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瞄准高科技项目

风险投资瞄准高科技项目

一、风险投资瞄准高科技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1](2019)在《无线视频监控产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促进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兴国的重要战略举措。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技术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是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关键力量。我国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创新在近年迎来高潮,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深刻地推动了社会变革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仍然存在,资金困难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如何提高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效率,对于加快技术创新产业化具有现实意义。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无线视频监控产业完成从技术空白到引领全球的发展飞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该产业面临技术创新和获取金融支持实现产业升级的挑战。本文以产业龙头海康威视公司萤石云产业化为例,研究技术创新与金融支持的相互作用机制。首先,无线视频监控产业有其独特性,在高新科技产业化的浪潮下,涌现出许多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践尝试,融资难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问题。其次,从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化的问题切入,指出企业技术创新方式、问题困境和影响因素。再次,在技术创新和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和案例分析,指出企业技术创新与金融支持的影响关系,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技术创新需要金融的支持,需要充足资金。金融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同时技术创新又会反向推动金融的发展。技术创新与资本市场的深度结合,是实现高科技产业化和实现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的深度支持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内容。解决困扰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短缺问题,有效提升金融体系支持技术创新产业化的效率,促进技术创新产业的快速和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下,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方式,逐步消除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化发展的障碍,使金融在技术创新生态体系中更有效地配置资源,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化的发展。

安志[2](2019)在《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是我国构建现代化创新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但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高峰”企业仍然不多,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为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各地各部门密集出台了各种“创新新政”,从人才培养和引进、产学研合作、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红包”。政府部门的努力在客观上降低了部分企业的创新成本,对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这些政策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还存在哪些局限性?为什么政策制定者(科技管理官员)都不约而同地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奖励、补助”作为激励政策的主要内容?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还存在哪些体制机制障碍?我国实行的是“条块结合”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科技管理官员在创新激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对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中国政府治理结构和官员行为模式开展研究,沿着创新激励政策的传导路径,从政府内部激励结构、科技管理官员行为、政企博弈等角度考察了政府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体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论述了创新激励政策的功能,并以我国“条块结合”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为背景,对当前科技创新配套支持政策进行了总结。随后,对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分类,本文发现,我国是一个实施创新激励政策比较多的国家,政策类型以选择性创新激励政策为主,功能性创新激励政策为辅。而选择性创新激励政策又以科技认定作为主要的实施手段,即对企业创新成果和创新要素的先进性进行评价和认定,并以此为依据给予资金奖励或其他政策优惠。其次,对我国创新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对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政府激励政策总体落地情况进行了梳理。随后,以苏州制造业为例对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利用苏州市的微观企业调研数据对创新激励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私人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均未表现出显着的效应,本文基于苏州市企业样本的实证检验没有找到支持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显着影响的证据。第三,在制度层面探讨政府内部激励结构对政策制定者的影响。将科技管理官员这一群体纳入研究范畴,尝试揭开政策决策机制这个“黑箱”,探讨政府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下的科技管理官员行为。本文认为,地区科技创新水平正逐步取代GDP增速成为官员的重要政绩之一,GDP锦标赛也正逐渐演化为创新指标竞赛。密集出台的各种创新激励政策体现了科技管理官员的责任担当和创新精神。但由于行政体制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部分科技管理官员可能在担当作为、晋升激励、设租、避责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选择策略性行为,将科技认定作为创新激励政策的主要实施手段,而较少使用科技项目、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科技认定作为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政绩的“强绩效行为”,可以减轻科技管理官员的工作压力,而且便于个别官员进行设租活动,因此被广泛而大量地使用,成为创新激励政策的主要内容。科技项目、科技认定以及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实施情况构成了科技管理官员政绩的主要内容。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数据构建了 2005-2015年中国省级科技管理官员数据库,实证检验了不同政策工具的实施对科技管理官员晋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展科技认定能够对科技管理官员的晋升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而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兑现税收优惠政策没有表现出对科技管理官员晋升的显着促进作用。进一步的检验结果发现,科技管理官员的晋升激励机制抑制了企业创新,这种抑制作用受到地区市场治理环境的调节,在市场治理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这种抑制效应不显着,在市场治理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这种抑制效应显着。第四,将研究视野从政策供给转向政策执行,考察了政企博弈对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的影响。本文发现,在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下,不同创新激励政策在立项、评审、技术审查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具有显着的差异性。相比科技项目和税收优惠,科技认定具有低风险、高收益、弱监管以及寻租空间大等特点,企业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策略性创新、材料包装、寻租等行为达到“寻认定”的目的。通过构建政策预期与企业研发投入模型,发现科技认定难以使企业产生准确的政策预期,无法对企业研发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摊,这也制约了其创新激励作用的发挥。利用苏州市微观企业调研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府科技项目和税收优惠对企业私人研发投入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科技认定对企业私人研发投入表现出不显着的挤出效应。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我国创新激励体制机制的改革方向。即政府作用同市场机制有效对接,构建尊重市场规律的创新激励体制机制。具体而言,需要正确认识创新激励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规范和完善市场机制,强化金融对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施基于竞争机制的政府科技项目以及构建统筹协调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江博[3](2018)在《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进入21世纪,社会生产和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对科技的推崇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最近5年来,科技创新这一提法逐步出现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和决定因素,不仅仅在国内生产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成为了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得以形成和提升的重要基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且真正意义上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先进生产力的动力之泉,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要程度,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显得突出和关键。随着科技创新发展,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推动尤为重要。