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深入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零部件与控制装置的匹配

第9讲 深入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零部件与控制装置的匹配

一、第九讲 深入认识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部分与控制装置的匹配(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卢梦楠[3](2020)在《1+x证书制度下天津市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现状研究 ——以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证书为例》文中指出先进制造业是以智能制造和机器换人为发展趋势的,面对工业机器人这类新技术的应用,人力资源结构会相应产生变换,呈现出技能匹配问题和人力缺口等现实问题。国家面对经济发展新态势,在部署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于2019年职教20条中提出构建1+x证书制度,缓解结构性就业困难。高职院校面对如何应对产业技术革新,如何正确落实方针政策,实现课证融通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的技能等级标准为切入点,重新审视天津高职院校在应对1+x证书制度的挑战下课程培养的改革进展情况,围绕课证融通对相关试点院校师生开展问卷调查。通过所得实证数据从课改运行机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评价体系、教师团队和硬件实训条件七个层面对高职院校课证融通现状进行分析。为了更加深入而真实地了解课证融通的紧密程度研究也采用了访谈法,综合得出高职院校在课证融通方面遇到的瓶颈问题,并依据成因提出疏解路径。1+x证书制度的落实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各试点院校已经相应开展一定的课改工作。根据实证调查结果,高职院校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体制与机制方面存在x证书标准不完善,1+x课改工作组权责不清、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课程与评价方面存在融通后的高职专业课程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实训模块融通断层,课程评价主观单一的问题;硬件设备与人力保障方面存在实训硬件设备配置不齐,高职教师职后深造积极性较低,各类师资配比不平衡的问题。从社会系统理论出发,将以上问题从五个方面进行归因。政府方面:财政经费支持力度与程度不足、在校企合作上缺乏正确的引导与保障、教育部门没有适时制定出课证融通的上位标准;第三方方面:x证书标准不完善,增大课证融通难度、x证书师资培训班覆盖面较小、产学合作程度低,合作质量得不到保障;高职院校:对落实1+x证书制度缺乏深入的认识、教师的选聘管理以及职后培训机制不健全;教师方面:专业能力欠缺、职后发展积极性较低;学生方面:职业规划意识较差、面对新证书畏难心理强烈。并从以上政府、第三方、高职院校和教师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廉磊[4](2020)在《基于NX MCD的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虚拟调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德国“工业4.0”和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提出与实施,制造业向高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最大限度地缩短新产品的研制周期。为节省机器人集成系统的开发时间、降低调试成本并提高生产安全性,以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为应用案例,提出一种基于三维仿真平台NX MCD的机器人集成系统虚拟调试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功能需求设计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的硬件结构,确定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的集成控制和通讯方案。以轧辊为加工对象,从系统的运动模型、控制逻辑两方面研究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集成控制的程序设计。其次,研究机器人集成系统的数字孪生方案,以NX MCD作为数字孪生创建与仿真平台,构建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数字孪生模型。然后,研究数字孪生中的数据连接与采集问题,设计了以OPC服务器为连接通道的机器人集成系统数据连接方式。提出了采集机器人关节驱动数据的可行方法,有效打通NX MCD中机器人驱动仿真的技术瓶颈。利用软件在环的方式来实现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的虚拟调试,确定了机器人集成系统的虚拟调试应用框架。最后,进行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的虚拟调试和加工实验,验证了基于NX MCD的机器人集成系统虚拟调试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适用于多工位多控制器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设计研制。

陆佳琪[5](2020)在《机器人智能装配单元仿真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制造技术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虚拟仿真技术是智能制造的重要一部分,虚拟仿真制造技术在制造业发挥着主要应用,虚拟仿真制造是信息技术与机械制造科学结合的产物。在智能制造大前提下,信息化对生产制造的合理化流程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虚拟仿真对实体物理模块应用方面同样重要;实体物理模块为实现工业化的执行模块,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国家一直逐步推进,信息化对虚拟仿真环境下的工业化起到了催化剂的重要效果。本文结合虚拟仿真制造技术,对智能制造的具体实施策略表现形式进行展开。利用机器人智能装配单元及三维模型软件Solid Works,对机器人抓取装配检测系统构造等比例虚拟模型。根据模型导成通用文件后数据不丢失的特点,首先使用虚拟仿真软件Robot Studio,通过构建动态Smart组件和工作站、移动机械夹具、设置I/O,对机器人移动轨迹设定、气缸执行、夹具动作进行整体流程化仿真。针对Robot Studio与PLC无法直接通信且装配体夹取入料动作未能实现的问题,本文利用机电一体化IRAI中VUP仿真平台可更改物理属性及参数的强大仿真功能加以解决,进一步通过仿真软件Robot Studio规划机器人运动,实现流水线移动、气缸执行、机器人智能夹取装配的效果。通过引入西门子S7-1200PLC,进一步实现控制程序仿真模型动作的功能。通过VUP平台与博图V14软件通信,将虚拟仿真机器人的动作控制端口与博图编辑程序的控制端口进行一一匹配连接。最后利用Lab VIEW强大的通信融合性与高超的程序开发环境图像化编辑设计界面,对西门子S7-1200PLC编辑软件博图软件进行通信联合,达到控制界面操控VUP平台的虚拟仿真动作模型的目的。通过虚拟仿真制造,可为构建机器人智能装配单元生产过程进行可视化预演,相当于现场设备现场,机械、电气设备现场化调节的过程,为工业和制造业构建模块化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与可行之策,并可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陆晨[6](2020)在《救灾移动机器人行走装置研究》文中指出地震救援工作时间紧迫,危险且复杂,因此对救灾移动机器人行走装置要求较高。就目前轮式救灾移动机器人而言,对于灾后如此危险复杂的环境,缺少稳定的控制系统与良好的移动稳定性,无法满足我国地震救援物资运输的需求。