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创业大股东无变动

中科创业大股东无变动

一、中科创业主要股东无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武钰钦[1](2021)在《京蓝科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及经济后果研究》文中认为

朱金焕[2](2021)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金龙机电为例》文中认为

张梦霞[3](2021)在《不同类型私募股权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以嘉元科技和淳中科技为例》文中认为私募股权投资如何影响企业股权结构、融资渠道、公司治理以及最终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何种影响是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研究财务型和战略型私募股权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绩效影响。首先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模型上分析了财务型和战略型私募股权投资如何影响企业价值以及对企业价值带来的不同影响。然后,通过T检验进行实证分析来检验私募股权财务型投资企业和战略型投资企业的ROE是否具有显着性差异,研究显示,财务型私募股权投资企业通常在私募股权进入前ROE具有很高的均值和比较小的方差,而在私募股权投资以后,几乎没有变化,反过来,战略型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在私募股权进入前ROE具有比较低的均值和比较大的方差,而在私募股权投资进入以后ROE显着提高,同时方差缩小。这说明不同类型的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不同,财务型私募股权投资本身可能并不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绩效,更可能是对经营绩效比较好的企业有一个筛选机制,相对财务型私募股权投资,战略型私募股权投资会不太看重企业之前的经营绩效,他们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对企业经营绩效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和改善能力。最后,本文以嘉元科技和淳中科技两个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来发现战略型和财务型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绩效影响不同,战略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进入企业经营管理和监督,能够降低代理成本,嘉元科技在得到投资后,资金用于收购子公司、扩产建厂、加大研发力度、未分红等等,绩效提高。财务型私募股权投资不进入企业经营和监督,淳中科技在得到投资后,资金主要用于提高管理人员薪酬,购买银行理财、车位等等,每年大约一半净利润都用于分红上且持续增加,淳中科技绩效下降。财务型私募股权投资和战略型私募股权投资在选择企业投资时、对企业绩效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对于不同类型私募股权投资标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对企业规范自身发展、降低代理成本以吸引私募股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礼洁[4](2020)在《H证券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2019年科创板的推行,2020年创业板改革,资本市场改革正全面深化,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一环,既有监管压力又有自身盈利的动力,两者都离不开风险管理。目前存量股票质押业务仍处于风险状态,新的改革更需要证券公司加强风险管理以更好的服务资本市场。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股票质押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甚至退市给证券公司带来融出资金无法回收的巨大风险出发,在大股东方面研究股票质押可能会导致大股东倾向于采取的行为:信息披露操控、盈余管理操控、低质审计选择;在证券公司方面,研究给股票价格精确定价、针对大股东的行为的识别防范,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架构改进以及风控实现。其次以H证券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回购业务为研究对象,针对业务流程及风控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H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业务的风控体系、风控指标在事前、事中、事后风险识别与处置上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1、加强大股东公司行为的监控,增加信息披露、审计定价、盈余管理等自动化风控指标。2、依靠金融科技,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打造强大的集中风控系统,将风控前置转向风控集中模式。3、对于限售股加强司法平仓的应用。同时文中提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以交互式的模式进行落实。最后建议监管层改变证券公司股票质押平仓难的困境,加大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责任人的处罚。本文旨在以此降低证券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更好的服务金融市场,并希望可以以股票质押业务为契机引导整个风控模式及控制模式的转变,为我国资本市场打造旗舰型证券公司保驾护航。

刘会[5](2020)在《我国IT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自从MM定理于1958年问世以来,便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开始结合理论与实践对资本结构与企业财务绩效进行深入的探讨,但是由于研究对象、研究行业及研究方法的差异,使得研究结论莫衷一是。众多学者研究发现行业的差异性对资本结构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分行业展开对资本结构的研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及生活等众多领域逐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IT行业在我国尚处于成长与摸索阶段,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巨大的潜力,其资本结构与融资渠道目前仍存在着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选择IT行业作为本文的研究行业,并将IT行业中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资本结构与公司的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寻找资本结构的优化路径。首先,本文对资本结构与财务绩效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结合文章研究需要对资本结构、财务绩效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其次,选取在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337家IT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描述性统计法对我国IT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分析现状背后的原因;然后,通过KMO分析选出12个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得出综合的财务绩效;最后,通过建立资本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回归模型,探讨资本结构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围绕着企业绩效最大化的目标为我国IT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提供对策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IT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财务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2)IT行业上市公司的短期负债率与财务绩效之间呈正相关;(3)IT行业上市公司的长期负债率与财务绩效之间呈负相关;(4)IT行业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5)IT行业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基于本文实证研究的结论,针对我国IT行业上市公司当前情况分别从外部宏观层面与企业微观层面出发提出优化资本结构的对策及建议。(1)外部宏观层面,主要从政策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三个方面提出对策;(2)企业微观层面,主要是结合本文的实证结果从资产负债率、债务期限结构、股权集中度、内源融资四个方面出发提出针对性的对策。IT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共同努力,为企业创造更良好的融资环境与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资本结构,促进企业健康、高效地运营,也有益于整个经济体系的良好运营与稳步发展。

