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西部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柴北缘西部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一、柴北缘西部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李剑,曾旭,田继先,佘源琦,程宏岗,谢武仁[1](2021)在《中国陆上大气田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文中提出中国陆上天然气气藏类型多样,依据综合地质条件及勘探规模潜力,可划分为古老碳酸盐岩气藏、前陆冲断带气藏、致密砂岩气藏、基岩—火山岩气藏4种类型。为了指导中国陆上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方向和目标,结合天然气最新地质理论研究及勘探进展、基础成藏条件等方面,从控制油气成藏的关键地质要素出发,系统总结了中国陆上不同类型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受优质烃源岩、规模储层及大型圈闭控制,前陆冲断带气藏受优质烃源岩、储盖组合及构造圈闭等因素控制,致密砂岩气藏受构造背景、源储组合方式及储层分布等因素控制,而基岩—火山岩气藏受生烃凹陷、储层类型及输导体系等因素控制。同时,对陆上大气田的富集规律进行了总结:(1)优质烃源岩决定了天然气宏观分布,烃源岩中心周缘普遍分布大气藏;(2)优质储层类型多、分布广,天然气富集控制作用明显;(3)稳定构造期形成多期盖层是天然气多期成藏的关键因素;(4)现今构造格局控制了天然气分布的方向性。在富集主控因素及规律认识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天然气勘探领域下一步重点勘探区带进行梳理,指出了陆上天然气勘探主攻领域,天然气勘探仍需立足四川、鄂尔多斯和塔里木三大盆地。

熊维莉,曹艺钟,杨新峰,曹菁[2](2021)在《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文中提出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年来油气勘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总体上来说其地质情况复杂、研究程度较低。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和勘探进展跟踪,就前陆盆地的概念、分类和分布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结合构造、圈闭、烃源岩、储层、保存、运移、配套、成藏等油气地质特征分析,探讨了塔里木库车、柴西南、川西、准南缘、塔西南等8个重点前陆盆地生储盖等成藏地质条件的差异。以中石油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成果为基础,对中国中西部8个重点前陆盆地(冲断带)的资源量、探明储量和资源丰度等数据开展分析,揭示了中西部前陆盆地巨大的资源潜力,对今后前陆盆地的勘探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何盼情[3](2021)在《马海东及周缘地区Pt-E3g下地层压力特征及超压成因》文中指出利用地震、钻井、测井、测试、岩心分析等资料,根据钻井测试实测地层压力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地层压力分布特征,运用超压成因地质条件理论,结合以测井曲线综合分析为基础的超压成因判识实证方法,对马海东及周缘地区超压成因进行精细判识;结合研究油气分布特征,探讨了地层压力分布与油气分布的关系。马北凸起东段MB8—MB301井区为常温常压系统,马海东构造带MB3—SG1井区E31为常压系统,E1-2—Pt为异常(高)压力系统,压力系数范围为1.2—1.36;在E1-2地层异常压力是欠压实和油气充注传导叠加的结果,Pt储层中油气充注传导是异常压力的主要成因,粘土矿物转化作用增强了上覆地层的封闭性,对异常压力保存有一定促进作用,构造作用对异常压力的影响不明显;研究区及周缘油气主要来源于尕西凹陷侏罗统烃源岩,马海东构造带目的层位主要发育元古界基岩裂缝、风化壳与其上致密/不整合、E31储盖组合,中生界侏罗系J2d储层及顶部局部性储盖组合和古近系E1-2、E31砂泥岩互层储盖组合;圈闭形成时间早,油气大量生成与充注时间与断层活动性强烈时期匹配,“下源上圈”配置、“多层楼”复式成藏,多层系、多类型油气藏,存在构造油气藏、构造-地层油气藏和基岩(断块)油气藏三种类型的油气藏。成藏模式总结为生烃早期(E32末)古凸起油气远源原生成藏模式,生烃高峰(N1)二次充注、近源叠合成藏模式,以及湿气远源运聚(N2后)、圈闭改造成藏模式;研究区超压分布与油气分布匹配关系良好,超压主要分布在埋深大的MB303井、MB3井基岩(Pt)以及SG1井和SG101井路乐河组(E1-2),其中MB3井基岩(Pt)与SG1井路乐河组(E1-2)实测异常超压所在层位均是研究区的主要产层。

易立[4](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认为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秦婧[5](2020)在《柴达木盆地中侏罗世湖-沼相沉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鱼卡凹陷大煤沟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侏罗世中、晚期是全球范围发生大规模古气候变迁和古植物类型变化的时期。柴北缘地区受到伸展坳陷及燕山运动早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一套湖-沼相煤、碳质泥岩、油页岩、暗色泥岩4类岩性叠置或互层的富有机质沉积—大煤沟组。开展湖-沼相富有机质沉积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对于确定古气候、古植物和古环境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重建地质时期的环境-生物-沉积有机质的相互耦合关系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在实践中对于确定湖沼相不同类型烃源岩的特征和发育分布规律,预测和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也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柴页1井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为研究对象,研究工作历时四年,对大煤沟组122个岩心样品进行了包括XRD、ICP-MS、GC-MS、镜质体反射率和稳定碳同位素在内的1430余项次分析测试,以及全井测井资料解释和层序地层学分析。采用有机岩石学、生物标志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沉积学和岩石物理学等多学科紧密结合的方法,在层序地层格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大煤沟组的矿物组成、显微组分组成及微量元素分布的旋回变化特征,探讨了控制大煤沟组富有机质沉积形成的古气候、古植被、沉积环境等方面因素,构建了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旋回、古气候-古生物变化的响应关系,并进一步评价了大煤沟组烃源岩的倾油、倾气性。