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睡眠障碍临床监测工具研究

加强睡眠障碍临床监测工具研究

一、加强睡眠障碍的临床及监测工具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羽双,杨斯钰,金梦[1](2022)在《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文中提出目的检索并整合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以及ClinicalKey、BMJ Best Practice、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等指南相关专业网站有关老年人睡眠障碍管理相关的所有证据并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文献16篇,其中指南3篇、证据总结4篇、专家共识2篇、临床决策2篇、立场声明2篇、系统评价3篇。从睡眠评估、非药物干预策略和药物管理3个方面总结了20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管理的最佳证据,能够为护士进行干预提供依据。由于本研究总结的证据来自多个国家,护士要结合具体情况考虑证据的适用性及可行性。

倪郡泽,唐浩[2](2022)在《药物滥用者睡眠障碍及干预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际毒潮席卷下,药物滥用早已成为世界性难题。药物滥用不仅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带来严峻的威胁,对滥用者个人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严重的损害。药物滥用与睡眠障碍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睡眠障碍是药物滥用引发的机体症状之一,另一方面睡眠障碍会恶化药物滥用的程度。本文旨在对药物滥用者的睡眠障碍及其诊断评估方法与干预措施进行系统的综述,以期改善药物滥用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戒断后的保持率,也为药物成瘾行为的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苗苗,陈锦秀[3](2022)在《PICU患儿睡眠评估及睡眠障碍干预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睡眠障碍在PICU患儿中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对患儿的生理、心理产生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儿住院期间疾病的转归和出院以后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综述了PICU患儿睡眠评估及睡眠障碍的干预策略,为临床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儿的睡眠障碍,向患儿提供更好的睡眠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陈梦娇,赵洁,范凯婷,常红,姚辉[4](2021)在《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卒中相关睡眠障碍作为卒中后较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对患者的预后及康复产生较大影响,但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需要通过相关评估量表对卒中相关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以便临床干预,提升患者预后。本文针对卒中相关睡眠障碍的主客观评估工具进行综述,旨在为卒中相关睡眠障碍的诊断、干预及效果的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及参考依据。

刚丽丽[5](2021)在《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近年来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患病率不断地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状态受到严重影响,为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我们需要探索一种疗效显着且安全无依赖性的治疗方案。从古至今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失眠都取得了良好疗效,本研究采用针刺董氏奇穴及耳尖放血的方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董氏奇穴是在传统针灸学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特色针法,治疗特色是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能促进失眠患者睡眠恢复;耳尖放血有清肝泻火,活血化瘀,解郁安神的作用,这两种中医特色疗法有机结合,能有效的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产生更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本论文由文献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两部分组成,评价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索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方案的临床可行性与疗效优势,为以后的科研提供循证医学依据。研究一:目的:通过对针刺董氏奇穴治疗失眠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系统评价董氏奇穴对照普通针刺、中药治疗、西药治疗等其他疗法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常用的有效穴位,发现既往研究中的不足。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开始至2020年9月15日,检索文献为董氏奇穴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参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符合筛选条件的文献,按照Cochrane标准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同时提取治疗方法、常用穴位、有效率、安全性等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使用R(version 4.0.2)软件Meta包对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获取结论。结果: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3个董氏奇穴对照其他疗法治疗失眠症的RCT研究,共纳入病例1128例,本研究中涉及穴位共24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前7位主穴分别是人皇穴、地皇穴、天皇副穴(肾关)、镇静穴、天皇穴、五花穴、火主穴。其中有12项研究讲述了随机试验方法,纳入的13篇文献均未明确描述分配隐藏,没有文献明确报告具体盲法,纳入文献中有6篇提及脱落病例情况及处理措施。Meta分析结果:1.董氏奇穴对照其他疗法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影响纳入研究的13篇文献均报告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说明董氏奇穴治疗失眠临床疗效更好。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因子积分的影响治疗组的PSQI总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说明董氏奇穴治疗失眠可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的PSQI总分;治疗组在改善入睡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董氏奇穴治疗失眠可缩短入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失眠患者睡眠效率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董氏奇穴能显着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失眠患者睡眠时间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董氏奇穴在改善睡眠时间方面的疗效较好;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董氏奇穴在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方面的疗效较好;治疗组的日间功能障碍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董氏奇穴治疗失眠可明显改善失眠患者日间功能。3.发表偏倚结果显示漏斗图呈正态分布,分布相对集中,形态对称,表明纳入的文献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极小。结论:董氏奇穴针法治疗失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在改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等方面优于其他疗法。可能的有效穴位为人皇穴、地皇穴、天皇副穴、镇静穴、天皇穴、五花穴、火主穴。研究二:目的:观察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制;同时观察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势,总结最佳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按照纳排标准将纳入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或普通针刺治疗,总疗程28天。通过记录睡眠日记监测睡眠情况,分别在治疗第1天、治疗后14天及治疗后28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睡眠状况评估;分别于治疗第1天及治疗后28天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多导睡眠图监测(PSG)、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进行睡眠相关指标评估,同时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血清褪黑素(MT)含量,统计评价各项指标的变化,多时点、多角度观察综合临床疗效。结果:1.一般资料与基线比较本研究共纳入100例患者,两组间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基线情况比较以及治疗前PSQI、SRSS等量表总分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脱落病例共5例,其中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组1例,常规针刺组4例。2.PSQI评分及因子积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SQI各因子积分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因子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积分显着降低对照组(P<0.01,P<0.05)。3.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更显着。4.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睡眠时间、S2、SWS、NREM、REM时间均有所延长(P均<0.05),且治疗组延长时间显着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睡眠效率均有所提高(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入睡时间均有所缩短(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S1均有所延长(P均<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延长(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觉醒次数均有所减少(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5.其他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后SR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检测褪黑素(MT)水平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褪黑素水平均有所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褪黑素水平升高更显着(P<0.05)。治疗前后检测5-HT水平变化,治疗组5-HT水平有所升高(P<0.05),对照组5-HT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对5-HT含量的改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SQI量表中主观记录的SL与PSG客观监测SL比较均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SQI量表中主观记录的TST与PSG客观监测的TST比较均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疗效显着,该治疗方案能减轻失眠患者的睡眠障碍,缩短入睡时间,增加睡眠时间,提高患者的睡眠效率,改善睡眠质量,并使患者的日间功能得到恢复,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2.作为中医特色治疗方法,董氏奇穴与耳尖放血各自本身具有改善睡眠的临床疗效,两者联合应用,存在叠加协同作用,比普通针刺更具优势。3.从治疗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针刺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改善睡眠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MT、5-HT水平有关。

