        6.2.2 发挥曼谷及其周边地区的轴心作用
        6.2.3 加强泰国主导产业的发展
        6.2.4 巩固农业、突破工业、提升服务业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村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理论基础
    2.1 乡村地域系统与村庄系统
    2.2 村庄系统演化生命周期规律
    2.3 城乡融合系统与城乡有机体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方法
        3.1.1 缓冲区分析
        3.1.2 核密度估计分析
        3.1.3 空间自相关分析
        3.1.4 Ripley's K函数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 结果分析
    4.1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规律
        4.1.1 总体分布规律
        4.1.2 区域分布规律
    4.2 中国村庄空间集聚特征
        4.2.1 村庄分布空间集聚特征
        4.2.2 不同尺度下村庄集聚特征
    4.3 不同因素影响下村庄空间分布规律
        4.3.1 地形地貌
        4.3.2 气候条件
        4.3.3 土壤类型
        4.3.4 植被类型
        4.3.5 水文条件
        4.3.6 交通区位
        4.3.7 人口经济
5 结论与讨论

(5)都市区外围城市南昌县城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都市区化是中国现阶段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1.1.2 都市区外围城市空间成长的优化策略亟待探索
        1.1.3 南昌都市区一体化背景下南昌县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梳理总结都市区外围城市发展与规划的科学原理
        1.2.2 南昌县城空间发展的案例研究
        1.2.3 探讨都市区外围城市的空间优化路径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调查法
        1.3.2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3.3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都市区外围城市空间发展相关理论
        1.4.2 南昌县空间演变特征
        1.4.3 南昌县城空间发展现状特征与问题
        1.4.4 南昌县空间优化思路原则与具体策略
        1.4.5 研究对象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基本概念
        2.1.1 都市区
        2.1.2 外围城市/外围地区
    2.2 都市区空间发展阶段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2.2.1 都市区空间发展演化阶段
        2.2.2 都市区空间结构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2.2.3 都市区外围地区空间发展动力要素研究
    2.3 都市区外围城市空间发展特征
        2.3.1 空间发展的双重路径
        2.3.2 外围城市空间演变阶段
        2.3.3 外围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2.4 都市区外围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理论基础
3 都市区化背景下南昌县城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3.1 南昌县发展基本情况
        3.1.1 区域地位特征
        3.1.2 发展阶段判读
    3.2 南昌县城空间演变历程分析
        3.2.1 阶段一(1994-2000): 依托老城,北向扩张
        3.2.2 阶段二(2001-2005): 工业开发,松散组团
        3.2.3 阶段三(2006-2010): 新城开发,组团连片
        3.2.4 阶段四(2010-2017): 组团填充、沿江开发
        3.2.5 南昌县城空间演变的数理分析
    3.3 南昌县城功能演变分析
        3.3.1 城市功能由单一到复合
        3.3.2 服务范围由县域到都市区
    3.4 南昌县城结构演变分析
        3.4.1 受南昌市区吸引县城中心的北移趋势
        3.4.2 南昌市空间结构影响下组团式布局日趋明显
    3.5 南昌县城空间发展机制分析
        3.5.1 产业要素——空间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3.5.2 交通要素——空间发展的牵引力
        3.5.3 政策要素——空间发展的调控力
        3.5.4 自然要素——空间发展的基本条件
    3.6 本章小结
4 都市区化背景下南昌县城空间发展现状特征解析
    4.1 城市功能结构现状特征
        4.1.1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4.1.2 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4.1.3 城市功能布局特征
    4.2 城市道路系统现状特征
        4.2.1 道路网络现状形态
        4.2.2 道路集散程度分析
        4.2.3 道路网络问题总结
    4.3 城市中心体系
        4.3.1 基于POI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与中心结构识别
        4.3.2 基于线段模型的空间整合度分析
        4.3.3 城市中心体系现状特征
    4.4 南昌县城现状空间发展问题总结
        4.4.1 组团分异明显,内部联系薄弱
        4.4.2 公共服务系统性弱,缺乏强力核心
        4.4.3 空间环境不佳,核心特色不明显
5 都市区化背景下南昌县城空间发展优化策略研究
    5.1 空间发展优化原则
        5.1.1 推动区域协同
        5.1.2 坚持生态优先
        5.1.3 强化特色引领
    5.2 南昌县城空间结构优化思路
        5.2.1 都市区层面: 精准定位主动对接
        5.2.2 地区自身层面: 强化空间要素整合
    5.3 空间发展整体战略
        5.3.1 战略一: 轴线带动,集约组团
        5.3.2 战略二: 生态优先,蓝网绿廊
        5.3.3 战略三: 滨水聚城,彰显特色
        5.3.4 战略四: 服务提质,均衡网络
    5.4 南昌县城空间发展具体策略
        5.4.1 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5.4.2 中心体系优化策略
        5.4.3 产业发展优化策略
        5.4.4 交通体系优化策略
        5.4.5 生态空间优化策略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及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镇化
        2.1.2 传统城镇化
        2.1.3 新型城镇化
    2.2 理论基础
        2.2.1 城乡融合理论
        2.2.2 人口迁移理论
        2.2.3 产业转移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使用
    3.1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指标数据选取原则
        3.1.2 指标数据来源
        3.1.3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3.2 熵值法的基本理论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现状