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性认识如下:1.沉积相和层序地层格架分析揭示,大煤沟组湖-沼相沉积呈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半深湖—深湖—半深湖—浅湖的不完整旋回结构。2.不同沉积微相矿物组成和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反映,以大煤沟组七段中上部的深湖相为界,古气候出现湿润—干旱—湿润的旋回变化。大煤沟组七段油页岩属于干旱气候下的深湖相沉积,深湖、半深湖亚相及河漫沼泽微相具有相对较高的古生产力。3.揭示了中侏罗世湖-沼相沉积的显微组分组成特征及其旋回变化规律。受沉积环境和古气候旋回控制下的生源输入、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影响,从三角洲平原相—三角洲前缘相—半深湖相—深湖相,高等植物来源显微组分含量逐渐降低。深湖相显微组分以腐泥组和壳质组为主,具有高伽马蜡烷含量,反映干旱气候近源湖泊水生藻类和陆生高等植物双重生源输入的特点。萜类化合物卡达烯、惹稀和西蒙内利烯相对含量的剖面变化,应与构成中侏罗世主要高等植物生源物质的针叶类的生境和/或群落对古气候旋回的响应有关。4.通过微量元素、生物标志物和有机岩石学观察分析,确定了不同沉积微相水体环境及旋回变化特征。三角洲-深湖相水体环境由富氧逐渐变为贫氧、缺氧;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间湾微相存在缺氧分层水体环境;半深湖相时期为具有湖泊水体内循环的清澈水体环境;深湖相为强烈分层、还原的微咸水环境。5.通过对镜质体反射率频率分布特征及其与岩性旋回、沉积环境的关系分析,阐明了长期困扰有机岩石学家,关于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镜质体反射率值异常的地质原因。指出高等植物物质生源、搬运距离(表现为显微组分组成)和沉积环境(表现为氢指数变化)直接导致了镜质体反射率的增强或抑制。6.提供了详细的中侏罗世湖泊-沼泽环境演变的地球化学记录,基于此,确定了沉积旋回背景下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并建立了湖-沼环境富有机质沉积的成因模式。提出有机质生源和环境共同控制了湖-沼相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数量(TOC)和倾油气性(显微组分组成),中侏罗世大煤沟组的倾油性烃源岩主要发育在炎热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深湖相和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泥炭沼泽微相和水下分流间湾微相。

张卫刚[6](2020)在《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延长组中下组合是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姬塬油田深部层段石油勘探开发备受关注的新层系。铁边城区块位于姬塬油田东南部,延长组中下组合的长8、长9油层组在J51和W554等多口探评井试获工业油流,显示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对其储层条件、成藏和富集分布规律等研究薄弱、认识不清,制约了勘探开发进程。本文采用钻井地质、岩心描述和样品测试数据约束下的测井解释、储层地质建模与油藏综合评价方法,系统开展了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的物源分析、沉积微相与相控砂岩储层特征及其四性关系研究和油水层识别,并进一步结合油-源对比、成岩-成藏时序关系及其源-储压差驱动力研究,综合探讨了长8和长9油层组的成藏主控因素和有利区分布。主要取得如下几点新的成果及认识:(1)碎屑矿物、图像粒度与岩心描述-测井相分析编图明确了铁边城区块长9至长8油层组的主控物源体系及其沉积微相特征,认为它们主体受控于NW-SE向的(盐-定)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源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末端的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两种沉积微相。其中,长9油层组上段在研究区西南部夹含有局限半深湖相暗色泥岩沉积,长8油层组在研究区东南部夹含有前三角洲亚相沉积。(2)岩心测试、测井解释与试油试采数据综合分析揭示,研究区长9砂岩属于超低渗-致密储层,孔隙度主值分布在(7~14)%、平均为10.16%,渗透率主值分布在(0.05~3)×10-3μm2、平均为0.46×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8.0%、0.1×10-3μm2和50%;长8砂岩属于典型的致密储层,孔隙度分布在(4~10)%、平均为6.98%,渗透率分布在(0.01~0.3)×10-3μm2、平均为0.112×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6.0%、0.05×10-3μm2和31%。(3)储层岩石学与成岩孔隙演化研究表明,研究区接近三角洲前缘末端沉积的长8、长9油层组砂岩粒度较细、石英含量相对较低、长石和塑性岩屑含量较高、经历了强烈的压实作用(减孔率高达61~67%)、较强的晚期碳酸盐及伊利石胶结作用(减孔率接近18~28%)和相对较弱的中期溶蚀作用(增孔率5.1~8.2%),并于早白垩世晚期达到最大埋藏成岩和基本接近现今砂岩样品测试物性的超低渗-致密储层条件。(4)烃源岩与原油样品GC-MS测试资料及其油-源对比分析认为,研究区长8储层原油的17α(H)-C30重排藿烷(C30*)丰度很低、C30*/C30藿烷仅为0.08,C29Ts/C29降藿烷低至0.42,主体属于源自长7油页岩的Ⅰ类原油;长9储层原油的C30*丰度较高,C30*/C30藿烷接近0.28,C29Ts/C29降藿烷为0.77,显示出长7油页岩为主、兼有长9暗色泥岩贡献的Ⅰ-Ⅱ类过渡型原油特征,从而也指示长9油层组暗色泥岩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5)成岩-成藏过程、源-储压差驱动力与成藏有利区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主要发育超低渗-致密岩性圈闭和低幅度鼻状构造-岩性圈闭两种油藏类型,油气充注成藏与储层成岩致密化近于同步发生在早白垩世中晚期(123~105)Ma的最大埋藏增温期;成藏有利区分布主要受控于有效储层甜点区分布和源-储之间相对较高的过剩压力差(>5.0MPa)驱动力条件。