针对灾后环境危险复杂,需要该移动机器人行走动力性能强、经济性能好、装置控制稳定、能防侧翻抵抗余震,本文研制一种面向地震救援物资运输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行走装置。根据轮式移动机器人行走装置相关资料文献,对其进行行走动力传动设计。在动力性能、经济性能以及传动平顺性能设计过程中,根据移动机器人野外救灾的应用需求,采用VB编程软件对轮式机器人动力性、经济性以及传动平顺性能进行计算,得出多种相似行走动力性能参数方案。建立移动机器人行走动力性能方案的多目标、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分析法优化移动机器人最大爬坡度、最高车速与最快加速时间,从而优化移动机器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根据Topsis分析法优化的移动机器人行走动力传动参数,再对其进行装置控制研究分析。采用Carsim搭建移动机器人行走动力学模型,包括整体模型、悬架模型、轮胎模型、传动模型、制动模型,运用Simulink搭建电机装置模型与车轮转向装置模型。针对轮式移动机器人行走装置横向稳定性能较差的问题,引入PID闭环控制系统,移动机器人行走装置根据前方雷达探测计算得出的目标电机转速与目标车轮转角来控制其自身的电机转速、车速和车轮转角。根据Carsim和Simulink的接口参数设置,实现轮式移动机器人行走动力传动系统模型与电机装置模型和转向装置模型的信号传递,进而实现轮式移动机器人Carsim/Simulink行走装置联合仿真。双移线实验和稳态回转实验结果表明,联合仿真下的救灾移动机器人行走装置稳定性高于传统移动机器人,以及出现极限不稳定工况时间晚于传统移动机器人。最终优化救灾移动机器人行走装置的横向稳定性和极限工况稳定性,有效解决救灾移动机器人在野外以及路况复杂时,物资运输出现的不稳定甚至侧翻问题。本文设计一款物资运输救灾轮式移动机器人行走装置,应用Topsis分析法对其行走动力性能进行参数优化。根据优化后的参数搭建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行走装置模型,加入PID控制系统优化其横向稳定性,对地震灾后的物资运输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李宏辉[7](2019)在《真空自耗电弧炉控制系统改造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真空自耗电弧炉是当前钛、钢及其相关合金的主力熔炼工业设备,其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材料生产质量和生产安全。考虑相关金属对熔炼环境和控制的严苛要求、设备结构和工艺过程的复杂程度以及控制策略实现的难度,电弧炉的研究设计是一项非常繁杂的课题。利用包含特殊策略的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控制、改良生产的整个过程。考虑国外等领先的应用技术,研究设计适应具体工程情况的电弧炉控制系统对提升目前金属加工效能有相当大的作用。在研读和对比同一领域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概述了文章后续不同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以熔炼机理为核心,细致的展开叙述了设备组成、关键工艺节点及其控制特性,梳理了参数关系。深入分析了可逆调速原理,建立了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在PID控制算法基础上,利用工程设计方法,分步详细设计了三闭环弧压控制方案,引入与实际熔速相关的前馈控制,并给出了控制规律。选用变参数PID来应对不同熔炼阶段的熔速控制。剖解了由于电压、电流耦合导致以上两个控制模式互相干扰的问题,给出了有关平缓稳定控制等的应对措施。考虑实际情况,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对三闭环控制方案进行了搭建和仿真,结果表明其具有很好的跟踪等性能。结合宝钛集团电弧炉技改项目实施情况,真空自耗电弧炉控制系统以S7-300PLC为控制核心,结合数字直流调速器、上位机、工业总线等共同组成硬件基础。搭建了核心的弧压系统硬件框架,设计了通信网络架构,并给出相关参数和具体配置方法。之后,在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主程序、分系统的软件算法。在Intouch组态软件中,建立了与下位机的通信,开发了系统的监控功能。实现了控制系统高精度、集中式、数字化控制。最终通过项目中设备的性能测试,验证了本文研究设计的可行性,实现了控制系统高性能的目标。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8](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孙康慧[9](2011)在《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车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这两大产业作为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对于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如今汽车传统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汽车电子产业是当今汽车产业的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对于这一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的兴起,不仅给我国乃至全球的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重大的动力和发展空间,促进了汽车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共同发展。汽车电子产业目前已经成为了被访问频率较高的词汇。尽管2008和2009年的金融危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有所下跌,但是中国的市场依然有着不错的增长势头。而就全球来说,汽车产业电子化将会成为发展越来越完善的产业。2008年的下半年,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下,中国的汽车产销量虽然没有达到业界的预期,但是汽车电子市场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非常重要的汽车电子产品的生产基地之一,全球汽车电子采购不断向中国市场转移的过程,刺激了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巨大需求。汽车电子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独立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为题,在国内外对汽车电子产业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从产业发展历程、产业价值链、与国外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比较等方面来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利用微观基础分析理论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方面来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环境和未来的技术发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创新体系,由此对创新体系的构建对策进行了研究,技术研发政策、人才政策、品牌政策和政府措施等。主要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中国汽车电子与世界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价值链的特性与构成进行了分析。并从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角度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与世界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比较。