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科技创新大国,正积极探索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北斗为代表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大力推动北斗产业发展,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北斗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的指引和推动。本文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科技哲学、技术经济学、社会调查、系统科学的方法,对以北斗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路径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以寻求解决处于“竞争困境”中的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的短板和局限,既阐明科技创新理论对北斗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又推动科技创新与北斗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全文分为五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文章选题的问题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创新、技术创新与科技创新等研究现状评述,阐明了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通过分析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重点对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进行多维度分析,指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并重点阐明全面创新赋予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内涵。第三章主要介绍我国北斗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以问题与需求导向入手,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突出强调北斗是我国科技创新技术的产物,剖析北斗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成果,并重点介绍北斗产业发展的困境与面临的挑战。通过与GPS对标分析,提出北斗技术突围的困境以及北斗产业发展的机遇,为提出北斗产业发展策略奠定基础。第四章介绍科技创新对北斗技术与产业发展变革的推动影响。北斗技术和产业因科技创新而生,对科技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根源产生影响。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阐述了科技创新对北斗产业发展产生新变革、提出新要求、培育新能力、产生新影响,以及科技创新为北斗产业发展开辟新领域等。通过理论指引和实践研究,为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实施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第五章重点介绍了我国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的策略。首先从战略层面入手,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平台战略,推动北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与布局;其次从战术层面入手,提出技术和行业应用创新,打牢北斗产业发展基础,开启产业化发展之路;通过发展模式创新,探索北斗产业发展规律,构建产业闭环;依托协同创新,打造北斗产业生态系统;辅助金融创新,利用资本手段快速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结合北斗全球组网的趋势,提出北斗国际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通过推动实施北斗“走出去”,实现北斗产业发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杨培宇[4](2017)在《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略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前沿科学研究成果之上,与国家战略布局紧密契合,能够服务于经济社会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的一系列高技术(群)。在席卷全球的科技浪潮推动下,战略高技术的异军突起,不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为哲学思辨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文章开篇便立足于哲学视角对战略高技术这一重要概念进行了理论分析,梳理了战略高技术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并结合现实背景总结了战略高技术的社会功能以及对于所处的时代具备的变革性意义。文章遵循战略高技术创新的运行逻辑展开,依照战略高技术创新的发展时序进程,构建了战略高技术全生命周期的逻辑模型,分别从战略高技术的选择、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战略高技术的成果转化、战略高技术的评估等4个典型阶段构建研究脉络,试图通过论证理论成果、列举国内外战略高技术发展事例,完整地描绘分析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结构,探寻制约战略高技术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因素。通过理论分析、逻辑论证和案例研究,文章阐释了战略高技术选择的不同类型,构建了选择决策体系的基本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以美国、苏联和日本为代表分析了不同类型战略高技术组织管理体系的特点;剖析了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体系的组织实施流程,指出军民融合将成为未来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以美国测试和评估体系的历史沿革为切入点,研究探讨了战略高技术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指标模型。文末结合前文分析讨论和所举事例,以健全体制、拓展机制为出发点,为我国下一步建立健全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了对策和建议。

张克俊[5](2010)在《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 ——基于C-I-H耦合互动框架》文中认为一、创新的空间集聚与高新区创新比生产具有更高的空间集聚特征。创新空间聚集的特定区域就是创新型空间,区域空间上的创新聚集性一旦形成,就会在自我强化机制、知识报酬递增机制、知识溢出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强化,具有强大的凝固性,不易发生位移。高新区不仅是新的产业空间,而且是新的创新空间和新的科技文化社区,具有空间属性的三重性,并且三者之间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形成三重螺旋的空间构造,这种属性是由高新区的性质与特征所决定的。高新区是高新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的地域综合体,其任务是研究、开发、孵化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促进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其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来自于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竞争方式的转变而使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政府对高新区产生了迫切需求,而创意、创业、创新则是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研究、开发、孵化高新技术产品、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则是高新区最基本的功能。二、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背景和意义站在国家宏观战略层次审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而国家级高新区则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引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区域中枢。我国国家级高新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旨在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特定区域。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来,到2009年我国已经拥有56个国家级高新区。二十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政府宏观引导和政策支持下,已成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创新型企业、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跃的区域,是引导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出了积极贡献,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根据阶段发展理论,总体而言,我国高新区正处在由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转换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政策进行合理引导,完全有可能把国家高新区率先建设成为创新氛围更为浓厚、自主创新能力更为突出的创新型园区。毫无疑问,无论从国家战略需要来看,还是从高新区发展新阶段需要来看,新形势下国家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在于体现国家意志、承担国家使命、完成国家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把建设创新型园区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统揽。三、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性质、构成与创新型园区的内涵和标准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据我国国家战略需要而提出的概念,是针对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渡依赖于技术引进而缺乏原始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而提出来的,主要强调创新的自主性,强调技术上的主导权、控制权,形成自主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是指在高新区区域范围内,以增强高新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高新区内技术能力为基础,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科技中介服务、金融机构、政府等创新行为组织为主体,聚集和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将创新构想不断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并实现市场价值的综合能力系统。从本质上说,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系统网络创新能力,主要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两部分构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同时,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演化。