王琦[7](2020)在《柴北缘西段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柴北缘西段自西向东发育鄂博梁构造带、冷湖构造带、潜伏构造带,是柴达木盆地重要的勘探地区,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勘探风险,主要问题是三排构造带的地质条件(活动强度、形成早晚、沉积特点)存在差异,缺少对比研究,通过比较柴北缘西段三排构造带的差异,可以确定柴北缘西段不同构造带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为工区圈闭评价和目标优选提供可靠依据。本论文主要运用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和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等理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地化资料以及钻井资料,结合柴北缘西段石油地质条件(构造演化特征、沉积特征、烃源岩特征),通过对三排构造带典型油气藏解剖分析来确定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冷湖构造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生烃凹陷、储层质量和断裂分布;鄂博梁构造带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是圈闭有效性、储层物性以及保存条件;潜伏构造带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是圈闭有效性和储层物性。

乔世海[8](2020)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典型地区页岩气形成条件及控制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页岩层系具有高TOC、厚度大的特征,是开展我国陆相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的有利目的层。论文以沉积学、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以团鱼山、鱼卡、大煤沟等为典型地区,共采集154块样品进行了总有机碳含量、岩石热解、X射线衍射、主微量元素、等温吸附、扫描电镜、孔隙度与渗透率分析等测试,对页岩沉积环境、页岩气生成条件及储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石门沟组页岩主要是在温暖、湿润的古气候条件下,形成于半深湖-深湖相的淡水还原水体中,具有单层厚度大、平面上全区稳定发育的特征;而页岩段TOC平均含量为4.8%,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型为主,总体上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形成物质基础。同时,页岩矿物组成主要是以粘土矿物、石英和菱铁矿为主,其平均含量分别为40%-50%、30%、20%。孔隙类型以微裂缝、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等为主,有机质孔不太发育,储集性能相对较好。由于有机质成熟度低,使得研究区页岩虽然有较好的气测全烃异常显示,但含气量总体较低,推测向着盆地中心,随着埋深加大成熟度增高,含气量将会增大。在对页岩的沉积相、泥页岩厚度、埋深、古环境与古生产力、TOC、有机质类型、Ro、脆性矿物与粘土矿物、储集性能等评价参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特征,认为柴北缘中侏罗统石门沟组页岩气形成过程中的控制因素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有机质成熟度(Ro)、总有机碳含量(TOC)、页岩厚度、保存条件和储集性能,这一认识能为本地区今后的页岩气研究和勘探提供一定的指导。

刘炳强[9](2020)在《柴北缘早中侏罗世聚煤古地理与源-汇系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柴达木盆地侏罗系蕴含着丰富煤炭与油气资源,长期以来作为青海省乃至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柴北缘侏罗系分布连续,出露相对较好,是地史时期古环境、地质事件、层序地层、古地理研究的有利载体,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侏罗纪陆相地层沉积学研究的热点地区。本文以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基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剖面实测、钻孔岩心观察描述、砂岩薄片以及煤岩显微组分镜下鉴定等手段,对柴北缘中下侏罗统进行岩相与沉积体系识别、层序地层分析、巨厚煤层成因研究、古地理重建,并定量分析了源—汇系统收支状况。柴北缘中下侏罗统共识别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页岩、可燃有机岩5种岩石类型与22种岩相类型,并划分为7类岩相组合,可分别解释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与湖泊沉积体系,主要成煤环境包括河漫沼泽、分流河道间与分流间湾沼泽和湖湾沼泽。基于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地层钻孔岩心、野外实测剖面、测井曲线与地震资料,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下切谷冲刷面、岩性及颜色突变面、沉积旋回转换面与古风化暴露面五类层序地层界面,将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为S1—S10共十个三级层序。选取研究区典型单孔剖面以及连孔对比剖面,分析层序格架下的沉积演化规律以及煤层发育特征。柴北缘早侏罗世从层序S4开始发育可采煤层,层序S4—S6聚煤作用有变好的趋势。中侏罗世层序S8聚煤作用最好,向上层序S9与S10聚煤作用有所减弱,但中侏罗世聚煤作用整体要明显强于早侏罗世,属于柴北缘的主要聚煤期。从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格架下的煤层分布情况来看,煤层主要发育于各层序的湖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中少有煤层分布。依据煤层与碎屑沉积的交替出现、显微组分与矿物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趋势,识别出了多种厚煤层内部的关键界面,具体包括陆化面(Te S)、陆地暴露面(Ex S)、沼泽化面(Pa S)、湖侵淹没面(GUTS)与可容空间转换面(ARS)。总结了关键界面界定的多期泥炭沼泽垂向叠置规律,揭示了巨厚煤层多期泥炭沼泽垂向叠置成因机制。发现柴北缘中侏罗世巨厚煤层中蕴含的高分辨率层序,经过分析划分为四个四级层序,进一步探讨了巨厚煤层中可作为四级层序界面的关键界面以及具有穿时性的关键界面。综合古流向、砂岩碎屑组分、重矿物分析以及锆石定年研究成果,显示柴北缘早中侏罗世物源区主要存在于盆地南北两侧。祁连山应为其沉积期北部的主要物源区,而阿尔金山与赛什腾山此时尚未隆起,更倾向于接受沉积。南部东昆仑山以及柴达木古陆同样在沉积期为盆地提供一定比例的物源。与此同时,盆地内部存在的小型古隆起也作为次要物源为盆地提供沉积。基于露头剖面与钻孔数据库,采用沉积相约束下的大数据汇编方法获取单因素等值线图,结合沉积环境分析与物源分析成果,重建了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古地理面貌。