黄燕熙[6](2020)在《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方案对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disorder,PDSD)患者运动症状及睡眠结构的影响,同时探寻优化PD中西医治疗方案对PD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等睡眠-觉醒调节机制的影响,以期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70例,采用数字查表法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在美多芭加喹硫平稳定用药的基础上,应用温针灸进行治疗,隔日1次,一周3次,12次为一疗程,共计3疗程;对照组予以美多芭加喹硫平进行治疗,疗程为1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12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UPDRS-Ⅲ、PDSS、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 ESS)及中医症候积分和疗效评定。同时,于治疗前后进行PSG(Polysomnography)监测并分析两组患者睡眠结构变化情况,同时详细记录相关结果。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先检验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及临床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有显着性差异。并根据用药前后的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比较分析其安全性。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70例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脱落率为4.29%,总计67例按疗程完成全部治疗。治疗过程中67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和血常规、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及血药浓度等实验室指标均未出现显着的异常变化。(2)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个量表积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UPDRS-III评分均有下降,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12周后,两组的UPDRS-III评分与治疗前对比,显着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PDSS评分均明显升高。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对比,两组PDSS评分均显着升高(P<0.05),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后,分别与治疗前对比,对照组组内比较,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组内评分显着降低,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组内睡眠有效率均提高,转醒次数减少、REM睡眠持续时间及N3睡眠持续时间均有显着增加(P<0.05),且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并计算两组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结果表明:两组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针灸联合口服美多芭及喹硫平和单纯使用美多芭加用喹硫平均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能力,改善PDSD患者的睡眠质量。(2)两种治疗方案比较,温针灸联合口服美多芭及喹硫平对PDSD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客观睡眠结构及运动功能的总体改善程度优于单纯西药组。(3)中医温针灸在促进患者运动能力提升的同时通过纠正PDSD患者紊乱的睡眠结构而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此外,对PDSD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等睡眠-觉醒调节机制有显着改善作用。