    4.1 以时间为维度的评价结果
        4.1.1 江西省各市新型城镇化现状
        4.1.2 数据结果分析评价
    4.2 以空间为维度的评价结果
    4.3 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总评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实证分析
    5.1 动力机制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动力机制指标体系的选取
        5.1.2 动力机制计量模型的构建
    5.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的来源
        5.2.2 数据的处理
    5.3 实证分析
        5.3.1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5.3.2 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
        5.3.3 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分析
        5.3.4 动力机制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统筹中小城镇,发挥大城市辐射力
        6.2.2 继续强化优势,稳定内源政府动力
        6.2.3 加强对外合作,提高外向动力水平
        6.2.4 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市场动力作用
    6.3 本章小结
    6.4 论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6.4.1 论文的不足
        6.4.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周边格局中的中国 ——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全球利益格局的板块网络结构与世界经济重心东移
        (二)发展中国家影响力的整体提升与区域主义相互促进
        (三)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与发展中国家融入区域生产网络
        (四)区域内中国的快速崛起与中国承担起相应区域责任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理论界定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边缘”走向“中心”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的关系
        一、悲观论:“中心”对“边缘”的盘剥
        二、乐观论:“中心”对“边缘”的溢出
        三、从悲观到乐观的态度转变
    第三节 全球利益格局的“板块网络”结构
        一、全球利益格局向“板块网络”结构发展
        二、“板块网络”结构下的地缘关系: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三、“板块网络”结构下的中国定位:“边缘”还是“中心”
        四、“板块网络”结构下的中国机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四节 “板块网络”结构下的中国与周边国家
        一、中国“周边”的概念界定
        二、国际经济视角下中国在周边格局中的定位
        三、国际政治视角下中国在周边格局中的定位
第二章 中国正在成为周边格局中的中心国家
    第一节 中国提升在周边经济格局中的影响
        一、中国经济增速快且维持稳定
        二、经济总量在周边经济中的重要性逐年增加
        三、融入区域价值链并对其进行重塑
    第二节 形成以中国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地缘通道网络
        一、中国边境口岸体系四通八达,涉及多个周边国家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管道运输、航空运输通道现状
    第三节 中国成为周边贸易中心
        一、中国成为周边越来越重要的双边贸易伙伴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间双边贸易地理结构趋于均衡
        三、周边国家对中国技术依赖逐渐增加
    第四节 中国成为周边地区金融主导力量
        一、中国逐渐成为周边地区的金融稳定力量
        二、中国发起和倡导的国际金融组织在区域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节 中国成为周边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轮轴”
        一、中国成为周边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中心
        二、周边是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建设重点
第三章 中国走向周边格局“中心”的责任: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第一节 中国角色转变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一、周边格局角色转变是中国提供区域公共产品内在动力
        二、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与中国周边外交理念相契合
    第二节 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缺失与中国的合理补充
        一、周边地区的公共产品存在供需矛盾
        二、中国对霸权国主导的国际公共产品的补充与超越
        三、地区认同的缺失与命运共同体理念
    第三节 中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
        一、上海合作组织
        二、周边命运共同体
第四章 中国走向周边格局“中心”遇到的困局及破解
    第一节 中国走向周边格局“中心”过程中遇到的外交困局
        一、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的边海争端问题
        二、大国战略博弈问题
        三、非传统安全问题
    第二节 以“一带一路”破解中国走向“中心”的外交困局
        一、“一带一路”助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全方位合作
        二、“一带一路”推动中国地缘政治经济重构
        三、“一带一路”加速对区域价值链的重塑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逻辑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一)加速中国在周边格局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政策建议
        (二)加强中国同周边国家间关系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1995-2018年LALL分类下周边国家自中国进口额
附录2 :1995-2018年LALL分类下周边国家向中国出口额
致谢

(8)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关系及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边境旅游已成为国家沿边开放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促进边境旅游发展是助推沿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1.3 优化旅游环境是推动云南边境旅游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综合分析法
