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沟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及防治措施

氧化沟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氧化沟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邢力[1](2020)在《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生活环境城镇化的提高,污水处理的标准也在日渐严苛,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厂面临着提标改造的境况。对于我国西北地区而言,水资源极度匮乏,水源的二次利用在此处更凸显出尤为强烈的需求。在提标改造的众多工艺选择中,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同时具备了倒置A2/O工艺无硝化液回流能耗低、脱氮除磷效率高的优点和MBR膜生物反应器固液分离效率高、出水稳定、控制灵活等的优点,是为目前情势下的不二之选。本实验采用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分别研究了组合工艺的启动、针对低碳氮比进水条件探究了分段进水对于组合工艺出水效果的影响、稳定运行后工艺参数改变对出水效果的影响以及MBR膜组件的出水、污染及清洗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启动阶段,由于反应器内不断增长的污泥浓度,使得反应器的污泥负荷不断降低至0.19kgCOD/(kgMLSS·d),本实验阶段后期系统一直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有机物去除能力充足;该阶段不排泥的运行策略使得反应器生化池内部的MLVSS/MLSS值由0.94下降到0.68,污泥活性下降;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出水氨氮和TN的去除率也逐渐提高,分别为86.97%和69.13%,TP的去除率由71.32%降至36.21%。(2)在采用分段进水中的单点进水方式时,COD、NH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67%、96.17%、45.20%,磷酸盐(PO43—P)的去除效果欠佳。在采用分段进水工况双点进水方式的情况以后,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着提升,在2:1、1:1、1:2三种不同的分段进水比例下,COD、NH4+-N的去除率基本没有发生变化;TN的去除率随缺氧段进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达80.69%;PO43--P的去除率随厌氧段进水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3.91%、33.25%和58.53%。考虑到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实验得出结论最佳进水方式应为两点进水,分段进水最佳进水配比为1:2。实验出水水质指标浓度低于《城市污水回用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1]规定的限值。但要使出水水质达到《景观环境水》(GBT 18921-2002)或工业用水(GBT 19923-2005)的要求,还需要探索优化除磷工艺的方法[2,3]。(3)通过改变不同的污泥龄(SRT)长度对倒置A2/O-MBR组合工艺的出水效果进行了探索;就COD的去除效果而言,SRT的改变并无显着影响,可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就氨氮(NH4+-N)和总氮(TN)而言,SRT的延长会提高二者的去除效果,但是SRT过长会适得其反,就本实验工况而言,氨氮均可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由于低碳氮比进水条件,缺氧段反硝化不完全,出水总氮偏高;就总磷(TP)而言,其出水浓度不太理想,总体满足一级B国家排放标准;故综合考量确定本实验阶段倒置A2/O-MBR组合工艺的最佳SRT为20d。(4)合理的曝气强度是倒置A2/O-MBR组合工艺正常且高效运行的前提条件,当MBR膜池中的曝气量过高或者过低时,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膜组件污染,本实验中MBR膜池合理的曝气强度为0.09Nm3/h;考虑到时间成本和膜组件成本,本实验确定的最佳出水抽停比为8min:2min,该抽停比之下膜组件的出水和污染程度增长速率均达到本实验的最佳平衡点;通过实验对MBR膜池污泥浓度和膜组件污染情况之间关系的探究表明,随着MBR膜池中的污泥浓度不断增加,MBR膜组件到达污染程度上限的时间会逐步缩短;在对到达污染程度上限的MBR膜组件进行清洗后,往往能够维持正常运行的时间也会随着污泥浓度的增长而减小,故高污泥浓度下的MBR膜组件的污染是不可逆的;膜组件的污染程度恢复会随着反冲洗时间的延长而增长,但是在当反冲洗时间到达6min及以后时,膜组件污染程度的恢复不再明显,故单纯的反冲洗并不能完全去除膜组件的污染情况,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以保证膜组件的正常出水;通过使用0.2%NaClO溶液的离线清洗,可以再很大程度上缓解MBR膜组件的污染情况,前4次清洗恢复程度可达到98.7%±0.1%。后期清洗效果将大大降低。

张跃瀚[2](2020)在《SBR微膨胀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文中提出活性污泥法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污水处理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此方法有两个缺陷,其一为污泥容易恶化膨胀;其二为处理工艺成本略高。微膨胀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污水处理新方法,污泥微膨胀理论由彭永臻教授首次提出,原理是通过控制曝气量与曝气时长来调低溶解氧浓度,与菌胶团细菌相比,丝状菌对溶解氧的亲和力格外强,而且其比表面积更大,相比之下,低DO浓度的环境更适宜丝状菌繁殖,进而发生丝状菌污泥膨胀,控制膨胀程度不会导致污泥流失。同时利用其比菌胶团细菌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的特性[1-3],达到改善出水水质,节能的目的。该理论自提出以来被大量学者专家进行深入研究,但是由于该理论提出时间短,目前关于微膨胀活性污泥法的详细启动条件,以及低温条件下微膨胀活性污泥法的实现尚无全面、系统的报道。本文采用SBR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研究了微膨胀活性污泥法的启动和维持条件,主要运行参数有运行模式、溶解氧DO值(DO<0.8 mg/L)、污泥负荷Ns、温度等,并在成功启动污泥微膨胀状态的同时尽可能的优化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为污泥微膨胀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此外,成功启动微膨胀活性污泥法的同时,对溶解氧值(Do<0.5mg/L),污泥负荷Ns,温度等进行优化,并尽可能优化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从而达到为污泥微膨胀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全程好氧模式中,常温条件下,Ns与驯化污泥时保持不变为0.4 kg COD/(kg MLSS·d),污泥中主要细菌的识别对进一步完善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1)在整个有氧模式下,在室温下,NS和驯化污泥在0.4 kg时保持不变。DO为0.5mg/L时并不能成功启动微膨胀活性污泥法,SVI维持在100左右,DO为0.3 mg/L时Ns保持不变污泥则会恶性膨胀。同等条件下采用A/O模式,DO为0.3 mg/L时,污泥恶化膨胀15天左右,SVI慢慢恢复至186左右,污泥微膨胀状态可成功启动;(2)全程好氧模式下,DO为0.3mg/L和Ns为0.3 kg COD/(kg MLSS·d)的协同作用下,经过了短期的恶性膨胀后微膨胀活性污泥法可成功启动,并稳定维持30d;A/O模式下低DO与低Ns协同左右也可达成微膨胀状态,但受Ns变化影响较全程好氧模式更小。(3)微膨胀活性污泥法成功启动后,两种模式的NH4+-H与COD去除效果均不错,但TN和PO43--P的去除情况A/O模式更好一些。采用增加后置缺氧段,即变为A/O/A模式,并延长好氧段曝气时长,可大幅提升TN及PO43--P的去除率。DO为0.3mg/L和Ns为0.3 kg COD/(kg MLSS·d)的协同条件下,TN和PO43--P去除率分别提升至90%左右。(4)在A/O运行模式下,单纯低温或高温都未引发污泥膨胀。低温条件下,降温幅度影响污泥膨胀速度,降温幅度越大,膨胀速率越高;7oC条件下COD,NH4+-H,TN去除率降低明显,PO43--P去除率升高;通过增加曝气时长以及缺氧段时长可提高N去除率。不同的低温条件下,DO为0.3mg/L时,需要不同的Ns与之协同作用从而成功启动微膨胀活性污泥法;在7度的极低温度下,DO需增致0.5mg/L,并与0.03kg/(kg·d)的Ns协同作用从而可以成功启动微膨胀活性污泥法。

