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本报观察员》被评为中国新闻着名栏目

新华日报《本报观察员》被评为中国新闻着名栏目

一、新华日报《本报观察家》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论文文献综述)

何沁袁[1](2018)在《1949年以来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媒介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乒乓球运动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群体之一,也是媒体报道的重要对象之一,其媒介形象表现出相对明显的社会性、历史性、人文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在整体上与该项运动所蕴含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英雄主义、消费主义、人文主义等内涵紧密关联。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近70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乒乓球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建构较为清晰地呈现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段,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等诸多方面的媒介选择与媒介倾向。本文在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及其演变要素进行总体概述的基础上,从时间发展的纵向角度深入辨析“’全民健身’与‘国家认同’的媒介诉求”,“’叛逆者’与’海外兵团’的媒介书写”,“’网红乒乓’的媒介形象”等三个历史时段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媒介形象建构的具体内涵。最终以“得体的赛场表现”,“理性传播,避免神话建构”,“加强自媒体疏导,提升乒乓审美品位”等三个传播环节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媒介形象建构进行深入反思,为当代传媒更好地建构我国体育运动员媒介形象,传承中国体育的文化内涵,凸显“深度娱乐”的人文关怀等媒介行为提供一定的启示价值。

李凌彤[2](2014)在《党报与都市报评论版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新京报》为例》文中指出新闻评论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新闻评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趋势。我国报纸新闻评论版在世纪之交出现,并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未知。尤其是在报纸中唱主角的党报和都市报,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创新和深化新闻评论版,如何以言论和观点深刻影响未来中国,将对新闻评论版未来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向意义。研究着眼于立足新闻评论版的兴起与发展,选择《人民日报》和《新京报》两份报纸的评论版作为党报和都市报的代表,随机从2014年1月、2月、3月、7月、8月、9月各抽取六十天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初步总结出两份报纸各自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内容与特质,研究还选择2014年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作为个案进行比较分析,从两个层面着手,总结出《人民日报》和《新京报》在常态及非常态情况下评论版的特色和异同。研究在上述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报纸评论版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从多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我国报纸评论版更好地实现自身角色定位,更好地发现问题提供参考。研究最后从上述分析中进行总结,从战略战术层面进行规划设计,对我国报纸评论版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建议,以资借鉴。

燕志华[3](2014)在《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文中认为党报是中国当代一个巨大的政治文化现象,它在新闻议程设置、热点话题参与、主流价值观塑造、重大事件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华日报》作为经济社会事业异常发达的江苏省的省委机关报,新闻报道主要是围绕江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展开的,是国内着名的省级党报。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新华日报》为例,对其头版的历史、现状以及各个新闻要素的变迁进行研究,提出党报反映的社会变迁具有“时AI写作意”的特征,同时对党报及其发展状况做出客观评价。论文属于个案研究,通过对《新华日报》头版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在论证党报的“写意”特征之外,也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党报头版的政治性是否掩盖了新闻性?头版会议和领导人报道占据多大的比例?从党报的头版能否研究社会变迁?党报是否关注民生?是否有足够的舆论监督,以及是否有效?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个体人物的报道有什么样的特点?党报的话语风格有什么变迁?等等。论文选择了《新华日报》从1978年起16年、总共1300多个头版为研究范畴,分别以农业、民生、舆论监督、头版头条、话语风格、个体人物报道频率、重大事件报道策略等为重点进行了内容和变迁分析。此外,对科技、文化、交通、环境、社会、教育、外交、卫生等要素也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分析。论文综合运用了社会变迁、社会传播、议程设置、“把关人”、文化堕距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以抽样法、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此前对党报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纯粹的新闻视角、党报议题设置以及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本文是以变迁的视角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多项主题要素进行考察,获得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结论认为:党报是以“写意”方式概括性地反映社会变迁。论文还认为,《新华日报》头版在政治性和新闻性的博弈中,后者占据了上风;通过对头版新闻要素的统计,可以看出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头版的民生报道渐渐增多,并成为报道的重点;舆论监督不足,但开始强化;个体报道数量增多的背后,是党报“意识形态焦虑”;话语模式从政治话语走向平民话语,等等。此外,论文指出党报影响力下降原因之一在于市场化不足,提出党报必须警惕“传播失灵”的危机。认为党报未来要发展,必须进行转型。

