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及其混杂品的鉴别

山药及其混杂品的鉴别

一、山药及其混淆品的鉴别(论文文献综述)

汪方舟[1](2019)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用于穿山龙鉴别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穿山龙是穿龙薯蓣的根茎,属植物类中药,具有抗炎、祛痰、降糖、降尿酸、抗疲劳、抗氧化、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其有效成分薯蓣皂苷是制作多种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与穿山龙外观性状接近、别称相同的混淆品有常山、南蛇藤根、熟山药、黄山药几种,它们相互之间不易区别,现有穿山龙的鉴定方法有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这些方法有准确度不高、操作繁琐、测试周期长、试剂消耗大、不易学习掌握等缺陷,因此需要一种更快速简便、准确高效的分析鉴别方法。近红外光谱技术是将近红外光谱测量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基础测试技术交叉结合的现代分析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简单方便、绿色环保、不破坏样品等特点,可以同时测定样品中的多种化学成分和物理参数,主要用于复杂样品的直接快速分析,现已被用于中药的鉴别分析。本课题采用近红外光谱定性鉴别方法,建立了一个快速、准确鉴别穿山龙及其混淆品的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调查全国穿山龙的产区,优选了来自我国17个省份的302个穿山龙饮片样品,以及混淆品常山、南蛇藤根、熟山药、黄山药饮片样品共计71份,用近红外光谱仪测量了各类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2、使用TQ Analyst软件对样品光谱图进行平滑、Savitzky-Golay导数和Norris导数处理;使用相似度匹配算法、距离匹配算法、判别分析算法和QC(Quality Control)比较检索算法,选择不同参数建立了20多种分析鉴别模型,用验证样品集检验模型的分析结果,筛选出最佳鉴定模型。3、本研究通过大量模型计算,详细研究了不同建模算法和不同建模参数对模型分析效果的影响,比较了各种因素对定性分析模型的影响效果,得到以下结果。(1)最佳鉴别模型是判别分析方法模型(对光谱做7点平滑处理),该模型对穿山龙和各类混淆品识别率均达到100%,并且可以准确的将样品分辨为穿山龙、常山、南蛇藤、熟山药和黄山药中的一种。使用Savitzky-Golay导数、Norris导数处理的建立的判别分析方法模型,也能分辨出这五种中药,但可靠性稍差。(2)其次是距离匹配法分析模型和QC比较检索法分析模型,它们只能分辨出样品是否为穿山龙,不能分辨出是哪一种混淆品,可用于穿山龙和混淆品的鉴别。(3)相似度匹配法模型最差,不能作为穿山龙和混淆品的鉴别方法。(4)光谱处理参数方面,平滑处理和Norris导数处理都可以提高模型的分辨效果,Savitzky-Golay导数处理对提高模型的分辨能力帮助不大。(5)建模方面,对于复杂的天然产物,由于它们的谱图很相似,用距离匹配和判别分析算法建模效果较好,用相似度匹配和QC比较检索分析算法建模效果较差。本研究的创新点:1、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鉴别穿山龙与4种混淆品的近红外光谱方法,填补了穿山龙近红外光谱法鉴别的空白,对提高中药材鉴别效率和可靠性有重要作用,对其它中药材近红外光谱鉴别方法的研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2、通过大量模型计算,详细研究了不同建模算法和不同建模参数对模型分析效果的影响,比较了各种因素对定性分析模型的影响效果,对其它物质定性分析模型的建立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王晓玥[2](2019)在《当归、肉苁蓉“分子身份证”建立及太白贝母异甾体类生物碱合成相关基因挖掘》文中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具有治疗与预防作用的“药食两用”药材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中药材的真伪与药用成分含量是保证药材品质与疗效的基础。一方面,近年来中药产品中原料药材掺假造假问题频发,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影响了中药在全球的声誉。DNA条形码已广泛应用于药用植物、中药材及饮片的鉴定,然而其不适合经过各种深加工,导致DNA严重降解的中药产品的鉴定。为解决DNA降解的材料的鉴定,本文提出了“分子身份证”的概念,即利用一段长为20-50bp特异性短片段,对混合物中某特定物种进行鉴定;本研究基于大样本量ITS2序列分析,开发了正品当归及肉苁蓉药材混淆品(锁阳、沙苁蓉、列当及草苁蓉)的分子身份证,并为当归、肉苁蓉产品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了依据。(1)当归是常见妇科用药,本文收集了 265份当归及其近缘种、混淆品样品。对ITS2序列进行分析,找到了当归特有的SNP位点,开发了一段长为37-bp的“分子身份证”片段(5’-AATCCGCGTCATCTTAGTGA GCTCAAGGAC CCTTAGG-3’),应用网上当归属72个物种的573条序列,对此“分子身份证”进行验证,证实为当归特有序列,未知物种与当归分子身份证序列100%一致,则判断为当归,若存在一个碱基以上的变异,则判断不是当归,并设计引物扩增获取此分子身份证区域。对当归粉、提取物和中成药的鉴定结果表明:网上购买的14份当归粉中,有7份被独活替代。对28批含当归中成药中,仅19个批次可判断含有当归,其他批次中还检出了独活、羌活等非标签成分。(2)肉苁蓉是常见滋补佳品,来源于肉苁蓉及管花肉苁蓉两种基原植物。本文对251份肉苁蓉和混淆品样品进行了 DNA提取,同NCBI中325条相关ITS2序列共同分析。以四种常见混淆品(锁阳、沙苁蓉、列当及草苁蓉)的SNP位点为基础,分别开发了 4个长度范围在30~37bp的肉苁蓉混淆品的“分子身份证”,并设计了 6对物种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取分子身份证区域,对66种肉苁蓉提取物和中成药的鉴定结果表明:“分子身份证”可成功鉴定混合物中的目标物种,约36.4%的产品中检测到非标签成分,其中肉苁蓉中掺杂锁阳是市场最常见现象。除此之外,如何提高药材品质与疗效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提高药用成分即药材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成为其中的研究方向之一。“药食两用”药材川贝母资源匮乏,被列入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名单。近年雾霾天气频发,更加剧了对其资源的需求。其活性成分贝母辛、贝母甲素等属于异甾体类生物碱,目前关于其生物合成途径尚不明确。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是适合低海拔栽种的川贝母基原物种,且甾体生物碱种类含量与川贝母一致。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对太白贝母基因组、转录组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1)本研究对太白贝母进行了首次转录组测序。利用2×125 Pair End Illumina测序获得的94,396,694(~11.4 Gb)高质量reads,共组装成190,350个转录本。利用多个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识别出一系列与甾体类生物碱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以及其他次生代谢产物途径,包括甾醇和萜类生物合成途径,以及重要的下游氧化还原酶(如CYP450s)。(2)使用qRT-PCR对甾体类生物碱合成相关酶基因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些候选基因参与了组织特异性表达。通过对表达结果的分析,相对于叶片而言,鳞茎更有可能是甾体类生物碱上游生物合成途径的主要部位,同时推测包括CYP450s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在内的下游反应可能也发生在鳞茎中。(3)本文成功构建了甾体生物碱合成途径上的5个关键酶——HMGS,HMGR,DXS,ispH,CAS以及待选的氧化还原酶包括CYP450超家族酶(CYP90B1、CYP90D2),DWF5,DWF1,FK的基因及酿酒酵母或大肠杆菌的表达载体,并诱导了表达载体的蛋白表达,同时探讨了不同诱导条件对蛋白表达的影响。综上,本研究从两个角度对“药食两用”药材进行了研究,一方面开发了当归正品及肉苁蓉四种混淆品分子身份证,并建立了分子身份证鉴定中成药的方法,进一步拓宽了 DNA条形码的研究范畴;另一方面建立的完整的转录组数据将作为一个资源,用于识别潜在的候选基因操作靶向生物活性代谢物,也有助于开发功能相关的分子标记,加快对太白贝母的分子育种和保护工作。本文已构建成功了多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载体,后续将对其催化活性进行分析并确定其功能,为进一步研究甾体生物碱的生物合成奠定基础。