陈奔[3](2019)在《活性污泥异质性识别、微生物衰退/功能分布及其应用原理》文中认为活性污泥法是广泛应用于废水污染控制中的一种生物处理方法,随着活性污泥法的发展,活性污泥的性质和功能化对废水处理过程的影响越来越显着。活性污泥性质、功能识别和分离对于研究活性污泥法的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理解活性污泥性质和功能有助于实现污泥分质利用和管理,从而提高活性污泥的水处理效率。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活性污泥的异质性、微生物衰退/功能分布及其应用原理进行研究。为了探索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的活性污泥及微生物的性质/功能变化以及实现基于污泥性质/功能的选择性分离技术的可行性,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提出了微生物类凋亡衰退染色及衰退程度的评价方法,通过富集筛选的方法分离得到降解焦化废水中关键污染物苯酚的两株微生物Ochrobactrum sp.和Micrococcus sp.,将其作为模式菌提出了污泥中微生物的类凋亡衰退概念,并创建了以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为主的污泥中微生物类凋亡细胞分布的检测方法。其次,为了研究污泥性质在重力场和流体场中的分布,通过重力场及流体场分离焦化废水好氧活性污泥得到性质差异化的样本,通过分析和表征所分离得到的不同污泥样本的污泥体积指数(SVI)、粒径分布、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多糖组成、污泥比耗氧速率及脱氢酶活、类凋亡衰退程度、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功能预测,证明了基于重力场的污泥异质性存在。最后,在污泥异质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探究流体力场对不同性质活性污泥的选择分离作用。在流化床分离区的特定深度区域进行了相分布的数值模拟,分析了从特定区域内排出混合液来实现选择性排泥控制的可行性,选择性排泥策略对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上述研究工作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探索Annexin-V-FITC用于细菌细胞类凋亡染色的可行性实验验证,发现染色过程的屏障在于细菌细胞壁的孔径对AVF分子存在的空间位阻作用,提出了通过乙醇+溶菌酶处理联合AVF染色的微生物类凋亡衰退评价方法。同时发现,微生物或污泥的类凋亡衰退,采用上述染色法结合流式细胞术用于实际污泥衰退的评价也具备有效性。2.发现了污泥聚集能力的异质性、微生物衰退和功能异化分布于重力场的沉降过程中,慢速沉降污泥可能是由快速沉降污泥或中速沉降污泥衰退形成。(1)针对重力沉降分离得到的三种不同沉降速率(<5 m/h,5 m/h-10 m/h,>10 m/h)的污泥S,M及F的平均粒径及SVI差异产生原因,进行了EPS分布组成、污泥活性、污泥表面性质、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表征和计算,发现快速沉降泥由于其EPS中具有的高蛋白质/多糖,使得絮体疏水性更强,被水结合的能力弱于粒径小沉降慢的污泥;同时快速沉降泥的微粒间内部相互作用势能相对于慢速沉降泥表现出更强的聚集作用,因此表现出更弱的水结合能力以及更大的粒径,从而导致了污泥的沉降快和结构紧实的特点。实验结果证明了污泥的聚集性分布于重力场中。(2)发现了污泥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及活性分布于不同沉降速率的污泥絮体中,针对污泥中微生物的生理状态和功能分布,对重力场分离的污泥进行了类凋亡衰退程度分析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发现,慢速沉降泥中微生物类凋亡衰退细胞分布(apopotosis-like decayed cells distribution,ALDCD)达到19.52%,而快速沉降泥泥的ALDCD仅有16.88%;同时,三种重力分离污泥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表明:中速沉降泥的微生物分布是快速沉降泥向慢速沉降泥中微生物分布的过渡,污染物的降解和生物氧化高度相关的功能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在快速沉降泥中的相对丰度比其他污泥高出2.0%-31.6%。类凋亡衰退程度的差异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过渡性分布证实了慢速沉降泥是相对衰退和功能退化的污泥,而快速沉降泥则是相对成熟和高效降解功能的污泥。通过重力场分离得到的污泥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污泥中微生物衰退、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分布关系相对应。3.流化床反应器流体力场可以实现活性污泥的性质分离,提高废水处理效率。(1)发现流化床分离区不同深度的污泥的活性、粒径分布、SVI等污泥性质存在异质性。根据污泥粒径的分布,将反应器内污泥假定为仅含三种粒径分布(10.56-81.42μm,81.42-104.63μm和104.63-257.94μm)的组成污泥(a,b,c),并提出取样污泥用组成污泥表示的比例矩阵;而针对污泥活性的差异分布,进行了类凋亡衰退及微生物群落分析,发现了流化床表层污泥的ALDCD在分离区污泥中的占比最高;同时焦化废水关键功能微生物在分离区深层污泥中分布的丰度显着高于分离区表层污泥中相应微生物丰度;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预测证明靠近分离区顶部的污泥已经不再适应焦化废水好氧生物降解的环境,是局部腐坏衰退和功能退化的污泥,应当优先排出。(2)在污泥异质性及微生物衰退在物理场中差异化分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应器中实现衰退污泥选择性分离的可行性探索。以前述a,b,c三类组成污泥为计算的固体对象,CFD数值模拟发现在流化床分离区内部存在局部空间处小粒径污泥的相对富集,与旋流分离器联用可以达到小粒径污泥的选择性分离。在恒定SV30的工况控制下评估选择性排泥策略的影响发现,总污泥活性和总污泥浓度将分别提高4.48%和4.77%,与传统无选择性地排泥相比,系统中总的污泥处理污染物的能力将提高9.47%,说明通过污泥的管理可以显着提高反应器的污水处理效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于活性污泥法的废水生物处理过程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废水组成的复杂化发展,未来的活性污泥法应当关注活性污泥性质及其中微生物的衰退和功能的变化,通过污泥性质差异实现高活性及功能化的污泥分质管理,从而有效提高污水生物处理效率。

