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第十二卷第二组课文教学建议

小语第十二卷第二组课文教学建议

一、小语第十二册第二组课文教学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宇[1](2021)在《《汉语教程》修订版和第三版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教程》(杨寄洲编着)自1999年问世以来历经两次改版。本文选取其2006年改版的第二版(修订版)和2016年改版的第三版进行对比,分别从该教材的课文、语法、练习、生词等方面入手,系统比较两版教材的编排。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章对两版教材每版、每册、每课课文分布情况进行统计说明,并从时代性、趣味性、科学性等角度对两版课文篇目、内容进行评价,比较优劣。第二章以两版教材的第一、二册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软件统计并分析两册语法数量和语法等级分布特点,并逐条罗列、评价新版中新增语法点和更正语法点条目,补充考察特殊句式的编排。第三章首先整体统计了两版教材的练习题型,对练习题型和数量分布进行总体评价,之后就会话类、语法类、写字类练习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建议。最后对三册教材三个不同阶段课文进行机械抽样,将新样本15课课文的练习按教学成分、习得规律两大类进行分类统计,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第四章对整体新旧版本生词数量和等级进行考察后,还具体考察了新版新增课文生词数量和等级分布,尤其对超纲词进行了进一步统计说明。在生词重现方面,利用分词打标软件对两版教材第一、二册生词重现进行了统计分析,罗列生词释义、生词内容编排失误之处。补充考察教材的排版、规范性问题和配套教材。

张静雅[2](2021)在《中级阶段留学生条件复句中关联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留学生汉语课堂中常存在大量条件复句及关联词语偏误问题,该问题也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及学者研究、讨论的重点话题。论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及本人在课堂观察中所收集到的相关语料进分析与研究,遵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分别谈到偏误类型的归纳与偏误原因的分析。希望通过一定的分析与研究,给留学生学习汉语带来一定的帮助与启发。本文共分五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篇论文的选题原因及意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研究思路和相关文献综述,同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及总结。第二章主要是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分析整理,在一定研究基础上对三类条件复句下中级阶段留学生条件复句关联词语进行偏误分析及偏误类型分析,最后是本章小结。第三章首先介绍本土语料库中三类条件复句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其次介绍中级阶段留学生条件复句关联词语在大纲及教材中的使用情况,再次介绍基于本土语料库及大纲和教材的偏误原因分析,最后是本章小结。第四章主要是在考察偏误成因及类型的基础上,通过一定分析给出相应教学策略、学习策略及教学建议,希望对留学生在今后的汉语学习中带来帮助与启发,最后是本章小结。第五章主要是结语,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并进行反思,提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王小兰[3](2021)在《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无疑是重中之重。不过,传统阅读教学以单篇阅读教学为主,采取教为主、学为辅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致少慢差费一直存在。传统阅读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界的有志之士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各种阅读方法在改革的浪潮中大量涌现。作为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群文阅读教学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打开了阅读教学全新的面貌,成为改革传统阅读教学的良方,得到学界的热烈拥护,短短十余年时间,便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不过,从现有文献来看,对群文阅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相当匮乏,而且就仅有的对初中阶段的研究来看,也主要是理论部分,鲜少涉及实践方面。基于此,笔者试以初中阶段古诗文教学内容为例,研究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应用,以期对一线教师从中学切入对群文阅读进行实践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笔者试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1、选题的意义。笔者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论述了研究部编版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其应用的意义。2、梳理了群文阅读在国内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主要从群文阅读的意义与价值、与其它阅读教学的比较、议题、选文、教学策略、课型、某一学段、实践(教学案例与反思)等八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群文阅读教学。在这一章里,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为什么要对初中古诗文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而不是别的文体。对于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笔者不仅探究了群文阅读的思想渊源,也对群文阅读的核心概念,如议题、选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等进行了阐释。对于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笔者从学生、教师、教材、课堂四个方面作了回答。对于为什么要对初中古诗文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而不是别的文体,笔者从日渐边缘化的古诗文、初中古诗文教学研究的必要两个方面作了回应。第二章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理论。该部分阐述了学习共同体、全语言教学、互文性、建构主义等四个群文阅读的基本理论,以及这四个基本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学习共同体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强调集体建构;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师生平等。全语言教学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强调课程统整;强调文本多源性;强调学生的学习权;强调知识的获得是共同建构的;强调师生平等。互文性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组文要有互文意识;群文解读要有互文意识;阅读过程应强调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意义建构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信息资料对“学”的支持;强调协作、交流。