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拟声词、象征词及其在英语诗歌创作中的应用

英语拟声词、象征词及其在英语诗歌创作中的应用

一、英语拟声词、象征词及其在英语诗歌创作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大伟[1](2021)在《剖析英语单词的逻辑内核》文中研究说明纵观学生英语学习,单词记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英语单词自古以来就有其创造规律和逻辑内核:象形、拟声、会意、同义同源和反义同源等。基于英语单词的逻辑内核,破译英语单词生成密码,把握英语造词普遍规律,先理解后记忆,让学生深谙英语单词门道,真正提高他们识记英语词汇的兴趣,从而达到英语单词记忆事半功倍的目的。

熊祖娟[2](2011)在《Skills for Translating Onomatopoeia in English Poems》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Skills for Translating Onomatopoeia in English Poems aims for a better comprehension of translating skills for onomatopoeia in English poems. By introducing the definition of onomatopoeia, it proposes several methods of translating onomatopoeia. It suggests, it’s better to keep the part of speech of onomatopoeia when translate an English poem for fully expressing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author;or change the part of speech of onomatopoeia if it is necessary, which are definitely explained by methods and examples including turning nouns into verbs, turning verbs into nouns and turning adjectives into verbs. It also points out one can add onomatopoeia to a text without onomatopoeia for other purposes.