通过对前边的深入分析,从而总结出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基于SCP范式理论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市场进行分析。对中国的汽车电子进行了产品细分和市场细分。按照对汽车各部分控制作用把汽车电子划分为发动机电子、底盘电子、车身电子、信息通信与娱乐系统几类。按照汽车电子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不同,将汽车电子市场分为了整车配套市场和零售改装市场。并进一步对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从产品应用结构、市场品牌结构,市场进入壁垒、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对市场结构进行详细阐述,从而得出外资大厂占主导地位,中国企业进入该领域壁垒高、困难大的局面。针对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从投资策略、研究开发策略、产品经营策略方面进行了分析。而对于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市场绩效则不是很乐观,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标准。但同时由于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劳动力成本较低,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盈利水平要高于国外汽车电子产业。为了促进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植政策。“国家汽车工业政策”,“国家汽车消费政策”,“国家汽车电子产业规划”都明确提出支持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积极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并且在本文中主要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主要从产业发展的现实环境、发展形势来进行分析。针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现实环境,主要从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分飞速发展扩张的现实、新兴汽车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不断普及、汽车电子产品快速的升级换代、以及汽车工业和电子信息业的融合几个方面来论述了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现实环境。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市场需求替代性需求和创新型需求的急剧扩张,使得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规模非常宏大。最后本文从所涉及到的各种汽车电子产品来分别阐述中国汽车电子产业未来的发展技术趋势。文章从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创新绩效、创新技术等四个方面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进行了评价,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可进一步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为今后指导技术创新方向,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供依据,因而具有现实意义。提出汽车电子产业的创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汽车电子产品涉及汽车和电子两个产业,涉及到多门类学科知识,零部件众多,系统结构复杂,使用条件多变,并且必须满足各项法规的要求。汽车电子产品多采用高科技技术,需要实践经验积累和较长的创新周期和较大的创新投入,这就决定了汽车电子企业创新的门槛较高,需要由人才、资金、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等诸多支撑。因为汽车电子产业在我国是新兴产业,必须在国家层面上给予高度重视并进行系统投入和整体规划。唯有如此,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真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此,本文构建了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模型,产、学、研系统合作的模型,期望能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主要提出企业要全面提高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一个方面,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样重要。研发、制造、营销等环节都要有创新,本文对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大致分解为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销售服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四个方面,其中研究开发能力占据核心地位,生产制造能力和销售服务能力是自主研发成果得以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环节,组织能力是关系到自主创新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根据以上研究内容,本文期望能够为我国调整汽车电子产业政策体系、优化企业的创新资源的配置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对于加强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不断改进企业创新效率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小型电机分会[10](2011)在《中小型电机行业发展状况及“十二五”规划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小型电机生产、使用和出口国,目前中小型电机行业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有80余家,产品约有300多个系列、近1500个品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小型电机产品的产量及品种也将会逐步得到发展。根据国际通用估算方法,电动机装机容量为发电机装机容量的2.53.5倍,预计到2020年,我国电动机的装机容量将达到45亿kW左右,目前我国电动机的装机容量在12亿kW左右,新增的30多亿kW电机将为高效电机、专用电机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第九讲 深入认识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部分与控制装置的匹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九讲 深入认识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部分与控制装置的匹配(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1+x证书制度下天津市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现状研究 ——以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证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机器换人的产业发展趋势
        1.1.2 供需不均的人才培养结构
        1.1.3 职业教育改革的现实诉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1+x证书制度
        1.4.2 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4.3 课程改革