第三章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在第二章四个理论的支撑下,笔者设计了表达、作者、题材、内容四个不同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即:《诗经》中的表现手法——学习共同体理论下的《群文阅读:<诗经>二首》教学设计、通过“知人论世”达到“以意逆志”——全语言教学理论下的《群文阅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理想的国度——互文性理论下《群文阅读: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天道酬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群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第四章群文阅读教学应用及反思。这一章是承接第三章来的,是对第三章四个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实践操作,以期向一线教师展示如何开展群文阅读,并分别反思四堂群文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从亲身实践总结开展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经验。结语部分笔者对本论文进行了整体梳理,并分析群文阅读虽然具有强大的优势,但目前并不能完全取代单篇阅读教学,正确的做法是把单篇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陈洁[4](2020)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实践,对学生思维发展、言语表达、阅读策略的掌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和生机活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解决语文教学困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教学实践研究实际上是讨论如何在群文阅读中实现读中学写、读写并生等问题。本研究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上两个层面探讨如何实现群文阅读与写作的整合。在理论层面上,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展开论述。在宏观方面,主要是立足于新课标阅读与写作的共通点、我国读写结合现状以及相关理论依据等方面,探求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可行性,从而为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教学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根据。在微观方面,抓住群文阅读的核心要素—议题、文本、集体建构,并与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相对应,从而为一线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流程等方面提供参考价值。在实践方面,结合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从文体出发,分为实用文体和文学文体。搜集不同文体的整合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并对相应的整合教学案例进行成效分析归纳。这样既增强师生的文体意识,又为教师开展整合教学提供了前进的方向。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不是空中楼阁,大而虚无的事物,它具有前瞻性。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教学研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含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在时代背景要求下,梳理分析群文阅读和读写结合的相关研究。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对群文阅读、写作、整合等关键词进行概念解析,结合新课标下读写共通点、读写结合现状等分析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可行性。第三部分是第二章,从整合教学的教学体系入手,对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进行理论分析和建构。第四部分为第三章,基于文体意识,小语教材的文体可分成两类,即实用文体和文学文体。并采用案例分析法,搜集相关教学案例进行效果分析,归纳总结提供经验。第五部分为第四章,针对该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提供些许建议,并对该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陆野[5](2020)在《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来华留学预科生这一特殊的汉语学习者群体为研究对象,结合预科教育的特点,通过大规模调查研究、个案跟踪研究、归因分析、认知诊断、构建模型、教学实验等方法,对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规律、特征、成因、认知、模式、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预科汉语词汇教学思路和方法。本课题的基础性研究是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先导调查、师生访谈和课堂观察,编撰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表。通过实施问卷调查,收集、处理、分析数据深入考察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具体展开研究(1)关注预科学生个体因素对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以及学习策略的使用与汉语水平的相关性。本研究还选取成功预科生作为个案,对其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采取跟踪、记录、访谈等手段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追溯研究对象运用汉语词汇学习策略时的心理活动和使用轨迹。(2)归因分析重点关注预科教育的教学、管理、教师、教材、课外语言环境等外部因素对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揭示外部因素与词汇学习策略的具体因果关系并给出合理的解释。(3)认知诊断研究通过文献法确定预科生汉语学习的认知属性和层级关系,编制出反映这些认识属性的测验题目,并使用特定的认知诊断模型分析测试结果,从而定量考察预科生汉语词汇习得的认知结构、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4)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基于用法”的语言理论为基础,构建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特征模型。本研究将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静态描写转换为动态模型,通过对特征模型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论证进一步考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运行机制和体系。(5)运用教学实验法,通过“假设—设计—实施—观察—结果—论证”等一系列环节验证该模型是否能有效提高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水平,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路和建议。本研究根据上述的研究成果对比现行的预科词汇教学大纲,着重探讨预科汉语词汇教学的定位和标准、任务和原则、方法和技巧。