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游8号和徐道3号

69游8号和徐道3号

一、69优8号与徐稻3号(论文文献综述)

樊传章[1](2016)在《不同地区粳稻SSR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预测研究》文中认为粳稻杂交育种面临杂交亲本遗传背景狭窄的瓶颈问题。要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要开展典型材料遗传背景分析,加大种质资源筛查和利用力度,开展杂种优势预测研究,提高育种效率,选配新的杂交组合,创制新的种质。另一方面要开展亚种间遗传分化分子机制研究,为合理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创造条件。为了扩大亲本选配范围和创制粳稻新种质,选配优良组合供生产和育种研究利用,弄清来源复杂的水稻品种(品系)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情况,SSR分子标记对水稻杂种优势的预测能力,SSR标记与水稻遗传进化、籼粳分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水稻群体遗传结构与地理分布间的关系,完善SSR标记辅助水稻育种的技术体系。本研究以SSR分子标记为手段,利用77对引物分析不同来源的196份水稻品种(品系)遗传多样性、籼粳分化指数和分子遗传距离,通过67份中外材料与5份美国材料不完全双列杂交后代性状考察,结合F1代9个性状考种数据,进行了亲本配合力分析,结合F1、F2和BC1性状考种数据,利用三种方法分析了亲本SSR指纹数据与杂种后代性状表现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SR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平均数为11.31,RM204等33对分布于各染色体上的引物检测到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大于平均值,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1、5、8和11号染色体上检测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较高,而且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均匀度较好;3、6、10和12号染色体平均等位基因数较高,但基因分布频率不均匀;2、4、7和9号染色体上等位变异类型和基因多样性则稍差一些;供试材料中检测到大量稀有等位基因,12号染色体上检测到的稀有等位基因比例最高,占71.01%,2号染色体上最低,占61.33%;共有93个供试品种检测到独有等位基因,占供试品种总数的47.45%;检测到独有等位基因最多的是云南地方品种月亮谷,有17个。独有等位基因的分布呈现了染色体和品种的不均匀性。分布最多的三个品种均为籼稻品种,其次是云南地方品种。2)供试196个材料可分为13个亚群,云南品种在13个亚群中均有分布,华中稻区品种有64.1%聚在第11个亚群,东北稻区品种有80%聚在第3亚群,台湾品种有83.3%聚在第10亚群;籼粳遗传分化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有3个为典型籼稻,2个为偏籼品种,1个中间类型,其余190个有9个为偏粳品种,占总试验材料的4.6%,100个为粳稻,占51.0%,81个为典型粳稻,占41.3%;发现14个特异性位点SSR扩增片段的长度与对应品种籼型基因频率Fi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8个特异性位点SSR扩增片段的长度与对应品种Fi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水稻籼粳遗传分化可能与特定位点上SSR序列的变化密切相关。3)株高、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方差所占比重较高(52.68%-87.97%),狭义遗传力均大于40%,属于高遗传力性状;穗长、结实率等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方差所占比重更高(64.47%-93.98%),远大于一般配合力方差,属于较低遗传力性状;大部分性状的父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高于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通过配合力分析和主要产量性状多重比较,发现了2个杂种优势群主要产量性状表现突出,这两个杂种优势群的2个母本来自美国,生态型均为粳稻;32个父本来自中国,生态型分别为典型粳稻、粳稻和中间类型。它们组成的杂交群体总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均极显着高于其他群体。2个杂种优势群包含的64(2×32)个杂交组合将是后续研究的重点材料。4)发现有20个品种(品系)作为轮回亲本时,回交后代产量性状平均值更高,其中有8个品种(品系)为高配合力亲本;有6对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F1代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并且回交1代的结实率均超过50%,为开展籼粳亚种间杂交育种提供了育种材料和重要信息。5)基于SSR指纹图谱数据,利用亲本遗传距离、亲本遗传分化指数和亲本扩增片段长度等三种方法开展了水稻杂种优势预测研究,水稻亲本SSR指纹图谱数据与杂种后代性状表现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相关性,三种方法均可为杂种优势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探明了来源复杂的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创制了大量粳稻新种质,拓宽了粳稻育种材料的遗传背景;进行了基于SSR标记预测水稻杂种优势的研究;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新的研究设想。为更好地开展水稻育种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袁志华[2](2014)在《江汉平原粳稻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江汉平原面积3万多km2是湖北省中稻主产区,其单产和总产在湖北乃至全国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籼改粳是生产条件的改革和时代需求的必然结果。近年来,籼稻种植面积减少,而粳稻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年均增长率达2.31%。然而,湖北的粳稻研究相对滞后,这与目前的生产要求存有距离。主要水稻产区的粳稻种植面积较少,比较适宜江汉平原气候的粳稻品种及粳稻相应的栽培研究也鲜有报道。本课题紧密结合了当前湖北省籼稻改粳稻的发展方向,通过18个中、晚粳稻品种在江汉平原4个地点农艺性状与品质的观察和对粳稻杂交种(甬优8号)和常规种(镇稻88)进行不同栽培因子的效应探讨,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在18个中、晚粳稻品种在在江汉平原上4个地点的筛选试验可以得出:(1)地点、品种及地点与品种互作都对品种全生育期影响达到极显着性。襄阳、钟祥、荆州区、公安4个地点的全生育期相互之间差异都达极显着。(2)地点、品种、地点与品种互作都对株高、穗长、结实率的影响达到极显着性;品种对有效穗的影响达到显着性,地点与品种互作对有效穗的影响达到极显着性;品种、地点与品种互作对总粒数的影响达到极显着性;品种对干粒重的影响达到极显着性,地点与品种互作对有效穗的影响达到显着性;地点、地点与品种互作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着性。(3)株高与穗长、千粒重呈极显性负相关,株高与结实率呈显性负相关;穗长与每穗总粒数呈极显性正相关;有效穗与每穗总粒数呈极显性负相关;总粒数与结实率呈显性负相关;千粒重与产量呈显性正相关。(4)在4个地点中产量均值最高的是V10适应地点是E2综合评价是较好;产量均值第2的是V5值适应地点是E1~E4综合评价好;产量均值第3的是V12值适应地点是E1~E4综合评价较好;产量均值最低的是V18适应地点是E4综合评价不好;产量均值倒数第2的是V16适应地点是E1,E2综合评价不好。(5)地点与品种互作对12个品质性状的影响达到都达到极显着性;品种对精米宽、蛋白质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等级的影响都达到极显着性,品种对精米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达到显着性;地点对胶稠度的影响达到极显着性,地点对整精米率的影响达到显着性。(6)精米率与精米长呈极显性正相关;垩白粒率、垩白度与精米宽呈显性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整精米率、精米宽呈极显性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精米长呈显性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垩白粒率呈显正负相关。2、通过对常规粳稻(镇稻88)和杂交粳稻(甬优8号)进行不同栽培因子的效应探讨得出:(1)播期对常规种(镇稻88)全生育期影响极显着(F=795.3>F0.01),播期与全生育期呈显着线性负相关y=-0.5417x+145.86(y代表全生育期,x代表播期,R=0.9972*)。不同年份对杂交粳稻(甬优8号)全生育期达到了显着性(F=8.0>F0.05);播期对其全生育期影响显着(F=82.71>F0.05),播期与全生育期呈显着线性负相关y=-0.4x+149.67(y代表全生育期,x代表播期,R=0.9986*)。(2)常规种(镇稻88):播期、基本苗、施氮量对有效穗影响极显着(F=1108.5>F0.01,F=1477.1>F0.01,F=07.5>F0.01);基本苗对每穗总粒数影响显着(F=55.6>F0.05);在试验范围内,随着基本苗的增加有效穗呈递增趋势,随着基本苗的增加结实率呈下降趋势。杂交粳稻(甬优8号):4个因素中只有基本苗对有效穗影响显着(F=52.74>F0.05);在试验范围内,随着基本苗的增加有效穗呈递增趋势,结实率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都呈下降趋势。(3)最佳栽培组合:是在2年9个处理中,常规种(镇稻88)都是处理5产量都是最高的,该处理(5月5日播种,基本苗6.81万/667m2,施氮量25kg/667m2,表层10cm水)为最佳栽培组合。在2年9个处理中,杂交粳稻(甬优8号)都是处理5产量都是最高的,该处理(5月5日播种,基本苗5.46万/667m2,施氮量20kg/667m2,表层无明水)为最佳栽培组。(4)产量:不同年份对常规粳稻(镇稻88)产量的影响极显着(F=2389>F0.01),播期、施氮量都对粳稻产量影响极显着(F=172.12>F0.01,F=457.77>F0.01),施氮量与产量呈显着线性正相关y=6.9528x+484.8(y代表产量,x代表施氮量,R=0.9283*)不同年份对杂交粳稻(甬优8号)产量的影响极显着(F=147.4>F0.01);播期、施氮量对粳稻产量影响极显着((F=1423.2>Fo.01,F=4945.7>F0.01);基本苗对粳稻产量影响显着(F=93.1>F0.05);在试验范围内基本苗与产量呈线性正相关y=2.812x+633.89(y代表产量,x代表基本苗,R=0.9945*),基本苗与产量呈线性正相关y=8.9363x+507.2(y代表产量,x代表施氮量,R=0.9087)。

