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中印了解与沟通的新桥梁

架起中印了解与沟通的新桥梁

一、架设中印理解与交流的新桥梁(论文文献综述)

郭鸿炜[1](2021)在《论“一带一路”实践对中国与周边新型国际关系的建构》文中研究指明

刘龙[2](2019)在《基于环境与功能的桥梁结构选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的基础设施建的发展,桥梁工程技术也得到了显着的提升。这几十年间,我国桥梁的数量和规模均已日益壮大。但正是快速的兴建和扩张使得桥梁在造型上缺乏个性,在其美学效果和社会价值上,也与国外许多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且在一些中小型桥梁上表现的尤为明显。本文从桥梁造型设计的根本意义出发,对众多着名的世界级桥梁工程师和艺术家的观点进行总结和提炼,结合现今时代,将桥梁美学拓展到艺术范畴。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桥梁结构在环境和自身各部分层面的协调性入手,分别基于环境协调性和功能适应性两方面对桥梁结构型式的选定和各部分构件的设计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和方法。造型是否协调是一座桥梁造型质量成败的关键,全世界公认最美的桥梁无一不是协调的。但协调是感性层面的概念,如何取得桥梁造型的协调则涉及到诸多的学科。本文创新地将桥梁工程与建筑学的研究成果加以结合形成了用以指导桥梁型式选定的“天际线法则”,在环境协调性上,本文阐述了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四种主要桥型的造型和顶部形状特点及部分典型的环境具备的特点,并通过进行比选匹配并附以大量实例说明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桥梁主体型式的适应情况。另本文借鉴了现代艺术设计中经典的包豪斯思想体系,将其“形式追随功能”等原旨和桥梁的构件设计结合起来并在最后通过实例的应用对其做了进一步说明。本文最后运用前几章提出的方法和指导原则,对重庆寸滩长江大桥景观和造型效果进行了讨论,结论是寸滩长江大桥在与环境的协调性上表现较佳,但桥塔各部分比例不协调、装饰运用不合理故有待提高。另本文还运用包豪斯思想体系,从环境协调性和功能性两方面入手,对拟建的重庆黄桷坪长江大桥进行了方案设计并取得了较佳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印证了新方法和指导原则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从过去崇尚复杂的装饰性雕刻到如今追求简单凝练的线条,人们对于桥梁的审美观念表现出不断变化的特点,但从古至今那些优秀的桥梁杰作均是造型协调的典范,因此无论未来的审美导向会将桥梁造型的设计导向何方,协调是永恒的主题。

蔡馥谣,曹波[3](2018)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上)》文中提出《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报告》主要分析了近三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华文化传播现状。本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文莱、菲律宾、蒙古国、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希腊、塞浦路斯、埃及的西奈半岛、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不丹。

