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瑞雪是好年头?

为什么瑞雪是好年头?

一、瑞雪何以兆丰年?(论文文献综述)

徐思雯[1](2021)在《宋代应制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应制诗是指朝臣应皇帝之命创作的诗歌,其内容多是歌功颂德、吟咏升平之语,兼有创作手法程式化、艺术价值普遍不高的特点。有宋一朝共发生应制事件两百余起,有近八十位诗人留下了近四百首应制诗。宋应制诗的创作主体是拥有宰辅、宗室、两制、三馆和秘阁官等身份的天子近臣,他们通常在宴会、娱乐活动、庆祝祥瑞以及祭祀典礼等情境下创作应制诗。宋代应制诗共出现了三个较为繁荣的时期,太宗和真宗朝、徽宗朝以及孝宗朝,它的兴衰主要受皇帝的个人喜好、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特定的政治事件等因素影响。宋应制诗的表现内容相当丰富,涉及了祭祀、娱乐、文化和风俗等方方面面。其中宴会、观书、节日和咏物是较为典型的应制场合,宴会应制诗描摹了华丽的宴会场面、表现了诗人忠君爱国的思想以及对浩荡君恩的感激;观书应制诗描绘了观书活动的场面、传达了诗人喜悦与感激的心情,赞美了皇帝的雄才大略;节日应制诗描写了节日气候和风俗、描画了节日庆典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希望太平丰收的愿望;咏物应制诗则主要记录了宫中的牡丹异象和京中的瑞雪天气。从艺术手法来看,宋应制诗长于用典,诗中典故不仅来源广泛而且运用得当;诗歌风格典雅庄重、富贵雍容,典雅的字词选用、华丽的场面描写以及克制的情感表达使得诗歌典雅雍容;艺术表现则较为重复单调,诗歌语言重复使用了许多帝王专用词汇、诗歌结构遵循了三种相对固定的创作模式,诗歌情感则主要传达了诗人颂圣的情绪。赏花钓鱼会是皇帝在后苑举行的赏景赋诗活动,是始见于宋代的典型应制场景。它的参与人员、举行时间以及活动内容都有相应的仪制规定,主要盛行于太宗和真宗两朝。赏花钓鱼会拥有较为丰富的政治和文化意蕴,活动的举行不仅可以帮助朝廷遴选人才,还能增进君臣交流、促进宋代文化繁荣。赏花钓鱼会影响深远,它曾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宋辽两朝的友好交流,明朝人创作文学作品表达对赏花钓鱼会的追慕,清朝更是频繁效仿宋代举行赏花钓鱼会赋诗应制。

王赛男[2](2021)在《阮元诗歌笺注》文中提出作为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阮元在经学、金石考据等方面的成就非常突出,其创作的诗歌在清代诗歌发展中亦独树一帜,数量衆多,特色鲜明,但当前学界对阮元诗歌研究及艺术成就的认识尚且不足,故本文以中华书局1993年邓经元点校本《揅经室集》为底本,校以《文选楼丛书》本,对其中阮元诗卷部分进行笺注,同时参考学者颜建华的1佚成果,从《清代名人墨迹》《长离阁集》以及《扬州北湖续志》中补入佚诗共12首,以期为学界研究阮元之诗提供一个较为完备的笺注本。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主体部分为笺注。一、前言。该部分先是介绍阮元生平与着述,总结其在经学、史学、金石学以及文学四个方面的成就,以期对阮元本人及学术成就有全面的了解。然後《揅经室集》的版本流传情况,说明所选用的底本与参校本的缘由。其次介绍当前学界对阮元诗歌的研究现状,详细列举这一领域内的学术成果,并予以适当评述。最後论述阮元诗歌创作和理论中所体出的“真厚和雅,雅正为宗”的诗学思想的渊源及内涵,从丰富的诗歌内容、多样的语言形式以及典雅的艺术风格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对阮元诗歌所体现出的诗学思想作出深入分析,对其诗歌的成就给予客观评价。二、凡例。该部分介绍本次笺注所使用底本与参校本、学界1佚成果以及笺注的内容与形式。三、笺注。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将阮元诗歌内容完整呈现,对其中的重点字词进行笺注,力求详尽。凡人物、地名、史实、典故等均加笺注,疑难或重点字词亦有注释。凡异体、俗体字等,径改为通用字。所引书籍一律注出篇名。本文在对阮元诗歌作系统而全面的笺注基础上,结合阮元诗学思想的根源和内涵,来论述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做到诗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汪梅[3](2020)在《唐诗中的雪意象研究》文中指出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诗人对于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建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雪作为冬日里的精灵,因其特殊的自然性成为诗人经常用来吟咏抒情的意象之一。唐人在秉承前代诗歌中雪意象的特点的同时,继续发展雪意象的审美内涵、情感意蕴以及艺术手法等内容。论文第一章首先是对唐代以前诗歌中雪意象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诗歌中的雪意象最早出现于《诗经》中,并且已出现情景结合的艺术特征,如《诗经·采薇》。