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一、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康煜炜[1](2021)在《针刺联合康复改善卒中后足内翻肌张力及积分肌电值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评价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2观察针刺联合康复改善踝关节活动角度、下肢运动功能、肌肉痉挛程度及肌力恢复情况。3探讨针刺联合康复对卒中后足内翻积分肌电值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卒中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卒中神经内科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针刺联合康复疗法,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针刺疗法,两组均治疗一次/天,5次/周,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Active rang of motion,AROM)、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简化Fugl-Meyer量表(simplified Fugl-Meyer assessment,sFMA)评分及表面肌电图积分肌电值(Integrate electromyography,iEMG)的测量。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Graphpad 8.0.2绘图。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本次研究共纳入60例,共脱落2例,最终完成58例,试验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AROM背屈及内翻角度、MAS量表评分分值、sFMA量表评分分值,胫骨前肌、腓肠肌iEMG值、同步收缩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分析2.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4周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治疗卒中后足内翻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2 MAS量表(踝关节痉挛状态)评分比较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MAS量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试验组在改善卒中后足内翻患者踝关节痉挛方面优于对照组。2.3 AROM量表评分比较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AROM量表背屈角度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在改善卒中后足内翻患者足背屈角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AROM量表内翻角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改善卒中后足内翻患者足内翻角度方面优于对照组。2.4简化sFMA运动功能量表(下肢)评分比较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sFMA量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改善卒中后足内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2.5 iEMG值比较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胫骨前肌iEMG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增加卒中后足内翻患者患侧胫骨前肌iEMG值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腓肠肌iEMG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增加患侧腓肠肌iEMG值方面优于对照组。2.6同步收缩率(Co-contraction ratio,CCR)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同步收缩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降低卒中后足内翻患者拮抗肌在主动肌收缩过程中所占比例方面与对照组疗效相当。结论1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可有效治疗卒中后足内翻。2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在改善卒中后足内翻患者足背屈及内翻角度、下肢痉挛、下肢运动功能方面优于单一针刺。3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足内翻可能和改善下肢胫骨前肌、腓肠肌积分肌电值相关。

张琼帅[2](2021)在《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临床试验通过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评价头穴丛刺在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动物实验主要以头穴丛刺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肢体痉挛大鼠模型进行干预,探析头穴丛刺对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及其受体GABAA、GABAB的表达,及对BDNF/Trkb-KCC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研究:将72例确诊为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头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单独运动疗法治疗,头针组在对照组运动疗法基础上在顶区和顶前区选取5条穴线加用丛刺治疗,每次留针6小时,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共治疗4周。干预4周后,使用改良Ashworth评分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对两组患者肌张力分别进行评定,使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分别进行评价,通过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前(-3~0天)、治疗后(第4周±3天)各评价一次。研究人员采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所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所得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各组组间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而组内治疗前后结果对比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动物实验:将2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模型组10只和头针组10只。对照组常规喂养,不做任何处置,而对模型组和头针组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方法(MACO)进行脑缺血模型造模。头针组大鼠造模24h后对其采用头穴丛刺法在大鼠百会及左右侧各旁开2mm处针刺,快速捻转1min后留针2h,每日1次,共14d;模型组大鼠造模后正常饲养,每日给予头针组相同强度及时间的抓摸刺激;对照组每日仅给予同头针组相同强度及时间的抓摸刺激。造模24h后对各组大鼠采用Zealonga评分对其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评价,造模24h及干预14d后对各组大鼠分别采用Narrow ally test进行行为学评价,并采用BL-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各组大鼠肌张力。干预14d后,采用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应用石蜡切片及免疫荧光双标测定大鼠梗死区脑皮质内GABA及其受体GABAA和GABAB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三组大鼠梗死部分脑皮质中Trkb及KCC2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大鼠梗死区脑皮质中BDNF含量及Trkb含量表达。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9.0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结果1.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头穴丛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可明显降低患者患侧上肢和下肢的痉挛程度,且疗效优于单独运用运动疗法(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均明显提升,头针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头针组评分均值仍略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明显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明显优于单独运用运动疗法(P<0.05)。2.动物实验:脑梗死模型造模成功24h后,应用Zealonga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价。对照组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模型组与头针组相较于对照组均表现明显神经功能损伤情况(P<0.05),而模型组与头针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24h后对大鼠进行Narrow ally test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与头针组大鼠站立向脑梗死侧转身几率明显增多(P<0.05),而模型组与头针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治疗14天后,相较于对照组,模型组与头针组向脑梗死侧转身几率仍明显偏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头穴丛刺治疗显着降低了Narrow ally test行为学评分。在大鼠造模24h及干预14d后三组进行肌张力检测结果显示:造模24h后,对照组大鼠肌张力未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头针组均出现肌张力明显增高(P<0.05);经14d治疗后,对照组及模型组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未明显改变,头针组治疗后较其治疗前及模型组治疗后肌张力均明显减低(P<0.05)。