张军[3](2013)在《双季晚粳高产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9-2011年,试验先后在江西鄱阳和上高进行,在双季稻区晚稻季条件下,以6个粳稻(武运粳24、南粳44、镇稻11、常优1号、常优5号、甬优8号)和5个籼稻(黄华占,赣晚籼,岳忧9113,天优华占,五优308)品种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籼、粳稻生产力特征,并探讨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机理;2011-2012年,以上高百亩连片晚粳高产示范方为研究对象,以甬优8号为供试材料,在高产(8.25-9.75t hm-2)、更高产(9.75-10.50t hm-2)和超高产(>10.50t hm-2)3个产量水平上,进行晚粳超高产形成特征的研究;2010-2012年,在江西上高,选择手栽、2-连孔摆栽、单孔点抛和撒抛、毯苗机插五种栽培方式为研究对象,以武运粳24、镇稻11、常优5号、甬优8号、甬优12号为供试材料,根据各栽培方式的客观要求及当地茬口情况,分别设置各方式适宜播栽期,对晚粳稻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构成、温光资源利用及群体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2011-2012年,在江西上高,以常优5号、甬优8号为供试材料,设计7个基蘖肥与穗肥比例(10:0、8:2、7:3、6:4、5:5、4:6、3:7),进行双季晚粳氮肥精确运筹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年晚粳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6、8.3、9.9t hm-2(2011年上高县甬优8号最高产量达10.6t hm-2),极显着高于晚籼,而其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晚粳的加工品质、食味品质显着或极显着优于晚籼(晚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显着或极显着高;其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显着或极显着低,胶稠度显着或极显着长),外观品质逊于晚籼(晚粳的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显着或极显着高);晚粳的效益极显着高于晚籼(净产值分别为16382.7、15035.4、21731.2元hm-2,较籼稻高20.1%、20.4%、24.6%;其纯收益分别为11890.6元、10252.1-2、16565.9,较籼稻高23.8%、23.6%、26.7%。)。双季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为,粳稻比籼稻全生育期明显延长,抽穗结实期,粳稻较籼稻更能适应凉爽气候,增强其对温光资源的利用,使得晚粳稻能够正常成熟:晚粳后期较高的光合物质生产能力,能够增大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增大群体库容总充实量;同时,粳稻后期更能够适应低温气候不早衰,维持较强的根系和较大的茎鞘强度,增强群体抗倒伏能力,确保晚粳活熟到老。(2)较之高产、更高产水平,双季晚粳超高产水平群体的穗数足,穗型大,群体颖花量多(50000×104hm-2以上),虽结实率和千粒重略低,但差异不显着;群体起点高,有效分蘖早生快发,够苗后增长平缓,高峰苗数量少,后期群体下降平缓,至抽穗期具有适宜穗数,成穗率高(78.0%左右);群体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相对较缓慢,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为8.3左右,此后下降缓慢,成熟期仍保持在3.5以上;群体光合势生育前期较小,中、后期较大,抽穗至成熟期的光合势300×104m2dhm-2以上,总光合势560×104m2dhm-2以上;群体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速度相对较缓,拔节期积累量略低,拔节后积累速度较快,至抽穗期群体总生物量为10.5t hm-2左右,抽穗后积累量亦高,成熟期干物重高达19.0t hm-2左右,后期茎鞘物质转运率大于14.5%;超高产群体根量大、根冠比高、根系活力强;植株吸收氮素能力强、最终氮素累积量高。依据晚粳稻超高产形成特征,对培育双季晚粳超高产群体的关键栽培技术进行了讨论。(3)抛秧和机插的各生育期较手栽稻均相应推迟,且较之手栽两者全生育期亦缩短,其中抛秧方式全生育期平均缩短4.9d,机插平均缩短10.3d;不同类型品种间,晚粳稻全生育期缩短幅度较中粳稻大;同一熟期类型品种,杂交稻全生育期较常规稻缩短天数多。各类型品种全生育期及其不同生育阶段积温和光照时数及其利用率均表现出手栽>抛秧>机插的趋势,其中机插方式全生育期温光利用率最少,分别为85.66%和80.75%,三种栽培方式在双季稻区均适宜,但同时各方式需搭配适宜的粳稻品种才能充分挖掘晚粳稻产量潜力。与毯苗机插相比,手栽、摆栽、点抛及撒抛产量分别增加了16.8%-17.1%、11.7%-12.7%、5.4%-5.9%、1.8%-3.6%;手栽、摆栽、点抛、撒抛的群体茎蘖成穗率明显高,抽穗期有效和高效叶面积率、光合势、粒叶比、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干物质的生产和积累显着高于机插方式;以上四种方式的株型特征也优于机插方式,同时其根系活力均强于机插方式。不同栽插方式营养生长期的长短是造成群体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表明通过栽培方式的科学选用和优化集成,可以改善双季晚粳群体质量,获得更高产量。(4)在南方双季稻区,基蘖肥:穗肥在6:4-7:3范围内实施是利于双季晚粳高产高效栽培的运筹方案。从产量构成因素看,该运筹方案的晚粳群体穗数充足、穗型大、群体颖花量高,且结实率和千粒重也保持较高;从群体生长发育看,群体茎蘖消长较为平缓,高峰苗适宜,最终成穗率高(70%以上),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高,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强,物质积累量高,最终实产高。从氮素吸收利用看,该处理方案较之其它处理,不仅氮素积累总量高,而且氮素当季利用率、施氮增产率及表观生产率均较高,但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少;从稻米品质看,6:4-7:3的运筹方案能明显提升稻米加工品质,改善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同时也增加了垩白率和垩白度,使得晚粳稻外观品质变差, RVA谱特征值各指标不能同时达到最好。但综合来看,基蘖肥:穗肥在6:4-7:3范围内,能够使晚粳稻高产、优质、高效得到较好的协调统一。