高玉珍[3](2019)在《药用藁本类植物的分子鉴定及替其代种源找寻 ——兼论中成药人参健脾丸处方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市售中药及中成药领域,掺伪、质量不稳定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中药和中成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出发,结合近年来发展迅速的DNA条形码技术,厘清药用藁本类植物的种源,并寻找其可能的替代种源;同时对中成药人参健脾丸的处方组分进行分析,从而对中药和中成药科学系统的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以及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提供依据:(1)药用藁本类植物的分子鉴定本研究利用ITS2及其二级结构通过对43份正品藁本及其常见七种混伪品样品和25份随机购买的市售藁本药材进行分析,建立了完备的正品藁本及混伪品参考序列数据库,探明了目前药材市场上销售的藁本的种源问题。首先,利用ITS2及其二级结构能够方便可靠的将正品藁本及其混淆品和伪品鉴别出来;其次,市售的藁本药材除了正品藁本外,还有鞘山芎和滇芹,且占有相当大的比例(76%)。(2)药用藁本替代种源的找寻本研究基于构建的藁本属分子系统学框架,找寻与正品藁本具有亲缘关系的类群,再结合已有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为正品藁本找寻到合适的替代种源。蕨叶藁本Ligusticum pteridophyllum以及分布于日本的Cnidium officinale和正品藁本关系极近,且含有相似的化学成分,可做为合适的替代种源。(3)Metabarcoding技术在中成药人参健脾丸成分分析中的应用本研究选取11个厂家共23个批次的人参健脾丸样品,运用metabarcoding技术对其处方组分进行检测。利用ITS2作为扩增片段,进行高通量测序,然后用QIIME 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DNA metabarcoding技术可以检测到人参健脾丸中除白术、木香、茯苓外的其它处方成分;2)在一些样品中检测到处方药材的替代品或混伪品,如西洋参、滇刺枣、川木香等;3)不同厂家检测到的物种差异很大,同一厂家不同批次检测到的物种组成没有显着差异。因此,DNA metabarcoding技术可作为中成药处方成分分析的重要工具。