干预14d后,对大鼠脑组织切片并进行TTC染色后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未出现梗死区域,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头针组可见明显梗死区域(P<0.05)。而头穴丛刺治疗后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梗死体积显着降低(P<0.05)。干预14d后,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GABA、GABAA、GABAB中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A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表达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B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B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水平同样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4d后,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中KCC2及Trkb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皮质中KCC2表达明显减低(P<0.05),而头针组大鼠经头穴丛刺治疗后KCC2表达有所提升,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皮质中Trkb表达明显减低(P<0.05).而经头穴丛刺治疗,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Trkb表达进一步减低,头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4d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大鼠梗死区脑皮质中BDNF及Trkb含量,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皮质中BDNF表达减低,头针组大鼠经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BDNF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皮质中Trkb表达明显减低(P<0.05),经头穴丛刺治疗,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Trkb表达进一步减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可明显减低患者患侧上肢及下肢的痉挛程度,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明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具有临床有效性。2.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减小脑梗死体积,减低大鼠的痉挛程度,使大鼠行动能力得到提升,对损伤神经具有保护作用。3.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上调损伤侧皮质抑制性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含量表达,减低痉挛程度。4.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调节损伤侧皮质BDNF/Trkb-KCC2信号通路表达,BDNF/Trkb-KCC2信号通路可能是头穴丛刺疗法降低大鼠痉挛状态的作用机制。结合临床与基础两方面研究结果可得出结论:头穴丛刺疗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具有明确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损伤侧脑组织内神经递质有关。头穴丛刺疗法基于中医学“形神合一”理论,依据“治神调形”法则,本研究为其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提供临床及实验证据。

唐安琪[3](2021)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以探索针灸治疗本病的合理方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提高临床疗效。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根据本课题纳入标准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选入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进行基础神经内科临床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针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的方法,均留针30min,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2周为一个疗程,一共治疗2个疗程。3、观察指标:以简易Fugl-Meyer评分(Fug1-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进行效果评价,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由一名独立受过训练的针灸科医师进行客观评价。4、统计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认为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患者,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试验期间,最终60例患者完成治疗,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1、患者基本资料对比: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疾病类型进行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评分量表对比: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在治疗前的FMA、CSI、MBI、MAS量表评分的数据数据对比,两组之间的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两组评分量表对比: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FMA、CSI、MAS以及MBI量表评分均显着提高,且治疗组的各项评分提高程度均优于对照组。4、以MAS痉挛分级评分作为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1、醒脑开窍针刺法与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均能够显着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降低肢体的肌张力和痉挛程度,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2、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对于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要优于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且能显着提高患肢的活动能力,降低痉挛程度以及肌张力,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3、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本病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易于推广,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提出新的治疗方案。

马亚平[4](2021)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刺络拔罐疗法相结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效果。(2)评价本治疗方案在缓解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疼痛及水肿、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从2019年6月-2020年12月时间段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针灸临床部13病区病房就诊的患者,且其临床诊断满足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患者中挑选符合严格的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人。入组患者均在进行西医内科常规疾病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再予以常规针刺配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组则予以石学敏院士所创的“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疗法。两组患者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刺络拔罐隔日进行治疗一次,每周3次,周末休息。两组均连续接受相关治疗4周后,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指数评分)及手掌肿胀程度进行对比,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通过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及其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4周后,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组与常规针刺配合刺络拔罐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及手掌水肿程度均明显降低,FMA评分、BI评分均明显升高,治疗前后两组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3.治疗4周后,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组与常规针刺配合刺络拔罐对照组的VAS评分、FMA评分、BI指数评分、手掌水肿程度进行组间比较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4.两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本试验过程中无入组患者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无病例因严重不良反应脱落。结论:1、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以及常规针刺配合刺络拔罐两种方案在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均有效,且安全性均较高。