陶朝辉[7](2020)在《预防ICU谵妄的睡眠集束化策略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构建预防ICU谵妄的睡眠集束化策略,评价其对ICU患者睡眠及谵妄的应用效果,为临床ICU患者睡眠管理和预防ICU谵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基于循证研究方法,获取并分析国内外ICU患者睡眠管理预防谵妄的相关证据,并进行最佳证据总结。2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预防ICU谵妄的睡眠集束化策略(SLEEP-MAD bundle)。3采用类实验研究,选取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2019年09月至2019年11月入组的研究对象为对照组,按ICU常规护理并实施预防ICU谵妄的ABCDEF集束化策略(ABCDEF bundle)。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02月入组的研究对象为干预组,干预组在ABCDEF bundle的基础上实施睡眠集束化策略(SLEEP-MAD bundle)。对比两组睡眠、谵妄、预后、环境等观察指标,比较两组ICU医护人员执行ABCDEF bundle的依从性及每个月SLEEP-MAD bundle的依从性。研究结果1最佳证据总结共纳入22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系统评价2篇、随机对照研究14篇、类实验研究2篇。最佳证据包括建立统一的睡眠管理流程、控制光线、提供眼罩和耳塞、减少环境噪音、提供非药物助眠措施、选择合适的助眠药物、鼓励患者日间活动、维持患者正常昼夜节律等方面,共27条。2德尔菲专家咨询的两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7,一、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00、0.336,最终形成的SLEEP-MAD bundle,包括8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3干预研究共纳入92例研究对象,对照组57例,干预组35例(受新型冠状肺炎影响,实际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01月25日)。睡眠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得分比较(67.63±11.43 vs 57.09±13.90,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时间(5.3±5.67 vs 4.16±1.26,h),干预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谵妄发生率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3%和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患者中,干预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0%vs 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谵妄持续时间及ICU无谵妄/昏迷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结局指标比较:干预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使用总量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光照及噪声比较,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U住院费用、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ICU死亡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务人员执行ABCDEF bundle依从性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总依从率分别为74.0%和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医护人员执行SLEEP-MAD bundle的依从率从干预后1个月的75.3%提高到干预后2个月的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本研究基于最佳证据总结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了预防ICU谵妄的睡眠集束化策略(SLEEP-MAD bundle)。临床应用研究发现在ABCDEF bundle的基础上实施SLEEP-MAD bundle显着改善患者主观的睡眠质量和延长睡眠时间,降低机械通气患者ICU谵妄的发生率。基于多学科协作团队实施SLEEP-MAD bundle,实施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进行监督,可以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执行SLEEP-MAD bundle的依从性。

丁嘉琳[8](2020)在《女性护士职业倦怠和睡眠障碍的关系:恢复体验的中介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睡眠是人类正常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睡眠问题已成为普遍困扰人们身体和心理的问题。护士作为特殊的职业人群,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这些压力会导致睡眠问题以及职业倦怠,进而造成睡眠障碍,导致恶性循环。恢复体验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资源,有助于缓解护士在工作中的消极情绪与倦怠,提高身体和心理健康,缓解职业倦怠以及睡眠障碍。本研究是首次探讨女性护士恢复体验在职业倦怠和睡眠障碍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有助于了解女性护士的睡眠障碍情况,为提供改善女性护士睡眠障碍的干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达到缓解女性护士睡眠障碍,提高身心健康的目的。方法: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辽宁省沈阳市三级医院进行了横断面调查,采用比例抽样法,根据沈阳市的地理分布情况,从每个地区(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随机抽取共计5家三级医院,每个医院随机抽取30%左右的工作年限为1年及以上的女性护士。采用自填式手机问卷,对所选调查对象进行人口统计学、职业倦怠、恢复体验和睡眠障碍的调查。在调查问卷开始前获得参与者的知情同意,问卷有效应答率为82.15%。采用SPSS17.0以及Amo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本研究中女性护士睡眠障碍率为25.5%,夜班、慢性病、情感衰竭、成就感水平、心理脱离和放松体验是睡眠障碍的预测因子。其中,职业倦怠与睡眠障碍正相关,且对女性护士睡眠障碍的预测作用最为显着。恢复体验在职业倦怠和睡眠障碍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本研究中女性护士的睡眠障碍率相对较低,但是女性护士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睡眠障碍仍不能忽视。本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女性护士的恢复体验水平有助于缓解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进而改善睡眠障碍。