但此时的雪意象是作为情感抒发的背景烘托,还未从诗歌整体中独立。所以,先秦两汉时期为其萌芽阶段。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咏雪诗的出现表明雪意象已成为诗歌的主角而不再仅是“背景”。因此,这一时期为诗中雪意象的新变期。其次,概述唐代诗歌中雪意象的发展状况。对于唐代诗歌中的雪意象,因它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皆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整体上按时间前后来论述雪意象的发展,并且对诗歌中的雪意象进行数量统计,以探究雪意象在唐代诗歌中的分布情况。本文从第二章开始具体论述雪意象在唐诗中的发展状况。初唐诗中,雪意象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倾向:一是继承前人“彩丽竞繁”诗风的应制诗,二是提倡“兴寄立意”诗风的边塞诗。诗人在应制诗中咏赞雪的外观美和祥瑞意,用语华丽,多数有歌功颂德的目的;在边塞诗中写边关之地的寒雪,突出诗人报国之心的坚定与战争的艰辛,为盛唐边塞诗中的雪意象发展开先声。据此,初唐应是诗中雪意象力求新变的时期。盛唐时期,诗人寄寓雪意象中的情感意蕴显示着更多的社会变迁的影像。盛唐前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诗人多怀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一时期的诗歌中,不同地域的雪意象具有各自的特征:边塞之雪的严寒与壮阔、中原之雪的祥瑞与迷茫。其中都表达着诗人的爱国热情。盛唐后期,受安史之乱的影响,面对百姓的流离失所、社会的动荡不安,杜甫等人借助雪意象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据此,盛唐应是诗中雪意象发展的高潮时期。中唐时期,诗中雪意象的发展亦按时间顺序分两节论述,分别是大历时期和中唐后期。在过渡阶段的大历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寄寓着大历诗人的愁苦与孤寂,体现着诗人对时代变化的深切感受。另外,这一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与其他意象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合,使得诗人的情感表达更为深刻。中唐后期,诗人们塑造两种不同的雪意象表达两种不同的情感倾向,即美好的希望与激烈的讽刺。这种塑造的方式也透露出中唐诗人的革新精神,即引排律、用赋法扩大雪意象诗的内容,并且诗中用语新奇,想象大胆,构思奇特。据此,中唐时期应是诗中雪意象发展的成熟期。晚唐时期,诗中雪意象的情感意蕴以感伤、愁苦为主。其原因一方面与中晚唐时期盛行的以贾岛、姚合为代表的苦吟诗风有关,另一方面与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士人的心态有关。因而,雪意象成为晚唐诗人“诉苦”的媒介之一。这一时期,诗人对雪意象的描写手法也有了发展,将之前占主要地位的直接描写转变为间接描写,使雪意象的表达效果更加深刻。而艺术风格方面,晚唐雪意象诗则以清丽感伤为主。据此,晚唐应是诗中雪意象发展的稳定期。结语部分概述雪意象在唐前以及唐代各个时期诗歌中的发展特点。雪意象在唐代诗人的创作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并且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每个时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唐人丰富了诗歌中雪意象的情感意蕴、表现手法、文化内涵等方面,使得雪意象成为诗歌意象群中的“明星”。

尹悦琦[4](2020)在《曾巩诗歌笺注》文中提出作爲中国北宋时期着名文学家、史学家,曾巩一直以来因其散文成就闻名于世,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一句“曾子固短于韵语”让其诗歌成就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争论不已。尽管对曾巩诗文的评价褒贬各执一词,但其诗歌依然有许多可取之处,在宋代文坛自成一家,也确实推动了文学的进步,这种推波助澜之功我们还是不应该忽视的,对于其诗歌的研究也不应停止。对于曾巩诗歌的研究,目前学界仍有些薄弱,尚未有学者对其诗歌进行系统完备的笺注,因此并无良好的笺注底本以供研究人员和读者使用。有鉴于此,本论文着重以《曾巩集》中诗歌部分爲研究对象,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曾巩诗歌进行笺注。在充分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兼及诗人交游情况、年谱、史实典源考证等,尽力做到订正补缺,极尽所能爲曾巩诗歌的研究作出贡献。本论文主要分爲三部分:绪论、凡例、笺注。本文绪论部分,首先简要对曾巩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进行介绍。