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

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

一、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杨俊,邓欣,冉兵,魏俊,付敏[1](2021)在《CT导航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extreme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ELLDH)为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特殊类型,由Abdullah等[1]于1974年首次提出。ELLDH病人腰椎间盘突出或脱出于侧隐窝外侧、椎间孔内或椎间孔外,直接压迫相应节段背根神经节或神经根,引起神经分布区剧烈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和浅感觉下降等[2]。虽然ELLDH发病率相对较低,占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0.7%~11.7%[3,4],但其导致的神经卡压损伤较重,症状明显,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差,常需手术治疗。

孙海涛,韩大鹏,魏帅帅,张洪涛,马宗雷,周大鹏,宫子阳,关家文[2](2021)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CT分型与内镜治疗》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CT分型与内镜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20年6月行CT定位内镜治疗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42例。应用GE-AW4.4图像后处理系统,根据突出的髓核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将其分为Ⅰ型(Kambin三角内型)、Ⅱ型(Kambin三角外型)和Ⅲ型(混合型),分别采取Kambin三角内、Kambin三角外和调整角度及深度的Kambin三角内入路完成手术。记录患者围手术期资料,采用VAS、ODI和腰椎JOA评分评价临床效果,影像评估手术前后突出髓核面积。[结果]342例患者中Kambin三角内型215例,Kambin三角外型26例,混合型101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三种类型术中穿刺针调整次数、CT扫描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镜下操作时间长于另外两型(P<0.05)。随访6~124个月,术后三种类型患者VAS和ODI评分均显着减少,而JOA评分显着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三类型分组间VAS、ODI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检查显示术后突出髓核面积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结论]将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进行CT分型并采取相应的手术入路,是保证内镜手术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举措。

陈龙豪[3](2021)在《L3/4、L4/5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差异对针刀入路影响的解剖学观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量化针刀经椎间孔外口入路进入椎间孔不同区域的角度和旁开距离以及椎间孔外口相关骨性结构的参数。从多个参数共同分析椎间孔外口相关骨性结构与针刀入路的关联性,总结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因其解剖学特征差异对针刀入路产生的影响。探讨针刀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案和适用类型范围,为临床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精确的数据理论支撑。方法:选取52套(男27,女25)成人干燥椎体骨骼标本,标本完整无损伤、无腰椎相关疾病记录、无外伤畸形、无手术史、无骨性结构异常。在椎体标本上进行椎间孔区域划分,用电子游标卡和量角器测量L3/4、L4/5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相关参数以及不同分区模拟针刀入路的角度、倾斜度和旁开距离,最后运用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L3/4、L4/5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对针刀入路的影响。结果:1.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参数结果:上、下关节突、横突外缘至后正中线距离以及椎上高度差总体平均距离分别是:L4(22.58±1.86mm、20.59±2.13mm、43.62±2.58mm、47.65±2.12mm),L5(25.72±2.37mm、22.82±2.97mm、45.69±3.53mm、47.90±2.41mm),其节段、性别组间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棘突至椎弓根上切迹的总体平均距离:L4(47.65±2.12mm),L5(47.90±2.41mm),其节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椎间孔各区域针刀入路参数结果:椎间孔入口区、中央区(椎弓根内侧)、中央区(椎弓根外侧)和出口区针刀入路角度总体平均度数分别为:L4(68.51±1.51°、61.71±1.77°、17.68±0.70°、11.56±1.25°),L5(77.94±3.03°、59.76±2.03°、18.21±0.90°、12.12±1.38°);四个测量区针刀入路的总体平均旁开距离分别为:L4(79.38±3.04mm、46.40±1.11mm、18.79±2.02mm、16.57±1.60mm),L5(77.94±3.03mm、46.31±1.49mm、19.73±1.89mm、17.55±1.59mm),节段对比结果表明中央区(椎弓根外侧椎弓根)入路角度和旁开距离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三项入路角度和旁开距离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对比仅椎间孔入口区入路角度和旁开距离参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三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刀上倾角总体平均度数为L4(7.43±0.83°),L5(7.52±1.07°),节段、性别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参数双侧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线性相关分析结果:L4节段男性、女性以及L5节段女性上关节突外缘至后正中线的距离(A)与椎间孔入口区、中央区(椎弓根内侧)、中央区(椎弓根外侧)和出口区的针刀入路旁开距离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双侧);L4节段女性和L5节段女性的下关节突外突至后正中线的距离(B)与椎间孔入口区、中央区(椎弓根内侧)、中央区(椎弓根外侧)和出口区的针刀入路旁开距离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双侧);L4、L5节段横突外缘至后正中线距离参数与针刀入路参数之间相关性较小。结论:1.对腰椎干燥骨骼椎体标本进行观测,可以清晰描述椎间盘突出物在椎间孔不同区域的的分布范围,进一步的规范针刀在椎间孔不同区域的穿刺路径,对针刀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L4~L5上、下关节突、横突以及棘突骨性结构空间位置相对固定,解剖结构联系紧密,可以作为针刀入路的固有参照物;3.L4~L5上、下关节突横距参数与椎间孔不同分区针刀入路参数关联性较强,可以为针刀入路定位提供数值参考;横突长度与针刀入路参数关联性较弱,对针刀入路参考价值较小。临床中应根据不同个体的上、下关节突的横距来调整针刀入路的穿刺位置,但应注意性别和节段因素的影响;4.L3/4、L4/5椎间孔不同分区针刀入路的相关参数的测量可以为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数据参考;5.针刀经椎间孔外口入路应注意把控进针的深度和与人体矢状面的夹角,把握不当可能伤及肠管或者椎体前后重要的神经血管。针刀对于椎间孔入口区和中央区(椎弓根内侧区域)的松解,尤其是靠近后正中线的区域的针刀操作应在影像学的指导下进行精准定位操作。