常怡娜[6](2019)在《成长期软件服务企业价值评估的折现率研究》文中指出从互联网萌芽兴起到如日中天,互联网行业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商业经营活动和生产生活方式。软件服务企业作为该行业下的重点分支,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产业服务化、运作平台化、业务融合化等特征凸显,在经济强国建设的征途中提供了可靠而有力的支撑,推动了国民经济事业的高质高效发展。在正向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更准确公允地评估软件服务企业价值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主要对处于成长期下的软件服务企业在价值评估中的折现率参数确定进行规范化、体系化的研究,使得评估实务中折现率的确定更为精准可靠,实现公允估值。本文首先引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借助主成分分析,将软件服务企业的生命周期与企业财务效益、发展能力、资产运营状况及偿债能力等指标相对应,着重把成长期软件服务企业作为后续折现率研究的企业背景。随后,通过CAPM模型量化风险,具体提出折现率参数的确定路径。其中,利用中长期国债利率构造ARIMA时间序列模型来预测无风险利率;综合考量板块分割下风险溢价的量化问题,主板市场通过线性回归明确沪深300指数最能反映市场风险,在该指数下成分股报告期末平均收益率与无风险利率之差即为市场风险溢价;中小板及创业板市场参照同板块同生命周期企业的市场平均收益率确定;β值借助目标企业月收益率与参照企业平均收益率线性回归后的斜率来表示,并通过t检验验证β值的有效性;采用因子分析法明确企业特定风险的评价指标,建立综合评价函数以实现量化调整。

王丹丹[7](2019)在《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融资效率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化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该行业也是支持我国经济实现“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的中坚力量。作为高新技术产业,该行业为基础性产业提供高科技服务及技术,对各行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信息安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多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投入较少,核心竞争力较差,关键技术还依赖于国外企业,这主要受限于资金的不足,但该行业的特点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决定了该行业在现阶段难以获得大额融资。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将筹得资金发挥最大效用,改善经营状况,吸引投资者,获得更多融资,从而步入良性循环,即该行业迫切需要提升融资效率。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总结了与融资效率相关的理论。分析我国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行业特征及融资现状,发现该行业存在大部分企业难以获得融资,融资的主要方式是定向增发,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窄,迫切需要提升融资效率,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结合该行业的特征,本文构建了融资效率评价体系,采用DEA三阶段法对146家样本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评价。发现该行业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融资效率整体较低,发展趋势呈先下降再上升,且下降幅度更大,剔除环境影响和随机误差后,企业真实的融资效率有小幅上升。仔细分析,主要由于企业的纯技术效率较低导致,因此企业迫切需要改进自身的技术及管理水平。按样本企业所处板块分析,发现中小板及创业板样本企业融资效率较高,而主板样本企业融资效率整体较低。按企业所处地区进行分类,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有更高的融资效率。本文又采用了Malmquist指数分析法,进一步验证样本企业融资效率趋势变动,企业技术进步给企业融资效率提供了积极贡献,而企业效率变动制约了融资效率的提高。最后,本文针对企业融资效率低的现状,从企业层面和社会层面提出了建议。

彭静薇[8](2019)在《大华股份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创新是引领国家全局发展的核心战略任务,也是推动企业不断进步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第一驱动力。而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对高投入、高风险和长期性的创新活动往往持消极态度。同时核心人员的流失和工作积极性下降都将极大地影响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长此以往将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股权激励能有效地缓和代理冲突,但如何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激励方案以激励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更有效地实现创新绩效的转化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安防行业的龙头民营企业大华股份的两期股权激励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对两期股权激励实施前后,创新活动中投入、转化和创收三阶段各对应指标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有以下三点:总体上第二期方案的创新绩效效果更佳。第一,当行权条件为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而并非净利润等绝对性指标时,高管创新意识增强而更热衷于创新投入。第二,当加大核心技术人员的激励力度时,专利等创新成果及最终转化的新产品也随之增加。第三,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使企业在营业收入、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得到迅速提升,显着的创新效应更促进了企业长期价值的最大化。本文的研究表明,不同的激励对象需设置不同的岗位考核指标,并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设置股权激励有效期,适当加大对核心技术人员的激励力度,关注授予价格的合理性能使股权激励更有效地促进创新绩效的转化,充分发挥股权激励的创新导向作用。