杨大庆[4](2013)在《桐城市单季粳稻品种筛选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作单季栽培的29个粳稻品种生育期、丰产性、抗性等生物学特征进行系统观测,初步筛选出具有较好生态适应性的7个品种,为桐城地区作为水稻新品种的推广与生产应用。

陈晓阳,钱秋平,于海富,蒋梅巧,朱浩,曹春信,张卫星[5](2012)在《播种期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典型的广适性杂交籼稻品种天优华占为对照,以21个不同熟期类型的代表性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开展了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30日或6月19日播种的条件下,春优58、甬优8号、常优1号、秀水63均表现出生育期适中、分蘖能力较强、产量高,适合在金华地区种植;在所有供试品种中,以春优58的产量为最高,达9.333 t/hm2,其最适合在金华地区作为单季稻或双季连晚种植推广。

龚金龙,张洪程,常勇,胡雅杰,龙厚元,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李德剑,沙安勤,周有炎,罗学超[6](2011)在《稻麦“双迟”栽培模式及其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大田试验,通过设置4种栽培模式,探讨了"双迟"(迟熟水稻+迟播小麦)栽培模式对稻麦周年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换茬时间的推迟,稻麦周年生产力不断增加,其中,水稻产量呈增长趋势,而小麦产量先增后减,迟熟中粳茬小麦产量最高。延长水稻生育期和攻取大穗是稻麦周年高产的关键。水稻一些关键性投入的生产力随着熟期的推迟而不断增加;小麦方面,除种子生产力呈降低趋势外,其他因子生产力先增后减,迟熟中粳水稻+小麦模式下表现最高。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稻麦周年的一些关键性投入的生产力,适当延迟稻麦换茬时间可以提高稻麦周年经济生产力。就稻麦"双迟"栽培模式的概念和调控途径进行了探讨。