早侏罗世沉积区主要分布于冷湖—南八仙一线的南部地区,南北两侧发育一系列辫状河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并逐渐过渡为中部的湖泊环境。中侏罗世沉积区向东北迁移至冷湖—团鱼山—鱼卡—大煤沟—旺尕秀一线,曲流河及曲流河三角洲环境明显增多,平面上展现出河流、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以及半深湖的过渡配置关系。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及分流间湾沼泽为最有利的聚煤古地理单元,聚煤中心集中于团鱼山、鱼卡以及大煤沟地区,自早侏罗世至中侏罗世聚煤中心具有东北迁移的特征。结合古水力学方程获取了干流河道所输送的沉积物量,并与沉积区的沉积物量进行对比,综合分析了源—汇系统收支状况,恢复了源—汇系统的关键参数。源—汇系统收支定量分析显示,柴北缘鱼卡地区层序S9干流满岸深度在3.1-3.3m,河道宽度为于69-77m,流经了较缓的坡度(0.0002046-0.0002178),流速一般为1.046-1.048m/s,搬运了中—细砂为主的沉积物。该时期流域面积约为3209.8-3781.6km2,流域长度介于177.8-196.2km,满岸水流量为239.9-286.2m3/s,满岸推移载荷流量在0.043-0.048m3/s之间,满岸悬浮载荷流量范围在0.083-0.094 m3/s。基于现代类似河流的对比研究,得出鱼卡地区干流年均沉积物搬运量介于158862.4-179242.3m3,在层序S9所持续的2.2Ma共向沉积区输入349.5-394.3km3的沉积物,与沉积区所统计的沉积体积(322km3)大致相符。古水力学方程得出的河流沉积物输入体积的高值约为支点下游沉积区统计体积的1.22倍,如果这一分析结果准确,则表明存在一定程度的沉积物遗失现象,研究区局限发育的重力流沉积可能是沉积物遗失的主要方式。有针对性的选择现代河流进行类比,运用更符合实际地质背景的古水力学方程,并尽可能多地直接测量源—汇系统基本参数,将会显着降低源—汇系统收支分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误差。

韩杨,高先志,周飞,王波,朱军,段立锋[10](2020)在《柴达木盆地北缘腹部侏罗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影响》文中指出侏罗系烃源岩为柴达木盆地北缘(下文简称柴北缘)腹部重要的烃源岩层系,但对其复杂的生烃演化尚未有系统的认识。在钻井、地震及分析测试等资料的基础上,应用PetroMod盆地模拟软件,根据EASY%RO模型,恢复了研究区内不同构造单元侏罗系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不同生烃凹陷的差异热演化特征,为柴北缘腹部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重要依据。研究表明:侏罗系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自西向东逐渐降低,西南部昆特依凹陷、伊北凹陷的下侏罗统烃源岩在古近纪初期进入成熟阶段,古近纪末期达到生烃高峰;东北部赛什腾凹陷的中侏罗统烃源岩在上新世晚期进入生烃门限,现今仍处于生烃高峰末期。柴北缘腹部构造带总体经历了燕山运动末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末期2个关键成藏期,根据历史生烃时期与构造样式的匹配关系,认为冷湖七号地区为下一步勘探有利区带。

二、柴北缘西部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北缘西部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陆上大气田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中国陆上大气田分布特征
    1.1大气田主要类型
    1.2大气田分布特征
    1.3大气田“十三五”勘探进展
2大气田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
    2.1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富集主控因素——以安岳大气田为例
    2.2前陆冲断带大气田富集主控因素——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为例
    2.3致密砂岩大气田富集主控因素——以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大气田为例
    2.4基岩—火山岩气田富集主控因素——以松辽盆地中央隆起带为例
3天然气富集规律
    3.1优质烃源岩决定天然气宏观分布,确保了天然气充注的充分性
    3.2优质储层类型多、分布广,确保了天然气的规模性
    3.3多期盖层动态封闭确保了天然气富集的持续性
    3.4现今构造格局控制了天然气分布的方向性
4有利勘探区带
    4.1海相碳酸盐岩领域重点围绕烃源灶面向深层,同时积极探索构造稳定区
        4.1.1德阳—安岳古裂陷北侧台缘带
        4.1.2德阳—安岳古裂陷槽内
        4.1.3塔北隆起及周缘
    4.2优质成藏组合、圈闭形态好、地震资料品质较好地区是前陆冲断带领域下一步主攻方向
        4.2.1 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
        4.2.2准南山前冲断带
    4.3油气源充足、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区带是致密砂岩领域下一步主攻方向
        4.3.1鄂尔多斯盆地煤系气
        4.3.2松辽盆地深层致密砂岩气
    4.4富油气凹陷周缘是基岩—火山岩领域重点勘探方向
        4.4.1四川盆地二叠系火山岩
        4.4.2松辽盆地中央隆起带
5结论

(2)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陆盆地复杂构造综述
    1.1前陆盆地的概念
    1.2前陆盆地的分类
        1.2.1前陆盆地的基本类型
        1.2.2中西部前陆盆地的分类
    1.3前陆盆地的分布
二、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三、油气勘探潜力、前景及勘探方向
四、结论

(3)马海东及周缘地区Pt-E3g下地层压力特征及超压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压成因及分类研究现状
        1.2.2 超压成因判识方法研究现状
        1.2.3 柴达木盆地超压分布及成因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位置及演化
        2.1.1 研究区构造位置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2 地层岩性特征与沉积演化
        2.2.1 地层岩性与沉积特征
        2.2.2 古近系-新近系沉积演化
    2.3 油气地质条件
        2.3.1 油源分析
        2.3.2 储盖组合
        2.3.3 成藏要素配置关系
第三章 地层压力特征
    3.1 地层压力的划分
        3.1.1 压力相关概念
        3.1.2 压力类型划分