通过对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相结合,在全面描写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完成本研究由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的转化,并组建由预科教育、预科生、预科教师三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性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机制。本文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成果和结论,并指出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高颖[6](2019)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1-4册选文研究 ——兼与《开明国语课本》1-4册对照》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文化、教育的需求也逐步提高。为此,国家做了方方面面的努力:重视教育人才培养,加强教育督导,加强教材建设等。谈到教材建设,国家长期以来实施的教材制度是一纲多本,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各地区的教材发展,但是还存在一定不足。部编版教材的出现,旨在对各版本教材起到示范作用。但是,目前对部编版教材、对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研究均较少,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系统的研究更少。因此,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1-4册)选文进行研究。民国的一套国语教材再次走红,其背后一定有值得发掘之处,因此在研究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的同时,将之同开明国语课本进行对照,希望能一并借鉴《开明国语课本》的优点对今天的语文教材选文提供参考,本论文还探讨了教师如何更好地使用教材。本论文主要研究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1-4册的选文,将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指导思想、选文内容结构、选文能力指向进行研究。同时,将部编版1-4册选文和《开明国语课本》1-4册的选文进行对照。发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指导思想是: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和兼顾时代性;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多选择儿歌、童话、寓言等儿童文学作品,体现了儿童本位的回归,其中还选择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反映了部编版教材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部编版教材在能力指向上希望为学生建构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对于两套教材的对照,笔者发现《开明国语课本》的“儿童本位”和“生活本位”理念仍对今天教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选文更加科学、体系更加完整,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现代教材和民国教材。

邓玉婷[7](2019)在《普通高中外语小语种教学个案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三中学为例》文中指出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已然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一带一路”战略呼吁小语种人才的形势下,探索高中小语种教学现状十分必要。本文以地处西南的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焦点,以教育国际化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支撑,围绕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对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数据进行分析。试图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对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面临的困境提出解决办法。首先,通过参观六盘水市第三中学校史馆了解该校小语种教学的历史沿革和总体状态。其次,通过学生调查问卷,了解小语种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小语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现状。为使调查全面,访谈该校小语种毕业生了解其对小语种教学的体会和看法,通过访谈教师,对教师的基本情况,小语种课程设置、课时、教材、教学方法、教研活动等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日语教学和学生特殊需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再次,针对小语种教学在各调查维度反映出的问题,结合二语习得理论和该校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对小语种教学的本质进行反思,希望外语教学能回归教育本真,不断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调查结果显示:1.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具有发展潜力该校以示范性高中为依托、本土教育国际化取得成效、开展卫星远程课堂、新课改推动小语种教学发展,使小语种教学具有坚实基础,发展潜力巨大。2.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强,学习策略使用频率不高,缺乏教师培训及教科研活动,缺乏教材教辅,学生课堂活动少,课时量少、教学评价方式不完善。除日语外,其他语种发展缓慢。

金伟[8](2019)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代小说选文衍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统编本”初中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普及,关于语文教材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什么样的教材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这是所有关心教材的人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社会在不断进步,语文教材也需要不断地调整,适时地加以创新和改变。但创新并不等于颠覆,这也就意味着今天的教材建设在借鉴一些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应吸取以往本土教材编写的经验和教训。一直以来,古代小说都凭借着其传世经典的地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厘清教材中古代小说选编的状况,总结古代小说选文在教材中衍变的规律,对于丰富语文教材建设的经验,以及更好地发挥古代小说的教育价值都有着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教社出版的20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小说选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中古代小说的数量、类别、价值取向和解读导向等方面的统计分析,了解其伴随着语文教材的发展而不断衍变的情况,尝试探讨这些变化背后潜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选编建议。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概述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发展历程以及古代小说概念的辨析,介绍了研究所需教材的版本来源。第二章从数量上对所选教材中古代小说选文的选编状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每版教材中的古代小说占所有选文的比重以及占所有古代作品的比重。第三章主要考察了古代小说选文的价值取向、朝代出处和解读导向三个要素,从这几个要素在纵向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来探讨和归纳这些衍变现象的因素。第四章针对前面分析总结出来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几条教材选编古代小说的建议。