谢东[4](2019)在《某县城高氨氮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设计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部分城镇污水厂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需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以满足发展需求。本文针对某县城区高氨氮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运行中的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扩建工程的具体设计内容及方案进行论述,分别从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突出解决的问题、设计方案的研究论证、具体设计内容、扩建前后的处理效果分析、问题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特别针对该县城高氨氮污水处理厂扩建内容及工艺方案的设计比选进行了详细阐述,从而实现该县城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的目标,最终实现有效解决该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该县该污水处理厂的远期规划目标。根据国家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结合该县《城市总体规划》中近、远期规划的具体内容,综合该县人口及工业企业排水现状,经过分析预测最终确定本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近期(2020年)为2.8万m3/d,远期(2030年)为4.8万m3/d,其中现有污水厂处理能力为0.8万m3/d,近期(2020年)新增处理规模2.0万m3/d,远期(2030年)新增处理规模2.0万m3/d,处理后尾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后进行排放。对原有污水处理厂处理结果的长期调研结果显示,扩建前原污水厂进水水质分别为CODcr≤550mg/L、BOD5≤250mg/L、SS≤250mg/L、NH3-N≤85mg/L、TN≤100mg/L,对比一般生活污水进水水质可知,该县市政污水收集口污水中CODcr、NH3-N、TN含量明显高于一般生活污水,属于典型的高浓度氨氮污水。根据该县城污水处理厂具体规划内容及要求,扩建后主要尾水水质指标分别为CODcr≤60mg/L、BOD5≤20mg/L、SS≤20mg/L、NH3-N≤8mg/L、TN≤20mg/L,满足国家有关城镇污水处理一级B的排放标准。文中针对该县水质氨氮、总氮及总磷浓度较高的特点,分析了形成该水质特点的原因以及相关处理工艺,重点对比底曝式氧化沟、A/A/O工艺、SBR工艺、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的具体特点,结合尾水排放要求,最终在结合原有污水厂建设基础上确定采用底曝式氧化沟生物处理工艺,其中污泥处理为机械浓缩+板框压滤处理工艺作为扩建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工艺。此外,论文在确定具体工艺基础上对处理单体粗格栅、污水提升泵房、配水井、氧化沟、终沉池、接触池、加氯、加药间、污泥泵房、贮泥池、污泥脱水机房、乙酸钠投加车间、变配电室、鼓风机房、附属建筑均直接利用现有污水处理厂建筑物等单体的设计参数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针对该县污水高氨氮、高总氮的特点,结合之前提高此类污水处理措施,氧化沟工艺设计基本参数为设计流量20000m3/d,污泥龄25.4·d,BOD污泥负荷为0.048kg BOD5/kg MLSS·d,TN污泥负荷为0.017kg TN/kg MLSS·d,混合回流比为400%等。通过与之前处理工艺的效果对比,最终出水水质设计及方案论证结果对比显示,CODcr、TP实际值较设计值偏差较大,除TP外,基本上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扩建后工艺和处理能力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和提升,可实现扩建后的处理目标。文末通过对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针对该县城污水水质的特点及提标改造后存在的问题,扩建工程实际运行后出水水质基本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整体运行效果良好,满足该县城未来发展需求和远期规划目标。

方雷[5](2019)在《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生物泡沫的成因及控制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乌鲁木齐市某采用氧化沟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在冬季生物泡沫现象严重干扰正常运行,影响出水水质的问题,采集氧化沟活性污泥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引起该厂生物泡沫的生物学成因。分析厌氧生物选择池对生物泡沫的影响,同时采用加强排泥、增大曝气量和人工打捞等措施,研究不同控制对策对该厂生物泡沫的控制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出水COD、BOD5、SS、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7%、93.5%、95.7%和91.7%,出水水质均达到了设计排放标准(城镇污水排放一级B标准)。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为81.7%和65.2%,在冬季低水温期NH4+-N的去除率明显降低,导致TN出水浓度超标。(2)该厂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间发生生物泡沫现象,同时活性污泥发生膨胀。污泥和生物泡沫污泥的革兰氏染色镜检显示,该厂活性污泥的膨胀类型为丝状膨胀。(3)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8.25%48.96%)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8.00%38.59%)是该厂活性污泥的主要细菌门,微丝菌属(Microthrix)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是其主要细菌属。微丝菌属的相对丰度在2018年冬春季低水温期由2017年夏季的1.33%增长至8.39%18.74%,导致该厂生物泡沫现象爆发。黄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在夏季沉降性能良好的污泥中为1.06%,而在2017年2018年冬季的污泥中高达5.04%13.76%和6.908.58%,其相对丰度的增长对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和生物泡沫现象有不利影响。(4)子囊菌门(Ascomycota)(59.81%84.63%)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7.84%21.64%)是该厂活性污泥的主要真菌门,子囊菌属(norankAscomycota)和毛孢子菌属(Trichosporon)是其主要真菌属。毛孢子菌属在生物泡沫发生期出现明显增殖。(5)厌氧生物选择池对细菌群落的影响较小,对发泡微生物微丝菌属和黄杆菌属均无明显抑制作用;真菌群落受厌氧生物选择池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子囊菌属明显受到抑制。采用加强排泥、增大曝气量等工程措施,对生物泡沫现象的控制效果不明显。采用人工打捞二沉池浮泥的方式减轻生物泡沫对运行造成的影响,效果明显,但存在出水SS超标,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生物泡沫。