    3.2 实测地层压力特征
        3.2.1 马北凸起东段地层压力特征
        3.2.2 马东构造带地层压力特征
第四章 超压成因机制
    4.1 超压地质条件分析
        4.1.1 欠压实分析
        4.1.2 构造作用分析
        4.1.3 粘土矿物分析
    4.2 异常压力成因分析
第五章 压力分布与油气分布关系
    5.1 油气藏特征
        5.1.1 油气分布
        5.1.2 油藏类型
        5.1.3 油气成藏模式
    5.2 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关系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2.1.2 青藏高原隆升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2.2 盆地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3 石油地质条件
        2.2.4 勘探概况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4.1 盆地构造样式
        4.1.1 构造样式类型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4.2.1 潜山形成条件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4.2.3 潜山成因分类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4.3 小结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5.1 昆北油藏解剖
        5.1.1 烃源条件
        5.1.2 储集条件
        5.1.3 圈闭特征
        5.1.4 油气来源
        5.1.5 成藏期次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5.2.1 烃源条件
        5.2.2 储集条件
        5.2.3 圈闭特征
        5.2.4 油气来源
        5.2.5 成藏期次
    5.3 东坪气藏解剖
        5.3.1 烃源条件
        5.3.2 储集条件
        5.3.3 圈闭特征
        5.3.4 油气来源
        5.3.5 成藏期次
    5.4 三湖气藏解剖
        5.4.1 烃源条件
        5.4.2 储集条件
        5.4.3 圈闭特征
        5.4.4 油气来源
        5.4.5 成藏期次
    5.5 成藏模式划分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5.6 小结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柴达木盆地中侏罗世湖-沼相沉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鱼卡凹陷大煤沟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侏罗系湖-沼相(含煤地层)沉积及环境变化特征
        1.3.2 煤及含煤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
        1.3.3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煤系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4.1 大煤沟组沉积旋回及层序地层格架
        1.4.2 岩石学与岩石化学特征
        1.4.3 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1.4.4 大煤沟组湖-沼相富有机质沉积的成因
        1.4.5 湖-沼相富有机质沉积的倾油气性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认识
        1.6.1 论文完成工作量
        1.6.2 主要成果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2.2.1 柴北缘地层及展布
        2.2.2 柴北缘沉积特征
    2.3 研究区位置
第3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方法
    3.1 柴页1 井概况
    3.2 样品采集
    3.3 实验分析方法
        3.3.1 岩石化学分析
        3.3.2 有机岩石学分析
        3.3.3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
第4章 大煤沟组湖-沼相的沉积旋回特征
    4.1 大煤沟组岩性特征及层序地层格架
        4.1.1 岩性特征及组合
        4.1.2 测井曲线特征与层序地层格架
    4.2 岩石矿物组成特征
        4.2.1 主要矿物组成
        4.2.2 粘土矿物组成
        4.2.3 沉积旋回背景下的矿物组成特征
    4.3 微量元素分布
        4.3.1 稀土元素与物源特征
        4.3.2 元素地球化学的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4.3.3 湖-沼相沉积时期的古生产力
第5章 湖-沼相沉积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
    5.1 显微组分分类
    5.2 不同岩性沉积物的显微组分组成
        5.2.1 泥页岩显微组分特征及组成
        5.2.2 油页岩显微组分特征及组成
        5.2.3 煤显微组分特征及组成
        5.2.4 砂岩显微组分特征
    5.3 沉积旋回背景下的显微组分组成变化特征
第6章 湖-沼相沉积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6.1 可溶有机质族组成
    6.2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6.2.1 正构烷烃、无环类异戊二烯烃
        6.2.2 甾萜类化合物
    6.3 芳香烃分子标志物分布特征
        6.3.1 树脂生源化合物指标
        6.3.2 芳构化藿烷和芳构化甾烷
第7章 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因素及频率分布
    7.1 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因素
        7.1.1 地质因素的影响
        7.1.2 镜质体反射率测试的影响
    7.2 随机反射率统计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7.2.1 反射率测试模式下的类镜质组分
        7.2.2 不同岩性样品的随机反射率频率分布特征