姜燕[3](2011)在《汉语口语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口语是汉民族使用非正式的讲话风格说出来的口语,带有即时的、原生的特性。口语是语言的源泉,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有生气、发展最快的部分,汉语口语博大精深,在汉民族的土壤上生成了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美。口语寓于可感的声音之中,语音诉诸于听觉引起人的精神性反应,这是口语美产生的源泉所在。目前国内外都存在着对汉语口语的误读,在原生口语的基础上对口语之美进行解读,可以改变以洪堡特等为代表的理论家对汉语口语之美的误读。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口语美学无人研究,在国内对汉语口语美学的探究也是一片空白。在中国走向世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日益重要的今天,这个选题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本论文从口语美学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口语美产生的生理机制和物理情态,并在东方“天人感应”和西方“异质同构”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口语美学的理论架构。论文绪论中对与口语美学研究相关的理论背景进行了综述,并阐明了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和现实意义。国外研究理论大致有四类:分别涉及听觉在审美中的重要性,语言蕴含着审美因素,语言的起源是充满诗兴的以及语言具有美学功能。国内研究成果包括语言形式美即语言的音乐美,语音与人体和谐共振产生美,口语美是人的生命意识的展现,有声语言是人文精神的音声化以及汉语具有诗性气质。汉语口语的美指的是汉语口语体系中固有的审美属性,是汉语口语语言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美学特征的总和。它是汉语口语的言语美得以表现的基础;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汉语口语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美的语言现象,汉语口语语言现象的审美选择规律以及汉语口语审美活动本身。汉语口语美学的任务是阐明口语表达主体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汉语口语的语言体系,以及口语表达个体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己的言语。汉语口语美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汉语口语美学研究更有助于把握汉语言发展动态与发展趋势,有助于促进口语表达主体思维和智力发展,有助于口语表达主体按照美的尺度来重塑口头语言,有助于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制造乐音体系,有助于重新认识汉民族文化。论文在第一章中对汉语口语美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读。汉语口语美学是从人对口头语言的审美角度出发,以汉民族原生口语本身作为主要对象,研究汉语口语的音韵、语势、含蕴、情趣等与人的审美意识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此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和欣赏美的科学。汉语口语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语言学和美学的基础上,探讨口头语言领域里的美或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语言的有声属性是口语美存在的基本条件,口语的美感源自语音诉诸于听觉引起的精神性反应。论文提出了“原生口语”和“次生口语”的概念,没有受到文字影响的原生态的口头语言现象称为“原生口语”。本论文主要研究的依据和对象就是汉语原生口语,以此区别于国内播音主持界的有声语言研究。论文第二章论述了口语审美关系源自于口语的发生和人的内在感应之联系。首先,口语的美感经验来源于人的感官听觉刺激。论文中提出了“听觉值”的概念。既然口语是通过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空气震动波作为载体实现语音和语意编码的人际通讯系统,那么口语的美主要通过感性活动形式,以人的感官为主要渠道传递。一系列的语音所制造的声波通过人的听觉系统吸收过滤之后,形成一种“听觉点”,这些一定范围内的听觉点的联系,成为审美关系同构对应的连接点和相通点。口语表达主体在用发音器官说出或用听觉器官接受某些口语时,通过由物及我或由我及物而达到物我同一,可以把人的生命和情趣移注到正在使用或接受的对象里去,使口语本身也具有了人的生命和情趣。人的审美注意是大脑皮下结构和皮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一系列语音流的刺激下,口语接受者通过旋律、音韵、语势等形式要素,加上汉民族语境下的丰富语言内容,在语言的一维性平面上传递着立体化和生动性的感觉,使得一维性的口语形成了二维甚至三维的错觉,从而刺激口语接受者的想象感觉,这种特质就可理解为“听觉值”。当审美对象以语音的形式进入感官,向大脑输送的时候,会首先刺激网状结构,并通过网状结构唤醒皮层,使之觉醒起来,不断地为人的意识活动提供动力。口语表达主体将语音的“听觉值”传递给口语接受者,通过口语接受者的听觉印象,激发了对语言艺术表面特性和立体性的感觉,审美者会感到一种愉快的情感在心胸萦绕,会感到一种意识的潜流在脑际运动。这时大脑皮层不断地受到网状结构的推动,处于心理学上所说的积极的觉醒状态,从而引发美感。中国美学关于艺术发生的代表理论是“心物感应”说,如果说审美形式的表现性源于形式的普遍中介作用的话,那么口语审美形式的动力性就是源于口语表现形式的感性特征,能在“语——人”对应中获得相应的意蕴从而具有表现性。同时,人体节律作为运动的结构变化的具体表现,本身就在其张力结构中包含着一定的势能,从而具有激活驱诱的动力作用。格式塔认为人的大脑中先天存在着一些情感范式,一旦有相似的外力式样刺激知觉,外在对象和内在情感和谐同构,外在客体也便具有了情感表现性。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同外在事物的形式结构是和谐、统一的,这类适宜于人类生理条件的事物运动的节奏感,与人类建立了一种良性的条件反射。在汉语口语的独特韵律中,审美主体可以感悟生命的隽永,审美的实质是在日常原生口语中体悟、把握人的生命存在,可以在这种语音的传递中把对生命存在的自觉意识和精神自由的渴望在美学韵律中传达出来。论文第三章论述了汉语口语区别于书面语的特点,以及汉语口语区别于其它口语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语口语的美学特征和汉语口语审美活动的审美关系。人类时时在自己所创造的口语工具中直观自身,从中感觉到主客体之间的和谐与融洽,从而产生愉悦感。口语带有一种审美潜能,它使语言的运用产生美感成为可能。这一潜能的实现,体现在言语运用中就是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口语的审美活动相对于书面语言来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审美行为,它更加具有开放性。汉语口语的美属于附庸美,口语语音美具有内在性、符号直觉性以及词汇具象性。论文第四章中着重阐述了汉语口语的“韵”、“势”、“味”、“趣”四个审美范畴。这四个范畴涉及到了口语美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作为诉诸于人的感性形式的口语,其形式上的美肯定是占主要的,因而从口语审美的静态和微观表现上,取“韵”范畴作为代表,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音节律规则系统,韵是语音节奏和韵律的美。汉语口语的音韵优势主要在于:汉语口语中声少韵多由此构成富于美感的乐音音节,汉语口语中音节界限清晰形成富于美感的乐音节奏,汉语口语中四声起伏构成富于美感的乐音旋律,汉语口语中多连绵词形成富于审美表现力的结构形式,汉语口语中多叠音造就回环往复的语音美感,汉语口语易押韵组成跌宕起伏的音乐美,汉语拟声词具有独特的美感效应,这些都组成了汉语口语无与伦比的音韵美。从口语审美的动态和宏观表现上,取“势”范畴作为代表。汉语口语的音势之美源自汉语口语合于生命节律的语音音势配置而带来的愉悦感,包括汉语口语语流音变之美,语调调配之美以及音步之美。汉语语音独特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各种要素,通过形形色色富于表现力的组合,可以构成声韵起伏、平仄停延、高低轻重、长短快慢等节律的基本形式,这些基本形式在语流中按一定的规则相互协调、交织套合,就形成了汉语特有的节奏美。“味”范畴表现在口语审美的内涵上,由于汉语口语独特的会意特点,汉语口语有着丰富的的复义、含蓄与模糊之美。“趣”范畴主要表现在汉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快意人生的生活态度和口语表达方式的内外结合上,主要包括汉语口语的变异和偏离之美。这四个范畴是相互联系和共同依存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汉语口语美学网络上的纽结。论文第五章中结合汉民族思维的特点,阐述了汉民族思维模式下汉语口语美的特质。汉语口语属于高语境文化传播中的口语,汉民族整体性和直觉性思维方式造就了汉语口语重意合的弹性之美。汉语口语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会意性使汉语带上了很浓郁的民族特征,汉语口语在“意合”的影响之下形成“形散而神不散”的语序变化之美、“流水句”的铺陈之美、画龙点睛的整体性描述之美,本部分还论述了汉语口语中的类比表达方式与汉语口语形象化表述之美,汉民族主客体一致性思维方式与口语表达多样化之美,汉民族中和思想与口语表达的婉转谦和之美,汉民族崇尚均衡和谐的审美意识与口语对称美的生成之间的关系。由于汉语的丰富的再现能力,可以从外来语中吸取营养成分来补充自己语言中的缺环现象。汉民族自己的方言、叫卖语言和其它曲艺形式也积累了独特的人文特征和美学意义。论文第六章论述汉语口语美学对汉民族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汉语声调特点成为汉民族重“讲”轻“唱”的口语渊源,古诗一唱三叹的重复表现为口头文学的特点,口语传承造就汉民族三叠式叙事结构的美学渊源,借此解释了中国古代“三叠式”叙事模式的口语渊源。文章最后论述了口语美学对书面语言创作的影响和启示,用口语来创作的作家的语言风格美的所在,以及当下口语写作的误区。