创新型园区概念的核心是指在园区内实现了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是一种内生增长模式,具体地说,就是以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作为园区发展的基本战略取向,以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发展创新经济作为园区的主导经济形态,以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作为园区环境建设的核心理念,使园区具有高效收获创新价值的能力、支撑区域创新发展的能力和强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型园区的性质是区域创新的增长极,新兴产业和新业态的发源地,繁衍新兴企业的诞生地,培育领袖企业的成长地,新经济模式、新制度和新文化的创造地。创新型园区的内部结构可分为创新组织、创新集群和创新经济三个层次。判别创新型园区的标准主要看是否形成了创新集群,具体而言,主要用园区创新要素的富集程度、支撑创新的载体和组织的完善程度、企业群体的衍生与创新活力、发挥创新要素效能的网络发达程度、创新合作的机制和氛围等来衡量。四、C-I-H耦合互动框架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理论基础是内生增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以及增长极、空间扩散、三元参与、孵化器、网络组织等理论。基于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理论框架是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三位一体”(C-I-H)耦合互动理论。该理论框架的基本内涵是:在不断完善产业集群机制、创新体系和高新区环境建设的基础上,产业集群、创新体系、高新区“三位一体”通过地理邻近性、行业邻近性、创新邻近性、社会邻近性不断进行集群主体之间的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从而内生出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能力,形成耦合互动创新系统,推动高新区的发展形态由低层次、低水平向高层次、高水平演化,构建创新集群竞争力和创新型园区的新型形态。C-I-H耦合互动的要素包括依赖要素、联系要素、激励要素、主体要素。依赖要素是指C-I-H耦合互动中所依赖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资源、非物质资源,知识、信息、技术、人才、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联系要素是指联结各种依赖要素的合约,包括显性合约(契约)、隐性合约(信任)等;激励要素是指驱动组织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促进知识、技术、信息、人才、资本等交流与沟通的动力因素;主体要素是指C-I-H耦合互动中的组织和个人,简称“官、产、学、研、中、资”。C-I-H、耦合互动的动力按动力来源可分为自响应和人为响应动力两种。自响应动力是指由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之间自然演化、自组织而内生出的耦合互动动力;人为响应动力是指依赖人为方式完成的结合与协调。如果从主体动力来看,C-I-H耦合互动主要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系统中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高新区建设中的政府的动力需求。C-I-H耦合互动本身是不稳固和不紧密的,联结它们的纽带是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C-I-H耦合互动的纽带是主体价值交换的实现工具,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人才、劳动力、产品、信息、技术等各类市场,另一类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界面平台。从系统形态来看,C-I-H通过不断耦合互动就可形成一种新的系统形态,即高新区集群创新系统(HCIS)。HCIS具有明显的复杂系统特征,有机整合、优化和集成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和高新区地理空间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使各方面的要素排列和组合处于较好状态,从而产生的创新产出效率比一般的产业聚集或一般的区域创新系统要高,适应了技术创新模式由线性创新向网络集成创新转变的要求。另一方面,从组织形态来看,C-I-H通过不断耦合互动必然是一种新型的集群组织形态,即创新集群。创新集群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力,由创新型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者其他创新合作关系,具有创新聚集优势和大量知识溢出、技术转移和学习特征的开放式互动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相比,创新集群中大学、创新服务产业和所谓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公司是其关键组成部分;创新集群具有强网络性和超流动性、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高端要素密集、大量的知识产出和知识溢出效应、科学与技术间联系更加紧密、社会资本更加丰富等特征。同时,创新集群的产出目标不再是生产出更好的产品(物美价廉)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其基本的产出是无形产品如知识产权和新技术,主要追求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及时商业化创新成果。五、基于C-I-H耦合互动理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实现路径(1)采取“三段式”方式促进微观企业主体成长路径,即: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创业活力,培育高成长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能力,培育高技术大公司的国际化竞争能力。(2)以推进“五大转变”的方式培育产业集群竞争力路径,即:推进产业集群由一般向特色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扎堆”向分工协作机制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个体和组织内部学习向集群学习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生产型驱动向创新型驱动转变。(3)以建设“一大主体+五大平台”的方式构建创新系统路径,即:以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一大主体,构建创新高端要素聚集平台、自主创新科技平台、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等五大平台。(4)以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方式推进高新区建设路径。国家高新区在发展新阶段必须构建新型园区形态,在这种新型园区形态中,创新型经济是主要特征和核心竞争力,但同时创新型经济又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它是一个具有舒适社区环境、强大社会包容性和社区联合治理机制共同支撑和协同发展的高科技综合社区。建设科技新城是高新区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重要形式,其重点是推进园区的“七化”,即:园区的知识化、数字化、商务化、国际化、生态化、宜居化、人文化。同时,推进科技新城的建设必须以现代城市理念搞好高新区的规划建设。六、经验分析:以成都高新为例基于C-I-H互动框架对成都高新区建设和创新发展的进展状况进行分析,基于I(产业集群)维度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主导产业聚集的基本态势,但是产业集群的分工与协作机制还没有脆弱,企业“扎堆”现象比较突出,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关联度比较低,产业集群的生产推动比较明显而创新驱动不足,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比较明显而高端环节进入不足,个体与企业内部的学习比较明显而集群学习不足。基于C维度(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投融资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公共技术平台服务等为平台的创新服务体系,但是,创新孵化体系还不健全,主体间的创新互动网络并未形成,创新环境还有待改善,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发育还比较滞后,中介服务还不发达。基于H(高新区建设)维度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的硬件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但软环境还有差距;基本建立了适合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但体制退化倾向比较明显;逐步采用了功能化分区、专业化园区的规划建设模式,但是项目落实在空间上仍比较紊乱;初步扭转了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外延扩张的建设思路,但外延扩张的冲动仍然比较强烈。如果把C-I-H这三者联系起来看,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不协调性。七、政府在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中的作用面对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历史任务,同样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其理由是:创新知识的正外部性、自主创新的国家利益、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高新区发展路径的转换。然而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机制、手段必须发生重要转变。国家高新区在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园区中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是:国家战略导向的原则、弥补市场失灵原则、尊重创新主体的产权和创新活动选择原则、针对性原则、多方参与原则。政府发挥作用的功能定位应是创新发展的指导者、创新政策的制定者、创新资源的配置者、创新平台的建设者、创新投资的引导者、创新活动的服务者、创新过程的参与者。政府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制度创新主要应包括:改善宏观指导与管理制度、推进国家高新区立法、构建区域联合治理模式、创建官产学三重螺旋机制、建设虚拟高新区、建立创新驿站。政府在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政策选择包括:制定创新资源向国家高新区集聚的政策、制定创新集群培育的政策、制定鼓励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与创业的政策、制定促进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的政策等。

论坛组委会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6](2008)在《全球创业型经济研究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总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由化导致全球竞争的加强,创业已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既有研究表明,当前讨论的"创业型经济"主要的对象是发达国家,创业政策主要是发达国家政策决策者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对于面临"贫困、就业"难题,努力获取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借鉴欧美经验,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正因为此,全球创业型经济论坛组委会委托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开展了全球创业型经济的初步研究,该研究主要关注四个领域:第一,创业型经济的基础理论,包括起源、本质和模型;第二,创业型经济发展的