        7.2.3 不同沉积微相的镜质体反射率及其频率分布特征
    7.3 侏罗系湖-沼相镜质体反射率异常的影响因素
第8章 湖-沼相富有机质沉积的成因及其倾油倾气性
    8.1 湖泊-沼泽环境演变的地球化学记录
        8.1.1 古气候特征
        8.1.2 生物群落与有机质供给
        8.1.3 沉积位置与水体环境
        8.1.4 异常样品的成因浅析
    8.2 湖-沼相沉积的有机质富集的影响因素及富集机制
        8.2.1 沉积旋回背景下有机质富集的影响因素及主控因素分析
        8.2.2 有机质富集的地质模式
    8.3 大煤沟组湖-沼相沉积的倾油倾气性
        8.3.1 西北地区煤系烃源岩的评价标准
        8.3.2 大煤沟组湖-沼相沉积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
        8.3.3 大煤沟组湖-沼相沉积的倾油、倾气性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版及说明
附录B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延长组中下组合勘探开发及研究现状
        1.2.2 低孔渗-致密砂岩油藏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方法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认识
        1.5.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归属
    2.2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2.2.1 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2.2 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特征
    2.3 沉积层序构架及沉积演化特征
        2.3.1 延长组沉积层序构架
        2.3.2 延长组沉积演化特征
第三章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3.1 小层划分对比与界面构造特征
        3.1.1 划分方法及原则
        3.1.2 小层划分与剖面对比特征
        3.1.3 主要小层界面构造特征
    3.2 沉积物源分析
        3.2.1 区域物源分区特征
        3.2.2 研究区沉积物源特征
    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3.3.1 沉积微相划分标志
        3.3.2 沉积微相类型
        3.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剖面特征
        3.3.4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第四章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1.1 砂岩类型与碎屑组分特征
        4.1.2 填隙物组分特征
        4.1.3 砂岩结构特征
    4.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4.2.1 孔隙类型
        4.2.2 孔喉分布特征
        4.2.3 可动流体表征
    4.3 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4.3.1 成岩作用类型
        4.3.2 成岩阶段及其演化序列
        4.3.3 成岩孔隙演化特征
        4.3.4 成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4.4 储层物性特征
        4.4.1 长8油层组物性特征
        4.4.2 长9油层组物性特征
第五章 储层四性关系及综合评价
    5.1 储层四性关系与储层评价
        5.1.1 储层属性参数的测井响应特征
        5.1.2 储层测井二次解释模型
        5.1.3 小层砂岩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5.1.4 储层分类及评价分区特征
    5.2 有效储层下限及油水层判别标准
        5.2.1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5.2.2 有效储层含油饱和度下限
        5.2.3 油水层判别标准
    5.3 油水层解释结果及其分布特征
        5.3.1 油水层二次解释
        5.3.2 油水层剖面分布特征
        5.3.3 储层含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5.4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与综合评价
        5.4.1 储层建模范围与方法
        5.4.2 长8与长9储层三维地质模型
        5.4.3 基于模型的储层综合评价
第六章 成藏条件与油藏类型及其受控因素
    6.1 生烃-成藏期及其源-储压差的控藏因素
        6.1.1 主生烃期与后期油气调整事件
        6.1.2 包裹体测温与油气成藏期次
        6.1.3 主生烃期源-储压差及其控藏因素
    6.2 油-源对比关系及其控藏因素
        6.2.1 样品与实验分析
        6.2.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6.2.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6.2.4 油-源对比及其运聚指向
    6.3 油藏类型及其成岩-成储-成藏受控因素
        6.3.1 油藏类型及其温压和流体特征
        6.3.2 相控储层与成岩作用的控藏因素
        6.3.3 储层致密化过程及其控藏因素
        6.3.4 供烃-成藏模式及其受控因素
第七章 油气聚集有利区预测与评价
    7.1 储层有效厚度及有利区预测
        7.1.1 有效厚度下限
        7.1.2 有效厚度单元圈定原则
        7.1.3 有效厚度单元分布及其属性参数特征
    7.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与评价
        7.2.1 评价原则与方法
        7.2.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
        7.2.3 油气聚集“甜点区”储量估算
主要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柴北缘西段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沉积特征
        2.3.1 地层发育特征
        2.3.2 沉积特征
    2.4 烃源岩特征