铉晓晗[9](2019)在《中国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根据2018年的《科创企业创业展望》,有88%的科创企业认为我国的融资环境十分严峻。科创企业的资本来源大部分是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但其他的融资途径,如银行贷款、并购、政府资助等只占13%。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政府积极出台扶持科创企业的相关政策。自2016年开始,推动金融业投贷联动试点业务的发展已多次写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鼓励银行业试点机构采取“债权+股权”的模式支持科创型中小企业。本文首先对银行业投贷联动业务背景进行了描述,归纳总结了科创企业融资与金融机构投贷联动的研究。然后展开了对投贷业务的一般分析,对科创型中小企业和投贷联动进行了概念界定并梳理了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国内外主要模式和案例。接着就我国投贷业务发展情况整理了商业银行相关政策和试点银行地区业务现状。随后通过对中国银行自投贷联动指导意见出台后的首笔投贷联动案例——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联合中银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对迅腾智科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进行分析与研究。案例分析主要从投贷联动业务模式、风险控制、效果评估和业务问题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在运作模式方面,中国银行选择了集团内部联动的模式。文中分析了中行选择合作方与目标客户的标准与原因,指出集团联动模式的主要作用是在业务开展中降低了信息成本并加强了效率,接着分析了中行债权和股权可行的退出方式。第二部分的风险分析探讨了迅腾智科的经营风险、中行北京分行的贷款风险、中银国际股权投资风险与可行的风控措施。第三部分则从微观的角度说明投贷联动业务对参与方的影响并计算了中行集团的盈利预期。从分析中发现:中行对迅腾智科开展投贷联动业务中三方在短期来看处于共赢的结果,中行按期收回本息,中银国际目前股权投资账户保持着盈利,迅腾智科在签订投贷联动协议后的半年里公司的新三板募集资金情况大有好转,新三板交易也较活跃,公司各项经营指标在一年内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分析发现,投贷联动业务对迅腾智科只在短期产生了一定积极的影响,从长期开看还是需要企业自身提升各方面能力以及市场机制的完善。同时金融机构也需要激励制度与政府的政策扶持来更好地开展业务。投贷联动业务还是有很多风险存在,中行也存在投贷联动整个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最后,本文对案例进行了总结,并有针对性的从外部和中行内部配套机制角度提出解决方案与建议:政府应着力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提升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并推动科创板尽快落地。中行则应完善投贷联动业务体系、带头建立投贷联动信息平台。除此之外,建议中还进行了“互联网+投贷联动”的模式探索,希望可以对中行以及整个银行业投贷联动业务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毛子榛[10](2018)在《DM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二、中科创业主要股东无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科创业主要股东无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3)不同类型私募股权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以嘉元科技和淳中科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现状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的动机
    第二节 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绩效影响
    第三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不同类型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绩效影响理论和实证分析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类型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下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价值影响模型分析
    第二节 不同类型私募股权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绩效影响:基于T检验分析
第四章 战略型和财务性私募股权投资案例介绍
    第一节 选取案例原因
    第二节 战略性私募股权投资嘉元科技过程概述
    第三节 财务型私募股权投资淳中科技过程概述
    第四节 私募股权投资影响嘉元科技和淳中科技绩效机制分析
第五章 嘉元科技和淳中科技绩效影响异质性分析
    第一节 盈利能力分析
    第二节 营运能力分析
    第三节 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节 偿债能力分析
    第五节 行业地位和占有率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H证券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 H证券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业务分析
    2.1 H证券公司股票质押开展情况
        2.1.1 H证券公司概况
        2.1.2 股票质押市场概况
        2.1.3 H证券公司股票质押现状
    2.2 H证券公司股票质押风险管理现状
        2.2.1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2.2.2 事前风控管理
        2.2.3 事中风控管理
        2.2.4 事后风控管理
    2.3 风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3.1 评估指标匮乏导致质押率管理粗放
        2.3.2 事前尽调事后跟踪过于依赖前端业务
        2.3.3 预留追保股份以及平仓处置困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证券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风险识别
    3.1 大股东质押动机
    3.2 大股东质押风险行为
        3.2.1 信息披露行为
        3.2.2 盈余管理行为
        3.2.3 审计定价影响
    3.3 大股东风险行为识别
        3.3.1 对照组别选择
        3.3.2 行为识别规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证券公司质押风险管理优化方案
    4.1 基于大股东行为的自动化风险指标建设
        4.1.1 信息披露风控指标实现
        4.1.2 盈余操控风控指标实现
        4.1.3 审计定价风控指标实现
    4.2 风控模式转变
        4.2.1 合规前置模式
        4.2.2 风控集中模式
        4.2.3 从合规前置转向风控集中模式
    4.3 违约处理转变
        4.3.1 协商为主的追保模式
        4.3.2 司法拍卖为主的追保模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H证券公司质押风控实施措施
    5.1 信用交易部加强风险事件报告
    5.2 风险部门提炼风险事件模型指标
    5.3 信息技术部实现风险指标
    5.4 主办业务部门风控重点调整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我国IT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资本结构的相关研究
        (二) 资本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
        (三) 资本结构优化对策的相关研究
        (四) 文献评述