    1.5 文献综述
        1.5.1 关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研究
        1.5.2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的研究
    1.6 研究设计
        1.6.1 研究思路
        1.6.2 技术路线图
        1.6.3 调查研究法
        1.6.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第二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2.1 社会系统理论
        2.1.1 社会系统理论概述
        2.1.2 社会系统理论与1+x证书制度下高职课程改革
    2.2 实用主义理论
        2.2.1 实用主义理论概述
        2.2.2 实用主义理论与1+x证书制度下高职课程改革
    2.3 多元智能理论
        2.3.1 多元智能理论的概述
        2.3.2 多元智能理论与1+x证书制度下高职课程改革
第三章 1+x证书制度与高职课程改革之间的逻辑关系
    3.1 1+x证书制度与高职课程改革的关系
        3.1.1 1+x 证书制度是高职课程改革的指向标和基准线
        3.1.2 高职课程改革是达成 1+x 证书制度利益诉求的关键
    3.2 1+x证书制度对高职课程改革的要求
        3.2.1 设置利于1+x专业课程改革的运行机制
        3.2.2 形成书证融通的课程设置
        3.2.3 构建共性与个性共蓄的高职专业课程结构
        3.2.4 开发与时俱进的专业课程内容
        3.2.5 建立多元化的高职专业课程评价体系
        3.2.6 多举措打造结构化专业教师团队
        3.2.7 配备教学做一体化的硬件实训条件
第四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课程改革的现实情况
    4.1 课程改革运作机制
        4.1.1 课程改革运行机制的设置与权责
        4.1.2 课程改革运行机制的有效性
    4.2 证书标准的融通
        4.2.1 “x”中级证书考核标准
        4.2.2 高职院校相关课程的教学标准
        4.2.3 课证融通现状
    4.3 专业课程改革
        4.3.1 课程体系结构变化
        4.3.2 专业课程教学方式
        4.3.3 课程内容的更新情况
    4.4 实训模块的衔接
    4.5 实训课程评价体系
        4.5.1 评价人员构成
        4.5.2 评价标准与内容
    4.6 实训设备
        4.6.1 实训硬件设备配置情况
        4.6.2 实训工作站的衔接
    4.7 师资
        4.7.1 师资结构
        4.7.2 教师在职企业实践时间
        4.7.3 职后培训方式
第五章 制约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与成因探析
    5.1 瓶颈问题
        5.1.1 课程改革工作组权责不清,工作效率较低
        5.1.2 “x”证书标准不完善,缺乏上位标准实现课标融通
        5.1.3 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前沿技术更新慢
        5.1.4 实训模块融通断层,实训评价主观单一
        5.1.5 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紧张,硬件设备配备不齐
        5.1.6 教师职后深造积极性低,各类师资比例不平衡
    5.2 成因探析
        5.2.1 政府层面
        5.2.2 第三方层面
        5.2.3 学校层面
        5.2.4 教师层面
        5.2.5 学生层面
第六章 1+x证书制度下天津市高职院校课改困境的解决策略
    6.1 政府: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监督指导
        6.1.1 经济支撑
        6.1.2 制度保障
        6.1.3 标准依据
    6.2 第三方:承担社会责任,落实标准保质保量
        6.2.1 标准构建
        6.2.2 培训联盟
    6.3 高职院校:多元协同育人,职业导向技能培训
        6.3.1 机制与组织
        6.3.2 课程与评价
        6.3.3 硬件与人力保障
    6.4 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教学相长教书育人
        6.4.1 专业素养
        6.4.2 教书育人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1 1+x 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实证调查(教师卷)
附录2 1+x 证书制度下天津市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现状调查(学生卷)
附录3 访谈提纲

(4)基于NX MCD的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虚拟调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数字孪生概述及研究现状
    1.3 激光熔覆工艺概述及研究现状
    1.4 NXMCD的概述与应用现状
    1.5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节
第2章 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设计
    2.1 引言
    2.2 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的功能需求
    2.3 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的硬件组成
        2.3.1 激光器类型的选择
        2.3.2 材料供给方式的选择
    2.4 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的集成控制方案
    2.5 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的集成通讯方案
        2.5.1 机器人集成通讯方案
        2.5.2 PLC集成通讯方案
    2.6 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的控制程序
        2.6.1 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的运动模型
        2.6.2 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的逻辑控制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数字孪生的NXMCD虚拟模型
    3.1 前言
    3.2 数字孪生五维结构模型
    3.3 基于NXMCD的虚拟模型建模流程
    3.4 基于NXMCD的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虚拟模型建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数字孪生的数据采集与连接
    4.1 前言
    4.2 基于数字孪生的数据连接
        4.2.1 OPC技术
        4.2.2 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的数据连接
    4.3 基于数字孪生的数据采集
    4.4 虚拟调试框架设定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虚拟调试应用与加工验证
    5.1 前言
    5.2 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的虚拟调试