罗芳[9](2019)在《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 ——基于邛崃市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它顺应了信息化时代对学生阅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小学中段是学生从低段过渡到高段的黄金时期,在中段开展主题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低段的“学会阅读”过渡到高段的“从阅读中学习”。从2015年9月起,邛崃市开始在小学中段实践主题阅读教学,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本文以邛崃市三所小学(邛崃市市区南街小学、邛崃市郊区文昌小学、邛崃市冉义镇冉义小学)的614名中段学生、9名老师、3名校长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PIRLS测试、课堂观察等方法,了解了邛崃市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发现,邛崃市经过三年的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实践,提高了邛崃市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积累了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但也存在选文内容随意化、教学方法模式化、学生整合和评价能力偏低、城乡主题阅读教学存在差距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即对中段课文内容理解不到位,对中段主题阅读教学的认识不足,缺乏方法的指导和思维的训练,城乡教师专业素养存在差距。笔者根据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策略:在选文内容方面,应围绕主题,精选阅读内容,即选文要与中段课文同步,贴近中段学生生活,富含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根据中段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即重视读写结合,着力句段练习,重视类比阅读,发展逻辑思维,重视批注阅读,培养阅读习惯;在教师素养方面,通过教师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来实现中段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葛逻夷[10](2018)在《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性别角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男女平等”是被写进我国宪法的基本国策。为了推进教育中的性别平等与公平化,国家也出台了具体的政策,将教育中的性别平等与公平化具体到了课程与教材的层面。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是一个性别平等度较高的地区,人们普遍具有较高的性别平等意识。上海也是国内教育较发达的地区,拥有独立的教材编写权。那现行的沪教版教材应当是一套能够充分反应当前上海教育中的性别平等与公平意识的教材。本文将以二期课改后使用的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1-10册)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框架,通过频度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探究教材中的性别倾向问题。其中频度分析包括对标题与课文中的人物性别的分析,对课文中人物称谓的性别及其是否有意义的分析,以及对插图中的人物性别的分析。内容分析将从语言分析的角度分析语词、语句和故事的主线。再从角色形象的角度分析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中的性别角色形象。最后从人物品质的角度分析两性的性别角色差异。本文还采用了比较分析法,纵向比较了前人的研究数据及结论。研究结果显示现行沪教版教材在细节之处有许多改变,展现了二期课改教材的进步性。但是仍未能在两性出现频次以及教材内容设置方面形成实质性的突破,教材仍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偏向。通过此次研究,笔者期望了解上海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反应的性别平等与公平意识,揭示沪教版教材所传递的性别意识形态及其变化发展情况。同时期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给教材的编写者提供部分的参考意见,能够给广大学校开展校本化的性别平等与公平意识的教育提供想法,能够给一线教师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性别平等与公平意识的教育提供思路。

二、小语第十二册第二组课文教学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语第十二册第二组课文教学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教程》修订版和第三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零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状况简介
        0.2.1 汉语教材的专项研究
        0.2.2 汉语教材的对比研究
    0.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0.3.1 理论基础
        0.3.2 研究方法
    0.4 研究对象
第一章 新旧版《汉语教程》课文对比研究
    1.1 课文分布
    1.2 课文内容
        1.2.1 课文篇目
        1.2.2 课文正文
    1.3 小结
第二章 新旧版《汉语教程》语法对比研究
    2.1 语法数量与分布
    2.2 语法等级
    2.3 语法内容
        2.3.1 新增语法
        2.3.2 特殊句式
        2.3.3 语法内容的更正
    2.4 小结
第三章 新旧版《汉语教程》练习对比研究
    3.1 总体上练习数量与题型
        3.1.1 统计标准
        3.1.2 统计结果与分析
    3.2 练习内容
        3.2.1 会话类题型
        3.2.2 语法类题型
        3.2.3 写字类题型
    3.3 具体练习数量与题型
        3.3.1 研究对象
        3.3.2 分类标准
        3.3.3 统计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新旧版《汉语教程》生词及其他方面对比研究
    4.1 生词
        4.1.1 生词数量与等级分布
        4.1.2 生词释义
        4.1.3 生词内容
        4.1.4 生词重现
    4.2 教材内容的排版
    4.3 规范性问题
    4.4 配套教材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级阶段留学生条件复句中关联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条件复句本体研究概述
        1.2.2 留学生条件复句关联词语习得概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级阶段留学生条件复句关联词语偏误分析
    2.1 三类条件复句中中级阶段留学生关联词语偏误分析