李海晶[4](2016)在《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寓意深刻的重要讲话,强调:“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在国际、国内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善于用典,借以阐释深刻道理,使世界各国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习近平运用大量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成为“习式风格”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提出“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这一概念,其中包含着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观点、态度,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和特点;习近平在其传统文化观的影响下,用传统文化精华创建出的一套治国理政具体举措;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产生的国内、国际重大价值和影响力;以及激发世人进行文化省思等丰富内容。这些内容,是论文研究的主线。具体而言,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从宏观层面概述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征功效、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以及鲜明特点;第三章是论文主体部分,着重探索习近平在其传统文化观的指引下,用传统文化精华来治国理政的具体举措,以及习近平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主要包括“大同世界,天下一家”与“中国梦”、“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与依法治国、“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与反腐倡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与群众路线、“智者求同,愚者求异”与协和万邦、“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六大方面;第四章从当代中国建设发展需要的视角,阐述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在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重拾民族文化自信以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产生的重大价值和影响力;第五章则从当代世界需要的视角,阐述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在缓和世界文明冲突、构建世界和谐秩序以及促进世界互利共赢中的巨大价值和国际影响力;在此基础上,第六章是本文主题的升华与创新,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给予世人深刻启迪和当代借鉴,激发世人进行“文化省思”,“省”意味着对传统文化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思”意味着我们要努力变传统文化为当下传统,科学回答“中国文化要往何处去”的深刻命题,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刘明广[5](2015)在《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研究 ——基于周边战略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崛起正在深刻的影响着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的格局和未来走向,特别是正在影响着中国所在的亚洲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在此背景下,中国边疆地区开始由发展的边缘地带逐步向发展中心和发展前沿地带过渡,各种类型的区域合作机制应运而生,特别是数量众多的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异军突起。2004年到2014年11年间,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博览会和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等五大边疆地区博览会先后诞生,基本形成了旨在促进区域一体化的覆盖中国周边所有地区的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体系。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创办以来,不仅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中国和周边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而且开始逐步影响到中国和周边地区国家间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其他领域的交往和合作,成为具备多种功能的中国周边战略载体,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标志和周边战略的一大创新。本文试图对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这一新的博览会历史现象进行解释。以往的研究呈现时效性、碎片化、视角单一等特点,未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未能全面解释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动力及其作用发生机制。本文试图运用层次分析法寻找到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产生、发展及其作用的规律。首先,本文对要论述的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根据历史脉络对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总结、概括和归纳,并结合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国际战略观念的变革对其运营模式进行了考察。随后,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国际体系层次、国家行为体层次和次国家行为体层次对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的动力进行了探索。本文认为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的动力机制是一种复杂的多种作用力的合力,即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的动力来自于新世纪以来国际体系转型塑造的中国周边和平发展的环境动力、中国崛起的外部性所带来的发展动力及中国战略调整所形成的政策动力,当然中国边疆地方政府的国际合作行为也成为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方动力。接着,在周边战略视角下,本文重点考察了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的三种独有的功能,即多边贸易治理功能、周边战略载体功能和认同建构功能,并结合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具体的发展论述了这些功能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功能的发挥相应的在三个方面发挥了影响,也就是说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促进了中国和周边地区一体化的进程,塑造了中国崛起过程中所需要的有利的地缘战略环境,同时也在多个方面提升了中国在周边地区的软实力。至此,本文建构了周边战略视角下的解释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动力机制、功能分布和影响维度的分析框架。为了验证分析框架的有效性,本文对中国-东盟博览会进行了案例研究。分析发现,冷战结束以后,东亚国际体系转型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产生塑造了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创造了巨大的国际制度需求,同时安全观、发展观和地区观等观念的更新,特别是东亚地区主义的兴起,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观念动力。在此背景下,中国战略的调整回应了东亚国际体系转型的内容和需求,中国不断推动地区合作议程的更新和发展也为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中主动寻求定位于中国-东盟合作高地,并主动承担国家周边战略地方化的重任,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不可或缺的地方动力。作为最早和最成功的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所具备的地缘战略功能和区域治理功能发挥的更为全面,不仅改善了中国在东南亚方向上的地缘战略环境,而且促进了中国和东盟一体化的进程,提升了东亚地区认同和中国在该地区的软实力。本文在最后对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未来将会有大发展,并且其区域合作机制的属性和市场化的导向将更为突出,但是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必须克服周边战略和国内区域战略、国家权力和市场作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角色扮演、边疆地区博览会之间的竞争这四对矛盾才能有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近年来,中国边疆地区举办国家级博览会的热情日益升温,但是无论是在实践中还是理论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这种新型博览会的认知还不够深入,甚至存在一定误区,因此,对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的研究迫在眉睫,我们不仅需要从国内经济发展的视角,更要从中国周边战略的视角来研究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的发生、演变和作用规律,从而为边疆地区博览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曾琤[6](2013)在《中西跨文化传播效果差异性研究 ——以中美报刊对孔子学院的报道为例(2006-2011)》文中指出全球化的到来使跨文化传播成为国内外新闻与传播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国际传播中,文化的差异与文明的冲突为传播的有效进行设置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屡屡发生的文化误读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巨大障碍。因此,有效的国际跨文化传播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国际跨文化传播中,主流媒体反映政府意向及公众态度,已经成为共识。(?)主体国通过对对象国或多个国家的主流媒体进行内容分析,可以了解主体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声誉、影响力以及整体的传播效果。孔子学院作为我国国际跨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其跨文化传播效果可以折射出中外跨文化传播中传播效果错位的问题及其原因。本文通过对2006年——2011年中美三份主流报纸The New York Times, China Daily,《人民日报》关于孔子学院的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在统计数据对比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同时,文章还从跨文化传播学和政治学的视角对中美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误读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我国的跨文化传播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启示作用。