    5.3 加工验证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5)机器人智能装配单元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工业机器人市场应用现状
        §1.2.3 机器人虚拟仿真的研究现状
        §1.2.4 虚拟仿真研究现状
    §1.3 智能制造物理模块
    §1.4 智能制造数字信息模块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Robot Studio软件控制仿真
    §2.1 概述
    §2.2 Robot Studio软件介绍
    §2.3 仿真系统整体设计
    §2.4 实现仿真系统
        §2.4.1 机器人末端夹具的安装
        §2.4.2 动态Smart组件创建
        §2.4.3 I/O信号的创建与连接
        §2.4.4 工作站逻辑
        §2.4.5 编写RAPID程序
        §2.4.6 仿真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IRAI的机电一体化控制仿真实验
    §3.1 IRAI软件介绍
    §3.2 机器人夹取系统的设计
        §3.2.1 夹取策略
        §3.2.2 人机交互界面HMI设置
        §3.2.3 I/O端口分配与控制逻辑关系
    §3.3 机电仿真平台VUP的通信
        §3.3.1 外部实物控制系统与计算机虚拟三维模型的通信
        §3.3.2 Robot Studio与机电仿真IRAI中 VUP的通信
    §3.4 分布仿真实验
        §3.4.1 环形流水线运行仿真实验
        §3.4.2 机器人末端夹具的安装实验
        §3.4.3 检测传感器布置仿真实验
        §3.4.4 气缸的仿真实验
        §3.4.5 两活动夹手配合抓取仿真实验
        §3.4.6 吸附代替抓取动作仿真实验
        §3.4.7 装配体安装的仿真实验
        §3.4.8 机器人位姿移动路径仿真
    §3.5 机器人夹取整体运行仿真实验
    §3.6 机器人夹取仿真与实体机器人动作对比实验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门子S7-1200PLC控制系统
    §4.1 系统硬件选型
        §4.1.1 可编程控制器选型
    §4.2 西门子1200-PLC与机电仿真IRAI中 VUP通信
    §4.3 控制程序设计及连接
    §4.4 控制平台设计方案
        §4.4.1 控制平台与PLC控制器的通信实现
        §4.4.2 PLC控制器的内存分配
        §4.4.3 机器人智能夹取装配工位控制系统功能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6)救灾移动机器人行走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课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履带式移动机器人研究现状
        1.3.2 蛇形移动机器人研究现状
        1.3.3 微型移动机器人研究现状
        1.3.4 轮式移动机器人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移动机器人行走动力系统主要部件匹配及选型
    2.1 移动机器人行走动力传动系统布置方案及参数设计
        2.1.1 移动机器人行走动力传动系统布置方案
        2.1.2 移动机器人参数定义
    2.2 移动机器人行走动力系统参数匹配及选型
        2.2.1 电机参数匹配及选型
        2.2.2 电池参数匹配及选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移动机器人行走动力传动设计
    3.1 传动系速比参数匹配
        3.1.1 挡位数确定
        3.1.2 速比确定
    3.2 Topsis分析法在移动机器人行走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应用
        3.2.1 Topsis分析法
        3.2.2 Topsis 分析的步骤
        3.2.3 救灾移动机器人性能分析
        3.2.4 Topsis分析法行走动力传动参数匹配
    3.3 自动变速器自动换挡控制策略
        3.3.1 自动换挡控制参数选择
        3.3.2 自动换挡规律制定
        3.3.3 动力性与经济性的综合自动换挡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移动机器人行走装置模型建立
    4.1 Carsim与 Simulink仿真平台
        4.1.1 Carsim软件平台
        4.1.2 Simulink仿真控制平台
    4.2 Carsim移动机器人行走动力学模型
        4.2.1 整体模型
        4.2.2 传动系统模型
        4.2.3 制动系统模型
        4.2.4 悬架系统模型
        4.2.5 轮胎系统模型
    4.3 Simulink移动机器人控制装置模型
        4.3.1 Simulink 电机控制装置模型
        4.3.2 Simulink 车轮转向控制装置模型
    4.4 Carsim与 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的搭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移动机器人横向稳定行走装置仿真实验
    5.1 评价方法和控制目标
    5.2 双移线行走装置仿真实验
        5.2.1 变量与参数设置
        5.2.2 实验条件
        5.2.3 仿真实验结果和分析
    5.3 稳态回转行走装置仿真实验
        5.3.1 变量与参数设置
        5.3.2 实验条件
        5.3.3 仿真实验结果和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真空自耗电弧炉控制系统改造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趋势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真空自耗电弧炉
    2.1 真空自耗电弧炉简介
        2.1.1 熔炼机理
        2.1.2 熔炼中关键工艺节点
        2.1.3 设备组织结构
    2.2 核心控制过程和特性分析
    2.3 熔炼期参数关系
        2.3.1 弧长与电压的关系
        2.3.2 电流与熔速的关系
    2.4 设备技术现状
第三章 控制系统主要设计原理与策略实现
    3.1 他励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
    3.2 V-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原理
        3.2.1 系统结构与原理
        3.2.2 系统控制
    3.3 PID控制策略
        3.3.1 经典PID
        3.3.2 数字PID
    3.4 带有前馈结构的三闭环弧压控制
        3.4.1 电流环控制器设计
        3.4.2 速度环控制器设计
        3.4.3 弧压环控制器设计
        3.4.4 前馈控制设计
    3.5 熔速控制
    3.6 电流电压去耦合和平缓稳定控制
    3.7 仿真分析
第四章 真空自耗电弧炉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4.1 硬件整体框架
    4.2 核心控制器的功能及选型
        4.2.1 功能特点
        4.2.2 模块选型
    4.3 硬件配置
    4.4 弧压(电极进给)控制系统
        4.4.1 全数字式直流调速器
        4.4.2 弧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与运行原理
    4.5 通信网络原理与设计
        4.5.1 现场总线技术
        4.5.2 PROFIBUS与工业以太网
        4.5.3 通信网络设计
        4.5.4 主/从站控制功能