        1.5.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法
        1.5.3 时空地理分析法
        1.5.4 GIS空间辅助分析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边境地区
        2.1.2 边境旅游
        2.1.3 旅游产业
        2.1.4 旅游环境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核心—边缘”理论
        2.2.2 旅游供需理论
        2.2.3 旅游区位理论
        2.2.4 协调发展理论
    2.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作用机理
        2.3.1 旅游产业发展助推旅游环境优化
        2.3.2 旅游环境优化保障旅游产业升级
        2.3.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效应
第3章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发展测评
    3.1 研究区概况
    3.2 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3.2.1 区位条件
        3.2.2 自然环境
        3.2.3 人文环境
        3.2.4 旅游资源
        3.2.5 社会经济
        3.2.6 政策保障
    3.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3.3.1 测评维度、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3.3.2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3.3 旅游环境发展现状分析
第4章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的耦合发展关系
    4.1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
        4.1.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2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历时性分析
        4.1.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特征
    4.2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发展态势
        4.2.1 研究方法
        4.2.2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重心耦合动态
        4.2.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历时性分析
        4.2.4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化特征
    4.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预测分析
        4.3.1 研究方法
        4.3.2 灰色预测结果分析
第5章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5.1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潜在动力因素遴选
    5.2 研究方法
        5.2.1 障碍度模型
        5.2.2 地理探测器
    5.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5.3.1 动力因素的表征指标判定
        5.3.2 动力因素的负向驱动效应分析
        5.3.3 动力因素的正向驱动效应分析
        5.3.4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动力机制阐释
第6章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策略
    6.1 统筹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6.1.1 一条边境跨境旅游经济辐射带
        6.1.2 三大跨境旅游合作圈
        6.1.3 四条国际旅游走廊
        6.1.4 六大旅游发展轴线
    6.2 加强边境地区旅游环境相关要素建设
        6.2.1 经济环境方面
        6.2.2 生态环境方面
        6.2.3 社会环境方面
        6.2.4 服务环境方面
    6.3 合理开展政策调控,提升旅游对外开放水平
    6.4 强化旅游科技成果运用,大力发展智慧旅游
    6.5 推动边境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7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循环经济的畜禽污染治理动力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问题特性及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2 基础理论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产权与公共产品理论
        2.2.3 生态补偿理论
        2.2.4 循环经济理论
        2.2.5 演化博弈论
    2.3 研究综述
        2.3.1 畜禽养殖污染及其处理方式相关研究
        2.3.2 循环经济及其在畜禽污染治理领域相关研究
        2.3.3 畜禽污染环境管理研究
        2.3.4 研究评述
3 基于循环经济的畜禽污染治理解析
    3.1 畜禽污染治理的循环经济选择
        3.1.1 畜禽污染产生的经济学本质
        3.1.2 畜禽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1.3 畜禽污染实现的循环经济减排机理
    3.2 畜禽污染治理主体行为及博弈关系解析
        3.2.1 政府行为特征
        3.2.2 企业行为特征
        3.2.3 资源化产品消纳行为
        3.2.4 治理主体的博弈关系
    3.3 基于循环经济实现畜禽污染治理的动力
        3.3.1 政府有效的环境政策体系建设
        3.3.2 畜禽污染治理循环经济模式可行性
        3.3.3 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运行
        3.3.4 循环经济模式自发运行的动力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文本量化的畜禽污染治理政策演变特征识别
    4.1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2 研究方法
    4.2 政策文本外部属性特征
        4.2.1 政策文本数量变化趋势
        4.2.2 政策发布部门
        4.2.3 政策发布形式
    4.3 基于政策工具的政策文本内涵特征
        4.3.1 政策文本编码
        4.3.2 政策工具运用结构特征
        4.3.3 政策演变特征
    4.4 政策演变趋势与启示
        4.4.1 政策演变趋势
        4.4.2 政策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循环经济的畜禽污染治理效益评价
    5.1 研究问题界定
        5.1.1 研究对象
        5.1.2 问题特性
        5.1.3 效益定义
    5.2 经济效益
        5.2.1 研究方法
        5.2.2 经济效益测算
        5.2.3 经济效益评价
    5.3 环境效益
        5.3.1 模式碳减排测算方法
        5.3.2 清单分析
