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社会化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社会化

一、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及其社会化(论文文献综述)

钟飞燕[1](2021)在《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超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其主要实践载体——学校劳动教育,却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步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新角色,担负新使命,也必然遇到新问题。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轰轰烈烈开展的背后是各种形式化、空心化、碎片化现象,形成高投入与低实效之间的巨大反差。因此,对其进行积极的理论和现实回应,是促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和学生新特点,参照“泰勒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的教育活动科学化程序,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讨,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理论和现实回应,界定其内涵和本质是前提。学校劳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劳动”为核心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粹知识性或通识性教育活动,学校劳动教育是国家进行国民教育的专门化教育实践。其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即传播和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理论回应层面,本文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理论建构,系统分析了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及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构成要素。其一,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学校劳动教育曾被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泛化为综合社会实践的方式,这些都被历史证明是违背劳动教育客观规律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应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物质性的、技术性的功利追求回归到育人本质中来,引导学生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领悟“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理解“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其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构建应超越“工具”取向,回归“人本”取向,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包含劳动与人类历史、劳动与人生、劳动与社会、劳动与伦理等主题,并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组织起来。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性,应进一步优化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使其既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又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既与传统接轨,又与未来同向。其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为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实效性,要挖掘其困境症结,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推进评价体系的创新。在现实回应层面,本文针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出现的问题,既从长远角度做出宏观的战略思考,又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规范的措施。面对复杂的形势,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如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等,导致其陷入形式化、片面化、工具化、空心化、碎片化的困境中。为此,学校应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劳动教育平台;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此外,还应通过构建家校社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大中小一体化发展的劳育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相互的。为了提高实效性,应以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因此,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立足时代之需,在长期的互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常鑫[2](2021)在《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文明、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俨然为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及其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尊重、关注、理解他们的生存及成长,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本研究基于全纳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参与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培智学校教育为主线,同时关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生存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与教材、管理者及教师的情感与态度等多维视角切入,试图更为客观地阐述H省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当前H省培智学校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其生存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补足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和学段分布不均,仍存在入学困难,缺乏跟进和保障,就业支持相对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究其缘由,相对于家庭和社会需求,培智学校在教育教学设备、教育目标和理念,教材和课程,师资条件与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尚未能满足培智学生全纳性与创造性的拓展。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衔接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智学生的生存效度。由于受身心条件所限,培智学校学生一旦缺失家庭教育的养护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很难顺利实现学校教育效果的延续和社会性发育。因此,培智学校学生的生存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时需要医疗、残联、民政、财政等各部门予以协同,共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优势智能的可能空间和条件,进一步实现关注平等差异、积极融入社会、重审人的价值的全纳教育目标和理念。可见,培智学校的生存教育并不是纯粹地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利用一切教育力量,通过“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犹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从而尽力实现对每一位特殊学生产生实质性的生存培育,突出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从中寻求人的突破,营造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教育是培智学校学生获取生存意识与能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支持和完善生存教育条件,社会要大力接纳和提供就业机会形成长期支持体系,同时家庭要及时强化和改善培育效果。只有构建各方合作和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具备服务自身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才能更完整、自由且公平公正地参与社会融合,实现他们真正的生存价价值。

李萍[3](2020)在《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我国的竞技性体操项目一直保持着世界先进水平。大众性体操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猛,备受人们的青睐。竞技性体操和大众性体操自诞生之日起就交织在一起,时分时合,相互依撑,协同发展。大众性体操抓普及,为竞技性体操项目的发展输送人才;竞技性体操项目抓提高,为国争光。如何保证竞技性体操项目的持续优势,扩大其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又充分发挥大众性体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实现竞技性体操与大众性体操的更有效地协同发展,对我国的奥运争光、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以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研究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分析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本体基础、存在样态、动因机理与理论构想,考察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实践案例,提出了推进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现实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体操内涵的源于竞技性,宽于大众性,形成了竞技性体操与大众性体操双轨共同发展与相互促进的新局面,表现了“强身心、悦身心、美身心”的内涵属性与价值效应。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是以内涵属性表达的身心协同,外延结构表达的发展协同,价值理性表达的效益协同为本质基础;以转变体操的主体认知系统,延展体操的客体对象系统为实践旨归。2.我国体操类项目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竞技性项目与大众性项目从分离到并行,到促进融合。我国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表现为组织主体的协同、联动性的赛事活动平台,互助式的推广普及模式与合作性的组织管理体制。其发展动因机理表现为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战略的宏观推动,体操人才培养与体操普及的微观诉求,体操管理制度与资源配置的结构转变,体操治理主体与参与主体的利益驱动。其面临困境包括竞技性体操发展的时代冲突,大众性体操与竞技性体操发展的失衡,以及管理主体的角色双重与冲突。3.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是以项目间的兴强扶弱、项目互动与主体互支为基本原则;体操类项目动作内容属性表现的同质性与管理主体关系表现的同构性,以及解决其发展面临的现实困惑是促动其协同发展的主要现实依据;管理机构、发展方式、运行过程的协同发展是其整体构想;项间协同、内外协同、纵横协同、竞赛协同与校社协同是其主要的呈现方式。4.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的组织管理表现为政府、协会、学校协同管理的模式;总体特征表现为协同项目的大众性与多样性,协同主体的多元性;运行机制表现为运动项目间的协同、组织主体间的协同与裁判的协同。5.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要在更新理念、创新制度、强化治理、优化资源、赛事建构与目标融入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更好的促进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需要不断明晰其管理主体职能与责权利益,促进其项目结构优化与均衡,以及管理制度的科学与规范,形成同时代与社会发展相应的运行机制。