第五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调试运行
    5.1 PLC程序设计基础
        5.1.1 开发环境
        5.1.2 工艺流程
        5.1.3 程序结构与程序中的块
    5.2 主程序设计
    5.3 分系统程序设计
        5.3.1 真空系统
        5.3.2 冷却水循环系统
        5.3.3 熔炼电源系统
    5.4 直流调速器精确化控制
    5.5 上位机
        5.5.1 Intouch组态软件
        5.5.2 上位机配置与通讯驱动建立
        5.5.3 上位机界面相关设计与实现
    5.6 调试运行
第六章 结论
附录A 实物图
附录 B 图纸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1 土石方机械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1.1.3 存在的问题
        1.1.4 研究发展趋势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1.2.1. 2 新能源技术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1.2.2. 5 问题与展望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1.3.2. 2 技术优点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1.3.2. 5 发展趋势
        1.3.2. 6 展望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1.4.2. 7 其他技术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1.4.4 存在问题
        1.4.5 展望
2压实机械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 热点研究方向
        2.2.3 存在的问题
        2.2.4 研究发展趋势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2 热点问题
        2.3.3 存在问题
        2.3.4 发展趋势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2 存在的问题
        2.4.3 热点研究方向
        2.4.4 研究发展趋势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2.5.2 热点研究方向
        2.5.2. 1 控制技术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2.5.3 存在问题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2.5.4 研究发展方向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6.2 研究热点
        2.6.3 主要问题
        2.6.4 发展趋势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7.2 热点研究方向
        2.7.3 存在的问题
        2.7.4 研究发展趋势
3路面机械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3.1.1. 1 烘干筒
        3.1.1. 2 搅拌缸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3.1.2. 2 沥青烟
        3.1.2. 3 排放因子
        3.1.3 存在的问题
        3.1.4 未来研究趋势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3.2.3 存在的问题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 1 搅拌机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3.3.1. 3 搅拌工艺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3.3.2 存在问题
        3.3.3 总结与展望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4.1. 1 作业机理
        3.4.1. 2 设计计算
        3.4.1. 3 控制系统
        3.4.1. 4 施工技术
        3.4.2 热点研究方向
        3.4.3 存在的问题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3.5.2 存在问题
        3.5.3 总结与展望
4桥梁机械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4.1.4 发展趋势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5隧道机械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5.1.1. 2 锚杆钻机
        5.1.2 存在的问题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5.2.1 盾构机类型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5.2.2 盾构刀盘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5.2.2. 3 存在的问题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5.2.3 盾构刀具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5.2.3. 3 存在的问题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5.2.4 盾构出渣系统
        5.2.4. 1 螺旋输送机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5.2.6 壁后注浆系统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5.2.6. 3 存在的问题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5.2.7 盾构检测系统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5.2.7. 3 存在的问题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5.2.8 盾构推进系统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5.2.8. 3 存在的问题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5.2.9 盾构驱动系统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5.2.9. 3 存在的问题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6养护机械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6.1.1 国外研究现状
        6.1.2 热点研究方向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6.1.3 存在的问题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6.1.3. 2 作业效率低
        6.1.3. 3 除尘效率低
        6.1.3. 4 静音水平低
        6.1.4 研究发展趋势
        6.1.4. 1 节能环保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6.4.2 热点研究方向
        6.4.3 存在的问题
        6.4.4 研究发展趋势
        6.4.4. 1 整机技术
        6.4.4. 2 动力技术