狐小斌,季鹏章,朱新焰,石亚娜,李彦莹,王家金,李玲玉[4](2019)在《基于位点特异性PCR鉴别多花黄精及其混淆品》文中认为为了建立快速区分多花黄精及其混淆品的鉴别方法,本研究采用位点特异性PCR方法,通过对多花黄精及其混淆品的psb A-trnH片段进行扩增。同源比对后根据其变异位点设计特异性鉴别引物,分析多花黄精及其混淆品的位点特异性差异情况。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特异性鉴定引物,在一个PCR反应中多花黄精能扩增出329 bp的条带,而混淆品不能扩增出条带,从而实现了正伪品的鉴别。该方法有效区别多花黄精与其混淆品品种,经多次试验,重复性较好。本研究为快速区分多花黄精及其混淆品提供了有效办法。

杨晶凡,蒋超,袁媛,乔璐,陈随清[5](2018)在《快速PCR方法在山药真伪鉴别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快速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建立快速、准确、有效的山药药材真伪分子鉴定方法。方法:收集不同地区山药正品及其混伪品材料,对所有样品进行总DNA的提取,通过对山药及其混淆品DNA条形码rbc L片段进行同源对比分析,根据鉴别位点,设计中药山药的鉴别引物,引物序列为Sy89:5’-AAGGACGATGCTACCACATCGACAC-3’,Sy90:5’-ATCCCAATAGGGGACGGCCA-3’。采用2步法进行PCR扩增,并对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从而对山药进行真伪鉴别。结果:通过对影响PCR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变性时间、循环次数等因素进行反应程序的优化,并对不同Mix进行考查,获得了山药快速特异性PCR反应程序。PCR扩增反应液为50μL,包括Premix TaqTM25μL,上、下游引物各1.5μL,DNA模板1.5μL,加无菌双蒸水至50μL。PCR扩增程序为98℃预变性1 min,98℃变性10 s,68℃复性15 s,30个循环,72℃后延伸30 s。以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在250 bp附近处有一清晰条带,而混淆品无条带。结论:快速特异性PCR方法可以简单快速鉴别山药的真伪,为实现中药材分子鉴别的现场运用提供技术支撑。