董臣飞[7](2011)在《水稻生育后期稻草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及赤霉素处理和留茬高度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对水稻(Oryza sativa L.)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稻米产量、品质及抗性方面,而对稻草饲用品质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水稻生育后期稻草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及赤霉素(GA)处理和留茬高度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改善稻草饲用品质提供指导意见,有助于提高稻草饲用率,缓解南方农区因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产生的粗饲料短缺矛盾。本研究先于2005-2006年利用热研2/密阳23的111个重组自交系RILs的F6、F7代及其亲本,2008年利用两优108、南粳43、南粳44、扬辐粳8号、淮稻6号、徐稻3号、86优8号、武运粳7号等8个江苏水稻品种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系)间稻草饲用品质的差异。田间试验在江苏省农科院水稻试验田进行,常规肥水管理。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间稻草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稻草中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去灰分酸性洗涤纤维(ADFom)、粗灰分(CA)含量间存在显着差异。IVDMD与NSC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ADFom、CA极显着负相关(p<0.01)。本研究于2008年利用两优108、南粳43、南粳44、扬辐粳8号、淮稻6号、徐稻3号、86优8号、武运粳7号等8个江苏水稻品种,2009和2010年利用两优108、淮稻6号、南粳43和南粳44等4个江苏水稻品种研究了水稻开花后1-5周稻草(茎鞘和叶片)饲用品质相关性状——NSC、粗蛋白(CP),半纤维素,ADFom、CA的变化规律。田间试验在江苏省农科院水稻试验田进行,常规肥水管理。结果表明,稻草中的NSC含量在开花后1-3周大幅下降,至第5周又有不同幅度的回升,NSC回升率(NSCRR)不同品种间存在显着差异;CP含量在开花后1-5周持续下降;半纤维素含量在开花后第1周小幅下降,第2周左右含量有所回升,第5周与第1周的含量相当;而ADFom和CA含量开花后1-5周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2009-2010年对稻草茎鞘和叶片中各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研究后发现,开花后1-2周茎鞘中的NSC含量高于叶片中的含量,3周左右低于叶片中的含量,4-5周时又高于叶片中的含量。开花后1-5周叶片中的CP和半纤维素含量均高于茎鞘中的含量;而ADFom和CA含量则低于茎鞘中的含量。开花后1-2周,稻草中NSC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在开花后3周以后,NSC的主要成分是WSC。本研究又于2009年利用南粳43、南粳46和淮稻6号,2010年利用两优108、南粳43、淮稻6号、扬辐粳8号对水稻生育后期GA处理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田间试验在江苏省农科院水稻试验田进行,常规肥水管理。2009年在水稻开花后15d对南粳43、南粳46和淮稻6号号喷施了15、30和45g/hm2的GA,2010年分别在水稻开花当天、7d和15d对两优108、淮稻6号、南粳43和扬辐粳8号喷施15、30和45g/hm2的GA,在成熟收获时测定稻草饲用品质等性状。2010年设置了10cm、20cm、30cm三个留茬高度,分析水稻成熟收获时不同留茬高度稻草饲用品质的差异,并对成熟收获的稻草添加10Scfu·g-1鲜重的乳酸菌进行青贮,分析稻草成分与发酵品质的关系。2009年的结果表明,水稻开花后15d喷施15、30、45g/hm2浓度的GA后稻草的CP和NSC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p<0.01)。2010年的结果表明,开花当天、7d和15d喷施15、30、45g/hm2浓度的GA,成熟收获时稻草的每分蘖绿叶面积、绿叶的SPAD和稻草的CP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p<0.01),淮稻6号、南粳43和扬辐粳8号稻草的NSC含量显着高于对照(p<0.01)。不同时间、不同浓度喷施GA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效果有所差异。稻草中的NSC和CP含量以开花后15d喷施45g/hm2的效果最好。2010年对成熟收获时10cm、20cm和30cm留茬高度稻草中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研究后发现,稻草中的NSC和ADFom含量随着留茬高度的升高而降低,10cm留茬高度稻草中的含量高于留茬20cm和30cm的稻草,而CP含量随着留茬高度的升高而增加,留茬高度20cm和30cm的稻草CP含量高于留茬10cm的稻草。对稻草青贮品质分析表明,稻草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淀粉、NSC和CP含量与青贮浸提液的pH、NH3-N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LA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AA、PA、BA负相关;与青贮后稻草的CP含量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NDF、ADF含量极显着负相关(p<0.01)。综合本研究的结果得出结论:稻草中的NSC含量与稻草消化率显着正相关,水稻开花后1-5周稻草中的NSC含量先下降后回升,不同品种间NSCRR存在显着差异,开花后喷施GA能有效延缓绿叶衰老,增加成熟时的绿叶保有量以提高稻草CP含量,增加NSC在稻草中的积累量,改善稻草饲用品质,尤以开花后15d喷施45g/hm2GA效果最佳。稻草中的NSC和ADFom含量随着留茬高度的升高而下降,CP含量则随着留茬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适度提高留茬高度有利于稻草饲用品质的改善。稻草中的NSC和CP含量与青贮后的发酵品质和饲用品质显着正相关。

程保山,王健,徐卫军,杨加银[8](2010)在《粳稻品种(系)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相似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47对SSR引物所检测出的114个等位基因位点对江苏省大面积种植的48份粳稻品种(系)进行了遗传相似性分析,在47对具有多态的SSR引物中选择其中17对多态性好、带型清晰的SSR引物构建48份粳稻品种(系)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17对SSR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可以将48份粳稻品种(系)逐一区分开来。48份粳稻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650.98。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9处,可将48个粳稻品种(系)分为3类,绝大多数品种(系)都聚为第三类群,说明江苏省大面积种植的粳稻品种(系)的遗传基础相对比较狭窄。

张洪程,吴桂成,吴文革,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高辉,魏海燕,黄幸福,龚金龙[9](2010)在《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寻求水稻稳定超高产的栽培模式。【方法】以早熟晚粳品种武粳15、常优1号为供试材料,其它栽培措施统一在最佳技术指标前提下,就氮肥运筹与穗肥施用叶龄期,设置了稳前优中强后、平衡促进和促前控中3种栽培模式,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单季稻大面积生产上的常规栽培模式为CK,对产量及其结构、群体生长发育动态以及根系活力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同时,在江苏东海、兴化、高邮、常熟等地,以徐稻3号、常优1号、陵香优18、武粳15等品种为材料,进行(15—50)×667m2连片的稳前优中强后超高产栽培综合试验与扩大到100×667m2连片试验田上的生产性验证试验。【结果】2品种稳前优中强后、平衡促进2模式的实产均达到了超高产水平(≥750kg/667m2)。与CK相比,稳前优中强后、平衡促进2模式每穗粒数多、群体颖花量大,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则与之相当;2模式的群体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准时够苗,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且数量适中(适宜穗数的1.3—1.4倍),此后群体平缓消减,至抽穗期基本稳定,最终成穗率显着高于CK;其群体LAI动态与茎蘖动态趋势基本一致,最大LAI均出现在孕穗期,为8.0—8.5,成熟期仍保持3.5—4.0;群体光合势与干物质积累,2模式在生育前期(移栽—拔节期)较CK低,中期(拔节—抽穗期)与CK相当,后期(抽穗—成熟期)显着高于CK;2模式在拔节期的根系干重与CK相当,抽穗期和成熟期则显着高于CK,而这3个时期的根冠比均显着高于CK,其抽穗后(抽穗—腊熟期)的根系平均伤流量与颖花根流量均显着高于CK。同时,连续2年多地的稳前优中强后超高产综合栽培试验以及后3年扩大到100×667m2连片试验田上的生产性验证试验,实产均达800kg/667m2左右。【结论】揭示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根本在于"强支撑、扩库容、促充实";提出了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的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