曹袁媛[9](2020)在《术前睡眠障碍对全身麻醉药物敏感性和术后谵妄的影响》文中指出背景 现代社会中因竞争日渐激烈、工作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睡眠障碍患者比例不断增加。而围术期恐惧、焦虑、疼痛以及环境干扰等因素进一步加重睡眠紊乱。睡眠障碍能引起内分泌、心血管系统和全身自主神经,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从而可能对全身麻醉状态产生调节作用。睡眠剥夺增加大鼠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睡眠障碍可能参与增加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然而,到目前为止睡眠障碍对全身麻醉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未见报道,以及睡眠的改变与手术后认知功能减退之间的联系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拟观察麻醉前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对常见全身麻醉药物剂量或敏感性的变化以及可能的机制,以及术前睡眠障碍是否与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相关;初步探讨术前睡障碍对全身麻醉的影响及机制,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以期进一步提高麻醉质量、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目的 本研究拟探讨:(1)睡眠障碍对吸入麻醉药七氟醚的麻醉效能有无影响,并观察睡眠障碍患者血浆食欲素A浓度与正常睡眠者有无差异,以及食欲素A浓度差异与七氟醚作用差异间是否存在相关性。(2)睡眠障碍对静脉麻醉药丙泊酚的麻醉效能有无影响,并观察睡眠障碍患者与正常睡眠者相比血浆食欲素A浓度的差异与丙泊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的差异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3)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前合并睡眠障碍是否为POD的独立危险因素;睡眠参数中入睡睡眠、觉醒时间、睡眠时长等何种因素与POD发生密切。方法(1)选择择期行乳腺手术患者共44名女性,年龄分布40-60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术前睡眠质量,将PSQI>7分定义为睡眠障碍(SD组,n=20),PSQI≤7分定义为正常睡眠(control组,n=19)。采用肺活量法进行七氟醚诱导,七氟醚浓度8 vol%载气为100%氧气、流量6L/min。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将吸入浓度缓慢减少直至呼出浓度为1.0 vol%并稳定15min。采用Dixon“up and down”方法测定半数苏醒肺泡内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Awake,MACawake)。根据前一例患者对言语指令的阳性或阴性反应,增加或减少下一个病例的预设浓度0.2 vol%。观察前留取血标本测量患者的血浆食欲素A值。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血糖、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输注液体量,以及每一位患者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及反应。(2)选择择期手术患者68例,年龄40~60岁,ASA分级Ⅰ~Ⅱ级,依据PSQI分为两组:PSQI>7分为睡眠障碍组(SD组,n=32),PSQI≤7分为正常睡眠组(NS组,n=34)。入室后开放静脉、心电监测、面罩吸氧,留取血标本测量血浆食欲素A浓度。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进行丙泊酚阶梯式血浆靶控输注,初始血浆浓度(concentration of plasma,Cp)设定为1.0ug/ml,当效应室浓度(concentration of effect site,Ce)达到 1.0 ug/ml 后,每隔 30 秒以 0.2ug/ml 递增 Cp,每 15 秒呼唤患者姓名直至意识消失。继续增加效应室浓度直至BIS小于60,停止增加效应室浓度并稳定5min后停止输注。停药后每15秒轻拍并呼唤患者姓名直至有反应。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意识消失时、BIS<60时、意识恢复时的丙泊酚Ce。(3)选取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6例,男女不限,年龄>65岁,ASAI~Ⅱ级。患者采用静脉麻醉药物诱导,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单肺通气期间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避免低氧血症。术后常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待自主呼吸恢复后转入麻醉恢复室,拔除气管导管后返普通病房。术后1~5天采用CAM量表评定是否发生术后谵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PSQI量表评分及量表中各睡眠参数,计算觉醒占总睡眠时长比例(wake after sleep onset,WASO);记录术中麻醉时间、尿量和术后谵妄发生情况。结果(1)睡眠障碍组七氟醚MACawake值为0.80%(95%CI,0.683-0.926%),正常睡眠患者七氟醚 MACawake 值为 0.60%(95%CI,0.493-0.689%),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组间相对中位效价为0.75(95%CI,0.236-0.969)。与正常睡眠患者相比,睡眠障碍组血浆食欲素A浓度明显增加(72.17±18.24 vs.36.16±14.18 pg/mL),并且食欲素A浓度与患者苏醒概率成正相关(OR=1.081,95%CI=1.020-1.146,P<0.01)。(2)与正常睡眠患者相比,睡眠障碍组血浆食欲素A浓度增高;睡眠障碍组丙泊酚靶控输注Ce在意识消失时(2.53±0.26 ug/mL)、进入麻醉状态时(3.30±0.35 ug/mL)和意识恢复时(1.76±0.38 ug/mL)均较正常睡眠者高(2.38±0.3ug/mL、3.15±0.28 ug/mL、1.59±0.26ug/mL);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食欲素A浓度与各时点丙泊酚Ce均存在正相关。(3)随年龄增加,入睡时间并未随之增加;而觉醒时间、WASO明显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明显减少(P<0.05)。与正常睡眠者相比,睡眠障碍患者总睡眠时间并未减少,但入睡时间、觉醒时间、WASO明显增加,有效睡眠时长下降(P<0.05)。将多个POD相关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变量后得出是否睡眠障碍、觉醒时间和WASO为POD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风险较高(RR=0.06,95%CI=0.008-0.312,P<0.001),其中频繁觉醒进一步增加POD的几率。结论(1)乳腺手术患者中,睡眠障碍的患者七氟醚的MACawake值较正常睡眠患者增高,潜在的机制可能与血浆食欲素A水平增高有关。(2)术前睡眠障碍患者接受丙泊酚全身麻醉时需要更高的效应室浓度,潜在的机制可能与血浆食欲素A水平增高有关。(3)术前合并睡眠障碍尤其伴随觉醒增多、睡眠效率下降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晓丽[10](2019)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了解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现状。2探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3分析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属描述性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49月长沙市某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医学应对问卷(MCMQ)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3份,收回有效问卷202份,回收有效率为99.5%。