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象肝片形吸虫的免疫诊断与治疗

亚洲象肝片形吸虫的免疫诊断与治疗

一、亚洲象肝片吸虫病的免疫诊断和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刘少雄[1](2021)在《绵羊肝片吸虫感染间接ELISA及胶体金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片吸虫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对畜牧业,尤其是养羊业,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肝片吸虫感染人后可导致贫血和黄疸等症状,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肝片吸虫的检测是防治该病的前提和重点,目前用于检测肝片吸虫感染的方法主要有病原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和免疫学检测方法等。其中免疫学检测方法作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因其具有稳定性好、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其原理为抗原与抗体可发生特异性结合,故可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检测未知抗体(或抗原),以达到检测的目的。目前虽然已经有了用于检测肝片吸虫的特异性基因,如半胱氨酸蛋白酶、组织蛋白酶L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但相对来说用于检测的候选基因仍较少。本研究通过对肝片吸虫成虫c DNA表达文库的筛选,继续发掘新的肝片吸虫候选检测抗原基因,然后以该基因抗原建立间接ELISA和胶体金检测方法,对绵羊肝片吸虫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初步应用来评价所筛选抗原的检测实用价值,以期为检测肝片吸虫感染提供新的候选抗原和技术支撑。肝片吸虫候选检测抗原基因筛选及表达纯化利用绵羊肝片吸虫自然感染的阳性血清从肝片吸虫成虫c DNA表达文库筛选具有检测潜力的抗原基因。结果成功获取了肝片吸虫候选检测抗原基因12个,其中,2个为已报道的检测抗原基因,10个为新发现的可用于肝片吸虫感染检测研究的候选抗原基因。本研究选取新发现基因中的肝片吸虫变形虫样蛋白(Fasciola hepatica amoebapore-like protein,Gen Bank:AYA57790.1,以下简称FHA5蛋白)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获得重组肝片吸虫变形虫样蛋白。肝片吸虫感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以肝片吸虫FHA5蛋白为检测抗原,建立肝片吸虫感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经条件优化,该方法抗原最佳包被量为0.187μg/孔;样品最佳稀释倍数为800倍;最佳封闭剂选择5%脱脂奶粉;HRP标记兔抗羊二抗最佳稀释浓度为1:5000;底物最佳反应时间为20 min。该方法敏感性可达到1:12800,经检测与绵羊双腔吸虫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该方法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分别用粪便检查法和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对吉林省某地区的36例绵羊粪便和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粪便检查法检出的阳性样品为24份,阳性率为66.7%(24/36);ELISA方法检出的阳性样品为26份,阳性率为72.2%(26/36),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2%,间接ELISA方法的检出率更高,说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随后应用该方法和商品化试剂盒分别检测黑龙江省某地区临床绵羊血清样品80份,结果发现这两种方法检出的阳性样品均为39份,阳性率均为48.7%(39/80)。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和商品化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一致,说明本方法所用的肝片吸虫FHA5蛋白具有成为检测抗原的潜力。肝片吸虫感染胶体金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以肝片吸虫FHA5蛋白作为抗原,建立胶体金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经条件优化,最佳p H值为加入2μL 0.2 mol/L K2CO3时的p H值;SPA蛋白最佳标记量为6μg;检测线(T)最佳包被浓度为0.5 mg/m L;质控线(C)最佳包被浓度为0.25 mg/m L;该方法敏感性可达到1:160;经检测与绵羊双腔吸虫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说明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经重复性试验和保存期试验发现,该试纸条在4℃、室温和37℃条件下的保存期分别为90、60和60天,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应用建立的肝片吸虫感染胶体金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对黑龙江省某地区80份临床绵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发现肝片吸虫感染阳性样品39份,感染阳性率为48.7%(39/80)。胶体金层析试纸条对80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均与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的结果相符,说明本研究建立的肝片吸虫感染胶体金层析试纸条同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稳定性,适用于现场使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筛选肝片吸虫成虫c DNA表达文库,获得候选检测抗原基因变形虫样蛋白FHA5基因,以该抗原建立的用于检测绵羊肝片吸虫感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和胶体金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在初步检测临床样品时表现出较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为我国肝片吸虫感染的检测和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候选检测抗原。