聂黎行,张烨,张南平,胡晓茹,康帅,侯建忠,戴忠,马双成[6](2016)在《显微技术在牛黄清心丸(局方)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探讨显微技术在牛黄清心丸(局方)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对执行标准规定的显微特征进行了总结,并新建了未规定检验项目的山药、羚羊角、肉桂、防风4味药材的显微鉴别方法。首次采用显微技术检查中成药掺伪,建立了牛黄清心丸(局方)中山药混伪品山薯的检查方法。1个厂家的2批次样品未检出羚羊角,2个厂家的3批次抽样检出山薯。所建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直观、经济,可更加全面地控制牛黄清心丸(局方)的质量。传统的显微技术能够在指标成分缺乏或含量过低的中药的鉴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彭斌[7](2016)在《山药基源植物分子鉴别体系建立与珠芽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分析》文中提出山药(Dioscorea.opposita Thunb.)是中国的传统药材,其基源植物为薯蓣科(Diosc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 Linn.)植物薯蓣(D.opposita Thunb.在《Flora of China》中,已将其正名为D.polystachyaTurcz.),在其所有品种中又以铁棍山药(D.polystachya ’Tiegun’)为最佳,目前公认的道地性产区为河南温县。国内市场上山药的基源植物存在着三个乱象:薯蓣近缘种的冒充造成物种混乱、铁棍山药的冒充造成品种混乱以及非道地产区冒充河南温县铁棍山药所造成的产区混乱。传统的形态学鉴别对于山药药材及其基源植物难以鉴定,显微鉴别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及复杂的操作技术,分子标记的指纹图谱等传统分子鉴定方法操作繁琐、花费的成本较大,因此基于基源植物鉴定的山药药材需要一种简单、快速和准确的方法。本研究搜集了山药基源植物薯蓣5个易混近缘种、14个薯蓣主要品种以及8个铁棍山药主产区的实验材料,分别在物种、品种及区域特异性三个层面建立分子鉴别体系。珠芽是薯蓣重要的营养器官和无性繁殖器官,但目前未见对其发生的分子机理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对产生珠芽的铁棍山药同株着生和不着生珠茅的叶腋、不产生珠芽的花籽山药的叶腋等3个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旨在发掘参与珠芽发生的基因。具体研究的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 SRAP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对薯蓣及 5 个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物种之间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所筛选出的21对能扩增出清晰并呈现多态性条带的引物组合总共扩增产生了 355条重复性好、清晰的谱带,其中338条带为多态性带,占总扩增条带的95.27%;平均每对引物扩增16.90条带谱和16.10条多态性带。对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遗传多样性总位点系数为Na为1.8963,有效位点系数Ne为1.7506。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4840,香农指数I为0.6662。6个物种的总的杂合度Ht为0.4541,物种内的平均杂合度Hs为0.1661。物种间的Gst为0.5711,表明所有遗传变异中的57.11%都出现在物种之间。物种之间存在较为丰富的基因交流(Nm=0.3754)的主要原因是野生薯蓣属物种之间存在有性繁殖的方式。对物种之间的遗传结构研究发现,日本薯蓣(D.japonica Thunb.)的Fis值最低,表明其种内分化程度最高,褐苞薯蓣(D.persisimisPrain&Burkill)的种内分化程度最低,山薯(D.fordii Prain&Burkill)与其他5个物种的遗传差异最大(Fst=0.155),薯蓣与其它5个物种之间的遗传差异最小(Fst=0.038)。对遗传关系的研究发现,薯蓣与日本薯蓣之间遗传关系最近。本研究结合SCAR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标记开发的物种特异性鉴定SRAP-SCAR分子标记,能有效的将薯蓣从其近缘种中鉴定出来。(2)利用 ISAP (Intron Sequence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对薯蓣14 个品种进行了遗传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11对ISAP引物共扩增出95条带,其中91条(95.79%)为多态性带。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薯蓣品种之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总位点系数Na变化范围为1.8999到2.000,平均值为1.9651。有效位点Ne变化范围为1.1529到1.4271,平均值为1.3018。,遗传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1327到0.2673,平均值为0.2002。香农指数I变化范围为0.2011到0.5832,平均值为0.3102。遗传相似系数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与铁棍山药遗传关系由近到远的品种分别为:太谷山药、糙山药、麻山药、安顺山药、无架双胞山药、细长毛山药、米山药、华蓥山药、花籽山药、小白嘴山药、粗牛腿山药、九斤黄及白玉山药。薯蓣品种遗传关系分析表明,薯蓣品种之间可以明显的分成两大支,并且与形态学特征相关。从11对引物中筛选出1对铁棍山药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得到1条大为435bp的特异性片段。对14个品种140个单株植物进行验证的结果显示铁棍山药10个单株全部在435bp处出现SCAR特异带,其他13个品种没有出现此带。因此本研究开发的ISAP-SCAR标记可以作为铁棍山药的特异分子标记,用来鉴别铁棍山药。(3)利用ISSR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对铁棍山药8个产区的产品的遗传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多样性总位点系数Na变化范围从1.7789到2.0000,有效位点Ne变化范围为1.0417到1.5503,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0794到0.3751以及香农指数I变化范围为0.1864到0.5388,表明了区域之间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对区域之间的遗传关系研究发现,与河南温县产区遗传关系由近到远的地区分别是江苏徐州、山西太原、山东济宁、湖南浏阳、河北沧州、四川南充和广东东莞,产区间遗传关系的远近与引种年限有关。利用SCAR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技术进行铁棍山药的区域特异性相关的分子鉴别研究,通过ISSR扩增,在引物ISSR4 (ACACACACACACACACC)的扩增产物中获得河南温县铁棍山药的特异性谱带,再将这个条带转化为SCAR标记并进行单株检测,结果表明与河南温县铁棍山药的ISSR-SCAR标记在广东东莞、山东济宁、四川南充、湖南浏阳、山西太原产区中未出现,证明与这个标记能准确鉴别引种时间较长的非道地产区的铁棍山药。利用三种分子标记的数据对薯蓣不同区域、不同品种及不同物种进行联合分析发现,薯蓣及其近缘种在系统树上的位置与单独使用SRAP标记的分析结果相似:与薯蓣遗传关系由近到远的物种依次是日本薯蓣、参薯、无翅参薯、褐苞薯蓣和山薯。(4)本研究通过对铁棍山药同株生成珠芽、不生成珠芽及花籽山药不生成珠芽等3个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为:共得到Unigene70480个,对转录组的差异基因分析表明,铁棍山药不生成珠芽的组织相对于生成珠芽的组织,共有6263个Unigene表达上调,有8929个Unigene表达下调;铁棍山药生成珠芽的组织相对于花籽山药,共有13026个Unigene表达上调,有11352个Unigene表达下调。铁棍山药生成珠芽的组织同时相对于其不生成珠芽的部分及花籽山药共有2698个Unigene上调,4949个Unigene下调。将差异基因在多个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最终得到这些Unigenes的注释信息。依据已报道的调控龙舌兰(Agave tequilana Linn.)、台闽苣苔(Titanotrichum oldhamii (Hemsley) Solereder)珠芽发生的关键基因,并结合调控植物侧枝形成的关键基因等,最终选择23个可能参与薯蓣珠芽发生的候选基因。此外,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数据的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位点分布特征开发得到11102对SSR引物,为进一步的薯蓣育种和遗传图谱构建等工作提供更加丰富的标记选择。

