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语

波西米亚语

一、文字里的波希米亚(论文文献综述)

李君威[1](2020)在《郑君里:“南国”学艺的前前后后》文中研究说明1928年,17岁的郑君里考入南国艺术学院戏剧科,由于年岁尚小,他并没有像当时南国社文人那般由"文学"而"革命"再"文学"的经历,却也受到了田汉和整个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艺术氛围的深刻影响。他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浪漫、唯美的纯艺术观念,而这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和小说创作。可以看出,其诗歌和小说作品在诗境的生发、人物情绪的拿捏、故事的叙述、结构的建构等方面已经具备"蒙太奇意识"。此后,他和南国社文人一样,从唯美转向革命,继而从"化妆室"进入"摄影场"。

墨白[2](2020)在《音乐唤醒的旅程——与刘一帆的通信》文中指出2020年6月8日刘一帆(1)(上午10:52):墨白老师:您好,目前我在着手写作关于您作品的论文,想从音乐、绘画等艺术角度及美学层面分析您的作品,电影、戏剧等元素我都有所考虑。现在我有一些问题想问您:在一次接受访谈时,您曾经提到蓝调音乐启发了您的创作,我也在某些篇章中看到了复调色彩。那么,还有其它音乐形式与您的创作发生关联吗?通过阅读您的作品,我发现您的作品与交响乐也有相似性,

韩丽蓉[3](2017)在《波希米亚服装风格研究》文中认为服装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义,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当下,世界各地城市不断增生波希米亚文化,以倡导自由的艺术方式和生活方式愈来愈得到现代人的推崇。这也兴起了以自由、叛逆、浪漫、追求自我等为特点的服装领域的“波希米亚风格”时尚。“波希米亚”风格民族风频频成为当下服装设计师的灵感来源,因其背后的“波希米亚”文化内涵迎合了青年人特立独行、强调自我、展示个性的共同追求和心理需求,为波希米亚服装风格成为时代风潮奠定了基础条件。纵观前人的研究,得出波希米亚服装风格实际由三大板块构成:民族风、亚文化风格、消费主义风格。可以看到,波希米亚民族风的美学特色主要体现为民族风情、浪漫色彩、质朴与优雅这三方面。民族风的美学特色为波希米亚服装风格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波希米亚亚文化和波希米亚消费主义的研究奠定了基石。随着20世纪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兴盛,波希米亚服装进入亚文化风格发展阶段,亚文化风格的构成主要包括拼贴、同构和表意实践。通过波希米亚亚文化服装款式、面料、色彩、配饰这几方面来了解亚文化的变奏,而亚文化在波希米亚服装设计中的价值则包含了时尚魅力、前卫设计以及叛逆气质。到20世纪后半期消费主义时代,波希米亚服装逐渐从“草根”变为时尚,亚文化风格的“亚健康含义”逐渐消失,日益成为“适合大众消费的物品”,抵抗性变成了消费性,而这些变化意味着波希米亚服装又从反叛风格变化为消费风格。消费风格的波希米亚服装设计体现在现代人的审美简约性、观念个性化以及物化需求这三个方面。最后波希米亚文化历史和波希米亚服装设计风格所蕴含的设计理念,在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波希米亚风格作品的基础上,设计出两套波希米亚消费风格的服装作品,希望去实践一种追求自由、热情奔放的服装设计理念。总之,波希米亚服装文化有着丰富厚重的历史发展历程。今天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使波希米亚风格更加趋向于多样多元。波希米亚将和世界的各民族文化融合,演绎更精彩的明天。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李晖[4](2016)在《疯狂时刻(外一篇)》文中认为酒馆邂逅、林中小屋的六日相处、美国各大校园的巡回演讲,以及次年布拉格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是《致杜卞卡》系列书信集的背景由来。垂暮之年的作家邂逅青春貌美的异性知己,是文学作品和文学史上屡见不鲜的桥段。然而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Bohumil Hrabal,1914—1997)的天才之处,在于使用他绝无仅有、"不着边际"的感知与述说形式,清晰刻画出强烈宿命感笼罩

张放,蒋林欣[5](2016)在《欧美汉学界的冰心文学研究述略》文中认为在欧美汉学界现代中国文学研究领域,被誉为"美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首席权威"②的夏志清(Hsia Chih-tsing)先生无疑是最早的拓荒者之一,他那部奠定学术声名的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刘绍铭等人译名《中国现代小说史》)自20世纪60年代初问世以来,一版再版,确如李欧梵(Leo,Ou-fan)等"门生"所评骘:"它真正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为美国作同类研究的后学扫除障碍。我们全都受益于夏志清。"③