因已有论文对曾巩的文学建树进行详细的介绍,故本文不再赘述,只选及要点进行论述。其次本文对《曾巩集》的流传、版本、考辨情况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简要梳理。最後还将学术界现有的曾巩作品研究分成师承交游、思想、散文、诗歌、影响贡献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综述。本文的凡例对本笺注集所用的底本、笺注的体例等进行说明。本文的笺注部分即本论文的主体部分。按照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陈杏珍、晁继周点校版《曾巩集》目录顺序分爲八卷进行笺注。在笺注内容上本论文对诗歌中涉及的地名、人物、景观、典故、风俗等均作笺释,并将部分诗歌以诗歌内容或现有史实资料爲依据进行编年考证,真正做到对曾巩诗歌研究有所帮助。

李佩瑜[5](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曹雨杨[6](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指出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但白瑾[7](2019)在《曾协《云庄集》诗赋研究及校注》文中指出曾协是北宋前期一位不知名的文人。因其为宋代重要儒学家族——南丰曾氏家族成员,其文采受到中国古代一些文学评论家的关注,有关其人其文的评论在以往的研究中略失公允,故有必要通过其全部文学作品对其进行一个全面、整体的研究。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学研究,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讨论曾协的家世、交游及这些与他的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并对《云庄集》的版本进行介绍。第二章结合《云庄集》中具体文句对曾协在文学基本认知和文学艺术风格两方面的觐点进行讨论,以概括其诗学思想。第三章以体裁选择、题材分类与艺术风格、思想内容三条线索对《云庄集》中的诗作进行分析,以总结其诗歌创作方面的艺术成就和艺术个性。第四章对曾协诗作以外的其他文体创作进行分析,以更全面地把握其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在进行这些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尽可能回答前人关於曾协的研究所留下来的问题。第二部分为校注部分。以《四库全书》本《云庄集》为底本,以《豫章丛书》本《云庄集》为第一参校,参考《全宋诗》、《全宋词》、《全宋文》等今人整理成果,以辩证文本、疏通文义,作为文学研究的辅助。

王贤[8](2019)在《宋神宗政治改革中的官员任免研究》文中提出在北宋独特的君主独裁专制体制之下,皇帝的行政事权被官僚体制剥夺,但他依然拥有对于国家大事的最终裁决权,这二者之间的平衡使得北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权力体系得以存在并延续。宋神宗继位之时,北宋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如何带领国家实现富国强兵是萦绕在新皇帝心中的难题。宋神宗在众多的意见领袖之中选择了王安石,让他带领一班新锐践行自己的治国之道,以期带领北宋实现中兴。但是改革势必会对旧法造成冲击,因此受到了保守派士大夫的强烈反对。为了使得新法的创制不受干扰,宋神宗与王安石硬是在完备的官僚机构中增加了一个三司条例司,却引来了更加激烈的舆论抨击。接着青苗、免役等新法的推行又遭受各方面的阻力,这一切都不得不让宋神宗加紧伸张皇权的步伐,果断将保守派从中枢权力系统中驱逐出去,专以变法派总领变法事宜。但是皇帝与保守派的合作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宋神宗与王安石的矛盾、变法派内部的权力斗争、新法伤民等事相互纠缠,使得熙宁时期的变法一波三折,王安石甚至两进两出也未能挽回变法派的败局,最终宋神宗不得不抛弃变法派,亲自操纵变法的方向盘。在这一过程中,宋神宗不断累积政治经验,对皇权的驾驭也愈发娴熟,他可以将自己对新法的反思付诸实践,可以发动对夏战争实现恢复汉唐旧境的理想,更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随意支配官员。宋神宗就这样打破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权力架构的平衡。但是宋神宗对这一权力架构的冲击是有限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宋神宗本身的局限性,比如他不肯放弃异论相搅的“祖宗家法”对保守派若即若离,导致保守派能够在他身后迅速卷土重来;另一方面是因为士大夫们赖以依存的官僚体制得以完整的保留。