运用统计软件SPSS 20.0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经分析所有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频数、构成比等描述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构成比等描述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睡眠质量的现状;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与睡眠质量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本研究统计检验显着性水平均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冠心病PCI术后患者IDA得分为(17.01±7.60)分,负性情绪的发生率为63.8%,其中抑郁、焦虑、激惹的发生率分别为39.6%、8.4%、15.8%。≥60岁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抑郁维度得分为(6.45±3.10)分,高于<60岁患者该维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总分、抑郁维度和内向性激惹维度的比较,经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5.664、5.646和4.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在业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焦虑得分高于在业者,分数分别为(4.85±2.78)分、(3.95±2.53)分;不在业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IDA总分高于在业者,分数分别为(17.78±7.83)分、(15.32±6.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PCI术后患者MCMQ中的面对维度得分为(16.91±4.20)分,低于常模,回避维度和屈服维度得分均高于常模,分数分别为(14.37±2.50)分、(9.78±3.53)分,经t检验t值分别为57.25、81.93和3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与男性患者屈服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0.59±3.59)分、(9.43±3.46)分,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患者屈服维度得分高于<60岁患者,分数分别为(10.17±3.72)分、(9.13±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面对维度得分最高,为(20.70±5.06)分;文化程度为文盲的患者屈服维度得分最高,为(12.75±3.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有配偶患者在面对维度得分较屈服维度得分高,分数为(17.18±4.13)分、(9.49±3.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在业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在面对维度得分较低,为(16.52±4.39)分,而在回避与屈服维度得分较高,分别为:(14.60±2.53)分、(10.17±3.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在面对维度(17.32±4.71)得分最高;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在屈服维度得分最高,为(11.03±2.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有锻炼的在面对维度得分较高,为(18.33±4.13)分;而在屈服维度得分较低,为(8.69±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朋友非常支持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在面对为得分最高,为(17.86±4.20)分;而在屈服维度得分最低,为(9.27±3.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正常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在面对维度得分较高,为(17.97±4.24)分;而在屈服维度得分较低,为(8.55±2.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冠心病PCI术后患者PSQI总分得分为(10.62±4.34)分,202例患者中有160例患者的PSQI总分得分≥7分,睡眠障碍发生率占比高达79.2%。冠心病PCI术后患者PSQI得分高于我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测量各维度得分中,日间功能(维度7)得分最高,为(3.78±1.95)分;睡眠效率(维度4)和睡眠延长(维度3)其次,分别为(1.80±1.18)分和(1.80±1.03)分,这三个维度的得分是名列前三的。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是否饮酒和是否饮茶,年龄、饮酒的Exp(β)分别为0.346、0.420,均<1,喝茶的Exp(β)=2.758>1,PSQI得分与睡眠质量呈反比,说明年龄和饮酒是睡眠质量的危险因子,喝茶是睡眠质量的保护因子。4冠心病PCI术后患者IDA总分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0.520,P<0.05),而PSQI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即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IDA的焦虑、抑郁维度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4、0.611,即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MQ的屈服维度得分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0.488,P<0.05),即消极应对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面对维度得分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r=-0.251,P<0.05),即积极应对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IDA的焦虑和抑郁维度得分与MCMQ的面对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69、-0.418,即负性情绪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的焦虑、抑郁维度得分与MCMQ的屈服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8、0.614,即负性情绪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大部分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和睡眠障碍是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和睡眠障碍是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2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倾向于采取屈服、回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锻炼状态、朋友支持程度和睡眠状态是应对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3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处于较差水平。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是否喝茶、喝茶频次、是否锻炼、锻炼频次、合并症、冠状动脉分布是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否饮酒和是否喝茶与睡眠质量的好坏独立相关。4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5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消极应对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积极应对则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6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与消极应对之间呈正相关,而与积极应对之间呈负相关。