吴建云,孙晓月,谌剑波,王剑[2](2012)在《初生亚洲象畸形心脏血管铸型观察》文中提出本试验在首次获得一个有两个心尖的初生亚洲象畸形心脏的基础上,利用管道铸型技术制作了亚洲象心脏铸型标本,观察了亚洲象主要血管的构成和走向。结果表明,亚洲象左冠状动脉分前降支、回旋支、室间隔动脉和后降支,无对角支。右冠状动脉分出右房支和右室支,右房支包括右房前支、右房中间支、右房后支,右室支包括右动脉圆锥支、右室前支、右缘支、右室后支。心静脉分为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心大静脉、心中静脉直接汇入后腔静脉,心小静脉汇入心中静脉。

李晓娟[3](2009)在《肝片吸虫重组GST、CatL蛋白及其DNA核酸联合免疫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肝脏胆管内引起的一种对动物危害十分严重的吸虫病。目前,该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然而长期用药不仅可产生抗药性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疫苗研制成为该病防治的热点。国内外研究发现,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组织蛋白酶L(CatL)对抗肝片吸虫感染均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并且在肝片吸虫病分子疫苗研制中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拟制备GST和CatL基因的重组蛋白及其DNA核酸,免疫大鼠分析其免疫原性。本研究以肝片吸虫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扩增了GST和CatL基因。分别克隆入pMD18-T载体并转化到TG1宿主菌中,获得阳性重组质粒pMD18-T-GST和pMD18-T-CatL,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已知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8%和97.6%。进一步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获得阳性重组质粒pET30a-GST和pET30a-CatL,重组菌株经IPTG诱导,融合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蛋白可被其免疫的SD大鼠血清及抗肝片吸虫山羊血清识别,证实GST和CatL重组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再利用PCR方法扩增获得GST和CatL基因,分别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上,构建重组质粒pEGFP-GST和pEGFP-CatL,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转染重组质粒的Hela细胞显现绿色荧光,Western blotting结果进一步证实重组质粒在体外获得表达。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8组,分别为GST和CatL重组蛋白免疫组,GST和CatL DNA核酸免疫组,GST和CatL DNA核酸作基础免疫再用相应的重组蛋白加强免疫的“prime-boost”联合免疫组,pEGFP-N1空载体对照组和PBS对照组。每只鼠免疫三次,每次间隔3周。于免疫前(0周)和第一次免疫后第3、6、9、12、15周取大鼠采血,应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gG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免疫组从第3周开始IgG抗体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GST和CatL重组蛋白免疫组抗体水平始终高于其它免疫组,且在第9周抗体水平达至最高(1:102 400),第12周开始下降;GST和CatL DNA核酸免疫组抗体水平一直缓慢上升,“prime-boost”联合免疫组用重组蛋白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迅速上升。证实重组蛋白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明显高于DNA核酸,但DNA核酸在大鼠体内发挥作用的时间更长。应用MTT法检测第11周大鼠T淋巴细胞转化效果,结果显示,各免疫组平均刺激指数显着高于空载体对照组和PBS对照组(p<0.05),其中GST重组蛋白免疫组、CatL重组蛋白免疫组、GST联合免疫组和CatL联合免疫组间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但与GST DNA核酸免疫组和CatL DNA核酸免疫组相比较差异均显着(p<0.05)。说明与DNA核酸单独免疫比较,重组蛋白免疫和DNA核酸/重组蛋白联合免疫更能有效促进大鼠脾淋巴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两种疫苗联合免疫不但增强了细胞免疫应答反应,而且引发了良好的体液免疫记忆,为深入研究肝片吸虫病基因工程疫苗开辟了新的途径。