吴桂成[10](2010)在《超级稻超高产形成规律与栽培途径的研究》文中认为2005~2006年,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实施区,以常熟、如东、兴化、东海等四个市(县)的千亩连片丰产方为研究对象,以超级稻品种武粳15、淮稻9号、徐稻3号和常优1号为供试材料,在高产(550~650 kg﹒667m-2)、更高产(650~750 kg﹒667m-2)和超高产(≥750 kg﹒667m-2)3个产量等级上,进行水稻超高产产量构成因素协同规律与干物质生产积累规律的研究;同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以武粳15和常优1号为材料,设计优中、平衡和前促3种施氮模式,进行水稻氮肥中移超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2007~2008年,设置专题试验对上述超高产栽培途径的增产增效机制作进一步研究;2009年,在扬州大学试验农场与海安试验基地,以武粳15和甬优8号为材料,设计了3种群体起点结构处理(栽插0.63万穴﹒667m-2,基本苗分别为3.8、5.0、6.3万﹒667m-2),进行水稻创新群体起点结构超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结果表明:1、超级稻超高产产量构成因素协同规律由高产到更高产再到超高产,4个超级稻品种的群体颖花量不断提高(差异显着),而结实率、千粒重在3个产量等级间略有增减(差异不显着)。在安全成熟的情况下,群体颖花量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群体颖花量的提高在由高产提高到更高产的水平上,主要依靠单位面积穗数的增加,而由更高产提高到超高产水平,则主要依靠足量穗数的基础上增加每穗粒数。在安全成熟条件下,群体库容充实度在3个产量等级间因种略有增减,差异不显着,而群体库容实际充实量则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以足量大穗构成群体安全大库容(安全成熟的群体高颖花量),通过保持正常的充实度(即保证常年的结实率与千粒重),从而提高群体库容总充实量是其超高产特征。2、超级稻超高产物质生产积累规律4个超级稻品种成熟期、抽穗~成熟期的干物质重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抽穗期干物质重均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3个产量等级内部);拔节~抽穗期的干物质重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高产~更高产、更高产~超高产以及将3个产量等级综合起来)。从高产到更高产再到超高产,4个超级稻品种的生物学产量不断提高(差异显着),而超高产群体的经济系数则与更高产水平相当(0.5000以上)。较之更高产、高产,在生育中期(拔节~抽穗期),超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大,抽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高、株型挺拔、群体质量优(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总颖花量与颖花/叶、单茎茎鞘重均高);在生育后期(抽穗~成熟期),超高产群体光合能力强(叶面积衰减率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高)、干物质积累量高(占生物学产量的40.0%以上)、茎鞘物质的输出与转运协调(最大输出率高、表观输出率低、实粒/叶、粒重/叶均高)。由上可见,超高产群体物质生产积累的特征是:以稳步形成生育前期(拔节前)的适宜干物质量为基础,在生育中期通过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协同增长,以壮秆大穗和更为挺拔的株型,在保证形成较高群体粒叶比的同时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并增强群体的安全承载能力,从而使群体在生育后期,能够以高效的光合系统来提高群体物质生产力,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协调干物质转运,最终提高群体的生物学产量,并保持较高的经济系数。3、水稻创新群体起点结构超高产栽培途径2地2品种均以3钵苗集团稀植处理(栽插0.63万穴﹒667m-2,每穴3钵,每钵2苗,基本苗为3.8万﹒667m-2)的实产最高,与CK差异显着;较之CK,3钵苗集团稀植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少,每穗粒数显着多,相应的群体颖花量显着高,结实率与千粒重与之相当。3钵苗集团稀植处理的群体茎蘖数,前期较CK少,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准时够苗,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且数量适中,此后群体平缓消减,至抽穗期基本平稳,达预期穗数,最终成穗率显着高于CK;其LAI动态与茎蘖动态趋势基本一致,最大LAI出现在孕穗期(武粳15为8.0左右,甬优8号为8.5左右),并能够在成熟期保持在3.0~3.5,显着高于CK;群体光合势与干物质积累,3钵苗集团稀植处理在生育前期较CK低;生育中期与之相当;生育后期则显着高于CK;拔节期根系干重3钵苗集团稀植处理与CK相当,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单茎茎鞘重、根系干重,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根冠比以及抽穗后(抽穗~腊熟期)的根系平均伤流量与颖花根流量均表现为3钵苗集团稀植处理显着高于CK。最终,3钵苗集团稀植处理的群体库容的实际充实率与CK相当,而其实际充实量则显着高于CK。4、水稻氮肥中移超高产栽培途径系统比较氮肥中移(又称优中)、平衡和前促三种施氮模式表明,氮肥中移施氮栽培模式成穗率高,穗数足穗型大,群体库容大,抽穗后群体光合势大、根系活力强、干物质积累多,活熟到老,群体库容实际充实量高,可较稳靠地实现超高产。其能够增产增效关键在于抓住了水稻中期倒4叶、倒3叶这一最高效追肥时期追施促花肥,形成了优化中期生育的综合效应。这一施肥栽培途径的特点是采取适当调减基蘖肥用量,稳定控制群体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够苗,并在全田80%够苗时及早断水搁田,使高峰苗控制在理想穗数的1.3~1.4倍,同时群体叶色褪淡显黄,实现了前期稳长;在此基础上分别于倒4、倒3叶期施用穗肥“优中”,既有效地提高分蘖成穗率,实现设计的高产理想穗数,又切合了水稻穗分化的枝梗分化期与颖花分化期,有利于促进全田壮秆大穗的形成;有利于抽穗期实现个体与群体、地上部与地下部、源与库在高水平上的协调统一,使抽穗到成熟阶段有较大的光合势与净同化率,显着提高抽穗后群体的物质生产力,加强籽粒的灌浆结实。