2、与常规针刺组相比,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组可更有效的缓解患肢疼痛、恢复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水肿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家瑞[5](2021)在《调和阴阳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调和阴阳针法对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于2018年12月-2020年6月期间,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康复一科病房,符合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诊断的合格受试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在基础治疗与康复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复予调和阴阳针法治疗,对照组复予常规针刺治疗。每日针刺1次,每周针刺5天,疗程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M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中医证候评定,并进行痉挛程度疗效评定和中医证候疗效评定。运用SPSS 23.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MAS分级、FMA评分、MBI评分、中医证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患者MAS分级、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减低(P<0.05),FMA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提示两组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中医证候均有改善。3治疗后,试验组MAS分级、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试验组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中医证候的改善优于对照组。4治疗后,试验组痉挛程度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试验组痉挛程度疗效改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改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调和阴阳针法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均具有良好疗效。2调和阴阳针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痉挛状态、肢体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中医证候,且其作用优于常规针刺。3调和阴阳针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痉挛程度疗效,其作用优于常规针刺;调和阴阳针法可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其作用优于常规针刺,但统计学上差异不显着。4调和阴阳针法对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具有较高安全性,并具有临床实用性。

袁伟渠[6](2021)在《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和“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深圳市中医院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队列,以“调任通督”针刺法作为暴露因素,按照是否使用针刺治疗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康复训练联合基础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任通督”针刺法,疗程共为6周,留存治疗前后粪便标本。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改良Rankin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采用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对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价。第二部分肠道菌群研究,在前期临床研究基础之上,招募非中风志愿者,采集肠道粪便标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样本库中抽取30份粪便样本,分析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的肠道菌群差异;在前期临床研究基础之上,抽取中医证型所占比重最高的两种,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差异;分析治疗前后针刺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变化特点,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第一部分临床研究,治疗前针刺组(n=127)与对照组(n=56)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SS-QO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级组间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NIHSS评分较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NIHSS评分比较及治疗前后组间差值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Barthel指数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差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SS-QOL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SS-QOL评分、SS-QOL评分差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改良Rankin量表评级较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针刺组平均秩和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第二部分肠道菌群研究,缺血性中风患者(n=30)与非中风人群(n=30)肠道菌群优势菌门构成一致,但优势菌门相对丰度存在显着性差异。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肠道菌群优势菌属构成不一致,相对丰度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的菌属共有52种。应用LEfSe分析挖掘出缺血性中风患者53个潜在生物标记物。气虚血瘀证与痰瘀阻络证肠道菌群优势菌门、优势菌属构成一致,优势菌门、优势菌属相对丰度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黏胶球形菌门、蓝藻菌门两个罕见菌门是气虚血瘀证特征性菌门。相对丰度比较有显着差异的菌属共有12种。应用LEfSe分析挖掘出气虚血瘀证7个潜在生物标记物,痰瘀阻络证20个潜在生物标记物。治疗前后针刺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的菌门共有2种、菌属共有18种。应用DESeq2差异表达分析,针刺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显着下调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4个菌门;显着上调氨基酸球菌属、巨球型菌属、巨单胞菌属等17个菌属,显着下调放线菌属、魏斯氏菌属、不动杆菌属等20个菌属。治疗后针刺组(n=18)与对照组(n=18)组间比较,显着上调疣微菌门、艾克曼菌属、未分类的拟杆菌门,显着下调霍尔德曼氏菌。应用肠道菌群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治疗后针刺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共有353个蛋白基因存在显着差异,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溶酶体、糖胺聚糖降解、糖鞘脂的生物合成-神经节系列、细胞抗原、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存在显着差异。结论:1、“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在改善Barthel指数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方面优于单纯常规疗法,更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更能显着降低中风患者的残障残疾水平,且安全性良好。2、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存在显着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有益菌属相对丰度显着低于非中风人群,如Blautia菌属、罗斯拜瑞氏菌属、粪杆菌属等,存在区别缺血性中风患者和非中风人群的潜在生物标记物。3、缺血性中风患者气虚血瘀证与痰瘀阻络证存在显着肠道菌群结构差异,黏胶球形菌门、蓝藻菌门是气虚血瘀证特征性菌门,存在区别不同中医证型的潜在生物标记物。4、“调任通督”针刺法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上调疣微菌门、艾克曼菌属和抑制溶酶体代谢可能是“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曹灿灿[7](2021)在《针刺介入时点对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影响的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采用前瞻性队列试验设计,探索针刺在脑卒中后不同时点介入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102名明确诊断的发病2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根据临床针刺介入时点是否在发病14天内,将其分为早期介入组(≤14天)和非早期介入组(>14天)。所有受试者均根据基础病情,进行改善脑代谢、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控制血脂等基础治疗,并接受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进行BI(Barthel指数)、患侧肌力、NIHSS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mRS(Modified Rankin scale,改良Rankin量表)及PRO(Stroke patients’reports outcomes,基于中风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评估,并在受试者发病6个月时进行随访,行BI指数评估并了解受试者复发及死亡情况。