陈岑[6](2016)在《论卡夫卡的“悖谬”》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二十世纪的着名现代主义小说家,卡夫卡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精神领袖,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自己内心世界毫无掩饰的澄明呈现,他的作品也以艰涩难懂着称。笔者认为,卡夫卡就是一个悖谬之人,他的性格就是悖谬的,悖谬也贯穿于卡夫卡艺术创作的始终。文章首先探究了卡夫卡悖谬性格形成的缘由,从“人类社会悖谬化的生存环境”、“尴尬的民族身份”、“亲情中理解之爱的夭折”、“爱情悲剧的催化作用”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并且,“悖谬”在卡夫卡的人格和艺术创作中都有充分的体现,且两者是相互关联的,他的性格及思维模式直接影响着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语言文字则是内在的外化罢了。文章的第二章写的就是卡夫卡人格中的悖谬因素。卡夫卡人格上最为典型的特征之一,即高度的自我分裂,他的性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悖谬,他厌恶残暴专制的父亲,却又渴望父亲的关爱,他视写作如生命,却嘱咐好友在他去世后将他所有的作品焚毁,他讨厌保险公司的工作,工作起来却总是那么地勤恳,他渴望婚姻,却多次订婚又退婚。他只能如孩子般,在恐惧和渴望之间徘徊,最终导致自己精神崩溃、身心分裂。卡夫卡生活于现世,所以他得遵循现实世界的生存法则;但是另一方面,他自身又不愿使精神也服从于这个世界——所以,卡夫卡就生存于这二者所形成的张力之间,使得自己的生存状况始终处于摇摆之中。他找不到精神的出路,而作为他所有寄托的写作,则成为他进行自我救赎的方式,成为了他能继续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通过写作,卡夫卡向死而生,成为了不折不扣的艺术殉难者。文章的第三章从艺术的视角来探讨悖谬的特征于卡夫卡作品中的体现。卡夫卡塑造的荒诞世界和荒诞生活,包含着的,是艺术的真实。透过卡夫卡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卡夫卡擅长用真实去演绎荒谬,艺术的真实却比客观现实生活的真实更具有威慑力,更让人信服。卡夫卡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他的那些严肃的、恐惧的生存体验却时常通过幽默风趣的话语表达出来,他在作品中常常勾勒出一幅幅让人喜乐不知的滑稽剧。卡夫卡的小说创作还擅长于将整体的荒诞不羁与细节的真实可信结合起来,即小说的整体情节是荒诞的,但是于小说中出现的陪衬中心事件的环境以及许多细节上的东西,却都是真实的,是人们所熟悉的。卡夫卡轻松地驾驭着语言的“轻”与“重”,常以语言之“轻”去表达象征之“重”,在“轻”与“重”的巨大张力之中,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

张宗艺[7](2016)在《反消费的消费主义 ——小清新的五副面孔》文中认为青年亚文化以其惯有的反抗姿态表达了对这个世界固有体系的不满和反思,更重要的是,它其实是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矛盾和冲突的一个隐秘表征。因此,小清新亚文化既是对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批判,也是对当下中国社会阶层分化,青年严重焦虑在文化想象方面的进一步思考。本论文从小清新的阶层归属“新中产”入手,讨论小清新与“新穷人”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劳动、幸福、身体政治的理解。通过对新中产四种突围的破产的讨论,指出了新中产在自卫与自慰间“中产不识是中产”的尴尬与焦虑。新中产的文化认同直接关系着小清新自我的文化认同和危机。论文以豆瓣社区,这一小清新经常出没的文化场域作为主要考察,以小清新与“反小清新”的对话、碰撞作为主要线索指出了反小清新对小清新的批评与责难,让小清新自身的亚文化系统无限生殖、在呈现出暧昧混沌的状貌同时,又尽可能的吸收进了诸多反抗性的意指作为自身文化认同的参数。小清新的文化认同重构在被责难两个问题上与其说有了相当的突破,不如说更加明晰了自己的文化指向和被大众所欢迎的现实要素。论文最终明确了小清新文化认同上的三重对立属性:一是小清新与时代主流消费主义所对立。二是小清新成为了自己过去和现在或者未来相对立的一种文化,是一种不断返回自身,不断回到本源,一种极具本真性的文化。三是小清新与小清新自身也是相对立的,是一种“去小清新”之后的小清新。本论文还以“面孔”作为理论切入,先后分析了反消费的消费、小确幸、怀旧、治愈系、泛温情主义等一系列具有小清新特征的文化面孔。在青年亚文化的思路里,研判了发展壮大,外延不断拓宽的小清新是如何再一次反抗中被体制吸纳,成为一种反消费主义的消费主义,一种新的话语霸权。也在此基础之上考察了小清新迥异于其他青年亚文化对于社会系统的形塑的能力以及未来的可能性。本论文最终以现实时事作为案例讨论了小清新的精神内核,去阶级、去工业化的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公民社会的社会构想。在以批判的视野指出小清新政治性上的短视和脆弱的同时,点出了其未来与其他阶层结合的新的可能。