何木荣[4](2007)在《伊氏锥虫ELISA方法的建立及广西水牛伊氏锥虫感染的初步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氏锥虫病是一种有广泛寄主的动物原虫病,所有哺乳动物都易感。在我国南方主要感染牛(特别水牛),大多数牛感染伊氏锥虫后能直接引起个体的急性死亡或隐性感染,造成贫血,进行性消瘦、死胎、流产,泌乳减少等。是我国畜牧业特别是养牛业的一大障碍。由于虫体频繁的抗原变异,至今没有成功的疫苗问世。所以该病的控制还是以药物为主。但由于该病在牛体内大多呈慢性经过,虫血症起伏,难于及早发现。所以采用合适的监测方法及早进行诊断和对畜群进行血清学预测,才能及早用药,及时控制该病的扩散。本试验首先用伊氏锥虫湖北水牛单克隆虫株107条耳静脉感染1只新西兰大白兔,每三天采血分离一个锥虫群体并进行单虫克隆,最后一个未克隆群体再感染另一只兔子,同上方法收集变异体,依次感染四只兔子,共收集到40个锥虫克隆群体。同时制备相应的40个抗锥虫单价血清。将40个克隆群体与40个抗血清进行IFA交叉血清学检测,鉴定为19个不同的抗原变异型。经IFA试验检测筛选到两个变异体HbTat1.18和HbTat1.15能与多数异源克隆锥虫血清反应产生较强的蓝绿色荧光。利用混合蛋白酶抑制剂结合超高速逐级离心的方法成功分离、纯化了一株变异体HbTat1.18的表面糖蛋白(VSG)。经SDS-PAGE电泳分析所提VSG较纯,分子大小约为63.5KD。利用经IFA鉴定的变异型HbTat1.18潜在的特殊抗原性,提取HbTat1.18的可溶性抗原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伊氏锥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ELISA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确定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为2.59μg/ml,检测血清稀释为400倍稀释,血清与抗原的最佳反应时间为1.5h,酶标二抗最佳作用时间为1h,底物的最佳显色时间为20min。采用已确立的ELISA反应条件,检测了26份已检测判定为阴性的水牛血清。依据阴阳临界值=阴性血清OD平均值+3SD,确定阴阳临界值为0.227。用此方法检测包被的抗原不与在牛感染率高的片形吸虫的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对实验感染的水牛抽测的16份血清多次测定100%呈阳性,对8份阴性血清多次测定100%呈阴性,初步认为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应用建立的ELISA方法观察了实验感染伊氏锥虫水牛的抗体消长情况以及对广西部分地区的水牛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对采自广西部分地区的79份水牛血清的检测,结果有23份呈阳性,阳性率达29.1%。本试验筛选到有特殊抗原性的变异体HbTat1.18和HbTat1.15,其中用变异型HbTat1.18的可溶性蛋白作包被抗原成功建立了检测伊氏锥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应用该法对广西部分地区水牛伊氏锥虫血清进行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证明伊氏锥虫病在广西仍然流行,而且水牛伊氏锥虫感染率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做好我区水牛伊氏锥虫病的检测和防控工作,以确保我区水牛生产的健康快速发展。

夏述忠,顾永熙,吴龙华,徐梅倩,曹杰,邱博生,顾越星,包超一,朱顺海,何国声[5](2001)在《亚洲象肝片吸虫病的免疫诊断和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内首次用斑点免疫金渗滤法 (Dot- im 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DIGFA)对亚洲象的肝片吸虫病进行了免疫诊断 ,并采用 10 %肝蛭净进行治疗 ,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诊断大象肝片吸虫病是一种敏感、快速、简便和实用的方法

二、亚洲象肝片吸虫病的免疫诊断和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洲象肝片吸虫病的免疫诊断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绵羊肝片吸虫感染间接ELISA及胶体金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篇 肝片吸虫感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 临床症状和病原学检测
    2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3 免疫学检测方法
    4 放射学检测方法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绵羊肝片吸虫感染候选检测抗原基因筛选及表达纯化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绵羊肝片吸虫感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绵羊肝片吸虫感染胶体金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3.1 实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初生亚洲象畸形心脏血管铸型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方法
2 结果
    2.1 冠状动脉
    2.2 心静脉 (彩图C)
3 讨论