二、加强睡眠障碍的临床及监测工具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睡眠障碍的临床及监测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证据检索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
    1.3 文献质量评价方法
    1.4 证据提取、评价与整合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
    2.2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2.1 指南质量评价
        2.2.2 系统评价的质量评价
        2.2.3 专家共识的质量评价
    2.3 证据描述及汇总
3 讨论
    3.1 加强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评估与管理
    3.2 实施有效睡眠障碍干预策略
4 小结

(2)药物滥用者睡眠障碍及干预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物滥用者的睡眠状态
    1.1 药物滥用后的睡眠状态
    1.2 药物戒断期间的睡眠状态
2 睡眠障碍的诊断方法
    2.1 主观自评报告
    2.2 生理监测评估技术
    2.3 诊断评估结果的差异性
3 对睡眠障碍的干预措施
    3.1 认知行为治疗
    3.2 森田疗法
    3.3 生物反馈疗法
    3.4 药物疗法

(3)PICU患儿睡眠评估及睡眠障碍干预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ICU患儿睡眠评估
    1.1 主观评估方法
    1.2 客观评估方法
2 PICU患儿睡眠障碍干预策略
    2.1 个体因素干预
    2.2 环境因素干预
    2.3 药物因素干预
3 小结与展望

(5)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失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研究进展
        2. 传统医学对肝郁化火型失眠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董氏奇穴及耳尖放血在失眠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 董氏奇穴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2. 耳尖放血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董氏奇穴治疗失眠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前言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本研究结论及对未来临床研究的指导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前言
    一、资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病例纳入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及脱落标准
        2.6 知情同意的签署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类型
        3.2 分组方案与盲法
        3.3 临床治疗方案
    4 观察指标
        4.1 一般资料情况
        4.2 主观量表指标
        4.3 睡眠结构观察
        4.4 疗效评定标准
        4.5 中医疗效判定标准
        4.6 安全性观察指标
        4.7 质量控制
    5 统计结果分析
        5.1 统计学方法
        5.2 脱落情况及统计结果
    6.技术路线图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
        1.1 一般临床资料
        1.2 Hohen-yahr分级评估
    2 量表指标结果比较
        2.1 UPDRS-Ⅲ评分比较
        2.2 PDSS评分比较
        2.3 ESS评分比较
    3 PSG监测结果与分析
    4 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及分析
    5 临床疗效的比较
    6 安全性评价
讨论与分析
    1 PD睡眠障碍临床特点及治疗概况
        1.1 PDSD临床特点
        1.2 PDSD治疗概况
    2 基于中医证候特征阐释PDSD特征
    3 温针灸治疗PDSD的相关理论依据
        3.1 温针灸的相关理论
        3.2 温针灸的治疗机理
    4 喹硫平使用依据
    5 客观疗效指标选择依据
    6 疗效指标结果分析
        6.1 一般资料分析
        6.2 UPDRS-Ⅲ评分结果分分析
        6.3 PDSS结果评分分析
        6.4 ESS结果评分分析
    7 PSG监测结果分析
    8 临床症状积分及疗效分析
    9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预防ICU谵妄的睡眠集束化策略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操作性定义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路线
第2章 预防ICU谵妄的睡眠管理的循证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资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小结
第3章 构建预防ICU谵妄的睡眠集束化策略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预防ICU谵妄的睡眠集束化策略的应用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结果
    4.5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与不足
    5.3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女性护士职业倦怠和睡眠障碍的关系:恢复体验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工具
        2.2.1 人口统计学资料
        2.2.2 职业倦怠测量工具
        2.2.3 恢复体验测量工具
        2.2.4 睡眠障碍测量工具
    2.3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3.2 变量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上的差异分析
        3.2.1 变量在年龄上的差异分析
        3.2.2 变量在婚姻状况上的差异分析
        3.2.3 变量在教育背景上的差异分析
        3.2.4 变量在职称上的差异分析
        3.2.5 变量在月收入上的差异分析
        3.2.6 变量在工龄上的差异分析
        3.2.7 变量在每周实际工作时间上的差异分析
        3.2.8 变量在夜班上的差异分析