范明[7](2011)在《生理学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一、引言"十一五"期间,中国生理学有了历史上从未经历的飞速发展,形成了多专业领域百花齐放的局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国家科技投入的增加和科技政策的保障"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投入的增加有目共睹,这对传统学科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理学科已经走出求生存的阶段,步入求发展的境界。特别要提到的是在科技政策的保障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保证学科的均衡发展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生理学科方面给予了政策性支持。项目获准率高于大部分生命科学的其他学科。

张秀阁[8](2010)在《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文中认为1979年11月20日,中国《人民日报》公布:“在越南抗美救国战争期间,中国向越南派出的防空、工程、铁道、后勤保障等支援部队先后总计达32万人,最高年份达17万余人。”这是第一次中国公开宣布中国军队援越抗美军事行动的情况。随着部分档案资料的开放和回忆材料的发表、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援越抗美军事行动慢慢揭开了神秘的面目。中越之间由最初中国援助越南抗击法国殖民统治,其间中越同心协力抗击美国在越南的侵略行径,发展到逐渐走向疏远、甚至敌视。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国际冷战格局下中美苏三角关系变化的制约和影响。中国援越抗美军事行动的真相是什么,中国是如何作出向越南派遣支援部队决策的,中国支援部队究竟担负什么样使命?中美关系及中苏关系的变化对中越关系的发展为何具有决定意义?本文试图借助中国抗美援越这样一个平台,梳理援越抗美决策的过程,探讨全力支持越南抗击美国的原因,考察中越关系由“同志加兄弟”般的亲密,发展到逐渐疏远、甚至对抗这一过程中美国、苏联等诸多的影响因素。通过这一研究,了解冷战时期亚洲国际关系的演变历程,以及这一时期中美、中苏、中越关系的变化,以求为正确认识当前世界格局,妥善处理好中美、中越乃至中俄关系提供一个历史参照。论文以中国援越抗美事件为切入点,以越南战争进程中中越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主线,将问题集中于中美、中苏关系变化对中越关系的影响,坚持论从史出,从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本文共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中国援越抗美的过程与中越关系变化的演变历程。这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到第四章的内容,是本论文分析阐述的重点。中国积极支持越南北方反抗美国侵略,中越在抗美战争中相互支持与合作,使双方关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巩固和发展,但是中越在战争中也有矛盾与分歧。中美关系因在越南的间接对抗一度严重对峙,但随着越南战争的推进却跌宕起伏。越南战争后期,随着国际上各种政治力量的分化重组,中美和解,联合抗苏,中国实际退出冷战,中国与越南关系呈现出恶化的前景,苏联则与越南结成盟友,转入与中国和美国抗衡的历程。第三部分,论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对中国援越抗美和中越关系演变的梳理,得出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战略关系的最高准则,对中国援越抗美军事行动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对中美、中越关系进行深层思考。

周小斌[9](2009)在《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与信贷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供应链融资业务在国内迅速发展,但是伴随这一信贷业务市场规模的增大,风险也逐渐暴露。因此,无论是从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模式的角度还是从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成因的角度,分析目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都是尤为重要,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有理有据的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故这些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由于目前我国的供应链融资市场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而且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提供方主要是商业银行,信贷主体主要是供应链上和核心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中小企业,所以本文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分析该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风险,以及对风险的控制。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主要的三种模式,根据三种模式中的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流向,分析各种业务的不同风险点。其次,对信贷业务中信用风险、内控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及引起这些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Logistic回归的方法来度量风险模型中的违约概率。再次,阐述控制供应链融资业务信贷风险可以采取的策略,综合这些策略构建供应链融资业务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控制体系,期望达到从各个角度控制风险的目的。从目前的关于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研究理论来看,供应链融资的风险不仅包括申请企业的信用风险,同时包括整条供应链运行、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融资业务所针对的贸易背景以及该贸易中的商品的一系列情况。所以在实证研究中,选取了商业银行中已开展的128个保兑仓融资业务的样本,运用统计软件SPSS中的Logistic回归方法,排除该融资业务中的非显着性因素,最终得到违约比例模型,然后从模型出发,提供判断违约发生的风险指标,并以此提供给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贷前调查、贷款审批人员审核授信以及贷中及贷后风险控制的重要依据。