二、69优8号与徐稻3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9优8号与徐稻3号(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地区粳稻SSR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稻起源、分类与种质资源概况
        1.2.1 稻种资源分类与分布
        1.2.2 栽培稻的起源与分化
        1.2.3 栽培稻种质资源
        1.2.4 云南稻种资源研究概况
        1.2.5 水稻籼粳分化研究概况
        1.2.6 粳稻研究概况
        1.2.7 云南粳稻研究现状
    1.3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1.3.1 杂种优势的理论假说
        1.3.2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1.3.3 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进展
    1.4 SSR标 记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与籼粳遗传分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供试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2.2.2 稀有等位基因分布情况
        2.2.3 不同连锁群遗传多样性比较
        2.2.4 不同来源品种遗传多样性比较
        2.2.5 196 个水稻品种基于模型的遗传结构分析
        2.2.6 SSR标记分析196个水稻品种籼粳遗传分化
    2.3 讨论
        2.3.1 试验材料遗传多样性整体评价
        2.3.2 不同来源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比较
        2.3.3 稀有等位基因的利用评价
第三章 亲本配合力及其与遗传距离的关系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各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3.2.2 亲本的贡献率分析
        3.2.3 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3.2.4 各性状遗传力估算
        3.2.5 GCA相对效应值与亲本平均遗传距离的相关性
        3.2.6 SCA相对效应值与亲本遗传距离的相性
        3.2.7 不同杂交群体杂种F1性状比较
        3.2.8 杂种优势群的确定
    3.3 讨论
        3.3.1 亲本农艺性状配合力评价
        3.3.2 本研究亲本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评价
        3.3.3 亲本遗传距离与配合力的关系
        3.3.4 亲本籼粳分化对杂交后代性状的影响
第四章 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后代性状相关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亲本遗传距离
        4.2.2 亲本遗传距离与F1性状表现的相关性
        4.2.3 亲本遗传距离与F2性状表现的相关性
        4.2.4 亲本遗传距离与BC1性状表现的相关性
        4.2.5 轮回亲本对BC1性状表现的影响分析
    4.3 讨论
        4.3.1 利用亲本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效果评价
        4.3.2 亲本遗传距离分析对实际育种工作的意义
第五章 亲本扩增片段长度与杂种后代性状及籼粳分化相关性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数据统计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亲本遗传分化指数与杂种F1性状相关性
        5.2.2 亲本扩增片段长度差绝对值与杂种后代性状的相关性
        5.2.3 亲本扩增片段长度平均值与杂种后代性状的相关性
        5.2.4 亲本部分引物扩增片段长度平均值与杂种后代性状的相关性
        5.2.5 不同引物扩增片段长度与籼粳分化的相关性
    5.3 讨论
        5.3.1 亲本扩增片段长度与杂种优势预测
        5.3.2 扩增片段长度与水稻籼粳遗传分化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下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96个品种扩增片段长度值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出版着作、技术专利和获奖情况