周峰[7](2008)在《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热点,高科技企业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和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是毋庸质疑的。但长期以来融资难题已成为制约高科技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瓶颈。因此,合理选择融资路径,拓宽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空间,解决其融资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结合企业融资理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等经济理论,运用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在分析和比较发达国家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和路径基础上,构建基于高科技中小企业成长生命周期的融资路径选择模型,重点研究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各个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特征,指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应选择不同的融资路径或者多路径组合进行融资。结合发达国家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实际,提出通过建立“两重一体两翼”的融资体系来完善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即以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为主导,以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和政府支持体系为两翼;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以创业板市场为主导,以主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为两翼,从而系统解决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最后,以无锡尚德公司为实例,论证高科技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途径是与其成长生命周期相匹配的。

郭文新[8](2009)在《基于金融合约理论的风险投资资本结构研究》文中指出以有限合伙制度组成的专业投资者,通过向富裕的个人或机构融资,以权益资本投资于高科技初创企业,这种投资模式被称为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合约是风险投资家与创业者之间投资的依据,是责权利配置的凭证,是指导合约双方今后行动的纲领性文件。相对于实证分析而言,专门针对风险投资合约的理论研究显得较为滞后和薄弱,现有的理论结果尚未准确地抓住风险投资的独特性质并深入阐述这些性质与相应的合约结构的有机联系。本文重点研究风险投资合约中的现金流权利配置,即风险投资的资本结构。本文首先对风险投资合约的实证与理论文献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风险投资合约的规律性特征和合约治理机制,并指出风险投资的资本结构和控制权配置是理论研究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合约理论,本文尝试解释有限合伙协议和风险投资合约的合约结构和合约条款。本文重新考察了单边道德风险问题下的资本结构模型。不预先设定债券等合约形式,而是用一阶方法从原始的假设和最优化问题出发,内在地推导出最优的资本结构是基础性的理论工作。之前的经济学家认为合约理论的标准分析工具——一阶条件方法无法推导最优的资本结构,本文应用一阶条件方法得到了最优的财务合约,并拓展分析了投资者风险规避的情形。该研究不仅完善了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经济解释,也为进一步研究风险投资的资本结构打下了基础。先前的理论研究尝试从双边道德风险的角度考察风险投资的融资过程,但这些研究均未导出风险投资的资本结构是可转换优先股的结论。本文结合相关实证研究提出了三个重要假设,一是双方的努力都会随机性的提高企业的利润,二是双方的努力是互补的,三是从极大似然原理看,创业者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构造了风险企业双边道德风险下的融资模型,运用一阶条件方法导出了风险投资的最优资本结构是,风险投资家持有可转换优先股,创业者依业绩获得普通股。在不完全合约的背景下,考虑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分别提供合约的两种定约情形,设计了诱导合约双方最优努力的可转换债券。债务给予创业者特定的威胁,使得其有动力提供足够的努力;而风险投资家可将债券转换为股权,也使得其意愿提供企业价值增值的努力,从而揭示了可转债的最优激励效能。研究揭示了风险投资家如何根据观察到的信息管理看涨期权和清算权,债务对应于VC拥有的清算权,而转换权则对应于VC持有企业的看涨期权。以研究报告作为本文的应用研究部分,该报告应用风险投资理论和合约理论,研究了某公司战略风险投资管理和高科技项目的运作情况。该报告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可作为研究我国国有企业从事高科技产业投资和管理活动的一组案例。

陈萍[9](2007)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高校凭借其知识创新与应用,服务社会以创造价值,已经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已成为我国知识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技术创新的一支主力军。因此,如何扭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局面,创新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其商品化、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高度关注的重点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是,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70%相比,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还相差甚远。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畅,质量不高,效益不理想,大量的科研成果在论文发表、成果鉴定得奖之后便束之高阁,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难以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存在着高校科技人员缺乏成果转化与科技竞争意识、高校科技成果先天不足、高校科技管理体制落后、融资渠道不畅、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还未建立、科技中介服务功能不到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律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但究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根本原因则是高校与企业还未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模式,使得一边高校科研硕果累累,一边企业技术创新困难重重。总的来说,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缺乏有效的保障、促进和激励政策体系,导致科技转化工作障碍重重。为此,本论文针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根本症结所在,试图探讨和寻求构建一套有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体系。第一,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在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错位与校正的前提下,构建产学合作互动的技术创新系统以及高校、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系统。第二,建立高校与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联盟机制,以高效地进行高校与企业的互动合作。在联盟机制中创建诚信长效机制、动力机制、选择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四大校企合作机制,推进和密切校企合作进程。第三,构建科技中介全方位服务体系,架起高校与企业科技创新的桥梁。第四,构建政策法规宏观保障体系,规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最后,对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现状进行案例剖析,根据体系建设思路提出了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夏亚民[10](2007)在《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新区是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结合的主要形式,促进了发明或发现通畅地转移到产业领域,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高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考察国内外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科学园区在完善国家、区域创新系统,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极化作用。同时,园区也是企业创新的温床,培育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为企业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都说明,高新区在促进企业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应该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各国家级高新区在地区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1)高新区已经是我国政治和经济改革和创新的核心区域和示范基地,其中很多创新是自主的知识创新;(2)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3)高新区已经形成产业或地区簇群,产业簇群的复杂度和深度对地区经济的竞争力有直接影响;(4)高新区的创新示范效应和扩散能力实现了对周边地区和传统产业的辐射作用,有可能带动我国企业的升级换代和变革。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我国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高新区担负着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是高新区的根本宗旨,加强科技创新是高新区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新区履行职能的根本要求。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构建对于我国高新区实现二次腾飞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立足于服务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本区域企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基本考虑,本文系统研究了国家高新自主创新系统的相关问题,构建了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模型,分析了其中的创新平台构成,并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运行模式与机理,提出了构建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相关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1章,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拟定全文分析框架、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章,从创新理论、创新系统理论、高新区及其发展理论三个方面构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本文的核心章节,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内涵、特征与功能;构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机构模型;分析了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第4章,分析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重要部分——创新平台的内涵、结构与功能,并提出了其构建途径。第5章,高新区自主创新的运行分析,分析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并提出了运行模式。第6章,构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培育的支撑体系,并从人才、财税、服务、市场、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论述。第7章,对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进行案例研究。概括了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并提出了其自主创新系统构建的途径。第8章,全文总结与展望。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概念,并构建了其结构模型,分析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的互动关系;(2)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模型,该模型以企业为主体,整合了内、外部驱动因素,综合分析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3)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运行的四种模式:“核心企业主导+配套企业参与”模式、产业内的自主合作创新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政府扶持模式。