韦明凤[4](2011)在《《全唐诗》拟声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目的在于全面性的探讨《全唐诗》中的拟声词,考察拟声词在唐诗中的特色、功能及使用规律等,希望能对中国古典诗歌中拟声词的运用有进一步的了解。本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对其中的拟声词进行分析:首先,就唐诗拟声词所摹拟的内容的不同,将所收集来的拟声词作详细的分类和统计。本文将拟声词分成四大类,分别为人物类拟声词、动物类拟声词、器物类拟声词、自然类拟声词。第二,对唐诗拟声词进行字词分析。在用字方面,唐诗拟声词主要有拟声字、借音字和专用字;在词形方面,唐诗拟声词主要有异形同义词、形同(近)异义词、同素异序词。第三,分别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分析唐诗拟声词在《广韵》语音系统中的分布情况,讨论了拟声词音义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还分析了AB式拟声词及四音节拟声词的音素组合情况,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特点。第四,从组合能力和句法功能两个方面对唐诗拟声词进行全面的语法分析。唐诗中拟声词较多的与名词成分和动词成分结合,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定语、状语成分。最后,结合文学和修辞等知识,分析拟声词在唐诗中具体的运用上的特点,主要讨论拟声词与诗人,拟声词与诗的意象及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黄生太[5](2011)在《《红楼梦》拟声词及其英译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红楼梦》中106个,合276次拟声词为语料,分析了这些拟声词在语音、语义、语法上的特点,这些拟声词所构成的拟声修辞效果在英文译本中的翻译策略,以及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霍克思闵福德译本翻译拟声词的异同。本文认为拟声词来源于拟声造词,是一种按照词的音义关系区分的类别,不是语法上的词类。拟声是即按照人们感知到的各种声音的特点,以发音近似的语言符号摹仿而成的词。《红楼梦》拟声词的语音形式、摹拟对象、语法功能都很丰富。在语音形式上,拟声词以阴平调为主,韵母以i、u、ang、eng最为常见,声母以d、h、l常见,音节结构以A式、AB式居多。摹拟对象比较丰富,以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为主,还有动物鸣叫、自然界的风雨声、各种日常器具发出的声音。语法功能上,以充当定语谓语最为常见,其次可有充当主语、宾语、状语、补语。出现的语境类型不但有叙述性语言,也有对话、诗词。拟声词主要用于刻画人物性格、渲染环境气氛、描写事物情状,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两个译本对于拟声词采取了拟声词对译、翻译补偿、创造拟声词、不译拟声词的策略,但两个译本有各具特色。杨宪益译本对拟声词主要采取对译,发挥英语拟声词的优势;霍译发挥译者创造性,积极创造拟声词进行翻译。尤其在诗歌翻译中,霍译本努力翻译拟声词,又追求诗句押韵。此外,译者积极使用英语拟声词,以拟声词翻译原文无拟声词的句子,增强译本的艺术性。