王昊[10](2006)在《论新中国的体育外交》文中指出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受制于政治又服务于政治。随着时代的发展,外交的内涵有所扩展,新的外交形式层出不穷,体育外交就是其中之一。“以主权国家为主体”和“旨在促进国家间关系”是它的两大前提。因为较少受到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体育外交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经常能够起到其他外交形式无法起到的作用。中国政府很早就认识到体育在外交工作的作用,新中国的体育工作由于受行政部门的直接管理,因而对外体育交流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体育外交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如今,体育外交事业的蓬勃开展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壮大和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的状况。本文选取了新中国体育外交史上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中总结出体育外交对开拓外交局面、促进友好关系、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等方面所起的突出作用。中国两次申奥的成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对外关系状况的变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遇,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中国的体育外交而言,相信只要各方面高度重视起来,共同做好工作,必然能在未来有巨大的发挥空间。

二、架设中印理解与交流的新桥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架设中印理解与交流的新桥梁(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环境与功能的桥梁结构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桥梁的艺术内涵
    2.1 桥梁艺术的提出
    2.2 公共艺术与桥梁艺术的关系
        2.2.1 公共艺术的形式和内容
        2.2.2 作为公共艺术的桥梁
    2.3 桥梁艺术的理解和创造的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环境条件的桥梁选型方法
    3.1 天际线法则
        3.1.1 天际线简介
        3.1.2 天际线质量的评判
        3.1.3 桥型选定—天际线法则
    3.2 特定环境下桥梁型式的选择
        3.2.1 跨江海的桥梁
        3.2.2 跨山谷的桥梁
        3.2.3 跨线桥
        3.2.4 景观桥
    3.3 协调周边建筑和桥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造型功能条件的桥梁构件设计方法
    4.1 包豪斯体系
        4.1.1 包豪斯的历史
        4.1.2 包豪斯精神
    4.2 桥梁造型设计的总体原则
        4.2.1 形式是功能的外在表达
        4.2.2 “饰”的合理运用
        4.2.3 材质和色彩的运用
    4.3 各类桥梁主体构件的设计
        4.3.1 梁桥
        4.3.2 拱桥
        4.3.3 缆索承重桥
        4.3.4 附属设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与工程实例应用
    5.1 重庆寸滩大桥造型评价
        5.1.1 环境类型及桥梁类型分析
        5.1.2 桥梁造型设计效果分析
        5.1.3 总体评述
    5.2 重庆“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计划中的应用
        5.2.1 重庆“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计划概述
        5.2.2 黄桷坪长江大桥方案拟定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上)(论文提纲范文)

2 月, “中国风格”画展在泰国国家美术馆展出;
2 0 1 5 年, 2月13日, “欢乐春节”文化活动在老挝启幕;4月2日, 首届老挝中国书画展开幕;4月8日, 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部长会见老挝中国文化中心主任, 商讨文化交流事宜;4月23日, 中国传统魔术讲座及表演在老挝举行;5月26日, 由中国驻老挝大使馆主办的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老挝赛区预赛在老挝国立大学举行;6月2日, 老挝国立大学教师叶剑锋举办中国书法讲座并于6月14日开班授徒, 宣扬中国书法文化;7月30日, 由老挝中国文化中心和老挝国立艺术学校共同举办的扬琴培训班正式开班, 并于8月27日下午在老挝国立艺术学校大礼堂举行结业仪式暨汇报演出;1 0月21日, 由中国文化部组派的“发现中国”系列讲座小组在老挝国立大学举办“一带一路”倡议讲座, 引起了老挝媒体的广泛关注;1 0月30日, 由老挝中国文化中心和宁夏自治区文化厅共同举办的“中国宁夏民俗风情展”在老挝国家文化宫拉开帷幕;12月1 0 日, “美丽宁夏”———中国宁夏书画院书画作品展在老挝开幕, 12月11日, “中国美术发展概况及中国山水画欣赏”讲座在老挝国立美术学院举行。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中东汇合。阿拉伯地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和重要合作伙伴, 自古和中国在经济、文化上就有着深厚的联系。沙特是中东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 也是阿拉伯国家中唯一的二十国集团成员, 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之一。2013年, 由中国文化部等主办的沙特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中国主宾国活动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在文化节上, 在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主宾国场馆里, 从巧夺天工的中国各类丝织技艺到高级定制的时尚“华服”, 从清真宴席代表“厨子舍”到意境悠远的“中华五道”, 丰富多彩的展出内容让沙特民众看到了一个既有传统文化传承又有现代发展创新的中国。2016年1月, 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 双方发表了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并决定建立两国高级别联合委员会, 签署涉及共建“一带一路”及能源、通信、环境、文化、航天、科技等领域的1 4 项合作文件。正如联合声明所指出的, 双方鼓励两国官方和民间文化交往, 支持在新闻、卫生、教育、科研、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将继续相互举办文化周活动, 积极参与对方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 加强两国在文化、体育和职业技术领域的合作, 增进两国和两国人民间的沟通和友谊。