武晓媛[4](2019)在《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文中认为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随一国工业演进发生、发展,是国家工业化的一种必然结果。手工艺作为一门古老的“营生”,是传统社会中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基本活动,并依赖“师徒相授、口耳相传”的知识模式世代传承。可以说,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核心生产力的手工艺,它不仅满足了人类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质需求,而且满足人类文化审美情趣的精神需要。它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基础,又是丰富人类精神生活的“良方”,满足着社会大众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不同诉求,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有适度的存续和发展空间。尽管如此,受传统文化观念控制的古代中国一直没有给予手工艺及手工艺人应有的尊重和认同。近代以降,伴随西方的殖民侵略,近代机器技术与设备随即而来,这对传统工艺的存续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先进的机器技术刺激并促进手工技艺的改良革新,但同时又与手工艺争夺资源、抢占市场,展开激烈地竞争。就近代中国传统工艺整体发展情形言,后者成为主要趋势,机器的冲击甚至造成手工艺的全面崩溃。时至今日,中国已由传统农业国跻身现代工业国前列,并可同世界工业强国开展技术角逐,但仍无法扭转和改变手工艺的生存困境,在现代激烈地商业市场竞争中许多手工艺正急剧衰退甚至消亡。如何使传统工艺与工业化和谐共生,如何使传统工艺理性传承以更好地适应工业现代化要求,成为一个从历史延续至今的重要议题。可见,“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对待传统工艺”,或者说“传统工艺应如何应对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值得反复思考和深入探究的问题。不过,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传统工艺在不同时代表现出来的功能不尽相同。在传统社会里手工艺是作为国计民生的支柱而存在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所以对它的保护和利用因时代功能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本文重点关注关系民生日用的工艺品在近代中国技术社会转型时期的命运。基于此,本文既是一项关于传统工艺的历史研究,也是对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工艺出路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文章围绕“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心议题,即如何克服和改进传统工艺的弊端,又如何保持和宏扬传统工艺的价值,立足晚清民国的时代背景,以“中国工业化早期的传统工艺发展策略”这一鲜有关注却极具时代意义的内容作为第一研究主题,以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支撑,探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之际,手工艺的工业现代化问题。通过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源头发展策略进行考察,发现在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国人就手工艺的出路问题曾提出过一系列的思想和行动方案,使“日用而不知”的传统工艺呈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下。在此基础上,厘清晚清民国工艺策略在整个手工艺工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为当前传统工艺发展提供有效的历史借鉴。本文主体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难点及创新之处,提出晚清民国中国技术社会转型期应该如何思考和对待传统工艺的问题,并从源头策略上为手工艺寻找出路,以期获得一些新认识和新主张。第一章主要对工艺观念在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起步时期的演变情况进行研究。指出“工艺”是一个现代意义下的传统词汇,是经过近代多层内涵沉淀后的一种结果。立足于“工艺”的语言学考察,重点对“工艺”一词在近代包含的工业、工艺美术、手工艺等多重意义进行解读,揭示出技术转型期工艺概念演变的内在思想逻辑。同时界定了全文讨论的“传统工艺”范畴,列举了文中涉及的主要工艺门类,并以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第二章阐释了晚清民国时期传统工艺问题的产生。自晚明起,资本主义萌芽在以手工为技术基础的工商业中萌生,致使封建统治者与工商业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封建政府开始全面抑制工商业发展,扩大对手工业的破坏。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却采取了与钳制手工艺完全不同的态度,提倡并鼓励西方机器工艺发展,手工艺在封建政府的打压和近代机器技术冲击的双重阻滞下艰难生存。但它却并未被机器技术取代而失去社会技术主体的地位。所以,传统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技术资源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晚清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早期的工艺思想和行动策略进行研究,发现它们的工艺发展策略大致沿着相同路径进行。首先由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商政界代表、经济学者以及工艺美术家等从思想层面探讨传统工艺的近代多元价值及其出路问题,对手工艺的认识和理解超出了传统社会的固有意义。而后在学者论证的前提下,再由中央政府主导制定且部分推行某些工艺策略,并且不同时期的工艺策略还体现出了自身的独特性。晚清时期在毫无经验可循的前提下,一切始于初探。社会中一批极具前瞻性认识的有识之士从经济、技术、知识、社会角色以及文化的不同视角阐释了手工艺的新价值,开启了国人从思想层面探索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清政府积极配合,一改过去“薄手艺、贱百工”的态度和对手工艺的严格管控,从推行工艺教育、创办工艺局和征集手工艺品出洋参展三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把零散、衰颓的传统工艺用新的理念和方式进行重组,适应并推动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工艺思想和行动策略的最大特点则是继承延续。在“循序渐进”、“以工代赈”和“全面改良”工艺思想的指导下,北洋政府沿着清末“工艺新政”的路线,对晚清工艺策略进行局部调整和修正。它主张的手工艺政策在整个近代中国工艺发展策略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南京国民政府早期,经过工商政学界和工艺美术界热烈讨论,官员和学者对手工艺的价值及其工业现代化的认识已非常深刻,进行了针对手工艺与工业化关系、手工艺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国民政府尝试构建了复兴传统工艺的政策体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艺发展新模式,并次第开展复兴手工艺的行动计划,对中国手工艺事业作出统一规划和安排。经过三个时期演进,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渐趋成熟。第六章重点研究了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倡导的工艺策略。这一时期手工艺的工业现代化问题由政府主导转向由社会团体承担。“国济”作为政府支持下的社会服务团体,开始独立领导起全国的手工艺事业,提出了“建设性救济”的独特工艺思路。从思想认识上看,“国济”对手工艺的认识已接近了传统工艺问题的本质,强调了传统工艺的改进是一个牵涉多方面的问题,不只依赖于技术改良和革新,还需要组织、资金、人才、市场等不同社会要素的配合;从具体行动上看,“国济”建立了分工兼合作的工艺组织体系,创办了《手工艺》杂志,提供给国人工艺思想交流的平台。在它的组织下手工艺事业发展成为了一场社会运动,增强了传统工艺的社会认同感。第七章结论主要是在总结晚清民国工艺发展策略的演变路径和手工艺实际变化情形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分析了造成这一时期手工艺策略没有取得实效的原因。结合当前国家传统产业和乡村建设发展主题,思考工艺振兴对传统产业改造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以期对当前传统工艺传承与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陈立学[5](2019)在《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的政府责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孤儿教育救助是我国孤儿社会福利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孤儿福利从生活保障型福利转向发展型福利的关键阶段,孤儿教育救助已经成为孤儿救助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在孤儿教育救助中,大龄孤儿教育救助,即高中及以上学历(包括中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及同等学历教育)的孤儿教育救助是薄弱环节,而这一环节恰是孤儿能否融入社会、实现自立的最后关键一环。政府亟需承担大龄孤儿教育救助的主导责任,探寻大龄孤儿教育救助的多种实现模式,藉此推动我国孤儿福利政策由关注孤儿基本生存需要向关注孤儿发展需要的逻辑转型。为此,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以及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借用政治学、行政学以及社会学等的相关理论对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政府承担责任的依据、政府责任的实现形式、政府责任的履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政府责任的改进等内容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与政府责任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探讨政府承担大龄孤儿教育救助责任的理论依据;其次,分析大龄孤儿教育救助政府责任实施的现实依据,探索大龄孤儿教育救助政府履责的实现形式;在此基础上,考察目前国内通行的大龄孤儿教育救助模式,并分析政府在其中的履责成效;最后,指明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政府履责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之道。具体包括:在界定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与政府责任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采用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和责任政府理论为政府承担大龄孤儿教育救助责任提供理论基础;从大龄孤儿的实际需求和完善孤儿福利制度两方面探讨政府履行大龄孤儿教育救助责任的必要性。在阐明政府承担大龄孤儿教育救助责任的理论基础以及现实需求后,探讨了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政府责任的实现方式,包括政策供给、资金支持、组织管理以及监督控制等具体责任实现方式。在阐明政府承担大龄孤儿教育救助责任依据、构建政府责任体系框架之后,考察了当前大龄孤儿教育救助政府责任履行现状。