吴迪龙[6](2010)在《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歌,作为国家杰出文化的宝贵遗产,堪称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历经千百年的洗礼,诗歌语言简洁洗练、韵律严谨、对仗工巧。由于诗歌几乎涵盖了所有艺术形式的美学性质,对于所有民族来说,它都可以被视作最具审美情趣和至高无上的文学形式。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文学史上光辉璀璨的一笔,其历史、文化和文学价值都决定了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价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在于它简洁的言辞、丰富的形式、深远的内涵,等等,而正是这些特征为翻译带来了难度。尽管在翻译过程中,诗歌内涵的损失和诗歌美感的磨蚀是不可避免的,诗歌翻译仍拓展了不同国家及文化对于文学研究的视野,并且为人类文学研究增光添彩。互文性作为有关文本的理论,是现代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互文性理论发源自西方的结构主义及解构主义思潮,该理论认为任何一部作品里的符号都与未在作品里出现的其他符号相关联,任何文本都与别的文本相交织,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折射,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涉,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从而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庞大辐射体系和文学符号的演变过程。正如首次正式提出“互文性”这一概念的法国着名理论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所言:“每个文本的外形都是用马赛克般的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哈蒂姆,梅森,2001,125)自此,互文性理论就成为了文学理论最为重要的分支。当涉及到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时,这种互文性关联可能因为所属文化圈的隔膜,往往不为处于另一文化系统中的受众所理解,从而成为语际交际中的障碍。互文指涉宛如藏匿在文化这张大幕后的“导演”,他操纵前台“演员”即语言符号进行表演。如若只看到“演员”而忽略了幕后的“导演”,就会造成对文本的误解。因此,对互文指涉的完全理解有助于对原语文本的正确解读,这对翻译研究非常重要。互文性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多元的视角,它契合了翻译研究发展的方向,即对原文中心的颠覆及对译文的重视,对译者主体性、文化背景和多元翻译标准的关注,因而被译学研究所采纳并得到了深入的探索。正因为互文性理论与诗歌的语言特征相符,将其运用于诗歌翻译研究领域是可行且有益的。本论文旨在从互文性理论的角度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共分为七个章节,每章在论述主题方面有所侧重。绪论部分首先提出文章的研究目的所在,并陈述了诗歌翻译的特性以及国内外诗歌翻译研究的发展情况。本章指出,诗歌翻译非封闭的、静态的系统,而是一个不断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体系,唯有超越与消解可以赋予诗歌翻译无穷的活力。这一点不仅是互文性理论对诗歌翻译的启示和要求,同时还符合了文学理论和翻译学科的客观规律。第二章通过对众多理论家思想的分析追溯了互文性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将互文性看做一个描绘工具,同时也是一个批评武器。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文本观,互文性追求文本的不确定性、不完整性、互动性、非线性和耗散性,从而自诞生之日起就赢得了广泛关注,并对相关人文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来自不同领域的大量学者根据他们自身研究的重点和需求大大的丰富并拓展了互文性理论体系。第三章侧重互文性理论和翻译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本章从互文性翻译研究现状入手,根据意义和文本的互文性本质将翻译归结为一种互文性活动,并重新检验了互文性视角下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关系,以及译者在翻译中的三重身份,最后阐明了互文性与译者主体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第四章首先详述了诗歌的构成要素以及诗歌翻译的本质。同时,本章还从互文性角度讨论了诗歌可译性、诗歌翻译标准、诗歌翻译归(异)化策略等一些由来已久的话题。第五章讨论了互文性观照下诗歌翻译中语音传递的处理。本章首先从语音的三个方面,即节奏、韵律及音位效果,就英语诗歌和汉语诗歌音乐性的体现进行了对比;然后详细论述了不同情况下有关语音诗歌翻译的策略选择。就节奏来说,本章提出中国古典诗歌中“顿”在翻译中应当用英语中的韵脚来代替,中国古诗中的五言或七言律诗在英译中应当以抑扬格五音步的形式呈现。就韵律而言,根据英语汉语之间韵律的互文,本章提出源语的韵式应当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或者固定的韵式,英语诗歌的押韵格式(如:随韵式、双交韵式和抱韵式)与汉语诗歌的押韵格式构成互文。至于音位效果,本章从两个方面探索了中国古典诗歌与英语诗歌之间的互文性,即联觉语音象征和叠音词。第六章着重于互文性对翻译过程中诗歌意象再造的阐释力。首先对诗歌的意象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其概念、起源、发展、本质和分类;然后回顾了与诗歌意象再造相关的两理论,即关联理论和主体性。本章主要讨论了传统理论和互文性理论关于诗歌意象再造的方法及策略。根据互文性理论,诗歌意象再造可简化为两主要策略:通过保留原“象”从而保存其“意”,或通过调整原“象”从而保存其“意”。本章通过理论描述佐以语料分析的方式对以上两种策略进行了详述。文章最后部分辩证地对全文进行回顾与总结,指出互文性理论对于诗歌翻译实践及翻译批评无疑具有深远的重要性。研究方法上,本文遵循了跨学科研究的最一般科学方法论,即演绎、归纳与类比。此外,在广泛涉猎互文性及诗歌翻译理论原着的基础上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思考。本文以互文性理论综述辅以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个案分析,理论阐述与翻译实践相辅相成,体现了本文撰写方法论上的逻辑严谨性。

顾正阳,余双玲[7](2010)在《古诗词曲英译中声音文化的展现》文中研究表明声音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声音美是指通过平仄、韵脚等达到的韵律美。大多数学者重视狭义的声音美而忽视了另一种声音美——广义的声音美,即声音的文化内涵美。在古诗词曲里,不同鸟类在不同情境下其叫声引发的联想意义是不同的,本文以此为例,从声音文化内涵意义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展现诗歌的声音美。

顾正阳,余双玲[8](2010)在《古诗词曲英译中的声音美——鸟类声音翻译中的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意义上所说诗歌的声音美是指通过平仄、韵脚等构成的韵律美,这种重视外在声音美的观点忽视了另一种声音美——声音的文化内涵美。在古诗词曲里,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的声音都是与诗歌情境相契合的。不同鸟类在不同情境下其叫声引发的联想意义是不同的,文章以其为例,从声音文化内涵意义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展现诗歌的声音美。