最后进行组内及组间结果对比,探索针刺介入时点对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以期对临床针刺治疗脑卒中制定最佳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1.两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烟酒史、基础病种数量、BI指数、患侧上下肢肌力、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等数据,在入组时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BI指数:(1)治疗后早期介入组与非早期介入组组间比较,早期介入组BI指数增加分值优于非早期介入组(P<0.01);(2)治疗后早期介入组与非早期介入组BI指数均有明显提高(P<0.01);(3)治疗后两组BI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发病6个月时两组BI指数组间对比,早期介入组BI指数明显高于非早期介入组(P<0.01)。3.患侧肌力:治疗后早期介入组与非早期介入组受试者与治疗前分别进行组内比较,肌力均具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NIHSS量表:治疗后早期介入组与非早期介入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进行比较,早期介入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非早期介入组(P<0.05)。5.mRS:治疗后两组mR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进行比较,早期介入组改善情况优于非早期介入组(P<0.05)。6.PRO:两组受试者经过治疗,PRO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早期介入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7.6个月复发情况及死亡情况:复发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两组均无死亡案例,不进行比较。结论:在脑卒中发病2个月内,针刺在14天内介入更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结局。本研究数据尚不能证明,针刺在脑卒中发病14天内介入更有助于患侧肌力的恢复及降低脑卒中患者发病6个月患者复发率和死亡率。

张蕊[8](2021)在《眼针结合体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6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研讨眼针结合体针疗法治疗此类患者的有效性,为缓解并改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症状及体征提供真实有效的临床依据及清晰的治疗思路。资料与方法:在2019年5月-2020年10月期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康复中心住院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中,筛选并收集气虚血瘀证型的60例患者,并将其纳入临床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30例观察组(眼针结合体针组)和30例对照组(常规体针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施予前期治疗,前期治疗包括中、西医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以眼针结合体针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对照组则以常规体针疗法治疗为主。两组患者每个疗程均为7天,一疗程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共治疗两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手综合征程度、患处疼痛程度、生活中活动能力、患肢关节运动功能、患处肿胀程度及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分别采用肩手综合征量表(SHS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I)、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视觉肿胀评分量表和SPSS统计软件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后两组的BI评分与FMA评分均明显提高,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SHSS评分、VAS评分与视觉肿胀评分均显着降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3.治疗两个疗程后,经两组内比较,观察组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4.临床疗效经中医疗效评定,观察组总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总效率83.33%。结论:1.对于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治疗,眼针结合体针疗法与常规体针疗法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眼针结合体针疗法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体针疗法。尤其在改善患者的肩手活动障碍、上肢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肢关节运动功能、水肿程度等方面眼针结合体针疗法较常规体针疗法效果更佳。

吴艳丽[9](2021)在《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提供客观依据;进一步了解姿势控制和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探索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方法:以脑卒中后15天-6个月的恢复期并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住院,住院时间为2019年至2020年期间且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在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1例、终止1例,最终纳入患者观察组为30例、对照组为29例。观察组为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加上穴位按摩。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1)治疗前从两组患者的可行性方面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一般资料分析如性别、年龄、病程和卒中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有效率方面:采用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加穴位按摩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7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高。且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3)从SSA评分比较:观察组、对照组组内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后患者SSA评分均有显着提高;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4)从饮水实验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二者P值都小于0.05,说明两组的治疗都有效。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统计学有意义,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5)从是否有误吸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6)关于两组并发症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从有无发热和营养障碍方面比较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减轻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程度,使患者的吞咽功能进一步的恢复,误吸、发热、营养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也明显减少,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要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结合穴位按摩的方式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彭文清[10](2021)在《针刺为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观察针刺为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对不同吞咽分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纳入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同时收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资料及相关理化资料,并对患者吞咽障碍分期及中医证候进行整理分析。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单纯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头针、体针综合治疗方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6天后休息1天,每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gging Swallowing Screen,GUSS)、洼田饮水试验评定量表(Evaluation of water swallowing test)对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使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利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统计结果,尝试对针刺不同吞咽分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结果:(1)基线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入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卒中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中医证候统计结果:本次研究中,中医证型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风痰阻络>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痰热腑实>肝阳暴亢。