林琳琳[6](2018)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泡沫污泥形成机理及调控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泡沫污泥是影响活性污泥法稳定运行的主要存在问题。本研究主要针对福州市五座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泡沫污泥问题进行调研,从泡沫污泥的基本性质、发泡菌群的种类以及污水处理厂运行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等多角度研究污水厂泡沫污泥的发生机制,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控制措施。首先,污泥的组分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污泥在上浮过程中易携带部分无机物质、金属离子缺失的絮体和分泌高EPS含量的菌群;污泥的比耗氧速率测试结果表明泡沫污泥中的微生物保持一定的活性;泡沫污泥的上浮率测试结果表明不同调研点的泡沫污泥中存在不同含量的难溶于水且密度小的稳定物质,且上浮率与EPS的含量呈现较大的正相关性。其次,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污水处理厂发泡时期的泡沫污泥和活性污泥,以及未发泡时期的活性污泥样品进行了 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泡沫污泥中富集了部分菌群,其中洋里一期,金山,祥坂和侯官主要富集了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abacteria),洋里三期和洋里四期主要富集了放线菌门(Acttinabacteria);LEfSe(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分析结果显示,泡沫污泥中Mycobacterium,Mycobacteriaceae,Nocardiaceae,Actinomycetales,Chryseobacterium,Flavobacterium,Ormithobacterium,Flavobacteriaceae以及Portibacter等菌群在泡沫污泥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Mycolata(包括Mycobacterium和Nocardia e包括)为分枝菌酸产生菌,在五座污水处理厂泡沫污泥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和富集;继而对其形态学进行鉴定,发现Type 1863,Type0092,Haliscomenbacter hydrossis,Nocardiaforms以及Nostocoida limicolaII等丝状菌。最后,对各污水处理厂中的废水水质、系统设计参数以及工艺运行状态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并结合菌群鉴定结果进行RDA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结果表明,侯官大量增殖的丝状菌直接导致了高的SVI,而其优势菌群与SRT呈正相关关系,与溶解氧呈负相关关系,即长SRT和过低的DO可能导致了侯官污泥膨胀的发生;另外,洋里一期、金山以及祥坂泡沫污泥的产生与进水SS及MLSS呈较显着的正相关性;而洋里二、三期泡沫的产生则与温度与DO呈一定的正相关性。并针对各污水处理厂的优势菌群及实际运行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调控措施。本研究从微观角度研究了污水厂泡沫污泥的基本性质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从宏观角度跟踪调研了泡沫污泥的影响因素,从而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调控措施,为实际工程中泡沫污泥的预防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雪[7](2014)在《氧化沟处理造纸废水活性污泥膨胀的引发与控制》文中研究指明造纸工业所产生的废水是一种水量大、色度高、悬浮物含量大、有机物浓度高、组分复杂的难处理有机废水。本论文主要是用氧化沟处理造纸废水引发污泥膨胀并对其进行控制,测定出水水质以此来确定引发污泥膨胀和控制污泥膨胀的相关工程参数,寻找到不同引发因素下的治理方法,使其经济有效的治理污泥膨胀。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过程中一种常见现象,尤其是以丝状菌污泥膨胀最多,活性污泥膨胀后,由于污泥的种群和沉降性能发生改变,造成废水的处理能力也会下降。本文主要对进水有机负荷的降低、溶解氧DO的减少及pH的降低所引起的污泥膨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有机负荷运行到第九天、降低溶解氧运行到第九天、降低pH运行到第七天都引发了污泥膨胀。三种因素引起的膨胀,时间长短不同,膨胀程度不同,所需的治理时间也不同。治理污泥膨胀的方法很多,就以上三种因素引发的污泥膨胀本文主要通过(1)提高之前降低的单一因素并改变运行方式治理污泥膨胀;(2)投加聚合氯化铝治理污泥膨胀;(3)添加生物絮凝剂治理污泥膨胀;(4)投加H2O2治理污泥膨胀。治理有机负荷引发的污泥膨胀,方法一:提高有机负荷并改变运行方式运行到第7天时,SV30降低为22%,SVI降低为109mL·g-1,COD去除率为83.03%,总蛋白0.028mg·mL-1,比耗氧速率SOUR为0.6578mgO2·(mgMLSS·h)-1,此时污泥丝状膨胀得到了较好的抑制;方法二:提高有机负荷的同时投加絮凝剂,运行5天,SV30降低为22%,SVI降低为109mL·g-1,COD去除率为83.66%,总蛋白0.022mg·mL-1,比耗氧速率SOUR为0.5035mgO2·(mgMLSS·h)-1,此时污泥丝状膨胀抑制较第一种方法时间短效果好。治理溶解氧DO引发的污泥丝状膨胀,方法一:提高溶解氧DO并改变运行方式运行到第8天的时候,SV30降低为为20%,SVI降低为109mL·g-1,COD去除率为91.94%,总蛋白0.0479mg·mL-1,比耗氧速率SOUR为0.6586mgO2·(mgMLSS·h)-1,此时污泥丝状膨胀得到了较好的抑制;方法二:提高溶氧的同时投加生物絮凝剂,运行到第6天,SV30降低为为30%,SVI降低为146mL·g-1,COD去除率为83.78%,总蛋白0.0326mg·mL-1,比耗氧速率SOUR为0.3875mgO2·(mgMLSS·h)-1,和第一种方法相比,有略微的优势,可以看出由溶解氧造成的污泥丝状膨胀,提高DO到正常的范围是关键因素。治理pH引发的污泥丝状膨胀,方法一:提高pH并改变运行方式运行到第17天的时候,SV30降低为32%,SVI降低为130mL·g-1,COD去除率为80.39%,总蛋白0.0483mg·mL-1,比耗氧速率SOUR为0.3978mgO2·(mgMLSS·h)-1,此时污泥丝状膨胀得到了较好的抑制;方法二:提高pH的同时加入3.5g H2O2·(kgMLSS·d)-1运行到第11天的时候,SV30降低为25%,SVI降低到124.45mL·g-1,COD去除率为89.21%,总蛋白0.0423mg·mL-1,比耗氧速率SOUR为0.2672mgO2·(mgMLSS·h)-1,方法二较方法一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抑制丝状菌的生长,更有利于厂里的运行。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低溶解氧DO和低有机负荷引发的污泥丝状膨胀,治理时可以在一个污泥龄内完成,低pH引发的污泥丝状膨胀,治理时需要长达两个污泥龄完成。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有机负荷和溶解氧的降低对污泥中微生物的影响不致命,及时发现可以在一定时间里改善微生物的活性,而由pH引发的污泥膨胀,微生物活性的恢复只能靠自身的代谢更新。

杨亚红[8](2014)在《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孔曝气氧化沟将鼓风曝气技术与氧化沟工艺相结合,具有供氧效率高、工艺简单、运行灵活方便等特点,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微孔曝气氧化沟的节能效率和除污性能对污水处理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目前常规微孔曝气氧化沟曝气区和推流区(非曝气区)的流速相同,推动能量消耗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通过改变沟道断面尺寸,以达到改变沟道流速的目的。在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建立了一套配备有厌氧选择池的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中试试验系统,用于处理实际的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为50m3/d。经过两年的现场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新型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实现了变速节能运行。采用CFD模拟、示踪法和ADV流速仪现场测定三种方法对变速氧化沟内的流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三者流速分布吻合较好,沟宽比值与所对应的流速反比值接近,实现了变速运行。(2)当推流区和曝气区断面水平平均流速控制在0.15m/s和0.07m/s时,未发生污泥沉积现象,远小于目前氧化沟设计规定的0.3m/s流速,在较低的推流速度下,形成的絮体尺度大于常规氧化沟。上述表明:低速氧化沟不仅水力节能,且有利于在沟内形成较大的污泥絮体,为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创造了良好的微环境条件。(3)当HRT为14h、SRT为15d、水温1528℃、平均有机负荷为0.07kgBOD5/kgMLSS·d(氧化沟规程中要求0.040.11kgBOD5/kgMLSS·d)的条件下,COD、NH3-N和TN的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能达到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TP能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结果,且部分时段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4)循环型氧化沟的A/O容积比由曝气区末端(曝气区向推流区过渡断面)的DO浓度控制。当曝气区末端的溶解氧浓度分别为1.5、1.2、0.9、0.6和0.3mg/L时,对应的氧化沟A/O容积比为0、0.3、1.8、4.0和9.7,出水氨氮浓度分别为0.21、0.16、0.25、7.33和17.15mg/L,出水硝氮浓度为25.33、19.22、9.23、6.11和1.07mg/L。DO浓度控制在0.9mg/L时,出水TN浓度最低,对应的由SND对脱氮贡献率为36%。(5)污泥中微丝菌的存在对氧化沟脱氮除磷有一定影响。通过对微丝菌含量高的浮泥和含量低的混合液的最大比硝化、反硝化和释磷吸磷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微丝菌含量较高的浮泥的最大比氨氧化和最大比亚硝酸盐氧化速率分别为1.15mgNH4+-N/gVSS·h和0.87mgNO2--N/gVSS·h,而混合液的速率分别为2.05mgNH4+-N/gVSS·h和与1.65mgNO2--N/gVSS·h;浮泥最大比反硝化(快速、慢速,内源)速率分别为8.37、2.49和0.53mgNO3--N/gVSS·h,混合液最大比反硝化速率分别为4.98、1.94和1.07mgNO3--N/gVSS·h;此外,两者的释磷和吸磷也存在较大差异,前者的最大比释磷和吸磷速率分别为0.64和1.06mgPO43--P/gVSS·h,后者为2.86和2.63mgPO43--P/gVSS·h。以上结果说明微丝菌含量高的污泥其硝化能力较弱,而反硝化能力较强(对碳源的利用能力较强;厌氧释磷阶段,污泥中的微丝菌会和聚磷菌竞争易降解有机物,减少了聚磷菌的可利用碳源,对后续除磷有一定的影响。(6)VFA的组成对释磷吸磷有一定的影响。分别以乙酸和丙酸作为基质测定各自最大比释磷和吸磷速率,其中乙酸的最大比厌氧释磷、好氧吸磷和反硝化吸磷速率分别为4.29、3.66、1.93mgPO43--P/gVSS·h;丙酸为2.60、1.44、0.83mgPO43--P/gVSS·h;另外,对上述两种基质在厌氧环境下的△P/△HAC和△P/△HPr的比值测定,其值分别为0.305和0.006。上述结果表明乙酸为基质更有利于聚磷菌的释磷和吸磷。(7)不同电子受体对磷去除有重要影响。以氧、硝氮和亚硝氮为吸磷阶段电子受体时,其吸磷速率大小依次为9.72、4.32、3.98mgPO43--P/gVSS·h;且硝氮、亚硝氮消耗量和吸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硝氮和亚硝氮在缺氧区的吸磷速率/硝氮消耗量比值分别为0.96和0.49mgPO43--P/mgN。氧作为电子受体吸磷能力最强,但硝氮和亚硝氮在缺氧阶段可作为电子受体,其中硝氮作为电子受吸磷能力更强。通过中试变速氧化沟系统分区理论的研究和桂林七里店污水厂的微孔曝气氧化沟系统进行诊断,建议将七里店污水厂微孔曝气氧化沟现有的一个A:O运行模式改造为两个分段A:O供氧模式(A:O容积比调整为1:1.2),并提高氧化沟出水口DO浓度到0.5mg/L以上,,可抑制二沉池中氨氮和磷酸盐的释放,改善出水水质。