        2.1.1 充足条件复句中关联词语偏误分析
        2.1.2 必要条件复句中关联词语偏误分析
        2.1.3 假设条件复句中关联词语偏误分析
    2.2 中级阶段留学生条件复句中关联词语偏误类型
    2.3 中级阶段留学生条件复句中关联词语偏误类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本土语料及大纲和教材的偏误原因分析
    3.1 本土语料库中条件复句关联词语使用统计分析
    3.2 大纲中的条件复句关联词语教学分布统计
    3.3 教材中的条件复句关联词语教学分布统计
    3.4 偏误原因分析
        3.4.1 大纲方面
        3.4.2 教材方面
        3.4.3 相近意义关联词语之间区分不明
        3.4.4 语境方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学策略、学习策略及教学建议
    4.1 教学策略
        4.1.1 由易到难,量力而行
        4.1.2 讲练结合,及时巩固
        4.1.3 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
    4.2 学习策略
        4.2.1 组织归类策略
        4.2.2 自我监控,及时反馈
    4.3 教学建议
        4.3.1 该用而未用
        4.3.2 错用
        4.3.3 混用
        4.3.4 位置颠倒
        4.3.5 不该用而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行性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行性分析
第一章 群文阅读教学
    第一节 群文阅读的思想渊源及核心概念
        一、思想渊源
        二、核心概念
    第二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学生方面的价值
        二、教师方面的价值
        三、教材方面的价值
        四、课堂方面的价值
    第三节 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日渐边缘化的古诗文
        二、初中古诗文教学研究的必要
第二章 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习共同体理论
        一、学习共同体理论
        二、“学习共同体”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
    第二节 全语言教学理论
        一、全语言教学理论
        二、“全语言教育”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
    第三节 互文性理论
        一、互文性理论
        二、互文性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
    第四节 建构主义理论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
第三章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
    一、古诗文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统计
    第二节 通过“知人论世”达到“以意逆志”——全语言教学理论下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第三节 理想的国度——互文性理论下《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第四节 天道酬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群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第四章 群文阅读教学应用及反思
    第二节 通过“知人论世”达到“以意逆志”——全语言教学理论下的《群文阅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实录及反思
    第三节 理想的国度——互文性理论下《群文阅读:桃花源记》教学实录及反思
    第四节 天道酬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群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实录及反思
    第五节 部编版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经验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社会要求
        二、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困境的解决之道
        三、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的时代需求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群文阅读的研究
        二、读写结合的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群文阅读
        二、写作
        三、整合
    第二节 群文阅读的基本要素
        一、议题
        二、多文本
        三、集体建构
        四、单位时间
    第三节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现实需要
        一、新课标中阅读与写作的共通点
        二、当前我国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认知迁移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三、互文性理论
第二章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教学理论体系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制定
        一、整合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议题制定的原则
        三、议题确定的方法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一、选择文本的原则
        二、选择文本的依据
        三、文本的组织方法
    第三节 整合教学的教学架构
        一、相关实践课例的整理以及呈现
        二、分析教学流程,形成教学结构
第三章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实用类的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
        一、记叙文的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实践
        二、说明文的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实践
    第二节 文学类的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
        一、童话的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实践
        二、儿童诗歌的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实践
        三、小说的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实践
    第三节 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实践的成效分析
        一、文体意识,提高写作水平
        二、群文阅读,丰富写作表达
        三、读写结合,提升语文素养
第四章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的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实施建议