袁西玲[4](2014)在《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国内现有的延安学研究对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关照缺乏,致使目前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涵盖和反映延安时期社会文化的全貌。从翻译角度而言,国内众多的翻译史研究成果对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也鲜有提及,致使延安时期的翻译命题成为中国翻译史研究中一个缺失的环节。本论文以延安时期翻译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翻译史研究常规的描述性、社会性和“翻译考古”的方法,以翻译政治、翻译生态学、翻译伦理三大理论为支撑,从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社会需求问题入手,宏观考察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社会历史语境、翻译活动的整体特征、影响与学术意义;并对此时期的翻译现象、翻译类型,翻译机构、译者群体与翻译作品从翻译对于国际话语权、宣传与外交的作用进行历史的评价与跨文化解释,归纳这些翻译活动起到的社会功能与发挥的历史作用。论文指出研究延安时期翻译专题史对中国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对新中国的对外编译局、外交部门、高等外语学校的发展都奠定了基础,是中国翻译史研究、口译史研究、应用翻译研究不可忽视的对象。论文强调延安时期的翻译者们作为历史见证者和文化创造者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性;指出延安时期翻译实践的时代特征,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翻译政治学和社会学特征与意义;论文最后以史为鉴,提出了延安时期翻译活动对当前中国外宣翻译的借鉴意义。论文对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社会性、政治性、跨文化性进行综合考察与深入分析,并以意识形态建设、文化建设、外交的大视野,观照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政策、困境与成就,指出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对中国应用翻译研究的特殊贡献。延安时期的马列着作翻译、外电国际新闻翻译、对外英语广播和外宣文稿翻译、国际友人采访的口译翻译活动、战地军事翻译等活动都具有显着的战争时代视域下的应用翻译特征,不仅在内宣上成为延安时期马列思想与国外文化输入的主流渠道,在外宣传播上也促进了当时延安与国际世界的交流,还对塑造与提升延安的国际化形象以及形成积极正面的舆论宣传起到推动作用。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经验对当前国际化语境下做好中国形象与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林牧茵[5](2012)在《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文中研究说明教育交流是中美关系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领域,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交流,影响对象是年轻一代,参与主体是知识界、学术界,因此教育交流对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对构筑两国观念层面的沟通与认同意义深远。虽然过程较为缓慢,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加持久而深入人心。而新闻教育交流又涉及到在国际关系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的新闻媒体,因而愈发值得关注。本文研究聚焦中美两国的新闻教育交流,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历史事件,考察并分析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来到中国后,对中国新闻教育、新闻业、及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之所以会选择这一独特的中美关系研究视角,是因为在中美两国教育交往的历史中,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某些着名高等院校对中国某些学术和专业领域曾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追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找到一条研究中美关系的新路径。据此探寻国际关系中,通过教育交流建立起观念、文化、知识的认同,进而对对方国社会、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标志着世界近代新闻教育的发端。当时的密苏里大学还不为中国人所知,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密苏里模式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被不断复制,在特定时期甚至成为世界新闻教育的模板,20世纪上半叶,它在中国的移植尤为成功。虽然解放后密苏里新闻学院与中国的交往有约30年的断层期,但是而今,密苏里新闻学院仍旧是中国新闻学子向往的学校,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跨越历史,仍旧在影响中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密苏里模式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新闻院校。为什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会对中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密苏里模式的魅力和生命力何在?是什么力量推动它来到中国?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为什么愉快地接纳了它,而没有像抵制其他西方国家文化那样抵制它?中国知识精英为什么将新闻教育与中国未来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连?有哪些人物在中国新闻教育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思想碰撞后,如何交融发展?中国的新闻事业如何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围绕这些问题,本文设置篇章展开研究探讨。第一章,密苏里模式的形成。研究美国新闻教育起步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归纳密苏里模式的核心理念、主体教育方法和国际化的外延特征,并从新教传教运动、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以及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四个角度来分析密苏里模式由美国向中国输出的动力。第二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横向”是一个空间概念,指从美国到中国。“移植”是一种最初的状态,指中国新闻教育起步阶段几乎照搬美国模式。结合中国当时面临的民族危机,尝试解答为什么密苏里模式没有像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那样在中国遭遇阻力,相反被知识界和教育界愉快地接纳。这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燕京大学新闻系在创立发展阶段与密苏里新闻学院交流往来。第三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纵深发展”强调的是密苏里模式移植到中国之后,如何真正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扎下根来。这一过程离不开一大批有密苏里背景的新闻人的推动。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个体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群体如“密苏里帮”及受密苏里模式影响的中国新闻人。他们都在实现自己事业人生理想的同时,推动了美国新闻理念在中国社会更深广的领域中逐渐被认同和接受。第四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借助文化适应与变迁理论,进一步揭示密苏里模式与中国新闻教育的融合发展。展现出中国新闻教育由最初全盘移植密苏里模式,到逐渐融合本土需求和中国文化特征,最后形成中国特色新闻教育的过程。第五章,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探讨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相互作用。选取了相关的三个领域进行考察,新闻教育领域、报业领域、政治领域。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移植与流变是近代中美交流互动的一种折射,与20世纪初美国寻求海外扩张及中国经历民族危机的时代大背景密不可分。无论美国输出新闻教育模式,其主观目的是为了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还是为了实现其普世价值,在客观上,它的确推动了中国新闻教育职业化的发展,并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易杨[6](2010)在《1999年~2009年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的媒体竞争从以往的“独家新闻之争”逐渐演变成“独家新闻评论之争”的态势。大小报纸纷纷创办和革新新闻评论栏目,其中,一些有特色的报纸新闻评论栏目,在媒体竞争中维护了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的地位,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梳理了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1999年至2009年的国内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综合与归纳。这十年来国内报纸新闻评论栏目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并具有了新的特点:实现栏目的品牌化;突出栏目新闻性;走向栏目平民化;转向专而精的栏目模式;推动异地舆论监督;融合网络评论栏目。1999、2001年和2003年中国记协评选出“中国新闻名专栏奖”,其中报纸新闻评论栏目占有的比例分别是58%、66%、42%。这些高质量的名栏目在特定受众中有广泛的认知度和赞誉度,体现了这十年中国内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最高水平。所以本文首先对获奖的部分新闻评论栏目进行个案研究,有全国性报纸新闻评论栏目代表:《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和“今日谈”、《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南方周末》的“方舟评论”;有地方性报新闻评论栏目代表:《湖北日报》的“三楚访谈”;有专业类的新闻评论栏目代表:《经济日报》的“每周经济观察”。这些栏目具有鲜明的个性,如“人民论坛”选题大,思想性强;“今日谈”的评论以小见大;“冰点时评”的评论尖锐。“方舟评论”彰显力度、厚度、广度;“三楚访谈”具有楚域楚味的个性;“每周经济观察”体现经济评论价值。然后,本文对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报纸新闻评论栏目进行共性研究,总结出成功经验:根据编辑方针,明确栏目的宗旨;锁定目标读者,找准栏目的定位;运用多种方法,起好栏目的名字;分析自身条件,形成栏目的风格;注重作品质量,提升栏目的品味;拓宽言论范围,保证栏目的稿源。但是国内报纸新闻评论栏目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如没有塑造品牌栏目的意识;呈现同质化现象;片面追求时效性;出现泛娱乐化的倾向;缺乏舆论监督力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也给出了相关建议:创建并保持栏目品牌的竞争力;破解栏目同质化现象;树立栏目的策划意识;增强栏目的服务型功能;保持栏目的专业化;加强与网络评论栏目的互动。