二、风险投资瞄准高科技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险投资瞄准高科技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1)无线视频监控产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小结与评述
3 金融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基础
    3.1 金融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3.1.1 技术创新理论
        3.1.2 优序融资理论
        3.1.3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3.2 高科技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
    3.3 金融体系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分析
    3.4 小结与评述
4 无线视频监控技术创新产业化
    4.1 产业的发展趋势
    4.2 产业的技术创新
    4.3 产业规模及增长
5 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5.1 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机制
    5.2 金融支持对技术创新的实证检验
        5.2.1 样本选择及模型设计
        5.2.2 显着性检验及解释分析
    5.3 金融机构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5.4 政府在高科技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5.5 高科技企业融资模式
6 案例分析
    6.1 萤石云发展现状
    6.2 萤石云技术创新
    6.3 萤石云业务资金投入和融资渠道
        6.3.1 企业自有资金
        6.3.2 银行贷款
        6.3.3 证券融资
    6.4 小结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2)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提出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章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功能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阶段
    第二节 科技创新的收益和风险分析
    第三节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目标
第四章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体系
    第一节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内涵
    第二节 我国创新激励政策的历史演进
    第三节 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及政策支撑
    第四节 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
第五章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效果分析
    第一节 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与政府培育
    第二节 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基于苏州制造业的分析
    第三节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果的微观检验
第六章 政府内部激励结构与科技管理官员的策略性行为
    第一节 理论分析
    第二节 实证检验:政策工具选择对科技管理官员晋升的影响
    第三节 实证检验:科技管理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第七章 不同激励政策下的企业创新决策
    第一节 政策预期与企业研发投入模型
    第二节 创新激励政策与企业的策略性行为
    第三节 实证检验:不同政策的激励效应
    第四节 关于科技项目激励效应的进一步检验
第八章 构建尊重市场规律的创新激励体制机制
    第一节 创新激励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
    第二节 规范和完善市场机制
    第三节 强化金融对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第四节 实施基于竞争机制的政府科技项目
    第五节 构建统筹协调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目标、方法及重难点
第二章 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创新与科技创新
        二、科技创新的构成
        三、科技创新的运行模式
        四、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
        五、科技创新的保障机制
    第二节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多维度分析
        一、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三、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实际价值
    第三节 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内涵
        一、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要
        二、科技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第四节 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及引领作用
        一、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地位
        二、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第三章 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态势
    第一节 我国北斗产业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展历程
        二、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背景
        三、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北斗产业面临GPS的直接挑战
        一、北斗技术层面面临的挑战
        二、北斗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北斗产业面临GPS的竞争优势
        一、北斗与GPS共性技术优势分析
        二、北斗系统发展的创新特质分析
        三、北斗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分析
    第四节 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的发展机遇
        一、科技创新驱动北斗核心技术突破
        二、科技创新促进北斗政策环境完善
        三、科技创新推动北斗参与国际竞争
第四章 科技创新对我国北斗产业未来发展影响
    第一节 科技创新推动北斗产业技术新变革
        一、创新型国家建设引导北斗产业系统发展
        二、科技创新对北斗产业技术变革提出要求
    第二节 科技创新培育北斗产业发展新能力
        一、具备对产业发展关键性推动的能力
        二、加强对行业应用多元化拓展的能力
    第三节 科技创新促进北斗产业发展新影响
        一、创新北斗产业商业模式
        二、创新北斗产业金融支持
        三、创新北斗产业管理体系
    第四节 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步入新领域
        一、北斗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二、北斗产业发展领域预测
第五章 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加快发展策略
    第一节 以顶层设计指引北斗产业健康发展
        一、做好北斗产业顶层设计
        二、夯实北斗产业平台建设
    第二节 以技术创新夯实北斗产业发展基础
        一、突破北斗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二、加快北斗系统科技创新速度
        三、提升北斗系统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节 以应用创新扩大北斗产业发展规模
        一、加强军民融合应用创新
        二、加大民用市场应用创新
    第四节 以模式创新构建北斗产业发展闭环
        一、完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二、创新市场化的商业模式
    第五节 以协同创新打造北斗产业发展生态
        一、深化国家政策指引
        二、优化产业创新环境
        三、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四、推动技术人才培养
    第六节 以金融创新注入北斗产业发展活力
        一、发挥北斗产业投资基金的重要作用
        二、推动政府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角色
    第七节 以国际化战略布局提升北斗全球竞争话语权
        一、抓紧制定北斗国际化战略发展策略
        二、加快实施北斗国际化战略布局步伐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4)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深化战略高技术概念理解
        1.2.2 拓展科技哲学的研究视阈
        1.2.3 完善和丰富技术创新理论
        1.2.4 促进战略高技术创新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战略高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2.1 战略高技术的基本概念
    2.2 战略高技术的主要特征
        2.2.1 战略性
        2.2.2 全局性
        2.2.3 前沿性
    2.3 战略高技术的社会功能
        2.3.1 维护国家意志
        2.3.2 形成战略威慑
        2.3.3 促进经济发展