        2.4.1 烃源岩空间展布特征
        2.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2.4.3 热演化特征
    2.5 油气分布层位及油气藏类型
        2.5.1 油气分布层位
        2.5.2 油气藏类型
第3章 冷湖构造带油气藏解剖
    3.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来源
        3.1.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3.1.2 油气来源
    3.2 储层特征
        3.2.1 岩性特征
        3.2.2 物性特征
    3.3 圈闭类型及其演化
        3.3.1 圈闭类型
        3.3.2 圈闭演化
    3.4 油气输导条件及运移特征
        3.4.1 侧向运移条件
        3.4.2 垂向运移条件
    3.5 保存条件
        3.5.1 盖层条件
        3.5.2 构造运动
    3.6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3.6.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3.6.2 油气成藏模式
第4章 鄂博梁构造带油气藏解剖
    4.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来源
        4.1.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4.1.2 油气来源
    4.2 储层特征
        4.2.1 岩性特征
        4.2.2 物性特征
    4.3 圈闭类型及其演化
        4.3.1 圈闭类型
        4.3.2 圈闭演化
    4.4 油气输导条件及运移特征
        4.4.1 侧向运移条件
        4.4.2 垂向运移条件
        4.4.3 运移特征
    4.5 保存条件
        4.5.1 盖层条件
        4.5.2 构造运动
    4.6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4.6.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4.6.2 油气成藏模式
第5章 潜伏构造带油气藏解剖
    5.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5.2 储层特征
        5.2.1 岩性特征
        5.2.2 物性特征
    5.3 圈闭类型及其演化
        5.3.1 圈闭类型
        5.3.2 圈闭演化
    5.4 油气输导条件及运移特征
        5.4.1 侧向运移条件
        5.4.2 垂向运移条件
    5.5 保存条件
        5.5.1 盖层条件
        5.5.2 构造运动
    5.6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5.6.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5.6.2 油气成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柴达木盆地北缘典型地区页岩气形成条件及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页岩气研究现状
        1.2.2 柴达木盆地页岩气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构造单元划分与构造演化
        2.1.1 构造单元划分
        2.1.2 构造演化
    2.2 地层特征与演化
        2.2.1 古生界
        2.2.2 中生界
        2.2.3 古近系、新近系
        2.2.4 第四系
第三章 沉积地质特征
    3.1 沉积环境横向展布特征
        3.1.1 沉积相类型
        3.1.2 沉积相展布
    3.2 泥页岩厚度与平面展布
        3.2.1 泥页岩厚度与埋深
        3.2.2 泥页岩展布特征
    3.3 沉积古环境特征
        3.3.1 古气候
        3.3.2 物源分析
        3.3.3 古盐度
        3.3.4 氧化还原条件
        3.3.5 古水深
第四章 页岩气形成条件
    4.1 页岩气生成特征
        4.1.1 有机质丰度
        4.1.2 有机质类型
        4.1.3 热演化程度
    4.2 储层特征
        4.2.1 矿物学特征
        4.2.2 孔渗特征
        4.2.3 孔隙类型
    4.3 含气性特征
        4.3.1 气相色谱录井
        4.3.2 现场解析
        4.3.3 等温吸附
第五章 页岩气形成控制因素
    5.1 柴北缘页岩气评价参数
    5.2 柴北缘页岩气主控因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柴北缘早中侏罗世聚煤古地理与源-汇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含煤岩系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3.2 厚煤层成因机制研究进展
        1.3.3 源—汇系统分析研究进展
        1.3.4 柴北缘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现状
        1.3.5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1.7.1 完成的工作量
        1.7.2 主要研究成果
        1.7.3 论文的创新点
    1.8 小结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区域构造背景
        2.2.1 大地构造位置
        2.2.2 构造单元划分
        2.2.3 盆地构造演化
    2.3 柴北缘侏罗纪地层
    2.4 小结
3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岩相与沉积体系
    3.1 岩相类型及其特征
        3.1.1 砾岩相
        3.1.2 砂岩相
        3.1.3 粉砂岩相
        3.1.4 泥页岩相
        3.1.5 可燃有机岩相
    3.2 岩相组合与沉积环境解释
        3.2.1 岩相组合A
        3.2.2 岩相组合B
        3.2.3 岩相组合C
        3.2.4 岩相组合D
        3.2.5 岩相组合E
        3.2.6 岩相组合F
        3.2.7 岩相组合G
    3.3 不同沉积环境的聚煤特征
        3.3.1 河流环境
        3.3.2 三角洲环境
        3.3.3 湖泊环境
    3.4 小结