        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丰富自身学养
        二、“素质教育,以生为本”,培养读者意识
        三、“读写结合,有序协调”,实现有效转化
    第二节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趋势展望
        一、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理论研究走向科学
        二、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实践课例走向丰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缘由及目的
        1.2.1 选题缘由
        1.2.2 选题目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5.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1.5.2 认知理论
    1.6 相关研究综述
        1.6.1 来华留学预科教育研究综述
        1.6.2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1.6.3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第二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设计
        2.2.1 研究对象
        2.2.2 调查工具
        2.2.3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4 调查工具的信效度
    2.3 研究结果与讨论
        2.3.1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基本情况
        2.3.2 来华留学预科生个体差异对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
        2.3.3 不同汉语水平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比较与分析
        2.3.4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与汉语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4 结论
        2.4.1 主要发现
        2.4.2 研究结果对预科生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第三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
    3.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个案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3.1.1 个案研究的理论基础
        3.1.2 个案研究的实际应用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方法
        3.2.2 研究实施
        3.2.3 研究对象
    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3.1 记忆策略
        3.3.2 认知策略
        3.3.3 补偿策略
        3.3.4 元认知策略
        3.3.5 社交/情感策略
    3.4 结论
        3.4.1 研究对象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和选择
        3.4.2 个案研究结果对预科词汇教学的启示
第四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归因分析
    4.1 预科汉语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1.1 预科强化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1.2 预科分层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1.3 预科阶段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1.4 预科课后辅导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2 预科考评体系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2.1 每两周一次的单元测试及反馈
        4.2.2 预科教师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3 预科教材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3.1 预科教材的编排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3.2 预科教材的使用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第五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的认知诊断研究
    5.1 认知诊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5.2 研究设计
        5.2.1 研究目标
        5.2.2 研究对象
        5.2.3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5.3.1 认知诊断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3.2 预科生汉语词汇习得的整体认知情况
        5.3.3 预科生词汇习得的认知掌握模式的基本情况
    5.4 预科生个体认知结构的诊断评估及教学建议
        5.4.1 预科生个体认知结构的诊断评估
        5.4.2 教学建议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用法”的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模型构建
    6.1 “基于用法”的语言理论与预科教育
        6.1.1 “基于用法”的理论基础
        6.1.2 预科教育对于“基于用法”语言理论的现实需要
    6.2 “基于用法”的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模型构建
        6.2.1 词汇学习策略模型的研究背景
        6.2.2 “基于用法”的词汇学习策略理论
        6.2.3 “基于用法”的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模型构建
    6.3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模型的教学实验
        6.3.1 实验目的
        6.3.2 实验对象
        6.3.3 实验设计
        6.3.4 课堂教学实录
        6.3.5 课堂教学记录
        6.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七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7.1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教学的任务
        7.1.1 预科汉语词汇的教学任务
        7.1.2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7.2 来华留学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研究
        7.2.1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的背景
        7.2.2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
        7.2.3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的展望