        2.3.4 培育社会文化
    2.4 战略高技术创新的时代意义
        2.4.1 促进生产力变革
        2.4.2 促进实践方式变革
        2.4.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 战略高技术的选择
    3.1 战略高技术的领域选择
        3.1.1 从技术选择到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演进
        3.1.2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原则
        3.1.3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影响因素
        3.1.4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方法
    3.2 战略高技术的路径选择
        3.2.1 从宏观层面制定战略高技术发展规划
        3.2.2 从中观层面确定战略高技术发展模式
        3.2.3 从微观视角描绘战略高技术发展路径
    3.3 战略高技术选择的决策体系
        3.3.1 决策体系的构成要素
        3.3.2 战略高技术选择决策的特征
        3.3.3 主要国家战略高技术选择决策体系
        3.3.4 我国战略高技术的决策体系
第四章 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
    4.1 宏观层面的组织管理体系
        4.1.1 宏观层面的行为主体
        4.1.2 宏观层面组织管理体系的类型
        4.1.3 宏观层面组织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4.2 微观层面的组织管理模式
        4.2.1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4.2.2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人员组织
        4.2.3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项目控制
    4.3 国外在战略高技术组织管理上的创新
        4.3.1 联邦资助研发中心:美国“私立公费”的研究机构
        4.3.2 科技综合体:苏联实体化的官产学研协调创新组织
        4.3.3 革新研发计划:日本战略高技术的路径选择
第五章 战略高技术的成果转化
    5.1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内涵和意义
        5.1.1 战略高技术成果的内涵及特点
        5.1.2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内涵及特征
        5.1.3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意义
    5.2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
        5.2.1 成果转化体系的构成要素
        5.2.2 成果转化的组织流程
        5.2.3 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5.3 战略高技术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5.3.1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与军民融合的内在一致性
        5.3.2 战略高技术军民融合的体制机制需求
        5.3.3 战略高技术的军民融合的具体模式
第六章 战略高技术的评估
    6.1 战略高技术评估的理论分析
        6.1.1 战略高技术测试评估的内涵
        6.1.2 战略高技术评估的特点
    6.2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的经验借鉴
        6.2.1 美国测试与评估的发展脉络
        6.2.2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与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
        6.2.3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的特点
    6.3 战略高技术评估体系的构建
        6.3.1 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
        6.3.2 评估体系的指标模型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
    7.1 树立明确稳定的战略目标
    7.2 成立高层战略高技术选择机构
    7.3 引入战略高技术风险投资制度
    7.4 组建独立自主的战略高技术评估机构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课题初审意见表
附录B 2016年度中国科协重大调研课题选题目录

(5)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 ——基于C-I-H耦合互动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问题的缘起、重要性及研究目标
        1.1.1 研究问题的缘起
        1.1.2 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1.1.3 研究问题的目标
        1.1.4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点
        1.3.2 存在的不足
2 相关文献回顾及高新区研究动态述评
    2.1 内生增长理论
        2.1.1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
        2.1.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2.1.3 启示
    2.2 产业集群理论
        2.2.1 新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2.2.2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聚集理论
        2.2.3 新产业区与新的产业空间理论
        2.2.4 新竞争经济学的簇群理论
        2.2.5 启示
    2.3 创新理论
        2.3.1 创新理论的基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3.2 创新理论的分化:技术创新理论与制度创新理论
        2.3.3 创新理论的综合发展: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3.4 国家创新理论的延伸: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3.5 启示
    2.4 高新区建设和发展的相关理论
        2.4.1 增长极理论
        2.4.2 空间扩散理论
        2.4.3 "三元参与"理论
        2.4.4 孵化器理论
    2.5 高新区创新与发展研究动态
        2.5.1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动态
        2.5.2 高新区创新体系研究动态
        2.5.3 高新区产业集群研究动态
        2.5.4 创新型园区建设研究动态
    2.6 研究评论
3 实践总结:中国高新区发展历程及国际比较
    3.1 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与国家高新区的设立
        3.1.1 世界三次科技革命
        3.1.2 中国高新区的设立
    3.2 国家高新区的"一次创业"
        3.2.1 国家高新区"一次创业"过程和模式
        3.2.2 国家高新区"一次创业"取得的成效
        3.2.3 国家高新区"一次创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3.3 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
        3.3.1 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取得的新进展
        3.3.2 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仍存在的突出问题
    3.4 国际比较
        3.4.1 目标和功能比较
        3.4.2 体制和政府作用比较
        3.4.3 发展模式比较
        3.4.4 区位选择比较
        3.4.5 规划建设比较
        3.4.6 比较的结论
    3.5 新阶段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再认识
        3.5.1 国家高新区必须承担国家使命
        3.5.2 国家高新区必须实现发展思路转型
        3.5.3 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
        3.5.4 把建设创新型园区作为统揽
4 理论透视:创新的空间聚集、高新区与创新型园区
    4.1 创新空间聚集与创新型空间
        4.1.1 创新的含义理解
        4.1.2 创新的空间聚集
        4.1.3 创新型空间
    4.2 高新区的内涵、本质特征和功能
        4.2.1 高新区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4.2.2 高新区形成的动因
        4.2.3 高新区的本质特征
        4.2.4 高新区功能的再认识
    4.3 高新区空间属性的三重性
        4.3.1 高新区是新的产业区
        4.3.2 高新区是新的创新区
        4.3.3 高新区是新的科技文化社区
        4.3.4 三重螺旋空间结构
    4.4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
        4.4.1 创新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4.4.2 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4.4.3 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4.4 高新区集群自主创新能力
    4.5 创新型园区的概念和标准
        4.5.1 创新型园区的概念
        4.5.2 创新型园区的标准
5 框架构建:"三位一体"(C-I-H)耦合互动理论
    5.1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的关联性
        5.1.1 产业集群与创新系统的关联性
        5.1.2 高新区与产业集群和创新系统的关联性
    5.2 "三位一体"(C-I-H)的四重邻近聚集性特征
        5.2.1 C-I-H的地理邻近聚集性特征
        5.2.2 C-I-H的产业邻近聚集性特征
        5.2.3 C-I-H的创新邻近聚集性特征
        5.2.4 C-I-H的社会邻近聚集性特征
        5.2.5 C-I-H四重邻近聚集性特征的有机统一
    5.3 C-I-H耦合互动机理
        5.3.1 C-I-H耦合互动要素
        5.3.2 C-I-H耦合互动程度
        5.3.3 C-I-H耦合互动动力
        5.3.4 C-I-H耦合互动纽带
        5.3.5 C-I-H耦合互动条件
    5.4 C-I-H耦合互动的系统形态
        5.4.1 C-I-H耦合互动与HCIS的形成
        5.4.2 HCIS的含义及特征
        5.4.3 HCIS的构成要素及结构模型
        5.4.4 HCIS的复杂性
        5.4.5 HCIS的涌现性
        5.4.6 HCIS的网络特征
    5.5 C-I-H耦合互动的组织形态
        5.5.1 创新集群理论的由来及概念
        5.5.2 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的比较
        5.5.3 创新集群与国家创新系统
        5.5.4 创新集群的形成条件
    5.6 C-I-H耦合互动与高新区的动态演化
        5.6.1 高新区动态演化及阶段性分析
        5.6.2 高新区动态演化的作用机制
        5.6.3 高新区动态演化中的路径依赖
        5.6.4 C-I-H耦合互动框架下的高新区演化
6 框架应用:基于C-I-H耦合互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实现路径
    6.1 基于"三段式"的科技型企业成长路径