(4)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起
        1.1.1 选题来源及内涵
        1.1.2 选题的现实依据
        1.1.3 选题的学术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概况
        1.2.2“习近平”研究概况
        1.2.3“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概况
        1.2.4 文献研究的综合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3.1 选题的研究思路
        1.3.2 选题的研究方法
        1.3.3 选题的创新点
    1.4 当代价值
        1.4.1 理论价值
        1.4.2 实际意义
第2章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概述
    2.1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征功效
        2.1.1 中国传统文化及基本内容
        2.1.2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2.1.3 中国传统文化的治国功效
    2.2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2.2.1 明确传统文化的社会定位
        2.2.2 肯定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2.2.3 扞卫传统文化的科学传承
    2.3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及特点
        2.3.1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
        2.3.2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效应
        2.3.3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特点
第3章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1“大同理想,天下为家”与“中国梦”
        3.1.1 大同理想溯源
        3.1.2“中国梦”的提出及内涵
        3.1.3 习近平对大同理想的传承和超越
    3.2“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与依法治国
        3.2.1 法治观溯源
        3.2.2 依法治国及其发展进程
        3.2.3 习近平对传统法治观的传承和超越
    3.3“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与反腐倡廉
        3.3.1 廉政观溯源
        3.3.2 反腐倡廉及其现实意义
        3.3.3 习近平对传统廉政观的传承和超越
    3.4“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与群众路线
        3.4.1 民本观溯源
        3.4.2 群众路线的内涵及发展
        3.4.3 习近平对传统民本观的传承和超越
    3.5“智者求同,愚者求异”与协和万邦
        3.5.1“天下观”溯源
        3.5.2“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
        3.5.3 习近平对“天下观”的传承和超越
    3.6“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与核心价值观
        3.6.1 传统价值观溯源
        3.6.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内涵
        3.6.3 习近平对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超越
第4章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是当代中国的需要
    4.1 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之方
        4.1.1 社会道德呈现两极分化
        4.1.2 现代性道德困境的成因
        4.1.3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促进道德建设
    4.2 重拾民族文化自信之效
        4.2.1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4.2.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4.2.3 打造民族文化价值观
    4.3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功
        4.3.1 指引民族目标
        4.3.2 凝聚中国力量
        4.3.3 激发改革活力
第5章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是当代世界的需要
    5.1 缓和世界文明冲突
        5.1.1 世界“文明冲突”论
        5.1.2 中国传统“和”文化
        5.1.3 习近平倡导世界文明的尊重、包容、互鉴
    5.2 构建和谐世界秩序
        5.2.1 和谐世界提出及内涵
        5.2.2 和谐世界的实现路径
        5.2.3 习近平助推各国发展的独立、协调、均衡
    5.3 促进世界互利共赢
        5.3.1 世界共建共享之势
        5.3.2 中国先义后利之德
        5.3.3 习近平促进世界交流的合作、互利、共赢
第6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是文化省思的需要
    6.1 强化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可
        6.1.1 高度的文化认同
        6.1.2 高度的文化自觉
        6.1.3 高度的文化自信
    6.2 变传统文化为当下传统
        6.2.1 创造性转化
        6.2.2 创造性运用
        6.2.3 创造性发展
    6.3 形成中国特色传统文化观
        6.3.1 拓展传统文化价值观
        6.3.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6.3.3 打造全球治理新理念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研究 ——基于周边战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和研究范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范围