朱振华,刘莹[9](2013)在《氧化沟工艺污泥膨胀原因分析与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污泥膨胀的发生,针对氧化沟工艺,以昌平污水处理中心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发生的污泥膨胀为例,对设计工艺和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进水水质、水温、pH、溶解氧含量、污泥负荷以及营养物质都与污泥膨胀有着密切的联系。针对污泥膨胀的原因及相关的机理,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控制进水水质、适当增加溶解氧含量以及加大排泥,污泥膨胀可得到有效控制。

钟茂法[10](2013)在《DE型氧化沟处理乌鲁木齐城市污水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乌鲁木齐河西污水处理厂10×104m3/d的DE型氧化沟为研究对象,对BOD5、COD、SS、TN、NH4+-N、TP主要污染指标监测分析。研究了水温、污泥负荷、COD负荷、污水可生化性能、HRT、DO等影响因子对上述主要污染指标去除效果的影响,以期为水厂的二期扩建提供参考,并对DE型氧化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研究结论如下:(1)整个研究期间DE型氧化沟对BOD5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均值为15.7mg/L,平均去除率为94.1%。BOD5去除效果还受到其它影响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水温为19.625.4℃、污泥负荷为0.0450.122kgBOD5(/kg MLSS d)、HRT为1322.7h时,出水BOD5平均浓度为9.8mg/L,平均去除率达95.7%。(2)COD的去除受到水温的影响比较明显,在水温较低的3、4月,出水COD均值高达109.7mg/L。除水温外COD的去除还受COD负荷、HRT的影响,当水温在22.425.4℃、HRT在11.521.4h、COD负荷在0.1080.221kg COD/(kgMLSS d)时,出水均值为56.7mg/L,平均去除率为89.3%。(3)在实施化学除磷的情况下也未能对TP取得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均值为1.6mg/L。而由于聚合硫酸铁的加入SS取得了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均值为19.5mg/L,平均去除率为94.5%。(4)DE型氧化沟对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整个研究期间出水TN、NH4+-N分别为18.0mg/L和4.5mg/L。氮的去除还受到水温、HRT及DO等影响因素的影响,当上述影响因素分别处于1823.5℃、20.129.4h、1.52.2mg/L时,出水中TN、NH4+-N分别为12.3mg/L和3.8mg/L。(5)运行中氧化沟出现的非丝状菌膨胀是由低温所致,终沉池中出现的两次污泥上浮分别是由非丝状菌膨胀和反硝化作用所致。(6)终沉池时常出现的黑色带有恶臭味的浮泥是由终沉池底部污泥腐化所致。