针对当前国内通行的大龄孤儿教育救助,根据实施救助主体的权责和救助体制机制的不同,当前国内通行的大龄孤儿教育救助可以简要的归结为四种模式:一是由民政部及其所属院校实施的孤儿高等教育助学工程;二是由地方各省孤儿学校实施的职业教育;三是由社会组织举办的孤儿集中助学。四是由市场力量主导的大龄孤儿助学模式。在这四种基本模式中,政府所承担的大龄孤儿教育救助的责任内容以及责任形式不尽相同,政府履责的手段和方式也各不相同。在分析考察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政府履责现状基础上,剖析政府履责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保护和救助孤儿是一个政府承担的最基本保障责任。在这一普遍共识的敦促下,我国在孤儿营养、健康、卫生和教育等关键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孤儿的基本生存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能够促进孤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救助政策仍显不足,政府在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的责任也亟待完善。目前,大龄孤儿的教育救助政府履责的主要问题包括:大龄孤儿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并未满足;大龄孤儿教育救助的配套性制度安排缺位;大龄孤儿教育救助力量薄弱。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为:大龄孤儿教育救助政府责任的理念需反思,应由消极救助理念转变为积极救助;大龄孤儿教育救助政府责任法制体系亟待完善,制度设计存有漏洞;大龄孤儿教育救助政府责任实现路径单一,应引导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到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来。最后提出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政府履责存在问题的解决之道。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政府责任的优化路径:通过对大龄孤儿教育救助政府责任理念的反思,重视大龄孤儿发展规律研究,内化大龄孤儿教育救助的责任意识,深化大龄孤儿教育救助的服务意识,从而创新政府承担责任理念;通过制度设计的精细化、制度监管的精准化、建立有效的问责制度,完善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政府责任的制度;针对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政府责任实现路径单一,提出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具体路径。

张晓凤[6](2019)在《H市中等职业学校普职融通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一直双轨并行,普通高中侧重升学教育,职业高中则侧重就业服务。作为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普职双方亟需相互沟通、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普职融通政策经历了“普”向“职”的课程融通、综合高中试办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下的深度融合三个阶段。普职融通的前期典型实践模式主要有校内课程渗透、校际合作和建立综合高中三种模式。H市普职融通项目的校本申报方案显示,在多元政策驱动背景和普职结对合作的基础上,普职融通课程研发进程有序,职业体验馆建设被提上日程。普职融通校本申报方案显示出建设目标多样化,建设内容丰富,其保障措施设计完善。参与普职融通项目的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分别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和优良的办学传统。虽然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在普职融通结对合作、课程融通开发和职业体验馆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尝试,但融通方式不够深化。拼盘式和叠加式课程仍然存在,体验项目与职业岗位的相关性较低,以致于难以通过职业体验培养专业的核心素养。传统观念、教育评价制度和教育资源配置等一系列因素对普职融通提出了挑战。如何精准定位普职融通内涵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成为破解普职融通的关键点。深入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建立配套的考核评价机制则是推进普职融通建设的重要手段。加强相应师资队伍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普职融通建设的时代要求。

徐晔[7](2019)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变迁,教育结构变革,引发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危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动摇,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出现偏差。基于对中等职业教育生存危机和发展危机的思考和追问,把握研究的核心问题“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本研究沿着“逻辑功能——现实功能——价值功能”这一研究思路展开,力求回答三个问题是:第一个,本体性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关系是什么?第二个,实然性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实践表征是什么?第三个,价值性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是什么?借助结构功能理论、教育病理学、职业教育民生思想,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切入点,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分析框架,基于价值与功能,结构与功能这两对基本范畴,立足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现状,对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结构根源进行分析,探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除绪论外,本研究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理论探讨,由第一、二章构成。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选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切入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基本框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功能演变的历史及内在逻辑进行分析,进一步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基本框架进行验证。第二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实然分析,由第三、四章构成。扎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运用访谈研究法,以学校、家庭、企业为分析场所,深入分析现阶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实践表征及结构根源。第三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由第五、六章构成。基于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现实表征及根源分析,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探究。并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实现策略。针对研究问题,通过分析论证,本研究形成以下结论:第一,基于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逻辑起点,整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确立中等职业教育的民生功能观,这是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切入点,对中等职业教育功能进行动态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功能演变的基本方式:失调与调适,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具体表现为:功能取向偏颇、功能行动偏差、功能结果失调。第三,基于“结构——功能”分析,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根源:中等职业教育区域结构失调,类型结构失调是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内部结构根源;“双轨制”体制下层次化、等级化的学校系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缺失的内部衔接不顺,外部沟通不畅的教育结构根源;经济社会转型期,以职业分化和资源占有为标准的社会分层和文化传统型塑教育行动者功利化生存心态,推动形成职业获得与社会升迁的竞争性流动机制是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社会结构根源。第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基于功能失调的现实表征及结构根源,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价值层面,确立中等职业教育的民生功能观;结构层面,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功能层面,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功能的基本样态:育人+就业+升学;中等职业教育的服务面向定位:广大平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态定位:兼顾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的应然选择:面向平民的职业基础教育。第五,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实现策略。以“类型观”为指导,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坚持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两轨一元”;并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实现的制度保障。