陆晓燕[9](2010)在《修辞学视阈下英汉声韵和押韵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探讨汉英文学文本中的语音偏离、叠音词、重复、双声词、头韵法、韵律和押韵等修辞现象,找出它们在两种语言文本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期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加强两种文本的互补和互释作用,进而为操英语的汉语学习者找到学习汉语和研究中国文学的捷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阐明了选题的背景,从语音修辞的角度上做了较为细致的国内外的文献综述,梳理了近十年来修辞方面的汉英比较文献,并指出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第二章汉英语音偏离和误读的比较。从语音偏离和误读角度做了两种语言文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比较,指出文学文本在语音层面的偏离于读者方面可以得到矫正,并不影响语义的传递;语音层面的偏离也会给读者带来陌生化效果,产生新鲜感。第三章汉英叠音词、重复、双声词和头韵的比较。针对叠音词、双声词、重复和头韵进行了汉英比较,指出语言词汇和韵律词发音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及其在两种语言中的内在机制,也指出它们在文学文本中不仅增加了文学表达力,更增强了文本的乐感和艺术感染力。第四章汉英押韵比较。对汉英文本中的押韵进行了比较,具体地将英语和汉语之间韵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来,同时在语言本质的层面上揭示了其相同性和差异性的原因。第五章结语。指出研究中的发现和不足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董丽敏[10](2010)在《论中国古典诗歌音韵效果的翻译》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彼得·纽马克的意义、语用及交际理论作为诗歌音韵翻译的理论指导,对诗歌中不同的音韵效果进行分类,用他的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不同语境中的音韵效果翻译,用他的重要性理论评价诗歌翻译是否得当,是否会引起歧义。纽马克的理论对中国古典诗歌音韵效果翻译起指导作用。

二、英语拟声词、象征词及其在英语诗歌创作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拟声词、象征词及其在英语诗歌创作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剖析英语单词的逻辑内核(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2 象形
    2.1 词首象形
    2.2 词中象形
    2.3 词尾象形
3 拟声
    3.1 直接拟声词
    3.2 间接拟声词
    3.3 语音象征词
        3.3.1 单音素象征词
        3.3.2 多音素象征词
4 会意
    4.1 词根词缀法构词
    4.2 复合法构词
    4.3 混合构词
        4.3.1 混搭造词
        4.3.2 融合造词
5 同义同源
    5.1 单词同源
        5.1.1 词首相同,词尾相异
        5.1.2 词首相异,词尾相同
        5.1.3 首尾相同,词中相异
        5.1.4 发音相似,部分相同
        5.1.5 压缩造词,核心相似
        5.1.6 字母相同,排序不同
        5.1.7 音的脱落
        5.1.8 音的增加
    5.2 词根同源
        5.2.1 头部相同,尾部相异
        5.2.2 头尾相同,中间相异
        5.2.3 尾部相同,头部相异
        5.2.4 发音相似,部分相同
6 反义同源
    6.1 异词同源
        6.1.1 词首相同,词尾相异
        6.1.2 词首相异,词尾相同
        6.1.3 首尾相同,词中相异
        6.1.4 字母相同,排序不同
        6.1.5 发音相似,部分相同
        6.1.6 音的脱落
        6.1.7 音的增加
    6.2 反义词缀词根同源
    6.3 同词异义同源
7 结束语