    二、研究价值和创新
        (一) 学术价值
        (二) 现实意义
        (三) 创新
    三、文献综述
        (一) 对博览会的一般研究
        (二) 边疆地区博览会研究
        (三) 相关研究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国边疆博览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博览会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二、中国边疆地区
        三、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
    第二节 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的兴起和发展
        一、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萌芽阶段(1992-2003)
        二、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逐步形成阶段(2004-2013)
        三、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发展调整阶段(2014-至今)
    第三节 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的运作模式
        一、战略观念变革与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
        二、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的运作模式
第二章 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国际体系转型
        一、权力结构的变化
        二、国际制度的转型
        三、观念分布的转型
    第二节 中国的崛起和战略调整
        一、中国崛起的外部性
        二、中国国际战略调整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国际合作行为
        一、地方政府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中的理论解释
        二、中国边疆地方政府区域合作的实践
第三章 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多边贸易治理功能
        一、繁荣国际经济贸易
        二、区域贸易和投资治理
    第二节 周边战略载体
        一、地缘经济战略功能
        二、周边政治战略功能
        三、地缘文化战略功能
    第三节 认同建构功能
        一、认同与地区认同
        二、认识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的认同建构功能
第四章 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推动中国周边一体化的进程
        一、推动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
        二、促进社会文化领域的广泛合作
    第二节 对中国周边地缘战略环境的影响
        一、周边地缘政治环境的改善
        二、周边地缘经济环境的改善
        三、周边地缘文化环境的改善
    第三节 提升中国在周边地区的软实力
        一、一系列中国主导的地区国际制度建立
        二、中国的观念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传播
        三、中国的发展模式吸引力增强
        四、中国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形象提升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中国-东盟博览会
    第一节 周边战略视野下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发展
        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发展概括
        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宗旨、组织和行动
        三、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行动策略
        四、评价
    第二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动力机制
        一、国际体系层次动力
        二、国家层次动力
        三、次国家行为体层次的动力
    第三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功能分析
        一、地缘战略功能
        二、区域治理功能
    第四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分析
        一、改善中国地缘战略环境
        二、促进中国和东盟的一体化
        三、影响地区认同
        四、提升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
第六章 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第一节 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将进入大发展的时期
        二、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区域合作机制的属性将更为突出
        三、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市场化方向将更加明确
    第二节 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发展中的挑战
        一、周边战略和国内区域战略执行中的冲突问题
        二、国家权力和市场作用边际划分问题
        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角色扮演问题
        四、边疆地区博览会相互之间的竞争与协作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西跨文化传播效果差异性研究 ——以中美报刊对孔子学院的报道为例(2006-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跨文化传播研究现状
        1.2.2 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孔子学院的跨文化传播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文化与文明
        2.1.2 文化与传播