(3)肝片吸虫重组GST、CatL蛋白及其DNA核酸联合免疫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肝片吸虫与肝片吸虫病的研究进展
    1.2 肝片吸虫抗原研究概况
    1.3 肝片吸虫病疫苗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GST 和CatL 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第三章GST 和CatL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第四章 重组GST、CatL 蛋白及其DNA 核酸联合免疫试验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第五章 讨论
    5.1 目的基因的选择
    5.2 目的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蛋白的表达
    5.3 疫苗的研究
    5.4 疫苗诱导体液免疫应答的评价
    5.5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5.6 Prime-boost 联合免疫策略的应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4)伊氏锥虫ELISA方法的建立及广西水牛伊氏锥虫感染的初步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文摘
目录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病原学
    3 伊氏锥虫变异规律
    4 伊氏锥虫病的诊断学
实验研究之一 伊氏锥虫连续多变体的采集及IFA检测
    引言
    1 材料
        1.1 虫株
        1.2 实验动物
        1.3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单虫克隆虫株的制备
        2.2 伊氏锥虫单虫克隆虫株在4只兔子体内连续克隆群体的采集
        2.3 伊氏锥虫的冷冻保存
        2.4 伊氏锥虫特异抗血清及抗原涂片的制备
        2.5 纯虫抗原涂片的制备
        2.6 抗锥虫特异抗血清的制备
        2.7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3 结果
        3.1 单虫克隆
        3.2 伊氏锥虫的冷冻保存
        3.3 连续多变体的鉴定
    4 讨论
        4.1 单虫克隆
        4.2 伊氏锥虫冷冻保存
        4.3 伊氏锥虫的抗原变异
实验研究之二 伊氏锥虫VSG的提纯与鉴定
    引言
    1 材料
        1.1 虫株
        1.2 实验动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虫体的复苏
        2.2 虫体的增殖
        2.3 虫体的纯化
        2.4 伊氏锥虫VSG抗原的提纯
        2.5 牛源抗伊氏锥虫血清的制备
        2.6 VSG的SDS-PAGE电泳分析
        2.7 Western-blot半干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研究之三 水牛伊氏锥虫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引言
    1 材料
        1.1 虫株
        1.2 实验动物
        1.3 伊氏锥虫纯化主要试剂及材料
        1.4 ELISA材料与试剂
        1.5 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的制备
        2.2 伊氏锥虫可溶性蛋白浓度的测定
        2.3 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3 结果
        3.1 可溶性抗原蛋白浓度的测定
        3.2 可溶性抗原最佳稀释工作浓度的确定
        3.3 阴阳参考血清与二抗的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3.4 阴阳性血清反应时间的确定
        3.5 酶标二抗的作用时间
        3.6 底物显色时间的确定
        3.7 间接ELISA方法阴阳临界值的确定
        3.8 间接ELISA特异性试验
        3.9 血清样本的的初步检测
    4 讨论
实验研究之四 水牛实验感染伊氏锥虫的抗体消长规律及广西水牛伊氏锥虫血清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
    引言
    1. 材料
        1.1 伊氏锥虫克隆群体:
        1.2 KM小鼠
        1.3 水牛
        1.4 受检血清
        1.5 ELISA相关试剂
        1.6 主要设备仪器
    2 方法
        2.1 伊氏锥虫实验感染水牛
        2.2 不同时期虫量计数
        2.3 水牛实验感染血清的采集
        2.4 临床样本的采集
        2.5 间接ELISA检测方法
    3 结果
        3.1 不同时间段伊氏锥虫虫体数量的监测
        3.2 水牛实验感染伊氏锥虫的抗体消长
        3.3 临床血清样本的检测
    4 讨论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附录

(5)亚洲象肝片吸虫病的免疫诊断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被检血清
    1.2 阴性血清
    1.3 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 (DIGFA) [2]
        1.3.1 抗原
        1.3.2 胶体金制备
        1.3.3 胶体金探针的制备
        1.3.4 反应盒的制备
        1.3.5 试验方法
    1.4 治疗药物
2 结果
    2.1 发病期间大象“吗且”腹痛症状明显, 可见病因于腹部器官。
    2.2 免疫诊断试验
    2.3 治疗
    2.4 跟踪检查
3 讨论

四、亚洲象肝片吸虫病的免疫诊断和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绵羊肝片吸虫感染间接ELISA及胶体金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 刘少雄. 吉林大学, 2021
  • [2]初生亚洲象畸形心脏血管铸型观察[J]. 吴建云,孙晓月,谌剑波,王剑. 中国兽医杂志, 2012(09)
  • [3]肝片吸虫重组GST、CatL蛋白及其DNA核酸联合免疫初步研究[D]. 李晓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9(S2)
  • [4]伊氏锥虫ELISA方法的建立及广西水牛伊氏锥虫感染的初步调查[D]. 何木荣. 广西大学, 2007(05)
  • [5]亚洲象肝片吸虫病的免疫诊断和治疗[J]. 夏述忠,顾永熙,吴龙华,徐梅倩,曹杰,邱博生,顾越星,包超一,朱顺海,何国声.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1(01)

标签:;  ;  ;  ;  ;  

亚洲象肝片形吸虫的免疫诊断与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