姚鄂梅[8](2016)在《我所喜欢的语言》文中指出我曾经干过一段时间的文学编辑,看过大量自然来稿,好的作品总是让人眼睛一亮,迫不及待一口气看完,而多数无法录用的作品,不是语言干燥,不利阅读,就是故事太烂,或离奇,或平淡,既无内涵,也无延伸,要不就是意蕴太过明显,变成开宗明义或必须达成的目的。这段生涯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在筛选中找到失败的症结,至少是一个症结。最先让人失去耐心、也失去胃口的,首推语

缘起桃花[9](2015)在《遇见三毛,青春变样》文中指出关于三毛的文字,洁尘的说法最合心意:初读,便觉五雷轰顶。深以为然。初次与三毛邂逅时,我正在江南的一个小镇求学。中考在即,做不完的数理化,背不尽的文史地,每一天都过成了热锅上的蚂蚁,炙烤难熬,又无处可逃。所幸,在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日子里,书迷母亲买回一套三毛丛书——《撒哈拉沙漠》《稻草人手记》《梦里花落知多少》《万

马宇飞[10](2015)在《主体性视阈下的本雅明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体性问题一直是哲学、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从近代以来已经经历了主体性原则的建立与反主体性思潮滥觞两大阶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应该有新的突破,从国外学术前沿动态看,重建主体性问题已经纳入当代学者的研究视阈,近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出版的几部新作先后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主体性问题。本雅明对主体性问题也很关注,但国内研究界对此并未重视,几乎没有相关的专门研究。瓦尔特·本雅明是处于现代与后现代交叉点上的思想家,他并没有明确提出重建主体性的要求,但他已经开始对启蒙理性建构的主体进行批判反思;同解构一切的后现代主义不同,本雅明既具有一定的反主体性倾向,又一直在喧嚣的物化时代笨拙地寻找着主体位置,努力在理性极权无所不在的现代性“废墟”中寻找主体救赎的希望。以审美的方式重建人的主体性是本雅明论着中的一个潜在主题,把这个主题挖掘出来,可以一定程度上把握本雅明美学思想的本质所在,对当下重建主体性研究提供有益启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现代性危机。本雅明重建的主体其实是审美主体,同启蒙话语建构的理性主体大相径庭,这样的审美主体不是抽象的、追求普遍“真理”的理性思维主体,而是有着具体的生存空间、具体的生命感受,以审美的方式体验人生,寻求物我相融的理想审美生存状态的主体。对于本雅明来说,人的主体性不仅在于寻找真,更在于体验美与创造美,这是人的救赎之途。这样的审美主体以一种反智思维模式对抗启蒙理性,追求神性、理性、感性的融合统一。这样的审美主体不同于后现代主义描述的无意义、无追求的死亡的主体,虽然不再是世界的主宰,但依然保有一定的反思能力、批判精神,不放弃自我救赎的希望。本雅明不仅从哲学思辨出发,还从艺术直觉、生活体验出发,把社会批判、哲学思考、美学感悟融为一体。他对社会转型期传统与现代的断裂有深刻的认知,他对阿多诺、布洛赫、利奥塔、伊格尔顿、哈贝马斯等思想家都产生重要影响,他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对处于同样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也是极有吸引力的。对于中国学界来说,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本雅明理论的现实意义,应该尽量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粹形而上考察。本雅明美学思想研究应该纳入中国语境下,注意辨析中国学者在何种角度、何种程度上接受本雅明的理论,这一接受过程折射出的中国问题,以此寻找文化整合的最佳途径,真正彰显本雅明思想的理论价值,挖掘出本雅明理论的现实意义。