        2.1.3 跨文化传播
    2.2 孔子学院概述
        2.2.1 孔子学院的创立
        2.2.2 孔子学院的全球分布情况
    2.3 孔子学院的跨文化传播
        2.3.1 孔子学院的跨文化传播内容
        2.3.2 孔子学院的跨文化传播渠道
第三章 对《人民日报》、CHINA DAILY、THE NEW YORK TIMES孔子学院的报道的量化分析
    3.1 研究设计概述
    3.2 《人民日报》文本抽样内容分析
        3.2.1 报道数量
        3.2.2 报道内容
        3.2.3 报道主题
        3.2.4 报道体裁
        3.2.5 新闻来源
        3.2.6 涉及国家
    3.3 CHINA DAILY文本抽样量化分析
        3.3.1 报道数量
        3.3.2 报道内容和报道主题分析
        3.3.3 报道体裁
        3.3.4 新闻来源
        3.3.5 涉及国家
    3.4 THE NEW YORK TIMES文本抽样量化分析
    3.5 关于《人民日报》、CHINA DAILY、THE NEW YORK TIMES对孔子学院报道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
第四章 中西跨文化传播效果差异性解读
    4.1 中西跨文化传播效果差异性的操作层面原因
        4.1.1 主流媒体报道科学性、创意性和互动性的缺失
        4.1.2 主流媒体承担的政治角色
        4.1.3 孔子学院的跨文化传播效果未达到我们的预期
    4.2 中西跨文化传播效果差异性的深层原因
        4.2.1 文化的差异与文明的冲突
        4.2.2 信息时代国际政治视域中的国家利益博弈
    4.3 如何应对中西跨文化传播效果差异性
        4.3.1 主流媒体改进报道方式
        4.3.2 主流媒体弥补经济化环节
        4.3.3 多渠道及时反馈
        4.3.4 孔子学院本地化传播
        4.3.5 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结论与启示
    5.2 研究局限与不足
        5.2.1 关于研究的一些限制性说明
        5.2.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8)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越战前的中美、中越关系
    第一节 中美在越南问题上对立的缘起
        1.1.1 美国"遏制"新中国和在越南的介入
        1.1.2 中国援助越南抗击侵略
    第二节 越战前中国的对美政策
        1.2.1 抗日战争后期中共试图发展与美国的关系
        1.2.2 国共谈判破裂后中共警惕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1.2.3 全面内战后中共反对美国的援蒋反共政策
    第三节 越战前的中越关系
        1.3.1 中越建交
        1.3.2 中国援越抗法
        1.3.3 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第二章 中国应对美国在越南的"特种战争"
    第一节 日内瓦会议后中美在越南问题上的冲突
        2.1.1 美国公然破坏日内瓦协议
        2.1.2 日内瓦协议后中国对越南的援助
    第二节 中国对美国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的反应
        2.2.1 美国在越南进行"特种战争"
        2.2.2 中国应对"特种战争"的非特种手段
    第三节 中越两国在"特种战争"阶段的合作
        2.3.1 中越两国对中国出兵援越的探讨
        2.3.2 越南劳动党支持中苏分裂中的中国共产党
    第四节 中国援越抗美的原因
        2.4.1 保卫中国南部边疆的安全
        2.4.2 中苏关系变化的元素
        2.4.3 60年代中国外交中的第三世界
        2.4.4 60年代中国的国内政局
第三章 中国援越抗美
    第一节 越战升级与中国的对策
        3.1.1 "北部湾事件"引起中国深切关注
        3.1.2 中国对美国战争升级的反应
        3.1.3 中国援越抗美的准备
    第二节 中国出兵援助越南抗击美国侵略
        3.2.1 中国出兵援助越南
        3.2.2 中美在越战对峙中的克制
        3.2.3 中美在越战中的有效信息沟通
    第三节 中越在越战中的矛盾与分歧
        3.3.1 中国与越南双边关系中的矛盾
        3.3.2 中越在越美和谈问题上的分歧
        3.3.3 中苏关系对中越关系的影响
第四章 中美缓和与对越关系
    第一节 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4.1.1 "北极熊"成为中国的首要敌人
        4.1.2 中国外交的困难与整合
        4.1.3 美国的战略收缩减轻了对中国的压力
    第二节 中美关系在越战中的转变
        4.2.1 中美双方改善关系的努力
        4.2.2 基辛格秘密访华
        4.2.3 尼克松访华与越战结束
    第三节 中越关系渐入低谷
        4.3.1 中国并未减少对越南的援助
        4.3.2 越南对中美接近和改善关系心存介蒂
        4.3.3 中越关系渐行渐远
结束语
    一、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战略关系的最高准则
    二、关于中国援越抗美
    三、关于中美关系
    四、关于中越关系
参考文献
    一、文献类
    二、传记和回忆录
    三、着作类
    四、论文类
    五、外文类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与信贷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内容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内容框架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1.3.2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1.4 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1.4.1 研究目标
        1.4.2 创新点
2 理论综述
    2.1 供应链融资
        2.1.1 供应链融资的概念
        2.1.2 供应链融资的特点
        2.1.3 供应链融资与银行传统信贷的差异
    2.2 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分析
        2.2.1 国外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
        2.2.2 国内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