        6.1.1 第一段: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创业活力
        6.1.2 第二段:培育高成长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能力
        6.1.3 第三段:培育高技术大公司的国际化竞争能力
    6.2 基于"五大转变"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路径
        6.2.1 第一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一般向特色转变
        6.2.2 第二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扎堆"向分工协作机制转变
        6.2.3 第三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低端向高端转变
        6.2.4 第四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个体和组织内部学习向集群学习转变
        6.2.5 第五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生产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6.3 基于"一大主体+五大平台"构建的创新系统建设路径
        6.3.1 一大主体:科技企业孵化器主体
        6.3.2 平台之一:创新高端要素聚集平台
        6.3.3 平台之二:自主创新科技平台
        6.3.4 平台之三: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
        6.3.5 平台之四: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6.3.6 平台之五:产学研合作平台
    6.4 基于"新型园区形态"打造的高新区建设路径
        6.4.1 国家高新区发展新阶段必须构建新型园区形态
        6.4.2 高新区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重要模式:科技新城
        6.4.3 科技新城建设重点:推进园区的"七化"
        6.4.4 以现代城市理念搞好高新区的规划建设
7 经验分析:以成都高新区为例
    7.1 基于C维度的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解析
        7.1.1 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及总体情况
        7.1.2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分析
        7.1.3 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分析
        7.1.4 成都高新区精密机械产业集群分析
    7.2 基于I维度的成都高新区创新解析
        7.2.1 成都高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分析
        7.2.2 成都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分析
        7.2.3 成都高新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分析
    7.3 基于H维度的成都高新区建设解析
        7.3.1 成都高新区的开发建设历程及现状
        7.3.2 成都高新区开发建设模式演变
        7.3.3 成都高新区新型园区形态建设
    7.4 高新区创新与发展状况的表征——"高新指数"分析
        7.4.1 "高新指数"的含义、作用及指标体系构建
        7.4.2 "成都高新指数"分析
8 政府作用: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
    8.1 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中发挥政府作用的理由
        8.1.1 创新知识的正外部性
        8.1.2 自主创新的国家利益
        8.1.3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
        8.1.4 高新区发展路径的转换
    8.2 在高新区建设中政府发挥作用现状评估
        8.2.1 我国高新区建设的"三级"政府管理体制
        8.2.2 政府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
        8.2.3 政府发挥作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3 在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园区中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与功能定位
        8.3.1 政府发挥作用的原则
        8.3.2 政府发挥作用的功能定位
    8.4 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制度创新
        8.4.1 改善宏观指导与管理制度
        8.4.2 推进国家高新区立法
        8.4.3 构建区域联合治理模式
        8.4.4 创建官产学三重螺旋机制
        8.4.5 建设虚拟高新区
        8.4.6 建立创新驿站
    8.5 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政策选择
        8.5.1 制定创新资源向国家高新区集聚的政策
        8.5.2 制定创新集群培育的政策
        8.5.3 制定鼓励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与创业的政策
        8.5.4 制定促进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的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概述
    2.1 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界定与特征
        2.1.1 本文关于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界定
        2.1.2 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特征
    2.2 企业融资概述
        2.2.1 企业融资的内涵
        2.2.2 企业融资方式
        2.2.3 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理论——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路径国际比较研究
    3.1 西方发达国家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企业发展分析
        3.1.1 美国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
        3.1.2 日本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
        3.1.3 德国商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
    3.2 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现有路径与企业发展分析
        3.2.1 直接融资路径
        3.2.2 间接融资路径——商业银行信贷融资
    3.3 几点启示
第4章 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融资路径研究
    4.1 企业生命周期
        4.1.1 企业生命周期的组成
        4.1.2 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
    4.2 高科技中小企业成长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及融资路径选择
        4.2.1 高科技中小企业基于企业成长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分析
        4.2.2 高科技中小企业成长生命周期的融资路径
    4.3 完善当前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的建议
        4.3.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
        4.3.2 完善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银行间接融资体系
        4.3.3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
        4.3.4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公司简介
    5.2 尚德公司的发展历程
    5.3 尚德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途径选择
    5.4 总结与启示
        5.4.1 对尚德公司融资活动的总结
        5.4.2 尚德公司融资途径选择经验的启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金融合约理论的风险投资资本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1 风险投资的概念框架
    1.2 资本结构理论与合约理论
        1.2.1 资本结构:道德风险问题与一阶条件方法
        1.2.2 不完全合约理论
    1.3 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风险投资合约与有限合伙协议:实证证据和经济解释
    2.1 风险投资合约及治理机制实证研究综述
        2.1.1 引言
        2.1.2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实证研究综述
        2.1.2.1 从管理学角度研究风险投资项目评估
        2.1.2.2 从金融经济学角度研究风险投资项目评估
        2.1.2.3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证据
        2.1.3 风险投资合约及治理机制的间接检验
        2.1.4 风险投资合约及治理机制的直接检验
        2.1.4.1 现金流权配置的实证检验
        2.1.4.2 控制权配置的实证检验
        2.1.4.3 债务理论、清算权配置、阶段融资的检验
        2.1.4.4 关于风险资本特定理论的检验
        2.1.4.5 合约治理机制互补性和动态变动的检验
        2.1.4.6 VC对风险企业价值增加功能的检验
        2.1.4.7 中国风险投资的实证和理论研究综述
        2.1.5 小结
    2.2 风险投资周期及其合约安排的经济理论基础
        2.2.1 引言
        2.2.2 有限合伙协议安排的经济解释
        2.2.2.1 信息不对称与风险投资基金的报酬结构
        2.2.2.2 控制权配置与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结构
        2.2.3 风险投资合约安排的经济解释
        2.2.3.1 风险投资的现金流权利配置的经济解释
        2.2.3.2 控制权配置、现金流权和控制权分离
        2.2.4 市场的周期性、外部环境与合约安排
        2.2.5 小结
第三章 风险投资的资本结构理论
    3.1 有限责任、单调性与最优资本结构
        3.1.1 引言
        3.1.2 模型
        3.1.3 合约双方风险中性的情况
        3.1.3.1 检验Innes(1990)的"生死"证券
        3.1.3.2 最优债券
        3.1.4 投资者风险规避而企业家风险中性的情况
        3.1.5 小结
    3.2 双边道德风险与风险投资的资本结构
        3.2.1 引言
        3.2.2 模型
        3.2.3 双边道德风险下的最优融资合约
        3.2.3.1 合约的奖惩结构
        3.2.3.2 可转换优先股
        3.2.4 关于努力关系的讨论
        3.2.5 小结
第四章 风险投资中的证券设计:转换权与清算权
    4.1 引言
    4.2 模型
    4.3 创业者向VC提供合约与再谈判
    4.4 VC向创业者提供合约
    4.5 小结