汪妍[8](2019)在《黄炎培“三化”职业教育思想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17年5月6日,黄炎培先生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等社会知名人士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时至今日已经一百多年。黄炎培先生带领中华职业教育社成员在中国开展了广泛的教育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并依据社会发展需求开展职业教育活动,期希职业教育能够适应实际生活需要,提高平民生活质量,其中的思想精髓正是“社会化”、“科学化”、“平民化”(后文简称“三化”)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是面向平民的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职业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则应用科学来解决,“三化”职业教育思想不仅深化了职业教育内涵,为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技能型人才,填补了社会需求空缺,推动了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而且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也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价值。对“三化”职业教育思想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的总结及探析,将其思想中有益经验应用到职业教育中,有利于提升职业学校教师素养,变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肖碧莹[9](2019)在《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现状调查研究 ——以南京市S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职业教育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蓬勃发展着,由于社会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变化,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力求适应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职业意识作为影响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始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近几年来,随着普校招生指标的缩小,中职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面临就业的中职学生也在与日俱增。倘若中职学生想在就业市场上占据有利的竞争优势,良好的职业意识将是他们强有力的武器。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来展开:(1)当前中职学生所具有的职业意识现状,包括具体表现和存在的问题;(2)针对现状,如何从多方面来培养和优化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首先,笔者阐明了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并通过国内外已有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来确定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思路与方法。其次,分别从职业和意识的概念界定引申出职业意识的定义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以南京市S学校的中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来了解他们的职业意识现状,同时结合教师访谈结果以及实习观察经历,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成因,进而相对应地从社会、学校、家庭的角度提出培养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有效策略。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具有良好发展的态势,总体面貌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仍然存在着中职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准确的自我定位,对未来职业的期待普遍偏高,职业道德意识和团队意识较为淡薄等问题。究其原因,除了中职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限制以外,还包括:社会环境影响了职业意识的良性发展、中职学校缺乏必要的职业意识培养教育、家庭教育对职业意识的引导不足。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1)借助社会积极力量,营造职业意识培养氛围;(2)强化中职学校培养未来高质量职业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3)争取家庭教育力量,奠定职业意识培养基础。

朱晟轩[10](2018)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面临新一轮的战略调整。作为未来我国经济产业结构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旅游业,必然伴随着产业的飞速发展而渴望对人才素质的提升。而如今对于旅游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培养我国旅游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的各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如何使其培养的人才不负旅游业的未来就成为今后我们必须思考的方向。由于实践性教学在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上的重要性,所以加强对实践性教学的建设,并以此来提升对旅游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上的一种共识。“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提出和实施,是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通过加强旅游实践性教学的建设,来提升其旅游技能技术人才培养的一项举措。本论文就是为了检验和探讨这个举措在旅游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性,而展开的研究。本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环节:一、对“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创设性研究;二、“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在我校旅游人才培养上的应用研究。在针对“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创设性研究中,本文主要依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对“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思路由来进行了阐述。在创设性研究中我们还对“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体系中的,“学校与行业一体化”改革实践性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一体化”改革实践性教学组织、“课程与项目一体化”改革实践性教学实施过程、“实践与应用一体化”改革实践性教学的评价考核等创设思路进行了论证和分析。在针对“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在我校旅游人才培养上的应用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在我校“实践服务型”英才培养上的应用践行对它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而上面所做的这些研究都是为了能够通过加强旅游实践性教学的建设,来为提升我国旅游技能技术人才的培养水准找到路径。

二、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及其社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及其社会化(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历史必然: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培育
        1.1.2 理论应然: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建构
        1.1.3 实践使然:促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常态化发展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内涵的研究
        1.2.2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历史的研究
        1.2.3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1.2.4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的研究
    1.3 研究问题与思路
        1.3.1 问题确立: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1.3.2 背景鸟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化趋势
        1.3.3 切入视角: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及学生新特点
        1.3.4 分析框架:基于泰勒原理分析学校劳动教育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方法
        1.4.2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学校劳动教育基本概述
    2.1 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2.1.1 劳动
        2.1.2 劳动教育
        2.1.3 学校劳动教育
    2.2 学校劳动教育的功能
        2.2.1 个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2 社会功能:弘扬劳动幸福的社会风尚
        2.2.3 教育功能:完善新时代学校育人体系
    2.3 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殊性
        2.3.1 学校“劳”育与家庭“劳”育、社会“劳”育的比较
        2.3.2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的比较
        2.3.3 学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
        2.3.4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比较
第3章 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资源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耕读文化与工匠精神
        3.1.1 “劳力”与“劳心”之辩
        3.1.2 “耕读文化”
        3.1.3 “工匠精神”
    3.2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基础奠基: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
        3.2.1 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教育思想
        3.2.2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
        3.2.3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3.3 西方教育理论的有益补充:自然主义与实用主义
        3.3.1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3.3.2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3.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贡献:“教劳结合”思想
        3.4.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2 列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3 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4 邓小平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5 习近平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第4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阐释
    4.1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畸变表征
        4.1.1 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
        4.1.2 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
        4.1.3 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
        4.1.4 泛化为社会实践的方式
    4.2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理论审视
        4.2.1 劳动教育目标的生成逻辑: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2.2 劳动教育目标的内在矛盾:“劳动”与“闲暇”