王旭[4](2021)在《磁共振神经根水成像3D-DESS序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精确诊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对常规MRI诊断有争议的病人进行腰丛神经根水成像3D-DESS序列扫描,以此判断其诊断的效能。2.比较3D-DESS序列和MDCT对诊断争议病人的效能差异。3.通过3D-DESS序列上突出的髓核与神经根的解剖位置的关系的描述,对FLLDH进行分型,以期待对PTED置管方式的规划做出指导。方法:1.本研究收集了从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共计61例常规MRI扫描诊断有争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利用选择激发技术的原理,获得了三维双回波稳态(three-dimensional double-echo steady-state,3D-DESS)序列。术前患者均使用3D-DESS序列,同时进行L3到S1的多层螺旋连续CT平扫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进行评定。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low back pain,LBP)评分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术后疗效显着,症状改善明显的患者,以术中所见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上述影像学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2.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采用3D-DESS影像学检查联合微创PTED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患者共33例。通过3D-DESS序列上突出的髓核与神经根的解剖位置的描述,总结一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的分型方法。根据我们新的分型,分别使用不同的穿刺置管方式进行操作,使用 VAS、腰背部残疾指数量表(Oswestry Low Back Disability Index,ODI)和 JOA 评分进行术前和临床随访评价。结果:其中由59例患者经过手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并且纳入我们的研究,有2例患者因术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不缓解及部分功能障碍被排除。3D-DESS诊断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4.9%。多层螺旋CT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33.3%,准确率为72.9%。在3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Ⅰ型有21例,Ⅱ型有11例,Ⅲ型有1例。患者VAS腰痛评分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三个月分别为(5.70±0.68VS 2.00±0.75VS 0.39±0.61)分;VAS腰痛评分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较术前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之间的VAS腰痛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VAS腿痛评分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三个月分别为(7.30±1.07VS 1.57±0.56VS 0.70±0.68)分;VAS腿痛评分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较术前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VAS腿痛评分之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为(12.21±1.73VS 24.18±1.01)分;ODI评分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为(72.39±5.53 VS 9.09±1.79)%。术后3个月JOA、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JOA恢复率为(70.9%±7.3%),VAS改善率为(91.6%±10.4%)。在术后短期门诊随访当中,无椎间盘突出复发、神经根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3D-DESS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常规影像学诊断方式有争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一项非常有用的诊断方式。它对于腰骶丛神经根形态学的直观观察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有助于术前责任椎的判断,进一步降低误诊率。对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依据神经根和疝出髓核的相对位置提出的新的手术分型,有助于精准定位突出的髓核,为术中穿刺提供指引,有助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熊茜[5](2020)在《3D-MRI神经根水成像技术在诊断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及目的:对于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通过症状、体征,并结合CT、MRI等影像学检查即可明确责任节段。