    三、研究内容及框架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描述统计法
        (三) 因子分析法
        (四) 回归分析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资本结构
        二、财务绩效
        三、IT行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资本结构相关理论基础
        二、财务绩效评价相关理论基础
        三、资本结构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机理
第二章 IT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样本及指标选取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资本结构指标选取
    第二节 资本结构的现状分析
        一、IT行业上市公司整体“重股权轻债权”
        二、IT行业上市公司整体偏好短期负债
        三、IT行业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上升趋势
        四、IT行业上市公司内源融资不足
        五、小结
第三章 IT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分析
    第一节 指标选取与分析
        一、指标选取
        二、指标分析
    第二节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财务绩效
        一、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二、总方差解释
        三、因子载荷分析
        四、得分矩阵分析
第四章 我国IT行业资本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实证设计
        一、变量设计
        二、研究假设
        三、模型构建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二、回归分析
    第三节 实证结论
第五章 IT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对策建议
    第一节 宏观优化对策
        一、政策环境优化
        二、金融环境优化
        三、法律环境优化
    第二节 微观优化对策
        一、保持适度的资产负债率
        二、合理调整债务期限结构
        三、优化企业股权集中度
        四、提高内源融资比例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成长期软件服务企业价值评估的折现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软件服务企业
        1.2.2 企业生命周期
        1.2.3 折现率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 本文的组织架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软件服务企业概述
    2.2 企业生命周期划分
        2.2.1 研究方法
        2.2.2 成长性定量评价指标
        2.2.3 企业成长性分析
        2.2.4 成长期软件服务企业的特点
    2.3 折现率确定
        2.3.1 折现率定义
        2.3.2 折现率测算——CAPM模型
    2.4 统计方法理论介绍
        2.4.1 线性回归
        2.4.2 主成分分析
        2.4.3 因子分析
        2.4.4 ARIMA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软件服务企业成长期研究
    3.1 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
    3.2 实证分析过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长期软件服务企业折现率研究
    4.1 无风险报酬率
        4.1.1 数据来源
        4.1.2 基本数据分析
        4.1.3 ARIMA模型阶数确定
        4.1.4 模型分析
        4.1.5 模型预测
    4.2 风险溢价
        4.2.1 不同板块对风险溢价影响
        4.2.2 主板市场风险溢价的确定
        4.2.3 中小板、创业板市场风险溢价的确定
    4.3 企业风险系数
        4.3.1 测算方法选择
        4.3.2 实例β值测算
        4.3.3 Beta值显着性检验
    4.4 公司特定风险
        4.4.1 数据来源与描述
        4.4.2 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4.4.3 因子分析法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融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与研究路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路径
2 融资效率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早期融资结构理论
        2.2.2 现代融资结构理论
        2.2.3 新融资理论
3 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融资现状及融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1 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特征及发展现状
        3.1.1 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特征
        3.1.2 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
        3.1.3 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地域分布特征
    3.2 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融资现状分析
        3.2.1 定向增发
        3.2.2 债券融资
        3.2.3 IPO融资
    3.3 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融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3.1 宏观因素
        3.3.2 微观因素
4 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融资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4.1 传统DEA评价模型的构建
        4.1.1 规模报酬不变的CCR模型
        4.1.2 规模报酬可变的BCC模型
        4.1.3 Malmquist指数
    4.2 三阶段DEA模型构建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投入、产出指标的确定
        4.3.2 环境指标的确定
        4.3.3 标准化处理
    4.4 指标数据相关性分析
5 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融资效率实证分析
    5.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第一阶段传统DEA实证结果分析
        5.3.1 融资效率总体分析
        5.3.2 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5.3.3 纯技术效率分析
        5.3.4 规模效率分析
        5.3.5 规模报酬分析
        5.3.6 板块分析
        5.3.7 区域分析
    5.4 第二阶段SFA回归结果分析
    5.5 第三阶段投入调整后的DEA实证结果
    5.6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的融资效率动态分析
6 提升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融资效率的建议
    6.1 企业方面改进建议