        4.2.3 劳动教育目标的意识形态指向: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4.3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时代定位
        4.3.1 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4.3.2 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
        4.3.3 践行“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
        4.3.4 感悟“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
第5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构建
    5.1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
        5.1.1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取向:“工具”取向与“人本”取向
        5.1.2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机统一
        5.1.3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主题: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
    5.2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组织
        5.2.1 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2.2 在生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2.3 在服务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3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优化
        5.3.1 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
        5.3.2 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
        5.3.3 与传统接轨,与未来同向
第6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6.1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困境症结
        6.1.1 形式化: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
        6.1.2 片面化: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
        6.1.3 空心化: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
        6.1.4 工具化: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
        6.1.5 碎片化: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
    6.2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对策思考
        6.2.1 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
        6.2.2 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学校劳动教育平台
        6.2.3 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学校劳动教育方法
    6.3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6.3.1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6.3.2 整合劳育资源,构建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
        6.3.3 融通“大中小”,建立一体化的育人机制
    6.4 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6.4.1 评价理念:突出发展导向,重在劳动观养成
        6.4.2 评价内容:基于劳动素养,完善评价指标
        6.4.3 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
        6.4.4 评价操作:记录劳动过程,建立劳动档案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方针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培智学校学生主体教育的意义
        (二)培智学校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
        (三)培智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目标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四、概念界定
        (一)生存教育
        (二)培智学校学生
        (三)智力障碍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参与观察法
        (三)问卷法
        (四)访谈法
    六、理论基础
        (一)全纳教育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七、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二)本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应然状态
    一、培智学校学生与生存的关系
        (一)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规则的主阵地
        (二)家庭是建立学生生活需要的原发动力
        (三)各界联动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文化
        (四)学生自身与生存建立完形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理想状态
        (一)培养目标应是健全人格的人
        (二)教育理念应是独立的生存者
        (三)生存实质应是维护学生自由公正的权利
        (四)生存机制应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的体系
第二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实然状态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思路
        (二)调查点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三)调查样本
        (四)调查工具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开展情况
        (一)目标定位
        (二)管理措施
        (三)课程设置
        (四)教材使用
        (五)师资配备
    三、培智学校学生家庭生存教育的培育情况
        (一)家庭结构
        (二)家庭生存教育环境
        (三)家庭生存教育内容
        (四)家校合作的生存教育模式
    四、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教育情况
        (一)资本分配情况
        (二)考试选拔情况
        (三)社会沟通情况
        (四)社会就业情况
第三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培智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育化困境
        (一)教育管理特殊化不足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学习桎梏
        (四)学校育化的生存实践脱节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维护困境
        (一)家长育人意识薄弱
        (二)家长育人方法欠缺
        (三)家校合作教育固化
        (四)家长支持条件缺乏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给养困境
        (一)社会文化给予生存空间不足
        (二)法律保障弱化
        (三)社会匹配资源较少
        (四)社会育人结果被忽视
第四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干预困境成因
        (一)生存教育定位模糊
        (二)校园文化的智能环境缺乏
        (三)教师专业素养支持力不足
        (四)管理者的决策粗浅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教养困境成因
        (一)家庭教育结构残损
        (二)家庭教育意识窄化
        (三)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四)家校合作不对称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融合困境成因
        (一)社会规则与沟通的适应不调
        (二)同伴关系存在距离
        (三)就业效度岌岌可危
        (四)教育分层处于劣势
第五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政府对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保障力度
        (一)建立学生入学综合诊断评估与档案追踪机制
        (二)扩大培智学校办学总量
        (三)扩大培智学校教师培养力度
        (四)政府、专家、一线教师参与校本教材推广
        (五)开设临床教育学,推动五位一体的康养模式
    二、完善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实施条件
        (一)改善教育特殊化环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二)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提高教师培训实效
        (三)教育评价中引入社会性评价机制
        (四)改进教育管理普教化倾向
    三、改善培智学校学生家庭培育效果
        (一)设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与能力
        (二)提供家长公益岗位
        (三)建立家长心理干预调节机制
        (四)改善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四、提高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支持
        (一)加强义工的专业性
        (二)民办培智幼儿教育公助化
        (三)健全职前教育,设立专业性托养机构
        (四)进一步融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就业支持
结论
附录一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校长问卷
附录二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概要
附录四 课堂参与观察记录表
附录五 双鸭山市S培智学校总课程表1
附录六 哈尔滨市H培智学校总课程表2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与综述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文献综述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思路
        1.3.3 技术路线
2.本体诉求: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属性基础
    2.1 体操类项目的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2.1.1 体操类项目的内涵与外延
        2.1.2 体操类项目的特点与分类
        2.1.3 体操类运动的价值与功能
    2.2 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本质