(3)汉语口语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汉语口语美学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语言美学理论成果
        二、国内口语美学研究成果
        三、国内外对汉语口语之美的误读
    第二节 汉语口语美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一、汉语口语美学的界定
        二、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对象
        三、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任务
    第三节 汉语口语美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一、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方法
        二、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角度
        三、汉语口语美学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汉语口语美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语言的口语属性与美感的形成
        一、汉语口语美的本质
        二、语言的有声属性是口语美存在的基本条件
        三、口语的美感源自语音诉诸于听觉引起的精神性反应
    第二节 汉语口语区别于书面语的特点
        一、汉语口语存在的一维性
        二、汉语口语组织的原生态性
        三、汉语口语应用的情境性
        四、汉语口语流传的套路性
        五、汉语口语语音的有声性
    第三节 汉语口语区别于其它语系的特征
        一、汉语口语的音节特征
        三、汉语口语的元音特征
        四、汉语口语的会意特征
    第四节 原生口语美学与次生口语美学
        一、汉语原生口语之美——自然话语中蕴含的美学因素
        二、汉语次生口语之美——有文本的口语表现出的美学因素
        三、汉语原生口语与次生口语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 汉语口语美的生成
    第一节 口语美产生的感官生理效应
        一、口语的美感经验来源于人的感官听觉刺激
        二、口语能真切抓住生命的瞬间体验
        三、言语活动的美感动程解析
    第二节 口语审美感受产生的生理机制
        一、口语美感效应的生理机制
        二、听觉感受的最佳状态
        三、美感效应的生理变化研究成果
    第三节 建立在异质同构基础上的汉语口语美学
        一、口语的美就是其呈现于直觉时的特征
        二、天人感应:口语美与人体节律的应和关系
        三、格式塔心理学之异质同构基础上的口语美学的建构
第三章 汉语口语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 口语的美学特征
        一、口语的美属于附庸美
        二、口语的美具有符号直觉性
        三、口语语音美的内在性
        四、口语词汇美的具象性
    第二节 汉语口语的美学特征
        一、汉语口语的音韵美
        二、汉语口语的会意美
        三、汉语口语的科学美
    第三节 汉语口语审美活动探析
        一、口语审美活动的原美感生物特性
        二、汉语口语的审美感知与审美激发
        三、汉语口语的审美能力
        四、原生口语审美体验的构成
第四章 汉语口语的审美范畴
    第一节 汉语口语微观静态的语音美:韵
        一、“韵”范畴的由来及汉语口语的音韵优势
        二、汉语口语“声少韵多”构成富于美感的乐音音节
        三、汉语口语音节界限清晰形成富于美感的乐音节奏
        四、汉语口语中四声如歌谱写富于美感的乐音旋律
        五、汉语口语中多连绵词搭建富于审美表现力的结构形式
        六、汉语口语中多叠音映衬回环往复的语音美感
        七、汉语口语易押韵组成跌宕起伏的音乐美
        八、汉语拟声词妙传天籁带来绘声绘影的美感效应
    第二节 汉语口语宏观动态的动感美:势
        一、“势”范畴的本源意义和美学表现
        二、汉语口语合于生命节律的语音音势配置带来愉悦感
        三、汉语口语语流音变带来流动之美
        四、汉语口语语调调配之美
        五、汉语口语中的音步之美
    第三节 汉语口语的韵外之致:味
        一、“味”范畴的美学阐述
        二、汉语口语“味”范畴的种类
        三、味之不尽:汉语口语的复义性之美
        四、虚实相生:汉语口语的模糊性之美
    第四节 汉语口语的反常合道:趣
        一、“趣”范畴的美学阐述
        二、汉语口语中“趣”范畴的种类
        三、汉语口语的变异性之美:异趣
        四、汉语口语的偏离性之美:情趣
        五、社会流行语的创新之美:谐趣
第五章 汉民族审美观念与汉语口语美的生成
    第一节 汉民族思维模式下汉语口语美的特质
        一、汉民族整体性和直觉性思维与口语重意合的弹性之美
        二、汉民族主客体一致性思维与口语表达的多样化之美
        三、汉民族中和思想与口语表达的婉转谦和之美
        四、汉民族崇尚均衡和谐的审美意识与口语的对称美
        五、汉民族口语语体缺环带来外来语的生动表达
        六、汉民族审美观念与汉语口语语句的审美选择
    第二节 高语境带来的汉语口语重意合语态
        一、汉语口语属于高语境文化传播中的口语
        三、汉语口语高语境交际中的隐性含义
    第三节 汉语口语方言的审美特征
        一、汉语方言中的声韵美
        二、汉语方言中的文言美
        三、汉语方言中的形象美