二、氧化沟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化沟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水环境现状
        1.1.1 国外水环境现状及治理状况
        1.1.2 国内水环境现状及治理状况
        1.1.3 城镇污水处理现状
    1.2 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理论及研究现状
        1.2.1 脱氮基本理论
        1.2.2 除磷基本理论
        1.2.3 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研究现状
        1.2.4 膜生物反应器
        1.2.5 低C/N比污水处理现状
    1.3 生物处理与膜法组合工艺研究与应用现状
        1.3.1 A~2/O-MBR工艺及其改进工艺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课题研究内容
        1.4.3 本课题的实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艺流程与实验装置简介
    2.1 实验工艺流程简介
    2.2 实验装置简介
    2.3 实验装置特点
    2.4 MBR膜组件简介
    2.5 原水水质及接种污泥
    2.6 水质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第三章 倒置A~2/O-MBR组合工艺的启动及特性研究
    3.1 倒置A~2/O-MBR组合工艺的启动
        3.1.1 启动装置
        3.1.2 启动方式
    3.2 倒置A~2/O-MBR组合工艺的启动阶段的运行效果
        3.2.1 COD的去除效果
        3.2.2 氨氮的去除效果
        3.2.3 总氮(TN)的去除效果
        3.2.4 磷的去除效果
    3.3 倒置A~2/O-MBR组合工艺的启动阶段活性污泥的变化
        3.3.1 污泥沉降性的变化
        3.3.2 污泥浓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段进水对倒置A~2O-MBR组合工艺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探究
    4.1 实验条件
    4.2 单点进水工况
    4.3 双点进水工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污泥龄对倒置A~2/O-MBR组合工艺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5.1 实验运行条件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BR膜组件污染因素及膜组件清洗效果的研究
    6.1 MBR膜组件膜污染的情况探究
        6.1.1 MBR膜池中曝气量对膜组件污染程度的影响
        6.1.2 MBR膜组件出水抽停比对膜污染程度的影响
        6.1.3 MBR膜池中污泥浓度对膜组件污染程度的影响
    6.2 膜组件污染的清洗方法与清洗效果的分析
        6.2.1 反冲洗
        6.2.2 离线化学清洗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SBR微膨胀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污泥微膨胀的研究现状
        1.2.1 污泥微膨胀理论的发现与提出
        1.2.2 微膨胀活性污泥法的定义
        1.2.3 影响微膨胀活性污泥法的因素
        1.2.4 低溶解氧微膨胀活性污泥法的理论基础
        1.2.5 低溶解氧下丝状菌适度生长的理论解释
        1.2.6 低溶解氧微膨胀活性污泥法节能的理论解释
        1.2.7 污泥恶化膨胀的预防与修复措施
    1.3 污泥状态的调节措施
    1.4 课题研究内容
    1.5 课题研究的思路
    1.6 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1.7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图
    1.8 微膨胀活性污泥法应用现状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水质分析方法
    2.1 实验装置
    2.2 实验水质与实验污泥
    2.3 分析项目和检测方法
        2.3.1 水质指标的分析
        2.3.2 活性污泥中丝状微生物的鉴别
第三章 全程好氧模式与A/O模式污泥微膨胀的启动条件
    3.1 全程好氧模式微膨胀活性污泥法在SBR反应器中的研究
    3.2 A/O模式微膨胀活性污泥法在SBR反应器中的实现
    3.3 低溶解氧协同低有机负荷条件下污泥微膨胀的启动和维持
        3.3.1 全程好氧模式低溶解氧协同低有机负荷实现污泥微膨胀
        3.3.2 A/O模式低溶解氧协同低有机负荷实现污泥微膨胀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污泥微膨胀对污染物的去除特性
    4.1 两种模式下污泥微膨胀状态下COD的去除效果比较
    4.2 两种模式下污泥微膨胀状态下NH_4~+-N的去除效果比较
    4.3 两种模式下污泥微膨胀状态下PO43-P的去除效果比较
    4.4 两种模式下污泥微膨胀状态下TN的去除效果比较
    4.5 A/O模式下对NH_4~+-N,TN去除效果的提升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温对污泥微膨胀状态的影响
    5.1 三个反应器受降温波动的影响以及微膨胀活性污泥法启动条件
        5.1.1 降温波动对SBR2反应器中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5.1.2 降温波动对SBR3反应器中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5.1.3 降温波动对SBR4反应器中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5.2 单一反应器连续降温对污泥状态的影响
    5.3 各温度下微膨胀活性污泥对污染物去除的效果
        5.3.1 降温条件下达到微膨胀状态对COD去除
        5.3.2 降温条件下达到微膨胀状态对NH_4~+-N的去除
        5.3.3 降温条件下达到微膨胀状态对PO43-P的去除
        5.3.4 降温波动对TN的去除影响
    5.4 针对低温微膨胀状态对NH_4~+-N的去除率低的方法
    5.5 针对低温微膨胀状态对TN的去除率低的方法
    5.6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活性污泥异质性识别、微生物衰退/功能分布及其应用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活性污泥法及其对水处理的意义
        1.2.1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
        1.2.2 活性污泥中的生命认识
        1.2.3 污泥活性老化/衰退对水处理的影响
    1.3 活性污泥的性质及功能
        1.3.1 活性污泥的性质
        1.3.2 活性污泥的功能
    1.4 污泥中微生物的组成,状态及功能异化
        1.4.1 微生物的组成
        1.4.2 微生物的生理状态
        1.4.3 基于微生物演化的污泥功能转变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5.1 目的和意义
        1.5.2 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化学试剂
        2.1.2 常用实验耗材
        2.1.3 实验仪器设备
    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1 基于重力场分离的污泥采样策略
        2.2.2 流化床反应器分离区不同深度的污泥采样策略
    2.3 苯酚降解菌的筛选及培养
    2.4 分析方法
        2.4.1 污泥的基本参数
        2.4.2 污泥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及污泥的活性
        2.4.3 污泥的表面性质
        2.4.4 污泥的胞外聚合物(EPS)含量
        2.4.5 微生物细胞类凋亡衰退染色
        2.4.6 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2.5 流化床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2.5.1 研究对象
        2.5.2 数值模拟方法
        2.5.3 流化床网格划分及模型选择
        2.5.4 计算的操作条件、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2.5.5 数值求解
第三章 活性污泥中类凋亡细菌染色方法的建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Ochrobactrum sp.和Micrococcus sp.的苯酚降解性能
        3.3.2 采用乙醇+溶菌酶联合AVF染色的类凋亡衰退检测
        3.3.3 饥饿处理的Ochrobactrum sp.和Micrococcus sp.细胞PI和AVF染色对比
        3.3.4 细菌类凋亡细胞染色的假设机制
        3.3.5 热处理以及厌氧-好氧交替诱导污泥衰退的类凋亡染色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活性污泥性质及功能在重力场中的差异分布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取样器重力分离污泥的基本性质
        4.3.2 重力分离污泥的污染物去除性能及活性异质
        4.3.3 重力分离污泥的表面性质及内部粒子相互作用计算
        4.3.4 重力分离污泥的微生物类凋亡差异
        4.3.5 重力分离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组成
        4.3.6 基于微生物群落结构预测的污泥功能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活性污泥性质及功能在流化床分离区不同深度的差异分布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污泥取样及污泥性质表征测定
        5.2.2 污泥对污染物的降解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分离区深度污泥的常规性质
        5.3.2 流化床分离区不同深度污泥的污染物降解能力及活性分析
        5.3.3 不同深度的污泥类凋亡衰退程度分析
        5.3.4 不同深度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流化床的污泥分布以及选择性排泥的影响评估
    6.1 引言
    6.2 CFD数值模拟过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流化床内流体运动状态
        6.3.2 流化床分离区的相分布
        6.3.3 分离区不同纵向深度的不同粒径污泥的分布及比例
        6.3.4 分离区不同水平向截线的不同粒径污泥的分布相比例
        6.3.5 活性污泥反应系统中污泥总活性及总处理能力评估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附表