    7.3 来华留学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原则
        7.3.1 结合汉语的特点进行预科汉语词汇教学
        7.3.2 利用语言环境进行预科汉语词汇教学
        7.3.3 注重预科汉语词汇教学的实用性
    7.4 来华留学预科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7.4.1 词汇的展示
        7.4.2 词汇的讲解
        7.4.3 词汇的练习
第八章 结语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2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表
附录2: 预科生汉语词汇测试
附录3: 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认知诊断测验
附录4: 《汉语教程》第二册第1-5课单元测试卷(词汇部分)
致谢

(6)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1-4册选文研究 ——兼与《开明国语课本》1-4册对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研究理论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材编辑的理论基础
    二、叶圣陶的教材思想
第二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指导思想
    一、经典性
    二、文质兼美
    三、适宜教学
    四、兼顾时代性
    五、与《开明国语课本》的对照
第三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内容结构
    一、识字
    二、阅读
    三、写话
    四、口语交际
    五、与《开明国语课本》的对照
第四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能力指向
    一、识字能力
    二、阅读能力
    三、写作能力
    四、倾听表达能力
    五、与《开明国语课本》的对照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普通高中外语小语种教学个案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三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外语小语种教学
        二、普通高中
        三、教育国际化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述评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教育国际化理论
        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的历史沿革与总体状态
    第一节 小语种教学的历史沿革
        一、小语种教学的创立
        二、小语种教学的发展
    第二节 小语种教学的总体状态
        一、以示范性高中为依托
        二、本土教育国际化取得成效
        三、小语种教学十年积累沉淀
        四、开展卫星远程教学
        五、新课改推动小语种教学发展
第三章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的调查分析
    第一节 问卷及访谈设计
        一、调查对象
        二、问卷设计与实施
        三、访谈设计与实施
        四、问卷信效度分析
        五、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第二节 小语种教学影响因素分析
        一、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差异分析
        二、不同成绩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差异分析
        三、不同年级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差异分析
        四、小语种学生学习策略差异分析
        五、不同性别小语种学生学习策略差异分析
        六、不同成绩小语种学生学习策略差异分析
        七、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所学语种成绩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第三节 小语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相关分析
        一、教学内容相关分析
        二、教学方法相关分析
        三、教学评价相关分析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一、日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二、小语种学生特殊需求的案例分析
    第五节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小语种优质生源少
        二、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较强
        三、小语种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不强
        四、小语种教师缺乏教学经验
        五、小语种教材教辅缺乏
        六、小语种课堂活动较少
        七、小语种教学评价方式不完善
第四章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发展的路径探析
    一、提升小语种生源质量
    二、小语种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三、小语种学生要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
    四、加强小语种教师队伍建设
    五、完善普通高中小语种教材教辅
    六、提升小语种教学水平
    七、完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第五章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反思
    一、外语教学本质
    二、回归外语教学本真
结语
附录
    附录1: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在校生)
    附录2: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师访谈提纲及部分访谈记录
    附录3: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毕业生访谈提纲及部分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代小说选文衍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
    0.2 文献综述
    0.3 研究方法
    0.4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古代小说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概述
    1.1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发展历程
    1.2 古代小说概念辨析和选文篇目的认定
        1.2.1 古代小说概念辨析
        1.2.2 古代小说选文篇目的认定
    1.3 选文的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二章 古代小说选文比重的衍变
    2.1 古代小说占所有选文比重的衍变
    2.2 古代小说占古代作品比重的衍变
第三章 古代小说选文要素的衍变
    3.1 选文价值取向的衍变
        3.1.1 小说篇目的价值取向概览
        3.1.2 小说选文价值取向的衍变
    3.2 选文朝代类别的衍变
        3.2.1 历版教材中各类小说选文的总体衍变