宋神宗伸张皇权的行为必然会留下一些后遗症,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宋神宗留下的那些各自心怀鬼胎的大臣,相当一部分成为了北宋后期政坛的毒瘤,导致了北宋后期政局的反复,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北宋统治的根基,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肖淑婷[9](2019)在《宋代咏雪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雪既有独特的自然属性,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历代诗人的广泛关注。历代咏雪诗灿若繁星,且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相应的特色。先秦两汉即有诸多咏雪诗句,但此时的雪只是作为文学背景呈现,多用于渲染环境,只能称为咏雪诗的萌芽阶段。魏晋南北朝以来,雪真正成为诗歌的歌咏主体,这一时期咏雪作品大量出现,尤其是南朝诗人,他们以精巧细腻的艺术手法,创造了一大批文辞俱佳的咏雪诗作。唐代作为咏雪诗的成熟期,在丰富咏雪诗的艺术表现之余,注重意境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宋代的咏雪诗则属于集大成且蕴含新变的一个过程。就数量而言,宋代咏雪诗多达五千余首,远远超过宋前咏雪诗的总和。就主题而论,宋代咏雪诗更贴近日常生活,情感更为丰富。宋人咏雪多以喜雪为主,诗人或歌颂瑞雪,抒发对丰年的喜悦;或赞美春雪,寄予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或于雪天读书、品茶、玩雪戏雪,流露生活的闲情雅趣。深具忧患意识的宋代诗人也常常对雪而愁,于雪中生发对国家、人民的担忧,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就艺术手法而言,宋代咏雪诗注重雪与其他意象的组合,如雪与花、月、酒。其中花衬托雪的美丽,月烘托雪的优雅,酒增添雪天生活的乐与愁;好使事用典的宋代诗人也常常于雪诗中增添典故,将柳絮因风、雪夜访戴、袁安卧雪等雪之典故翻新出奇;宋人还善于运用知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多角度描写雪,将雪刻画得淋漓尽致;宋人也以雪比德,托物言志,赋予咏雪诗深刻的内涵。宋代也产生了咏雪诗的独特形式,即白战体。白战体对以往常用于描写雪的词汇和用语进行趋避,力求使诗歌达到“艰难中特出奇丽”之目的。这一现象体现了宋人求新求变的创新意识。欧苏以亲身实践,为白战体的写法提供了成功范例,即将传统对雪作直观正面描绘的写作手法改为侧面表述。白战体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兼写作样式,不仅丰富了咏雪诗的内容,创新了咏雪诗的写作手法,同时也影响了整个文学史,为其它咏物题材以及其它禁体文学提供了创作借鉴。总之,宋代咏雪诗是对宋前咏雪诗的继承和增益。其继承了六朝咏雪诗细腻精巧的艺术手法,但更注重铺陈,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展现雪的魅力;其继承了唐代咏雪诗的浓厚抒情传统,但更注重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关注民生、人情和娱乐休闲。这种种表现都足以说明,咏雪诗到了宋代处于一个集大成的繁荣阶段。

李红果[10](2019)在《唐诗雪意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雪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出现最早、情感内涵丰富且具有审美文化意义的意象之一,唐诗中的雪意象不仅出现频率极高,且多具有意象特征,值得系统研究。然而目前学界关于雪意象的研究成果还不多,更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因此,本文以雪意象为切入点,以唐诗文本分析为基础,试图对唐诗中的雪意象作一全面而系统的分析。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即绪论、本论和结论。绪论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列举了关于雪意象的着作和论文,并依据电子版《御定全唐诗》对唐诗中的雪意象作出了基本统计。本论基于对唐诗中雪意象的研究,首先,以分期研究的形式对雪意象的发展源流进行梳理,了解其作为传统意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对唐诗中雪意象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从而直观地了解其创作概况。其次探讨了唐诗中雪意象蕴含的情感内涵,并将其划分为五个部分予以阐述。最后,从三个方面对唐诗雪意象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进一步探析唐代诗人对雪意象进行营构的艺术创造过程。文章的结论部分在综合前面的论述基础上,对于唐诗雪意象的整体特征进行总结式分析。