吴锋[7](2009)在《池上生芙蕖 看花满眼花——新中国60年60报回望与盘点》文中提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中国内地的解放和新政权的巩固,全国各机关、团体、组织以及各个方面的报刊纷纷创刊或复刊,报业和新中国其他事业一样出现了长足的进步。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内地共有公私营报纸253种,总发行量250万份。到2007年中国内地出版报纸1938种,平均期印数20545.37万份,总印数437.99亿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报纸门类越来越齐全,内容涉及社会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本文上榜报纸无一不是某一门类的代表或者区域性的报纸代表。一是机关报的代表。有新中国成立前就创办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作为机关报的代表始终引领时代先声。二是各类与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报纸大量涌现,如有关文化娱乐、卫生健康、体育等方面的报纸不仅数量多,而且发行量大,如《体坛周报》就是其中的翘楚。三是晚报、晨报、青年报、都市类报纸的繁荣。如较早创办的《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以及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市民报激荡着读者心灵,满足着亿万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教育辅导类报纸、财经类报纸以及时事新闻类报纸异军突起,如《英语辅导报》发行量过千万份,《第一财经日报》影响独特,《参考消息》《环球时报》广受读者喜爱。60年风风雨雨,中国报纸在与时代同行的历史征程中,经历着太多的时代考验。本文围绕着报业应遵循新闻规律,结合报纸在读者中的影响力、报纸的内容创新性、历史潮流和行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而确定其入选的理由,以此作为读者了解中国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吴晓辉[8](2006)在《时评研究:演进·特点·功能》文中指出时评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百余年历史了,它在中国新闻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曾为增强媒介言论的可读性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同时还几度是诸多新闻媒体相互竞争时所握持的一个重要武器。 由于各种原因,时评也曾几度升沉。20世纪末21世纪初,时评又开始在我国新闻媒体中得以复兴,并在短短几年间达到了高度繁荣。随之时评研究的热潮也展开了,研究性文章纷纷出现。但目前的研究中对个案和对个别问题的研究多,系统研究少。而且在对时评文体一些核心问题的分析上还尚显含混。 本文选取“时评”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时评的界定、历史沿革、特点、功能等方面的系统探究,对这一文体有一个明晰的把握。 在第一部分中,本文对诸多研究者给出的“时评”定义进行了归纳,并对时评进行了界定。随后在这种界定的基础上对百余年来时评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最近这次时评高度繁荣的状况进行了描述和概括。随即在考察时评实践的基础上归纳了“传播的强时效性”、“参与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创作的理性和批判性”等时评的特点。并结合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的主要时代命题,归纳了时评对中国社会的作用。