(2)江汉平原粳稻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18个中晚熟粳稻品种在江汉平原适宜性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与试验点选择
        2.1.3 生育期记载与考种、测产
        2.1.4 品质测定
        2.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生育进程
        2.2.2 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分析
        2.2.3 品质性状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第3章 不同栽培因子组合对常规粳稻(镇稻88)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研究内容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育进程
        3.2.2 分蘖动态比较
        3.2.3 产量性状比较
        3.2.4 产量方差与极差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不同栽培因子组合对杂交粳稻(甬优8号)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研究内容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生育进程
        4.2.2 分蘖动态比较
        4.2.3 产量性状比较
        4.2.4 产量方差与极差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双季晚粳高产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主要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4.1 研究方法
        4.2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进展
    1 国内外粳稻生产概况
    2 南方稻区“籼改粳”研究进展
        2.1 江苏省
        2.2 安徽省
        2.3 浙江省
        2.4 南方其它稻区
    3 籼、粳稻生产力
        3.1 籼、粳稻产量形成及生育特性研究
        3.2 籼、粳稻品质及效益的研究
    4 水稻超高产
        4.1 水稻超高产的提出及其研究进展
        4.2 水稻超高产产量等级的确定
        4.3 水稻超高产形成特征
        4.3.1 双季晚籼
        4.3.2 单季粳稻
        4.3.3 双季晚粳
    5 水稻氮肥精确运筹研究
        5.1 双季晚籼
        5.2 单季粳稻
        5.3 双季晚粳
    6 水稻栽培方式研究概况
        6.1 手栽稻
        6.2 抛栽稻
        6.3 机插稻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双季晚粳生产力及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叶面积
        1.3.2 干物质
        1.3.3 株型
        1.3.4 叶片SPAD值
        1.3.5 倒伏特性
        1.3.6 产量
        1.3.7 温光利用
        1.3.8 稻米品质
        1.3.9 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晚粳稻生产力
        2.1.1 产量及其结构
        2.1.2 品质特征
        2.1.3 生产效益特征
        2.2 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主要生态生理特征
        2.2.1 生育期及温光利用
        2.2.2 群体茎蘖动态及成穗率
        2.2.3 株型特征及粒叶比
        2.2.4 群体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
        2.2.5 结实期根冠比、剑叶SPAD值及抗倒伏性
    3 讨论
        3.1 双季晚粳稻生产力特征及品种间差异
        3.2 双季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
        3.3 双季晚粳高产栽培技术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双季晚粳超高产形成特征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1.2.1 茎蘖动态
        1.2.2 干物质及叶面积的测定
        1.2.3 根干重和伤流液测定
        1.2.4 产量的测定
        1.2.5 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构成因素
        2.2 各生育期群体茎蘖数
        2.3 叶面积指数、光合势
        2.4 干物质积累
        2.5 抽穗期叶面积组成与粒叶比
        2.6 抽穗后期光合物质生产
        2.7 根冠比与根系伤流量
        2.8 氮素吸收量
    3 讨论
        3.1 关于双季晚粳超高产形成
        3.2 关于双季晚粳超高产群体特征与指标
        3.3 关于双季晚粳超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研究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供试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生育期和气象资料
        1.4.2 茎蘖动态
        1.4.3 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的测定
        1.4.4 株型
        1.4.5 根干重和伤流液的测定
        1.4.6 产量测定
        1.5 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温光利用
        2.1.1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构成
        2.1.2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生育期及安全性
        2.1.3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温光利用
        2.2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群体质量
        2.2.1 产量及构成
        2.2.2 群体茎蘖动态及分蘖成穗率
        2.2.3 群体叶面积
        2.2.3.1 群体叶面积指数动态
        2.2.3.2 群体光合势
        2.2.3.3 抽穗期群体叶面积组成与粒叶比
        2.2.4 群体干物重
        2.2.4.1 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
        2.2.4.2 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生产
        2.2.4.3 单茎茎鞘重与茎鞘物质输出率
        2.2.5 抽穗期株型特征
        2.2.6 群体根系
        2.2.6.1 根系干重及根冠比
        2.2.6.2 根系伤流量与颖花根流量
    3 讨论
        3.1 有关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讨论
        3.2 有关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构成因素的讨论
        3.3 有关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群体特征的讨论
        3.3.1 群体茎蘖动态与茎蘖成穗率
        3.3.2 群体叶面积和光合势
        3.3.3 群体的物质生产与积累
        3.3.4 群体根系特征
        3.4 季晚粳适宜栽培方式及其搭配品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双季晚粳氮肥精确运筹研究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供试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茎蘖动态
        1.4.2 叶面积指数测定
        1.4.3 干物质与氮素
        1.4.4 产量测定
        1.4.5 稻米品质测定
        1.5 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肥运筹对晚粳稻产量及形成影响
        2.1.1 产量总体变异
        2.1.2 产量及其构成
        2.1.3 茎蘖动态
        2.1.4 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2.1.5 群体干物质积累
        2.2 不同氮肥运筹对晚粳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2.2.1 不同处理对氮素吸收影响
        2.2.2 不同处理对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
        2.3 不同氮肥运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3.1 加工品质
        2.3.2 外观品质
        2.3.3 蒸煮食味及营养品质
        2.3.4 淀粉RVA谱特性
    3 讨论
        3.1 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及形成的影响
        3.2 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粳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3 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1.1 双季晚粳生产力特征及其生态生理特征
        1.2 双季晚粳超高产形成特征
        1.3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形成特征
        1.3.1 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温光利用
        1.3.2 不同栽培方式群体特征
        1.4 双季晚粳高产氮肥精确运筹
    2 讨论
        2.1 关于双季稻区适宜晚粳稻品种的选择与利用
        2.2 关于双季晚粳适宜栽培方式选择
        2.3 关于双季晚粳基本苗的确定
        2.4 关于双季晚粳氮肥的精确运筹
    3 创新点
    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桐城市单季粳稻品种筛选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与地点
    1.2 试验设计与实施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2.2 生育期
    2.3 分蘖与成穗
    2.4 株高
    2.5 穗粒结构
    2.6 抗性与熟相分析
3 结论

(6)稻麦“双迟”栽培模式及其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2.1 水稻栽培管理
        1.2.2 小麦栽培管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麦“双迟”栽培模式对稻麦周年产量生产力的影响
    2.2 稻麦“双迟”栽培模式对稻麦周年经济生产力的影响
3 讨论
    3.1 稻麦“双迟”栽培模式的实质
        3.1.1 “迟熟”水稻
        3.1.2 “迟播”小麦
    3.2 稻麦“双迟”栽培模式周年高产调控途径
        3.2.1 选用潜力大、抗倒伏、综合性状优良的迟熟水稻品种
        3.2.2 迟播小麦高产调控途径

(7)水稻生育后期稻草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及赤霉素处理和留茬高度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汇编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稻草饲用研究概况
        1.1.1 我国稻草饲用研究现状
        1.1.2 国外稻草饲用研究概况
    1.2 水稻生育后期农艺措施研究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路线
第二章 品种(系)间稻草饲用品质的差异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热研2/密阳23RILs稻草饲用品质的差异
        2.2.2 江苏水稻品种稻草饲用品质的差异
        2.2.3 水稻农艺性状与稻草饲用品质性状相关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水稻生育后期稻草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2008年试验结果
        3.2.2 2009年试验结果
        3.2.3 2010年试验结果
        3.2.4 NSCRR与收获时稻草饲用品质的相关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水稻生育后期GA处理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2009年试验结果
        4.2.2 2010年试验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留茬高度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留茬高度稻草NSC、CP含量的差异
        5.2.2 不同留茬高度稻草ADFom含量的差异
        5.2.3 不同留茬高度稻草饲用品质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
    5.3 讨论
第六章 稻草中的NSC和CP与青贮品质的关系
    6.1 材料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综合讨论和全文结论
    7.1 稻草饲用品质性状品种(系)间差异显着
    7.2 水稻生育后期稻草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
    7.3 GA处理对稻草饲用品质的改善
    7.4 留茬高度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
    7.5 稻草中的NSC、CP与青贮品质的关系
    7.6 全文结论
本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着