        3.2.9 变量在慢性病上的差异分析
    3.3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3.4 睡眠障碍的分层回归分析
    3.5 恢复体验在职业倦怠和睡眠障碍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分析
4 讨论
    4.1 女性护士睡眠障碍的总体情况
    4.2 女性护士的职业倦怠正向预测睡眠障碍
    4.3 女性护士恢复体验的中介作用
        4.3.1 心理脱离、职业倦怠和睡眠障碍的关系
        4.3.2 放松体验、职业倦怠和睡眠障碍的关系
        4.3.3 掌握体验、职业倦怠和睡眠障碍的关系
        4.3.4 控制体验、职业倦怠和睡眠障碍的关系
    4.4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4.4.1 职业倦怠、恢复体验和睡眠障碍在年龄上的差异分析
        4.4.2 职业倦怠、恢复体验和睡眠障碍在婚姻状况上的差异分析
        4.4.3 职业倦怠、恢复体验和睡眠障碍在教育背景上的差异分析
        4.4.4 职业倦怠、恢复体验和睡眠障碍在职称上的差异分析
        4.4.5 职业倦怠、恢复体验和睡眠障碍在月收入上的差异分析
        4.4.6 职业倦怠、恢复体验和睡眠障碍在工龄上的差异分析
        4.4.7 职业倦怠、恢复体验和睡眠障碍在每周实际工作时间上的差异分析
        4.4.8 职业倦怠、恢复体验和睡眠障碍在夜班上的差异分析
        4.4.9 职业倦怠、恢复体验和睡眠障碍在慢性病上的差异分析
    4.5 建议
        4.5.1 职业倦怠的建议
        4.5.2 恢复体验的建议
5 结论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实践报告

(9)术前睡眠障碍对全身麻醉药物敏感性和术后谵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关键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引言
    1 睡眠障碍的认知
    2 睡眠障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3 睡眠与全身麻醉的潜在联系
    4 睡眠障碍对全身麻醉影响的研究现状
    5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科学假设
第三部分 科学研究
    研究一 术前合并睡眠障碍对七氟醚MACawake的影响
        1 背景
        2 资料和方法
        3 统计分析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研究二 睡眠障碍对丙泊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的影响
        1 背景
        2 资料和方法
        3 统计方法及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研究三 术前睡眠障碍与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联系
        1 背景
        2 资料和方法
        3 统计方法及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附表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附表2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附表3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第四部分 总的结论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围术期睡眠障碍与术后谵妄间联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质量控制
    2.4 伦理原则
3 结果
    3.1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一般资料
    3.2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影响因素
    3.3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
    3.4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
    3.5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4 讨论
    4.1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现状分析
    4.2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
    4.3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现状分析
    4.4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4.5 本研究的创新性
    4.6 本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四、加强睡眠障碍的临床及监测工具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陈羽双,杨斯钰,金梦. 中华护理教育, 2022(01)
  • [2]药物滥用者睡眠障碍及干预措施研究[J]. 倪郡泽,唐浩.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
  • [3]PICU患儿睡眠评估及睡眠障碍干预的研究进展[J]. 李苗苗,陈锦秀.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01)
  • [4]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 陈梦娇,赵洁,范凯婷,常红,姚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22)
  • [5]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D]. 刚丽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燕熙.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预防ICU谵妄的睡眠集束化策略构建及应用研究[D]. 陶朝辉. 南华大学, 2020(01)
  • [8]女性护士职业倦怠和睡眠障碍的关系:恢复体验的中介作用[D]. 丁嘉琳.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9]术前睡眠障碍对全身麻醉药物敏感性和术后谵妄的影响[D]. 曹袁媛.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1)
  • [10]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杨晓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加强睡眠障碍临床监测工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