二、瑞雪何以兆丰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瑞雪何以兆丰年?(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应制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应制与宋前应制诗发展概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创新点
第一章 宋代应制诗的创作概况
    第一节 宋代应制诗创作主体与创作情境
        一、主要创作群体
        二、常见创作情境
    第二节 宋代应制诗的兴衰流变及其原因
        一、三个繁荣时期
        二、兴衰影响因素
第二章 宋代应制诗的表现内容
    第一节 宴会应制
        一、描摹华丽的宴会场面
        二、表现忠君爱国的思想
        三、感激皇帝的浩荡君恩
    第二节 观书应制
        一、描绘观书活动的场面
        二、传达喜悦与感激之情
        三、赞美皇帝的雄才大略
    第三节 节日应制
        一、描写节日气候和风俗
        二、描画节日庆典的场面
        三、传达太平丰收的愿望
    第四节 咏物应制
        一、牡丹应制
        二、瑞雪应制
第三章 宋代应制诗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隶事用典的艺术手法
        一、典故来源广泛
        二、典故运用得当
        三、典故大量重复
    第二节 典雅雍容的艺术风格
        一、典雅庄重
        二、富丽雍容
    第三节 单调贫乏的艺术表现
        一、语言选用相仿
        二、结构模式固定
        三、情感表达单一
第四章 赏花钓鱼会——宋代应制诗创作的典型场景
    第一节 赏花钓鱼会的概况与评价
        一、仪制规定
        二、兴衰原因
        三、宋人评价
    第二节 赏花钓鱼诗的创作及其艺术特征
        一、创作概况
        二、题材内容
        三、艺术特征
    第三节 赏花钓鱼会的意义和影响
        一、举行意义
        二、对辽影响
        三、明清余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宋代应制诗编年情况一览表
    附录 B 赏花钓鱼会举行情况一览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阮元诗歌笺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阮元生平与着述
    (二)版本流传
    (三)阮元诗歌研究现状
        1.诗歌整理
        2.诗歌内容与艺术分析
        3.诗学思想
    (四)“真厚和雅,雅正为宗”的诗学思想及艺术特色
二、凡例
三、笺注
    (一)《琅嬛仙馆诗略》(《揅经室集》四集诗卷一)
    (二)《文选楼诗存》(《揅经室集》续集卷五)
    (三)补遗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唐诗中的雪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与论文思路
第一章 唐诗中雪意象的历史渊源与基本概况
    第一节 诗歌中雪意象的历史渊源
        一、孕育与萌芽:先秦两汉时期
        二、发展与新变: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二节 唐诗中雪意象的基本概况
        一、唐诗中雪意象的数量统计
        二、唐诗中雪意象的时代特征
第二章 初唐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
    第一节 应制诗中的雪意象
        一、咏雪之自然属性
        二、咏雪之象征意义
    第二节 边塞诗中的雪意象
        一、壮志豪情
        二、批判谴责
    第三节 初唐诗中雪意象的艺术表现
        一、表现手法的承与变
        二、艺术风格的承与变
第三章 盛唐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
    第一节 盛唐前期诗中的雪意象
        一、边塞之雪:奇丽与肃杀
        二、中原之雪:祥瑞与苍茫
    第二节 盛唐后期诗中的雪意象
        一、凌冽与忧戚
        二、寒威与惆怅
    第三节 盛唐诗中雪意象的艺术表现
        一、描写方式的发展
        二、壮丽与凄寒的特征
        三、浑融的意境
第四章 中唐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
    第一节 中唐诗中雪意象的情感意蕴
        一、大历时期:愁苦与闲适
        二、中唐后期:偏爱与憎恶
    第二节 中唐诗中雪意象的艺术表现
        一、大历时期:意象组合
        二、中唐后期:语言与体裁的发展