(8)粳稻品种(系)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相似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DNA提取
        1.2.2 PCR扩增
        1.2.3 扩增产物检测
    1.3 数据处理
2 结 果
    2.1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2.2 48份粳稻品种 (系) 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2.3 基于SSR标记的48份粳稻品种 (系) 遗传相似性分析
3 讨 论

(9)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茎蘖动态
        1.3.2 叶面积指数
        1.3.3 干物质
        1.3.4 株型
        1.3.5 根干重和伤流液
        1.3.6 产量
    1.4 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及其形成特征
        2.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1.2 群体茎蘖动态
        2.1.3 群体叶面积指数动态
        2.1.4 群体光合势
        2.1.5 群体干物质积累
        2.1.6 群体根系干重与根冠比
        2.1.7 群体库容充实度与充实量
        2.1.8 各栽培模式的综合评价
    2.2 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及其示范验证
        2.2.1 栽培模式的主要内涵特征
        (1) 精苗稳前
        (2) 控蘖优中
        (3) 大穗强后
        2.2.2 生产性示范验证
3 讨论
    3.1 关于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实质
        (1) “强支撑”是实现水稻超高产的基础
        (2) “扩库容”是实现水稻超高产的前提
        (3) “促充实”是实现水稻超高产的关键
    3.2 关于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
    3.3 关于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栽培模式的适应性
        (1) 该模式适用于不同生态区
        (2) 该模式适用于不同品种类型
        (3) 该模式适用于不同种植方式
4 结论

(10)超级稻超高产形成规律与栽培途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主要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第2章 研究进展
    1 水稻超高产研究概况
        1.1 国外概况
        1.2 国内概况
    2 水稻超高产产量水平的确定
    3 水稻超高产形成规律
        3.1 产量构成因素协同规律
        3.2 干物质生产积累规律
        3.3 养分吸收利用规律
    4 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
        4.1 氮肥施用模式
        4.2 合理群体起点
    参考文献
第3章 超级稻超高产形成规律Ⅰ超级稻超高产产量构成因素协同规律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供试地点
        1.3 栽培设计
        1.4 取样与测定方法
        1.5 计算方法与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结构
        2.2 群体库容量
        2.2.1 群体颖花量与产量的关系
        2.2.2 每亩穗数、每穗粒数与群体颖花量的关系
        2.3 群体库充实度与充实量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超级稻超高产形成规律Ⅱ超级稻超高产物质生产积累规律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供试地点
        1.3 栽培设计
        1.4 取样与测定方法
        1.5 计算方法与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2.2 群体物质生产
        2.2.1 各生育期群体干物积累动态
        2.2.2 生育中期群体物质生产
        2.2.3 生育后期群体物质生产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Ⅰ改善群体起点结构途径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地点与设计
        1.3 栽培概况
        1.4 测定项目
        1.5 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2 穗部性状
        2.3 群体茎蘖动态与成穗率
        2.4 群体叶面积
        2.4.1 群体叶面积指数动态
        2.4.2 群体光合势
        2.4.3 群体叶面积组成与粒叶比
        2.5 群体物质生产
        2.5.1 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
        2.5.2 各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生产
        2.5.3 单茎茎鞘重与茎鞘物质输出率
        2.6 群体根系
        2.6.1 主要生育期根系干重与根冠比
        2.6.2 根系伤流量与颖花根流量
        2.7 群体库容充实度与充实量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Ⅱ氮肥中移途径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栽培概况
        1.3 测定项目
        1.4 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氮肥中移超高产栽培途径
        2.1.1 主要生育期根系干重与根冠比
        2.1.2 根系伤流量与颖花根流量
        2.1.3 群体库容充实度与充实量
        2.1.4 15~50 亩连片的“优中”超高产施氮模式综合试验
        2.1.5 不同施氮栽培模式的综合评价
        2.1.6 生产性验证
        2.2 水稻氮肥中移超高产栽培途径增产增效机制
        2.2.1 抓住最高产、高效叶龄期追施穗肥,攻取大穗,形成巨量库容
        2.2.2 较好地协调群体生长发育动态,构建超高产群体结构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水稻超高产形成规律
        1.2 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
    2 讨论
        2.2 关于水稻超高产形成规律
        2.2.1 群体库容的安全扩增
        2.2.2 群体库容的有效充实
        2.2.3 生育中期(拔节~抽穗期)群体干物质的高质量积累
        2.3 关于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
        2.3.1 关于创新群体起点结构途径
        2.3.2 关于创新氮肥施用模式途径
        2.3.3 关于品种选用途径
        2.3.4 关于培肥地力途径
        2.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69优8号与徐稻3号(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地区粳稻SSR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预测研究[D]. 樊传章. 云南农业大学, 2016(10)
  • [2]江汉平原粳稻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D]. 袁志华. 长江大学, 2014(01)
  • [3]双季晚粳高产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 张军. 扬州大学, 2013(04)
  • [4]桐城市单季粳稻品种筛选试验[J]. 杨大庆. 安徽农学通报, 2013(Z1)
  • [5]播种期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陈晓阳,钱秋平,于海富,蒋梅巧,朱浩,曹春信,张卫星. 江西农业学报, 2012(11)
  • [6]稻麦“双迟”栽培模式及其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J]. 龚金龙,张洪程,常勇,胡雅杰,龙厚元,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李德剑,沙安勤,周有炎,罗学超. 中国水稻科学, 2011(06)
  • [7]水稻生育后期稻草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及赤霉素处理和留茬高度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D]. 董臣飞.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
  • [8]粳稻品种(系)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相似性分析[J]. 程保山,王健,徐卫军,杨加银. 江苏农业学报, 2010(05)
  • [9]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J]. 张洪程,吴桂成,吴文革,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高辉,魏海燕,黄幸福,龚金龙. 中国农业科学, 2010(13)
  • [10]超级稻超高产形成规律与栽培途径的研究[D]. 吴桂成. 扬州大学, 2010(02)

标签:;  ;  ;  ;  

69游8号和徐道3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