戴仲燕[9](2005)在《党报新闻报道:与时俱进的三大创新》文中研究指明

周跃敏[10](2004)在《既要看主观愿望 更要看社会效果——正面宣传与改进报道》文中认为以正面宣传为主,既要有量的要求,更要有质的标准;既要看办报人的主观愿望,更要看报纸宣传的社会效果。党报的宣传应该最大限度地追求见人见事又见理的境界,把新鲜的事实和一定的思想内涵有机地结合起来,高看一眼,深挖一层,以小见大,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党报改版,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版面设置要到位,二是稿源渠道要畅通。新华日报在新一轮改版中实行特派记者制度,通过编辑记者“三深入”推动新闻宣传“三贴近”,这是探索党报正面宣传规律的有益尝试,对提高办报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新华日报《本报观察家》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华日报《本报观察家》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论文提纲范文)

(1)1949年以来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媒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第四节 时间划分依据与论文框架
        一、时间划分依据
        二、论文框架
第二章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媒介形象概述
    第一节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媒介形象
        一、单质化的“人民英模”
        二、充满争议的“海外兵团”
        三、娱乐化的“网红”
    第二节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媒介形象的演变
        一、贯穿始终的“英雄形象”
        二、独具特质的“体育明星”
        三、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红”
    第三节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媒介形象嬗变之因素
        一、政治话语的影响
        二、乒乓体制的改革
        三、媒体技术的革新
第三章 “全民健身”与“国家认同”的媒介诉求
    第一节 “全民健身”中的“为国争光”形象
        一、“一致”的宣传理念
        二、寻求世界认同的政治形势
        三、激励国人情感的宣传原则
    第二节 中美外交突破口的媒介形象建构
        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宣传口号
        二、“乒乓球外交”
        三、体育服务于政治
第四章 “叛逆者”与“海外兵团”的媒介书写
    第一节 “叛逆者”的媒介形象
        一、乒乓体制的“内部规则”与“媒介质疑”
        二、集体的荣耀与个人的价值
        三、从“支持”到“批判”的媒介定性
    第二节 “海外兵团”的媒介形象建构
        一、由“宣传”向“新闻”过渡
        二、“为其正名”的媒介立场
        三、“心系祖国”的媒介肯定
第五章 “网红乒乓”的媒介形象
    第一节 “瓷娃娃”福原爱的媒介形象建构
        一、“中日关系正能量”的媒介基调
        二、媒介的“一致表达”与当事人的“主动发声”
        三、日常生活的“微”传播形态
    第二节 实力雄厚的“男运动员网红”
        一、“独孤求败最强战队”
        二、“不懂球的胖子官员”
        三、“蝌蚪”现象
第六章 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媒介形象的思考
    第一节 得体的赛场表现塑造良好的媒介形象
        一、保持优秀的比赛表现
        二、和媒体进行良好的互动
        三、尊重观众和对手
    第二节 理性传播,避免神话性建构
        一、警惕神话性建构
        二、力避运动员泛政治化
        三、客观公正,体现人文关怀
    第三节 加强自媒体疏导,提升乒乓文化的审美品味
        一、推动对自媒体的疏导
        二、加强粉丝教育
        三、发挥运动员“意见领袖”作用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党报与都市报评论版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新京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新闻评论研究综述
        1.2.2 国外新闻评论研究综述
        1.2.3 党报和都市报评论研究综述
        1.2.4 《人民日报》和《新京报》两份报纸评论版研究综述
        1.2.5 报纸评论版的未来发展思路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新闻评论版的兴起与发展
    2.1 新闻评论与评论版的概念
    2.2 我国新闻评论版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2.2.1 我国报纸评论版的历史沿革
        2.2.2 我国报纸评论版的发展现状
    2.3 《人民日报》评论版概况
    2.4 《新京报》评论版概况
第三章 新闻评论版的内容分析
    3.1 《人民日报》评论版统计数据分析
        3.1.1 评论版总体情况
        3.1.2 评论版微观分析
    3.2 《新京报》评论版统计数据分析
        3.2.1 评论版总体情况
        3.2.2 评论版微观分析
    3.3 两份报纸评论版的对比分析
        3.3.1 人民日报:主打权威,注重政策导向