(4)某县城高氨氮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设计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项目背景及意义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2.1 给水现状
        1.2.2 排水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项目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
    1.5 小结
2 污水厂现状分析
    2.1 污水厂建设概况
        2.1.1 污水厂建设背景及规模
        2.1.2 提标改造建设情况
    2.2 提标改造后污水处理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2.1 水量问题
        2.2.2 水质问题
    2.3 小结
3 扩建工程内容及方案论证
    3.1 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3.1.1 高浓度氨氮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3.1.2 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3.2 规模分析确定
        3.2.1 排水系统
        3.2.2 污水系统分区
        3.2.3 区域人口分析
        3.2.4 水量预测分析
        3.2.5 设计规模确定
    3.3 排放标准的确定
        3.3.1 尾水排放标准
        3.3.2 污泥出路
    3.4 进水水质分析论证
    3.5 方案论证
        3.5.1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
        3.5.2 工艺方案论证
        3.5.3 工艺方案论证确定
        3.5.4 出水消毒方案论证确定
        3.5.5 污泥处理方案论证确定
    3.6 小结
4 工程设计具体内容
    4.1 设计原则
    4.2 总平面布置
    4.3 工程外部条件
    4.4 工艺设计
        4.4.1 主要设计参数
        4.4.2 主要处理建构筑物工艺设计
        4.4.3 尾水排放设计
        4.4.4 厂区管道设计
        4.4.5 厂区给排水及消防
    4.5 小结
5 运行效果分析
    5.1 实际运行数据统计分析
        5.1.1 实际进水水质分析
        5.1.2 实际出水水质分析
    5.2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5)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生物泡沫的成因及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生物泡沫的成因研究
        1.2.1 水温
        1.2.2 pH
        1.2.3 溶解氧
        1.2.4 污泥龄
        1.2.5 污泥负荷
        1.2.6 底物种类
        1.2.7 曝气方式
    1.3 生物泡沫的控制对策研究
        1.3.1 物理法控制对策
        1.3.2 化学法控制对策
        1.3.3 生物法控制对策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乌鲁木齐市某污水处理厂样本采集
        2.1.1 污水处理厂基本概况
        2.1.2 活性污泥样本采集
    2.2 水质及污泥沉降性能监测方法
        2.2.1 水质及运行参数监测方法
        2.2.3 污泥沉降性能指标监测方法
        2.2.4 革兰氏染色方法
    2.3 EPS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2.3.1 EPS的提取方法
        2.3.2 EPS的测定方法
    2.4 高通量测序方法
        2.4.1 DNA提取
        2.4.2 PCR扩增
        2.4.3 高通量测序
        2.4.4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分析
    3.1 污水处理效果分析
        3.1.1 COD去除效果分析
        3.1.2 BOD5去除效果分析
        3.1.3 SS去除效果分析
        3.1.4 NH4+-N去除效果分析
        3.1.5 TN去除效果分析
        3.1.6 TP去除效果分析
    3.2 沉降性能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污水处理厂生物泡沫成因研究
    4.1 生物泡沫形态学成因研究
        4.1.1 生物泡沫现场调研
        4.1.2 生物泡沫污泥镜检分析
        4.1.3 生物泡沫革兰氏染色分析
    4.2 活性污泥细菌群落成因研究
        4.2.1 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4.2.2 细菌门水平上的群落结构分析
        4.2.3 细菌属水平上的群落结构分析
        4.2.4 细菌脱氮除磷菌属变化分析
    4.3 活性污泥真菌群落成因研究
        4.3.1 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4.3.2 真菌门水平上的群落结构分析
        4.3.3 真菌属水平上的群落结构分析
    4.4 EPS对污泥膨胀和生物泡沫的影响分析
        4.4.1 EPS蛋白质组分对沉降性能的影响分析
        4.4.2 EPS多糖组分对沉降性能的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污水处理厂生物泡沫控制对策研究
    5.1 生物选择池对生物泡沫的控制
        5.1.1 生物选择池对细菌发泡微生物的抑制分析
        5.1.2 生物选择池对真菌发泡微生物的抑制分析
    5.2 加强排泥措施
    5.3 增大曝气量措施
    5.4 人工打捞措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泡沫污泥形成机理及调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述
        1.2.1 泡沫污泥类型
        1.2.2 泡沫污泥定义
        1.2.3 泡沫污泥影响因素
        1.2.3.1 废水水质特征
        1.2.3.2 系统设计参数
        1.2.3.3 工艺运行状态
    1.3 活性污泥系统中发泡菌群研究进展
        1.3.1 发泡菌群的研究方法
        1.3.2 发泡菌群的存在情况
    1.4 福州市五座污水处理厂运行概况
        1.4.1 污水厂概况
        1.4.2 泡沫污泥发生情况
第二章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课题来源及意义
        2.1.1 课题来源
        2.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2.1 研究目的
        2.1.2.2 研究意义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内容
        2.2.1.1 泡沫污泥现状调研及影响因素研究
        2.1.1.2 泡沫污泥的形成机制研究
        2.2.1.3 泡沫污泥的调控策略研究
        2.2.2 技术路线
        2.2.3 特色与创新
    2.3 分析方法
        2.3.1 物理化学指标分析方法
        2.3.2 污泥基本性质分析方法
        2.3.2.1 厚度
        2.3.2.2 覆盖率
        2.3.2.3 颜色
        2.3.2.4 形貌观测
        2.3.2.5 丝状菌指数
        2.3.2.6 比耗氧速率(SOUR)
        2.3.2.7 过滤性能
        2.3.2.9 上浮率
        2.3.3 微生物鉴定方法
        2.3.3.1 生物相观测
        2.3.3.2 革兰氏染色法
        2.3.3.3 高通量测序分析(HTS)
        2.3.4 泡沫生成率试验方法
第三章 泡沫污泥基本性质研究
    3.1 泡沫污泥表观形貌评价
        3.1.1 厚度
        3.1.2 覆盖率
        3.1.3 颜色
        3.1.4 污泥结构特征
    3.2 泡沫污泥组分研究
        3.2.1 污泥浓度及有机质含量
        3.2.2 胞外聚合物(EPS)
        3.2.3 金属离子含量
    3.3 泡沫污泥性质评价研究
        3.3.1 污泥体积指数(SVI)
        3.3.2 比耗氧速率(SOUR)
        3.3.3 过滤性能
        3.3.4 泡沫污泥上浮率
    3.4 相关性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泡沫污泥微生物鉴定研究
    4.1 生物相分析
        4.1.1 絮体与发泡指示生物
        4.1.1.1 活性污泥
        4.1.1.2 泡沫污泥
        4.1.2 运行状态指示生物
    4.2 微生物形态学研究
        4.2.1 形态学鉴定结果
        4.2.1.1 活性污泥
        4.2.1.2 泡沫污泥
        4.2.2 发泡菌存在情况
    4.3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
        4.3.1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3.2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4.3.3 功能菌与丝状菌分析
        4.3.4 泡沫污泥关键菌群分析(LEfSe)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泡沫污泥影响因素研究
    5.1 废水水质特征
        5.1.1 营养水平
        5.1.2 进水SS
        5.1.3 油脂类物质和可溶性有机物含量
        5.1.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
    5.2 系统设计参数
        5.2.1 污泥龄(SRT)
        5.2.2 曝气型式
        5.2.3 进水方式
    5.3 工艺运行状态
        5.3.1 溶解氧
        5.3.2 污泥负荷(F/M)
        5.3.3 pH值
        5.3.4 温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泡沫污泥形成机制及调控措施研究
    6.1 泡沫污泥形成机制分析
        6.1.1 泡沫浮选
        6.1.2 形成动力
    6.2 泡沫污泥调控措施
        6.2.1 应急控制措施
        6.2.1.1 物理法
        6.2.1.2 投加药剂法
        6.2.2 工艺调控措施
        6.1.2.1 降低SRT
        6.1.2.2 提高生物池的有机负荷率(设置前置选择器)
        6.1.2.3 调整曝气量
        6.2.3 泡沫污泥改性研究
        6.2.3.1 药剂的选择试验
        6.2.3.2 PAC对泡沫改性影响试验
    6.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氧化沟处理造纸废水活性污泥膨胀的引发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3 污泥膨胀
    1.4 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
        1.4.1 污水性质的影响
        1.4.2 运行条件
    1.5 污泥膨胀治理方法研究进展
        1.5.1 临时治理方法
        1.5.2 工艺运行的治理方法
        1.5.3 工艺设计治理措施
    1.6 丝状菌膨胀治理难度分析
    1.7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1.3 原水
    2.2 分析项目与方法
    2.3 实验装置
    2.4 实验流程及运行控制
    2.5 污泥培养与驯化
    2.6 实验方案
3 污泥负荷的改变引发的活性污泥膨胀及治理
    3.1 前言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有机负荷的改变引发的活性污泥变化
        3.3.2 治理方法
    3.4 小结
4 溶解氧的改变引发的污泥膨胀及治理
    4.1 前言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解氧降低引发的污泥膨胀
        4.3.2 治理方法
    4.4 小结
5 pH 的改变引发的污泥膨胀及治理
    5.1 前言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H 降低引发丝状膨胀
        5.3.2 治理方法
    5.4 小结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8)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生物去除污染物机理
        1.1.1 生物除碳原理
        1.1.2 生物脱氮原理
        1.1.3 生物除磷理论
        1.1.4 生物脱氮与除磷相互影响
    1.2 氧化沟工艺
        1.2.1 氧化沟发展
        1.2.2 氧化沟工艺特征
    1.3 氧化沟流态研究现状
        1.3.1 水力特征
        1.3.2 推流能耗
        1.3.3 工艺结构特征
        1.3.4 流速测定
        1.3.5 流态模拟
    1.4 氧化沟工艺运行中所存在问题及策略
        1.4.1 温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及对策
        1.4.2 DO 对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
        1.4.3 A/O 比与交替频率对系统影响
    1.5 课题来源及其价值
        1.5.1 课题来源
        1.5.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3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开发原理
        2.1.1 构想背景
        2.1.2 VODF 氧化沟技术
    2.2 装置设计、加工和安装
        2.2.1 选择池
        2.2.2 氧化沟
        2.2.3 二沉池
        2.2.4 安装
    2.3 系统调试
        2.3.1 厌氧池调试
        2.3.2 氧化沟调试
        2.3.3 二沉池调试
    2.4 试验用水与运行工况
    2.5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2.5.1 常规
        2.5.2 VFA
        2.5.3 污泥形态
        2.5.4 污泥活性
        2.5.5 流态
        2.5.6 在线监测设备
    2.6 SND 脱氮率计算方法
        2.6.1 SND 脱氮率方法分析
        2.6.2 中试 SND 脱氮率计算方法
3 VODF 反应器内流态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方法
        3.2.1 CFD 模拟网格划分
        3.2.2 流速测定点布点
    3.3 结果与分析
        3.3.1 CFD 模拟
        3.3.2 示踪实验
        3.3.3 现场流速实测
        3.3.4 涡流点分析
        3.3.5 VODF 流态节能分析
    3.4 结论
4 VODF 中试运行效果及工艺特征分析
    4.1 研究背景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污染物去除效果
        4.2.2 流速对絮体形成的影响
        4.2.3 通过曝气区末端 DO 控制强化 SND
        4.2.4 DO 控制和大絮体形成对脱氮除磷影响
        4.2.5 A/O 比和交替频率对脱氮除磷的影响
        4.2.6 低 DO 浓度运行下的节能分析
    4.3 结论
5 VODF 中试系统生物脱氮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背景
    5.2 结果与分析
        5.2.1 A:O 容积比调整对中试脱氮效果恢复
        5.2.2 活性污泥脱氮能力恢复
        5.2.3 M.Parvicella 对硝化和反硝化能力的影响
        5.2.4 M.Parvicella 的去除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5.2.5 活性污泥恢复后污泥结构及其沉降性能评价
    5.3 结论
6 VODF 中试系统生物除磷影响因素研究
    6.1 前言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温度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6.2.2 VFA 组成对 EBPR 的影响
        6.2.3 氧化沟吸磷影响因素
        6.2.4 微丝菌对 EBPR 的影响
    6.3 小结
7 七里店污水厂微孔曝气氧化沟工艺诊断
    7.1 试验现场概况及研究方法
        7.1.1 工程概况
        7.1.2 诊断方法
    7.2 工艺分析
        7.2.1 污染物的沿程变化
        7.2.2 DO 沿程梯度变化
        7.2.3 活性污泥特性分析
        7.2.4 污泥静沉实验测定和分析
    7.3 问题诊断
        7.3.1 分区设置不合理
        7.3.2 供氧量不足
        7.3.3 氧化沟出水 DO 低
    7.4 改造方案
        7.4.1 氧化沟分区改造
        7.4.2 改善二沉池水质
        7.4.3 进水方式提高运行效率
    7.5 改造预期效果
    7.6 总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