而临床上常常会碰到不典型的LDH,如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类肿瘤样椎间盘突出症等,往往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对于脊柱外科医生来说,术前的精确诊断是手术成功和治疗的重要保障。如何诊断不典型的LDH仍是脊柱外科医生面临的技术难题。目前,常规MRI是诊断LDH首选的影像学检查,然而它并不能显示神经根的全貌,有时难以满足于诊断特殊类型的LDH。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3D-MRI技术能清楚地显示神经根的解剖、形态和走形,并且还能判断神经根与椎间盘的位置关系。本论文在通过3D-MRI神经根水成像研究神经根起点与椎间盘的位置关系的解剖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分析3D-MRI神经根水成像在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类肿瘤样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揭示其在精确诊断特殊类型LDH的优越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从而达到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的目的。第一部分材料和方法:收集了2016年12月-2019年06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腰椎3D-MRI神经根水成像的患者51例,其中男24例,女27例。纳入了无明显腰椎不稳、无明显椎间隙塌陷,并排除了脊柱畸形、脊柱压缩性骨折、脊柱肿瘤、脊柱感染等的患者。通过3D-MRI技术观察L2-S1神经根起点与相对应椎间盘位置的关系,收集数据并统计。结果:S1神经根起点在椎间盘上方、椎间盘平面、椎间盘与下位椎体的交界区和椎间盘下方的比例是66.67%、31.37%、0和0;L5神经根起点在椎间盘上方、椎间盘平面、椎间盘与下位椎体的交界区和椎间盘下方的比例为5.88%、56.86%、29.41%和3.92%;而L4神经根起点在椎间盘上方、椎间盘平面、椎间盘与下位椎体的交界区和椎间盘下方的比例为0、3.92%、43.14%和50.98%;L2、L3神经根起点均在椎间盘的下方。同时还发现双侧神经根起点左右不等高即神经根变异的高低起点混合类型和神经根变异的高起点类型,主要见于L4、L5、S1神经根。结论:3D-MRI技术能清晰地显示神经根起点与椎间盘位置的关系;当神经根起点在椎间盘下方时,突出的椎间盘大部分难以压迫到神经根,可以帮助鉴别无症状性的节段和责任节段;同时还可以帮助诊断腰骶神经根变异,从而帮助解释部分临床症状与影像学不符的病例,并指导术中规划,降低神经根损伤的风险。第二部分材料和方法:本研究自2017年10月-2019年06月随机纳入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通过术中肉眼检查和术后神经症状改善已确诊为极外侧型或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两名有经验的骨科医生采用盲法,在不知手术结果或临床相关资料的情况下对66名患者的常规MRI和3D-MRI的图像进行分析、评估,并作出诊断。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MRI和3D-MRI在诊断FLLDH中的价值。结果:3D-MRI技术在诊断FLLDH的敏感性(93.3%)、特异性(91.7%)均高于常规MRI(70.0%,77.8%)。同时观察者之间通过3D-MRI技术来诊断FLLDH的一致性(0.85)也高于常规MRI(0.60)。结论:3D-MRI技术是诊断FLLDH一种非常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帮助明确责任节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第三部分材料和方法:本研究自2017年10月-2019年06月随机纳入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类肿瘤样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例,神经鞘瘤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行了3D-MRI检查,并且均接受了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和病理结果(金标准)已确诊为类肿瘤样椎间盘突出症或神经鞘瘤。由两名有经验的骨科医生采用盲法,分别对24例类肿瘤样椎间盘突出症和18例神经鞘瘤患者的3D-MRI的图像进行分析、评估,并作出诊断,探讨和分析3D-MRI技术在鉴别诊断类肿瘤样椎间盘突出症和神经鞘瘤中的价值。结果:3D-MRI技术在诊断类肿瘤样椎间盘突出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8%和94.4%,观察者之间的诊断一致性(0.90)较好。结论:3D-MRI技术能有效地帮助鉴别类肿瘤样椎间盘突出症和神经鞘瘤,对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何易祥,王文己[6](2020)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是腰腿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少见。虽发病率较低,但因椎间盘突出的位置特殊,产生的下肢症状较椎管内突出剧烈,因此需早期明确诊断,并予以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缓解患者症状。文章就近年来对FLLDH的解剖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FLLDH提供参考依据。