(3)疗效研究:6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及GU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在改善吞咽功能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4)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0%,两组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吞咽分期的临床疗效: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内咽期与口腔期患者的疗效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期与对照组口腔期患者的疗效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期与对照组咽期患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针刺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咽期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6)中医证型的临床疗效:观察组风痰阻络、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痰热腑实、肝阳暴亢五种证型疗效的两两比较,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疗效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风痰阻络、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痰热腑实、肝阳暴亢五种证型疗效的两两比较,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疗效比较差异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同一中医证型之间疗效比较差异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同中医证型的疗效均无显着差异。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临床上以风痰阻络证最为多见,其次为气虚血瘀证;采用头针、体针联合康复的综合治疗方法,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康复治疗,尤以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咽期患者的疗效明显。

二、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联合康复改善卒中后足内翻肌张力及积分肌电值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干预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分析方法
        2.5 试验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基线资料比较
        3.2 疗效分析
        3.3 不良反应记录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刺及联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综述一.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概况
综述二.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及效应机制研究概述
第一章 试验研究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案
    3.研究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二章 实验一头穴丛刺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模型大鼠GABA受体机制研究。
    1.实验材料
    2.试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三章 实验二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对BDNF/Trk B-KCC2 信号通路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中止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材料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不良事件的评估、处理和记录
        2.5 统计学方法
        2.6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讨论
    1 西医学对脑对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机制的研究
    2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3 立题理论依据
    4 临床疗效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西医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1.6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2.4 拔罐的异常情况处理方法
        2.5 安全性评价
        2.6 退出研究者处理办法
    3 观察指标
        3.1 疗效评价标准
        3.2 肩手综合征症状改善疗效评价
    4 统计学处理
    5 研究结果
讨论
    1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2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机理
    3 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机理
    4 取穴的理论依据
    5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6 研究结果分析
    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中药治疗
        1.1 中药内服
        1.2 中药外用
    2.针刺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调和阴阳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和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性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1.1 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1.1.2 中医药对中风的治疗概况
        1.1.3 小结
    1.2 中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2.1 中风的流行病学研究
        1.2.2 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
        1.2.3 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与康复
        1.2.4 小结
    1.3 肠道菌群与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的联系
        1.3.1 肠道菌群与高血压
        1.3.2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
        1.3.3 肠道菌群与高脂血症
        1.3.4 肠道菌群与吸烟
        1.3.5 肠道菌群与酒精摄入
        1.3.6 肠道菌群与不合理膳食
        1.3.7 小结
    1.4 针灸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1.4.1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的中医基础理论
        1.4.2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1.4.3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1.4.4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
        1.4.5 小结
第二章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设计
        2.2.2 受试者选择及分组
        2.2.3 样本量计算
        2.2.4 偏倚控制
        2.2.5 病例选择
        2.2.6 干预措施
        2.2.7 观察指标
    2.3 统计分析
    2.4 伦理学要求
    2.5 结果
        2.5.1 研究入组、脱落及研究完成情况
        2.5.2 基线情况
        2.5.3 疗效评价
        2.5.4 安全性指标及基础治疗情况
    2.6 讨论
        2.6.1 队列研究在中风临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2.6.2 中风中医病因病机
        2.6.3 “调任通督”针刺法在中风的运用
        2.6.4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第三章 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及针刺对肠道菌群影响
    3.1 病例选择
        3.1.1 研究对象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样本要求及采集
        3.1.5 技术路线图
        3.1.6 实验步骤
        3.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3.1.8 统计学处理
    3.2 结果
        3.2.1 一般信息
        3.2.2 菌群物种注释、菌群分类学分析及组别注释
        3.2.3 缺血性中风组与非中风组肠道菌群差异
        3.2.4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肠道菌群差异
        3.2.5 治疗前针刺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
        3.2.6 治疗前后针刺组肠道菌群差异