        6.1.1 加强创新能力
        6.1.2 加强经营管理能力
        6.1.3 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6.2 宏观层面建议
        6.2.1 完善我国资本市场
        6.2.2 完善企业征信体系及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6.2.3 开拓新的融资渠道
        6.2.4 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融资氛围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8)大华股份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关键概念界定
        2.1.1 股权激励的含义及模式
        2.1.2 创新绩效的含义
    2.2 文献综述
        2.2.1 股权激励相关的文献综述
        2.2.2 创新绩效相关的文献综述
        2.2.3 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2.2.4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2.2.5 文献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人力资本理论
        2.3.3 剩余索取权理论
        2.3.4 技术创新理论
第3章 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激励对象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3.1.1 股权激励对高管行为的影响
        3.1.2 股权激励对核心技术人员行为的影响
    3.2 股权激励作用于创新绩效的过程分析
        3.2.1 股权激励作用于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3.2.2 股权激励作用于创新绩效的路径分析
        3.2.3 创新绩效指标的衡量
    3.3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3.3.1 激励对象范围
        3.3.2 激励有效期
        3.3.3 行权条件
        3.3.4 激励模式
第4章 大华股份股权激励案例介绍
    4.1 大华股份基本情况介绍
    4.2 两次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动因
        4.2.1 顺应市场潮流
        4.2.2 缓和代理问题
        4.2.3 推动技术创新
    4.3 大华股份股权激励方案内容及实施过程
        4.3.1 大华股份首期股权激励方案
        4.3.2 大华股份第二期股权激励方案
        4.3.3 两期激励方案对比
第5章 大华股份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5.1 首期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分析
        5.1.1 创新投入阶段分析
        5.1.2 创新转化阶段分析
        5.1.3 创新创收阶段分析
    5.2 第二期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分析
        5.2.1 创新投入阶段分析
        5.2.2 创新转化阶段分析
        5.2.3 创新创收阶段分析
    5.3 两期方案创新绩效效果的比较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2.1 区分对象设置合理的考核指标
        6.2.2 完善股权激励方案的有效期
        6.2.3 适当加大核心技术人员的激励强度
        6.2.4 监管层应保证授予价格的合理性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科创企业融资的研究
        1.4.2 投贷联动的相关研究
        1.4.3 文献述评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一般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科创型中小企业
        2.1.2 投贷联动业务
    2.2 投贷联动业务模式
        2.2.1 国外典型模式
        2.2.2 国内主要模式
    2.3 银行业投贷联动业务发展现状
        2.3.1 商业银行股权投资业务相关政策
        2.3.2 投贷联动业务现状
3.案例介绍——中国银行对迅腾智科的投贷联动业务
    3.1 案例概况
    3.2 业务参与方
        3.2.1 中国银行概况
        3.2.2 中银国际概况
        3.2.3 迅腾智科概况
4.案例分析
    4.1 投贷联动业务的运作分析
        4.1.1 投贷联动合作方与客户选择
        4.1.2 投贷联动模式选择
        4.1.3 投贷联动退出机制
    4.2 投贷联动业务的风险分析
        4.2.1 贷款业务风险分析与控制
        4.2.2 股权投资业务风险分析
    4.3 投贷联动业务的效果评价
        4.3.1 中行集团盈利预期
        4.3.2 迅腾智科效果分析
        4.3.3 投贷联动业务存在的问题
5.案例总结与建议
    5.1 案例总结
    5.2 外部配套机制建议
        5.2.1 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5.2.2 推动科创板尽快落地
        5.2.3 提升新三板流动性
    5.3 中行内部配套机制建议
        5.3.1 完善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运行机制
        5.3.2 建立投贷联动信息平台共享机制
        5.3.3 “互联网+投贷联动”业务机制探索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四、中科创业主要股东无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京蓝科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及经济后果研究[D]. 武钰钦.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2]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金龙机电为例[D]. 朱金焕.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 [3]不同类型私募股权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以嘉元科技和淳中科技为例[D]. 张梦霞. 浙江工商大学, 2021
  • [4]H证券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风险管理研究[D]. 陈礼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我国IT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 刘会.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成长期软件服务企业价值评估的折现率研究[D]. 常怡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7]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融资效率研究[D]. 王丹丹.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8]大华股份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 彭静薇. 广州大学, 2019(01)
  • [9]中国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案例分析[D]. 铉晓晗.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10]DM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毛子榛. 南京大学, 2018

标签:;  ;  ;  ;  ;  

中科创业大股东无变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