康鹏程[7](2020)在《显微镜与经椎板间内窥镜下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显微镜与经椎板间内窥镜下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12月到2018年12月于娄底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治疗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7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SLD)和经椎板间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其中MSLD组38例,PEID组41例。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突出类型、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伤口引流、住院天数、并发症、影像学资料。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评价脊柱稳定性是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2月L5/S1节段腰椎活动度(ROM)、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LL)。结果:MSLD组和PEID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5.5±6.14)min和(82.2±8.12)min(p<0.05);MSLD组和PEID组术中透视次数分别为(2.0±0.77)次和(4.12±0.90)次(p<0.05);说明MSLD组和PEID组相比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PEID组和MSLD组住院天数分别为(7.34±1.02)天和(9.44±1.13)天(p<0.05);说明PEID组比MSLD组住院天数少。MSLD组和PEID组伤口引流量分别为(27.6±6.68)ml和(25.2±6.28)ml(p>0.05);两组患者伤口引流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术后伤口引流无明显差异。MSLD组2例患肢感觉障碍、1例患肢乏力、1例脑脊液漏、1例复发,MSL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5/38),PEID组5例患肢感觉障碍、2例患肢乏力、2例脑脊液漏、2例复发,PEI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8%(11/41),MSLD组和PEID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LD组钙化型椎间盘突出并发症发生率5.3%(2/38)、PEID组钙化型椎间盘突出并发症发生率21.9%(9/41),MSLD组和PEID组钙化型椎间盘突出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LD组和PEID组术后1天、术后第1月、术后第3月、术后第6月、术后第12月腰腿痛评分(VAS)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LD组和PEID组术后第1月、术后第3月、术后第6月、术后第12月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同一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MSLD组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92.10%,PEID组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90.2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L5/S1节段腰椎活动度(ROM)、L5/S1节段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LL)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SLD和PEID两种手术方法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2.MSLD较PEID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