二、文字里的波希米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字里的波希米亚(论文提纲范文)

(1)郑君里:“南国”学艺的前前后后(论文提纲范文)

一少年行
二“南国”学艺
三南国社、摩登社时期的小说、诗歌创作

(2)音乐唤醒的旅程——与刘一帆的通信(论文提纲范文)

2020年6月8日
2020年6月10日
2020年6月下旬:墨白致刘一帆
6月21日夜间10点10分:成都市瑞廷西郊酒店4203房间
6月22日夜间10点20分:泸定县磨西古镇长征大酒店318房间
6月23日夜间9点10分:康定县塔公镇曼达拉大酒店306房间
6月25日夜间9点50分:壤塘县桑珠路56号香拉东吉大酒店412房间
6月28日上午8点:成都市瑞廷西郊酒店4201房间
6月28日晚间9点30分:成都市瑞廷西郊酒店4201房间
6月29日上午8点20分:成都双流机场

(3)波希米亚服装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与难点
        1.5.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民族风在波希米亚服装上的演绎和呈现
    2.1 波希米亚概述
        2.1.1 波希米亚的含义
        2.1.2 波希米亚风格的含义
        2.1.3 波希米亚风格的起源
        2.1.4 波希米亚风格流行的原因
    2.2 波希米亚民族风的服装要素分析
        2.2.1 造型宽松
        2.2.2 面料粗犷
        2.2.3 色彩明亮
        2.2.4 植物图案
        2.2.5 配饰夸张
    2.3 波希米亚民族风的美学特色
        2.3.1 民族风情
        2.3.2 浪漫色彩
        2.3.3 质朴与优雅
第三章 亚文化影响下的波希米亚服装风格
    3.1 亚文化风格扫描
        3.1.1 亚文化概述
        3.1.2 亚文化风格界定
    3.2 亚文化风格的构成
        3.2.1 拼贴
        3.2.2 同构
        3.2.3 表意实践
    3.3 波希米亚亚文化风格的服装特点呈现
        3.3.1 造型狂野
        3.3.2 色彩艳丽
        3.3.3 拼贴图案
        3.3.4 新型面料
        3.3.5 流苏配饰
    3.4 波希米亚亚文化风格设计的美学个性
        3.4.1 呈现叛逆气质
        3.4.2 展现前卫设计
        3.4.3 彰显时尚魅力
第四章 消费主义时代的波希米亚服装风格
    4.1 现代消费主义的背景内涵分析
        4.1.1 从反叛风格到消费风格
        4.1.2 昨日抵抗,今日消费:亚文化的消亡
        4.1.3 消费主义的产生
        4.1.4 现代消费主义表现形式
    4.2 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波希米亚服装风格变奏
        4.2.1 造型复古
        4.2.2 色彩多变
        4.2.3 图案前卫
        4.2.4 面料做旧
        4.2.5 流苏配饰
    4.3 波希米亚服装消费主义设计的美学气质
        4.3.1 审美简约性
        4.3.2 观念个性化
        4.3.3 物化需求观
第五章 消费主义时期的波希米亚服装设计应用
    5.1 设计理念
    5.2 设计步骤
    5.3 设计展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论卡夫卡的“悖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卡夫卡之悖谬的成因
    1.1 人类社会悖谬化的生存环境
    1.2 尴尬的民族身份
    1.3 亲情中理解之“爱”的夭折
        1.3.1 父亲的专制与暴力,令人深恶痛绝
        1.3.2 缺少理解的基石,母爱难以传输
    1.4 爱情悲剧的催化作用
2 卡夫卡的悖谬人格
    2.1 分裂的自我
    2.2 恐惧与渴望
    2.3 “存在”的摇摆
    2.4 写作——自我救赎,向死而生
3 悖谬于卡夫卡作品中的体现
    3.1 真实与荒诞
    3.2 滑稽与严肃
    3.3 梦幻与现实
    3.4 语言之轻与象征之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反消费的消费主义 ——小清新的五副面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小清新”阶层归属与突围想象——从“新中产”谈起
    1.1 自豪与下坠:从“新中产”到“新穷人”
    1.2 幸福的“迷梦”:劳动,有闲阶级与身体政治
    1.3 “突围”的想象
    1.4 不识中产是“中产”
2 “惊慌的青年”:小清新的自我认同与文化危机
    2.1 独立与抱团:以豆瓣为文化场域的小清新与反小清新
    2.2 不确定的“小确幸”:当“小确幸”遭遇“阶级”与“时间”
    2.3 反消费的消费:视觉想象与符号表征
3 小清新的文化政治
    3.1 不年轻的“怀旧”:《甄嬛传》与《致青春》
    3.2 治愈系:如何“治愈”或“治愈”之后何为
    3.3 刻奇:媚俗、情感与价值的和解
4 “介入”现实:小清新的公民想象与文化实践
    4.1 无解的“乡愁”:“进的来”却“回不去”的牧歌田园
    4.2 后工业下的“穹顶”:共同体的分裂与情感和解
    4.3 小清新的未来:“公民社会”想象的破产与新可能
5 结论:小清新的五副面孔
致谢
参考文献