        2.2.1 内涵属性表达的身心协同
        2.2.2 外延结构表达的发展协同
        2.2.3 价值理性表达的效益协同
    2.3 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实践旨归
        2.3.1 转变体操的主体认知系统
        2.3.2 延展体操的客体对象系统
    2.4 小结
3.存在样态: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表现形态
    3.1 我国体操类项目发展的现状分析
        3.1.1 体操类项目竞赛发展现状
        3.1.2 体操类项目推广普及现状
    3.2 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方式呈现
        3.2.1 组织主体的协同助推大众体操发展
        3.2.2 联动性的体操类项目赛事活动平台
        3.2.3 互助式的体操类项目推广普及模式
        3.2.4 主体合作性的体操类项目管理体制
    3.3 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动因机理
        3.3.1 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战略的宏观推动
        3.3.2 体操人才培养与体操普及的微观诉求
        3.3.3 体操管理制度与资源配置的结构转变
        3.3.4 体操治理主体与参与主体的利益驱动
    3.4 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
        3.4.1 竞技性体操发展的时代冲突
        3.4.2 竞技体操与大众体操的失衡
        3.4.3 管理主体的角色双重与冲突
    3.5 小结
4.理论构想: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理性思考
    4.1 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
        4.1.1 兴强扶弱——促进均衡发展
        4.1.2 项目互动——优化资源利用
        4.1.3 主体互支——保障高效发展
    4.2 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主要依据
        4.2.1 体操类项目动作内容属性的同质性
        4.2.2 体操类项目管理主体关系的同构性
        4.2.3 解决体操类项目发展的现实困惑
    4.3 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整体构想
        4.3.1 管理机构的协同
        4.3.2 发展方式的协同
        4.3.3 运行过程的协同
    4.4 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具象规划
        4.4.1 项间协同——体操类项目间的协同
        4.4.2 内外协同——体操与其它项目的协同
        4.4.3 纵横协同——管理主体间的协同发展
        4.4.4 竞赛协同——基层比赛的裁判协同
        4.4.5 校社协同——学校与社会的协同
    4.5 小结
5.实例呈现: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个案探析
    5.1 案例选择与分析方法
        5.1.1 研究案例的基本情况
        5.1.2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5.2 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
        5.2.1 社会变迁与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的协同发展
        5.2.2 学校体育与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的协同发展
        5.2.3 体育文化与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的协同发展
    5.3 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协同发展的总体特征
        5.3.1 协同项目的大众性
        5.3.2 协同项目的多样性
        5.3.3 协同主体的多元性
    5.4 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的协同机制
        5.4.1 运动项目间的协同
        5.4.2 组织主体间的协同
        5.4.3 裁判间的协同
    5.5 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5.5.1 参赛对象来源与类型存在不平衡
        5.5.2 制度要求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矛盾
        5.5.3 赛事组织管理还存在提高的空间
        5.5.4 赛事资金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宽
    5.6 小结
6.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实现策略
    6.1 更新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理念
    6.2 创新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制度
    6.3 强化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治理
    6.4 优化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资源
    6.5 构建体操类项目的四级竞赛体系
    6.6 融入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的目标
    6.7 小结
7.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4)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
    0.2 研究现状
        0.2.1 近代手工业经济史研究视角
        0.2.2 传统工艺技术史研究视角
        0.2.3 传统工艺艺术学研究视角
        0.2.4 传统工艺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视角
    0.3 研究思路与难点
    0.4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工艺内涵界定和理论支撑
    1.1 工艺内涵的演变
        1.1.1 “工艺”词源考察
        1.1.2 “工艺”的新内涵
        1.1.3 本文讨论的工艺范畴
    1.2 工艺的分类
        1.2.1 分类依据
        1.2.2 主要门类
    1.3 理论支撑:农业国工业化理论
        1.3.1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引入
        1.3.2 催生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根基
        1.3.3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与传统工艺的关系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传统工艺问题的产生
    2.1 自晚明始封建政府对手工业的打压和盘剥
        2.1.1 封建政府对手工业扩大生产的钳制和打压
        2.1.2 封建政府对手工业者加重摊派和勒索
        2.1.3 手工业者反抗压榨与开明官吏求新求变
    2.2 清中叶后封建政府对机器技术的重视和提倡
        2.2.1 清政府鼓励创办近代机器工业的动机
        2.2.2 全面推进机器工业发展:从军工到民用
    2.3 传统工艺在双重压力下艰难生存
第三章 晚清传统工艺发展策略酝酿形成
    3.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初探
        3.1.1 经济价值:用传统工艺增进通商贸易
        3.1.2 技术价值:用传统工艺补充机器技术促进生产与效率利用
        3.1.3 知识价值:用传统工艺沟通实学与实业
        3.1.4 社会角色价值:用传统工艺强化女性身份认同
        3.1.5 文化价值:用传统工艺传承民族文化
    3.2 清末“工艺新政”初步尝试
        3.2.1 推行工艺教育,革新传统工艺传承方式
        3.2.2 创办工艺局,改变传统工艺生产组织形式
        3.2.3 征集工艺品出洋参展,拓宽传播渠道
第四章 北洋政府: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继承延续
    4.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调整
        4.1.1 “循序渐进”的工艺思想
        4.1.2 “以工代赈”的工艺主张
        4.1.3 “全面改良”的工艺思路
    4.2 相关工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4.2.1 开展工艺调查研究
        4.2.2 普设工艺传习机构
        4.2.3 鼓励购用手工国货
        4.2.4 多元化的传播方式
        4.2.5 确立保护奖禁制度
        4.2.6 普及推广工艺教育
        4.2.7 北洋工艺政策的不足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现代探索
    5.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深化
        5.1.1 工商政学界关于手工业多重价值的讨论
        5.1.2 手工艺价值探讨:工艺美术界的参与
    5.2 国民政府复兴传统工艺的路径选择
        5.2.1 构建传统工艺复兴的政策体系
        5.2.2 探索行之有效的工艺发展新模式
        5.2.3 次第开展复兴手工艺的行动计划
第六章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主导的“手工艺运动”
    6.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主导力量转变
        6.1.1 先前的国内手工业团体
        6.1.2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政府支持下的社会服务团体
        6.1.3 “建设性救济”工艺思想的形成
    6.2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升华
        6.2.1 召开成都手工艺集谈会
        6.2.2 “建设性救济”工艺思路的集中展现
    6.3 “国济”振兴传统工艺行动方案
        6.3.1 建立分工兼合作的工艺组织体系
        6.3.2 提供社会工艺思想交流平台—《手工艺》
    6.4 形成了一个社会运动—手工艺运动
第七章 结论: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反思与借鉴
    7.1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演变
    7.2 传统工艺的实际变化情形
    7.3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反思
    7.4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借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的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关于孤儿教育救助的研究
        (二)关于教育救助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实地调查法
        (三)规范分析法
    五、研究内容
    六、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一)大龄孤儿教育救助的界定
        (二)政府责任的界定
        (三)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政府责任的界定
    二、政府承担大龄孤儿教育救助责任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
        (二)责任政府理论
第二章 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政府责任的必要性及实现方式
    一、政府履行大龄孤儿教育救助责任的必要性
        (一)缓解大龄孤儿社会融入意愿与能力之间的矛盾