李颖[8](2019)在《磁共振成像和CT应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比较》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极外侧型腰间盘突出患者接受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极外侧型腰间盘突出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辅以16层螺旋CT检查与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阳性检出率,同时总结并分析各检查方式在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两种诊断方式对极外侧型腰间盘突出阳性检出率、影像学特征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极外侧型腰间盘突出患者接受CT诊断与磁共振成像诊断阳性检出率均较高,可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价值。

吴忠英[9](2018)在《腰椎滑脱合并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腰椎滑脱合并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既往收治的10例腰椎滑脱合并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932个月随访,平均(20.4±4.5)月,其中治疗优秀9例,良好1例,可0例,差0例,总优良率90.0%。结论腰椎滑脱合并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情需要综合分析,明确诊断,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在去除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同时恢复滑脱的腰椎,到达解除症状的目的。

胡迎光[10](2018)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应用CT与MRI诊断的准确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应用CT与MRI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与MRI检查,并按不同诊断方式分为CT组与MRI组,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性。结果:MRI组诊断准确率为94.29%(66/70),显着高于CT组(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查来说,MRI检查用于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具有更高准确率。

二、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CT导航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方法
    1.一般资料
    2.方法
    3.观察指标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2)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CT分型与内镜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CT分型方法
    1.4 手术方法
    1.5 评价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影像分型结果
    2.2 围手术期情况
    2.3 随访结果
    2.4 影像评估
3 讨论

(3)L3/4、L4/5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差异对针刀入路影响的解剖学观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实验标本
        1.2 器械材料
    2 研究方法
        2.1 测量指标
        2.2 测量方法
        2.2.1 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相关参数测量方法
        2.2.2 椎间孔各分区模拟针刀入路相关参数测量方法
        2.3 研究内容
        2.4 统计学方法
        2.5 数据测量和误差
        2.6 测量指标的选择及其临床应用可行性
        2.6.1 针刀入路选择以腰椎横突根部作为固定参考标志
        2.6.2 腰椎节段的选择
        2.6.3 腰椎椎间孔周围骨性结构测量对象的选择
        2.6.4 椎间孔各分区针刀入路相关参数测量设计
        2.6.5 椎间孔分区与LDH分型的联系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结果
        1.1 腰椎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相关参数统计结果
        1.1.1 上关节突外缘到后正中线的距离统计结果
        1.1.2 下关节突外缘到后正中线的距离统计结果
        1.1.3 横突外缘至后正中线的距离统计结果
        1.1.4 棘突至椎上切迹垂直距离统计结果
        1.1.5 椎上高度差统计结果
        1.2 椎间孔各分区针刀入路参数统计结果
        1.2.1 椎间孔入口区针刀入路角度统计结果
        1.2.2 椎间孔入口区针刀入路旁开距离统计结果
        1.2.3 椎间孔中央区(椎弓根内侧)针刀入路角度统计结果
        1.2.4 椎间孔中央区(椎弓根内侧)针刀入路旁开距离统计结果
        1.2.5 椎间孔中央区(椎弓根外侧)针刀入路角度统计结果
        1.2.6 椎间孔中央区(椎弓根外侧)针刀入路旁开距离统计结果
        1.2.7 椎间孔出口区针刀入路角度统计结果
        1.2.8 极椎间孔出口区针刀入路旁开距离统计结果
        1.2.9 上倾角度统计结果
        1.3 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参数与针刀入路参数之间线性相关分析
        1.3.1 L4 节段男性各参数之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1.3.2 L4 节段女性各参数之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1.3.3 L5 节段男性各参数之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1.3.4 L5 节段女性各参数之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针刀治疗LDH的概况及机制探讨
        1.1 针刀治疗LDH的概况
        1.2 针刀治疗LDH的机制探讨
    2 针刀治疗LDH常见部位的选择以及操作特点
        2.1 针刀在横突点的操作
        2.2 针刀在棘突点的操作
        2.3 针刀在关节突关节的操作
        2.4 针刀在局部以及疼痛反应点的操作
        2.5 针刀在椎间孔外口的的操作
    3 区域划分在LDH针刀治疗的作用
    4 腰椎椎间孔韧带与在针刀治疗LDH中的作用
    5 实验结果分析
        5.1 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参数分析
        5.1.1 上、下关节突参数分析
        5.1.2 横突参数分析
        5.1.3 棘突至椎上切迹的垂直距离和椎上高度差参数分析
        5.2 椎间孔不同分区模拟针刀入路相关参数分析
        5.2.1 针刀入路上倾角参数分析
        5.2.2 椎间孔入口区模拟针刀入路参数分析
        5.2.3 椎间孔中央区模拟针刀入路参数分析
        5.2.4 椎间孔出口区模拟针刀入路参数分析
        5.3 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参数与针刀入路参数相关性分析
    6 针刀经椎间孔外口入路治疗LDH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7 小结
    8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磁共振神经根水成像3D-DESS序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精确诊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比较3D-DESS和MDCT平扫在常规影像学检查有争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材料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治疗方法
        2. 评估方法
        3. 纳入与排除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3D-DESS联合PTED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研究
    材料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精确诊断和精准治疗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5)3D-MRI神经根水成像技术在诊断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神经根起点与椎间盘的位置关系及其意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病例选择
        2.1.2 检查设备
        2.1.3 测量项目
    2.2 结果
        2.2.1 一般资料
        2.2.2 神经根起点与椎间盘的位置关系
    2.3 讨论
        2.3.1 研究现状及与结果对比
        2.3.2 意义
    2.4 结论
第3章 3D-MRI神经根水成像在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病例选择
        3.1.2 病例资料
        3.1.3 图像分析
        3.1.4 3D-MRI神经根水成像评判指标
        3.1.5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研究结果
        3.2.2 病例展示
    3.3 讨论
    3.4 结论
第4章 3D-MRI神经根水成像在鉴别类肿瘤样椎间盘突出症和神经鞘瘤中的价值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病例资料
        4.1.2 图像分析
        4.1.3 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研究结果
        4.2.2 病例展示
    4.3 讨论
    4.4 结论
第5章 结论和不足
    5.1 结论
    5.2 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业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6)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FLLDH的解剖特点及分型
2 FLLDH的临床表现
3 FLLDH的诊断
4 FLLDH的治疗
5 展望