第五章 晚唐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
    第一节 晚唐诗中雪意象的情感意蕴
        一、寄寓真挚友情
        二、寄寓深厚乡情
    第二节 晚唐诗中雪意象的艺术表现
        一、表现手法:间接描写
        二、艺术风格:清丽感伤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曾巩诗歌笺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曾巩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曾巩集》的流传、版本、考辨情况
    三、曾巩作品的研究现状
凡例
卷第一 古诗三十六首
卷第二 古诗三十三首
卷第三 古诗三十九首
卷第四 古诗四十三首
卷第五 古诗四十首
卷第六 律诗七十一首
卷第七 律诗六十八首
卷第八 律诗八十首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凡例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尹至》篇知见录
        《尹诰》篇知见录
        《程寤》篇知见录
        《保训》篇知见录
        《耆夜》篇知见录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皇门》篇知见录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楚居》篇知见录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综论知见录(存目)

(7)曾协《云庄集》诗赋研究及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曾协及其《云庄集》
    第一节 曾协的家世与其文学创作关联
    第二节 曾协的交游与其文学创作关联
    第三节 《云庄集》的版本流传
第二章 曾协的诗学思想
    第一节 曾协的“有为”论
    第二节 曾协论“清新”与“家法”
第三章 曾协的诗作研究
    第一节 曾协诗作的体裁选择
    第二节 曾协诗作的题材分类与艺术风格
    第三节 曾协诗作的思想内容
第四章 曾协的其他文学作品研究
    第一节 曾协的词作研究
    第二节 曾协的赋作研究
    第三节 曾协的文学类散文研究
结语
校注部分
    凡例
    赋卷
        宾对赋
        植菊赋
    五言古诗卷
        拟古六首
        拟结客少年场
        和唐使君柜古风二首
        送汪汝冯沿檄造朝
        陈曦颜获玉兔,甚竒,邀予赋诗
        邓器先北窓
        次韵李粹伯登镇江倅厅富览亭
        题李粹伯晦蓭
        王炎(?)安吉丞厅真清轩和沈文伯韵
        江梅
        蜡梅
        章季子携所作乐府来,以诗谢之
        题大儿新安官舍三乐斋
        饮沈氏园得僻字
        送邓器先赴罗田尉五首
        送赵德庄右司赴江东漕八首
        赋赵有翼仇池石次沈正卿用苏翰林韵
        送赵有翼通守吴兴
    七言古诗卷
        寄题兰陵郡斋梅露堂
        送赵有翼监丞造供职
        次翁士秀《喜雪长咏》
        次韵翁士秀《雪再作》
        和裘父侄季狸《竹夫人歌》
        周知和以苏陈倡和韵,赋水仙、江梅、腊梅三种花,谨次韵
        周知和李粹伯一再和钵字韵诗,益工,勉继元韵
        次韵翁士秀《病起》
    五言律诗卷
        暮春杂咏八首
        蓬户
        王叔武示忠州张使君德远近诗次韵三首
        倪文举寺簿挽诗三首
        和韩子文
    七言律诗卷
        送李秀叔吏部拜命赴阙二首
        李懋之壶中斋请赋诗
        次韵翁士秀见赠二首
        再次前韵二首呈士秀
        次韵汪汝冯见赠
        次韵赵有翼简徐圣可元韵
        喜晴
        李粹伯《对月见怀》次韵
        王叔武示和人雪诗次韵二首
        送薛士昭
        沈正卿示探梅诗次韵
        再次沈韵
        正卿借韵招同社候雨霁访梅次韵
        总司官饯董少卿
        谢翁子履、子进惠诗二首
        次韵谢郑仲南惠诗二首
        谢翁子亨惠诗
        谢蜀人侯君惠诗
        送向兄荆父帅维扬二首
        和陈曦颜《春尽思归》二首
        夜饮枕流,次日以诗记陈迹
        再饮枕流和王景文韵
        昔先君子与司直兄相知文字间,诸孤悬隔,各未相闻,一旦裘父侄惠然见访,共道家庭旧好,抚今念昔,慨然伤怀,因成小诗呈裘父
        裘父见和复次韵
        和裘父见赠二首
        俞义仲挽诗
        邵衮臣挽诗二首
        寒食雨霁
        湖山堂
        卫公堂二首
        送张忠州使君八兄二首
        题陈倅升卿芝草图二首