        (二)完善我国孤儿福利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政府在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的履责方式
        (一)政策供给责任
        (二)资金支持责任
        (三)组织管理责任
        (四)监督控制责任
第三章 大龄孤儿教育救助的现状及政府履责成效
    一、大龄孤儿教育救助的现状考察
        (一)国内通行的大龄孤儿教育救助模式
        (二)大龄孤儿教育救助模式的对比分析
    二、政府在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的履责成效
        (一)大龄孤儿教育救助理念的初步改进
        (二)大龄孤儿个人能力层次得到扩展
        (三)建立大龄孤儿教育救助良性循环模式
第四章 大龄孤儿教育救助政府履责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政府履责存在的问题
        (一)大龄孤儿多元化的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二)大龄孤儿教育救助的配套性制度安排缺位
        (三)大龄孤儿教育救助参与力量薄弱
    二、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政府履责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大龄孤儿教育救助政府责任理念需反思
        (二)大龄孤儿教育救助政府责任制度体系亟待完善
        (三)大龄孤儿教育救助政府责任实现路径单一
第五章 完善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政府责任的对策
    一、创新政府履责理念
        (一)重视大龄孤儿发展规律研究
        (二)强化大龄孤儿教育救助的责任意识
        (三)提升大龄孤儿教育救助的服务意识
    二、完善政府履责制度
        (一)制度设计的精细化
        (二)制度监管的精准化
        (三)建立有效的问责制度
    三、拓展政府履责途径
        (一)加强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政府主导责任
        (二)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大龄孤儿教育救助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成果
后记

(6)H市中等职业学校普职融通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背景
        1.1.2 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难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普职融通相关政策分析及前期典型实践
    2.1 普职融通政策分析
        2.1.1 “普”向“职”的课程融通阶段
        2.1.2 综合高中试办阶段
        2.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下的深度融合阶段
    2.2 普职融通的前期典型实践
        2.2.1 校内课程渗透
        2.2.2 校际合作
        2.2.3 建立综合高中
第三章 H市普职融通项目的校本申报方案分析
    3.1 方案中的建设基础与背景分析
        3.1.1 强调普职融通结对合作基础
        3.1.2 重视普职课程融通研发有序推进
        3.1.3 强调将职业体验场馆建设提上日程
    3.2 方案中的建设目标与内容分析
        3.2.1 建设目标丰富多样
        3.2.2 建设内容强调结对合作、课程开发和场馆建设
    3.3 方案中的建设计划与措施分析
        3.3.1 项目建设计划分步进行
        3.3.2 普职融通建设保障措施的设计
第四章 H市普职融通实践调查分析
    4.1 调查设计
        4.1.1 调查对象
        4.1.2 调查工具
    4.2 调查基本情况
        4.2.1 职业学校办学基础良好
        4.2.2 普通高中办学传统优良
    4.3 调查发现的问题
        4.3.1 学校认识存在偏薄
        4.3.2 适应普职融通的评价制度缺乏
        4.3.3 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4.3.4 融通课程拼凑叠加特点明显
        4.3.5 职业体验功能过于单一
第五章 深化普职融通的建议
    5.1 精准定位普职融通内涵,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5.2 深入推进教育制度改革,配套考核评价机制
    5.3 加强师资队伍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5.4 重视普职融通课程体系建设
    5.5 丰富职业体验馆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H市普职融通试点学校名单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教育学学硕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教育功能
        三、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创新
    本章小结
第一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理论依据
        一、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二、教育病理学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三、职业教育民生思想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二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基本框架
        一、逻辑起点:“整合”
        二、分析思路: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依托
        三、动态分析:功能的过程分析
        四、功能演变:功能的失调与调适
        五、内外结构:功能失调与调适的根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变迁的历史及内在逻辑
    第一节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变迁的阶段梳理
        一、第一个发展周期(1949年-1979年)
        二、第二个发展周期(1980年-2004年)
        三、第三个发展周期(2004年以后)
    第二节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变迁的内在逻辑
        一、社会结构变革:功能变迁的环境基础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功能变迁的重要依托
        三、需求变化:功能变迁的直接动力
        四、功能演变:功能失调与调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实践表征
    第一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取向偏颇
        一、社会取向对育人取向的僭越
        二、升学取向与就业取向的博弈
    第二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行动偏差
        一、招生行为不适且不公
        二、教学行为偏差与低效
        三、毕业生出口不畅
    第三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结果失调
        一、重社会适应功能,轻社会引领功能
        二、重社会分化功能,轻社会整合功能
        三、重经济、政治功能,轻文化功能
        四、重社会化功能,轻个性化功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结构根源
    第一节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内部结构根源
        一、中等职业教育区域结构失衡
        二、中等职业教育类型结构失衡
    第二节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教育结构根源
        一、“双轨制”学制下的层次化、等级化的学校系统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衔接不顺、外部沟通不畅
    第三节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社会结构根源
        一、我国社会转型的解读
        二、以职业分化和资源占有为标准的社会分层
        三、文化传统型塑教育行动者功利化生存心态
        四、职业获得与社会升迁的竞争性流动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
    第一节 价值层面:确立中等职业教育的民生功能观
        一、人本主义价值取向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民生属性
        三、整合社会功能观与育人功能观:民生功能观
    第二节 结构层面: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
        一、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础
        三、中等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
    第三节 功能层面:整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功能
        一、中等职业教育功能的应然样态:育人+就业+升学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服务面向定位:面向广大平民
        三、中等职业教育的形态定位:兼顾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
        四、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的应然选择:面向平民的职业基础教育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实现策略
    第一节 以“类型观”为指导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以“类型观”为指导,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结构
        二、基于国家资格框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运行
    第二节 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双轨一元”
        一、坚持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
        二、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双轨一元”
    第三节 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实现的制度保障
        一、优化教育分流制度及招生考试制度
        二、改革就业制度及薪酬制度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黄炎培“三化”职业教育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三化”职业教育思想的起源
    第一节 “三化”职业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三化”职业教育思想形成的思想基础
        一、从传统教育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嬗变
        二、从实用主义教育到职业教育思想的渐变
        三、从职业学校教育到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的演变
第二章 “三化”职业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化职业教育思想:人的社会化是职业教育最终目的
        一、由改善生计向力求个性发展转变
        二、由纯理论研究向做学合一转变
        三、由“利己”向“利群”转变
    第二节 科学化职业教育思想: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
        一、学科融合,助力职业选择