        四、汉语方言中的人性美
    第四节 汉民族审美喜好熔铸乐音美的多样化形式
        一、汉民族叫卖语言的乐音美
        二、汉民族曲艺形式中的乐音美
第六章 汉语口语美学特点对艺术形式的影响
    第一节 汉语口语美学特点与口语艺术传承的关系
        一、汉语声调特点成为汉民族重“讲”轻“唱”的口语渊源
        二、口头文学创作风格的美学启示
    第二节 口语传承造就汉民族三叠式叙事结构的美学渊源
        一、“三”在汉民族文化中的美学意义
        二、中国古代“三叠式”叙事模式的口语渊源
        三、三叠式叙事结构重复原则的表达效果和艺术价值
    第三节 口语美学对书面语言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一、口语声响音律的排列增强书面语的节奏美
        二、口语富于表音色彩的词语组合增强书面语的声韵美
        三、口语句式对书面语言音乐性的增强
        四、当代口语写作对口语美的误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4)《全唐诗》拟声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1.1 拟声词的界定
        1.1.1 拟声词的名称问题
        1.1.2 拟声词的定义
        1.1.3 拟声词与叹词的关系
        1.1.4 《全唐诗》中拟声词的认定
    1.2 拟声词研究综述
    1.3 选题意义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第2章 《全唐诗》中拟声词的词义分类
    2.1 人物类拟声词
    2.2 动物类的拟声词
    2.3 器物类的拟声词
    2.4 自然类的拟声词
第3章 《全唐诗》拟声词的字词研究
    3.1 用字分析
        3.1.1 拟声字
        3.1.2 借音字
        3.1.3 专用字
    3.2 词形分析
        3.2.1 异形同义词
        3.2.2 形同(近)异义词
        3.2.3 同素异序词
第4章 《全唐诗》拟声词语音研究
    4.1 音节结构
        4.1.1 单音节拟声词
        4.1.2 双音节拟声词
        4.1.3 四音节拟声词
    4.2 音素分布及组合
        4.2.1 音素分布
        4.2.2 音素的组合
第5章 《全唐诗》拟声词的语法研究
    5.1 组合能力
    5.2 句法功能
        5.2.1 单音节拟声词句法分析
        5.2.2 双音节拟声词句法分析
        5.2.3 四音节拟声词句法分析
第6章 《全唐诗》拟声词的运用
    6.1 拟声词与诗人
        6.1.1 诗人与拟声词的数量
        6.1.2 诗人与拟声词类型
    6.2 拟声词与声音意象
    6.3 拟声词与表达效果
        6.3.1 生动逼真,增加实感
        6.3.2 增强节奏感、声律美
        6.3.3 渲染气氛,突出主题
        6.3.4 以声写静,反衬烘托
第7章 结语
    7.1 论文的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7.2 论文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红楼梦》拟声词及其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拟声词研究综述
    2.1 声修辞与拟声词
    2.2 声辞格和拟声词研究现状
    2.3 声词的分类
        2.3.1 声音来源分类
        2.3.2 音节分类
    2.4 声词的临时拟声现象
    2.5 汉语拟声词研究方法的异同
第三章 《红楼梦》拟声词特征分析
    3.1 《红楼梦》拟声词的音节分布
    3.2 《红楼梦》拟声词的语音结构
    3.3 《红楼梦》拟声词的摹拟对象
        3.3.1 拟动物声音
        3.3.2 拟无生命物体碰撞或变化声音
        3.3.3 拟人的喊叫笑声或动作声音
    3.4 《红楼梦》拟声词的语法功能分类
        3.4.1 主语
        3.4.2 谓语
        3.4.3 宾语
        3.4.4 定语
        3.4.5 状语
        3.4.6 补语
    3.5 文章体裁分类
        3.5.1 叙述语言中的拟声词
        3.5.2 诗词曲赋中的拟声词
    3.6 意义转移的拟声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楼梦》拟声词的修辞效果
    4.1 揭示人物性格
        4.1.1 人物形象分析之一:林黛玉
        4.1.2 人物形象分析之二:贾宝玉
        4.1.3 人物形象分析之三:王熙凤
        4.1.4 人物形象分析之四:史湘云
        4.1.5 人物形象分析之五:刘姥
        4.1.6 人物形象分析之六:薛蟠
        4.1.7 人物形象分析之七:晴雯
    4.2 渲染环境气氛
        4.2.1 喜庆气氛
        4.2.2 悲凉气氛
        4.2.3 恐怖气氛
    4.3 描写事物情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红楼梦》拟声词翻译
    5.1 《红楼梦》的英文翻译
    5.2 翻译的单位
    5.3 拟声词的翻译策略
        5.3.1 《红楼梦》高频拟声词的翻译
        5.3.2 特色拟声词的翻译
        5.3.3 拟声词翻译的译本比较
        5.3.4 《红楼梦》诗歌中的拟声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红楼梦》拟声词原文及英译汇总
附录二 拟声词的语法功能一览表
    3-1 拟声词作谓语
    3-2 拟声词作宾语
    3-3 拟声词作定语