    2.3 供应链融资理论的综述及三种模式
        2.3.1 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综述
        2.3.2 供应链融资三种模式的综述
    2.4 供应链融资业务信贷风险评价方式
3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模式探讨
    3.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3.1.1 应收账款融资基本模式
        3.1.2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分析
        3.1.3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
    3.2 保兑仓融资模式
        3.2.1 保兑仓融资基本模式
        3.2.2 保兑仓融资模式中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分析
        3.2.3 保兑仓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
    3.3 融通仓融资模式
        3.3.1 融通仓融资基本模式
        3.3.2 融通仓融资模式中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分析
        3.3.3 融通仓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
4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信贷风险的成因与评价
    4.1 供应链融资业务信贷风险的成因
        4.1.1 信用风险
        4.1.2 内控风险
        4.1.3 市场风险
        4.1.4 法律风险
    4.2 供应链融资业务信贷风险的评价
        4.2.1 供应链融资业务信贷风险评价
        4.2.2 供应链融资业务中的信用评价
        4.2.3 基于Logistic回归方法的信用评级模型
5 供应链融资业务信贷的风险控制
    5.1 供应链融资业务信贷风险控制策略
        5.1.1 预防策略
        5.1.2 规避策略
        5.1.3 转嫁策略
        5.1.4 分散策略
        5.1.5 补偿策略
        5.1.6 抑制策略
    5.2 供应链融资业务信贷风险控制体系
        5.2.1 贷前信用风险调查和评价
        5.2.2 贷中审查、发放环节风险监控
        5.2.3 贷后申请企业和供应链稳定情况的监控
        5.2.4 贷后风险处置
6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保兑仓融资信用风险实证研究
    6.1 模型样本的选取
        6.1.1 违约样本和正常样本的选择
        6.1.2 样本数量的确定
    6.2 指标的选取
        6.2.1 供应链管理指标定义
        6.2.2 数据描述分析
        6.2.3 指标数据相关分析
    6.3 保兑仓融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6.4 模型的检验及应用分析
        6.4.1 模型的检验
        6.4.2 模型的应用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论新中国的体育外交(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一、写作本文的意义
    二、本文的结构
第一章 体育、政治与外交
    一、体育与政治的关系
    二、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的联系
    三、外交内涵的扩大
    四、体育外交的概念
第二章 新中国体育外交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融入国际社会的努力(1949 年10 月~1958 年8 月)
    二、从以民族主义国家为交往主要对象到相对孤立状态(1958 年8 月~1971 年
    三、从有限融入到全面参与(1971 年至今)
        (一) 体育外交工作开始恢复(1971 年~1978 年底)
        (二) 体育外交的蓬勃发展(1978 年底至今)
第三章 案例分析
    一、“乒乓外交”
    二、从体育外交到中韩建交
    三、打破封锁——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
第四章 中国体育外交的历史作用与未来展望
    一、中国体育外交的历史作用
    二、对未来的展望
        (一) 对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思考
        (二) 以体育促进外交,用外交推动体育
附录A 与历届奥运会有关的政治事件
附录B 至1984 年中国参加的国际体育组织及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名单
附录C 1984~2004 年奥运金牌榜
附录D 50~70 年代中国对外体育交往概况
参考资料
致谢

四、架设中印理解与交流的新桥梁(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一带一路”实践对中国与周边新型国际关系的建构[D]. 郭鸿炜. 吉林大学, 2021
  • [2]基于环境与功能的桥梁结构选型研究[D]. 刘龙.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上)[J]. 蔡馥谣,曹波.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 2018(01)
  • [4]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研究[D]. 李海晶. 南昌大学, 2016(02)
  • [5]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研究 ——基于周边战略的视角[D]. 刘明广.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1)
  • [6]中西跨文化传播效果差异性研究 ——以中美报刊对孔子学院的报道为例(2006-2011)[D]. 曾琤. 天津师范大学, 2013(08)
  • [7]生理学发展研究[A]. 范明. 2010-2011生理学学科发展报告, 2011
  • [8]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 张秀阁. 南开大学, 2010(08)
  • [9]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与信贷风险评价研究[D]. 周小斌. 浙江工业大学, 2009(S1)
  • [10]论新中国的体育外交[D]. 王昊. 外交学院, 2006(11)

标签:;  ;  ;  ;  ;  

架起中印了解与沟通的新桥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