        3.3.2 新京报:主打观点,注重视角独特
    3.4 2014年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个案比较分析
    3.5 两份报纸评论版的异同
        3.5.1 相同之处
        3.5.2 不同之处
第四章 我国报纸新闻评论版发展机遇、问题与建议
    4.1 我国报纸新闻评论版的发展机遇和问题
    4.2 对我国报纸新闻评论版未来发展的建议
        4.2.1 建立成熟的战略规划和高效的评论操作机制
        4.2.2 评论专业化与大众化并行助推“雅俗分赏”
        4.2.3 进一步建设更具多样性的作者队伍
        4.2.4 加强评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纸媒与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记录器”
        1、西方报纸与社会现实
        2、新闻史学视角下的中国报纸
        3、报纸叙事与社会转型
    二、中国特色的党报事业
        1、党报产生及社会属性
        2、党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党报效应”
        4、读者群的社会分层
    三、时代“写意”:党报头版反映社会变迁的主要方式
        1、党报反映变迁的逻辑
        2、党报新闻:时代“写意”
        3、头版的“历史人格化”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一、媒体与社会变迁理论
        1、社会变迁理论
        2、传播制度与议程设置理论
        3、政治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二、国内党报研究成果梳理
        1、研究的热点
        2、党报头版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3、党报研究典例:人民日报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抽样法
        2、文献法
第三章 新华日报历史变迁与社会特质
    一、研究对象的提出
        1、新华日报的历史和发展
        2、新华日报的特质
        3、历史地位及现实成就
    二、头版及议程设置
        1、舆论引导的主阵地
        2、“头版难题”
        3、议程设置与现实挑战
    三、头版的导向与社会
        1、意识形态导向
        2、改版与变化
        3、版面与社会的折射
第四章 头版新闻要素分类与分析
    一、党报头版头条
        1、地位及重要性
        2、头条与政治领导人报道
        3、头条新闻的内容与分类
    二、头版历年的新闻要素统计分析
        1、1978—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
        2、1989—1993年:从“六四”到“南巡”
        3、2000—2003年:进入WTO时代
    三、头版会议新闻的统计及变迁
        1、头版央地会议的“新闻拼图”
        2、头版会议新闻的变与不变
        3、党报会议新闻的“传播失灵”
第五章 新华日报头版与农业
    一、农业:党报头版报道中的“重中之重”
        1、农业在头版中的位置
        2、关于农业和土地关系的新探讨
    二、从农村到城市
        1、“农民话语”与“城市社会话语”
        2、城市社会的来临
        3、“农民的终结”及中国本土化争议
第六章 新华日报头版“个体”人物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西方社会学视野下的个人与社会
        2、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之下的个体与集体
        3、“个人”的现代性蕴含
    二、头版个体出现的频率
        1、“公”与“私”的宣传
        2、个体新闻出现的频率和变化
        3、“典型人物”的政绩化倾向
第七章 新华日报头版的“新闻维稳观"
    一、头版新闻报道的内在特征
        1、头版政治性与新闻性的隐性冲突
        2、头版领导人的形象诉求
        3、重大新闻的隐晦传播特征
    二、“新闻维稳观”的操作模式
        1、“六四事件”的新闻策略
        2、“基辛格角”的形成与传承
    三、“新闻维稳观”的未来发展
        1、“喉舌论”的极端化发展
        2、“维稳观”的三阶段
        3、新闻维稳的关键在于正确“发声”
第八章 新华日报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个传统
        1、舆论监督的历史形成
        2、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3、舆论监督的方式与成效
    二、舆论监督的流变
        1、从强力到困境
        2、“打死老虎”现象
        3、“内参”的现状与未来
    三、前景与路径选择
        1、舆论监督与宣传部门的“和谐”
        2、党委政府“撑腰”与舆论监督的困境
        3、评论成为党报舆论监督的新武器
第九章 新华日报头版新闻话语形式
    一、话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1、“话语”辨析
        2、话语模式
        3、话语折射
    二、党报话语的表达模式与风格
        1、《人民日报》国家话语的表达策略
        2、《中国青年报》的新闻叙述模式
    三、新华日报的新闻话语的变迁
        1、头版通讯标题的话语模式
        2、头版通讯内容的话语模式
        3、权威话语主体:从官员到专家
第十章 思考与前瞻
参考文献
后记