李春红,陈岑,夏之宁,杨丰庆[8](2015)在《植物源活性蛋白的药理作用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植物源活性蛋白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该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植物源活性蛋白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病原微生物、抗血栓、降血糖和降血脂等方面进行分类汇总。同时,对植物源蛋白的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电泳法及质谱法等研究进行概述。该文可为植物源活性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朋汤义,李立华[9](2012)在《一种山药混淆品与正品的比较鉴别》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鉴别混淆品山药与正品山药,提高临床用药疗效。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比较伪品山药与正品山药在淀粉、导管及针晶方面的区别;采用理化方法比较其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淀粉、多糖等方面的区别。结果山药正品粉末显微鉴别,淀粉粒类圆形,层纹不明显,大小均匀;山药混淆品淀粉粒长圆形,层纹明显。混淆品中淀粉的含量高于正品,而水提出物和醇提出物、多糖含量的含量均低于正品。结论山药混淆品是偏向于食用的山药,不宜药用。可能是山药西南品种中的褐苞薯蓣。区别山药正品与其混淆品,可以粉末显微观察。

梁欣健[10](2012)在《南板蓝根与山药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当前市场上南板蓝根和山药的混伪品众多,且正品与其习用品、伪品外观性状较为相似,一般科研人员难以正确区分,本研究以南板蓝根、山药正伪品及其习用品为研究对象,将选取DNA条形码候选序列:叶绿体rbcL、psbA-trnH、marK和核基因ITS2序列进行研究及综合分析,旨在建立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南板蓝根与山药的鉴定方法,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中药鉴鉴定的可行性,为建立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中药鉴别的方法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先后考察了12个产地共60份南板蓝根样品,2个科4个属5个物种共7份南板蓝根及其伪品样品,3个科3个属7个物种共13份山药正伪品及其习用品的核基因组DNA的ITS2序列,叶绿体基因组DNA的psbA-trnH、rbcL和mark四条DNA条形码序列,对所得序列与Genbank上已登记的序列进行综合分析,考察其序列特点、各物种间遗传距离并根据其遗传距离构建聚类分析树。结果:从南板蓝根基因组DNA的提取、目标序列的PCR扩增及电泳情况来看,南板蓝根及其伪品的四条序列的效果均较好,从序列比对、遗传距离考察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来看,12个产地的南板蓝根种内差异较少,仅有ITS2序列出现四个变异位点,形成3种单倍型;而南板蓝根及其伪品的种间差异较大,四条序列均可不同程度地鉴别南板蓝根及其伪品,其中ITS2序列的鉴别效果最佳。从山药基因组DNA的提取、目标序列的PCR扩增及电泳情况来看,ITS2序列的PCR扩增效果不佳,其余三条叶绿体DNA的PCR扩增及电泳效果较好。从序列比对、遗传距离考察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来看,单条序列对山药正伪品及其习用品的鉴别效果不理想,用于山药及其混伪品的鉴别效果不佳,需采用多条序列组合的形式对其进行DNA条形码鉴别,其中psbA-trnH+rbcL+matK复合序列的鉴别效果最佳。结论:DNA条形码鉴别技术可用于中药鉴定,其中ITS2序列可有效地鉴别南板蓝根及其伪品,psbA-trnH+rbcL+matk复合序列可有效鉴别山药正伪品及其习用品。