        5.3.3 碳减排效益评价
    5.4 综合效益
        5.4.1 综合效益内涵
        5.4.2 综合效益测算
        5.4.3 综合效益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畜禽污染治理主体行为博弈研究
    6.1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6.1.1 问题描述与研究假设
        6.1.2 演化博弈模型描述
    6.2 单方演化稳定分析
        6.2.1 养殖企业
        6.2.2 政府
        6.2.3 消纳方
    6.3 双方演化稳定分析
        6.3.1 废弃物处理——企业和政府
        6.3.2 再生资源利用——政府和消纳方
    6.4 主体行为博弈的演化稳定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1 畜禽污染治理政策文本目录
附录A2 效益评价的现金流量表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的变迁初探 ——以苏中南地区电商村的形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电子商务影响效应的相关研究综述
        1.3.2 电商村相关研究综述
        1.3.3 相关研究综述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
        1.6.1 研究对象:特殊化
        1.6.2 研究时域:动态化
        1.6.3 研究内容:多领域
第二章 我国电子商务与电商村的发展概况
    2.1 概念界定
        2.1.1 电子商务
        2.1.2 电商村
        2.1.3 社区变迁
    2.2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2.2.1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2.2.2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征
    2.3 我国电商村的发展概况
        2.3.1 电商村的数量分布
        2.3.2 电商村的分类标准
    2.4 苏中南地区电商村的研究思路
        2.4.1 样本遴选
        2.4.2 研究范围
        2.4.3 调研内容
        2.4.4 数据采集
    2.5 研究区域概况
        2.5.1 苏中南地区电商村的总体发展概况
        2.5.2 电商村样本的具体演化过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变迁
    3.1 电商村形成前后的人口构成演化
        3.1.1 文化结构变迁
        3.1.2 就业结构变迁
    3.2 电商村形成前后的生活方式演化
        3.2.1 收入水平变迁
        3.2.2 互联网应用变迁
        3.2.3 信息传播变迁
        3.2.4 劳务方式变迁
    3.3 电商村形成前后的经济结构演化
        3.3.1 产业结构变迁
        3.3.2 经济模式变迁
    3.4 电商村形成前后的生产组织演化
        3.4.1 生产要素变迁
        3.4.2 组织运作变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的空间布局变迁
    4.1 电商村形成前后的用地结构演化
        4.1.1 建设用地变迁
        4.1.2 土地利用变迁
    4.2 电商村形成前后的产业布局演化
        4.2.1 生活与生产空间变迁
        4.2.2 产业空间载体变迁
    4.3 电商村形成前后的公共设施演化
        4.3.1 商业与公共服务设施变迁
        4.3.2 电商产业设施变迁
    4.4 电商村形成前后的空间景观演化
        4.4.1 整体风貌变迁
        4.4.2 景观要素变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变迁的动因和模式
    5.1 电商村作为一种农村城镇化路径的审视
        5.1.1 电商村形成前后社会属性的变迁特征
        5.1.2 电商村形成前后经济属性的变迁特征
        5.1.3 电商村形成前后空间属性的变迁特征
        5.1.4 电商村的形成可作为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路径
    5.2 电子商务作用下苏中南地区农村社区变迁的空间模式
        5.2.1 分散式
        5.2.2 集中式
        5.2.3 “集中式”与“分散式”在各类电商村演化过程中的变迁
        5.2.4 “分散式”与“集中式”的思辨
    5.3 电子商务作用下苏中南地区农村社区变迁的动因机制
        5.3.1 影响要素
        5.3.2 各要素的动态作用机制
    5.4 电子商务作用下苏中南地区农村社区变迁的大体趋势
        5.4.1 上层规划对农村行政边界壁垒的打破
        5.4.2 要素流动对“新兴田园城市”的打造
        5.4.3 农村社区对自身多重属性的提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
        6.1.2 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的经济变迁
        6.1.3 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的空间布局变迁
        6.1.4 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变迁的动因和模式
    6.2 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范围
        6.2.2 数据获取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四、自然资源系统的演化及其动力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化背景下食物系统耦合研究的理论框架及优先方向[J]. 马恩朴,蔡建明,郭华,林静,廖柳文,韩燕. 地理学报, 2021(10)
  • [2]发达地区乡村韧性演进及动力机制 ——以扬中市为例[D]. 刘美豆.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泰国产业结构的时空演进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 李兰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中国村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 周扬,黄晗,刘彦随. 地理学报, 2020(10)
  • [5]都市区外围城市南昌县城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方云翔. 浙江大学, 2020(01)
  • [6]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及动力机制研究[D]. 杨阳. 南昌大学, 2020(01)
  • [7]周边格局中的中国 ——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D]. 黄嘉瑜. 外交学院, 2020(08)
  • [8]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关系及动力机制研究[D]. 陆保一.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基于循环经济的畜禽污染治理动力机制[D]. 薛豫南.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10]电子商务作用下农村社区的变迁初探 ——以苏中南地区电商村的形成为例[D]. 周晓穗. 东南大学, 2020

标签:;  ;  ;  ;  ;  

自然资源系统演化及其动力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