4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地层分析
    4.1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地层格架
        4.1.1 关键层序界面的识别
        4.1.2 层序地层格架
    4.2 典型剖面、钻孔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分析
        4.2.1 柴北缘西部地区
        4.2.2 柴北缘中部地区
        4.2.3 柴北缘东部地区
    4.3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1 柴北缘西部地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2 柴北缘中部地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3 柴北缘东部地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4 柴北缘全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4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格架下的煤层分布
    4.5 小结
5 层序格架下的巨厚煤层成因
    5.1 煤层中的关键界面
    5.2 采样与研究方法
        5.2.1 采样与鉴定方法
        5.2.2 显微组分以及矿物的古环境指示
    5.3 鉴定结果及其解释
        5.3.1 显微组分以及矿物含量
        5.3.2 沼泽环境垂向演化过程
    5.4 巨厚煤层成因模式与层序地层解释
    5.5 小结
6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古地理重建
    6.1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沉积物源分析
        6.1.1 古流向测量
        6.1.2 砂岩碎屑组分分析
        6.1.3 重矿物以及碎屑锆石定年分析
    6.2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古地理重建
        6.2.1 古地理重建方法
        6.2.2 早侏罗世古地理特征
        6.2.3 中侏罗世层序S8 古地理特征
        6.2.4 中侏罗世层序S9 古地理特征
        6.2.5 中侏罗世层序S10 古地理特征
        6.2.6 源—汇系统沉积演化分析
    6.3 古地理格局下的聚煤特征
    6.4 小结
7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
    7.1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背景
        7.1.1 分析理论
        7.1.2 分析对象
    7.2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方法
        7.2.1 河道尺寸及粒度分析方式
        7.2.2 满岸水流量与沉积物流量评估方式
        7.2.3 年均沉积物量计算方式
        7.2.4 累计沉积物量评估方式
        7.2.5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方式
    7.3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结果
        7.3.1 河道规模
        7.3.2 满岸水流量与沉积物流量
        7.3.3 年均沉积物量与累计沉积物量
        7.3.4 源—汇系统收支比较
    7.4 源—汇系统收支状况解释
    7.5 不确定性与误差分析
    7.6 小结
8 主要认识与展望
    8.1 结论
    8.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柴达木盆地北缘腹部侏罗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 模拟原理及参数优选
    3.1 基本原理
    3.2 断层分布与抬升剥蚀
    3.3 边界条件
4 模拟结果分析
    4.1 单井热演化史
    4.2 烃源岩平面热演化特征
        4.2.1 昆特依凹陷—伊北凹陷
        4.2.2 赛什腾凹陷
5 烃源岩热演化对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的影响
6 结论

四、柴北缘西部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陆上大气田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J]. 李剑,曾旭,田继先,佘源琦,程宏岗,谢武仁. 中国石油勘探, 2021
  • [2]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A]. 熊维莉,曹艺钟,杨新峰,曹菁. 2021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册), 2021
  • [3]马海东及周缘地区Pt-E3g下地层压力特征及超压成因[D]. 何盼情.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4]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柴达木盆地中侏罗世湖-沼相沉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鱼卡凹陷大煤沟组为例[D]. 秦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6]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张卫刚. 西北大学, 2020
  • [7]柴北缘西段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D]. 王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8]柴达木盆地北缘典型地区页岩气形成条件及控制因素研究[D]. 乔世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柴北缘早中侏罗世聚煤古地理与源-汇系统分析[D]. 刘炳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10]柴达木盆地北缘腹部侏罗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影响[J]. 韩杨,高先志,周飞,王波,朱军,段立锋.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0(03)

标签:;  ;  ;  ;  ;  

柴北缘西部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