        6.4.4. 3 传动技术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6.4.4. 5 智能化技术
        6.4.4. 6 环保技术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6.5.1. 3 存在的问题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6.5.2. 3 存在的问题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6.5.3 冷再生设备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6.6.1 前言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6.6.2. 4 研究方向
        6.6.2. 5 存在的问题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6.6.3. 5 存在的问题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6.6.4. 5 存在的问题
        6.6.5 研究发展趋势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6.7.1 技术简介
        6.7.1. 1 施工技术
        6.7.1. 2 施工机械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6.7.3. 1 研究热点
        6.7.3. 2 发展趋势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9)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全球汽车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
        1.1.2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需求迅速增长
        1.1.3 两大产业助力汽车电子产业发展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1.4 主要的创新工作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产业经济理论与产业创新理论
        2.1.1 SCP 理论范式
        2.1.2 产业融合理论
        2.1.3 产业创新理论
        2.1.4 技术创新理论
    2.2 汽车电子产业研究综述
        2.2.1 汽车电子产业内涵
        2.2.2 国外汽车电子产业研究
        2.2.3 国内汽车电子产业研究
        2.2.4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2.3 述评
第三章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3.1 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历程
        3.1.1 电子产业发展历程
        3.1.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历程
    3.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价值链
        3.2.1 汽车电子产业链的特性
        3.2.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链构成
        3.2.3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价值链分析
    3.3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与世界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比较
        3.3.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与世界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历史比较
        3.3.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与世界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现状比较
        3.3.3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与世界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趋势比较
    3.4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3.4.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中的优势
        3.4.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5 小结
第四章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分析
    4.1 汽车电子产品与市场细分
        4.1.1 汽车电子产品细分
        4.1.2 汽车电子市场细分
    4.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4.2.1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产品应用结构
        4.2.2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品牌结构
        4.2.3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进入壁垒
        4.2.4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竞争格局
    4.3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4.3.1 价格行为
        4.3.2 投资行为
        4.3.3 研究开发行为
        4.3.4 产品经营行为
        4.3.5 并购重组行为
    4.4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4.4.1 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4.4.2 行业利润
        4.4.3 产业技术进步
        4.4.4 企业盈利水平
    4.5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SCP 相互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5.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现实环境
        5.1.1 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
        5.1.2 新兴汽车电子产品在国产汽车中的普及
        5.1.3 汽车电子产品的升级
        5.1.4 汽车电子产业是汽车工业和信息电子产业的融合
    5.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形势
        5.2.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市场需求分析
        5.2.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竞争态势分析
        5.2.3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未来技术发展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1 指标设计遵循原则
        6.1.1 遵循科学性原则
        6.1.2 系统性原则