第五章 North HT股份有限公司战略风险投资研究
    5.1 总论
        5.1.1 对North HT投资状况的简要描述
        5.1.2 投资管理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5.2 投资项目的评估、合约签订和项目管理
        5.2.1 建立一支精明强干的投资家队伍
        5.2.2 总公司层次的激励机制
        5.2.3 阶段融资
        5.2.4 投资项目的评估
        5.2.5 证券设计:现金流权利
        5.2.6 控制权的掌握
    5.3 对现有投资项目的意见
        5.3.1 反渗透膜:North HT源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5.3.1.1 项目成功的经验
        5.3.1.2 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5.3.1.3 对本项目的意见
        5.3.2 微硬盘:North HT微硬盘集团公司
        5.3.2.1 微硬盘产业背景介绍
        5.3.2.2 North HT微硬盘项目投资情况
        5.3.2.3 项目评估
        5.3.2.4 投资治理分析
        5.3.2.5 对项目的意见
    5.4 本章小结
    附录
        3.2节中相关均衡运用于本文合约设计的一个简要论述
        第四章的数学附录
        第5章的附表
第六章 结束语
    6.1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简历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9)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科技成果转化有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2.1 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概念
        2.1.1 科技成果的含义
        2.1.2 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
    2.2 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基础
        2.2.1 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因分析—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进步)
        2.2.2 技术创新理论
    2.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
        2.3.1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3.2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3章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况
        3.1.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典型
        3.1.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3.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分析
        3.2.1 高校科技人员大多缺乏成果转化与科技竞争意识
        3.2.2 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
        3.2.3 高校科技成果先天不足
        3.2.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缺乏
        3.2.5 企业还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3.2.6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短缺且投入比例失衡
        3.2.7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缺乏风险投资推动
        3.2.8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
        3.2.9 高校科技转化政策法规不健全
第4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析——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
    4.1 大学科技园发展概况
    4.2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发展概况
    4.3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与管理运行机制
        4.3.1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运行模式
        4.3.2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运行机制
    4.4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4.4.1 优势
        4.4.2 劣势
    4.5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发展对策
        4.5.1 积极推进投融资及风险投资体系的建立
        4.5.2 加强孵化能力建设,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孵化器集群
        4.5.3 紧抓市场机遇,推动规模企业的快速发展
        4.5.4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4.5.5 重视人才培养、培训及管理团队的建设
        4.5.6 大力改善人文环境,提升创新创业精神
第5章 构建我国高校多元化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5.1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结合技术创新体系
        5.1.1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错位与校正
        5.1.2 产学合作互动技术创新系统
        5.1.3 高校内部创新系统
        5.1.4 企业内部创新系统
    5.2 高校与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联盟机制
        5.2.1 诚信长效机制
        5.2.2 动力机制
        5.2.3 选择机制
        5.2.4 利益分配机制
    5.3 构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5.3.1 政策法规系统
        5.3.2 科技中介服务行为主体系统
        5.3.3 公共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5.4 构建政策法规宏观保障体系
        5.4.1 法律法规体系
        5.4.2 政策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 2.1
    创新理论 2.2
    创新系统的研究 2.3
    高科技园区及其发展理论 第3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模型构建 3.1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3.2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结构 3.3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要素及其互动分析 第4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研究 4.1
    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的类型与特征 4.2
    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的结构 4.3
    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的功能 4.4
    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构建路径 第5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运行研究 5.1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 5.2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5.2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运行模式 5.4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激励模式 第6章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支撑体系培育研究 6.1
    高新区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6.2
    高新区自主创新人才支撑体系与培育 6.3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财税支撑体系与培育 6.4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服务支撑体系与培育 6.5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市场支撑体系与培育 6.6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与培育 第7章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主创新系统案例研究 7.1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主创新的基础与条件 7.2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培育与发展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风险投资瞄准高科技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无线视频监控产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D]. 刘俊. 浙江大学, 2019(01)
  • [2]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D]. 安志. 南京大学, 2019(01)
  • [3]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 江博. 武汉大学, 2018(01)
  • [4]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 杨培宇.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5]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 ——基于C-I-H耦合互动框架[D]. 张克俊.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6]全球创业型经济研究报告[A]. 论坛组委会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 创业、创新、就业与科学发展——全球创业型经济论坛文集, 2008
  • [7]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研究[D]. 周峰. 中南大学, 2008(04)
  • [8]基于金融合约理论的风险投资资本结构研究[D]. 郭文新.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 [9]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 陈萍.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10]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D]. 夏亚民.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风险投资瞄准高科技项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