(4)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延安时期”的界定
    1.1.2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问题与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目的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1.4.1 对翻译史学研究的意义
    1.4.2 对延安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翻译史研究方法与成果
    2.1.1 国外翻译史研究
    2.1.2 国内翻译史研究
2.2 翻译史的研究维度
    2.2.1 翻译活动与政治权力
    2.2.2 翻译活动与翻译生态环境
    2.2.3 翻译活动与翻译伦理 第三章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生成语境
3.1 延安马列理论学习的需要
    3.1.1 延安马列着作翻译机构
    3.1.2 马列着作翻译政策
3.2 延安了解世界的需要
3.3 世界了解延安的需要
    3.3.1 延安的外事与外交活动
    3.3.2 外事外交翻译机构
3.4 延安的外宣需求
    3.4.1 延安时期的外宣政策
    3.4.2 延安时期的外宣机构
3.5 翻译人才的需求
    3.5.1 军事翻译人才的需求
    3.5.2 外事翻译人才的需求
3.6 延安时期的翻译生态环境
    3.6.1 国际、国内的翻译生态环境
    3.6.2 边区的翻译生态环境 第四章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译者主体
4.1 延安时期的翻译者群像
    4.1.1 翻译群体的构成
    4.1.2 翻译群体的整体特征
    4.1.3 翻译群体的翻译伦理
4.2 译者主体的认可
    4.2.1 译者主体的边区认可
    4.2.2 译者主体的社会认可
4.3 译者主体的历史作用 第五章 延安时期的翻译人才培养
5.1 翻译人才培养的语种类型
    5.1.1 日语军事翻译人才培养
    5.1.2 俄语军事翻译人才培养
    5.1.3 英语外事翻译人才培养
5.2 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与成效
    5.2.1 应用型人材培养模式
    5.2.2 翻译培养的成效
    5.2.3 延安时期翻译培养的局限
5.3 延安翻译人才培养与新中国的外语教育
    5.3.1 对新中国外语高校发展的影响
    5.3.2 对新中国外语高校教学模式的影响 第六章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翻译产品
6.1 内宣翻译产品
    6.1.1 马列经典译着
    6.1.2 《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的翻译文章
6.2 外宣翻译产品
    6.2.1 日文翻译宣传品
    6.2.2 外宣刊物
    6.2.3 对外广播稿翻译
6.3 延安时期翻译产品的宣传价值 第七章 结语
7.1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特质
    7.1.1 政治特质
    7.1.2 宣传特质
    7.1.3 生态化特质
    7.1.4 军事口译特质
7.2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研究的学术价值
    7.2.1 延安时期翻译专题史
    7.2.2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与我国应用翻译研究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的可能性
7.4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1. 对论文选题的说明
2. 毛泽东在陕北会见国际友人活动目录
3. 延安出版的马列着作和译着
4. 《新华周刊》注册表与查封训令