二、山药及其混淆品的鉴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药及其混淆品的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用于穿山龙鉴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1.1 穿山龙药材介绍
        1.1.1 穿山龙药材及其原植物
        1.1.2 穿山龙的药用化学成分
        1.1.3 穿山龙药材质的药学研究进展
        1.1.4 穿山龙药材质量控制方法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2 课题研究的目标
        1.2.3 课题研究的内容
        1.2.4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1.3 近红外光谱在中药鉴定方面的应用
    1.4 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1.4.1 近红外光谱分析在国际、国内分析领域的定位
        1.4.2 近红外光谱技术基础
        1.4.3 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1.4.4 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模型的建立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处理
        2.2.2 样品光谱采集
        2.2.3 样品光谱处理
        2.2.4 分析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各类样品及样品集的近红外光谱图
        3.1.1 各类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
        3.1.2 各类样品集的近红外光谱图
    3.2 各类模型的建模参数及验证结果
        3.2.1 用相似性匹配算法建模结果
        3.2.2 用距离匹配算法建模结果
        3.2.3 用判别分析算法建模结果
        3.2.4 用QC比较检索方法建模结果
    3.3 实验结果
4、讨论
    4.1 不同计算方式对分析模型的影响
        4.1.1 相似度匹配法分析模型的鉴别效果
        4.1.2 距离匹配法分析模型的鉴别效果
        4.1.3 判别分析法模型的鉴别效果
        4.1.4 QC比较检索法分析模型的鉴别效果
    4.2 不同处理参数对分析模型的影响
        4.2.1 平滑处理
        4.2.2 Savitzky-Golay导数处理
        4.2.3 Norris导数处理
5、结论
6、创新点论
7、参考文献
8、附录
    8.1 不同产地穿山龙和伪品的近红外光谱图
    8.2 各类模型计算分析数据
        8.2.1 相似性匹配模型计算分析数据
        8.2.2 距离匹配模型计算分析数据
        8.2.3 判断分析模型计算分析数据
        8.2.4 QC比较检索模型计算分析数据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当归、肉苁蓉“分子身份证”建立及太白贝母异甾体类生物碱合成相关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药食两用”药材应用现状
    2. 中药材及其产品真伪研究现状
        2.1 中药材及其产品混伪掺伪现状
        2.2 造成中药材真伪掺杂的原因
        2.3 DNA条形码优缺点及“分子身份证”方法开发
    3. 中药材质量影响因素
    4. 转录组学及RNA-Seq技术概述及其应用
        4.1 转录组学概述
        4.2 RNA-Seq技术及其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4.3 RNA-Seq在药材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中的应用
    5. 展望
    6. 本研究目的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当归“分子身份证”的开发及其在中成药鉴定中的应用
    1. 实验材料及试剂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所用试剂及其配制方法
    2. 实验方法
        2.1 当归“分子身份证”标准数据库构建
        2.2 当归“分子身份证”验证及市售药材鉴定
        2.3 目的片段克隆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当归“分子身份证”的开发及特异性验证
        3.2 当归“分子身份证”扩增效率验证及其在市售当归中成药中的鉴定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肉苁蓉混淆品“分子身份证”的开发及其在中成药鉴定中的应用
    1. 实验材料及试剂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所用试剂及其配制方法
    2 实验方法
        2.1 四种肉苁蓉混淆品“分子身份证”标准数据库构建
        2.2 物种特异性引物设计及DNA降解产品鉴定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引物灵敏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肉苁蓉“分子身份证”及特异性引物的开发
        3.2 “分子身份证”序列及引物特异性验证
        3.3 通过“分子身份证”与物种特异性引物检测中成药掺伪情况
    4. 讨论
        4.1 含有肉苁蓉市售药品监管新方法的开发
        4.2 “分子身份证”法可高效鉴定肉苁蓉产品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RNA-Seq转录组数据解析太白贝母生物碱合成途径相关基因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RNA提取及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
        2.2 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2.3 HPLC-ELSD方法检测太白贝母样品生物碱含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RNA样品提取及测序文库构建
        3.2 RNA测序及de novo组装
        3.3 转录组数据功能注释与分类
        3.4 不同年份太白贝母鳞茎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及次生代谢途径基因分析
        3.5 甾体生物碱合成途径基因表达模式及荧光定量PCR分析
        3.6 太白贝母甾体生物碱合成途径可能涉及的氧化还原酶分析
        3.7 甾体类生物碱含量与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量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甾体生物碱合成相关酶基因克隆与表达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候选基因克隆
        2.2 候选基因蛋白结构预测
        2.3 重组质粒构建
        2.4 重组质粒表达及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候选基因克隆及结构分析
        3.2 甾体生物碱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同源性分析
        3.3 克隆序列构建表达载体及表达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药用藁本类植物的分子鉴定及替其代种源找寻 ——兼论中成药人参健脾丸处方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药用藁本类植物的分子鉴定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DNA提取
        1.2.2 PCR扩增及测序
        1.3 数据分析
    结果
        1.4 分子序列特征
        1.5 物种内及物种间遗传差异
        1.6 二级结构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药用藁本植物替代种源的找寻
    前言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数据分析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DNA metabarcoding技术的中成药人参健脾丸的处方成分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收集和DNA提取
        3.2 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
        3.3 测序数据分析
    结果
        3.4 人参健脾丸的处方成分分析
        3.5 处方外物种分析
    讨论
        3.6 应用DNA metabarcoding技术进行中成药成分分析的必要性
        3.7 DNA metabarcoding技术在中成药成分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3.7.1 DNA提取
        3.7.2 DNA metabarcoding技术在定量研究中的局限性
        3.7.3 数据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库的不完整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基于位点特异性PCR鉴别多花黄精及其混淆品(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1.1 PCR反应条件
    1.2 DNA电泳检测以及鉴别引物验证
2 讨论
3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来源
    3.2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及检测
    3.3 PCR扩增条件
    3.4 鉴别引物的设计
    3.5 特异性PCR反应条件的确定
作者贡献