(10)主体性视阈下的本雅明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雅明研究文献综述
    二、论文研究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三、论文的构架、难点和解决方法
第一章 本雅明美学思想源起的现实背景
    第一节 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一、德国社会历史背景
        二、犹太民族的苦难遭遇与犹太文化的独特追求
        三、与传统“断裂”的现代生活方式
        四、社会历史文化及现实生活背景对本雅明的影响
    第二节 本雅明个人生活背景
        一、本雅明的家庭生活背景
        二、本雅明独特的个人经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独特的审美主体及其生存世界
    第一节 主体性原则的确立与异变
        一、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二、主体性哲学的发展偏向
        三、反主体性思潮
    第二节 本雅明独特的审美主体
        一、游荡者、拾垃圾者、收藏者
        二、边缘化个体的革命诉求
        三、人群中的个体
        四、历史性与当下性
    第三节 审美主体的生存世界
        一、都市体验中的迷失与清醒
        二、主体性重新定位:物我融合
        三、主体生存的政治维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建审美主体之因:本雅明启蒙理性批判
    第一节 本雅明的认知方式
        一、对康德经验观的批判
        二、直观认知方式
        三、本质与现象关系的重新认识
        四、对真理的独特认知
    第二节 寓言性与散文化的表达方式
        一、寓言化的表达方式
        二、散文化与碎片化
    第三节 感性、理性与神性的融合
        一、感性与理性的弥合
        二、本雅明真理观中的神性光芒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建审美主体之途:本雅明的审美救赎
    第一节 艺术的救赎功能
        一、“灵晕”艺术的衰落
        二、机械复制艺术的革命性
        三、艺术的政治功能
    第二节 审美体验与审美救赎
        一、审美体验中闪耀的弥赛亚之光
        二、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本雅明思想对西方学界的影响及中国接受
    第一节 本雅明思想对西方学界的影响
        一、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及机械复制艺术理论的学术影响
        二、本雅明“灵晕说”及审美救赎思想的学术影响
        三、本雅明启蒙理性批判的学术影响
        四、本雅明碎片观的学术影响
    第二节 本雅明美学思想同中国语境的错位对接
        一、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二、审美方式审美追求的错位对接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四、文字里的波希米亚(论文参考文献)

  • [1]郑君里:“南国”学艺的前前后后[J]. 李君威. 励耘学刊, 2020(02)
  • [2]音乐唤醒的旅程——与刘一帆的通信[J]. 墨白. 南腔北调, 2020(12)
  • [3]波希米亚服装风格研究[D]. 韩丽蓉. 湖南工业大学, 2017(01)
  • [4]疯狂时刻(外一篇)[J].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李晖. 世界文学, 2016(05)
  • [5]欧美汉学界的冰心文学研究述略[J]. 张放,蒋林欣.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6(01)
  • [6]论卡夫卡的“悖谬”[D]. 陈岑. 海南大学, 2016(07)
  • [7]反消费的消费主义 ——小清新的五副面孔[D]. 张宗艺. 重庆大学, 2016(03)
  • [8]我所喜欢的语言[J]. 姚鄂梅. 小品文选刊, 2016(04)
  • [9]遇见三毛,青春变样[J]. 缘起桃花. 时代青年(悦读), 2015(10)
  • [10]主体性视阈下的本雅明美学思想研究[D]. 马宇飞. 黑龙江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波西米亚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