        沈正卿《重梅》次韵
        和俞几先《喜雨》二首
        和蒋子尚
        和王雅州见赠
        陈曦颜、董漕湖南过零陵,用简斋韵见赠,次韵谢之,又赋一篇以述怀
        都朝适至,作诗相庆,次韵
        和李粹伯
        寄题陈曦颜敦复斋
        赵有翼招同社出游次韵
        诸公出游,有翼有诗,和者盈轴,次日,饮正卿家,出以示余,走笔次韵
        有翼有诗督真率第二次会,次韵
        送裘父侄还乡二首
        代常州请平江郑侍郎
        代人上平江徐侍郎五首
    五言绝句卷
        紫芝杂咏
        送王炎(?)赴山阳守,以“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为韵十首
        山云
        小山丛桂
    七言绝句卷
        题留烟亭
        题零陵郡治环翠亭
        醒心亭
        荻华渚
        睡足轩
        洁泉
        清富庵
        薝卜林
        凝香迳
        野菊涧
        游罨画溪(有序)
        芭蕉
        西溪冬夜
        偶作二首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
        督几先画
        李粹伯命赋枕流,已读佳篇,不容着语,戏书二伽陀问之
        和剡宰二首
        月夜再和
        和韩子文五首
        和翁士秀《瑞香水仙》二首
        上平江徐侍郎十绝句
        老农十首
        和叔武《逢梅》二首
        再和前韵三首
        春至无梅,追用前韵一首
        和粹伯七夕韵
    词卷
        点绦唇
        点绦唇
        浣溪沙
        秦楼月
        桃源忆故人
        踏莎行
        凤栖梧
        祝英台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酹江月
        酹江月
        酹江月
        水龙吟
    记(含辨、铭)卷
        李泌辨
        求己斋铭
        大愚堂记
        强衍之愚庵记
        超宗道人妙用庵记
        直节堂记
        棣华堂记
    书後卷
        书柴鸣举《易索隐》後
        书《陈池州芝亭记》後
        书邓器先所藏苏帖後
        题侯齐彦乐府後
        题本事方後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傅伯寿《云庄集序》
附录二 四库全书《云庄集》提要
附录三 他人唱和曾协诗歌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8)宋神宗政治改革中的官员任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回顾
    三、本文的研究理论、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北宋政治特点及宋神宗初期的国家形势
    第一节 北宋君臣共治体系的形成
        一、北宋君臣共治体系的形成
        二、北宋前期皇帝官员任免权的限制
    第二节 宋神宗初期的国家形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神宗熙宁年间官员任免研究
    第一节 任用亲信:宋神宗伸张皇权的初次尝试
    第二节 再造中书:宋神宗对保守派的驱逐
        一、制置三司条例司以行新法
        二、清洗台谏与再造中书
    第三节 王安石主持变法时期宋神宗官员任免研究
        一、在官员任免上大多听从王安石的意见
        二、任用“耳目”、“股肱”之臣
        三、提拔政见保守的言官
        四、王安石主持变法时期宋神宗官员任免分析
    第四节 宋神宗对变法派的弃用
        一、天灾人祸
        二、催化剂:变法派内部的斗争
        三、更加激烈的内部斗争
        四、王安石再次罢相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神宗元丰年间官员任免研究
    第一节 元丰时期的官场特点
        一、被“奸臣”占据的中书
        二、被直言敢谏之臣占据的台谏
        三、被逐渐弃用的原先变法派的骨干
        四、重新受到重视的保守派老臣
    第二节 君恩浩荡与无常:宋神宗“新旧人两用之”评说
        一、君恩浩荡——宋神宗对吕公着的再任用
        二、君恩无常——宋神宗对吕惠卿的再任用
        三、宋神宗“新旧人两用之”的评价
    第三节 宋神宗去世前后变法派的命运
    第四节 宋神宗对军事将领的任用——以经略西夏为例
        一、种谔、韩绛备边
        二、王韶经略河、湟