        3.2.2 各类小说的具体选编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3.3 选文解读导向的衍变
        3.3.1 早期“文以载道”的解读导向
        3.3.2 大变革时期“文道统一”的解读导向
        3.3.3 新世纪以学生为中心的解读导向
第四章 关于古代小说选文选编的建议
    4.1 落实“文质兼美”,增加选文数量
    4.2 考虑学生兴趣,扩大选文来源
    4.3 重视助读练习系统,导向多元解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 ——基于邛崃市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过渡性特征和价值
    第一节 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过渡性特征
        一、字词到句段的过渡
        二、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三、辅助阅读到独立阅读的过渡
    第二节 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价值
        一、帮助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二、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三、促进基本阅读方法的掌握
第二章 邛崃市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概述
        一、访谈实录
        二、课堂观察实录
    第二节 邛崃市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经验与问题分析
        一、邛崃市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经验
        二、邛崃市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三章 邛崃市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改进策略
    第一节 围绕主题,精选阅读文章
        一、选文要与中段课文同步
        二、选文要贴近中段学生生活
        三、选文要富含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二节 根据中段特点,优化教学方法
        一、重视读写结合,着力句段练习
        二、重视类比阅读,发展逻辑思维
        三、重视批注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第三节 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一、专业技能方面
        二、科研能力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性别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1 教材
        1.3.2 性别角色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频度统计法
        1.4.3 内容分析法
        1.4.4 比较分析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教材性别角色频度分析
    2.1 标题与课文
        2.1.1 标题中的人物性别
        2.1.2 课文中的人物性别
    2.2 人物称谓
        2.2.1 人物称谓的性别
        2.2.2 有意义的人物称谓
    2.3 插图人物
        2.3.1 单人图中的性别
        2.3.2 多人图中的性别
        2.3.3 插图中主角的性别
第3章 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教材性别角色内容分析
    3.1 语言分析
        3.1.1 语词比较
        3.1.2 语句比较
        3.1.3 故事主线比较
    3.2 角色形象分析
        3.2.1 公共领域中的职业形象
        3.2.2 公共领域中的非职业形象
        3.2.3 私人领域中的家庭生活形象
    3.3 品质分析
第4章 上海两次课改的小学语文教材性别角色比较分析
    4.1 频度分析的比较
        4.1.1 标题中的人物性别
        4.1.2 课文中的人物性别
        4.1.3 人物称谓
        4.1.4 插图人物
    4.2 内容分析的比较
        4.2.1 人物职业
        4.2.2 人物角色
        4.2.3 人物品质
    4.3 小结
第5章 小学语文教材性别角色公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5.1 教材性别倾向的消极影响
        5.1.1 对女生的消极影响
        5.1.2 对男生的消极影响
    5.2 教材性别倾向的成因分析
        5.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5.2.2 性别社会化与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5.2.3 国家(地区)政策与编写者的影响
    5.3 促进教育性别公平化的建议
        5.3.1 国家(地区)政策层面
        5.3.2 教材编写审定层面
        5.3.3 教材内容层面
        5.3.4 学校教师层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标题中的人物性别
附录二 课文中的人物性别
附录三 标题中的人物称谓
附录四 课文中的人物称谓
附录五 有意义的人物称谓
附录六 单人图中的性别
附录七 多人图中的性别
附录八 插图中主角的性别
附录九 男女姓名用词
附录十 形象描述用词
附录十一 讲述谁的故事
附录十二 谁引起或解决的问题
附录十三 希望学生学习谁
附录十四 公共领域中的职业形象
附录十五 公共领域中的非职业形象
附录十六 私人领域中的家庭生活形象
附录十七 品质分析
致谢

四、小语第十二册第二组课文教学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教程》修订版和第三版对比研究[D]. 王晓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中级阶段留学生条件复句中关联词语研究[D]. 张静雅.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D]. 王小兰.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4]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教学实践研究[D]. 陈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 陆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1-4册选文研究 ——兼与《开明国语课本》1-4册对照[D]. 高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普通高中外语小语种教学个案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三中学为例[D]. 邓玉婷. 云南大学, 2019(03)
  • [8]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代小说选文衍变研究[D]. 金伟.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 ——基于邛崃市的调查分析[D]. 罗芳.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10]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性别角色研究[D]. 葛逻夷.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9)

标签:;  ;  ;  ;  ;  

小语第十二卷第二组课文教学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