(5)快速PCR方法在山药真伪鉴别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2 方法
    2.1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与检测
    2.2 鉴别位点的筛选和引物设计
    2.3 快速PCR条件优化及引物筛选
3 结果与分析
    3.1 碱裂解法提取山药及其混淆品DNA
    3.2 鉴别位点的筛选和引物设计
    3.3 特异性快速PCR反应条件优化[9]
    3.4 山药真实性快速位点特异性PCR鉴别方法的建立
4 讨论
    4.1 山药及其混伪品总DNA的快速提取
    4.2 特异性引物的筛选
    4.3 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4.4 快速特异性PCR方法在山药真伪鉴别的应用

(6)显微技术在牛黄清心丸(局方)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标准规定的显微鉴别特征
    2.2 山药、羚羊角、肉桂、防风的显微鉴别
    2.3 山药混伪品山薯的检查
3 讨论

(7)山药基源植物分子鉴别体系建立与珠芽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道地性药材概述
        1 道地药材的发展历史
        2 道地药材形成原因
        2.1 药材的遗传物质
        2.2 道地药材的自然环境
        2.3 道地性产区特殊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
        3 药材山药的道地性文献考证
    第二节 药用植物的鉴别方法
        1 形态学鉴定
        2 理化鉴定
        3 三维定量鉴定
        4 DNA分子标记鉴定
        4.1 RAPD分子标记
        4.2 AFLP分子标记
        4.3 ISSR分子标记
        4.4 SRAP分子标记
        4.5 ISAP分子标记
        4.6 SCAR分子标记
        5 山药基源植物的鉴定研究
    第三节 与珠芽发生相关的分子基础研究
        1 植物珠芽发生的研究概况
        2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器官发生过程中的应用
    第四节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的内容
        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SRAP-SCAR标记的薯蓣物种特异性分子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总DNA的提取
        1.2.2 基因组DNA检测
        1.2.3 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
        1.2.4 SRAP引物的筛选
        1.2.5 遗传关系分析
        1.2.6 SRAP-SCAR特异条带的选择
        1.2.7 SRAP-SCAR分子鉴别体系的建立
    2 结果与分析
        2.1 薯蓣及其近缘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 基于SRAP-SCAR标记的薯蓣物种特异性鉴定
    3 讨论
        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3.2 物种之间遗传关系分析
        3.3 SCAR标记的鉴定作用
第三章 基于ISAP-SCAR标记的薯蓣品种特异性分子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总DNA的提取
        1.2.2 ISAP反应体系的建立
        1.2.3 ISAP引物的筛选
        1.2.4 遗传关系的分析
        1.2.5 ISAP-SCAR特异性条带选择
        1.2.6 ISAP-SCAR分子鉴别体系的建立
    2 结果与分析
        2.1 薯蓣不同品种基于ISAP分子标记的遗传关系分析
        2.2 基于ISAP-SCAR标记的铁棍山药品种特异性鉴定
    3 讨论
        3.1 薯蓣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
        3.2 关于铁棍山药特异性的SCAR标记
第四章 基于ISSR-SCAR标记的铁棍山药区域特异性分子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总DNA的提取
        1.2.2 基因组DNA检测
        1.2.3 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1.2.4 ISSR引物的筛选
        1.2.5 遗传关系分析
        1.2.6 ISSR-SCAR特异条带的选择
        1.2.7 ISSR-SCAR分子鉴别体系的建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产区铁棍山药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关系分析
        2.2 基于ISSR-SCAR标记的铁棍山药区域特异性鉴定
        2.2.1 铁棍山药ISSR特异性条带的筛选
        2.2.2 河南铁棍山药ISSR特异性条带测序、SCAR引物设计
        2.2.3 铁棍山药区域特异性鉴定ISSR-SCAR分子标记的个体验证
        2.3 基于ISSR、ISAP及SRAP数据对薯蓣遗传关系的综合分析
        2.3.1 综合分析的薯蓣遗传关系聚类图
        2.3.2 综合分析的薯蓣种质资源的遗传关系
    3 讨论
        3.1 各栽培区铁棍山药的遗传关系
        3.2 铁棍山药区域特异性鉴定的ISSR-SCAR分子标记的可用性
        3.3 综合所有样品的遗传关系
第五章 转录组测序的薯蓣珠芽发生基因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总RNA提取及检测
        1.3 cDNA的合成与测序
        1.3.1 样品RNA中的DNA的去除
        1.3.2 cDNA文库的构建
        1.3.3 序列的拼接
        1.3.4 基因的功能注释
        1.3.5 样本之间Unigene的表达差异分析
        1.4 EST-SSR检测与引物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测序结果与组装分析
        2.2 Unigene功能注释及COG分类
        2.3 Unigene表达差异分析
        2.4 参与薯蓣珠芽形成的候选基因分析
        2.5 EST-SSR的分布特征与引物开发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 创新点
    2 不足处
附图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植物源活性蛋白的药理作用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源活性蛋白的药理作用
    1.1抗肿瘤作用
    1.2免疫调节功能
    1.3抗氧化作用
    1.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1.5抗血栓作用
    1.6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2植物源活性蛋白的分析方法研究
    2.1色谱法
    2.2光谱法
    2.3电泳法
    2.4质谱法
3总结及展望