        三、元丰年间五路大军攻夏
        四、宋神宗任用将帅的特点
        五、宋神宗将帅任免行为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神宗人才选拔思想初探
    第一节 宋神宗人才选拔思想初探
        一、宋神宗改革人才选拔制度
        二、宋神宗人才任用思想
        三、宋神宗人才思想的狭隘及对其官员任免的影响
    第二节 宋神宗官员任免对共治体系的冲击
    本章小结
宋神宗政治改革期间官员任免的评价——代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宋代咏雪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
第2章 宋前咏雪诗发展概述
    2.1 先秦两汉:萌芽期
    2.2 魏晋南北朝:发展期
    2.3 唐代:成熟期
第3章 宋代咏雪诗的主题内蕴
    3.1 瑞雪丰年——须知祥瑞同霖雨,莫作梅花柳絮看
    3.2 飞雪迎春——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3.3 雪天雅趣——玉堂学士爱清味,取雪烹茶真快哉
    3.4 忧国忧民——朱门满酌羊羔酒,谁念茅茨有绝粮
    3.5 羁旅相思——思君一夜如千里,手把琼枝不奈寒
第4章 宋代咏雪诗的艺术表现
    4.1 意象交融添“雪意”
    4.2 巧用典故增“雪趣”
    4.3 多方感知显“雪姿”
    4.4 托物言志塑“雪魂”
第5章 宋代咏雪诗之创新——“白战体”研究
    5.1 “白战体”的生成背景
    5.2 “白战体”的发展进程
    5.3 “白战体”的文学价值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宋代白战体创作情况统计表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唐诗雪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以及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唐前雪意象溯源及唐诗雪意象创作概况
    第一节 唐前雪意象溯源
        一、发生与萌芽之先秦两汉时期
        二、发展与新变之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二节 唐诗雪意象创作概况
        一、唐诗雪意象概况表
        二、唐诗雪意象类型概述
第二章 唐诗雪意象的情感内涵
    第一节 离别相思之绪
        一、依依不舍的别离
        二、绵绵不尽的相思
    第二节 孤寂失意之感
        一、人生失意的困顿
        二、客居异乡的羁愁
    第三节 乐观昂扬之情
        一、对丰年的希冀
        二、欢畅愉悦之情
        三、豪迈乐观之情
    第四节 悲天悯人之思
        一、哀民生之多艰
        二、忧家国之动荡
    第五节 淡泊宁静之志
        一、高标孤洁的君子之德
        二、空灵寂静的禅悦之思
第三章 唐诗雪意象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多样的意象组合
        一、雪与植物
        二、寒雪孤灯
        三、雪中飞雁
    第二节 比拟与象征的特点
        一、雪意象的比拟功用
        二、雪意象的象征功用
    第三节 唐诗雪意象的典故使用
        一、唐诗雪意象典故统计
        二、雪意象用典的思想主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瑞雪何以兆丰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应制诗研究[D]. 徐思雯.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2]阮元诗歌笺注[D]. 王赛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唐诗中的雪意象研究[D]. 汪梅. 扬州大学, 2020(02)
  • [4]曾巩诗歌笺注[D]. 尹悦琦.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7]曾协《云庄集》诗赋研究及校注[D]. 但白瑾. 广西大学, 2019(01)
  • [8]宋神宗政治改革中的官员任免研究[D]. 王贤.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宋代咏雪诗研究[D]. 肖淑婷.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10]唐诗雪意象研究[D]. 李红果. 黑龙江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为什么瑞雪是好年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