(5)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文献综述
    三 主要概念界定及理论借鉴
    四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意义
    五 篇章结构
第一章 密苏里模式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新闻教育萌芽与社会文化
        一 孕育萌芽
        二 理论思潮
        三 理念更新
    第二节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创建与发展
        一 学院的创建
        二 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
        三 对新闻界的贡献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输出的动力
        一 新教传教运动
        二 理想主义出发点
        三 现实主义出发点
        四 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
    小结
第二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
    第一节 特定的历史背景
        一 世纪之交中国报界列强纷争
        二 新闻教育被视为一条救国之路
    第二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的发端
        一 开办新闻教育大势所趋
        二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三 早期的新闻学着作
    第三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蓬勃开展
        一 圣约翰大学报学系
        二 燕京大学新闻系
        三 新闻教育在中国高校的普遍确立
    小结
第三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中国布道者
        一 沃尔特·威廉密苏里模式之父
        二 沃尔特·威廉的中国情结
        三 沃尔特·威廉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
    第二节 “密苏里帮”在中国
        一 “密苏里帮”及其中国理想
        二 “密苏里帮”代表人物
        三 “密苏里帮”对中国的辐射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影响下的中国新闻人
        一 密苏里—燕京交流计划
        二 个案考察
        三 群体贡献
    小结
第四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传入与冲击
        一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基本规律
        二 在冲击中不断适应与变迁
    第二节 中美新闻教育的交融与整合
        一 中美文化交流的一根纽带
        二 由照搬到形成自身特色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闻教育模式
        一 教育理念:培养中国富有服务精神的新闻人
        二 学制选择:按中国社会需求进行多样化设置
        三 课程设置:通识化理论与中国报业实践相结合
        四 资源配备:强调本土化兼具国际化
    第四节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反思与启示
    小结
第五章 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
    第一节 与中国新闻教育近代化
        一 提供借鉴样板
        二 共享教育方法
        三 建立基本学制
    第二节 与中国报业近代化
        一 促进报业观念近代化
        二 催生报业从业者职业化
        三 创新报业经营及编排模式
        四 推动中西方报界交流
    第三节 与中国政治近代化
        一 模式探讨
        二 人才培养
        三 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四 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的作用
    小结
结语
    一 全文主要观点概述
    二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对美国的影响
    三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回归
参考文献
    一 主要中文着作
    二 主要中文论文
    三 主要档案资料
    四 其他主要资料
    五 主要西文文献
附录:英文人名汉译表
后记