(7)显微镜与经椎板间内窥镜下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病例纳入标准
        2.1.3 病例排除标准
        2.1.4 病例资料
        2.1.5 症状体征
    2.2 手术方法
        2.2.1 术前准备
        2.2.2 MSLD组
        2.2.3 PEID组
        2.2.4 术后处理
    2.3 评价疗效
        2.3.1 评价标准
        2.3.2 评价方法
        2.3.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基本情况比较
    3.2 一般情况比较
        3.2.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3.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3.3 疗效比较
        3.3.1 两组术前术后腰腿痛VAS评分比较
        3.3.2 两组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
        3.3.3 两组术前术后ODI评分比较
        3.3.4 两组术后12 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比较
    3.4 脊柱稳定性影响
        3.4.1 两组L5/S1节段术前术后腰椎活动度(ROM)比较
        3.4.2 两组术前术后腰椎前凸角(LL)比较
        3.4.3 两组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4.2 经椎板间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4.3 MSLD和 PEID的对比
        4.3.1 MSLD和 PEID两组疗效及优缺点比较
        4.3.2 MSLD和 PEID两组并发症比较
    4.4 MSLD和 PEID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4.5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磁共振成像和CT应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阳性检出率比较
    2.2 影像学特征比较
3 讨论

(9)腰椎滑脱合并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CT检查与分型
    1.4 手术方法
        1.4.1 椎板间入路
        1.4.2 椎板侧方入路
        1.4.3 前路腹膜外术式
    1.3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应用CT与MRI诊断的准确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CT与MRI诊断椎间盘突出程度比较
    2.2 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
3讨论

四、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CT导航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研究[J]. 杨俊,邓欣,冉兵,魏俊,付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1
  • [2]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CT分型与内镜治疗[J]. 孙海涛,韩大鹏,魏帅帅,张洪涛,马宗雷,周大鹏,宫子阳,关家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1(13)
  • [3]L3/4、L4/5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差异对针刀入路影响的解剖学观测[D]. 陈龙豪.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4]磁共振神经根水成像3D-DESS序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精确诊断的应用[D]. 王旭.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5]3D-MRI神经根水成像技术在诊断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研究[D]. 熊茜. 南昌大学, 2020(08)
  • [6]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J]. 何易祥,王文己. 实用临床医学, 2020(05)
  • [7]显微镜与经椎板间内窥镜下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D]. 康鹏程. 南华大学, 2020(01)
  • [8]磁共振成像和CT应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比较[J]. 李颖.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79)
  • [9]腰椎滑脱合并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J]. 吴忠英. 临床研究, 2018(04)
  • [10]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应用CT与MRI诊断的准确性研究[J]. 胡迎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06)

标签:;  ;  ;  

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