(9)氧化沟工艺污泥膨胀原因分析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污泥膨胀的发生
2 污泥膨胀的成因分析
    2.1 进水水质
    2.2 水温
    2.3 pH值
    2.4 溶解氧含量
    2.5 污泥负荷
    2.6 营养物质
3 污泥膨胀的控制措施
    3.1 控制进水水质
    3.2 控制溶解氧
    3.3 控制排泥
4 结论

(10)DE型氧化沟处理乌鲁木齐城市污水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1.1.2 我国水污染现状
        1.1.3 乌鲁木齐水污染与处理现状
    1.2 氧化沟工艺的研究进展
        1.2.1 氧化沟工艺简介
        1.2.2 氧化沟的基本原理
        1.2.3 氧化沟工艺的主要类型
        1.2.4 城市污水处理的影响因素
        1.2.5 活性污泥膨胀
    1.3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工艺流程与监测方法
    2.1 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及设计进出水水质
    2.2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与主要构筑物
        2.2.1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2.2.2 主要构筑物
    2.3 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及所用仪器
第三章 DE 型氧化沟实际运行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实际进水水质及水质特性
        3.1.1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3.1.2 水质特性分析
    3.2 DE 型氧化沟对 BOD5的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3.2.1 温度对 BOD5去除效果的影响
        3.2.2 污泥负荷对 BOD5去除效果的影响
        3.2.3 HRT 对 BOD5去除效果的影响
        3.2.4 不同影响因素对 BOD5去除效果的综合影响
    3.3 DE 型氧化沟对 COD 的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3.3.1 温度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3.3.2 COD 负荷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3.3.3 污水可生化性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3.3.4 HRT 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3.3.5 不同影响因素对 COD 去除效果的综合影响
    3.4 DE 型氧化沟对 SS 的处理效果
    3.5 DE 型氧化沟对氮的处理效果及其影响
        3.5.1 温度对氮处理效果的影响
        3.5.2 HRT 对氮处理效果的影响
        3.5.3 DO 对氮处理效果的影响
        3.5.4 不同影响因素对氮去除效果的综合影响
    3.6 DE 型氧化沟对 TP 的处理效果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E 型氧化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4.1 氧化沟活性污泥膨胀
        4.1.1 活性污泥膨胀的种类
        4.1.2 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分析
    4.2 终沉池污泥上浮
        4.2.1 污泥上浮现象描述
        4.2.2 污泥上浮原因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氧化沟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倒置A2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实验研究[D]. 邢力.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2]SBR微膨胀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D]. 张跃瀚.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活性污泥异质性识别、微生物衰退/功能分布及其应用原理[D]. 陈奔.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4]某县城高氨氮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设计及研究[D]. 谢东.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5]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生物泡沫的成因及控制对策[D]. 方雷. 新疆大学, 2019(11)
  • [6]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泡沫污泥形成机理及调控措施研究[D]. 林琳琳. 福州大学, 2018(03)
  • [7]氧化沟处理造纸废水活性污泥膨胀的引发与控制[D]. 张雪. 陕西科技大学, 2014(12)
  • [8]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技术研究[D]. 杨亚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7)
  • [9]氧化沟工艺污泥膨胀原因分析与控制[J]. 朱振华,刘莹. 北京水务, 2013(04)
  • [10]DE型氧化沟处理乌鲁木齐城市污水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钟茂法. 新疆大学, 2013(S1)

标签:;  ;  ;  ;  ;  

氧化沟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及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