(6)1999年~2009年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发展
    2.1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产生背景
    2.2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发展历程
第3章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现状和特点
    3.1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现状
    3.2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特点
        3.2.1 实现栏目品牌化
        3.2.2 突出栏目新闻性
        3.2.3 走向栏目平民化
        3.2.4 转向专而精模式
        3.2.5 推动异地舆论监督
        3.2.6 融合报网评论栏目
第4章 部分报纸新闻评论栏目解读
    4.1 "人民论坛"
        4.1.1 "人民论坛"的简述
        4.1.2 "人民论坛"的特点
    4.2 "今日谈"
        4.2.1 "今日谈"的简述
        4.2.2 "今日谈"的特点
    4.3 "冰点时评"
        4.3.1 "冰点时评"的简述
        4.3.2 "冰点时评"的特点
    4.4 "方舟评论"
        4.4.1 "方舟评论"的简述
        4.4.2 "方舟评论"的特点
    4.5 "三楚放谈"
        4.5.1 "三楚放谈"的简述
        4.5.2 "三楚放谈"的特点
    4.6 "每周经济观察"
        4.6.1 "每周经济观察"的简述
        4.6.2 "每周经济观察"的特点
第5章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成功经验
    5.1 根据编辑方针,明确栏目的宗旨
    5.2 锁定目标读者,找准栏目的定位
    5.3 运用多种方法,起好栏目的名字
    5.4 分析自身条件,形成栏目的风格
    5.5 注重作品质量,提升栏目的品味
    5.6 拓宽言论范围,保证栏目的稿源
第6章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不足与建议
    6.1 报纸新闻评论栏目存在的问题
        6.1.1 没有塑造品牌栏目的意识
        6.1.2 呈现同质化现象
        6.1.3 片面追求时效性
        6.1.4 出现泛娱乐化的倾向
        6.1.5 缺乏舆论监督力度
    6.2 对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的建议
        6.2.1 创建并保持栏目品牌的竞争力
        6.2.2 破解栏目同质化现象
        6.2.3 树立栏目的策划意识
        6.2.4 增强栏目的服务型功能
        6.2.5 保持栏目的专业化
        6.2.6 加强与网络评论栏目的互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时评研究:演进·特点·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1) 世纪之交的时评图景
    (2) 时评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3)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4) 几点说明
二、时评的界定
    (1) 我国研究者对时评的几种定义
    (2) 时评的界定
三、时评的演进与升沉
    (1) 时评的萌芽
    (2) 清末 时评创作的自觉时代到来
    (3) 民国时评 文人知识分子的“狂欢盛宴”
    (4) 20世纪50年代后 时评日渐边缘与沉寂
    (5) 《冰点时评》促动的复兴
    (6) 专版化、论坛化引发的繁荣
四、时评的特点
    (1) 传播的强时效性
    (2) 参与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3) 创作的理性和批判性
五、时评的功能
    (1) 晚清民国时期时评对中国的作用
    (2) 新中国早期时评对中国的作用
    (3) 新世纪时评对中国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党报新闻报道:与时俱进的三大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改革会议报道促进政治文明进步
强调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打造党报思想库适应新媒体技术挑战

四、新华日报《本报观察家》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论文参考文献)

  • [1]1949年以来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媒介形象研究[D]. 何沁袁. 苏州大学, 2018(01)
  • [2]党报与都市报评论版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新京报》为例[D]. 李凌彤. 西北大学, 2014(07)
  • [3]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D]. 燕志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4]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及其影响研究[D]. 袁西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12)
  • [5]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D]. 林牧茵. 复旦大学, 2012(03)
  • [6]1999年~2009年报纸新闻评论栏目研究[D]. 易杨. 湖南大学, 2010(03)
  • [7]池上生芙蕖 看花满眼花——新中国60年60报回望与盘点[J]. 吴锋. 编辑之友, 2009(09)
  • [8]时评研究:演进·特点·功能[D]. 吴晓辉. 西北大学, 2006(11)
  • [9]党报新闻报道:与时俱进的三大创新[J]. 戴仲燕. 新闻战线, 2005(12)
  • [10]既要看主观愿望 更要看社会效果——正面宣传与改进报道[J]. 周跃敏. 新闻战线, 2004(11)

标签:;  ;  ;  ;  ;  

新华日报《本报观察员》被评为中国新闻着名栏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