(6)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The Background ofthe Research
    1.2 The Thesis ofthe Research
    1.3 The Significance ofthe Research
Chapter 2 ASurvey ofIntertextuality:aContemporary LiteraryTheory
    2.1 Origin:Confrontation with Strucmralism
        2.1.1 Ferdinand de Saussure:Structural. Linguistic Source
        2.1.2 Michail Bakhtin:Dialogism and Polyphony
        2.1.3 T S Eliot:the Bud ofDeconstructive Ideology
    2.2 EssenceofIntertextuality:DialoguebetweenTexts
        2.2.1 Kristeva’S Definition of Intertextuality
        2.2.2 Classification and Essence of Intertextuality
    2.3 Development:Depicting Device and Critic Weapon
        2.3.1 Jacques Derreida:Diif61ance and Dissemination
        2.3.2 Roland Barthes:Deconstructive Path
        2.3.3 Michael Riffaterre:Semiotic Approach
        2.3.4 Gerard Genette:Semiotic Approach
        2 3.5 Hatim&Mason:Intertextuality Research into Translation
        2.3.6 Other Researches on Intertextuality
Chapter 3 Intertextuality and Translation
    3.1 Literature Review on Current Intertextuality —oriented Translation Study
        3.1.1 LiteraryTranslation
        3.1.2 PragmaticTranslation
        3.1.3 Machine Translation
        3.1.4 Re—evaluation on Translation Subject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the Translation
    3.2 1Yanslation as an Intertextual Activity
        3.2 1 Intertextual Nature of a Text
        3.2.2 Intertextual Nature of“Meaning”
        3.2.3 Intertextual Nature ofTranslation
    3.3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rce Tbxt and the Target Text
    3.4 Translator’S Roles in the Light of Intertextuality
        3.4.1 Translator’S Roles
        3 4.2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textuality and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Chapter 4 Intertextuality in Poetry Translation
    4.1 Essence ofPoetry and Poetry Translation
        4.1.1 Essence ofPoetry
        4.1.2 Essence ofPoetry Translation:Reproduction ofFeeling
    4.2 Translatability and Untranslatability of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4.2.1 Definition and Debate of Translatability and Untranslatabilitv
        4.2.2 Grounds for Translatability and Its Limits
        4.2.3 Intertextuality: A New Perspective for Translatability and Untranslatability
    4.3 Criteria oflYanslation of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4.3.1 Review ofCriteria ofTranslation in General
        4.3.2 Contemporary Criteria of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Translation
        4.3.3 Criteria ofPoetry Transiation under Intertextuality
    4.4 Strategies for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Translation
        4.4.1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4.4.2 Factors in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Poetry Translation
        4.4.3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Viewed from Intertextuality
Chapter 5 Transmission of Musicality in Poetry Tmnslation in Light of Intertextuality
    5.1 Rhythm
        5.1.1 Dun in Chinese Popetry and Foot in English Poetry
        5.1.2 Five—character and Seven—character Lines in Chinese Poetry and 1ambic Pentameter in English Poetry
    5.2 Rhytne
        5.2.1 Rhyme Typ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oetry
        5.2.2 Rhyme—Schem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oetry
    5.3 Phonemic effects
        5.3.1 Sound Symbolism
        5.3.2 Manifestation of the Reduplicated Words of Chinese Poetry in the Translated Version
Chapter 6 Intertextuality and Image Reconstruction In Poetry Translation
    6.1 Overview ofStudy on Poetic Image
        6.1.1 Introduction to Poetic Image
        6.1.2 Study on Poetic Image at Home andAbroad
    6.2 Theoretical Review ofPoetic Image Reconstmction
        6.2.1 Representative Perspectives
        6.2.2 Paradox ofPoetic Image Reconstruction
        6.2.3 Trends ofPoetic Image Reconstruction
    6.3 POetic Image Reconstruction:An IntertextualityApproach
        6.3.1 11aditional Translation Methods
        6.3.2 Poetic Image Reconstmction Mode A:n Intertextuality Perspective
        6.3.3 Revelations ofIntertextuality on Poetic Image Reconstruction
Chapter 7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9)修辞学视阈下英汉声韵和押韵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回顾
        (一) 国内研究
        (二) 国外研究
        (三) 小结
第二章 汉英语音偏离和误读的比较
    一、汉语和英语语音偏离现象比较
    二、汉英语音误读和特殊发音的比较
    三、小结
第三章 汉英叠音词、重复、双声词和头韵的比较
    一、汉英叠音词(reduplicative words)的比较
    二、汉英重复(repetition)的比较
    三、汉英双声词和头韵的比较
    四、小结
第四章 汉英押韵的比较
    一、汉英诗歌押韵的比较
    二、汉语押韵和英语韵律组合的比较(rhyme scheme)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论中国古典诗歌音韵效果的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言
2. 背景研究
3. 纽马克的理论及诗歌翻译
    3.1 纽马克的诗歌翻译可行性的理论
    3.2 直译和意译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4. 音韵美的四种翻译方法
    4.1 音韵效果及其重要性
    4.2 音韵效果的翻译策略
        4.2.1 音美
        4.2.2 形美
        4.2.3 意美
5. 结语

四、英语拟声词、象征词及其在英语诗歌创作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剖析英语单词的逻辑内核[J]. 赵大伟. 海外英语, 2021(20)
  • [2]Skills for Translating Onomatopoeia in English Poems[J]. 熊祖娟. 海外英语, 2011(06)
  • [3]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 姜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4]《全唐诗》拟声词研究[D]. 韦明凤. 湘潭大学, 2011(04)
  • [5]《红楼梦》拟声词及其英译研究[D]. 黄生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4)
  • [6]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D]. 吴迪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4)
  • [7]古诗词曲英译中声音文化的展现[J]. 顾正阳,余双玲.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8]古诗词曲英译中的声音美——鸟类声音翻译中的文化[J]. 顾正阳,余双玲. 唐山学院学报, 2010(04)
  • [9]修辞学视阈下英汉声韵和押韵比较研究[D]. 陆晓燕. 辽宁师范大学, 2010(05)
  • [10]论中国古典诗歌音韵效果的翻译[J]. 董丽敏.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10(02)

标签:;  ;  ;  ;  ;  

英语拟声词、象征词及其在英语诗歌创作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