        3.2.7 治疗前后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
        3.2.8 针刺组、对照组肠道菌群DESeq2差异表达分析
    3.3 讨论
        3.3.1 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肠道菌群特点
        3.3.2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
        3.3.3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7)针刺介入时点对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影响的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临床资料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纳排标准
        2.3.1 纳入标准
        2.3.2 排除标准
        2.4 患者退出研究的条件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
        3.2 样本量
        3.3 分组方法
        3.4 治疗方法
        3.5 疗效指标及数据采集
        3.6 临床观察流程图
    4 统计学方法
    5 技术路线
    6 结果
讨论
    1 中医对脑卒中的认识
    2 醒脑开窍针刺法及其现代研究
    3 针刺介入时间的选择
    4 选题依据
    5 指标选择及依据
        5.1 Barthel指数
        5.2 肌力
        5.3 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
        5.4 改良Rankins量表(mRS)
        5.5 基于中风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PRO)
        5.6 患病6个月时复发情况与死亡情况
    6 结果分析
        6.1 一般资料
        6.2 Barthel指数结果
        6.3 患侧肌力
        6.4 NIHSS评分
        6.5 改良Rankin量表
        6.6 基于中风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PRO)
        6.7 复发情况及死亡情况
    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刺治疗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1 不同针刺方法
    2 不同针刺介入时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眼针结合体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诊断标准
        1.3 病例入选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见表1
        1.6 病例脱落标准:见表2
        1.7 病例终止标准:见表3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计算及分组
        2.2 治疗方法
        2.2.1 神经内科基础治疗
        2.2.2 分组治疗及疗程
        2.2.3 康复治疗方法
        2.3 吞咽障碍评定方法
        2.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2.6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1.1 对照组和观察组性别比较
        3.1.2 对照组和观察组年龄、病程比较
        3.1.3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卒中类型比较
        3.2 治疗结果分析
        3.2.1 对照组和观察组疗效比较
        3.2.2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SSA评定比较
        3.2.3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饮水实验评定比较
        3.2.4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是否有误吸的比较
        3.2.5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关于有无发热、营养障碍等并发症的比较
        3.3 安全性分析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1.1 脑卒中的西医认识
        1.2 脑卒中的中医认识
        1.3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1.4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评估
        1.5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
        1.5.1 针灸治疗
        1.5.2 穴位按摩治疗
        1.5.3 中药治疗
        1.5.4 常规康复训练
        1.5.5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1.5.6 冰刺激治疗
        1.5.7 呼吸训练治疗
        1.5.8 bobath治疗
        1.5.9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
        1.5.10 其他治疗方式
    2 穴位按摩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2.1 卒中后偏瘫
        2.2 卒中后失眠
        2.3 卒中后便秘
        2.4 卒中后抑郁
        2.5 卒中后尿潴留
        2.6 肩手综合征
        2.7 卒中相关性肺炎
    3 姿势控制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4 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姿势控制概述
        1.1 姿势控制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的作用机理
    2 穴位按摩概述
        2.1 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中穴位的选择及作用机制
    3 各评定方法对本课题的意义
    4 本课题的疗效评价
        4.1 两组可比性分析
        4.2 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分析
        4.3 两组SSA评分结果分析
        4.4 两组饮水实验结果分析
        4.5 两组误吸结果分析
        4.6 两组发热、营养障碍等并发症结果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针刺为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1.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中医起源与发展
        1.2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古文献研究
        1.3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现代文献研究
        1.4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2.1 假性延髓麻痹的定义与表现
        2.2 吞咽的生理过程及分期
        2.3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理机制
        2.4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西医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标准与处理
    2 临床资料采集
    3 随机分组方法
    4 治疗方法
        4.1 基础治疗
        4.2 观察组
        4.3 对照组
    5 观察指标
    6 疗效评定标准
    7 安全性指标
    8 统计方法
    9 研究结果
        9.1 基线比较
        9.2 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
        9.3 疗效比较
    10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穴位选择与机理分析
        1.1 头部穴位
        1.2 颈项穴位
        1.3 远部选穴
    2 康复治疗机理分析
    3 中医证候学特点
    4 观察指标的选择
    5 关于本研究试验结果的分析
        5.1 一般资料分析
        5.2 临床疗效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6.1 存在的问题
        6.2 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联合康复改善卒中后足内翻肌张力及积分肌电值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D]. 康煜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D]. 张琼帅.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D]. 唐安琪.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D]. 马亚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调和阴阳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D]. 张家瑞.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袁伟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针刺介入时点对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影响的项前瞻性队列研究[D]. 曹灿灿.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眼针结合体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蕊.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 吴艳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10]针刺为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D]. 彭文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