(10)南板蓝根与山药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南板蓝根和山药的资源研究与利用
        1.1 南板蓝根的资源研究与利用
        1.2 山药的资源研究与利用
    2 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
        2.1 传统鉴定方法
        2.2 现代鉴定技术
    3 中药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进展
        3.1 DNA条形码的概况
        3.2 DNA条形码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第二章 南板蓝根及其伪品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第一节 南板蓝根的种内差异考察
        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前处理
        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2.3 PCR扩增
        2.4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测序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序列分析
        3.2 构建聚类分析树
        4. 结论
    第二节 南板蓝根及其伪品的种间差异考察
        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1.1 实验材料
        1.2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序列特点分析
        3.2 种内种间遗传距离考察
        3.3 构建聚类分析树
        4 讨论
第三章 山药正伪品及其习用品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前处理
        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2.3 PCR扩增
        2.4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测序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
        3.2 种内种间遗传距离考察
        3.3 构建聚类分析树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在校期间参与导师科研课题情况
致谢

四、山药及其混淆品的鉴别(论文参考文献)

  • [1]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用于穿山龙鉴别的研究[D]. 汪方舟.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 [2]当归、肉苁蓉“分子身份证”建立及太白贝母异甾体类生物碱合成相关基因挖掘[D]. 王晓玥.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3]药用藁本类植物的分子鉴定及替其代种源找寻 ——兼论中成药人参健脾丸处方成分分析[D]. 高玉珍.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4]基于位点特异性PCR鉴别多花黄精及其混淆品[J]. 狐小斌,季鹏章,朱新焰,石亚娜,李彦莹,王家金,李玲玉. 分子植物育种, 2019(08)
  • [5]快速PCR方法在山药真伪鉴别中的应用[J]. 杨晶凡,蒋超,袁媛,乔璐,陈随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22)
  • [6]显微技术在牛黄清心丸(局方)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 聂黎行,张烨,张南平,胡晓茹,康帅,侯建忠,戴忠,马双成. 中国中药杂志, 2016(20)
  • [7]山药基源植物分子鉴别体系建立与珠芽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分析[D]. 彭斌. 南京农业大学, 2016(12)
  • [8]植物源活性蛋白的药理作用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李春红,陈岑,夏之宁,杨丰庆. 中国中药杂志, 2015(13)
  • [9]一种山药混淆品与正品的比较鉴别[J]. 朋汤义,李立华. 安徽医药, 2012(08)
  • [10]南板蓝根与山药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D]. 梁欣健.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山药及其混杂品的鉴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