        6.1.3 容易操作的原则
        6.1.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6.2 构建指标体系
        6.2.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经济绩效指标
        6.2.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政策指标
        6.2.3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技术水平指标
        6.2.4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环境支持能力指标
        6.2.5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机制的作用指标
    6.3 指标标准化
    6.4 体系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7.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现状及问题
        7.1.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现状
        7.1.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7.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合作创新的现状和问题
        7.2.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合作创新的现状
        7.2.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合作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7.3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体系构建
        7.3.1 创新体系各要素
        7.3.2 各创新要素的禀赋及创新思路
    7.4 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7.4.1 企业是自主创新体系的主体
        7.4.2 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
    7.5 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创新
        7.5.1 产、学、研各方须分工明确
        7.5.2 产、学、研各方应优势互补
        7.5.3 建立公共技术合作创新平台
    7.6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体系构建模型
    7.7 小结
第八章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及创新体系构建对策研究
    8.1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8.1.1 研究开发能力
        8.1.2 生产制造能力
        8.1.3 销售服务能力
        8.1.4 组织管理能力
    8.2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能力构建对策研究
        8.2.1 技术研发对策
        8.2.2 人才对策
        8.2.3 品牌对策
        8.2.4 市场对策
        8.2.5 政府措施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
    9.1 论文结论
    9.2 研究展望
    9.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小型电机行业发展状况及“十二五”规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行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行业发展水平及差距对比
    1.国内外行业发展水平
    2.国内外差距对比分析
        (1)能效标准执行的差距
        (2)技术开发的差距
        (3)创新能力的差距
        (4)专用化率的差距
        (5)系统匹配的差距
        (6)工艺水平的差距
        (7)品牌效应的差距
        (8)表观质量的差距
国内外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1.机电一体化
    2.电机及系统的绿色节能
    3.电机及控制系统的专用化
    4.轻型化、小型化
    5.智能化
    6.模块化
    7.低噪声
市场需求分析和预测
“十二五”重点任务和具体项目
    (一)重点任务综述
        1.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产品的推广应用及产品的更新换代
        2.高效节能专用系列产品
        3.电机系统综合绿色节能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4.加快新系列起重冶金电动机的推广应用
        5.中型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新系列产品
        6.电动汽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7.风力发电机组
        8.核电专用电机产品
        9.交流同服电机
        10.专用直线电机
        11.高性能、专用电机变频控制装置
        12.电机系统节能控制装置
        13.电机绝缘结构和诊断技术研究
        14.变频电机及系统测试
        15.电机系统能耗诊断及系统节能效果测试、评估技术
        16.电机系统节能标准研究
    (二)产品结构调整目标
    (三)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四、第九讲 深入认识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部分与控制装置的匹配(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1+x证书制度下天津市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现状研究 ——以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证书为例[D]. 卢梦楠.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4]基于NX MCD的机器人激光熔覆系统虚拟调试研究[D]. 廉磊. 燕山大学, 2020(01)
  • [5]机器人智能装配单元仿真技术研究[D]. 陆佳琪.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6]救灾移动机器人行走装置研究[D]. 陆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7]真空自耗电弧炉控制系统改造设计与实现[D]. 李宏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8]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9]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 孙康慧. 吉林大学, 2011(08)
  • [10]中小型电机行业发展状况及“十二五”规划分析[J].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小型电机分会. 电器工业, 2011(01)

标签:;  ;  ;  ;  ;  

第9讲 深入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零部件与控制装置的匹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