        二、手脑并用,注重工作效能
    第三节 平民化职业教育理念:强国富民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倡导生计为重
        二、以地方资源为依托,实施划区施教
        三、以技能培养为路径,倡行“富教合一
    第四节 “三化”职业教育思想之间的关系
        一、用“社会化”来提高职业学校“科学化”的生命力
        二、用“科学化”间接解决“平民化”问题
        三、通过“平民化”为“社会化”提供物质、人才基础
第三章 “三化”职业教育思想评析
    第一节 “三化”职业教育思想的意义
        一、深化职业教育内涵,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二、发挥政校行企力量,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助力培养应用型人才,顺应时代发展
    第二节 “三化”思想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弱化原因
        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成见还有待改变
        二、行业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隐形优势造成校企地位不对等
        三、职业学校办学的导向不明确
    第三节 “三化”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从手脑并用到工学结合:双向促进职业教育社会化目标
        二、从教产联合到产教融合:强力助推职业教育科学化发展
        三、从富教合一到精准扶贫:稳步践行强国富民的民生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现状调查研究 ——以南京市S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三、研究目的与内容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 中职学生
        (二) 职业意识与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
    二、理论基础
        (一) 金斯伯格的职业意识发展阶段理论
        (二)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三) 麦克利兰的冰山理论
第三章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调查现状的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设计和调查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 初试前问卷项目的编制
        (三) 正式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二、数据分析
        (一)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二)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三) 职业意识现状分析
    三、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现状的调查结论
        (一) 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具有良好发展的态势
        (二) 不同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具有显着差异
        (三)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中职学校对于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概况
第四章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社会环境影响了职业意识的良性发展
        (一) 传统观念和不良职业意识的影响
        (二) 职业启蒙教育的社会氛围不足
    二、中职学校缺乏必要的职业意识培养教育
        (一) 培养目标中对于职业意识的定位不够明确
        (二) 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职业意识的培养
        (三) 校园文化与职业意识培养的方向存在差异
    三、家庭教育对职业意识的引导不足
        (一) 参差不齐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
        (二) 过于严肃紧张的家庭氛围
    四、中职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限制
第五章 培养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社会积极力量,营造职业意识培养氛围
        (一) 构建尊重个体差异化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 充分利用社会职业意识教育的正面力量
        (三) 调动并发挥实习单位对职业意识培养的积极作用
    二、强化中职学校培养未来高质量职业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一)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重视职业意识培养的良好氛围
        (二) 优化课程设置,将职业意识培养融入学科教学
        (三) 有机渗透职业意识,不断彰显德育特色
    三、争取家庭教育力量,奠定职业意识培养基础
        (一) 关注并重视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
        (二) 营造温馨理智的家庭亲子氛围
        (三) 全力配合学校进行的职业意识教育
结语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致谢

(10)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研究
        1.4.2 旅游实践性教学的研究
    1.5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2.1.2 实践性教学
        2.1.3 一体化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多元智能理论
        2.2.3 情景学习理论
第3章 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3.2 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
    3.3 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3.3.1 高职旅游实践性教学的教学目的偏低
        3.3.2 高职旅游实践性教学的组织方式偏传统
        3.3.3 高职旅游实践性教学的实施过程偏死板
        3.3.4 高职旅游实践性教学的评价考核机制有待合理
第4章 发达国家的旅游实践性教学对我国的启示
    4.1 英国BTEC模式的旅游实践性教学对我国的启示
        4.1.1 BTEC模式的实践性教学理念
        4.1.2 BTEC模式的旅游实践性教学成功案例
        4.1.3 BTEC模式的旅游实践性教学启示
    4.2 美国CBE模式的旅游实践性教学对我国的启示
        4.2.1 CBE模式的实践性教学理念
        4.2.2 CBE模式的旅游实践性教学成功案例
        4.2.3 CBE模式的旅游实践性教学启示
    4.3 德国“双元制”模式的旅游实践性教学对我国的启示
        4.3.1 “双元制”模式的实践性教学理念
        4.3.2 “双元制”模式的旅游实践性教学成功案例
        4.3.3 “双元制”模式的旅游实践性教学启示
    4.4 澳大利亚TAFE模式的旅游实践性教学对我国的启示
        4.4.1 TAFE模式的实践性教学理念
        4.4.2 TAFE模式的旅游实践性教学成功案例
        4.4.3 TAFE模式的旅游实践性教学启示
第5章 转变观念,开展“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
    5.1 “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实施理由
        5.1.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转型需求
        5.1.2 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转型出路
        5.1.3 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改革
    5.2 “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思路
        5.2.1 “学校与行业一体化”的实施思路
        5.2.2 “教师与学生一体化”的实施思路
        5.2.3 “课程与项目一体化”的实施思路
        5.2.4 “实践与应用一体化”的实施思路
    5.3 “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的实施内涵
        5.3.1 “学校与行业一体化”,提升实践性教学培养目标
        5.3.2 “教师与学生一体化”,合理搭建实践性教学组织
        5.3.3 “课程与项目一体化”,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过程
        5.3.4 “实践与应用一体化”,科学评价实践性教学成效
第6章 “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在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实践
    6.1 “实践服务型”英才简介
    6.2 我校对“实践服务型”英才的培养
    6.3 “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在“实践服务型”英才培养上的践行
    6.4 “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对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建设的影响
        6.4.1 “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对学校办学水平的影响
        6.4.2 “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对学生成才的影响
        6.4.3 “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对教师提升的影响
        6.4.4 “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对社会贡献的影响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调查问卷
附录 B:井冈山神山村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及其社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D]. 钟飞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D]. 常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研究[D]. 李萍.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D]. 武晓媛. 山西大学, 2019(02)
  • [5]大龄孤儿教育救助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 陈立学. 吉林大学, 2019(10)
  • [6]H市中等职业学校普职融通改革研究[D]. 张晓凤.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7]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研究[D]. 徐晔. 天津大学, 2019(06)
  • [8]黄炎培“三化”职业教育思想探析[D]. 汪妍. 苏州大学, 2019(04)
  • [9]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现状调查研究 ——以南京市S学校为例[D]. 肖碧莹.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四个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研究与应用[D]. 朱晟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社会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